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学问:钟敬文对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贡献——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十四(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1](2015)在《潜在的“人类” 显在的“民族”——中国人类学的民族情结》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学自传入中国以来所产生的学术成果多与"民族"有关。这里的"民族",既含有"民族一国家"之义,也指具体的族群,同时还关乎中国学界的民族情结。这使得人类学落地中国后的调查成果,较少有普适性的科学民族志提升,而更多地凸显出以国族为核心的本土救亡。本文由"Ethnography"的汉语化追溯,通过汉语表述的"民族志"历程,反思民国以来民族情结对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影响。
代云红[2](2010)在《中国文学人类学基本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文学人类学”分歧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和个人现象。我们在看待“文学人类学”概念、历史、理论、方法及价值观方面的分歧时,应首先考虑上述几方面的原因。文章遵循的思考路向是从现象梳理入手,辨析分歧,探寻原因,发现“同一性”,然后在理论阐释中提出文学人类学的理论整合及建构的问题。文章包括前言和结语,正文按照概念、历史、理论、方法、价值观的认知框架来分析文学人类学基本问题。第一章主要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文艺本体论语境中的“文学人类学”分歧,学科交叉中的“文学人类学”分歧和学科分类中的“文学人类学”分歧。文章指出,产生这些分歧的原因首先是80年代文艺本体论讨论中出现的分歧影响了对“文学人类学”的概念、内涵、学科归属的“定位”问题,同时也影响了“文学人类学”后来的发展路向。无论是文学与人类学结合部问题上的分歧,还是把“文学人类学”依附于文艺学、人类学、比较文学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都缺乏对“人类学”和“文学”两个熟知概念进行必要的批判性反思。文章在辨析各种分歧后指出,理解“文学人类学”的关键还在于确定“文学”与“人类学”结合部的问题。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四个基本问题:历史起点、历史分期、对1950-1970年代学术的评价、海峡两岸的“文学人类学”。文章指出,对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的重构包含着对“文学人类学”是什么的认识问题。当代文学人类学历史的探讨主要限于神话的视角以及神话仪式学派和原型批评理论,这造成了一定的偏狭性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1950-1970年代学术研究的评价。文章认为,应当把台湾(也包括港澳)地区的文学人类学研究纳入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中来考虑,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状态。另外,文章初步认为,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可分为五个阶段,它们揭示了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的思想语境: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第三章以辨析人类学意义和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人类学写作”分歧为前提,探讨文学人类学理论的整合与建构问题。文章指出两种意义上的“人类学写作”尽管存在学科原则上的分歧,但都关注人类“表述”问题的研究,而且认为,对人类“表述”问题的研究是探讨理论和发展理论的重要途径。中外学者对“人类学写作”的探讨沟通了人类学与诗论、以及一般文艺理论及美学的关系,为我们探讨“文学人类学”理论提供了启示性意义。各种理论尽管在目的、主张等方而存在分歧,但都受到“语言学转向”的影响,把人类“表述”问题作为关键性问题来探讨。各种理论都是研究人类“表述”的理论,而且这些理论本身也构成了一种“表述”系统。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文学人类学多重证据法的内涵、历史渊源、现代变革意义以及不足。文章指出,四重证据法与二、三重证据法最大的不同是:四重证据法是以口头文化为基本价值立场的,它虽然仍保持着二、三重证据法的“场域”结构形态,但各类型媒介的关系及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它的场域中心已由文字中心转向非文字中心。在“四重证据法”里蕴含着“文化寻根”与“文明反思”的批判性内涵,它表明“四重证据法”不再以补正史之缺为价值诉求,而是要揭示被文字所遮蔽或遗忘的“历史”。不过,文章也指出,“四重证据法”也存在夸大某一媒介作用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媒介霸权和符号暴力的问题。第五章主要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价值视野里分析了“文学治疗”的价值及意义,田野与文本、口头文化与书写文化中的价值偏颇问题。另外,文章分析了当代文学人类学研究“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策略及思路,以及由此提出重建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学观的意义。针对文学人类学在上述问题研究中的不足,文章认为将“文学治疗”研究与媒介环境学及环境文学批评加以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原始”倾向,同时也可以改变文学人类学在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薄弱的状况。总之,文章认为,在重建文学人类学价值观的意义上,把文学史、各种文学话语、文化文本当做环境话语或生态话语来阐释,会带来对文学的重新理解。分歧固然反映了对文学人类学认识的混乱,但同时也反映了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多元性及复杂性。文学人类学的价值目标是整合人类文学经验,本论文的基本主张是在“同一性”的地方发现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分歧、多样性及新颖性。文章认为,从重建文学人类学立场上的文学观角度来看,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文学人类学研究应当具有口头文化与书面文化反差性及其思想的和心理的表现特征的历史视野;二是文学人类学应当具有多族群交际视角、民俗学视角、审美批评视角、性别诗学视角、媒介环境学视角、环境伦理批评视角等。总之,文学人类学应当具有“统一性”的内涵,保持多样性的研究视角。
山兰[3](2002)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总目录》文中研究表明
徐杰舜,万建中[4](2002)在《百年学问:钟敬文对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贡献——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十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俗学与人类学的互动对各自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八十多年来,钟敬文先生以他的学术实践倡导和推动了这两个学科的结合和互动,为中国人类学和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百年学问:钟敬文对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贡献——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十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百年学问:钟敬文对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贡献——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十四(论文提纲范文)
(1)潜在的“人类” 显在的“民族”——中国人类学的民族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一、“Ethnography”何以成了“民族志” |
二、潜在的人类学与显在的民族学 |
三、中国人类学的民族情结 |
结语 |
(2)中国文学人类学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的研究原则及思路 |
二、论文的结构安排及分析要点 |
第一章 文学人类学的内涵与边界 |
第一节 "文学人类学"的歧义 |
一、文艺本体论讨论中的"人类学转向" |
二、文艺本体论讨论中的"文学人类学"分歧 |
三、文艺本体论语境中的神话-原型批评 |
第二节 "文学"与"人类学"的结合 |
一、本体论中的"文学"与"人类学"结合 |
二、学科交叉中的"文学"与"人类学"结合 |
三、跨学科多元互动中的“文学人类学” |
第三节 学科分类中的"文学人类学" |
一、"文学人类学"与"文艺学" |
二、"文学人类学"与"人类学" |
三、"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 |
小结:还没有结尾的“结尾” |
第二章 文学人类学历史的分与合 |
第一节 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历史起点 |
一、文学人类学历史的分歧 |
二、文学人类学历史起点中的理论问题 |
第二节 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历史分期 |
一、百年文学人类学历史分期的论述 |
二、新时期文学人类学历史分期的论述 |
三、文学人类学历史中的认识问题 |
第三节 海峡两岸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共性与异相 |
一、大陆与台湾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共性 |
二、大陆与台湾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异相 |
第三章 文学人类学理论与写作 |
第一节 中国语境中的"人类学写作" |
一、人类学意义上的"人类学写作" |
二、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人类学写作" |
三、"人类学写作"的理论探讨 |
第二节 西方语境中的"人类学写作" |
一、西方语境中的"人类学写作" |
二、人类"表述"问题与"人类学写作" |
三、"语言学转向"与"人类学写作" |
第三节 人类"表述"问题与文学人类学理论 |
一、文艺学视野中的文学人类学理论 |
二、弗莱理论与口头诗学理论的关联性 |
三、民族志批评与文学人类学批评的互补性 |
第四章 文学人类学的证据与方法 |
第一节 文学人类学证据法的提出与内涵 |
一、文学人类学多重证据法的提出 |
二、文学人类学多重证据法的内涵 |
第二节 "多重证据法"的历史渊源与现代变革 |
一、"多重证据法"的历史渊源 |
二、"多重证据法"的现代变革 |
第三节 "多重证据法"的意义与不足 |
一、符号学、证据法学视域中"多重证据法"的意义 |
二、媒介学视域中"多重证据法"的不足 |
第五章 文学人类学的功能与价值观 |
第一节 文学的心理治疗与生态伦理功能研究 |
一、当代"文学治疗"研究的基本状况及价值指向 |
二、文学治疗原理的阐释 |
三、文学治疗的生态伦理及文学人类学意义 |
第二节 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文化之争 |
一、田野与文本之争 |
二、口语文化与书写文化之争 |
三、文学人类学视野中的"多民族文学史观" |
第三节 重建文学人类学的价值观 |
一、重建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学观 |
二、重建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审美价值观 |
三、重建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环境伦理价值观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百年学问:钟敬文对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贡献——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十四(论文参考文献)
- [1]潜在的“人类” 显在的“民族”——中国人类学的民族情结[J]. 王璐. 青海民族研究, 2015(03)
- [2]中国文学人类学基本问题研究[D]. 代云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3]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总目录[J]. 山兰.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6)
- [4]百年学问:钟敬文对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贡献——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十四[J]. 徐杰舜,万建中.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