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究河床地貌演化的计算机方法——河床冲淤计算与地形图绘制

一种研究河床地貌演化的计算机方法——河床冲淤计算与地形图绘制

一、河床地貌演变研究的计算机方法——河床冲淤计算和地形图绘制(论文文献综述)

武雪[1](2021)在《黄土高原干旱区关川河“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道管理与水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研究和构建河道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深入落实河长制和维护河流长效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省定西市境内的关川河是黄土高原干旱区的一条中小河流,水域资源和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河道渠化明显,在进行河道管理工作时存在基础资料较分散、水事处理效率不高、水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基于关川河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和“3S”等技术构建了“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融合了“河长制”管理制度和网格化管理手段,通过对河道进行多级单元网格划分,进一步实现河道的精细化和高效化管理。对“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中的关键问题和主要结论总结如下:(1)提出了河道网格化管理的划分标准和划分方式,构建了“1个水域带状网格和4类岸线功能区网格”,依据岸线控制线划分方法将岸线网格进行二级划分,这种网格划分为河道网格化管理提供了基础。(2)收集研究区内河道水文资料、水事管理资料及岸线管理资料,利用GIS平台构建河道基础数据库和管理信息数据库,综合考虑河道实际需求设计系统功能模块,常用模块包括水文水资源、水质、岸线网格管理、视频监控、数据查询和后台管理6部分。(3)采用“LAMP”模式进行系统开发,包括Linux操作系统,Apache网页服务器,My SQL数据库和PHP开发语言,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信息采集、存储、处理、查询和动态更新的能力,客户端运用B/S架构技术以缓解客户机载荷过大的问题,减少系统维护成本,通过MD5数据加密技术保证数据与帐号信息安全,维护系统的稳定。(4)“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中构建了流量管理平台子系统和视频监控子系统,流量管理平台子系统采用雷达水位计监测河道实时流量数据,通过Ajax技术获取河道24小时实时流量接口数据,采用Echarts技术实现动态数据的可视化并在流量管理平台子系统中展示;视频监控子系统主要采用无线高清视频监控实现对河道24小时无间断监控,以便随时查看河道,提高河道水务事件的处理速度与效率。(5)实现了最小生态流量和洪峰流量的预警预报功能,实时流量值超过设置的阈值时流量管理平台子系统进行预警,也可对未来24小时流量进行预测。(6)通过人工流速仪测流法验证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自动测流数据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系统自动量测的实时流量数据误差较小,误差范围≤±0.05,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以便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精度。

刘景涛[2](2020)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及水质监测网络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貌类型复杂,第四系沉积厚度较薄,平原区存在众多基底隆起,对地下水流场形成阻滞,同时河网密集发育,对含水层进行了纵向切割,使得该区地下水流场异常复杂,叠加上高强度的生活排污和数以万计的工业潜在污染源分布,使得该区地下水环境问题十分复杂。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研究区,综合运用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以2016~2018年的地下水化学测试数据为基础,结合2005~2008年水质测试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图解法分析地下水化学组分、水化学类型和地下水水质的时空演化特征;应用Gibbs图解、离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统计阐述地下水化学的演化机制;应用单因子评价地下水有机污染物并对其来源进行解析;应用相关性分析定性研究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的驱动因素;在构建地下水水流模型和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型基础上,建立地下水监测多目标模拟优化模型,对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络优化进行研究;通过污染模式概化和防治区划,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策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从丘陵区至滨海平原水化学剖面,解析地下水环境空间演化规律,丘陵区-冲洪积平原-三角洲平原-滨海平原:地下水环境普遍偏酸,沿剖面由酸性向中性演化,近地表水体地带冥想升高;矿化度总体较低,以HCO3·Cl型水分布最广,伴随径流途径矿化度总体呈升高态势,基底隆起部位补径排条件变化,矿化度明显变低;逐渐趋于还原环境,地下水污染呈加重态势,污染指标在包气带颗粒较粗、污染源集中和开挖接触含水层地带明显曾多、浓度升高。2.筛选2005-2008年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426个不同人类活动强度、类型和水文地质条件区代表性控制原点位,重复取样分析十年尺度水质演化规律:地下水水质总体上呈优化趋势,区域水质达标率从30%上升为49%;HCO3-型水比例有所上升,NO2-、F-、PO43-、总Cr平均浓度略有升高,其余指标均呈变好趋势;人类活动强度最大的三角洲平原区,地下水优化程度最高,防污性能较差的丘陵台地区,地下水质变化最剧烈。3.从物质来源来看:研究区共提取5个主成分,主成分1(水-岩相互作用和海水入侵)解释了最大的原始变量(36.81%),主成分2(含铁矿物溶解)、主成分3(农业活动影响)、主成分4(生活和工业排污)和主成分5(氟矿物的溶解)分别解释了原始变量的14.068%、9.16%、6.767%和6.282%。应用R型聚类分析表明:10个水化学指标,可概括为水-岩相互作用、海水入侵和农业活动;3个水化学指标(NH4+、COD和NO2-),可概括为生活和工业排污;3个水化学指标(p H、F-、Fe和ORP),反应酸雨补给和矿物(含氟矿物、含铁矿物)溶解。4.研究区地下水质污染空间分布,受天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双驱动”作用影响。酸雨、包气带特性和水文地质条件是驱动研究区地下水酸化的主要因素;从土地利用类型看,农村住宅区、城镇住宅区、工业用地(工业区、加油站、油库、垃圾场)和农业用地(农田、果林、苗圃、养殖场)地下水中“三氮”超标现象突出,废水排放、化肥施用、大气沉降等是研究区地下水氮污染的主要驱动因素;海水是研究区高铵地下水的重要起源,此外,还原环境、阳离子交换作用、溶滤作用等对高铵地下水的形成也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氧化还原条件、酸碱条件、地下水径流条件、含水层性质、盐度效应和人类活动是驱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中Fe和Mn含量超标的主要因素。5.系统收集研究区水文、气象和社会科学数据,分析认为十年尺度上研究区地下水环境演化主要控制因素为:(1)降雨量增加是引起区域地下水质优化的一个主控因素。一是降雨量增加引起地下水快速补排,二是流域降雨量增加引起主要江河径流增大可以削弱海洋咸水上溯对平原河网区的影响。(2)大气环境及水环境治理对局部地下水环境改善有积极促进作用。酸性气体排放量减少引起的酸雨强度减弱是引起区域地下水酸化程度减弱的重要原因,对指标浓度变化有深远影响;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及水系连通性增强使主要城市河涌水质有所改善。(3)封闭污染地表水体附近,污染物累积导致污染指标浓度升高;生活污染源强持续增加,范围扩大是硝酸盐等污染指标升高的主要原因。6.以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和地下水污染物运移模型为基础,建立地下水监测多目标模拟优化模型,以地下水污染程度分区作为背景,借助NSGA-Ⅱ算法,依据监测最大可靠性原则,最终确定地下水污染程度高区的监测井数量共计128个;监测井的布置应在查明污染源的基础上,沿污染物运移的方向,由污染羽的源强、中线到污染羽边缘,成三角形布置,保证最大的监测范围。7.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分布情况,进行了地下水系统脆弱性评价,结合主要污染途径分析,首次概化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模式,分别为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的垂直入渗型污染、平原区的开挖接触式扩散污染、河流深切区的侧向补给污染,编制了污染防治区划,为区域地下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毅飞[3](2019)在《杭州湾金山深槽近期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潮流冲刷槽是河口海岸地区重要的地貌类型,由于水深条件与地理位置适宜性,其周边区域成为港口、码头及航道等海洋开发活动集中区。潮流冲刷槽与其周边其他地貌单元组成复杂的地貌系统,比如潮汐汊道、滩-槽-脊系统等,动力、泥沙输运与地貌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是河口海岸动力地貌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潮流冲刷槽动力地貌研究具有应用价值与理论意义。由于影响因素众多以及系统内部复杂非线性作用,对潮流冲刷槽演变过程及机制缺乏全面统一地认识。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及极端天气事件影响加剧,改变了潮流冲刷槽自然演变过程,使该过程复杂化。潮流冲刷槽动力地貌研究面临更大挑战,同时,这种变化凸显人类活动及极端天气事件与动力地貌系统之间相关性,给潮流冲刷槽动力地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杭州湾北岸发育有一系列潮流冲刷槽,金山深槽位于其最东端。1960年代以前,杭州湾海岸开发利用活动较少,金山深槽基本处于自然演变状态,动力地貌系统相对稳定。1960年代后,开发利用活动增多,金山海岸有围垦、码头建设、海底输油气管道铺设等。为了解读近几十年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杭州湾与金山深槽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收集了19602014年杭州湾5期遥感数据、3期水下地形数据,采用统计对比方法,分析了50多年间杭州湾岸线变迁与地形冲淤变化;收集了19602011年金山深槽区域17期水下地形数据,采用统计对比于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分析了金山深槽地形地貌演变过程。结合岸线、地形与多期水文同步观测数据,采用Mike 21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海岸围垦引起海岸线变迁对杭州湾大区域以及金山深槽局部区域水动力场的影响;建立水动力-泥沙耦合模型,模拟9711号台风对金山深槽流速、悬沙含量及地形影响。通过上述工作,对金山深槽地貌演化的时空特征,以及人类活动与极端事件对潮流冲刷槽的影响等科学问题获得了以下认识。1960年以来,钱塘江河口与杭州湾区域岸线变迁的主要原因是海岸围垦。河口区治江围涂主要发生在19601995年,围涂总面积约180 km2,河口南岸岸线总体推进约10 km;杭州湾海岸围垦1960年以前已经发生,而大规模围垦主要发生于1995年以后,围垦总面积约300 km2,湾南岸线总体推进约35 km。海岸围垦导致杭州湾面积缩小、南北宽度缩窄,岸线形态北岸趋于平直化,南岸外凸愈加明显。海岸围垦是近期杭州湾冲淤变化的重要原因。根据地形数据对比得到的杭州湾主要冲淤演变特征表现为杭州湾容积减小,整体呈淤积演变特征;主要淤积区位于南岸浅滩,浅滩淤积外推,迫使冲刷区域更加贴近北岸;主要冲刷区为优势涨潮流流路区。上述变化有其沉积动力学基础。大区域水动力模拟显示,围垦导致岸线变迁对杭州湾流场产生明显影响,湾中部金山-庵东断面北部深槽区涨潮流速增幅大于落潮增幅,涨潮优势增强;沿断面向南落潮流速增大,至庵东浅滩前沿已不存在涨潮优势。自湾中向湾顶,涨潮流速增大,而落潮流速减小,愈向湾顶涨潮优势愈明显,涨落潮流路分异不明显。围垦引起杭州湾中上部涨潮优势增强,更多沉积物会被输运至湾内中上部,随较弱的落潮流沉积于杭州湾南岸浅滩。金山深槽的空间变化体现在西侧深槽比较活跃:北支在1985年开始淤积,至1998年基本消失;中支为深槽延伸主支,在1988年与西侧全公亭深槽连通;南支逐渐并入中支,造成深槽南北变宽、东西增长。从深槽容积的变化来看,呈现三阶段演变过程。其中,第一阶段(19601987)深槽向西与西南方向延伸,深槽面积与容积明显增大;第二阶段(19871996)深槽容积保持相对稳定,但北支淤积而中支侵蚀发育;第三阶段(19962011)深槽经历了侵蚀(19961998)、补偿性淤积(19982000)以及随后的容积缓慢增大过程(20002011)。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第一特征函数也反映出上述深槽演变的三阶段特征。水动力模型结果显示,杭州湾大区域围垦导致金山岬角西侧海域流场增大,促使金山深槽向西延伸。金山沿岸局部围垦可能会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负反馈机制导致北岸边坡与金山深槽距离缩短,一定程度上起到束窄深槽宽度、增大流速的效果,有助于深槽延伸与拓宽;另一方面西南延伸的金山岬角导流作用,导致涨潮优势流偏向西南方向,西北侧形成缓流区,深槽北支淤积而中支与南支发育,可以解释深槽第一、二阶段演变过程。纳入台风过程的动力地貌模型结果显示,9711号台风期间,台风造成落潮流速、悬浮泥沙含量增大,导致地形侵蚀。可以定性解释金山深槽第三阶段之初的全面侵蚀过程以及随后的恢复性淤积过程。深潭边界深度存在地层分界面,抗冲性差异导致台风过后深潭不能恢复之前的分散状态。

詹同安[4](2019)在《茂县棉簇沟泥石流成灾特征分析及危险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棉簇沟位于四川省茂县南新镇岷江右岸,为一典型多期次暴发的沟谷型泥石流沟。2011年7月3日凌晨,棉簇沟突发泥石流灾害,造成8人死亡,掩埋民房20余间,导致工业园区储氯罐爆炸。鉴于此,国土资源厅对该沟进行了相应的工程治理,但由于沟域内松散物源量较大,仍有再次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因此,开展棉簇沟泥石流成灾特征研究及其危险性评价,对震后泥石流的成灾规律、泥石流溃坝后的运动研究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对防灾减灾规划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前期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研究区域地质背景、泥石流形成条件及泥石流活动历史,着重分析“7.3”震后泥石流的成因机制和成灾特征,运用FLO-2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7.3”泥石流运动过程,最后结合数学方法和数值模拟手段,分别对自然条件及治理工程条件下的棉簇沟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价。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棉簇沟流域内山高坡陡,流域面积约64.5km2,相对海拔高差达2730m,主要发育一条主沟和三条支沟,主沟长度约16.4km,平均纵坡降约165‰。区内地层岩性以元古代晋宁徵江期黑云母花岗岩、志留系千枚岩及寒武系砂砾岩为主,茂汶断裂横穿流域,受构造活动和地震影响,沟域内多发育崩塌灾害。汶川地震导致松散物源量剧增,统计显示区内泥石流总物源量为1373.3×104m3,动储量为173.1×104m3,其中崩滑类物源是其主要物源类型。(2)棉簇沟在地质历史时期至少发生过三期大规模的古泥石流活动。其中Ⅰ期古泥石流规模最大,冲出沟口的物质方量达400×104m3,而后的Ⅱ、Ⅲ期古泥石流规模渐小,分别为20×104m3、15×104m3,表明棉簇沟泥石流在历史上经历了从形成—发展—衰退—停歇的演化过程。(3)汶川地震导致棉簇沟泥石流形成的三大基本条件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2011年7月3日凌晨,棉簇沟突发特大型泥石流灾害,地震和强降雨是此次泥石流暴发的主要原因。泥石流暴发前主沟内存在两处规模较大的堰塞湖,泥石流发生时,降雨在形成区汇集后冲刷BH31堆积体起动形成泥石流,运动过程造成两处堰塞体瞬时失稳溃决,导致泥石流的流速和流量均被放大了2倍以上。计算得出:坝体的溃决为泥石流提供了407.2m3/s的瞬时峰值流量及近2万方的水源,是此次泥石流成灾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4)运用FLO-2D软件对“7.3”泥石流的运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集水点位设定在1号堰塞坝处,溃坝时的流量过程线近似拟合为四次抛物线,得到“7.3”泥石流的运动及堆积数据。模拟结果显示泥石流堆积扇方量约为10.12×104m3,最大堆积深度3.4m,最大流动速度8.2m/s,与实地调研情况相符。(5)基于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数学模型的评价结果为:自然条件下,棉簇沟属高危险性泥石流沟。采用FLO-2D软件模拟了治理前后不同降雨频率下的泥石流运动过程,根据模拟得到的泥深、泥深与流速的乘积作为划分标准对泥石流进行危险性分区。结果显示,工程治理后,在三种降雨频率下泥石流的高危险区范围分别减少了53.1%、43.8%和32.5%,中危险区范围分别减少了49.1%、41.5%和35.2%,低危险区范围分别减少了21.8%、35.5%和31.7%,说明泥石流治理工程效果较好。

于丹丹[5](2018)在《长江荆南三口水系演变特征及其对调蓄能力的影响》文中提出荆南三口地区各种水利工程的修建及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河流水面被侵占,河网结构在人类强烈的干预下偏离了其自然发展的规律。荆南三口地区水系演变和调蓄功能的变化亟待剖析,该剖析结果对于该地区调蓄能力的增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利用荆南三口地区五期水系图(分别为:1955、1978、1990、2008、2016年),采用河网密度、水面率、河网复杂度、支流发育系数及分维数定量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荆南三口的河流长度、数量、河网密度和水面率均在减少,华容河的水面率和河网密度减少最多,水面率减少了 4.21%,河网密度减少了 0.25km/km2;支流发育系数和河网复杂度下降明显;水系分维也呈下降趋势,其中华容河减小幅度最大,由1.646减少到1.421。2.从水文连通变化、连通度变化和连通性变化三方面去分析研究区水系连通变化。结果表明:区域的水文连通性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2016年与1955年相比水系连通环度α节点连接率β、水系连通度γ分别减少了 45.45%、10.8%、8.46%,节点连接率β下降得最为明显。用基于水系自然社会功能的水系连通性(E)和基于水流阻力与水文过程(F)这两种水系连通性评价方法,分析了荆南三口水系连通性的变化,两种结果表明研究区水系连通性呈下降趋势,由0.2367和0.3434下降到了0.1588、0.2517。3.论文选取研究区3个代表性水位站(新江口、弥陀寺和管家铺站),采用河网槽蓄容量(C)、可调蓄容量(AC)、单位面积槽蓄容量(SR)和单位面积可调蓄容量(ASR)这4个表征河网调蓄能力的指标参数。其结果表明:研究区近61年来河网调蓄能力不断下降,C减少了 26.17%;AC减少了 47.59%;不同等级河流的调蓄能力变化也存在差异,4级和5级河流的减少程度相对较弱,1级、2级和3级河流的调蓄能力下降最为明显;研究区各水系分区C、AC、SR和ASR均呈不断下降的态势,其中藕池河水系区减少程度最大,分别下降了 23.73%、34.6%、28.72%和41.15%。选取松滋河、虎渡河和藕池河的五个时期水系结构、连通和槽蓄能力及可调蓄能力指标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河网调蓄能力与水文连通性、水面率、分维数、水系连通环度(α)、水系连通度(γ)、水系连通性E和水系连通性F在0.01水平上显着正相关。因此,一方面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优化水系结构;另一方面通过整治河道,保护好现有的河道,保证水面率,疏浚、拓宽河道,提高河网调蓄能力。

徐志[6](2018)在《基于长江荆南三口地区水资源需求的水系连通指标阈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三口为研究对象,在利用ArcGIS软件提取五期(1964、1978、1990、2008、2016年)水系结构图的基础上,从水系结构、河湖连通和河湖功能三方面开展分析,综合运用地貌学、景观生态学、图论等方法,对河流水系进行全方面的研究,从中发现变化特征和规律。运用相关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水系连通形态与水系连通功能的定量关系,并基于水资源需求界定水系连通指标阈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系结构演变。本文依据研究区实际情况,对河流进行了合理的分级。从数量特征、结构特征对水系格局进行了分析。从五个时期水系图可直观发现水系的弱化,而研究结果表明:1964年以来,水系连通格局指标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其中,1990-2008年为水系格局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河频率在此期间由0.56条/km2减少到0.46条/km2,减少率达到17.86%。水系结构指标衰减幅度到2016年有回缓之势。另外,不同等级的河流在变化上存在共性和差异性,人类对低等级河流影响更为强烈。(2)水系连通形态变化。综合运用图论方法与景观生态学,构建水系连通形态指标评价体系,并对荆南三口地区的连通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64-2016s河链数和节点数减少幅度都超过了 50%。这表明随着城市化发展和水利工程兴建,导致河流节点大量减少。五个时期的γ指数分别为 0.378、0.365、0.361、0.375、0.376,均在 1/3周围,说明该地区的水网偏向树状,其中的1990s水系网络连接度最差,1964s和2016s的水系网络连接度较好。(3)河湖连通功能分析。从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构建水系连通功能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集对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64-1978年三口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水系格局基本保持在原有状态,这个时期自然功能等级为“优”级别,社会功能为“良”级别。1978-1990年三口地区进入了城镇化阶段,人类开始对河流水系进行干预,改变了河流连通形态和连通功能。在此期间,自然功能、社会功能下降趋势都较为明显。自2008年后,社会功能、综合功能都有了提升,社会功能达到“良好”等级,综合功能达到“中等”等级,自然功能虽有提升,但依旧停留在“差”等级。(4)水系连通形态指标阈值。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水系连通结构指标和水系连通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并筛选出了相关性显着的4个形态指标和4个功能指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其建立线性方程。基于三口地区水资源需求,确定了水系连通形态指标阈值。结果表明:河网密度的取值区间为:[0.52,0.55];水系环度的范围为[0.60,0.72];节点连接率的取值区间为[1.32,1.77];水系连通度的取值范围为:[0.50,0.67]。

何蒙[7](2018)在《水利工程对长江荆南三口水系结构及连通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水利工程运行对下游河流水文情势及水系格局的影响已被诸多学者视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中极少定量评价水利工程对水系结构与连通功能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以工程性缺水较严重、水系结构复杂的荆南三口水系为研究对象,在运用GIS技术提取1954、1975、1990、2008和2016年5期水系结构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探索水系结构及水系连通变化特征,并运用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和集对分析等方法,检测区内外水利工程对长江荆南三口水系结构及连通功能的影响,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954年以来,在高强度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研究区内河流数量减少、长度缩短、河频率和水面率下降,水系结构的一般特征呈现简单化趋势;代表水系结构发育特征的各项指标数值均下降,河网密度由1954年的0.687km/km2下降至2016年的0.475km/km2,面积长度比则从3.96km/km2下降为3.17km/km2,河流发育受阻;表示水系结构分形特征的指数维持在1.5~2之间,呈下降趋势,复杂度出现简化趋势。(2)1954-2016年间,区域水系的水文连通性整体呈下降趋势,代表水系连通状态的水系连通环度α、节点连接率β、水系连通度γ这三项指标整体也呈下降趋势,近年来水系连通虽出现了小幅上升,但其连通程度仍旧较低。(3)近62年来,荆南三口水系结构受到水利工程的严重干扰,但各项结构特征所受干扰程度不一。其中,水系结构特征变化与区外水利工程数量变化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分形维数>水面率>河网密度>河网发育系数>河频率;与区内水利工程数量变化灰色关联度大小为:分形维数>水面率>河网密度>河频率>河网发育系数;与水库总库容变化的关联度大小为:水面率>分形维数>河网密度>河网发育系数>河频率。水利工程各项指标与水系结构变化的灰色关联度大小排列顺序为:水库总库容>区内水利工程数量>区外水利工程数量。(4)区内外水利工程数量与水系连通功能指标均达到显着相关水平,表明水利工程与水系连通功能密切相关,且水系连通功能受水利工程影响较大。1954年以来,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水系连通功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1954-2016年,水系连通的自然功能级别由“优”变“差”,社会功能级别由“中等”变为“良”,综合功能级别由“良”降为“中等”。其中,自然功能三个模块的联系主值数逐渐下降;社会功能三个模块中,洪灾防御功能逐渐上升,水运资源利用功能持续下降,水资源调配功能则先下降后逐渐回升。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与运行使得荆南三口水系结构逐渐简单化、水系连通功能逐步下降,但只要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充分发挥河网自然功能,合理运用水系的社会功能,将能逐步改善水系结构单一化、水系连通性差、水系连通功能低的问题。

何亮[8](2018)在《CORS支持下的多波束测深系统在库区淤积测量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库区水下地形测量是获取水下地形数据,更新库区水下地形图,保障水库防汛、发电以及航运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传统的断面测量方式难以全面反映水库水下地形的真实情况,随着测绘技术与测量设备的进步,多波束测深系统以其高精度、高效率、全覆盖的特点成为水下地形测量的首选。本文面对山区水库淤积测量的需要,开展了高精度定位技术CORS与多波束测深技术的联合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CORS系统支持下的水下地形信息获取技术研究水下地形测量和淤积测量本质相同,都是测定出水底某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水下地形测量主要包括定位和测深两部分,其中通过定位技术给出水底某点的平面位置,利用测深技术测得水深数据经水位数据反算得到水底某点高程。一方面,研究基于CORS系统的水下地形测量三维基准的建立,确保大范围库区测量基准的统一与稳定。另一方面,为了确保测量成果与历史测量成果坐标系统一致,对CORS系统坐标系和库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行研究。最后,在前述基础上,根据CORS系统特性和测深系统特点,开发CORS支持下的集CORS测量信息、回声测深信息、导航信息、测量精度评价的一体化的自动化测深系统方法。(2)基于点云数据的高精度库容计算方法研究针对水库淤积计算繁琐、数据资料管理繁琐等问题,开发以库区淤积测量历史数据与多波束测深数据为基础的基于ArcGIS Engine的水库库容计算系统,包括库容量计算、淤积图绘制等信息分析系统,使管理人员更为方便和高效的管理该信息,为快速、科学的管理库区淤积测量信息提供支持。该系统以水下地形点云数据为基础,在构建库区水下地形TIN模型基础上,实现任意水位下库容量的计算和断面淤积分析。

殷春华[9](2018)在《孟姜女河故道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今沁河以东、黄河以北、卫河以南、卫辉市以西地区,分布着两条孟姜女河。以新乡市区为界,在新乡市西侧入卫河的叫西孟姜女河,经行新乡市东南,东北于卫辉市入卫河的被称作东孟姜女河。现在的孟姜女河虽割裂为东、西两支,但原先东孟姜女河只是西孟姜女河的支流,光绪三十二年(1906),平汉铁路修建以后才逐渐形成今天的水系格局。本文以孟姜女河的水运价值为核心,按隋唐至明清的时间顺序,阐述了孟姜女河水运价值的发展演变。孟姜女河的主流西孟姜女河起自获嘉亢村镇后小召村,东北由韩小营流入新乡县西崔庄,在新乡县西南任旺村白水坡继续东北行,绕经新乡市东南,至延津县马村,北上经焦家庄、张村、新庄、贺生屯,最后于卫辉市西北一带入卫河。以《嘉庆重修一统志》为代表的清代地理文献中提及它是隋炀帝所开永济渠的遗迹,但由于记载的简略遭到严耕望先生的反对,严先生认为其西侧的小丹河直接沟通沁河支流丹河与卫河,应为永济渠首段的遗迹。这一观点一经提出就得到广泛追捧,几成定谳。本文在结合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重申并完善了清人的观点。我们认为隋唐永济渠首段“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的沁河故道,应于今武陟县东南大城村(隋武德县治)南侧从当时沁河下游主河道中分出。从沁水中分出后,沁河故道东北沿着今共产主义渠,经毛庵、安庄、前后冯堤之北至获嘉县后小召村,继而沿着孟姜女河主流西孟姜女河的河道东北汇入清水(卫河)。支流东孟姜女河无源,上游有两条分支,都起自获嘉县冯庄乡,东流在小河村汇流,后经贾屯、杨树、关堤、乔谢村,至延津县马村与主流西孟姜女河相合,最终在卫辉市区西北一带汇入卫河之中。这段河道大致是从北宋黄河故道中分出,东北至卫辉市入御河(卫河)。本文研究认为宋熙宁八年(1075)程昉、刘?建言并开浚的“引黄入御”工程,其选线与此相合,东孟姜女河很可能就是北宋“引黄入御”工程的遗迹。不难看出,隋、唐这样的统一王朝,曾试图通过沁河下游分出的孟姜女河故道打通黄河与卫河之间的水运通道,宋代也试图利用孟姜女河沟通黄河至北境界河的水运,这是孟姜女河水运功能的集中体现及价值所在。此外,孟姜女河所处区域卫河与黄河南北距离较近,在元、明两代建立之初,会通河(京杭大运河)尚未发挥其水运作用,往往借助这一地区的陆路中转以达到物资南北通达的目的,利用孟姜女河沟通沁、卫两河,进而便利黄、海水运的价值毋庸赘言。即使会通河能够平稳运行,但由于其引水、调蓄方面的难题始终得不到妥善解决,存在不小的隐患。利用孟姜女河贯通沁、卫间的水运通道,便可与会通河相表里,既可北上通漕,又可南下回空,极大的提高南粮北运的安全系数。漕运功能之外,明代嘉、隆之间还盛行过“引沁水北流入卫,以分杀沁、黄河势”的提议,利用的也是孟姜女河水道。有鉴于此,元、明两代不少有识之士都曾提出重新疏浚孟姜女河故道的建议,可惜由于孟姜女河所在区域水环境的逐渐衰退,及种种不利的自然与人为因素未能成行。清朝建国之初便完整继承下会通河这一宝贵遗产,同时吸取元、明两代“利用孟姜女河打通南北水运”失败的经验教训,没有再对孟姜女河刻意重视。本文紧扣孟姜女河水运价值这一中心,按照隋唐至明清的时间顺序介绍了孟姜女河的形成与演变。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审视其水运功能的发生、发展、衰退以及最终的消亡,选取这一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可以略窥中国古代水利河工的面貌,并对当前日益严峻水环境危机进行反思。

冯传勇,郑亚慧,周儒夫[10](2018)在《长江中下游崩岸监测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为冲积平原河流,河岸地质构造多呈二元结构,河岸抗冲性较差,时有崩岸发生。为了及时掌握崩岸险情的变化情况,为长江中下游防洪减灾提供基础资料,在总结多年长江中下游河段崩岸监测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长江中下游崩岸监测技术进行了概述和探讨,并以长江某险工险段监测为例,介绍了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崩岸监测技术以及对地形测量成果的简要分析方法,同时对未来崩岸监测技术进行了展望。

二、河床地貌演变研究的计算机方法——河床冲淤计算和地形图绘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床地貌演变研究的计算机方法——河床冲淤计算和地形图绘制(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高原干旱区关川河“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道管理和信息化系统在河道管理中的应用
        1.2.2 河长制研究进展
        1.2.3 网格化研究及其在河道管理中的应用
        1.2.4 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水文水资源及河道管理情况
        2.2.1 径流量
        2.2.2 水文站布设
    2.3 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概况
        2.3.1 涉河建筑物管理
        2.3.2 河道采砂管理
    2.4 流域内供水设施概况
        2.4.1 城镇供水设施
        2.4.2 灌区灌溉设施
    2.5 流域内水污染概况
第三章 河道多级单元网格划分
    3.1 关川河多级网格划分
    3.2 关川河多级网格划分依据和规范
    3.3 关川河多级网格划分原则
    3.4 关川河多级网格划分方法
    3.5 关川河多级网格划分结果
        3.5.1 一级网格
        3.5.2 二级网格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4.1 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
        4.1.1 河长制管理业务需求分析
        4.1.2 网格化管理业务需求分析
        4.1.3 河道管理业务需求分析
        4.1.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4.2 系统设计原则
    4.3 系统架构设计
        4.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3.2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4.3.3 开发平台和运行环境
    4.4 系统建设中相关核心技术
        4.4.1 Web端相关技术
        4.4.2 客户端相关技术
        4.4.3 数据库技术
    4.5 功能模块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5.1 用户登录界面和系统主界面
    5.2 用户管理和后台管理
        5.2.1 用户管理
        5.2.2 后台管理
    5.3 水文水资源模块
        5.3.1 水文站点设置
        5.3.2 实时流量动态监测
        5.3.3 径流量
        5.3.4 流量管理子系统
    5.4 水质模块
    5.5 岸线网格管理模块
        5.5.1 涉河建筑物管理
        5.5.2 排污口管理
    5.6 视频监控模块
        5.6.1 视频监控设施布设
        5.6.2 无人机巡河视频
        5.6.3 视频监控子系统
    5.7 数据查询和通知公告
    5.8 实现手机端登录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分析
    6.1 系统中实时流量数据的实现
        6.1.1 监测断面的选择
        6.1.2 实时流量监测方式的确定
        6.1.3 实时流量数据的传输与反馈
        6.1.4 实时流量数据的体现
    6.2 流速仪测流
        6.2.1 监测断面的选择
        6.2.2 流速仪测流
    6.3 系统中实时流量数据与流速仪测流数据的误差分析
    6.4 系统应用的普适性和可行性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代码)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2)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及水质监测网络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地下水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战略资源
        1.1.2 水文地质条件特征
        1.1.3 原生地下水环境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化学演化研究
        1.2.2 地下水有机污染研究
        1.2.3 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络优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象
    2.2 沉积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第四纪沉积环境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
        2.3.2 水文地质结构
        2.3.3 水循环特征
        2.3.4 地下水开发利用
第三章 地下水化学特征
    3.1 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
    3.2 地下水化学总体特征
        3.2.1 地下水化学组分
        3.2.2 地下水化学类型
        3.2.3 深层地下水化学特征
    3.3 各地貌分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3.3.1 丘陵台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3.3.2 冲洪积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3.3.3 三角洲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3.3.4 海积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特征
    4.1 地下水化学空间变化特征
        4.1.1 PH值
        4.1.2 主要水化学组分(K~+、NA~+、CA~(2+)、MG~(2+)、CL~-、SO_4~(2-)和HCO_3~-)
        4.1.3 “三氮”(NO3-N、NO2-N和 NH4-N)
        4.1.4 微量元素(MN、AS和 AL)
        4.1.5 有机污染物
    4.2 地下水化学时间演化特征
        4.2.1 区域地下水主要水化学组分演化特征
        4.2.2 不同地貌分区地下水主要水化学组分演化特征
        4.2.3 典型地下水化学指标演化特征
        4.2.4 典型监测点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特征
    4.3 地下水水质时空演化特征
        4.3.1 水质评价方法
        4.3.2 地下水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4.3.3 地下水水质时间演化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
    5.1 GIBBS图解
    5.2 地下水化学形成作用
        5.2.1 水-岩相互作用
        5.2.2 离子交换作用
        5.2.3 人类活动
    5.3 地下水化学多元统计分析
        5.3.1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5.3.2 丘陵台地区地下水因子分析
        5.3.3 冲洪积平原区地下水主成分分析
        5.3.4 三角洲平原区地下水主成分分析
        5.3.5 海积平原区地下水聚类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
    6.1 地下水有机组分检出情况
    6.2 地下水有机污染分布特征
        6.2.1 地下水有机指标总体分布特征
        6.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下水有机指标分布特征
        6.2.3 地下水中典型有机指标分布特征
    6.3 地下水有机污染来源解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地下水化学演化驱动因素研究
    7.1 地下水酸化
    7.2 地下水“三氮”
    7.3 地下水铁和锰
        7.3.1 氧化还原环境
        7.3.2 酸碱条件
        7.3.3 地下水径流条件与含水层岩性
        7.3.4 盐度效应
        7.3.5 人类活动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络优化
    8.1 地下水水质监测网概述
    8.2 地下水主要污染物筛选评价
        8.2.1 无机组分污染程度评价
        8.2.2 有机组分污染程度评价
        8.2.3 污染物毒性表征
        8.2.4 主要污染物筛选排序
    8.3 地下水数值模型
        8.3.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其数学描述
        8.3.2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建立与识别
    8.4 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值模型的构建
        8.4.1 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8.4.2 地下水水质因子初始浓度场
        8.4.3 水质因子迁移数值模型预测
    8.5 地下水监测井优化设计
        8.5.1 地下水监测优化模型简介
        8.5.2 监测井优化设计模型
        8.5.3 监测井优化设计结果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地下水污染模式概化与防治建议
    9.1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9.1.1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
        9.1.2 防污性能评价结果及分析
    9.2 珠江三角洲地下水污染模式概化
        9.2.1 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垂直入渗型污染
        9.2.2 平原区开挖接触式扩散污染
        9.2.3 河流深切割区侧向补给污染
    9.3 地下水污染防治建议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3)杭州湾金山深槽近期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潮流冲刷槽动力地貌过程研究
        1.2.2 杭州湾及北岸深槽动力地貌演变研究
    1.3 本文科学问题、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杭州湾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径流
        2.1.3 海洋水文
        2.1.4 悬沙输运
        2.1.5 沉积特性
        2.1.6 地貌特征
    2.2 杭州湾演变历史概况
    2.3 金山深槽概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历史数据收集
        3.1.1 遥感数据
        3.1.2 地形数据
        3.1.3 水文观测数据
    3.2 数据处理
        3.2.1 海岸线提取
        3.2.2 数字高程模型建立
        3.2.3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3.2.4 Mike21模型简介
第四章 近50多年杭州湾岸线变迁与地形冲淤变化特征
    4.1 杭州湾岸线变迁
    4.2 杭州湾整体的冲淤变化
    4.3 不同区域及典型断面的冲淤变化
    4.4 小结
第五章 近50多年金山深槽演变过程
    5.1 金山深槽岸线变迁
    5.2 深槽所在区域的整体冲淤变化
        5.2.1 区域演变特征
        5.2.2 海岸边坡变化
        5.2.3 深槽区域变化
    5.3 EOF分析深槽的时空变化
    5.4 小结
第六章 海岸围垦对金山深槽演变影响
    6.1 模型设置
    6.2 模型验证
        6.2.1 潮汐水位验证
        6.2.2 流速和流向验证
    6.3 数值实验
    6.4 模型结果分析
        6.4.1 杭州湾水动力对岸线变化的响应
        6.4.2 杭州湾水动力对围垦边界与底边界变化的响应
        6.4.3 大区域围垦对金山深槽演变影响
        6.4.4 局部围垦对金山深槽演变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风暴潮对金山深槽演变影响
    7.1 台风风场验证
    7.2 模型设置
    7.3 风暴增水验证
    7.4 9711号台风风暴潮对金山深槽影响
        7.4.1 风暴潮对深槽区域流速与悬沙影响
        7.4.2 风暴潮与地层条件对深潭影响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茂县棉簇沟泥石流成灾特征分析及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泥石流研究现状
        1.2.2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2 气象水文
    2.3 地形地貌
    2.4 地层岩性
    2.5 地质构造
    2.6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6.1 新构造运动
        2.6.2 地震
    2.7 水文地质条件
    2.8 人类工程活动
第3章 泥石流形成条件
    3.1 地形沟道条件
        3.1.1 形成区沟道特征
        3.1.2 形成-流通区沟道特征
        3.1.3 堆积区沟道特征
    3.2 物源条件
        3.2.1 崩滑堆积体物源
        3.2.2 滑坡堆积体物源
        3.2.3 沟道堆积体物源
        3.2.4 坡面侵蚀物源
    3.3 水源条件
第4章 古泥石流活动历史
    4.1 古泥石流基本特征
    4.2 古泥石流发育特征
        4.2.1 Ⅰ期古泥石流发育特征
        4.2.2 Ⅱ期古泥石流发育特征
        4.2.3 Ⅲ期古泥石流发育特征
    4.3 古泥石流堆积体叠置关系及演化分析
第5章 “7.3”震后泥石流成灾特征分析
    5.1 泥石流灾情概况
    5.2 泥石流动力学特征
        5.2.1 泥石流容重
        5.2.2 泥石流流速
        5.2.3 泥石流流量
        5.2.4 一次性泥石流过流总量
    5.3 泥石流堆积特征
        5.3.1 泥石流堆积物分布特征
        5.3.2 泥石流堆积物颗粒特征
        5.3.3 泥石流各区段冲淤特征
    5.4 泥石流成灾机制分析
        5.4.1 地震改变沟道微地貌特征
        5.4.2 地震改变泥石流物源特征
        5.4.3 “点暴雨”激发泥石流起动
        5.4.4 堰塞湖溃决扩大泥石流规模
        5.4.5 泥石流成灾过程小结
第6章 “7.3”泥石流运动过程数值模拟
    6.1 FLO-2D模拟泥石流原理
    6.2 泥石流模拟数据处理
        6.2.1 地形数据处理
        6.2.2 模拟参数取值
        6.2.3 集水点选取
        6.2.4 清水流量过程线
    6.3 泥石流数值模拟结果及验证
第7章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7.1 自然条件下泥石流危险度评价
        7.1.1 危险度影响因子的选取
        7.1.2 危险度因子权重的确定
        7.1.3 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公式及标准
        7.1.4 危险度评价结果
    7.2 基于FLO-2D的自然条件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7.2.1 自然条件下的泥石流数值模拟
        7.2.2 自然条件下的棉簇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7.3 基于FLO-2D的治理工程条件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7.3.1 已有治理工程概述
        7.3.2 泥石流治理工程治理效果评价
        7.3.3 治理工程条件下的泥石流数值模拟
        7.3.4 治理工程条件下的棉簇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长江荆南三口水系演变特征及其对调蓄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系结构研究
        1.2.2 水系连通性研究
        1.2.3 水系调蓄能力研究
        1.2.4 小结
2 研究内容及资料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状况
        2.1.2 水系及水利工程状况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2 研究内容
    2.3 资料来源及技术路线
        2.3.1 数据基础及资料来源
        2.3.2 技术路线
3 荆南三口水系结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3.1 影像处理与水系结构参数的选取
        3.1.1 河流分级及影像处理
        3.1.2 水系结构参数及计算
    3.2 水系结构演变特征
        3.2.1 水系的数量变化特征
        3.2.2 水系结构变化特征
        3.2.3 水系的复杂性变化特征
    3.3 水系结构演变的驱动因素
        3.3.1 三口地区各时期河道整治工程对水系结构变化的影响
        3.3.2 长江中上游各时期水利工程活动对水系结构变化的影响
        3.3.3 城镇化对水系结构变化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荆南三口水系连通变化
    4.1 水文连通变化
        4.1.1 研究方法
        4.1.2 水文连通性的变化
    4.2 水系连通度变化
        4.2.1 水系连通度变化参数
        4.2.2 水系连通度变化
        4.2.2.1 水系连通度的总体状况
        4.2.2.2 水系连通度变化的空间差异
    4.3 水系连通性评价
        4.3.1 水系连通性评价方法
        4.3.2 水系连通性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荆南三口水系变化对调蓄能力的影响
    5.1 河网调蓄能力分析
        5.1.1 站点选择
        5.1.2 河网调蓄能力指标的设定
    5.2 河网调蓄能力计算分析
        5.2.1 河网调蓄能力的总体状况
        5.2.2 不同等级河道调蓄能力的差异
        5.2.3 调蓄能力的空间差异
    5.3 水系结构变化对调蓄能力的影响
        5.3.1 水系结构与河网调蓄能力空间变化呈相似性
        5.3.2 河流等级越高蓄水能力越强,而调节能力越弱
        5.3.3 水系数量和河流结构共同影响河网的调蓄能力
    5.4 水系连通变化对调蓄能力的影响
        5.4.1 水文连通性变化对调蓄能力的影响
        5.4.2 水系连通度、连通性变化对调蓄能力的影响
    5.5 基于调蓄能力的河网保护对策
        5.5.1 河道整治
        5.5.2 河流管理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基于长江荆南三口地区水资源需求的水系连通指标阈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水系连通性
        1.3.2 河湖水系连通
        1.3.3 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区域概况及资料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资料来源
3 水资源需求与水系连通的内在机理
    3.1 影响三口地区水资源需求的主要因素
        3.1.1 人口增长与城镇化发展
        3.1.2 经济规模的扩张
    3.2 水系连通演变动力和影响因素
        3.2.1 水系连通演变动力
        3.2.2 水系连通演变因素
    3.3 水资源需求对水系连通的影响
        3.3.1 水系连通形态与连通功能的联系
        3.3.2 水资源需求对水系格局和连通功能的影响
4 水系连通形态指标体系构建
    4.1 水系数据获取
        4.1.1 影像处理
        4.1.2 河流分级
    4.2 水系格局和连通性描述
        4.2.1 水系结构形态格局描述
        4.2.2 水系连通形态描述
        4.2.3 水系连通性评价方法
    4.3 水系形态格局与连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4.3.2 指标的选择与说明
    4.4 荆南三口地区水系格局变化与连通性变化评价
        4.4.1 基本参数变化
        4.4.2 水系格局变化评价
        4.4.3 水系连通性变化评价
5 水系连通功能指标体系构建
    5.1 水系连通功能的描述
    5.2 水系连通功能指标体系构建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2 指标体系确定及说明
        5.2.3 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水系连通功能评价方法
        5.3.1 评价标准
        5.3.2 评价方法
        5.3.3 评价步骤
    5.4 荆南三口地区水系连通功能变化特征
        5.4.1 自然功能变化特征
        5.4.2 社会功能变化特征
        5.4.3 水系连通功能总体评价
6 水系连通指标相关性及阈值界定
    6.1 研究步骤
        6.1.1 研究思路
        6.1.2 具体操作步骤
    6.2 水系连通格局指标与水系连通功能指标相关性
        6.2.1 整体相关分析
        6.2.2 多元线性回归及检验
        6.2.3 线性回归方程自变量系数的确定
    6.3 基于水资源需求的水系连通形态指标阈值界定
    6.4 基于水系连通形态指标值阈值的改善措施
        6.4.1 工程措施
        6.4.2 非工程措施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和不足
        7.2.1 创新点
        7.2.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水利工程对长江荆南三口水系结构及连通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水系结构研究
        1.3.2 水系连通研究
        1.3.3 人类活动对水系结构与水系连通功能影响研究
2 研究区域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方法
        2.2.3 数据来源
        2.2.4 技术路线
3 三口水系区内外水利工程运行状况分析
    3.1 区外水利工程运行状况
        3.1.1 长江干流中上游水利工程
        3.1.2 湖南省“四水”流域水利工程
    3.2 区内水利工程运行状况
        3.2.1 防洪治涝工程建设
        3.2.2 抗旱灌溉供水工程建设
    3.3 水利工程建设变化及其与水系的关系
4 水利工程对荆南三口水系结构变化的影响
    4.1 水系数据与水系结构参数
        4.1.1 河流分级
        4.1.2 数据获取
        4.1.3 参数指标
    4.2 近60多年以来水系结构变化分析
        4.2.1 水系结构一般特征变化
        4.2.2 水系结构发育特征变化
        4.2.3 水系结构分形特征变化
    4.3 水利工程对水系结构特征影响定量评价
        4.3.1 指标选取
        4.3.2 计算方法
        4.3.3 水利工程与水系结构变化的灰色关联分析
    4.4 水利工程对水系结构的影响
        4.4.1 区外水利工程对水系结构变化的影响
        4.4.2 区内水利工程对水系结构变化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水利工程对荆南三口水系连通变化的影响
    5.1 水系连通评价方法及指标
        5.1.1 水文连通性评价
        5.1.2 水系连通性评价
    5.2 水系连通性变化
        5.2.1 水文连通性变化
        5.2.2 水系连通变化
    5.3 水利工程对水系连通功能影响定量评价
        5.3.1 指标选取
        5.3.2 水利工程与水系连通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
        5.3.3 评价方法
        5.3.4 水系连通功能评价结果
    5.4 水利工程对水系连通功能的影响
        5.4.1 区外水利工程对水系连通功能的影响
        5.4.2 区内水利工程对水系连通功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合理化的建议
    6.3 论文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CORS支持下的多波束测深系统在库区淤积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背景
    1.2 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1.2.1 定位技术发展现状
        1.2.2 测深技术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技术路线
第2章 CORS定位技术基本理论
    2.1 概述
    2.2 GNSS的组成与定位原理
        2.2.1 GNSS系统的组成
        2.2.2 GNSS定位原理
    2.3 CORS定位原理与结构
        2.3.1 CORS定位原理
        2.3.2 CORS基本结构
    2.4 网络RTK技术
    2.5 CORS系统中的坐标转换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波束测深系统原理
    3.1 多波束测深原理
    3.2 多波束测深系统组成
        3.2.1 多波束声学系统
        3.2.2 外围辅助传感器
        3.2.3 数据处理软件
    3.3 多波束校准与精度评价
        3.3.1 横摇误差及校准
        3.3.2 纵摇误差及校准
        3.3.3 艏摇误差及校准
        3.3.4 多波束精度评价
    3.4 水位改正与水位观测
        3.4.1 水位改正原理
        3.4.2 水位改正方法
        3.4.3 水位观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库容计算方法研究
    4.1 传统库容计算方法
        4.1.1 断面法
        4.1.2 等高线容积法
        4.1.3 方格网法
    4.2 基于GIS的库容计算方法
        4.2.1 DEM法计算库容原理
        4.2.2 TIN三角网建模方法
    4.3 基于ArcGIS的库容计算方法实现
        4.3.1 ArcEngine的二次开发
        4.3.2 库容计算与淤积分析算法
    4.4 库容计算精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CORS联合多波束的自动化测深项目应用
    5.1 项目概况
        5.1.1 电站基本情况
        5.1.2 已有历史资料和数据
        5.1.3 浙江CORS网介绍
        5.1.4 实施技术方案
        5.1.5 标准和依据
    5.2 坐标系转换参数解算
        5.2.1 控制网联测
        5.2.2 GPS数据处理
        5.2.3 转换参数计算
    5.3 CORS联合多波束测深
        5.3.1 安装调试
        5.3.2 水下地形测量
        5.3.3 水位观测
        5.3.4 水下地形数据处理
        5.3.5 测深数据精度评定
    5.4 库容计算与淤积分析
        5.4.1 库容计算
        5.4.2 淤积分析
    5.5 项目应用成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孟姜女河故道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孟姜女河故道复原
    第一节 孟姜女河故道的文献记载
    第二节 孟姜女河故道的历史复原
    第三节 孟姜女河故道孕育的地理基础
第二章 孟姜女河故道与永济渠首段的关系
    第一节 前人研究成果述评
    第二节 永济渠引沁故道线路探析
    第三节 孟姜女河故道为永济渠首段遗迹
第三章 宋代的孟姜女河故道
    第一节 引黄入御工程的位置
    第二节 东孟姜女河故道复原
    第三节 东孟姜女河应为“引黄入御”工程遗迹
第四章 元明时期沟通沁、卫水运的设想与废止
    第一节 设想的提出
    第二节 孟姜女河故道的水运价值
    第三节 孟姜女河故道的分水作用
    第四节 设想的废止
第五章 沟通沁水故道设想破产的原因
    第一节 恶劣的水文条件
        一、沁河下游的河道特性
        二、沁浊行沙不便
        三、地势高下悬殊
    第二节 孟姜女河所在区域水量的衰变
        一、卫河上游水量的衰减
        二、小丹河、百泉济运情况的变化
        三、水量衰变的原因
    第三节 工程建置不便
        一、分水置闸不便
        二、河身开拓不便
        三、配套设施建置不便
    第四节 政治因素的影响
        一、管理、经费不便
        二、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政治博弈
        三、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政治博弈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词

(10)长江中下游崩岸监测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崩岸监测内容
3 崩岸监测技术
    3.1 崩岸巡查
    3.2 大比例尺险工段地形测绘
        3.2.1 陆上地形测绘
        3.2.2 数字化水下地形测绘
        3.2.3 EPS全息测绘系统
        3.2.4 船载一体化水边测量技术
    3.3 水文测验
        3.3.1 水沙条件变化监测
        3.3.2 河道边界条件监测
4 地形测量成果简要分析方法
5 结语

四、河床地貌演变研究的计算机方法——河床冲淤计算和地形图绘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干旱区关川河“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D]. 武雪.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2]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及水质监测网络优化研究[D]. 刘景涛. 西北大学, 2020
  • [3]杭州湾金山深槽近期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D]. 刘毅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茂县棉簇沟泥石流成灾特征分析及危险性评价[D]. 詹同安.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5]长江荆南三口水系演变特征及其对调蓄能力的影响[D]. 于丹丹.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基于长江荆南三口地区水资源需求的水系连通指标阈值研究[D]. 徐志.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7]水利工程对长江荆南三口水系结构及连通功能的影响[D]. 何蒙.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CORS支持下的多波束测深系统在库区淤积测量中的应用[D]. 何亮. 长江科学院, 2018(05)
  • [9]孟姜女河故道变迁研究[D]. 殷春华. 郑州大学, 2018(01)
  • [10]长江中下游崩岸监测技术应用研究[J]. 冯传勇,郑亚慧,周儒夫. 水利水电快报, 2018(03)

标签:;  ;  ;  ;  ;  

一种研究河床地貌演化的计算机方法——河床冲淤计算与地形图绘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