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作文教学

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作文教学

一、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作文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马翠英[1](2021)在《东乡族学生国家通用语学习的语病问题研究 ——以东乡县M校八年级学生为中心的分析》文中提出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学生国家通用语运用能力的要求日渐提高,国家通用语的学习也成为了少数民族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之一,但是在东乡族聚居地区,由于语言环境、教师教学等原因,东乡族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各种语病问题。其存在的语病问题,不仅阻碍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而且也制约着东乡族学生国家通用语学习的效果,东乡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亟待提升。本研究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M中学八年级学生的作文为语料,以李明洁和邵敬敏的语病理论知识为指导,对语料中存在的语病进行整理分析。本研究将语病问题分为语法病句、语义病句和语用病句三大类。研究发现,东乡族学生的语病问题中语法病句所占比重最高,其中关联词的使用失误所占比重最大。本研究根据语料分析、学生问卷、课堂观察以及与教师访谈的结果,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语病归因分析:一是东乡族语言本身的独特性,二是东乡族初中生学习国家通用语的态度,三是东乡族初中生国家通用语语句教学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改善东乡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语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促进语言的正迁移;注重语言文化内涵,铸牢语言文化认同;创设多元语言环境,优化语句教学策略。

王娜[2](2021)在《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语文写作兴趣与能力的教学方法研究 ——以新疆阿克苏市第五中学为例》文中提出汉语水平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伴随着民族交往的不断发展,各民族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学好汉语这一全国通用语言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为提高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汉语学习水平,近年来国家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力度。探索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汉语教学的规律,改进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这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个人的发展和成长,也关系到民族团结政策的落实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整体发展。因此,本文选取了这一研究选题,并将新疆阿克苏市第五中学选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对当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汉语写作教学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并深入剖析了维吾尔族初中开展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之后,对于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与理论进行了细致梳理。然后以新疆阿克苏市第五中学为例,探寻了影响维吾尔初中生写作兴趣与能力的核心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其写作兴趣与能力的因素涵盖了校园环境因素(如部分教师的作文教学思路存在缺陷、作文教学方法有待创新、作文批改步骤有待优化等)、家庭与社会环境因素(如家长汉语水平低下致使无法进行有效指导、维吾尔语的生活环境导致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易受定势思维影响等)以及个体主观因素(如非母语写作难度过高导致写作兴趣缺乏、地域局限致使学生生活积累与阅读相对不足等)。最后有的放矢的提出了诸多提升维吾尔族初中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包括创设有利于提升维吾尔族学生写作兴趣的校园环境;扭转环境因素负面影响,学习汉语思维模以及顺应学生个体特性,提升学生写作兴趣等。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周超艳[4](2020)在《红河州金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以读促写”问题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一个将阅读内容反刍和思维加工深度拓展的过程。在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阅读和写作一直备受重视。高中语文“以读促写”问题对策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云南作为边疆少数民族重要聚居区,高中语文教学和教学对象具有一定特殊性,论文以红河州金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以读促写”问题对策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针对目前红河州金平县这种边疆落后地区的高中学生语文课堂写作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从学生和教师以及学校方面探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以读促写、读写融合的教学策略。力求探寻一条能提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的路径,确实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赵阳[5](2020)在《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文化适宜性教学研究 ——基于云南省H县的实地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适宜性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或策略,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主张为文化背景多样的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在学校中获得学习支持和学业成功。论文采用课堂观察、访谈、收集文本资料等方法对云南省H县的两个乡镇的乡村学校开展调查,调查发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文化适宜性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适宜学生的民族和语言差异、生活经验、家庭背景、能力差异以及采用适宜的评价方式。运用班克斯的民族文化整合理论对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文化适宜性教学进行分析可知,教师主要采用贡献法、民族附加法及转型法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调查表明,将民族内容整合进课程是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有效途径。影响教师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主要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学校环境、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学生状态以及自身能力。其中,教师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是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前提,学校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教师的文化适宜性教学实现的重要保障,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学生学习状态是教师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依据。基于此,论文提出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文化适宜性教学:提升乡村教师的文化敏感性、创设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文化适宜性教学的学校整体环境、对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进行文化适宜性教学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创建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共同体。

陈国英[6](2020)在《南疆乡村双语初级中学汉语作文教学研究 ——以阿克苏市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文教学在语文学科整个教学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学生思维发展,创新、表达、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受其影响。不仅汉族学生难以克服这道难题,而且少数民族的学生更是无计可施、难上加难:从教师、学生两方面来看都有突出难点。教师的专业素养低;学生的汉语基础薄弱、面对作文时的畏难心理等以及教学设计不合理、评价系统不完善等都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阿克苏市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中学的初中生汉语作文教学进行调查与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对阿依巴格乡中学的汉语作文教学情况进行整理,探究出阿依巴格乡中学汉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首先,对双语中学、汉语作文教学进行概念界定。根据第二语言相关作文教学理论对南疆地区双语作文教学进行理论指导。以及相关的课程标准对少数民族学生作文学习的要求。其次,根据调查研究的数据分析阿依巴格乡双语作文教学的现状并总结出阿依巴格乡中学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研究结论如下:学生方面,由于汉语教学起步晚影响学生作文基础、思想认识不足导致学生作文态度不端正、母语干扰学生作文思维严重;教师方面,学习培训少导致自身作文素养低、思想认识不足对作文教学不重视、功利性的教学目的导致学生作文能力低。针对上述结果,笔者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层面对南疆乡村双语中学作文教学提出改进策略。最后,笔者提出适合当地学生情况的具体措施教师完善提高专业水平,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教师要规范教学过程,学校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等。阿依巴格乡中学处于南疆乡村落后地区,此调查结果为改善南疆乡村双语初级中学汉语作文教学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严红霞[7](2020)在《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的个案研究 ——以青海省L中学民汉合班四名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的状况既关系到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也关涉到我国民族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还关切到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和社会。由于少数民族学生长期生活在民族文化环境中,致使他们在民汉合校的学校中遇到不少学习困难,学习适应问题更加突出。因而,关注民汉合班少数民族初中生的学习适应问题既是学生融入学校和社会的需要,也是民族教育发展的要求。本研究深入L中学,选取四名学习适应不良的民汉合班少数民族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从学习态度适应、学习习惯适应、学习方法适应和学习环境适应四个方面全面剖析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的现状。调研发现,学习适应不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点:学习态度适应方面,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生对待课程和教师不够重视、学生对学习环境适应意识不强;学习习惯适应方面,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还未形成、学生作业质量有待提升;学习方法适应方面,学生学习缺少计划、学生未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学生答题技巧欠缺;学习环境适应方面,学生家长监管不到位、学生校园人际关系不佳。根据现代社会生态理论,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问题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实证反映出来的问题,研究进一步对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就微观层面而言,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不高、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就中观层面而言,学校教学忽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教师的教育观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家庭结构异化、家长思想觉悟低、家长文化程度有限、家长教育观念功利化;就宏观层面而言,传统思想的熏陶、网络媒介的不良影响。针对上述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和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了如下改善对策:微观层面,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学生提高自制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中观层面,学校要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学校完善家校沟通合作、做好学生心理关怀与辅导,学校改善管理、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家长加强与学生和教师的沟通、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宏观层面,政府加强教育重要性宣传、强化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学术界应丰富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的对策研究。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问题必须通过微观层面的学生、中观层面的学校和家庭及宏观层面的社会多方综合治理才能得到有效改善,才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才能为学校改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适应不良提供思路,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融入学校和社会,形成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和谐局面。

古丽坚乃提·图尔荪托合提[8](2020)在《和田地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和田X高中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中小学语文课堂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任务。高中教育,具有巩固义务教育成果且增强高等教育发展后劲,最终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作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教育部审定教材,全疆所有高中统一使用人教版教材。即中小学从起始年级开始全面实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和田地区高中少数民族学生也开始使用人教版语文教材,这种转变充分体现了教育资源的公平。但因南疆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基础本身薄弱,转型后的高中语文课堂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和田地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有助于理解当前和田地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优化和田地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为高等教育输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合格的少数民族人才提供帮助。研究突出南疆三地州背景,特将范围缩小到教育教学最落后的和田地区,选择个案进行质的研究。在个案学校里密切关注语文教研组的所有教师。撰写过程中为了体现个案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特征,进一步筛选了有代表性的三位个案语文教师,重点观察他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课堂观察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团队研发地课堂观察量表,根据研究需要只选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维度做课堂观察记录。同时发放问卷,试图用客观的数据补充支撑本研究。本文研究和田X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探寻和田地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并提出改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为进一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从而提高和田地区的教育质量提供可参考的个案。通过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和田X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教学存在:1.教学环节设置随意2.教学呈示不够规范3.教学指导意识淡薄等问题;学生学习存在:1.课前预习严重不足2.课上倾听效果不佳3.课后作业被动低效等问题;笔者发现和田X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成因,教师方面:1.课前准备不够充分2.课堂教学方法单一3.课后反思不够深入。学生方面: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薄弱2.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学生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结合和田X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及对策,教师方面:1.做好教学设计2.重视学情分析3.进行课后反思4.注重课堂管理5.重视积极评价。学生方面:1.加强语言能力的提升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

唐佳欢[9](2020)在《延吉市第五中学汉语习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认为为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文化的创新力,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汉语教学是不可或缺的。汉语习作教学是少数民族学校进行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阶段民族学校汉语教学的重难点。汉语习作不仅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巩固汉字的识记与书写、锻炼汉语阅读能力以及汉语表达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汉语思维能力以及汉语综合运用能力。目前来看,延边地区朝鲜族中学的学生汉语听说水平相较于同学段的汉族学生并不差,但是朝鲜族学生的汉语书面表达与汉语综合运用能力与汉语为母语的汉族学生相比,却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鉴于此,笔者以延吉市第五中学作为调研对象,深入了解延吉市第五中学汉语习作教学的现状,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与学校现实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对延边地区朝鲜族初中汉语习作教学研究有所裨益。本文一共由四章组成:第一章:绪论。在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及方法,并总结了目前汉语习作教学研究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二章:汉语习作教学相关理论依据。这一章主要对汉语习作教学相关的理论依据作出阐述与分析。其中重点对《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中有关汉语习作的要求和建议进行了阐释,并且介绍了迁移理论、二语习得理论和认知写作理论,给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延吉市第五中学汉语习作教学现状分析。这一章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对延吉市第五中学汉语习作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该校在汉语习作教学方面具有师资情况良好、课时充足、学生汉语基础良好等优势,同时也存在习作评改模式单一、教师指导缺少针对性、学生习作受母语思维习惯影响和二语学习内驱力不足等问题。第四章:延吉市第五中学汉语习作教学建议。本章针对目前延吉市第五中学汉语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教师、学生这两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教师应加强相关理论学习和习作指导的针对性,对习作进行多元化评价;学生应培养自己的汉语写作兴趣,提高汉语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汉语写作和汉语学习习惯。最后为结论,总结全文并指出研究的不足。

张园园[10](2020)在《延吉市第十三中学汉语习作语言运用偏误分析》文中认为当前,双语教育在中国国民教育发展中的重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它的重点已从20世纪基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模型转变为新时代基于国家通用语言的模型。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学习汉语,并且在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熟练运用汉语的需求更加突出,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对其现阶段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与生活至关重要,掌握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其自身进步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融入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条件。本文立足延吉市第十三中学汉语语言运用现状,收集学生期末考试习作作为偏误语料,使用问卷调查作为辅助。从汉字书写、词汇的理解运用及句法等汉语本体层面入手,以偏误分析及中介语理论为基础进行偏误分析。偏误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延吉市第十三中学学生的汉语运用现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语言环境等因素,探索朝鲜族学生汉语运用过程中的习得规律,并针对语言运用薄弱点提出适宜的建议,为双语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本主题的目的和意义,阐述朝鲜族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现状,介绍本主题的研究范围和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主要概念定义。第二章探讨《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对初中生汉语学习的要求和建议,以及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本文的主要部分,分析延吉市第十三中学习作语料,对朝鲜族学生汉语学习的偏误类型进行整理,对汉字、词汇、句法等方面的偏误内容做统计分析并得出偏误分布规律。在汉字层面上,别字偏误率较高,其中音近偏误率高于形近偏误率;在词汇层面上,偏误率最高的是助词偏误和名词、动词、形容词误用偏误,因为汉语助词使用复杂,且无实意,较难区分,而实词又多具有同音词、反义词、近义词等复杂关系,总体上,虚词偏误多于实词偏误;在句法层面上,偏误率较高的是句子成分搭配不当和成分多余。第四章则根据中介语理论知识,从语际迁移的负面效应、目的语难度较大和目的语过度泛化的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缺乏迫切性、口语表达环境构建单一、汉语阅读量欠佳、语法教学重视度不足以及习作训练频次与反馈不足等方面做原因分析。第五章则根据偏误调查的结果和偏误成因,针对延吉市第十三中学汉语习作语言运用偏误现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学生为主体夯实语言基础知识、创设汉语表达环境、强化能力输出、加强汉语阅读以培养汉语思维、重视习作评改并定期反馈学生偏误。

二、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作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作文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东乡族学生国家通用语学习的语病问题研究 ——以东乡县M校八年级学生为中心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东乡族
        2.国家通用语
        3.语病
    (四)研究综述
        1.国家通用语言研究概况
        2.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学习的研究
        3.语病的研究
    (五)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一、东乡族学生国家通用语学习的语病问题分析
    (一)语法病句
        1.词法病句
        2.句法语病
    (二)语义病句
        1.直接成分搭配不当
        2.间接成分搭配不当
    (三)语用病句
        1.质量病句
        2.数量病句
        3.关联病句
        4.方式病句
二、东乡族学生国家通用语学习的语病问题归因分析
    (一)东乡族语言本身的独特性
    (二)东乡族初中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态度
    (三)东乡族初中生国家通用语语句教学的限制
        1.语言环境的缺失
        2.教师教学的局限
        3.教材编写和教材运用的桎梏
三、东乡族学生国家通用语学习的语病问题改善途径和方法
    (一)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促进语言的正迁移
        1.对比教学策略
        2.纠错教学策略
    (二)注重语言文化内涵,铸牢语言文化认同
    (三)创设多元语言环境,优化语句教学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2)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语文写作兴趣与能力的教学方法研究 ——以新疆阿克苏市第五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六节 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章 维吾尔族初中开展语文写作教学的意义及现状
    第一节 维吾尔族初中开展语文写作教学的意义
    第二节 维吾尔族初中开展作文教学的现状
第二章 影响维吾尔初中生写作兴趣与能力的核心因素
    第一节 校园环境因素
    第二节 家庭与社会环境因素
    第三节 个体主观因素
第三章 提升维吾尔族初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具体策略
    第一节 创设优异教学环境,运用多元教学手段
    第二节 扭转环境负面影响,学习汉语思维模式
    第三节 顺应学生个体特性,提升学生写作兴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大纲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红河州金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以读促写”问题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需要
        (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三)高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的能力需要
        (四)金平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以读促写”的现实需要
    二、研究方法及意义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法
        (三)观察法
        (四)案例研究法
    三、文献综述
        (一)理论研究
        (二)实践研究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以读促写
        二、问题、对策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迁移理论
        三、教学做合一理论
第二章 红河州金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以读促写”现状与问题及原因探析
    第一节 金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以读促写”基本情况
    第二节 金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以读促写”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读写倦怠,缺乏兴趣
        二、教师教学中读写脱节
        三、缺少素材积累和写作技巧
    第三节 金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以读促写”困难的原因探析
        一、学生方面
        二、教师方面
        三、学校方面
第三章 金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以读促写”问题对策
    第一节 在阅读中培养写作兴趣
        一、巧抓学生兴趣点
        二、课堂留白,寻找情感共鸣
        三、关注民族文化,就地取材
    第二节 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一、充分挖掘教材文本,培养学生自觉积累的习惯
        二、鼓励学生扩充阅读,积累素材
    第三节 在阅读中领会写作技巧
        一、揣摩课题,引导学生审题和拟题
        二、关注课文结构顺序,教学生谋篇布局的方法
        三、品味文本精彩语段,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四、重视文章开头、结尾和中间过渡段的写法
    第四节 在阅读中践行写作
        一、模仿
        二、扩写和缩写
        三、续写
        四、改写
        五、写读书笔记或者读后感
第四章 金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以读促写”对策实施效果
    一、总体效果
    二、学生作文展示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期刊
    三、学位论文
    四、其他
附录
    附录A: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B: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C:高中生访谈提纲
    附录D:高中语文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E:高中作文评分标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文化适宜性教学研究 ——基于云南省H县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民族地区乡村学生需要文化适宜性教学
        二、对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文化适宜性教学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文化适宜性教学
        二、乡村教师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对文化适宜性教学的研究
        二、国内对文化适宜性教学的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班克斯的民族文化整合理论
        一、班克斯的民族文化整合理论
        二、班克斯的民族文化整合理论应用到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六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第二章 调研点的背景
    第一节 H县概况
        一、H县历史概况
        二、H县地理概况
        三、H县人口构成概况
    第二节 H县民族文化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一、H县民族文化一览
        二、民族文化对H县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H县及两个调研点的教育状况
        一、H县教育概况
        二、两个调研点的基本情况
第三章 H县乡村教师的文化适宜性教学现状
    第一节 H县乡村教师文化适宜性教学的内容
        一、适宜学生的民族语言差异
        二、适宜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适宜民族地区学生的家庭背景
        四、适宜学生的能力差异
        五、采用适宜的评价方式
    第二节 H县乡村教师的教学与民族文化整合的方式
        一、贡献途径
        二、附加途径
        三、转换途径
第四章 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影响因素辨析
        一、调查研究的发现
        二、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教师的文化价值观
        一、教师对学生文化背景的态度
        二、教师对自身文化的意识
        三、教师的社会文化意识
    第三节 教师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知识与技能
        一、教师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知识
        二、教师开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相关技能
    第四节 民族地区乡村学生的状态
        一、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学生的身心状态
        三、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风格
    第五节 学校环境
        一、校园文化建设
        二、学校课程设置
        三、学校教学评价
    第六节 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
        一、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
        二、民族地区家长的教育观念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结论
        一、内容整合是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教师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是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前提
        三、学校良好的整体环境是教师文化适宜性教学实现的重要保障
        四、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学生学习状态是教师开展文化适宜性教学的依据
    第二节 启示
        一、增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文化敏感性势在必行
        二、对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进行文化适宜性教学所需知识与技能培训
        三、营造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文化适宜性教学的学校环境
        四、创建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共同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南疆乡村双语初级中学汉语作文教学研究 ——以阿克苏市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范围及对象
一、少数民族双语初级中学汉语作文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第二语言作文教学的理论依据
    (三)《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与《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大纲》对汉语作文的要
二、南疆乡村双语初级中学汉语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
    (一)调查准备
    (二)调查结果
三、南疆乡村双语初级中学汉语作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学生层面
    (二)教师层面
四、南疆乡村双语初级中学汉语作文教学的策略
    (一)学生方面
    (二)教师方面
    (三)学校其他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7)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的个案研究 ——以青海省L中学民汉合班四名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
    (一)学习态度适应
        1.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2.学生对待课程和教师不够重视
        3.学生对学习环境适应意识不强
    (二)学习习惯适应
        1.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还未形成
        2.学生作业质量有待提升
    (三)学习方法适应
        1.学生学习缺少计划
        2.学生未掌握有效学习方法
        3.学生答题技巧欠缺
    (四)学习环境适应
        1.学生家长监管不到位
        2.学生校园人际关系不佳
三、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微观层面:学生因素
        1.学生学习基础薄弱
        2.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
        3.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不高
        4.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弱
    (二)中观层面:学校和家庭因素
        1.学校教学忽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
        2.教师的教育观固化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4.家庭结构异化
        5.家长思想觉悟低
        6.家长文化程度有限
        7.家长教育观念功利化
    (三)宏观层面:社会因素
        1.传统思想的熏陶
        2.网络媒介的不良影响
四、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的改进对策
    (一)微观层面
        1.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
        2.学生提高自制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中观层面
        1.学校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2.学校完善家校沟通合作、做好学生心理辅导
        3.学校改善管理、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4.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5.家长加强与学生和教师的沟通、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三)宏观层面
        1.政府加强教育重要性宣传、强化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2.学术界丰富少数民族中学生学习适应的对策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和田地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和田X高中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综述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2 研究方法及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对象
        2.2.1 样本区域的确定
        2.2.2 个案学校的确定
    2.3 研究维度的确定
    2.4 研究效度及伦理
3 研究过程及资料分析
    3.1 进入现场之前
    3.2 进入研究现场
    3.3 细节中的发现
    3.4 个案学校介绍
        3.4.1 教师基本情况
        3.4.2 学生基本情况
4 和田X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4.1 语文课堂观察对象介绍
        4.1.1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观察对象
        4.1.2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观察对象
        4.1.3 《阿房宫赋》课堂观察对象
    4.2 课堂观察量表解析
        4.2.1 教师教学维度
        4.2.2 学生学习维度
        4.2.3 师生互动维度
    4.3 小结
5 和田X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5.1 语文课堂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5.1.1 教学环节设置随意
        5.1.2 教学呈示不够规范
        5.1.3 教学指导意识淡薄
    5.2 语文课堂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
        5.2.1 课前预习严重不足
        5.2.2 课上倾听效果不佳
        5.2.3 课后作业被动低效
    5.3 教师方面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5.3.1 课前准备不够充分
        5.3.2 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5.3.3 课后反思不够深入
    5.4 学生方面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5.4.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薄弱
        5.4.2 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4.3 学生不能进行正确自我评价
6 和田X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6.1 教师方面
        6.1.1 做好教学设计
        6.1.2 重视学情分析
        6.1.3 进行课后反思
        6.1.4 注重课堂管理
        6.1.5 重视积极评价
    6.2 学生方面
        6.2.1 加强语言能力的提升
        6.2.2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2.3 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
结语
附录
    附录1 课堂观察量表:教师教学
    附录2 课堂观察量表:学生学习
    附录3 和田X高中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4 和田X高中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5 和田X高中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6 和田X高中学生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9)延吉市第五中学汉语习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和方法
第二章 汉语习作教学相关理论依据
    2.1 《汉语课标》中对汉语习作的要求和建议
        2.1.1 《汉语课标》中对汉语习作的要求
        2.1.2 《汉语课标》中对汉语习作的建议
    2.2 其他相关理论
        2.2.1 迁移理论
        2.2.2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2.2.3 认知写作理论
第三章 延吉市第五中学汉语习作教学现状分析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1.1 学校基本情况
        3.1.2 汉语教师基本情况
        3.1.3 学生基本情况
        3.1.4 教学基本情况
    3.2 汉语习作教学的优势
        3.2.1 汉语习作课课时量充足
        3.2.2 汉语教师师资情况良好
        3.2.3 学生汉语基础扎实
    3.3 汉语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3.3.1 教师对学生汉语习作的指导缺乏针对性
        3.3.2 教师汉语习作评改模式单一
        3.3.3 学生母语思维习惯影响其汉语表达
        3.3.4 学生第二语言习作学习内驱力不足
第四章 延吉市第五中学汉语习作教学建议
    4.1 教师方面
        4.1.1 加强对学生汉语习作指导的针对性
        4.1.2 运用多元化的汉语习作评改方式
        4.1.3 进一步加强汉语教学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
    4.2 学生方面
        4.2.1 进一步培养汉语习作学习兴趣
        4.2.2 二语习得学习中注意培养汉语思维习惯
        4.2.3 养成良好的汉语习作学习习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朝鲜族初中汉语读写现状调查(教师卷)
附录B 朝鲜族初中汉语读写现状调查(学生卷)

(10)延吉市第十三中学汉语习作语言运用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和方法
    1.5 主要概念界定
第二章 汉语习作语言运用偏误分析的理论依据
    2.1 《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的要求及建议
    2.2 偏误分析理论
    2.3 中介语理论
第三章 延吉市第十三中学汉语习作偏误类型及分析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1.1 学校情况
        3.1.2 学生情况
        3.1.3 语料情况
    3.2 汉语习作语言运用偏误类型
        3.2.1 汉字偏误
        3.2.2 词汇偏误
        3.2.3 句法偏误
    3.3 汉语习作语言运用偏误分析
        3.3.1 汉字偏误分析
        3.3.2 词汇偏误分析
        3.3.3 句法偏误分析
第四章 延吉市第十三中学汉语语言运用偏误的成因
    4.1 语际迁移的负面效应
    4.2 目的语影响
        4.2.1 目的语难度较大
        4.2.2 目的语过度泛化
    4.3 学生自身因素
        4.3.1 学习动机缺乏迫切性
        4.3.2 口语表达环境构建单一
        4.3.3 汉语阅读量欠佳
    4.4 教学原因
        4.4.1 汉语语法教学重视度不足
        4.4.2 习作训练频次不足,评改反馈有待加强
第五章 提高朝鲜族初中生汉语语言运用水平的对策建议
    5.1 以学生为主体,夯实语言知识
    5.2 创设表达环境,强化能力输出
    5.3 加强汉语阅读,培养汉语思维
    5.4 重视习作评改,定期反馈偏误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四、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东乡族学生国家通用语学习的语病问题研究 ——以东乡县M校八年级学生为中心的分析[D]. 马翠英.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语文写作兴趣与能力的教学方法研究 ——以新疆阿克苏市第五中学为例[D]. 王娜.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红河州金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以读促写”问题对策研究[D]. 周超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5]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文化适宜性教学研究 ——基于云南省H县的实地调查[D]. 赵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南疆乡村双语初级中学汉语作文教学研究 ——以阿克苏市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中学为例[D]. 陈国英. 延安大学, 2020(12)
  • [7]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的个案研究 ——以青海省L中学民汉合班四名学生为例[D]. 严红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和田地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和田X高中为个案[D]. 古丽坚乃提·图尔荪托合提.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9]延吉市第五中学汉语习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 唐佳欢. 延边大学, 2020(05)
  • [10]延吉市第十三中学汉语习作语言运用偏误分析[D]. 张园园. 延边大学, 2020(06)

标签:;  ;  ;  

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作文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