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式Z·Z=|z|~2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迎新[1](2014)在《纳米复合材料中广义位错与微结构交互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十年来,纳米科技快速发展,微电力系统和纳米智能设备广泛应用,纳米结构复合材料正日益成为力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方面交叉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大量研究表明,纳米尺度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结构演变强烈依赖其维度和尺寸。因为高的表/界面体积比导致表/界面效应对材料性能影响很大。因此,研究表/界面效应对各种位错、向错与纳米夹杂、裂纹、空位等显微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有助于解释纳米结构材料一系列尺寸相关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包括广义位错的强韧化机理等;也有助于说明这些研究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纳米结构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刃型位错、向错与纳米尺度裂纹、夹杂、空位等各类纳米显微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与材料强韧化和断裂破坏的关联。基于实际工程应用,建立了各类相应力学模型,发展了求解复杂多相多连通域混合边值问题以及尺度相关表/界面平面问题的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求解和分析系列复杂显微结构问题的干涉应力场、位移场、位错像力、向错的材料力、位错和向错的平衡位置和稳定性以及对裂纹的屏蔽效应、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及其发射位错的临界条件等宏、细及微观物理量及现象。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获得了刃型位错在纳米结构复合材料中(包括含纳米涂层、纳米介孔及纳米线等)的弹性干涉力及其形核临界条件,利用弹性复势方法获得了所求问题的封闭形式解答,揭示了材料弹性错配、涂层或纳米膜厚度、表/界面效应以及位错相对位置等对刃型位错形核、运动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纳米膜越薄,纳米夹杂和基体对位错滑移力的影响越大;表/界面应力显着影响临界膜厚度,可能使它增大、减小,甚至消失;纳米膜越厚和失配应变越小,表/界面应力的影响越大。2.探讨了向错偶极子在纳米结构复合材料中(包括含涂层的圆柱夹杂、核壳纳米线和纳米管)的弹性行为,获得了作用在向错偶极子中心材料力解析解,并揭示了向错偶极子特征、涂层厚度、材料参数错配和表/界面应力等对向错偶极子中心平衡位置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纳米结构复合材料中涂层或膜的材料属性强烈影响向错偶极子平衡位置和稳定性;纳米涂层较厚时,纳米线对材料力的影响会被屏蔽;存在两个改变向错偶极子平衡性质的临界涂层厚度;负界面应力减小这两个临界涂层厚度范围,甚至使其消失;偶极子臂长增加和向错增强使界面应力对材料力的影响增大。3.基于表面弹性理论和断裂力学的基本知识,研究了楔型向错偶极子与椭圆钝裂纹的平面弹性干涉问题,获得了Ⅰ和Ⅱ型荷载条件下钝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以及其发射位错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解析解,并揭示了钝裂纹构形和钝化率向错偶极子特征及其表征的纳晶界滑移与迁移变形等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及其发射位错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向错、纳晶界滑移与迁移变形和裂纹钝化率对椭圆钝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和其发射位错影响很大;随裂纹长度、偶极子臂长和偶极子旋转强度的增加,向错偶极子对裂尖的屏蔽效应增强;向错强度对无量纲临界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强烈依赖纳米裂纹钝化率,当纳米裂纹钝化率较小,随向错强度增加,无量纲临界应力强度因子急剧减小;当纳晶界滑移与迁移变形发生时,存在一个临界纳米裂纹长度使位错最易于发射;纳晶粒尺寸对无量纲临界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与纳晶界角度有关;正表面应力改变纳米裂纹钝化率对无量纲临界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纳米裂纹钝化率越大,表面应力对无量纲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和位错发射角度的影响越明显。4.建立了描述相邻纳米空位对其发射位错临界条件影响的广义自洽模型,并由此导出了纳米空位发射位错的临界应力表达式,揭示了各种因素对纳米空位发射位错临界应力和相应最可能发射角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纳米空位尺寸增加导致位错发射临界应力快速减小,促进纳米空位增长;当纳米空位尺寸给定时,纳米空位体积分数越大,位错发射越容易,相应位错发射最可能角度越偏向45度方向;而当纳米空位体积分数给定时,相邻纳米空位数越多,位错发射临界应力越大;延性多孔材料中纳米空位越膨胀,纳米空位发射位错越难;纳晶界滑移部分释放纳米空位附近的高局部应力,阻碍纳米空位发射位错;正(负)表面弹性常数表征的表面应力增大(减小)位错发射临界应力;正(负)的表面残余应力减小(增大)位错发射临界应力;而纳晶界滑移时,存在一纳米空位尺寸范围使位错发射临界应力不随纳晶界滑移而变化;存在一纳晶粒临界尺寸使纳米空位最难发射位错。5.基于晶格自扩散控制位错攀移过程的蠕变机理,建立了温度在873-923K范围内NiAl纳米析出强化铁基合金的蠕变模型,导出了驱动位错攀移的构型力公式,揭示了无穷远外载、温度、纳米析出相尺寸、滑移平面高度和界面效应等对纳米析出强化铁基合金的蠕变性能的定量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无穷远外载和滑移平面高度的增加,蠕变阻力明显下降,位错更易于攀移过纳米析出强化相;纳米析出相尺寸增加,蠕变阻力明显增大;正的界面效应降低蠕变阻力,负的则反之;纳米尺度析出相越小,界面效应对蠕变阻力的影响越大。
刘均利[2](2014)在《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与预测》文中提出混凝土桥梁是公路和城市桥梁的主导桥型。由于其材料自身和使用环境的因素,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耐久性问题,必须进行周期性的维修养护。由于工程实际问题的复杂性,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和寿命预测会遇到大量随机、模糊以及不完整的信息,尚无理想的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及寿命预测方法。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相关问题开展了如下研究:1.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和证据理论的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状况群体评估方法。首先,将全桥划分为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桥面系三部分,并进一步划分为一系列部件、构件;其次,各个层次上指标权重的确定和底层指标的耐久性状况评估均由评估专家群体分别完成,专家个体权重由专家个体评估结果与理想结果的模糊距离确定;然后,将专家的评估意见加权平均,获得专家组的评估意见;最后,采用证据合成理论,从底层开始,逐层评估,直至得出最终评估结果。采用该方法评估广清高速公路天坪岭大桥和湖南常宁茭河口大桥的评估,用于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2.在对既有混凝土结构碳化模型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预测碳化深度的贝叶斯更新方法。首先,选择几个碳化模型并平均赋以权重,以其加权平均值作为先验模型预测碳化深度;然后,应用工程检测信息,对模型的分布参数和权重进行更新;最后,用更新后的模型参数和权重进行碳化深度预测。用一个10年期自然碳化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将其用于新华高架桥的耐久性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碳化深度计算的精确性。3.提出一种能考虑CO2浓度、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碳化深度计算方法。利用最新的气候变化数据和气候变化预测模型,研究了CO2浓度升高和气候变化对碳化深度、钢筋腐蚀概率、混凝土桥梁表面开裂面积比和承载能力可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排放和气候变化加速混凝土碳化腐蚀,A1F1和A1B排放策略下混凝土碳化速度分别提高33%和24%左右,A1F1和A1B排放策略下钢筋开始腐蚀概率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耐久性失效概率均较气候不变情形有所提高,其中保护层质量越差,失效概率提高幅度越大。4.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氯盐环境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影响。首先提出一个计算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仅能考虑混凝土掺合料、龄期、温度、湿度、混凝土与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而且能考虑混凝土结构服役期内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和冻融损伤程度的时变效应。考虑劣化空间变异性特征,研究了A1F1和A1B排放策略对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未来40年,A1F1和A1B排放策略比气候不变情形的锈蚀开裂比例分别提高15%和12%,严重锈蚀开裂比例分别提高19%和14%;(2)对完好混凝土桥梁,不同截面的失效具有高度相关性,其体系可靠度可由关键截面如跨中截面的可靠度代替,而对劣化的钢筋混凝土梁,应考虑钢筋锈蚀的空间变异性。5.基于等超越概率原则,根据混凝土桥梁的预期使用寿命和拓宽前既有桥梁使用年限,分析了拓宽混凝土桥梁的设计基准期、车辆荷载和设计人群的取值。考虑混凝土桥梁拼宽后新、旧组合结构的不同步劣化引起的横向分布系数时变性,建立了拓宽后新、旧桥梁的时变可靠性模型。以一座16m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拼宽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为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拓宽降低原桥的横向分布系数,提高老桥的时变可靠度;(2)原桥钢筋锈蚀后刚度下降,引起老桥横向分布系数均值变小,新桥横向分布系数均值变大,新桥和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变异系数均变大;(3)如考虑横向分布系数相对变化,老桥的时变可靠度略有上升,而新桥的时变可靠度指标显着下降。
胡熠[3](2014)在《多场耦合条件下高海拔寒区隧道温度场及安全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对于高海拔寒区隧道的防冻设计仍没有一种明确的计算方法,设计人员大多依据已有的工程经验进行取值,经常出现因防冻措施设计不足影响隧道运营安全,或是设计过度造成浪费的情况。同时,对于冻胀作用下衬砌结构安全性评价也缺乏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几乎只能在隧道建成后通过观察衬砌变形破坏来评价冻胀作用下隧道结构安全性。随着我国西部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未来西部山区中必将建设大量的高海拔寒区隧道,寒区隧道防冻设计参数计算和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必然会成为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托巴朗山隧道工程的建设,对高海拔寒区隧道温度场分布特征、隧道防冻设计方法和冻胀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安全性评价展开了研究。根据隧道通风影响下外界低温环境对隧道温度场的影响方式,提出了一种通过流体—热耦合模型计算隧道洞内气温分布特征及通风影响下的围岩温度场计算方法。设计了一种通风条件下隧道气温分布特征室内模型试验,采用流体—热耦合模型对模型试验中的不同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根据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简单边界条件下流体—热耦合模型的计算结果。在巴朗山隧道现场进行气温实测工作,得到了巴朗山隧道施工阶段气温分布特征。建立施工条件下的流体—热耦合数值模型,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根据裂隙岩体的渗流特性,提出了一种分别考虑一般裂隙岩体和破碎裂隙岩体的改进的渗流计算方法和渗流影响下的围岩温度场计算方法。通过调查巴朗山隧道隧址区岩体裂隙发育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了解了岩体裂隙发育特征和地下水补给情况,并以此对巴朗山隧道裂隙岩体隧道渗流场和渗流影响下的巴朗山初始岩温场进行了计算。根据通风和渗流影响下隧道围岩温度场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考虑通风—渗流耦合的寒区隧道温度场计算模型,并实现了这种模型中的多种软件的联合求解。采用这种模型和计算方法对巴朗山隧道的围岩温度场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通风—渗流影响下巴朗山隧道围岩温度场分布特征,并根据围岩温度场分布特征得到了巴朗山隧道的防冻措施设防长度为930m。考虑寒区隧道中围岩岩温分布特征和地下水渗流影响方式,初步提出一种寒区隧道通风—渗流影响下的隧道洞内气温估算公式,并采用该公式对巴朗山隧道防冻设防长度进行了估算。对现有的隧道冻胀模型及冻胀荷载分布特征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设计了一种考虑裂隙岩体渗流条件的隧道衬砌冻胀特征室内模型试验,根据模型试验结果不同的冻胀荷载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确定出寒区隧道中冻胀荷载的分布形式。基于隧道衬砌的应力或收敛变形,提出了一种冻胀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巴朗山隧道冻胀安全性现场监测,采用该方法对巴朗山隧道冻胀作用下的结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得到了巴朗山隧道衬砌冻胀安全系数为2.67,满足工程要求。
韦勇[4](2014)在《曲率流的自相似解和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研究平均曲率流的自相似解的性质和逆平均曲率流在几何中的应用。欧氏空间中的子流形XMn-Rn+p称为是self-shrinker,如果其平均曲率向量H和位置向量X满足方程其中上表示在法空间上的投影。Self-shrinker不仅源于平均曲率流的自相似解,也描述了平均曲率流的奇点模型,在平均曲率流的研究中有重要地位。本论文第3,4,5章将研究self-shrinker的性质。我们首先证明了任意完备非紧致且逆紧浸入的self-shrinker必定具有至少线性的体积增长;然后我们研究具有任意余维数的,平均曲率H处处不为零且主法向量v=H/|H|平行的self-shrinker,我们将Smoczyk[1]关于这类self-shrinker的分类定理的条件进一步减弱。并作为应用,证明了一些刚性定理。随后我们还研究了self-shrinker的F-稳定性。在Colding-Minicozzi[2]的工作基础上,我们对任意余维数的self-shrinker计算了F-泛函的一阶和二阶变分公式,并证明了球面Sn+p-1((?))中极小子流形作为self-shrinker是F-稳定的当且仅当它是球面Sn((?)2n)。我们也得到了具有平行主法向量的self-shrinker以及乘积类型的self-shrinker的F-稳定性定理。除了平均曲率流外,以超曲面主曲率K=(K1,…,kn)的函数F=F(K)为速度函数的F-流也有广泛研究。当F取为平均曲率H时F-流即为平均曲率流。本论文第6章研究F-流的非坍塌估计,我们将Ben Andrews等人[3,4]关于欧氏空间中F-流的非坍塌估计推广到球面和双曲空间中的F-流。几何曲率流的研究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在几何与拓扑中的应用。本论文第7章我们将运用Gerhardt[5]的逆平均曲率流对双曲空间中任意的星形和2-凸超曲面M (?)Hn+1(n≥2)证明一个最优的Alexandrov-Fenchel型不等式:其中σ2=σ2(K)为超曲面M的主曲率K的2-次初等对称多项式,ω。为单位球面Sn(?)Rn+1的面积,|M[为M的面积。不等式(2)取等号当且仅当M为测地球面。
刘光洁[5](2014)在《转向架构架焊接变形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列车高速化是我国目前铁路客运发展的战略方向。转向架构架是高速列车的重要部件,为了确保列车的安全性能以及运行的品质,转向架焊接构架的材质及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需要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优化焊接工艺、提高焊接质量对提高列车的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2010年长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CRH3-350转向架焊接变形控制与数值模拟》对转向架构架的焊接工艺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主要工作包括:第一,本文简要叙述了经典传热学的研究内容。将三种热传递的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原理做了简要概述,并对三种方式的控制微分方程进行推导。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温度控制方向与哈尔滨汽轮机厂合作项目相结合,对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简化模型设计冷却方案,并对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本文针对此类燃烧室过渡段冷却技术,建立了过渡段简化模型流场的数学物理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研究复合冲击冷却条件下流场、热场、应力场等多物理耦合场的分布及相互影响规律。因此,本文首先基于对不同冲击孔角度和射流方向的数值模拟,发现通过增加冲击孔的倾斜度以及射流的角度可以使壁面温度和冷却效率达到最佳值。其次,本文提出在气流场中引入离散相雾化液滴以提高换热效果,增强流场湍流。利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研究了液滴/空气冲击冷却壁面的热传导强化冷却问题。本文的分析结果可为实验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并可为未来对曲面模型冲击冷却进行更加复杂的分析提供参考。第二,焊接热源模型是焊接数值模拟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简要介绍了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的各种加载模式:一维的Rosenthal热源模型、二维的高斯热源模型、双椭球热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顺序耦合的分析方式,对不同材料和结构设计了自适应高温截断方法。并基于S355J2G3的材料性质,对截断温度进行阈值优选,建立了模拟仿真优劣的评价方式。同时,本文将自适应高温截断策略应用于T型接头算例,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截断温度下的仿真结果与实验值相吻合,确立的评价标准科学合理,提高了位移解的精度并缩短了计算时间,实现了焊接数值模拟的高效性与精确性,并将其扩展应用到转向架构架侧梁等大型结构焊接中。自适应高温截断技术对于焊接数值模拟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在轨道客车转向架构架的制造及应力变形分析中,经常遇到曲线动态焊接热源建模难度大,不易实现的情况。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根据焊接结构特征,研究了空间复杂焊接路径热源建模理论,定义了焊接热源坐标移动模式。据此,只需通过简单的参数输入和Ansys软件操作即可完成曲线路径动态焊接的热源建模,设计了平面曲线路径、空间曲线路径和转向架复杂模型焊接热源加载方法。本文提出的移动热源模型和焊接曲线路径实现方法,是利用数值模拟研究焊接路径,在加深对焊接过程的理解同时,可设计选择合理工艺,控制残余应力和变形,从而可以实现高效、优质的焊接过程仿真,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意义。随后,本文将局部坐标移动曲线路径热源加载方法和自适应高温截断策略应用于T型接头算例,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截断温度下的仿真结果与实验值相吻合,确立的评价标准科学合理,提高了位移解的精度并缩短了计算时间,实现了焊接数值模拟的高效性与精确性。第四,对于高速机车转向架构架的生产质量而言,关键是控制构架侧梁的焊接变形。本文的研究基础是热弹塑性理论,根据热-机耦合算法创建了侧梁热弹塑性仿真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研究了转向架构架焊接顺序和方向对侧梁焊接变形量的影响,得出了焊接顺序对变形的影响规律,从而使实际生产过程中对转向架构架焊接质量的控制有据可依。为了减少仿真模型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等方面考虑,在创建该数值仿真模型中,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转向架构架焊接残余变形和产生的残余应力,得到了焊接顺序和方向的最优方案。同时,通过比较最优方案、次优方案、企业方案和顺序方案,我们发现本研究的最优方案比企业焊接方案的转向架构架焊接的残余变形减少5.5%,残余应力减少了6.3%。使数值仿真领域中最复杂的焊接过程仿真得以直接应用于工程中,为高速机车转向架构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焊接质量的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罗剑[6](2014)在《分布式电驱动车辆制/驱动力协调及主动容错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提高分布式电驱动车辆的行驶性能,需要对横向稳定性及容错控制进行研究,并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针对分布式电驱动车辆在转向极限工况失稳时通过驱动力协调提供横摆力矩有限、常规电子稳定性系统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以及现有分布式车辆容错控制系统依赖于故障诊断系统、应对失效模式有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四轮制/驱动力协调控制策略与车辆系统多执行器自校正容错控制方法。为提高车辆极限工况下的横向稳定性,利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实现四轮制/驱动力分配。首先依据控制系统结构建立面向预测控制的车辆动力学模型;以改善分布式电驱动车辆横向跟踪性为目标,设计代价函数,构建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预测控制律。然后,以驾驶员期望为参考,以制/驱动容量、路面附着为约束,应用预测模型对车辆若干采样周期内的状态进行估计,以此修正制/驱动力的最优控制增量,最小化横摆角速度偏差与质心侧偏角;利用经典的二次规划结合离线线性化在线综合的方法进行滚动时域求解,并进行控制器参数调校,取得最优控制效果。此后,应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法提高系统鲁棒性并证明其渐近稳定性。为应对多执行器故障,针对装备有电控转向的分布式电驱动车辆设计基于无模型自校正控制的主动式容错控制系统。首先对失效模式进行分析与界定,建立包含转向系统与驱动电机故障状态的系统模型。然后使用基于量测信息与误差的估计值设计自校正控制器,并针对车辆设计物理系统约束,实现纵向与横向跟踪;对纵横向控制解耦,调校控制器参数,保证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容错系统的实时性与精确性。最后,对控制系统误差收敛性和输入输出有界稳定性进行证明。为了验证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开发了基于专业车辆模型的仿真平台,并研制了一个具备分布驱动、分布液压制动等新型结构的开放式、柔性化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制/驱动协调控制策略提高了分布式电驱动车辆的横摆响应能力、扩大了行驶稳定性范围,所提出的自校正容错控制方法保证了驱动失效时的行驶安全性,全面提高了车辆纵横向跟踪性能。
刘梅梅[7](2014)在《海上风机复合筒型基础承载力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90年代初,筒型基础最早应用到油田开发的需求中,随后广泛应用于港口近海岸工程中。筒型基础作为海上风机基础弥补了传统桩基和重力式基础的不足,但由于基础造价、海上地质条件及水文条件的复杂性,对此基础形式研究还不够成熟。本文针对复合筒型基础承载力及破坏模式,大直径薄壁钢筒屈曲以及结构优化选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如下:(1)本文采用有限元、试验及理论方法,针对竖向、水平及弯矩作用下筒型基础的承载力及失效模式,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了竖向承载力位移控制方法和水平(包括弯矩)承载力安全系数控制方法。经试验、数值计算及理论方法比较发现,当竖向位移达到0.06D(筒型基础直径)时,基础达到竖向极限承载力;水平(包括弯矩)作用下通过控制抗倾、抗滑安全系数得到其极限承载力。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筒型基础承载形式为筒顶承载,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考虑了筒内土与筒分离,当有竖向力作用时,筒内土与筒顶盖脱空区在25%范围内,单独水平和弯矩作用下,脱空区域超过一半范围。基础在水平(包括弯矩)作用下的破坏模式表明,筒型基础倾覆失稳时的转动中心随基础长径比变化呈现以下变化规律,当长径比L/D≤0.5时,筒型基础破坏旋转中位于泥面以下大概0.5L,L/D>0.5时,旋转中心位于泥面以下大概0.7L,且倾角位移比窄深式基础的角度大,在3°左右变化。通过对土压力分布研究发现,传统的m法及p-y曲线法不适用于宽浅式筒型基础土压力计算,采用朗肯土压力方法更合理。最后针对原型筒型基础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模型研究中得到的结论同样适用于原型基础,研究结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2)风机筒型基础属于高径比小于1.0,且径厚比很大的薄壁钢筒,在施工下沉阶段会受到很大的轴向力及负压作用,筒壁设计不合理很容易导致筒壁屈曲。筒型基础所受负压与以往薄壁钢筒不同的是:筒型基础除筒壁受到径向压力外,顶盖受到的负压也对薄壁钢筒屈曲产生很大影响。本文通过数值方法对筒型基础进行屈曲研究,结果表明,屈曲临界应力传统计算方法假设条件与实际有较大差距,造成计算结果偏大,最终得到适用于大直径薄壁钢筒轴压作用下的屈曲计算公式,屈曲临界应力计算系数约为0.061,与《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规范中的系数相近。分舱板对轴压作用下的屈曲承载力影响较大,可提高50%左右,对负压作用下的屈曲承载力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不考虑顶盖负压,此时分舱板对薄壁钢筒屈曲承载力影响较小,只提高10%左右,最大负压不到0.2个大气压;第二,考虑顶盖负压,此时分舱板对高径比H/D≤0.3的薄壁钢筒屈曲承载力提高10倍左右,实际施工下沉中可承受2个大气压作用。轴压和负压共同作用下,比较薄壁钢筒屈曲应力有限元结果与以往规范方法计算结果发现,采用EC3规范中大内压作用下屈曲临界应力计算公式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规范中未考虑高径比的影响。(3)海上风机基础结构优化设计中的难点为:结构受力体系不明确,原型基础结构内力计算复杂,新型复合筒型基础中预应力和斜支撑的引入,增加了优化变量,提高了优化设计的难度。本文采用拓扑优化方法,得到筒型基础最优传力路径,提出一种带斜支撑的预应力钢混复合筒型基础形式,并利用结构力学方法及等效方法,得到基础的简化计算模型。通过数学优化方法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优化设计了6MW风机基础,并分析了斜支撑布置对波浪的影响。研究得到的重要结论是: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筒基直径越小,钢筋混凝土受力状态越好,整个结构的刚度越大,从而大大减小了过渡段顶部的倾斜率;此带斜支撑的筒型基础不仅传力条件好,而且斜支撑对波浪力几乎没有影响,大大节省了建造成本。
李昆鹏[8](2014)在《双PWM变换器协调控制策略及工作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因网侧电流正弦化、功率因数可调以及能量双向流动等优势,双PWM变换器在电力特别是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调速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根据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建立双PWM变换器网侧整流器离散化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瞬时功率预测电流控制(IP-PCC)算法,改善传统PCC算法存在的稳态误差问题,并降低对结构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设定瞬时无功功率指令值为零以满足系统单位功率因数运行要求。据单个采样周期内瞬时功率跟踪误差平方和设定价值函数。通过满足固定时间周期内价值函数最小为原则,预测下一采样时刻电网电流分量。同时,将虚拟磁链变量引入IP-PCC算法,针对纯积分运算存在的积分初值和直流偏置问题,提出一种带有补偿量的改进型一阶低通滤波器(FOLP)进行虚拟磁链估计,以期实现PWM整流器IP-PCC无电压传感器控制。2)根据静止坐标系以及以转子磁链和定子磁链为基准的两种旋转坐标系下各变量关系,借助矢量控制解耦思想,利用定子电流及定子磁链分量建立逆变器瞬时功率数学模型,从而提出双PWM变换器电机侧逆变器瞬时功率预测控制(PIPC)算法,提高系统功率因数。以PMSM定子磁链幅值恒定为原则计算瞬时有功功率指令值,并根据功率跟踪误差选择逆变器期望开关电压。推导PMSM调速系统能观性条件,并将离散滑模观测器(D-SMO)及高频旋转电压信号注入法分别引入PIPC算法中,以期实现全速度范围内逆变器PIPC无位置传感器控制。3)针对双PWM变换器功率流动情况,根据PIPC算法结构,将PIPC算法中瞬时有功功率预测值直接作为双PWM变换器负载功率变量,采用负载功率前馈控制实现PWM整流器IP-PCC结构和PWM逆变器PIPC算法的协调。无需单独进行负载功率观测,以期实现双PWM变换器协调控制。在理论和仿真分析基础上,搭建双PWM变换器电机调速系统实验平台。从软硬件两方面设计网侧PWM整流器IP-PCC实验、电机侧PWM逆变器PIPC实验以及双PWM变换器负载功率前馈协调控制实验,并进行在线调试,验证所提相关理论有效性和可行性。
刘宁[9](2015)在《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典型预处理及几种去噪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于深海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变得愈发重要。海洋可控源电磁法(Marine Controlled-Source ElectroMagnetic method,MCSEM)是探测海底油气资源的一种相对“新兴”的地球物理方法,通过几十年的理论发展以及近十几年在海底油气储层探测的实际应用,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效果。目前主流的勘探方式是把接收机投置于海底,勘探船拖拽水下发射系统进行MCSEM信号的激发,通过处理和分析海底接收机接收到的电场和磁场信号来研究海底目标储层的性质,识别高阻油气层,从而提高钻井成功率。我国在MCSEM方法研究领域尚属起步阶段,缺少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因此本次研究设计了一套相对完善的MCSEM数据预处理流程,并实现了相应的MCSEM预处理系统。另外,由于深海海底环境复杂,在选定合适的收发距和发射频率的海底条件下,MCSEM的测量结果会受到不同类型的噪声干扰,直接影响后续的解释精度及反演结果。本次研究特别针对MCSEM信号中噪声的特点进行分析,尤其针对中、远收发距信噪比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压制噪声的方法。通过模型和实测数据对本次研究提出的去噪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数据的信噪比,对于提高解释精度和反演数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实际勘探中接收机和导航数据文件为不同的数据格式,因此预处理需要研究不同数据文件的时间匹配关系,正确提取出MCSEM数据区间为下一步处理提供数据来源。将得到的电场或磁场分量的时间域数据按基频信号的采样周期分窗口,进行傅里叶变换,提取出每个窗口相应频率的振幅值并与发射源航行数据合并,得到该频率对应的MVO(Magnitude Versus Offset)曲线和PVO(Phase Versus Offset)曲线。重点研究了当时间域数据子窗口为非周期情况下出现的频谱泄漏现象,通过对几种不同的窗函数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解决频谱分辨率低的处理方案。在系统的研究数据预处理方法后,本次研究实现了相应的MCSEM数据预处理系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通过对实测数据中噪声干扰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目标噪声干扰主要是低频的天然电磁场和海底洋流噪声干扰,并且当收发距逐渐增大时,接收机接收到有效信号的能量逐渐减小,在中、远收发距处低频噪声将有效信号淹没。根据MCSEM响应信号的信噪比随收发距的变化特点,本文提出了频率域振幅叠加方法、时变平滑滤波方法以及时变双边滤波方法压制噪声。其中频率域振幅叠加方法通常根据数据长度选择叠加两倍或四倍窗口的频谱,用叠加后的频谱代替原频谱实现滤波;时变平滑滤波方法与时变双边滤波方法处理时,对MCSEM数据低信噪比部分进行分段处理,随着信噪比的逐渐降低,通过滤波器的平滑半径逐渐增大的方法压制MCSEM噪声。相比于平滑滤波器,双边滤波器对于含噪声的方波信号有更好的边缘保护效果。为了研究处理效果,建立了三种不同的一维海底均匀层状介质模型:第一种模型为不含油气高阻层的模型、第二种是低采样率含油气高阻层模型、第三种模型为高采样率含油气高阻层模型。利用前两种模型讨论了不同发射频率、不同场分量和有无油气高阻层对应的MCSEM信号响应特征,给出介质和波场响应的对应关系。将频率域振幅叠加方法以及两种非线性时变滤波方法应用到第三种模型中,分析不同方法对于噪声的处理能力。讨论了不同方法的参数选取原则,给出了综合去噪处理方案。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提出的时变滤波方法的有效性,文中采用OCCAM一维反演分别对去噪前和去噪后的反演结果进行对比,给出了适用性分析结论。最后,将本文提出的去噪方法应用到实测数据中,并对去噪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后的MVO曲线在近收发距数据高保真的前提下,在中、远收发距得到更合理的衰减关系,同时提高了用于后续处理的MCSEM数据质量,为MCSEM信号中的噪声压制方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
胡英才[10](2015)在《矢量有限元三维张量CSAMT正演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简称CSAMT)由于采用人工源发射,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和信噪比高等众多优点,在深部找矿,地下水勘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CSAMT绝大多数还采用标量测量,在资料处理及解释中,也只进行二维甚至是一维反演解释,而对于三维复杂地电结构,使用标量观测的数据会对反演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因此,CSAMT应采用张量观测。本文首先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全空间层状介质的格林函数推导并完善了X方向和Y方向有限长导线产生的电场及磁场的6个分量,实现了背景场的计算,并与半空间的解析解进行了验证,从误差曲线可以看出计算精度非常高,同时,利用该方法实现了一维张量CSAMT的正演,在半空间,两层、三层模型中给出了各类地电断面的四个阻抗张量、阻抗电阻率和阻抗相位的特征曲线,与一维标量CSAMT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考虑到,实际中岩、矿石的电阻率是随频率变换的,因此在一维张量CSAMT中加入了Cole-Cole模型,实现了带激电效应的一维张量CSAMT正演。在半空间及层状介质中分别讨论了Cole-Cole模型中的四个参数对一维张量CSAMT的四个阻抗张量、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的影响,从模拟中可以看出,频率相关系数和时间常数对张量CSAMT中的正演响应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比较小,而极化率对一维张量CSMAT的正演响应影响比较大。其次,文中采用矢量有限元法实现了三维张量CSAMT的正演模拟。其中将电场总场分为背景场和散射场(二次场)来分别求解。背景场采用解析解求解,而散射场(二次场)采用矢量有限元法求解。文中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推导了三维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满足的边值问题,根据广义变分原理求其泛函的极小值进而得到正演所满足的线性代数方程组,通过求解该方程组可得到了各个边上的电场。在正演模拟当中,采用了矩形网格剖分,构建插值函数简单,计算速度快,精度也比较高,并且采用矢量有限元法本身满足法向方向不连续性,可不用做散度校正。在三维张量CSAMT正演模拟中,阻抗张量的计算采用一般性通用公式,适合一维、二维、三维。为了验证三维CSAMT算法的正确性,本文设计了三层介质模型,分别计算了三维数值解与解析解的电场、磁场及四个阻抗张量来进行验证,并且统计了数值解与解析解的误差,从误差曲线可以看出:高频中的电磁场计算精度都在1.5%以下;低频中的电磁场误差基本都在5%以下,有些低频的电磁场计算精度也在2%以下;阻抗张量的误差基本都在3%以下。从它们各自的误差曲线中可以看出本文矢量有限元的电磁场及阻抗张量的计算精度都比较高。在验证完三维张量CSAMT算法正确以后,文中给出了三维异常体模型的算例,即:简单模型(包含一个三维高阻体或低阻体)和复杂模型(包含多个三维异常体),分别计算了各个模型中的阻抗张量、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的正演响应,并分析了它们的响应特征。在三维张量CSAMT正演模拟的最后,对比了XY模式和YX模式下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受二维及三维地质结构的影响,同时还对三维矢量有限元法与三维有限差分法计算电场的计算精度和速度两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在三维张量CSAMT正演中也加入Cole-Cole模型,实现带激电效应的三维张量CSAMT正演模拟,并且在含有三维异常体的半空间模型中,分析了Cole-Cole模型中的四个参数对三维张量CSAMT中的阻抗张量、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激电效应对张量CSAMT的正演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当目标体为高阻体的情况。因此,在实际CSAMT的数据处理及解释中,应当对激电效应加以考虑。
二、公式Z·Z=|z|~2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式Z·Z=|z|~2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复合材料中广义位错与微结构交互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纳米结构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
1.2 广义位错与纳米复合材料微结构干涉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
1.3 广义位错与微结构高温干涉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刃型位错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形核及弹性行为 |
2.1 引言 |
2.2 复势函数方法中弹性平面问题的基本公式 |
2.3 广义位错理论的产生及其意义 |
2.3.1 广义位错的概念和分类 |
2.3.2 广义位错在体材料中的复势表示方法 |
2.3.3 广义位错的意义和应用 |
2.4 表/界面方程 |
2.5 刃型位错在三相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弹性行为 |
2.5.1 问题的解答 |
2.5.2 作用在位错上的像力 |
2.5.3 结果与讨论 |
2.6 纳米介孔/基体界面附近刃型失配位错形核 |
2.6.1 模型与求解 |
2.6.2 失配位错在膜中能量 |
2.6.3 刃型失配位错形核临界条件 |
2.7 核壳纳米线界面附近刃型失配位错形核 |
2.7.1 模型与求解 |
2.7.2 刃型失配位错形核临界条件 |
2.7.3 算例分析与讨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向错在复合材料中的弹性行为 |
3.1 引言 |
3.2 向错与涂层的圆柱夹杂干涉研究 |
3.2.1 模型建立 |
3.2.2 作用在向错偶极子上的弹性应变能和材料力 |
3.2.3 数值分析 |
3.3 楔型向错偶极子与核壳纳米线干涉研究 |
3.3.1 问题的求解 |
3.3.2 作用在向错偶极子上的材料力 |
3.3.3 分析和讨论 |
3.4 向错偶极子与纳米管的干涉研究 |
3.4.1 问题的求解 |
3.4.2 作用在偶极子上的材料力 |
3.4.3 数值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向错对裂纹的干涉效应 |
4.1 引言 |
4.2 向错对椭圆钝裂纹的屏蔽效应 |
4.2.1 问题的求解 |
4.2.2 椭圆钝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 |
4.2.3 屏蔽效应 |
4.3 纳晶界滑移与迁移对纳米椭圆钝裂纹表面发射位错的影响 |
4.3.1 分析和计算过程 |
4.3.2 位错发射准则 |
4.3.3 结果和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响纳米空位增长研究 |
5.1 引言 |
5.2 纳米空位含量和尺寸对其发射位错的影响 |
5.2.1 模型与求解 |
5.2.2 位错发射临界应力 |
5.2.3 位错发射临界情况 |
5.3 纳晶界滑移对纳米空位增长的影响 |
5.3.1 模型与求解 |
5.3.2 位错发射临界应力 |
5.3.3 数值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位错攀移过铁基合金中纳米析出相的蠕变行为 |
6.1 引言 |
6.2 蠕变机理 |
6.3 位错攀移模型 |
6.4 算例分析和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附录C 刃型位错在三相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弹性行为问题中复势函数Φ_(20)(z)和ψ_(20)(z)的未知系数a_k,b_k,c_k和d_k具体表示形式 |
附录D 纳米介孔/基体界面附近刃型失配位错形核问题中复势函数Φ_(10)(z)和ψ_(10)(z)的未知系数a_k,b_k,c_k和d_k具体表达式 |
附录E 核壳纳米线中刃型失配位错弹·性行为问题的未知系数详细表达式 |
附录F 核壳纳米线系统中刃型失配位错与失配应力相互作用问题中所有未知系数具体表示形式 |
附录G 向错与涂层的圆柱夹杂干涉问题中复势函数Φ_(c0)(z)和ψ_(c0)(z)的未知系数a_k,b_k,c_k和d_k具体表示形式 |
附录H 楔型向错偶极子与核壳纳米线干涉问题中复势函数Φ_2(z)和甲ψ_2(z)的未知系数a_k,b_k,c_k和d_k具体表示形式 |
附录I 向错偶极子与纳米管的干涉问题中两个复势Φ_1(z)和ψ_1(z)的未知系数a_k,b_k,c_k和d_k的具体表达式 |
附录J 纳米空位含量和尺寸对其发射位错的影响问题中两个复势函数Φ_1(z)和ψ_1(z)的未知系数a_k,b_k,c_k和d_k的具体表达式 |
(2)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技术状况评估 |
1.2.2 一般大气环境下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劣化 |
1.2.3 氯盐环境下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劣化 |
1.2.4 拓宽后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状况的群体评估 |
2.1 引言 |
2.2 混凝土结构性能劣化与评估层次划分 |
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2.3.1 相对重要性权重的确定 |
2.3.2 专家权重的确定 |
2.3.3 权重的变权修正 |
2.3.4 权重的计算步骤 |
2.4 基于证据理论的综合评估技术 |
2.4.1 证据理论的基本概念 |
2.4.2 D-S 合成规则 |
2.4.3 证据推理算法 |
2.4.4 底层指标 mass 函数的确定 |
2.4.5 部分未检测指标或构件的处理 |
2.5 评估过程 |
2.6 工程应用 |
2.6.1 广清高速天平岭大桥评估 |
2.6.2 常宁县茭河口大桥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的贝叶斯更新 |
3.1 引言 |
3.2 混凝土碳化机理 |
3.3 混凝土碳化模型 |
3.3.1 理论碳化模型 |
3.3.2 经验碳化模型 |
3.3.3 半经验半理论碳化模型 |
3.4 部分碳化区与碳化残量 |
3.5 碳化预测模型的贝叶斯更新 |
3.6 模型的验证与工程应用 |
3.6.1 方法的验证 |
3.6.2 工程应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候变化对一般大气环境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气候变化与 CO2排放 |
4.3 混凝土结构碳化腐蚀模型 |
4.3.1 腐蚀开始模型 |
4.3.2 腐蚀扩展模型 |
4.3.3 保护层腐蚀开裂模型 |
4.4 锈蚀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模型 |
4.4.1 一般大气环境下混凝土的强度经时变化 |
4.4.2 锈蚀钢筋的剩余面积 |
4.4.3 锈蚀钢筋的屈服强度 |
4.4.4 承载能力计算模型 |
4.5 荷载模型 |
4.6 时变可靠度模型 |
4.6.1 承载能力可靠度模型 |
4.6.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模型 |
4.7 算例 |
4.7.1 工程背景 |
4.7.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碳化耐久性分析 |
4.7.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碳化耐久性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气候变化对氯盐环境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氯离子扩散模型 |
5.2.1 既有氯离子扩散模型 |
5.2.2 一种新的计算氯离子扩散的方法 |
5.2.3 表面氯离子浓度 |
5.2.4 临界氯离子浓度值 |
5.3 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劣化 |
5.3.1 海洋大气环境下混凝土的经时强度 |
5.3.2 氯盐环境下钢筋的锈蚀 |
5.3.3 钢筋剩余面积计算 |
5.3.4 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 |
5.3.6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及功能函数 |
5.4 考虑空间变异的结构时变可靠度模型 |
5.4.1 随机场的离散 |
5.4.2 变量的相关性 |
5.4.3 相关变量的抽样 |
5.5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5.5.1 单元功能失效相关性 |
5.5.2 计算方法 |
5.6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耐久性 |
5.7 算例 |
5.7.1 算例描述 |
5.7.2 计算过程 |
5.7.3 结果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拓宽改造桥梁的耐久性评估 |
6.1 引言 |
6.2 我国高速公路桥梁拓宽改造现状 |
6.3 桥梁拓宽基准期和设计荷载的取值 |
6.3.1 工程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与设计使用寿命 |
6.3.2 桥梁拓宽的设计基准期 |
6.3.3 桥梁拓宽的设计荷载取值 |
6.4 拓宽桥梁的时变可靠度分析 |
6.5 锈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计算 |
6.6 工程算例 |
6.6.1 概述 |
6.6.2 计算方法 |
6.6.3 算例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3)多场耦合条件下高海拔寒区隧道温度场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裂隙岩体渗流计算研究现状 |
1.2.2 寒区隧道温度场研究现状 |
1.2.3 隧道冻胀力特征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巴朗山隧道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
2.1 巴朗山隧道工程概况 |
2.2 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3 隧址区气象条件 |
第3章 通风条件下隧道围岩温度场特征计算模型 |
3.1 通风影响下隧道围岩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 |
3.1.1 通风条件下隧道洞内气温分布特征计算模型 |
3.1.2 通风影响下隧道围岩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 |
3.2 通风条件下隧道气温分布特征模型试验 |
3.2.1 模型试验设计及参数取值 |
3.2.2 模型测试方法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3.2.4 隧道气温流体—热耦合数值计算方法验证 |
3.3 巴朗山隧道温度场现场测试研究 |
3.3.1 隧道气温分布特征现场测试 |
3.3.2 现场条件下流体—热耦合数值计算结果对比 |
3.5 小结 |
第4章 裂隙岩体渗流影响下隧道温度场计算方法 |
4.1 裂隙岩体渗流及渗流—温度耦合计算模型 |
4.1.1 等效孔隙介质渗流作用下的围岩温度场计算方法 |
4.1.2 裂隙网络渗流作用下的围岩温度场计算方法 |
4.1.3 裂隙岩体隧道渗流场修正计算 |
4.2 巴朗山隧道岩体水力学特征 |
4.2.1 裂隙发育特征现场测量 |
4.2.2 结构面网络模拟 |
4.2.3 渗透张量计算 |
4.2.4 水文地质调查测试 |
4.2.5 地下水补给特征分析 |
4.3 巴朗山隧道渗流场特征分析 |
4.3.1 等效孔隙介质模型数值计算分析 |
4.3.2 裂隙网络渗流模型修正计算 |
4.3.3 渗流场计算与现场观察结果对比 |
4.4 渗流作用下巴朗山隧道围岩初始温度场计算 |
4.4.1 模型建立及参数取值 |
4.4.2 隧道初始温度场计算结果 |
4.5 小结 |
第5章 寒区隧道温度场及冻害设防长度计算 |
5.1 通风—渗流影响下巴朗山隧道围岩温度场计算 |
5.1.1 通风—渗流条件下隧道温度场计算模型及求解方法 |
5.1.2 巴朗山隧道温度场通风—渗流耦合数值分析 |
5.1.3 铺设保温材料后的围岩温度场计算 |
5.1.4 围岩温度场计算结果现场实测验证 |
5.2 基于通风—渗流影响的隧道防冻设计长度估算方法 |
5.3 小结 |
第6章 寒区隧道衬砌冻胀力荷载分布特征研究 |
6.1 寒区隧道冻胀模型及冻胀力计算方法讨论 |
6.2 冻胀作用下隧道衬砌变形特征模型试验研究 |
6.2.1 模型试验设计 |
6.2.2 相似条件及材料选取 |
6.2.3 模型制作与设备安装 |
6.2.4 模型试验测试结果分析 |
6.3 衬砌冻胀荷载分布特征 |
6.3.1 基于岩石圈整体冻胀模型的冻胀力计算 |
6.3.2 基于含水风化层冻胀模型的冻胀力计算 |
6.3.3 冻胀荷载分布特征 |
6.4 小结 |
第7章 冻胀作用下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价 |
7.1 冻胀荷载作用下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 |
7.1.1 基于应力测试的衬砌结构冻胀安全系数计算方法 |
7.1.2 基于衬砌收敛变形的结构冻胀安全系数估算方法 |
7.2 巴朗山隧道衬砌应力特征现场测试与安全性评价 |
7.2.1 巴朗山隧道衬砌应力特征现场测试 |
7.2.2 考虑冻胀安全储备的巴朗山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估 |
7.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曲率流的自相似解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背景和主要结果 |
1.1.1 Self-shrinker的体积增长估计 |
1.1.2 Self-shrinker的分类 |
1.1.3 Self-shrinker的F-稳定性 |
1.1.4 曲率流的非坍塌估计 |
1.1.5 曲率流在证明几何不等式中的应用 |
1.2 结构安排与内容方法 |
第2章 预备知识 |
2.1 Self-shrinker的例子 |
2.2 活动标架法 |
2.3 Self-shrinker的Simons型公式 |
2.4 非坍塌估计的几何意义 |
2.5 曲率流的演化方程 |
第3章 Self-shrinker的体积增长估计 |
3.1 Self-shrinker的体积增长上界估计 |
3.2 Self-shrinker的体积增长下界估计 |
第4章 Self-shrinker的分类 |
4.1 Self-shrinker的光滑性估计 |
4.2 定理1.2的证明 |
4.3 高余维self-shrinker的刚性定理 |
4.3.1 余维数是2的Self-shrinker |
4.3.2 维数为2的self-shrinker |
4.3.3 法联络平坦的self-shrinker |
第5章 Self-shrinker的F-稳定性 |
5.1 F泛函的一阶变分公式 |
5.2 F泛函的二阶变分公式 |
5.3 F-稳定性和二次型I的特征值 |
5.4 闭self-shrinkers的F-稳定性 |
5.5 完备非紧致self-shrinkers的F-稳定性 |
第6章 空间形式中曲率流的非坍塌估计 |
第7章 逆平均曲率流在证明几何不等式中的应用 |
7.1 在逆平均曲率流下单调的几何量 |
7.2 单调几何量的渐近估计 |
7.3 定理1.8的证明 |
第8章 结论 |
8.1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8.2 可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转向架构架焊接变形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转向架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 焊接技术的发展及焊接传热学 |
1.4 结构焊接的数值模拟发展 |
1.4.1 焊接数值模拟的传热过程分析 |
1.4.2 焊接数值模拟的变形与应力场分析 |
1.4.3 转向架构架焊接模拟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参数对传热性的影响研究 |
2.1 传热学基本原理及基本控制方程 |
2.1.1 热传导的控制方程 |
2.1.2 对流的控制方程 |
2.1.3 热辐射控制方程 |
2.2 冲击冷却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2.2.1 冲击冷却机理研究 |
2.2.2 壁面传热机理研究 |
2.2.3 湍流模型 |
2.3 冲击孔及风向倾角对双腔室模型的冷却效果的影响 |
2.3.1 几何模型以及边界条件 |
2.3.2 计算网格划分 |
2.3.3 试验设计 |
2.3.4 内点优化法 |
2.3.5 计算结果分析 |
2.4 液滴/空气冷却对双腔室模型冲击冷却的影响 |
2.4.1 液滴冷却方式机理研究 |
2.4.2 结果分析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焊接热源模型研究 |
3.1 焊接热源模型分类 |
3.2 焊接材料特性研究 |
3.2.1 焊接材料真实的热物理性能参数 |
3.2.2 焊接分析的热边界参数 |
3.2.3 焊接材料真实的力学性能参数 |
3.2.4 S355J2G3 材料参数汇总 |
3.3 典型热源模型的数学描述 |
3.3.1 一维的 Rosenthal 热源模型 |
3.3.2 二维高斯圆形热源模型 |
3.3.3 双椭球热源模型 |
3.4 高温截断技术研究 |
3.4.1 高温截断技术原理 |
3.4.2 截断温度阈值优化 |
3.4.3 高温截断技术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焊接热源局部坐标移动路径建模研究 |
4.1 热源移动方法研究 |
4.2 焊接热源移动路径载荷模拟 |
4.2.1 温度场分析平面热源移动模拟 |
4.2.2 空间热源移动模拟 |
4.2.3 转向架构架热源移动模拟 |
4.3 T 接头焊接模拟 |
4.3.1 T 型焊接接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2 材料及焊接参数的确定 |
4.3.3 焊接热源及焊接路径参数 |
4.3.4 T 接头模型焊接方案的确定 |
4.3.5 焊接温度场分析结果 |
4.3.6 焊接残余变形及应力分析结果 |
4.3.7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焊接顺序及方向的优化 |
5.1 正交试验方法研究 |
5.2 优化方案和优化数学模型的确定 |
5.2.1 优化方案确定 |
5.2.2 优化数学模型 |
5.3 主焊缝各层的焊接顺序优化研究结果分析 |
5.4 转向架构架焊接优化结果对比 |
5.4.1 构架侧梁温度场分析 |
5.4.2 构架侧梁残余形变及应力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介 |
二、发表的学术论文(按出版时间排序) |
三、参加的科研项目 |
后记和致谢 |
(6)分布式电驱动车辆制/驱动力协调及主动容错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车辆行驶稳定性控制研究现状 |
1.2.1 制/驱动力分配方法 |
1.2.2 预测控制在动力学领域的应用 |
1.3 多执行器容错控制研究现状 |
1.3.1 被动式容错控制 |
1.3.2 主动式容错控制 |
1.4 分布式电动车及实验平台车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 MPC 的制/驱动力协调行驶稳定性控制 |
2.1 基于模型预测的制/驱动协调控制系统结构 |
2.2 面向预测控制的制/驱动协调系统模型推导 |
2.2.1 车辆系统基本模型 |
2.2.2 面向预测控制的模型 |
2.2.3 车辆模型离散化 |
2.3 制/驱动协调系统 MIMO 控制器性能指标设计 |
2.3.1 控制输入与代价函数设计 |
2.3.2 系统与设计约束 |
2.4 制/驱动协调系统滚动时域求解 |
2.4.1 RHC 的 QP 方法求解 |
2.4.2 MPC 求解优化 |
2.5 制/驱动协调控制系统鲁棒性改进与稳定性证明 |
2.5.1 兼顾实时性的鲁棒性改进 |
2.5.2 渐进稳定性证明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车辆系统多执行器无模型自校正容错控制 |
3.1 多执行器失效模式分析 |
3.1.1 执行器失效的定义 |
3.1.2 失效模式界定 |
3.2 自校正容错控制器设计 |
3.2.1 面向容错控制的车辆模型 |
3.2.2 包含执行器故障的系统模型 |
3.2.3 自校正容错控制器设计 |
3.3 分布式电动车驱动系统多执行器容错控制方法 |
3.3.1 控制约束补充 |
3.3.2 面向分布式电动车的自校正容错控制 |
3.4 控制系统稳定性证明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制/驱动协调与容错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4.1 行驶控制仿真平台建立 |
4.2 仿真工况与参数设计 |
4.2.1 制/驱动协调控制仿真工况 |
4.2.2 自校正容错控制仿真工况 |
4.3 制/驱动协调控制仿真验证 |
4.3.1 正弦转向工况 |
4.3.2 双移线工况 |
4.3.3 MPC 与 PID 控制方法的比较 |
4.4 自校正容错控制仿真验证 |
4.4.1 直线匀速工况 |
4.4.2 直线加速工况 |
4.4.3 转向行驶工况 |
4.4.4 容错控制效果对比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柔性车辆平台研制及实验验证 |
5.1 面向研究的可扩展柔性平台方案 |
5.1.1 总体设计与布置方案 |
5.1.2 电气系统方案 |
5.2 平台子系统设计 |
5.2.1 分布式驱动系统 |
5.2.2 分布式制动系统 |
5.2.3 转向系统 |
5.2.4 外部测试系统 |
5.2.5 车辆系统配置 |
5.3 实验工况与参数设计 |
5.3.1 制/驱动协调控制实验工况 |
5.3.2 自校正容错控制实验工况 |
5.4 制/驱动协调实验验证 |
5.4.1 正弦转向工况 |
5.4.2 双移线工况 |
5.5 容错控制实验验证 |
5.5.1 直线匀速行驶工况 |
5.5.2 直线加速行驶工况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海上风机复合筒型基础承载力及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
1.2.1 国外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
1.3 海上风电基础形式 |
1.4 筒型基础的研究及应用 |
1.4.1 国外筒型基础研究及应用 |
1.4.2 国内筒型基础研究及应用 |
1.5 筒型基础承载力研究现状 |
1.5.1 理论方法 |
1.5.2 数值计算方法 |
1.5.3 模型试验方法 |
1.6 风机结构设计研究现状 |
1.7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筒-土相互作用及筒型基础失效模式 |
2.1 引言 |
2.2 土体本构模型 |
2.3 筒-土相互作用计算方法 |
2.3.1 圆周方向土压力分布 |
2.3.2 筒壁土压力竖向分布 |
2.4 宽浅式筒型基础失效模式 |
2.5 极限承载力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
2.5.1 材料非线性问题求解方法 |
2.5.2 接触非线性问题求解方法 |
2.5.3 有限元方法在筒型基础承载性能中的应用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宽浅式筒型基础承载试验及简化计算方法 |
3.1 概述 |
3.2 宽浅式筒型基础承载力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 |
3.3 筒型基础承载力试验方案及设备 |
3.3.1 试验模型 |
3.3.2 试验场地 |
3.3.3 实验设备 |
3.3.4 试验方法及步骤 |
3.4 竖向荷载作用下宽浅式筒型基础承载特性研究 |
3.4.1 试验及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3.4.2 竖向承载力的位移控制法 |
3.5 水平(包括弯矩)荷载作用下筒型基础承载特此研究 |
3.5.1 水平(包括弯矩)荷载作用下筒型基础的极限承载能力 |
3.5.2 水平(包括弯矩)荷载作用下土压力分布 |
3.5.3 水平(包括弯矩)作用下筒型基础失稳破坏机制 |
3.5.4 水平(包括弯矩)作用下筒型基础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 |
3.6 算例分析 |
3.6.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6.2 单独荷载作用下筒型基础承载特性 |
3.6.3 复合加载下筒型基础承载特性 |
3.6.4 水平(包括弯矩)荷载作用下土压力分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筒型基础钢壁屈曲研究 |
4.1 钢筒壁屈曲问题 |
4.2 钢筒圆柱壳屈曲研究临界应力理论分析 |
4.2.1 轴向屈曲临界应力计算方法 |
4.2.2 内压作用下的屈曲临界应力计算方法 |
4.3 钢筒圆柱壳受轴向力和负压共同作用的屈曲计算方法 |
4.4 屈曲有限元理论 |
4.4.1 线性屈曲 |
4.4.2 非线性屈曲分析方法 |
4.5 钢筒壁在轴压和负压作用下的屈曲研究 |
4.5.1 钢壁单筒分别在轴压和负压作用下的屈曲 |
4.5.2 带分舱板的钢筒分别在轴压和负压作用下的屈曲 |
4.5.3 轴压与负压共同作用下屈曲特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上风机筒型基础选型及优化 |
5.1 引言 |
5.2 最大刚度优化理论 |
5.3 筒型基础拓扑分析 |
5.4 筒型基础优化数学模型 |
5.4.1 设计变量 |
5.4.2 目标函数 |
5.4.3 约束条件 |
5.5 数学优化方法 |
5.5.1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QP) |
5.5.2 混合遗传算法 |
5.6 算例分析 |
5.6.1 水文地质 |
5.6.2 主要荷载计算 |
5.6.3 筒型基础设计优化结果 |
5.6.4 数值模型的建立 |
5.6.5 有限元分析结果 |
5.6.6 细部优化 |
5.6.7 支撑布置及尺寸对结构应力的影响 |
5.6.8 斜支撑对过渡塔筒段波浪力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双PWM变换器协调控制策略及工作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双 PWM 变换器独立控制策略 |
1.2.2 双 PWM 变换器协调控制策略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PWM变换器工作机理及数学模型 |
2.1 双 PWM 变换器工作机理研究 |
2.2 坐标变换及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
2.2.1 坐标变换 |
2.2.2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
2.3 双 PWM 变换器数学模型 |
2.3.1 网侧 PWM 整流器数学模型 |
2.3.2 电机侧 PWM 逆变器数学模型 |
2.4 双 PWM 变换器功率流动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PWM变换器网侧预测电流控制 |
3.1 传统预测电流控制 |
3.1.1 传统 PCC 机理研究 |
3.1.2 传统 PCC 算法存在的问题 |
3.2 改进预测电流控制 |
3.2.1 IP-PCC 算法机理分析 |
3.2.2 无电压传感器 IP-PCC 算法 |
3.2.3 基于 IP-PCC 双 PWM 变换器协调控制 |
3.3 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PWM变换器电机侧瞬时功率预测控制 |
4.1 传统控制理论 |
4.2 瞬时功率预测控制理论 |
4.2.1 瞬时功率预测控制机理分析 |
4.2.2 瞬时功率预测控制仿真分析 |
4.2.3 基于 PIPC 双 PWM 变换器协调控制 |
4.3 无位置传感器 PIPC 算法 |
4.3.1 离散滑模观测器 PIPC 算法 |
4.3.2 高频信号注入 PIPC 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PWM变换器负载功率前馈协调控制 |
5.1 负载功率前馈协调控制机理 |
5.2 负载功率前馈协调控制性能分析 |
5.2.1 稳态特性分析 |
5.2.2 稳定性分析 |
5.3 负载功率观测法 |
5.3.1 传统观测法 |
5.3.2 瞬时功率观测法 |
5.4 仿真分析 |
5.4.1 结构及参数设计 |
5.4.2 仿真结果分析 |
5.5 协调控制对传导电磁干扰影响机理 |
5.5.1 LISN 特性分析 |
5.5.2 传导电磁干扰仿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双PWM变换器实验结果分析 |
6.1 硬件电路设计 |
6.1.1 主电路 |
6.1.2 检测电路 |
6.1.3 控制电路 |
6.2 软件设计 |
6.2.1 网侧 PWM 整流器 IP-PCC 程序设计 |
6.2.2 电机侧 PWM 逆变器 PIPC 程序设计 |
6.2.3 负载功率前馈协调控制程序设计 |
6.3 实验结果分析 |
6.3.1 网侧 PWM 整流器 IP-PCC 实验 |
6.3.2 电机侧 PWM 逆变器 PIPC 实验 |
6.3.3 负载功率前馈协调控制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典型预处理及几种去噪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的研究现状 |
1.2.2 海洋可控源电磁信号噪声压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勘探关键问题分析 |
2.1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理论基础 |
2.1.1 数学控制方程 |
2.1.2 边界条件 |
2.1.3 趋肤深度 |
2.2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的仪器设备 |
2.2.1 发射机 |
2.2.2 多分量接收机 |
2.3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的信号收发模式 |
2.3.1 海洋可控源电磁信号接收模式 |
2.3.2 椭圆极化 |
2.3.3 发射波形 |
2.4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一维正、反演 |
2.4.1 一维各向同性海底地层正演模拟 |
2.4.2 Occam 一维反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预处理典型方法及流程 |
3.1 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预处理典型方法 |
3.1.1 NetCDF 数据文件解编 |
3.1.2 数据预处理 |
3.1.3 数据预处理中傅里叶变换的时频转换精度研究 |
3.2 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预处理流程 |
3.2.1 进入系统及数据输入 |
3.2.2 数据检查 |
3.2.3 数据预处理 |
3.2.4 数据输出 |
3.2.5 多通道数据批处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典型模型数值模拟及数据分析 |
4.1 海洋可控源电磁信号噪声特征分析 |
4.1.1 海洋可控源电磁信号噪声分类 |
4.1.2 海洋可控源电磁信号噪声特征 |
4.2 一维海底地层正演模拟 |
4.2.1 不同发射频率的 MCSEM 信号响应 |
4.2.2 有、无油气高阻层的 MCSEM 信号响应 |
4.2.3 不同场分量的 MCSEM 信号响应 |
4.2.4 模拟含噪声 MCSEM 信号响应 |
4.3 频率域振幅叠加方法及数据分析 |
4.4 时变平滑滤波方法及数据分析 |
4.4.1 传统平滑滤波方法 |
4.4.2 时变平滑滤波方法及数据分析 |
4.5 时变双边滤波方法及数据分析 |
4.5.1 传统双边滤波方法 |
4.5.2 时变双边滤波方法及数据分析 |
4.6 压制噪声后的 MCSEM 信号响应在反演中的效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测数据处理及分析 |
5.1 频率域振幅叠加方法在实测数据中的应用 |
5.2 时变平滑滤波方法在实测数据中的应用 |
5.3 时变双边滤波方法在实测数据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矢量有限元三维张量CSAMT正演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电磁法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1 积分方程法 |
1.2.2 有限差分法 |
1.2.3 有限元法 |
1.2.4 张量电磁法的数值模拟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背景场的计算及一维张量 CSAMT 正演 |
2.1 背景场的计算 |
2.1.1 X 方向电流源产生的电场及磁场 |
2.1.2 Y 方向源产生的电场及磁场 |
2.1.3 背景场的验证及精度分析 |
2.2 一维张量 CSAMT 正演 |
2.2.1 阻抗张量 |
2.2.2 模型算例及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带激电效应的一维张量 CSAMT 正演模拟 |
3.1 Cole-Cole 模型的引入 |
3.2 半空间模型 |
3.2.1 频率相关系数的影响 |
3.2.2 时间常数的影响 |
3.2.3 极化率的影响 |
3.3 层状介质模型 |
3.3.1 频率相关系数的影响 |
3.3.2 时间常数的影响 |
3.3.3 极化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矢量有限元法的三维张量 CSAMT 正演 |
4.1 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 |
4.1.1 边值问题 |
4.1.2 变分问题 |
4.2 正演理论 |
4.2.1 公式推导 |
4.2.2 网格剖分 |
4.2.3 矢量插值函数 |
4.2.4 单元分析及总体系数合成 |
4.2.5 磁场计算 |
4.3 电磁场及阻抗张量的验证及精度分析 |
4.3.1 电磁场的验证及精度分析 |
4.3.2 阻抗张量的验证及精度分析 |
4.4 三维异常体模型算例及分析 |
4.4.1 单一低阻体模型 |
4.4.2 单一高阻体模型 |
4.4.3 复杂模型算例 |
4.5 不同模式下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在二、三维模型中的比较 |
4.5.1 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 |
4.5.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6 与三维有限差分法的比较 |
4.6.1 三维有限差分法 |
4.6.2 层状模型算例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带激电效应的三维张量 CSAMT 正演模拟 |
5.1 Cole-Cole 模型参数对三维张量 CSAMT 的影响 |
5.1.1 三维低阻体模型 |
5.1.2 三维高阻体模型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6.2 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公式Z·Z=|z|~2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复合材料中广义位错与微结构交互作用机理研究[D]. 赵迎新. 湖南大学, 2014(09)
- [2]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与预测[D]. 刘均利. 湖南大学, 2014(09)
- [3]多场耦合条件下高海拔寒区隧道温度场及安全性评价研究[D]. 胡熠. 西南交通大学, 2014(12)
- [4]曲率流的自相似解和应用[D]. 韦勇. 清华大学, 2014(09)
- [5]转向架构架焊接变形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D]. 刘光洁. 吉林大学, 2014(08)
- [6]分布式电驱动车辆制/驱动力协调及主动容错控制[D]. 罗剑. 清华大学, 2014(09)
- [7]海上风机复合筒型基础承载力及优化设计研究[D]. 刘梅梅. 天津大学, 2014(11)
- [8]双PWM变换器协调控制策略及工作性能研究[D]. 李昆鹏. 天津大学, 2014(11)
- [9]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典型预处理及几种去噪方法研究[D]. 刘宁. 吉林大学, 2015(08)
- [10]矢量有限元三维张量CSAMT正演模拟研究[D]. 胡英才. 吉林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