一、未来让我们共同缔造(论文文献综述)
刘雅萌[1](2021)在《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同缔造自2010年两会提出后,在我国已经有近十年的实践。共同缔造是我国城乡规划与社会治理结合的有益尝试及积极探索。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以来,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十四五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起点,注重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将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作为治理水平现代化的发展重点,开辟社会基层‘中国之治’的新境界。”老旧小区作为我国当前城市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城市更新的重要工作内容及范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已开展数年,改造主要以工程技术层面为主,已具备较为完善的技术手段,但如何有效的融入社会治理,结合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搭建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是当前我国老旧小区更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前两章主要介绍了共同缔造理念与老旧小区改造的相关概念,总结整理了我国居住区发展历程,以及当前老旧小区改造面临的问题,提出应用共同缔造理念解决老旧小区治理难题。第三章、第四章中详细概述了西安市长安区应用共同缔造理念开展老旧小区改造的全过程,并整理出长安区共同缔造实践模式,对长安区行动做法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在第五章中建立了一个纲领、三步流程的共同缔造行动框架,按流程归纳提出了适用于老旧小区的共同缔造优化策略。研究以部省共建的共同缔造示范项目——西安市长安区老旧小区改造为例,通过对项目建设历程的记录,问题的挖掘及归纳,以及尝试在不同类型老旧小区内对共同缔造理念进行创新应用,总结出长安区共同缔造在老旧小区中的实践成果及改进提升,进而提出共同缔造理念下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建议应根据老旧小区自身人员、空间特点,在实施中按照事前、事中及事后划分工作流程。以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原则为基础,在老旧小区实施共同缔造的各阶段分别提出明确的工作重点与实施策略。
张阳[2](2021)在《乡村宜居社区规划研究 ——以河南宋庄村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我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原有传统农村社区模式无法满足村民的美好生活愿望,乡村宜居社区的建设迎来了历史新机遇。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乡村宜居社区既注重物质空间的规划,也注重社区文化的传承,是集美好的人居环境、优美的自然生态基底、和谐的人文社会关系以及产业繁荣发展于一体的社区,如何构建乡村宜居社区成为我国现阶段乡村规划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分析,访谈等方法对位于平原地区的河南省长垣市蒲西街道宋庄村进行研究,梳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区的建设情况和现状问题,分析政府在乡村振兴中对宜居社区规划建设的政策引导,立足于宋庄村发展现实情况和居民需求,从人居环境、民居与宅基地两个方面论述乡村宜居社区的规划策略并引入共同缔造治理模式,通过政府、村集体、企业、专家、村民的多方合作,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传承地方本土文化,提高基层治理效能。作为土地改革试点地区的乡村宜居社区建设,宋庄村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其形成的实践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乡村宜居社区规划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彭紫珊[3](2021)在《“共同缔造”理念下老旧社区治理模式探索及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策略》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发展脚步加快,在存量优化背景下,社区被作为城市空间治理的基础单元,是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期望以及实现民主化基层治理的重要场所。本文以老旧社区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当前老旧社区内部管理、环境空间、可持续性等一系列复杂问题,以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共建共治的创新型社区为目标,提出以“共同缔造”为理论基础及行动引导,探索了一种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构建了老旧社区“共同缔造”的社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社区公共文化制度健全的一整套策略、路径与方法。论文的研究技术路线为“背景研究-理论研究-模式探索-路径规划-实践论证”。首先,背景研究分析和总结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老旧社区面临的挑战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其次,总结对比国内外成熟社区治理模式和优秀创新治理案例的特性与共性。通过前期理论、案例的分析与理解引出以“共同缔造”为切入点,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提出了“共同缔造”理念下的三大要素(即“共同意识”、“共同设计”、“共同营造”)以及六项策略(即“共识-共谋-共评-共建-共管-共享”),探析了这一社区治理模式的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合作化的参与设计以及民主化的参与方式,进而将其落实于省委大院老旧小区的改造实践中加以论证。对应于三大要素而提出的三大行动路径(即“前期-意识唤醒行动”、“中期-设计激活行动”以及“后期-营造维护行动”),强化了社区治理“元素-主体-行动”互动关系架构,总结出共同缔造理念下的社区治理模式,并以局部公共空间改造为抓手落实,是带动社区全方位更新的创新模式。
李耀武[4](2021)在《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乡村建设热潮高涨。然而,乡村建设无序、乡村规划无效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对科学乡村建设理论和有效工作方法的探索成为当前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本研究以探索乡村建设的有效方法为核心,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寻找到一种科学、实用的乡村建设途径,并使之成为解决当前乡村问题的有效方法。本论文综合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问题引出-解决思路分析-解决方法探讨”的路径展开,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案例实证探讨、观察与访谈等方法对循证乡村策划方法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循证乡村策划方法建立的背景与意义、策划分析框架以及具体的循证策划实践方法。通过研究,试图对“在乡村建设中为何需要循证策划”以及“如何循证、如何策划、如何依据最佳证据来进行策划分析”的问题进行回答。本论文首先对当前乡村建设无序、乡村规划无效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了“通过建立乡村策划来对乡村设计进行指导,为乡村设计提供设计依据”的问题解决思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既有建筑策划和乡村策划理论的借鉴,建立了循证乡村策划理念及策划分析框架,并以绿桃古村和城子古村为例,展开循证策划实践。通过具体案例的实证探讨,本论文对循证乡村策划的具体方法与实践意义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本论文通过基础分析、理论与实例研究,建立了循证乡村策划方法体系,主要包括以最佳证据的获得为核心的证据寻找与分析的方法和基于最佳证据来进行策划分析与价值排序的乡村策划方法,同时得出“在循证乡村策划中,以最佳证据为决策依据的策划分析方法能够使乡村策划更科学”的结论。通过理论构建与实证探讨相结合的探索,本研究为乡村振兴中的规划设计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和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成向东[5](2021)在《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国际合作”问题就是研究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国际合作现象与行为的普遍性与复杂性使理论研究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人类文明也进入多层次、多元化、多问题碰撞交融、竞争合作的阶段,单一或局部的、简单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动态性、开放性、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的发展问题。在多元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寻求合作将会更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如何走向和合共生、命运与共的道路既是扬弃旧的世界秩序,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也是人类走向合作文明的重大实践课题。从全球的视野和胸怀去理解“合作”已经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要,“合作”理应成为当今世界“大理论”视阈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现实主义者们看到的是世界之乱与大国冲突的种种现实,但人类终究是向前看的“智慧生灵”,需要以非凡的勇气、足够的“智慧”走出冲突的困境。冲突与合作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只要有解决冲突的架构,就会有合作的基础。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逻辑。如何以“大合作”的实践形式走向未来是当代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问题驱动发展转型,危机生成发展共识。当人类社会面临共同的发展难题时,如何促进人类对全球发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将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走向。如果国际合作世界观、国家能力与国际制度三个变量系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实践层面的增量改进与优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国际秩序和谐化的可能性要素就会不断积累增加。“霸权稳定”的终结与新的“合作稳定”秩序的产生将不可避免,代替旧有观念的,将是新的“合作文明”的实践与真正“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分析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础概念、立论基础、范式结构、实践逻辑、现实困境与深化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出发,以系统化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探求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三个基本变量因素,即“世界观-能力-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怎样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动,促进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规律。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是从复杂的国际合作现象中发现合作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研究起点。集中阐释了国际合作的相关基本概念,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概念界定,并阐明“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立论基础。主要从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渊源,构成了本文的立论基础。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即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能力-制度”系统结构,着力探讨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根本上揭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规律性。第四章是实践考察。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变;从“世界观-能力-制度”结构范式出发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总结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经验;第五章是现实困境。从世界观、国家能力、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是深化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路径。
苏童,刘辉龙,王宇[6](2021)在《乡土再造:共同缔造过程中建筑学语言的表达——以青海省湟中县黑城村共同缔造实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城市资本与城镇发展目光逐渐向乡村转移,乡村建设的实践活动逐渐增多,但是资本投入所实现的效益却不尽人意,建筑师介入乡村的美好愿景与现实状况也相去甚远。通过重读"建筑学语言"的内涵,发现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多层次多维度的眼光去审视乡村,由此解读出"乡土再造"的具体内涵。从乡村建设实践的实际状况来看,正是由于"再造内容理解片面、再造主体认识混淆"等问题的普遍存在,才导致乡村建筑学语言的"失语"和生长停滞。通过回顾青海省湟中县黑城村共同缔造实践,印证了乡土再造不仅仅是乡村物质空间实体的再造,最根本是乡村底层集体思维的再造,而在此过程中,乡土再造的主体是村民自己,"设计师介入乡村"应当扮演"参与者"的角色,通过驻场设计引导的方式融入到当地乡土建筑学语言的底层集体思维中,如此引导乡村自发修补的集体意识才是乡村生长的动力之源,并能形成一种可持续的乡村建设模式。
段德罡,王蕾蕾,高丹琳,贺俊[7](2020)在《共同缔造视角下西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实践探索——以延川县太相寺村为例》文中认为自2012年以来,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成果显着但困难重重,面临保护难度大、发展不充分等诸多困境,区位、市场条件差的地区传统村落尤其显着。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经验,梳理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太相寺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困境,得出西北地区应重视村民的意识及行为选择和激发多元主体参与保护与发展的结论。并以太相寺村传统村落共同缔造实践为例,提出太相寺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方法,以期对西北地区及其他欠发达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李俊峙[8](2020)在《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文中指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以及2020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的目标节点到来之际,作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末端的广大的乡村地区还面临着诸多治理低效的问题。有效的乡村治理机制探索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本应该作为完善乡村治理重要抓手的村庄规划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村庄规划变革中必须要转变工作模式、必须要广泛发动群众、必须将规划与乡村治理充分结合,进而保证村庄规划能够高效指导村庄建设并切实服务于村民。与此同时,共同缔造理念在广东省云浮市、厦门市等地的城市社区付诸实践,有效地改善了社区人居环境和治理水平。其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与上述村庄规划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本文将村庄规划看作一个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的全过程,并将共同缔造理念应用其中,试图研究一套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文章首先通过对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现行村庄规划体系的研究,系统总结出我国村庄规划当下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国内外的村庄规划的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和经验总结。进而对以共同缔造理念进行村庄规划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地从深化调研和组织发动、多元共治的规划体系搭建、问题和需求导向的规划方案编制、规划实施的时序化设计、规划监管机制构建、长效运营机制构建等几个方面提出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接着以青海省土关村为例进行实践研究。最后从保障工作模式多元性、强化村民主体性、增强成果实用性、明确规划治理性四个方面对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的先进性进行总结分析。为以共同缔造理念为指导,强化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并推动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庞玉玲[9](2020)在《新教育实验视域下教学行动管理研究 ——以通辽市A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实行新教育实验的学校逐渐增多,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视域下教学行动管理的重要概念与理论的核心思想对学校教学行动管理意义重大。截至2019年7月,新教育实验已经惠及560多万的师生。学校师生的共同成长及学校的发展趋势用实力证明了新教育实验视域下教学行动管理研究的重要性。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涵盖:“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其中以“营造书香校园”、“研发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室”为先锋,对国家新时代教育改革意义重大。新教育实验视域下的教育思想具有时代性、改革性、先进性、行动性,符合新时代教师和学生健康成长的规律。在教学行动中注重以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为起点,掀起营造“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的新教育变革的旋风。然而任何教育实验变革都不会一帆风顺,在实验过程中提出合理化管理对策,发挥领导管理优势,促进行动管理进展十分必要。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地方学校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分析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总结优秀成果归因,取其精华,贡献新教育实验视域下教学行动管理的个案研究成果,分享行动管理的宝贵经验,探究行动管理中三层管理者的力量。希望与通辽市各小学共享榜样力量,迅速惠及通辽市广大中小学师生。以地方榜样带动地方教育,实现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学校管理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精细做好真正接地气的地方教育事业。
韩学琴[10](2020)在《马克思自由劳动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自由劳动思想不仅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片面的劳动价值论,还超越了黑格尔抽象的劳动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失去感性的只是直观的劳动思想,更是对空想社会主义不切合现实的劳动愿望的超越。历史已经证明,单纯通过排除感性的方法来实现劳动解放只是一种虚假的自由劳动,劳动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要以感性为基础,将感性对象性活动赋予人以对人的本质进行认识。马克思自由劳动思想具有实践向度、文化向度以及价值向度三个方面的主要表现。劳动作为一切人类实践活动中最基础的概念内容,劳动是人的一切感性活动的前提,实践的劳动内含必要劳动与自由劳动两种性质的劳动,必要劳动创造了人的生存前提,自由劳动则作为人的本质特性,具有主体性的人应该是自由自觉的,自由劳动确证了人的本质和才能,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而在自由劳动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生成着人类关于自然的、社会的和历史的文化,开启着人类文化的生成、建构着人类社会文化的形成、缔造着人类历史文化的全部显现。要实现自由劳动真正成为人的“第一性质”的劳动,只能通过劳动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超越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与异化劳动,使劳动者得以自由联合,使一切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最终将其思想价值指向于劳动的解放、国家的消亡和世界历史的形成。由此,自由劳动思想承载着马克思的最高社会理想和终极价值关怀,指导着我们与时俱进地不断将其理论化、科学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中。同时,对马克思自由劳动思想的精髓理解,更给予了广大劳动者强而有力的当代启示,对马克思自由劳动思想的认识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职业选择的重要性思考,还增强了我们对劳动意义的理解,更是对我国构建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与体面劳动的深刻理解,从而不断指引着我们迈向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实现。
二、未来让我们共同缔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来让我们共同缔造(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概念 |
1.3.1 共同缔造内涵 |
1.3.2 老旧小区 |
1.3.3 社区治理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老旧小区共同缔造的理论及实践背景 |
2.1 我国城市居住区发展历程及现状 |
2.1.1 我国城市居住区发展历程 |
2.1.2 我国城市居住区现状 |
2.1.3 当前我国老旧小区改造的主要特征 |
2.2 当前我国老旧小区改造面临的问题 |
2.2.1 单位制建设造成产权权属复杂多样 |
2.2.2 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资金压力大 |
2.2.3 公共事务组织及协调困难 |
2.2.4 工程施工缺乏责任意识 |
2.2.5 改造成果后期维护难度大 |
2.3 共同缔造的提出及实践 |
2.3.1 共同缔造的提出 |
2.3.2 共同缔造的发展历程 |
2.3.3 共同缔造旨在解决的问题 |
2.3.4 共同缔造的参与主体与实施步骤 |
2.4 老旧小区共同缔造优势总结 |
2.4.1 政府牵头,多方出力 |
2.4.2 采用“自下而上”的规划方式 |
2.4.3 激发居民热情,探索自治共治 |
2.5 当前我国共同缔造实践存在的问题 |
2.5.1 政府介入的程度难以把握 |
2.5.2 共同缔造过程中过度看重物质空间改造 |
2.5.3 共同缔造动员不足,公众参与不够广泛深入 |
第三章 长安区老旧小区共同缔造实践 |
3.1 长安区老旧小区改造概况 |
3.1.1 基本概况 |
3.1.2 改造内容及组织实施 |
3.1.3 存在问题 |
3.1.4 共同缔造理念的引入 |
3.2 长安区共同缔造模式的探索 |
3.2.1 “1+2+4”工作模式的形成 |
3.2.2 “1+2+4”工作模式的解读 |
3.3 共同缔造实践试点的概况 |
3.3.1 共同缔造试点的选取 |
3.3.2 共同缔造试点概况 |
3.4 长安区西秦小区共同缔造实践探索 |
3.4.1 西秦小区共同缔造过程 |
3.4.2 西秦小区共同缔造方法分析 |
3.5 长乐小区共同缔造实践探索 |
3.5.1 长乐小区共同缔造过程 |
3.5.2 长乐小区共同缔造方法分析 |
第四章 长安区老旧小区共同缔造实践总结 |
4.1 长安区老旧小区共同缔造模式总结 |
4.1.1 纵向到底 |
4.1.2 横向到边 |
4.1.3 共建共治共享 |
4.2 长安区老旧小区共同缔造开展成果 |
4.2.1 长安区老旧小区共同缔造开展工作 |
4.2.2 相关文件制定出台助力共同缔造 |
4.3 长安区共同缔造实践的改进提升 |
4.3.1 扩大社区服务覆盖面,填补社区服务漏洞 |
4.3.2 初步形成上下结合的老旧小区共同缔造模式 |
4.3.3 创新建立居民自治共治智慧平台 |
4.4 长安区老旧小区共同缔造的问题 |
4.4.1 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形式与途径缺乏合理统筹 |
4.4.2 政府项目推动居民自治存在局限性 |
4.4.3 社区规划师未能与居民有效互动 |
4.4.4 共同缔造行动建立“熟人社会”的目标远未达成 |
第五章 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 |
5.1 建立一个纲领、三步流程的共同缔造行动框架 |
5.2 一个纲领——以打造完整社区为目的 |
5.3 流程一——多元共建:事前流程的优化提升 |
5.3.1 划分类型,明确更新思路 |
5.3.2 利用共同缔造实现空间营造 |
5.3.3 选定试点,提升公众参与 |
5.3.4 梳理空间改造清单,根据反馈灵活调整 |
5.3.5 制定流程方案,落实实施计划 |
5.4 流程二——集体共治:实施阶段的优化策略 |
5.4.1 居民自治+政府引导,打开合作治理新格局 |
5.4.2 实现资源整合,保障资源利用最大化 |
5.4.3 多方资金筹措,保障实施落实 |
5.4.4 实现自治组织的下沉延伸 |
5.4.5 拓展社区治理重塑的途径 |
5.5 流程三——社区共享:事后成果的长效维护 |
5.5.1 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模式 |
5.5.2 加强实施监管与后期反馈评价 |
第六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老旧小区改造中融入共同缔造后仍存在的问题 |
6.1.2 创新老旧小区分类方式,有针对性的提出共同缔造实施侧重 |
6.1.3 对当前老旧小区共同缔造的实施提出了行动框架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乡村宜居社区规划研究 ——以河南宋庄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情况 |
1.1.2 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
1.1.3 乡村宜居社区的现实需求 |
1.1.4 乡村建设相关政策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综述 |
1.5.1 乡村建设发展历程 |
1.5.2 乡村社区与乡村宜居社区概念辨析 |
1.5.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5.4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6 研究框架 |
1.7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长垣市乡村社区建设情况 |
2.1 中部平原地区发展概况 |
2.1.1 地域环境背景 |
2.1.2 经济社会概况 |
2.2 乡村建设发展现状 |
2.2.1 村庄分布情况 |
2.2.2 村镇等级结构 |
2.2.3 人口分布状况 |
2.3 乡村宜居社区建设政策优势 |
2.3.1 土地改革试点城市 |
2.3.2 美丽乡村建设示范规划 |
2.3.3 乡村振兴示范工程 |
2.4 乡村宜居社区的建设实践 |
2.4.1 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
2.4.2 典型实践案例——宋庄村乡村宜居社区建设 |
2.5 小结 |
第三章 人居环境改善提升 |
3.1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
3.1.1 道路改造 |
3.1.2 厕所革命 |
3.1.3 污水管网铺设 |
3.1.4 垃圾处理 |
3.2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
3.2.1 增加养老功能 |
3.2.2 提升教育功能 |
3.2.3 补充文化功能 |
3.3 营造公共空间 |
3.3.1 美化街道 |
3.3.2 增加广场 |
3.4 保护修复生态空间 |
3.4.1 村域农田保护 |
3.4.2 公共绿地优化 |
3.4.3 庭院景观提升 |
3.5 小结 |
第四章 宅基地改革与民居建设 |
4.1 探索宅基地改革 |
4.1.1 宅基地使用现状 |
4.1.2 现状住宅形式 |
4.1.3 闲置宅基地再利用 |
4.1.4 规划宜居社区 |
4.2 地域性乡村建筑传承 |
4.2.1 总结建筑样式 |
4.2.2 控制建筑高度 |
4.2.3 建筑风貌引导 |
4.2.4 绿色建筑推广 |
4.3 小结 |
第五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基层治理探索 |
5.1 共同缔造治理模式 |
5.1.1 政府引导 |
5.1.2 专家指导 |
5.1.3 村民主导 |
5.1.4 企业合作 |
5.1.5 村集体组织协调 |
5.2 共同缔造过程 |
5.2.1 前期:规划编制 |
5.2.2 中期:社区建设 |
5.2.3 后期:监督管理 |
5.3 共同缔造主要内容 |
5.3.1 物质空间整治 |
5.3.2 社区文化传承 |
5.3.3 产业发展规划 |
5.3.4 治理效能提升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共同缔造”理念下老旧社区治理模式探索及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快速发展阶段下的城市空间“孤岛”——老旧社区 |
1.1.2 存量时代下老旧社区面临的挑战 |
1.1.3 转型时期老旧社区症结 |
1.1.4 社区共治已成为研究热点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老旧社区现状问题 |
2.1 相关概念 |
2.1.1 老旧社区 |
2.1.2 存量更新 |
2.1.3 社区治理 |
2.2 社区自治基础理论研究 |
2.2.1 社区自治组织理论 |
2.2.2 公众参与阶梯理论 |
2.2.3 参与式设计理论 |
2.2.4 共同缔造 |
2.3 老旧社区现状面临的问题 |
2.3.1 老旧社区管理组织问题 |
2.3.2 老旧社区空间组织问题 |
2.3.3 老旧社区可持续发展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
3.1 国外社区治理模式 |
3.1.1 新加坡社区治理-政府主导的行政控制模式 |
3.1.2 美国社区治理-社区自治主导模式 |
3.1.3 日本社区治理-混合式治理模式 |
3.2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模式 |
3.2.1 上海:社区愿景规划师工作坊 |
3.2.2 北京:“社区创享” |
3.3 实践调研-印度尼西亚MARKISA社区及其治理模式 |
3.3.1 印尼社区治理背景 |
3.3.2 Markisa社区实地调研及分析 |
3.3.3 Markisa社区治理模式探索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老旧社区治理模式探索 |
4.1 “共同缔造” |
4.1.1 概念起源与发展 |
4.1.2 共同缔造实践探索 |
4.2 “共同缔造”理念下社区治理的目标构建 |
4.2.1 多元参与完善社区内部管理 |
4.2.2 共同设计优化社区空间环境 |
4.2.3 长效循环维护社区可持续发展 |
4.3 “共同缔造”理念下社区治理的思路体系 |
4.3.1“共同”+“缔造”的三大要素 |
4.3.2“共同”+“缔造”的六项策略 |
4.3.3 共同缔造的“3+3”多元主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社区治理路径与方法 |
5.1 共同缔造社区治理行动路径 |
5.1.1 行动总体路径 |
5.1.2“要素-主体-行动”关系架构 |
5.1.3 实证案例背景:省委大院老旧小区 |
5.2 行动一:“意识唤醒”行动 |
5.2.1 行动目标+行动主体 |
5.2.2 行动内容+行动方法 |
5.2.3 行动实践:省委大院小区更新中的“意识唤醒” |
5.3 行动二:“设计激活”行动 |
5.3.1 行动目标+行动主体 |
5.3.2 行动内容+行动方法 |
5.3.4 行动实践:省委大院小区更新中的“设计激活” |
5.4 行动三:“营造维护”行动 |
5.4.1 行动目标+行动主体 |
5.4.2 行动内容+行动方法 |
5.4.3 行动实践:省委大院小区更新中的“营造维护”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点 |
6.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研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问题引出与研究设计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当前乡村问题的复杂性及其解决困境 |
1.1.2 研究聚焦: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
1.1.3 研究切入:乡村设计前期的策划分析阶段 |
1.2 研究拟解决的现实问题与解决思路分析 |
1.3 核心概念解析 |
1.3.1 循证 |
1.3.2 乡村 |
1.3.3 乡村策划 |
1.3.4 乡村设计 |
1.3.5 循证乡村策划方法 |
1.4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
1.4.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核心内容梳理 |
1.4.2 乡村规划相关研究及规划成果内容梳理 |
1.4.3 策划理念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运用概况与研究综述 |
1.4.4 循证理念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运用概况与研究综述 |
1.4.5 综述小结与研究发展动向分析 |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意义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从“循证医学”到“循证设计” |
2.1 “循证医学” |
2.2 “循证设计” |
2.3 循证实践流程与方法总结 |
2.3.1 证据寻找 |
2.3.2 证据分析 |
2.3.3 证据存储 |
2.3.4 证据运用 |
2.3.5 后效评估 |
2.3.6 证据更新 |
2.4 循证决策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建筑策划”到“乡村策划” |
3.1 “策划”的内涵 |
3.2 “建筑策划” |
3.2.1 建筑策划概述 |
3.2.2 建筑策划方法 |
3.3 “乡村策划” |
3.3.1 乡村策划概述 |
3.3.2 乡村策划方法 |
3.3.3 乡村策划成果 |
3.4 乡村策划与既有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体系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循证乡村策划” |
4.1 循证乡村策划的概念及意义 |
4.1.1 概念 |
4.1.2 循证与乡村策划结合的意义 |
4.2 循证与乡村策划的关系及组合方式 |
4.2.1 循证与乡村策划的关系 |
4.2.2 循证与乡村策划的组合方式 |
4.3 循证乡村策划分析框架 |
4.3.1 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表达 |
4.3.2 分析框架的解读 |
4.4 循证乡村策划分析框架的运用 |
4.4.1 框架的运用方法 |
4.4.2 框架的普适化运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的实证研究 ——云南绿桃古村和城子古村的循证策划实践 |
5.1 案例选择分析 |
5.2 绿桃古村循证策划实证研究 |
5.2.1 绿桃古村概况介绍 |
5.2.2 绿桃古村循证策划实践 |
5.2.3 绿桃古村循证策划说明书 |
5.3 城子古村循证策划实证研究 |
5.3.1 城子古村概况介绍 |
5.3.2 城子古村循证策划实践 |
5.3.3 城子古村循证策划说明书 |
5.4 实证案例研究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迈向科学性乡村策划与实用性乡村设计 |
6.1 循证乡村策划是一种促进乡村设计成果科学化和实用化的实践模式 |
6.2 循证乡村策划分析框架包含了循证体系和乡村策划体系 |
6.3 有效的循证和基于最佳证据的策划分析是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的核心 |
6.4 循证乡村策划方法是一种能够在具体实践中实现普适化运用的方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表索引 |
附录 C:访谈记录表(部分) |
附录 D:村落现状调研成果整理(部分) |
附录 E:本研究构建的证据数据库 |
(5)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议题界定 |
第一节 基础概念及关系辨析 |
一、“合作”与“国际合作” |
二、国际合作与竞争、斗争 |
三、国际合作与冲突、战争 |
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
第二节 研究议题界定 |
一、理论与实践的“中国特色”之辩 |
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合作”之题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整体性”之维 |
第二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立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合作思想的指导 |
一、国际合作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
二、国际合作的本质属性:国家的阶级性 |
三、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民族独立自主平等 |
四、国际合作的价值旨归:人类的解放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的滋养 |
一、人的范畴:人性善与道义传统 |
二、国家范畴:“和合主义” |
三、世界范畴:“天下主义” |
第三节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经验教训 |
一、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合作的积极探索 |
二、大国沙文主义的危害 |
三、大国争霸的历史镜鉴 |
第四节 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的批判 |
一、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立场”批判 |
二、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观点”批判 |
三、西方主流国际合作理论“基本方法”批判 |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分析:一种系统框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 |
一、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结构范式 |
二、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机理 |
三、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现形式 |
第二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基本运行规律 |
一、世界观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二、国家能力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三、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的互动规律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理论属性 |
一、人民性 |
二、实践性 |
三、发展性 |
四、包容性 |
五、正义性 |
第四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的实践考察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起点与基础:实现“站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二、开创与拓展:实现“富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三、传承与创新:实现“强起来“的国际合作思想 |
第二节 三种类型国际合作的实践创新——基于“世界观-能力-制度”的案例分析 |
一、“维护支持型”国际合作:中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实践 |
二、“参与塑造型”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
三、“倡导引领型”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实践经验 |
一、党的领导:国际合作的根本保证 |
二、独立自主: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 |
三、求同存异:国际合作的基本方针 |
四、互利共赢:国际合作的基本精神 |
五、和平发展:国际合作的核心目标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世界观”认同困境 |
一、西方价值观的弊端与分化 |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挑战 |
三、中国和平发展的“信任”困境 |
第二节 国际合作能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
二、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 |
三、国际合作的责任能力的不对称性 |
第三节 全球合作体制“低效失灵” |
一、联合国权威体系受到挑战 |
二、全球合作治理的制度供给滞后 |
三、国际合作机制运行功能紊乱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的深化路径 |
第一节 增强国际合作“世界观”的认同 |
一、“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
二、“和平发展”的“诚意决心” |
三、“和合共生”的“文化自觉” |
第二节 提升实现和平发展的竞合“能力” |
一、国际合作中的动力与原则底线 |
二、国际合作中的竞争与斗争本领 |
三、国际合作中的能力与责任共担 |
第三节 推进全球合作体系的“制度”创新 |
一、国际合作的“核心”体制 |
二、国际合作的“制度”供给 |
三、国际合作的“关系”网络 |
结论:人类合作文明的理论前景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6)乡土再造:共同缔造过程中建筑学语言的表达——以青海省湟中县黑城村共同缔造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乡土再造的内涵 |
1.1 乡土建筑学语言表达的具体内容 |
1.2 乡土建筑学语言的底层逻辑秩序 |
2 黑城村乡土建筑学语言的“失语” |
2.1 项目概况 |
2.2 从底层到表层:乡村生长的断层 |
2.3 从表层到底层:建筑师的力不从心 |
3 黑城村乡土再造工作模式:共同缔造 |
3.1 共同缔造:“共同”与“协助” |
3.2 组建再造共同体 |
4 黑城村乡土再造工作内容 |
4.1 塑造环境意识:从表层到中层 |
4.2 提升文化意识:从中层到底层 |
5 结语 |
图片来源: |
(7)共同缔造视角下西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实践探索——以延川县太相寺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现状及问题 |
1.1 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现状 |
1.1.1 东南沿海:宗族意识较强,民间资本雄厚,乡村内生动力强 |
1.1.2 西南一隅:地域特色鲜明,百姓遵循祖制,传统文化保留完整 |
1.1.3 北方地区:宗族社会破坏严重,传统观念意识不再主导百姓生产生活 |
1.2 太相寺村保护与发展特征 |
1.2.1 政府财政紧张,保护与发展压力大 |
1.2.2 村民参与缺位,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
1.2.3 社会关注度低,外部资源吸引不足 |
2 共同缔造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理论研究及方法建构 |
2.1 理论研究 |
2.1.1 共同缔造传统村落理论研究 |
2.1.2 公众参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 |
2.2 实践案例分析 |
2.2.1 乡村教育为民赋能,提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
2.2.2 产业升级为民创收,为村落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
2.2.3 打造品牌强力推介,为社会资本注入奠定基础 |
2.3共同缔造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法 |
3 太相寺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法探讨 |
3.1 共同认知是多元参与的基础 |
3.2 共同谋划是持续推进的保障 |
3.3 共同建设是保护的重要内容 |
3.4 共同发展是村落建设的核心 |
3.5 共享成果是保护发展的目标 |
4 结论 |
(8)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前我国村庄规划建设的政策背景 |
1.1.2 存量规划时代我国村庄规划思路和方法变革的必要性 |
1.1.3 共同缔造理念在社区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初步应用 |
1.2 课题来源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相关概念 |
1.5.1 村庄规划 |
1.5.2 共同缔造 |
1.5.3 乡村治理 |
1.5.4 实用性村庄规划 |
1.6 国内外综述研究 |
1.6.1 有关村庄规划的文献研究 |
1.6.2 有关共同缔造理念的文献研究 |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框架 |
第2章 我国现行村庄规划模式及其主要问题 |
2.1 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行规划体系 |
2.1.1 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 |
2.1.2 我国现行村庄规划体系 |
2.2 当前我国村庄规划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前期调研:对村庄现状和村民需求认识不足 |
2.2.2 规划编制:工作方式和参与主体较为单一 |
2.2.3 规划方案:问题和需求导向不明 |
2.2.4 规划实施:缺乏科学的时序性安排 |
2.2.5 规划监管:参与主体和监管机制缺失 |
2.2.6 规划运营维护:长效维系的动力不足 |
2.3 问题成因分析 |
2.3.1 自上而下的村庄规划工作模式 |
2.3.2 村民主体的边缘化、分散化 |
2.3.3 重方案编制,轻实施管控 |
2.3.4 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机制缺失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关案例借鉴及理念分析 |
3.1 国外村庄规划的经验借鉴 |
3.1.1 德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
3.1.2 法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
3.1.3 韩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
3.1.4 日本的村庄规划建设 |
3.1.5 经验借鉴总结 |
3.2 国内村庄规划案例分析 |
3.2.1 村社共同体模式:河南信阳市郝堂村 |
3.2.2 驻村工作坊模式:陕西杨陵区上川口村 |
3.2.3 精英带动模式:安徽东至县东姜村 |
3.2.4 治理机制完善模式:广东韶关市青云村 |
3.2.5 经验借鉴总结 |
3.3 共同缔造理念的实践过程及方法总结 |
3.3.1 实践过程 |
3.3.2 实践方法总结 |
3.4 以共同缔造理念进行村庄规划研究的必要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 |
4.1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编制原则 |
4.1.1 实用性原则 |
4.1.2 整体性原则 |
4.1.3 村民主体原则 |
4.1.4 多方参与原则 |
4.1.5 小事入手原则 |
4.2 深化村庄调研,开展组织发动 |
4.2.1 细致入微的村庄调研 |
4.2.2 以主题活动培养村民共同体意识 |
4.3 搭建多元共治的规划工作方法及组织体系 |
4.3.1 纵向体系:村庄规划的纵向协调工作机制 |
4.3.2 横向体系:规划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培育 |
4.4 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开展规划方案编制 |
4.4.1 提高开放性:建立共同缔造工作坊 |
4.4.2 提升精确性:明确规划编制重点 |
4.4.3 加强可读性:简化成果表达形式 |
4.5 规划实施的时序化设计 |
4.5.1 阶段一:房前屋后环境整理等村庄小事 |
4.5.2 阶段二:技术含量低且工作量较大的项目 |
4.5.3 阶段三:技术含量较高且施工复杂的项目 |
4.6 构建多元共管的规划监管机制 |
4.6.1 设立监督组织 |
4.6.2 制定监督机制 |
4.7 构建奖励优秀的长效运营机制 |
4.7.1 设立评比方法 |
4.7.2 制定奖励机制 |
4.8 工作流程总结 |
第5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土关村村庄规划实践研究 |
5.1 村庄基本情况 |
5.1.1 自然条件 |
5.1.2 人口结构 |
5.1.3 村庄文化 |
5.1.4 村庄产业 |
5.2 村庄现状问题分析 |
5.2.1 生态本底较好,但人居环境品质较差 |
5.2.2 乡风民俗较为丰富,但传承性较差 |
5.2.3 地理区位较为优越,但产业发展滞后 |
5.2.4 村庄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
5.3 上版规划编制情况及实施评估 |
5.3.1 上版规划编制内容 |
5.3.2 上版规划实施评估 |
5.3.3 小结 |
5.4 土关村村庄规划模式 |
5.4.1 深化前期调研及组织发动 |
5.4.2 规划编制与实施管控体系搭建 |
5.4.3 实用性导向的村庄规划方案编制 |
5.4.4 由简入繁的规划实施过程 |
5.4.5 全流程的规划监管机制保障 |
5.4.6 保障规划长效运营的评比机制设计 |
5.5 土关村村庄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5.5.1 人居环境的生态化提升 |
5.5.2 乡风民俗的传承性提升 |
5.5.3 产业发展的联动性提升 |
5.5.4 村庄治理的有效性提升 |
第6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总结 |
6.1 规划工作方法的转变:“自上而下”到“多元共谋” |
6.2 村民主体地位的转变:“被动接受”到“实质性参与” |
6.3 成果实用性的转变:“目标导向”到“问题与需求导向” |
6.4 规划社会属性的转变:“单一的空间整治”到“完整的社区治理” |
结论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新教育实验视域下教学行动管理研究 ——以通辽市A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新教育实验视域下教学行动管理研究概述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四) 核心概念 |
(五) 研究综述 |
(六) 研究方法 |
(七) 研究思路 |
(八) 可能的创新点 |
二、新教育实验视域下教学行动管理实施现状分析 |
(一) 引领者管理情况阐述 |
1、学校组织文化引领行动 |
2、校长对课程改革的引领 |
3、校长教学行动管理机智 |
4、引领者管理问题反思 |
(二) 执行者管理情况阐述 |
1、管理理念奠基行动发展方向 |
2、管理方式助力管理任务实现 |
3、管理过程铸就行动成果 |
4、执行者管理问题反思 |
(三) 实施者管理情况阐述 |
1、教育理念打造 |
2、教学行动研究 |
3、师德师风建设 |
4、管理者问题反思 |
(四) 家长参与教学行动情况阐述 |
1、初涉行动情况 |
2、体验行动情况 |
3、后期行动期望 |
(五) 学生参与教学行动情况阐述 |
三、新教育实验视域下教学行动管理经验总结 |
(一) 教学行动个案价值 |
(二) 文化传承与借鉴 |
(三) 营造书香校园行动 |
(四) 研发卓越课程行动 |
(五) 缔造完美教室行动 |
四、新教育实验视域下教学行动目前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
(一) 师资队伍建设 |
(二) 课程研发管理 |
(三) 学校硬件设施和物资配备管理 |
(四) 校外教师资源管理 |
(五) 激励机制管理 |
五、解决新教育实验视域下教学行动管理对策 |
(一) 构筑新时代教学理念 |
(二) 牢固树立文化自信 |
(三) 建构良性管理机智 |
(四) 吸收借鉴成功经验 |
(五)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六)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 |
(七) 稳步推动教学行动 |
(八) 积极倡导综合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马克思自由劳动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自由劳动思想的基本内容 |
1.1 马克思自由劳动思想的理论来源 |
1.1.1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思想 |
1.1.2 德国古典哲学的劳动思想 |
1.1.3 空想社会主义的劳动思想 |
1.2 马克思自由劳动思想的具体内涵 |
1.2.1 对自由的解释 |
1.2.2 对劳动的认识 |
第二章 马克思自由劳动思想的实践向度 |
2.1 自由劳动的实践品质 |
2.1.1 贯彻在实践活动始终的自由劳动 |
2.1.2 具有实践能动性意义的自由劳动 |
2.1.3 具有革命的实践批判意义的自由劳动 |
2.2 自由劳动的实践内涵 |
2.2.1 自由劳动是立足于现实的实践活动 |
2.2.2 自由劳动是内含于社会的实践活动 |
2.2.3 自由劳动是贯穿于历史的实践活动 |
2.3 自由劳动的实践逻辑 |
2.3.1 指明了劳动得以超越的实践前提 |
2.3.2 阐明了劳动与自由内在关联的实践目的 |
2.3.3 明确了劳动解放和劳动者全面发展的实践路径 |
第三章 马克思自由劳动思想的文化向度 |
3.1 人与自然:自由劳动开启了人类文化的生成 |
3.1.1 渗透在人化自然中的人类文化 |
3.1.2 贯穿在自然人化中的人类文化 |
3.1.3 融入在生态环境中的人类文化 |
3.2 人与社会:自由劳动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建构 |
3.2.1 建构了生产交往中形成的社会文化 |
3.2.2 建构了精神交往中形成的社会文化 |
3.2.3 主导了交往中的社会文化变迁 |
3.3 人与历史:自由劳动对人类历史文化的缔造 |
3.3.1 缔造着人类的自然科学发展史 |
3.3.2 缔造着人类的自我发展史 |
3.3.3 缔造着人类的社会发展史 |
第四章 马克思自由劳动思想的价值向度 |
4.1 劳动的解放: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4.1.1 人的精神需要得以满足 |
4.1.2 人的个性得以塑造 |
4.1.3 人的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得以统一 |
4.2 国家的消亡:自由人联合体的成立 |
4.2.1 劳动者得以联合 |
4.2.2 自由王国得以实现 |
4.2.3 社会财富得以按需分配 |
4.3 历史的超越:世界历史的形成 |
4.3.1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完成 |
4.3.2 促使民族普遍交往的形成 |
4.3.3 提供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
第五章 马克思自由劳动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
5.1 对当今人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
5.1.1 增强对“有意义劳动”的理解而促进人自身发展 |
5.1.2 深化对我国提出构建与发展体面劳动、和谐劳动的理解 |
5.1.3 加深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解以及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
5.2 马克思自由劳动思想的现实启示 |
5.2.1 职业的选择要依循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 |
5.2.2 工作的必要性并不等于自由的丧失 |
5.2.3 工作的意义是人职业选择的重要前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未来让我们共同缔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D]. 刘雅萌. 北方工业大学, 2021
- [2]乡村宜居社区规划研究 ——以河南宋庄村为例[D]. 张阳.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2)
- [3]“共同缔造”理念下老旧社区治理模式探索及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策略[D]. 彭紫珊.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4]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研究[D]. 李耀武.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中国特色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成向东. 兰州大学, 2021(09)
- [6]乡土再造:共同缔造过程中建筑学语言的表达——以青海省湟中县黑城村共同缔造实践为例[J]. 苏童,刘辉龙,王宇.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1(01)
- [7]共同缔造视角下西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实践探索——以延川县太相寺村为例[J]. 段德罡,王蕾蕾,高丹琳,贺俊. 小城镇建设, 2020(10)
- [8]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D]. 李俊峙.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9]新教育实验视域下教学行动管理研究 ——以通辽市A小学为例[D]. 庞玉玲.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10]马克思自由劳动思想研究[D]. 韩学琴. 内蒙古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