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怒江州区域扶贫规划和网络集成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飞[1](2021)在《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董培海[2](2021)在《滇西边境山区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空间效应研究》文中认为
彭丽春[3](2021)在《怒江州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社区治理满意度研究 ——以城墙坝安置点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应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搬迁工作的稳步推进,全国各地安置点数量不断增多,安置点社区治理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这关乎脱贫成果巩固,关乎民生福祉。本研究试图从满意度视角分析城墙坝安置点居民对社区治理的满意度水平,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等方法,通过对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梳理,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社区居民获得感”这一自变量,包括治理体制、社区公共性、生计状况、邻里关系、社区意识五个维度,运用SPSS软件实现分析过程。在结合数据分析和案例剖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虽然城墙坝安置点通过就业帮扶、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提升和暖心扶贫等实践,在社区治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管理机制二元化、配套设施不健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从治理体制营造、社区公共性营造、生计空间营造、关系网络营造和文化心理营造五个方面,提升城墙坝安置点居民社区治理满意度的对策建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从自变量的五个维度来看,社区公共性和治理体制是最重要的预测变量,因此对策建议着重突出治理体制营造和社区公共性营造。期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为决策者提供一个新视野,为实践者提供一个新思路,为其他地理、社会、经济环境相似的易地搬迁社区提供借鉴。
赖足兰[4](2021)在《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边境地区是国家领土、主权的安全屏障和战略缓冲区,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关键屏障,在周边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边境地区稳定与否是衡量主权国家是否繁荣稳定的“晴雨表”。边境地区混乱、动荡不安,则影响国家稳步发展;边境地区安宁、稳定,则有利于国家繁荣昌盛。中缅国界线全长2185千米,北起中国、印度与缅甸三国交界的库阳山口,南至澜沧江与南腊河交汇处,辖有泸水、福贡和贡山等18个边境县,毗邻缅甸的克钦邦、掸邦等地区,缅北武装冲突等传统安全问题与走私、非法出入境、贩毒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自然与人文环境较为复杂,涉外事件的诱发因素较多,边民法制意识薄弱,非法越境耕作、捕捞、放牧、狩猎、砍伐、采矿等行为普遍存在。走私、偷渡、吸贩毒等边境犯罪行为屡屡发生,严重影响我国边疆地区的安全。2009年以来,缅甸内战持续不断,缅北冲突频发,由于中缅边境“半开放性、活的特征明显”,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武装广布,边境管理工作集中在重要关口,大部分跨境村寨及边境线难以有效控制。基于中国目前已具备的网络和信息化技术,以及数据化、智能化的广泛推进,在中缅边境安全管控中实施智能管控手段,开展全方位、重点区域实时监控的手段成为可能。因此,中缅边境亟需调整和升级传统边境管控模式,构建立体化、智慧化、智能化的智慧边境管控模式。本文章以中缅边境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非传统安全理论、多层治理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跨学科研究方法,探索和研究智慧边境管控体系的构建机制。本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阐述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从边境安全、边境管控、智慧边境等方面概括国内外相关研究,并简述相关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介绍中缅边境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第三章简述中缅边境管控现状、面临的边境安全挑战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探讨如何构建智慧边境管控体系,弥补传统边境管控模式的不足,以有效应对中缅边境安全风险问题;第五章探讨如何从政策、经济、文化、法律等层面完善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提高边境管控效能;第六章提出本研究的结论及不足之处。在以上内容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调研及大量文献的梳理深入探讨,本文提出:第一,持续不断的缅北冲突,以及走私、贩毒、非法居留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影响中缅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发展。中缅边境安全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呈现缅北武装冲突等传统安全问题与走私、非法出入境、贩毒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以及多种非传统安全问题之间相互影响、交织、转化的趋势。第二,中缅边境地区现有的边境管控模式面临着外部与内部双重挑战。在外部层面,中缅边境地区存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内部层面,现有边境管控模式出现抵边村寨“空心化”、边境数据利用水平不高、边境管理体制不完善、口岸出入境效能需提升等诸多问题。第三,缅甸政治局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影响中缅边境地区的边境管理工作。中缅两国山水相连,跨境民族毗邻而居,一旦缅甸国内政局动乱,爆发大规模战争,势必对中缅边境地区产生共振效应。第四,智慧边境管控体系以技防为主,物防和人防为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不仅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防措施,还需结合物防和人防措施,形成以技防为主,物防和人防为辅的管边控边格局,从多角度、多层面强化人防、技防和物防的综合管控。第五,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离不开良好的边境发展环境。中缅边境地区仅仅构建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无法制止边境违法犯罪行为,仍需结合政策、经济、法律、双边警务合作等措施综合施策,创造良好的边境发展环境。
罗廷锦[5](2020)在《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治理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消除贫困,经济学界的先贤们不断探索致贫原因,并提出了诸多反贫困战略和对策,形成了众多反贫困理论。然而,很多反贫困理论和对策主要是基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贫困,把贫困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仅从单一的经济维度来探讨贫困形成的原因及反贫困战略。其实,贫困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形成贫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进入21世纪,学术界掀起了从多维视角研究贫困问题的热潮,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反贫困理论,而且还对反贫困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着力于数字鸿沟视角,应用解剖麻雀的研究方法,以点带面,问题为导向,以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深入研究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科学全面的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存在的静态、动态和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缩小数字鸿沟措施的减贫效应,探讨数字鸿沟对贫困的作用与影响,基于缩小数字鸿沟,提出相应的反贫困对策建议。现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梳理中国反贫困历程与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建国以来,中国通过6个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即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脱贫攻坚工作的结束并不是扶贫的终点,而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是如何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起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组织的反贫困计划,拓展扶贫思路,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在信息化社会,由于数字鸿沟拉大贫富差距,加深贫困,要消除贫困就必须首先消除横亘于前的数字鸿沟。2.以典型欠发达地区云南为例,通过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资本匮乏和基础设施落后已不是主要的致贫原因,虽然资金匮乏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进行扶贫资金投入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贡献率尤为重要。在信息社会,信息革命带来数字红利,助力反贫困工作的同时,贫困人口信息技术能力的匮乏已成为致贫的主要因素。3.使用FGLS和PAVR模型,检验和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指数。总体上,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缩小,但各地区缩小幅度不同,造成地区间差距在扩大,说明地区间数字鸿沟和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FGLS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显着性正相关关系。PAVR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自身产生正向冲击,贫困加深贫困,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相互间也会产生正向冲击,数字鸿沟直接作用于贫困,加深贫困;贫困也同样作用于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各自当期产生影响,还会对相互间的滞后期产生作用。从FEVD检验结果来看,贫困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并持续较长时间,说明治理贫困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贫困也对数字鸿沟产生较大、且持续较长时间的影响,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并对贫困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数字鸿沟也会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贫困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进一步加深贫困,形成循环积累因果关系。4.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在信息化社会,缩小数字鸿沟对贫困产生显着性影响,缩小数字鸿沟能明显降低贫困程度,数字鸿沟变得越小,贫困程度也会变得越轻;随着时间的推移,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逐渐增大;基础设施条件好、相对越富裕的地区,减贫效应越大。因此,缩小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也是一条重要的减贫措施。5.使用Moran模型检验数字鸿沟与贫困的自相关性。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聚集度成正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聚集度在逐步减弱,不过贫困聚集度减小的速度慢于数字鸿沟,说明贫困的治理难度大于缩小数字鸿沟。同时,由于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使得较为贫困的地区如迪庆州、怒江州、昭通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强化,较为富裕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减缓;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如怒江州、迪庆州等地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而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数字鸿沟得到进一步缩小。所以,数字鸿沟与贫困同经济发展一样,区域间会形成“回波效应”,中心地带的发展会弱化属于从属地位的边缘地带和边远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强化处于起支配地位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拉大二者间的信息差距和贫富差距。6.从空间计量的角度,加入空间权重,使用空间SDM模型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依存与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分布上,数字鸿沟与贫困呈显着性正相关关系,数字鸿沟不仅显着性影响本地区的贫困,还通过溢出效应显着性影响邻近地区的贫困,贫困程度越深的地区,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越大。收入水平和数字鸿沟一样,也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数字鸿沟二级指标与贫困的SD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和信息环境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而信息意识对贫困的影响不显着。因此,需要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缩小数字鸿沟,加速农村地区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经济发展,让身处中心地带的发达地区的发展通过“扩散效应”惠及广大边远农村地区,缩小贫富差距,减小贫困地区数字鸿沟和贫困的外溢性。7.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前面的分析,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缩小数字鸿沟的反贫困对策建议,旨在为新时期脱贫攻坚,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减缓相对贫困建言献策。
陶思吉[6](2020)在《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提出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致富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也是彻底摆脱贫困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开展,关于搬迁后移民的生计问题也逐渐被学者所重视。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属于滇西边境地区的内地县,是中央明确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截至2018年底,兰坪县全县还有89个贫困村、66581名贫困人口尚未脱贫。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自开展以来,取得了显着成效,但移民生计问题依然是搬迁后工作的重中之重。研究移民的生计能力提升问题,对于移民脱贫致富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完善意义深远。本研究选取兰坪县县城北区安置点永安社区和通甸镇易门箐移民安置点作为调研点,对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运用可持续生计理论的五类生计资本分析调研点移民的生计能力提升情况,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移民的生计资本进行分析,探研移民生计能力提升情况。本文首先分析了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情况、移民安置情况、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发现兰坪县搬迁工作实施情况较好,但安置地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完善;其次概括了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能力提升的几种路径,即政府主导路径、企业帮扶路径、社会支援路径、移民自身发展路径,认为移民生计能力提升路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基于上述生计能力的提升路径,通过对生计资本的定量分析发现,搬迁前移民的生计资本总量为0.3778,搬迁后生计资本的总量为0.419,说明搬迁后移民的总体生计能力有所提升。研究也发现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具有就业政策不完善、移民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移民安置地管理政策落后等生计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笔者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政府需要完善相关管理政策,加强产业扶持力度;社区应该在掌握民情民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管理和服务;最重要的则是移民增强自我发展意识,提升自主就业、创业等能力,只有移民将自力更生的意识贯彻到获取生计资本的行动中去,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能力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黄永仙[7](2020)在《基于GIS的云南省高中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空间评价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衡量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公平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由于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视,基本完成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的任务,而信息化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大任务。虽然教育信息化能够克服时空的限制为教育教学服务,但需要依赖于一定的地域空间而存在,因此教育信息化应用也存在空间差异性。研究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及存在的空间差异,对缩小教育数字鸿沟,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依托教育学、地理学、信息学等理论知识,从学生主体出发,以应用的视角,结合因素分析法、关键指标法、专家咨询法,构建了教学、管理、服务、信息化应用效果、应用保障五个维度的云南省高中教育信息化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为各指标计算权重值。其次,以GIS为技术手段,运用综合评价法分析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及空间格局,并进行可视化;运用变异系数法测算各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空间差异程度,分析其发展的不均衡性。最后,以教育信息化内部组成要素来分析影响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内部因素,运用PLS回归法定量分析其影响的外部因素。且以经济为参考线,运用协调度模型分析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协调发展度,总结教育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云南省高中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建议。本研究发现:(1)云南省高中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总体偏低,处于初步应用阶段,进入深入融合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有待加强。其中边境、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从维度上看,管理和服务应用水平比教学、信息化应用效果及应用保障水平低。其次,教育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呈现出云南省中部地区向周围城市、东部向西部逐步扩张的趋势,空间位置邻近省会城市昆明的地区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发展相对良好。(2)云南省各区域高中教育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差异程度大,总体应用发展不均衡,其中怒江和昭通发展相对比较不均衡。(3)少数民族区域比非少数民族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总体水平低,且应用差异程度大。(4)云南省高中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不仅受基础设施、人力、制度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当地经济、人口、财政干预、城镇化、地理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5)云南省高中教育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协调发展度良好,但协调发展程度差异比较大,特别是迪庆、怒江地区。最后研究从观念、政策、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云南省高中教育信息化在应用中发展的建议。
王靖[8](2020)在《扶贫APP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贵州省长顺县的调研》文中认为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迫在眉睫,关键冲刺期已经到来。党中央从全局全社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互联网+扶贫”的战略思想,致力于探索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的扶贫新模式。因此,扶贫APP成为其有益的尝试,以其及时性、便捷性的优势而被用于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去,并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作为新兴事物,扶贫APP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扶贫成效。如何在当前形势下,更好地发展“指尖上的政务”,让扶贫APP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为未来我国移动互联网扶贫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参考,仍然有待继续研究和探索。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测验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扶贫APP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应用的背景、意义入手,综合分析总结扶贫APP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应用的现实基础和整体应用现状。并以贵州长顺县扶贫APP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应用为例展开实证研究,从用户群体、实际使用情况和态度评价三个方面探究其具体的应用现状。通过实证研究,本文认为扶贫APP存在与用户群体自身、硬件设施建设和内容功能建设三方面的问题,由此从宏观和微观两大维度提出对策建议。宏观层面要求政府革新开发理念、加强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健全制度以及加强与相关企业合作;微观层面则应该加大投入力度、注重硬件建设、完善内容功能和加强宣传推广力度。从而更好的发挥扶贫APP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助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张红梅[9](2020)在《基于地缘环境视角的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安全是各行各业稳定生产的基础环境,旅游安全既是区域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居民出游的首要前提。边境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旅游业态,担负着柔性外交、经济促进、社会发展、资源保护等诸多功能,同时因其具有地缘环境特殊、旅游活动丰富、关联行业众多等特点,在运营管理等方面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旅游安全风险,因此边境旅游安全要兼顾边境安全和旅游安全双重考验,抵御风险、保障安全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陆疆边境跨境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机制及模式研究”开展研究,选择云南边境地区作为研究案例点,在基于系统理论进行边境旅游安全风险特殊性、边境旅游安全风险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等分析基础上,进行客观环境和主观感知两方面的旅游安全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旅游安全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第一、二章在分析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梳理分析国内外有关地缘环境、旅游安全评价、边境旅游安全等的研究成果,理清地缘环境、边境旅游、边境旅游安全、边境旅游安全事件等基本概念。第三章基于系统理论分析边境地区旅游安全风险特殊性分析,认为边境旅游安全与一般旅游安全相比在旅游主体、安全设施、旅游环境、安全管理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同时,还进一步分析了边境地区旅游安全风险的类型和特征,认为边境地区旅游安全受自然环境、地缘文化、边境社会、旅游管理、网络管理等五方面因素影响;第四章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评价方法,从边境地区旅游安全五大影响因素方面选取指标,建立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环境评价模型,并从时空分异角度分析云南边境市州旅游环境安全变化规律;第五章基于风险感知理论构建云南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模型,测度游客对影响边境地区旅游安全不同因素的感知差异和空间差异;第六章依据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观点,将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与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联系起来,从针对旅游环境和游客安全行为两方面提出了旅游安全管理的系列建议。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兼具边境安全和旅游安全双重属性,旅游环境安全评价结果呈现出时空分异特征。从时空演化角度来看,随着时间推移,2013—2017年间云南边境8个市州的旅游安全状况越来越好;同时,不同边境市州的安全得分存在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红河、普洱、保山、德宏、西双版纳、文山、临沧、怒江;但是各边境市州安全得分的差异逐年缩小。从影响因素角度来分析,五类影响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的因素中,边境文化安全和网络安全两个因子的影响比重逐年增加。2)云南边境地区的游客主观感知评价是安全认知与安全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云南边境地区游客的安全评价,呈现出以下规律:除了婚姻这一变量之外,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等人口特征统计变量对边境旅游安全评价呈现出显着差异;从空间上分析,边境游客对不同边境市州的安全评价几乎没有表现出差异性;从影响因素上分析,游客对五类旅游安全影响因素的安全评价有如下规律:除了边境地区社会安全评价、网络信息安全评价、游后反馈行为等因素存在地域空间差异,游客对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呈现出一致性;从游客安全认知与安全行为一致性的差异性上分析,游客对云南边境地区安全环境因素的认知评价对其安全行为意向的作用呈现出如下规律:游客对“旅游管理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越高,游前准备行为越充分;游客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越高,游中防范行为越明显;游客对“边境社会安全”、“旅游管理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评价越高,游后反馈行为越明显。3)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管理要从旅游环境安全和游客安全行为两方面着手。关于边境旅游环境安全管理的建议有:从旅游环境安全角度,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维护边境安全;加强旅游风险预警管理,提高应急救援水平;重视新型旅游安全问题,强化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关于边境游客安全行为管理的建议有:加强旅游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升游客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旅游者行为管理,引导游客正确的旅游感知;疏通游客意见反馈渠道,重视网络舆情管理。
匡奕敩[10](2020)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指导思想以及国际社会、国家与地方各层面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围绕人类社会发展及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下降,引发自然灾害的实情,本研究有助于从理论上为生态系统提升提供科技支撑,在实践中促进湘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基于目前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差异和不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各领域生态系统服务及在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社会经济耦合影响因素下的协同发展关系;进一步厘清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各指标因素的发展变化规律,明晰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特征,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之间协同发展特征,目的要在于为区域生态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建言献策,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经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区域具体情况,以典型喀斯特地貌地形特征且森林覆盖率较高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结合遥感、统计年鉴、考察调研、政府网站、媒体相关数据,集成多源、多尺度、多类型指标数据,筛选出与协同发展模式有关的相关分析、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定性的PEST情景分析法对论文进行深度研究。以湘西州1980-2018年四个时间段土地利用变化Landsat-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利用GIS分析方法,对各年度土地利用变化率、空间核密度及转移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980-2018年湘西州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建用地面积不断增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生态功能逐年下降;空间变化分析得到城建用地不断由州中心向周边扩大,各市县水田正朝着生态区域空心化格局演变,有林地正朝着边缘化的格局演变的发展趋势。社会经济方面,湘西州总人口不断增加,乡村人口不断减少,第三产业逐渐替代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以GDP和人口等社会经济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为基础数据源空间变化分析得到湘西州各县区乡村人口正朝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心化凸显,城乡生产总值差距明显。气象环境方面,湘西州年降水量与湿度极值之间变化比较分散,而年均气温和光照较为集中;以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气象环境空间插值数据集为基础数据源,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极值年份间年降水量高低界限移动明显,年均气温高低界限移动不明显,时空变化具有反复或交替变化特征,相应农作物与气象灾害随年度变化呈现一定的周期波动变化发展规律。利用R语言作图及SPSS统计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指标因素进行相关关系、回归关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1),1980-2018年耕地与城建面积表现为竞争关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耕地、林地、草地,总人口与城镇人口,GDP与三产业,年降水量与平均湿度,年均气温与光照时长表现为一定的协同发展关系;(2),研究期间耕地在总土地利用中的占比与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表现为同步下降的协同发展关系,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负面效应;(3),2009-2018年年均气温与粮食产量呈负相关,2008-2012年降水量与直接经济损失、水灾面积、粮食减产在不同时期显着相关,呈现协同发展关系。综合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20余项指标因素,从中选择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较大的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年降水量、年均温度、受灾面积等宏观非线性数据指标,构建基于灾害-环境-社会经济耦合下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分析,作协同发展研究。结果显示,生态系统服务正在下降,同时人均生产总值呈缓慢增长趋势,反映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难以呈现协同发展的趋势;泛化权重分析得到国民生产总值与粮食产量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较大,宜优先决策农业生产为主的GDP,协调耦合度,以期获得GDP与生态系统服务及人均生产总值三者更好的协同发展作用。基于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分析得出湘西州及各县市农业发展可比价增速呈现波动性减缓的趋势;宜优先决策有效灌溉面积以促进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协调发展。结合湘西州州政社情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同时与非完整数据的三废排放、灾害、旅游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一起,补以PEST为主的情景分析定性方法,整合成PEST-SWOT模型;针对前述理论分析的各种问题,在权衡决策上归并同化或整合同步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相关指标共同发展,结果得到,在社会发展机遇期引科技下乡能化解农村农田空心化问题以促进农田生态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在人与土地关系中转变经济基础弱势为优势来促进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协同发展,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政策机遇与地方旅游业挑战下结合湘西森林优势与乡村人口空心化弱势结合下弥补促进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人口就业协同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化解技术挑战难题进而促进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农业经济恢复及协同发展,以及在环保宏观政策综合指导下拟促进湘西乡村社会经济振兴与武陵山片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发展。今后将以决策支持的方式展开研究,并在南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上更好应用,以深入探索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与农村社区发展协同提升模式,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二、怒江州区域扶贫规划和网络集成信息系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怒江州区域扶贫规划和网络集成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3)怒江州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社区治理满意度研究 ——以城墙坝安置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案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易地扶贫搬迁 |
二、社区治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治理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二章 城墙坝安置点社区治理实践及发展困境分析 |
第一节 形成背景 |
一、政策背景 |
二、相关安置政策 |
第二节 基本情况 |
一、怒江州安置点基本情况 |
二、城墙坝安置点基本情况 |
第三节 社区治理成效 |
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
二、实行“4 员制”网格化管理 |
三、提升人居环境 |
四、增加就业岗位,开展就业技能培训 |
五、组建“扶贫暖心团” |
第四节 发展困境分析 |
一、治理体制困境 |
二、公共服务困境 |
三、生计状况困境 |
四、关系网络困境 |
五、文化心理困境 |
第三章 城墙坝安置点居民社区治理满意度调查 |
第一节 数据来源和变量测量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测量 |
第二节 信度与效度检验 |
一、信度检验 |
二、效度检验 |
第三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四章 城墙坝安置点居民社区治理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社区治理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
一、性别在社区治理满意度上的差异检验 |
二、年龄在社区治理满意度上的差异检验 |
三、民族在社区治理满意度上的差异检验 |
四、学历在社区治理满意度上的差异检验 |
五、政治面貌在社区治理满意度上的差异检验 |
六、宗教信仰在社区治理满意度上的差异检验 |
七、职业在社区治理满意度上的差异检验 |
八、从事的主要工作在社区治理满意度上的差异检验 |
九、家庭月收入在社区治理满意度上的差异检验 |
十、家庭月支出在社区治理满意度上的差异检验 |
十一、是否享有低保在社区治理满意度上的差异检验 |
第二节 社区治理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
一、人口统计学变量对社区治理满意度的影响 |
二、社区居民获得感对社区治理满意度的影响 |
第三节 实证研究结论总结 |
一、关于问卷可靠性分析 |
二、关于公众满意度的整体评价 |
三、关于单因素方差分析 |
四、关于多元回归分析 |
第五章 提升城墙坝安置点居民社区治理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治理体制营造 |
一、完善管理体制 |
二、实化社区居委会 |
三、鼓励居民参与 |
第二节 公共服务营造 |
一、提升配套基础设施 |
二、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强治安防控 |
三、加强社区队伍建设 |
第三节 生计空间营造 |
一、拓宽就业门路 |
二、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
三、强化基本生活保障 |
第四节 关系网络营造 |
一、增进邻里交往 |
二、重构交往网络 |
第五节 文化心理营造 |
一、增强社区认同 |
二、培养市民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城墙坝安置点社区治理调查问卷》 |
致谢 |
(4)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边境安全相关研究 |
1.2.2 边境管控相关研究 |
1.2.3 智慧边境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中缅边境地区概况 |
2.1 地理环境与行政区划 |
2.1.1 自然环境 |
2.1.2 人文历史 |
2.1.3 行政区划 |
2.2 边境口岸与交通网络 |
2.2.1 边境口岸 |
2.2.2 交通网络 |
2.3 民族构成与经济社会发展 |
2.3.1 民族构成 |
2.3.2 经济社会发展 |
第3章 中缅边境管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中缅边境管控现状对比分析 |
3.1.1 中方的边境管控 |
3.1.2 缅方的边境管控 |
3.2 中缅边境管控面临的安全挑战 |
3.2.1 传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
3.2.2 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
3.3 中缅边境管控存在的问题 |
3.3.1 抵边村寨“空心化” |
3.3.2 边境数据利用水平亟待提升 |
3.3.3 现行边境管理体制有待提高 |
3.3.4 边境防控体系建设亟需完善 |
3.3.5 口岸出入境管理效能需提升 |
3.4 中缅边境管控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地理环境复杂 |
3.4.2 跨境民族构成复杂 |
3.4.3 非法利益链条化 |
3.4.4 经济发展差异大 |
第4章 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 |
4.1 智慧边境概念界定 |
4.2 智慧边境管控体目标与原则 |
4.2.1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建设目标 |
4.2.2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建设原则 |
4.3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成要素 |
4.3.1 智慧边境管控主体 |
4.3.2 智慧边境管控客体 |
4.3.3 智慧边境管控方式 |
4.4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 |
4.4.1 边境基础设施建设 |
4.4.2 边境防控网络 |
4.4.3 情报信息共享平台 |
4.4.4 大数据融合分析平台 |
4.4.5 风险识别评估机制 |
4.4.6 预警与跟踪机制 |
4.4.7 应急处突维稳机制 |
4.5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运行机制 |
第5章 完善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的路径探析 |
5.1 强化边疆治理政策供给,提升边疆治理能力 |
5.2 推进边境经济社会发展,增强边民幸福指数 |
5.3 完善边境管理法律体系,推进边防法制建设 |
5.4 强化边民国家认同意识,提高管边控边效能 |
5.5 深化中缅警务合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合作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讨论 |
6.2.1 创新之处 |
6.2.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2.3 创新点 |
1.2.4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反贫困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反贫困 |
2.1.3 数字鸿沟 |
2.2 反贫困理论的阐释 |
2.2.1 促使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2 促使结构转换的反贫困理论 |
2.2.3 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4 综合反贫困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中国反贫困实践及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 |
3.1 建国以来中国反贫困实践概述 |
3.1.1 “救济式扶贫”(1949-1978) |
3.1.2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78-1985) |
3.1.3 区域大规模开发扶贫(1986-1993) |
3.1.4 整村推进扶贫攻坚(1994-2000) |
3.1.5 综合开发攻坚扶贫(2001-2010) |
3.1.6 精准定点脱贫攻坚(2011-) |
3.2 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传统扶贫向数字扶贫转变 |
3.2.1 世界银行 |
3.2.2 联合国 |
3.2.3 世界经济论坛 |
3.2.4 对中国反贫困的启示 |
第四章 云南案例: 欠发达地区贫困与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1 云南的反贫困历程 |
4.2 贫困现状分析 |
4.2.1 已脱贫人口收入情况 |
4.2.2 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
4.2.3 贫困地区收入与消费情况 |
4.2.4 贫困人口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
4.2.5 贫困人口的职业和家庭构成 |
4.2.6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及医疗服务状况 |
4.3 致贫原因统计分析 |
4.3.1 缺少技能和能力已成为致贫的主因素 |
4.3.2 教育落后迟滞信息技术发展加剧贫困 |
4.3.3 贫困人口主动“丧失”劳动能力 |
4.4 贫困地区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4.1 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 |
4.4.2 贫困地区信息设备使用效率低 |
4.4.3 信息使用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
4.5 数字红利与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 |
4.5.1 数字红利加速反贫困 |
4.5.2 数字鸿沟加深贫困 |
第五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与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1 贫困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1.1 贫困单一测度指标 |
5.1.2 多维度贫困指标 |
5.1.3 贫困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2 数字鸿沟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2.1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变化与发展 |
5.2.2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3 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计算与结果 |
5.3.1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的计算 |
5.3.2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
5.4 数字鸿沟与贫困静态关系实证分析 |
5.4.1 静态关系估计选择 |
5.4.2 FGLS估计结果及分析 |
5.4.3 实证结论 |
5.5 数字鸿沟与贫困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5.1 PVAR模型及检验步骤 |
5.5.2 平稳性检验 |
5.5.3 滞后阶数确定 |
5.5.4 GMM估计 |
5.5.5 脉冲响应分析 |
5.5.6 FEVD检验 |
5.5.7 实证结论 |
5.6 缩小数字鸿沟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5.6.1 模型的选择 |
5.6.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6.3 实证结果分析 |
5.6.4 实证结论 |
第六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关系实证分析 |
6.1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计量研究 |
6.1.1 空间数字鸿沟 |
6.1.2 空间贫困 |
6.2 模型的选择 |
6.2.1 空间自相关模型 |
6.2.2 SDM模型 |
6.2.3 空间权重矩阵 |
6.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6.3.1 数据来源 |
6.3.2 选择变量说明 |
6.4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SDM检验与分析 |
6.4.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6.4.2 空间SDM实证结果分析 |
6.5 实证结论 |
第七章 缩小数字鸿沟,防止返贫的对策建议 |
7.1 重视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健全防止返贫的长效保障机制 |
7.1.1 减缓贫困需要缩小数字鸿沟 |
7.1.2 建立健全缩小数字鸿沟的组织保障长效机制 |
7.2 补齐信息技术教育短板,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素养能力 |
7.2.1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
7.2.2 加大人力资本开发 |
7.2.3 着力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
7.3 完善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接入鸿沟 |
7.3.1 加大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
7.3.2 完善农村信息应用服务平台 |
7.4 强化信息应用与保护,减小使用鸿沟 |
7.4.1 完善信息应用条件 |
7.4.2 加强信息监管与保护 |
7.5 加快智慧农村、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
7.5.1 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
7.5.2 构建统一完备的城乡信息服务体系 |
7.5.3 完善农村数字化物流集散中心建设 |
7.6 强化信息扶贫与其他扶贫措施融合,提高扶贫成效 |
7.6.1 信息技术与产业扶贫融合 |
7.6.2 信息技术与教育扶贫融合 |
7.6.3 信息技术与金融扶贫融合 |
7.6.4 信息技术与医疗救助融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78-2020年扶贫标准、全国绝对贫困人口数及贫困发生率 |
附录-2 2016-2019年云南省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3 2016-2019年云南省深度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4 2016-2018年云南各地州市贫困村分布变化情况 |
附录-5 深度贫困地区怒江州2018年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
附录-6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情况 |
附录-7 信息扶贫典型案例 |
附录-8 农村居民互联网及信息使用现状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导师主持的研究课题 |
(6)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由来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移民生计问题研究 |
(二)易地扶贫搬迁研究 |
(三)文献简评 |
三、基本概念 |
(一)易地扶贫搬迁 |
(二)移民 |
(三)生计能力 |
四、理论工具--可持续生计理论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回顾 |
(二)问卷调查 |
(三)结构式访谈 |
(四)统计分析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概况 |
一、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的缘起与进展 |
(一)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的缘起 |
(二)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的进展 |
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情况 |
(一)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概况 |
(二)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
三、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概况 |
(一)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基本状况 |
(二)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面临挑战 |
第二章 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能力提升路径 |
一、政府主导路径 |
(一)劳动力转移 |
(二)开发公益性岗位 |
(三)移民就业能力提升 |
二、企业帮扶路径 |
(一)蔬菜基地 |
(二)蓝莓基地 |
(三)中药材基地 |
三、社会支援路径 |
(一)社会捐赠 |
(二)社会组织支持 |
四、移民自主发展路径 |
(一)种植药材 |
(二)外出务工 |
(三)个体经营 |
第三章 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能力提升成效评估 |
一、搬迁前后生计资本现状描述性分析 |
(一)自然资本 |
(二)物质资本 |
(三)金融资本 |
(四)社会资本 |
(五)人力资本 |
二、搬迁前后生计资本对比定量分析 |
(一)生计资本指标 |
(二)生计资本综合指数 |
(三)生计资本综合指数对比 |
(四)移民生计能力总体评价 |
三、移民的评价 |
(一)对基础设施的评价 |
(二)移民适应情况 |
第四章 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一、生计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
(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不完善 |
(二)社会企业承载力弱 |
(三)移民自身造血能力差 |
二、生计能力提升的建议 |
(一)不断完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
(二)大力扶持社会企业 |
(三)增强移民自身造血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GIS的云南省高中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空间评价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教育信息化应用 |
2.1.2 教育信息化空间差异 |
2.1.3 地理信息技术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综合评价理论 |
2.2.2 空间差异理论 |
2.2.3 系统理论 |
第3章 云南省高中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3.2.1 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 |
3.2.2 构建指标体系的依据及过程 |
3.3 主客观结合的指标权重计算 |
3.3.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3.3.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
3.3.3 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组合赋权 |
第4章 云南省高中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空间综合评价 |
4.1 问卷调研与数据收集 |
4.1.1 问卷设计 |
4.1.2 数据收集 |
4.1.3 数据整理 |
4.2 评价测算方法 |
4.2.1 综合测算法 |
4.2.2 等级划分法 |
4.3 云南省高中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
4.3.1 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分析 |
4.3.2 教育信息化应用空间差异程度 |
4.3.3 教育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差异程度对比分析 |
第5章 云南省高中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内外部因素 |
5.1.1 内部因素 |
5.1.2 外部因素 |
5.1.3 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5.2 经济—教育信息化应用综合水平协调发展度分析 |
5.2.1 协调发展度分析 |
5.2.2 协调发展度空间差异分析 |
5.3 云南省高中教育信息化应用差异存在的问题 |
5.4 提升云南省高中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初步构建的学生视角下云南省高中教育信息化应用指标体系 |
附录 B 学生视角下云南省高中教育信息化应用评价指标体系修正专家咨询表 |
附录 C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确定教育信息化应用评价指标权重专家咨询表 |
附录 D 学生视角下的云南省高中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调研问卷 |
附录 E 高中教育信息化应用各级指标评价指数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8)扶贫APP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贵州省长顺县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精准扶贫 |
2.1.1 精准扶贫的提出过程 |
2.1.2 精准扶贫的概念及内容 |
2.1.3 精准扶贫工作的意义 |
2.2 扶贫APP |
2.2.1 扶贫APP的概念 |
2.2.2 扶贫APP用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特点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电子政务理论 |
2.3.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 |
第三章 扶贫APP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应用的概况 |
3.1 扶贫APP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应用的现实基础 |
3.1.1 政府大力支持提供了保障 |
3.1.2 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 |
3.1.3 社会现实的需要 |
3.2 扶贫APP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整体应用现状 |
3.2.1 调查方法与调查过程 |
3.2.2 基础建设情况 |
3.2.3 扶贫APP硬件功能建设 |
3.2.4 扶贫APP内容功能建设 |
第四章 贵州长顺县扶贫APP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应用的实证分析 |
4.1. 贵州长顺县扶贫APP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应用的背景条件 |
4.1.1 贵州长顺县贫困现状 |
4.1.2 贵州长顺县互联网扶贫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2 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
4.2.1 调查方案设计 |
4.2.2 调查方案实施 |
4.3 贵州长顺县扶贫APP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
4.3.1 关于扶贫APP用户群体现状 |
4.3.2 关于用户对扶贫APP的实际使用情况 |
4.3.3 关于用户对扶贫APP的态度评价 |
第五章 扶贫APP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
5.1 扶贫APP用户相关的问题 |
5.1.1 用户数量少,用户群体分布不均 |
5.1.2 用户黏性差,使用频率低 |
5.1.3 用户使用意愿与满意度不匹配 |
5.2 扶贫APP硬件设施建设相关的问题 |
5.2.1 扶贫APP应用操作系统与移动设备的兼容性不够 |
5.2.2 平台缺乏维护,更新不及时 |
5.2.3 后台缺乏运维保障,扶贫APP软件质量存在问题 |
5.2.4 部分扶贫APP存在安全隐患 |
5.3 扶贫APP内容功能建设相关的问题 |
5.3.1 内容功能建设不完善,多数功能重叠无效 |
5.3.2 扶贫APP应用内容功能重复 |
5.3.3 用户使用程度不深,对接成功率不高 |
第六章 扶贫APP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应用的对策 |
6.1 扶贫APP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应用的宏观布局 |
6.1.1 革新扶贫APP的开发理念 |
6.1.2 加强扶贫APP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工作 |
6.1.3 建立健全扶贫APP开发使用相关制度 |
6.1.4 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 |
6.2 扶贫APP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应用的微观对策 |
6.2.1 加大对扶贫APP应用的投入力度 |
6.2.2 注重扶贫APP的硬件设施建设 |
6.2.3 整合扶贫APP的内容功能,增强其实用性 |
6.2.4 加大对扶贫APP的宣传推广力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扶贫APP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
致谢 |
(9)基于地缘环境视角的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 |
一、云南边境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
二、边境地区旅游安全问题亟待重视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地缘环境研究 |
二、旅游安全评价研究 |
三、边境旅游安全研究 |
四、目前还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五节 研究区域选择 |
一、研究区域范围 |
二、研究对象确定 |
第六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七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地缘环境 |
二、边境旅游 |
三、边境旅游安全 |
四、边境旅游安全事件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风险评估理论 |
二、风险感知理论 |
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四、安全系统理论 |
第三章 边境地区旅游安全风险分析 |
第一节 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的特殊性分析 |
一、旅游主体特殊 |
二、旅游安全设施特殊 |
三、旅游环境特殊 |
四、旅游安全管理特殊 |
第二节 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风险识别 |
一、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风险类型 |
二、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风险特征 |
第四章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评价 |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 |
三、评价指标体系内涵 |
第二节 评价方法及模型选取依据 |
一、变异系数法 |
二、熵值法 |
三、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评价方法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模型构建 |
一、基于变异系数法的旅游安全评价 |
二、基于熵值法的旅游安全评价 |
三、构建离差最大化组合评价模型 |
第四节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综合评价 |
一、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时间演化分析 |
二、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各市州变化分析 |
三、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动态评价 |
第五章 云南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 |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分析 |
一、问卷设计过程 |
二、问卷调查情况 |
三、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
四、问卷的修正与确定 |
第三节 基于回归模型的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研究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 |
三、基于空间分析的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 |
四、边境游客安全认知—行为回归分析 |
第四节 分析结果讨论 |
第六章 完善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管理建议 |
第一节 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管理的建议 |
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维护边境安全 |
二、加强旅游风险预警管理,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
三、重视新型旅游安全问题,强化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
第二节 针对边境地区游客安全行为管理的建议 |
一、加强旅游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升游客自我保护意识 |
二、加强对旅游者行为管理,引导游客正确的旅游感知 |
三、疏通游客意见反馈渠道,重视网络舆情管理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10)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动态 |
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 |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协同发展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 |
第一节 湘西概况 |
一、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与民族分布 |
二、湘西地区地形地貌与自然灾害特点 |
三、湘西地区生态系统类型分布、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 |
第二节 研究区域的实地考察与调研 |
一、湘西实地考察 |
二、参与式调研与集中会议研讨 |
第三章 研究方案 |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一、遥感监测数据 |
二、资料收集与数据整理 |
第二节 技术支持 |
一、应用软件工具材料 |
二、机器学习技术模型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和评价模式 |
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影响关系分析模型与评估方法 |
三、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预测与情景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基于3S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时空变化分析 |
第一节 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分析 |
一、1980-2018年湘西土地利用变化及转移矩阵分析 |
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及价值估算 |
第二节 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时空演变分析 |
一、湘西州社会人口因素变化分析 |
二、湘西州经济生产总值因素变化 |
三、湘西州社会经济人均产总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分析 |
第三节 区域气象环境影响下作物生产时空演变分析 |
一、1980-2018湘西气象环境因素变化情况分析 |
二、湘西州气象环境影响下的农作物变化分析 |
第五章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关系分析 |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内部因素影响关系 |
一、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 |
二、社会经济内部各因素间影响关系分析 |
三、气象环境内部各因素影响关系分析 |
第二节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
一、土地生态系统对社会人口因素的影响分析 |
二、土地生态对经济产值的时空效应分析 |
第三节 区域复杂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一、气象生态环境对农作物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时空效应分析 |
二、气象生态环境对农作物灾害影响因素的时空效应分析 |
第六章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预测与情景分析 |
第一节 区域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
一、基于灾害-环境-社会经济耦合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
二、基于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权衡决策的情景分析及协同发展上的建议 |
一、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权衡决策中的情景分析 |
二、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在PEST-SWOT模型上的协同发展分析 |
第七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讨论 |
第二节 结论 |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怒江州区域扶贫规划和网络集成信息系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研究[D]. 高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2]滇西边境山区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空间效应研究[D]. 董培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3]怒江州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社区治理满意度研究 ——以城墙坝安置点为例[D]. 彭丽春.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研究[D]. 赖足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D]. 罗廷锦.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6]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能力提升研究[D]. 陶思吉.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基于GIS的云南省高中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空间评价与分析[D]. 黄永仙.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扶贫APP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贵州省长顺县的调研[D]. 王靖.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9]基于地缘环境视角的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评价研究[D]. 张红梅.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10]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D]. 匡奕敩.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