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56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瑶[1](2020)在《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量化分级”原则,通过现况调查及文献研究,补充乳痈(急性乳腺炎)常见症状,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梳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内容与方法,构建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以期进一步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提高中医护理质量,为其他中医护理方案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半结构化访谈法:通过前期文献阅读及回顾性分析确定访谈提纲,访谈北京市某三所三甲医院16例医务人员,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了解《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具体现状,分析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2.问卷调查法:基于文献阅读并结合前期医务人员访谈结果自行研制《乳痈(急性乳腺炎)患者疾病状况调查问卷》,在研制过程中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应用自制问卷对北京市三所三甲医院乳痈患者开展调查,探索乳痈患者症状、体征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了解临床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状况。3.文献研究法:基于前期问卷调查结果明确检索主题,系统地检索与研究目的有关的现代文献,按照严格的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对其进行内容提取及描述性分析,整理成护理要点;筛选并提取与研究目的有关教材内容,形成护理要点。4.专家共识法:通过前期发放专家咨询问卷与后期开展专家会议相结合方式,对护理要点进行筛选及讨论,确定方案症状及其中医护理技术的护理条目,使其内容条目有据可循。研究结果:1.通过访谈16例医务人员,提炼出6个主题,即乳痈患者具有方案内未提及但较明显症状,如单纯性乳汁淤积等;症状有必要进行积分量化;中医护理技术的有效性、适宜性需进一步论证;操作方法手法排乳需进一步规范化;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中医护理方案可推广应用于门诊工作。2.通过对17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常见症状及严重程度,发生率且严重程度前4位分别为:乳房疼痛、乳房肿胀、排乳不畅、口渴;体征发生率且严重程度前4位分别为肿块、皮肤微红或焮红、体温升高、乳头破裂;中医护理技术有效程度采用百分比表示,前4位为手法排乳、中药外敷、耳穴贴压、穴位按摩。3.通过文献研究纳入手法排乳文献127篇,乳房疼痛-中药外敷13篇,乳房肿胀-中药外敷2篇,排乳不畅-中药外敷22篇,发热-中药外敷14篇,乳房疼痛-耳穴贴压24篇,乳房肿胀-耳穴贴压3篇,排乳不畅-耳穴贴压5篇,发热-耳穴贴压18篇,口渴-耳穴贴压18篇;纳入教材11部,对其进行内容提取及分析,形成护理要点。4.通过专家咨询,初步筛选为573个护理要点,根据选取专家支持人数超过一半者的护理要点原则形成专家讨论稿,经专家讨论后,确定最终的护理要点,形成中医护理方案内容。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从医务人员的改进需求及患者疾病特点出发,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完善症状及对应的中医护理技术内容,增加方案内容的适宜性、规范化,为其他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但本研究尚未进行方案的临床试点应用,后期需进一步探索临床实用性。
乌日罕[2](2020)在《蒙药对乳腺增生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蒙药治疗乳腺增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实验设计: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试验目标入组例数70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36例。(2)治疗方案:试验组运用早:乌力吉-18味丸粒15,中:苏格木勒-7味丸15粒、给喜古纳-6(3g),晚:嘎日迪-5味丸5粒,均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国家蒙药制剂中心生产。对照组运用维生素E,日两次,100mg/次,疗程俩月,避开月经期。(3)疗效评价: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乳房疼痛、触痛、肿块大小、分布及质地,蒙医症候等的评分变化,有效率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数据软件分析。结果:通过对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乳房疼痛、触痛、肿块大小、分布及质地,蒙医症候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示:乳房疼痛、触痛、肿块大小、分布及质地评分,蒙医症候评分均与对照组明显差异P<0.05。通过对照两组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蒙药治疗乳腺增生消肿止痛效果显着,应用简便安全,缩短病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王鹏坤[3](2014)在《蒙药治疗乳腺增生对雌激素水平影响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蒙药治疗乳腺增生对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口服乌力吉-18味丸等蒙药治疗乳腺增生。结果:雌激素恢复正常为18例,显着下降为16例,轻度下降为7例,无变化为2例,总有效率为95.3%。结论:蒙药乌力吉-18味丸对雌激素下降的水平与药量、疗程及疾病的预后有着密切相关。
赵蕊[4](2013)在《针刺结合乳腺推拿治疗肝郁气滞型乳增生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病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的疼痛和肿块,部分病人乳头可有溢液或瘙痒,属中医“乳癖”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改变,环境、压力、以及性生活、人工流产等影响,乳腺增生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乳腺推拿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丰富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方法,并为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门诊及乳腺门诊选取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女性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实验组予针刺结合乳腺推拿方法治疗,药物组予口服乳癖消片、逍遥丸,3个月后观察乳腺增生疼痛、肿块改善情况,半年后判定复发情况。资料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系统进行疗效分析。观察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经过治疗,两组均对改善疼痛及肿块范围、大小、硬度方面有效,但采用针刺结合乳腺推拿治疗的实验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两组疗效总体比较,实验组29例,治愈4例,显效11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显效率51.72%,有效率89.66%。药物组27例,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9例,显效率33.33%,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药物组;组间比较:实验组治疗后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治愈病例半年后复发情况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结果表明,针刺结合乳腺推拿(实验组)与口服乳癖消片、逍遥丸(药物组)在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方面均有较好疗效,但前者较后者为优,实验组在改善疼痛及肿块硬度、范围、大小方面优于药物组。对显效率的比较,实验组显效更明显,但有效率两组间并无明显差异,说明两种方法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都具有一定疗效,但实验组更具显效性。组间比较,实验组治疗后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病例半年后随访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刺结合乳腺推拿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复发情况不确定。
刘一飞[5](2013)在《蒙药那木达奇治疗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的药效学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女性乳房疾病,其发病因素主要与内分泌激素失调和精神因素有关。对于该病的治疗,现代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其中西药因其副作用较大,而一般不作为临床首选。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以中药治疗为主,多为自制方剂,目前国内柜台销售的多为逍遥丸、逍遥散、小金丸、乳癖消、乳块消等等,患者反馈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而蒙药乳腺-Ⅰ号治疗乳腺增生病20余年,经规范的临床观察统计,总有效率达到98%。动物实验研究也表明,蒙药乳腺-Ⅰ号在治疗乳腺增生病方面确有显着疗效。目前该药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药制剂室年产量约2万多瓶,已达到年销售额约65万元,在通辽市、赤峰市、乌兰浩、海拉尔市及锡林郭勒盟等蒙古族聚居区广泛使用。使广大农牧民受益于神奇的蒙药。但由于其还没有进行过现代医学的系统研究,质量标准较低,市场化程度不高,普及范围较为有限。蒙药那木达奇是对传统蒙药乳腺-Ⅰ号进行了现代化工艺改良,进行了质量标准研究后的制成的一味新药,但改良后是否具有原药剂的治疗效果,尚待验证,为此木课题对蒙药那木达奇及蒙药乳腺-Ⅰ号进行药效学比较。本研究通过注射雌、孕激素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灌服蒙药新药那木达奇,蒙药乳腺-Ⅰ号进行治疗。运用免疫组化,放射免疫法等试验方法对两种药的药效进行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减少大鼠乳头直径,腺泡数量,分泌现象,腺泡上皮增生情况,小叶内纤维组织增生上蒙药那木达奇与蒙药乳腺-Ⅰ号之间无明显差异。在降低乳腺组织中异常升高的ER的表达水平方面蒙药那木达奇与乳腺—号具有相同的功效:在调节激素水平方面蒙药那木达奇亦具有良好的功效切且在降低雌激素水平方而效果更为突出,且用药剂量较蒙药乳腺-Ⅰ号更小。说明对蒙药乳腺-Ⅰ号进行的质量标准研究后制成的蒙药那木达奇对治疗大鼠乳腺增生是有效的。
刘铁钢,张彬,杨雨民[6](2012)在《蒙药那木达奇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蒙药那木达奇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应用蒙药那木达奇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6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痊愈20例,好转3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结论蒙药那木达奇对乳腺增生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王忠超[7](2011)在《蒙药乳腺-Ⅰ号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乳腺增生症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多见于30~50岁的中年妇女,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在连续渐进的演变过程中可能发生癌变。近10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乳腺增生症发生率逐渐上升并趋向年轻化,以至于乳腺癌的发病率亦日趋增高,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在21世纪初提出了“提前干预乳腺增生症”的战略思想,已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乳腺增生症作为乳腺癌的风险因子之一,研究其发病机制,开发其治疗药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现代医学对于乳腺增生症的治疗尚无十分有效的方案,目前仍以内服激素和手术治疗为主,而民族医学对乳腺增生症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蒙药对乳腺增生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蒙药乳腺-Ⅰ号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秘方,用其治疗符合蒙医“妇血症”又符合西医乳腺增生症标准的40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8%。但由于缺乏现代医学理论的支持,蒙药乳腺-Ⅰ号的开发力度及普及范围十分有限,仅作为院内制剂应用于临床。如果将现代医学的技术手段与蒙药乳腺-Ⅰ号研发相结合将会大大推动蒙药乳腺-Ⅰ号的开发与应用。如今在以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为核心的后基因组时代,以高灵敏度和高通量检测为特点的药物蛋白质组学有望成为分析蒙药治疗机制的新方法。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的发展,为解析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和发现药物治疗靶点创造了有利条件。运用蛋白质组学高通量地对比分析药物作用前后蛋白质表达谱或表达丰度的改变可筛选出与药物作用相关的蛋白靶点。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相关的实验技术不断涌现,如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2D-DIGE)技术,其与传统的双向电泳(2-DE)相比,提高了重复性,简化了比较模式,大大加宽了蛋白点检测的动态范围,已被广泛应用。目前关于乳腺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报道较多,而乳腺增生症蛋白质组学的相关报道并不多见,通过实验动物建立乳腺增生动物模型,进而对蒙药乳腺-Ⅰ号治疗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迄今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采用雌激素联合孕激素肌内注射的方法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利用形态学、生物化学、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RT-PCR等实验技术观察蒙药乳腺-Ⅰ号的治疗作用及蒙药乳腺-Ⅰ号对大鼠乳腺组织中ER,PR和AR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影响。利用2D-DIGE、MALDI-TOF/TOF-MS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蒙药乳腺-Ⅰ号治疗组及对照组大鼠乳腺组织的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得到高度重复性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通过图象分析,得到蒙药乳腺-Ⅰ号治疗组和对照组大鼠乳腺组织中的差异蛋白质图谱,找到两者具有显着性差异的蛋白点,并对这些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从而为在蛋白水平研究蒙药乳腺-Ⅰ号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与蒙药乳腺-Ⅰ号治疗相关的蛋白质和基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今后应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开发蒙药,提升蒙药研发的技术层次寻找出了一条新的途径。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给大鼠肌内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 mg·kg-1·d-1 25d,继续注射孕酮4mg·kg-1·d-1 5d后,乳腺增生大鼠乳头直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乳头直径明显增宽(P<0.01),血清TC、TG、LDL-c、E2、LH及PRL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着增加(P<0.01或P<0.05),FSH水平有增高趋势,P、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着降低(P<0.01或P<0.05),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中ER、PR及AR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显着升高(P<0.01),ER、AR的mRNA表达有显着的增加(P<0.01),PR的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乳腺增生大鼠均出现典型的乳腺增生,表现为小叶小管及末梢导管不同程度扩张,上皮细胞增生,导管壁细胞层次增多,多数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向管腔内突出,管腔内有大量脱落的上皮和分泌物:乳腺小叶体积明显增大,分叶多,腺泡腔显着扩张:2.蒙药乳腺-Ⅰ号治疗组大鼠乳腺小叶小管、末梢导管扩张程度及上皮细胞增生程度较乳腺增生大鼠有所减轻,乳腺小叶体积、腺泡分叶均有所减少,腺泡腔可见轻微扩张.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减轻,部分可接近正常大鼠的乳腺腺泡结构。蒙药乳腺-Ⅰ号可显着降低乳腺增生大鼠血清中的TC、TG、LDL-c水平(P<0.01或P<0.05),显着降低乳腺增生大鼠血清中E2及LH水平,显着升高增生大鼠血清中P、T、FSH及PRL水平(P<0.01或P<0.05):蒙药乳腺-Ⅰ号高剂量可显着降低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中ER、PR及AR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显着降低乳腺组织中ER、AR的nRNA的表达,升高PR mRNA的表达;3.对各组大鼠乳腺组织中的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得到高度重复性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通过图象分析,找出正常对照组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大于1.3倍的蛋白点43个,其中受到蒙药乳腺-Ⅰ号调节的蛋白点27个;4.应用质谱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27个蛋白点进行鉴定,其中17种蛋白质被成功鉴定。该17种蛋白质涉及到10类不同的生物学过程,包括代谢、信号转导、细胞骨架和细胞运动、氧化应激、免疫、细胞周期等。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乳腺增生的发病机制与血清中内分泌激素紊乱、乳腺组织中激素受体的蛋白及基因表达增加密切相关;2.蒙药乳腺-Ⅰ号可以降低乳腺增生大鼠血清中雌激素水平,升高孕激素水平、改善乳腺增生大鼠体内性激素紊乱的状态;3.蒙药乳腺-Ⅰ号可调节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ER,PR及AR蛋白的表达及各自mRNA的表达,减轻大鼠乳腺组织增生性损伤;4.通过注射外源性雌激素联合孕激素诱导的乳腺增生大鼠,其血清血脂代谢出现紊乱,蒙药乳腺-Ⅰ号可以降低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血清TC,TG和LDL-c,调节乳腺增生大鼠的血脂代谢紊乱;5.利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蒙药乳腺-Ⅰ号干预下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软件分析得到了27个表达发生显着变化蛋白点;应用质谱技术对蛋白点进行了鉴定,共鉴定出17个差异表达蛋白,这些蛋白分别涉及到代谢、信号转导、细胞骨架和细胞运动、氧化应激、免疫、细胞周期等多种生物学过程。本研究的创新点:1.采用给大鼠肌内注射雌激素联合孕激素的方法,建立乳腺增生动物模型,系统地研究了蒙药乳腺-Ⅰ号对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从内分泌激素和受体两方面初步探讨了其相关的作用机制;2.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初步建立了乳腺增生动物模型的血清和乳腺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平台;3.首次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乳腺增生动物模型乳腺组织的蛋白质组变化,为乳腺增生症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4.首次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蒙药复方制剂的药物机制进行研究,为研究蒙药作用靶点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模式。
李敏[8](2010)在《蒙药乳腺Ⅰ号对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乳腺增生症是最常见的一种乳房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对于该病,西医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大的副作用,容易造成其它内分泌器官的损伤。因此,运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该病的研究成为热点。蒙药乳腺Ⅰ号是根据蒙医的独特理论研制的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传统秘方,经临床使用证明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实验通过注射外源性激素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灌胃给予蒙药乳腺Ⅰ号进行治疗。运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等实验方法对蒙药乳腺Ⅰ号的治疗作用进行研究,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结果显示,肌肉注射外源性激素(雌二醇联合孕酮)的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的方法。蒙药乳腺Ⅰ号可以显着减小乳腺增生大鼠的乳头直径;使增生乳腺组织中的腺泡数目减少,腺泡萎缩,导管管腔变小,增生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乳腺增生大鼠血清中雌激素的水平,提高孕激素水平,调控垂体分泌的促黄体激素、促卵泡激素,改善促黄体激素/促卵泡激素的比例,同时在分子水平上减少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的表达,从调整内分泌和减少激素受体表达两方面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的目的。
赵双泉[9](2009)在《乳腺增生病的蒙医认识与治疗》文中研究指明通过阐述对乳腺增生病的现代医学和蒙医学认识,以及分析近年来对乳腺增生病的蒙医治疗,得出蒙医在治疗乳腺增生病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张彬,额都,任立群,张宏志,秀兰[10](2009)在《蒙药乳腺-I号治疗乳腺增生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5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56例(论文提纲范文)
(1)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现状调查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构建 |
第一节 文献检索范围的确定及量化标准的整合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乳痈中医护理要点的提取与整合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形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优化版方案最终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蒙药对乳腺增生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件 |
(3)蒙药治疗乳腺增生对雌激素水平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治疗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4)针刺结合乳腺推拿治疗肝郁气滞型乳增生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和研究 |
1.1.1 病名及好发年龄 |
1.1.2 病因病机 |
1.2 现代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
1.3 治疗 |
1.3.1 中医治疗 |
1.3.2 现代医学治疗 |
1.3.3 中西药合治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受试对象选择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方法 |
2.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
2.3.1 疗效判定标准 |
2.3.2 观察指标及评分方法 |
2.4 临床结果与分析 |
2.4.1 病例资料分析 |
2.4.2 一般资料分析 |
2.4.3 疗效评价 |
2.4.4 复发率与不良反应观察 |
第三章 讨论 |
3.1 关于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 |
3.2 针刺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取穴组方意义 |
3.3 乳腺推拿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理论依据及优势特点 |
3.3.1 乳腺推拿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理论依据 |
3.3.2 优势特点 |
3.4 研究结果分析 |
3.4.1 研究对象的可比性 |
3.4.2 观察指标 |
3.4.3 总体疗效比较 |
3.4.4 复发率的结果 |
3.5 患者依从性问题 |
3.6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蒙药那木达奇治疗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的药效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的选取 |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3 模型制备与动物分组 |
2.3.1 造模 |
2.3.2 分组及处理因素 |
2.3.3 乳头直径测量及体重称量 |
2.3.4 实验样本采集与保存 |
2.3.5 血清学指标的检测 |
2.3.6 乳腺组织形态学观察 |
2.3.7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蛋白(ER)的表达量 |
2.3.8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大鼠乳头直径的变化 |
3.2 对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
3.2.1 血清中E2、P、T的变化 |
3.2.2 血清中LH、FSH、PRL的比较 |
3.2.3 乳腺组织病理学改变 |
3.2.4 乳腺Ⅰ号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中ER表达量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对蒙药那木达奇进行质量标准研究的意义 |
4.2 蒙药那木达奇和蒙药乳腺—Ⅰ号的药效学比较研究 |
4.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蒙药那木达奇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2 结果观察 |
2.1 疗效标准 |
2.2 治疗结果 |
3 讨论 |
(7)蒙药乳腺-Ⅰ号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
1.1.1 乳腺增生症的命名 |
1.1.2 乳腺增生症的病因 |
1.1.3 乳腺增生症的分类及病理表现 |
1.1.4 乳腺增生症与乳腺癌的关系 |
1.1.5 乳腺增生症的治疗 |
1.2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乳腺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1.2.1 蛋白质组学的定义 |
1.2.2 乳腺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技术 |
1.2.3 乳腺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1.3 血清/血浆高丰度蛋白去除方法综述 |
1.3.1 亲和技术 |
1.3.2 利用有机溶剂沉淀提取的方法去除高丰度蛋白 |
1.3.3 浆蛋白预分离 |
1.3.4 多重窄范围PI胶条富集血浆中低丰度蛋白 |
第2章 研究内容 |
2.1 蒙药乳腺-Ⅰ号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实验结果 |
2.1.4 讨论 |
2.2 蒙药乳腺-Ⅰ号对乳腺增生大鼠治疗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 |
2.2.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8)蒙药乳腺Ⅰ号对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缩写词对照 |
第1章 绪论 |
1.1 乳腺的生理 |
1.2 乳腺增生 |
1.2.1 乳腺增生的命名与分类 |
1.2.2 各型乳腺增生症的组织学特征及其与乳腺癌的相关性 |
1.3 中医对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
1.3.1 中医对乳腺增生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1.3.2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方法 |
1.4 现代医学对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
1.4.1 现代医学对乳腺增生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1.4.2 现代医学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方法 |
1.5 蒙医、蒙药对乳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
1.5.1 蒙医理论 |
1.5.2 蒙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
1.5.3 蒙药乳腺Ⅰ号 |
第2章 乳腺Ⅰ号对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动物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动物实验 |
2.3.2 乳腺组织形态学观察 |
2.3.3 清学指标的检测 |
2.3.4 乳腺组织中ER、PR蛋白表达量的检测 |
2.4 统计学分析 |
2.5 实验结果 |
2.5.1 各组大鼠乳头直径的变化 |
2.5.2 乳腺组织病理学改变 |
2.5.3 蒙药乳腺Ⅰ号对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
2.5.4 蒙药乳腺Ⅰ号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中ER、PR表达量的影响 |
2.6 讨论 |
2.6.1 乳腺增生大鼠模型的复制 |
2.6.2 蒙药乳腺Ⅰ号对乳腺增生症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 |
2.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9)乳腺增生病的蒙医认识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蒙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
2 乳腺增生病的蒙医治疗 |
3 小结与展望 |
(10)蒙药乳腺-I号治疗乳腺增生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乳腺的正常生理功能 |
2 乳腺与卵巢激素的关系 |
3 乳腺与垂体前叶的关系 |
4 乳腺增生的病因 |
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四、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5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D]. 李佩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蒙药对乳腺增生预后的影响[D]. 乌日罕.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4)
- [3]蒙药治疗乳腺增生对雌激素水平影响的临床观察[J]. 王鹏坤.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11)
- [4]针刺结合乳腺推拿治疗肝郁气滞型乳增生病的临床研究[D]. 赵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5]蒙药那木达奇治疗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的药效学实验研究[D]. 刘一飞.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13(05)
- [6]蒙药那木达奇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观察[J]. 刘铁钢,张彬,杨雨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12(06)
- [7]蒙药乳腺-Ⅰ号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 王忠超. 吉林大学, 2011(09)
- [8]蒙药乳腺Ⅰ号对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 李敏. 吉林大学, 2010(12)
- [9]乳腺增生病的蒙医认识与治疗[J]. 赵双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9(04)
- [10]蒙药乳腺-I号治疗乳腺增生研究现状与展望[J]. 张彬,额都,任立群,张宏志,秀兰. 吉林医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