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牙齿楔形缺损及磨损的临床分析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牙齿楔形缺损及磨损的临床分析

一、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牙齿楔状缺损与磨损发生情况的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萍[1](2021)在《两民族下颌第一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的CBCT测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锥形束CT评价下颌第一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探究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分别在不同性别、不同部位以及两个民族之间的下颌第一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是否有差异,为口腔医师进行临床牙体操作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和第六附属医院共200例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汉族、维吾尔族各100例。分别测量两个民族的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髓角至近中面、远中髓角至远中面、中央窝至髓室顶、颊侧髓角至颊面以及舌侧髓角至舌面的牙冠硬组织厚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汉族人群不同性别之间的下颌第一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维吾尔族人群不同性别之间的下颌第一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男性下颌第一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高于女性。汉族、维吾尔族人群不同部位之间的下颌第一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之间的下颌第一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汉族人群下颌第一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高于维吾尔族人群。结论: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的下颌第一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存在差异,维吾尔族人群的下颌第一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存在性别差异,且男性下颌第一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高于女性,提示我们在临床进行下颌第一磨牙牙体操作时应针对不同的民族甚至是不同性别,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减少或避免因牙体预备不当而导致牙髓炎症的发生。

马卉[2](2020)在《老年人口腔护理产品适老性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根据全国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数据可知,我国老年人的口腔情况依旧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口腔状况和身体情况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年纪的增长,老年人的身心都会发生一些增龄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老年人更易患上口腔疾病,如果没有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增加老年人患口腔疾病并发症的几率,病情严重者可能会残疾甚至有生命危险。导致老年人口腔问题越来越严重的罪魁祸首是长期以来:口腔的清洁不到位、不正确的刷牙方法、不合适的刷牙工具、对口腔护理的不重视、缺乏口腔健康知识和不了解自身的口腔状况。在中国的口腔护理产品中,专为老年人设计的产品很少,导致老年人对口腔专业护理几乎没有概念。传统的口腔护理产品无法针对老年人的口腔特性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也无法帮助老年人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因此,本研究将针对老年人的口腔问题展开口腔护理产品的适老性设计。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老年人的口腔护理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分析,调查目前口腔护理产品、市场政策和专利现状;接着引入适老性设计相关理论与Kano模型在用户需求探索上的方法优势,对后文展开设计调研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调研方法;而后面向老年群体,根据该群体口腔的增龄性变化以及生理、心理上的增龄性相关变化,总结出相应的口腔护理措施,对后文的调研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之后使用多种调研方法(用户访谈法、Kano问卷调查法、KJ法)来获取老年人对于口腔护理产品的真实需求,分析调研数据,确定功能需求优先级,得出设计要点;最后,根据设计策略结合当代科技技术,进行老年人智能口腔护理产品的设计探索,结合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硬件产品提供多种针对老年人需求的口腔清洁护理工具,检测老年人的口腔状况,软件产品指导老年人使用工具,并记录老年人刷牙情况和口腔问题,提供护理意见和牙科服务。本研究设计的集成式智能口腔护理仪旨在为老年人的口腔提供针对性清洁护理的同时能让其知晓自己的口腔健康情况,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方法与习惯,以一站式的服务解决老年人的各种口腔护理需求,同时也为其构建了具有交互体验感的口腔护理行为,并一定程度上减少老年人罹患口腔疾病的风险,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范华南,刘漪,李慧[3](2018)在《老年人牙齿楔状缺损的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老年人牙齿楔状缺损的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口腔科2015年12月—2017年7月收治200例老年人牙齿楔状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分析老年人牙齿楔状缺损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结果 6064岁年龄段人群牙齿楔状缺损发病率最高,而7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则相对较低,且男性人群牙齿楔状缺损发病率普遍高于女性(P<0.05)。6064岁年龄段楔状缺损患者,整体楔状缺损程度较轻,而75岁以上患者楔状缺损程度相对较重(P<0.05)。结论老年人容易发生牙齿楔状缺损问题,需要加强口腔健康检查,以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程亲秀[4](2017)在《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研究(附20例临床病例汇报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比较新型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与纳米流动树脂修复深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期间口腔科门诊收治的楔状缺损患者30例(50对前磨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将左右成对的前磨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整层充填流动树脂(Sure Fil SDR)整层充填固化,对照组采用纳米流动树脂(Filtek Z350)进行分层充填固化,观察充填术后充填体的表面光滑度、牙齿敏感情况等,评价两组患者充填修复后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充填1周后的敏感发生率及充填术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包括充填体完整性、边缘染色和继发龋发生率等)。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结果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充填1周后,实验组的敏感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充填6个月后,实验组充填体完整性、边缘染色和继发龋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整层充填流动树脂采用整层充填技术充填深楔状缺损能够达到与纳米流动树脂分层充填相似的临床效果,整层充填术后无明显敏感症状,预后充填体边缘染色不显着,也无显着的继发龋现象以及充填体脱落现象,而且一次性整层充填操作更加快捷,相对分层充填缩短了临床操作时间。

李菊,黎媛媛[5](2016)在《老年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自酸蚀粘接系统修复后对牙本质敏感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自酸蚀粘接系统修复老年伴重度磨耗的牙列缺损后,对牙本质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在口腔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中,选取牙列缺损(共2颗)伴重度磨耗者50例,共100颗缺损牙。将50例按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共50颗缺损牙;观察组中男12例,女13例,共50颗缺损牙。对照组采取全酸蚀粘接系统修复牙列缺损,观察组采取自酸蚀粘接系统修复,观测两组自修复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相关指标和牙本质敏感性。结果观察组的牙列外观评分、咀嚼功能评分、辅助发音功能评分、胃肠消化功能评分、精神心理状态评分在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牙本质敏感性在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伴重度磨耗的牙列缺损,全酸蚀粘接系统修复和自酸蚀粘接系统修复都能有效修复磨损的牙列,但是自酸蚀粘接系统修复后对重度磨损的牙本质敏感性的保护作用强于全酸蚀粘接系统修复,自酸蚀粘接系统修复对老年伴重度磨耗的牙列缺损患者的牙本质敏感性具有积极有效的修护和保护作用。

谢素舫[6](2013)在《老年牙齿楔状缺损的诊治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楔状缺损是发生在牙唇、颊面颈部的牙体非龋性疾病,多见于成人的前磨牙和尖牙[1]。楔状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不可逆性的牙体硬组织慢性损害性疾病,是牙齿颈部硬组织缓慢消耗而形成的缺损,呈"V"状,由于它的外形酷似木匠用的楔子,因而称之为楔状缺损。其缺损由2个平面相交而成,边缘整齐,表面坚硬光滑,一般均为牙组织本色,有时可有程度不等的着色,好发生于前磨牙,尤其是第一前磨牙,随年龄增长,楔状缺损

李晓洁,马敏,杨程,王兵,张敬,黄永清[7](2012)在《宁夏城市地区成年人楔状缺损状况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调查宁夏城市地区成年人群楔状缺损状况,为其预防保健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宁夏地区4 064名成年人的楔状缺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计算不同组别的楔状缺损患病率和治疗率;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楔状缺损总患病率为42.67%,各年龄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50~59岁组达到高峰但在6069岁组和≥70岁组反而降低。总治疗率为15.63%,且治疗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患病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指标在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率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指标在性别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楔状缺损患病率最高的是第1前磨牙(15.59%),第2磨牙楔状缺损患病率最低(0.26%)。各牙位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上颌牙齿楔状缺损患病率高于下颌牙齿,左侧牙齿患病率高于右侧,且2组指标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率最高者为第1前磨牙,且不同牙位组间的差异大多有统计学意义。④楔状缺损的发生与刷牙方式密切相关。结论:宁夏城市地区成年人楔状缺损与年龄和牙位有明显关系。其患病率高于治疗率,需要加强口腔预防与保健的宣传教育。

段志斌,马敏,董文亮,王兵,黄永清,朱琳虹,韩春华[8](2011)在《宁夏城市中老年人群牙体健康状况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宁夏城市中老年人群牙体健康状况,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并参考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宁夏地区2 160名城市中老年人的牙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龋病,楔状缺损,残根和磨损情况。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宁夏城市3544岁中年人患龋率为29.17%,龋均为0.49,女性较男性患龋严重,龋齿充填率为57.17%;楔状缺损患病率为45.19%;残根滞留率与重度磨耗率分别为12.87%和46.20%;(2)宁夏城市6574岁以上老年人患龋率为38.98%,龋均为1.57,龋齿充填率为54.08%;楔状缺损患病率为55.09%,残根滞留率与重度磨耗率分别为40.83%和60.65%,其中女性较男性残根滞留率高。结论:宁夏城市中老年人患龋率较低,楔状缺损,残根滞留和重度磨耗患病率较高,口腔自我保健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需要加强口腔预防与保健宣传教育。

冯丹丹[9](2011)在《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后抗折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重度楔状缺损患牙桩核冠修复后牙体抗折载荷和折裂模式的影响,为临床上重度楔状缺损患牙选择合适的桩核冠修复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自2010年8月到2010年10月就诊于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因正畸原因拔除的新鲜下颌第一前磨牙64颗,随机分为8组,每组8颗,各分组内容如下:A1-1组:不去除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楔状缺损下方无牙本质肩领,铸造桩核组A1-2组:不去除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楔状缺损下方无牙本质肩领,纤维桩核组A2-1组:不去除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楔状缺损下方有1.5mm牙本质肩领,铸造桩核组A2-2组:不去除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楔状缺损下方有1.5mm牙本质肩领,纤维桩核组B1-1组:去除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楔状缺损下方无牙本质肩领,铸造桩核组B1-2组:去除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楔状缺损下方无牙本质肩领,纤维桩核组B2-1组:去除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楔状缺损下方有1.5mm牙本质肩领,铸造桩核组B2-2组:去除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楔状缺损下方有1.5mm牙本质肩领,纤维桩核组所有离体牙根管治疗后建立楔状缺损模型,各组按分组内容进行重度楔状缺损牙体的桩核冠修复。修复完成后将所有样本牙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抗折载荷和折裂模式的测试,电子万能试验机加载方向与牙体长轴呈30°角,加载速度1mm/min,加载点位于牙冠颊尖颊侧0.5mm。记录测试结果,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结果。结果:1.抗折载荷:A1-1组:1.55±0.49KN;A1-2组:1.35±0.55 KN;A2-1组:1.22±0.42 KN;A2-2组:1.11±0.43 KN;B1-1组:0.78±0.14 KN;B1-2组:0.87±0.39 KN;B2-1组:1.28±0.46 KN;B2-2组:0.75±0.29 KN.方差分析各组数据间抗折载荷大小,结果显示:F=3.863,P=0.002<0.05,组间抗折载荷大小存在显着性差异。经LSD法两两比较,得出抗折载荷A1-1组>B1-1组,A1-2组>B1-2组, B2-1组>B1-1组, B2-1组>B2-2组,差异具有显着性。其它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2.折裂模式:根据冠根比例和桩核冠修复的要求,将颊侧楔状缺损下方无牙本质肩领组牙根折裂至冠边缘下1.5mm以内,桩脱位或桩折断且牙根未折裂者定位可修复性折裂,其他折裂方式定位不可修复性折裂。颊侧楔状缺损下方有牙本质肩领组桩脱位或折断且牙根无折裂者定位可修复性折裂,其他方式定为不可修复性折裂。A1-2组与B1-2组可复性折裂比例为37.5%,其他各组可复性折裂比例均为0%。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检验水准a=0.05,P=0.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各组可修复性折裂模式比例数值可知,组间差异存在于A1-2组与除B1-2组以外的其它6组间,B1-2组与除A1-2组以外的其它6组间,A1-2组与B1-2组可修复性折裂模式比例无统计学差异,A1-1组,A2-1组,A2-1组,B1-1组,B2-1组和B2-2组6组间可修复性折裂比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时,保留颊侧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有利于提高修复后牙体的抗折载荷,对折裂模式无影响。2.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时,当颊侧设计牙本质肩领并且使牙体桩核冠修复处于临床冠长不大于桩长的临界值时,牙本质肩领的存在使牙体折裂模式为不可复性折裂,并且由于多数情况下牙本质肩领的存在并不能够提高牙体抗折载荷,故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时,不建议在颊侧制备牙本质肩领。3.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时,相同条件下,铸造桩核修复的牙体抗折载荷不小于纤维桩核修复的牙体,但铸造桩核修复的牙体折裂线位置多延伸至牙根中下2/3部位,纤维桩核修复的牙体折裂位置多位于牙根上1/3部位,纤维桩核组可修复性折裂比例高于铸造桩核组。4.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时,保留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颊侧不设计牙本质肩领,铸造钴铬合金桩修复方式使牙体的抗折载荷最大,但此时牙体折裂模式多为不可复性折裂;保留楔状缺损上方悬突牙体,颊侧不设计牙本质肩领,纤维桩核修复方式使牙体抗折载荷大小仅次于铸造桩核修复方式,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且纤维桩核修复可修复性折裂比例高于铸造桩核组。5.临床上重度楔状缺损患牙桩核冠修复时应综合分析,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牙体预备方法。

王玲香[10](2011)在《山东地区汉族中老年第一前磨牙解剖形态测量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山东地区汉族中老年第一前磨牙的形态学测量及观察,获得山东地区汉族中老年第一前磨牙的各项形态学指标的测量数据,并与青少年相应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为口腔各学科临床、教学和科研提供解剖学资料及理论依据。方法:1、标本的收集收集2008.6-2010.12因龋病、牙周病、治疗需要等原因拔除的山东地区汉族45-81岁中老年人第一前磨牙174颗,按性别牙位分为A、B、C、D四组,标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高、民族、籍贯、牙位、拔牙原因等基本情况。另外从收集的所有标本中挑选出双根的上颌第一前磨牙30颗,不区分年龄和性别,置小瓶中备用。2、依据已建立的形态学测量标准,用游标卡尺测量4组牙齿的牙全长、冠长、根长、冠根比、颈宽、颈厚、冠宽、冠厚。用直线相关分析冠根各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并与本课题组之前对山东地区汉族青少年第一前磨牙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3、观察并记录各组第一前磨牙的牙根类型、根分叉位置和牙根形态,记录根分叉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4、根管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各组第一前磨牙根尖开口的数目、位置和形状,记录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5、在根管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双根的上颌前磨牙颊、腭根根尖的距离,记录以颊根为标志,腭根所在的位置。结果:1、获得山东地区汉族中老年人第一前磨牙的解剖外形测量数据。各组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冠根比,这与青少年组相同;变异系数最小的女性上颌为冠厚,下颌为冠宽,而男性则均为颈宽。T检验结果:中老年组上颌第一前磨牙男女组相比,牙全长、冠长、根长有高度统计学差异(p<0.01),下颌第一前磨牙男女组的牙全长、根长、冠根比、颈宽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青少年组女性与中老年组女性上颌第一前磨牙相比:根长、颈宽没有统计学意义,下颌第一前磨牙冠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组男性与中老年组男性上颌第一前磨牙相比:牙全长、颈宽无统计学差异;下颌第一前磨牙的牙全长、根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各组第一前磨牙的牙全长均与冠长、根长存在高度相关关系;冠厚与颈厚存在高度相关关系(p<0.01)。2、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分叉率为13.48%,直根率为34.83%,近远中向弯曲率为44.94%,颊舌向弯曲率为1.12%,“s”形弯曲占5.62%:下颌第一前磨牙根分叉率为1.18%,直根率为41.18%,近远中向弯曲率为51.76%,颊舌向弯曲率为3.53%,“s”形弯曲占2.35%。上颌第一前磨牙根面无凹陷的占18.18%,1个凹陷的占36.36%,两个凹陷的占45.45%,其中近中面凹陷占52.04%,远中面凹陷占47.96%;下颌第一前磨牙根面无凹陷的占58.33%,1个凹陷的占39.29%,2个凹陷的占2.38%,其中近中面凹陷占64.86%,远中面凹陷占32.43%,颊侧面凹陷占2.71%。3、上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开口数目较多,其中一个根尖开口数占33.71%,两个根尖开口数占50.56%,三个及以上占15.72%;下颌第一前磨牙一个根尖开口数占68.24%,两个根尖开口数占21.18%,三个及以上占10.59%。4、上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开口位于顶点的占35.12%,远中面占35.71%,近中面占14.88%,颊侧面占6.55%,腭侧面占7.74%;下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开口位于顶点的占36.59%,远中面占32.52%,近中面占17.07%,颊侧面占8.13%,腭侧面占5.69%。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最大距离女性上颌第一前磨牙为1.85mm,下颌为3.21mm;男性上颌为3.37mm,下颌为2.72mm。所有的平均值均小于lmm。5、96.7%的根尖位于与牙体长轴平行的颊根中线上,在近远中方向上,约半数颊根与腭根重叠,而仅有13.3%的腭根位于颊根的近中;在冠根方向上,腭根比颊根长的占26.67%,比颊根短或者相等各占36.67%。颊根与腭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5.27mm。结论:1、山东地区汉族中老年人上、下颌第一前磨牙部分测量指标在性别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与青少年相比,较多测量值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2、山东地区汉族中老年第一前磨牙仍以单根为主,多向近远中方向弯曲。上颌第一前磨牙大多存在根面凹陷,近远中面各占约半数;下颌第一前磨牙半数以上无根面凹陷。3、山东地区汉族中老年人上颌第一前磨牙多为两个根尖孔,下颌第一前磨牙多为一个根尖孔;根尖开口半数以上位于非顶点,且多在远中面。4、山东地区汉族人上颌第一前磨牙双根的概率低,且双根之间差异较大。

二、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牙齿楔状缺损与磨损发生情况的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牙齿楔状缺损与磨损发生情况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两民族下颌第一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的CBCT测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 内容与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牙冠形态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2)老年人口腔护理产品适老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与对象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的现状
        1.2.1 口腔护理现状分析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2.3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2.4 产品现状
        1.2.5 市场现状
        1.2.6 专利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
        1.4.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3 试验方案及可行性研究
    1.5 课题的创新性
第2章 本研究理论基础
    2.1 适老性设计理论与方法
        2.1.1 适老性设计相关理论
        2.1.2 适老性设计方法
        2.1.3 适老性设计原则
    2.2 Kano模型的理论与方法
        2.2.1 Kano模型的概念
        2.2.2 Kano模型的获取方法
        2.2.3 应用Kano模型的优点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老年人增龄性变化分析
    3.1 老年人年龄阶段的划分
    3.2 老年人生理的增龄性变化
        3.2.1 老年人感官的增龄性变化
        3.2.2 老年人内隐机能的增龄性变化
        3.2.3 老年人运动机能的增龄性变化
        3.2.4 老年人生理的增龄性变化对适老性产品交互设计的启示
    3.3 老年人心理的增龄性变化
        3.3.1 生理变化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
        3.3.2 生活角色的转变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
        3.3.3 家庭结构的变化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
        3.3.4 老年人心理的增龄性变化对适老性产品交互设计的启示
    3.4 老年人口腔的增龄性变化
        3.4.1 口腔组织器官的增龄性变化
        3.4.2 其他口腔病症的增龄性变化
        3.4.3 增龄性口腔疾病的并发症
        3.4.4 应对老年人增龄性口腔疾病的护理措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老年人口腔护理产品用户需求探索
    4.1 调研方向
    4.2 市场调研
        4.2.1 人机工程学方面
        4.2.2 色彩方面
        4.2.3 材料方面
    4.3 访谈法调研
        4.3.1 访谈提纲的设计
        4.3.2 用户访谈概要
        4.3.3 用户访谈总结
    4.4 需求层次模型构建
        4.4.1 编制需求项目卡片
        4.4.2 构建需求层次模型
    4.5 问卷调查法调研
        4.5.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5.2 调查问卷的发放
        4.5.3 问卷数据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适老性设计的口腔护理产品设计实践
    5.1 老人口腔护理仪设计策略
    5.2 硬件设计方案
        5.2.1 功能概况
        5.2.2 设计过程及设计草图
        5.2.3 模型方案设计
        5.2.4 使用场景
        5.2.5 硬件技术支持
    5.3 软件设计方案
        5.3.1 信息框架设计
        5.3.2 配色、文字、图标规范
        5.3.3 视觉界面设计
    5.4 设计满意度调查
        5.4.1 建立用户满意度指标与评价标准
        5.4.2 满意度评价结果分析
        5.4.3 基于评价结果的迭代
    5.5 成本预算与用户接受度
    5.6 本章小结
总结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老人口腔护理产品用户群体特征及需求调研问卷
附录二 老人口腔护理产品Kano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老年人牙齿楔状缺损的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口腔健康检查
        1.2.2 问卷调查
    1.3 检查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楔状缺损患者情况分析
    2.2 不同年龄患者楔状缺损程度分析
    2.3 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4)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研究(附20例临床病例汇报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研究
    引言
    研究材料及方法
        1 病例选择与分组
        1.1 病例选择及标准
        1.2 实验分组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研究方法
        2.3 评价指标
        2.3.1 观察指标
        2.3.2 充填后敏感评价
        2.3.3 充填效果评定
        2.4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20例临床病例汇报及分析
    病例 1
    病例 2(楔状缺损)
    病例 3(楔状缺损)
    病例 4(楔状缺损)
    病例 5(楔状缺损)
    讨论
        参考文献
    病例 6(前牙贴面美学修复)
    病例 7(前牙贴面美学修复)
    讨论
        参考文献
    病例 8(前牙全瓷冠美学修复)
    讨论
        参考文献
    病例 9(冷光美白)
    讨论
        参考文献
    病例 10(颏部皮瘘)
    讨论
        参考文献
    病例 11(根管侧枝)
    病例 12(根管治疗)
    病例 13(根管治疗)
    病例 14(根管治疗)
    病例 15(根管治疗)
    讨论
        参考文献
    病例 16(多形性红斑)
    讨论
        参考文献
    病例 17(扁平苔藓)
    讨论
        参考文献
    病例 18(牙周炎)
    讨论
        参考文献
    病例 19(牛牙症)
    病例 20(牛牙症)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老年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自酸蚀粘接系统修复后对牙本质敏感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方法
    1.4 观测指标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在各个不同阶段对各指标定期检测后的各项评分
    2.2 两组对牙本质敏感性的差异
3 讨论

(6)老年牙齿楔状缺损的诊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楔状缺损的病因
2 楔状缺损发生的位置
3 楔状缺损的预防
4 楔状缺损的治疗
    4.1 充填修复治疗
    4.2 排龈方法治疗

(7)宁夏城市地区成年人楔状缺损状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分组
    1.4 统计学分析
    1.5 观察指标
    1.6 质量控制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2.2 不同年龄组楔状缺损患病情况和治疗情况
    2.3 不同性别楔状缺损患病情况和治疗情况
    2.4 不同牙位楔状缺损患病情况和治疗情况
    2.5 刷牙方式
3 讨论

(8)宁夏城市中老年人群牙体健康状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3 检查标准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宁夏地区城市中老年人龋病情况
    2.2 宁夏地区城市中老年人楔状缺损情况
    2.3 宁夏地区城市中老年人残根滞留情况见表2
    2.4 宁夏地区城市中老年人重度磨耗情况
3 讨论

(9)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后抗折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山东地区汉族中老年第一前磨牙解剖形态测量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材料和方法
    1.1 牙齿收集
    1.2 仪器和设备
    1.3 研究方法
        1.3.1 牙齿分组
        1.3.2 牙齿测量指标及测量方法
        1.3.3 牙根形态观察
        1.3.4 根尖孔形态观察
        1.3.5 颊、腭根之间距离的测量
    1.4 统计学分析
第2章 结果
    2.1 解剖外形测量结果
    2.2 各测量值的相关分析
    2.3 牙根形态观察
    2.4 根尖开口的数目和位置
    2.5 颊腭根之间的距离
第3章 讨论
    3.1 中老年人冠根测量的意义
        3.1.1 关于样本牙齿的收集和筛选
        3.1.2 冠根测量
    3.2 中老年人牙根形态的意义
        3.2.1 牙根解剖形态的由来
        3.2.2 牙根弯曲的意义
        3.2.3 第一前磨牙牙根表面凹陷情况
        3.2.4 单双根及根分叉的意义
    3.3 中老年人根尖孔形态的意义
        3.3.1 中老年人根尖开口的数目
        3.3.2 中老年人根尖开口的位置
        3.3.3 根尖开口至根尖的距离
    3.4 颊腭根距离测量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四、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牙齿楔状缺损与磨损发生情况的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两民族下颌第一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的CBCT测量分析[D]. 黄萍.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2]老年人口腔护理产品适老性设计研究[D]. 马卉.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老年人牙齿楔状缺损的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 范华南,刘漪,李慧. 现代医院, 2018(06)
  • [4]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研究(附20例临床病例汇报及分析)[D]. 程亲秀. 青岛大学, 2017(02)
  • [5]老年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自酸蚀粘接系统修复后对牙本质敏感性的影响[J]. 李菊,黎媛媛. 广东医学, 2016(06)
  • [6]老年牙齿楔状缺损的诊治进展[J]. 谢素舫.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5)
  • [7]宁夏城市地区成年人楔状缺损状况的研究[J]. 李晓洁,马敏,杨程,王兵,张敬,黄永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2(10)
  • [8]宁夏城市中老年人群牙体健康状况的研究[J]. 段志斌,马敏,董文亮,王兵,黄永清,朱琳虹,韩春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1(10)
  • [9]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后抗折特性的影响[D]. 冯丹丹. 山东大学, 2011(04)
  • [10]山东地区汉族中老年第一前磨牙解剖形态测量及观察[D]. 王玲香. 青岛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牙齿楔形缺损及磨损的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