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促进措施

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促进措施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与促进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程祖寿[1](2021)在《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以南华县沙桥中心学校天申堂片区为例》文中指出

王瑶[2](2021)在《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外交布局全方位展开。作为跨国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数量不断壮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关注对象。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在树立国家形象、增进国际交流、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体上,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能够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但受个体成长经历、海内外复杂环境以及多元价值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赴海外留学生的价值观念变化不定,一些不端行为屡禁不止,甚至出现有辱国家形象的异常行为,这损害了国家形象与利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关注个体的思想、道德和心理,是引导思想观念和规范言行举止的综合教育实践活动。关注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状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和引导效用,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时代课题。当前,针对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或散落分布于留学前的培训讲座,或流于形式,既缺乏实质内容,又未形成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因此,强化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弥补其“缺位”造成的各种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在对主题研究进行基本概述的前提下,梳理了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从时代特征、政策支持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寻求经验借鉴。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根本的价值指引。同时,推拉理论、承认理论以及跨文化理论等西方相关理论为研究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参照视角。在对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他学科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跟踪调查和访谈等途径,以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治观和道德观为多元考察视角,充分了解并挖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探明该群体的现实需要和面临的现实困扰,寻求与该群体相契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因留学生行前准备工作不充足、留学教育体系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观照、留学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国外负面舆情的不良诱导以及种族主义带来的多元文化冲突等因素,中国赴海外留学生在思想政治层面主要暴露出爱国言行备受争议、文化认同漂浮不定、政治态度相对漠然、心理状态孤独失序以及法治素养较为薄弱等问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面临的各种思想政治问题是多种因素交互的结果。分析影响因素,挖掘问题本质,并据此提出有效规范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言行的对策建议,有助于规范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言行,使其自觉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侵蚀与渗透,增强自身的国家认同感。针对出国前、留学中和回国前三个教育场域,本文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制度体系四个层面提出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案。一是教育主体层面,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留学前以思政课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加强行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留学中以使馆工作人员带动公派教师为主体,强化留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回国前以学历认证人员对接学联组织为主体,合力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工作。二是教育内容层面,实现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留学前以课程思政做好行前思想教育;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把控留学生动向;回国前以职业规划促进留学生再社会化。三是教育方式层面,链接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留学前以“反向内省”助力留学教育顺利开展,通过留学生乐于接受的实证教育方式,推动留学生行前思想政治教育落地有声;留学中以海外服务协同教育推进教育方式转化,建构互信基础上以服务功能向教育功能过渡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回国前以共情引导教育方式有效激发留学生报国热情,通过发挥同辈群体效应、榜样示范作用以及优化回国软硬件设施,引导留学生学成归国。四是制度体系层面,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分阶段落实,重在构建全方位的机制保障,最终形成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能够切实解决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难题,提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魏功晋[3](2021)在《淄博市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社会支持研究》文中指出1985—2010年我国儿童的身体素质指标结果显示,1985—2010年间的儿童身体素质总体指标呈上升状态,但是自1995年以后,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基于此,近10年来不管是国家战略层面还是学术研究领域都高度关注儿童身体素质提高的相关问题,可见,儿童身体素质的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以及社会等各个层面的重视。因为儿童少年时期正处小学教育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其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形成促进其整体健康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故在这个阶段安排合理的课余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延缓后期成长过程中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等疾病的产生,而且对于其健康心理的养成亦是至关重要。淄博市是山东乃至全国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开展课余体育锻炼较早,但经调研发现,虽开展课余体育锻炼较早,但却没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较为稳定的发展结构以及社会支持体系。因此,探索、研究影响小学阶段儿童少年课余体育锻炼的社会支持相关因素,促进淄博市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发展,助力于小学阶段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便迫在眉睫了。本研究以淄博市这个山东省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以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切入视角,对淄博市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行为进行深入的问题分析与探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首先,对淄博市小学生抽样群体基本情况淄博市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客观概述;其次,基于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组织等几个维度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对淄博市小学生的社会支持结构进行了的深入分析;最后,基于政府、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组织等四维结构衍出完善淄博市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方法与路径。研究认为,就学生层面而言,淄博市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强,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一技之长,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频次以及持续时间不长,相较于“封闭性运动”而言,其对于开放性的体育活动喜爱程度较高,在课外体育锻炼过程中朋辈的情感支持发挥了较大支持作用;就政府层面而言,政府相关政策落实度薄弱且缺乏层次性,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就学校层面而言,学校对于课余体育锻炼认知不足,运动场地以及相关锻炼器材设施的利用率不高,可支持锻炼项目单一,缺乏专业课余体育锻炼指导教师,教师行为支持水平有限;就家庭层面而言,家长对孩子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不均一,家庭整体支出中体育消费水平占比较低,财力支持不足且消费类型单一,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意识以及行为与家长态度有密切关系;就社会组织而言,社会相关公共体育锻炼平台设施单一,社会对淄博市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赞助以及认可程度较为薄弱,相关组织之间协调困难,相关锻炼项目与学生身心特点不符且缺乏持续性。针对上述淄博市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社会支持中出现的实然现状,尝试从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组织四个维度采取相关解决策略。如立足政府层面,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奖励机制,以此调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组织等三方面的多元协同;立足学校层面,完善学校场地与器材设施建设、引进专业课余体育锻炼指导教师,建立医疗服务与体育指导双层次的安全措施解决小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安全问题;立足家庭层面,转变家长对于课余体育锻炼的认知视角,促进其对于学生物质与情感关怀两方面的支持,以此外化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行为动机;立足社会组织层面,积极倡导相关体育社会组织完成从“走进”学校到“走入”学校的转变,同时建立相关规章制度以及指导原则保障淄博市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后通过“四维一体”的社会支持体系建构提升政府、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组织四方面社会支持的协同配合效度,以此完善淄博市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社会支持体系,以点带面,为扭转当前小学生体质下滑局面、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促进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行为的发生贡献些许力量。

蔡菁菁[4](2021)在《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困境研究》文中提出行为问题幼儿在幼儿园中普遍存在,他们的行为问题常常给教师和家长带来巨大的困扰,使家园合作也变得困难重重。但幼儿的行为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将对其未来一生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选取两所幼儿园内的3名有典型行为问题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不好好吃饭”的岩岩、“爱捣乱”的嘟嘟和“不守规则、破坏物品”的文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分别对3名行为问题幼儿在园的主要行为特征、教师和家长对行为问题幼儿的态度以及家园双方合作的进程进行描述和分析,探究家园合作陷入困境的原因,以寻求能够促进家园合作的有效策略。总体上,三名幼儿行为问题为家园合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两名幼儿的家园合作最终以失败告终,另外一名幼儿的家园合作前期也是失败的,后来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走上了正确方向。具体来说,关于岩岩的不良饮食行为,教师和家长之间也进行了多次沟通,但双方从尝试合作,到教师单方面努力家长无法坚持,再到“特别”的事件让家园关系遭遇转折,直至最后关系破裂,“不好好吃饭”的岩岩转班了;关于嘟嘟的问题行为,教师和家长之间也经历了从双方达成合作意识,到教师单方面努力家长答应却不配合,到最后双方逃避沟通,合作宣告失败,“爱捣乱”的嘟嘟不上幼儿园了;关于文文的不守规则破坏物品的行为,教师和家长之间也从最初的努力合作,到中间的出现误解使合作停滞不前,再到专业人士的出现,让这段家园关系得以缓和,也让“不守规则、破坏物品”的文文进步了。通过对3个案例的分析与思考,研究者认为,教师作为家园合作的主要践行者,陷入想合作却不知如何合作的困境。家园合作陷入困境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是教师的专业性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师缺乏应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工作方式、教师对幼儿行为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不当、教师缺乏与行为问题幼儿家长的沟通技巧;第二是家长缺乏科学系统的育儿方法,包括家长不能正视自己孩子的问题和对幼儿的行为问题抱有侥幸逃避的心理;第三是幼儿本身行为问题的矫治难度大,对家园双方的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能走出困境,研究者提出以下策略和建议:幼儿园要增强关于幼儿行为问题的专题培训,拓宽教师与行为问题家长的交流途径;教师要和家长共同观察和分析幼儿的问题行为,要积极寻找有效应对方式,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正确指导家长;家长也要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幼儿的行为问题,主动配合教师实施干预。

郑先常[5](2021)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发展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推进专项化教学的实施尤为迫切。针对当前存在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涵仍需明晰、教学效果评价手段还需丰富、教学改革理论需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政策进行分析,进一步探寻专项化教学的内涵特征,为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访谈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对体系的各指标进行赋值。在此基础上,对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可操作化定义,创新专项化教学效果评测的新手段;最后应用于专项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基于指标体系上海专项化教学改革的问题与改善建议,研究发现: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目标集中体现在: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健康发展、良好的体育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培养等方面。与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相比较,专项化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特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以“体育核心素养”为引领的教学目标、以“运动专项学习”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式和注重长效性机制的教学评价。2.遴选具有(1)职称为教授或副教授且具有博导资格的;(2)从事学校体育及相关领域,且具有较高热情的;(3)熟悉或参与到专项化教学改革的;(4)有一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精力、配合度良好的四种标准的人员,组成13人的征询专家群,对初建的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修正。通过三轮专家意见征询,最终确定了由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和体育品德5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19项三级指标构成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其一级指标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和体育道德对总目标的权重分别为0.1204、0.1032、0.3329、0.3343和0.1092,其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权重见论文中表5-19。3.依据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最初量表的设计与制作、测试变量的选取、量表的修正、量表的验证几个步骤,研制了包含28个题项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经检验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好。4.参照相关研究对评价对象评价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的方法,其中,0.8分以上为高,0.6到0.79分为中,低于0.6分为低。本研究借助《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对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总体效果得分为0.716,总体处于中等等级。一级指标体育意识的得分为0.775、体育知识的得分为0.688、运动能力的得分为0.713、运动参与的得分为0.697,体育品德的得分为0.810。(2)不同年级的学生在5个指标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从得分上看专项化教学效果的纵向效果较好;男性学生在5个指标上的得分均好于女性学生,在运动参与上,男女生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5.通过对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评价,发现:(1)虽然专项化教学总体效果较好,但总体水平不高;(2)学生的专项运动体育知识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专项运动技能性知识水平不高;(3)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方面。应对措施:(1)多角度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全面提升专项化教学效果;(2)默会知识促进运动技能知识的获得;(3)发展学生运动能力,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本研究结论,如下:1.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程序规范、方法合理、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得分符合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初衷,表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2.研制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测量工具。3.通过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符合当前专项化教学的实际情况,表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有效性。4.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专项化教学效果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

朱莉雅[6](2021)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入学适应”主题开发研究 ——以与Q老师协同探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从小学升入初中的阶段中,新生将面临整个环境全方位的改变。随着这一系列变化,新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和心理不适症状,但同样地,这个特殊的适应过程也会为新生带来各方面发展的动力和可能性。因此,小升初阶段的“入学适应”对新生未来中学生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的“入学适应”教育可以从多方面着手,而本研究试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编的角度出发,基于“入学适应”主题对Y中学初一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校本开发。在生命全程发展观和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观理论指导下,本研究借鉴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结构,在理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的基础上结合凯米斯行动研究经典模式,并运用协同式行动研究法对成都市Y中学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入学适应”主题进行校本开发。研究包括两阶段性循环行动,具体从以下七个主要行动研究步骤展开对“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第四环节到第七环节为循环圈:情境分析;问题界定;总构想(总计划);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对研究问题的提出背景、目的与意义、相关文献和概念界定以及方法与思路等进行阐述。第二章是Y中学“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过程,即研究合作者们共同进行协同式行动研究的具体研究历程。该章包括行动前合作双方的知识准备、对Y中学初中“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情境分析、“入学适应”方案的编制与实践观察、期中后对上一阶段行动的反思与改进以及“入学适应”方案再实践等方面。第三章是研究结果,提炼“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过程中的研究结果,包括“入学适应”主题的四个开发内容和协同式行动研究是进行课程校本开发的有效途径两个方面。第四章对研究进行反思,反思现阶段研究中现存的突出问题并提供改进思路;分析Q老师在此次协同式行动研究中的专业成长;分析研究合作双方“合作关系”;分别就协同式行动研究“计划”、“行动与观察”、“反思”三环节进行思考来进一步明晰后续研究方向,从而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校本开发的不断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许雅祈[7](2021)在《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流动,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人口的频繁流动带来了流动儿童这一新群体,他们特别但不特殊。有用“夹心层儿童”和“风中的蒲公英”等称谓形容他们,他们就像蒲公英一样随风飘荡,居无定所,面临着难留难归的尴尬境地。这样的现实困境影响流动儿童健康成长,享受教育权利。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国际关注的共同焦点,但是每个国家问题的来源都基于本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背景,美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植根于其移民、种族、宗教等历史原因。美国作为移民国家,为了保障流动儿童的教育权,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政策,流动儿童的教育权利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本文以“美国教育政策中流动儿童的教育权”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因素分析法对相关资料进行解读,探析。以教育学的视野,围绕流动儿童流动性的特点,通过《初等与中等教育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教育政策,分析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的发展历程、具体内容、实施现状,以此不断完善对流动儿童教育权的认识。本研究所针对的美国流动儿童主要指随季节性迁移的儿童,这一类流动儿童因为家庭贫困没有条件享受教育,因为文化差异不能融入新的学习环境。为了保障流动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权,美国制定了相关教育政策,并设立了多元化的流动儿童教育项目。通过以上的研究得到结论:教育权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因此保障流动儿童的教育权不仅只是指接受教育,应该根据流动儿童的实际需求以及教育发展的过程,满足流动儿童的教育机会权、条件权和成功权。在聚焦公平与正义的理论基础下,美国流动儿童的教育权虽然有较健全的保障体系,但仍尚存不足。为了进一步完善对流动儿童教育权的认识,通过分析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的现状,学习经验,总结教训,得到启示。总而言之,流动儿童代表着处于劣势的少数群体,在“无差别对待”的原则下,儿童之间不应该有普通与特殊之分。所有儿童都应该享受教育权利,有权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任大路[8](2021)在《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匠精神通常是指工匠卓越的专业技能,以及追求终极目标的态度和信念,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其包括:尊重教师、重视教学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能力;精益求精的创新意识;知行合一的实践行为与精湛技艺的专业品质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教师队伍人才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待学科,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素质的集中体现,包括学术能力、体育能力、道德素质、身心行为等方面。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以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工匠精神与学生能力的本质内涵以及如何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对高校体育学生整体素质的现状进行科学研究;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标,为建设一支现代化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注入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回顾了“中国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历史渊源,深入分析“中国工匠精神”的基本内容,整合了体育领域后备师资队伍的培养方法;寻找工匠的精神和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建设的融合点;梳理了工匠精神与体育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到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科中的应用、学生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从而为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选取了匠品、匠识、匠艺、匠知、匠道、匠心、匠德、匠行8个核心要素。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主要在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四个具体方面实施。(2)对山东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研究结果。体育学生能力的内容是指体育课堂教学、训练、锻炼、竞赛、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是课程教学、体育技能、体育知识和道德心理价值观的综合表现。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各项元素的具备程度进行调查,整体比例为:欠缺1/5,一般3/5,良好1/5。(3)此次研究在对于调查指标具体元素的选取上包括: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4个一级指标;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等16个二级指标;学科教育认知等64个三级指标;此外根据问卷调查确定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各指标重要程度系数Fi>4.0,并对其融合可行性进行分析。(4)学生能力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学习动机、课堂教学、课程设置、教育体系、培养目标等;并依据此内容制作调查问卷发放于体育学生、体育教师等调查具备情况及重要程度。(5)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所采用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国家层面,追寻工匠精神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发展;社会层面,从学生个体入手,探究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具体理论实践方法。研究得出下列结论:(1)工匠精神融入体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工匠精神与体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内在联系。在学科能力、体育素质、教育能力和身心行为四个具体方面,工匠精神有机地融入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2)在学生能力各项指标元素调查中学生整体具备程度总体表现进行良好,培养学生能力都在一般水平之上。(3)在工匠精神有机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各项指标的重要系数Fi>4.0,即在选取的64个指标元素中重要性程度较高,对于将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意义较大。(4)工匠精神对于融入当代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的具体困境主要包括:一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自主意识相对薄弱;二是迫切需要完善体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与整合路径;三是缺乏明确的精神文化标准。(5)对于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主要包括了8个主要元素以及三个方面的需要;并且要遵循工匠精神融入综合能力培养的原则,分析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生技能发展中的具体措施。(6)具体实践过程为: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体育素养:臻艺求学、野蛮体魄的匠艺;求知问真、文明精神的匠知;教育能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匠心;有教无类、尚体重学的匠道;身心品行:明德爱国、忠守敬业的匠德;尊师重教、知行合一的匠行。

褚昕宇[9](2021)在《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重大文件和政策的问世也推动着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提供了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保障,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计划,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青少年只有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健康目标。从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和国内外研究数量的不断增加不难看出,国内外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运动不足成为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锻炼习惯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获取青少年锻炼习惯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运用回归、层次聚类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社会建构理论相结合,揭示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中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及特征,提出了干预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策略,为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整体情况有待改善,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趋于多元。青少年自我感觉健康状况良好,但由于久坐、屏幕依赖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身体活动时间不足,多数青少年未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其中女生差于男生;青少年体育课内外身体活动量不够;青少年有一定的参与锻炼的意识和认知,但在锻炼主动性和知识方面有所欠缺。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为了探究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构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揭示出包含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四个方面的32条目的影响因素,通过专家赋权的AHP模型建构,为揭示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及其内部机制提供测量工具。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的方法验证了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因素模型各因素(25条目)均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学校因素高于其他影响因素,鉴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对其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3)运用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问卷和SRHI量表进一步分析模型中各条目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程度,显示个人因素中的享受乐趣、舒缓压力,实现目标的满意感,体育活动主动性有助于青少年产生并保持体育锻炼习惯;家庭因素中,父母体育知识和运动习惯、家庭体育锻炼氛围和父母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因素中,学业压力、体育老师指导水平、参加学校的体育社团、同伴们参与体育锻炼,对影响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亦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社会因素中,政府大型体育活动、城市运动设施易得性和政府推广是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较重要因素。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各模块的影响因素之间均有复杂性的联系。学校因素目前可能在对个人的在体育中感受的乐趣或个人满意感和学业压力等方面有负向的影响。社会因素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系数较高并且均是正向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青少年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和体育锻炼习惯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男性明显优于女性。通过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分析显示,年龄越小,体育锻炼习惯受到家庭影响越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受学校影响越明显,16-18岁阶段受学校因素影响达到峰值,随着青少年的不断成长,社会因素的影响逐步显现。(4)揭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即通过情景线索、激励和锻炼行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具有促进作用。在个体层面上锻炼意识和情景线索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作用的关键。社会层面作用机制体现在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整体效应和各因素间的互动关系。作用机制的特点表现为:体育锻炼习惯促进的早期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奖励作用的动态性和习惯养成的长期性。(5)根据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予以青少年锻炼习惯干预,应该进一步关注认知-意向-行动-保持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注重锻炼意识诱导和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和促进社区、学校、家庭的体育锻炼促进网络体系建立的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干预策略。

张毓洁[10](2021)在《基于TALIS2018的中英教师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以上海和英格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师健康作为职业幸福的组成部分,对教师本身和教育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然而,现有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初中教师的健康状况并不乐观。需要强调的是,我国上海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具备了初步的成功经验,在积极建设职业幸福的过程中,教师健康成为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英国的英格兰地区与我国上海的问题极为相似——由于教师身心机能衰弱,导致教师流失、职业幸福感大幅降低、工作满意度持续低迷。因此,初中教师的健康值得关注。近年来,英国对保护教师健康的研究和措施不断探索和发展,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和结论。通过比较中英采取措施的异同,有助于发现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势和不足。对于优势,继续坚持并形成我国特色;对于劣势,改正和优化并将外国的优秀经验吸收、应用。比较中英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发现,我国对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开始时间早,数量多。由于研究的主导者为科研工作者,初期大量研究为教师健康状况意义的理论研究,后期转向实证研究。英国对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开始时间晚,数量较少。研究的主导者为英国政府,主要为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借助SPSS和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5个工作条件(领导力、工作量、同伴合作、教学准备、学校纪律)与中英初中教师健康状况的关系,数据来源是TALIS2018的教师问卷。工作量是影响教师的身心状况最大的因素,不仅对中英教师都有影响,并且影响的程度都是最大的。领导力和学校纪律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产生影响。领导力只有在单独作用下才会对上海教师产生影响;无论是单独作用还是共同作用,领导力都对英格兰教师有影响。学校纪律对上海教师的影响只在共同作用时,对英格兰教师的影响只在单独作用时。教学准备和同伴合作对教师的影响程度较小。中英教师健康问题对教育发展的影响表现在:教师个体的职业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降低,教育发展呈现出教师队伍人才流失,教育质量存在隐患。英格兰对教师采取的健康保障措施主要从工作条件视角和辅导补助视角出发:英国政府利用高层领导资格认定和中层领导培养计划加强学校领导力;政府倡导社会树立减少教师工作量意识、建立统一网络平台简化行政工作、提供资源工具包减少工作量;政府提供全体教师工资上限优化生活条件;提供病假和因病退休教师的福利补贴;提供心理辅导疏解心理问题。英格兰的教师健康保护措施对于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我国对教师健康的保护缺乏系统性、我国社会福利体系亟需加强、教育领域应与各行各业的积极互动、我国教师的心理咨询意识不足。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与促进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与促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2.1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解读
        2.1.1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
        2.1.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构成
        2.2.1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2.2.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2.2.3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
    2.3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2.3.1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2.3.2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3.3 贯彻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第3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依据
    3.1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3.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3.1.2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
    3.2 以西方社会相关理论为参照
        3.2.1 推拉理论
        3.2.2 跨文化适应理论
        3.2.3 承认理论
    3.3 以其他学科相关理论为借鉴
        3.3.1 社会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借鉴
        3.3.2 教育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知识借鉴
        3.3.3 法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借鉴
第4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
    4.1 新中国成立前留学生思想教育的早期萌芽(1872—1948)
        4.1.1 晚清时期专制化的留学生思想教育
        4.1.2 民国时期多元复杂的留学生思想教育
    4.2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初步探索(1949—1977)
        4.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教育发展历程
        4.2.2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发展
    4.3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调整(1978—2011)
        4.3.1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教育的规范调整
        4.3.2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发展
    4.4 社会主义新时代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创新(2012 至今)
        4.4.1 新时代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概述
        4.4.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走向
第5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5.1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多元视角
        5.1.1 世界观考察
        5.1.2 政治观考察
        5.1.3 人生观考察
        5.1.4 法治观考察
        5.1.5 道德观考察
    5.2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表征
        5.2.1 备受争议的爱国言行
        5.2.2 漂浮不定的文化认同
        5.2.3 相对漠然的政治态度
        5.2.4 孤独失序的心理状态
        5.2.5 较为薄弱的法治素养
    5.3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成因
        5.3.1 留学生行前准备工作不充足
        5.3.2 留学教育体系缺乏思政观照
        5.3.3 留学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5.3.4 国外负面舆情产生不良诱导
        5.3.5 种族主义带来多元文化冲突
第6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路径
    6.1 确定教育主体: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6.1.1 留学前——以思政课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
        6.1.2 留学中——以使馆工作人员带动公派教师为主体
        6.1.3 回国前——以学历认证人员对接学联组织为主体
    6.2 完善教育内容:实现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6.2.1 留学前——以课程思政做好行前思想教育
        6.2.2 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把控留学生动向
        6.2.3 回国前——以职业规划促进留学生再社会化
    6.3 创新教育方式:链接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
        6.3.1 留学前——以“反向内省”助力留学教育顺利开展
        6.3.2 留学中——以海外服务协同教育方式建构互信关系
        6.3.3 回国前——以共情引导教育方式有效激发报国热情
    6.4 健全制度体系:构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
        6.4.1 优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策布局
        6.4.2 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治建设
        6.4.3 构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访谈提纲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淄博市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社会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小学生身体素质亟待提高的现实需要
        1.1.2 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发展的时代诉求
        1.1.3 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社会支持研究匮乏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淄博市小学生
        2.1.2 课余体育锻炼
        2.1.3 社会支持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支持理论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3 资源依赖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
        2.3.1.1 基于少年儿童外在体质健康视角
        2.3.1.2 基于内在心理健康培养的视角
        2.3.1.3 基于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视角
        2.3.2 社会支持的研究
        2.3.2.1 社会支持研究的发展历程
        2.3.2.2 社会支持分类的研究概述
        2.3.2.3 社会支持作用机制研究概述
        2.3.3 课余体育锻炼的社会支持研究
        2.3.4 研究述评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报告与日记法
        4.2.3 问卷调查法
        4.2.3.1 样本及总体概述
        4.2.3.2 调研过程概述
        4.2.4 实地访谈法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淄博市小学生基本情况统计概述
        5.1.1 淄博市小学生人口统计特征
        5.1.2 淄博市小学生家庭情况概述
    5.2 淄博市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5.2.1 体育锻炼参与意识
        5.2.2 体育课、课间操及课余体育锻炼参与
        5.2.3 课余体育锻炼活动参与情况
        5.2.4 课余体育锻炼消费情况
    5.3 淄博市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社会支持结构分析
        5.3.1 政府层面的社会支持分析
        5.3.1.1 体育专项资金支持不足制约课余体育锻炼开展
        5.3.1.2 相关政策层次性以及落实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5.3.2 学校层面的社会支持分析
        5.3.2.1 场地与运动器材设施建设不足
        5.3.2.2 体育活动与专业锻炼指导缺失
        5.3.3 家庭层面的社会支持分析
        5.3.3.1 资金支持课余体育锻炼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
        5.3.3.2 学生情感满足需要与家庭体育情感关怀缺失
        5.3.4 社会组织层面的社会支持分析
        5.3.4.1 社会体育锻炼指导形式匮乏且组织协调困难
        5.3.4.2 锻炼忽视学生身心特点且其开展持续力不足
        5.3.5 小结
    5.4 完善淄博市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社会支持体系的构想
        5.4.1 政策法规与奖励机制调动多元协同
        5.4.2 医疗服务与体育指导保障锻炼安全
        5.4.3 物质支持与情感关怀内化锻炼参与
        5.4.4 社会组织与规范服务共促体育活动
        5.4.5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淄博市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参与情况调查问卷(家长问卷)
附件2 淄博市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参与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件3 淄博市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访谈提纲
附件4 部分笔者指导课余体育锻炼的照片
附件5 部分笔者访谈教师照片

(4)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选题缘由
    1.1 幼儿的问题行为给教师和家长带来的巨大困扰
    1.2 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困难重重
    1.3 幼儿早期的行为问题若未得到及时干预和矫正,将对个体未来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行为问题幼儿的研究
        2.1.1 关于行为问题幼儿理论基础的研究
        2.1.2 关于行为问题幼儿类型的研究
        2.1.3 关于行为问题幼儿现状的研究
        2.1.4 关于行为问题幼儿影响因素的研究
        2.1.5 关于行为问题幼儿的教育策略或干预及矫正研究
    2.2 关于家园合作的研究
        2.2.1 关于家园合作的理论基础研究
        2.2.2 关于家园合作的价值研究
        2.2.3 关于家园合作的内容研究
        2.2.4 关于家园合作的形式研究
        2.2.5 关于家园合作的现状研究
        2.2.6 关于家园合作的策略研究
    2.3 关于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研究
    2.4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概念界定
        3.1.1 行为问题
        3.1.2 家园合作
        3.1.3 困境
    3.2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3.3 研究目的
    3.4 研究内容
    3.5 研究方法
        3.5.1 文献法
        3.5.2 观察法
        3.5.3 案例分析法
        3.5.4 访谈法
    3.6 研究对象
        3.6.1 岩岩的背景资料
        3.6.2 嘟嘟的背景资料
        3.6.3 文文的背景资料
    3.7 研究过程
4 三名幼儿的主要问题行为表现及家园合作过程
    4.1 “不好好吃饭”的岩岩转班了
        4.1.1 主要问题行为表现
        4.1.2 家园合作过程
    4.2 “爱捣乱”的嘟嘟不上幼儿园了
        4.2.1 主要问题行为表现
        4.2.2 家园合作过程
    4.3 “不守规则、破坏物品”的文文进步了
        4.3.1 主要问题行为表现
        4.3.2 家园合作过程
5 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困境及原因分析
    5.1 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困境
        5.1.1 教师想合作却不知如何合作
    5.2 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陷入困境的原因
        5.2.1 幼儿行为问题本身矫治难度大
        5.2.2 教师的专业性不足
        5.2.3 家长缺乏科学有效的育儿方法
6 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走出困境的策略与建议
    6.1 幼儿园改善家园合作的措施
        6.1.1 增强关于幼儿行为问题的专题培训
        6.1.2 拓宽教师与行为问题家长的交流途径
    6.2 教师提升家园合作质量的措施
        6.2.1 观察幼儿问题行为,分析问题行为原因
        6.2.2 寻找有效应对方式,正确指导家长
        6.2.3 掌握沟通技巧,及时给予反馈
    6.3 家长促进家园合作的措施
        6.3.1 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养方式
        6.3.2 正确认识幼儿的行为问题,主动配合老师实施干预
7 研究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家长篇)
附录2:半结构化访谈提纲(教师篇)
致谢

(5)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体育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2.3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2.4 体育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4.1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政策梳理
    4.2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内涵探寻
    4.3 本章小结
5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5.2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对象、原则和流程
    5.3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5.4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修正与优化
    5.5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意义与说明
    5.6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7 本章小结
6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的研制与实证
    6.1 量表的研制
    6.2 预调研及量表修正
    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7.1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7.2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评分结果分析
    7.3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
    7.4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7.5 讨论
    7.6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建议、研究局限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建议
    8.2 研究局限
    8.3 展望
9 致谢
10 主要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个人简历

(6)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入学适应”主题开发研究 ——以与Q老师协同探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核心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2 Y中学“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过程
    2.1 研究现场的进入——合作关系建立、行动时间规划
    2.2 前期调研与问题明确——Y中学初一新生“入学适应”问题
        2.2.1 Y中学概况——城郊中学
        2.2.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2.2.3 初一新生“入学适应”现状调查
        2.2.4 初一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明确
    2.3 行动前的知识准备——理论知识以及行动研究方法的学习
        2.3.1 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取向的选择
        2.3.2 生命全程发展观中的“入学适应”
        2.3.3 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
        2.3.4 协同式行动研究方法的学习
    2.4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方案计划与实施——方案编制与实践
        2.4.1 “入学适应”主题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拟定
        2.4.2 “入学适应”子主题的选择与具体活动设计
        2.4.3 “入学适应”主题的活动实施方式确定
        2.4.4 “入学适应”主题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选择
        2.4.5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方案的实施
    2.5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问题反思与改进——方案的调整
        2.5.1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问题反思
        2.5.2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改进
    2.6 “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方案再实施——方案的再实践
        2.6.1 课前准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2.6.2 课上实施——多种方法观察课堂“活动”
        2.6.3 课后总结——五人小组会议
        2.6.4 期末评价——灵活多样的过程性评价
3 研究结果
    3.1 “入学适应”主题目标设计具有层次性
    3.2 “入学适应”主题具体活动进行“螺旋式”设计
    3.3 “入学适应”主题实施“活动教学”
    3.4 “入学适应”主题以“发展性”评价取向为主
    3.5 协同式行动研究法是进行课程校本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
4 研究反思
    4.1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未来改进
        4.1.1 增强“入学适应”主题的子主题和具体活动的可选择性
        4.1.2 “活动教学”课堂中需要纪律控制
        4.1.3 建构“入学适应”主题教育的评价体系
    4.2 Q老师在协同式行动研究中的专业成长
        4.2.1 教育理念的改变
        4.2.2 课程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知识的改变
        4.2.3 课程开发能力与反思能力的改变
        4.2.4 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的改变
    4.3 协同式行动研究下课程校本开发的“合作关系”
        4.3.1 合作双方的角色定位
        4.3.2 开发中的“协同合作关系”
        4.3.3 开发中的“深度协同”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流动儿童教育权的重要性
        1.1.2 中国流动儿童教育权问题的迫切性
        1.1.3 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的政策具有代表性
    1.2 研究综述
        1.2.1 流动儿童教育
        1.2.2 流动儿童教育政策
        1.2.3 教育权
    1.3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核心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教育政策变迁中流动儿童教育权的认识
    2.1 20 世纪60至70 年代——萌芽阶段
        2.1.1 《初等与中等教育法》
        2.1.2 《流动儿童教育计划》
    2.2 20 世纪70 年代至21 世纪初——发展阶段
        2.2.1 《双语教育法》
        2.2.2 《平等教育机会法》
        2.2.3 《改进美国学校法》
    2.3 21 世纪初至今——完善阶段
        2.3.1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
        2.3.2 《改革蓝图》
        2.3.3 《每一个学生成功法》
3 教育政策项目中流动儿童教育权的内容
    3.1 流动儿童身份鉴别与认证项目——身份权
    3.2 双语教育项目——语言权
    3.3 信息网络项目——技术条件利用权
    3.4 暑期辅导项目——补偿教育条件利用权
    3.5 教师培训项目——师资条件利用权
    3.6 家长参与项目——家庭资源条件利用权
4 教育政策实施中流动儿童教育权的现状
    4.1 教育政策实施的现状
    4.2 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取得的成就
        4.2.1 流动儿童教育机会增多,享有身份权
        4.2.2 流动儿童教育条件丰富,享有主动权
        4.2.3 流动儿童学习成绩提升,享有成功权
        4.2.4 教育政策实施更具多样性,灵活性
    4.3 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存在的不足
        4.3.1 部分流动儿童依然无法享受教育机会,身份定义模糊
        4.3.2 教育质量难提升,结果难以达到平等
        4.3.3 缺乏统一的政策执行机构,效率不高
        4.3.4 流动儿童自主选择教育程度不够
5 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的思考与启示
    5.1 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的思考
        5.1.1 聚焦公平与正义,教育权的基础
        5.1.2 实施政策“软硬兼施”,教育权实现的途径
        5.1.3 流动儿童教育权是享受教育,不是接受教育
    5.2 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的启示
        5.2.1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流动儿童教育权利
        5.2.2 设立多元化的流动儿童教育项目
        5.2.3 广泛运用网络和信息技术,促进区域之间合作
        5.2.4 提倡以流动儿童为主体的教育权利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认知
        2.1.1 “工匠”的定义
        2.1.2 工匠精神的概念内涵研究
        2.1.3 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
        2.1.4 高校工匠精神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
    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研究综述
        2.2.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概念研究
        2.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评价研究
        2.2.3 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2.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研究综述
        2.3.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概念内涵研究
        2.3.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研究
        2.3.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评价研究
    2.4 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工匠精神与能力培养调查分析
        4.1.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分析
        4.1.2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
        4.1.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重要程度调查分析
        4.1.4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形成机制分析
        4.1.5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4.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理论分析
        4.2.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4.2.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意蕴
        4.2.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分析
    4.3 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实践分析
        4.3.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需求
        4.3.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原则
        4.3.3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
        4.3.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4.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实践融合策略
        4.4.1 传于“文”——文化传承
        4.4.2 立于“气”——社会价值风气引领
        4.4.3 形于“学”——学校教育实践
        4.4.4 精于“教”——教学过程渗透
        4.4.5 成于“人”——学生自我学习结果化
    4.5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机制保障
        4.5.1 政策保障,传承有据
        4.5.2 制度建设,推行有力
        4.5.3 价值导向,榜样引领
        4.5.4 完善机制,评价科学
        4.5.5 教育投入,言传身教
        4.5.6 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内外对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日益增加
        1.2.2 运动不足成为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
        1.2.3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
        1.2.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1.5.1 研究内容
        1.5.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6 研究技术路线、思路与创新点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研究思路
        1.6.3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习惯
        2.1.1 习惯的定义
        2.1.2 习惯的心理学机制
    2.2 体育锻炼习惯
        2.2.1 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及其特征
        2.2.2 体育锻炼习惯的产生-保持-打破
        2.2.3 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2.4 体育锻炼习惯测量方法
        2.2.5 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体育锻炼习惯相关研究
        2.2.6 体育锻炼习惯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2.2.7 体育锻炼习惯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3 相关理论基础
    3.1 体育锻炼行为相关理论模型
        3.1.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3.1.2 跨理论模型
        3.1.3 自我决定理论
        3.1.4 社会认知理论
    3.2 习惯的双系统理论
        3.2.1 双系统理论——目标与习惯
        3.2.2 双系统模型的建构
        3.2.3 双系统模型的控制
    3.3 本章小结
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调查与访谈
    4.1 现状调查与访谈的意义
    4.2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问卷的发放
        4.2.1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
        4.2.2 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
        4.2.3 问卷发放情况
    4.3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和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4.3.1 健康情形和生活方式
        4.3.2 身体活动量
        4.3.3 学校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4.3.4 青少年健康意识
        4.3.5 体育锻炼习惯和影响因素初步调查
    4.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访谈
        4.4.1 访谈对象简介
        4.4.2 访谈内容主题结构检验
        4.4.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与养成过程访谈结果
    4.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分析
        4.5.1 青少年对自己的健康现状较满意
        4.5.2 久坐和屏幕依赖的不良生活方式值得关注
        4.5.3 有一定的健康意识但锻炼知识有所欠缺
        4.5.4 男生体力活动情况优于女生
        4.5.5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社团有待进一步加强
        4.5.6 亟待环境改变促进锻炼习惯养成
    4.6 本章小结
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建构与验证
    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建构的意义
    5.2 研究工具和分析方法阐释
        5.2.1 影响因素模块划分
        5.2.2 影响因素条目与AHP赋权方法
        5.2.3 量表与问卷发放
        5.2.4 层次聚类分析
        5.2.5 验证性因素分析
    5.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5.3.1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与优化
        5.3.2 专家对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赋权
        5.3.3 赋权前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和SRHI回归分析
        5.3.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与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5.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数据结果讨论
    5.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路径理论分析
        5.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5.5.2 聚类因子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5.5.3 个人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4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5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6 社会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6 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探析
        5.6.1 不同性别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6.2 不同年龄段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6.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个案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作用机制与干预策略
    6.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探讨
    6.2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影响因素机制阐释
        6.2.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机制理论基础
        6.2.2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作用特点探析
        6.2.3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个体层面作用机制
        6.2.4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社会层面作用机制
    6.3 体育锻炼习惯干预策略
        6.3.1 认知-意向-行动-保持
        6.3.2 锻炼意识的诱导
        6.3.3 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
        6.3.4 促进社区、学校与家庭体育网络体系的建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附录一 学生健康、体能活动及生活习惯问卷
    附录二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问卷(32 条目)
    附录三 锻炼习惯自我报告系数量表
    附录四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 AHP 专家问卷
    附录五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附录六 访谈对象名单及基本信息
    附录七 个案分析材料
10 致谢
11 博士就读期间研究经历

(10)基于TALIS2018的中英教师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以上海和英格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概念界定
    四 文献综述
    五 论文的研究方法、新意和思路
第一章 中英教师健康状况研究发展的比较
    第一节 中英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历史比较
    第二节 中英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比较
        一 上海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教师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二 英格兰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总体水平有待改善
    第三节 总结
第二章 中英教师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比较
    第一节 控制变量与教师健康状况的关系
        一 控制变量与上海教师健康状况的关系
        二 控制变量与英格兰教师健康状况的关系
    第二节 工作条件与教师健康状况的关系
        一 工作条件与上海教师健康状况的关系探究
        二 工作条件与英格兰教师健康状况的关系探究
    第三节 影响中英教师健康得工作条件比较
        一 中英教师的工作量分析:工作时间偏长
        二 中英学校的领导力分析:学校领导层亟需加强管理
        三 中英学校纪律分析:视情境不同而展现不同的特质
    第四节 总结
第三章 中英教师健康问题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教师健康问题阻碍自身职业发展
        一 健康问题导致教师职业幸福感降低
        二 健康问题导致教师工作满意度降低
    第二节 教师健康问题影响教育质量的发展
        一 健康问题导致教师队伍建设困难
        二 健康问题导致学校教育质量出现危机
    第三节 总结
第四章 英格兰教师健康保护的对策
    第一节 工作条件视角下的保护对策
        一 加强领导培训,提升学校领导力
        二 从意识和政府资源角度减少教师工作量
    第二节 辅导补助视角下的保护对策
        一 提高教师的工资补助
        二 为教师提供抚恤补贴
        三 提供全方位的心理辅导
    第三节 对英格兰教师健康保护措施的反思
        一 教师工作量超负荷是共同挑战:英国为此提供了调查和资源工具包
        二 不同条件下领导力对中英教师都有影响:单独作用下领导力对上海影响大,共同作用下领导力对英格兰的影响大
        三 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中英教师健康:英国政府选择与机构合作为教师提供心理辅导
    第四节 总结
第五章 中英教师健康比较研究的思考与启示
    第一节 中英教师健康比较研究的启示
        一 我国对教师健康的保护缺乏系统性
        二 我国社会福利体系亟需加强
        三 教育领域应与各行各业的积极互动
        四 我国教师的心理咨询意识不足
    第二节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与促进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以南华县沙桥中心学校天申堂片区为例[D]. 程祖寿.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王瑶. 吉林大学, 2021(01)
  • [3]淄博市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社会支持研究[D]. 魏功晋. 山东体育学院, 2021(02)
  • [4]行为问题幼儿的家园合作困境研究[D]. 蔡菁菁.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郑先常.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6]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入学适应”主题开发研究 ——以与Q老师协同探索为例[D]. 朱莉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D]. 许雅祈.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D]. 任大路.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9]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 褚昕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10]基于TALIS2018的中英教师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以上海和英格兰为例[D]. 张毓洁.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标签:;  ;  ;  ;  ;  

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促进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