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饲料对凡纳对虾幼体生长与发育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宁为民[1](2021)在《一株几丁质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对凡纳对虾生长和肠道菌群影响》文中提出本研究首先从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肠道分离和筛选具有几丁质酶活性的潜在益生菌;接着,在对一株目标菌的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基础上,克隆表达其几丁质酶基因;最后通过养殖实验,评估目标菌株对凡纳对虾的生长和肠道菌群等影响。本文为几丁质降解菌在对虾养殖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参考,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利用选择培养基从湛江地区凡纳对虾肠道分离几丁质降解菌,并通过16S r DNA测序鉴定,根据胞外酶活性和对卤虫幼体安全性等测试筛选潜在益生菌株。结果显示,在初步鉴定的36株产几丁质酶细菌中,弧菌(Vibrio)最为优势,其次为气单胞菌(Aeromonas),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C923和希瓦氏菌(Shewanella)C813均具有较高安全性和较强几丁质酶活性等优点,可作为潜在的对虾益生菌株。2.通过Prometh ION平台对菌株C923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对其基因组序列进行注释和分析;对C923几丁质酶基因A(chi A)和D(chi D)进行克隆表达,并对酶结构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923基因组大小为5.37 Mb,GC含量为43.34%,平均核苷酸同源性与杀鱼假交替单胞菌(Pse.piscicida)模式菌株相似度最高,并被鉴定为该种。C923基因组共编码4576个完整的CDS,其中包含10个几丁质降解相关基因。克隆表达的chi A和chi D序列分别有2484 bp和3036 bp,编码蛋白大小分别为108 k Da和129 k Da,均属于糖苷水解酶18家族。3.自制分别含0%、4%和8%的几丁质配合饲料,通过8周养殖实验研究假交替单胞菌C923与几丁质对凡纳对虾生长、酶活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加入几丁质和/或C923均能显着降低饲料系数,且4%几丁质添加组与C923添加组可显着提高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而4%几丁质与C923组合处理组的综合作用效果最佳。饲料中添加4%和8%的几丁质可分别显着提高对虾肝胰腺几丁质酶和血清酸性磷酸酶活力,C923则能显着提高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连续8周添加4%几丁质或C923增加了各组对虾肠道菌群结构间的差异,其中,C923可显着提高假交替单胞菌科的相对丰度;与对照相比,4%几丁质组对虾肠道弧菌科丰度明显增加,但4%几丁质与C923组合使用时弧菌科丰度无显着变化。
樊云鹏[2](2021)在《凡纳滨对虾几个养殖群体的繁殖相关性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原产于厄瓜多尔等国家,自引进后其在我国的产量逐年上升。种虾是凡纳滨对虾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然而,我国大部分种虾是由国外进口种虾的扩繁苗种培育产生的,对国外种虾资源的依赖性严重制约着我国凡纳滨对虾产业的发展。不同凡纳滨对虾养殖群体的体型性状不同,繁育性状也存在一定差异。本文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凡纳滨对虾不同群体的繁殖性能及幼体发育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了体重与繁殖参数间的关系;此外,还探究了不同产卵间隔的雌虾各组织生化组分的差异。研究结果为凡纳滨对虾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数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养殖群体繁育性状比较分析为了评估不同养殖群体雌虾繁殖性能和后代幼体发育情况,2019年选取3个养殖群体共371尾雌虾及其103个家系后代,2020年选取3个养殖群体共307尾雌虾及其146个家系后代。记录了生产期间每尾雌虾的交配率、绝对产卵量、孵化率等繁殖参数与幼体变态时长、存活率等幼体发育数据,每个家系选取20000尾无节幼体,跟踪其幼体变态及仔虾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在凡纳滨对虾不同群体中,S群体和快大群体雌虾的交配率最低,极显着低于其他群体(P<0.01)。受精卵孵化方面,P群体和高抗群体孵化率最低,厄瓜多尔群体孵化率最高,差异显着(P<0.05)。产卵方面,厄瓜多尔、快大和P群体的的相对产卵量较高;厄瓜多尔群体的产卵间隔最小,P群体产卵间隔最高,差异显着(P<0.05)。分析2019年的幼体发育数据发现,与另外两个群体相比,厄瓜多尔群体的幼体在存活率方面具有优越性。分析2020年的幼体发育数据发现,厄瓜多尔幼体在变态时长方面具有优越性。这些结果表明,不同凡纳滨对虾养殖群体在繁育性能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在快大群体中体重与绝对产卵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396。2.凡纳滨对虾繁育性状与生化组分的关系分析为了比较不同产卵间隔雌虾受精卵、肝胰腺和卵巢的生化组分差异,实验共设计3组,分别为:低产卵间隔组(<3 d),中产卵间隔组(3-7 d)和高产卵间隔组(>7 d),每组9尾个体。为了探究不同孵化率受精卵及出苗率(NⅠ→P1)受精卵间生化组分差异,实验同样设置3组,分别为低孵化率/出苗率(NⅠ→P1)(<30%)组、中孵化率/出苗率(NⅠ→P1)(30%-70%)和高孵化率/出苗率(NⅠ→P1)(>70%)组,每组9尾个体。结果显示,低产卵间隔的凡纳滨对虾第1次所产受精卵中有较高的甘油三酯和卵黄蛋白含量。脂肪酸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卵间隔雌虾受精卵中C12:0、C14:0、C14:1、C20:5n-3、C22:0、C22:6n-3的含量差异显着(P<0.05)。对不同产卵间隔凡纳滨对虾第1次所产受精卵的碱性磷酸酶与酸性磷酸酶活性进行检测,没有发现显着差异(P>0.05)。不同产卵间隔雌虾卵巢中总蛋白、总脂、胆固醇含量、碱性磷酸酶、胃蛋白酶、脂肪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是,甘油三酯在产卵间隔小于3 d的雌虾卵巢中含量要显着高于产卵间隔大于7 d的雌虾含量(P<0.05)。脂肪酸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卵间隔雌虾卵巢的C18:2n-6(亚油酸)、C22:6n-3(DHA)、n-3和n-6系列脂肪酸含量差异显着(P<0.05)。n-3/n-6比值在产卵间隔(3-7天)的雌虾卵巢中较高,与其他两组差异显着(P<0.05)。不同产卵间隔雌虾肝胰腺中总蛋白、总脂、甘油三酯、胃蛋白酶、脂肪酶活性无显着差异(P>0.05),但是,产卵间隔3-7 d雌虾肝胰腺的胆固醇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脂肪酸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卵间隔雌虾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显着(P<0.05),产卵间隔短(>3天)的雌虾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小。对凡纳滨对虾不同孵化率及不同出苗率(NⅠ→P1)受精卵的生化组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孵化率及不同出苗率(NⅠ→P1)的受精卵总蛋白、总脂、甘油三酯、胆固醇、类胡萝卜素、碱性磷酸酶活性、卵黄蛋白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是,不同出苗率(NⅠ→P1)受精卵中C20:4n-6的含量存在显着差异(P<0.05),低出苗率组(NⅠ→P1)(<30%)C20:4n-6的含量要比高出苗率组(NⅠ→P1)(>70%)高约20%。综上所述,在凡纳滨对虾生产繁育期间,可以根据雌虾第1次所产受精卵中甘油三酯和卵黄蛋白含量,预测凡纳滨对虾是否能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产卵。
朱芸[3](2020)在《高盐养虾池塘的环境特性及温度、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我国有大量的高盐水体,广泛分布在我国的19个省、市和自治区。近年来,这些水域除晒盐、提溴及进行丰年虫捕捞生产外,部分高盐水体也开展了凡纳滨对虾养殖尝试。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因具有养殖周期短、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海淡水均可养殖等优点,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养殖品种。虽然有报道显示,对虾在低盐度环境条件下生长较快,但因高盐虾在口感、品质等方面优于低盐虾,使得凡纳滨对虾成为高盐水养殖的潜力种。目前,关于盐度对虾类影响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低盐对对虾生长、存活、饵料利用、酶活等方面的研究,关于高盐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酶活等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大水面高盐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效果方面的研究。高盐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技术尚不成熟,放苗初期的死亡率高,生产不稳定,单位面积产量低,亟待加强高盐对凡纳滨对虾影响及高盐水体养殖技术的研究。本文对大水面高盐池塘养殖过程的环境变化及对虾养殖效果进行了监测,研究了盐度和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呼吸、摄食等生理生态学特性的影响,测定了对虾个体生长动态收支模型的有关参数,以期为高盐水对虾养殖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的构建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于2018年4~7月在山东省滨州市滨海进行,监测分析了不同盐度(30、45、55)条件下大水面养殖池塘的水质状况及凡纳滨对虾生长和产出效益。结果显示:(1)三个盐度组池塘的营养盐和COD浓度在国家二类水质范围内;高盐组的叶绿素浓度显着低于其它组;(2)对虾的体长、体重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中盐组与高盐组间、高盐组与低盐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中盐组显着高于低盐组(P<0.05);低、中、高三个盐度组对虾体重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7.37(%/d)、7.77(%/d)、7.53(%/d),亩产量和亩利润均为中盐组>高盐组>低盐组。2、温度、盐度变化对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的影响:(1)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10℃~35℃),温度对耗氧率有极其显着的影响(ANOVA,P<0.01),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与耗氧率RR的关系式如下:RR=-0.023T2+0.2968 T-0.1822(R2=0.9689)。(2)耗氧率与盐度线性正相关,关系式如下:RR=0.084S+0.2575(R2=0.8519)。单因素方差结果显示,在实验的盐度条件下(31~55),盐度31、35以及40与盐度55差异极显着(P<0.01)。3、盐度、卤虫浓度对不同规格凡纳滨对虾摄食率的影响:(1)卤虫浓度范围(62.5~312.5ind/L),凡纳滨对虾在卤虫密度为250个/L时的摄食率最大,为13.6(个/(尾·h);摄食率FR与卤虫密度C的关系式如下:FR=-0.5786C2+4.3014C+3.6(R2=0.6255)。(2)不同盐度下(35~60),单位个体的凡纳滨对虾对卤虫的摄食率在10.44~15.94 ind./h范围。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摄食率FR与盐度S之间的关系式:FR=-1.2344S2+4.5031S+12.422(R2=0.9426);摄食率与虾体长L(cm)呈显着的幂函数关系:FR=0.5887L1.8478(R2=0.9457)。4、盐度和饵料微藻浓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1)卤虫对不同浓度下金藻(103~106 ind/ml)的摄食研究发现,饵料浓度对卤虫的摄食率有显着影响(ANOVA,p<0.05),且卤虫的摄食率与饵料浓度的关系为倒钟形,在饵料浓度为105 ind/ml时,摄食率达峰值。(2)在盐度为35~60的范围内,不同盐度条件下卤虫摄食微藻的摄食率差异极显着(ANOVA,P<0.01)。5、凡纳滨对虾动态能量收支模型基本参数的测定。结果显示:对虾体长(L)与虾体部肉湿重的关系为ww=0.0062L3.0743,R2=0.9795据公式V=(δmL)3,获得凡纳滨对虾的形状系数δm为0.1925;依据对虾耗氧率与水温(热力学温度,T)倒数的线性回归关系,获得阿伦纽斯温度TA为6483 K;根据对虾饥饿实验获得[(?)M]=93.9 J/(cm3·d)、[EG]=4339.5 J/cm3、[EM]=3230.8 J/cm3。
朱昔恩[4](2019)在《国审品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桂海1号”生态育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态育苗技术指在饵料上选用对虾适口的天然生物饵料,在水质处理上使用微生物调控、物理吸附等生物物理方法,育苗各阶段采用复方中草药制剂进行病害防控,不使用任何抗生素药物培育出规格均一、活力强、抗应激性高、不带特定病原、无抗生素药物残留的高健康生态苗种。单细胞藻类是生态育苗的核心环节,特定种类的单胞藻不仅是对虾幼体适宜的开口饵料,而且能净化水质,维护良性的养殖生态环境。本文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和凡纳滨对虾生态育苗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目的在于:(1)探索接种密度、环境因子和营养因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2)探索环境因素和饵料在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生态育苗中的影响。(3)研发建立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高健康生态育苗技术规范。1.采用单因子变量的方法研究盐度、温度、光照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不同环境因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影响显着(P<0.05);牟氏角毛藻在5~40‰条件下均能生长,中盐度组(20~30‰)为牟氏角毛藻的最适生长条件,低盐度组(5‰,10‰)优于高盐度组(35‰,40‰),0‰条件下在经过环境适应之后藻细胞逐渐增加;31℃为牟氏角毛藻的达到最大藻细胞浓度,温度越低,生长速度越慢,稳定期越长,温度越高,生长速度越快,稳定期越短;4000Lx为最适合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光照强度,光照强度越高,稳定期越长。盐度为20‰、温度为31℃、光照强度为4000Lx时是牟氏角毛藻最佳生长条件,生长速度和藻细胞密度均达到最高,过高或过低的盐度、温度、光照均会抑制牟氏角毛藻的生长。2.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接种密度和氮源等五种营养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接种密度和五种营养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均影响显着(P<0.05),其中最佳接种密度为0.7×106cell/mL;适宜氮源依次为:NaNO3>CO(NH2)2>NH4HCO3,但CO(NH2)2和NH4HCO3在高浓度(>75mg/L)下对牟氏角毛藻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适宜磷源为KH2PO4,其最佳浓度为2.5mg/L;有机碳源(C6H12O6)的促长效果优于无机碳源(NaHCO3),其最适浓度为20mg/L;硅源(Na2SiO3)最适添加浓度为30mg/L;维生素B1和B12联用效果显着优于分别单独添加(P<0.05)。接种密度和筛选获得的五种营养盐在适宜浓度下均能显着促进牟氏角毛藻的生长,进而提高规模化培养的产量和稳定性,但高浓度下均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速度和藻细胞密度产生明显抑制作用。3.本研究采用单因子变量的方法,以生物饵料为主研究温度、盐度、密度、饵料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成活率和变态时间的影响,探索出适应凡纳滨对虾育苗的最佳环境条件及饵料搭配。结果表明:在生态育苗模式下,温度、盐度、密度和饵料对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影响显着;温度、密度对凡纳滨对虾的变态时间影响显着,盐度、饵料对凡纳滨对虾的变态时间影响不显着。生态育苗最佳温度、盐度、密度分别28~30℃、30‰、100尾/L;饵料实验中,CM+SC搭配出苗率最高,SP+FD组最低,CM的育苗效果显着优于SC,添加SC明显优于添加SP。在生态育苗模式下,控制温度为28~30℃、盐度为30%、密度为100尾/L可显着提高成活率。牟氏角毛藻可作为最佳开口饵料,添加牟氏角毛藻可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搭配中肋骨条藻效果更显着,且出苗率优于使用人工饲料。
苟妮娜,王开锋,杨新成[5](2018)在《盐度和饲料蛋白对凡纳滨对虾营养及消化作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不断增加的水产品需求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捕捞业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改善水产品供应短缺的问题,发展水产养殖业十分重要。随着水产养殖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水环境逐步恶化,应激因素逐渐增多,严重阻碍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寻找绿色健康、安全高效、节约减排的养殖模式已成为热点研究问题。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饲料蛋白是对虾饲料中最主要的营养成分。盐度是影响对虾生理反应的重要因子,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状态。对盐度和饲料蛋白在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营养需求、消化代谢以及健康免疫等方面发挥作用的相关国内外研究结果进行综述,明确提出凡纳滨对虾在不同盐度的养殖水体中蛋白需求量有所不同,指出在当前对虾饲料中普遍使用盐度参数缺乏蛋白含量的背景下,水体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的作用应受到关注。最后,对今后养殖凡纳滨对虾水体盐度与营养需求的研究方向以及对虾饲料的开发前景进行展望。
王斌[6](2016)在《轮虫的营养强化培养技术及其在凡纳滨对虾幼体培育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轮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饵料,能够提高鱼、虾、蟹育苗阶段的成活率。但是轮虫的培养的技术不完善,密度不稳定,生产中供不应求。并且使用传统酵母培养的轮虫缺乏对幼体生长和发育及其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EPA,DHA;轮虫强化培养能改善其营养组成,进一步提高育苗的成活率。本论文研究了5种组合的饵料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的生长及培养系统水质的影响;4组强化饵料对褶皱臂尾轮虫的生长、脂肪酸成分及其培养系统水质的影响;4组强化处理后的褶皱臂尾轮虫对凡纳滨对虾幼体生长、脂肪酸成分及其培养系统水质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五种组合的饵料(浓缩微拟球藻与面包酵母)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的生长及其培养系统水质的影响。实验评估了在8天内5个组合的饵料(浓缩微拟球藻与面包酵母的比例,T1=0:1,T2=1:0,T3=1:1,T4=1:2,T5=1:3)对褶皱臂尾轮虫的影响。结果显示:在8天内,T2组合的轮虫密度显着低于其他组合(P<0.05)。T1、T5组合轮虫密度在14天内显着高于其他组合(P<0.05),并且第4天达到密度高峰后,在48天内密度快速下降。T3、T4组合轮虫密度在在整个实验期间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第8天密度到达最高,并且高于其他组合(P>0.05)。T4组合的轮虫密度在8天内高于T3组合,并且T4组合在第8天的密度显着高于其他组合(P<0.05)。5个组合的抱卵率在整个实验期间呈现不断变化的趋势。在25天,T1、T3、T4和T5组合的轮虫繁殖率下降,T2组合上升;在24天,T1、T3、T4和T5组合的轮虫繁殖率显着高于T2组合(P<0.05)。在58天内,5个组合的轮虫的繁殖率趋于平稳。在整个实验期间,所有组合的PH、溶氧、氨氮和亚硝酸盐水平在整个实验期间基本都呈现上升的趋势,除了T2组合的PH、溶氧、氨氮和亚硝酸盐水平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同时在第28天T2组合的氨氮水平显着低于其他组合(P<0.05)。结果表明,在第14天内,使用酵母含量高的T1、T5组合投喂轮虫,轮虫生长更快。而在轮虫培养的后期的48天内,使用T4组合投喂轮虫,轮虫生长更好,密度持续升高并且在第8天达到最高。2、四组强化饵料对褶皱臂尾轮虫的生长、脂肪酸及其培养系统水质的影响。使用组合T1(T1为面包酵母对照)T2、T3和T4(T2为浓缩微拟球藻,T3为裂壶藻粉,T4为DHA Preotein Seleco)组合强化培养轮虫12h,评估4个组合强化培养轮虫后的效果。结果显示,T1、T2组合的轮虫的成活率显着高于T3、T4组合(P<0.05)。T1组合的轮虫的抱卵率显着高于T2、T3、T4组合(P<0.05)。T1组合的氨氮水平显着高于T2、T3、T4组合(P<0.05);T2、T3显着高于T4组合(P<0.05)。T1组合的亚硝酸盐显着高于T2、T3、T4组合(P<0.05)。强化前轮虫T0组合的脂肪酸与强化后的四个组合T1、T2、T3、T4比较。T1、T2、T3、T4组合的DHA含量高于强化前轮虫组合T0。T3、T4组合的PUFA、HUFA、ω-3HUFA、DHA/EPA含量高于T0组合。在T1、T2、T3、T4之间比较。T2组合的ARA、EPA含量显着高于T1、T3、T4组合(P<0.05)。T3和T4组合的DHA、ω-3HUFA含量、DHA/EPA比例显着高于T1、T2组合(P<0.05)。结果表明,强化后的轮虫相比于强化前,提高了轮虫的DHA含量。使用微拟球藻强化的轮虫ARA、EPA含量较高,而使用裂壶藻粉和DHA Preotein Seleco强化培养的轮虫PUFA、HUFA、ω-3HUFA、DHA/EPA含量较高。3、四组强化后的褶皱臂尾轮虫对凡纳滨对虾幼体生长、脂肪酸及其培养系统水质的影响。实验采用T1(T1为酵母轮虫对照)T2、T3和T4的3个强化剂组合(T2为微拟球藻轮虫,T3为裂壶藻轮虫,T4为DHA Preotein Seleco轮虫)强化培养的轮虫12h后投喂投喂凡纳滨对虾幼体,评估了使用四个组合的轮虫投喂幼体6天后的效果。结果显示,在16天内四个组合的轮虫成活率不断下降,第26天T2组合的成活率高于其他组合(P>0.05)。在第6天,T2组合的成活率显着高于T1、T3、T4组合(P<0.05),T3、T4组合的成活率高于T1组合但不显着(P>0.05)。T3、T4组合的变态速率大于T1、T2组合。四个组合溶氧呈现下降趋势,氨氮和亚硝酸盐水平呈现上升趋势。T2组合的EPA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组合(P<0.05),T3、T4组合的PUFA、HUFA含量高于T1、T2组合但不显着(P>0.05),T3、T4组合的DHA、ω-3 HUFA、DHA/EPA含量显着高于T1、T2组合(P<0.05)。结果表明,使用营养强化剂强化的轮虫T2、T3和T4组合投喂凡纳滨对虾幼体后,提高了幼体的脂肪酸含量。微拟球藻强化培养的轮虫能够显着提高幼体EPA含量,而使用壶藻粉和DHA Preotein Seleco强化培养的轮虫能显着提高幼体的DHA、ω-3 HUFA、DHA/EPA含量和变态率。使用强化剂强化的轮虫投喂幼体能够提高幼体的成活率,并且微拟球藻强化的轮虫能显着提高幼体的成活率(P<0.05)。
欧黄思[7](2015)在《光照、温度及密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生长、抗逆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养殖成功率下降的原因,除种质退化外,育苗质量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育苗生产中,确定不同生态因子对凡纳滨对虾幼体生长的影响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光照、温度和培育密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生长、抗逆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了培育凡纳滨对虾幼体培育的适宜环境。实验结果如下:1、光照强度均为400Lux的4种光:红光、黄光、蓝光和绿光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发育有较大影响。蓝光组幼体从溞状幼体第一期(ZⅠ)变态发育至仔虾P1的总时间最长,为262.83h,比对照组(黑暗)多28h。黄光和红光下,幼体发育到P1时的存活率较低,分别为14.49%和18.46%。凡纳滨对虾幼体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不同光色的敏感度不同,红光和黄光只对溞状幼体有较明显的影响,蓝光和绿光对整个发育阶段都有影响。以金卤灯为光源,在4个光照强度梯度:0Lux、1500Lux、5500Lux、12000Lux试验中,光照强度对幼体的存活和变态时间影响有差异(P<0.05)。试验中,12000Lux组幼体的从ZⅠ→P1变态发育时间最长,为257.33h,幼体发育到仔虾时的存活率最低,只有1.63%。在溞状幼体期,光照大于1500Lux时,幼体的变态时间增加,12000Lux组存活率严重下降,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糠虾前期光照组比黑暗组发育快,差异显着(P<0.05),之后,各组差异逐渐减小,存活率下降幅度比黑暗组小;到仔虾期,各组发育时间无显着差异(P>0.05)。2、水温对凡纳滨对虾幼体的变态发育和存活有显着影响。在27℃、30℃、33℃、36℃这4种温度实验组中,温度越高,变态时间越短,但存活率越低。幼体ZⅠ-P1期的变态发育总时长,36℃组最短,为232.17h,27℃组最长,为260.17h。33℃组为241.83h,30℃组为252.33h。幼体发育到P1时的存活率,27℃组最高,为63.01%,36℃组最低,只有13.26%。33℃组为44.25%,30℃组为47.53%。用不同温度培育出的虾苗,其抗逆性和生长存在差异。低温培育的虾苗的抗干露能力强,干露60分钟后,27℃组的存活率最高为73.33%,36℃组最低,存活率为48.28%;对氨氮和亚硝酸盐耐受能力,温度越高,耐受力越强,27℃组虾苗的最弱,差异显着(P<0.05)。虾苗养殖40天后,33℃组的平均体重和体长最高,分别为3.691g/尾和7.382cm/尾。27℃组的平均体重和体长最低,为3.07g/尾和6.342 cm/尾,差异显着(P<0.05)。3、不同培育密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的变态发育和存活有显着影响。在4种培育密度:D1:10×104尾/m3、D2:20×104尾/m3、D3:30×104尾/m3和D4:40×104尾/m3中,溞状幼体期各组发育时间无显着差异(P>0.05),糠虾期后,幼体密度越高,发育时间越长,差异显着(P<0.05),D1、D2、D3和D4组发育到P1的总时间分别为215.68h、222.67 h、238.51 h和247.17 h。高密度培育的幼体(D4)在溞状幼体ZⅠ-ZⅡ期和糠虾MⅢ期成活率显着下降,其他时期,各组存活率无显着差异(P>0.05)。低密度培育的幼体耐干露能力好;适当提高培育密度,可提高虾苗的抗盐度突变能力,其中D3组抗盐度突变能力最好,但D4组虾苗抗盐度突变能力明显下降;低浓度氨氮下D1组虾苗耐受力较好,在较高氨氮浓度的海水中,各组耐受能力差异不大(P>0.05)。虾苗养殖40天,D1的平均体重和平均体长都是最高,为3.603g/尾和7.065 cm/尾。D1组与D2组的平均体重和平均体长差异不显着(P>0.05)。D4组对虾的平均体重和平均体长都是最低,为2.811g/尾和6.438 cm/尾,与D3组差异不显着,但与D1和D2组差异显着(P<0.05)。4、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的抗氧化酶活性有影响。随着幼体的发育,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上升,36℃组上升幅度最大。从溞状幼体期到糠虾期时,高温使抗氧化酶GSH-PX和T-SOD活性下降,幼体的抗氧化能力下降,33℃和36℃组幼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而27℃和30℃组变化差异不大(P>0.05)。各组丙二醛(MDA)含量在P2时最高,最高是36℃组,其次是27℃组,表明低温和高温都会引起幼体机体氧化损伤。5、培育密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的抗氧化酶活性有影响。幼体的CAT酶活性会随着幼体发育而逐渐上升,但不同密度对CAT活性影响差异不明显(P>0.05)。从溞状幼体期到糠虾期,D3、D4组幼体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下降,D1、D2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变化相似,密度对幼体的T-SOD活性影响较小。各组丙二醛(MDA)含量糠虾期最高,D3、D4组幼体的MDA含量显着比D1、D2组高(P<0.05),受到氧化损伤的程度比其他两组高,尤其D4组最高。
杨奇慧[8](2010)在《植物蛋白源与鱼粉组合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Boone)幼虾营养生理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通过生长试验和消化率试验,测定凡纳滨对虾幼虾对11种蛋白原料的干物质、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膨化豆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和大豆浓缩蛋白分别与鱼粉组合使用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饲料利用、全虾体成分、消化酶活性、血液生化指标、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通过膨化豆粕、花生粕和玉米蛋白粉按比例组成植物蛋白复合物与鱼粉组合,同时比较不同组合比例并平衡氨基酸的影响,分别确定不同蛋白原料与鱼粉组合的适宜比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凡纳滨对虾对11种蛋白原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的研究为研究凡纳滨对虾幼虾对鱼粉、发酵豆粕、膨化豆粕、大豆粉、花生粕、小麦蛋白粉、玉米蛋白粉、虾加工副产物、肉骨粉、鸡肉粉和血浆蛋白粉等11种蛋白原料的干物质、蛋白质、能量、脂肪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选择初始体重为1.05±0.02g凡纳滨对虾1440尾,平均分成1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11种含测试原料的饲料。11种试验饲料以69.5%基础饲料+30%测试原料+0.5%的Cr203组成,在36个0.5m3的玻璃纤维钢桶中,进行为期6周的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蛋白原料干物质、蛋白质、脂肪、磷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鱼粉、小麦蛋白粉和玉米蛋白粉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其余8种原料的干物质消化率(P<0.05);肉骨粉和虾加工副产物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着低于其余9种原料(P<0.05)。花生粕、血浆蛋白粉和鱼粉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鸡肉粉、肉骨粉和虾加工副产物(P<0.05),与其它原料差异不显着(P>0.05);肉骨粉和鸡肉粉显着低于其余9种原料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花生粕的脂肪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肉骨粉、鸡肉粉和血浆蛋白粉(P<0.05);肉骨粉的则显着低于其余10种原料(P<0.05)。动物性蛋白原料磷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植物性蛋白原料(P<0.05),鱼粉显着高于肉骨粉、鸡肉粉和血浆蛋白粉原料(P<0.05);花生粕磷的表观消化率显着低于发酵豆粕、膨化豆粕、小麦蛋白粉和玉米蛋白粉的(P<0.05)。血浆蛋白粉、鱼粉、玉米蛋白粉、小麦蛋白粉和花生粕的能量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发酵豆粕、鸡肉粉、虾加工副产物(P<0.05);除了鸡肉粉和发酵豆粕外,虾加工副产物的显着低于其它8种原料(P<0.05)。膨化豆粕、花生粕和鱼粉等9种必需氨基酸及8种非必需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较高(P<0.05),而肉骨粉、鸡肉粉和虾加工副产物的氨基酸消化率显着低于其它原料(P<0.05)。2.膨化豆粕与鱼粉组合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0.67±0.02g的健康幼虾720尾,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40尾虾,分别投喂以0、4.28%、8.40%、12.62%、16.82%和25.26%的膨化豆粕分别与30%、27%、24%、21%、18%和12%的鱼粉组合配制成的6种等氮等能饲料,在18个0.5m3的玻璃纤维钢桶中,进行为期56d试验。结果表明:当膨化豆粕与鱼粉等氮组合比例高于12.62%:21%,凡纳滨对虾增重率、SGR、成活率显着低于对照组、膨化豆粕为4.8%%和8.40%组(P<0.05),而饲料系数则显着提高(P<0.05)。当膨化豆粕为4.28%,随着膨化豆粕含量增加鱼粉含量降低,全虾体蛋白和磷的含量降低(P<0.05),而全虾脂肪含量显着升高(P<0.05)。膨化豆粕含量高于12.62%,肝胰脏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着低于膨化豆粕含量为16.82%和25.26%组(P<0.05),而淀粉酶活性则显着升高(P<0.05)。当膨化豆粕含量为4.28%,随着膨化豆粕含量增加,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及AKP和ACP活性显着降低(P<0.05);当膨化豆粕含量高于8.40%,血清中总蛋白含量和LZM活性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和膨化豆粕含量为4.28%组,饲料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为16.82%和25.26%组(P<0.05);对照组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膨化豆粕为16.82%和25.26%组(P<0.05);膨化豆粕为25.26%,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显着低于其它各组(P<0.05)。然而,全虾的水分和灰分含量、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和SOD活性、饲料脂肪表观消化率及天冬氨酸、丝氨酸的表观消化率均不受饲料中膨化豆粕含量的影响,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1)当饲料中膨化豆粕与鱼粉等氮组合比例高于8.40%:24%,随着膨化豆粕含量增加且鱼粉含量降低,则引起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下降,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及肝胰脏中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以及血清总蛋白、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及ACP、ACP和LZM活性降低;(2)在饲料蛋白质为40%、鱼粉含量为30%的凡纳滨对虾基础饲料中,膨化豆粕与鱼粉适宜的组合比例为8.40%:24%。3.花生粕与鱼粉组合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0.75±0.01g的健康对虾苗720尾,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40尾虾,分别投喂以0、3.83%、7.65%、11.48%、15.30%和22.96%的花生粕分别与30%、27%、24%、21%、18%和12%的鱼粉组合配制成的6种等氮等能饲料,在18个0.5m3的玻璃纤维钢桶中,进行为期56d试验。结果表明:当花生粕高于3.83%,随着花生粕含量增加且鱼粉含量降低,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SGR和蛋白质效率显着降低(P<0.05);花生粕含量高于11.48%,显着提高饲料系数(P<0.05),而全虾蛋白含量则显着降低(P<0.05);花生粕高于22.96%显着提高全虾脂肪含量(P<0.05);花生粕含量高于7.56%,显着降低肝胰脏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而淀粉酶活性则显着提高(P<0.05);花生粕为7.56%组,血清总蛋白、葡萄糖和总胆固醇含量显着高于花生粕为22.96%组(P<0.05)。饲料的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表观消化率,对照组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当花生粕含量为3.83和7.65%,蛋白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15.30%和22.9%组(P<0.05)。随着花生粕含量增加且鱼粉含量降低,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9种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显着降低(P<0.05),以对照组显着高于其它各组(P<0.05);花生粕为22.96%组显着低于其余各组(P<0.05)。但是,花生粕与鱼粉组合比例的变化对成活率、全虾的磷和灰分含量及饲料脂肪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着(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1)饲料中花生粕与鱼粉等氮组合比例高于3.83%:27%,随着花生粕含量增加且鱼粉含量降低则引起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下降,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及肝胰脏中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以及血清中的总蛋白、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降低;(2)在饲料蛋白质为40%、鱼粉含量为30%的凡纳滨对虾基础饲料中,花生粕与鱼粉适宜组合比例为3.83%:27%。4.玉米蛋白粉与鱼粉组合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0.712±0.012g的健康对虾苗720尾,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40尾虾,分别投喂以0、3.14%、6.29%、9.44%、12.59%和18.88%的玉米蛋白粉分别与30%、27%、24%、21%、18%和12%的鱼粉组合配制成的6种等氮能饲料,在18个0.5m3的玻璃纤维钢桶中,进行为期56d试验。结果表明:当玉米蛋白粉含量高于9.44%,随着玉米蛋白粉含量增加且鱼粉含量下降,显着降低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SGR(P<0.05),饲料系数则显着提高(P<0.05);当玉米蛋白粉含量高于6.29%,全虾蛋白质和磷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而脂肪含量则显着提高(P<0.05)。但玉米蛋白粉含量为9.44%,随着玉米蛋白粉含量增加且鱼粉含量下降,肝胰脏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着降低(P<0.05),而淀粉酶活性显着升高(P<0.05);当玉米蛋白粉含量高于3.14%,血清总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显着降低(P<0.05):当玉米蛋白粉含量高于6.29%,则显着提高血清胆固醇含量(P<0.05);当玉米蛋白粉含量高于9.44%,血清葡萄糖含量显着降低(P<0.05)。同时,当玉米蛋白粉为9.44%,随着玉米蛋白粉含量增加且鱼粉含量下降,饲料干物质、蛋白质、脂肪和能量表观消化率显着降低(P<0.05),且饲料中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等8种必需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显着低于对照组、玉米蛋白粉为3.14%和6.29%组(P<0.05);除丝氨酸外,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胱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和酪氨酸等7种非必需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显着降低(P<0.05)。当玉米蛋白粉含量为12.59%和18.88%,精氨酸表观消化率显着低于其它各组(P<0.05)。但是,对虾的成活率和全虾灰分含量不随着玉米蛋白粉与鱼粉组合比例变化而变化(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1)当玉米蛋白粉与鱼粉等氮组合比例高于9.44%:21%,随着玉米蛋白粉含量增加且鱼粉含量降低则引起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下降,饲料中干物质、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肝胰脏中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降低,以及血清总蛋白、葡萄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降低,提高淀粉酶活性:(2)在饲料蛋白质为40%、鱼粉含量为30%的凡纳滨对虾基础饲料中,玉米蛋白粉与鱼粉适宜的组合比例为9.44%:21%。5.大豆浓缩蛋白与鱼粉组合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血液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0.44±0.002g的健康对虾苗840尾,分成7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40尾虾,分别投喂以0、3.07%、6.14%、9.20%、12.27%、18.41%和25.54%的大豆浓缩蛋白(SPC)分别与30%、27%、24%、21%、18%、12%和6%的鱼粉组合配制成的7种等氮等能饲料,在21个0.5m3的玻璃纤维钢桶中,进行为期56d试验。结果表明:当SPC与鱼粉组合比例高于9.20%:21%,随着SPC含量增加且鱼粉含量降低,显着降低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SGR(P<0.05),显着提高饲料系数(P<0.05);当SPC与鱼粉组合比例高于12.27%:18%,显着降低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和成活率(P<0.05);当SPC含量为24.54%,全虾脂肪含量显着低于其它各组(P<0.05);当SPC含量高于9.20%,显着降低血清总蛋白和胆固醇含量、ACP、AKP、T-SOD和NOS活性(P<0.05);SPC含量高于12.27%,显着降低血清葡萄糖含量(P<0.05),但是甘油三酯含量则显着升高(P<0.05);SPC含量高于12.27%,显着降低干物质和能量表观消化率(P<0.05);对照组和SPC含量为3.07%组的蛋白质和脂肪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其它各组(P<0.05),而当SPC含量为18.41%和25.54%,则蛋白质和脂肪表观消化率显着低于其它各组(P<0.05)。当SPC含量高于9.20%,随着SPC增加且鱼粉含量降低,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降低影响(P<0.05);且SPC含量为24.54%,所有必需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均显着低于其余各组(P<0.05)。当SPC含量为24.54%,除了丝氨酸、酪氨酸和丙氨酸外,其余非必需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和SPC含量为3.07%-12.27%组(P<0.05)。但是,饲料中SPC与鱼粉组合比例的变化对全虾水分、蛋白质和磷含量影响不显着(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1)当SPC与鱼粉等氮组合比例高于9.20%:21%,随着SPC含量增加且鱼粉含量降低则引起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下降,饲料中干物质、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总蛋白、葡萄糖、胆固醇含量及ACP和AKP的活性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加;(2)在饲料蛋白质为40%、鱼粉含量为30%的凡纳滨对虾基础饲料中,SPC与鱼粉适宜的组合比例为9.20%:21%。6.植物蛋白复合物与鱼粉组合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血液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0.518±0.005g的健康对虾苗1440尾,分成1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40尾虾,分别投喂12组试验饲料。试验饲料组成包括以0%、3.91%、7.82%、11.73%、15.64%和23.46%的植物复合蛋白源(膨化豆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38%:17%:45%)分别与饲料中30%、27%、24%、21%、18%和12%的鱼粉组合配制成的6种等氮等能饲料(编号分别为:NO、N10、N20、N30、N40和N60);同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添加L-赖氨酸、DL-蛋氨酸、L-苏氨酸和L-精氨酸以平衡各组中氨基酸含量配制成相应的另6种等氮等能饲料(编号分别为:C0、C10、C20、C30、C40和C60)。在36个0.5m3的玻璃纤维钢桶中,进行为期56d试验。结果表明:当植物蛋白复合物含量为15.64%,随着植物蛋白复合物含量增加且鱼粉含量下降,凡纳滨对虾增重率、SGR、蛋白质效率、蛋白沉积率和全虾蛋白质含量显着低于其余各组(P<0.05),饲料系数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当蛋白复合物含量高于11.73%,显着降低血清总蛋白和葡萄糖含量及ACP和AKP活性(P<0.05),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则显着提高(P<0.05);当蛋白复合物含量高于7.82%,则显着降低饲料干物质、蛋白质、脂肪和能量表观消化率(P<0.05);当蛋白复合物含量高于11.73%,随着蛋白复合物含量增加且鱼粉含量降低,显着降低饲料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等8种必需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及天冬氨酸、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等6种非必需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P<0.05)。但是,植物蛋白复合物与鱼粉组合比例的变化对成活率、肝体比、全虾水分、脂肪和磷含量、血清总胆固醇含量、T-SOD和NOS活性及丝氨酸的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着(P>0.05)。通过植物蛋白复合物与鱼粉组合并平衡氨基酸后,当植物蛋白复合物与鱼粉组合比例为3.91%:27%,显着提高对虾增重率和SGR(P<0.05);提高血清总蛋白的含量及AKP和ACP的活性(P<0.05);提高饲料干物质、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及蛋氨酸和丝氨酸的表观消化率(P<0.05);当植物蛋白复合物与鱼粉组合比例为15.64%:18%,提高全虾蛋白质含量(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1)植物蛋白复合物(膨化豆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38%:17%:45%)与鱼粉组合比例高于11.73%:21%,随着蛋白复合物含量增加且鱼粉含量下降则引起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下降,饲料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及血清总蛋白、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和AKP、ACP的活性降低;(2)当蛋白复合物与鱼粉组合比例为3.91%:27%并平衡氨基酸,则显着提高增重率、SGR、蛋白沉积率、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蛋氨酸、丝氨酸的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总蛋白含量、ACP和AKP活性:(3)在饲料蛋白质为40%、鱼粉含量为30%的凡纳滨对虾基础饲料中,蛋白复合物(膨化豆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38%:17%:45%)与鱼粉适宜的组合比例为11.73%:21%。综上所述:鱼粉是凡纳滨对虾饲料优质的蛋白原料,通过干物质、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磷和能量表观消化率的测定结果可知,膨化豆粕、花生粕和玉米蛋白粉与鱼粉的养分表观消化率相当。但膨化豆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和大豆浓缩蛋白分别与鱼粉组合,超过一定比例,随着鱼粉含量下降则引起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饲料干物质、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中的总蛋白和血糖含量、血清ACP、AKP酶活性降低;通过膨化豆粕、花生粕和玉米蛋白粉按比例形成植物蛋白复合物与鱼粉组合,高于一定组合比例也引起凡纳滨对虾生长、饲料利用、消化酶活性、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降低;在不同组合比例基础上平衡氨基酸可进一改善植物蛋白复合物与鱼粉高比例组合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在饲料蛋白质为40%、鱼粉含量为30%的凡纳滨对虾基础饲料中,膨化豆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和大豆浓缩蛋白与鱼粉的适宜组合比例分别是:8.40%:24%、3.83%:27%、9.44%:21%和9.20%:21%,而植物蛋白复合物与鱼粉的适宜组合比例为11.73%:21%。
张天时[9](2010)在《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育种的模型分析与遗传参数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采集了中国沿海不同地理群体、朝鲜半岛群体以及黄海所培育的“黄海1号”和抗病品系“即抗98”等不同中国对虾群体,构建了基础群体。采用人工定向交尾和人工授精技术,共构建了中国对虾家系。以构建的家系为材料,以杂交育种和选择育种为目标,进行了系统的中国对虾杂交育种试验、不同性状遗传参数分析工作。结果表明以不同地理群体杂交作为基础群体,然后采用系统的多性状选择育种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选择效果。本文研究结果也表明,利用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中国对虾新品种是一个正确而必要的育种策略。这些试验结果为中国对虾合理系统的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其具体结果如下:1.对虾选择育种操作规程中国对虾选择育种操作规程主要包括:1)基础群体的建立:采集了中国沿海不同地理群体、朝鲜半岛群体以及黄海所培育的“黄海1号”和抗病品系“即抗98”等不同中国对虾群体,构建了基础群体。2)亲虾的越冬和促熟:通过摘除眼柄的方式增加产卵亲虾的比例。3)定向交尾和人工授精技术:在中国对虾家系建立过程中,我们采用定向交配对子代进行选育的方法;采用4种中国对虾人工授精方法,即整个精荚移植,精荚切块移植,输精管移植和精液移植。4)苗种培育与中间暂养:建立中国对虾苗种培育的技术。5)幼体标记:所有家系均在控制条件下育苗、养殖和抗wssv能力测试。6)养成:养成后对遗传上表现优良的家系所有备选个体分别用独特的眼柄进行标记。7)成体标记:采用个体眼柄标记的方法为养成个体提供身份标记。8)生长、存活率与wssv抗性性状的检测:不同家系标记的中国对虾在共同的环境中进行生长、存活率和wssv人工攻毒实验,并且记录所有与这些性状检测相关的信息。2.中国对虾家系的建立及其生长发育分析采用4种中国对虾人工授精方法建立中国对虾家系,共进行了155例雌虾的人工授精实验,有108尾雌虾成功产卵并孵化出仔虾,成功率为69.7%,在此基础上目前已经建立了101个全同胞家系(包括29个半同胞家系组)。在受精卵孵化、育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了不同家系幼体生长发育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受精率、孵化率、存活率以及初期生长在4个实验组间都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另外对其他家系之间的比较也得出同样的结果,说明不同家系在早期的生长发育中,没有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养成阶段,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在生长上表现出差异极其显着(P<0.01)。2.饵料和养殖密度对暂养期家系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在实验用虾遗传背景一致的情况下,分析了3种饵料(配合饲料、冰冻鲜鱼肉和活卤虫)和4个不同的养殖密度对小水体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和饲养密度对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及存活率有显着影响。幼虾的生长在饵料、养殖密度单因子实验及饵料和养殖密度相结合的双因子实验,均表现出极其显着差异(P<0.01),活卤虫对幼虾的生长的效应尤为突出。而养殖密度对中国对虾的行为生物学、个体间体重增量均有影响。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中国对虾增重变慢;同时,个体间体重增量差异变大。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中国对虾幼虾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饵料对存活率影响变化幅度较大,波动在58.1%~85.2%之间,其中投喂活卤虫养殖密度为50尾/桶的存活率最高(85.2%);投喂配合饵料4个养殖密度梯度的存活率变化不明显;而投喂冰冻鱼肉4个养殖密度梯度的存活率变化较大。3.中国对虾不同群体间的杂交效果分析对中国对虾两个不同地理位置的选育群体—中国乳山湾选育群体(RS)和朝鲜半岛南海选育群体(KN)及其2个杂交组合后代、3个复式杂交组合后代的4月龄时生长发育情况和存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杂交后代在体长、体重、存活率3个指标上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3.586%~13.892%),其中RS♀×KN♂杂交效果较好;ANOVA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乳山湾选育群体(RS)与朝鲜半岛南海选育群体(KN)及其杂交子一代4月龄时在体重和体长指标上在群体间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而在在存活率指标上在群体间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2个杂交后代在体长指标上与双亲差异显着(P<0.05)。在3个复式杂交组合后代中,RS♀×(KN’×RS’)♂杂交在3个指标上均大于同龄(RS’×KN’)♀×RS♂,比同龄(KN’×RS’)♀×RS♂稍高;ANOVA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乳山湾选育群体(RS)与朝鲜半岛南海选育群体(KN)及其杂交子一代以及复式杂交后代的4月龄时在体长、体重指标上在群体间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 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体长和存活率指标上RS♀×(KN’×RS’)♂与(RS’×KN’)♀×RS♂差异显着。在所有两群体的纯繁后代、杂交组合后代和复式杂交组合后代中,RS♀×(KN’×RS’)♂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最快,成活率最高。5.对虾早期生长的遗传参数估计的动物模型分析利用中国对虾21个父系半同胞组共1387个个体体重数据,将家系标记时的平均体重、全同胞组效应等因子组合,建立了4种不同的动物模型,应用BLUP法估计体重育种值。四种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表明,家系标记时的平均体重和全同胞家系效应是2个重要影响因子,建立的AFB动物模型比其它模型所估计的结果更准确。AFB动物模型估计中国对虾145d的体重遗传力为0.14~0.076,据此计算育种值并进行模拟留种分析,结果显示,在根据表型值或育种值选种的情况下,育种值选种的留种家系或个体的育种值比表型值选种分别提高50%和80.59%,育种值选择的效率更高。6.中国对虾体重、存活率和WSSV抗性的遗传参数评估利用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中国对虾170d的体重、抗WSSV存活时间和存活率三个性状的育种值,在家系水平上进行性状间表型值和育种值相关分析。估计的三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22±0.16、0.14±0.12和0.03±0.021,并据此计算各性状个体育种值。家系性状表型值的相关分析表明,家系170d体重和抗WSSV存活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相关(r=0.35,P<0.05),其余性状间相关系数很小,且差异不显着。三个性状家系育种值间的相关系数均较小,170d体重与抗WSSV存活时间的相关系数最高(0.038),170d体重与存活率,抗WSSV存活时间与存活率之间为负相关(r=-0.24,r=-0.027),并且统计检验未达到显着性水平。另用所有家系和个体估计得到的生长、存活率和抗WSSV的育种值计算了家系和个体的选择指数值,并且依据选择指数值进行了选种以生产下一代家系。7.应用BLUP法分析中国对虾选择的遗传进展为了评估中国对虾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的育种效果,利用亲本评估的个体育种值,组建3个高育种值家系为实验组,3个平均值育种值家系为对照组,进行了生长对比测试。6个家系的苗种经过独立培育、中间暂养,体重达到1g左右时用荧光标记进行了标记,标记后的幼虾同时放养于对虾养殖池中。在生产养殖池中养殖63天后进行生长性状的测定。BLUP法预测结果显示:中国对虾一代选育后的预期遗传进展为0.78g,相对于选育前全群的平均值6.68g,提高了约11.68%。实际对比测试结果表明,高育种值家系后代平均体重为21.55g,平均育种值家系的平均体重为19.03g,选育一代的体重提高13.28%。结果表明:BLUP育种技术对中国对虾生长性状的选育效果显着。
李二超[10](2008)在《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的生理影响及其营养调节》文中研究说明本项目结合水生动物养殖学、动物营养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组织学等研究手段,制定有限目标,较为系统和深入地研究不同养殖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基础营养生理学差异,并在此基础上从营养素(蛋白质和维生素)着手,研究了营养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提高方面的影响,探讨了营养素对凡纳滨对虾渗透调节的作用,初步阐明营养素对凡纳滨对虾渗透调节的调控机制,有针对性的对与凡纳滨对虾渗透调节相关的关键酶基因进性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成果不但可以为进一步了解甲壳动物渗透调节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进行相关的研究建立了相关的检测平台,而且相关的营养学研究成果也为凡纳滨对虾的淡化养殖及相关的人工全价配饵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生化成份、呼吸及氨氮耐受性的影响在室内养殖条件下进行了凡纳滨对虾在高、中和低盐度下(分别为3.0、17.0和32.0‰)生长性能、成活率和体生化成分的研究,试验为期50天,期间投喂商用饲料,每个盐度设4个平行。结果表明,中盐度凡纳滨对虾增长率显着高于低盐度组,且低盐度组对虾成活率仅为70%左右,显着低于其它两处理组;然而,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肝体指数和肥满度却无显着影响。各盐度组凡纳滨对虾的体粗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无显着性差异,而对虾体水分含量却随盐度升高而升高,且高盐度组对虾的体粗脂肪含量显着低于其它两试验组。对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的呼吸率的研究发现,低盐度下对虾的耗氧率和吸收商显着高于中盐度和高盐度两试验组,而各盐度组对虾二氧化碳呼出率无显着性差异。此外,试验还研究了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对环境中氨氮耐受的差异,计算了低盐度下氨氮对凡纳滨对虾的半致死浓度,并与其它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低盐度下氨氮对凡纳滨对虾的半致死浓度(95%置信区间)为9.33(8.39-10.37)mg.l-1,显着低于其它报道的半致死浓度。另外,本试验也发现,凡纳滨对虾对环境中氨氮的耐受力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强。综合以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凡纳滨对虾属广盐性虾类,对环境盐度范围非常广,但在低盐度下该对虾的养殖尚存在着生长速度低、成活率低和抗逆性低的“三低”现象,因此,在凡纳滨对虾的低盐度养殖过程中除了满足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渗透调节所需能量和营养物质之外,还应时刻监测对虾养殖环境中对对虾有害物质的动态变化。2.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抗氧化和消化酶活力、血蓝蛋白含量和肝胰腺组织学结构的比较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三个不同盐度(分别为3.0、17.0和32.0‰)下驯养50d后的凡纳滨对虾消化酶和抗氧化相关酶活力、血蓝蛋白含量及肝腺胰组织学结构的差异,探讨了凡纳滨对虾对不同盐度的生理适应性。结果发现,盐度3.0‰对虾组胰蛋白酶活力显着高于其它两个盐度实验组,盐度17.0‰对虾组总的淀粉酶活力却显着低于盐度3.0‰对虾组。各实验组脂肪酶和纤维素酶活力虽无显着性差异,但相比盐度17.0‰对虾组组,两者在高、低盐度下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趋势。低盐度还导致对虾氧合血蓝蛋白含量及氧合血蓝蛋白/总蛋白比值显着升高,提示凡纳滨对虾可通过提高对自身消化酶活力、代谢率和携氧能力,尽量满足低盐度下的高能量需要。此外,结果还发现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肌肉和肝胰腺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显着高于盐度17.0‰对虾组,表明对虾机体抗氧化系统在长期处理低盐度应激下,已经开始启动用于最大程度地清除机体产生的自由基。相比盐度17.0‰对虾组,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肝小体中分泌细胞(B细胞)数量增多,而高盐度下却表现出B细胞体积增大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对虾消化酶和抗氧化相关酶活力升高的现象,从组织学角度进一步证实了凡纳滨对虾对不同盐度的适应情况。3.盐度对凡纳滨对虾体组织蛋白质积累、氨基酸组成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了低、中和高三个盐度水平(分别为3‰、17‰和32‰)对凡纳滨对虾各组织蛋白质的积累、肌肉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肌肉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50d不同盐度水平的试验,低盐度组对虾的肝胰腺和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中、高盐度组(P(0.05),而肌肉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各处理组间无显着性差异;低、高盐度均导致肌肉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力升高,但是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显着;低、高盐度组凡纳滨对虾肌肉总氨基酸和总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着高于中盐度组(P<0.05),中、低盐度处理组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着,而低盐度组对虾肌肉中蛋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均显着低于中盐度组(P<0.05),其中脯氨酸为常见的5种主要渗透调节氨基酸之一;低、高盐度组对虾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显着高于中盐度组(P<0.05),而盐度对机体绝大部分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不显着(P>0.05)。结果显示,当环境盐度偏离凡纳滨对虾最适生长盐度时,机体可通过在肝胰腺和血淋巴中积累蛋白质,及提高自身转氨酶活力,来获得机体在渗透调节供能时所需的氨基酸,而这些氨基酸以脯氨酸为主。4.不同盐度下饵料蛋白质含量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成份和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设计了蛋白质含量为20.61、30.52、40.43和50.34%的四种饵料(分别为CP20、CP30、CP40和CP50),研究了饵料蛋白质含量对不同盐度下(分别为低盐度LS 2‰、中盐度MS22‰和高盐度HS32‰)凡纳滨对虾(0.0144±0.0047g)生长、成活及体成份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处理组对虾的肝胰腺指数(HIS)和肥满度(CF),试验为期8周。结果显示:(1)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成活、肥满度和灰分含量均有显着影响,而对肝体指数、体粗蛋白、体粗脂肪和水分无显着影响,中盐度组对虾各指标均最高,其次为高盐度组,低盐度组最低;中、高盐度组对虾的增重率、特殊体重(长)增长率均显着高于低盐度组对虾,而中、高盐度组对虾的各生长指标无显着差异;(2)饵料蛋白质含量对凡纳滨对虾的各生长指标和体粗蛋白含量影响显着,对其它各指标影响不显着。各盐度下,对虾生长和体粗蛋白含量均随饵料蛋白质含量升高而升高,投喂CP20的对虾组显着低于其它各处理组;肥满度和肝体指数均先随饵料蛋白质含量升高至40.43%而升高,然后稍有下降;饵料蛋白质含量对各盐度下对虾成活率影响均不显着。(3)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盐度和饵料蛋白质含量,除对体灰分含量存着着显着的交互作用外,对其它体生化成份含量、生长及体形态指标的交互作用均不显着。(4)饲料蛋白质含量明显影响了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的组织结构,投喂CP30和CP40饵料的对虾肝小体基膜完整,投喂CP40对虾的肝小体中还出现了大量的存储细胞(R细胞);而投喂CP20饵料的对虾肝小体分布松散,R细胞数量较小,并且部分肝小体基膜破损;而投喂CP50饵料的对虾的肝小体排列紧密,且B细胞内出现大量内容物质。结果提示,提高饵料蛋白质含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对虾的生长速度和增加肥满度,但是并不能提高低盐底下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饲料中不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尤其是含量过低,会导致对虾肝胰腺的结构发生变化,甚至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5.盐度和饵料动植物蛋白比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成活和肝胰腺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交互作用试验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为蛋白源,配制了6种不同饵料动植物蛋白比的饵料,研究了饵料不同动植物蛋白比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成活和肝胰腺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试验为期40天。结果显示:1)饵料动植物蛋白比可显着影响凡纳滨对虾增重率、成活率、肝体指数、肥满度和肝胰腺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重率随饵料动植物蛋白升高而升高,但当饵料中动物性蛋白比至29/8时,增重速率不再明显升高,其它指标均先随饵料动植物蛋白升高至一定程度后,稍有下降;2)220‰盐度组对虾的增重率、成活率和肥满度显着高于3‰盐度组对虾,而肝体指数却显着低于3‰盐度组,且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显着;3)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盐度和饵料动植物蛋白比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成活率和肝体指数存在交互作用;4)Broken-Line模型分析结果显示,3‰盐度下凡纳滨对虾最适饵料蛋白比为分别29.12/7.79-30.29/6.71,盐度为22‰时为26.05/10.95-29.03/7.97。结果提示,由于不同蛋白源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不同,配饵中适当的动植物蛋白可以满足凡纳滨对各种氨基酸的适宜需求,且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对饵料中动植物蛋白比要求不同。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的养殖环境和饵料蛋白源种类,来确定适合自身的饵料配方,才能达到低本高效的养殖目的。6.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对饵料维生素B6的营养需求研究了凡纳滨对虾对饵料中维生素B6的最适需求含量。试验根据凡纳滨对虾的营养需求,以不含维生素的酪蛋白比为蛋白源配制成试验用基础饵料,在基础饵料中分别以0、35、70、105、140和200mg/kg饵料的比例添加维生素B6配制成6种不同维生素B6含量的试验用饵料,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的实际测量值分别为2.17、32.43、65.79、96.97、137.13和189.56mg/kg饵料。用试验用饵料投喂体重为0.014±0.005g凡纳滨对虾幼虾,每一饵料组设3个平行,试验为期30天。结果表明,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可显着影响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特殊体重和体长增长率、成活率和肥满度,而对于对虾的肝体指数却无显着影响。对虾增重率、特殊体重和体长增长率及肥满度均随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升高而升高,但当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升高到137.13mg/kg饵料后,各指标虽继续随饵料中维生B6含量升高而提高,但各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对虾成活率总体上是先随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升高而升高,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为137.13mg/kg时,成活率达到最大值,而当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升高至189.56mg/kg饵料时,对虾成活率却稍有下降,但137.13和189.56rag/kg饵料两试验组的成活无显着差异。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对凡纳滨对虾肌肉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影响显着,两转氨酶活力变化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先随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升高而缓慢升高,而当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从65.79mg/kg升高至96.97mg/kg时,对虾肌肉中转氨酶活力急速升高至最大值。之后,凡纳滨对虾肌肉中转氨酶活力却随着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升高呈稍下降的趋势,但于96.97、137.13和189.56mg/kg三试验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且均显着高于另外三试验组。采用Broken-line模型对凡纳滨对虾饵料中最适维生素B6需求的分析结果范围为106.96-151.92 mg/kg饵料,平均值±标准差为129.94±18.86mg/kg饵料。7.低盐度下饵料中蛋白质和维生素B6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成活和转氨酶活力交互作用研究了低盐度3.0‰下饵料中维生素B6和蛋白质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成活、体形态学参数及肌肉中转氨酶活力的交互作用。根据凡纳滨对虾的营养需求,以不含维生素的酪蛋白为蛋白源配制成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5%和40%的两种等能试验用基础饵料,在基础饵料中分别以0和200mg/kg饵料的比例添加维生素B6配制成4种不同试验用饵料。用试验用饵料投喂体重为0.014±0.005g凡纳滨对虾幼虾,每一饵料组设3个平行,试验为期30天。结果表明,饵料中添加维生素B6可以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成活率、肥满度及谷草和谷丙两转氨酶活力,但该饵料组对虾的肝体指数却显着低于不添加维生素B6饵料组对虾;饵料蛋白质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体形态学参数和转氨酶活力均不显着影响,但40%饵料组对虾成活率显着高于25%组对虾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饵料中维生素Be和蛋白质对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各测定指标均无显着交互作用。结果提示,维生素B6和蛋白质对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具有不同的营养作用,配制饵料时应同时满足凡纳滨对虾对两者的营养需求量,只通过满足或者提高两者之一而节约另外一种营养素的方式,来获得凡纳滨对虾的最佳生长和成活率是不可行的。8.凡纳滨对虾谷氨酶脱氢基因的定性研究谷氨酸脱氢酶在甲壳动物游离氨基酸中,尤其是在脯氨酸和丙氨酸的合成代谢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脯氨酸和丙氨酸是甲壳动物常见的起渗透调节作用的游离氨基酸,因此谷氨酸脱氢酶在甲壳动物渗透调节中的作用应受到重视。本研究对凡纳滨对虾谷氨酸脱氢酶基因进行了定性的研究,结果发现凡纳滨对虾中存在两种谷氨酸脱氢酶基因,其编码的氨基酸的长度分别为474和552个氨基酸,两氨基酸序列中前461个氨基酸完全相同,从第462个氨基酸两者不同。与其它物种谷氨酸脱氢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凡纳滨对虾谷氨酸脱氢酶是一种相对保守的蛋白质,两种凡纳滨对虾谷氨酸脱氢酶氨基酸序列均与果蝇表现出较大的同源性。以不同物种cDNA序列建立的系统树,也可以得到较理想的系统进化物,在所有的选择的物种中,凡纳滨对虾与果蝇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通过比较凡纳滨对虾谷氨酸脱氢酶cDNA序列和基因全序列比较,发现在凡纳滨对虾两谷氨酸脱氢酶基因中均存在三个内含子,长别分别为202、333和256bp,且相位判断结果发现三个内含子均为0相位内含子。而与其它物种相比较,只有长度为256bp的第三个内含子在各物中均存在,提示内含子在研究系统进化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为以后凡纳滨对虾该基因的进一步定性和定量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9.谷氨酸脱氢酶和Na+-K+ ATPase酶基因在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中的特异表达试验设计了用于定量研究凡纳滨对虾渗透调节两种主要相关酶,即谷氨酸脱氢酶和Na+-K+ ATPase酶的引物和实时定量PCR的反应程序,研究了两种基因在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结果表明:1)采用本试验设计的所有引物和反应程度均可成功的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且Na+-K+ ATPase酶和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均表现出组织特异性:2)Na+-K+ ATPase酶基因在凡纳滨对虾鳃组织中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它4个组织的表达量,而该基因在对虾肌肉和上皮组织中的表达量次之,但显着高于肝胰腺和眼柄两组织中的表达量,该酶基因在肝胰腺和眼柄两组织中的表达量最低;3)谷氨酸脱氢酶基因A和基因B在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稍有不同,但两者均在对虾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且在肝胰腺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最低,在其它3组织的表达量介于肌肉和肝胰腺两者之间;4)谷氨酸脱氢酶基因B与基因A两者表达量比值在凡纳滨对虾各组织之间虽然不显着性差异,但基因B的表达量却显着高于基因A在各组织的表达量,比值介于在眼柄中的32.04和肌肉中的64.52之间。结果提示,研究凡纳滨对虾渗透调节主要相关酶谷氨酸脱氢酶和Na+-k+ ATPase酶基因表达时,对虾肌肉和鳃是比较理想的研究靶点,肝胰腺与其它各组织相比则不适合作为研究该基因表达的靶组织。10.谷氨酸脱氢酶、Na+-K+ ATPase和淀粉酶基因在凡纳滨对虾不同发育阶段中的定量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谷氨酸脱氢酶、Na+-K+ ATPase和淀粉酶基因在凡纳滨对虾不同发育阶段中的定量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凡纳滨对虾两谷氨酸脱氢酶基因表达量均随着对虾的发育而呈现缓慢升高的趋势,但直到凡纳滨对虾发育到后期幼体后,两谷氨酸脱氢酶基因表达量才表现出显着的升高趋势。谷氨酸脱氢酶B与A基因表达量的比值在对虾卵中最高,但至无节幼体各阶段,两基因表达量的比值一直呈降低的趋势,而待对虾发育至潘状幼体时,比值开始稍有升高到一定水平,并在糠虾中保持较稳定的状态,但待对虾发育至后期幼体2时,比值稍有下降,而后又呈稍上升。Na+-K+ ATPase基因表达随着凡纳滨对虾的发育,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直到对虾发育到后期幼体16,其表达量才急速升高。淀粉酶基因在凡纳滨对虾发育过程中的卵和无节幼体的表达量非常低,且虽然在溞状幼体中表达量稍有升高,但是表达量却依然保持在很低的水平,直到对虾发育到糠虾幼体,淀粉酶基因表达量才开始骤然升高。由于谷氨酸脱氢酶和Na+-K+ATPase均在凡纳滨对虾渗透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两者基因表达量均在对虾发育阶段后期幼体的后期才有大幅度地升高,说明凡纳滨对虾只有发育到后期幼体后的某一个阶段,才开始具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所以,在这一阶段之前的幼体培养过程中应该保持对虾幼体最适的盐度环境。而淀粉酶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说明凡纳滨对虾只有发育到糠虾阶段时,对外源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才开始加强。因为结合两方面的试验结果,可以初步认为,如果想要通过营养强化的方式来提高对虾幼体的渗透调节能力,以期提高对虾在养成过程中的成活率,要待对虾发育至糠虾幼体阶段再开始进行营养调节为宜。
二、不同饲料对凡纳对虾幼体生长与发育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饲料对凡纳对虾幼体生长与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一株几丁质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对凡纳对虾生长和肠道菌群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几丁质概述 |
1.1.1 几丁质介绍 |
1.1.2 几丁质结构及降解方法 |
1.2 几丁质酶(chtinase)概述 |
1.2.1 几丁质酶来源及理化特性 |
1.2.2 几丁质酶的分类 |
1.2.3 几丁质酶基因及结构功能 |
1.2.4 几丁质降解菌 |
1.2.5 几丁质酶的应用 |
1.3 益生菌的筛选 |
1.3.1 益生菌的定义 |
1.3.2 益生菌的标准及筛选 |
1.3.3 水产益生菌的应用 |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凡纳对虾肠道几丁质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筛选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对虾肠道产几丁质酶菌株分离 |
2.2.3 菌株鉴定 |
2.2.4 溶血性及胞外酶活性检测 |
2.2.5 抗生素敏感性 |
2.2.6 卤虫幼体试验 |
2.2.7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产几丁质酶细菌分离鉴定 |
2.3.2 菌株酶活性检测结果 |
2.3.3 药敏结果 |
2.3.4 卤虫幼体安全性试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假交替单胞菌 C923 基因组测序分析及几丁质酶基因克隆表达 |
3.1 前言 |
3.2 材料及方法 |
3.2.1 菌株和培养基 |
3.2.2 基因组DNA提取和测序 |
3.2.3 基因组组装注释与分析 |
3.2.4 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表达 |
3.2.5 重组蛋白的诱导和表达 |
3.2.6 几丁质酶基因结构分析及酶结构同源建模 |
3.3 结果 |
3.3.1 C923 基因组测序组装信息 |
3.3.2 平均核苷酸同源性(ANI)分析 |
3.3.3 比较基因组圈图 |
3.3.4 chi A与 chi D基因克隆表达 |
3.3.5 SDS-PAGE电泳 |
3.3.6 chi A和 chi D结构分析 |
3.3.7 Chi A和 Chi D蛋白三维模型 |
3.4 讨论 |
3.4.1 C923 基因组特征 |
3.4.2 C923 几丁质酶基因结构分析 |
3.5 小结 |
4 C923 对凡纳对虾的生长、酶活力及肠道菌群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和培养基 |
4.2.2 C923 细胞菌液制备 |
4.2.3 试验饲料制作 |
4.2.4 对虾养殖试验 |
4.2.5 样品采集及生长指标测定 |
4.2.6 酶活力测定 |
4.2.7 几丁质酶活力测定 |
4.2.8 肠道菌群基因组提取及PCR扩增 |
4.2.9 高通量测序和测序数据分析 |
4.2.10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生长指标 |
4.3.2 血清免疫酶活力 |
4.3.3 肝胰腺酶活力 |
4.3.4 肝胰腺几丁质酶活力 |
4.3.5 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
4.3.6 几丁质及C923 对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影响 |
4.4 讨论 |
4.4.1 几丁质及C923 对凡纳对虾生长和酶活力的影响 |
4.4.2 几丁质和C923 对凡纳对虾肠道菌群影响 |
4.5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2)凡纳滨对虾几个养殖群体的繁殖相关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凡纳滨对虾繁殖育种概况 |
1.1 凡纳滨对虾简介 |
1.2 凡纳滨对虾繁殖特征 |
1.3 我国凡纳滨对虾种质资源的现状 |
2.体重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3.生化指标与繁殖性状的研究 |
3.1 蛋白质 |
3.2 脂肪 |
3.3 脂肪酸 |
3.4 类胡萝卜素 |
3.5 酶活力 |
4.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凡纳滨对虾不同养殖群体繁育性状比较分析 |
1.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群体间繁殖相关性状的比较 |
2.2 不同养殖群体后代发育情况比较 |
2.3 不同幼体发育阶段比较研究 |
2.4 繁殖性状与幼体发育的关系 |
2.5 繁育性状与生产周期内产卵顺序的关系 |
2.6 不同养殖群体体重与繁殖性状的关系 |
3.讨论 |
3.1 不同凡纳滨对虾养殖群体繁殖性状比较研究 |
3.2 不同凡纳滨对虾养殖群体幼体及仔虾发育差异性分析 |
3.3 雌虾产卵次数对繁殖和幼体发育的影响 |
3.4 雌虾繁殖性状与幼体发育的关系 |
3.5 不同养殖群体体重与繁殖性状的关系 |
第三章 凡纳滨对虾生化组分与繁育性能的关系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产卵间隔凡纳滨对虾繁殖与生化组分关系 |
2.2 不同孵化率受精卵生化组分 |
2.3 不同出苗率受精卵生化组分 |
3.讨论 |
3.1 不同产卵间隔雌虾第1 次所产受精卵生化组分分析 |
3.2 不同产卵间隔雌虾卵巢和肝胰腺生化组成分析 |
3.3 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间脂肪酸分析 |
3.4 不同孵化率受精卵生化组分分析 |
3.5 不同出苗率受精卵生化组分分析 |
第四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高盐养虾池塘的环境特性及温度、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凡纳滨对虾养殖概况及养殖现状 |
1.2 目前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高盐池塘凡纳滨对虾的相关研究 |
1.4 凡纳滨对虾池塘水质因子及水生生物的相关研究 |
1.4.1 凡纳滨对虾摄食饵料卤虫的研究 |
1.4.2 凡纳滨对虾池塘卤虫摄食浮游植物的研究 |
1.5 DEB模型简介及相关研究 |
1.5.1 DEB模型简介 |
1.5.2 DEB模型相关研究 |
1.6 本文的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1.6.1 滨州池塘养殖状况简介 |
1.6.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3 研究内容 |
1.6.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不同盐度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的水质与养殖效果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设计 |
2.1.2 样品采集和分析 |
2.1.3 数据分析与计算 |
2.2 实验结果 |
2.2.1 基本理化因子的季节变化 |
2.2.2 营养盐浓度的季节变化 |
2.2.3 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及叶绿素浓度的变化 |
2.2.4 对虾的生长及产量效益 |
2.3 讨论与分析 |
2.3.1 三种养殖模式的池塘水质特征和差异 |
2.3.2 影响凡纳滨对虾生长、产量效益的因素 |
第三章 温度、盐度变化对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不同温度下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的测定方法 |
3.1.3 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的测定方法 |
3.1.4 耗氧率的计算 |
3.1.5 数据处理 |
3.2 实验结果 |
3.2.1 不同温度下的耗氧率结果 |
3.2.2 不同盐度下的耗氧率结果 |
3.3 讨论 |
3.3.1 不同温度下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 |
3.3.2 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 |
第四章 盐度、卤虫浓度对不同规格凡纳滨对虾摄食率的影响 |
4.1 凡纳滨对虾对不同浓度卤虫的摄食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2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摄食卤虫的影响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规格对凡纳滨对虾摄食卤虫的影响 |
4.3.1 实验材料 |
4.3.2 实验仪器 |
4.3.3 实验方法 |
4.4 摄食率的计算公式 |
4.5 数据处理 |
4.6 实验结果 |
4.6.1 凡纳滨对虾对不同浓度卤虫的摄食率 |
4.6.2 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摄食卤虫实验结果 |
4.6.3 规格对凡纳滨对虾摄食卤虫的影响 |
4.7 讨论 |
4.7.1 凡纳滨对虾对不同浓度卤虫 |
4.7.2 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摄食卤虫 |
4.7.3 不同规格凡纳滨对虾摄食卤虫 |
第五章 盐度、饵料微藻浓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5.1 实验方法 |
5.1.1 饵料微藻浓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5.1.2 盐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5.1.3 卤虫摄食率的计算公式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 |
5.2.1 微藻浓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5.2.2 盐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微藻浓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5.3.2 盐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第六章 凡纳滨对虾动态能量收支(DEB)模型参数的测定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形状系数(Shape coefficient,δm)的获得 |
6.1.2 阿伦纽斯温度(Arrhenius temperature,T_A) |
6.1.3 模型关键参数[(?)_M]、[E_G]、[E_M])的测定 |
6.1.4 样品分析 |
6.1.5 计算 |
6.1.6 数据处理 |
6.2 实验结果 |
6.2.1 凡纳滨对虾形状系数(Shape coefficient,δm) |
6.2.2 阿伦纽斯温度(Arrhenius temperature,T_A) |
6.2.3 模型关键参数[(?)_M]、[E_G]、[E_M])的获得 |
6.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国审品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桂海1号”生态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微藻研究概述 |
1.1 微藻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的研究概述 |
1.2 环境因子和营养盐条件下牟氏角毛藻的研究现状 |
2 凡纳滨对虾生态育苗技术研究概述 |
2.1 生态育苗技术在对虾产业中的研究现状 |
2.2 影响凡纳滨对虾育苗因素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二章 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生态育苗中核心生物饵料—单细胞藻类的研究 |
第1节 温度、盐度光照强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测定方法 |
2 结果 |
2.1 盐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2.2 温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2.3 光照强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3 分析与讨论 |
3.1 盐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
3.2 温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
3.3 光照强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
4 结论 |
第2节 接种密度、氮、磷、硅、碳和维生素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藻类培养 |
1.3 试验设计及计算 |
2 结果 |
2.1 接种密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2.2 氮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2.3 磷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影响 |
2.4 碳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影响 |
2.5 硅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影响 |
2.6 维生素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影响 |
3 分析与讨论 |
3.1 接种密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
3.2 氮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
3.3 磷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
3.4 碳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
3.5 硅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
3.6 维生素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
4 结论 |
第三章 温度、盐度、密度和饵料对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生态育苗效果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验饵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设计 |
2.3.2 日常管理 |
2.4 检测方法 |
2.4.1 成活率和变态时间 |
2.4.2 水质指标 |
2.4.3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不同因素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的影响分析 |
3.1.1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的影响 |
3.1.2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的影响 |
3.1.3 密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的影响 |
3.1.4 饵料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的影响 |
3.2 不同因素对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水质的影响 |
3.2.1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水质的影响 |
3.2.2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水质的影响 |
3.2.3 密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水质的影响 |
3.2.4 饵料对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水质的影响 |
4 分析与讨论 |
4.1 不同因素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分析 |
4.1.1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分析 |
4.1.2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分析 |
4.1.3 密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分析 |
4.1.4 饵料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分析 |
4.2 不同因素对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水质的影响 |
5 结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
(5)盐度和饲料蛋白对凡纳滨对虾营养及消化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饲料蛋白 |
1.1 蛋白需求量的研究概况 |
1.2 影响饲料蛋白需求量的主要因素 |
1.3 饲料中动植物蛋白比 |
2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 |
2.1 生长与存活 |
2.2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营养需求的影响 |
2.3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抗逆能力的影响 |
3 虾类消化系统 |
3.1 消化系统和消化道 |
3.2 消化酶 |
4 展望 |
(6)轮虫的营养强化培养技术及其在凡纳滨对虾幼体培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1 前言 |
1.1 生物饵料 |
1.2 轮虫 |
1.2.1 轮虫生物学特性 |
1.2.2 褶皱臂尾轮虫 |
1.2.3 轮虫的繁殖 |
1.3 轮虫的培养与营养强化 |
1.4 凡纳滨对虾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总体设计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五种组合的饵料对轮虫的生长及培养水体水质的影响 |
2.1.1 仪器设备 |
2.1.1.1 仪器设备 |
2.1.1.2 轮虫来源及实验场所 |
2.1.1.3 轮虫的饵料 |
2.1.1.4 培育用水 |
2.1.1.5 实验条件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实验设计 |
2.1.2.2 轮虫计数 |
2.1.2.3 轮虫的投喂 |
2.1.2.4 轮虫的生长繁殖计算 |
2.1.2.5 水质参数的测量 |
2.2 四种强化饵料对轮虫的生长、脂肪酸及培养水体水质的影响 |
2.2.1 实验材料 |
2.2.1.1 仪器设备 |
2.2.1.2 轮虫来源及实验场所 |
2.2.1.3 轮虫的饵料 |
2.2.1.4 培育用水 |
2.2.1.5 实验条件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实验设计 |
2.2.2.2 轮虫计数 |
2.2.2.3 轮虫强化剂的投喂 |
2.2.2.4 轮虫脂肪酸测定 |
2.3 四种强化处理后的轮虫对凡纳滨对虾幼体的生长、脂肪酸及育苗水体水质的影响 |
2.3.1 实验材料 |
2.3.1.1 仪器设备 |
2.3.1.1 凡纳滨对虾幼体来源及实验场所 |
2.3.1.3 凡纳滨对虾幼体的饵料 |
2.3.1.4 培育用水 |
2.3.2 实验方法 |
2.3.2.1 实验设计 |
2.3.2.2 凡纳滨对虾幼体的投喂 |
2.3.2.3 凡纳滨对虾幼体的计数 |
2.3.2.4 凡纳滨对虾幼体的成活率和变态率 |
2.3.2.5 凡纳滨对虾水质参数的测量 |
2.3.2.6 凡纳滨对虾幼体的脂肪酸测定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五种组合的饵料对轮虫的生长及培养水体水质的影响 |
3.1.1 轮虫密度的变化 |
3.1.2 轮虫抱卵率的变化 |
3.1.3 轮虫繁殖率的变化 |
3.1.4 轮虫培养水体PH的变化 |
3.1.5 轮虫培养水体溶氧的变化 |
3.1.6 轮虫培养水体氨氮的变化 |
3.1.7 轮虫培养水体亚硝酸盐的变化 |
3.2 四种强化饵料对轮虫的生长、脂肪酸及培养水体水质的影响 |
3.2.1 营养强化对轮虫成活率的影响 |
3.2.2 营养强化对轮虫抱卵率的影响 |
3.2.3 营养强化对轮虫培养水体氨氮的影响 |
3.2.4 营养强化对轮虫培养水体亚硝酸盐的影响 |
3.2.5 营养强化对对轮虫脂肪酸的影响 |
3.3 四种强化处理后的轮虫对凡纳滨对虾幼体的生长、脂肪酸及育苗水体水质的影响 |
3.3.1 强化处理后的轮虫对凡纳滨对虾幼体成活率的影响 |
3.3.2 强化处理后的轮虫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发育的影响 |
3.3.3 强化处理后的轮虫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溶氧的影响 |
3.3.4 强化处理后的轮虫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氨氮的影响 |
3.3.5 强化处理后的轮虫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亚硝酸盐的影响 |
3.3.6 强化处理后的轮虫对凡纳滨对虾幼体脂肪酸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五种组合的饵料对轮虫的生长及培养水体水质的影响 |
4.1.1 五种组合的饵料对轮虫密度的影响 |
4.1.2 五种组合的饵料对轮虫抱卵率的影响 |
4.1.3 五种组合的饵料对轮虫繁殖率的影响 |
4.1.4 五种组合的饵料对轮虫培养水体PH的影响 |
4.1.5 五种组合的饵料对轮虫培养水体溶氧的影响 |
4.1.6 五种组合的饵料对轮虫培养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影响 |
4.2 四种强化饵料对轮虫的生长、脂肪酸及培养水体水质的影响 |
4.2.1 营养强化对轮虫成活率的影响 |
4.2.2 营养强化对轮虫抱卵率的影响 |
4.2.3 营养强化对轮虫培养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影响 |
4.2.4 营养强化对轮虫脂肪酸的影响 |
4.3 四种强化处理后的轮虫对凡纳滨对虾幼体的生长、脂肪酸及育苗水体水质的影响 |
4.3.1 强化处理后的轮虫对凡纳滨对虾幼体成活率的影响 |
4.3.2 强化处理后的轮虫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发育的影响 |
4.3.3 强化处理后的轮虫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溶氧的影响 |
4.3.4 强化处理后的轮虫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氨氮的影响 |
4.3.5 强化处理后的轮虫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亚硝酸盐的影响 |
4.3.6 强化处理后的轮虫对凡纳滨对虾幼体脂肪酸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光照、温度及密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生长、抗逆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凡纳滨对虾主要生物学和幼体培育的概况 |
1.1.1 凡纳滨对虾的分类地位和地理分布 |
1.1.2 凡纳滨对虾的生活习性与繁殖习性 |
1.1.3 凡纳滨对虾育苗概况 |
1.2 环境因子对对虾生长影响的研究概况 |
1.2.1 光照对虾生理、生长的影响 |
1.2.2 温度对虾生理、生长的影响 |
1.2.3 养殖密度对虾类生理、生长的影响 |
1.3 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概况 |
1.3.1 自由基及氧化应激 |
1.3.2 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机制 |
1.3.3 常用的氧化应激参数 |
1.4 目的意义 |
2 光照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
2.1 材料 |
2.1.1 凡纳滨对虾幼体来源 |
2.1.2 试验海水 |
2.1.3 饵料 |
2.2 方法 |
2.2.1 光色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
2.2.2 光照强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
2.2.3 饵料投喂 |
2.2.4 数据处理及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光色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
2.3.2 光照强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光色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
2.4.2 光照强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
3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发育、抗逆性和生长的影响 |
3.1 材料 |
3.1.1 凡纳滨对虾幼体来源 |
3.1.2 试验海水 |
3.1.3 饵料 |
3.2 方法 |
3.2.1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
3.2.2 水质测定 |
3.2.3 温度对虾苗抗逆性的影响 |
3.2.4 虾苗的生长 |
3.2.5 数据处理及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
3.3.2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水质的影响 |
3.3.3 温度对虾苗抗逆性的影响 |
3.3.4 虾苗生长 |
3.4 讨论 |
3.4.1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水质的影响 |
3.4.2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
3.4.3 温度对仔虾抗逆性的影响 |
3.4.4 虾苗生长 |
4 密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发育、抗逆性和生长的影响 |
4.1 材料 |
4.1.1 凡纳滨对虾幼体 |
4.1.2 试验海水 |
4.1.3 饵料 |
4.2 方法 |
4.2.1 密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
4.2.2 水质测定 |
4.2.3 密度对虾苗抗逆性的影响 |
4.2.4 虾苗生长 |
4.2.5 数据处理及统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密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
4.3.2 密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水质的影响 |
4.3.3 培育密度对虾苗抗逆性的影响 |
4.3.4 虾苗生长 |
4.4 讨论 |
4.4.1 培育密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水质的影响 |
4.4.2 培育密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
4.4.3 培育密度对虾苗抗逆性的影响 |
4.4.4 虾苗生长 |
5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1 材料 |
5.1.1 凡纳滨对虾幼体 |
5.1.2 试验海水 |
5.1.3 饵料种类 |
5.2 方法 |
5.2.1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2.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
5.2.3 抗氧化酶类指标的测定 |
5.3 数据处理及统计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5.4.2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 |
5.4.3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的影响 |
5.4.4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5.5 讨论 |
5.5.1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6 培育密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6.1 材料 |
6.1.1 凡纳滨对虾幼体 |
6.1.2 试验海水 |
6.1.3 饵料种类 |
6.2 方法 |
6.2.1 培育密度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6.2.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
6.2.3 抗氧化酶类指标的测定 |
6.3 数据处理及统计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培育密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 |
6.4.2 密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 |
6.4.3 密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的影响 |
6.4.4 密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6.5 讨论 |
6.5.1 密度对凡纳滨对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植物蛋白源与鱼粉组合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Boone)幼虾营养生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凡纳滨对虾生物学特征及养殖概况 |
2. 虾类消化系统和消化酶 |
3. 对虾蛋白原料消化率的研究 |
3.1 原料的干物质消化率研究 |
3.2 原料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研究 |
3.3 原料的能量表观消化率研究 |
3.4 原料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研究 |
4. 植物蛋白源与鱼粉组合对虾类的影响 |
4.1 植物蛋白与鱼粉组合对生长的影响 |
4.2 植物蛋白与鱼粉组合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 植物蛋白与鱼粉组合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4.4 植物蛋白与鱼粉组合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
5. 影响植物蛋白利用的因素 |
5.1 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
5.2 氨基酸不平衡的影响 |
5.3 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6. 提高植物蛋白利用率的途径 |
6.1 植物蛋白复合物的研究 |
6.2 平衡氨基酸的研究 |
7. 存在问题 |
第二章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的目的 |
2. 意义 |
第三章 试验研究 |
第一节 凡纳滨对虾对11种蛋白质原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的研究 |
1.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测定原料种类及其营养成分 |
2.2 基础饲料配方和试验配方组成 |
2.3 试验虾的来源 |
2.4 饲养管理 |
2.5 粪便收集 |
2.6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
2.7 消化率的计算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节 膨化豆粕与鱼粉组合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节 花生粕与鱼粉组合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节 玉米蛋白粉与鱼粉组合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节 大豆浓缩蛋白与鱼粉组合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血液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六节 植物蛋白复合物与鱼粉组合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血液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总体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全文总结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9)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育种的模型分析与遗传参数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水产动物育种的原理及主要技术 |
1.1.1 水产动物育种的原理 |
1.1.2 主要育种技术 |
第二节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概述 |
1.2.1 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 |
1.2.2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数学模型和遗传模型 |
1.2.3 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 |
1.2.4 影响数量性状遗传改良的因素 |
第三节 水产动物育种值的估计方法及其应用 |
1.3.1 育种值及其在育种中的重要性 |
1.3.2 育种值估计的方法及应用 |
第四节 对虾育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1 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2 中国对虾的育种研究 |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对虾选择育种的操作规程 |
2.1 基础群体的建立 |
2.2 亲虾的越冬和促熟 |
2.2.1 水温控制 |
2.2.2 投饵 |
2.2.3 水质控制 |
2.2.4 亲虾促熟 |
2.3 定向交尾与人工授精 |
2.3.1 定向交尾 |
2.3.2 人工授精 |
2.4 苗种培育与中间暂养 |
2.4.1 苗种培育 |
2.4.2 中间暂养 |
2.5 幼体标记 |
2.6 养成 |
2.6.1 放苗密度 |
2.6.2 放苗条件 |
2.6.3 饵料与投饵 |
2.6.4 换水 |
2.7 成体标记 |
2.8 生长、存活率和WSSV抗性的性状检测 |
2.8.1 生长与存活率检测 |
2.8.2 抗病性检测 |
第三章 家系建立及不同群体间杂交效果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对虾家系的建立及其生长发育分析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讨论 |
第二节 饵料和养殖密度对暂养期家系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第三节 中国对虾不同群体间杂交效果分析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3.3 讨论 |
第四章 对虾早期生长的遗传参数估计的动物模型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分析的群体 |
4.1.2 数据处理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不同模型估计的遗传参数 |
4.2.2 表型值选择和育种值选择的比较分析 |
4.2.3 个体间表型选择和育种值选择的比较 |
4.3 讨论 |
4.3.1 动物模型估计个体育种值的优越性 |
4.3.2 适于中国对虾体重的育种值估计模型 |
第五章 中国对虾重要性状的遗传学参数评估 |
第一节 中国对虾体重、存活率和WSSV抗性的遗传参数评估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 |
5.1.3 讨论 |
第二节 应用BLUP法分析中国对虾选择的遗传进展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参加的研究课题及成果 |
(10)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的生理影响及其营养调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甲壳动物渗透调节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及其营养调节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的生理机能的影响 |
第一节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生化成分、呼吸和氨氮耐受性的影响 |
第二节 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抗氧化和消化酶活力、血蓝蛋白含量和肝胰腺组织学结构的比较研究 |
第三节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体组织蛋白质积累、氨基酸组成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饵料蛋白质对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的营养调节 |
第一节 不同盐度下饵料蛋白质含量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成份和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二节 盐度和饵料中动植物蛋白比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成活和肝胰腺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交互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饵料维生素B_6对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的营养调节 |
第一节 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饵料中维生素B_6的适宜需求量 |
第二节 低盐度下饵料中蛋白质和维生素B_6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成活和转氨酶活力的交互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凡纳滨对虾渗透调节相关基因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
第一节 凡纳滨对虾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的定性研究 |
第二节 GDH和Na~+-K~+ ATPase基因在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
第三节 GDH、Na~+-K~+ ATPase和淀粉酶基因在凡纳滨对虾幼体发育不同阶段中的定量表达 |
References |
附录: |
Ⅰ 两种盐度下硼对凡纳滨对虾的急性毒性试验 |
Ⅱ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不同饲料对凡纳对虾幼体生长与发育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株几丁质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对凡纳对虾生长和肠道菌群影响[D]. 宁为民.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2]凡纳滨对虾几个养殖群体的繁殖相关性状分析[D]. 樊云鹏.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3]高盐养虾池塘的环境特性及温度、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生理特性的影响[D]. 朱芸.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4]国审品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桂海1号”生态育苗技术研究[D]. 朱昔恩.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5]盐度和饲料蛋白对凡纳滨对虾营养及消化作用研究进展[J]. 苟妮娜,王开锋,杨新成. 西北农业学报, 2018(03)
- [6]轮虫的营养强化培养技术及其在凡纳滨对虾幼体培育中的应用[D]. 王斌.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7]光照、温度及密度对凡纳滨对虾幼体生长、抗逆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D]. 欧黄思. 广东海洋大学, 2015(01)
- [8]植物蛋白源与鱼粉组合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Boone)幼虾营养生理效应研究[D]. 杨奇慧. 四川农业大学, 2010(12)
- [9]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育种的模型分析与遗传参数评估[D]. 张天时.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10]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的生理影响及其营养调节[D]. 李二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