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季蛋鸡管理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宋凯,张霞,任芳[1](2012)在《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措施》文中认为冬季鸡舍封闭较严,容易导致舍内通风不良,不仅造成蛋鸡的产蛋量和抵抗力降低,而且也为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严重影响了蛋鸡的生产性能。结合长期对蛋鸡饲养管理的经验和体会,从防寒保温、通风、光照、日粮调整及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仅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任晓琳[2](2021)在《无为县中等规模乡村鸡舍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主体为中等规模乡村鸡舍,属乡村生产性建筑的一类。笔者聚焦于安徽省无为县乡村地区,基于大量实地调研、走访,记录当地乡村生产建筑独特性,并通过研究当地气候、地质地貌、家禽习性、生产流程、经济现状、政策趋势等因素,深度剖析乡村生产建筑与生产工艺、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尝试总结基于产业发展的营建策略,并从建筑学视角提出基于产业发展的可行性设计策略。本文主体分为基础资料收集、发展研究、生产工艺研究、设计研究四部分。基础资料收集部分:主要通过实地考察进行资料搜集,对我国中等规模乡村鸡舍的营建技术进行深度田野调查并进行记录。发展研究部分:基于SWOT分析法系统分析中等规模乡村鸡舍在研究背景下的发展优劣势、面对机遇及挑战并绘制SWOT矩阵图尝试提出中等规模乡村鸡舍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发展策略:构建乡村生产性景观、构建多产融合的生产容器、构建保障动物权利的生产容器;构建乡村鸡舍建设材料清单、构建生态循环的生产容器,并在不同发展目标下对鸡舍设计与建造提出不同要求。生产工艺研究:基于田野调查的见闻与访谈记录整理无为县乡村养殖业的生产主体和生产流程的相关资料,如养殖品种和生活习性和生产中的工作内容等;据此抽象出生产中的各项功能要素,并依据相关工艺流程整合成功能气泡图;设计研究部分:中等规模乡村鸡舍的发展方向和工艺流程研究,探索无为县中等规模乡村鸡舍的设计方法。本文尝试依据生态要求和鸡群的行为学特征进行选址,在当前中等规模乡村鸡舍营建的基础上优化舍内的排粪和和舍外的排水设计;依据产业升级的功能需要进行场地的总体设计;在鸡舍的空间设计上则从鸡舍空间尺度的基本要求出发,采用空间单元组合和空间要素限定两种不同的手法创造多元丰富的鸡舍空间形式,为中等规模乡村鸡舍营建时提供设计参考。在产业、科技、建造技术高速变更的当今时代,本研究试图对乡村生产与乡村生产建筑有机结合的模式进行探索,为乡村生产建筑如何立足自身产业特色、通过建筑设计的手段实现自然环境与乡村产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中等规模乡村鸡舍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多样性可能。
杜娟[3](2019)在《畜禽养殖业排泄物的污染及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重视畜禽排泄物污染问题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防止畜禽粪尿污染,保护环境,构建和谐生态,通过我国畜禽排泄物污染的现状,分析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探究如何防治污染的有效对策。
马玉红,张虹菲,梁建明[4](2018)在《冬季蛋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文中认为为了使蛋鸡在寒冷的冬季里产蛋稳定,产蛋性能良好,以及使广大蛋鸡养殖户了解和掌握如何在冬季期间高效管理蛋鸡,笔者从保温、除湿、光照、通风等多个方面综述冬季蛋鸡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以期减少蛋鸡冬季发病率、提高产蛋量及养殖经济效益。
谢守前[5](2018)在《饲养密度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认为饲养密度是影响蛋鸡生产性能及福利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饲养密度直接影响鸡的活动空间范围,间接影响着鸡舍的空气环境质量和蛋鸡生产性能。为探索饲养密度对商品蛋鸡育雏、育成以及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行为学、羽毛评价等方面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饲养密度对层叠笼养商品蛋鸡育雏、育成和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三部分,试验Ⅰ研究了饲养密度对育雏、育成舍商品蛋鸡生长发育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Ⅱ研究了饲养密度对产蛋舍育成后期蛋鸡生长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Ⅲ研究了饲养密度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行为学以及羽毛评价等方面的影响。试验Ⅰ:选择体重相近的14日龄海兰褐壳商品蛋鸡1650只,按照随机原则,分为3组(A、B和C组),每组5个重复。A、B和C组3-6周龄每只鸡所占笼底面积分别为260 cm2、284 cm2和312 cm2,7-9周龄分别为312 cm2、347 cm2和390 cm2。试验周期为7周。结果表明,随饲养密度的增加,体重呈逐渐降低趋势。3-5、7-8周龄A组鸡群体重显着低于B、C两组(P<0.05),A组第9周龄体重、胫长均显着低于C组(P<0.05)。B组血清T-AOC、SOD、GSH-Px和ALP含量均显着高于A、C两组(P<0.05),而MDA含量则显着低于A、C两组(PP<0.05)。A组血清T3含量显着低于B、C两组(P<0.05)。B组血清T4含量均显着高于A、C两组(P<0.05)。B组第6周龄CORT含量显着高于A组(P<0.05)。试验Ⅱ:选择体重相近的13周龄海兰褐壳商品蛋鸡1050只,按照随机原则,分为4组(A、B、C和D组),每组5个重复。A、B、C和D组每只海兰褐壳蛋鸡所占笼底面积分别为420 cm2、458 cm2、504 cm2和560 cm2。试验周期为6周。结果表明: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试验鸡群体重、胫长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但各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D组均匀度在15-17周龄高于其他3组。C组血清T-AOC、SOD和ALP含量均显着高于其他3组(P<0.05),而MDA含量则显着低于其他3组(P<0.05)。A组血清GSH-Px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5)。A、B组血清中T3、T4含量显着高于D组。试验Ⅲ:选择体重相近、羽毛覆盖率基本一致的60周龄罗曼粉壳商品蛋鸡600只,随机分为3组(A、B和C组),A、B和C组每只鸡所占笼底面积分别为450 cm2、540 cm2、675 cm2,正式期为8周。结果表明:整个试验周期中,随着蛋鸡的饲养密度降低,蛋鸡的平均日耗料量增加,料蛋比和破蛋率下降。鸡蛋的蛋壳色泽随着饲养密度的降低而降低。对血清生化指标MDA、TG、ALT等的含量无显着性影响(P>0.05)。A组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生的概率略高于B、C两组。蛋鸡的行为学方面,64周龄末时,A、B两组蛋鸡的同时采食鸡只数显着高于C组(P<0.05)。B、C两组的采食次数和争斗次数均显着低于A组(P<0.05)。蛋鸡的羽毛福利评价方面,C组中背部的羽毛评价分值显着高于A、B两组(P<0.05)。C组中翅膀、胸部以及腹部羽毛的评价分值显着高于A组(P<0.05)。本试验得出如下结论:(I)海兰褐壳商品育雏及育成前期蛋鸡3-6周龄饲养密度284 cm2/只、7-9周龄饲养密度347 cm2/只时,可显着提高蛋鸡体重、胫长以及抗氧化抗应激能力,较好的提高育雏及育成前期蛋鸡体质状况,满足蛋鸡培育要求。(Ⅱ)海兰褐壳商品蛋鸡13-18周龄饲养密度为504 cm2/只时有利于促进鸡群的生长发育以及抗氧化能力,符合蛋鸡的健康养殖。(Ⅲ)罗曼粉壳产蛋后期蛋鸡61-66周龄不同饲养密度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无显着性影响(P>0.05);67-68周龄时,饲养密度为675 cm2/只可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性能,满足蛋鸡生产标准。低密度组利于蛋鸡的行为学表达以及降低羽毛损伤,符合蛋鸡的健康福利养殖。
李中习[6](2016)在《蛋鸡养殖几项技术重点》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更加清晰地介绍常见的蛋鸡养殖技术重点,本文将相关内容归纳总结为10个方面,分别介绍,以达到内容精辟、易学易懂及针对性强的目的,希望能给广大蛋鸡养殖户带来一定的帮助。1育雏准备要点1.1育雏舍建造育雏舍的位置应符合农业部的相关规定,其大小应根据饲养规模确
李淑玲[7](2016)在《冬季蛋鸡养殖技术要点及应用实践探微》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鸡蛋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但是,由于自然规律的作用,蛋鸡产蛋也存在旺季和淡季。冬季气温较为寒冷,日照时间过短,会导致蛋鸡的产蛋率严重下降,甚至停止产蛋。
二、冬季蛋鸡管理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季蛋鸡管理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及时清扫鸡舍卫生, 搞好消毒工作 |
2 注意防寒保温和除湿 |
3 通风换气 |
4 补充光照 |
5 调整日粮 |
6 加强饮水管理 |
7 减少应激的发生 |
8 及时淘汰劣质鸡, 适时并群 |
9 预防疾病 |
(2)无为县中等规模乡村鸡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从传统农业到生态农业 |
1.1.2. 鸡禽产业的现状 |
1.1.3. 课题的提出: 中等规模的乡村鸡舍设计研究 |
1.2. 研究对象 |
1.2.1. 乡村鸡舍的概念界定 |
1.2.2. 中等规模的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综述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区域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2. 无为县中等规模乡村鸡舍的生产营建现状 |
2.1. 无为县中等规模乡村养鸡的生产概况 |
2.1.1. 无为县中等规模乡村养殖对象概况 |
2.1.2. 无为县中等规模乡村鸡舍生产活动 |
2.2. 无为县中等规模乡村鸡舍的建设现状 |
2.2.1. 鸡舍选址 |
2.2.2. 鸡舍场地 |
2.2.3. 鸡舍类型 |
2.2.4. 鸡舍平面布局 |
2.2.5. 鸡舍结构形式 |
2.2.6. 鸡舍剖面形式 |
2.3. 本章小结 |
3. 中等规模乡村鸡舍的发展方向探析 |
3.1. 中等规模乡村鸡舍发展的态势分析 |
3.1.1. 中等规模乡村鸡舍发展的优势分析 |
3.1.2. 中等规模乡村鸡舍发展的劣势分析 |
3.1.3. 中等规模乡村鸡舍发展的机会分析 |
3.1.4. 中等规模乡村鸡舍发展的威胁分析 |
3.2. 中等规模乡村鸡舍的发展策略及要求 |
3.2.1. 中等规模乡村鸡舍的发展策略 |
3.2.2. 中等规模乡村鸡舍的发展要求 |
3.2.3. 乡村鸡舍的相关案例 |
3.3. 本章小结 |
4. 中等规模乡村鸡舍的工艺流程设计 |
4.1. 依据生产流程抽象功能要素 |
4.1.1. 鸡为主体 |
4.1.2. 人为主体 |
4.2. 结合生产动线的功能融合 |
4.2.1. 以养殖业为主 |
4.2.2. 养殖业+加工业 |
4.2.3. 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 |
4.3. 本章小结 |
5. 无为县中等规模乡村鸡舍的设计研究 |
5.1. 乡村鸡舍的选址设计 |
5.1.1. 面积要求 |
5.1.2. 位置要求 |
5.2. 乡村鸡舍的总体设计 |
5.2.1. 场地功能分区 |
5.2.2. 场地交通组织 |
5.3. 生产区鸡舍的空间形式设计 |
5.3.1. 空间尺度的基本要求 |
5.3.2. 由小到大:空间单元组合 |
5.3.3. 由大到小:空间要素组合 |
5.4. 生产区鸡舍的通风设计 |
5.4.1. 调节环境温度的通风设计 |
5.4.2. 保障空气质量的通风设计 |
5.5. 生产区鸡舍的卫生设计 |
5.5.1. 舍内环境设计:清粪洗消 |
5.5.2. 舍外环境设计:雨污排水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主要研究价值 |
6.2. 后续研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表录 |
图录 |
附录1:调研对象资料整理 |
附录2:乡村鸡舍选址的相关要素分析 |
附录3:乡村鸡舍平面布局汇总表 |
致谢 |
(3)畜禽养殖业排泄物的污染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畜禽排泄物污染现状 |
1.1 我国畜禽排泄物总量概况 |
1.2 畜禽排泄物污染环境的原因 |
2 畜禽排泄物污染的危害分析 |
2.1 对水体的危害 |
2.2 对土壤的危害 |
2.3 对大气的危害 |
2.4 传播人畜共患病 |
3 畜禽排泄物污染的防治对策 |
3.1 加强行政执法,通过政策法规控制污染 |
3.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
3.3 科学调配饲料,降低污染 |
3.4 规范各种药物、添加剂及消毒剂的使用 |
3.5 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 |
4 结论 |
(4)冬季蛋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防寒保温 |
2 通风防潮 |
3 改善营养 |
4 补充光照 |
5 减少应激 |
(5)饲养密度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蛋鸡研究状况 |
1.1.1 我国蛋鸡发展现状与趋势 |
1.1.2 国外蛋鸡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 国内外蛋鸡笼养模式的探索 |
1.2.1 蛋鸡笼养模式的发展历程 |
1.2.2 笼养模式下蛋鸡的饲养标准 |
1.2.3 笼养模式下蛋鸡福利的研究 |
1.3 笼养蛋鸡的饲养管理 |
1.3.1 温度 |
1.3.2 湿度 |
1.3.3 光照 |
1.4 饲养密度对笼养蛋鸡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1.4.1 饲养密度对育雏期蛋鸡的影响 |
1.4.2 饲养密度对育成期蛋鸡的影响 |
1.4.3 饲养密度对产蛋期蛋鸡的生产性能及福利影响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饲养密度对育雏及育成前期蛋鸡生长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饲养管理 |
2.2.3 饲料组成和营养水平 |
2.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5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6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饲养密度对育雏及育成前期蛋鸡体重和胫长的影响 |
2.3.2 饲养密度对育雏及育成前期蛋鸡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耗料的影响 |
2.3.3 饲养密度对育雏及育成前期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饲养密度对育雏及育成前期蛋鸡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 |
2.4.2 饲养密度对育雏及育成前期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饲养密度对育成后期蛋鸡生长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饲养管理 |
3.2.3 饲料组成和营养水平 |
3.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2.5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饲养密度对育成后期蛋鸡体重、均匀度以及胫长的影响 |
3.3.2 饲养密度对育成后期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饲养密度对育成后期蛋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3.4.2 饲养密度对育成后期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饲养密度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结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饲养管理 |
4.2.3 饲料组成和营养水平 |
4.2.4 测定指标、材料和方法 |
4.2.5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6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饲养密度对产蛋期后期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
4.3.2 饲养密度对产蛋期后期蛋鸡饲料利用性能的影响 |
4.3.3 饲养密度对产蛋期后期蛋鸡抗体滴度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4 饲养密度对产蛋期后期蛋鸡脾脏、心脏、腹脂以及肝脏结构的影响 |
4.3.5 饲养密度对产蛋后期蛋鸡行为学和羽毛状况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饲养密度对产蛋期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4.4.2 饲养密度对产蛋后期蛋鸡饲料利用性能的影响 |
4.4.3 饲养密度对产蛋后期蛋鸡免疫机能的影响 |
4.4.4 饲养密度对产蛋后期蛋鸡内脏指数及肝脏结构的影响 |
4.4.5 饲养密度对产蛋后期蛋鸡福利状况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应用价值与前景分析 |
5.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实践研究成果 |
致谢 |
(6)蛋鸡养殖几项技术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1 育雏准备要点 |
1.1 育雏舍建造 |
1.2 数量和品种 |
1.3 雏鸡的预订 |
1.4 购买用具 |
1.5 布置和消毒 |
1.6 保暖增温 |
1.7 饲料准备 |
1.8 雏鸡接运 |
2 冬季育雏管理重点 |
2.1 控温 |
2.2 开饮 |
2.3 防风 |
2.4 防饿 |
2.5 防毒 |
2.6 防害 |
2.7 通风 |
2.8 防病 |
3 蛋鸡开产期管理要点 |
3.1 疫病预防 |
3.2 改善环境 |
3.3 饲料更换 |
4 冬春蛋鸡饲养注意事项 |
4.1 温度控制 |
4.2 科学光照 |
4.3 搞好防疫 |
4.4 改善营养 |
5 夏养蛋鸡防暑要点 |
5.1 遮阳降温 |
5.2 隔热降温 |
5.3 蒸发降温 |
5.4 降低密度 |
5.5 改善饮水 |
6 鸡病识别要点 |
6.1 看行为 |
6.2 看羽毛 |
6.3 看粪便 |
6.4 看冠髯 |
6.5 看呼吸 |
6.6 看眼部 |
6.7 看鸡蛋 |
7 饮水给药技术要点 |
7.1 药物质量 |
7.2 用量科学 |
7.3 饮前停水 |
7.4 科学配伍 |
7.5 混合均匀 |
8 抗生素的使用要点 |
8.1 用量及品质 |
8.2 正确用药 |
9 人为传播鸡病的控制要点 |
9.1 鸡场建造 |
9.2 管理制度 |
1 0 饮水免疫技术要点 |
1 0.1 鸡群选择 |
1 0.2 疫苗选择 |
1 0.3 免前准备 |
1 0.4 提高效果 |
(7)冬季蛋鸡养殖技术要点及应用实践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 蛋鸡产蛋条件 |
2 冬季蛋鸡养殖不利因素 |
3 冬季蛋鸡养殖技术要点及实践 |
3.1 做好环境调节工作 |
3.2 合理养殖工作 |
4 结束语 |
四、冬季蛋鸡管理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措施[J]. 宋凯,张霞,任芳.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02)
- [2]无为县中等规模乡村鸡舍设计研究[D]. 任晓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畜禽养殖业排泄物的污染及防治对策[J]. 杜娟. 现代畜牧科技, 2019(12)
- [4]冬季蛋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J]. 马玉红,张虹菲,梁建明. 中国畜禽种业, 2018(12)
- [5]饲养密度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D]. 谢守前. 安徽科技学院, 2018(05)
- [6]蛋鸡养殖几项技术重点[J]. 李中习.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6(09)
- [7]冬季蛋鸡养殖技术要点及应用实践探微[J]. 李淑玲. 当代畜牧,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