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郭店楚墓“老子”简书看春秋战国道家哲学

从郭店楚墓“老子”简书看春秋战国道家哲学

一、从郭店楚墓竹简本《老子》看春秋战国之际道家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佩荣[1](2021)在《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老子,以“道”、“德”为宗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之意”作为老子思想之枢要,扎根于老子对人性的省察、以及对政治文化的历史性反思,集中展现了老子对道德之本意的思考。学界关于老子“道德之意”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且既有的研究成果对老子“道德之意”的阐发,缺乏形上追问与形下关切之间的通贯性。这种通贯性的缺乏,不仅导致对老子的“道德之意”的阐发不够完整,而被理解为“半截的”(1)道德学说,而且对老子致思之旨和终极关怀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针对既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循着老子形下的历史关切与形上的超越性导向相结合的思路,一方面以《老子》文本的历史性考察为起点,剖析老子所面对的时代问题,以及其构建哲学思想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深入到天人一体关系中,即在宇宙生命的整体性视域下,探析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文将从老子“道德之意”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思维理路、具体意涵几个方面展开系统性论述。第一部分,厘清老子之所以要“深原道德之意”的历史缘由。循着形下的历史层面与形上的超越层面相结合的路线,对天下失序与“大道之失”发生的缘由,展开历史阐释和逻辑分析。具体来说,春秋时期出现的欲望的脱缰和生命的异化,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信仰体制坍塌所造成的危机,因此,很有必要对王权神授的宗教信仰体系中的天人关系展开反思。本文通过对肇始于“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成熟于西周的“德-礼”体系,以及春秋出现的“礼坏德衰”,这一历史进程进行系统性阐述,来发掘其中周德与天命,礼制与宗法的内在关系,从而理解老子时代出现“德衰礼坏”的历史必然性。老子反思的是当“人伦关系”取代了“天人关系”成为万事万物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后,人们的生存境遇不再呈现出内在的生命原则和个体自然的差异性,而是被某种外在的、强力的秩序所裹挟,而无暇安性命之情。针对当时的现实问题,老子“深原道德之意”,从发生学的角度将“德衰”解释成为“大道之失”的结果。在老子看来,需要保持“不失”、且“有以为”的“周德”,难以超越氏族血亲伦理与王权政治的局限性。因而,他一方面通过“上德不德”的反向思维和否定形式,剥离“周德”的人伦衍义。另一方面,他试图从人性觉醒的角度,为人类道德寻找宇宙论根基,进而发出“尊道而贵德”的超越性指向。第二部分,梳理老子“道德之意”的思想渊源。即从史巫之学到致道之学的转化,从天命信仰到天道自然的转化。史官所具有的天道观念和省察历史逻辑的智慧,以及《周易》古经所蕴含的辩证思维和宇宙生命的整体图式,使得老子能够超越善恶观念的相对性,跳出价值判断的是非之域,追问的是道德的根源性内容。也就是说,老子基于万物的本根和宇宙生命的整体性视域,对“道德”的思考并非囿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由位分或职分决定的尽职尽伦的规范,而是从宇宙生命整体对于个体存在之意义开始的思考。第三部分,系统地阐释老子“道德之意”的思维理路。分别从老子的思想前提、思维路径和致思之旨三个方面的论证,发现老子的“道德之意”既形而上地追问万事万物之终极根源,又形而下地关切个体存在之真实。具体来说,就思想前提而言,老子基于宇宙生命系统的整体性视角,来思考万事万物之所以如此的终极根据;就思维路径而言,老子从对形下世界的关切出发,向上追问到宇宙的根基处,将万事万物之所以然归根到形而上的方面去。反之,又从形上的追问中推衍出他对形下的现实关切;就致思之旨而言,老子旨在为人类生存活动之自然,寻求宇宙论的根据。系统性论证老子“道德之意”缘何能够实现形上追问与形下关切的贯通,避免被诠释成“半截子”的道德学说。第四部分,在老子“道德之意”具体内涵的逐一阐释中,体会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思考;发现老子的“道德之意”内蕴着“道”的始基性作用、“德”的个体性特征、“自然”的核心价值、以及“无为”的实现方式;并梳理这些具体意涵之间的关系,凸显“道德之意”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枢要地位。具体来说,“道生德畜”是宇宙整体生生不息的终极动力,是万物得以存在的至上根据,是个体生命得以自由的内在根基。而“尊道而贵德”就是维护宇宙生命的根本原则,是楔接神圣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个体道德得以实现的终极根据。老子“道法自然”的主张,既强调天人一体的整体性,又强调个体存在的差异性。那么,老子“道德之意”的核心意旨在于因任“自然”,而实现这一核心意旨则在于“无为”。总之,在老子“道德之意”的系统展开中,首先体会到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思考。即老子是在“周德”的反思基础上,提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的主张,实现了从有为之“德”向“上德不德”,从狭义道德向广义道德,从具体德目向根源性道德的回归。其次,发现老子将道德的始源内容和人的真实本性,都放置在天人一体的宇宙生命整体当中,在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中去思考人的价值问题。最后,发现老子关于“道德之意”的思考,实现了形下的历史关切与形上的超越性导向的贯通,即宇宙论与人生论的结合、存有原理与应然原理的有机结合,是一套体系融贯的道德思想。也正是老子的这一思维理路,使得他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呈现出“天之所与、人之所为”的双向度特征。

张馨予[2](2021)在《先秦儒家心论研究》文中认为在先秦儒家的文化体系中,心范畴在诞生之初,旋即作为价值的根源而与天、道相通。价值的根源不在外,在于人的生命本身,儒家哲学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主张将主体自身转化和境界提升都通过内心的修养而完成。正是因为心学说的重要地位,随着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心性价值论的理论构建也成为绵延两千多年的宏大体系,并成为传统文化的神髓所在。先秦儒家对心之概念阐述颇丰,既有如孟荀一样对心形成系统的理论进行专门论述,也有类似《论语》《大学》《中庸》一般,对心只有着一鳞半爪的论述。而与心范畴的论述相关、密不可分的还有天、性、情、知等概念。由于上述范畴不论是作为个体的内涵、外延,还是相互间的关系界定都很模糊,内容又极为丰富。以至于要深入理解心的范畴,需要在先秦儒家整体思想境域下,通过原典去勘察心及相关范畴的萌生、发展和形成的理论根据和演变过程。第一章首先考察先秦儒家心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先秦子学时期礼坏乐崩、不义攻伐以及世风败坏而引起民心陷溺,诸子各有重塑人民内心的精神信念,为人们的精神生命寻求安顿之所的志向,遂产生了心论的时代课题与哲学关怀。《易经》《尚书》《诗经》等典籍,作为诸子百家的学说之源,其中对心的论说衍生出了不同于甲骨文、金文时期原始意义地新的涵义,显示了心范畴演变的未来发展路向。心既含摄知性思考,又充溢道德意志,并为情感欲望所涵润,是人思虑、反省、抉择和意志等各方面的总和。同时此心上承天命而有性知,下涵形体而有情欲,良莠并存、善恶混杂,勾画出心和与之关联的天、性、知、情、欲等几种核心范畴之间的逻辑联系。子学时期道、墨、法、管诸家各有许多关于心的思考和认知。而儒家的独特之处在于肯定心作为道德主体的价值属性和主观能动力,赋予心以超越性,并重视发挥心的认知能力。先秦儒家诸子论心的主要差异在于子思、孟子和荀子,思、孟走出了一条尽心知性知天之向内反省的道德源流本心论;荀子则走出了一条向外求索、学思礼义的认知知性之心论。其中各自有其学理脉络的共通之处及独特之处,可算是先秦儒家心论两条二而一,一而二地既具互补性又有统一性的学脉。第二章重在揭示作为人类取则、效仿和最终根据的天或天命与人心之间的关系。自商至周,华夏文化大体上经历了由外及内,由天上到人间的信仰范式的转换,这以殷人之帝到周人之天的信仰范畴的鼎革为标志。周继商帝、天观念,在损益鼎革基础上完成了由人格神的帝、天向着义理之天的转换。在此基础之上,孔子厘定经学之际,周文原本内蕴的天人合一的义涵得以充分的揭示、发皇。以《易》为代表的经典视人为与天地并列的三才之一,人因此具有弥纶天地的品格。先秦儒家所论之心首先是以天地为准,认为天道赋人以德,而其德在心,而因为人的主体性存在,同样人德又以弥纶天地之方式影响及于天。遵循这个逻辑,人心之知亦是天赋而由人的主体性发挥而完成。同时,通过德的纽带,外在天命之先天神圣性与主体内在道德尊严的自觉之间也产生了相应的共鸣。人心与天道相互吻合的义涵呼之欲出。第三章围绕先秦儒家诸子根据心与性的密切关系而建构的心性学说之异同,讨论了儒家心性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了维护儒家之正统,回应百家之异说。儒家诸子在心说主线上,辅以性论而与时偕行,回应着时代提出的问题,展现出儒家特有的人文关切。性之原义具有无为、天然的属性,应指人生而即有,甚至未生先有之质,须通过心而始见,从而性与心就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儒家诸子对性的定义有不同之处,由之对心与性的关系也有不同观点。在孔子学说中,心与性还没有被清晰地分开、分别论之,心性质说都统一在一个更高的哲学范畴—一“仁”中。藉着郭店楚简等近年考古新史料之重大发现,心性学说得到重要补充和丰富,郭店儒简《性自命出》篇用“心取性出”论心性关系,心居于性、物之间而最为关键,与物相接和与性相通都在于心。孟子通过以心言性,通过对心的言说来揭示性所具有的内涵。通过“四心”与仁义礼智的关系,进而认识孟子的心与性所具有双重内涵:一是道心对应的性之本善层面,这是从义理之性的层面而言;一是评价心对应的性之向善层面,这是有待扩充存养的为善的能力的层面而言。荀子认为性有天生的官能之性,又有生具的官能接触于外物所产生的情感欲望之性,人性中的情感欲望如果不加克制,将会产生恶的后果。而心有能辨恶向善的知能,能够知仁义法正,因此荀子主张运用心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以心制性”心性关系。孟子与荀子之说貌似龃龉,实则更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联系其所处的特定时代与历史文化语境,才能清楚认识其异同之辨与互补特性。第四章结合情与欲范畴的辨析,深探儒家心论内在肌理。心包含有性情两端,性是纯善的本性,是理;性一旦发动就是情;情失控而不加限制就成为欲。在儒家的学说体系中,天人合一、内外一贯、形上形下一统的品格是显而易见的。儒家所论情的意涵亦然,儒家情意涵经历了从形而下到形而上,从自然情感到道德情感的转移与升华。人欲思想的源头可追溯至西周初年。从孔子始,才有了人人皆具欲望的思想。孔子对欲的划分包括生理感性的欲和实现仁之内在欲求的道德情感之欲。孟子认为欲望具体表现为人的感官欲望和物质欲望,不具有道德内容,本身有趋恶的倾向。荀子认为性、情、欲只是人性发生进程中不同阶段上的差异,耳目鼻口等官能属于性,此性发动则生情,情与外物相接就会产生欲望,此欲望倘若随其自然发展而不加限制则会导致恶的结果。儒家肯定情感和欲望存在的合理性,但不加限制的情感和私欲会令人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因此主张以心治情欲,即发挥心的作用对情欲进行规范和约束,其中既有对欲望的限制,也有对情感的中和。第五章以先秦儒家心论体用一贯为中心,诠释从内圣之维的心本体论的建立到外王维度的仁政的探索落实。天人一体是儒家话语体系的基本品格。天道是孔子及其以后儒家学者解决道德存在的合理性问题而从理论上夯实的道德形上根据。道德本心的建构才是儒家探讨心性学说的真实目的所在。先秦儒家借助天道而为道德力量找到内蕴的本体性根基,并将此根基内置于人的心中,集道德内涵与道德实践于一心,凭借其学说体系中心本体的内蕴而落实其内圣之学,也即基于心的哲学根基根据而构建其宏大的道德本心。孔孟荀所持论点其本质在于正心,在于修身,其终极目的是基于心本论的内蕴而涵养其内在的圣贤之德。先秦儒家以存于人心的良心善性为道德本体,先建立人心的秩序,自身的仁心得以完善后,经过仁德之实践发扬成为平天下的外王之大用。在哲学学术史的角度上看,先秦儒家心论的学术构建对中华文化后续发展起到了薪火相传之功,尤其是启发了宋明理学近千年的学术辉煌,在当今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重新审视先秦儒家心论的时代价值,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启发性意义。

曹雨杨[3](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孙柏林[4](2019)在《“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文中研究指明“老子”思想有其渊源,这是本文“老子思想探源”(先老学研究)之核心和旨趣。然进入其中的切入点和路径有许多,我们以“天人之和”这一中华文明的精神和思想特质作为视域,并综合中国传统语文学及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立足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考古材料等构成之文本,探讨了前老时代“天人之和”的四大主要表现形态及基本思想范畴体系:“德礼”体系、“法刑”体系、“方术”体系、“天道”体系;而“老子”之思想更多传承和发展了“天道”体系,同时批判和解构了“德礼”体系;最终结合《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我们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面对礼崩乐坏、民生凋敝之“乱世”的现实情境,“老子”以人间性的如何“为”(无为)为出发点,并确立了“道”为终极价值和思想根基等。本文欲试图达到“二点突破”(新领域、新视域),“三点创新”(方法、材料、观点)。“突破”:(1)“老子”研究领域的新拓展,本文以“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为核心来探寻“老子”思想之根源(先老学)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另如中希印之“天人观念”异同研究、前老时代“天人之和”形态体现的四种范畴系统(礼乐、方术、刑法、天道)等,均有一定理论新探索之倾向;(2)以“天人之和”和“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构成的局域性、立体性理论视域能较为全面、深入地探究“老子”思想之源流及当代价值。“创新”:(1)“方法”上,结合中国传统语文学方法(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等)和当代哲学研究方法(诠释学、语言分析、存在现象学等),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力图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老子”思想;(2)“材料”上,“先老学”之突出特点首先在于其时间性,如本文使用的相关传世文献资料都曾考证其时代并说明,且不局限于文字材料,包含如星图、符号、器物、遗址等;(3)“观点”上,如中西印之文明开端时期均以“究天人之际”为核心,但由于“生存结构”之差异,最终导致古希腊探寻超越性本源的“人与自然之分”、古印度伦理与宗教性的“神我合一”,古中国因“制礼作乐”而形成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另如“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等。绪论部分为正式之研究之基础,其中界定了“前老时代”之时限,考订了相关引证传世文献之时代,综述了思想范畴体系、天人之和等研究之现有成果,并梳理了有关理论视域及研究方法等。以“天人之和”作为视域和切入点,而对“天人关系”问题的关注是人类文明原初阶段的共性,而为何只有中国古代才形成了“天人之和”的独特特征?这是“第一章”之核心问题。具体我们首先通过中国与古希腊相比较,两者以农耕与海洋生存结构为区分,中国思想起源的“天人之和”与西方的哲学起源的“天人之分”;其次通过中国与印度文明的比较,同样的农耕生存结构,中国通过周代的制礼作乐而进入具有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而印度则延续了神话与宗教色彩而形成的“梵我合一”。在确立中国“天人之和”的思想范式与文化特征之后,“第二章”的重点在于“天人之和”在“前老时代”具体形成的四大大基本形态和思想范畴体系,其分别是作为“德礼”体系及其分化出的“法刑”体系,以及“方术”体系和从中衍生出的“天道”体系。此四大体系均是历史性建构生成的,包含了相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核心范畴,天人关系范畴为其四者共通。“第三章”则讨论了“老子”思想与“天人之和”四大体系之亲密关联,结合《老子》文本,通过分析“老子”思想所针对的问题,以及所体现的思想特征,阐释“老子”与四大体系的关联。又通过《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及生命境界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以“为”作为核心,以“道”作为终极意义和思想根基,以“圣人”为理性人格等。最后我们在“结语”中交待了研究“先老学”的意义和价值,如其对“前二元对立”世界的可能探索,以及本文之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能拓展之方向。

李月庆[5](2019)在《东周时期楚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交流》文中研究说明东周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作为华夏文化的南北代表,东周时期楚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交流对先秦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春秋早中期,楚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交流在楚与中原诸侯国的战争、会盟与朝聘的背景下展开。人才流动与文化典籍的传播推动了思想文化交流的发展;而楚人兼通夏言以及与中原地区同属一个文字系统为思想文化交流提供了保障。此外,联姻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在思想文化交流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交流,以中原思想文化对楚国的输入为主,楚人在与中原国家的交往中,不断学习、吸收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楚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交流迈入新阶段。这一时期,楚与中原国家的战争、会盟与朝聘仍在进行,但在思想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直接作用减小。孔子适楚是儒学南渐的开端,孔子与叶公子高、楚昭王、老子等人思想的交锋,开创了楚与中原地区思想文化交流的新局面。孔子之后,战国早期在楚地传播儒学的七十子及其后学有子张、曾子、乐正子春与子弓,他们的思想特点与孔门四科中的政事科有关,这反映了战国早期儒学在楚地传播的地域特点。范蠡具有明显的道家思想倾向,他自越入齐将老子思想第一次带入齐国。范蠡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与齐地道的传统相融合,为战国中晚期黄老之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开创了道家发展的新局面。这一时期在楚地活动的墨家学者有墨子、耕柱子与孟胜。墨子止鲁阳文君攻郑与止楚攻宋,将“非攻”思想传入楚国;耕柱子通过政治活动促进墨学在楚地的流传;孟胜率墨家众弟子坚守阳城,行侠义之道,更是对墨家思想最好的实践与传播。墨家学者践行“言必信,行必果”的信条,身体力行地在楚地传播墨家思想,这与战国中晚期以陈说论辩为主要方式宣传墨学有很大的区别。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交流,不再是中原思想文化对楚地文化的单向输出,楚地道家思想也开始在中原地区流传。战国中晚期,楚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交流程度不断加深。从楚地出土文献来看,儒家文献占多数,反映了儒学在楚地更加广泛的传播;道家文献的儒学化及墨家、法家等各学派文献的出土,体现了楚地多元并存的文化风貌。稷下学宫作为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催化了黄老之学的产生,兼具黄帝、老子及其他各家思想的黄老之学是楚与中原地区思想文化交流与融合最直接的证明。楚辞尤其是屈赋,对中原理性精神的传承与道德思想的吸收,对中原历史文化的运用,以及神话体系的建构和思想情感的抒发,体现出楚文化对中原思想文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与吸收,是思想文化交流的又一硕果。这一时期楚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交流,是在基本对等的情况下进行的。更重要的是,在交流的基础上,出现了进一步融合。东周时期,官学下移、私学兴起背景下的楚与中原地区思想文化交流,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乃至融合的趋势,亦为秦汉大一统后思想文化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王宏强[6](2019)在《韩非君道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秦诸子大多将重建秩序和实现治世寄托在“明君”身上,他们的“治道”因而往往最终落实在“君道”上。所谓君道是思想家对理想君主所赋予的政治目标、政治原则以及政治规范。有别于其他诸子,韩非试图为“中主”设计一套为君之道,意在使资质平平的君主也能够实现高效统治。如何确保君主权位的恒久稳固,并能够有效运用绝对化的权力,使国家机器高效运转,是韩非君道论的核心问题。韩非一方面反对“必待贤而治”,刻意遮蔽中主极易沦为暗主的问题,为中主进行集权统治提供了合理性说明;另一方面反对任何形式的君臣易位,将君主永享国祚视为天经地义。运用“法治”进行社会控制是韩非君道论的重要内容。从先秦礼法转变、儒法之争和驱民于农战三个维度看,韩非的法治具有“绝对性”的特征,即一方面君主绝对控制臣民,另一方面臣民绝对顺从君主。官僚控制是韩非君道论最独特的部分,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君主对官僚系统的整体控制,二是君主对官僚系统中重臣的重点控制。所谓“整体控制”是指君主将官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以“法术”来选拔、课考和规范官僚,使官僚系统得以高效运转,从而成为忠实贯彻君主意志的工具。所谓“重点控制”是指君主将重臣作为重点控制对象,以“术”来防范、伺察和严惩重臣,消除对君权直接或潜在的威胁。君主的社会控制和官僚控制归根结底均是对“人”的控制,“人情”便是君主控制臣民最切实的着力点。韩非的“人情”仅仅指人趋利避害的本性,缺少“人之为人”的内涵。“因人情”实际上是君主“用人情”基础上对“人”进行控制的方略,具有鲜明的将“人”工具化的倾向。韩非君道论本身呈现出君主由自我控制向自我膨胀演化的轨迹,这一演变轨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专制君主从自信自律向自圣自负演变的趋势,即“体道守法”和“虚静无为”势必朝“依道弄法”和“贪躁妄为”的方向演进,这样“因人情”最终必然逻辑地转变为“逆人情”。总之,韩非君道论的要旨是君主简便高效地控制官僚系统进而控制社会,意在构建一个强大到极致的君主权力系统和一个萎缩到极致的编户齐民社会,从而以富强之资一统天下。研究韩非君道论既有助于理解周秦之变的历史趋势,也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得君行道”的政治思维和理论困境。

赵茜[7](2018)在《简帛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专题为中心》文中提出中学历史教学是基于国家教育部编订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中学历史教材开展的。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史学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已经相对吸纳了部分简帛文献研究的新成果,但因历史教材的稳定性与史学研究连续性之间的矛盾,在诸多方面仍存在欠缺。中学历史教师对简帛研究成果的认识和运用也较为生涩。近几十年来的简帛研究在历史学界取得较大成就,那么将这些简帛成果及时引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专题为中心,研究出土简帛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情况。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百家争鸣”为对象,从中学历史教材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两方面来分析简帛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情况。通过分析现行教材和解读教师用书中对该内容的处理,指出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通过引用教学实录和教学设计来分析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对简帛研究成果的运用情况。第二部分是结合“百家争鸣之儒家”的教学内容,从上博简《孔子诗论》、简帛本《缁衣》篇和郭店简中的思孟学派三个方面分析了简帛研究成果中的儒家思想。并用这些成果印证和补充儒家教学内容。第三部分是结合“百家争鸣之道家”的教学内容,从《太一生水》和《恒先》篇中的“道”、简帛本《老子》、马王堆黄老帛书三个方面分析了简帛研究成果中的道家思想。并将这些成果运用到道家教学内容中。第四部分是结合“百家争鸣之兵家”的教学内容,从孙武《孙子兵法》和孙膑《孙子兵法》及其比较研究中分析了简帛研究成果中的兵家思想。并将其运用到兵家教学内容中。第五部分指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简帛研究成果时应注意的原则,并提出有效可行的策略。

颜英[8](2018)在《老学话语体系的近代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近代转型视角,分析老学话语体系的近代转型的历史背景、理论、范畴、方法、书写方式、特点、参照、得失及原因等。认为西方学术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疑古话语体系对老学话语体系的近代转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老子哲学思想研究、经济思想研究、政治思想研究受到西方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老子思想研究受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影响。老子的考据学研究受到疑古话语体系的影响。个案研究重点研讨了章太炎的老学话语体系变迁的过程、方向及其原因。认为章太炎的老学话语体系变迁反应了近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转型建构与社会应对的互动。个案研究还探讨了近代老学话语体系转型建构过程中对《老子》第十三章的新解析,分析了古代、近代与当代学术话语体系理解的不同及其原因。认为古代与当代学术话语体系强调“贵身”的重要性,强调人的生命价值,而近代学术话语体系则强调“无身”的重要性,强调人的社会价值,这其中的原因在于,近代中国处于救亡图存的历史环境之中,需要每个人忘却个人利益与个体生命,以成全民族国家之大生命。近代老学话语体系具有对传统老学话语体系的承续性。第一,就理论与观点的承续性而言,老子南面术、养生术、神仙术、阴谋术、愚民术、无为而无不为的理论与观点继续被承续与发挥,但开始与西方的政治学、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挂起钩来。第二,就范畴的承续性而言,传统老学话语体系的基本范畴,如道、德、物、有、无、神、知、有名、无名、阴阳、无为、有为等仍然在继续使用,但近代学者努力使其与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范畴,如本体论、宇宙观、知识论、唯物论、唯心论、辩证法、认识论、政治哲学、经济哲学、人生哲学等会通。第三,就研究方法的承续性而言,传统老学话语体系的研究方法也仍然被继续使用,如以老解老、以韩解老、以庄解老、以黄老解老、以玄解老、以儒解老、以道教解老、以佛教解老等,但多数近代学者并不只是使用一种方法,而是中西多种方法并用。第四,就书写方式的承续性而言,传统的考据、训诂、注释、学案等在继续使用,但不少学者往往与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书写方式、章节体书写方式结合使用。近代老学话语体系更具有对传统老学话语体系的创新性,首先是使用新的理论、方法与范畴。在理论与方法方面,源于西方的进化论、功利论、民主论、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理论被采用,源于西方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的方法被采用,源于西方的理论与学科的范畴被广为采用。其次是有了新的参照、观点与论断。近代老学话语体系多以西方理论、范畴、观点、书写、方法为参照,其新的观点与论断多与西方学术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疑古话语体系相关联,也与救亡图存、富强的民族国家目标相适应。再次是采用新的书写方式,西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的书写方式与章节体的书写方式被广为采用。近代老学话语体系之所以异于传统老学话语体系,源于近代西方学术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疑古话语体系的强大影响,也源于近代学人面对强势的西方民族国家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不得不进行新的回应,以图摆脱贫穷落后、被动挨打地位而走向独立、平等与富强。这也是传统老学话语体系不得不向近代老学话语体系转型的根本原因。本文从老学话语体系的近代转型之中,进一步深思近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转型的合理性及其得失。认为中国传统学术话语体系向近代学术话语体系转型,有其必然与应然之势。就其必然性而言,那就是需要积极应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积极应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与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积极应对一系列来自西方的进步与文明话语。就其应然性而言,那就是亟需解决中国的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问题。近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转型建构,顺应了近代中国大变革时代的社会需求,积累了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吸纳了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丰富营养,推动着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近代化转型与创新。但亦有其局限性,就是对中国传统学术话语体系的合理性、承续性思考不足,对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区域性、局限性认识不足,对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主体性、创新性思考不足。

王康宁[9](2016)在《《老子》“德”论及德育镜鉴》文中提出道德教育的开展离不开道德教育理论的指导,而道德教育理论的上层指导是道德理论。道德教育的开展,一方面需与当下时代背景相契合,以使道德教育能够成为促使个体德性、境界提升的途径及方式;另一方面则需要汲取先贤智慧,以古为鉴。道家《老子》中包含着系统的“德”论。作为文化起源意义上的道德理论,现实道德教育的开展可以《老子》“德”论为鉴。探究《老子》“德”论,可为道德教育的理论及实践提供启示及借鉴。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老子》博大、玄远的思想内涵及对现实的镜鉴价值,是其得以成为延续不断、经久不息之传统的要因。一直以来,学界对于《老子》的研究,多集中于“道”论。以“道”作为关键词,业已出现众多研究成果。视角的聚焦虽有利于研究的深入,却有可能窄化研究的范畴。学界对于《老子》“道”论集中、长久的关注,以及早期存在的关于《老子》“德”论“虚无主义”、“无道德”、“反道德”等的观点,在相当程度上阻碍“德”论研究的进展,致使《老子》之“德”颇受“冷落”。目前来看,关于《老子》“道德虚无主义”、“无道德”、“反道德”的早期看法,已在相当程度上被“纠偏”,此为“德”之“出场”,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符合研究的倾向性,相比于“道”论,学界已有的关于《老子》之“德”的研究成果较少。以学科归属为划分标准,为数不多的研究基本上范畴在伦理学领域。将“德”作为伦理学概念,等同于将“德”之主体限定为“人”。“人”是《老子》之“德”的主体,却不是唯一主体。《老子》“德”之概念、内涵等的复杂性,决定“德”的主体并非仅是“人”,对于《老子》“德”论的研究亦不应仅限于伦理学领域。以全面、多维的视角观照《老子》之“德”,既是《老子》“德”论研究的必要前提,也是为德育理论及实践提供借鉴的前提。《老子》“德”论,是一个体系化、结构化的整体理论,其涵盖概念、主体、内容、方法等层面,具有自上而下的系统性。从概念上讲,《老子》之“德”,在继承前期“德”概念的基础上,赋予“德”新内涵。《老子》之“德”除具伦理义之外,亦包括哲学义。在《老子》中,“德”首先是形上概念,并不直接与“道德”、“美德”等伦理义相关。《老子》之“德”的主体及主体间关系,使得“德”呈现出“形上-形下”、“哲学-伦理”的双重性。依照《老子》文本展开对“德”义的分析,可见《老子》之“德”具备三种含义,即伦理义、哲学义及一般的动词义。从“德”论的体系及层级上讲,《老子》中既有构成“德”论的相关概念及主体,又有构成“德”之层级的具体内容。在《老子》中,构成“德”论的主要概念有二,即“道”、“德”二者。“德”是“德”论最核心的概念。“道”作为《老子》的核心、首要概念,处于“德”之上位,因其与“德”之间的密切关系,成为“德”论的另一重要概念。《老子》对于“道”、“德”二者的建构,是构成“德”论概念体系的关键。“德”作为“德”论的核心概念,其主体及主体间的关系,体现为“道-天-地-人”的直线式和圆环式关系。两种关系模式,具有不同的意旨。在《老子》中,“德”作为价值的起源处,本身便体现为“价值”。《老子》关于“道”、“德”、“仁”、“义”、“礼”的论述,构成“德”论的价值层级,体现为“道-德-仁-义-礼”及“上德-下德-不德”的模式。从“德”论的主体及表现形式上讲,《老子》“德”论,因主体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老子》之“德”的第一主体是“道”,由“道”而“生”的“德”,是形上的、无为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与“道”重合。“天地”作为“域中四大”,亦是“德”之主体,“天地之德”承袭“道之德”,表现为“不仁”。天地之间的“万物”,虽不明确存于“域中四大”的行列,但在《老子》文本中亦是“德”之主体。万物承袭“天地”之德,表现为“不争”。除道、天地、万物之外,万物之“灵”的“人”,作为“道”之主体,为《老子》所重点关注。在涉及“人德”时,《老子》既论述一般意义的“人”德,又专对“人主”之德多着笔墨。以“人”作为“德”之主体,关注的是“德”之伦理义。“人之德”的纯粹伦理性,与“道之德”的形上性,“天地之德”的“形上-形下”的过渡性,“物之德”的形下性均明显不同。对于“人主”之“德”的关注,因于《老子》看重政治的现实功用性。在《老子》中,“人主”之德主要体现为“政德”。《老子》中的道、天、地、人的关系及特性是逐级演变的,表现为“形上-形下”,“精神-实体”的过程。与各者属性相应,道之德-天地之德-物之德-人之德的属性,亦体现出“形上-形下”、“哲学-伦理”的演变过程。在“德”论的实践层面,《老子》主要关注的是“人”对“德”的获得及践行。以“人”为“德”的主体,《老子》理当为“人”对“德”的体认及实践提供方法指导。在老子看来,个体对于“德”的亲身经历、实践包括三种方式,即“察”、“思”、“行”。结合《老子》文本,各种方法又可细分为具体的方面。对于“德”论价值取向的关注,则统论《老子》何以关注“德”,指明“德”论的目的。结合《老子》思想,《老子》“德”论的价值取向体现为“由小及大”的三个层面,即个体层面的“人皆有德”,社会层面“人世有道”,宇宙层面的“宇宙完满”。以《老子》“德”论关涉现实的道德教育,对现实道德教育的理论及实践提供借鉴,是系统分析《老子》“德”论的最终指向,此是《老子》“德”论的现实旨归。《老子》“德”论以“德”为核心,与道德教育具有本质的相似性。在《老子》“德”论中,蕴含并彰显着诸如“道德是否可教”,“道德教育的主体是谁”,“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以及“道德教育通过何种方式实施”等基本的道德教育问题,并对道德教育具有诸多启示意义。作为老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道德教育具有内在联系的《老子》“德”论,亟待挖掘与探究。

陈成吒[10](2014)在《先秦老学考论》文中认为先秦老学主要包含老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的原始面貌,以及先秦哲人对相关问题不断研习所形成的学术发展进程等两个层面的内容。老子为春秋时宋国彭城人,幼时学道于商容,历任甘国礼官、周柱下史、周征藏史等职,最终告老归沛讲学。老子传道甚广,为子学时代正式开启的标志性人物;《老子》原始面貌为五千余言本,分篇为二,上“德”下“道”,其分章、文字则皆需重新勘定。《老子》为老子亲述、关尹子整理而成。此从文献记载、老子与《老子》思想的重合现象,以及《老子》成书方式、年代等特征可证;老子思想是指老子个人对其所关注问题的思考。老子继承了春秋时期盖天说知识,以及“太一”宇宙观,发展出了独特的“道”理念。在面对社会现实时,强调“用道”——以“天道”指导“人道”,从而建构出了系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系,其最终目的是令世人法“道”行“德”,天下平和。春秋时期,老学即获得了极大发展。孔子为现在所知老子弟子中最早入室者,其坚守了老子早期的礼乐思想;关尹子除整理老子后半生的思想外,也传有《老子》“太一生水”注本,其发展了老子“太一”、保身、藏身等思想;文子,即文种,与阳子居、伯矩等皆是明王论老学的代表;壶丘子、亢仓子、南荣趎等则分别从“道”的独立、不显、完满等理念中,发展出“游”、“藏”老学。老莱子则接受了柔舌之理,并发展为隐士治国论,为无政府主义老学先声。除老子亲传弟子开创老学发展先河外,其他春秋诸子以及老子再传弟子等也为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邓析子开创“刑名”老学;伍子胥、孙子添翼“兵道”老学;范蠡为老子再传弟子,推进了老学在治国、兵道思想方面的发展;孔子弟子也为老子再传弟子,颜回、子贡、公孙尼子、子夏、曾子等对老学皆有不同的发明。战国前期,天下进入无霸时代,心性老学仍为主导,刑名老学则继续蓄势待发。子思老学仍遵从心性论与明王论;墨子则吸收老学基本观念,形成其“天”、“鬼”思想体系;列子为老子再传弟子,发展了“游”、“梦”老学;魏文侯庭下贤能汇聚,田子方、段干木等续守养生老学,李克、吴起则推进刑名、兵道老学发展;周太史儋则为黄帝学派老学先驱;此后,子思弟子郭店楚墓主人高尊老子,改造其书,试图建立全面儒家化的老学。战国中后期,梁惠王、齐威王称王,王霸理念荡然无存,诸侯彻底走上争并天下之路。一方面心性老学仍继续发展,如告子、杨朱老学即是典型代表。另一方面,刑名老学开始大放异彩,如惠施、申不害、尸子、商鞅等对老学的研习即是其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黄帝学派也应运而生,其核心内容多源于对各种老学思想的吸收转化:宋鈃、尹文子继续发展心性老学,慎到使黄帝学派帝道老学系统化,《黄帝四经》则为黄帝学派老学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刑名老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庄子在黄帝学派直接影响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老学路径,也极大地改变了老学的基本特质。在黄帝、庄子等学派老学的直接影响下,屈原接受了相关老学的修仙、治国理念,荀子则明确分野儒道,对老学进行了全面批判,并吸收转化相关思想,且具有刑名倾向;韩非子老学则是上述刑名老学洗礼下的产物,它将先秦刑名老学推向了新的高度。《吕氏春秋》对老学的研习转化,颇具杂家特点,体现了战国晚期统和派老学的最终登场。

二、从郭店楚墓竹简本《老子》看春秋战国之际道家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郭店楚墓竹简本《老子》看春秋战国之际道家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1)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与意义
        1.1.1 学术角度:“道德之意”对老子思想体系义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1.1.2 现实角度:老子的“道德之意”具有根基性意义和范导性作用
    1.2 综述与反思
        1.2.1 以往的老学研究
        1.2.2 以往关于老子“道德之意”的研究
    1.3 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文献说明
第2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时代背景
    2.1 天下失序
        2.1.1 失序的世象:欲望脱缰与生命异化
        2.1.2 失序的实质:“德衰”与“礼坏”
        2.1.3 失序的影响:“崩坏”与“突破”
    2.2 老子反思既有秩序:以“德-礼”体系为核心
        2.2.1 周德与天命
        2.2.2 礼制与宗法
        2.2.3 人文理性与强力秩序
    2.3 老子深原道德之意:以“周德”为参照
        2.3.1 道德反思:“失道而后德”
        2.3.2 政治批判:“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3.3 人性觉醒:“尊道而贵德”的超越性指向
第3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思想渊源
    3.1 历陈古今之变的史官出身
        3.1.1 史官之学
        3.1.2 史官之术
    3.2 本源天地之始的宇宙图式
        3.2.1 巫与无
        3.2.2 易与道
    3.3 由“命”而“道”的转化
        3.3.1 天命信仰
        3.3.2 天道自然
第4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思维理路
    4.1 老子的思想前提
        4.1.1 玄同:宇宙生命的整体性与根源性
        4.1.2 玄览:“知常曰明”
    4.2 老子的思维路径
        4.2.1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4.2.2 推天道以明人事
        4.2.3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3 老子的致思之旨
        4.3.1 天之道
        4.3.2 人之德
第5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具体意涵
    5.1 从道与万物的关系看“道德之意”:“道生之”
        5.1.1 “道”之考释:至上之“导”与生命之“(?)”
        5.1.2 本根之道:“道”为“天地根”
        5.1.3 生化之道:道生万物
        5.1.4 存有之道:“道者,万物之奥”
    5.2 从道与德的关系看“道德之意”:“德畜之”
        5.2.1 “德”之字源解析
        5.2.2 得道:“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5.2.3 修德:“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5.3 老子“道德之意”的核心价值:自然
        5.3.1 “自然”辩义:生命的自觉
        5.3.2 自然的主体:“万物之自然”
        5.3.3 自然的根基
    5.4 老子“道德之意”的实现原则:无为
        5.4.1 “无为”的涵义
        5.4.2 “无为”的实现
        5.4.3 “无为”的意义
第6章 结论
    6.1 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6.2 老子“道德之意”的形上内蕴:“人之为人”
    6.3 老子“道德之意”的现实关切:根基与范导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先秦儒家心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先秦儒家心论研究现状述评
    三、本文的研究对象、问题、路径与创新点
第一章 先秦儒家心论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
    一、先秦儒家心论诞生的时代背景
        (一) 政治秩序: 礼坏乐崩
        (二) 兼并战争: 不义攻伐
        (三) 大道即隐: 民风败坏
    二、《易经》《尚书》《诗经》中的“心”说滥觞
        (一) 《易》“心”典型应用
        (二) 《书》“心”丰富发展
        (三) 《诗》“心”蔚为大观
    三、先秦儒家“心”范畴体系的层次和演变
        (一) 先秦儒家“心”说义涵之历史进路
        (二) 先秦儒家“心”范畴对天性情知等概念的涵括
    四、先秦时期道、墨、法、管四家论“心”
        (一) 老子:以无知、无欲论“心”
        (二) 庄子:以虚心、游心论“心”
        (三) 墨家兼爱: 以爱正“心”
        (四) 刑名法家: 以法正“心”
        (五) 管子四篇: “心”治与国治
    五、先秦儒家论“心”的独特之处
        (一) 先秦儒家论“心”的特点
        (二) 孟荀“心”论进路的差异
第二章 先秦儒家“心”说的天人际会品格
    一、天赋心以德性: “以德论天”和“以天论德”
        (一) 殷周之间的范式转换
        (二) 以德论天: 天之德义的产生
        (三) 天赋人德: 自天子至庶民
        (四) 以天论德的完成: “天生德于予”
    二、心知的天生人成
        (一) 认知辨义: 先天之知与后天之知
        (二) 知之可能: 心何以能知
        (三) 心知的性质: 经验知识与德知
    三、先秦儒家天人关系的体认: 与天合德与不求知天
        (一) 天道与人心的内在遥契: “以天论心”与“以心明天”
        (二) 荀子“天人之分”乃“复归之分”
    四、外在的天命与人心的尊严和抉择
        (一) 命的预设: 命定
        (二) 儒家的天命即人道之抉择而显
第三章 先秦儒家诸子“心”“性”学说异同
    一、先秦儒家“性”论大同小异之流变
        (一) 前诸子时期“性”的概念
        (二) 由特殊至一般:先秦儒家“性”之定义的共同规定性
        (三) 同中有异: 先秦儒家“性”之多义性阐释
    二、从仁本到“心”“性”交错含融的历史演化过程
        (一)初变: 从仁本涵摄“心”“性”至“心”与“性”大体相同
        (二) 再变: 从孟子“即心言性”至荀子“以心治性”的演变
第四章 先秦儒家思想中“心”与“情”“欲”的内在张力
    一、先秦儒家“情”意涵的变迁与升华
        (一) 孔子以“仁者爱人”推而广之的道德情感论情
        (二) 《性自命出》以“好恶”与“喜怒哀悲”的自然情感论情
        (三) 《大学》《中庸》以“喜怒哀乐”等具有价值义的自然情感论“情”
        (四) 孟子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道德情感论“情”
        (五) 荀子以“性情”与“情欲”地双重涵义解“情”
    二、先秦儒家“心”“欲”关系的发展
        (一) 前诸子时期天赋欲望思想的萌发
        (二) 诠欲以见历史现实:孔孟荀的解读
    三、先秦儒家以“心”范“情”“欲”的主张
        (一) “心”对“情”的中和
        (二) “心”对“欲”的约束
第五章 体用一贯:从心本体论建立到仁政的探索落实
    一、“心”有其本:先秦儒家心本体论的内蕴
        (一) 先秦儒家以天道为“心”的形上根据
        (二) 先秦儒家以“心”为创生道德的本体
    二、内在成德:正心与修身的互动
        (一) 道德本体之应然到“身”“心”同体之实然
        (二) 从“身”“心”同体之实践到道德价值的升华
    三、从内圣仁心到外王仁政的落实
        (一) “礼”“仁”一贯的为政吁求
        (二) 德治为主,先教后刑的治国理念
        (三) 仁政治国的举措
结语: 先秦儒家“心”论的学术意义和在当今世界的价值
    (一)运思于天人之际:先秦儒家心论的学术意义
    (二)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儒学复兴的历史机遇
    (三)先秦儒家心论思想对新的时代问题的回应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凡例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尹至》篇知见录
        《尹诰》篇知见录
        《程寤》篇知见录
        《保训》篇知见录
        《耆夜》篇知见录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皇门》篇知见录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楚居》篇知见录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综论知见录(存目)

(4)“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问题
        一、问题意识
        (一) 思想探源与先老学
        (二) “老子”之时代及其他预设
        (三) 范畴与思想范畴体系
        (四) 天人关系与天人之和
        二、理论视域
    第二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径
    第三节 文本
        一、文献资料
        二、考古材料
第一章 “老子”思想探源与“天人之和”
    第一节 如何进入“先老学”思想之门
        一、“先老学”之研究综述
        二、“先老学研究”之要旨:“天人之和”
    第二节 “天人之和”相关概念之辨析
        一、“天人”思想之核心词语辨析
        二、论“天人之和”的“和”之精神
    第三节 “究天人之际”之“思想范式”比较研究
        一、“天人观念”之产生的“生存结构”比较研究
        二、“思想范式”与“天人观念”之异同比较研究
    本章结论
第二章 “天人之和”之表征及其历史建构
    第一节 “德礼”体系
        一、“德礼”体系之思想范畴构成
        二、“德礼”体系的历史演变
        三、“德礼”体系之孽乳:“法刑”
    第二节 “天道”体系
        一、“天道”体系之源头:“方术”
        二、“天道”思想范畴体系构成之基点
        三、“天道”体系之思想范畴的历史演变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天人之和”与“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生成
    第一节 “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之关联
        一、“天人之和”与“老子”之“道”的内向超越
        二、“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
    第二节 “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
        一、“老子”之研究方法与理论视域
        二、《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内涵
    本章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相关研究主要发表论文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5)东周时期楚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1. 选题缘由
        2.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1. 楚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的总体性研究
        2. 楚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的专题性研究
    (三)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写作思路
    (四)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 重点及难点
        2. 创新点
    (五) 相关概念界定
一、春秋早中期楚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交流
    (一) 战争、会盟与朝聘——思想文化交流的背景
        1. 武、文时期思想文化交流通道的疏通
        2. 成、穆时代思想文化交流渠道的拓展
        3. 庄、共时期思想文化交流程度的加深
    (二) 人才流动、典籍传播等在思想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1. 春秋早中期楚与中原地区的人才流动
        2. 中原文化典籍在楚地的传播
        3. 语言、文字与联姻在思想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二、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楚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交流
    (一) 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楚与中原国家关系概况
    (二) 周文化的扩散——王子朝奔楚
    (三) 孔子适楚与儒学南渐
        1. 孔子时期儒学在楚地的传播与思想文化交流
        2. 战国早期儒学在楚地的传播
    (四) 道家思想在齐地的流传
        1. 范蠡其人及与道家思想的关联
        2. 范蠡入齐及道家思想在齐地的传播
    (五) 墨学在楚地的传播
        1. 墨子生卒年新探
        2. 墨子在楚行迹及传播的主要思想
        3. 耕柱子与孟胜——战国早期墨家弟子在楚地的经营
三、战国中晚期楚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交流
    (一) 战国中晚期楚与中原国家关系概况
    (二) 出土文献所见楚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交流
        1. 楚地出土文献——中原思想文化在楚地流传的载体
        2. 楚简所见思想文化交流
    (三) 稷下学宫与黄老之学
        1. 以稷下学宫为中心的楚与中原学者的往来
        2. 思想文化交流的集大成者——黄老之学的产生
    (四) 楚与中原地区思想文化交流的硕果——楚辞
        1. 楚辞对中原理性精神的传承与道德思想的吸收
        2. 楚辞对中原历史文化的运用
        3. 楚辞中神话体系的建构与思想感情的抒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韩非君道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韩非研究述评
        一、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法家与韩非研究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的韩非研究
        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港台地区的韩非研究
        四、国外的韩非研究
        五、韩非思想的专题研究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本文核心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韩非其人其书及韩非思想的背景
    第一节 韩非其人其书
        一、韩非的生平
        二、《韩非子》一书的编纂、传承、版本与真伪问题
    第二节 韩非君道论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韩非君道论的思想背景
第二章 韩非君道论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道理论与以道论君
    第二节 变化史观与新圣登场
    第三节 矛盾观与敌对意识
    第四节 人情论与君臣市交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韩非的“势”论与绝对君权理论的建构
    第一节 以赏罚权为核心的君主之“势”
    第二节 韩非“势”论所内含的绝对尊君意识
    第三节 追求明主、批判暗主与绝对尊君
    第四节 韩非绝对尊君的原因探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韩非的“法治”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从礼法转变看韩非“法治”的社会控制
    第二节 从儒法之争看韩非“法治”的社会控制
    第三节 从驱民于农战看法家“法治”的御民逻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韩非的“术”与官僚控制
    第一节 韩非的“法术”与君主对官僚系统的“整体控制”
    第二节 韩非的“术”与君主对重臣的“重点控制”
        一、重臣对君主的壅蔽
        二、君主的防壅之术
    第三节 韩非官僚控制理论的内在悖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韩非的“因人情”与君道论的建构
    第一节 不以“人之为人”为内涵的“人情”
    第二节 “因人情”与“人”的工具化
    第三节 有关君之“人情”的问题
    第四节 余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韩非君道论的政治逻辑与内在矛盾
    第一节 体道守法与依道弄法
    第二节 虚静无为与贪躁妄为
    第三节 顺人情与逆人情
    第四节 韩非君道论的内在逻辑
    第五节 余论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简帛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专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二、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 简帛文献与“百家争鸣”思想研究现状
        (二) 史学研究成果与中学历史教学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三) 简帛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可行性分析
第一章 中学历史教学运用简帛研究成果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材中的“百家争鸣”
        一、部编本初中历史教材
        二、现行高中历史教材
    第二节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百家争鸣”
        一、初中历史教学实录
        二、高中历史教学实录
第二章 儒家简帛研究成果及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节 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儒家思想
        一、《孔子诗论》中的儒家政治思想
        二、《孔子诗论》中的诗教思想及教育特点
    第二节 关于简帛本《缁衣》篇的研究
    第三节 关于思孟学派的简帛研究
        一、思孟学派的界定及儒家传承关系
        二、思孟“五行”说
        三、思孟学派思想的简帛研究
    第四节 儒家简帛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第三章 道家简帛研究成果及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节 《太一生水》和《恒先》篇中的宇宙观思想研究
        一、郭店楚简《太一生水》
        二、上博简《恒先》
    第二节 简帛本《老子》的研究成果
        一、《老子》的成书年代
        二、简帛本《老子》的篇章结构
        三、关于简帛本《老子》思想的研究
        四、简帛本《老子》中体现的先秦儒道关系研究
    第三节 关于“黄老学说”的简帛研究
        一、黄老帛书的称名
        二、黄老帛书的成书年代
        三、黄老帛书与《老子》的关系研究
        四、黄老帛书的思想内容研究
    第四节 道家简帛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第四章 兵家简帛研究成果及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节 关于《孙子兵法》的简帛研究
        一、《孙子兵法》的作者与成书年代研究
        二、《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研究
    第二节 关于《孙膑兵法》的简帛研究
        一、《孙膑兵法》的作者及成书年代研究
        二、《孙膑兵法》的主要思想研究
    第三节 两者的比较研究及兵家与诸子百家关系的研究
        一、《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的比较研究
        二、兵家与诸子百家关系的研究
    第四节 兵家简帛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第五章 简帛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建议
    第一节 简帛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一、遵循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二、以学生为本
    第二节 简帛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史学素养,主动运用简帛研究成果
        二、创新授课方式,构建有效历史课堂
        三、引入学术界存在争议的研究成果,训练学生思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8)老学话语体系的近代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思路与方法
    四、内容与创新
第一章 近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转型的背景、成就与问题
    一、背景与原因
    二、成就与经验
    三、问题及原因
第二章 西方哲学话语体系对老学话语体系转型的影响
    一、西方哲学范式的影响
    二、西方哲学范畴的影响
    三、西方哲学书写的影响
    四、西方哲学方法的影响
    五、西方哲学观点的影响
    六、西方哲学话语的参照性
第三章 西方经济学话语体系对老学话语体系转型的影响
    一、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影响
    二、西方经济学范畴的影响
    三、西方经济学方法的影响
    四、西方经济学话语的批判性
    五、西方经济学话语的参照性
第四章 西方政治学话语体系对老学话语体系转型的影响
    一、西方政治学话语体系对近代老学话语体系的影响
    二、西方政治学话语体系影响下老学话语体系的转型
    三、西方政治学话语体系影响下老子形象话语的转型
第五章 学术话语与社会因应:章太炎对老学话语体系的转型建构
    一、从批判老学到表彰老学
    二、从西方视觉到本土视角
    三、从重政治走向重道德
    四、从佛老会通走向儒老会通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对老学话语体系转型的影响
    一、辩证唯物论对近代老学话语体系转型的影响
    二、唯物辩证法对近代老学话语体系转型的影响
    三、历史唯物论对近代老学话语体系转型的影响
    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近代老学话语体系转型的影响
第七章 疑古话语体系对老学话语体系转型的影响
    一、老子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书写中的后置化
    二、老子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书写中的轻量化与虚无化
    三、疑古话语影响下的老子话语之一:批判性话语
    四、疑古话语影响下的老子话语之二:集成性话语
    五、疑古话语影响下的老子话语之三:进化性话语
第八章 从出土文献与时代精神看近代老学话语体系转型建构的特点——以《老子》十三章为例
    一、“无身”:近代老学话语体系对《老子》十三章的解析
    二、“贵身”:出土文献中的《老子》十三章及其新解析
    三、近代“无身”解析的社会根源
结语
参考文献
    1.民国文献
    2.着作
    3.论文
    4.国外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9)《老子》“德”论及德育镜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标及方法
第一章 《老子》“德”论研究的前提
    第一节 对早期相关理论的解读与分析
        一、对《老子》“道德虚无主义”、“无道德”、“反道德”的澄清
        二、对《老子》“反道德”的再认识
        三、《老子》“德”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老子》“德”论的重要性论证
        一、“德经”在《老子》中的重要性
        二、“德”及其相关理论在《老子》中的分量
        三、“道”、“德”关系中体现的“德”之重要性
第二章 《老子》“德”义
    第一节 《老子》之前的“德”
        一、“德”之初义
        二、“德”之伦理义
        三、“德”之哲学义
        四、“德”义演变的原因探析
    第二节 《老子》之“德”
        一、哲学之“德”
        二、伦理之“德”
        三、动词之“德”
第三章 《老子》“德”论的体系及层级
    第一节 《老子》“德”论的体系
        一、“德”论的相关概念
        二、“德”论的主体关系
    第二节 《老子》“德”论的层级
        一、道-德-仁-义-礼
        二、上德-下德
第四章 《老子》“德”论的主体及表现形式
    第一节“道”的“生而不有”之德
        一、“道”是“德”的第一主体
        二、道之德是形上的
        三、道之德是“无为”的
        四、道之德是“道”本身
    第二节 天地的“不仁”之德
        一、“天”在《老子》中的位置
        二、《老子》中的“天”
        三、《老子》中的“天地”
        四、天地的“不仁”之德
        五、天地之德与道之德的关系
    第三节 万物的随顺本性之德
        一、《老子》中的“万物”
        二、万物之“德”的本然性
        三、自然事物的“不争”之德
        四、自然事物之德与天地之德的关系
    第四节“人”之德
        一、《老子》中的“人”
        二、现实人世并非“人皆有德”
        三、“人”之德是伦理的
        四、以“圣人”为代表的“人”之德
        五、人之德与物之德的关系
    第五节“人主”之德
        一、《老子》中的“人主”
        二、“人主”之德的工具性
        三、“人主”之政德
第五章 《老子》“德”论的实践理路及价值取向
    第一节 《老子》“德”论的实践理路
        一、“仰天俯地”的“察”
        二、“涤除玄览”的“思”
        三、“勤而行之”的“行”
    第二节 《老子》“德”论的价值取向
        一、人皆成“圣”
        二、人世“有道”
        三、宇宙“完满”
第六章 《老子》“德”论的德育镜鉴
    第一节 《老子》“德”论的德育观照
        一、道德是否可教?
        二、道德教育的主体是谁?
        三、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四、道德教育通过何种方式实施?
    第二节 《老子》“德”论的德育启示
        一、道德教育需关注人的精神生活
        二、道德教育不止于道德实践
        三、德性主要不是教的功夫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10)先秦老学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附表
摘要
Abstract
插图和附表页清单
绪论
    一、先秦老学的基本内容
    二、先秦老学的学术史意义
    三、先秦老学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老子其人考和《老子》原始面貌辨析
    第一节 老子实有其人
        一、老子其人难以否定
        二、老子身份信息考
    第二节 老子生平事迹考
        一、老子行年考
        二、老子与《老子》关系引论
    第三节 《老子》复原是不得已的愚行
        一、《老子》复原是妄念
        二、不得已的愚行
    第四节 《老子》原始字句辨析(上)
        一、“上德不德,……清静为天下正”字句辨析
        二、“天下有道,……恒与善人”字句辨析
    第五节 《老子》原始字句辨析(下)
        一、“道,……没身不殆”字句辨析
        二、“大上,……万物将自正”字句辨析
    第六节 《老子》原始结构考辨
        一、分篇考辨
        二、分章考辨
第二章 《老子》成书问题辨析及老子思想概论
    第一节 《老子》成书方式辨
        一、现存观点述要
        二、“个人着述说”简论
        三、“历史修编说”驳论
    第二节 《老子》的成书年代考(上)
        一、《老子》“文字”运用的时代特征
        二、《老子》“文体”的时代性
        三、《老子》“文风”的时代特征
    第三节 《老子》的成书年代考(中)
        一、《老子》中生产方式与工具的时代特征
        二、《老子》中社会组织编制与运作方面的时代性
        三、《老子》中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时代性
    第四节 《老子》的成书年代考(下)
        一、《老子》传播情况与其时代
        二、《老子》的学术术语与其时代
        三、《老子》的学术思想与其时代
        四、《老子》呈现的学术界生态及其时代性
    第五节 老子思想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一、“道”“德”理念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二、修身、治国理念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三、兵道思想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第六节 老子基本思想精要
        一、“太一”而“道”,“道”生万物
        二、“身体”理念的系统建构
        三、“用道”理念与“修德”体系
第三章 春秋时期老子亲传弟子的老学
    第一节 孔子对老子思想的“人道”转化
        一、对“道”、“气”、“神”、“灵”的认知
        二、分离“身心”,细化“知格”
        三、罕言“天道”,高扬“人道”
        四、守虚自损,克己复礼
        五、大同已逝,践行小康
    第二节 关尹子对老子“太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上)
        一、关尹于其人考
        二、《老子》“太一生水”注本为关尹子遗作
    第三节 关尹子对老子“太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
        一、《太一生水》上部分基本内涵辨析
        二、《太一生水》下部分基本内涵辨析
    第四节 关尹子对老子“太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下)
        一、关尹子“太一”老学概论
        二、关尹子“太一”老学的影响
    第五节 文子等人的“明王”老学
        一、文子其人其书考
        二、文子明王论下对“天道”、“人道”的发展
        三、阳子居、伯矩的“明王”老学
    第六节 壶丘子林等人的“隐士”老学
        一、壶丘子林的“游”老学
        二、亢仓子、南荣趎的养生之道
        三、老莱子的赤子柔弱之道
第四章 春秋时期其他诸子的老学
    第一节 邓析子对“刑名”老学的开创
        一、邓析其人及其遗说
        二、邓析子对老子思想的“刑名”转化
    第二节 伍子胥、孙子对老学思想的兵学转化与践行
        一、伍子胥对老学思想的兵学转化与践行
        二、孙子其人其书及其老学渊源
        三、孙子对老学思想的兵学接受与发展
    第三节 范蠡的老学
        一、范蠡其人其书考
        二、范蠡的“天地人”三道老学
    第四节 孔子弟子对老学思想的接受与转化(上)
        一、颜回对老学思想的“心斋”、“坐忘”转化
        二、公孙尼子对老学思想的天理、乐礼转化
        三、子贡对老学思想的研习与扬弃
    第五节 孔子弟子对老学思想的接受与转化(下)
        一、子夏的易道老学
        二、曾子对老学修齐治平体系的明确继承与转化
第五章 战国前期的老学
    第一节 子思、墨子对老学思想的研习与转化
        一、子思对老学思想的“性”“教”转化
        二、墨子对老学思想的“天”“鬼”转化
    第二节 列子的老学
        一、列子其人其书简析
        二、天道生化,万物化生
        三、法“道”修身,贵在虚、游、梦
        四、法“道”治国,贵在持正、盗天
    第三节 魏文侯庭下和周太史儋对老学思想的接受与发展
        一、田子方、段干木的自虚保真之道
        二、李克、吴起对老学思想的兵家、法家转化
        三、周太史儋对老学王霸思想的坚守与发展
    第四节 郭店楚墓主人的儒化老学(上)
        一、郭店楚墓主人身份考辨
        二、郭店楚简《老子》性质相关观点综论
        三、从摘抄现象普遍性、郭店楚简构成规律论简《老》性质
    第五节 郭店楚墓主人的儒化老学(中)
        一、五千言章节分布,简《老》相同情况考论
        二、五千言为一章,简《老》相异情况考论
        三、五千言为相连章节,简《老》相异情况考论
        四、五千言为不相连章节,简《老》相异情况考论
    第六节 郭店楚墓主人的儒化老学(下)
        一、简《老》的儒家化思想主题
        二、“道”的系统继承
        三、“(?)”的儒化建构
第六章 战国后期的老学
    第一节 告子等对老学的养生、刑名转化
        一、告子、杨朱对老学的全生贵我转化
        二、惠施、申不害对老学的刑名转化
        三、尸子、商鞅对老学的刑名转化
    第二节 黄帝学派对老学思想的吸收转化
        一、稷下学宫托古思潮与黄帝学派的产生
        二、黄帝学派代表人物对老学思想的转化
        三、《黄帝四经》对老学思想的接受与转化
    第三节 庄子的老学
        一、“道”生万物,各有“吹”、“言”
        二、体“道”消融,重构“无用”体系
    第四节 屈原与荀子的老学
        一、屈原的修仙与美政老学
        二、荀子和《孔子家语》对老学的认知与接受
    第五节 韩非子的老学
        一、尊崇老子,改造其书
        二、对“道”、“德”体系的继承与转化
        三、对修德思想的发挥与转化
    第六节 《吕氏春秋》的老学接受与转化
        一、“道”生万物,人能知“道”
        二、全天贵生的修身之德
        三、道德义法的治平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一、作者简介
二、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从郭店楚墓竹简本《老子》看春秋战国之际道家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D]. 张佩荣. 吉林大学, 2021(01)
  • [2]先秦儒家心论研究[D]. 张馨予. 山东大学, 2021(10)
  • [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4]“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D]. 孙柏林. 云南大学, 2019(09)
  • [5]东周时期楚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交流[D]. 李月庆.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韩非君道论研究[D]. 王宏强. 兰州大学, 2019(08)
  • [7]简帛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专题为中心[D]. 赵茜.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8]老学话语体系的近代转型研究[D]. 颜英. 上海大学, 2018(03)
  • [9]《老子》“德”论及德育镜鉴[D]. 王康宁.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2)
  • [10]先秦老学考论[D]. 陈成吒.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从郭店楚墓“老子”简书看春秋战国道家哲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