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路问津:儒道思想的一次正面交锋(论文文献综述)
牛志强[1](2018)在《读书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以九部典籍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陶渊明其人其作冠绝古今,他是将魏晋玄学的生活态度活出诗意风骨的第一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而被人冠以平淡的诗风,然田园中不光有静谧的小溪,更多的是农人在土地上直面生活的艰涩。陶渊明化身田园居民意味着他也要承担人生秋风的肃杀与思想骄阳的灼烧。他诗文中潜藏的志意包裹着典故的外衣,当我们从其诗文中收集出这些满含思想意绪的典故种子时,方知他的读书之广博与精深,他将众多典籍的思想纳入其诗文中而开创一代自然诗风。陶渊明独特的人格与诗文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目光,关于陶渊明思想的研究更是汗牛充栋,然而从典故视角切入研究读书对其思想的影响还很少见。论文在此基础上选取他诗文中蕴含的典故背后的九部典籍,分别论述各自对陶渊明思想世界的塑造之功,理清各部典籍对陶渊明思想产生的积极意义及背后的阅读动机。论文主体分为绪论加正文四章及结语六部分,附录九张陶作用典表格以反映本文的研究基础。现对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加以论说:绪论是对选题研究可行性的论证和研究方法的说明。从陶渊明其人其作的重要性及学界对陶渊明思想研究的不足入手,说明论文选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从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清理出可资借鉴的文献及可以填补的研究盲区,为论文的框架设计理清思维障碍,为正文的论述奠定基础。第一章阐明了“陶作用典”的内涵及特色,在此基础上理清陶渊明的“读书”、“思想”、“诗风”三者的关系。第二章论述儒道经典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论语》中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众人的命运遭遇及人生选择坚定了陶渊明守仁义而弃富贵的道德立场;《列子》中自我生命的强烈张扬,为被凡尘拘锁的诗人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安慰。从魏晋玄学入手阐述《周易》《老子》《庄子》三玄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周易》中儒道交杂的思想样态及《老子》《庄子》中对儒家思想的批评使得陶渊明亦呈现儒道交融的思想世界。他在阅读三玄的过程中淡化了儒家功业抱负落空的精神落寞,为其告别污浊官场而归耕田园找到了思想理据。与魏晋放浪形骸的士人们相比,陶渊明的切身实践实现了玄学的积极意义,儒道两家思想的交融在他身上得以完美呈现,而道家典籍在他归隐后扮演了为他时常起火的思想精神降温消热的重要角色。第三章从历史意识入手阐释《史记》《汉书》两部史传典籍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陶渊明对历史的追思直接体现在他对家族过往辉煌的诗文书写,通过史传里人物的代言来传递自己君子固穷的品节及立善留名的想望。《史记》《汉书》中贤达贫士的悲剧命运促发了陶渊明的怀才不遇之思,而史书中的典物记载也在丰富着他的知识含量。阅读史传让陶渊明以历史意识审视古今士人的兴衰之变,为他提供了人生的指引。第四章从爱异猎奇的角度论证了《山海经》《淮南子》两部异书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陶渊明对异书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他的猎奇心理,神话传说所建构的奇异世界为他提供了逃避现实困扰的精神乐园,拓宽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想象边界,为他平凡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山海经》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为陶渊明打开了一个清新别样的神界;《淮南子》融汇百家而以道家为根的思想底色,持续淡化着他心中的不平与不安。陶渊明虽爱好异书,但最终是为了回应现实的思想困境。结语是对论文中心观点的升华,阐明本文在陶渊明思想研究领域中的独特意义,指出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期待。
殷勇鹏[2](2016)在《“五步一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以会宁一中为例》文中提出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地各校都在积累探索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以求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要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无非就是找到教与学的最佳契合点,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创新性人才,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而语文课堂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人文意识,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符合实际而又高效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会宁一中从2012年开始即着手研究新课改背景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从名校借鉴经验,结合我校实际进行临摹、内化,从最初的“三步三查”到后来的“321课堂模式”,本着“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论证、在实践中总结”的原则,历经三年多研究与实践,最后形成符合新课改理念、高效实用的“五步一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很好的弥补了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不足,不仅为升学、为高考,而且为人文素养的培养,为人的发展。“五步一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要呈现的“导、学、议、展、评、查”六项活动。文章尝试在该模式的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实施途径、关键问题、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和改进策略等方面作出基于教学实践的科学合理的阐释。探索“五步一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促进新课程理念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实施,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用研究来促进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促进本校语文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树立高效的语文教学观,进而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好地为学生语文学习服务。同时给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盲目借鉴、生搬硬套的教学主体提供借鉴,以满足经济条件、人文意识、学习主体相似地区语文教学实际的需要。
姚素华[3](2015)在《陶谢异同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陶渊明和谢灵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陶谢为人与为文的对比,全面揭示二人之异同。重点深入分析二人为人的基础、价值取向与其所代表的我国古代士人的两种典型类型,并详细阐释他们的文学创作。本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综述、评析目前学界对陶谢研究的现状,梳理、回顾陶谢比较研究已取得的成果与不足,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内容及价值。正文分上、下两编,共六章:上编从人生价值理想的角度分析陶谢的异同。第一章论述陶谢对待祖德的态度,通过对他们具体作品的分析,可知他们对祖德功业的提炼,是对传统“三不朽”价值观念的认同。同时,他们的人生价值理想中均包含“功成身退”的人生信条;因缺乏实践人生理想的现实条件,在“出”与“处”之间选择就成为他们自立于世的现实问题。陶渊明毅然选择了归隐,成为体制外之人。谢灵运虽有归隐之践行,但由于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心理上总闪现“魏阙”之念,在出处的选择上挣扎徘徊,精神几近崩溃。二人人生道路不同,但是愤懑一生,郁郁不得志而终却是相同的。一个保身,一个杀生,他们的人生道路代表了中国古代士人现实人生的两种典型方向。第二章是对陶谢的人格比较。从陶谢对待伦理关系的态度分析他们的人格范式。一个人的责任感、道义感主要体现在他对伦理义务的承担方面。同时,对待伦理的态度既反映人对幸福与自由的向往,也能够体现人的个性特质。陶渊明以低层士人的身份宽以待人,温温和善,又不失游侠之气,呈现出明显地温粹人格;谢灵运身为高层士人,以高姿态待人接物,只因坎坷为功,在摇摆不定和身与心的激烈交战中近乎人格分裂,以致影响到他任侠为我的现实选择。第三章考察陶谢之文化取择。陶渊明、谢灵运与儒道等文化的关系并非仅仅接受和反对这样单纯,并着重从他们对儒、道经典的征引、接受与运用方面比较其异同,指出陶渊明之于儒、道是其从人之为人的角度出发,重在人立于世的责任与担当,并将其真正融入到自我的生活中,戮力践行;谢灵运从精神上对儒道文化都有接受,却缺乏付诸实践的行动,儒道思想更像是一种用以抵挡人生苦痛的精神慰藉。同时,重新审视二人与佛教、道教的关系,注重他们对佛教、道教精神上的体认。下编是对陶谢的文学创作进行比较,分三章:第四章阐述陶谢之创作取向的异同。陶渊明将诗文创作当做是个人的消遣或者娱乐;谢灵运则将诗文视为表现自我高才的途径。在创作实践中,陶谢都选择了远离政治的表现对象,陶渊明欣赏灵动的自然事物,亦认同崎岖之径、荒芜之丘壑是自然存在的一部分;谢灵运则偏爱幽旷、雄壮、瑰丽的自然山水,着意突出山之高、湖之广、川之大等给人强烈视觉震撼的事物。在纪行的选择上,二人均表现羁旅行役之苦。陶渊明重在表现自我远离官场、心期田园之念,是对仕途、人生之路的深沉感怀;谢灵运则重在漂泊江湖之愿,将细致地刻画景物作为主体。在对读书生活的描摹中,陶渊明早年既已融身先贤典籍之中,而谢灵运更是具有良好的家族文化传统,是一位学者型的诗人。此外,对饮酒生活的选择上,陶氏既有对酒制礼法的继承,同时融入自我生活、情感的体验而酝酿出属于自我的酒心、酒性;谢灵运较陶渊明思想情感更加外放,饮酒的态度却异常谨慎。陶渊明大醉,对世间的认识却异常清醒;谢灵运少醉,对现实的判断却处于朦胧、矛盾中。第五章论述陶谢之艺术取则。分析陶谢对前代文学成果的继承之异同,以《诗经》、《离骚》、赋、古诗为切入点,探讨二人在吸收前代优秀文学成果的过程中的原则。陶渊明继承《诗经》思想与情感基调中的“收”与“放”。此外,《诗经》中有关农人日常生活的描摹,这些诗因为常常在描写情感时出现,因而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陶渊明对此充分发掘,以场景的变化表现生活之乐,突显自我的生活趣味。谢灵运偏重运用“国风”的词句、句子,却在客观上走向了“雅”的道路;陶渊明诗文大多篇幅短小,体制小巧。从写作技巧上分析,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的抒情赋。谢灵运学习大赋之体制,又兼小赋之情;陶渊明并非无意于《楚辞》,谢灵运因主观上对屈原的同情致使其在诗文的艺术继承上倾向于《楚辞》。陶氏之诗文古意不单在审美艺术的追求、思想上的高蹈,更直接体现在其对古诗词句的化用于无形;谢氏诗文之于古诗在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即事而发的艺术追求,情感上亦追求沉远,但在征引《古诗》时,时用其意,而常反其情。第六章是后世对陶谢接受异同的概括。南北朝时期是陶谢接受的发端期,这一时期论陶以人品为主,论谢则以诗文为重。唐代是陶谢接受的发展期,表现在解读的加深,唐人开始为陶渊明进行正名,而对谢灵运的接受亦逐渐剥离政治因素。到了宋代,受当时文化思潮的影响,陶谢接受呈现出新的方面,论陶则高扬其持节,论谢之人品则为人所不齿。明清陶谢接受流派纷呈,各诗文派别之间相互攻讦的同时,也有互相渗透之处,于人于文各有取舍。
卫云亮[4](2014)在《楚国儒学研究》文中提出有关北方儒学在楚国的发展情况,若仅从传世文献中进行考察则所获有限,但随着近年大量儒简在楚地的先后出土,使得对楚国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线索进行史的勾勒成为可能。首先要理清儒家思想在楚国传播和发展的基本线索,此外还要对孔子时期、七十子及其后学时期活跃在楚地的儒家各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特点进行分析。第一章为孔子与楚国的关系。首先对孔子游楚的时间及行迹问题进行考证。认为孔子确曾有"游楚"的经历,其离开楚国的时间为鲁哀公九年,《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有误。孔子经历过陈蔡之厄,也确曾受到楚昭王的征召,楚昭王卒后,孔子先居九夷之地与老莱子有过交往,后返回楚国时又与白公在居巢有过对谈,还在都地会见过楚惠王,最后从叶县离开楚国。第二节对孔子与老子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考辨,分析指出孔子向老子学习的内容是易学,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学术语境下孔子并未将老子视作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第三、四节内容为孔子与叶公、白公及其他楚人的交往考。第二章主要考察七十子及其后学在楚国传播儒学的具体情况。分析表明,韩非《显学篇》中提出的"儒分为八"即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等八家学派均有在楚国传播儒学的经历。"儒分为八"其实是韩非站在楚国的学术视野下对当时儒学发展情况进行观照的。第三章为吴起与儒家典籍的南传。首先对吴起进入楚国的时间进行了重新考索,结论表明吴起在被射杀前,其在楚国有从容的时间传授儒家典籍。吴起及其后学主要在楚国传播《左传》学。吴起入楚是《左传》学在楚国传播的开始,之后吴起之子吴期在楚国最终编定《左传》。《左氏微》、《铎氏微》、《春秋事语》这些吴起后学的着作都是《左传》学在楚国传播的具体表现。第四章为儒家《易》学在楚地的传播。第一节为馯臂子弓其人考,荀子在《非十二子篇》中所称颂的"子弓"就是馯臂子弓,而非仲弓。第二节首先认定帛书《易传》的学派归属为儒家传本,随后对楚国儒家易学的思想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第五章为儒家《诗》学在楚国的发展。从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两方面全面勾稽在楚地传播的儒家《诗》学内容;对《孔子诗论》的作者问题及类序问题作了尽可能的推断;最后分析《孔子诗论》对《荀子》、《新语》文本中《诗》学思想的影响。第六章为楚国儒家六艺学与屈原儒家思想研究。重点分析了出土楚简中的《书》学、《礼》学、《乐》学等六艺学的内容;屈原儒家思想的来源既非郭沫若所说的陈良,也不是楚国本土曾汲取儒家思想的文子学派,而是来自吴起。
王彬[5](2014)在《“问津”:论陶渊明的追求与喟叹》文中研究指明"问津"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反复出现。在"问津"的出处《论语》中,"问津"已含有二义,一是问形而下的"路",二是问形而上的"道"。"问津"的"问道"一义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得到凸显。陶渊明是"问道"之人,透过对"道"的追求可以察见陶渊明对上古理想社会的向往。但世人鲜有"问津"者,在陶渊明的喟叹里,既有对天下无道的忧虑,也有对世无知音的惋惜。在"问津"的视角下,《桃花源记》得到一种新的解读。
方丽萍[6](2014)在《先秦至两汉子路形象的变迁及文化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子路作为孔子四友之一,其在《论语》一书中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弟子,近年来学界关注孔门弟子的整体研究,却对子路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篇章对子路形象的探讨仅囿于《论语》中的记载,缺乏历时性的研究。本文对子路形象的探讨以先秦两汉为时间跨度,立足于这时期的重要文献,一方面分析儒家典籍中的子路形象,另一方面从先秦两汉的史志和诸子中研究子路形象的变迁,重点突出子路“勇”者形象,子路与“勇德”的关系,这对积极入世的儒者予以观照有深刻的意义。本文以子路形象在先秦至两汉的变迁,从文化视角对子路“勇”形象所具有的意蕴进行全面探究。论文的结构分为绪论、主体、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对子路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角度进行了概述。第一章,从《论语》中的观照子路的形象,根据子路的性格特点,从“野人”形象、追随者的形象、勇者形象为切入点,来探究勇者的具体表现。孔子对子路“勇”德的教化,探讨子路勇者形象的形成,通过对儒家文献中的子路形象进行梳理,评述子路在儒家典籍中的所呈现形象的特点,在儒学的传播过程中,《孔子家语》《孟子》《荀子》等对子路之勇的评价,意在探讨子路在孔门中的地位、影响。第二章,搜集整理周秦两汉诸子、史志文献中的材料,选取重要典籍《墨子》、《庄子》等文献中对子路形象的发挥演绎,而成书特点的性质就影响了人物的刻画有明显的差异之处。先秦至两汉之间诸子对子路的看法不一,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流派的纷争,力图从反面立论审视子路的形象变异。从政治时势的变革探讨官方对子路形象的塑造。其中,在对子路褒贬不一的评价中,子路常以衬托者的形象呈现,伴随时局的变化,思想的潮流无不影响着世人对子路形象的品评。第三章,在对先秦至两汉典籍中子路形象的变迁中,审视子路与勇德的关系,分别从子路之勇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两个方面来谈。先对勇的初始内涵加以考察;其次,对勇的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进行梳理,以此对儒家勇德有深入的理解,反观“勇”德在儒学中的变迁。第四章,探究子路形象变迁的深层原因,通过与颜回的比较中可知子路所代表儒家的文化符号是刚健有为的儒者。在时风的移异中对儒者形象的定位,子路的形象也随之而发生改变,子路形象变迁的文化因素在于群体性地对儒家文化中柔性一派的追捧,在儒者形象中对“文”的重视,则冷落了“勇”的一面。在对孔子及颜回的造圣活动中,子路代表的儒者形象受到遮蔽,这影响到后世对子路形象的塑造。
蒋兴燕[7](2013)在《从《渔父》看屈原价值选择的困境》文中研究说明关于《楚辞·渔父》的作者历来争议不断,但无论其作者是谁,都不可否认作品本身的价值。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将全文录入,这正说明了《渔父》在反映屈原思想、经历、精神上有着真实可信的价值。《渔父》短小精悍,但在反映屈原精神世界价值选择的矛盾与困境方面却十分有
殷学国[8](2010)在《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意在解蔽和构建——解除关于渔樵母题单一象征的成见,呈现其复杂而富于张力的意蕴结构,阐发贯注其中的关于和平、自由、安宁的人生理想和文化精神,构建中国诗学母题理论和研究范式。中西诗学母题观念的错位造成的理论与研究实践之间的悬隔,凸显出母题观念中西会通的必要性。以普遍的人生情境为共通内核,借鉴西方母题理论的结构模式,充实以中国传统诗学内涵,不失为二者会通的可能性路径。通过母题观念的中西会通,为中国诗学母题研究提供理论根据和结构模式。文学史的梳理描述了渔樵母题,从先秦至近代,在语典和主题意蕴方面的衍生轨迹和趋势,揭示出渔樵母题在不同阶段、不同文体中的表现特征。史的描述有助于清理出渔樵母题中有关思想命题、典型意象和经典接受等方面的材料线索。就思想命题而言,材与不材涉及人生价值取舍的问题,有情无情关系文化立场的抉择,青山青史属于历史评价标准的问题。三个命题皆关涉传统文化基本观念,渔樵母题文学作品对这些命题作出了富有启示意义的应答。典型意象属于渔樵母题的物象符号,代表了士人思想生命的三个维度。严陵钓台对应人格理想,桃源指向社会理想,津渡象征着精神追求。三者都属于士人心灵世界中典型情结的反映,而意象则属于这种情结的对象化产物。就后世影响而言,《江雪》和《西塞》算得上渔樵母题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对其影响研究表明,经典的影响和后世对经典的接受历史,同时也是其意蕴不断丰富和意义世界不断扩张的过程。经典文本的影响研究有助于发见文学传统通变的形式和古今相通的具体路径。以上分析侧重于思想内涵研究,而渔樵母题的旅行和迁移一章较多的关注其形态变化。从文学到绘画、音乐以及民间工艺的艺术旅行中,渔樵母题发挥了沟通大传统与小传统、雅文化与俗文化的作用,由此见出传统文化于分层中的统一性;在从关中到江湘到吴越的地理迁移过程中,渔樵母题与中国文化重心的东移南迁趋势适相吻合,从而见出母题对于传统文化保持相当稳定状态的重要性。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不惟抉发蕴涵其中的人文精神和和文化意味,而且见出其对于建立中国诗学母题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启示意义——以语词和意象为诗学母题理论的下位概念,以语典和主题意蕴为具体母题形态的研究路径,以思想命题、典型意象、经典作品和母题“旅行”作为具体母题研究的结构板块。
邓国均[9](2007)在《孔门五大弟子与孔子关系析论》文中提出孔门弟子研究,一直是孔子研究和儒学发展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孔门弟子,不但是儒学最初的接受者和传播者,而且也是儒学最初的体验者和实践者,因此通过对他们的思想认识、人格内涵与心理体验的解读,不但可以重温他们求学问道的心路历程,而且对于孔子及其儒学思想,也许会有一种更为亲切而深入的认识。冉雍其人深沉简默,论政主张“居敬行简”,与孔子“为政以德”之旨相通,但其政治人格与孔子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有所区别,冉雍的政治思想与人生态度与道家有相通之处。作为社会底层出身的子路,其旺盛的生命力使他足以成为个体生命意志的象征符号,其个体人格之优点与缺点也根源于此,人类先天的生命意志与道德理性的矛盾,决定了子路与孔子既矛盾又亲密的关系。颜回则恰好与之相反,内向与封闭型的人格特征,使他高度服膺孔子的“修身为政”之说,成为儒家道德理性的最佳体现,但过度的自我节制,对自然物欲的排斥以及精神上的早熟,也可能是颜回英年早逝的一个原因。“赐不受命”,故而子贡能在道德理性与自然物欲之间把握一个合适的“度”,也许是出于对儒学“忠恕”之旨的合理发挥与应用,使他在经商与外交上均取得卓越成就,富可敌国而名显诸侯。宰予与孔子矛盾较多,虽为“十哲”之一,但最为孔子所不喜,故其人身份颇为可疑,其“短丧”之说,与墨家学说有相通之处。综合地看,以上五人虽然思想性格各不相同,但孔子均能因材施教,使其自立成材。重温孔门弟子求学问道的心路历程,使我们再次领略了夫子教育境界的高妙,同时对于早期儒学的多样化形态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周功[10](2007)在《从野人到君子 ——孔门弟子子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春秋末期,礼坏乐崩,群雄并起,诸侯国各自为政,争霸天下,战争频繁,政权更迭,社会动荡,哲人与枭雄并出。子路(前542——前480年),春秋末年鲁国卞人,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他是孔门早期最着名的弟子之一。在孔门弟子中,子路的形象较为特别,他出身微贱,以桀骜不驯而闻名,后为孔子折服,“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转变为君子。他前野后仁,前喭后礼,最终死于节义的巨大转变,在孔门弟子中具有典范意义。可以说,子路从野人到君子的转变是孔子教育艺术的成功范例。子路圣门高足,位列十哲,他是实践孔子德治仁政思想的光辉典范。子路一生追随、保护孔子,踏平坎坷,周游列国,圣道干城,游说四方,积极扞卫并努力实践孔子的思想学说,对儒家的贡献,对后代的影响都不容忽视。子路是干济之儒的突出代表,他的志向就是从政治国,为民谋利。干济之儒主要指以介身国家治理、实现外在功业为基本诉求的孔门弟子,他对于干世济民有着极高的热情,长期跟随孔子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把为政治国当成为学的主要指向。在他的思想中包含着勇于行义的理想主义和重“义”轻“礼”的自然主义两个方面。子路之死,是一种壮士君子视死如归的典型。他赴难救患,志在必死。子路以他的君子之死,去践行仁道,成为“蹈仁而死者”。从性别角色角度说明士之成仁,是男性的选择;通过对比手法再现子路君子之死折射出伟大的人格力量。子路性情爽直,勇武果敢,忠义智仁,闻善则行,闻过则喜,诚实守信,为子至孝,善政为民,务实求真。通过子路研究,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这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子路问津:儒道思想的一次正面交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子路问津:儒道思想的一次正面交锋(论文提纲范文)
(1)读书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以九部典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选题价值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陶渊明诗文用典及其读书概说 |
第一节 陶作用典概说 |
一、陶作用典含义及特色 |
二、思想和诗风的互动 |
第二节 陶渊明读书概说 |
一、陶渊明读书风尚溯源 |
二、读书与思想的互动 |
小结: 阅读史视野下的思想透视 |
第二章 儒道经典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
第一节 《论语》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
一、立善留名 |
二、君子固穷 |
三、仁义坚贞 |
第二节 《周易》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
一、进德修业 |
二、顺天应人 |
三、利物和义 |
四、未雨绸缪 |
第三节 《老子》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
一、含真守静 |
二、贵身安贫 |
三、效法自然 |
第四节 《庄子》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
一、悦志养生 |
二、生死齐一 |
三、任真逍遥 |
第五节 《列子》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
一、爱生贵身 |
二、知足常乐 |
小结: 经典阅读与陶渊明的思想新变 |
第三章 史传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
第一节 《史记》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
一、高行洁操 |
二、悲士不遇 |
三、崇侠尚义 |
第二节 《汉书》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
一、养志自修 |
二、贫达自乐 |
三、博物多知 |
小结: 史传追忆下的现实考量 |
第四章 神话传说及其他典籍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
第一节 《山海经》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
一、扬善嫉恶 |
二、寻仙猎奇 |
第二节 《淮南子》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
一、清静淡泊 |
二、明志守德 |
小结:陶渊明奇异斑驳的思想世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1: 陶渊明诗文中的《论语》典故 |
表2: 陶渊明诗文中的《周易》典故 |
表3: 陶渊明诗文中的《老子》典故 |
表4: 陶渊明诗文中的《庄子》典故 |
表5: 陶渊明诗文中的《列子》典故 |
表6: 陶渊明诗文中的《史记》典故 |
表7: 陶渊明诗文中的《汉书》典故 |
表8: 陶渊明诗文中的《山海经》典故 |
表9: 陶渊明诗文中的《淮南子》典故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五步一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以会宁一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 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研究的意义 |
2.研究的目的 |
(三)文献综述 |
1.基于高效课堂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2.典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1.高效课堂 |
2.教学模式 |
3.“五步一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
(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研究的思路 |
2.研究的方法 |
二、“五步一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理念体现和主要特征 |
(一)“五步一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1.人本主义理论 |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3.探究式学习理论 |
4.有效教学理论 |
(二)“五步一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各环节的理念体现 |
(三)“五步一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各环节的主要特征 |
三、“五步一查”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步骤和实践案例 |
(一)“五步一查”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
(二)“五步一查”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案例 |
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2.《荷塘月色》 |
3.《梦游天姥吟留别》 |
4.《我有一个梦想》 |
四、“五步一查”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
(一)语文学习小组的建设 |
(二)教学设计、导学案的编写 |
(三)教师的培养 |
五、“五步一查”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
(一)情境丰富、目标明确、满腔热情 |
(二)独学群学、辐射带动、成效显着 |
(三)合作交流、张弛有度、思维碰撞 |
(四)展示自我、体现智慧、开阔视野 |
(五)点评反思、培养思维、提高素养 |
(六)考查检测、促进反思、实现高效 |
六、“五步一查”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
(一)“五步一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二)“五步一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中的改进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陶谢异同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 |
第一章 陶谢之人生取径 |
第一节 人生理想:拯济天下与功成身退 |
第二节 生存模式:陶之绝迹仕途与谢之徘徊于出处 |
第三节 殊途同归:全身、杀生之人生道路 |
第二章 陶谢之人格取范 |
第一节 伦理观比较:陶之温粹与谢之崩裂 |
第二节 陶谢之侠气:陶之游侠与谢之任侠 |
第三章 陶谢之文化取择 |
第一节 儒家:为人之担当与自我之政治诉求 |
第二节 道家:境界提升与保身理想 |
第三节 道教:“委任运化”与“守道顺性” |
第四节 佛教:精神体认之基础与皈依之心无所归 |
下编 |
第四章 陶谢之创作取向 |
第一节 文学观:有感即发与逞才为显 |
第二节 文学创作:清润悠静与深阔广大 |
第三节 艺术手法:意象选择与用典炼字 |
第五章 陶谢之艺术取则 |
第一节 玄学转关:由哲学思辨至艺术形式 |
第二节 艺术转化:哲理之抽象化与内容之表象化 |
第三节 艺术溯源:诗骚传统与汉赋古诗 |
第六章 陶谢之影响研究 |
第一节 陶之为人与谢之诗品 |
第二节 文学风貌之继承:山水田园艺术之发现 |
第三节 思想文化之影响:人格取范与生存借鉴 |
第四节 门派林立与集之大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楚国儒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重点与方法 |
研究重点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孔子与楚国儒学 |
第一节: 楚国儒学溯源 |
第二节: 孔子"游楚"时间及行迹考 |
一、孔子是否"游楚" |
二、孔子在楚时间考 |
三、孔子"游楚"行迹辨 |
第三节: 孔子与老子关系考辨 |
一、老子与楚国的关系 |
二、孔子与老子关系 |
第四节: 孔子与叶公、白公关系 |
一、孔子与叶公 |
二、孔子与白公 |
第五节: 孔子与其他楚人交往考 |
第二章:七十子及其后学与楚国儒学 |
第一节: 七十子与楚国儒学的发展 |
一、子张之儒与楚国 |
二、漆雕氏之儒 |
三、曾子之儒 |
四、颜氏之儒 |
五、子路 |
六、子贡 |
七、公孙龙 |
八、澹台灭明 |
第二节: 七十子后学与楚国儒学的发展 |
一、陈良之儒 |
二、孙氏之儒 |
三、世硕 |
四、子思之儒 |
五、孟氏之儒 |
余论: "儒分为八"正解 |
第三章: 吴起与儒家典籍的南传 |
第一节: 吴起入楚时间考 |
一、"使吴起伐齐至灵丘"辨正 |
二、西河沦陷与吴起离魏入楚的关系 |
第二节: 吴起及其后学与《左传》学在楚国的传播 |
一、吴起是否传《左传》 |
二、吴起、期父子与《左传》的成书 |
三、吴起后学与楚国的《左传》学 |
第四章: 儒家《易》学在楚地的流布 |
第一节: 馯臂子其人考 |
第二节: 帛书《易传》与楚国儒家《易》学的关系 |
一、帛书《易传》为儒家传本 |
二、帛书《易传》与楚国的儒家易学派 |
三、楚国儒家易学的思想特点 |
第五章: 儒家《诗》学在楚国的发展 |
第一节: 《诗》学在楚国的传播 |
一、孔子入楚前的楚国《诗》学 |
二、阜阳汉简《诗经》 |
三、郭店楚简中的《诗》学 |
四、上博简《孔子诗论》 |
五、清华简中的《诗》学内容 |
第二节: 《孔子诗论》及其对楚国《诗》学的影响 |
一、《孔子诗论》的作者问题 |
二、《孔子诗论》的类序问题 |
三、《孔子诗论》对楚国《诗》学的影响 |
第六章: 楚国儒家六艺学与屈原儒家思想研究 |
第一节: 六艺学在楚国的传播 |
一、《书》学 |
二、《礼》学 |
三、《乐》学 |
第二节: 屈原思想中的儒家成分 |
一、儒家思想为屈原的主体思想 |
二、屈原儒家思想的具体表现 |
三、屈原儒家思想的渊源追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5)“问津”:论陶渊明的追求与喟叹(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津”二义 |
二、陶渊明诗文中的“问津” |
三、陶渊明的喟叹:无人“问津” |
四、代结语:“问津”视角下的《桃花源记》 |
(6)先秦至两汉子路形象的变迁及文化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先秦两汉儒家典籍中子路形象的演变 |
第一节 《论语》中的子路形象 |
一、“野人”形象:粗野鄙夫 |
二、“追随者”形象:不解精微 |
三、“勇者”形象:知行之勇 |
第二节 《孟子》、《荀子》中的子路形象 |
第三节 《孔子家语》、《韩诗外传》中的子路形象 |
第四节 《礼记》中的子路形象 |
第二章 先秦两汉诸子史志文献中的子路形象 |
第一节 诸子中的子路形象 |
第二节 史志中的子路形象 |
第三章 子路与勇德的关系 |
第一节 “勇”与“仁”、“智”构成儒家三达德 |
第二节 子路与“勇”的关系 |
一、子路之勇的消极因素 |
二、子路之勇的积极因素 |
第四章 先秦至两汉子路形象变迁的文化意义 |
第一节 子路代表的文化符号 |
第二节 子路的儒者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7)从《渔父》看屈原价值选择的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一、《渔父》呈现出的表层意象 |
二、两种不同的价值选择 |
(一) 屈原的价值选择困境 |
(二) 儒家人生价值实现的困境 |
(三) 渔父的价值选择 |
三、屈原价值选择的当代价值 |
(8)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中国诗学母题研究何以可能 |
一、研究缘起 |
二、渔樵文学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西方诗学中的母题理论 |
(二) 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母题意识 |
(三) 中国诗学母题研究实践 |
四、总结 |
第一章 渔樵母题的历史衍化(上)—唐前和唐朝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
第一节 唐前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
一、唐前文学中的渔樵语典 |
二、唐前文学中的渔樵主题 |
第二节 唐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
一、唐代文学中的渔樵语典 |
二、唐代文学中的渔樵主题 |
第二章 渔樵母题的历史衍化(下)—唐后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
第一节 宋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
一、宋诗中的渔樵母题 |
二、宋词中的渔樵母题 |
第二节 金元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
一、金元诗歌中的渔樵母题 |
二、元散曲中的渔樵母题 |
第三节 明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
一、明代文学中的渔樵语典 |
二、明代文学中的渔樵主题 |
第四节 清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
一、清代文学中的渔樵语典 |
二、清代文学中的渔樵主题 |
第五节 近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
一、近代文学中的渔樵语典 |
二、近代文学中的渔樵主题 |
第三章 渔樵母题中的思想命题 |
第一节 材与不材 |
一、自我定位 |
二、工具价值 |
三、全身与全性 |
第二节 有情无情 |
一、人非草木皆有情 |
二、天若有情天亦老 |
三、道是无情却有情 |
第三节 青山青史 |
一、渔樵闲话 |
二、青山青史 |
三、风月谁主 |
第四章 渔樵母题中的典型意象 |
第一节 严陵钓台 |
一、逃名与钓名 |
二、尊道与淑道 |
三、友道与乾纲 |
第二节 桃源 |
一、武陵与天台 |
二、避秦与求仙 |
三、何处是桃源 |
第三节 津渡 |
一、问樵与问渔 |
二、侠义与节烈 |
三、修证与渡世 |
第五章 渔樵母题中的经典接受 |
第一节 《江雪》接受研究 |
一、语典使用 |
二、意境重绘 |
三、主题转换 |
第二节 《西塞》接受研究 |
一、文学接受中的张志和 |
二、文学接受中的《西塞》物象 |
三、文学接受中的《西塞》意蕴 |
第六章 渔樵母题的旅行和迁移 |
第一节 渔樵母题的艺术旅行 |
一、旅行与流变 |
二、大传统与小传统 |
三、时间性与空间性 |
第二节 渔樵母题的地理迁移 |
一、江山之助 |
二、语典的地理迁移 |
三、诗作中的地理因素 |
结语: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的启示和反思 |
一、比较诗学背景下的中国诗学母题研究 |
二、渔樵母题内涵总结 |
三、研究反思和方法启示 |
附录:论文涉及到的渔樵母题的绘画作品 |
参考文献 |
一、着述类 |
二、论文类 |
后记 |
(9)孔门五大弟子与孔子关系析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小引 |
第一章 20世纪孔门弟子研究综述 |
一 孔门弟子研究的零落期 |
二 孔门弟子研究的发展期 |
三 孔门弟子研究的繁荣期 |
四 小结: 20世纪孔门弟子研究的特点与成绩 |
第二章 “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门师徒关系及其格局 |
一 孔子和他生活过的时代 |
二 孔子的政治与文化抱负 |
三 孔子的人格魅力与精神气象 |
四 孔子的文化与教育事业 |
五 孔门师徒关系及其格局 |
第三章 “野哉由也”——孔子子路师徒关系及其成因 |
一 子路之家庭出身 |
二 子路之初入孔门 |
三 子路之性格特征 |
四 子路为政之专长 |
五 孔子对子路之教育 |
六 子路对孔子之批评 |
七 子路对孔子之追随 |
八 子路之死及其文化意蕴 |
九 小结:孔子子路师徒关系及其成因 |
第四章 “雍也可使南面”——冉雍政治思想发微 |
一 冉雍人生之际遇 |
二 “雍也可使南面” |
三 冉雍的政治思想 |
四 “为政以德”试说 |
五 道家政治思想概述 |
六 孔子的“用世之志” |
七 荀子之称述“子弓” |
八 后世的“冉雍”形象 |
九 小结:冉雍在孔门的特殊性 |
第五章 “贤哉回也”——颜回在孔门的地位及其影响 |
一 颜回之英年早逝 |
二 颜回的好学精神 |
三 颜回“问仁”之分析 |
四 孔颜共话“为邦” |
五 再论“孔颜乐处” |
六 颜回与冉雍之比较 |
七 颜回与子路之比较 |
八 小结:颜回在孔门之地位及其影响 |
第六章 “赐也达”——子贡对儒学精神的把握及其实践 |
一 “子贡贤于孔子”? |
二 子贡的外交才能 |
三 子贡的经商才能 |
四 子贡之人格世界 |
五 子贡之“实用主义”倾向 |
六 小结:子贡对儒学精神的把握及其实践 |
第七章 “朽木不可雕也”——宰予思想及其身份问题 |
一 “朽木不可雕也” |
二 宰予的性格特征 |
三 宰予的思想倾向 |
四 小结:宰孔矛盾根源试探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从野人到君子 ——孔门弟子子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子路从野人到君子的转变 |
(一) 子路曾是个野人 |
(二) 子路转变的社会时代因素 |
(三) 孔子对子路的教育 |
(四) 子路转变为君子 |
第二章 子路君子人格、德行总论 |
(一) 忠义智仁,勇武果敢 |
(二) 闻善则行,闻过则喜 |
(三) 诚实守信,从无宿诺 |
(四) 为子至孝,重在敬养 |
(五) 推行德治,善政为民 |
(六) 不懂就问,务实求真 |
(七) 尊敬而不盲从,忠贞而敢犯颜 |
第三章 子路思想评述 |
(一) 勇于行义的理想主义 |
(二) 重“义”轻“礼”的自然 |
第四章 子路之死的典范意义 |
(一) 子路之死与匹夫、匹妇之死的区别 |
(二) 子路之死与诸子之死的区别 |
(三) 士之成仁与男性的选择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子路问津:儒道思想的一次正面交锋(论文参考文献)
- [1]读书对陶渊明思想的影响 ——以九部典籍为中心[D]. 牛志强.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2]“五步一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以会宁一中为例[D]. 殷勇鹏.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2)
- [3]陶谢异同论[D]. 姚素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 [4]楚国儒学研究[D]. 卫云亮.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6)
- [5]“问津”:论陶渊明的追求与喟叹[J]. 王彬.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4)
- [6]先秦至两汉子路形象的变迁及文化意义[D]. 方丽萍. 西南大学, 2014(11)
- [7]从《渔父》看屈原价值选择的困境[J]. 蒋兴燕. 芒种, 2013(04)
- [8]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D]. 殷学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9]孔门五大弟子与孔子关系析论[D]. 邓国均. 浙江大学, 2007(09)
- [10]从野人到君子 ——孔门弟子子路研究[D]. 周功. 辽宁师范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