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酯树脂色值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俞雨农[1](2021)在《阻燃改性聚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材料,在人们生活中十分常见,其制品如衣物、塑料瓶等。PET多方面性能优异,但是由于其极易燃烧,限制了其在密闭环境及高楼室内纺织品领域的应用,因此对PET进行阻燃性能改性就变得十分重要。本文采用共聚型磷系阻燃剂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CEPPA)作为阻燃改性剂,与乙二醇预酯化后通过缩聚反应将其共聚到PET大分子链上,制备得到不同磷含量的阻燃聚酯,对阻燃剂CEPPA预处理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对阻燃剂CEPPA的酯化反应转化率、热稳定性以及不同阻燃聚酯的色值、特性黏度、端羧基浓度和二甘醇浓度等基本性质进行了测试分析,比较采用不同的催化剂对阻燃聚酯聚合工艺及阻燃性能的影响,最终选用了最佳的聚合工艺及催化剂制备得到不同磷质量分数的阻燃聚酯,采用FT-IR、WAXD、TG、DSC、毛细管流变仪和垂直燃烧测试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及性能的表征。主要结论如下:1.阻燃剂CEPPA的预处理过程直接影响阻燃聚酯的聚合效果。CEPPA的初始分解温度为231℃,而PET聚合反应的酯化温度约为230℃,所以必须采取CEPPA单独的低温酯化方法。采用低温酯化工艺后,相同磷质量分数的聚酯缩聚时间明显缩短,搅拌功率较高,得到的阻燃聚酯特性黏度较高,聚酯铸带正常。对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的CEPPA酯化液比较发现,酯化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会对CEPPA酯化反应转化率产生影响,在190℃下反应3 h制备得到的CEPPA酯化液的转化率高,热稳定性最好。CEPPA参与共聚反应应采用低温酯化工艺。2.催化剂直接影响阻燃聚酯的色值与聚合效果。选用乙二醇钛、负载型钛系催化剂和三氧化二锑三种催化剂,共聚合成磷质量分数为0.60%的阻燃共聚酯,对比不同阻燃聚酯的色值、特性黏度、端羧基浓度,结果表明:使用锑系催化剂的Sb-PET的色值明显好于两组使用钛系催化剂的Ti-PET。对比两种TiPET的缩聚反应时间长于Sb-PET,但Ti-PET的特性黏度都要低于Sb-PET,钛系催化剂对聚合反应逆反应也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使用钛系催化剂的阻燃聚酯的熔点较高,结晶能力较弱。燃烧实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催化剂不会对阻燃聚酯的极限氧指数以及垂直燃烧等级产生较大的影响。综合对比之下,制备阻燃聚酯宜采用三氧化二锑催化剂。3.采用最优的酯化工艺制备了不同磷含量的阻燃聚酯,通过FT-IR、WAXD、TG、DSC、毛细管流变仪和垂直燃烧测试等手段对阻燃聚酯各方面性能进行分析,测试表明:CEPPA存在于聚酯大分子链结构中。聚酯的结晶性能得到了提高,但PET的晶型结构的未发生改变。引入CEPPA后使得PET材料的△T上升,降低了材料的结晶速度,阻燃聚酯的熔点随CEPPA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TG测试表明由引入CEPPA后聚酯的热稳定性降低,但随着CEPPA添加量的增加,阻燃聚酯的残碳量的增加。剪切流变性能测试表明制备得到的阻燃聚酯仍属于假塑性流体,但阻燃聚酯熔体相比于纯PET,其非牛顿性出现了一定程度降低。燃烧实验表明在加入阻燃剂后,阻燃共聚酯的磷质量分数越高,其阻燃性能越好,其在磷质量分数为0.55%时,其LOI值就已经达到28%,其垂直燃烧级别达到V-0级,阻燃性能优异。
刘小虎[2](2020)在《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全长锚固体受力变形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高地温和高地压现象突呈,深井巷道锚杆支护遇到了新的难题。在深井软岩巷道全长锚固支护中,存在问题主要有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井下安装困难,高地温和高地压的耦合作用导致锚固界面易发生破坏、锚固体易失效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矿井的安全生产,亟待研究解决。为此,本文以两淮矿区丁集煤矿深井软岩巷道支护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煤矿深井巷道高地温和高地压条件,进行了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全长锚固体受力变形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采用配制试验、室内拉拔试验、数值模拟、相似模型试验和现场工程应用等方法,对全长锚固剂材料配制及性能提升、锚固界面破坏机理、锚固单元体杆体应力传递规律以及全锚支护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机理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针对现有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锚入推进阻力大、安装困难、耐热性能差和强度不高等难题,通过大量配制试验,研发出一种耐热性能好、强度高、稠度适宜的新型全长树脂锚固剂,提升了性能,解决了全长锚固施工和支护技术难题。该种新型锚固剂配合比为,混合树脂:粗石粉:细石粉:促进剂:固化剂:KH-570=100:275:275:1:32.5:1,其中混合树脂配比为 PET 型:FX-470 型=3:7。(2)研制了模拟不同温度环境的树脂锚固剂胶凝时间测试设备,可精确测定不同类型锚固剂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胶凝时间,为锚杆井下安装工艺设计提供了依据。(3)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锚固界面拉拔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随着围岩强度的提高锚固界面极限拉拔力和残余锚固力逐渐增加;在相同围岩强度条件下,随着温度提高锚固界面极限拉拔力和残余锚固力逐渐减小;锚杆轴力沿锚固方向非线性分布并沿锚固深度逐渐减小,界面剪应力随拉拔荷载增加逐渐向锚固末端传递。锚固界面层的塑性区发育随着围岩压力增加由界面径向劈裂破坏向锚固界面纵向剪切破坏转化。锚固界面破坏模式分为剪切-滑移失效与剪涨-滑移失效,研究得到了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锚固体锚固界面失效机理。(4)研制了温度-围压加载拉拔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支护形式、温度及围压条件下的锚固单元体荷载传递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锚固单元体极限承载力降低;锚杆自由段轴力传递损失小,当轴力传递至锚杆与树脂锚固剂交界处进入锚固段后锚杆轴力骤减。其次,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围压对锚杆轴力和界面切向应力分布规律影响,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了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全长锚固体荷载传递规律。(5)相似模型试验研究了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全长锚固与端头锚固的支护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和围压情况下,全长锚固支护的巷道围岩变形量小,围岩裂隙发育位置浅。通过模型中布置的应变式传感器与光纤传感器监测巷道围岩应力分布情况表明,不同支护方式巷道围岩拉-压应力分区深度不同,端头锚固围岩拉应力区发育更广。全长锚固支护不同于端头锚固的两点受力,轴力分布更加均匀,在锚杆托盘处应力集中程度小,从而揭示了全长锚固支护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机理。(6)基于锚固体复合承载机理,推导出适用于深部巷道围岩锚固支护参数的计算公式,给出确定合理预紧力和锚固长度方法。并针对丁集煤矿西三采区集中回风大巷工程条件,进行了支护设计优化,得到了优化支护方式、锚杆间排距、锚固长度、预紧力及锚固剂搅拌时间等支护参数。通过工程应用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优化支护方案的巷道收敛量明显小于原方案,顶底板与两帮收敛量分别降低了 24.2%和20.4%,支护效果好。图[116]表[29]参[165]。
冯鹏程,冯俊,张扬[3](2020)在《汽车中涂用水性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文中提出合成了一种用于汽车中涂漆的水性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讨论了E10P、MAH、聚酯中间体分子量、酸值和羟值对该聚酯水分散体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引入一定量的E10P利于合成丙烯酸改性聚树脂,当MAH质量分数为2.5%左右(基于聚酯中间体)、聚酯中间体分子量为800~1200、酸值为30mgKOH/g以上、羟值为100~120mgKOH/g时,制备的丙烯酸改性聚酯性能最佳。与常规水性聚酯相比,合成的丙烯酸改性聚酯具有更好的水稀释性和触变性,由该改性聚酯树脂制备的水性中涂漆具有优异的配套性、综合机械性能、化学抗性和施工性。
刘甜[4](2018)在《超临界CO2辅助的PET固相缩聚脱醛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乙醛含量是聚酯(PET)切片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规固相缩聚过程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将其值降低至1 ppm以下以满足瓶用聚酯的要求。论文采用超临界C02辅助PET固相缩聚过程,系统地研究了脱醛温度200-230 ℃C,C02压力8-12 MPa,时间1-10 h和聚酯预聚物颗粒尺寸0.30-3.00 mm等因素对固相缩聚脱醛过程的影响。通过粘度分析、顶空气相色谱、扫描电镜、示差量热扫描等对脱醛后聚酯产品的聚合度、乙醛含量、微观形貌和热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周期性更新时间为1h时,超临界C02辅助PET固相缩聚脱醛的较优工艺条件为脱醛温度230 ℃C,C02压力8 MPa,粒径0.30 mm-0.45 mm。在该工艺条件下,可在较短时间内制备获得聚合度接近150,乙醛含量低于1 ppm的聚酯聚合物。SEM分析表明,粒径越小,超临界CC02对PET基体的塑化和溶胀作用越强,导致PET表面变得疏松多孔,小分子醛和缩聚副产物乙二醇等越容易脱除。热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随着缩聚脱醛时间增加,聚酯产品结晶度逐渐增大,其主要是由超临界CO2的塑化作用诱导聚酯结晶导致的。综上所述,利用超临界CO2可以有效强化PET固相缩聚脱醛过程。
敖晓娟,王浩江,杨育农,李世昌[5](2016)在《墨粉树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墨粉用苯丙树脂和聚酯树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墨粉树脂中影响墨粉性能的主要因素:分子量及其分布、玻璃化转变温度、软化点、粘流态温度和树脂酸值,指出制备墨粉时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结构的树脂。
郭朝光[6](2016)在《煤经由乙二醇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中,首先简要介绍了新兴的以煤为原料生产乙二醇的新工艺,并叙述了本论文使用的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即首先通过煤炭为原料,进行造气后,将产生的合成气通过分离、提纯后分别得到CO气体和H2气体,其中CO原料在铜基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偶联反应,合成草酸二甲酯,然后草酸二甲酯再通过精制流程后,与提纯的H2原料进行加氢反应得到粗产品乙二醇,最后乙二醇产品经过精制,最终获得聚酯级乙二醇的流程。而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反应,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简称为PET,这是我国乙二醇最主要的消费渠道,消费比例占乙二醇所有用途总消费量的90%以上。乙二醇的质量衡量指标有很多,因为其中的纯度及色度指标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而紫外透光率(也称透过率)能很好的反映乙二醇的质量状况,从而成为国际上行业中经常采用的衡量乙二醇产品质量能否达到聚酯级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本论文设计的实验中,首先使用气相色谱仪器检测分析以煤为原料生产的乙二醇中的多种杂质,然后通过对这些杂质的紫外透光率进行测试,并通过气相-质谱联用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多种分析仪器将其一一定性。通过分析了煤制乙二醇中杂质对其色度的影响,并根据煤制乙二醇工艺分析了部分杂质生成的原因,整理并获得了以煤为原料生产的乙二醇生产过程中为提高产品的质量需要重点去除的各种杂质,对煤制乙二醇的生产提出了建议。紧接着选用了传统石化法及现用煤炭法制取的来源不同的乙二醇产品,分别与对苯二甲酸进行聚合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并对得到的产品进行拉丝。通过对合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质量进行分析、对比,最终获得了煤制乙二醇是可以制得优等的纤维级聚酯切片这一结论,充分验证了以煤化工路线替代传统石油法路线制取乙二醇并合成聚酯是可行的。
张瑞,王玉合,吴桂香,陈银波[7](2015)在《PTA对聚酯生产及性能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聚酯生产装置研究了PTA原料对生产过程及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小粒径的PTA原料会引起浆料搅拌电流的升高,同时导致第一酯化酸值(AN)降低;PTA中对甲基苯甲酸(PT酸)含量越高第一酯化二甘醇含量越高;原料PTA中对羧基苯甲醛(4-CBA)含量越高、Delta-Y值越大,会对切片的色值产生不利影响。
胡杰[8](2014)在《触控屏用耐高温油墨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触控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触控屏3D电视等电子产品上,触控屏行业出现持续“高温”的现象。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对触控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技术升级成为触控屏行业发展的焦点。一体化电容式(OGS)触控屏能最大程度上满足电子产品智能化终端超薄化需求,并最好地提升显示效果,是未来触控屏高端品牌终端的必然选择。作为OGS触控屏的重要组成部分,OGS触控屏油墨不仅要具备传统触控屏油墨的高遮盖力、高附着力、高硬度、良好的耐化性,还必须具备优异的耐热性,高温保色性。目前国内外生产OGS触控屏油墨的厂家极少,并且生产的油墨热稳定性不够好,高温保色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制备热稳定性优异、物理化学性能良好的耐高温油墨具有重要现实背景及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耐高温油墨用连结料树脂的耐热性、保色性、附着力、硬度、耐水性、耐化学试剂性能,从聚氨酯(PU)、环氧树脂(EP)、纯硅树脂(MS,MPhS)、聚氨酯改性硅树脂(PUS)、环氧改性硅树脂(EPS)及聚酯改性硅树脂(PS)等树脂中筛选了耐高温油墨用连结料树脂。结果表明,PS树脂综合性能最佳。对不同PS树脂研究发现,PS4树脂耐热性最好,其有机硅预聚体含量为62%,PS4树脂漆膜在高温300℃烘烤100min前后色差值△E=0.16,黄变值△b=0.01,但漆膜硬度、耐碱性及耐丙酮擦拭性能不足,加入占树脂重量5%的固化剂CYMEL303后漆膜物理化学性能得到改善。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多因素试验对耐高温油墨各组成部分的配伍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当耐高温油墨按重量份组成为:PS4树脂60份,A3钛白粉为36份,超细BaSO4为1.8份,纳米SiO2为1.35份,玻璃粉为2.25份,A187偶联剂为0.6份,CYMEL303固化剂为3份,D3消泡剂为0.1份,C4流平剂为0.22份时,油墨综合性能最优。将制备的耐高温油墨应用于OGS触控屏上,漆膜性能测试表明:耐高温300℃烘烤1.5h无黄变无裂纹,△E=0.56,△b=0.49,附着力0级,层间附着力1级,铅笔硬度5H,耐水性24h无变化,耐ITO蚀刻液24h无变化,耐碱2h无变化,耐沸水2h无变化、附着力1级,耐丙酮擦拭50次无脱落。
陈礼科[9](2013)在《聚酯多元醇PEA连续制备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酯多元醇是生产聚酯型聚氨酯主要原料之一,现有的聚酯多元醇工业生产均为间歇搅拌釜合成工艺,虽然其生产产品种类灵活,但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了后续聚氨酯产品的生产加工,同时由于传质传热受限,反应时间长,如合成己二酸系列聚酯多元醇产品需要20多小时。采用连续工艺合成聚酯多元醇,特别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Poly ethylene adipate, PEA)等产能较大的聚酯多元醇品种,一方面可使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另一方面通过匹配高效的传质传热设备可以显着提高过程能效。为此本研究构建了新型的连续塔式反应器-6级串联鼓泡反应精馏塔(Bubble Reaction Distillation Tower, BRDT),成功实现了制备分子量2000左右PEA的连续酯化过程和连续缩聚过程,总反应时间只需6小时。本文从PEA制备过程的反应动力学、新型反应器BRDT的构建及其流体力学性能、BRDT中PEA酯化和缩聚过程的连续化模试实验研究、连续酯化过程和连续缩聚过程的建模及优化、连续反应过程全流程模拟等方面开展了较系统的实验和模拟计算研究,为PEA连续化制备提供了关键技术和系统数据:1、采用间歇实验考察分析了反应温度、醇酸摩尔配比、反应压力、催化剂种类及添加量等对PEA酯化过程和缩聚过程影响,在乙二醇(EG)和己二酸(AA)醇酸配比1.2、常压、160~230℃温度范围研究了不外加催化剂的PEA酯化过程反应动力学,综合考虑了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及其逆反应水解反应和醇解反应,基于AA和EG酯化过程中酯化反应催化机理的不同,分别建立了二级、变级数、三级等3个酯化过程反应动力学模型。在真空、160~230℃温度范围研究了25ppm钛酸异丙酯(TPT)催化的PEA缩聚过程反应动力学,基于有外加催化剂存在下酯化和缩聚反应均为二级反应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同时通过动力学模型检验和辨识,发现无论是酯化过程还是缩聚过程,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均可很好地表征PEA反应过程。2、基于PEA制备过程反应特征和物系特性认识,构建了新型的连续塔式反应器-6级串联鼓泡塔,耦合了酯化/缩聚反应和移走可逆反应生成的小分子水的精馏过程。通过特殊设计的塔盘结构,实现反应器内气液流动、停留时间、压降等可控。流体力学实验验证了常压和真空条件下液体于塔式反应器中可以由上级塔盘溢流经降液管流至下一级塔盘,气体通过气管由下而上,与向下流动的液态物料逆向流动鼓泡向上,各个塔盘由于气体的剧烈鼓泡而达到充分混合,单个塔盘接近于全混,多个塔盘串联的整个反应器趋向平推流:气管的直径大小是反应器稳定操作的关键。3、实施了BRDT中制备低分子量PEA的连续酯化过程和连续缩聚过程模试,成功得到羧基浓度小于1mo·kg-1的酯化过程齐聚物和分子量2000左右、羧基浓度小于0.02mol·kg-1的缩聚过程PEA产品。建立了BRTD中PEA连续酯化过程和连续缩聚过程数学模型,实验值与模拟计算值平均相对偏差分别小于14%和19%。在模拟考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醇酸摩尔配比、氮气流量等操作因素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模试实验确定了连续酯化和连续缩聚的最优工艺条件:对于连续酯化过程,常压且6个塔盘反应温度分布160℃、180℃、200℃、220℃、230℃、230℃,EG和AA摩尔配比1.2,塔底N2流量100ml·min-1,各塔盘停留时间35min;对于真空连续缩聚过程,塔顶压力2000Pa,6个塔盘反应温度分布220℃、230℃、230℃、230℃、230℃、230℃,塔底N2流量100ml·min-1,各塔盘停留时间30min。4、进行了聚酯多元醇PEA连续反应过程全流程模拟分析。考察了缩聚过程塔顶气相EG和水的循环对整个反应过程的影响,相比EG和水不循环及EG循环、水不循环过程,缩聚阶段EG和水同时循环过程最优,连续酯化阶段进料的醇酸配比可由1.2降低至1.095,酯化过程各塔盘停留时间由35min降低至30min,最终PEA缩聚产物分子量Mn为1960,羧基浓度为0.0181mol·kg-1,整个连续工艺流程更为简易和经济。
罗娜[10](2010)在《大型聚酯生产过程智能建模、控制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高分子聚合物,其生产过程具有高度非线性、慢时变性及分布参数的特点。随着聚酯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聚酯工业生产过程的优化运行在提高企业效益方面的优越性逐渐体现出来。以支持向量机、高斯过程、进化算法等为代表的智能方法已在化工领域得到了应用,解决了复杂化工系统的控制与优化问题。然而,高斯过程作为一种统计建模方法,当样本增加时,其参数计算复杂性增长很快,难以用于工业现场实际;以分布估计算法为研究热点的进化算法在优化过程中,面临着如何更好地估计进化过程中的概率模型、跳出局部最优等问题。因此,智能方法在化工领域的广泛应用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拓展。鉴此,本文围绕大型聚酯生产过程的工业实际问题,应用智能方法,对其建模、控制与优化的若干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开发了聚酯过程的智能建模技术、预测控制与智能优化技术,形成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聚酯生产过程优化运行软件,为聚酯生产过程优化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技术,包括:针对分布估计算法求解连续优化问题时数据分布概率模型不易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单目标和多目标分布估计算法,讨论了算法中核宽度的选择准则,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该类算法被用于聚酯过程反应动力学参数的优化问题,获得了符合工业装置实际操作工况的工业聚酯过程模型,进而实现了基于工艺机理的聚酯生产过程全流程模拟与工业验证。研究了聚酯原料乙二醇生产过程的智能建模问题,采用先验知识与支持向量机的融合方法,提出了表达输入变量单调性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用于乙二醇生产氧化反应过程的催化剂失活建模,实现了氧化反应过程的智能机理建模。采集工业装置运行数据,对乙二醇水合反应过程的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获得了符合工业装置实际操作工况的水合反应动力学模型,实现了SD技术的乙二醇生产过程全流程模拟与工业验证。针对聚酯过程波动、干扰以及条件的变化对时间的累积效应问题,分别研究了聚酯生产酯化过程和终缩聚过程的动态建模问题。对酯化过程建立了集中参数动态模型,分析了端羧基浓度、气相乙二醇流量等对进料摩尔比、温度、压力等的阶跃响应动态特性,得到了酯化段反应器、工艺塔相互作用下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多反应器串连的方式建立了终缩聚反应器的动态模型,分析了特性粘度对真空度、温度等的阶跃响应动态特性,得到了终缩聚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了高斯过程的软测量建模方法。针对大样本导致高斯过程计算复杂度增加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聚类的稀疏高斯过程方法,建立了聚酯酯化反应过程的端羧基浓度软测量模型,降低了模型的计算复杂性,得到了模型预测结果及均方差。研究了拟似输入稀疏高斯过程,增加了在线校正方法,建立了机理不明确的聚酯产品色值模型。研究了基于高斯过程的非线性系统预测控制方法,对聚酯终缩聚过程的特性粘度进行了预测控制仿真。基于对聚酯过程运行优化的需要,提出了分布估计算法与柯西分布、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混合智能优化算法,以聚酯生产过程的能量消耗最小为目标,对聚酯过程工艺机理模型进行了过程优化,找出了装置最优工作点,实现了工业过程的节能。基于面向服务和多智能体框架,对聚酯生产过程的建模、控制和优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集成,建立了工业过程优化运行系统框架。详细讨论了流程行业信息系统中基本服务的定义,服务之间的交互,搭建了基于WEB SERVICE的过程优化运行平台,开发了大型聚酯生产过程的建模、控制与优化的运行优化集成平台。
二、聚酯树脂色值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酯树脂色值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阻燃改性聚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0 研究背景 |
1.1 聚酯概述 |
1.1.1 聚酯结构 |
1.1.2 聚酯的应用特性 |
1.1.3 聚酯的燃烧特性 |
1.2 聚酯的阻燃机理 |
1.2.1 阻隔炭层机理 |
1.2.2 活性自由基捕捉机理 |
1.2.3 气体稀释机理 |
1.2.4 热量吸收机理 |
1.3 聚酯用阻燃剂 |
1.3.1 卤系阻燃剂 |
1.3.2 磷系阻燃剂 |
1.3.3 磷-氮系阻燃剂 |
1.4 聚酯阻燃改性方法 |
1.4.1 共混阻燃改性 |
1.4.2 共聚阻燃改性 |
1.4.3 后整理阻燃改性 |
1.4.4 复合纺丝阻燃改性 |
1.4.5 接枝阻燃改性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阻燃剂CEPPA预酯化过程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2.3 CEPPA的预处理及磷系阻燃共聚酯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阻燃聚酯的合成原理 |
2.3.2 酯化方法对阻燃聚酯合成工艺的影响 |
2.3.3 预酯化过程对阻燃剂稳定性的影响 |
2.3.4 阻燃剂CEPPA酯化反应转化率的研究 |
2.3.5 阻燃剂CEPPA含量对聚酯色值的影响 |
2.3.6 阻燃剂CEPPA含量对聚酯聚合工艺的影响 |
2.3.7 阻燃剂CEPPA对聚酯热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催化剂对阻燃共聚酯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2.3 聚合实验催化剂及投料比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对阻燃聚酯的聚合反应的影响 |
3.3.2 催化剂对阻燃聚酯的色值的影响 |
3.3.3 催化剂对阻燃聚酯的端羧基含量的影响 |
3.3.4 催化剂对阻燃聚酯的热性能的影响 |
3.3.5 催化剂对阻燃聚酯的阻燃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阻燃改性聚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设备 |
4.2.3 磷系阻燃共聚酯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阻燃聚酯的结构表征 |
4.3.2 阻燃聚酯的晶型结构分析 |
4.3.3 阻燃聚酯的熔融结晶行为 |
4.3.4 阻燃聚酯的热稳定性 |
4.3.5 阻燃聚酯的流变性能 |
4.3.6 阻燃聚酯的阻燃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全长锚固体受力变形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综述 |
1.2.1 温度对树脂锚固材料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研究 |
1.2.2 树脂全长锚固支护技术进展研究 |
1.2.3 温度和压力对锚固界面失效破坏影响研究现状 |
1.2.4 锚固体荷载传递规律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树脂锚固剂物理力学性能研究与新型全长锚固剂研发 |
2.1 常规树脂锚固剂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
2.1.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2 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
2.2 温度对树脂锚固剂抗压强度及凝胶时间影响 |
2.2.1 试验装置与测试方法 |
2.2.2 试验方案 |
2.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新型耐热、高强全长锚固型锚固剂研制 |
2.3.1 树脂锚固剂优化思路 |
2.3.2 试验材料 |
2.3.3 试验方案 |
2.3.4 试验结果分析 |
2.3.5 树脂锚固剂力学性能参数测试 |
2.3.6 新型树脂锚固剂微观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锚固界面拉拔试验及失效机理分析 |
3.1 锚杆-锚固剂界面拉拔试验研究 |
3.1.1 试验目的及方法 |
3.1.2 试验材料及准备 |
3.1.3 试验结果分析 |
3.2 锚固界面失效机理分析 |
3.2.1 力学分析模型建立 |
3.2.2 锚固界面剪切滑移破坏 |
3.2.3 锚固界面剪涨滑移破坏 |
3.2.4 锚杆-锚固剂界面破坏机理试验验证 |
3.3 锚杆-锚固剂界面拉拔数值模拟研究 |
3.3.1 数值模型建立 |
3.3.2 模型边界条件与模型材料力学参数选择 |
3.3.3 模拟试验方案 |
3.3.4 数值模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不同锚固形式拉拔试验及失效机理分析 |
4.1 不同锚固形式锚固单元体室内拉拔试验研究 |
4.1.1 试验材料选择与试件制备 |
4.1.2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案 |
4.1.3 试验结果分析 |
4.2 不同锚固形式锚杆应力传递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4.2.1 模型边界条件与模型材料力学参数选择 |
4.2.2 数值模拟试验方案 |
4.2.3 模拟结果分析 |
4.3 拉拔荷载作用下全长锚固单元体应力传递规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
5.1 相似模型试验基本原理 |
5.2 相似模型试验准备 |
5.2.1 试验目的及模拟巷道概况 |
5.2.2 相似常数确定 |
5.2.3 相似材料选择及配比设计 |
5.2.4 相似模型试验系统 |
5.2.5 相似模型制作与试验方案设计 |
5.3 相似模拟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 |
5.3.2 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 |
5.3.3 锚杆轴力监测 |
5.4 本章小结 |
6 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全长锚固支护参数设计与工程应用 |
6.1 基于锚固体复合承载机理的锚杆支护参数设计方法 |
6.2 工程应用 |
6.2.1 工程概况 |
6.2.2 巷道施工区段地应力测试 |
6.2.3 巷道支护原设计及支护参数优化设计 |
6.2.4 不同支护参数巷道围岩控制效果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汽车中涂用水性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原料 |
1.2 合成配方及工艺 |
1.2.1 树脂合成配方 |
1.2.2 树脂合成工艺 |
1.2.3 水性中涂漆配方(见表2) |
1.2.4 中涂漆制备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水性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机理 |
2.2 水性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2.1 MAH和E10P的综合影响 |
2.2.2 聚酯中间体分子量的影响 |
2.2.3 酸值的影响 |
2.2.4 羟值的影响 |
2.3 丙烯酸改性聚酯水分散体的流变性能 |
2.4 水性中涂漆性能 |
3 结语 |
(4)超临界CO2辅助的PET固相缩聚脱醛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聚酯概述 |
2.2 乙醛生成机理 |
2.2.1 热降解生成乙醛机理 |
2.2.2 热氧降解生成乙醛机理 |
2.3 聚酯脱醛工艺研究进展 |
2.3.1 聚酯合成工艺的改进 |
2.3.2 添加改性剂的应用 |
2.3.3 综合降低乙醛含量方法 |
2.4 乙醛分析测试方法 |
2.5 超临界CO_2辅助聚酯固相缩聚过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技术及分析方法 |
3.1 实验技术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器材 |
3.1.3 实验装置及流程 |
3.2 分析方法 |
3.2.1 乙醛含量的测试 |
3.2.2 特性粘度的测试 |
3.2.3 DSC热力学性能的测试 |
3.2.4 SEM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ScCO_2辅助固相缩聚脱醛制备纤维级PET的工艺优化 |
4.1 常压氮气工艺对比 |
4.2 温度影响 |
4.3 压力影响 |
4.4 反应时间影响 |
4.5 粒径大小影响 |
4.6 DSC 表征 |
4.7 SEM 表征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ScCO_2 辅助固相缩聚脱醛制备瓶级PET的工艺优化 |
5.1 预聚物分子量的影响 |
5.2 温度影响 |
5.3 压力影响 |
5.4 反应时间影响 |
5.5 甲醇添加剂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墨粉树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墨粉树脂 |
1.1 苯丙树脂 |
2 墨粉树脂影响因素 |
2.1 分子量及其分布 |
2.2 玻璃化转变温度、软化点和粘流态温度 |
2.3 酸值 |
3 结语 |
(6)煤经由乙二醇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以煤制取乙二醇的新工艺 |
1.2 国内外乙二醇市场及现状 |
1.3 煤制乙二醇工艺介绍 |
1.3.1 乙二醇传统生产工艺 |
1.3.2 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 |
1.3.3 合成气直接合成法 |
1.3.4 草酸酯加氢法 |
1.3.5 本论文乙二醇工艺路线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 主要分析检测方法 |
2.3 本论文乙二醇装置简介 |
第三章 煤制乙二醇过程研究 |
3.1 影响煤制乙二醇紫外透光率的因素分析 |
3.2 各杂质成因及对紫外透光率影响详细分析 |
3.3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聚合生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研究 |
4.1 实验原理 |
4.2 实验步骤 |
4.2.1 产品制备 |
4.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3 实验产品 |
4.2.4 聚酯实验产品指标对比 |
4.3 聚酯产品指标数据分析 |
4.3.1 实验产品指标简介 |
4.3.2 自产煤制乙二醇制备优等或者合格产品的实验条件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影响煤制乙二醇紫外透光率的因素 |
5.1.2 煤制乙二醇合成聚酯产品质量分析 |
5.2 应用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PTA对聚酯生产及性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 PTA 原料质量指标对比 |
2 PTA 原料对生产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2. 1 PTA 平均粒径影响分析 |
2. 2 PT 酸影响分析 |
3 PTA 对聚酯切片色相影响因素分析 |
4 结 论 |
(8)触控屏用耐高温油墨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容式触控屏概述 |
1.2.1 电容式触控屏 |
1.2.2 一体化电容式(OGS)触控屏 |
1.3 耐高温油墨 |
1.3.1 耐高温油墨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耐高温油墨的基本组成 |
1.4 耐高温油墨连结料的概述 |
1.4.1 聚氨酯 |
1.4.2 环氧树脂 |
1.4.3 有机硅树脂 |
1.4.4 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 |
1.4.5 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树脂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
1.5.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5.3 课题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耐高温油墨清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连结料的选择 |
2.2.3 固化剂的选择 |
2.2.4 溶剂的选择 |
2.2.5 耐高温清漆的制备 |
2.2.6 耐高温清漆涂层的制备 |
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1 涂膜性能测试 |
2.3.2 傅里叶红外(FT-IR)测试 |
2.3.3 热失重(TGA)测试 |
2.3.4 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测试 |
2.3.5 扫描电镜(SEM)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单一树脂体系连结料制备清漆的性能研究 |
2.4.2 复合树脂体系作为连结料制备清漆的性能研究 |
2.4.3 不同固化剂对 PS4 树脂漆膜性能的影响 |
2.4.4 红外光谱 FT-IR 分析树脂结构 |
2.4.5 热重 TGA 分析树脂耐热性 |
2.4.6 示差扫描量热法 DSC 分析 PS4 树脂耐热性 |
2.4.7 SEM 分析漆膜涂层形貌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耐高温油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测试与表征 |
3.2.3 颜料的选择 |
3.2.4 填料的选择 |
3.2.5 助剂的选择 |
3.2.6 固化剂的选择 |
3.2.7 耐高温油墨制备 |
3.2.8 耐高温油墨漆膜涂层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颜料对耐高温油墨性能的影响 |
3.3.2 填料对耐高温油墨性能的影响 |
3.3.3 助剂对耐高温油墨性能的影响 |
3.3.4 固化剂 CYMEL303 对耐高温油墨性能的影响 |
3.3.5 耐高温油墨扫描电镜(SEM)形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耐高温油墨在 OGS 触控屏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OGS 触控屏制备工艺流程 |
4.3 OGS 触控屏油墨测试性能标准 |
4.4 实验部分 |
4.4.1 实验仪器 |
4.4.2 OGS 触控屏油墨基本配方 |
4.4.3 OGS 触控屏油墨的制备工艺 |
4.4.4 OGS 触控屏油墨涂层的制备 |
4.4.5 性能测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OGS 油墨性能测试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聚酯多元醇PEA连续制备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聚酯多元醇概述 |
2.2 聚酯多元醇传统生产工艺 |
2.2.1 聚酯多元醇酯化过程研究 |
2.2.2 聚酯多元醇缩聚过程研究 |
2.3 酯化/缩聚反应热力学及动力学 |
2.3.1 酯化/缩聚反应热力学 |
2.3.2 酯化/缩聚反应动力学 |
2.4 酯化/缩聚气液平衡研究 |
2.5 酯化/缩聚连续过程模拟 |
2.6 聚酯多元醇PEA连续过程研究方案 |
第3章 PEA制备过程工艺及其动力学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工艺和动力学实验 |
3.1.3 PEA化学平衡实验 |
3.1.4 表征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EA制备过程分析 |
3.2.2 酯化过程影响因素考察 |
3.2.3 缩聚过程影响因素考察 |
3.3 PEA化学反应平衡 |
3.4 PEA制备过程反应动力学 |
3.4.1 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 |
3.4.2 反应动力学参数估算 |
3.4.3 反应动力学模型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PEA连续化过程设计 |
4.1 酯化/缩聚连续过程反应器分析 |
4.2 PEA连续反应器的设计理念 |
4.2.1 PEA连续过程分析 |
4.2.2 PEA连续生产过程概念设计 |
4.2.3 理想的PEA连续反应器构建 |
4.3 流体力学性能研究 |
4.3.1 实验原料 |
4.3.2 实验设备与过程 |
4.3.3 BRDT的停留时间分布 |
4.3.4 BRDT的塔盘压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PEA连续酯化过程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装置与流程 |
5.1.2 分析方法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停留时间影响 |
5.2.2 反应温度影响 |
5.2.3 醇酸配比影响 |
5.2.4 氮气流量影响 |
5.2.5 PEA连续酯化产物粘度 |
5.3 BRDT中PEA连续酯化过程模拟分析与优化 |
5.3.1 连续酯化过程模型建立 |
5.3.2 连续酯化过程模型验证 |
5.3.3 连续酯化过程模拟分析与优化 |
5.3.4 连续酯化过程优化条件实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PEA连续缩聚过程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装置与流程 |
6.1.2 分析方法 |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1 停留时间影响 |
6.2.2 反应温度影响 |
6.2.3 反应压力影响 |
6.2.4 氮气流量影响 |
6.2.5 PEA连续缩聚产物粘度 |
6.3 BRDT中PEA连续缩聚过程模拟分析与优化 |
6.3.1 连续缩聚过程模型建立 |
6.3.2 连续缩聚过程模型验证 |
6.3.3 连续缩聚过程模拟分析与优化 |
6.3.4 连续缩聚过程优化条件实验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PEA连续反应过程流程优化 |
7.1 EG不循环PEA连续过程模拟 |
7.1.1 连续过程模型建立 |
7.1.2 模拟结果 |
7.2 EG循环PEA连续过程模拟 |
7.2.1 连续过程模型建立 |
7.2.2 模拟结果 |
7.3 EG和水循环PEA连续过程模拟 |
7.3.1 连续过程模型建立 |
7.3.2 模拟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大型聚酯生产过程智能建模、控制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聚酯生产过程建模方法研究进展 |
1.2.2 聚酯生产过程动态建模和先进控制研究进展 |
1.2.3 聚酯生产过程优化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聚酯生产过程智能机理建模 |
2.1 核密度分布估计智能优化算法 |
2.2 聚酯生产过程智能机理建模 |
2.2.1 聚酯生产过程简介 |
2.2.2 聚酯反应动力学模型 |
2.2.3 传质过程动力学模型 |
2.2.5 过程模型的智能优化校正 |
2.3 聚酯生产过程模拟与综合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聚酯原料乙二醇生产过程智能机理建模 |
3.1 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 |
3.2 乙二醇生产过程智能机理建模 |
3.2.1 乙二醇生产过程简介 |
3.2.2 氧化反应过程智能机理建模 |
3.2.3 水合反应过程智能机理建模 |
3.3 乙二醇生产过程模拟与综合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聚酯生产过程的动态建模 |
4.1 酯化过程动态模型 |
4.2 酯化过程动态模拟分析 |
4.3 终缩聚过程动态模型 |
4.4 终缩聚过程动态模拟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聚酯生产过程先进控制 |
5.1 基于高斯过程的软测量建模 |
5.1.1 高斯过程建模 |
5.1.2 基于聚类的稀疏高斯过程建模 |
5.1.3 拟似输入稀疏高斯过程建模 |
5.2 聚酯生产过程智能软测量 |
5.2.1 基于聚类稀疏高斯过程的酯化过程端羧基浓度软测量 |
5.2.2 基于拟似输入高斯过程的聚酯产品色值软测量 |
5.3 聚酯生产过程预测控制 |
5.3.1 基于高斯过程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
5.3.2 聚酯过程终缩聚过程特性粘度模型预测控制 |
5.4 小结 |
第6章 聚酯生产过程优化 |
6.1 混合智能优化算法 |
6.2 聚酯生产过程优化操作 |
6.3 小结 |
第7章 面向服务与多智能体集成的聚酯过程优化运行仿真平台 |
7.1 多智能体系统和面向服务框架 |
7.1.1 多智能体系统 |
7.1.2 面向服务框架 |
7.1.3 多智能体和面向服务的集成 |
7.2 面向服务与多智能体集成的框架 |
7.2.1 系统分析 |
7.2.2 系统本体结构 |
7.2.3 流程工业的基于服务的多智能体集成框架 |
7.3 系统运行环境 |
7.3.1 应用服务器和SOAP引擎 |
7.3.2 业务流程引擎 |
7.3.3 技术实现 |
7.4 聚酯过程优化运行仿真平台的实现 |
7.5 小结 |
第8章 结束语 |
8.1 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
8.2 进一步的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四、聚酯树脂色值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阻燃改性聚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俞雨农.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2]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全长锚固体受力变形机理及应用研究[D]. 刘小虎.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2)
- [3]汽车中涂用水性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J]. 冯鹏程,冯俊,张扬. 中国涂料, 2020(05)
- [4]超临界CO2辅助的PET固相缩聚脱醛过程研究[D]. 刘甜.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8)
- [5]墨粉树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敖晓娟,王浩江,杨育农,李世昌.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6(06)
- [6]煤经由乙二醇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研究[D]. 郭朝光. 青岛大学, 2016(04)
- [7]PTA对聚酯生产及性能影响[J]. 张瑞,王玉合,吴桂香,陈银波.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5(02)
- [8]触控屏用耐高温油墨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胡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9]聚酯多元醇PEA连续制备过程研究[D]. 陈礼科.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10]大型聚酯生产过程智能建模、控制与优化研究[D]. 罗娜. 华东理工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