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黎的“免费博物馆”(论文文献综述)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1](2021)在《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文中研究表明博物馆不仅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公共性的展示、教育和休闲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它是现代语境下文化再生产必不可少的场域。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数字化的生物医学的21世纪,博物馆正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构建和提升博物馆公共性和民主性方面。博物馆的公共性是现代博物馆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如何创生和提高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就成为了本论文研究讨论的重点。全文主要以艺术的亲和性与数字科技的传播性为视角,以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进、展览藏品、公众教育和公共空间的多重维度为切入点,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讨。首先,从回顾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开始,以医学知识的传承记载、人体标本的收藏保存和医学教育为主轴,总结医学博物馆在历史各个阶段的里程碑事件和重要医学发现。接着从回顾艺术与医学的交融演绎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艺术对医学的发展进步和传承的历史贡献,艺术品本身和博物馆治疗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疾病的疗愈功效。其次,结合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拓展了医学博物馆改革的思维模式,讨论了如何在展品和展览空间的设计中注入艺术审美概念,探索运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来提升医学博物馆对公众的吸引力,从而改善公众教育的可能性。然后,借鉴最前沿的重组教育的理念,分析了在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普及教育中如何形成新的学习生态系统,以自主导向的体验式、社会性和分散式学习为特征,创造出特殊的文化景观和开放的公共场域的新型医学博物馆空间,有效地达成普及健康卫生教育的重要职能。探究了在信息网络全球化的后真相时代,医学博物馆在公众健康教育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提出了博物馆公共教育的策略。接着结合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以公众化的视角,阐述了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从而打破现有文化区隔的可能性,推演了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将极大程度地推动医学博物馆的健康知识民主化的进程。最后,以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作为理论原点,首次提出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结合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探究在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再生产模式、路径及其在公众教育方面的策略,展望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对社会福祉和健康文化的贡献。希望该研究结果能为传统医学博物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对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和公众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布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孔岑蔚[3](2020)在《博物馆城市 ——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研究新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下城市千城一面、城市文化缺失的乱象之中,城市中具有“岁月价值”与“历史痕迹”的文化遗产不断被新的批量性建筑和功能规划所取代,当代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同质性”早已代替原有城市中的“历史性”与“纪念性”,已然成为了城市风貌的超真实状态。针对城市的现状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理念——“博物馆城市”作为回应。将城市理解为博物馆,意在通过博物馆的视角,将城市空间看作为一种可被参观与阅读的“博物馆属性场所”。城市不仅是恒定的物理功能空间,更是一个可被编辑的、具有“博物馆属性”的系统体系。将博物馆与城市相并置,强调的是“博物馆具有的城市文化性”和“城市空间所具有的博物馆性”二者之间的同构可能,形成由“城市”与“博物馆城市”的二元对立理解,走向一种“博物馆城市”的文化系统理解。作为文化遗产利用的有效手段,展示是基于保护的基础上对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是传承文化遗产的有效方法。将城市空间作为展示场所,通过博物馆属性的视角来保护、传播城市文化遗产,进而建构起另一种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研究视角。城市中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构成了城市独有的城市文化,众多历史性城市为文章论点提供了合理论据。本研究通过对具有博物馆属性的城市类型分析,将其划分为“历史遗迹”、“城市整体历史风貌”、“众多博物馆机构”、“城市记忆与事件”和“艺术展览活动”五种博物馆城市类型,通过具体城市实例的研究,梳理文化遗产展示在城市文化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进而归纳城市中文化遗产展示的有效方法。文章试图提出博物馆城市的具体设计原则与策略。基于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目的,提出了“保护性”、“再利用性”、“可持续性”、“公共性”和“差异性”五个具体原则。在具体的设计策略层面,通过“宏观的城市形态”、“中观的城市空间”和“微观的文化展示”三个层面的构建面向,确立了与之相应的“旧城遗产意象”、“博物馆区块”、“城市空间叙事”三个具体设计策略。文章认为,博物馆城市理念对于当代中国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和城市公共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整体通过理论研究——实例研究——方法研究的系统论述,以期为当代城市研究提供有益参照。
胡绮[4](2020)在《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博物馆技术与艺术层面上的革新,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程度日益提升,为博物馆的数字展陈奠定了基础。传统博物馆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不足以满足观众日渐分化的参观需求,数字展陈作为重要的新媒介,为博物馆和观众之间搭建了相互联系和沟通的桥梁,为博物馆和观众提供数字化的展陈环境和空间,使观众能在博物馆内有选择性地进行交互活动,从而实现信息接收与传递的双向交流,其展陈方式开始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展陈手段与方式的变革,不仅是博物馆展陈理念的重大革新,更是促进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紧密连接的重要法宝,同时也为博物馆在基础建设、文化传播和文化脉络的构建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保障。本文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时代背景,探讨了博物馆语境中的数字展陈在当代博物馆环境中的应用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归纳了博物馆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展陈的形式,与交互设计的思维与设计方法,提出了DVMI峰终交互体验模型,旨在借助数字展陈和互联网手段,深入挖掘博物馆与公众之间交流互动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将博物馆的文化优势转化为社会服务优势。首先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时间主线,归纳了博物馆经历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冲击之后,从传统型到信息化、数字化再到智慧服务型的发展新阶段,而信息交流技术为数字展陈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其次分析了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性结构与交互设计的框架,提出了数字展陈的序列结构与交互设计用户感知模型,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了交互设计的数字模型和以平衡为导向的交互设计原则。最后以江汉关博物馆为例,分析表明博物馆借助数字展陈环境和空间为观众提供“分众”的“峰终”交互式参观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博物馆、参观博物馆、体验博物馆,实现博物馆最大效能的文化传播、文脉传承与新兴文化构建。本文采用了博物馆学与新博物馆学、设计学、信息传播学、社会文化学为主要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上综合使用实地考察、观众调研和案例比较分析。在横向层面,以信息化的角度剖析博物馆中数字展陈信息序列结构,提出数字模型,以“分众”的视角提出以平衡为中心的交互设计原则。在纵向层面,引入“峰终”体验到博物馆的交互式参观中,以DVMI峰终交互体验模型平衡博物馆中数字展陈、观众、博物馆和交互设计四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致力于以更合适的数字展陈途径和交互方式为观众带来良好的参观体验,营造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生。
孙青[5](2020)在《国有博物馆运营路径优化研究 ——基于宋庆龄纪念馆的调研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博物馆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具有鲜明特色、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的博物馆体系,基本实现博物馆管理运行的现代化,基本建立运转协调、惠及全民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入世界博物馆先进国家行列。这一目标体现出我国政府以及广大公众对于博物馆事业的关切与期望。这其中,国有博物馆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国博物馆的较高综合水平,在行业内发挥着重要示范作用,与非国有博物馆相比,在数量上也占据优势。国有博物馆的发展影响着我国国民文化自信的培养、民族文化传统的弘扬以及国家文化事业的振兴。然而众所周知,国有博物馆通常使用传统的行政职能模式进行运作,这种模式较为简单,使得博物馆中许多文物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在现阶段,尽管大多数国有博物馆得到政府财政拨款的支持,但随着博物馆运营项目的多样化、运营职能的转变,仅依靠政府财政拨款难以维系博物馆的日常运营。从而直接影响到各个项目的运营质量,形成恶性循环。如果博物馆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想要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就必须不断优化自身运营能力、提高运营水平,满足公众对教育、娱乐和休闲的期许。面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国有博物馆运营路径的优化进行研究,从而帮助国有博物馆为广大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近年来,学术界涌现出一批与博物馆运营相关的研究,其中大多侧重于博物馆运营实践中的某一方面,或者以当地博物馆为例,论述该博物馆自身在运营上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改革方向。本文在前辈老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在政策背景、地理位置、运营方式和文化历史等方面具有典型意义的宋庆龄纪念馆作为个案分析,创新性地融合了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市场营销理论,并借鉴国外公立博物馆的运营经验,提出既有案例个性、又有国有博物馆共性的运营路径,以求对我国国有博物馆提升运营水平起到一定指导作用。本文行文逻辑如下:首先,对我国国有博物馆事业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出国有博物馆在运营上存在的问题,如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总体发展不平衡、经营性项目发展滞后以及民众博物馆意识薄弱等,这些问题作为国有博物馆的共性,为接下来的个案分析做铺垫。其次,将宋庆龄纪念馆作为个案,从运营管理体系、展览项目运营、社教项目运营、文创项目运营、新媒体项目运营等方面分析运营现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如运营资金来源单一、目标受众群体狭窄、运营配套不到位、运营职能笼统、运营人员专业性低等,并剖析其问题背后的原因。再次,总结国外公立博物馆的运营经验,选取适用于我国国情和我国国有博物馆“馆情”的国外公立博物馆进行借鉴,在转变政府角色、扩充资金来源和重视人才培养等方面获得启示。最后,针对上文指出的国有博物馆整体存在的问题和宋庆龄纪念馆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公立博物馆的运营经验,综合使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进行分析,从政府层面、博物馆自身层面以及社会行业层面展开论述,提出相关建议。
齐声[6](2020)在《teamLab的展览与运营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给艺术展览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以日本艺术团体teamLab为首的沉浸式数字艺术展览是基于信息时代下对展览体验的新尝试,它以沉浸式新媒体技术为科技基础,以独立空间为媒介,让观赏者成为影响艺术作品的组成要素参与到作品的呈现中来,使艺术品、空间、人三者实现实体空间与虚拟作品的相互交融,营造了一个沉浸式体验空间,打破了传统展览的观看模式,也在商业层面实现了巨大的价值。本文在收集teamLab的文献和资料基础上,结合笔者在上海teamLab无界美术馆实习考察期间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围绕teamLab的团队发展历程、作品内核、交互方式、展览模式、团队运营模式等进行梳理,并结合teamLab首个海外美术馆——“teamLab Boaderless Shanghai”选择落地中国上海的实例进行深入研究,归纳出teamLab展览和运作模式的特殊性和可行性,总结teamLab能够在艺术文化市场大获成功的经验,希望给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正在“沉浸式”或“数字艺术”之路上探索的创作者们带来启示和借鉴。
郭周卿[7](2020)在《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文中提出现代世界体系中,作为全球化饮品的咖啡在各国家和地区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咖啡文化。咖啡自清末进入中国社会后因其“洋物”属性而长期被放置于中国饮食文化体系的边缘,仅被少数群体所接触和消费,这种“身份区隔”是理解咖啡在中国的文化意涵之背景之一。本文以中国云南省大理市宾川县平川镇的一个彝族村落——朱苦拉为田野对象,考察咖啡这种西方“西来物”从1904年被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偶然引入种植至今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生命历程。朱苦拉咖啡社会生命故事的书写,关涉人类学的历史叙述、全球化与本土化、物性与身体感、物的市场化与符号化等多个面向,展现物与社会通过人的生产生活实践而混融一体的历史过程。研究得出以下基本认识:(一)咖啡在传入朱苦拉后百余年间经历了从他者向我者的身份转换,从自在的物质资源向具有“符号价值”的文化资源的角色转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咖啡树每年产出的咖啡主要满足传教士群体的日常消费需要,作为传教士世俗生活中的“必需品”,并未以饮品的形式出现在地方民众日常生活中,也未被外界社会知晓和重视,一直处于幽居深山的自然缓慢发展状态。1950年代初期传教士离开朱苦拉后,咖啡因与当时云南省农垦外贸经济的某种“耦合”才逐渐以经济作物的身份在朱苦拉地区发挥经济价值。虽然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学者以“中国咖啡发祥地”之名进行过实地考察,但随后咖啡仍默默无闻数十载,只在朱苦拉地方社会充当“土特产”的角色出现在大众的社会交往生活中,直到21世纪初,才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朱苦拉咖啡“重新被发现”与中国社会历史背景的复杂性和中国咖啡产业及文化发展的特殊性相关联,其后走向市场化与符号化的重要前提也正是其积攒了百余年的咖啡历史文化。(二)朱苦拉咖啡成为地方资源的过程既是“被发现”、被市场化的过程,也是各方力量凝视、操控和使之符号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朱苦拉地方社会关于西方传教士群体的陈年往事的“小历史”借助咖啡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大历史”相勾连;百年咖啡种植历史使得朱苦拉这个偏远民族村落的“小地方”与中国云南咖啡产业乃至世界咖啡版图的“大世界”相对接;在一系列市场化开发行为中,朱苦拉咖啡被学者、专家、政府、市场等多方力量持续包裹着并形成一股合力,也促使其被形塑为一种“文化符号”,各种力量通过对朱苦拉咖啡的符号操纵和运用以实现自身利益诉求,作为“符号”的朱苦拉咖啡的小社会与整个现代市场体系相融入;越来越多关于朱苦拉咖啡的文字书写将咖啡连带朱苦拉地区的历史传说、人物故事放置于更庞大的历史书写框架中。由此显现出物的地方历史与国家历史、地方村落社会与国家大社会、自在历史与书写历史形成某些互动与互构。(三)论文从朱苦拉咖啡的历史叙述与传播轨迹、朱苦拉咖啡文化的生成、咖啡产业市场化开发、市场化对地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且始终秉承一个重要观点,即承认物性的存在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反馈功能。在朱苦拉咖啡市场化进程中,朱苦拉地方社会也必然被卷入到现代市场体系中,咖啡直接或间接的带来地方社会的文化再生产、再结构,以及朱苦拉人生计观念的不断变迁。朱苦拉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套传统咖啡加工制饮工艺并就地代代传承,使咖啡成为兼具凉药、茶饮、经济作物、地方土特产等多重身份的物,正是当地人对咖啡的认知观念及身体感规训与把握的结果,造就了朱苦拉咖啡物性的特殊性。在此意义层面,咖啡这种“西来”物在朱苦拉这个“东方”具体社会中实现了新的文化实践与话语表达。作为地方文化特色的朱苦拉咖啡与国际统一标准体系下的咖啡形成对比并形塑着朱苦拉地方的咖啡文化以及市场消费者的品味需求,事实上这也是全球化进程中本土文化发展的某种可能的取向。
徐轶轶[8](2020)在《关联理论指导下网站旅游文本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对于不懂英语的中国人来说,将英语旅游网站上的文章译为汉语能够帮助他们获取更多出国旅游咨询。本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材料共有55篇文章,取自加拿大旅游网站“旅游胜地(Well Known Places)”。网站旅游文本信息量大、语言精炼、风格独特,兼具信息型、呼吁型和表达型文本的功能,翻译难点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词汇层面的专有名词和文化负载词翻译;句法层面的祈使句和名词化结构翻译;语篇层面的衔接和连贯。关联理论认为翻译包含双重明示-推理过程,而译者的任务是使原文作者的目的与目标读者的认知语境达到最佳关联。因此,以最佳关联为目标,译者从增强语境效果和减少处理努力两个角度选取翻译方法克服上述翻译困难。在增强语境效果方面,为了帮助目标读者推出语境蕴涵、加强和证实已有假设,译者采用意译法和增译法;为了消除目标读者的矛盾或错误假设,采用意译法。在减少处理努力方面,词汇层面针对专有名词,采用约定俗成、直译加注法和增译法,针对文化负载词,采用直译或音译加注法和释义法;句法层面针对祈使句采用增译法,针对名词化结构,采用转换法。译者期望本篇实践报告能为英语旅游网站文本的汉译提供参考。
岳妍[9](2019)在《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的国际化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欧美大型艺术博物馆实施国际化战略,积极向外拓展。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博物馆自身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更是国家软实力的输出和文化外交政策的体现。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下文简称蓬皮杜中心),作为法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博物馆和文化机构,近年来通过海外巡展、国际培训、临时展陈以及分馆项目等一系列探索,依托自身资源成功在国际范围建立起自身的文化品牌。因此,本论文将蓬皮杜中心作为代表性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国际化模式的系统性分析,为促进国内同类机构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从而实现本土文化艺术品牌的对外输出。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章节加以论述:第一章“蓬皮杜中心国际化路径的历史沿革”,梳理了蓬皮杜中心从筹备到开幕再到新世纪之后,在国际化道路上所作出的努力和尝试。本章中,蓬皮杜中心的历史将被分成三个阶段:一,1967年至1976年间的筹备和建设期;二,从1977年到1997年蓬皮杜中心的国际化探索初期;三,在2000年重新开馆之后的调整和深化期。通过这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可以了解到,蓬皮杜中心的发展重心一直与时代的需求息息相关,始终因应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的发展。第二章“蓬皮杜中心国际化视野的馆藏体系”,对“馆藏的现状和流转”“藏品的来源和维护”以及“蓬皮杜的中国艺术品收藏”这三部分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蓬皮杜中心从建馆至今,馆内收藏从类别和数量上,已经形成百科全书式的规模,且开馆以来的藏品来源和渠道也在不断地变化;并基于该中心藏品筛选方式的严谨性以及在维护保存方面的专业性进行了讨论。通过对馆内藏品的研究可以得出,蓬皮杜中心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收藏体系为其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核心资源和运作基础。第三章“蓬皮杜中心国际化发展的运营机制”,包括三个部分:一,企业化管理理念的构建。其中蓬皮杜中心高效灵活的组织结构,为其资金来源以及无形资源的拓展提供了内部基础。二,统一化品牌战略的使用。蓬皮杜中心凭借独特的视觉形象、博物馆商店、网络媒体的传播等方式成功建立起自身的文化品牌。三,多元化运营资源的拓展。蓬皮杜中心通过国际巡展、培训,以及海外分馆等途径输出无形及有形的馆内资源,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逐浪前行。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努力,蓬皮杜中心不仅确立了其独特的管理理念和文化品牌,并且实现了各类运营资源的有机循坏。第四章“蓬皮杜中心国际化战略的制度保障”,对蓬皮杜中心的国际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四类主要制度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以“法国博物馆法制度”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为蓬皮杜中心的资金和藏品来源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公共行政机构制度”为该中心赢得更大的财政和行政自主权;以法国国家文化遗产研究院为中心的“国家培训机构制度”,源源不断地为蓬皮杜中心在内的各大博物馆等机构输送人才;而在蓬皮杜中心内部形成的“行政委员会制度”,则同时具有来自中央政府的监督权和来自其自身的自主权。通过对蓬皮杜中心的制度分析能够发现,完善的制度设置是博物馆向内引进作品,向外输出展览或建立分馆的重要保障。第五章为“蓬皮杜中心国际化模式的比较与启示”,将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与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国际化历程与蓬皮杜中心做比较,从合作模式、输出内容、产生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由此归纳出各艺术博物馆的国际化发展的三类主要模式:国家主导、市场主导和复合主导。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蓬皮杜中心,得出该中心的国际化是一种国家主导为主的复合性发展模式;并且总结其核心经验对于中国艺术博物馆的启示。本论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数据统计、比较研究等方式,以艺术史、艺术管理等多学科角度对蓬皮杜中心进行梳理和研究。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得出,国际化发展的基础是馆藏资源和运营能力,而决定其发展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背后的制度因素。因此,本论文从馆藏、运营、制度三方面为中国同类机构的未来发展提供以下三点建议:一、明确收藏定位并建立专业性藏品征集与甄选机制;二、引入市场化盈利手段与项目制为主导的运营方式;三、完善评估注册、藏品分级与捐赠免税等制度设置。对于选择国际化发展的中国艺术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来说,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尝试,才最终能够建立起具有鲜明特点的自身资源,并凭借这些资源在未来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发展。
刘二爽[10](2018)在《公共性语境下当代美术馆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美术馆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美术馆,经历了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从“封闭性”到“开放性”的转变,美术馆正逐渐发展成为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和交流于一体的场所,艺术与日常生活日臻融合,公共性与开放性已成为衡量当代美术馆建筑的重要现代性指标。然而近二十年来,我国美术馆建设虽然也在数量上呈现激增态势,但在不知当代艺术为何的前提下,大多数中国建筑师笔下的当代美术馆是孤悬于城市中的封闭堡垒,是属于少数“精英”人士的“歌剧”空间,聚焦于重大文化事件的“国家表述”,而忽略了日常性的“公民表达”。与国外美术馆相比,国内美术馆普遍呈现出公共性匮乏的现象。而美术馆能够有效地发挥其社会作用前提之一,正是其首先是一个受公众喜爱的公共空间。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将以国内外优秀美术馆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实地考察以及现象学、类型学和形态学等分析方法,探究并归纳实现美术馆建筑公共性的设计策略。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公共性理论以及空间公共性判定维度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美术馆的社会角色以及美术馆空间公共性的发展脉络,将美术馆建筑的公共性判定维度归纳为四点:可达性、包容性、空间的氛围以及功能可见性;然后以以上维度为出发点展开了进一步研究:可达性聚焦于美术馆与城市空间以及城市文脉之间的关系,从建筑选址、边界设计以及在地性设计三个方面分析了加强美术馆与公众联系的设计策略;包容性聚焦于美术馆公共空间中公众行为的多样性,立足于当代美术馆公共空间的变化特征,归纳了基于包容性的核心空间和休闲消费空间设计模式;空间的氛围聚焦于公众观览过程中的感知与体验,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分析了加强公众体验性和愉悦感的设计方法,并对国内美术馆普遍缺乏的、观览过程中的休憩空间进行了专门研究;最后笔者将研究内容与在学期间参与的美术馆实际项目结合起来,进一步探讨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并通过反馈机制使其进一步完善。
二、巴黎的“免费博物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黎的“免费博物馆”(论文提纲范文)
(1)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一)世界博物馆学的研究趋势 |
(二)早期的医学博物馆馆藏研究推动了人文自然科学发展 |
(三)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概况 |
(四)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文献综述 |
(五)艺术和医学的交融促进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传播 |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架 |
第一章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西方医学和医学史的记录和传承 |
(一)史前医学时期 |
(二)远古文明中的医学时期 |
(三)古希腊医学时期 |
(四、五、六)古罗马医学、中世纪医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时期 |
(七)近现代医学时期 |
(八)后现代医学时代 |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
一、早期西方医学博物馆 |
二、大众人体解剖博物馆 |
三、卫生博物馆与健康博物馆 |
四、医学相关专科博物馆 |
五、西方医学史和医学博物馆沿革的历史时间轴 |
第三节 欧美医学博物馆的现状和困境 |
一、博物馆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 |
二、欧美医学博物馆现状 |
三、欧美医学博物馆困境成因分析 |
四、欧美医学博物馆发展状况对中国医学博物馆发展的启示 |
第四节 欧美博物馆与其瘟疫主题展 |
一、20 世纪流行传染性疾病的主题教育展与其博物馆 |
二、古老的黑死病与亚姆村瘟疫博物馆的建立 |
三、其它博物馆的瘟疫教育展 |
第二章 艺术和医学的共同演绎 |
第一节 对人体的研究是艺术与医学的永恒话题 |
一、艺术与医学的交融与萌芽:人体 |
二、艺术与医学的交汇与探究:人体解剖学 |
三、人体艺术的西方具象写实与东方抽象写意 |
第二节 世界名画里的人体和医学 |
一、名画中人物的疾病和健康状况 |
二、名画里反映出画家本人的身体疾病 |
三、名画里反映的医护病患关系 |
四、名画里记录着医学史中的重要事件 |
五、名画里记录的瘟疫 |
第三节 人体疾病和心理健康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
一、身疾心病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
二、疾病对艺术创作影响的作用机制 |
第四节 艺术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博物馆处方与艺术治疗 |
一、博物馆处方和博物馆治疗 |
二、艺术是一种新型的古老治疗工具 |
三、艺术治疗的形式与主要方法 |
四、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
五、艺术博物馆艺术治疗的有效性评估 |
第五节 艺术在医院和临床医学的应用 |
一、艺术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修养 |
二、艺术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
三、医院空间环境的艺术化:绘画、雕塑、色彩和绿化等的治疗效果 |
第六节 生物医学艺术:艺术与医学融合的新趋势 |
一、欧美生物艺术的萌芽时期 |
二、欧美生物艺术的发展阶段 |
第三章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路径 |
第一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
第二节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重要手段:高新科技的应用 |
一、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内涵 |
二、医学博物馆的艺术化离不开科技化 |
第三节 人体和医学展品的标本固定和保存的艺术化 |
一、制成木乃伊(Mummification) |
二、蜜渍法(Mellification) |
三、古代防腐剂和福尔马林固定保存法(Formalin fixation) |
四、现代防腐剂:化学和物理方法综合使用(Embalming) |
五、人体冷冻(Cryogenics) |
六、塑化技术保存人体标本(Plastination) |
第四节 电子科技发展衍生人体艺术品:数字人体和数字解剖标本 |
一、人体生物医学标本的数字化 |
二、数码人体:电脑合成的三维人体 |
三、人体虚拟尸体解剖 |
四、3D-打印的人体器官标本 |
五、医学数字产品和数字艺术品 |
六、生物医学艺术作品 |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艺术科技化 |
一、围绕展品医学内涵和展览主题,强调知识性并突出审美感 |
二、展陈空间中的科技、医学和艺术的融合 |
三、应用数字医学标本和增强现实及虚拟空间:创造艺术化的虚拟场景 |
四、虚拟艺术的传播作用与意义 |
第六节 未来科技化的医学博物馆的表征 |
一、博物馆的线上数字展览 |
二、虚拟医学博物馆 |
三、博物馆的人工智能和医学智能博物馆 |
第七节 人体艺术标本和生物艺术品之伦理问题 |
一、东西方的生死观的讨论 |
二、海根斯塑化人体艺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
三、生物医学艺术的伦理问题与特点 |
第四章 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及公众教育 |
第一节 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与博物馆教育改革 |
一、当代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挑战 |
二、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和学习网格模式 |
三、后真相时代博物馆教育的公信力 |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 |
一、传授医学知识是医生的重要职责 |
二、医学博物馆是医学教学的重要课堂 |
三、人体解剖也是早期艺术家的专业课 |
四、医学博物馆专业教育的现状 |
第三节 西方医学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
一、早期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
二、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和公众卫生健康教育普及 |
三、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内容 |
四、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
第四节 医学博物馆不可替代的的公众教育特色 |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挑战 |
一、传统医学博物馆和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差别 |
二、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问题 |
三、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的意义 |
第六节 现代医学健康公众教育有关主题展的实例解析 |
一、心脏主题展 |
二、大脑主题展 |
三、人体解剖生理的公众教育:玻璃人和透明人人体模型 |
四、灵活机动的博物馆公众教育:微型主题展 |
五、人体生物科学技术内容主题展 |
第五章 拓展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 |
第一节 消失的边界: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与边界拓容 |
一、布尔迪厄的文化区隔理论与博物馆公共性的创生 |
二、当代艺术和博物馆的公共性 |
三、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价值与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当代医学博物馆公共性应有的审美表征 |
一、生物艺术品和新标本艺术赋予新的审美特征 |
二、艺术再造医学博物馆现代展陈语境 |
三、艺术融入医学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 |
四、医学和艺术并行:医学艺术混合展 |
五、医学和艺术的融合:医学专家和艺术家合作 |
第三节 医学美术在传播医学知识和拓展公共性上的作用 |
一、医学美术的传播力:一图胜过千百字 |
二、医学插图展现艺术家和医学的完美融汇 |
三、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表现人体医学的科学细节 |
四、医学三维动画展示生命和疾病的机制 |
第四节 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一、用普惠美学思想指导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建设 |
二、医学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多学科专业的培训 |
三、数字时代展陈设计中文化再生产的新模式 |
四、建构新型博物馆教育模式与加强公众健康知识的传播 |
五、医学博物馆需融合市场经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运营模式 |
第五节 解析公共性的典型案例:惠康医学博物馆 |
一、惠康信托基金会和惠康典藏博物馆 |
二、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一:公众参与共建文化民主 |
三、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二:当代艺术融合医学艺术 |
四、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三:分享主义与资源共享 |
五、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四:公共性和精英性共存 |
第六章 走向未来的大医学艺术博物馆 |
第一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的界定与意义 |
一、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溯源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形成的背景 |
三、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多元化的特点 |
第二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性的文化空间生产 |
一、增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公众影响力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影响力的作用机制 |
三、加强医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性的审美表征 |
第三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线上线下的运作机制 |
一、线上大医学博物馆的运作机制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
三、医学健康普及的不仅是医学科学也是社会文化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为中心的社区文化健康与福祉联盟 |
第四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建设的(SWOT)可行性分析 |
一、机会与威胁分析(OT)主要是对环境和时势的分析 |
二、优势与劣势分析(SW)主要是对自身优势和劣势的评估 |
三、博物馆企业家在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作用与职能 |
第五节 构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策略 |
一、打造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特色品牌 |
二、寻求艺术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
三、寻求医学专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与医学机构及博物馆的合作 |
五、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主题展要围绕公众关心的健康话题 |
六、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社教部门的规划要反映新时代的述求 |
七、大医学艺术博物馆要应用在多元文化空间生产的管理思维 |
八、大医学艺术博物馆需要寻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国际合作 |
结束语 |
附录一 、欧美十大医学博物馆 |
附录二、图版索引(按前后顺序)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 |
后记与致谢 |
附件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博物馆城市 ——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研究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提出 |
1.1.1 城市千城一面的困境 |
1.1.2 城市文化展示的困境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 研究综述 |
1.3.1 “城市作为博物馆”的相关研究 |
1.3.2 文化遗产展示研究 |
1.3.3 当前已有的城市概念 |
1.3.4 研究现状不足与可突破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2 博物馆城市的理论构建 |
2.1 “博物馆”与“城市”的再解读 |
2.1.1 城市的再解读 |
2.1.2 作为一种“概念”的博物馆 |
2.2 从“博物馆”与“城市”到“博物馆城市”的思维转变 |
2.2.1 从“历史”到“未来”的视野转变 |
2.2.2 从“局部”到“系统”的视角转变 |
2.2.3 从“加和”到“涌现”的生成转变 |
2.2.4 “博物馆”与“城市”的“概念同构” |
2.3 城市的“博物馆性” |
2.3.1 博物馆性 |
2.3.2 可参观性 |
2.3.3 空间叙事性 |
2.4 博物馆城市的两个核心构成 |
2.4.1 文化遗产作为城市文化的核心内容 |
2.4.2 城市空间展示作为城市文化保护与传播的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3 博物馆城市的类型特征——世界案例观察 |
3.1 以历史遗迹为特征 |
3.1.1 城市历史遗迹 |
3.1.2 废墟视角下的城市历史遗迹 |
3.1.3 以罗马为例 |
3.2 以城市历史风貌为特征 |
3.2.1 城市风貌作为文化遗产 |
3.2.2 以爱丁堡为例 |
3.3 以众多博物馆机构为特征 |
3.3.1 作为城市“文化设施”与“文化资产”的博物馆机构 |
3.3.2 城市中已有的博物馆类型 |
3.3.3 以巴黎为例 |
3.4 以城市记忆与事件为特征 |
3.4.1 城市历史记忆 |
3.4.2 以柏林为例 |
3.5 以艺术展览活动为特征 |
3.5.1 文化艺术活动与城市文化 |
3.5.2 以威尼斯为例 |
3.6 本章小结 |
4 “博物馆城市”的设计原则与策略构想 |
4.1 博物馆城市的设计原则 |
4.1.1 保护性原则 |
4.1.2 再利用原则 |
4.1.3 可持续原则 |
4.1.4 公共性原则 |
4.1.5 差异性原则 |
4.2 博物馆城市的设计策略 |
4.2.1 “旧城遗产意象”作为博物馆城市的整体形象控制 |
4.2.2 “博物馆区块”作为博物馆城市的空间特征 |
4.2.3 “城市空间叙事”作为城市文化的传播与展示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5 “博物馆城市”之于中国当前城市化建设的价值 |
5.1 城市形象的重塑 |
5.1.1 视角转变——城市形象存在于历史之中 |
5.1.2 整体性的城市设计机制 |
5.1.3 中国城市形象的塑造可能 |
5.2 城市文化的重现 |
5.2.1 城市作为故事场 |
5.2.2 从城市文化入手讲好中国故事 |
5.2.3 展示城市记忆、留住乡愁 |
5.3 公众教育的重识 |
5.3.1 城市作为教育场 |
5.3.2 城市美育的重拾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1.1 提出了一种看待城市的“博物馆视角” |
6.1.2 探讨了博物馆城市可发掘的类型路径 |
6.1.3 建构了博物馆城市的具体设计原则与策略 |
6.2 后续研究可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4)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博物馆学和新博物馆学的交叉 |
1.2.2 数字展陈的发展和应用 |
1.2.3 交互设计理论及应用 |
1.3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难点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博物馆 |
1.4.2 数字展陈 |
1.4.3 交互设计 |
1.4.4 观众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和结构 |
第2章 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历史嬗变 |
2.1 博物馆概述 |
2.2 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与博物馆的转型升级 |
2.2.1 2G时代的传统型博物馆 |
2.2.2 3G时代的信息化博物馆 |
2.2.3 4G时代的数字化博物馆 |
2.2.4 5G时代的智慧服务型博物馆 |
2.3 信息交流技术与博物馆数字展陈方式的变迁 |
2.3.1 信息交流技术应用于博物馆展陈的阶段性发展 |
2.3.2 数字展陈普适性与交互性并驱发展 |
2.3.3 数字展陈交织性与无痕性协同发展 |
2.4 交互式信息空间的数字展陈应用现状 |
2.4.1 系统性的分布式使用 |
2.4.2 渐进的交互式参与 |
2.4.3 补偿性的平等沟通 |
2.4.4 虚实结合的复合体验 |
2.5 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要素 |
2.5.1 数字展陈的信息结构分析 |
2.5.2 兼顾平衡的交互设计原则 |
2.5.3 服务观众的峰终交互体验 |
2.5.4 认知共享的交互式参观空间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博物馆数字展陈的交互性结构分析 |
3.1 博物馆数字展陈的主要形式 |
3.1.1 屏幕显示系统 |
3.1.2 触摸屏系统 |
3.1.3 语音导览系统 |
3.1.4 数字投影系统 |
3.1.5 虚拟现实系统 |
3.1.6 直播社交系统 |
3.2 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特点 |
3.2.1 集成性 |
3.2.2 感知性 |
3.2.3 交互性 |
3.2.4 可供性 |
3.3 信息传递与交互体验方式的演变 |
3.3.1 从知识罗列到故事叙述 |
3.3.2 叙事中的时间和空间复合序列 |
3.3.3 时空融合的交互式文化体验 |
3.3.4 虚实共生的互联性文化共享 |
3.4 数字展陈交互设计的主要客体 |
3.4.1 观众与数字展陈系统之间的交互 |
3.4.2 观众与博物馆环境之间的交互 |
3.4.3 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交互 |
3.5 数字展陈交互设计的框架 |
3.5.1 数字展陈子系统的集成应用 |
3.5.2 观众群体的行为分析 |
3.5.3 博物馆特色文化的挖掘 |
3.5.4 交互方式的差异化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方法 |
4.1 数字展陈的信息序列结构 |
4.1.1 线性序列 |
4.1.2 散点式序列 |
4.1.3 离散式序列 |
4.2 数字展陈的数字模型 |
4.2.1 中心型数字模型 |
4.2.2 轴辐式数字模型 |
4.2.3 分布式数字模型 |
4.3 数字展陈的“分众”交互设计方法 |
4.3.1 交互设计思维方式 |
4.3.2 数字展陈的用户感知模型 |
4.3.3 “分众”的交互式参观行为分析 |
4.3.3.1 观众目标 |
4.3.3.2 观众任务 |
4.3.3.3 观众活动 |
4.3.3.4 观众体验 |
4.4 “分众”的交互模式选择 |
4.4.1 “请求-回馈”的触摸交互 |
4.4.2 “操作-响应”的体感交互 |
4.4.3 “获取-更新”的网络交互 |
4.5 以平衡为导向的交互设计原则 |
4.5.1 以观众为中心 |
4.5.2 以活动为中心 |
4.5.3 以文脉为中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博物馆数字展陈中的峰终交互体验 |
5.1 观众视阈下的峰终交互体验 |
5.1.1 数字化的教育体验 |
5.1.2 参与性的娱乐体验 |
5.1.3 交互性的知识体验 |
5.1.4 虚拟性的复合体验 |
5.2 峰终交互体验中的信息冗余与过滤 |
5.2.1 博物馆海量信息的状态 |
5.2.2 馆内信息过滤与定制 |
5.2.3 系统性的信息架构 |
5.2.4 信息的可视化呈现 |
5.3 交互设计提升博物馆峰终交互体验 |
5.3.1 促进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连接 |
5.3.2 拓展观众参观的复合体验 |
5.3.3 引导观众关注博物馆文化 |
5.4 博物馆中峰终交互体验的提升方法 |
5.4.1 结合文脉的峰终交互体验 |
5.4.2 峰终交互体验的关键接触点模型 |
5.4.3 峰终交互体验的用户满意度模型 |
5.4.4 DVMI峰终交互体验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博物馆数字展陈体验空间的超越 |
6.1 体验空间营造分布式认知 |
6.1.1 规避博物馆疲劳 |
6.1.2 构建分布式学习 |
6.1.3 实现认知共享 |
6.2 促进博物馆的知识文化传播 |
6.2.1 真实与虚拟信息的融合传播 |
6.2.2 博物馆藏品文化的交互传播 |
6.2.3 数字信息文化的分众化传播 |
6.3 推动博物馆空间的多元化发展 |
6.3.1 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 |
6.3.2 公共娱乐空间的发展 |
6.3.3 公共社交空间的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7.3 研究不足 |
7.4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A 中国国内分地区博物馆参观人次统计表 |
附录B 中国国内博物馆的在线数据库信息化开放程度表 |
附录C 江汉关博物馆访谈问题及回答 |
(5)国有博物馆运营路径优化研究 ——基于宋庆龄纪念馆的调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论文结构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国有博物馆 |
二、博物馆运营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三、市场营销学理论 |
第二章 总体分析:国有博物馆运营概览 |
第一节 我国博物馆事业基本情况 |
一、规模数量 |
二、功能分类 |
第二节 国有博物馆运营现状 |
一、运营模式 |
二、运营基本依据 |
三、运营人员素质培养 |
四、定级评估和运行评估体系 |
第三节 国有博物馆运营上面临的问题 |
一、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
二、博物馆发展不平衡 |
三、经营性项目运营滞后 |
四、民众博物馆意识薄弱 |
第三章 个案分析:宋庆龄纪念馆运营现状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宋庆龄纪念馆概况 |
一、建馆历程 |
二、建筑规划 |
第二节 宋庆龄纪念馆运营现状 |
一、运营管理体系 |
二、展览类项目运营情况 |
三、社教类项目运营情况 |
四、文创类项目运营情况 |
五、新媒体类项目运营情况 |
第三节 宋庆龄纪念馆运营上存在的问题 |
一、运营资金来源单一,仅保障正常运行 |
二、目标受众群体狭窄,观众粘附性不高 |
三、运营配套不到位,服务质量不高 |
四、运营职能笼统,公共文化教育内容狭窄单一 |
五、运营人员专业性较低,人才引进困难 |
第四节 制约宋庆龄纪念馆运营水平的原因分析 |
一、外部环境:政府供给失灵,束缚运营环境 |
二、管理模式:行政管理体制僵化,局限运营方式 |
三、内在动力:专业人才缺失,弱化运营活力 |
第四章 法国公立博物馆运营实践与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法国公立博物馆运营实践 |
一、资金来源 |
二、行政体制 |
三、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 |
四、社会支撑体系 |
第二节 法国公立博物馆经验启示 |
一、法国公立博物馆运营实践在我国的适用性 |
二、法国公立博物馆运营经验借鉴 |
第五章 优化我国国有博物馆运营路径的对策思路 |
第一节 政府积极主导,保障运营环境 |
一、细化博物馆管理法规 |
二、实行“合同制”拨款 |
三、加快博物馆专业人才体系建设 |
第二节 博物馆转换管理模式,激发运营活力 |
一、在人才管理方面 |
二、在自身定位方面 |
三、在发挥社会职能方面 |
第三节 行业整合资源,拓宽运营方式 |
一、行业人才补给,形成博物馆联盟 |
二、“博旅”结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及译着类 |
二、学位论文类 |
三、杂志类 |
四、报纸类 |
五、中文网站类 |
六、外文着作类 |
致谢词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6)teamLab的展览与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沉浸式”展览 |
2.team Lab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team Lab的成立 |
1.团队成立 |
2.非固定的组织架构 |
3.成立初期的摸索阶段 |
第二章 、team Lab与“沉浸式”艺术展览 |
1.“沉浸式”语义初探 |
2.“沉浸式”与艺术的关系 |
3.沉浸式展览出现的问题 |
4.对沉浸式展览的思考 |
第三章 、team Lab的展览模式研究 |
1.数字技术的介入——无实物展陈 |
1.1 数字艺术的概念 |
1.2 数字化展陈的优势 |
1.3 team Lab的无实物展陈空间 |
2.展陈空间的互动体验性 |
2.1 多重感官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
2.2 基于观众互动的体验模式 |
2.3 通过移动端的联动 |
2.4 对场域边界的消解 |
3.以体验为主的展览目的 |
4.构建日本古老视角下的“超主观空间” |
第四章 、team Lab的运营模式研究——以上海team Lab Borderless美术馆为例 |
1.上海team Lab Boaderless美术馆 |
1.1 项目选址 |
1.2 美术馆空间划分和布局 |
2.team Lab的运营模式研究 |
2.1 变现方式 |
2.1.1 门票 |
2.1.2 艺术衍生品 |
2.1.3 商业赞助 |
2.2 team Lab的品牌运营 |
2.2.1 品牌标识 |
2.2.2 品牌定位和以用户导向为核心的服务升级 |
2.2.3 国内方的IP引进 |
2.3 以儿童市场为突破点 |
2.4 与商业项目的跨界合作 |
3.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上海team Lab Borderless无界美术馆”社交平台热度报表 |
附录二 :team Lab参展年表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7)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物与社会的研究取向 |
(二)作为符号消费的物体系 |
(三)布迪厄资本实践理论 |
(四)学界对咖啡的研究视角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点 |
五、田野点介绍 |
第一章 故事之源:朱苦拉咖啡被发现 |
第一节 现代世界体系中的物及其历史 |
一、资本主义形成时期咖啡的全球传播 |
二、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其反思 |
三、早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洋物”观 |
第二节 咖啡在中国:身份被区隔的历史 |
一、从晚清到民初——:模糊不清的西洋饮品 |
二、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口岸消费的饮品 |
三、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小资”的标签 |
第三节 开放时代咖啡消费的兴起 |
一、开放时代:情调与有闲的咖啡消费 |
二、嗜好时代:咖啡产业模式多样化 |
三、朱苦拉咖啡被发现 |
小结 |
第二章 朱苦拉咖啡历史的地方叙述 |
第一节 朱苦拉的历史与生态 |
一、朱苦拉地区的历史叙述 |
二、朱苦拉地区的自然生境 |
三、朱苦拉咖啡的生态适应 |
第二节 传教士将咖啡引种朱苦拉 |
一、历史背景:天主教在清代的传教策略 |
二、关键人物:在云南的天主教传教士 |
三、重要事件:田德能传教士将咖啡引入朱苦拉 |
第三节 咖啡树在朱苦拉地区的权属变迁 |
一、传教士的咖啡树(1904-1952) |
二、村民集体所有的咖啡树(1952-1982) |
三、包产到户的咖啡树(1982-2013) |
四、渔泡江两岸的经济之树(2013至今) |
小结 |
第三章 朱苦拉咖啡文化的生成 |
第一节 加工工艺层面:从果实到饮品 |
一、朱苦拉咖啡加工制饮工艺的习得 |
二、朱苦拉咖啡的传统制饮工艺的内容 |
第二节 日常生活层面:朱苦拉咖啡的多重身份 |
一、传教士带来的新物种(1904-1952) |
二、值钱的经济作物(1952-1982) |
三、地方土特产(1982-2007) |
第三节 身体感层面:朱苦拉人的咖啡观 |
一、颇有讲究的朱苦拉咖啡 |
二、国际标准体系下的朱苦拉咖啡 |
三、咖啡的物性与符号化要素 |
小结 |
第四章 朱苦拉咖啡的市场化 |
第一节 市场开发 |
一、商业资本进入 |
二、举办咖啡文化论坛 |
三、各媒体拍摄纪录片 |
四、政府聚焦施策 |
第二节 朱苦拉咖啡市场化中的博弈与冲突 |
一、朱苦拉地方社会传统生计模式 |
二、价格之外:渔泡江两岸咖啡交易中的冲突 |
三、朱苦拉咖啡市场化中的力量博弈 |
第三节 朱苦拉咖啡的消费:从乡村到城市 |
一、朱苦拉咖啡在村落:手工咖啡产品的出现 |
二、朱苦拉咖啡在宾川:与宾川咖啡文化的交融 |
三、朱苦拉咖啡在昆明:走向品牌化 |
小结 |
第五章 卷入市场后的朱苦拉地方社会 |
第一节 朱苦拉社会自我观念的延伸 |
一、朱苦拉人的自我观念 |
二、咖啡成为朱苦拉社会的一部分 |
三、依赖市场后的朱苦拉社会面貌 |
第二节 市场化带来的朱苦拉社会之变 |
一、自我裂变:朱苦拉村落内部 |
二、他者眼光:村落之间的关系 |
三、反观自我:朱苦拉社会生计观念的变迁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关联理论指导下网站旅游文本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Background |
Task Description |
Translation Process |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 |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One Text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1.1 General Text Analysis of the Tourism Website Texts on WKP |
1.2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Texts and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1.2.1 The Lexical Level |
1.2.2 The Syntactical Level |
1.2.3 The Discourse Level |
1.2.4 Summary of th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Chapter Two Tourism Text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Relevance Theory |
2.1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Text and Tourism Translation |
2.2 Previous Studies of Tourism Website Text Translation |
2.2.1 Previous Studies Abroad |
2.2.2 Previous Studies at Home |
2.3 Introduction to Relevance Theory |
2.4 Major Concepts of Relevance Theory Applied in this Thesis |
2.4.1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
2.4.2 The Principle of Optimal Relevance |
2.5 The Relevance-Theore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
2.6 Relevance Theory Guided-Translation of the Present Texts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
3.1 Strengthening Contextual Effect |
3.1.1 Inferring the Implicit Meaning of the Context |
3.1.2 Strengthening or Confirming Existing Assumptions |
3.1.3 Eliminating Contradictory or False Assumptions |
3.2 Reducing Processing Effort |
3.2.1 Adopting the Established Popular Translated Names for Proper Nouns |
3.2.2 Literal Translation plus Annotation for Proper Nouns |
3.2.3 Addition for Proper Nouns |
3.2.4 Literal Translation or Transliteration plus Annotation forCulture-Loaded Words |
3.2.5 Paraphrasing for Culture-Loaded Words |
3.2.6 Addition for Imperative Sentences |
3.2.7 Conversion for Nominalization Structures |
Conclusion |
Major Findings |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9)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的国际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蓬皮杜中心国际化路径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创立期的背景与规划(1967 年—1976 年) |
一、外交政策的需要 |
二、城市结构的调整 |
三、文化政策的革新 |
第二节 开幕初期的定位与探索(1977 年—1997 年) |
一、初期定位与制度改革 |
二、国际化的初期尝试 |
第三节 新世纪的挑战与应对(2000 年至今) |
一、去中心化方向的明确 |
二、从“移动的蓬皮杜”到“临时蓬皮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蓬皮杜中心国际化视野的馆藏体系 |
第一节 馆藏的流转与现状 |
一、从卢森堡博物馆到蓬皮杜中心 |
二、百科全书式的收藏现状 |
第二节 藏品的来源与维护 |
一、从收购到捐赠 |
二、研究委员会与收购委员会的双重筛选 |
三、本杰明·沃捷的作品修复 |
第三节 国际化收藏的实证:蓬皮杜中心的中国收藏 |
一、对中国近现代艺术的持续关注 |
二、中国藏品的来源及收藏方式 |
三、中国艺术品收藏的意义与双向合作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蓬皮杜中心国际化发展的运营机制 |
第一节 企业化管理理念的构建 |
一、高效而灵活的组织结构 |
二、新资金来源的开拓 |
三、无形资源的形成 |
第二节 统一化品牌战略的确立 |
一、建立独特的视觉形象 |
二、博物馆商店和商品的美学符号 |
三、注重网络媒体传播 |
第三节 多元化运营资源的拓展 |
一、基于有形资源的国际巡展 |
二、基于无形资源的国际化培训 |
三、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相结合的海外分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蓬皮杜中心国际化战略的制度保障 |
第一节 《博物馆法》及相关法律制度 |
一、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优势 |
二、从单一推动到多方支持的法律实施 |
三、无追索条款的双向约束 |
第二节 公共行政机构制度 |
一、约束大于支持的双重管理结构 |
二、财政和行政自主权的扩大 |
第三节 国家培训制度 |
一、国立文化遗产研究所的建立 |
二、从研究员到策展人的职能转变 |
第四节 行政委员会制度 |
一、委员会的监督权 |
二、委员会的自主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蓬皮杜中心国际化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
第一节 国际化模式的全球比较 |
一、连锁加盟式的企业化模式——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 |
二、无形资源为主的市场化模式——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
三、国家主导下的复合性模式——法国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 |
四、蓬皮杜中心与其他博物馆国际化模式的异同及原因 |
第二节 蓬皮杜中心国际化模式的中国启示 |
一、明确收藏定位并建立专业性藏品征集与甄选机制 |
二、引入市场化盈利手段与项目制为主导的运营方式 |
三、完善评估注册、藏品分级与捐赠免税等制度设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蓬皮杜中心国际化相关活动大事记 |
附录二:蓬皮杜中心的中国艺术品收藏简录 |
附录三:与蓬皮杜中心相关负责人访谈记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公共性语境下当代美术馆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公共性 |
1.2.2 美术馆 |
1.3 文献综述 |
1.3.1 课题研究情况 |
1.3.2 与“公共性”相关的文献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美术馆公共性的概念建构 |
2.1 公共性理论研究 |
2.1.1 公共性理论研究的思路建构 |
2.1.2 “公共”的词源分析 |
2.1.3 政治哲学领域的“公共领域理论”研究 |
2.1.4 社会学和城市学领域的公共性理论 |
2.1.5 相关理论的总结与借鉴 |
2.2 美术馆的定义及其公共性发展脉络 |
2.2.1 美术馆的定义和职能 |
2.2.2 公共性观念下西方美术馆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
2.2.3 当代美术馆的变化特征 |
2.3 当代美术馆公共性的理论建构 |
2.3.1 当代美术馆的社会角色 |
2.3.2 当代美术馆公共性的概念阐释 |
2.3.3 美术馆公共性的目标原则 |
2.4 对美术馆公共性问题的几点解释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从“城市孤岛”到多维耦合——开放与可达 |
3.1 “实体可达性”与建筑选址 |
3.1.1 选址因素对可达性的影响 |
3.1.2 基于可达性的选址原则 |
3.1.3 基于可达性的选址策略 |
3.1.3.1 与公园或景观带结合 |
3.1.3.2 与历史建筑结合 |
3.1.3.3 与社区结合 |
3.1.3.4 与商业设施结合 |
3.2 “视觉可达性”与边界设计 |
3.2.1 边界因素对可达性的影响 |
3.2.2 基于可达性的边界空间设计 |
3.2.3 基于可达性的建筑界面设计 |
3.2.3.1 界面的通透性 |
3.2.3.2 界面的亲和性 |
3.2.3.3 界面的场所化 |
3.2.3.4 界面的锚固性 |
3.3 “象征意义可达性”与在地性设计 |
3.3.1 在地性因素对可达性的影响 |
3.3.2 在地性设计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从单一性到多元复合——包容与日常 |
4.1 实现包容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1.1 观众的参观动机和行为 |
4.1.2 当代美术馆公共空间变化特征 |
4.2 基于包容性的核心空间设计策略 |
4.2.1 核心空间的组织原则 |
4.2.2 核心空间的组织模式 |
4.2.3 核心空间的场所营造 |
4.2.3.1 参与型空间及其设计策略 |
4.2.3.2 交往形空间及其设计策略 |
4.2.3.3 复合使用型空间及其设计策略 |
4.3 基于包容性的休闲消费空间设计策略 |
4.3.1 休闲消费空间的组织模式 |
4.3.2 休闲消费空间的艺术化处理 |
4.3.3 休闲消费空间的管理运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从艺术“容器”到氛围营造——感知与体验 |
5.1 静态的空间感知 |
5.1.1 自然光的塑造 |
5.1.1.1 自然光与观众的心理感知 |
5.1.1.2 自然光与展品的关系 |
5.1.1.3 不同建筑师笔下的天窗采光 |
5.1.2 对话环境 |
5.1.2.1 引入自然景观 |
5.1.2.2 遇见城市空间 |
5.1.3 结构的情感内涵 |
5.1.3.1 与身体的关联 |
5.1.3.2 时间的印记 |
5.2 .动态的空间体验 |
5.2.1 交通空间的体验性 |
5.2.2 空间的自由性 |
5.2.3 尺度的多样性与挑战性 |
5.3 .依附于观展行为的休息空间 |
5.3.1 休息空间设置的必要性 |
5.3.2 休息空间的设置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践与展望 |
6.1 深圳宝安三馆设计(投标)——垂直的市民广场 |
6.1.1 项目背景与基地环境 |
6.1.2 设计理念 |
6.1.3 设计策略 |
6.2 石家庄正定新区美术馆设计(中标)——延续的城市客厅 |
6.2.1 项目背景与基地环境 |
6.2.2 设计理念 |
6.2.3 设计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巴黎的“免费博物馆”(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D].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博物馆城市 ——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研究新视角[D]. 孔岑蔚.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4]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研究[D]. 胡绮.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5]国有博物馆运营路径优化研究 ——基于宋庆龄纪念馆的调研分析[D]. 孙青.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6]teamLab的展览与运营模式研究[D]. 齐声.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7]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D]. 郭周卿.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1)
- [8]关联理论指导下网站旅游文本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徐轶轶. 兰州大学, 2020(01)
- [9]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的国际化模式研究[D]. 岳妍. 上海大学, 2019(02)
- [10]公共性语境下当代美术馆设计研究[D]. 刘二爽. 天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