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PS测量在向太钢供水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涛[1](2020)在《青藏高原南部及其东南缘弧形构造带地应力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是我国西部开发的主战场,作为水电资源蕴藏量最丰富地区以及交通基础设施最薄弱地区,大量工程建设正面临着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等复杂地质环境问题。因此,研究青藏高原构造应力场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采用震源机制解反演法、已有地应力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法,对青藏高原南部和东南缘的区域构造应力场进行系统分析,并对高原南缘的尼泊尔上阿润水电站工程区初始地应力场进行三维有限元回归反演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震源机制解的P、T轴分析与构造应力场反演分析结果表明,构造应力场的分区特征较为显着,且构造主压应力方向以青藏高原南部为中心向东侧呈辐射特征。具体表现为主压应力方向从造山带区域的近NS向,偏转至西藏地区的NE向,在川滇地区持续向SE方向偏转。不同区域内的应力结构类型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并与各区活动构造断裂带和次级块体的作用形式存在紧密联系。(2)对该地区的应力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了最大水平主应力优势方位的分布特征,以及水平主应力量值及侧压系数随深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壳浅层岩体应力场的方位和量值,均具有区域的差异性特征。西藏地区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地表值小于川滇地区,而梯度值大于川滇地区,侧压系数随深度的收敛值也大于川滇地区,并且西藏地区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始终占主导地位。表明高原南部、东南缘区域的应力场分别具有“浅弱深强”、“浅强深弱”的特征。(3)尼泊尔上阿润工程区地应力测试与三维地应力场反演结果表明,最大水平主应力占主导地位且呈NE向,与区域构造主压应力近NS向的特征相异,这因工程区浅表应力场主要受局部地质结构与地形地貌的控制。
王少凯[2](2020)在《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黄土宏观界面是在多营力控制下形成并赋存于黄土结构表层及内部的黄土结构面,是黄土非均质、各向异性和非线性的体现,也是其发生侵蚀、灾变的几何物理边界。其广泛发育在黄土高原,又以被地震断裂区、沟谷侵蚀区、地貌转换区和人类活动区激活而造成灾害严重而着称。本文以黄土地质灾害易发高发的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现场勘探、地质编绘和遥感解译等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黄土宏观界面和黄土滑坡的分布特征。结合该区构造运动、地震活动、自然地理环境、黄土结构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研究了黄土宏观界面、区域地质构造和黄土滑坡三者之间的关系。获得了黄土滑坡群的分区群发机制、空间就位机制,以及黄土滑坡单体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了11种黄土高原常见的斜坡结构类型,统计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黄土宏观界面13,798条(组),并归纳总结了黄土宏观界面的7种成因、18种类型,获取了各类界面的分布特征、切割类型和几何属性,给出了黄土宏观界面的划分标准,并以此标准划分出黄土宏观的5级界面;此外,通过对7,495条(组)黄土构造节理的几何产状统计,编制了黄土高原构造节理玫瑰花图,发现了6组优势节理,并根据40区共轭构造节理的几何特征,反演出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2)获取了研究区14,544个黄土滑坡,编制了黄土滑坡分布图,并根据地质构造、地震、土性和滑坡密度等影响因素,划分出黄土高原8个黄土滑坡易发区,并总结出各易发区的群发规律;此外,基于黄土高原及周边GPS数据,通过对甘青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和汾渭地堑构造运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获取了三个地块变形、应力-应变以及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阐释了地质构造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的控制关系,并提出了不同构造特征下黄土宏观界面控制黄土滑坡发生的7种模型。(3)系统分析了泾阳南塬529条塬边裂缝空间分布特征和1971年引水灌溉以来发生的111个黄土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了黄土台塬裂缝走向受黄土塬边斜坡走向控制,滑坡滑向严格受塬边斜坡倾向控制;依据塬边裂缝的集合特征,预测了临滑体的分布规律和塬边裂缝的演化规律;通过对泾阳南塬地貌面、地下水面、后缘裂缝及黄土滑坡群的发生及特征,获取了黄土台塬地区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即“界面组合→临滑体→滑坡→界面开启→滑坡群”。(4)系统调查了449个黄土斜坡,提出了黄土崩塌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初始期→裂缝期→崩落期→堆积期”;通过对典型台塬区、冲沟内的黄土宏观界面控滑实例分析,总结了9种不同黄土宏观界面和不同易滑层组合控制的滑坡类型,提出了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分离界面与易滑层的组合控制了黄土滑坡的原型、厚度和规模。(5)利用黄土高原水文地质特征并结合黄土滑坡过程,提出了静水压力和动水渗透应力是黄土滑坡的“主凶”,并通过不同滑坡形成的不同阶段对比,揭示了“缝→洞→沟→滑”的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提出了在黄土灾害孕育的不同阶段,黄土宏观界面充当着起裂面、渗水优势通道、侵蚀通道、储水廊道、隔水板、母体分割面、坡体分离面、滑体承载面、滑体扩容面和灾害放大面等角色。
张文波[3](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古代社会遗存至今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这使得这类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尼泊尔大地震”、“日本熊本大地震”等骤发性自然灾害对各国建筑遗产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引起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重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遗产保护领域面对这种惨痛的灾害教训只能“被动应对”,这种“先破坏,后保护”的应对方式远无法恢复灾害造成的遗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全球范围内遗产普遍面对的灾害风险,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世界遗产防灾减灾策略”。由此可见,建筑遗产的防灾减灾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保护策略,也是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课题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并且成立了相应的国际遗产防灾减灾组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根据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易损性特征、环境特征、灾害危险特征以及遗产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发掘并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防灾减灾策略、措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围绕这一目的,本文从两大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确立了灾害学体系下的建筑遗产保护视角,建筑遗产既是研究保护的主体,同时更是灾害发生的构成要素,只有通过确立该研究视角,才能打破“传统”的“被动应对”的保护策略,进而将防灾减灾与遗产保护建立起密切联系。在将两大研究领域融合后,接下来,本文着手构建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框架结构,该部分内容主要从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这四个方面对应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共同构成这一框架之下的有机整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从宏观层面制定单灾种的建筑遗产灾害区划分析图,为我国遗产保护宏观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又针对具体建筑遗产面临的多种灾害风险构建出相应的评估体系,便于具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实施。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则是通过制定不同灾害发生阶段的防灾减灾规划,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以降低遗产的灾害损失。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以系统论和跨学科为主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明确了文中“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从论文基础逻辑层面进行系统性架构,明确系统的整体目标和研究的结构层级,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起将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研究的相关要素和各分支研究的功能进行整合、系统化。通过全文研究,以期完善和推进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拓展遗产保护领域应对自然灾害破坏的研究思路和应对途径。
黄亚雄[4](2010)在《安哥拉公司项目群施工新技术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通过从砂性土填筑、泥结石填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供水管网水压试验、软基处理、大型钢屋架制作及安装、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大直径筒体滑模、圆筒预应力锚索施工、大面积钢纤维混凝土耐磨地板施工、GPS测量技术等方面总结安哥拉公司项目群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为施工同行提供借鉴。
马玉梅[5](2011)在《汶川大地震对紫坪铺工程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监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是岷江上游一座以灌溉和供水为主,兼有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右岸为一三面被河曲围绕的条形山脊,构造上为一沙金坝向斜,工程水工建筑物均布置于右岸,施工期开挖形成多个高陡岩质边坡。由于边坡内存在断层、层间剪切破碎带等软弱结构面,使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尤为突出。紫坪铺坝区基本地震烈度为Ⅶ度,5.12汶川大地震对距震中仅17km的紫坪铺工程造成了Ⅸ度的影响,各工程边坡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所有边坡均未产生整体失稳,岩质边坡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机理和抗震设计值得研究。本文按边坡地质结构类型将其分类,通过地震后的现场调查并结合边坡内设置的多点位移计、锚索测力计、测斜孔等监测成果,对强震作用下不同地质结构、支护措施边坡的变形差异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地震调查发现,支护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仅坡体表面混凝土喷层出现少量裂缝,开挖范围之外未支护边坡出现塌方等现象。各边坡监测成果显示,锚索支护边坡变形量较小,从几毫米到十几毫米,锚杆、挂网喷护或框架梁支护部位坡体变形可达20mm以上,F3断层经过的泄洪洞出口边坡最大变形量达78mm,变形主要发生在主震时期,地震停止后变形即终止。震后多点位移计监测成果显示,边坡变形主要受支护措施、坡高、坡角、地层岩性、与断层带的关系等因素影响。对于反倾向结构边坡、顺层结构边坡,边坡的主要变形区域为层间剪切破碎带等软弱岩层,其他部位岩体随该部位岩体发生同步的变形;中倾横向边坡表面测点的位移增量最大,随孔深的增加位移增量减小,坡体内未出现明显的变形区域;由于存在F3断层,软岩边坡的整体变形均较大;覆盖层边坡变形主要发生在覆盖层内,边坡由基覆界面开始变形,随高程的增加变形逐渐增加,基岩内变形量较小。地震动荷载作用下锚索荷载发生一定的变化,荷载以增大为主,锚索荷载变化主要发生在主震期间,余震及后期的坡体蠕变使锚索荷载变化较小。测斜孔观测成果显示,对于中倾横向边坡,坡体主要发生蠕变变形,变形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加,孔口累计合位移在20mm以内,坡体在层间剪切破碎带等软弱岩层面附近发生剪切变形;覆盖层边坡变形从基覆界面开始变形,覆盖层内发生蠕滑变形,变形量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加,基岩内变形较小,测斜孔主要向坡外变形,变形向下游方向。
蒋佐斌[6](2009)在《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铁矿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铁矿资源约束问题和生产、消费铁矿制成品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2003年以来铁矿资源价格高位振荡和“环境事件”时有爆发,国内对如何实现铁矿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关注日益强烈。铁矿作为最重要的一种矿产资源,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之一,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战略的意义。目前,我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正处于从理念创导、局部试验、典型示范向全面实践推进的转折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有相当部分的地方政府和铁矿资源利用企业对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发展动力、实现机制的原理缺乏系统认识,政府在制定有关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时,没有遵循经济规律;铁矿资源利用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只是为了完成“行政指令”,导致“循环不经济”。要改变上述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存在的不足,从经济系统和铁矿资源利用系统来看,应该立足于我国铁矿资源的条件及其利用的经济环境,研究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的动力来源、实现机制以及实现的原理,为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促进铁矿资源循环的实现。本论文的焦点在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现机制,主要从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市场机制、规制机制、技术机制等方面研究我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是通过对我国铁矿资源禀赋特征、供求状况和利用模式的分析,认为我国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是必由之路。论文根据实现机制构成的三个部分,分别对市场机制、规制机制和技术机制进行了分析,铁矿资源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往往不选择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规制机制是必要的。激励性的规制机制、技术机制会促进铁矿资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自觉地选择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激励相容。铁矿资源企业是否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是利益博弈的结果,本研究对博弈双方策略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最后,论文对武汉钢铁公司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评述。论文有八章,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归纳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概括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成果与创新点。第二章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的理论基础及实践阐述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清洁生产理论、生态工业理论、绿色制造理论、循环经济的理论、协同论、博弈论。总结分析了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的实践。中国铁矿资源禀赋条件较差,铁矿资源供不应求,铁矿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客观上要求中国铁矿资源走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我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发展在企业的技术层面上已经展开,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的先进钢铁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还需要完备的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第三章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的动力系统及市场机制研究首先,提出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动力系统的概念。铁矿资源开发、利用企业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来源于市场的需求,市场需求是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源,由动力源派生出竞争驱动力、政府规制力、技术推动力。其次,简述了市场机制的内涵、特征、作用,分析了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市场机制实现过程。最后,利用边际分析方法,探讨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对均衡产量和利润的影响,认为:铁矿资源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往往不会选择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第四章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政策矩阵与规制机制分析了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市场失灵的特点,认为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依赖政府的规制。政府对循环经济的规制,是通过法律法规来实现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依据内容构成不同的向量,形成政策矩阵,包括:税收政策向量、金融政策向量、财政政策向量和产业政策向量。对于某一个企业,其享受到的促进循环经济的政策组合是确定的,可以根据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选择最优的政策向量。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政策矩阵的设计属于机制设计的范畴,涉及资源的有效配置、信息的有效利用及激励相容。在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政策矩阵的设计中,应遵循两个原则:信息最有效利用、激励相容。政策矩阵是政府及权力部门设计的,政策分为强制性政策和激励性政策。在强制性政策下,铁矿资源企业的市场均衡产量会减少。在实行价格补贴的激励政策下,当单位铁矿资源循环经济补贴额不足以补偿因执行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标准而造成单位投资的收益净损失时,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市场均衡产量小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市场均衡产量;当补贴额足以补偿因实施循环经济造成的收益净损失时,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时的市场均衡产量大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市场均衡产量。第五章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产业流程与技术机制概述了铁矿资源循环利用流程,分析了铁矿资源循环涉及的地质勘查关键技术链、采矿工程关键技术链、选矿工艺关键技术链、冶金工艺关键技术链、回收利用关键技术链,透过铁矿资源产业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技术链的存在。在铁矿资源技术系统中,非稳定模支配稳定模,非稳定模称为技术系统的序参量,决定技术系统的运作过程和演化状态。技术协同的关键是要找到系统本质特征的序参量,也就是促进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本研究应用AHP方法,以冶金工艺中的炼铁技术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铁矿资源循环经济链中的序参量决定过程。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现依赖于科技的创新,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资源投入是有限的,而企业技术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创新的需求,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需要对企业技术链上的创新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价,本章应用DEA技术对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技术链中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分析,确定最有效的创新项目组。本章最后利用边际分析法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循环经济的促进作用,认为:1.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降低边际成本曲线,进而降低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成本,是推进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期实施策略。2.激励性政策促使更多的企业选择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及其较高发展水平。3.与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相比,激励性政策更能够激发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投资成本,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促进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现。第六章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的博弈分析本章建立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之上,探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铁矿资源企业是否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是利益博弈的结果。铁矿资源企业在一定条件下,不会选择循环经济的模式,政府对企业是否采用循环经济的模式的规制力度直接影响企业的决策。2.通过对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中脱磷工艺的博弈分析,认为:铁矿资源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为了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结果是次优策略得到实施。要使占优策略的实施,即:铁矿资源产业链的利益最大化,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进行干预是非常必要的。第七章武汉钢铁公司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首先介绍了武汉钢铁公司的基本情况、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背景、公司拟定的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其次,分析了武汉钢铁公司自有矿山、冶金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及实现机制。再次,总结了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践及取得的效果。最后,对武钢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展开评述,认为: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来源于市场的需求,这种需求表现为社会公众的需要和政府的各种规制。市场机制在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规制机制在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起着约束作用,技术机制在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起着推动作用,武钢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有力的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总之,武钢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来源于市场需求,实现机制的各个部分协调运行,在循环经济的实现中,通过节能减排,不仅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还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激励相容。第八章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概念,认为铁矿资源开发、利用企业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来源于市场的需求,在目前我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推进阶段,这种市场需求是社会大众依靠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体现出来的,因此市场需求是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源,动力源派生出竞争驱动力、政府规制力、技术推动力。2.提出了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中的激励相容原理。论文根据实现机制构成的三个部分,分别对市场机制、规制机制和技术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铁矿资源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往往不会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有规制机制。激励性的规制机制、技术机制会促进铁矿资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促使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自觉地选择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激励相容。3.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现是利益博弈的结果。本研究以博弈论的均衡分析为工具,探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铁矿资源企业是否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是利益博弈的结果。铁矿资源企业为了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可能不会选择循环经济的模式,政府的规制力度直接影响铁矿资源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2)通过对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中脱磷工艺的博弈分析,认为:铁矿资源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为了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结果是次优策略得到实施。要使占优策略的实施,即:铁矿资源产业链的利益最大化,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进行规制是非常必要的。
高杰[7](2008)在《给水工程综合防灾规划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给水工程综合防灾规划编制的要求和主要内容,并详细研究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模型。在此基础上又结合GIS技术和决策支持技术开发了给水工程综合防灾规划空间决策支持系统CDPP SDSS,同时结合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据进行了实例演示。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综合目前在城市灾害预测、防灾减灾管理以及规划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确立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目的、地位和主要包含的内容,并进一步针对给水工程提出了编制综合防灾规划的技术路线,明确了综合防灾规划应该包含的灾害识别、灾害风险分析、设防标准和防灾建议以及规划方案制定等几方面的内容。(2)在灾害识别的基础上,针对烟台开发区给水工程所面对的主要灾害,即地震、地质和洪水灾害分别进行了灾害风险分析。对于地震灾害,介绍了通过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易损性分析和地震损失分析构成的定量分析地震风险的方法;对于地质和洪水灾害则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通过建立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以及相应指标的隶属函数来半定量地分析地质和洪水风险。(3)针对地震灾害介绍了给水工程抗震设防标准的优化选择模型。该模型首先计算由地震损失和设防投入之和构成的期望总损失,然后分别对各个烈度作为设防烈度的期望总损失进行比较,取极小值对应的地震烈度作为设防水准,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设防要求。(4)提出了给水工程规划决策分析模型WDSM。该模型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土地综合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并用综合灾害指数来表达,同时还要分析主导灾害类型,在此基础上利用ArcView9.2的空间叠置分析求得可以用作管网规划的备用线路的综合灾害指数和主导灾害类型;然后根据线路综合灾害指数的大小利用ArcView9.2网络分析模块中的连通性分析功能,结合一些布局约束条件对备用线路自动进行筛选,得到规划建议布局;最后则是针对主导灾害类型和设防标准的要求提出相应的防灾建议,并与规划建议布局图相关联,从而形成最终的给水工程规划建议方案,为规划者提供决策支持。(5)详细介绍了GIS技术、DSS技术以及SDSS技术发展和特点,着重分析了SDSS技术在空间问题分析方面的应用优势,在此基础上将SDSS与给水工程综合防灾规划相结合,利用ArcView9.2的GIS平台,以Oracle9i的后台数据库为基础,内嵌针对给水工程规划内容的专业分析模型,采用VB.NET语言和AO技术研发了给水工程综合防灾规划空间决策支持系统CDPP SDSS,并对系统的设计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又通过烟台开发区的实际数据对CDPP SDSS进行了演示。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为:1)首次针对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应该包含的主要内容,并通过给水工程综合防灾规划详细分析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相应的方法。2)首次提出了给水工程综合防灾规划决策分析模型WDSM,该模型主要利用层次分析法以及GIS的空间叠置和网络分析方法,能够从防灾的角度自动生成规划建议方案,从而实现辅助决策支持的功能。3)首次将SDSS技术应用到了综合防灾规划领域,并自主研发了给水工程综合防灾规划空间决策支持系统CDPP SDSS。
闫正龙[8](2008)在《基于RS和GIS的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变化与生态需水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人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改变着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由此带来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植被退化等一系列给人类生产活动构成巨大威胁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监测、分析生态环境及其变化已成为当前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塔里木河流域地处我国干旱少雨的西部地区,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及水资源的无序过度开发和低效利用,使得流域的整体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已成为制约绿洲生态稳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并直接影响到我国西部开发的战略问题。为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自2000年5月至2004年6月,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会同有关单位组织实施了6次应急生态输水,使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以塔里木河流域多源遥感影像和多类型、多尺度的基础地理数据为研究基础,选取可反映塔里木河流域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的指示性指标,通过对遥感影像信息自动提取、跨带海量数据建库、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监测以及天然植被生态需水估算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根据流域生态环境本底特征,分别选取土地利用、土壤盐渍化、植被覆盖、植被类型、土地沙漠化等五个生态因子作为为评价对象,基于分级分类思想及密度分割技术,通过分类体系划分、解译标志设置、生态模型建立、遥感信息自动提取、野外验证、知识库构建等方法,完成了1999~2004年多源影像数据的信息自动提取,提取精度高达87.7%,校正后达到95.4%,满足了研究区生产的实际需求。(2)通过分析研究区的数据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采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多源数据无缝集成的建库思想和分层、分级及分块的数据组织方法以及双机互备的集群服务器架构体系,通过要素编码设计、数据组织、数据无缝拼接、一键入库、优化存储等关键技术,构建了DLG库、DRG库、DEM库、DOM库、水利工程库、生态环境库、社会经济库、多媒体库、元数据库及成果库等十大数据库,完成了研究区50多年来多源、多尺度、多类型、跨带海量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无缝集成和统一管理,入库数据高达600GB左右。(3)针对海量数据入库效率低、操作繁琐等问题,提出“一键入库”的建库思路,将Arc/info脚本、SDE命令及Oracle命令有机结合,融数据库结构设计、数据检查配置、入库脚本生成等众多命令为一加密批处理文件,通过运行该文件完成了海量基础数据的自动入库及跟踪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海量数据的入库效率。(4)基于多源遥感专题数据和多尺度基础地理数据,进行了塔里木河流域五个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监测及定性定量分析,揭示了应急生态输水前后研究区1999~2004年间各生态因子的面积变化幅度、年变化率、时空演变趋势和引起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应急输水工程实施后,流域的整体生态环境趋于好转,下游“绿色走廊”正处于积极的恢复状态,人口压力以及人类活动是引起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5)通过分析塔里木河干流区域天然植被生态需水状况,建立了研究区天然植被生态需水概念及量化模型,并基于RS、GIS技术和潜水蒸发理论计算分析了干流上、中、下游区域对应于3期遥感影像数据(1999、2002、2002)天然植被现状生态水平下的生态需水量,提出了流域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模式。本文构建的集RS、GPS、GIS、SDE及数据仓库等多种信息技术为一体的运行化流域生态环境监测服务体系,具有信息提取精度高、数据管理方便、移植性好、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可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生态环境评价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在其它流域推广使用。
王志强[9](2006)在《甘肃引洮工程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引洮工程是甘肃省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属大型跨流域自流引水工程,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河床深厚覆盖层、秦岭北缘断裂带、深埋隧洞高地应力、白垩系及第三系红层、湿陷性黄土及饱和黄土等引起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全面分析了引洮工程数十年积累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及科研成果,从工程地质力学观点出发,以活动构造论和地质系统论为理论指导,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主要内容为:(1)穿越秦岭北缘断裂带3#隧洞工程地质问题。秦岭北缘断裂带是我国境内六条板块拼接带之一,为区域性活动断裂。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对断裂带的平面展布、剖面结构、活动性、断层岩特征及与3#隧洞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3#隧洞穿越该断裂带的围岩稳定性极差、施工困难。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涌水稳定及未来断裂活动对工程运行的影响,施工中应对涌水、变形、偏压、围岩膨胀等隧洞稳定性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强化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2)九甸峡水利枢纽坝址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工程特性。坝址区河床狭窄,存在河谷深槽。河床覆盖层厚度一般为40~50m,最大厚度54~56m。按其颗粒组成和结构分为三层,上层因不宜作为大坝基础,应予挖除,重点对中、下层进行了研究。对于覆盖层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主要依据钻孔取样、室内试验、旁压试验和载荷试验综合确定。对河床深厚覆盖层上坝基稳定性做了分析评价,并基于岩体赋存环境和岩体几何完整性对河谷深槽及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形成机制作了研究。研究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渗透稳定性与振动液化。(3)白垩系及第三系红色碎屑岩隧洞围岩稳定性问题。总结了我国红层的分布特征,对甘肃红层的基本特征做了论述;评价了红层的物质组成、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特征。认为引洮工程的红层承载力低、变形较大。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抗风化稳定性与工程岩体开挖保护措施、沉降变形、膨胀性、渗漏、抗冲刷、抗滑稳定性及环境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对隧洞的稳定性做了分析计算,其稳定性主要受围岩强度、含水率和初始应力等控制,变形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塑性变形破坏,宜采用新奥法进行施工。(4)饱和黄土隧洞施工技术问题。总干渠末端的13#、14#、15#隧洞位于饱和黄土分布区,累计全长5608 m。测试并论述了饱和黄土的粒度成分、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微观结构等方面与工程特性的关系,采用Drucker-Prager弹塑性模型与关联流动法则,模拟了传统钻爆法开挖时的隧洞稳定性。结果表明,围岩稳定性很差,施工应采用盾构法施工工艺。
李志刚,刘裕[10](2000)在《GPS测量在向太钢供水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GPS技术为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定位技术和手段。本文主要介绍GPS测量在汾河水利管理局向太钢供水改造工程中布设四等平面控制网中的应用情况 ,包括坐标系统的选择、建立、GPS测量实施情况和检测结果。为GPS测量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方法和积累经验
二、GPS测量在向太钢供水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PS测量在向太钢供水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南部及其东南缘弧形构造带地应力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地应力场研究现状 |
1.2.1 浅部地应力场的研究 |
1.2.2 深部构造应力场的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 |
2.1 构造地质背景 |
2.1.1 构造演化的过程与特征 |
2.1.2 主要构造活动断裂带 |
2.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2.3 构造应力场反演方法原理 |
2.4 研究区域震源机制解特征分析 |
2.4.1 震源深度分布特征 |
2.4.2 震源机制解的区域性特征分析 |
2.4.3 P轴和T轴的区域性特征分析 |
2.5 构造应力场特征分析 |
2.5.1 青藏高原南部构造应力场特征 |
2.5.2 尼泊尔上阿润工程邻区构造应力场特征 |
2.5.3 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应力场特征 |
第三章 浅部实测地应力统计规律研究 |
3.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3.1.1 数据的收集 |
3.1.2 数据的整理 |
3.2 研究区域地应力场方位特征分析 |
3.3 应力实测数据沿深度的变化规律分析 |
3.3.1 整体区域实测地应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 |
3.3.2 各研究区实测地应力量值特征比较 |
3.4 侧压系数随埋深的变化规律 |
第四章 尼泊尔上阿润工程区地应力场特征研究 |
4.1 构造背景与地质概况 |
4.1.1 构造活动特征 |
4.1.2 工程地质概况 |
4.2 应力场实测数据分析 |
4.3 初始地应力场回归分析 |
4.3.1 三维有限元回归分析原理 |
4.3.2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3 应力场回归结果分析 |
4.3.4 工程区初始应力场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2)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现状 |
1.3.1 黄土宏观界面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
1.3.2 黄土滑坡群发机制研究现状 |
1.3.3 黄土高原区域构造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土宏观界面及其发育特征 |
2.1 黄土高原常见斜坡地质结构 |
2.2 黄土宏观界面定义 |
2.3 黄土宏观界面的成因及类型 |
2.3.1 宏观界面成因 |
2.3.2 宏观界面类型 |
2.4 黄土宏观界面的分布特征 |
2.4.1 黄土宏观界面的斜坡分布特征 |
2.4.2 黄土宏观界面的区域分布特征 |
2.4.3 黄土宏观界面密度分布特征 |
2.5 黄土宏观界面级别划分 |
2.6 黄土构造节理 |
2.6.1 黄土高原构造节理分布特征 |
2.6.2 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 黄土滑坡的分布状态 |
3.1.1 时间分布状态 |
3.1.2 空间分布状态 |
3.2 黄土滑坡的分区影响因素 |
3.2.1 地质构造分区 |
3.2.2 地震分区 |
3.2.3 粒度分区 |
3.2.4 降雨分区 |
3.2.5 地貌分区 |
3.2.6 人类活动分区 |
3.2.7 黄土滑坡密度分区 |
3.3 黄土滑坡的区带群发规律 |
3.3.1 临夏-陇西-天水群发带 |
3.3.2 西宁-兰州-定西群发带 |
3.3.3 靖远-西吉-静宁群发带 |
3.3.4 海原-固原-平凉群发带 |
3.3.5 陇东群发区 |
3.3.6 陕北群发区 |
3.3.7 吕梁群发区 |
3.3.8 汾渭盆地群发带 |
3.3.9 区域分布规律总结 |
3.4 地貌结构控制黄土滑坡区带集中 |
3.4.1 塬、梁、峁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2 黄土丘陵陡坡控滑特征 |
3.4.3 河流冲蚀的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4 冲沟侵蚀的两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5 实例分析 |
3.5 地震活动造成黄土滑坡成片集中 |
3.6 人类活动增大滑坡发育的密度和加重灾难 |
3.6.1 城镇建设 |
3.6.2 交通建设 |
3.6.3 能源开发 |
3.6.4 水利建设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Ⅰ级界面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机制 |
4.1 数值模拟的意义 |
4.1.1 黄土高原构造背景简析 |
4.1.2 方法的应用和软件的选取 |
4.2 计算模型和参数选取 |
4.2.1 边界条件 |
4.2.2 建立模型 |
4.2.3 参数选取与网格划分 |
4.2.4 边界条件与加载类型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地块变形与结果分析 |
4.3.2 地块应力和应变特征分析 |
4.3.3 地应力场分析 |
4.4 区域构造应力控制黄土滑坡分带高发 |
4.4.1 甘青地块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特征 |
4.4.2 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
4.4.3 鄂尔多斯地台隆起南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
4.4.4 汾渭地堑黄土滑坡群发特征 |
4.4.5 地质构造与滑坡群发的关系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Ⅱ级界面与黄土滑坡的空间就位机制 |
5.1 黄土台塬区地质背景 |
5.1.1 泾阳南塬塬区特征和地层岩性 |
5.1.2 泾阳南塬形成的构造基础 |
5.2 泾阳南塬塬边裂缝的空间分布规律 |
5.2.1 台塬裂缝类型及分布特征 |
5.2.2 台塬裂缝分级与分类 |
5.2.3 塬边裂缝演化规律 |
5.3 台塬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 |
5.3.1 滑坡的调查资料和方法 |
5.3.2 泾阳南塬滑坡的时间分布规律 |
5.3.3 泾阳南塬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 |
5.3.4 灌溉和降雨对滑坡的影响 |
5.4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的群发特征 |
5.4.1 典型滑坡群 |
5.4.2 泾阳南塬滑坡特征参数 |
5.5 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 |
6.1 黄土崩滑的原型控制机制 |
6.2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 |
6.2.1 斜坡中的黄土宏观界面 |
6.2.2 黄土宏观界面控滑模型 |
6.2.3 黄土滑坡的结构体孕滑模式 |
6.2.4 不同规模黄土滑坡控滑模型 |
6.3 黄土斜坡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
6.3.1 水气分离面的基本模式 |
6.3.2 表水入渗改变斜坡水文地质结构 |
6.3.3 水文地质界面的变动改变黄土特性 |
6.3.4 台塬区黄土滑坡失稳的起始动力探讨 |
6.4 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 |
6.4.1 黄土滑坡-界面的演化模式 |
6.4.2 黄土宏观界面的灾变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畴 |
1.2.1 研究视角与内容 |
1.2.2 建筑遗产范畴 |
1.2.3 灾害范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2.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建筑遗产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2.1.1 概念 |
2.1.2 构成要素 |
2.2 建筑遗产的物质构成要素 |
2.2.1 建筑遗产 |
2.2.2 相关环境 |
2.2.3 附属文化遗产 |
2.3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要素及特征 |
2.3.1 价值构成 |
2.3.2 特征 |
2.3.3 遗产价值与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关系 |
2.4 自然灾害相关内容 |
2.4.1 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
2.4.2 灾害的发生机制 |
2.4.3 灾害风险概念及构成要素 |
2.4.4 灾害对建筑遗产的破坏 |
2.5 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 |
2.5.1 防灾减灾(Disaster Risk Reduction) |
2.5.2 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 |
2.5.3 风险防范(Risk Preparedness) |
2.5.4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
2.5.5 比较分析 |
2.6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理论背景 |
2.6.1 风险文化理论 |
2.6.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 小结 |
3.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
3.1 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
3.2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
3.3 制定建筑遗产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图 |
3.3.1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和主要灾害概述 |
3.3.2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震区划分析 |
3.3.3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质灾害区划分析 |
3.3.4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洪涝灾害区划分析 |
3.3.5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雷电灾害区划分析 |
3.4 灾害风险识别 |
3.4.1 概念 |
3.4.2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内容 |
3.5 风险分析 |
3.5.1 建筑遗产地震灾害风险 |
3.5.2 建筑遗产洪涝灾害风险 |
3.5.3 建筑遗产滑坡灾害风险 |
3.5.4 建筑遗产泥石流灾害风险 |
3.5.5 建筑遗产雷击灾害风险 |
3.5.6 建筑遗产风灾风险 |
3.6 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
3.6.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现状 |
3.6.2 选择评估方法 |
3.6.3 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3.6.4 风险评估 |
3.7 具体建筑遗产的灾害风险评估应用示例 |
3.7.1 彬县大佛寺明镜台相关概况 |
3.7.2 明镜台的致灾因子分析 |
3.7.3 灾害风险因子评估 |
3.7.4 评估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
3.8 小结 |
4.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策略与措施 |
4.1 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综述 |
4.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 |
4.2.1 必要性 |
4.2.2 防灾减灾规划概念及要求 |
4.2.3 防灾减灾规划的目标 |
4.2.4 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框架 |
4.2.5 灾害预防规划的主要内容 |
4.3 建筑遗产的非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3.1 监测 |
4.3.2 保养维护 |
4.3.3 全面勘测 |
4.4 建筑遗产的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4.1 抗震工程 |
4.4.2 防洪工程 |
4.4.3 滑坡防治工程 |
4.4.4 泥石流防治工程 |
4.4.5 防雷工程 |
4.4.6 防风工程 |
4.5 其他问题的探讨 |
4.5.1 灾前预防与最小干预 |
4.5.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宣传与演练 |
4.5.3 物资保障 |
4.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4.6 小结 |
5.建筑遗产的灾中应急响应 |
5.1 建筑遗产灾中应急响应概述 |
5.1.1 概念 |
5.1.2 特征 |
5.1.3 原则 |
5.1.4 抢救内容 |
5.2 应急响应的基本程序 |
5.2.1 灾情预警 |
5.2.2 灾情判断 |
5.2.3 启动应急程序 |
5.2.4 应急响应的范畴 |
5.2.5 结束应急响应 |
5.3 建筑遗产灾前应急响应 |
5.3.1 灾前应急响应规划的制定 |
5.3.2 灾前应急响应的抢救策略与措施 |
5.4 建筑遗产灾灾后应急响应 |
5.4.1 灾后应急评估 |
5.4.2 制定抢救规划 |
5.5 应急响应中的其他问题 |
5.5.1 应急响应的宣传工作 |
5.5.2 国际合作 |
5.5.3 应急抢救技术、设备的研发 |
5.6 结论 |
6.建筑遗产的灾后恢复 |
6.1 建筑遗产灾后恢复的内容构成 |
6.1.1 概念 |
6.1.2 主要内容 |
6.2 灾后建筑遗产整体恢复规划 |
6.2.1 短期恢复 |
6.2.2 长期恢复 |
6.3 建筑遗产灾后评估与分析 |
6.3.1 评估类型 |
6.3.2 评估内容 |
6.3.3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3.4 木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4 恢复目标 |
6.5 小结 |
7.结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致谢 |
(4)安哥拉公司项目群施工新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施工新技术应用 |
2.1 砂性土填筑施工 |
2.2 泥结石填筑施工技术 |
2.3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
2.3.1 配合比设计 |
2.3.2 沥青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 |
2.3.3 沥青混凝土摊铺及碾压 |
2.4 供水管网水压试验技术 |
2.5 软基处理技术 |
2.6 大型钢屋架制作及安装技术 |
2.7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
2.8 大直径筒体滑模技术 |
2.9 圆筒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 |
2.10 大面积钢纤维混凝土耐磨地板施工技术 |
2.11 GPS测量技术 |
3 结语 |
(5)汶川大地震对紫坪铺工程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的工程地质分析 |
1.2.2 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概况与工程地质条件 |
2.1 工程概况 |
2.2 区域地质构造 |
2.3 工程区基本地质条件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层岩性 |
2.3.3 地质构造 |
2.3.4 水文地质条件 |
2.4 工程边坡地质结构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
2.4.1 反倾向边坡 |
2.4.2 顺层边坡 |
2.4.3 中倾横向边坡 |
2.4.4 软岩边坡 |
2.4.5 覆盖层边坡 |
2.5 地震 |
2.5.1 地震构造带及坝区断层活动性 |
2.5.2 汶川大地震 |
2.6 汶川大地震对紫坪铺工程的影响 |
第3章 反倾向边坡的监测分析 |
3.1 边坡结构特征 |
3.1.1 泄洪洞进口边坡结构特征 |
3.1.2 引水发电洞进口边坡结构特征 |
3.2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
3.2.1 泄洪洞进口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
3.2.2 引水发电洞进口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
3.3 边坡加固措施 |
3.3.1 泄洪洞进口边坡加固措施 |
3.3.2 引水发电洞进口边坡加固措施 |
3.4 边坡监测仪器布置 |
3.4.1 泄洪洞进口边坡监测仪器布置 |
3.4.2 引水发电洞进口边坡监测仪器布置 |
3.5 震后坡体宏观变形迹象 |
3.6 汶川大地震影响的监测成果分析 |
3.6.1 泄洪洞进口边坡监测成果分析 |
3.6.2 引水发电洞进口边坡监测成果分析 |
3.7 小结 |
第4章 顺层边坡的监测分析 |
4.1 边坡结构特征 |
4.2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
4.3 边坡加固措施 |
4.4 边坡监测仪器布置 |
4.5 震后坡体宏观变形迹象 |
4.6 汶川大地震影响的监测成果分析 |
4.6.1 震前监测成果分析 |
4.6.2 震后监测成果分析 |
4.7 小结 |
第5章 中倾横向边坡的监测分析 |
5.1 边坡结构特征 |
5.1.1 溢洪道下段边坡结构特征 |
5.1.2 引水发电洞出口边坡结构特征 |
5.2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
5.2.1 溢洪道下段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
5.2.2 引水发电洞出口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
5.3 边坡加固措施 |
5.3.1 溢洪道下段边坡加固措施 |
5.3.2 引水发电洞出口边坡加固措施 |
5.4 边坡监测仪器布置 |
5.4.1 溢洪道下段边坡监测仪器布置 |
5.4.2 引水发电洞出口边坡监测仪器布置 |
5.5 震后坡体宏观变形迹象 |
5.6 汶川大地震影响的监测成果分析 |
5.6.1 溢洪道下段边坡监测成果分析 |
5.6.2 引水发电洞出口边坡监测成果分析 |
5.7 小结 |
第6章 软岩边坡的监测分析 |
6.1 边坡结构特征 |
6.2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
6.3 边坡加固措施 |
6.4 边坡监测仪器布置 |
6.5 震后坡体宏观变形迹象 |
6.6 震后监测成果分析 |
6.7 小结 |
第7章 基岩-覆盖层二元结构边坡的监测分析 |
7.1 边坡结构特征 |
7.1.1 溢洪道中段边坡结构特征 |
7.1.2 左岸泄洪洞进口边坡结构特征 |
7.2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
7.2.1 溢洪道中段边坡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
7.2.2 左岸泄洪洞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
7.3 边坡加固措施 |
7.4 边坡监测仪器布置 |
7.4.1 溢洪道中段边坡监测仪器布置 |
7.4.2 左岸泄洪洞边坡监测仪器布置 |
7.5 震后坡体宏观变形迹象 |
7.6 汶川大地震影响的监测成果分析 |
7.6.1 溢洪道中段监测成果分析 |
7.6.2 左岸泄洪洞监测成果分析 |
7.7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的理论基础及实践 |
2.1 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的理论基础 |
2.1.1 循环经济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清洁生产理论 |
2.1.4 绿色制造理论 |
2.1.5 生态工业理论 |
2.1.6 协同论 |
2.1.7 博弈论 |
2.2 循环经济在国外的实践 |
2.2.1 循环经济在德国的实践 |
2.2.2 循环经济在丹麦的实践 |
2.2.3 循环经济在美国的实践 |
2.2.4 循环经济在日本的实践 |
2.3 中国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现状 |
2.3.1 中国铁矿资源享赋条件 |
2.3.2 中国铁矿资源供求状况 |
2.3.3 中国铁矿资源利用模式 |
2.3.4 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演进历程 |
2.3.5 中国铁矿资源循环利用制度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的动力系统及市场机制研究 |
3.1 促进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 |
3.2 市场机制与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 |
3.2.1 市场机制内涵与特征 |
3.2.2 市场机制在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
3.2.3 市场机制在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的实现 |
3.3 市场机制下铁矿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水平分析 |
3.3.1 基于边际分析的铁矿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水平选择 |
3.3.2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发展规模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政策矩阵与规制机制 |
4.1 我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政策矩阵 |
4.1.1 政府规制的的必然性 |
4.1.2 政策矩阵 |
4.2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政策矩阵的设计与优化 |
4.2.1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政策矩阵 |
4.2.2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政策矩阵的设计 |
4.3 政府调控下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现 |
4.3.1 强制政策下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 |
4.3.2 激励政策下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产业流程与技术机制 |
5.1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流程 |
5.1.1 铁矿资源产业链 |
5.1.2 循环经济在铁矿资源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实现 |
5.2 中国铁矿资源循环关键技术链 |
5.2.1 铁矿资源循环中地质勘查的关键技术 |
5.2.2 铁矿资源循环中采矿工程关键技术链 |
5.2.3 铁矿资源循环中选矿工程关键技术链 |
5.2.4 铁矿资源循环中冶金工艺关键技术链 |
5.2.5 铁矿资源循环中的回收利用技术链 |
5.3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技术协同机制 |
5.3.1 铁矿资源循环中技术协同 |
5.3.2 基于AHP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序参量的确定 |
5.4 基于铁矿资源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机制 |
5.4.1 铁矿资源产业链的技术创新 |
5.4.2 基于DEA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 |
5.5 基于技术进步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 |
5.5.1 技术进步对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促进作用 |
5.5.2 激励性政策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的博弈分析 |
6.1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中博弈策略的选择 |
6.1.1 基本假设 |
6.1.2 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
6.1.3 内外部博弈均衡分析 |
6.2 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策略博弈模型仿真案例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武汉钢铁公司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 |
7.1 武汉钢铁公司概况 |
7.2 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背景、意义和目标 |
7.3 武钢自有矿山发展循环经济的实现机制 |
7.3.1 武钢自有矿山概况 |
7.3.2 武钢自有矿山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及实现机制分析 |
7.4 武钢冶金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实现机制 |
7.4.1 武钢冶金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市场机制 |
7.4.2 武钢冶金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制机制 |
7.4.3 武钢冶金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机制 |
7.5 武钢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践及实现机制评述 |
7.5.1 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践 |
7.5.2 武钢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效果 |
7.5.3 武钢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的评述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给水工程综合防灾规划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城市灾害的分类 |
1.1.2 城市灾害管理 |
1.1.3 综合防灾规划研究的重要性 |
1.1.4 实际需求 |
1.1.5 研究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1.2.1 生命线抗震防灾研究 |
1.2.2 生命线工程综合防灾研究 |
1.2.3 SDSS在防灾中的应用研究 |
1.2.4 有待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论文主要内容 |
1.4 小结 |
第二章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
2.1 GIS与DSS的发展 |
2.1.1 地理信息系统(GIS) |
2.1.2 决策支持系统(DSS) |
2.2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构成 |
2.2.1 人机交互系统 |
2.2.2 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
2.2.3 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 |
2.2.4 方法库及其管理系统 |
2.2.5 知识库及其管理系统 |
2.3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及开发模式 |
2.3.1 SDSS与GIS和DSS的比较 |
2.3.2 SDSS的特点 |
2.3.3 SDSS的开发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给水工程综合防灾规划及相关方法研究 |
3.1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
3.1.1 规划目的 |
3.1.2 规划内容 |
3.1.3 综合防灾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
3.1.4 规划修编原则 |
3.2 给水工程综合防灾规划 |
3.2.1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
3.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2.3 给水工程现状 |
3.2.4 主要灾害识别 |
3.3 灾害风险分析 |
3.3.1 地震灾害风险分析 |
3.3.2 地质灾害风险分析 |
3.3.3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 |
3.4 灾害设防标准优选 |
3.4.1 优化模型 |
3.4.2 给水工程设防造价分析 |
3.4.3 给水管网设防标准优选分析 |
3.4.4 给水工程设防建议 |
3.5 综合防灾规划决策支持模型 |
3.5.1 WDSM概述 |
3.5.2 土地综合灾害指数分析 |
3.5.3 路段综合灾害指数分析和主导灾害分析 |
3.5.4 给水管网规划建议方案 |
3.6 小结 |
第四章 CDPP-SDSS设计 |
4.1 CDPP-SDSS总体设计 |
4.1.1 系统设计目标 |
4.1.2 系统设计原则 |
4.1.3 系统结构 |
4.1.4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1.5 系统开发GIS平台 |
4.1.6 系统数据库管理平台 |
4.1.7 系统运行软硬件环境 |
4.2 CDPP-SDSS应用程序详细设计 |
4.2.1 地图文档管理菜单设计 |
4.2.2 用户管理菜单设计 |
4.2.3 查询统计菜单设计 |
4.2.4 系统工具菜单设计 |
4.2.5 设防标准优选菜单设计 |
4.2.6 灾害风险评价菜单设计 |
4.2.7 规划辅助决策菜单设计 |
4.2.8 规划文档管理菜单设计 |
4.2.9 系统管理菜单和帮助菜单设计 |
4.3 数据库及其管理子系统DBMS详细设计 |
4.3.1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2 DBMS设计 |
4.4 模型库及其管理子系统MBMS详细设计 |
4.4.1 模型库设计 |
4.4.2 MBMS设计 |
4.5 方法库及其管理子系统ABMS详细设计 |
4.5.1 方法库设计 |
4.5.2 ABMS设计 |
4.6 知识库及其管理子系统KBMS详细设计 |
4.6.1 知识库设计 |
4.6.2 KBMS设计 |
4.7 小结 |
第五章 CDPP_SDSS应用实例 |
5.1 规划基础数据概述 |
5.1.1 规划编制依据 |
5.1.2 规划基础图件 |
5.2 CDPP_SDSS主要模块功能示例 |
5.2.1 CDPP_SDSS登录 |
5.2.2 地震灾害风险分析成果 |
5.2.3 地质灾害风险分析成果 |
5.2.4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成果 |
5.2.5 综合灾害区划 |
5.2.6 主导灾害类型区划 |
5.2.7 给水工程规划建议方案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1.1 论文主要研究及成果 |
6.1.2 创新点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获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8)基于RS和GIS的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变化与生态需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研究进展 |
1.3.2 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不足之处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基础 |
2.1 流域自然概况 |
2.2 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
2.3 流域水文地质特征 |
2.4 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
2.4.1 整体状况 |
2.4.2 区域状况 |
2.5 研究基础 |
2.5.1 遥感数据 |
2.5.2 基础数据 |
2.5.3 属性数据 |
2.6 本章小结 |
3 生态环境遥感信息提取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1.1 信息提取研究概述 |
3.1.2 基于分层分类方法的生态环境信息自动提取 |
3.2 分类标准体系划分 |
3.2.1 土地利用分类 |
3.2.2 土地沙漠化分类 |
3.2.3 土壤盐渍化分类 |
3.2.4 植被覆盖度分类 |
3.2.5 植被类型分类 |
3.3 遥感信息提取 |
3.3.1 遥感数据预处理 |
3.3.2 解译标志建立 |
3.3.3 知识库设计 |
3.3.4 专题信息提取 |
3.4 信息提取精度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海量数据建库关键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1.1 数据库存储技术研究进展 |
4.1.2 数据库在流域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 |
4.1.3 研究区数据库建设状况分析 |
4.1.4 研究区数据库构建技术路线设计 |
4.2 研究区数据分析整理 |
4.2.1 基础数据源 |
4.2.2 数据分析整理 |
4.3 海量数据库构建关键技术 |
4.3.1 要素编码设计 |
4.3.2 数据组织设计 |
4.3.3 无缝数据拼接 |
4.3.4 特征数据表设计 |
4.3.5 一键入库设计 |
4.4 数据库优化设计 |
4.4.1 服务器配置优化 |
4.4.2 ArcSDE存储优化 |
4.5 数据库安全设计 |
4.5.1 设计总体需求 |
4.5.2 数据库安全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研究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分析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与度量指标选择 |
5.3 研究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分析 |
5.3.1 上游土壤盐渍化的动态变化 |
5.3.2 干流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 |
5.3.3 下游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 |
5.4 研究区生态环境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RS、GIS的研究区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 |
6.1 生态需水概述 |
6.2 研究区天然植被分布及生态需水特征 |
6.2.1 研究区天然植被组成 |
6.2.2 干流天然植被生态需水特征 |
6.3 基于生态水文过程的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循环生态过程识别 |
6.3.1 SPAC系统水分循环过程 |
6.3.2 SPAC系统水量平衡关系 |
6.4 研究区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 |
6.4.1 计算模型与量化流程 |
6.4.2 模型中主要参数的确定 |
6.4.3 计算结果分析 |
6.4.4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流域生态建设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甘肃引洮工程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引洮工程概况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2 引洮工程区域工程地质环境 |
2.1 大地构造环境 |
2.2 地层岩性 |
2.3 地质构造 |
2.4 地形地貌 |
2.5 新构造 |
2.6 气候与水文 |
2.7 水文地质 |
3 穿越秦岭北缘断裂带3~#隧洞工程地质问题 |
3.1 断裂带平面展布 |
3.2 断裂带结构 |
3.3 断裂活动性与地震 |
3.4 断层岩 |
3.5 工程地质问题与施工建议 |
4 九甸峡坝址河床深厚覆盖层工程特性与成因 |
4.1 物质组成及结构 |
4.2 物理力学性质 |
4.3 河床深厚覆盖层上建坝稳定性分析 |
4.4 河床深厚覆盖层成因 |
4.5 工程地质问题 |
5 红层隧洞 |
5.1 红层及引洮工程总干渠红层的分布特征 |
5.2 红层的工程地质特征 |
5.3 红层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5.4 引洮工程红层隧洞工程地质评价 |
6 饱和黄土中的隧洞 |
6.1 概述 |
6.2 饱和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
6.3 饱和黄土的微观特性 |
6.4 饱和黄土隧洞开挖稳定性分析 |
6.5 饱和黄土隧洞盾构法施工的可行性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科研与论文 |
致谢 |
(10)GPS测量在向太钢供水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工程概况 |
3 坐标系统投影方法的选择 |
4 太钢供水独立坐标系的建立 |
5 GPS测量的实施 |
6 对GPS网的检测 |
7 结束语 |
四、GPS测量在向太钢供水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南部及其东南缘弧形构造带地应力场特征研究[D]. 张涛. 长江科学院, 2020(01)
- [2]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D]. 王少凯. 长安大学, 2020(06)
- [3]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D]. 张文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2)
- [4]安哥拉公司项目群施工新技术应用[J]. 黄亚雄. 红水河, 2010(04)
- [5]汶川大地震对紫坪铺工程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监测分析[D]. 马玉梅.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4)
- [6]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D]. 蒋佐斌. 中国地质大学, 2009(11)
- [7]给水工程综合防灾规划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高杰.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3)
- [8]基于RS和GIS的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变化与生态需水研究[D]. 闫正龙. 西安理工大学, 2008(12)
- [9]甘肃引洮工程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D]. 王志强. 兰州大学, 2006(04)
- [10]GPS测量在向太钢供水改造工程中的应用[J]. 李志刚,刘裕. 山西水利科技, 2000(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