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第一位来华的新教传教士—裨治文(论文文献综述)
毛耀辉[1](2022)在《论“译名之争”对《尚书》西传的影响——19世纪中西文化争与合的一个案例》文中认为从明末清初至清代中叶,伴随中西文化交流日益繁盛,西方人(主要是来华教士)透过经典文献理解中国文化的主观意愿日渐加深。其间,"礼仪之争"与"译名之争"对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刻,反映了中西文化相遇、碰撞、相适、融合的大致过程。学界较多侧重对其作独立考察,而较少关注它们与中国文化西传的关系,尤其是"译名之争"对中国典籍西传的影响,以及不同立场传教士在争论中的态度与倾向。作为流传至今最早的一部政史文献汇编,《尚书》尤为来华教士重点关注。他们努力找寻其中能被借鉴与利用的理据,从而为各自传教的主张与策略提供文献支撑。在"礼仪之争"的背景下,19世纪西方"译名之争"呈现出对立、反复、冲突的争论样态,既为后世考察《尚书》如何进入西方世界提供了一条主要途径,也提供了一个反思中西文化间"争"与"合"的重要视角。
黄涛[2](2021)在《论《中国丛报》的历史及其文化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在立国不久后,与晚清时期的中国开展了商贸和宗教的民间活动,进而开启了中美条约外交关系。《中国丛报》是美国传教士于1832年在广州开办的一份英文报刊,对当时中国历史和现实进行了学理化和新闻性的记载和报道。在其存续的20余年间,《中国丛报》既为中美关系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是中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特别是为美国早期汉学的诞生起到了筚路蓝缕的拓荒作用。
陈黛甜[3](2021)在《雅裨理在华南沿海地区的传教与社会活动研究(1830-1844)》文中研究表明
黄秋硕[4](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认为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王阳[5](2019)在《基督新教与西方新闻观念的对华扩散》文中指出基督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现象。基督新教2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须臾没有离开印刷文化的支持,甚至,很多时候二者是合二为一的。本文从基督新教的视角考察早期来华传教士报刊与早期中国报刊观念的关联,交代了天主教与新教在华传教的诸多不同,从英美神学理论发展与宗教运动的角度,详细揭示了新教传教士报刊的宗教动机,并建构了新教在华传播的三个维度(信仰、政治与文化)和三重视野(宗教教义、宗教意识形态与西方社会文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世纪传教士报刊的发展趋势,并阐释了报刊这一新知识的引入,如何形成、孕育了中国现代新闻观念的初始特征,包括科学知识传播孕育了近代报人的思想启蒙观念;西方新闻知识的中国化赋予了中国报刊鲜明的"文人论政"的传统;传教士报刊带来了现代报刊的专业规范等观念。
宫纳[6](2019)在《“他者”视角下《中国丛报》广州报道与城市形象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西方国家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新一轮的殖民扩张,对于他们来说,东方国家是未开化且野蛮的“他者”世界。随着海外传教运动的深入和中美贸易发展的兴起,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播“福音”,该时期传教士大都积聚在广州从事各项事业。《中国丛报》(1832年)是西方传教士创办于该时期的一份综合性英文月刊,广泛介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报道在华外国人的传教信息,以及来华外国人对中国的政治、时事、社会情况、城市发展、皇帝上谕、大臣奏折的评价。该报的出版持续了20年,有15年出版地都在广州。该报有大量报到广州的栏目,如“漫步广州”、“广州城介绍”、“广州地志”、“珠江河道介绍”等。西方传教士通过大量篇幅介绍广州,向世界人民塑造“他们眼中”的广州城市形象。本文把《中国丛报》广州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他者”的视角来梳理《中国丛报》塑造的广州形象。“礼仪之争”之前,西方国家对广州的印象是美好的,十分向往中国,而19世纪在华传教士创办的英文综合月刊《中国丛报》则显示了外国人对广州各方面的消极态度,在华外国人通过该报塑造了一个“他者”视角下的广州形象。本文重点探讨《中国丛报》的创办背景、栏目设置及其广州报道的栏目和篇章,整理广州报道文本并归类分析;通过探讨《中国丛报》“他者”视角下的广州报道文本、“他者”视角下广州报道的策略以及“他者”视角下广州报道与其形象塑造关系的成因,以此论述《中国丛报》广州城市“他者”形象的呈现。《中国丛报》对广州的报道及其塑造的广州城市形象并非客观,属于典型的“他者”报道和塑造的城市形象;辩证地探讨《中国丛报》广州城市报道及其城市形象的流传和现实意义,试图寻找广州走出“他者”视角下的形象塑造的方法。本文将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国丛报》与广州城市形象结合,立足于《中国丛报》中有关广州的报道,运用历史学和传播学理论和知识,致力于呈现《中国丛报》中塑造的广州形象,突出跨学科研究的特性,视角独特。其次本文以历史学的角度再分析《中国丛报》,对广州探索新型跨文化传播提供借鉴,以古鉴今。
董利[7](2019)在《美国商人奥立芬与早期来华传教士(1820—1851)》文中研究说明自鸦片战争后,通商与传教是西方对华的普遍诉求。借助不平等条约,欧美商人与传教士接踵而至。在诸多来华商人中,奥立芬是其中与众不同的人物,其在广州所创办的同孚洋行,在早期中美贸易关系和新教在华传教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奥立芬在华大力资助马礼逊、卫三畏、伯驾等传教士来华传教,并与他们在文教领域进行了频繁的互动,彼此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此外,奥立芬和同孚洋行的其他合伙人,还试图说服其他商人抵制鸦片贸易的诱惑,并与传教士们一起进行反鸦片贸易活动。上述奥立芬的所作所为获得了包括来华传教士在内的美国社会人士的普遍称赞,他也被誉为“美国对华传教之父”。因此,对美国商人奥立芬与早期来华传教士之间关系的研究,并给予客观评价,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晚清洋商与传教士在华活动的痕迹,从而窥探出中西方文化交流所蕴含的深层本质。
卓辉立[8](2019)在《晚清传教士群体的鸦片观演变(1807-1911)》文中认为鸦片输入与传教士来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近代史进程,影响深远。由鸦片贸易引发的鸦片战争,揭开了我国饱含屈辱近代史的序幕。从此“欧洲诸国与天朝立约,通商传教,来往自如”,开启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与此同时,大量传教士来华传教并居住,开启了宣教的黄金时代。“通商加传教”这一组合成为西方对华的普遍诉求,引发不小争议,令人诟病至今。在革命史研究范式的影响下,早期的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往往得出传教士是“鸦片帮凶”、“鸦片贩子”的结论。改革开放后,学界逐渐转向用文化交流与现代化的角度看待传教史,其中大多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传教士为“反鸦片斗士”。事实上,传教士群体对鸦片的认知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渐变的过程。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以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郭士立(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1803—1851)为代表的早期来华传教士,由于合法居住权和经费不足等问题,往往依附于鸦片商行或外交官,以换取他们对传教工作的支持,对鸦片贸易往往采取暧昧默许之态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来华传教士特别是医疗传教士的剧增,以德贞(John Dudgeon,1837—1901)、杨格非(Griffith John,1831—1912)、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1832—1905)为代表的中期传教士,开始从生理、道德、社会危机和传教前景等方面抨击鸦片贸易,揭露鸦片危害,对鸦片的负面评价达成一致观点。这种共识成为在华传教士群体合作的基础,在19世纪后半叶,以杜步西(Hampden Coit DuBose,1845—1910)、柏乐文(William Hector Park,1858—1927)为代表的后期传教士,不再停留于谴责鸦片贸易,而是积极参与禁烟运动:在各地建立戒烟所;出版反鸦片的着作;在三次全国传教士大会上提出反鸦片决议;成立跨宗派、跨国籍、跨身份的全国性反鸦片联盟——中国禁烟会;并推动官方禁烟与国际禁毒合作。1907年,清英政府签订《禁烟条约》;1909年万国禁烟会在上海成功召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这场运动走向高潮。自1807年第一位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入华,到1909年万国禁烟会在上海召开,正好跨越整整一个世纪。来华传教士群体对鸦片的态度,大体经历了暧昧默许、口头谴责和行动制止、禁烟官方化四个阶段,传教士也实现了从负面的鸦片贩形象到正面的反鸦片人士的转变。本文试图分析在晚清百年的历史里,作为一个群体的新教传教士鸦片观的演变,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及影响。
李思清[9](2018)在《新教早期译名之争背后的英美竞争——以差会档案为线索的考察》文中提出围绕圣经中"God"的中文译名问题发生于1807—1877年间的争论,被称为新教早期的译名之争。英美两国传教士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一方是"上帝派",一方是"神派"。双方互不妥协,最终导致上海译经委员会的决裂。翻译意图与论争意图错位,使得译名之争在取得可贵的学理深度之外,也带有浓厚的意气色彩。差会档案中的相关史料表明,译名之争也是另一种形态的英美竞争。传教士个人的译名主张常与所属阵营刻意保持一致。至于远在母国的差会总部,也是左右"译名之争"走向的看不见的手。
刘伟[10](2018)在《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礼逊作为基督新教首位来华传教士,在清政府教禁森严的背景下,借助文字传教、教育传教、医药传教等多种方法开展对华传播。其中,他探索开创了新闻传教,先后创办或者推动、参与创办共达6份中英文报刊,投入精力多,持续时期长,历史影响大,不仅推动了新教传教事业的发展,而且在中国近代新闻史的开篇占据了重要位置。本论文围绕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尤其是新闻传教活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论文共分5章。第一章分析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背景。第二章围绕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分析马礼逊新闻传播策略的确立与尝试。第三章研究英文季刊The Indo-Chinese Gleaner(《印中搜闻》)的办刊情况和面向英语世界的迂回传播特征。第四章聚焦马礼逊人生最后7年的新闻传教活动,包括参与The Canton及egister(《广州纪录报》)编辑,推动创办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直接创办《杂闻篇》和The Evangelist and Miscellanea Sinica(《传教者与中国杂报》),指出其从传教事业巅峰回落而欲借助新闻传教活动重振辉煌的最后挣扎和努力尝试。第五章对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进行总结,包括总体回顾以及评价其新闻传教活动的特点和影响。论文研究起草过程中,着力收集上述6份中英文报刊原文,通过分析第一手资料文本内容,研究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实践。主要提出以下观点:第一,马礼逊创建了新闻传教策略。这一策略既继承耶稣会文字传教的传统,又借鉴运用了 19世纪初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报业发展成果,开创了基督教对华传播的新模式,丰富了基督教对华传播实践,也为中国近代新闻史的开篇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二,马礼逊新闻传教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其新闻传教活动大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815年—1822年)持续7年办刊,扩大了欧美国家对来华传教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为马礼逊在英国及欧洲树立了崇隆声誉,也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开端。第二阶段(1827年至1834年)马礼逊传教事业 巅峰开始下落,由盛转衰,尽管他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新闻传教活动,但终因积劳成疾去世而中止。其新闻传教活动,既是鸦片战争爆发和中国门户洞开前这段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马礼逊20多年在华生存状态的客观写照。第三,细致研究《印中搜闻》影印本第一手资料,提出《印中搜闻》通过面向英语世界传播,吸引西方对中国社会的关注和在华传教艰难状况的同情,增进对伦敦会中国传教事业的支持,起到迂回传教的成效。《印中搜闻》是19世纪初期唯一出于向中国传教目的而创办、并以过半篇幅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的刊物,虽然中国新闻史对之提及甚少,但理应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第四,对与马礼逊有关的一些史实问题作出探究和澄清。其一,《印中搜闻》的性质定位。该刊编辑方针经历三次较大调整,由最初以宗教性为主转到宗教性、世俗性并重,继而转向世俗性为主、兼顾宗教性,其传教刊物的色彩不断淡化,但传教的使命始终没有卸下。其二,翻查《广州纪录报》并未发现《论出版自由》(The Press)原文,只找到一篇题目相似但内容不同的TThe Pressin Cina。因此,对过往认为马礼逊在《广州纪录报》上发表最早扞卫言论自由文章的观点提出疑问。其三,对《依湿杂说》就是The Evangelist and Miscellanea Sinaca的观点作出澄清。从《依湿杂说》出版时间看,与马礼逊新闻传教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倒是在内容上有某种关联。
二、美国第一位来华的新教传教士—裨治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第一位来华的新教传教士—裨治文(论文提纲范文)
(1)论“译名之争”对《尚书》西传的影响——19世纪中西文化争与合的一个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译名之争”与“礼仪之争”的关系 |
二、19世纪“译名之争”初期西方人眼中的《尚书》 |
三、“神”派教士对中国历史的忽视 |
四、“上帝”派教士对中国古史的重视 |
(一)麦都思译着与“译名之争”的联系 |
(二)麦都思对理雅各及其《尚书》译着的影响 |
五、结论 |
(2)论《中国丛报》的历史及其文化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4)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
3.《天道溯原》之影响 |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同文馆总教习 |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
2.丁韪良作品分析 |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
三、其他方面问题 |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
三、关于太平天国 |
四、关于晚清改革 |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
一、关于中国寓言 |
二、关于民间传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5)基督新教与西方新闻观念的对华扩散(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宣传”的诞生:天主教传道网络的形成 |
二、救赎迷途羔羊:新教在华传教的宗教(信仰)动机 |
三、意识形态与文化:新教在华传播的另两种视野 |
四、从宗教到世俗:在华传教士报刊的演变趋势 |
五、新闻知识1的引入:传教士报刊的观念影响 |
结语 |
(6)“他者”视角下《中国丛报》广州报道与城市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国丛报》研究概述 |
1.2.2 《中国丛报》城市报道研究 |
1.2.3 《中国丛报》城市报道的“他者”形象 |
1.2.4 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本分析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4 创新思路 |
第2章 塑造“他者”的情境:《中国丛报》传播情境分析 |
2.1 历史场:1750 年前西方国家构建的广州形象 |
2.2 传播场:《中国丛报》出版的传播情境 |
2.2.1 《中国丛报》创刊的社会背景 |
2.2.2 《中国丛报》办报群体 |
2.2.3 《中国丛报》的平行报刊 |
第3章 《中国丛报》广州城市报道主题 |
3.1 《中国丛报》栏目与主题设置 |
3.2 《中国丛报》广州城市报道主题 |
3.2.1 广州城市报道主题选取与分类 |
3.2.2 广州城市报道的栏目设置 |
3.2.3 广州城市报道的独立文章 |
第4章 广州城市“他者”形象呈现 |
4.1 “他者”视角下广州城市报道 |
4.1.1 风景秀丽的历史名城 |
4.1.2 畸形发展的贸易 |
4.1.3 黑暗的政治形态 |
4.1.4 浓郁的风土人情 |
4.1.5 纷杂的市井万象 |
4.1.6 小结 |
4.2 “他者”视角下广州城市报道与形象塑造之策略 |
4.2.1 广州报道的边缘性选题 |
4.2.2 拼音+辅助副文本的文化负载词模式 |
4.2.3 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的报道方式 |
4.3 他者视角报道广州的成因 |
4.3.1 差异与个体:编者对广州认知偏差 |
4.3.2 束缚与阴影:广州制度对外国人的制约 |
4.3.3 现实与观念:西方社会的转变 |
第5章 《中国丛报》他者视角的误读及现实意义 |
5.1 《中国丛报》的流传和影响 |
5.2 “他者”视角下广州形象之误读 |
5.3 “他者”视角下城市形象塑造的现实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中文专着 |
外国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7)美国商人奥立芬与早期来华传教士(1820—185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方法及材料 |
第一章 奥立芬与传教士来华的背景 |
第一节 早期中美关系的发展 |
第二节 基督教海外传教事业的兴起 |
第三节 奥立芬的生平述略 |
第二章 奥立芬与早期来华传教士的交往 |
第一节 奥立芬与马礼逊 |
第二节 奥立芬与卫三畏 |
第三节 奥立芬与其他传教士 |
第三章 奥立芬与早期来华传教士的传教事业 |
第一节 奥立芬与早期来华传教运动 |
第二节 奥立芬与传教士在文教领域的互动 |
第三节 奥立芬与来华传教士互动频繁的缘由 |
第四章 奥立芬与传教士的反鸦片贸易活动 |
第一节 早期来华洋商鸦片贸易的背景 |
第二节 奥立芬与传教士的反鸦片贸易举措 |
第三节 奥立芬与传教士反鸦片贸易的缘由 |
第五章 早期来华商业活动与传教事业的结合 |
第一节 早期来华传教士对奥立芬的评价 |
第二节 坚守商业道德:不仅仅只奥立芬一人 |
第三节 基督教伦理对来华商人商业活动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奥立芬资助过的部分来华传教士名录 |
附录2 奥立芬年谱表 |
附录3 奥立芬家谱表 |
附录4 奥立芬相关图版 |
参考文献 |
一、外文文献 |
(一)外文档案 |
(二)外文着作 |
(三)外文论文 |
二、中文文献 |
(一)中文译着 |
(二)中文着作 |
(三)中文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晚清传教士群体的鸦片观演变(1807-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暧昧不清:早期来华传教士与鸦片的相遇(1807-1842) |
第一节 传教士的传教热情与现实困境 |
第二节 晚清政府的鸦片政策 |
第三节 传教士与在华鸦片商人 |
第四节 传教士与在华外交官 |
第二章 群而攻之:中期传教士对鸦片的认知与谴责(1842-1862) |
第一节 “甚于砒霜十倍”:鸦片之生理危害 |
第二节 “罪恶之沼”:鸦片与道德问题 |
第三节 “帝国的深渊”:鸦片与社会危机 |
第四节 “福音的绊脚石”:鸦片与传教障碍 |
第五节 “撒旦的咒诅”:传教士对鸦片问题的宗教化构建 |
第三章 身体力行:后期传教士反鸦片活动的开展(1862-1907) |
第一节 传教士对鸦片状况的调查 |
第二节 各地基督教戒烟机构的出现 |
第三节 传教士的反鸦片出版与宣传 |
第四节 全国传教士大会的反鸦片议题及请愿活动 |
第五节 跨身份、跨国籍、跨宗派反鸦片联盟的形成 |
第六节 传教士反鸦片运动的国际合作 |
第四章 修成正果:传教士反鸦片运动的落幕(1907-1911) |
第一节 传教士与官方禁烟运动 |
第二节 清末反鸦片运动的成果 |
第三节 反鸦运动的延伸:传教士的反吗啡活动 |
第四节 各界对传教士反鸦片的回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与鸦片相关的在华传教士名录 |
附录二 :中国禁烟会面向所有在华传教士的调查表 |
附录三 :晚清计量单位换算表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新教早期译名之争背后的英美竞争——以差会档案为线索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10)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背景 |
第一节 早期基督教来华传播 |
第二节 马礼逊来华前的中国对外关系 |
第三节 马礼逊入华 |
第二章 对华新闻传教活动的初步展开 |
第一节 新闻传教的策略确立 |
第二节 对华新闻传教的肇始: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
第三节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历史影响 |
第三章 《印中搜闻》:面向英语世界的迂回新闻传教努力 |
第一节 《印中搜闻》创刊背景及经过 |
第二节 《印中搜闻》内容分析 |
第三节 《印中搜闻》传播特征分析 |
第四节 《印中搜闻》的传播效果与影响 |
第四章 对华新闻传教活动的艰难延续 |
第一节 重返中国后陷入艰难处境 |
第二节 参与和推动创办两份英文刊物 |
第三节 亲力亲为:马家印刷所的办报活动 |
第五章 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评价 |
第一节 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总述 |
第二节 马礼逊新闻传教活动的特点 |
第三节 马礼逊新闻传教活动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美国第一位来华的新教传教士—裨治文(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译名之争”对《尚书》西传的影响——19世纪中西文化争与合的一个案例[J]. 毛耀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论《中国丛报》的历史及其文化价值[J]. 黄涛. 唐都学刊, 2021(05)
- [3]雅裨理在华南沿海地区的传教与社会活动研究(1830-1844)[D]. 陈黛甜.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基督新教与西方新闻观念的对华扩散[A]. 王阳. 中国传媒大学第八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9
- [6]“他者”视角下《中国丛报》广州报道与城市形象研究[D]. 宫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7]美国商人奥立芬与早期来华传教士(1820—1851)[D]. 董利.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8]晚清传教士群体的鸦片观演变(1807-1911)[D]. 卓辉立.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新教早期译名之争背后的英美竞争——以差会档案为线索的考察[J]. 李思清. 国际汉学, 2018(01)
- [10]马礼逊对华传播活动研究[D]. 刘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