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会计法》的几点准备(论文文献综述)
薛花花[1](2021)在《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企业的经营发展角度来看,采购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起点,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发展,因为采购成本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利润,所以经营管理者需要考虑如何提升采购效率,以此来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许多企业开始使用ERP系统,这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逐渐发生变化,但是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协调内部控制与ERP系统的关系,也成为了企业发展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选择电气行业作为研究主体,在已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本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论述,选择电气行业的D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D公司物资采购管理的现状以及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现状;然后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COSO内部控制框架、采购内部控制理论基础、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D公司采购内部控制。从内部控制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和D公司具体情况,提出SAP系统下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的优化措施,包括控制环境的优化、风险评估的优化、控制活动的优化、信息与沟通的优化以及监督的优化等。本文的研究有利于D公司明确SAP系统下物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加强企业经营的稳健性。对于电气行业的其他企业,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凤凤[2](2014)在《清末责任内阁的设立与利益集团博弈》文中研究表明任何一次政治改革都是对权力、利益的再分配,必然会引起各方政治力量的利益冲突。清政府在政治改革中,试图按照三权分立原则设立责任内阁,但建立的新内阁却名不副实,其中原因众多,而利益集团围绕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展开的博弈是重要原因。清政府在1906年宣布预备立宪后,设立责任内阁被纳入决策范围。废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是对行政中枢机构的权力与利益调整,在此引起的博弈也尤为激烈,各利益集团的博弈对责任内阁的设立、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利益集团博弈推动了责任内阁的设立。因为各利益集团都把设立责任内阁看成是扩展自身实力的机遇,在内阁总理大臣尚未确定之前,各个上层政治力量的核心人物都有可能担任总理大臣,因此都不会错过扩充自身势力的机会,在设立责任内阁问题上成为主导者或推动者:另一方面,当责任内阁的设置不符合自身利益甚至危害到自身利益时,一些利益集团就开始阻挠责任内阁的设立,或者通过影响最高统治者来中断这一行动;当两个集团势力不相上下时,只能通过相互妥协,出台面目全非的内阁官制,以迎合各方需求,因此利益集团博弈又制约了责任内阁设立的进程。总起来说,制约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正因为利益集团的影响,责任内阁的设立过程一波三折。1906年的丙午官制改革中,奕袁集团主持中央官制厘定,制订了责任内阁制,但由于满人、御史、太监等群体害怕改革损害自身利益,组成了反奕袁集团联盟,最终说服慈禧太后放弃责任内阁制。这次设立责任内阁活动虽然在奕袁集团的主导和推动下开始谋划,但最终因慈禧太后的强力干预而被迫中断。宣统朝,载沣上台后,任用亲贵掌权,形成了少壮亲贵集团,他们加强中央集权,损害了地方督抚的利益,地方督抚多次联衔奏请设立责任内阁,少壮亲贵集团也希望借设立内阁来削弱奕匡集团的势力。在地方督抚的压力和少壮亲贵集团的倡议下,清廷又决定设立责任内阁。内阁官制的制订权虽在宪政编查馆,但其主导权又落入奕匡集团手中。这就引起少壮亲贵集团的不满,他们以分权方法促使载沣修改内阁官制草案,最后设二协理大臣以分内阁总理大臣之权,设弼德院和军谘府以分内阁之权,最终通过奕匡集团与少壮亲贵集团的博弈妥协,最终制定了“暂行阁制”,成立了“过渡内阁”。武昌起义爆发后,皇族内阁被迫解散,成立袁世凯内阁。袁世凯内阁拥有空前的军政大权,这与之前奕匡内阁相比,有很大的进步,在内容与实权上更接近立宪国的内阁。但这很大程度上是袁世凯个人权势的体现,是因势使然,不是因法使然。袁世凯内阁不断扩大权力,而作为监督机关的资政院则不能发挥监督职能,最后整个政府只得听从袁世凯的安排,而毫无招架之力。由此可见,责任内阁成立与否,何时成立,成立什么样的责任内阁,以及由谁担任内阁总理大臣,都是各方政治力量进行明争暗斗的结果。清末政治改革是在“理”与“势”的双重支配下进行的,既有“理”的导向作用,又有“势”的分流与中断。这里的“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顺应世界政治变革潮流,由专制政体改为民主政体。第二,是化除满汉畛域,加强国内民族团结。这里的“势”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国家统治权威与社会舆论的较量。第二,是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各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消长。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不得不顺应世界大势、社会舆论的要求,实行立宪,并制订了一些化除满汉畛域的措施,可谓顺应了“理”的内在需求。但由于“势”的影响,使这些改革活动偏离了原有轨道,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首先是清政府在与社会舆论的较量中占据优势,政府与民间在同一“立宪”命题下,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认识框架对政治改革进行着符合自己意愿的规划和设计,政府以专制思维办立宪,注重立宪与皇权的关系,民间则要求民主,注重权力制衡。政府与民间对立宪的理解和方式选择没有达成一致,清廷按照自己的规划和设计,在保护君权的前提下进行立宪,使政治改革偏离了宪政改革的轨道,退回到专制体制内的官制改革道路上。其次,由于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各利益集团围绕权利、利益展开的博弈与调和,使清政府有限的政治改革屈从于人事变动、现实需求,并不是按照宪政原则、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去考虑,这最终导致政治改革有名无实。
孙建星[3](2004)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面貌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农村金融体系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其突出表现是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弱化。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要调整职能,合理分工,扩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服务范围”。所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无论是从农业所具有的独特产业特征来看,还是从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农业政策性银行产生以前的政策性金融职能履行情况来看,农业背景和金融背景都证明了在我国成立农业政策性银行是必要的、正确的。然而,回顾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与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农业政策性银行在我国仍然处于一个研究、探索的初级发展阶段,以至于在其运行中存在着缺乏法律法规保障体系、资产负债失衡、与财政等部门关系不顺、缺乏金融支农合力、潜在风险突出等问题。究其根源,既由农业政策性银行运行环境的因素,也有农业发展银行自身原因。综合考察分析并借鉴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运行实践经验,强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应从法律保障和监督制约体系、资金来源渠道、职能范围调整、经营管理机制完善等方面分别采取对策。 本文把农业政策性银行现状的研究置于一个历史发展进程中来考察,把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运行实践与国外经验进行对比,通篇贯穿了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而得出结论:为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要通过法律法规建设保证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运行环境,适时调整其业务范围,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创造性地提出利用现有邮政储蓄、社会保障基金以及民间资金、金融市场来拓展其资金来源。
葛东良,孙建星[4](2000)在《实施《会计法》的几点准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实施《会计法》的几点准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会计法》的几点准备(论文提纲范文)
(1)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SAP系统与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
2.1 SAP系统及主要模块介绍 |
2.1.1 SAP系统概念 |
2.1.2 SAP系统中与采购相关的主要模块 |
2.2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2.1 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
2.2.2 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概述 |
2.2.3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 |
2.2.4 采购内部控制概述 |
2.2.5 内部控制与SAP系统相结合 |
2.3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 |
2.3.1 层次分析法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三章 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的现状 |
3.1 D公司基本情况 |
3.1.1 公司概况 |
3.1.2 公司组织结构 |
3.2 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管理现状 |
3.2.1 物资采购规范性引用文件 |
3.2.2 物资采购基本原则 |
3.2.3 部门物资采购职责 |
3.2.4 物资采购流程 |
3.3 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现状—基于五要素进一步分析 |
3.3.1 控制环境现状 |
3.3.2 风险评估现状 |
3.3.3 控制活动现状 |
3.3.4 信息与沟通现状 |
3.3.5 监督现状 |
第四章 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
4.1 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的建立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物资采购内部控制评价 |
4.2.1 构建判断矩阵 |
4.2.2 构建评价指标权重表 |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物资采购内部控制评价 |
4.3.1 确定评分集 |
4.3.2 评分数据收集 |
4.3.3 评价过程 |
4.4 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4.5 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4.5.1 控制环境 |
4.5.2 风险评估 |
4.5.3 控制活动 |
4.5.4 信息与沟通 |
4.5.5 监督 |
第五章 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优化 |
5.1 内部控制优化的基本原则 |
5.2 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优化方案 |
5.2.1 控制环境的优化 |
5.2.2 风险评估的优化 |
5.2.3 控制活动的优化 |
5.2.4 信息与沟通的优化 |
5.2.5 监督的优化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可能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问卷调查一 |
附录二 问卷调查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清末责任内阁的设立与利益集团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清末宪政研究 |
(二) 晚清派系纷争研究 |
(三)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三、理论方法与概念界定 |
(一) 理论方法 |
(二) 概念界定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第一章 责任内阁的思想酝酿与“仿行宪政”的确立 |
第一节 责任内阁思想的演进 |
一、19世纪后期的立宪与责任内阁主张 |
二、20世纪初的立宪与责任内阁思潮 |
第二节 庚子前后的行政权力中枢 |
一、清朝中枢机构的演变 |
二、行政中枢的人事更迭 |
第三节 “仿行宪政”政策的出台 |
一、五大臣对各国政治的整体观感 |
二、五大臣奏请实行立宪与组成责任内阁 |
三、国内外舆论对于清廷预备立宪之反应 |
第二章 丙午中央官制改革中的利益集团博弈 |
第一节 责任内阁制的提出与各利益集团的争论 |
一、责任内阁制的提出 |
二、统治集团内部关于责任内阁制的争论 |
第二节 奕袁集团主导下责任内阁方案的拟定 |
一、奕袁集团的形成 |
二、奕袁集团主导下的内阁官制草案 |
第三节 反奕袁集团联盟与责任内阁制被搁置 |
一、铁良、荣庆和言官的联合反对 |
二、责任内阁制的搁置 |
第四节 中央官制发表后各方反应 |
第五节 中央官制改革后引发的利益集团博弈升级 |
一、新官制发布后的人事变动 |
二、奕袁集团与瞿岑集团的对峙 |
三、奕袁集团与瞿岑集团博弈的升级——丁未政潮 |
四、丁未政潮后的权力格局 |
第三章 宣统朝的权力格局与责任内阁呼声再起 |
第一节 两宫去世与少壮亲贵集团形成 |
第二节 少壮亲贵集团与奕袁集团的进退 |
第三节 责任内阁呼声再起 |
一、光绪三十三年上谕引发的关于责任内阁的争论 |
二、国会请愿运动中督抚关于责任内阁的主张 |
三、立宪派对责任内阁的讨论 |
第四节 责任内阁的催化剂 |
一、谘议局与督抚的矛盾 |
二、资政院与军机大臣的冲突 |
第四章 各方斗争妥协下的过渡内阁 |
第一节 “暂行阁制”的制定 |
第二节 “皇族内阁”的出台 |
第三节 皇族内阁引起的舆论反映 |
第五章 临危受命的袁世凯内阁 |
第一节 皇族内阁的危机 |
一、皇族内阁内部的权力之争 |
二、各省谘议局的联合反对 |
三、资政院临时会议之争 |
四、“铁道干路国有”政策引发政府与民众的正面冲突 |
第二节 “十九信条”的颁布 |
第三节 袁世凯内阁的阁员及权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发表文章 |
后记 |
(3)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0.1 研究的实用价值及理论意义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0.3 研究解决的问题及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1.1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成立背景 |
1.1.1 农业政策性银行成立的农业背景 |
1.1.2 农业政策性银行成立的金融背景 |
1.2 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成立与发展过程 |
1.2.1 农业政策性银行成立过程 |
1.2.2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发展阶段 |
第二章 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作用发挥及存在问题 |
2.1 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所发挥的作用 |
2.1.1 积极发挥信贷杠杆作用,为国家调控粮棉油市场提供支持 |
2.1.2 适时完善信贷政策,积极支持粮棉购销市场化改革 |
2.1.3 采取多种措施,努力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
2.1.4 坚持依法从严治行,全面推进内部规范化管理 |
2.2 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 |
2.2.1 整个政策性金融体系缺乏管理和运营的法律 |
2.2.2 资产-负债关系失衡 |
2.2.3 政策性金融与财政、中央银行、计委等部门的关系没有理顺 |
2.2.4 缺乏金融支农合力 |
2.2.5 经营效益不高,潜在风险很大 |
2.2.6 业务范围调整与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不同步 |
2.2.7 内部管理模式不够成熟 |
2.3 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实证研究与经验借鉴 |
3.1 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概况 |
3.1.1 法国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
3.1.2 美国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
3.1.3 日本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
3.1.4 韩国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
3.1.5 印度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
3.2 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成功运行的基本条件 |
3.2.1 兼顾市场规律 |
3.2.2 明确政策目标 |
3.2.3 完善管理机制 |
3.3 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经验借鉴 |
3.3.1 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组织建设 |
3.3.2 多种渠道筹集农业政策性资金 |
3.3.3 通过立法对农业政策性金融进行支持和保障 |
3.3.4 农业政策性金融得到了许多优惠政策的支持和保护 |
3.3.5 通过农业合作金融组织农业保险配合农业政策性金融开展工作 |
第四章 进一步发挥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作用的对策研究 |
4.1 健全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法律保障和监督制约体系 |
4.1.1 建立政策银行专门法 |
4.1.2 加紧制定和实施农业政策性银行管理条例 |
4.1.3 强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监督机制 |
4.2 适时拓展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 |
4.2.1 增加财政性资金来源所占比重 |
4.2.2 动员民间和社会资金的投入 |
4.2.3 积极开展金融市场融资 |
4.3 进一步调整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范围 |
4.3.1 职能调整原则 |
4.3.2 职能调整定位 |
4.3.3 职能调整范围 |
4.4 不断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经营管理机制 |
4.4.1 强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核算意识 |
4.4.2 进一步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组织管理体制 |
4.4.3 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履行职能的配套措施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实施《会计法》的几点准备(论文参考文献)
- [1]SAP系统下D公司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研究[D]. 薛花花.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清末责任内阁的设立与利益集团博弈[D]. 李凤凤.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3]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孙建星. 郑州大学, 2004(04)
- [4]实施《会计法》的几点准备[J]. 葛东良,孙建星.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