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区)、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童书玮[1](2018)在《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边疆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提出了更多、更新的发展要求。边疆民族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多元的民族特性,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影响,无论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社会发展水平,边疆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有的地方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将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等方面带来诸多隐患和不利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难点在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点难点也在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滞后,是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短板。尽快补齐这个短板,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美好需求,解决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迫切。实践已充分证明,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仅就经济讲经济发展是不够的,也是难有出路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经济发展滞后,带来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发展滞后,又直接影响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恶性循环”怪圈,闯出一条以教育优先发展带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必须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加以贯彻落实。这条发展新路径,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新理念,既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举措,更是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对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增加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提振民族自信心、增强自豪感,促进边疆民族地区人民与周边国家民心相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展现大国良好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问题为导向,以普洱边疆民族地区的相关数据为主要支撑点进行分析,重点回答三个问题:即边疆民族地区“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解决必要性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点要“做什么”,解决方向性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怎么做”,解决可行性问题。研究视角上,努力把普洱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放到全省、全国甚至全球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和谋划,着力克服就普洱讲普洱、就经济讲经济、就教育讲教育的弊端,强调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力求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有所突破。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来谋划发展,提出在局部区域、在特定阶段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构想,不仅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以此为突破口,是破解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发展滞后老大难问题的有效举措,具有现实意义。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教育优先”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论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路线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战略选择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帮助基层领导干部理清了理论的认识问题,也有助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操作问题。三是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问题分析和对策措施上,既有针对现有政策体制框架下解决当前具体问题的政策措施,也有如何调整和突破现有政策框架体系的措施建议,针对性较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可供教育研究和领导决策参考。四是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定量与定性结合,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论证。案例和数据,都来源于实际工作,来源于现实生活。形成的主要观点,也是作者8年多在边疆民族地区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真切感受和体会,是在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后的成果体现,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力图在对局部区域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一套理论体系和一系列实践经验,争取为其他边疆民族地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借鉴。
施瑛[2](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研究指明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杨向蕊[3](2012)在《从媒介文本分析的视角看“中国少数民族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自1999年开始每年一度评选的“中国少数民族年度十大新闻”文本及评选活动为研究对象,对十三年来评选出的总共一百三十条新闻做了一个细致的梳理和回顾,尝试观察和总结特定时期我国政府权力和媒体机构融合下的少数民族新闻报道方面的特点,归纳出其少数民族新闻报道在报道立场和报道内容等方面的特色,从多层次展示政府和媒体是如何通过新闻话语传达自身的意识形态并作用于受众的。本文采用了媒介文本分析的三种方法——意识形态分析、话语分析和再现分析,分别对中国少数民族年度十大新闻所体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十大新闻的具体内容以及评选活动的主体、对象和形式进行研究。对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我们并不反对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政治立场的存在,只是,这种立场需要是少数民族受众的立场,体现少数民族受众的话语权,只有正确表达少数民族受众声音的报道,才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报道。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少数民族“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动态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是对“十大新闻”的内容分析。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研究“十大新闻”文本的特征和功能。第二节把“十大新闻”的议题按照内容分为四类。第三节分析了“十大新闻”主要议题的变化趋势。第三部分是本文重点,选择三种文本研究方法分别对“十大新闻”所体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具体内容以及评选活动的主体、对象和形式进行分析。本文第四部分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少数民族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的价值予以肯定,并对其报道内容的改进进行了思考,认为在重视对少数民族政治新闻报道的同时,需要增加对少数民族经济类的报道;要改变流于宣传和灌输的报道形式,坚持以人为本。
龚霄侠[4](2011)在《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三大政治制度之一,是我国三大民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质是自治行政,即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赋予的自治行政权,对民族地区和民族内部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本论文以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政治系统分析、国家结构形式、制度主义、结构——功能分析等方面的理论,运用历史分析、田野调查、质性研究等方法,对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设立依据和过程、自治行政权及其变迁、自治行政权的运行和政府绩效、自治行政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增进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运行过程的理解。论文由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共分六章。引言。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评述了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说明了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选择及可能的创新。第一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依据大量的历史文献,回溯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发展轨迹。第二章,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设立。从1949年10月到1957年底,是我国全面设立民族自治地方的时期。本章基于历史文献、档案文件等第一手资料,研究了临夏回族自治州设立的依据。第三章,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权的变迁。基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志、大事记等文献,研究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四个时期,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权的内容,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变迁过程。第四章,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权的运行。本章分析了临夏州政府的基本职能、特殊职能和行政领导体制,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系统研究了临夏州政府的决策、执行、监督等过程,探讨了上级国家机关的保障机制及其实现程度。第五章,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绩效评估。运用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从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对临夏州的政府绩效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评估,并作出了总体性评价。第六章,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的发展。基于行政发展理论分析了临夏州自治行政发展的深刻意义,阐释了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选择。结合临夏州的行政环境和行政文化,探讨了临夏州自治行政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取向。结论。总结了本论文的基本结论,从理论上解释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行政的“三位一体”特征。结合本论文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力所能及的展望。
杜宇[5](2010)在《盘点2009 全面布局残疾人民生建设》文中研究表明经过了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事业峰点,似乎2009年应该稍微地歇歇脚,才比较符合"节奏"。老话不是说,一年大年一年小年嘛。然而到了岁末盘点,我们发现,这一年一点儿也不"小"。回望2009,一条主线明晰可见,那就是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从春天国务院残工委全体会议的部署,到夏天的百县大调研,再到冬天"阳光家园计划"的启动,局已布下,成效初显。对于残疾人事业,2009,其实是新起点上的新跨越。
余佳[6](200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研究》文中认为人力资源是现代广播电视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素,而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及相应政策体系的发展,对入世后的中国广播电视业具有极端重要性。因此对我国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方面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重新进行理论建构,在实践上、理论上都深具意义。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广播电视业对人力资本的管理已由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为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此时对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进行跨度为30年的纵向研究意义重大。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的发展阶段可分为改革起步阶段(1978-1990年)、全面进行改革阶段(1990-2002年)、实现改革的历史性新突破阶段(2002年至今)三个时期,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人力资源政策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规律和特征。中国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按工作流程分为规划政策、招聘与配置政策、培训和开发政策、绩效考核政策、薪酬与激励政策、劳动关系政策等六大模块。通过对这六大模块的政策在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变迁进行类比分析和系统梳理,可揭示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的演变规律为:1、严格遵循政府规制与顺应人力资源市场规律;2、整体因袭与局部变革并存;3、由硬性约束向逐步放松管制变化;4、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渐进性和过渡性结合就结合。尽管我国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体系正在不断得到完善,但在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具有切实可行性的改进措施有:1、填补缺失的政策空白;2、营造公平竞争和择优选拔人才的良好机制;3、依法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政策;4、加强政策的良性驱动力和执行力度;5、建立有效的政策评价体系和畅通的反馈通道。
本刊编辑部[7](2007)在《这五年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大事记》文中提出2002年10月到2007年10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的这5年,毫无疑问是当前中国又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周期,也是中国教育又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周期。这5年,中国共产党徐徐拉开一场大规模社会重建的帷幕,重振东北,中部崛起,建设新农村……一个个政策兴奋点,围绕科学发展、实现和谐这个宏大主题次第推开。这5年,保障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成为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眼点,成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核心命题。这5年,全国教育战线在注重城乡区域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推进教育公平、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方面下大气力,使我国教育事业出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局面:各级教育的入学率不断提高,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到10年以上;在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大大增加的同时,教育质量也不断提高。这5年,职业教育正在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成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02年、2004年和2005年,三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快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这5年,"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思路,使职业教育办学的路子越走越宽,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显着增强。各级职业学校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和办学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国家组织实施了"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四大工程。这5年,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国家相继启动实施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2005、2006年连续两年分别扩招100万人。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748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1810万人,创历史最高记录。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计划再扩大50万人,从而实现招生800万人的目标。……党的十七大已经胜利召开。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推出这期专题,希图站在十七大的时间原点上,回望中国共产党5年执政之路,审视十六大以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走向;在历史的脉络中,勾勒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图谱,并与读者一起想象未来5年之中国,未来5年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马云[8](2006)在《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王献玲[9](2005)在《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办教师在新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长达半个世纪中,民办教师安贫乐教,艰辛奉献,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扫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研究中国民办教师历史,一为传承其风范精神,二为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激励、鉴戒当今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秉此总纲,言三十万,由绪论、正文八章、结语共十部分构成。 绪论:界定了民办教师的概念,阐述了选题的缘起、意义及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待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论述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渊源。从清末到民国,因经费困难,师资匮乏,国家推行义务教育步履维艰,有名无实;而稍后的中国共产党在红色区域实行群众路线,走群众办学的道路,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些教训和经验对新中国建立后“穷国如何办大教育”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第二章:阐述中国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与国家财力不足的矛盾,号召群众办学,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于是,民办教师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从1949年到1951年是民办教师的出现阶段;1952年到1956年是初步整顿阶段;1957年到1966年是跌宕发展阶段;1967年至1977年是急速膨胀阶段。 第三章:讲述民办教师队伍的治理整顿。“文革”结束后,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工作,从1978年到1993年这15年,对民办教师队伍进行了规范建设。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减少民办教师的比例,健全民办教师管理制度,提高民办教师素质,改善民办教师待遇,民办教师长期存在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第四章:讲述民办教师的光辉业绩。在半个世纪中,民办教师撑起了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半边天,担负着农村扫盲教育的主要工作,同时在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 第五章:讲述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生存。民办教师的奉献与他们应得到的社会回报存在着极大的反差。民办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如耕教矛盾,待遇低,与公办教师同工不同酬,生活极端穷困,社会地位低下,受人歧视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民办教师队伍的建设,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六章:讲述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时国民经济已有很大的发展,已有能力增加教育投入,于是,从1994年到2000年,党和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措施,基本上解决了民办教师问题。 第七章:主要阐述贫困地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经验及启示。不少经济落后地区由于领导重视教育,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落到实处,民办教师问题解决得很好,这说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领导重视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八章:主要阐述代课教师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吸收新的民办教师的门关死之后,代课教师开始出现,并逐步壮大。代课教师主要分布在“老、少、边、山、穷”的农村穷困地区,承担着这里的基础教育和扫盲教育。他们对中国教育如同当年的民办教师一样,作出了同样的贡献,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是,代课教师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本部分提出了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若干思考。 结语部分:主要阐述民办教师问题对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事业的反思。长期以来民办教师队伍生存的艰难,管理上的紊乱,农村办学条件的极端简陋,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吸取这些教训,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战略地位,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建设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
常仁[10](2002)在《“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区)、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文中认为 2001年12月22日,由教育部、民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召开的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区)、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教育部王湛副部长、民政部李宝库副部长、中国残联郭建模理事长出席了大会。来自全国各省市区的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由民政部李宝库副部长主持,中国残联郭建模理事长宣读了表彰决定,对北京宣武区等101个先进单位和李任炜等203名先
二、“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区)、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区)、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 |
(一) 问题导向:解决新时代全面发展“短板”问题的新需要 |
(二) 国际背景: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要求 |
(三) 国内背景:顺应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四) 省内背景:探索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 |
(五) 地区背景:扶贫先“扶智”和“扶志”的新需要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有利于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具有现实意义 |
(二) 有利于处理经济发展与教育优先关系,具有理论价值 |
(三) 有利于云南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借势借力跨越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新理论: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科学指南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
二、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教育优先发展的新要求 |
三、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 |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 |
一、优先发展教育是解决民生问题和促进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 |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举措 |
三、优先发展教育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第二章 合理性与可行性: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依据分析 |
第一节 国情和省情:优先发展教育的现实依据 |
一、优先发展教育符合我国的国情需要 |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符合云南省情的战略选择 |
第二节 正确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教育优先发展”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 |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战略 |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优先发展教育”的辩证关系 |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一、优先发展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具有现实需求和基础 |
二、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使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成为可能 |
第三章 回顾与总结: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1949—1977年) |
一、普洱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基础 |
二、普洱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
第二节 建立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1978—2008年) |
一、政策演变和成效 |
二、发展历程和特点 |
第三节 推进各类教育的均衡发展(2009年至今) |
一、主要做法和政策措施 |
二、主要成效和变化 |
三、需要继续关注并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现状与问题: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普洱教育事业现状调查 |
一、学校基本情况 |
二、基础教育基本情况 |
三、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困难和问题 |
一、学前教育 |
二、九年义务教育 |
三、普通高中教育 |
四、中等职业教育 |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探究 |
一、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 |
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立德与树人: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构想 |
第一节 均衡与公平: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
一、以教育均衡促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优先发展 |
二、立德树人,为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
第二节 提升全民素质:普洱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点和路径 |
一、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重点 |
二、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路径 |
第六章 典型与示范: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积极探索 |
第一节 普洱基础教育发展方面 |
案例一: 宁洱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 |
第二节 普洱高等教育发展方面 |
案例一: 思茅师专升格组建普洱学院的主要做法 |
案例二: 筹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的主要做法 |
第三节 普洱职业教育发展方面 |
案例一: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案例二: 加快景东职业高级中学发展的主要做法 |
第七章 政策与制度: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支撑保障 |
第一节 国外优先发展教育助推经济崛起的启示与借鉴 |
一、美国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
二、日本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
三、德国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
四、国外教育优先发展的经验总结 |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
一、顺应教育发展需求的新变化 |
二、准确把握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新定位 |
三、增强政策的民众认同,提高政策的执行实效 |
第三节 谋划好边疆民族地区职责和能力范围内的工作 |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
三、完善各级政府教育管理和投入机制 |
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
五、严格依法治教 |
六、全面加强教育督导 |
七、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
第四节 对国家和省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的意见建议 |
一、进一步提高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 |
二、适时进一步调整现有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框架 |
三、加大中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形成有利于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机制 |
四、增强相关政策的强制性,提高监督和执行效果 |
五、继续实施支教工作,提高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水平 |
六、积极盘活存量资源,用好边疆民族地区本地人才 |
七、发挥边疆民族地区各自优势,创造条件吸引留住优秀人才的外部环境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
1.3 研究范围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
1.4.2 期刊文章研究 |
1.4.3 其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8 研究价值 |
1.9 研究成果 |
1.10 研究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11 文章结构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2.1 学院派 |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
2.2.2 包豪斯 |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1.2 教学体系 |
4.1.2.1 教学思想 |
4.1.2.2 教学计划 |
4.1.2.3 师资情况 |
4.1.2.4 学生情况 |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2.2 教学体系 |
4.2.2.1 教学思想 |
4.2.2.2 教学计划 |
4.2.2.3 教材建设 |
4.2.2.4 教学方法 |
4.2.2.5 教学条件 |
4.2.2.6 师资情况 |
4.2.2.7 学生情况 |
4.2.3 学术科学研究 |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
4.2.3.2 教授演讲 |
4.2.3.3 对外交流 |
4.2.4 建筑工程实践 |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3.2 教学体系 |
4.3.2.1 教学思想 |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
4.3.2.3 教学方法 |
4.3.2.4 师资情况 |
4.3.2.5 学生情况 |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3.3.1 举办展览 |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
4.3.4 建筑工程实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1.2 教学体系 |
5.1.2.1 教学思想 |
5.1.2.2 教学计划 |
5.1.2.3 教材建设 |
5.1.2.4 教学方法 |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
5.1.2.6 师资情况 |
5.1.2.7 学生情况 |
5.1.3 学术科学研究 |
5.1.3.1 论文着作 |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
5.1.3.3 访问交流 |
5.1.4 建筑工程实践 |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2.2 教学体系 |
5.2.2.1 教学思想 |
5.2.2.2 教学计划 |
5.2.2.3 教材建设 |
5.2.2.4 教学方法 |
5.2.2.5 师资情况 |
5.2.2.6 学生情况 |
5.2.3 学术科学研究 |
5.2.3.1 科研机构 |
5.2.3.2 展览会 |
5.2.3.3 调查测绘 |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
5.2.3.6 科学报告会 |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
5.2.3.8 设计竞赛 |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
5.2.4 建筑工程实践 |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
(1)师资的开放性 |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
附 4.1 金振声访谈 |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
附 4.3 何镜堂访谈 |
附 4.4 蔡德道访谈 |
附 4.5 邓其生访谈 |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从媒介文本分析的视角看“中国少数民族年度十大新闻”评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及研究动态 |
一、少数民族“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简介 |
二、选题研究意义 |
三、“中国少数民族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的研究动态 |
第二节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媒介文本分析之“十大新闻”内容 |
第一节 “十大新闻”作为新闻文本 |
一、“十大新闻”作为新闻文本的特征 |
二、“十大新闻”作为新闻文本的功能 |
第二节 “十大新闻”的主要议题及分析 |
一、政治类新闻 |
二、文化类新闻 |
三、经济类新闻 |
四、其他(社会、生活)类新闻 |
第三节 “十大新闻”主要议题的变化趋势 |
第二章 媒介文本分析之分析“十大新闻”的三种方法 |
第一节 少数民族“十大新闻”的意识形态分析 |
一、通过对少数民族新闻的选择来简化问题 |
二、通过制造评选活动的形式再造意识形态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十大新闻”的话语分析 |
一、负面报道比例寥寥 |
二、少数民族声音难表达 |
第三节 少数民族“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的再现分析 |
一、活动的主体——意图充分体现 |
二、活动的效果——受众关注不足 |
三、活动的形式——固定了解读的思维模式 |
第三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对象与选择依据 |
四、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框架与章节安排 |
第一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一、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多民族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理论 |
(二)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主张 |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 |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一) 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
(二) 设立自治机关 |
(三) 行使自治权 |
第二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设立 |
一、临夏回族聚居区的形成 |
二、中国共产党对回族的系统研究 |
三、临夏地区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
(一) 认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并在探索中执行民族政策 |
(二) 成立民族自治县 |
(三) 大力培养民族干部 |
(四) 进行社会改革和经济改革,努力实现民族平等,增进民族团结 |
(五) 社会主义改造和各项经济建设,为成立回族自治州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
四、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意义 |
五、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成立过程 |
六、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政区调整及形成 |
第三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权的变迁 |
一、民族自治地方自治行政权的含义和特征 |
(一)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行政权的含义 |
(二)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行政权的特征 |
二、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权的演变 |
(一)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 |
(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是自治行政 |
第四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权的运行 |
一、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的职能 |
(一) 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的基本职能 |
(二) 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的特殊职能 |
二、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行政管理体制 |
(一) 临夏回族自治州行政领导机构的建立及其变更 |
(二)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行政领导体制 |
三、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行政决策 |
(一) 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政策问题的来源 |
(二) 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行政决策系统 |
(三) 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行政决策过程 |
四、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行政执行 |
(一) 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行政执行的体制 |
(二) 临夏回族自治州行政执行模式 |
(三) 临夏回族自治州行政执行中的制度支持 |
五、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行政监督 |
(一) 临夏州回族自治州行政监察部门的专门监督 |
(二) 临夏回族自治州审计部门的专业监督 |
(三) 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秘书处的工作监督 |
六、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权行使的保障机制 |
(一) 财政支持 |
(二) 税收优惠 |
(三) 扶贫开发 |
(四) 民族教育 |
(五) 民贸优惠 |
(六) 专项补助 |
(七) 计划生育 |
(八) 其他优惠政策 |
第五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的绩效评估 |
一、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
(一) 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兴起 |
(二) 关于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与模型的研究 |
二、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绩效评估:纵向比较的视角 |
三、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绩效评估:横向比较的视角 |
(一) 人口发展 |
(二) 经济发展 |
(三) 社会发展 |
(四) 发展潜力 |
四、1995-2004年临夏自治州发展排序的稳定性分析 |
五、总体评价 |
(一) 与甘肃全省及全国的比较 |
(二) 与全国30个自治州相比较 |
第六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的发展 |
一、行政发展的内涵与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发展的意义 |
二、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选择 |
(一) 指导思想 |
(二) 目标选择 |
三、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发展的环境及动力 |
(一) 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行政环境 |
(二) 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发展的动力 |
四、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发展面临的障碍 |
(一) 思想解放不够,观念转变滞后 |
(二) 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乏力 |
(三) 民生问题严重 |
(四) 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 |
五、临夏回族自治州行政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取向 |
(一) 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发展的主要任务 |
(二) 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发展的政策取向 |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余论 |
(一) 作为公共政策的自治行政 |
(二) 作为政治制度的自治行政 |
(三) 作为法律的自治行政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和创新点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的 历史发展 |
2.1 改革起步阶段的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变化(1978-1990 年) |
2.1.1 发展概况 |
2.1.2 分类描述 |
2.2 全面进行改革阶段的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变迁(1990-2002 年) |
2.2.1 发展概况 |
2.2.2 分类描述 |
2.3 实现改革历史性新突破阶段的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变化(2002 年至今 |
2.3.1 发展概况 |
2.3.2 分类描述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的特征与演变规律 |
3.1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的特征 |
3.1.1 整体特征 |
3.1.2 各类型政策的对比分析 |
3.2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的演变规律 |
3.2.1 严格遵循政府规制与顺应人力资本市场化规律 |
3.2.2 整体因袭与局部变革并存 |
3.2.3 由硬性约束向逐步放松管制变化 |
3.2.4 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渐进性和过渡性结合 |
第4章 中国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的问题与对策 |
4.1 中国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存在的问题 |
4.1.1 未形成人才合理引进和流动的政策环境 |
4.1.2 规范的劳动用工政策不足 |
4.1.3 政策的约束力和控制力不强 |
4.1.4 缺乏政策评价体系和反馈渠道 |
4.2 中国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的改进建议 |
4.2.1 填补缺失的政策空白 |
4.2.2 营造公平竞争和择优选拔人才的良好机制 |
4.2.3 依法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政策 |
4.2.4 加强政策的良性驱动力和执行力度 |
4.2.5 建立有效的政策评价体系和畅通的反馈通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
一 研究现状的回顾 |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
一 农村 |
二 扫盲教育 |
三 社会控制 |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继往开来与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 |
一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缘起 |
二 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 |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扫盲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1958年-1965年 |
一 “大跃进”与扫盲运动“大跃进”(1958年-1960年) |
二 挫顿后的调整与扫盲教育的缓慢恢复(1961年-1966年) |
第三节 意识形态极端化与扫盲教育的“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 |
一 人为之灾与扫盲教育的尽乎停滞 |
二 努力抗争与夹缝中的扫盲坚守 |
第四节 经济重心与扫盲教育的“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 |
一 扫盲教育正规化 制度化道路的重返及发展 |
二 经济建设下的“经济”扫盲观 |
第五节 非均衡理念与扫盲教育发展的“表”“里”:1993年-2005年 |
一 “两基”初始齐驱与扫盲制度的继续调整(1993年-1996年) |
二 划片推进与扫盲依次攻坚(1997年-2000年) |
三 “双向导”旨趣与扫盲教育的“东”“西”理路(2001年-2005年)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第三章 重建与变迁:农村社会控制与扫盲组织关系探微 |
第一节 农村社会强势控制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趋同化:1949年-1957年 |
一 强势“硬”“软”控制与国家权力的逐渐下渗 |
二 农村扫盲组织的“枝繁叶茂” |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偏差与扫盲教育组织的“沉”“浮”:1958年-1965年 |
一 社会控制过度与教育权力的困顿 |
二 扫盲组织的“沉”“浮”:结构及功能泛政治化的凸显 |
第三节 农村社会相对失范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解构:1966年-1976年 |
一 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对失序与教育危机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扫盲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解构 |
第四节 文革后农村社会控制重建与扫盲教育组织的多维呈现 |
一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乡村秩序的重建 |
二 现代农村扫盲组织的“差序格局” |
第四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上):扫盲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 |
第一节 教育理念转型:扫盲教育思想重心的从低到高 |
第二节 扫盲教育内容及教材分析 |
一 扫盲教育内容的解析 |
二 扫盲教材解读 |
第五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下):形式 师资及农民学习心理 |
第一节 多样的扫盲学习形式 |
一 集中学习 |
二 分散学习 |
第二节 扫盲师资及教师教学心理 |
一 扫盲师资的选择与培养 |
二 扫盲教师心理剖析 |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动机:农民学习心理解读 |
一 主动性参与扫盲 |
二 被动性参与扫盲 |
第六章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向的若干思考 |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的指向 |
一 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
二 建国以来农村扫盲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扫盲教育实践的启示 |
三 新世纪扫盲教育的新理念 |
第二节 扫盲教育路径的比较与整合 |
一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不同理路 |
二 扫盲教育发展路径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民办教师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民办教师问题的总体研究 |
二、关于民办教师产生的历史原因研究 |
三、关于民办教师的历史地位研究 |
四、关于民办教师存在的问题研究 |
五、关于民办教师问题解决的研究 |
六、关于民办教师的政策研究 |
七、关于民办教师管理研究 |
八、地方民办教师研究 |
九、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落后地区民办教师问题的研究 |
十、关于代课教师问题的研究 |
第四节 相关资料 |
第五节 研究的方法、内容和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三、研究的创新 |
第一章 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旧中国义务教育的困扰 |
一、中国义务教育的起步 |
二、师资匮乏对义务教育的困扰 |
三、从晚清政府到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的开凿 |
四、对旧中国义务教育艰难进行的反思 |
第二节 共产党红色区域民办教育的兴起 |
一、苏维埃时期的教育 |
二、抗战后期解放区民办学校的发展 |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小学民办”教育 |
第二章 中国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一节 民办教师的产生 |
一、穷国办大教育,民办教师应运而生 |
二、民办教师的初步整顿 |
第二节 民办教师在跌宕中发展 |
一、快速增长的三年 |
二、困难时期的压缩和调整 |
三、上个世纪60年代前中期民办教师的再度发展 |
第三节 极度膨胀达到顶峰 |
一、教育走上畸形发展道路 |
二、人口增长失控,学龄儿童急速增加 |
三、师范院校长期停办,公办教师队伍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和补充 |
第四节 国家关于基础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政策 |
一、“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历史渊源 |
二、“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提出 |
三、“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实施 |
第三章 民办教师队伍的治理整顿 |
第一节 民办教师队伍整顿工作的提出及部署 |
第二节 加强对民办教师的管理 |
第三节 减少民办教师的比例 |
一、将一部分优秀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
二、通过师范转招民办教师 |
三、堵口子 |
四、辞退 |
第四节 改善民办教师地位 |
一、提高民办教师的社会地位 |
二、提高民办教师的物质待遇 |
第五节 提高民办教师的业务素质 |
第四章 民办教师的巨大奉献 |
第一节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 |
一、民办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主力军 |
二、民办教师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骨干作用 |
三、执着教育,无私奉献,民办教师留给后人的故事 |
第二节 堪负农村扫盲重任 |
一、以民教民扫盲方针的制订 |
二、民办教师肩负起农村扫盲重任 |
三、为了扫盲事业,民办教师付出了无尽的艰辛 |
四、扫盲教育的巨大成就 |
第三节 对教学研究和改革的贡献 |
一、教法研究 |
二、复式教学组织研究 |
第四节 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引路人 |
第五节 中国民办教师所产生的国际影响 |
第五章 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
第一节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民办教师队伍的稳定 |
一、可靠的报酬收入 |
二、工作条件在当时农村环境里有相当的吸引力 |
三、计划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的禁锢 |
第二节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
一、亦教亦农的尴尬境遇 |
二、低待遇 |
三、“民转公”的艰难期盼 |
四、极度的心理屈辱和精神压力 |
第六章 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 |
第一节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形势 |
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发展教育事业关键在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三、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是要解决民办教师问题 |
第二节 全社会对民办教师问题的关注 |
一、社会各界捐助、褒奖民办教师业绩 |
二、舆论界为民办教师请命、讴歌 |
三、社会知名人士为民办教师问题呼吁 |
四、纳税人为教师待遇鸣不平 |
五、教育管理部门为民办教师主持公道 |
第三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理性思考 |
一、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符合劳动价值规律 |
二、消除公民办教师之间的差异更具有理性 |
三、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对国家法律的尊重 |
四、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义务教育的内在要求 |
第四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 |
一、民办教师队伍的整顿,为全面消化民办教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二、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为消化民办教师提供了物质保证 |
三、师范教育的发展和人口的有效控制,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
第五节 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 |
一、党和国家对民办教师问题的重视 |
二、国家关于在20世纪内消化民办教师的方针的确定和工作部署 |
三、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 |
四、民办教师的最终解决 |
第七章 贫困地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革命老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三节 偏远山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四节 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五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领导决策起着关键性作用 |
第八章 代课教师—民办教师之后的问题 |
第一节 代课教师队伍的产生 |
一、代课教师与民办教师的不同 |
二、代课教师产生的原因 |
三、代课教师队伍的发展 |
第二节 代课教师艰辛的贡献 |
一、工资待遇低、生活艰辛 |
二、代课教师大部分胜任教学工作 |
三、在穷困落后地区代课教师的重要作用 |
四、代课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
第三节 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思路 |
一、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迫切性 |
二、国家、各地对代课教师的政策 |
三、有关部门和人士对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建议 |
四、代课教师的期盼 |
五、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思路 |
结语 中国民办教师问题留给二十一世纪的反思 |
第一节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 |
一、发展基础教育具有战略意义 |
二、发展基础教育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
第二节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
一、国际上对教师职业化建设的重视 |
二、关于教师的资格证书制度 |
三、关于中小学人事制度 |
四、关于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 |
五、关于教师的继续教育 |
第三节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问题 |
一、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师工资状况 |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状况 |
三、要正确认识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的意义 |
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的几点建议 |
第四节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问题 |
一、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现状和矛盾 |
二、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思考 |
第五节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营造农村基础教育的良好氛围 |
一、农村经济不能增长,成了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
二、市场经济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冲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区)、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D]. 童书玮. 云南大学, 2018(01)
- [2]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3]从媒介文本分析的视角看“中国少数民族年度十大新闻”评选[D]. 杨向蕊.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2)
- [4]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研究[D]. 龚霄侠. 兰州大学, 2011(09)
- [5]盘点2009 全面布局残疾人民生建设[J]. 杜宇. 中国残疾人, 2010(01)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政策研究[D]. 余佳. 湖南大学, 2009(01)
- [7]这五年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大事记[J]. 本刊编辑部. 职业技术教育, 2007(30)
- [8]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 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9]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 王献玲. 浙江大学, 2005(07)
- [10]“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区)、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J]. 常仁. 现代特殊教育,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