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虫草蝠蛾属一新种(鳞翅目:蝙蝠蛾科)(论文文献综述)
刘静远,朱雅君,张德利,傅怡宁,侯淑玲,印丽萍,陈仕江[1](2020)在《中药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对药效的影响、生物学特性、人工培育、系统分类、种类、地理分布以及分子系统学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对冬虫夏草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再生提供科学的方向。
韩日畴,吴华,陶海平,丘雪红,刘桂清,饶中臣,曹莉[2](2019)在《中国冬虫夏草研发70年》文中认为冬虫夏草是具有食药用价值的传统名贵生物资源,其研发历史贯穿从实验室到产业的全过程。低海拔人工培植成功开创了传统资源现代化的壮举,对科学和产业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从冬虫夏草菌、蝙蝠蛾寄主昆虫、冬虫夏草活性成分和药理药效作用、安全性等方面综述我国冬虫夏草70年研发进展、现存问题和未来展望。
陈晨[3](2019)在《分离自冬虫夏草子实体菌株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对冬虫夏草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然后从冬虫夏草菌的生物学特性、无性型的研究以及冬虫夏草相关菌的研究进行了重点综述。针对冬虫夏草菌一直未实现科赫氏法则的完整验证而存在争议,本实验希望通过对冬虫夏草上菌株的特性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益探索。以新鲜冬虫夏草子实体部分为实验材料,进行组织分离和子囊孢子分离,获取冬虫夏草上的真菌菌株,并对其进行了分类鉴定,对新发现的菌株进行了基本的生物学特性,其与中国被毛孢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寄主蝙蝠蛾幼虫的侵染率进行了研究,本实验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发明了一种简单高效实用的冬虫夏草子囊孢子分离方法—光斑标记法。2.组织分离得到了中国被毛孢菌株若干株,子囊孢子单孢分离菌株115株。3.分离鉴定了5株中国被毛孢以外的新菌株,其中TB-1为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TB-3和TB-4为枝孢菌Cladosporium sp.、FD为镰刀菌Fusarium sp.、MR-1可能是一未知新种。4.对5株真菌进行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确定了其最适温度、pH、碳源、氮源。5.确定了5株真菌与中国被毛孢的相关关系,5株供试菌株均能通过空间以及营养竞争的方式对中国被毛孢产生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会随中国被毛孢接种时间的提前而减弱。6.对这5株真菌进行了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回接侵染实验,侵染结果显示,5株供试菌株均能侵染蝙蝠蛾幼虫,侵染力依次为MR-1(73.3%)、TB-3(60%)、TB-4(65%)、TB-1(64%)、FD(70%)。7.MR-1、TB-3、TB-4、TB-1、FD属于冬虫夏草相关菌
陶盛昌,邱健健,李全平,钱正明,梅全喜,李文佳[4](2018)在《冬虫夏草培育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冬虫夏草是我国一味名贵滋补药材,具有很好的药用功效和保健功能。上世纪以来,人们对野生冬虫夏草的过度采挖,造成其资源稀缺,甚至濒临灭绝。笔者通过查阅调研冬虫夏草相关文献,对冬虫夏草的培育现状以及保鲜方法进行探讨,为加快培育冬虫夏草的产业化及鲜冬虫夏草保鲜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思路。结果显示,冬虫夏草的培育产业化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且鲜冬虫夏草的保鲜技术已实现产业化应用。
张萍[5](2018)在《冬虫夏草及发酵虫草类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冬虫夏草作为我国名贵的滋补强壮药材之一,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的功效,在医疗保健领域其价值不断攀升。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近年来过渡采挖,天然冬虫夏草资源日益匮乏,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这种供需矛盾直接导致冬虫夏草药材的销售价格急剧攀升,每公斤达到数十万元。伴随着冬虫夏草价格的上涨,市场上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因此人工发酵虫草菌丝体(菌粉)应运而生。目前发酵虫草菌丝体有5种之多,公认为冬虫夏草无性型菌种的只有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尽管其他菌种没有被承认或认可,但已成功培育成菌丝体(菌粉)在使用,并已开发成制剂。冬虫夏草与各发酵虫草菌丝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药效相似,难免有用发酵虫草菌丝体代替冬虫夏草投料的现象,目前冬虫夏草与各发酵虫草菌丝体的质量控制整体水平较低,缺乏专属性鉴别方法和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面对上述质量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因此,建立准确性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鉴别各种发酵虫草菌丝体和天然冬虫夏草的技术和方法迫在眉睫,对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及保护消费者利益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学位论文围绕冬虫夏草与各发酵虫草菌丝体的化学成分、蛋白类组分及分子生物学的菌种鉴定等分别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研究工作:1、针对具有药理活性的核苷类成分建立了核苷类成分特征图谱,同时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结果发现冬虫夏草药材中核苷类成分含量较低,而各发酵虫草菌丝体中核苷类成分含量均较高,且各成分相对比例不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独家生产的菌丝体其特征图谱的一致性较好,而多厂家生产的同一种菌丝体特征图谱一致性较差,不同企业间特征图谱相差较大,说明产品发酵工艺不同,特征图谱也不同。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各样品特征图谱的主要成分有3种,分别为尿苷、鸟苷和腺苷,在此研究基础上建立了 3种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2、真菌蛋白是一种特殊蛋白,由于菌种的种属差异,导致其真菌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采用蛋白酶切技术和液质联用多肽识别技术对各类样品进行研究。首先提取真菌蛋白后,经SDS-PAGE浓缩胶纯化,切胶,洗脱,用胰蛋白酶进行酶解,得到酶解液,进入液质联用色谱,建立6种样品的酶解质谱肽图。结合蛋白组学技术,对所有肽段进行主成分和偏最小二乘因子分析,寻找各样品的特征肽段,结合搜索相关数据库,对特征肽段进行序列鉴定,鉴定了冬虫夏草2个特征肽段及序列,发酵冬虫夏草菌丝体(百令胶囊菌粉)3个特征肽段及序列,人工虫草菌丝体(心肝宝胶囊菌粉)2个特征肽段及序列,发酵虫草菌丝体(金水宝胶囊菌粉)2个特征肽段及序列,虫草被孢菌丝体(至灵胶囊菌粉)1个特征肽段及序列,虫草头孢菌丝体(宁心宝胶囊菌粉)2个特征肽段及序列,建立了基于真菌特征肽段识别的数据库信息系统,为鉴别冬虫夏草与各发酵虫草菌丝体提供依据和方法。3、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各样品的核糖体RNA部分序列片段进行研究。首先考察了文献报道的常用6对引物对各样品的扩增情况,结果表明,ITS、LSU、SSU 3对引物能将样品扩增出单一条带。在此基础上,构建3对引物的样品系统发育树,采用辛普森多样性指数考察3对引物对样品的鉴别(分型)能力,结果ITS序列对虫草属真菌的鉴定能力最好。进一步对冬虫夏草和各发酵虫草菌丝体的ITS片段进行测序,序列剪切、拼接后,采用IDTDNA在线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经过多次筛选,得到冬虫夏草(百令胶囊菌粉)1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金水宝胶囊菌粉1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心肝宝胶囊菌粉(宁心宝胶囊菌粉)1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至灵胶囊菌粉1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最终建立了各样品的实时荧光PCR定性鉴别方法。4、针对样品中所含的氨基酸成分,建立了 PITC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虫草类样品中17种氨基酸成分,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针对不同虫草样品里的主要氨基酸成分进行了讨论,为合理制定冬虫夏草及各发酵虫草菌粉的氨基酸成分定量标准提供了完整的技术支持。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首次采用蛋白组学技术,对真菌蛋白的酶解肽段进行了研究,寻找到各样品的专属性特征肽段,并进行了肽段序列分析与鉴定,通过合成等手段,建立了测定用的对照物质。2、首次将生物质谱方法应用于冬虫夏草与各发酵虫草菌丝体(菌粉)的药材鉴定,通过冬虫夏草及各发酵虫草菌丝体样品的色谱质谱信息尤其是特征肽段数据信息库的建立,从蛋白水平解决了虫草类药材的鉴别难题。3、首次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冬虫夏草及各发酵虫草菌丝体进行基因研究。探讨了鉴别虫草类真菌的最佳鉴别序列片段,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筛选了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选后建立各样品实时荧光PCR鉴别方法。4、首次建立基于分子水平的虫草类药材鉴别标准。
李文佳,张宗耀,李全平,吕延华,蒋成吉,魏再鸿[6](2017)在《冬虫夏草寄主昆虫及其饲养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是一味传统的名贵中药材。虫草蝠蛾(Hepialus)作为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从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种类、鉴定方法及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和人工饲养等方面对虫草蝠蛾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旨在为今后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研究和饲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丘雪红,曹莉,韩日畴[7](2016)在《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现存问题与研究展望》文中认为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具有非常重要的食用与药用价值。本文从天然冬虫夏草的地理分布与形态特征,冬虫夏草菌的分离、分类、遗传与进化、大量培养,寄主昆虫蝠蛾的分类、分布、生物学与人工饲养,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与药效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冬虫夏草研究现存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易杰群,邹志文,郭技星,张古忍[8](2016)在《冬虫夏草寄主蒲氏钩蝠蛾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的观察》文中研究表明蒲氏钩蝠蛾Thitarodes pui(Zhang et al.)是冬虫夏草寄主昆虫之一,其雄成虫触角感受器在求偶交配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本研究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蒲氏钩蝠蛾雄成虫触角上的化学感受器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雄成虫触角上有7种感受器,即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钟形感受器、Bhm氏鬃毛和鳞形感受器,其中以毛形感受器和鳞形感受器数目最多,腔锥感受器又分为长栓形和短栓形两种。综合本研究结果与已知蝠蛾的触角感受器,发现蝠蛾触角感受器在表面结构、感受器类型等方面与其它鳞翅目昆虫存在差异。
邱乙,程元柳,彭成,万德光,沈才洪,易彬,侯飞侠,国锦琳[9](2015)在《中国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Berk.)G.H.Sung et al.(Cordyceps sinensis Berk.)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形成的复合体。自1965年朱弘复首次报道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以来,近50年来有七十余种寄主昆虫被报道,但报道相互矛盾情况较多,给冬虫夏草后续研究造成较大困扰。本课题组近10年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五个主产地样本采集鉴定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报道情况系统总结了60种主要的冬虫夏草寄主昆虫,发现主要为钩蝠蛾属、无钩蝠蛾属、蝠蛾属的昆虫幼虫。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分布有典型的地域特异性和狭域分布、垂直分布等地理特点。以上工作,为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研究以及根据昆虫种属进行产地溯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雷桅,税晓容[10](2015)在《冬虫夏草发生发育的生态响应》文中提出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自然资源稀少且尚未实现人工培植,自然生态环境对冬虫夏草的发生发育至关重要。从冬虫夏草的发生发育过程、生长习性及生态响应、寄主钩蝠蛾昆虫的系统学与地理分布以及生长发育和食性等方面阐述了生态条件对冬虫夏草的影响,以有利于这一珍稀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二、西藏虫草蝠蛾属一新种(鳞翅目:蝙蝠蛾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虫草蝠蛾属一新种(鳞翅目:蝙蝠蛾科)(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冬虫夏草药用功效与寄主昆虫 |
2 冬虫夏草的产地 |
3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
4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人工培育 |
5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系统分类研究及种类 |
6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分子系统学 |
6.1冬虫夏草寄主昆虫分子遗传标记 |
6.2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区域相关性 |
7 问题与展望 |
(2)中国冬虫夏草研发7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冬虫夏草分布 |
1.1 分布特点 |
1.2 关键影响因子 |
2 冬虫夏草真伪鉴定 |
3 冬虫夏草菌 |
3.1 培养和产业化 |
3.2 群体遗传 |
3.3 分子操作 |
4 冬虫夏草菌寄主昆虫 |
4.1 蝙蝠蛾昆虫分类 |
4.2 生物学和人工培育 |
4.3 肠道微生物 |
4.4 分子操作 |
5 冬虫夏草 |
5.1 菌群多样性 |
5.2 人工培育 |
5.3 生物化学与分子操作 |
6 冬虫夏草成分 |
7 冬虫夏草药效作用 |
7.1 抗氧化、抗衰老和抗疲劳 |
7.2 抑菌和抗病毒 |
7.3 抗炎和抗肿瘤 |
7.4 免疫调节 |
7.5 动物模型和临床应用 |
8 安全性 |
9 问题与展望 |
9.1 冬虫夏草菌的遗传操作 |
9.2 蝙蝠蛾昆虫的生殖调控 |
9.3 冬虫夏草菌与蝙蝠蛾昆虫的交互作用 |
9.4 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的智能化 |
9.5 冬虫夏草活性成分 |
9.6 冬虫夏草与环境的作用 |
9.7 保护与利用的协调 |
(3)分离自冬虫夏草子实体菌株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冬虫夏草的概述 |
1.1.1 形态特征与生活史 |
1.1.2 资源与分布 |
1.1.3 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
1.1.4 人工开发与应用 |
1.2 冬虫夏草菌的生物学特性 |
1.2.1 菌落培养特征 |
1.2.2 菌丝显微特征 |
1.2.3 分离方法 |
1.3 冬虫夏草无性型的研究 |
1.3.1 冬虫夏草无性型的确证 |
1.3.2 冬虫夏草菌无性型的争议 |
1.4 冬虫夏草相关菌的研究 |
1.4.1 相关菌的提出 |
1.4.2 相关菌与中国被毛孢的关系 |
1.4.3 ITS序列在真菌鉴定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
2.1.2 供试蝙蝠蛾幼虫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实验试剂 |
2.1.5 相关培养基和溶液 |
2.2 实验方法 |
2.2.1 冬虫夏草子实体的组织分离、纯化与培养 |
2.2.2 冬虫夏草子囊孢子单孢菌株的光斑法分离 |
2.2.3 DNA的提取和检测 |
2.2.4 ITS序列扩增反应及DNA测序 |
2.2.5 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6 分离菌株与中国被毛孢相互作用研究 |
2.2.7 分离菌株侵染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试验 |
2.2.8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菌株的分离 |
3.1.1 中国被毛孢的组织分离、纯化和培育 |
3.1.2子囊孢子的萌发培养实验 |
3.1.3 中国被毛孢形态子囊孢子单孢菌株的光斑法分离 |
3.1.4 中国被毛孢形态以外真菌菌株的分离 |
3.2 分离菌株的形态学描述 |
3.3 分子鉴定 |
3.3.1 分离菌株基因组DNA的电泳检测 |
3.3.2 分离菌株PCR产物的电泳检测 |
3.3.3 序列比对结果 |
3.3.4 系统发育树分析 |
3.4 生物学特性 |
3.4.1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4.2 pH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4.3 碳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3.4.4 氮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3.5 供试菌株与中国被毛孢相关关系研究 |
3.5.1 对峙培养实验 |
3.5.2 供试菌株与供试中国被毛孢ITS序列相似度比较分析 |
3.6 蝙蝠蛾幼虫回接侵染实验 |
3.6.1 MR-1 侵染蝙蝠蛾幼虫 |
3.6.2 TB-3 侵染蝙蝠蛾幼虫 |
3.6.3 TB-4 菌株侵染蝙蝠蛾幼虫 |
3.6.4 TB-1 菌株侵染蝙蝠蛾幼虫 |
3.6.5 FD菌株侵染蝙蝠蛾幼虫 |
4 讨论 |
4.1 中国被毛孢基因组DNA提取和ITS片段扩增中的问题 |
4.2 中国被毛孢菌落形态多样性的问题 |
4.3 温度实验中温度范围的选择问题 |
4.4 对峙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
4.5 侵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测序结果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冬虫夏草培育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冬虫夏草培育研究 |
1.1 冬虫夏草的生长环境 |
1.2 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 |
1.3 冬虫夏草的菌种 |
1.4 冬虫夏草的侵染 |
1.5 冬虫夏草的培育 |
1.6 野生冬虫夏草与培育冬虫夏草的比较 |
2 鲜冬虫夏草的保鲜技术研究 |
2.1 鲜药的特点 |
2.2 鲜冬虫夏草的保鲜方法 |
3 结语 |
(5)冬虫夏草及发酵虫草类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词表 |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引言 |
1、冬虫夏草文献考证及产地 |
2、冬虫夏草常见伪品及人工分离、发酵培养现状 |
3、化学成分分析研究 |
第二节 冬虫夏草及发酵虫草制剂质量控制现状 |
1、质量标准收载 |
2、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1、特征图谱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2、质谱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3、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第四节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立题依据 |
2、研究内容 |
前言 |
第一章 冬虫夏草和各发酵虫草菌丝体(制剂)特征图谱及主成分研究 |
第一节 特征图谱建立及方法学考察 |
1、样品收集与鉴定 |
2、仪器与试药 |
3、分析方法建交与方法学考察 |
第二节 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
1、特征图谱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面积的确定 |
2、相似度评价 |
3、系统聚类分析 |
4、主成分分析 |
5、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主成分含量测定分析 |
1、样品收集 |
2、仪器与试药 |
3、分析方法建立 |
4、方法学考察 |
5、样品测定 |
6、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冬虫夏草与各发酵虫草菌丝体(制剂)特征肽段分析研究 |
第一节 真菌蛋白提取与酶解方法的建立 |
1、仪器与试药 |
2、真菌蛋白提取方法摸索 |
3、真菌蛋白提取方法 |
4、酶解条件考察 |
第二节 真菌蛋白酶解肽指纹图谱的建立 |
1、仪器与试药 |
2、色谱条件 |
3、质谱条件 |
4、样品溶液制备 |
5、方法学考察 |
6、数据采集 |
7、小结 |
第三节 冬虫夏草及各发酵虫草制剂特征肽段的寻找 |
1、数据分析 |
2、冬虫夏草及各发酵虫草菌粉的PCA分析 |
3、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冬虫夏草及各发酵虫草制剂特征肽段的序列鉴定 |
1、软件及数据库 |
2、检索条件 |
3、各虫草类样品特征肽的序列鉴定 |
4、小结 |
第五节 序列验证及特征肽段数据库的建立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特征肽序列验证结果 |
4、特征肽段数据库的建立 |
5、小结与对论 |
第三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虫草类真菌鉴别中的研究 |
第一节 真菌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
1、实验材料及试剂 |
2、提取方法优化 |
3、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通用引物筛选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构建系统发育树 |
1、实验材料 |
2、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 设计和筛选特异性引物和探针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4、验证 |
5、小结与讨论 |
第五节 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建立 |
1、实验材料 |
2、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4、检出限考察 |
5、实时荧光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第六节 冬虫夏草与发酵冬虫夏草菌丝体的鉴别方法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大样本验证 |
5、小结 |
第四章 冬虫夏草及各发酵虫草菌粉总氨基酸定量方法研究 |
第一节 氨基酸分析方法优化与建立 |
1、仪器与试药 |
2、溶液制备 |
3、实验方法优化 |
4、分析方法建立 |
第二节 实验方法学考察 |
1、样品提取方法考察 |
2、分析方法学考察 |
第三节 样品测定结果与分析 |
1、样品测定 |
2、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主要研究成果 |
(6)冬虫夏草寄主昆虫及其饲养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种类、鉴定及地理分布 |
1.1 寄主种类 |
1.2 寄主鉴定 |
1.3 寄主地理分布格局 |
2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生物学研究 |
2.1 生物学特性 |
2.2 寄主食性与天然饲料 |
2.2.1 寄主食性 |
2.2.2 天然饲料 |
2.3 寄主昆虫遗传多样性 |
3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人工饲养进展 |
3.1 研究历史 |
3.2 饲养种类 |
3.3 人工饲料 |
3.4 饲养技术 |
3.5 饲养装置及集约化饲养 |
4 病虫害 |
4.1 常见病虫害 |
4.1.1 细菌 |
4.1.2 拟青霉 |
4.1.3 绿僵菌 |
4.1.4 线虫 |
4.1.5 寄生昆虫 |
4.1.6 机械损伤 |
4.2 病虫害防治 |
5 存在问题与展望 |
5.1 寄主种类与冬虫夏草 |
5.2 寄主昆虫选育 |
5.3 昆虫饲养代时 (生活史时间) |
5.4 人工饲料及装置 |
5.5 病虫害绿色防治 |
(7)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现存问题与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冬虫夏草的地理分布 |
1. 1 分布特点 |
1. 2 影响地理分布的关键因素 |
2 冬虫夏草形态特征 |
2. 1 冬虫夏草的形态特征 |
2. 2 不同虫草的差异 |
2. 3 冬虫夏草的鉴别 |
3 冬虫夏草真菌 |
3. 1 冬虫夏草真菌的分离 |
3. 2 冬虫夏草菌的形态 |
3. 3 冬虫夏草真菌的分类 |
3. 4 冬虫夏草真菌的遗传和进化 |
3. 5 冬虫夏草菌丝的大量培养 |
4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 蝠蛾 |
4. 1 蝙蝠蛾的分类 |
4. 2 蝙蝠蛾分布规律 |
4. 3 蝙蝠蛾的生物学 |
4. 4 蝙蝠蛾的人工饲养 |
5 冬虫夏草子实体的人工培育 |
6 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和药效作用 |
6. 1 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 |
6. 2 抑菌、抗炎、抗病毒作用 |
6. 3 抗氧化作用 |
6. 4 抗肿瘤作用 |
6. 5 免疫调节作用 |
6. 6 抗衰老作用 |
7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
7. 1 拉丁学名的命名与使用 |
7. 2 研究材料的可靠性 |
7. 3 冬虫夏草菌与寄主昆虫之间的关系 |
7. 4 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 |
(8)冬虫夏草寄主蒲氏钩蝠蛾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供试虫源 |
1. 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雄成虫触角形态特征 |
2. 2 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 |
3 结论与讨论 |
(9)中国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种类概况 |
2冬虫夏草寄主昆虫分布特点 |
3讨论 |
(10)冬虫夏草发生发育的生态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冬虫夏草的发生发育过程 |
2 冬虫夏草的生长习性与生态响应 |
3 寄主钩蝠蛾属昆虫的系统分类与地理分布 |
4 钩蝠蛾属昆虫的发育生物学习性 |
5 钩蝠蛾属昆虫的食性及食料植物 |
四、西藏虫草蝠蛾属一新种(鳞翅目:蝙蝠蛾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研究进展[J]. 刘静远,朱雅君,张德利,傅怡宁,侯淑玲,印丽萍,陈仕江. 西部中医药, 2020(12)
- [2]中国冬虫夏草研发70年[J]. 韩日畴,吴华,陶海平,丘雪红,刘桂清,饶中臣,曹莉. 应用昆虫学报, 2019(05)
- [3]分离自冬虫夏草子实体菌株的特性研究[D]. 陈晨.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4]冬虫夏草培育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陶盛昌,邱健健,李全平,钱正明,梅全喜,李文佳. 中药材, 2018(07)
- [5]冬虫夏草及发酵虫草类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 张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6]冬虫夏草寄主昆虫及其饲养技术研究进展[J]. 李文佳,张宗耀,李全平,吕延华,蒋成吉,魏再鸿. 世界中医药, 2017(12)
- [7]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现存问题与研究展望[J]. 丘雪红,曹莉,韩日畴. 环境昆虫学报, 2016(01)
- [8]冬虫夏草寄主蒲氏钩蝠蛾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的观察[J]. 易杰群,邹志文,郭技星,张古忍. 环境昆虫学报, 2016(01)
- [9]中国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研究[J]. 邱乙,程元柳,彭成,万德光,沈才洪,易彬,侯飞侠,国锦琳. 时珍国医国药, 2015(03)
- [10]冬虫夏草发生发育的生态响应[J]. 雷桅,税晓容. 湖北农业科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