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纪实“热卖”的文化策应(论文文献综述)
白文硕[1](2017)在《“物的传记”研究》文中认为“为物立传”的书写方式可谓是一种独具情思的诗学理想,“物的传记”研究既是对这种书写方式的研究,也是对这种研究类型的再研究与再辨析。其理论基础连结着阿帕杜莱、科比托夫、迈尔斯、福罗等人的研究观点;其材料基础多见于近三十年多来一系列历史性的、谱系化的、文本簇式的,带有传记特征的物的书写文本;其研究的可行性与目的则是要通过“关联——结合式研究”从整体上将零散的、片段式的传记材料融会贯通并进行深入的“物的传记”研究。“物的传记”认为物具有独立的生命性以及独特的意义与价值,这种研究物的观点并不是要全面否定人作为行为主体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将物原本非精神性的、不具观念意识、也非心灵构造的实体特征能够放置到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之中,使其与人能够策应联合并达到一种相对平等的状态。对于“物的传记”的研究,不仅要关注物与社会、文化的结合之处,也要注重人/物关系的体察与思考。论文由绪论部分、正文部分和结语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含四章。绪论首先从“物的传记”研究的研究背景——物质文化研究谈起,并对“物的传记”研究这一问题的缘起做了相应的铺垫与梳理;而后对“物的传记”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整理,明确选题范围;最后介绍章节内容与行文思路。第一章,物质文化研究中的“物的传记”。这一部分分别由“物的传记”的物质性、文化性、生命性、过程性四节内容组成,主要目的是通过这几个大的维度来对“物的传记”进行总体把握。“物的传记”的物质性维度无疑是明晰的,这就将其定位为物质文化研究的分支提供了相互连属的确证性。“物的传记”的文化性同“物的传记”的物质性相互联系、一体两面式的关系使得“物的传记”研究牢固地定位于物质文化研究的框架之内。“物的传记”的生命性这一部分既是对物质文化研究的回应,也是突出物的生命性特征,而这里的生命性特征更加注重的是对物的历史、变迁以及动态化的关注,也就意味着其生命性特征在于物参与人类历史变迁所体现出来的主体性价值以及对人类历史命运的改写。正是在这一过程之中,物帮助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主导了人的进化,但另一方面,人类在利用物的同时也被物所利用。由此,“物的传记”的过程性研究就成为不得不关注的内容,本小节主要从当代物质文化研究中的常见议题“科学技术”与“人文新变”两方面来谈,这两方面的发展变化突出了“物的传记”过程性的维度特征。第二章,“物的传记”的文本表征。“物的传记”研究离不开各类文本表征,正是这些文本表征记忆着物的主体性价值与物的生命过程。由此,这一部分的重心是通过文学文本表征、文化文本表征及影像文本表征三个方面对“物的传记”的呈现,研究各类文本中的“物的传记”的表征形式及其这种形式背后的价值体现。物在不同的文本表征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应用价值,这些文本成就物的文化意义,展现和建构物的主体性价值,形成其自有的文化功能,而这一切都是也只能是通过个别的具体的物的叙事来进行的。因此,这一章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具体的文学文本来认识物所承载的文化意义,通过对文化文本的分析来研究物的文化功能及其展现,也通过影像文本来看物与科技的结合以及人与物的关系。第三章,“物的传记”的诗学内涵。传主问题与传记文类问题都是“物的传记”研究中独具特色的内容,二者共同阐释“物的传记”的诗学内涵。一方面,在“物的传记”中,传主并非是常规意义上静止的实体之物,而是选择文化渗透、观念影响与审美观照之下的物来作为“物的传记”中的传主。另一方面,传记这一文学类型,在“物的传记”当中并没有发挥传统文类的全部作用,所以“物的传记”也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标准文学体裁,作为传记文学的亚类,“物的传记”最终是要形成带有“物性诗学”意义并兼具物性表征的传记文类。另外,将传统传记形式人物传记与“物的传记”进行各个方面的比较来突出“物的传记”的文类特征。最后一节“物的传记”的总体特征,是通过“非此即彼”的比较方法来界定的,尽管这种方式有些简单化,但却更易从整体上把握“物的传记”的特征。第四章,“物的传记”的价值意义。在文化领域,“物的传记”主要影响了文化观念、文化心态以及文化性别等方面,它们侧重于物与人的关系探讨。由于这种探讨以物为基准,因而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文化观念、心态等等,也即文化并不仅仅只是人的文化,更是物的文化。在文学领域,由于“物的传记”这种研究视角的出现,使得一方面文学将自身的虚构性特征渐趋弱化而增加对历史真实性的期待,另一方面也使得当代文学研究注重自身的研究方向从原本的社会事实论向文化建构论推进,且物质的向度更为明显。结语部分,对上述章节进行总结并进一步肯定“物的传记”研究的优势与贡献,并对这一研究提出批判性的意见,从而对“物的传记”研究做总结归纳式的评价。
李康生,卢康[2](2015)在《再论电影是什么》文中研究表明电影本体是关于"电影是什么"哲学层面的探索,是形而上的哲思,而非形而下的策略。本体如同理念,是一切行动的先导,衡量是非对错的依据与价值标准。电影本体类同于世界观,而观念则是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电影本体的缺席,意味着世界观的缺席,没有世界观,如何能有方法论?
崔慜知[3](2014)在《基于语言象似性的汉语单音节动词重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语言象似性理论谈论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在语言象似性所具有的基本概念基础上,探讨关于汉语单音节动词重叠的问题,所讨论的内容包括:第一、动词复数问题及动词重叠基本语义;第二、瞬间动词的重叠问题;第三、动词重叠“看看”和动词“看”的语义关系模式以及之间的语义复杂性;第四、“V一V”是否是重叠形式的问题;第五、动词重叠的词汇化趋向;第六、韩语副词“jom”和动词重叠共有的语义功能。第一章是绪论。首先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然后简介前人动词重叠研究的概况和本文的主要理论背景——语言象似性理论,最后对创新点、存在的困难予以说明。第二章主要关注的是汉语动词重叠具有的语言象似性现象,我们讨论动词重叠的语义是从数(number)的概念出发的。动词所具有的的数范畴和动词重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通过动词的数特征,我们可以得出汉语动词重叠所具有的基本语义功能。我们可以把动词重叠的语义分成两类:内部语义;外部语义。第三章着重谈论的是瞬间动词不可重叠的原因。现代汉语中瞬间动词为按时间概念分类而来的一个动词小类,我们再把瞬间动词分成复数瞬间动词和单数瞬间动词,瞬间动词和时间因素有密切关系。我们通过时体的搭配及时间副词的分析挖掘出两个不同的瞬间动词所具有的特征。然后通过事件意义和轻动词的区别得到瞬间动词和动词重叠不相容的原因。第四章考察“看看”所具有的语义变化,首先考察动词“看”的语义特征,正是因为“看看”是动词“看”的重叠形式。虽然“看看”经历了一些嬗变,但是我们还是把它的基本功能视为重叠,即表示动作复数。通过分析“看看”和“看”的语义特征,把“看看”分为四种:看看1;看看2;看看3;看看4。第五章基于语言象似性理论讨论“V一V”所具有的的特征。我们先通过考察“V一V”和同形动量词组合“V一V”特征比较,得出“V一V”不是动量组合的结论。还有将“V一V”和单音节动词重叠“VV”相比,认为“V一V”也是动词重叠形式之一。第六章探讨的是动词重叠的词汇化现象,通过重新分析,动词重叠词汇化了。动词重叠承担两个词分别都具有的功能,这样动词重叠才能完全表达自己所具有的的语义,同时也具有完整的功能。动词重叠的词汇化导致外部和内部都发生了变化,又引导了象似度的变化。第七章为从类型学的角度考察其他语言的动词重叠,有的学者认为汉语动词重叠具有非象似性,还有其语义是汉语具有的个性。但是通过其他语言中动词重叠的语义分析,我们挖掘出这不只是在汉语发生的语言现象,其他语言也有类似现象。我们还通过不存在动词重叠的韩语分析,更确定汉语动词重叠的基本语义确实是具有象似性的。在韩语当中的副词“jom”可以表示汉语动词重叠语义,而且韩语“jom”蕴含我们所谓的动词重叠的基本语义。第八章为结论。
杨坤洋[4](2011)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执政安全是指政党执政不存在威胁或受到内外执政风险影响下仍能保持执政地位。政党执政安全问题是关系社会治乱、国家安危和政党兴亡的根本问题。在典型的政党-国家-社会框架中,一个高效有力的政治权力中心是任何政治系统有效运转所须臾不可缺少的,而政党无异于一个名副其实的政治权力推手,这是当代政党政治的内在逻辑和必然结果。但是,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工具,没有一种政党规范是万能的,政党危机几乎贯穿在政党政治的整个历史演进历程中。生发于社会的政党,一旦掌握了公共权力,就可能因滥权而傲踞在社会和国家之上。随着政党自身作为“整合的工具”功能的弱化甚至丧失,政党就会从“冲突的力量”变身为“冲突的对象”,最终演绎了世界范围内政党危机的重重悲情。共产党执政后,会不会丧失政权?这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敏感话题,但却是一个不期而至、不请自到、无以回避的现实问题。“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①新世纪以来,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意识实现了新的自觉。盛世而作“危言”,从历史和逻辑上理顺党的执政安全问题,这是本研究关心的核心问题。政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是社会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为方法论指导,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形成和研究进行了系统考察,以求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主要采用体系式研究与问题式研究相结合、系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展开研究论证,强调分析与综合、定性与定量、局部与整体、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理论与经验、精确与近似、科学理性与艺术直觉等的多重结合。论文遵循由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逻辑顺序来谋篇布局,贯穿论文的主线是执政党自身状况、社会对政党的执政认同、公共权力状况和外部干预应对的“四位一体”分析工具。为了避免从原理、原则出发拼凑事实的研究歧途,问题的开放和开放的问题是本研究力求坚持的研究路向。论文共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由六章组成。绪论阐述了研究的缘起、意义、方法和思路,重点梳理了当前国内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研究状况,并进行了简单评介。第一章旨在完成政党执政安全的一般理论建构。以政党政治的由来与走向为切入点,立足于政党执政的经验性、科学性探求政党执政的内在逻辑,通过考察政党政治危机从反思维视角提炼政党执政不安全的类型形态。第二章旨在建构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基础理论。先勾勒了古今中外执政安全的理论渊源,接着从政党-国家-社会的范式分析和提炼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规定,最后导出“四位一体”的分析工具,即执政党自身状况、社会对政党的执政认同、公共权力状况和外部干预应对。第三章梳理了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三次局部执政,考察了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对执政安全的初步探索。第四章全面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后党执政安全的演进与发展,初步梳理了党执政的规律性和鉴戒性。第五章立足于党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执政使命,系统地分析了新形势下党执政安全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与考验。第六章初步提出了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安全的对策思路。要而言之,论文尝试以政治学范式对传统的党建理论框架进行结合,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概念与内涵作了初设,创新了问题的逻辑框架和分析工具,并基于对党执政历史形态新的考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当然,就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而言,论文还留下了丰富的拓展空间,如政党执政安全一般原理的进一步提炼,不同性质政党执政安全的比较研究,古今中外执政安全思想、制度和文化的梳理以及多学科方法的集成。
谢仁敏[5](2010)在《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文中认为这是一篇尝试“文学低潮期”研究的探索性论文,分析样本是宣统朝小说界,核心任务是勾勒“低潮期”小说界的运行状况及其演变轨迹,考察彼时的小说界为何陷入“低潮”,又如何为酝酿“高潮”作预前准备。论文主要分四大板块:导论——中国本土小说研究编(1—7章)——海外华文小说研究专编(末章)——附录。此外,若干章添设“附论”,为该章话题的延伸。导论,主要阐释基本研究思路,厘清基本概念,概述宣统朝小说界运行轨迹的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例如,某些文学常规在宣统朝如何“走样变形”、评判晚清小说适用的价值标准、海外华文小说的独特参照价值等。“附论”包括前人研究评述、未来研究走向以及选题缘由,最后提出关于“文学低潮期”研究的命题。第1章,通过数理分析和文献考察得出结论:从宣统朝开始,晚清小说迅猛发展的势头被遏制,陷入一个约为时五年的“低潮期”。其原因是政局动荡、小说内部机制失衡,两者导致“小说界经济危机”,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本章重点是对中国小说史上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进行考察,论证该命题成立的可能性。“附论”则进一步延伸,提出影响小说演变的“第三种力”命题,并以此考察《域外小说集》传播失利的原因,提出最新的看法。第2章,提出将三大小说载体区别对待、相互比照的命题并阐释其意义,讨论低潮期中单行本、期刊、日报三大载体小说的博弈、调适以及各自发展模式的最终确立。第3章,通过数理分析发现肇始于宣统朝前夜的一个特殊现象——翻译小说与自撰小说比例出现逆转,从小说发展驱动力角度切入,考察两者易位的深层原因,并勾勒其渐变过程。第4章,勾画晚清小说理论界的“三派一群”格局,重点讨论其在低潮朝如何演进和调适。大致情况是“社会派”勉力支撑场面,但疲态渐显;“美学派”几乎集体失语;“现代派”理论前卫新颖,但收效甚微;“消闲群”寻求“正当性”之呼声日高,但理论建设乏善可陈。第5章,考察低潮期中的作家众生相。“小说界经济危机”(低潮期)对作家生活、心理造成之冲击甚大,部分作家选择离开,部分选择留守。论文重点考察留守群体的文学选择及其生存状态,最后以陆士谔为样本进行个案考察。“附论”是关于陆士谔的一组考辨文字。第6、7章,作品研究专题。论文将宣统朝小说作品大致归纳为四大类型:旧小说、“新消闲小说”、“时闻小说”和“先锋实验”小说。论述各个类型作品的特征,重点考察其在低潮期中如何加速演变、调适及其未来走向,并将之置于传统旧小说与“五四”时期小说(包括新、旧小说)的历史坐标中,对其文学史地位作出大致描述。第8章,海外华文小说专编。论文将晚清华文小说大致划为四大板块:中国本土、东洋、南洋、北美。本章以中国本土为参照中心,通过联系和比照,重点勾描后三者小说界的发展历程、文史地位及其作品特征,并考察当时境况下各板块小说“本土性”的生成有无可能。附录,含统计表和“宣统朝小说编年”(合作),将披露一批最新的统计数据和新发掘的近代华文小说文献。
高方[6](2002)在《社会纪实“热卖”的文化策应》文中研究指明在文学不再显赫的今天 ,社会纪实这一特殊文体却异军突起 ,形成“热卖”境况。在商业语境中 ,报刊社敢于大胆投入资金 ,吸引优秀作者 ,进而与读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供需关系 ,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在文化语境中 ,纯文学在客观上造成的阅读障碍必然促成读者的疏离 ,而自由选择的结果势必是通俗热闹的社会纪实惹人青睐
二、社会纪实“热卖”的文化策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纪实“热卖”的文化策应(论文提纲范文)
(1)“物的传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研究背景及问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内容 |
三、选题的写作思路及章节内容 |
第一章 物质文化研究中的“物的传记” |
第一节“物的传记”的物质性 |
一、物质文化研究中的“物” |
二、人/物关系的物质性 |
三、物质性之于“物的传记” |
第二节“物的传记”的文化性 |
一、物质文化研究中的“文化” |
二、物质的精神性与文化的物质性 |
三、文化性之于“物的传记” |
第三节“物的传记”的生命性 |
一、物的生命历程 |
二、物的社会属性 |
三、生命性之于“物的传记” |
第四节“物的传记”的过程性 |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物的传记” |
二、人文新变的可能与“物的传记” |
第二章“物的传记”的文本表征 |
第一节“物的传记”的文学文本表征 |
一、载体物——器物样态的呈现与文化尊严的凝聚 |
二、圣物——器物功能的延伸与文化价值的判断 |
三、否定物——器物价值的体现与文化意义的彰显 |
第二节“物的传记”的文化文本表征 |
一、“物证”功能 |
二、“物建”功能 |
三、“物治”功能 |
第三节“物的传记”的影像文本表征 |
一、科幻电影中的“人/物”关系之维 |
二、科幻电影中身体的物质性 |
三、科幻电影中的英雄物化 |
四、科幻电影中超人文主义的物性表达 |
第三章“物的传记”的诗学内涵 |
第一节 传主的多样化 |
一、文化渗透下的传主 |
二、观念影响下的传主 |
三、审美观照下的传主 |
第二节 人物传记与“物的传记” |
一、传记文类中的“经典”与“非经典” |
二、人物传记与“物的传记”比较 |
第三节“物的传记”的总体特征 |
一、远离抽象,偏重具体 |
二、远离中心,偏重日常 |
三、远离整体,偏重个性 |
第四章“物的传记”书写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物的传记”在文化领域的价值意义 |
一、文化观念的更替 |
二、文化心态的变化 |
三、文化性别的调整 |
第二节“物的传记”在文学领域的价值意义 |
一、作为文学理论批评范式的“物的传记” |
二、文学虚构性的式微与历史真实性的加强 |
三、当代文学研究从社会事实论向文化建构论推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再论电影是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3)基于语言象似性的汉语单音节动词重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能重叠动词的范围 |
1.2.2 动词重叠的形式 |
1.2.3 动词重叠的语义特点 |
1.2.4 动词重叠句法功能 |
1.2.5 动词重叠“VV”的产生 |
1.3 理论介绍 |
1.3.1 语言象似性的基本概念 |
1.3.2 语言象似性分类 |
1.3.3 重叠和语言象似性 |
1.4 采用的理论框架及语料来源 |
1.4.1 采用的理论框架 |
1.4.2 语料来源 |
1.5 研究对象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1.7 存在的困难 |
第二章 “VV”式的基本语义 |
2.1 动词的复数表达 |
2.1.1 关于动词复数的研究 |
2.1.2 语言的动词复数表达 |
2.1.3 汉语动词的复数标记 |
2.1.4 从象似性基本概念看“VV” |
2.2 时间延续性表达 |
2.3 心理距离的表达 |
2.4 外部语义 |
2.4.1 减少义 |
2.4.2 尝试义 |
2.5 小结 |
第三章 瞬间动词的重叠 |
3.1 从动词分类看的瞬间动词 |
3.2 瞬间动词的分类 |
3.2.1 单数瞬间动词 |
3.2.2 复数瞬间动词 |
3.3 从轻动词看的瞬间动词 |
3.3.1 事件意义 |
3.3.2 轻动词 |
3.3.3 轻动词与瞬间动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看看”的语义特征 |
4.1 “看”的语义变化 |
4.1.1 动词“看”的义项及其特征 |
4.1.2 助词“看”的特点 |
4.1.3 “看”的语义网络 |
4.2 “看看”的语义变化 |
4.2.1 “看看”的语义分类 |
4.2.2 “看看”的行、知、言域 |
4.2.3 “看看”的语用象似性 |
4.3 小结 |
第五章 动词重叠“V 一 V” |
5.1 关于动量词的理解 |
5.2 与动词重叠有关的动量组合研究 |
5.3 “V 一 V”与动量组合的矛盾 |
5.3.1 V 一 V 与 V 一趟 |
5.3.2 V 一 V 与 V 一量 |
5.3.3 V 一 V 与 VnV |
5.3.4 动词重叠 V(一)V 与量词重叠 V(一)V |
5.3.5 V(一)V 与“动+数+量”的语义差别 |
5.4 “VV”与“V 一 V” |
5.4.1 句法特征 |
5.4.2 语义功能 |
5.4.3 动词重叠的祈使义功能 |
5.5 小结 |
第六章 单音节动词重叠的词汇化 |
6.1 汉语动词重叠的词汇化现象 |
6.1.1 形容词化 |
6.1.2 副词化 |
6.1.3 动词化 |
6.1.4 名词化 |
6.2 动词重叠重新分析的途径 |
6.2.1 “VV”的重新分析 |
6.2.2 “V1”和“V2”的边界 |
6.2.3 “V1V2”边界的消弱 |
6.2.4 “V1v2”的词化 |
6.3 动词重叠词汇化与语言象似度 |
6.4 小结 |
第七章 汉语动词重叠与韩语“jom”比较 |
7.1 动词重叠的普遍语义 |
7.2 韩语的重叠现象 |
7.3 韩语“jogeum”和“jom” |
7.4 韩语“jom”的语义功能 |
7.5 汉语动词重叠基本语义与韩语“jom”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动词重叠表示“动作复数”的其它语言 |
附录2:《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可重叠单音节动词 |
附录3:《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可重叠双音节动词 |
附录4:《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不可重叠单音节动词 |
附录5:《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不可重叠双音节动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评价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局限 |
第一章 政党执政安全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政党政治的由来与走向 |
一、政党的起源 |
二、政党的内涵 |
三、政党制度的概念与特点 |
四、政党政治的走向 |
第二节 政党执政的内在逻辑 |
一、政党、国家与社会的逻辑关系 |
二、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定 |
第三节 政党执政安全的基本内涵 |
一、相关概念的考察与准备 |
二、政党执政安全的基本内涵 |
三、政党的执政不安全模式类型 |
四、政党执政安全的致因分析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理论渊源 |
一、中国古代执政安全思想评介 |
二、西方近现代执政安全思想评介 |
三、马克思主义执政安全思想评介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内在规定 |
一、革命党、领导党和执政党的考辨 |
二、正确处理政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一种中国逻辑的思考 |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基本内涵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研究的工具理论 |
一、作为分析工具的执政党自身状况理论 |
二、作为分析工具的执政认同理论 |
三、作为分析工具的公共权力理论 |
四、作为分析工具的外部干预理论 |
第三章 局部执政条件下党对执政安全的探索 |
第一节 苏维埃时期党执政安全的初步探索 |
一、苏维埃时期党的自身状况 |
二、苏维埃时期党的执政认同状况 |
三、工农民主政权的权力状况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党执政安全的创新 |
一、抗日战争时期党的自身状况 |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执政认同状况 |
三、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状况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党执政安全的拓展 |
一、解放战争时期党的自身状况 |
二、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执政认同状况 |
三、人民民主政权的权力状况 |
第四节 局部执政时期的外部干预应对 |
第四章 建国后党执政安全的演变与发展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党执政安全的演进与畸变 |
一、建国初期党执政安全的奠基与夯实 |
二、中共八大后党执政安全的曲折发展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党执政安全的破坏衰减 |
四、改革开放前对外部干预的应对状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执政安全的巩固和创新 |
一、改革开放前期党执政安全的巩固 |
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党执政安全的发展 |
三、全面建设小康时期党执政安全的创新 |
四、改革开放以来对外部干预的应对 |
第三节 执政经验的总结与执政规律的探索 |
一、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
二、对执政规律的探索与把握 |
第五章 新形势下党执政安全的现实考量 |
第一节 党的历史方位与执政使命 |
一、党处于新的历史方位 |
二、新形势下党的执政使命 |
第二节 新形势下党自身状况的考量 |
一、新形势下党的思想建设 |
二、新形势下党的组织建设 |
三、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 |
四、新形势下党的制度建设 |
五、新形势下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考量 |
第三节 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认同考量 |
一、贫富差距和社会公平问题销蚀党的执政认同 |
二、利益整合状况对党执政认同的影响 |
三、执政党意识形态认同现状与问题 |
四、民族宗教问题上的执政认同 |
五、“维稳”的异化和膨胀在侵蚀党的执政认同 |
第四节 新形势下公共权力状况的考量 |
一、新形势下党的权力状况考量 |
二、新形势下党与人大关系的考量 |
三、新形势下党与政府关系的考量 |
四、新形势下党与政协关系的考量 |
第五节 新形势下的外部干预考量 |
一、西方对中国进行外部干预的本性不会变 |
二、新形势下经济政治干预的考量 |
三、信息时代条件下意识形态干预的考量 |
第六章 巩固和维护党执政安全的思路探析 |
第一节 有效治理腐败是党执政安全的核心 |
一、腐败问题是当前党执政安全面临的重大威胁 |
二、当前有效治理腐败面临的主要困境 |
三、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打赢反腐败人民战争 |
第二节 民生、民主与发展同频共振,夯实民心基础 |
一、民生是维护和巩固党执政安全的根本 |
二、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保障 |
三、以民生财政的建构为突破口,破解社会改革难题 |
四、构建民生法治体系,加强民生的法治保障 |
第三节 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公权力的有效制约 |
一、权力有效制约的内在逻辑要求 |
二、完善权力监督机制,实现党内外监督一体化 |
三、以政府体制改革作为当前政治变革的突破口 |
第四节 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应对外部干预 |
一、维护经济、社会的发展安全,夯实应对外部干预的硬实力 |
二、维护政治、文化的发展安全,夯实应对外部干预的软实力 |
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应对外部干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附论 前人研究简评与若干问题的思考 |
第一章 宣统小说界:陷入低潮 |
第一节 低潮来袭 |
第二节 政局动荡冲击 |
第三节 小说内部机制失衡 |
第四节 "小说界经济危机" |
附论 试论推动晚清小说演进的"第三种力" |
第二章 单行本·期刊·日报:小说发展模式的分化与确立 |
第一节 不同载体对小说市场的回应 |
第二节 载体差异与小说发展模式的分化 |
第三章 翻译·自撰:形势大逆转 |
第一节 翻译小说驱动力的逐年消解 |
第二节 改造翻译小说的尝试 |
第三节 自撰小说驱动力的逐年增长 |
第四章 理论界嬗变:多声合奏,合而不和 |
第一节 力撑场面的"社会派" |
第二节 旗偃鼓息的"美学派" |
第三节 蓄势潜行的"现代派" |
第四节 风头渐劲的"消闲群" |
第五章 小说低潮期中的作家众生相 |
第一节 作家的生存策略及其文学选择 |
第二节 典型个案:"小说大家"陆士谔 |
附论 陆士谔着作考辨及其他 |
第六章 旧小说复兴与新小说调适 |
第一节 "革命"尚未成功:旧小说卷土重来 |
第二节 启蒙与娱乐杂交:"新消闲小说"的勃兴 |
第七章 新文学因子的孕育与萌蘖 |
第一节 新闻与小说联姻:"时闻小说"的渐兴及其意义 |
第二节 艰难的"先锋实验":新小说的新选择 |
第八章 晚清海外华文小说研究 |
第一节 东洋板块 |
第二节 南洋板块 |
第三节 北美板块 |
结语 |
附录一:中国近代小说发表量年度分布表 |
附录二:近代以"小说"命名的部分报刊 |
附录三:晚清中文报刊相关统计表 |
附录四:晚清出版机构小说出版量统计表 |
附录五:晚清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统计表 |
附录六:晚清报刊小说发表情况统计表 |
附录七:宣统朝小说编年 |
上编 中国本土 |
《白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北京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北京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北京醒世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渤海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沧浪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长春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大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大同白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帝国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法政浅说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法政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改良婚嫁会月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广粹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广东劝业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桂林官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国民白话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国民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国事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汉口中西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杭州商业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吉长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晋阳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菊济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两日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疁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民视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南越报》附张与小说相关编年 |
《女学生》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七十二行商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浅说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绍兴医药学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时事新报月刊》与小说相关编年 |
《顺天时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四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天铎》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天铎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天趣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通问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图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图画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图画新闻》与小说相关编年 |
《吴声》与小说相关编年 |
《厦门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笑林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新世界画册》与小说相关编年 |
《新中华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醒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学生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羊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医学世界》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医学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约翰声》与小说相关编年 |
《浙江白话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浙江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正宗爱国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国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华民国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外实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西医学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下编 海外 |
《槟城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华字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南洋总汇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星洲晨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西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兴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社会纪实“热卖”的文化策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体界定及热卖境况 |
二、商业语境下的日常消费 |
(一)、报刊社的商业考虑。 |
(二)、写作者的劳动回报。 |
(三)、读者的阅读需求。 |
三、平民视线中的文化许可 |
(一)、纯文学——存在阅读障碍。 |
(二)、社会纪实——吸引读者自选。 |
四、社会纪实“热卖”的文化策应(论文参考文献)
- [1]“物的传记”研究[D]. 白文硕. 兰州大学, 2017(01)
- [2]再论电影是什么[J]. 李康生,卢康. 电影艺术, 2015(03)
- [3]基于语言象似性的汉语单音节动词重叠研究[D]. 崔慜知. 上海师范大学, 2014(12)
- [4]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D]. 杨坤洋.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5]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D]. 谢仁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6]社会纪实“热卖”的文化策应[J]. 高方. 绥化师专学报,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