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泪为英雄而流(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认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赵梦琦[2](2021)在《唐代益州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唐代益州环境优美,经济富庶,文化底蕴深厚,是西南地区的重镇,吸引着着唐代诸多诗人来到益州,创作出具有益州地域特色的诗歌,成为了解唐代益州诗歌的切入点。本文以唐代益州诗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唐代益州诗人及诗作等相关资料的爬梳剔抉,力求再现唐代益州诗歌的整体风貌,并探究唐代益州诗歌的艺术文化特色。文章主体分为四个部分,对唐代益州诗歌进行整体研究。第一部分追溯益州的历史沿革,并且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与军事、文化四个方面阐述唐代益州概况,同时结合唐代诗人的吟咏,论述唐代益州兼备历史感和现实感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唐代益州的发展以及景观是唐代益州诗歌的生成空间,对探究唐代益州诗歌起到奠基作用。第二部分梳理唐代益州诗歌诗人与益州诗歌的创作概况。本文涉及诗人诗作较多,对其进行梳理尤为必要。唐代益州诗歌分为两种不同的诗歌创作群体:益州籍诗人和客居益州籍诗人。一方面梳理了益州籍诗人的创作并予以定量分析,另一方面将客居益州籍诗人分为官居益州籍诗人和旅寓益州籍诗人,并且对其创作的益州诗歌进行考察。第三部分剖析在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唐代益州诗歌主题。探寻益州诗人群体创作主题的共通性特质。本部分将诗歌创作的主题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咏史怀古,二是赠答酬唱,三是爱国忧民,四是怀友思乡,窥探唐代益州诗人的思想心态与文化人格,深入唐代益州诗歌的内核。第四部分探讨唐代益州诗歌的艺术文化特质。分为三个方面论述:第一,匠心独运的意象选择,将益州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进行归纳,包括锦城、龟城、刀州等地名意象;锦江、沱江、玉垒山、岷山、峨眉山等地景意象;司马相如、武侯等人物意象,并且探析意象背后的情感内涵。第二,文质兼胜的语言风格,从自然晓畅和典雅精巧两方面展开。第三,益州风土人情的写实精神,通过具体的诗歌文本解读,论述唐代益州诗歌的纪实性,涉及益州的风物及风俗。
陈曦[3](2020)在《《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元至治年间刊行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末明初罗贯中所着《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为《三国志演义》)为三国题材演化史中最为完整亦是最为成功的两部杰出的文艺作品。前者是后者成书的关键环节,由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不同,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文化内涵、美学风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值得全面细致地进行比较研究。本论文将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整体全面、深入细致地比较研究,同时,重新审视和评价《三国志平话》,对《三国志演义》也会有新的进一步地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三国故事的总源头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特殊人物及重大事件被陈寿遴选入《三国志》,成为正史。后经裴松之补注,又大篇幅扩充,最后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整合,融裴注入正文,遂成为完整的公认的正史文本。其中,未入史传者,有的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遂成为了大众传说。此乃同源分流为史传与传说两大层面。在此过程中,裴注补入内容中已有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一次交流。《三国志》等正史成书后,其中的某些内容又被喜好三国故事的知史者作为结构框架,通过其想象、生发、演绎为新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二次交流。经过魏晋至宋元的漫长历史过程,文人创作与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日渐丰富发展,至《三国志平话》的产生,成为大众传说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也是以大众传说为主的两个层面的合流杰作。至《三国志演义》的横空出世,又回归史传,成为以史实为主兼收传说的更高层次的集大成的伟大作品。此乃两个层次的又一次螺旋式上升的交流与合流。第二章,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首先追溯了《三国志平话》的故事情节与《三国志》、裴注的源流关系,并列表加以细致地梳理,比较二者故事情节的前后继承关系,同时比较其许多着名故事的情节设计差异。接着又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最后,又以六大着名三国故事为例,个别中见一般地比较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在情节建构层面的同中之异。第三章,人物形象之比较。本章以蜀汉集团的刘、关、张、诸葛亮形象与曹魏集团的主角曹操形象、孙吴集团的主角周瑜形象为例证,管中窥豹,比较《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演义》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此前,学界对二者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多立足于《三国志演义》,将其吸纳《三国志平话》中有关人物的内容拿来进行比较,绝大多数观点是褒扬《三国志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而贬低《三国志平话》中的人物形象为简单粗陋。笔者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两部作品中均有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同中之异,同时,也将其相关内容与《三国志》加以比较,重新评价相同人物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思想性格特征及艺术得失,以期对《三国志平话》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做出新的合理的评价。第四章,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文化意蕴的异同。从民与国关系的层面论之,二者都在弘扬爱国爱民思想。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平话》是“爱民第一”,即把爱民置于安国及一切社会内容的前面;《三国志演义》则是报国第一,安民第二。从作品开头管窥二者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是以因果报应开篇,表达了一种批判暴君、赞扬明君、惩恶扬善的道德理想;《三国志演义》是以“天人感应”思想为主导,以天意来警戒人世开头,引出黄巾起义,追溯乱世缘由;毛本则是以历史循环论起始,用以解释社会分与合的现象与规律。从作品结尾探讨作品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改变了史实,以刘渊兴汉作结,表达了一种复仇的快感与变相兴复汉室的理想愿望;《三国志演义》则遵循史实,通过司马氏一统天下,寄寓了向往统一、君明臣良的理想愿望。第五章,比较论述《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的美学特征。从美学色彩论之,《三国志平话》以喜剧美为主,是喜中有悲;《三国志演义》是悲剧美为主,悲中有喜。二者都追求以奇为美,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演义》是奇中寓真,在情节奇特美的追求中又以真实性与合理性约束之;《三国志平话》是奇上加奇,追求超人之美,神化之美,求奇不已,在奇美中获得快感。从美的性质来说,《三国志平话》占主导地位的是朴质之美,但粗中有细,俗中有雅;《三国志演义》占主导地位的是文雅之美;但亦细中有粗,雅中寓俗。
刘畅[4](2020)在《桐城三祖传记文研究》文中认为传记作为一种记载事件和人物以传后世的文体,既具有史料价值又具备思想和艺术价值,兼具史学性和文学性。正是因为传记兼具文史性,它一直隶属于史学或文学的范畴,是一种“给史家做史料,给文学开生路”的文体。好的传记作品它的价值在于有一定的补史作用或在创作中有值得被借鉴的艺术手法,或者可以为小说、戏曲等提供素材。中国的传记以司马迁开创的纪传体通史《史记》的诞生为标志登上了历史与文学的舞台。从《史记》诞生的西汉中期开始直到现在,我国产生了数量庞大、类型多样的传记作品。而关于传记的分类方法也有很多,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写作方式的不同分为史传、散传、杂传(类传)、专传、纪事等。清代是传记创作十分繁盛的一个时代。清代官修史书制度十分完善并设有国史馆,除了每位皇帝的本纪外,几乎每个重要的大臣、名士,甚至是列女都有传记。在官方修史的影响下,清代文人所写的传记也十分繁荣,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范围更广,几乎包纳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市井细民、妇女、儿童都被纳入传记写作的范畴中。桐城派是我国古代散文史上最后一个大的古文流派,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古文流派,它的存在时间几乎与清王朝相始终。桐城派也是作家人数最多的古文流派,有着集大成的地位和作用。在文学理论上,桐城派古文对中国传统文论进行总结和反思;在思想上,对传统的学术思维有吸收有超越;在创作上,桐城作家几乎涉及了古文的每种文体类别,其中又以传记和游记最具特色。就桐城三祖而言,在传记文创作方面,方苞有传记文218篇、刘大櫆有93篇、姚鼐有169篇(共480篇),涉及墓志、碑、传、行状、逸事等多个文体,有一定的数量;在质量上,桐城三祖的传记文不仅具有史学的价值,还有思想内涵和文学特点,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同时,在对桐城三祖的传记文的研究中也可以总结出我国古代传记文写作的经验以及传记文发展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情况。本文分为六章,以桐城三祖的传记文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清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背景,探究桐城三祖传记文的思想内涵、人物形象塑造、写作特点、承继情况及三祖之间传记文创作上的细微差别等,以期使其得到系统的审视和公允的评价,对以往的研究能有所补充。第一章主要探讨传记的特点及其发展脉络。这一部分总结概括了传记的三大特点,即记实性、意旨性和艺术性。梳理了我国封建社会传记发展的基本脉络:先秦时期诗文中出现了传记因素,西汉以《史记》为标志的传记正式诞生,魏晋六朝出现了与传记相关的理论,唐宋各体传记得到普遍发展繁荣,明代市民传记兴起,清代传记文再次迎来繁荣期,传记理论也趋于成熟。并对每个时期的传记创作情况都作了一个大致的总结概括。第二章主要对桐城三祖的传记观念进行提炼和概括。桐城三祖没有专门的和系统的传记理论。这一部分是从桐城三祖的古文理论、古文创作、读书札记以及传记文创作中总结、提炼出他们对传记文的认识和传记文创作观念。在清代学术风气的影响下,桐城三祖重视叙事。在对传记文的认识方面,他们强调记实性,肯定了传记文的价值和意义,认为传记文应发挥劝谏世人的作用。在传记文创作方面,他们要求创作要合乎体例和规范,要注意选材和剪裁以及笔法和行文。桐城三祖对传记文这一文体有明晰且较为系统的认识,在文体学意义上取得了新进展。第三章主要对桐城三祖传记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内涵。对人物形象进行分类的传统在我国出现的很早,对人物形象的分类方法也是从史书中延用至各类传记文中的。这一部分主要选取桐城三祖传记文中最常见的四类人物形象(官吏、文人名士、市民和妇女)加以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出的是传记创作者对现实的态度、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及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问题。对桐城三祖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有一定的补史价值。同时我们后人对桐城三祖传记文人物形象和内涵的分析也应用历史主义的态度,从他们生活的历史背景出发进行辩证的分析。第四章主要从文学视域中分析桐城三祖传记文的艺术特色。这一章主要从文学的角度分析桐城三祖传记文具备的艺术性。传记文兼具文史价值,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学手法的运用上。本章主要分析了桐城三祖传记文的记实性和意旨性以及创作中使用到的材料组织、下语用字、谋篇布局和文体新变等方法以及其风格特征,力图说明在散文逐渐工具化的趋势下,桐城三祖重视古文的文学性,同时在传记文的文学性不断增强的发展过程中,桐城三祖的创作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也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第五章主要对桐城三祖的传记文进行内部比较。前几章是从整体的角度研究桐城三祖的传记观念、传记文人物形象塑造中反映出的思想内涵和桐城三祖传记文具备的艺术性问题。这一部分将视角转向方苞、刘大櫆、姚鼐三祖内部之间在传记文创作上的差异问题,仍是选择从理论观念、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三个方面入手,比较方、刘、姚之间的传承与革新情况。方、刘、姚之间存在师承关系,但三人所处的时代氛围有一些差别,三人的出身和人生经历也不同,故而三人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继承性也有着明显的革新性。第六章主要分析了桐城三祖传记文对史传文、唐宋八大家传记文以及归有光散文的接受情况。清代是中国文学集大成的时代,各个领域中都存在着对之前传统的传承与批判情况,桐城派亦然。史传文、唐宋八大家传记文以及归有光散文都是桐城派各位作家十分推崇并着重学习的对象,但对它们的学习重点存在一些差异,故本章从文体学的角度研究桐城三祖对史传文的接受情况。从文体学角度来看,桐城三祖的理论基石“义法”说来源于《史记》。桐城三祖在传记文的文体观、体貌特征以及语体特征上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史传文的影响。从文学创作技法的角度研究桐城三祖对唐宋八大家传记文创作方法的继承。唐宋散文是我国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同时唐宋散文家的传记文创作也十分有特色。他们的传记文一方面纠正了六朝以来传记文过分歌功颂德导致的浮华夸饰的文风,另一方面他们独具特色的创作也使传记文逐渐摆脱了以往史学的附庸地位,为后世传记文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两方面桐城三祖都多有向唐宋八大家学习与继承。从题材的角度研究桐城三祖传记文对归有光散文的学习情况。明代中后期真正关注平凡人物本身的传记文和散文正式形成,归有光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桐城三祖向归有光学习,平凡人物在桐城三祖的传记文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最后,桐城三祖的传记文对后世的影响,特别是对桐城后学在写人叙事观念和创作实践方面的影响,是本文的余论部分。桐城三祖作为桐城派的奠基人,他们的传记文创作有意识地摆脱了墓志、碑传等传记文的应用特征,增强了传记文的文学性,顺应了传记文发展的趋势,并影响了后世传记文的发展。桐城三祖整合并传承了传统的传记文的创作理念及写作方法。桐城三祖通过传记文写作继承并发扬了我国几千年来的主流价值观念和民族性格。这些优秀的传统被传承下来,对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文学之精华有积极意义,甚至对现代的传记文理论和写作都有着指导意义。桐城三祖传记文的历史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应得到肯定。
黑日科子[5](2020)在《吉狄马加的族裔文化书写与民族史诗建构研究》文中提出吉狄马加诗歌从边缘化的族裔文化背景下走进主流文学空间,在书写过程中渐渐形成其独特的美学特色,并具备与世界文坛进行平等对话的文化潜质。他的诗歌在文学艺术上的独特审美特征,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的内在多元性与差异性,在民族文学领域开创的多维审美向度,对于其他民族文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相对封闭的山地民族生存空间和高地逻辑思维,对吉狄马加早期诗歌创作具有深刻的影响,早期诗歌创作与族裔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诗歌主题诠释了对族裔文化书写的自觉性与追求性。吉狄马加诗歌在写作上从族裔文化书写转变到人类意义上的民族史诗建构,而诗歌中所表达的族裔性始终是这种书写模式转变的文化根基所在。跨语境跨时代的民族史诗重构与彝族传统创世史诗、叙事抒情诗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可切割的关联性和延伸性。吉狄马加诗歌创作受到世界主流诗歌、第三世界诗歌以及中国第三代诗人诗歌写作的启示,诗人在寻找民族身份、书写族裔文化、重构民族史诗以及思考人类命运之中所呈现的独特性,在当代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这种独特的文化书写方式是吉狄马加诗歌逐步走向更为广阔的诗歌舞台的可能性因素。
齐放[6](2020)在《庾信骈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庾信是六朝最后一位文学大家,也是六朝骈文的集大成者。他先后置身南北两朝,受到不同文化环境的熏陶,表现出南北文学的不同特色:庾信前期依附于南朝萧梁皇族,流连于宫廷池苑,醉情声色俳偶,宫体骈文呈现出鲜明的齐梁文学风貌;后期羁身于北地敌国,濡染于北朝风物制度,文风变绮靡流丽为刚健质朴,开南北文风融合之先声。庾信骈文虽源出齐梁宫体,却在多艰的人生中结出文学的硕果,在骈文抒情深度、叙事广度、句式尝试、文体新变上成就巨大,不仅在六朝受到时人的热烈追捧,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如初唐四杰、李商隐、陈维崧等大批文人学者,是名副其实的“四六宗匠”。但自唐宋古文运动以来,人们的文体观念发生了变化,古文逐渐取代了骈文的主导地位,庾信骈文一度受到了抨击或漠视。因此,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庾信骈文与历史背景、文学发展之关系,探究其文学风貌与文体创新,通过当时影响与后世接受两个方面,探讨他在骈文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以倪璠注释、许逸民点校本《庾子山集注》中庾信的167篇骈文作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梳理、文史结合、文本细读、接受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从齐梁到清代一千多年的社会发展中探究庾信作品的生成与传播,勾画庾信骈文的特殊地位与动态面貌。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文”“笔”两个向度对庾信骈文进行了体裁上的分类,从创作环境、作者心态、骈文作品的角度详细探讨了进行艺术分期的必要性,并从文献层面对庾信骈文的版本与流传情况进行了梳理归纳;第二章采用文史结合的方式分析了时代背景对庾信骈文风貌的影响,揭示了南朝士族衰微与骈文宫体化、北朝文化环境与文风质实化、句式四六化与骈俪进程、羁旅离乱与咏怀倾向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章着重分析了庾信骈文的文体创新现象,阐述了庾信在骈赋诗化、以赋述史、应用性骈文赋化三个方面的独特成就与文体贡献;第四章重点选取了北朝、初唐、晚唐、清代四个骈文流行的典型时段,采取接受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交聘与交游两个角度探究了庾信对北周骈文演进的重要影响,从初唐君臣、李商隐与陈维崧的骈文创作中进一步明确了庾信举足轻重的文学史地位。
田维虎[7](2020)在《一位湖北民政人的战“疫”手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已过不惑之年,不知道还算不算青年,自认为比较理性,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却一次次击穿我的泪腺。我的眼泪为最美逆行者而流,为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而流,为寂静的街面上辛勤劳作的环卫工人而流,为黑夜里不知疲倦的社区工作者而流,为日以继夜值守在小区门口的警察、保安、下沉党员干部而流,为不幸感染而失去生命的同胞而流,为不断攀升的爱心后面的一串串数字而流……
项香女[8](2020)在《文本 生活 生命——新冠肺炎疫情下《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的情境教学》文中研究说明课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中的四处"泪",可以从三个层面去归纳其内涵:因遭遇不幸而同情的泪,因坚韧担当而感动的泪,因反思和期望而欣喜的泪。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要将课文教学和生活实际打通,《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的教学可将普通人的英雄主义作为教学的重点,并从同情、感动、欣喜三个维度找到文本与生活恰当的对应点。
罗逸珍[9](2020)在《明代江西文人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明代江西文人文集的序跋为研究对象,结合明代整个文学长河,对序跋内容进行整理和研究。论文除绪论、余论、附录之外,主体内容总共有四章;论文第一章从序跋当中提炼出文人形象,其中有妇孺皆知的大奸臣严嵩,也有因明廷灭亡而隐居故里的“宁都三魏”和因仕途失意而入浮屠之道的费元禄;第二章立足于序跋中与文人交游有关的语段,再结合文人文集,研究文人交游的不同类别以及文人交游对明代社会的影响;第三章从文学观念和文人价值观角度来观察序跋中体现的思想内涵,分别得出了四种不同的文学观念,即推崇唐宋八大家、至宋无诗、文为心声、不平则鸣和文以载道,也了解了明代文人价值取向;论文第四章为序跋中体现的文集出版情况,从文集收录和文集刊刻两个角度,研究明代江西文人文集的出版情况。论文正文的最后一部分为余论,这一部分里,着眼于序跋本身进行研究,挖掘明代江西文人文集序跋的特点。文末附有文集序跋,当作整篇论文的附录部分,这是笔者论文撰写的首要基础。由于学界对文集序跋的研究较少,对明代江西文人文集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也没有相关文献对序跋进行整理,所以大部分序跋都是选自四库系列。明代江西有文集传世的作家有186人,由于资料缺乏以及笔者能力有限,其中也删除了部分字迹不清的序跋,故只从中选取了55位文人的168篇序跋进行整理,继而加以研究。序跋作为一种文体,具有其独特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通过整理和研究明代江西文人文集的序跋,可以窥探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文学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可以纵向的知道明代江西文人的交游情况以及文集的刊刻情况,同时也可以看到明代历史大事件里的小人物、小细节,让后人了解不一样的明代历史。
商元元[10](2019)在《传统与现代的艺术互动 ——论余光中诗歌的诗学气象》文中研究指明余光中是中国当代着名诗人和散文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余光中创作了大量的诗作,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变,情采兼备。余光中一生的经历复杂曲折,大陆、台湾、香港、美国,是他生命中无法抽离的四重张力场。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余光中在漫长的诗歌生涯里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篇,他的诗歌创作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在20世纪中国文坛,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一个无法趋避的重大问题,中西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交互是余光中诗歌创作的重大历史背景。如何应对这一时代背景及其特征成为余光中诗歌创作无法回避的课题。同时,这也是中国新诗发展过程中必须回答的课题,因此,余光中的诗歌创作极具研究价值。本论文主要从诗歌内容、诗学观念和创作艺术三个方面对余光中诗歌进行较为立体、系统的分析和论述:在作品内容上,余光中诗歌表达了对乡土故国的强烈情感,抒写“乡愁”母题,表达“乡土”情结,他的诗歌体现出强烈的时空意识、生命意识和家国情怀。在诗学观念上,诗人经历了从迷失到觉醒的心路历程,转而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技法,传统与现代互动,历史与现实交辉,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路径,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诗歌创作艺术上,余光中上承中国文学传统,融汇西方现代主义技法,在语言改造与运用、意象的经营及诗歌的格律和节奏上大胆创新实践,并自成一体,突出了诗歌艺术的本土化、民族化特征,创新了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路径。余光中融合中西的创作实践显示了其作品在当代诗歌发展史上的独创性意义。这种融合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互动和熔炼,也凸显出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提升。余光中的诗歌创作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与融通,是一个不断发展并自我调整、完善的过程。余光中在诗歌创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学观念,最终自成一体,使作品达到了一种成熟、圆融的新境界,体现出极具个性的气韵、风格,提升了汉语诗歌的精神和品质,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我的泪为英雄而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的泪为英雄而流(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唐代益州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唐代益州及益州自然与人文景观 |
第一节 唐代益州概述 |
一、益州历史沿革 |
二、唐代益州概述 |
第二节 益州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
一、益州的自然景观 |
二、益州的人文景观 |
第二章 唐代益州诗人与益州诗歌创作概况 |
第一节 益州籍诗人与益州诗歌创作 |
第二节 客居益州诗人与益州诗歌创作 |
一、官居益州诗人与益州诗歌创作 |
二、旅寓益州诗人与益州诗歌创作 |
第三章 唐代益州诗歌的主题类型 |
第一节 咏史怀古 |
第二节 酬唱赠答 |
第三节 爱国忧民 |
第四节 思乡怀友 |
第四章 唐代益州诗歌的艺术文化特质 |
第一节 匠心独运的意象选择 |
一、地名意象 |
二、地景意象 |
三、人物意象 |
第二节 文质兼胜的语言风格 |
一、自然晓畅 |
二、典雅精巧 |
第三节 益州风土人情的写实性 |
一、益州风物的写实 |
二、益州风俗的写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的研究现状 |
(一)明清研究状况 |
(二)现代成果评述 |
(三)当代研究现状 |
二、选题依据 |
三、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创新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 |
一、史传与传说的同源分流 |
(一)“三国”史实经史家遴选写成史传 |
(二)“三国”史实未入史传者变为传说 |
(三)由正史记载而衍生的“三国”故事 |
二、传说故事的涓涓细流 |
(一)两晋南北朝的三国故事钩沉 |
(二)隋唐三国故事的发展与丰富 |
(三)宋元三国故事的繁荣与汇聚 |
(四)《三国志平话》:传说之集大成者 |
三、《三国志演义》:三国题材之集大成者 |
(一)《演义》集三国史传之大成 |
(二)《演义》集三国故事传说之大成 |
(三)《演义》集三国题材诗词曲之大成 |
(四)《演义》集三国题材戏剧之大成 |
第二章 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 |
一、《平话》对史传的吸纳及异同关系比较 |
(一)《平话》与史传之关系溯源 |
(二)《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 |
二、《演义》与《平话》的故事情节比较举隅 |
(一)桃园结义 |
(二)怒鞭督邮 |
(三)千里独行 |
(四)三顾茅庐 |
(五)草船借箭 |
(六)华容放曹 |
第三章 主要人物形象之比较 |
一、刘备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义”的比较 |
(二)《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仁”的比较 |
(三)从《平话》的人物复杂性到《演义》的纯粹化 |
二、诸葛亮形象比较论 |
(一)史传诸葛亮原型 |
(二)神仙与奇人形象 |
(三)庄农与隐士形象 |
三、关羽形象比较论 |
(一)关羽出场之比较 |
(二)关羽形象的平民化 |
(三)关羽形象的完美化 |
四、张飞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多有智慧与《演义》勇于担当 |
(二)《平话》慷慨任性与《演义》仁爱礼让 |
(三)平民英雄气质的有意强化与相对弱化 |
五、曹操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勇敢的智者与《演义》机智的勇者 |
(二)“唯才是举”的同中之异 |
(三)毒辣诡诈的同中之异 |
六、周瑜形象比较论 |
(一)周瑜的历史原型 |
(二)赤壁大战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三)“三气”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第四章 文化意蕴比较 |
一、救民安国与报国安民 |
(一)开宗明义,爱民心切 |
(二)桃园结义,爱民第一 |
(三)刘备治国,百姓安乐 |
(四)君明臣良,国泰民安 |
二、因果报应、天人感应与历史循环论 |
(一)《平话》因果报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天人感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毛评本历史循环论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刘渊兴汉与司马一统 |
(一)《平话》刘渊兴汉结尾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司马一统天下的文化内涵 |
(三)世袭皇权更迭的非正统性文化意味 |
四、文化意蕴歧异举隅 |
(一)王允“连环计”文化意蕴的差异 |
(二)关羽“约三事”文化意蕴的不同 |
第五章 美学特征比较 |
一、喜剧美与悲剧美 |
(一)天下大乱悲剧氛围与惨象淡化苦中求乐 |
(二)英雄结局悲剧意味与悲剧淡化乐在其中 |
(三)三国覆亡悲剧结局与因果报应喜剧美感 |
二、奇中寓真与奇上加奇 |
(一)奇美合理与求奇不已 |
(二)超人之美与奇人之美 |
(三)神化其事与神化其人 |
三、朴质之美与文雅之美 |
(一)《平话》朴质美与《演义》文雅美探源 |
(二)听觉艺术美感与文字阅读快感比较 |
(三)俗中见雅与雅中有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桐城三祖传记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 传记的相关概念 |
(二) 传记的分类 |
第一章 传记的特点及其发展脉络 |
第一节 传记的特点 |
一、“当理切事”——记实性 |
二、明道——意旨性 |
三、艺术性 |
第二节 传记的发展脉络 |
一、先秦: 传记因素的萌芽时期 |
二、两汉: 史传的定型时期 |
三、魏晋南北朝:传记繁荣期的先声 |
四、唐代: 各体传记创作迎来繁荣期 |
五、宋元: 各体传记文继续发展并出现了新因素 |
六、明代: 传记文的新扬,市民传记兴起 |
七、清代: 传记文的再次繁荣 |
第二章 桐城三祖的传记观念 |
第一节 桐城三祖对传记文的认识 |
第二节 桐城三祖传记文的创作观念 |
一、合乎体例 |
二、选材与剪裁原则 |
三、笔法和行文要求 |
第三章 桐城三祖传记文中的人物形象分类及其内涵分析 |
第一节 官吏形象 |
第二节 文人名士形象 |
第三节 市民形象 |
第四节 女性形象 |
一、对封建贞烈思想的超越 |
二、对礼教遵从的一面 |
第四章 桐城三祖传记文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记实性与意旨性兼具 |
一、记实性 |
二、意旨性 |
第二节 史才 |
一、细节传神,白描手法 |
二、以文运事,合理想象 |
三、寓情于文,含蓄蕴藉 |
第三节 下语用字追求“雅洁” |
一、陈言务去,挖掘语言的表现力 |
二、简洁严谨的文风 |
第四节 文无定法 |
一、墓志铭、墓表、行状——主观色彩的加入与行文格式的突破 |
二、传、逸事——形式的创新 |
三、寿序——叙议结合 |
四、哀辞——主观感受的传达 |
第五章 桐城三祖传记文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对不居史职的文人创作传记文的看法 |
第二节 思想内容上的不同侧重 |
一、方、刘、姚的思想基础比较——对“道”的认识 |
二、对现实问题的态度 |
三、对中下层人的看法 |
第三节 艺术风格上的差异 |
一、语言 |
二、结构 |
三、风格 |
第六章 桐城三祖传记文的承上情况 |
第一节 从文体学角度看桐城三祖传记文对史传文的接受 |
一、文体观——以“义法”说为核心 |
二、体貌特征——叙事干预的运用 |
三、语体特征 |
第二节 桐城三祖传记文对唐宋八大家传记文为文技法的学习 |
一、内容和意旨明确 |
二、追求阳刚之风 |
三、其他创作技法的承继 |
第三节 桐城三祖平凡人物传记文对归有光散文的接受 |
一、“尚简” |
二、细节传神 |
三、日常题材中见深意 |
余论: 桐城三祖传记文对后世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吉狄马加的族裔文化书写与民族史诗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吉狄马加:“一个彝人的诗国” |
第一节 吉狄马加早期诗歌与彝族文化的关系 |
一、吉狄马加诗歌:一种经典的可能性 |
二、对自我身份的构造与认同 |
第二节 记忆追溯:对族裔文明符号的书写方式 |
一、吉狄马加对地方性知识的呈现 |
二、族裔文明符号:图腾与宗教 |
第二章 重构民族史诗及其可能 |
第一节 民族史诗的根基与再认同 |
一、史诗的根基:以《勒俄特依》与《阿诗玛》为例 |
二、吉狄马加诗歌与《勒俄特依》中的生态意识 |
第二节 重构历史的启示:回归与超越 |
一、吉狄马加诗歌与《勒俄特依》中的形而上哲学意识 |
二、超越传统的束缚:吉狄马加诗歌与《勒俄特依》《阿诗玛》的艺术创作法 |
第三章 异质化存在:吉狄马加诗歌的文化书写生成 |
第一节 世界诗歌的启示 |
一、追逐文明的光:世界主流诗歌的影响 |
二、与边缘同在:第三世界诗歌的启示 |
第二节 “闪着微暗的火”:与同时代诗歌的构造异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6)庾信骈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庾信骈文范围的界定 |
二、庾信骈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庾信骈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各章旨要 |
第一章 庾信骈文概观 |
第一节 庾信骈文的体裁与题材 |
一、“文”类骈文 |
二、“笔”类骈文 |
第二节 庾信骈文的艺术分期及其依据 |
一、创作环境与心态变化导致文风变迁 |
二、艺术手法与文学风貌的变化 |
第三节 庾信骈文的流传情况及相关考辨 |
一、庾集版本考辨 |
二、骈文流传考略 |
第二章 庾信骈文的艺术风貌 |
第一节 士族衰微与庾信骈文的宫体化 |
一、士族衰微与身份转变 |
二、皇权加强与文学宫体化 |
第二节 北朝文化环境与庾信骈文的质实化 |
一、北朝“尚质”“尚实”的文化环境 |
二、庾信骈文质实化的主要表现 |
第三节 庾信骈文句式的四六化与骈俪深化 |
一、四六隔对应用的广泛性 |
二、四六隔对的艺术性 |
三、四六隔对结构的多样化 |
第四节 羁旅离乱与咏怀主旨的深化 |
一、托物抒情 |
二、借人咏怀 |
三、借地理意象抒怀 |
第三章 庾信骈文创作的文体突破 |
第一节 庾信骈赋的诗化 |
一、庾信骈赋形式上的诗化表现 |
二、“吟咏情性”观念下的诗化表现 |
第二节 庾信骈赋的述史倾向——以《哀江南赋》为例 |
一、骈赋叙事功能的拓展 |
二、史传笔法的运用 |
三、史家精神的彰显 |
第三节 庾信应用性骈文的赋化 |
一、作为“核心文类”的辞赋 |
二、应用文的骈俪化 |
三、应用文的才学化 |
四、铺排之法的运用 |
第四章 庾信骈文的影响与接受 |
第一节 从交游看庾信骈文对北朝之影响 |
一、南北交聘中的庾信骈文 |
二、庾信交游与西魏北周骈文写作 |
第二节 庾信骈文在初唐的接受 |
一、儒家文学观下的庾信骈文批评 |
二、“南朝化”文学氛围下的庾信骈文接受 |
第三节 庾信骈文在晚唐的接受 |
一、政治文化环境与六朝骈风复归 |
二、李商隐对庾信骈文的接受 |
第四节 庾信骈文在清代的接受 |
一、明末清初文化环境与对庾信骈文的崇尚 |
二、陈维崧对庾信骈文的接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文本 生活 生命——新冠肺炎疫情下《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的情境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本:小说中“泪”的多层解读 |
二、生活:疫情中“泪”的对应引入 |
三、生命:教学后的收获与思考 |
(一)一味同情会削弱“疗救”的力量 |
(二)需要勇气和善良来强化救治的效果 |
(三)反思让人有所敬畏并克制再犯 |
(9)明代江西文人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序跋中体现的文人形象 |
第一节 身死从人说是非..严嵩 |
第二节 遗民的“出”与“隐”——宁都三魏 |
第三节 从浮屠之道中获取人生失意的平衡点——费元禄 |
第二章 序跋中体现的文人交游 |
第一节 文人交游类别 |
一 同乡之交 |
二 同僚之交 |
三 师生之交 |
四 莫逆之交 |
第二节 文人交游对明代文化的影响 |
一 促进了台阁文学的繁盛 |
二 推动了阳明心学的发展 |
三 保证了文人文集的传世 |
第三章 序跋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文学观念 |
一 推崇唐宋八大家 |
二 至宋无诗 |
三 文为心声 |
四 不平则鸣 |
五 文以载道 |
第二节 文人价值观 |
一 立德 |
二 立功 |
三 立言 |
四 德、功、言兼重 |
第四章 序跋中体现的文集出版情况 |
第一节 文集整理 |
一 子嗣门人编辑 |
二 文人合力 |
三 天子号召收录 |
四 好友收录 |
第二节 文集刊刻 |
一 文人自刻 |
二 子嗣门人刊刻 |
三 好友刊刻 |
余论 |
第一节 使用异体字现象普遍 |
第二节 字体书写方式多样 |
第三节 印章文化盛行 |
第四节 骈散结合的写作手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明代江西文人文集序跋 |
致谢 |
(10)传统与现代的艺术互动 ——论余光中诗歌的诗学气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赤子之心和家国之思 |
1.1 余光中的诗歌生涯与创作轨迹 |
1.1.1 余光中生平简介 |
1.1.2 余光中的诗歌生涯与创作轨迹 |
1.2 余光中诗歌的乡愁类型 |
1.2.1 飘离异域的地域乡愁 |
1.2.2 中西方文明交互中的历史文化乡愁 |
1.3 个体生命与民族意识的交叠 |
1.3.1 死亡美学的体悟 |
1.3.2 浓厚的悲剧精神 |
1.3.3 个体生命与民族情怀的交响 |
第二章 古典诗学与现代诗学的超越性熔炼 |
2.1 短暂的现代主义之旅 |
2.2 现代诗的困境与突破 |
2.3 新古典主义——古典诗学与现代诗学的超越性熔炼 |
第三章 余光中诗歌的艺术具象建构 |
3.1 语言美的实践 |
3.1.1 炼字的追求 |
3.1.2 词语的“陌生化”试验 |
3.1.3 修辞格的锤炼 |
3.2 音韵与体式的追求 |
3.3 意象美的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我的泪为英雄而流(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唐代益州诗歌研究[D]. 赵梦琦.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D]. 陈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4]桐城三祖传记文研究[D]. 刘畅. 山东大学, 2020(01)
- [5]吉狄马加的族裔文化书写与民族史诗建构研究[D]. 黑日科子. 暨南大学, 2020(06)
- [6]庾信骈文研究[D]. 齐放. 青岛大学, 2020(02)
- [7]一位湖北民政人的战“疫”手记[J]. 田维虎. 中国民政, 2020(07)
- [8]文本 生活 生命——新冠肺炎疫情下《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的情境教学[J]. 项香女.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20(03)
- [9]明代江西文人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D]. 罗逸珍.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传统与现代的艺术互动 ——论余光中诗歌的诗学气象[D]. 商元元. 西北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