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难点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赵育[1](2021)在《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及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中小学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经过多年的整治,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然而在校园周边地区却依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危及中小学生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这些隐患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其中指出,要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在学校周边探索实行学生安全区域制度。以此为背景,本文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河南省校园周边环境对中小学生安全产生的影响,认真剖析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困境及成因,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路径的角度出发,研究适合河南省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构建,以期能够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为政府、学校、社会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小学生安全保驾护航。本研究主要围绕四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总述,主要阐明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重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并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主要阐述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明确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的概念界定;并以非传统安全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习近平社会治理观点作为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调查研究,也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对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基本内容展开论述。首先,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调研方法,辅以案例分析法分析了中小学校园周边的安全形势,详细论述交通安全、治安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问题,探讨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困境;其次,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的成因,包括社会因素带来困扰与挑战,学校安全管理缺失,治理主体难以形成合力,未成年人自保能力不足,家庭安全管理不当几个方面;最后,对前文进行分析整合,探讨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路径,提出了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竞争、公共参与四位一体的建立路径,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协同治理,才能使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取得切实的成效。第四部分是结语,对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建立进行总结,分析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未来的展望。
孙伟焜[2](2021)在《苏州市农村社会治安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治安关乎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稳和谐,尤其是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其社会的治安防控和治理尤为关键和必要。伴随着苏州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加,治安问题频发。因此,在当前时期加大农村社会治安治理力度,健全农村治安防控体系,维护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是社会提出的重要需求。本文从苏州市农村社会治安治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其治安治理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以社会治理理论指导,针对当前苏州市农村社会治安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实现苏州市农村的长治久安。这将有助于充实和丰富基层农村治理理论,不断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通过研究发现,目前的苏州市农村社会治安治理总体保持稳定、治理主体能够实现多元化、其治理体系在不断完善、相关政府部门对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强、治理成效逐步显现。但仍然存在许多治安治理难题,如暴力犯罪和诈骗犯罪时有发生、防治“黄赌毒”形势严峻、治安事故频发、黑恶势力危害社会、非法组织等群体性事件频繁爆发。认为这些治安治理难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苏州市农村社会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贫富差距大,农村行政管理体制中基层组织治理能力不足、治安管理运行机制缺乏创新、缺乏专门的外来人员管理体系、乡村道德建设缺失、农村社会治安治理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等。为解决当前苏州市农村社会治安治理存在的问题,本文参考湛江市、高安市、上海市金山区等国内农村社会治安治理先进地区,借鉴其经验,针对苏州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经济平衡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拓“互联网+”的新型农村治安治理模式、加大外来人员管理力度、健全教育机制,树立文明乡风、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加大农村社会治安问题预防力度等对策,这对于苏州市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治兵[3](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黄邓楷[4](2020)在《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矛盾冲突愈发激烈,城市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建设平安校园和安全社区的呼声高涨,校园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城的社会结构相对复杂、空间高度开放共享,其校园环境安全管理更具挑战性。一方面,随着大学城扩张建设步伐的放缓,校园环境使用后评价逐渐引起重视,但评价对象以大学城物质环境为主,空间使用主体——学生的环境感知评价研究略显不足。另一方面,我国犯罪治理主要依赖法律震慑、治安防范等管理手段,较少基于空间视角利用环境规划设计方法预防犯罪。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学生的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探讨学生安全感与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关系。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整理、问卷调查、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和SPSS软件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知的联系,对安全感评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质化和量化分析,发掘宏观的空间位置和微观的街景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的关联,建立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指标体系,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论文研究可分成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旨在阐明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并进行国内外大学城及校园规划设计、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相关研究和实践的综述,强调环境规划设计手段在我国大学城校园安全管理中缺失的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现实背景基础。第二部分(第二章)是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立足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现状,梳理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等传统犯罪学理论和“街道眼”、可防卫空间、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等环境犯罪学理论,分析国内外CPTED理论的研究、相关实践案例与组织机构的发展趋势,总结可为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提供有益借鉴的CPTED应用经验。归纳并提炼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是问题分析和实证研究。首先,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开展单体校园的环境安全感评价探索性调研,对CPTED六要素进行信度分析、重要性排序、相关性分析,并挖掘高校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传统调查方法难以准确定位地点,无法对特定空间安全感评价进行定量分析;也较难识别影响安全感的环境特征,难以建立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为弥补上述缺陷,分别利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和照片打分法分析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安全感评价的宏观空间位置因素和微观街景特征因素,构建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第六章)是规律总结和策略研究。根据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分别阐述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对学生安全感评价的影响,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力图为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安全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了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环境安全感知评价的研究内容上都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果。本文研究成果可补充完善大学城环境安全规划设计导则,为我国高校校园安全环境的科学合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韩育林[5](2020)在《娱乐服务场所的夜间治安防控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时代的变迁,黑夜不再是社会发展在时间连续性上的阻隔,方兴未艾的夜间经济已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与此同时,夜间的治安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案件警情高发,安全风险加大,防控难度陡增。在如何平衡夜间娱乐休闲与社会秩序维护的问题上,当前社会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如何保障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秩序稳定成为一个应予重视的课题。本研究根据时空社会学理论、情境犯罪预防理论、死角理论,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娱乐服务场所的夜间治安状况和防控措施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问题主要表现在更易受“黄赌毒”侵扰、侵害人身安全类警情集中多发、发生火灾和遭受暴恐袭击的风险隐患增大、夜间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和非法留宿问题严重等方面。目前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公安机关为主导的夜间治安防控、“反应性警务”和“运动式整治”交替式的治安管控、以传统经验为主开展夜间治安检查、主要依靠视频监控的夜间安全技术防范。由于受到特殊时间空间的复杂交织、夜间治安秩序相关法律的缺乏、偏重管控打击的警务运行机制、未形成社会充分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场所岗位责任制的空间缺位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时段的治安防控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域外国家虽与我国国情不同,但仍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通过对荷兰、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做法的探讨,归纳出设置维护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的专门力量、充分动员非警务力量参与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规制娱乐服务场所的夜间经营、重视场域日常安保和应急管理等经验举措。结合国外的经验做法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的完善路径,主要有完善娱乐场所治安监管的法律制度建设;构建适应娱乐服务场所夜间防控的警务运行体系;构筑群防群治的基层防线;强化娱乐服务场所自身的夜间防范;加强娱乐服务场所关联区域的防控。极具潜力的夜间经济、庞大的娱乐服务市场及与之伴生的娱乐服务场所治安问题,凸显构建全时空治安防控模式的重要意义。娱乐服务场所作为夜间治安问题多发场所,影响到社会风气,关乎整体社会治安,娱乐服务场所的夜间治安防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理应根据时代的变迁发展完善。
虞文敏[6](2020)在《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的治安防控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导致的城市扩张和农村人口对城市资源需求的提升产生的人口迁移,使得原本泾渭分明的农村和城市的边界模糊甚至消除,产生具有特殊属性的城乡结合部区域,区别于“熟人社会”为主的农村和运行机制成熟的城市。人口流动频繁、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社会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使得城乡结合部成为治安问题频发的重点区域。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学校园,也成为财产损失、人身侵害等各类案、事件高发的场所。因此,系统化研究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问题的发生规律,对于强化城乡结合部校园治安管理,减少该区域违法犯罪,促进校园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中小学校园的治安防控工作,以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学校园为研究主体,根据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理论、防卫空间理论和犯罪机会理论,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围绕问题探究、原因分析、域外经验借鉴和对策建议四个层面展开。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的主要治安问题有:校外人员针对教师、学生实施违法犯罪方面;在校学生实施违法犯罪方面;学校教工实施违法犯罪方面。从家庭教育、学校和政府管理以及社会环境等角度进行剖析,产生这些治安问题的原因是: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复杂;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学生生源复杂;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安防配套设施不健全;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防控工作不到位等。国外制定校园安全法律;建立专门的校园警察机构;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提供充足的防控经费和科学的防控设施保障;实施全面科学的校园周界安全防范措施等经验做法对我国校园安保的有借鉴意义。为此,加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的治安防控,在政府层面,强化政府、公安机关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在校园治安防控方面的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对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和重点因素进行的摸排整顿;在校园管理层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园安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管理制度;在家庭教育层面,通过教育宣传优化家庭教育,创新教育监护模式,建立预防涉校案、事件的家庭防线。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事件的特征和规律并且找到与之对应的防范机制,为有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张猛[7](2020)在《论黑恶势力犯罪侦查中的情报工作》文中研究表明黑恶势力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的有组织犯罪形式,历来是我国司法机关重点打击的对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黑恶势力犯罪形态也不断演变,出现一些新型犯罪手段。历经数次“打(扫)黑除恶”专项整治工作,对黑恶势力犯罪的打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当前仍存在难以及时发现犯罪线索、难以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组织成员和经济基础等诸多难点。运用黑恶势力犯罪情报引导侦查工作的开展,通过对黑恶势力犯罪情报的分析与应用,可以有效破解侦查难题,有助于提高侦查工作的效率和主动性,深掘黑恶势力犯罪组织成员并彻底摧毁其经济基础。本文在明确黑恶势力犯罪概念和法律特征的基础上,围绕黑恶势力犯罪情报在侦查工作中的搜集、分析与应用展开论述。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分别阐述了黑恶势力犯罪和黑恶势力犯罪情报的概念,黑恶势力犯罪的法律特征、当前黑恶势力犯罪的特点以及侦查难点等。第二部分为黑恶势力犯罪情报的内容。分别论述了黑恶势力犯罪组织性方面、暴力性方面、经济性方面以及非法控制性方面等四个方面的情报内容。第三部分为黑恶势力犯罪情报的搜集。阐述了黑恶势力犯罪情报搜集的途径,总结了情报搜集的瓶颈并提出解决对策。第四部分为黑恶势力犯罪情报的分析。从黑恶势力犯罪情报的战略性分析和战术性分析两个层面进行论述,即战略性分析的目标和内容,以及战术性分析的目标和内容。第五部分为黑恶势力犯罪情报的应用。将黑恶势力犯罪情报分析成果应用于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工作之中,本部分同样从战略性应用和战术性应用两个层面展开论述。
王思成[8](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焦建淮[9](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的L市社会治安防控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创新的应用与普及,社会发展逐渐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在开启了一次时代转型的同时,也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必将带来社会治理的转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大数据不仅是一场技术和产业革命,也将带来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新技术带来更加便利的生活体现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传统社会治安防控手段难以应对的社会问题,需要作为社会治安防控主体的公安机关,充分利用大数据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大引擎,创新社会治安防控建设手段,建立汇聚大量数据资源的大数据中心,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情报指挥模式,巩固社会治安防控的单元及社会和圈层建设,不断完善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社会治安驾驭能力。近年来,L市在大数据背景下,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等技术不断构建新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本文通过对其建设现状的研究分析,得出L市初步构建了智慧治安防控体系,并形成了具有L市特色的“L市模式”。与此同时,其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漏洞,本文重点从构建指挥体系建设、治安圈层防控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L市提供借鉴。
黄敏[10](2020)在《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四会市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政府改革的关键时期,多重社会矛盾以及利益并存,人财物流动不断加剧,治安形势日趋复杂,社会治安防控形势愈加严峻。在我国社会治安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实现防控的360°全方位可将违法犯罪扼制在萌芽状态,切实消除违法犯罪滋生的土壤,从而有效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然而,高效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也不是公安部门单打独斗就能完成,需要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治安资源有效整合,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治安防控。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快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的构建实现有效遏制犯罪事件的发生,如何调动人防、物防、技防参与社会治安立体防控建设,对形成“搞好治安,人人有责”的局面,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优化四会市社会治安立体防控建设为目标,通过文献法、调研法、比较法分析研究防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剖析,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探索出一条能达到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的优势最大化的路径,从而实现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的高效率运转。同时借鉴国外和国内其他城市社会治安立体防控建设的先进经验,从如何优化四会市社会治安立体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措施。探索性的提出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四会市社会治安立体防控建设须转变思路加快转变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理念、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机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网络的建设、强化重点人员和重点地区的管控能力建议对策,希望从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人防、物防、技防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现最好的打击、预防、控制、管理效果,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成效、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安定。本文分五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是对本文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关于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第二章对社会治安的概念、特点及相关治理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章介绍了四会市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现状,并对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第四章列举和总结国内外若干城市在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社会治安立体防控工作上的做法及成功经验;第五章依据四会市治安防控现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完善四会市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的对策措施。
二、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难点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难点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生安全区域制度 |
二、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非传统安全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习近平社会治理观点 |
第三章 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困境 |
第一节 校园周边安全形势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第二节 校园周边安全形势调查结果 |
一、校园周边安全环境 |
二、校园周边安全法律法规关注与实施 |
三、校园周边安全治理主体 |
第三节 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问题分析 |
一、交通安全问题分析 |
二、治安安全问题分析 |
三、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分析 |
四、消防安全问题分析 |
第四章 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的成因 |
第一节 社会因素带来困扰与挑战 |
一、城镇化的影响 |
二、市场化的影响 |
三、网络化的影响 |
四、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二节 学校安全管理缺失 |
一、安全教育观念滞后 |
二、安全教育专业教师匮乏 |
三、承担安全压力过重 |
四、安全管理权力具有局限性 |
第三节 治理主体难以形成合力 |
一、校园周边法治保障不充分 |
二、校园周边安全治理缺乏长效性 |
三、治理主体责任划分不明确 |
四、普通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不高 |
第四节 未成年人自保能力不足 |
一、中小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
二、中小学生防范技能匮乏 |
三、青春期叛逆心理波动 |
第五节 家庭安全管理不当 |
一、忽视家庭安全教育 |
二、过度呵护未成年人 |
三、监护职责履行不到位 |
第五章 建立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路径 |
第一节 政府主导的行政路径 |
一、构建中小学生安全区域治理部门联动机制 |
二、构建中小学生安全区域治理监管机制 |
三、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区域法律保障 |
第二节 学校管理的主体路径 |
一、完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 |
二、做好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
三、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
第三节 企业竞争的市场路径 |
一、推进市场化安保运行机制 |
二、积极鼓励市场筹集资金 |
三、转变学校周边企业经营理念 |
第四节 公共参与的社会路径 |
一、增强社区责任意识 |
二、促进家庭积极参与 |
三、发挥媒体正面效应 |
四、鼓励非营利组织参与其中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治理调查问卷 |
附录 B |
附录 C 河南省3市7所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问题观察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苏州市农村社会治安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社会治安治理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农村社会治安治理概念界定 |
2.1.1 农村的内涵与特征 |
2.1.2 社会治安概念 |
2.1.3 农村社会治安治理 |
2.2 农村社会治安治理理论基础 |
2.2.1 社会矛盾冲突理论 |
2.2.2 地方政府治理理论 |
第三章 苏州市农村社会治安治理现状 |
3.1 社会治安总体保持稳定 |
3.2 治理主体实现多元化 |
3.3 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
3.4 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强 |
3.5 治理成效逐步显现 |
第四章 苏州市农村社会治安治理的难点和原因剖析 |
4.1 苏州市农村社会治安治理难点 |
4.1.1 暴力犯罪和诈骗犯罪时有发生 |
4.1.2 防治“黄赌毒”形势严峻 |
4.1.3 治安事故隐患重重 |
4.1.4 扫黑除恶难度大 |
4.1.5 非法组织等群体性事件频发 |
4.2 苏州市农村社会治安治理难点问题原因剖析 |
4.2.1 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贫富差距大 |
4.2.2 基层组织治理能力不强 |
4.2.3 治安治理管理运行机制缺乏创新 |
4.2.4 缺乏专门的外来人员管理体系 |
4.2.5 乡村道德建设不足 |
4.2.6 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
第五章 国内农村社会治安治理先进地区经验借鉴 |
5.1 湛江市农村治安治理实践 |
5.2 高安市农村治安治理实践 |
5.3 上海市金山区农村治安治理实践 |
5.4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农村治安治理实践 |
5.5 国内先进地区经验借鉴 |
5.5.1 缩小贫富差距 |
5.5.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
5.5.3 重视宣传教育 |
5.5.4 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
5.5.5 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 |
第六章 苏州市农村社会治安治理对策 |
6.1 推进农村经济平衡发展 |
6.2 加强基层政府组织建设 |
6.3 开拓“互联网+”的新型农村治安治理模式 |
6.4 构建外来人员管理体系 |
6.5 健全教育机制,树立文明乡风 |
6.6 加强制度建设 |
6.7 加大农村社会治安问题预防力度 |
6.8 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
1.1 指导思想 |
1.1.1 乡村振兴战略 |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
1.2 理论基础 |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
1.2.2 乡村旅游理论 |
1.2.3 产业融合理论 |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历史文化概况 |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可比性原则 |
4.1.4 可行性原则 |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1.1 老人村概况 |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2.1 桃坪村概况 |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3.1 坪头村概况 |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5.4.1 整体评价 |
5.4.2 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人力资本欠缺 |
6.3.2 土地资源制约 |
6.3.3 资金制约 |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
6.3.6 村寨原子化 |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五:访谈纪要 |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4)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
2.1 国外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
2.1.1 传统犯罪学理论 |
2.1.2 环境犯罪学理论 |
2.1.3 CPTED相关组织机构 |
2.1.4 CPTED相关实践案例 |
2.2 国内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
2.2.1 CPTED理论基础研究 |
2.2.2 CPTED技术基础研究 |
2.2.3 CPTED设计方法研究 |
2.2.4 国内CPTED研究进展总结 |
2.3 环境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
2.3.1 评价方法趋向多元化发展 |
2.3.2 评价内容愈加丰富 |
2.4 结语 |
第三章 高校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先导性研究 |
3.1 研究概述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对象 |
3.2.2 数据获取 |
3.2.3 研究方法 |
3.3 CPTED六要素分析 |
3.3.1 CPTED六要素信度分析 |
3.3.2 CPTED六要素相关性分析 |
3.3.3 CPTED六要素重要性程度 |
3.4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分析 |
3.4.1 学生安全感评价整体水平 |
3.4.2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
3.4.3 校园边际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
3.4.4 校园内部区域环境特征分析 |
3.5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及优化策略 |
3.5.1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 |
3.5.2 单体校园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
3.6 结语 |
第四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内容 |
4.2.2 问卷设置 |
4.2.3 数据获取 |
4.2.4 研究方法 |
4.3 学生安全感评价水平分析 |
4.3.1 大学城与华工环境安全感评价水平差异 |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环境安全感水平 |
4.3.3 学生个体因素对环境安全感水平的影响 |
4.4 学生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4.1 空间地点标记的准确性 |
4.4.2 安全感评价高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
4.4.3 安全感评价低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
4.4.4 学生安全感与特定空间的距离关系 |
4.4.5 学生个体因素对安全感空间分布的影响 |
4.5 结论 |
4.5.1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的利与弊 |
4.5.2 大学城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
4.6 结语 |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概述 |
5.2 研究设计 |
5.2.1 实景照片选取 |
5.2.2 数据来源及获取 |
5.2.3 研究方法 |
5.3 安全感评价结果分析 |
5.3.1 安全感评价水平 |
5.3.2 安全感的空间分布 |
5.4 影响安全感的环境因素分析 |
5.4.1 绿视率 |
5.4.2 环境可视性 |
5.4.3 环境管理程度 |
5.4.4 环境美观程度 |
5.4.5 他人的存在 |
5.4.6 土地利用类型 |
5.5 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 |
5.6 结论 |
5.6.1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
5.6.2 提升安全感的环境设计和管理策略 |
5.7 结语 |
第六章 提升环境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 |
6.1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规划策略 |
6.1.1 提倡校城一体的规划设计策略 |
6.1.2 强调紧凑用地的土地开发策略 |
6.1.3 主张步行舒适的交通组织策略 |
6.1.4 重视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策略 |
6.1.5 优化中心绿地的空间共享策略 |
6.2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设计策略 |
6.2.1 保证绿化空间视线通透 |
6.2.2 改善户外空间设施设计 |
6.2.3 激活临街界面空间活力 |
6.2.4 重视边际空间维护管理 |
6.2.5 提高夜间环境照明水平 |
6.2.6 加强监控设施监视能力 |
6.3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管理策略 |
6.3.1 加强高校安防系统建设 |
6.3.2 建立犯罪预防规划体系 |
6.3.3 重视学生安全教育普及 |
6.3.4 转变传统安全管理理念 |
6.3.5 推进校园法制管理建设 |
6.4 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园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
附录2 :广州大学城校园环境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
附录3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分调查问卷照片节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娱乐服务场所的夜间治安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概念界定 |
1.2.1 娱乐服务场所 |
1.2.2 夜间 |
1.3 研究现状 |
1.4 理论基础 |
1.4.1 时空社会学理论 |
1.4.2 情境犯罪预防理论 |
1.4.3 死角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1.5.1 调查研究法 |
1.5.2 文献研究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2 娱乐服务场所夜间的主要治安问题 |
2.1 更易受“黄赌毒”侵扰 |
2.1.1 难以根治的卖淫嫖娼问题 |
2.1.2 “变幻多端”的赌博问题 |
2.1.3 日益严峻的吸贩毒问题 |
2.2 侵害人身安全类违法犯罪案件集中多发 |
2.2.1 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类警情居高不下 |
2.2.2 易发生“捡尸”类性侵犯罪 |
2.3 发生火灾事故和遭受暴恐袭击的风险隐患增大 |
2.3.1 发生火灾事故的安全隐患大 |
2.3.2 遭受暴恐袭击的潜在风险高 |
2.4 夜间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和非法留宿问题严重 |
2.4.1 夜间违规接纳未成年人问题屡禁不止 |
2.4.2 非法留宿问题日趋严重 |
3 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
3.1 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的现状 |
3.1.1 以公安机关为主导的夜间治安防控 |
3.1.2 “反应性警务”和“运动式整治”交替式的治安管控 |
3.1.3 以传统经验为主开展夜间治安检查 |
3.1.4 主要依靠视频监控的夜间安全技术防范 |
3.2 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的制约因素 |
3.2.1 特殊时间空间的复杂交织 |
3.2.2 夜间治安秩序相关法律的缺乏 |
3.2.2.1 娱乐休闲的相关规定未能及时跟进场所夜防形势 |
3.2.2.2 管理主体的职责义务不明确 |
3.2.2.3 对场所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 |
3.2.3 偏重管控打击的警务运行机制 |
3.2.3.1 秩序与自由权衡中治安控制力度选择的矛盾 |
3.2.3.2 受制于“重打轻防”的惯性思维定势 |
3.2.4 未形成社会充分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 |
3.2.4.1 缺乏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 |
3.2.4.2 群众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不足 |
3.2.5 场所岗位责任制的空间缺位 |
4 国外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的经验借鉴 |
4.1 设置维护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的专门力量 |
4.1.1 荷兰的“夜间市长”制 |
4.1.2 德国的“风纪警察”制 |
4.1.3 英国的“夜皇”制 |
4.2 充分动员非警务力量参与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 |
4.2.1 澳大利亚的“绅士协议” |
4.2.2 美国的商业性警务 |
4.2.3 新加坡的邻里社会动员 |
4.3 规制娱乐服务场所夜间经营 |
4.3.1 对营业时间的限制 |
4.3.2 对酒精饮料售卖与饮用的限制 |
4.3.3 对来场所娱乐休闲人员的限制 |
4.4 重视娱乐服务场所及其相关场域的日常安保和应急管理 |
4.4.1 专业化的场所安保方式 |
4.4.2 扩大至场所周边的夜间巡逻防护 |
4.4.3 构建场所遭受暴恐袭击的应急机制 |
4.5 国外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经验的辩证认识 |
5 完善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防控的具体路径 |
5.1 完善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监管的法律制度建设 |
5.1.1 突出防控娱乐服务场所夜间治安问题的专门立法 |
5.1.2 明确娱乐服务场所管理主体的职责与义务 |
5.1.3 加大对娱乐服务场所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
5.2 构建适应娱乐服务场所夜间防控的警务运行体系 |
5.2.1 基于智慧警务织密夜间信息防控网 |
5.2.2 形成常态化夜间警务运作模式 |
5.2.3 增设维护场所秩序的专职警务人员 |
5.2.4 提升警察夜间执法执勤能力 |
5.3 构筑群防群治的基层防线 |
5.3.1 完善场所从业人员和消费人员的举报激励机制 |
5.3.2 发动周边群众参与场所巡防工作 |
5.4 强化娱乐服务场所自身的夜间防范 |
5.4.1 合理设置场所内部布局 |
5.4.2 规范从业人员的身份识别登记 |
5.4.3 严格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拒进义务 |
5.4.4 强化场所内部的隐性安保力量 |
5.4.5 健全场所内部的应急处置预案 |
5.5 加强娱乐服务场所关联区域防控 |
5.5.1 增加夜间周边地区“见警”的覆盖面 |
5.5.2 强化场所周边街面照明及监控 |
5.5.3 加强场所周边区域巡逻守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一、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二、 在学期间参编的学术专着 |
致谢 |
(6)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的治安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实地调查法 |
1.3.3 案例分析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4.1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理论 |
1.4.2 防卫空间理论 |
1.4.3 犯罪机会理论 |
2 概念界定 |
2.1 城乡结合部 |
2.2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 |
2.3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防控 |
3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的主要治安问题 |
3.1 校外人员针对教师、学生实施违法犯罪方面 |
3.1.1 针对出入校园人员的极端暴力事件屡有发生 |
3.1.2 非法侵害校园人员财物案件频发 |
3.2 在校学生实施违法犯罪方面 |
3.2.1 校园欺凌行为明显多于城区 |
3.2.2 侵害学生财物案件占比较高 |
3.3 学校教工实施违法犯罪方面 |
3.3.1 故意伤害学生案件易发 |
3.3.2 猥亵、强奸学生案件时有发生 |
4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问题主要原因分析 |
4.1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复杂 |
4.1.1 校园周边征地拆迁导致无业人员剧增 |
4.1.2 校园周边房租低廉吸引大量流动人口集聚 |
4.1.3 校园周边小型不正规娱乐服务场所数量较多 |
4.2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学生生源复杂 |
4.2.1 大量留守儿童集中就读 |
4.2.2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多 |
4.3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安防配套设施不健全 |
4.3.1 技防设施不到位 |
4.3.2 物防设施不到位 |
4.3.3 人防措施不到位 |
4.4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防控工作不到位 |
4.4.1 政府相关部门对校园治安防控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不到位 |
4.4.2 对涉校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到位 |
4.4.3 对校园周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控不到位 |
4.4.4 基层警力不足,护学岗、校园警务室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
5 国外中小学校园治安防控经验借鉴 |
5.1 制定校园安全法律 |
5.2 建立专门的校园警察机构 |
5.3 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 |
5.4 提供充足的防控经费和科学的防控设施保障 |
5.5 实施全面科学的校园周界安全防范措施 |
6 加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防控的具体路径 |
6.1 政府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校园及其周边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
6.1.1 加大对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安全防控的支持力度 |
6.1.2 加大城乡结合部社会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
6.1.3 强化校园周边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管控 |
6.2 强化公安机关校园安全防控职能 |
6.2.1 强化对校园周边治安乱点的整治 |
6.2.2 加强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重点人员管理 |
6.2.3 加强城乡结合部校园周界的巡逻防控 |
6.2.4 加强对校内安保人员的指导 |
6.2.5 加强校园周边的群防群治工作 |
6.2.6 加大对城乡结合部涉校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
6.3 强化校园安防措施,健全安全管理模式 |
6.3.1 加大资金投入,健全校园安全防范措施 |
6.3.2 制定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 |
6.3.3 完善校园事故追究责任制,提高教职工安全意识 |
6.3.4 加强教师安全防范教育,提升教师队伍建设 |
6.3.5 加强学生法治教育和心理辅导,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
6.4 强化家庭教育,创新教育模式 |
6.4.1 强化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家庭的监护责任 |
6.4.2 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创建社区教育机制 |
6.4.3 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共建共管合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论黑恶势力犯罪侦查中的情报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概述 |
1.1 黑恶势力犯罪的概念 |
1.1.1 黑社会犯罪的概念 |
1.1.2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概念 |
1.1.3 恶势力犯罪的概念 |
1.2 黑恶势力犯罪的法律特征 |
1.2.1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法律特征 |
1.2.1.1 犯罪的组织性特征 |
1.2.1.2 犯罪的暴力性特征 |
1.2.1.3 犯罪的经济性特征 |
1.2.1.4 犯罪的非法控制性特征 |
1.2.2 恶势力犯罪的法律特征 |
1.2.2.1 犯罪组织性特征 |
1.2.2.2 犯罪行为特征 |
1.3 当前我国黑恶势力犯罪的基本特点 |
1.3.1 违法、犯罪活动涉及领域广 |
1.3.2 违法、犯罪活动隐蔽性强 |
1.3.3 违法、犯罪形式多样化 |
1.4 黑恶势力犯罪的侦查难点 |
1.5 黑恶势力犯罪情报概述 |
2 黑恶势力犯罪情报的内容 |
2.1 黑恶势力犯罪组织性方面的情报 |
2.2 黑恶势力犯罪暴力性方面的情报 |
2.3 黑恶势力犯罪经济性方面的情报 |
2.4 黑恶势力犯罪非法控制性方面的情报 |
3 黑恶势力犯罪情报的搜集 |
3.1 黑恶势力犯罪情报搜集的途径 |
3.1.1 公开搜集与秘密搜集相结合 |
3.1.2 群众工作与公安专门工作相结合 |
3.1.3 公安机关内部情报共享与外部信息交流相结合 |
3.2 黑恶势力犯罪情报搜集的瓶颈 |
3.2.1 情报搜集有盲点 |
3.2.2 情报搜集制度保障不力 |
3.2.2.1 情报人员缺乏制度的支持 |
3.2.2.2 情报搜集激励制度不完善 |
3.2.3 多种搜集途径缺乏互补和衔接 |
3.3 黑恶势力犯罪情报搜集瓶颈的突破 |
3.3.1 增强发现涉黑、涉恶情报的敏锐性 |
3.3.2 完善情报搜集制度 |
3.3.2.1 健全情报人员的管理、保护制度 |
3.3.2.2 完善情报搜集激励制度 |
3.3.3 强化情报搜集的互补与衔接 |
4 黑恶势力犯罪情报的分析 |
4.1 黑恶势力犯罪情报的战略性分析 |
4.1.1 黑恶势力犯罪情报战略性分析的目标 |
4.1.1.1 把握黑恶势力犯罪的发展动态 |
4.1.1.2 发现惩治黑恶势力犯罪中的不足 |
4.1.2 黑恶势力犯罪情报战略性分析的内容 |
4.1.2.1 黑恶势力犯罪发案趋势分析 |
4.1.2.2 黑恶势力犯罪手段特点分析 |
4.1.2.3 黑恶势力犯罪人员构成分析 |
4.1.2.4 黑恶势力犯罪治理环节的分析 |
4.2 黑恶势力犯罪情报的战术性分析 |
4.2.1 黑恶势力犯罪情报战术性分析的目标 |
4.2.1.1 判断案件性质及案件之间的关联 |
4.2.1.2 深入挖掘各类主客观犯罪证据 |
4.2.2 黑恶势力犯罪情报战术性分析的内容 |
4.2.2.1 对单起案件案情的分析 |
4.2.2.2 对多起案件的关联分析 |
4.2.2.3 对犯罪组织成员及其关系的分析 |
4.2.2.4 对涉案资金来源和去向的分析 |
5 黑恶势力犯罪情报的应用 |
5.1 黑恶势力犯罪情报战略层面的应用 |
5.1.1 促进法律规范的完善 |
5.1.2 强化黑恶势力犯罪治理 |
5.2 黑恶势力犯罪情报战术层面的应用 |
5.2.1 引导侦查人员及早发现案件线索 |
5.2.2 指引侦查人员开展案件串并 |
5.2.3 辅助侦查人员实施侦查询问 |
5.2.4 促进侦查人员落实阵地控制 |
5.2.5 指导侦查人员采取追逃工作 |
5.2.6 助力侦查人员组织审讯工作 |
5.2.7 协助侦查人员深挖“保护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核心研究方法 |
1.4.3 整体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大数据背景下的L市社会治安防控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大数据 |
2.1.2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控制论 |
2.2.2 系统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4 环境预防论 |
第三章 大数据背景下L市治安防控建设现状 |
3.1 大数据背景下L市治安防控建设发展历程 |
3.1.1 初步建设阶段(2000-2006) |
3.1.2 稳步推进设阶段(2007-2015) |
3.1.3 快速发展阶段(2016-2019) |
3.2 大数据背景下L市治安防控建设现状 |
3.2.1 建立了大数据平台支撑的社会治安防控“L市模式” |
3.2.2 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了社会治安防控警务运行机制 |
3.2.3 初步形成了智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第四章 L市大数据背景下社会治安防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1 顶层设计有待完善 |
4.1.1 上级政策指导欠缺 |
4.1.2 人才队伍建设不重视 |
4.2 建设主体参与程度不一 |
4.3 数据整合汇聚存在壁垒 |
4.3.1 大数据思维尚未全面建立 |
4.3.2 内部数据分散 |
4.3.3 外部数据获取较难 |
4.4 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方面不够严密 |
4.5 治安要素管控的智慧应用有待提升 |
4.6 情报指挥中心运行机制有待顺畅 |
第五章 大数据背景下国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经验 |
5.1 大数据背景下国内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经验 |
5.1.1 天津市南开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经验 |
5.1.2 中山市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经验 |
5.2 对L市完善社会治安防控建设的启示 |
第六章 进一步完善L市大数据背景下社会治安防控建设的对策 |
6.1 强化顶层设计 |
6.2 强化各参与部门主体权责落实 |
6.3 加强大数据整合与应用 |
6.4 强化治安防控的体系化建设 |
6.4.1 织密治安防控圈层 |
6.4.2 细化管控治安单元 |
6.5 强化治安要素的智慧管理 |
6.6 完善情报指挥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四会市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社会治安的概念 |
2.1.2 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的概念 |
2.2 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的管理体制 |
2.2.1 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的构成要素 |
2.2.2 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的基本职能 |
2.2.3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的主要内容 |
2.3 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的特点 |
2.3.1 防控手段将更加多元化 |
2.3.2 防控运行机制将更加灵活 |
2.3.3 防控科技化、信息化将日益提高 |
2.3.4 治安防控力量范围将不断扩大 |
2.4 相关理论 |
2.4.1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4.2 “破窗”理论 |
2.4.3 社会控制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四会市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现状 |
3.1 四会市社会治安的现状 |
3.2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四会市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的现状 |
3.2.1 加强四会市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人防主体力量 |
3.2.2 编织六张社会治安防控网 |
3.2.3 强化高发地区和高发人员的三大管控 |
3.3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四会市社会治安立体防控存在的问题 |
3.3.1 社会治安防控主体力量没有形成整体性治理结构 |
3.3.2 四会市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中重打轻防现象长期存在 |
3.3.3 社会治安防控手段比较单薄 |
3.3.4 警用资源配备严重不足 |
3.3.5 流动人口管理滞后 |
3.3.6 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阵地防控基础薄弱 |
3.4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四会市社会治安立体防控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领导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
3.4.2 立体防控资源配置与运作机制不合理 |
3.4.3 防控措施更新发展滞后于治安形势变化 |
3.4.4 流动人员管理服务机制不健全 |
3.4.5 考核奖励惩罚制度不统一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国内外城市社会治安立体防控及其经验借鉴 |
4.1 国外城市社会治安立体防控及其经验借鉴 |
4.1.1 日本社会治安立体防控 |
4.1.2 新加坡社会治安立体防控 |
4.1.3 英国社会治安立体防控 |
4.2 国内城市社会治安立体防控及其经验借鉴 |
4.2.1 香港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 |
4.2.2 嘉兴市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 |
4.3 国内外社会治安立体防控对四会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完善四会市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的对策措施 |
5.1 加快转变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理念 |
5.1.1 坚持党委、政府领导为中心的整体性治理理念 |
5.1.2 树立群防群治的理念 |
5.1.3 强化“预防为先”的理念 |
5.1.4 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 |
5.2 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机制 |
5.2.1 加强部门合作,建立高效联动机制 |
5.2.2 完善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 |
5.2.3 完善多元的保障机制 |
5.3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网络的建设 |
5.3.1 加强人防建设 |
5.3.2 巩固物防建设 |
5.3.3 优化技防建设 |
5.4 强化重点人员和重点地区的管控能力 |
5.4.1 加强重点场所的管控 |
5.4.2 夯实重点行业的管控 |
5.4.3 强化重点人员的管控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难点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及路径研究[D]. 赵育.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2]苏州市农村社会治安治理问题研究[D]. 孙伟焜.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3]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4]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黄邓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娱乐服务场所的夜间治安防控研究[D]. 韩育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02)
- [6]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的治安防控研究[D]. 虞文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1)
- [7]论黑恶势力犯罪侦查中的情报工作[D]. 张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8]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9]大数据背景下的L市社会治安防控建设研究[D]. 焦建淮. 河北大学, 2020(08)
- [10]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四会市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研究[D]. 黄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