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V系统中载噪比的测量

CATV系统中载噪比的测量

一、有线电视系统载噪比的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邱海彬[1](2021)在《浅谈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维护》文中指出本文就有线电视数字化后网络的日常维护谈谈本人多年来在广电一线工作的一些经验,供同行们参考。

顾跃[2](2020)在《秦皇岛广电双向光纤网络改造设计与干线故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皇岛的有线电视发展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手段的不断更新,有线电视的网络信号不局限于传送模拟信号,已经发展到传送数字电视信号、高清电视信号、宽带的双向回传信号乃至全光信号。随着信息量的激增,原始传输方式再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适应潮流发展和社会需求,有线电视传输网络也在发生变化。当前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深入,5G技术的全面发展和应用,对于有线电视行业来说既是个挑战也是一次难得机遇,新政策的实施使广电网络有了开展新业务的可能。本文就改进落后的设备和技术、运用新的技术以及更合理的对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展开了相关工作。首先,以秦皇岛有线电视的网络结构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研究,对网络传输方式进行合理规划设计。论文完成了秦皇岛广电网络市区部分主干线网络的光缆结构设计、农村农网的双向网络设计和分机房内上行光电系统的结构设计,为拓展新的业务打下重要基础。其次,分析了当前秦皇岛广电网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在新的环境下有线电视行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并针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一些建议。最后,分析了秦皇岛广电网络的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案例,重点论述了如何使用CMTS系统排查噪声,优化网络环境,解决日常故障以及遇到光缆突发大故障时,如何快速定位故障位置,进行排查和抢修,从而保障传输正常进行。

秦顺友[3](2020)在《地面站系统G/T值测试方法综述》文中提出G/T值是地面站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选择一个合适的测试方法对于精确测量和正确表征系统特性非常重要。简述了地面站系统G/T值的基本概念,系统总结了地面站系统G/T值测试方法,这些方法包括间接法、载噪比法、射电天文法和比较法。论述了各种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应用的局限性,并对其测量误差进行了简单论述。最后,对各种测量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为地面站系统工程师选择合适的G/T值测试方法提供参考。

林志义[4](2019)在《便携式无线广播信号覆盖监测系统的实现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依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建立健全现代化广播电视监测体系的要求,对无线广播信号覆盖监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作为目前无线广播信号覆盖监测常用的监测方式,流动监测车设备成本太高,车载广播监测系统经常出现人工记录数据错漏或丢失的问题。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无线广播信号覆盖监测质量,降低无线广播信号覆盖监测成本,本文设计了便携式无线广播信号覆盖监测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对目前无线广播信号覆盖监测设备使用情况的实际调研,提出了便携式无线广播信号覆盖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对前置接收设备和后台管理系统各个模块的组成进行了功能分析。(2)基于无线广播信号接收原理,利用专用拉杆天线和接收芯片QN8035完成接收模块设计。对处理器模块进行芯片选择、编程设计,完成处理器模块设计。设计电源和USB接口,完成设备的供电以及前置接收设备与手机的连接,进行数据的传输。分析音频信号的编码、解码过程,完成音频编解码模块的设计。通过PCB板的设计完成前置接收设备各模块的组装。(3)通过对软件开发平台及工具的分析,根据后台管理系统的设计要求,为手机APP、UDP通信终端、后台管理终端、数据库等模块的设计开发选择了适合的平台和工具,完成整个软件部分的开发设计。后台管理系统可以为监测人员提供查询数据、调阅地图信息等功能,已采集数据还可以进行保存,监测人员能够据此及时掌握无线广播信号频率的使用情况和干扰的资料及证据。利用本文设计的便携式无线广播信号覆盖监测系统,测试人员在合肥市区和沪蓉高速公路上对安徽广播电视台传输的无线广播信号(调频90.8MHz)进行了实地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监测系统能够获取不同环境中无线广播信号的频率、场强、信噪比等参数,能够对附近非法电台以及其它干扰源进行有效的测向定位,对无线广播信号能够进行有效的监测监听以及录音保存,还可以进行音频频谱分析。监测系统的前置接收设备可以直接部署在固定点上,并通过公网进行数据传输,不需要配备专门的人员和车辆,能够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自动监测。本文设计的监测系统设备体积小,安装和携带都比较方便,成本较低,监测操作方法简单易行,监测精准度高,具有数据自动保存和传输功能,能够大幅度降低无线广播信号覆盖监测成本,提高无线广播信号覆盖监测质量,同时对净化电磁空间、维护通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曾祥旺[5](2019)在《有线电视光纤网络常见故障解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有线电视网络慢慢覆盖了更广地区。近年来,随着光纤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更新,光纤和相关的光设备被更多地运用到有线电视网络中。正因为运用的广泛性和光纤传输的复杂性,导致使用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光信号故障,很多故障会以新形式出现。因此,为了有效提高有线电视光纤网络的传输率,正确查找、解决故障,高效地排除、维修、维护有线电视光纤网络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王拴祥[6](2019)在《RFoG双向光纤接入系统的应用研究与关键设备的开发》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世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衍生的多媒体业务呈几何级爆炸增长,我国对于宽带速率要求也随之不断增高,100Mbps的宽带速率已经是基本要求,500Mbps接入速率的服务已经面市,政府总理的报告中也多次提及宽带业务要提速降费,因此,互联网宽带接入业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Cable Modem体系为有线电视双向网服役的时间已经有20多年了,是有线电视双向业务网建设的最佳方案。其采用的DOCSIS3.0标准能提供下行1.6Gbps、上行240Mbps的高接入带宽。RFoG双向光纤接入网是一种基于该体系和标准的光传输网络结构,利用RFoG技术进行网络扩容升级是众多解决方案中最经济高效的。本文深入研究RFoG双向光纤接入网相关的各项技术和标准,针对传统RFoG扩容方案的常见故障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制定新的网络升级改造方案,并针对关键设备制定开发方案,完成设备开发。之后将研究的新方案和关键设备部署到试点的现有RFoG网络中进行测试验证,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总结了一套可推广部署的升级版RFoG双向光纤接入网技术方案和应用技术规范。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传统RFoG扩容系统问题进行现场摸排。在DOCSIS3.0标准体系下启用上下行多频点绑定功能后,会出现反向通道载噪比和误码率指标明显下降等问题,导致系统稳定性明显降低。主要原因一是该网络在多频点回传时发生了OBI光差拍干扰问题,从而影响了反向信号质量,二是宽带用户数已经明显超过了网络服务组的承载能力。然后,针对以上问题原因,制定了升级版的RFoG双向光纤接入网方案。一是每个反向服务组选用CWDM标准的不同光波长,这样即使多个光工作站同时发光也不会产生OBI问题,二是根据业务公式计算出合理的服务组规模来满足更高渗透率的业务需求,让网络不再拥塞。并且,针对FTTB和FTTH两种结构分别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方案,计算并规定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技术参数,使得该网络方案能适应国内的大中小城市部署环境要求。其次,开发了一款新型RFoG光工作站,以适应国内的应用需求并降低成本。满足整体方案所制定的反向CWDM回传波长要求,发送光功率和覆盖能力要求。新设备的主要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C/N≥52dB,C/CSO≥65dB,C/CTB≥70dB,反向频宽扩展到85MHz,能提供更大的反向回传带宽。最后,将升级版接入方案和新型设备应用到试点项目现场进行试运行。经过三个月的持续监测,网络运行非常稳定,反向回传信号的信噪比由26dB提升到37dB以上,误码率水平全面提高,极大提高了接入带宽、承载能力和网络品质。本文所研发的RFoG双向光工作站是非常适合新形势和新需求的,既能成为试点地区未来大面积推进网络改造实现FTTB的最佳解决方案,也适合推广到全国各地采用了Cable Modem体系的广电网络,具有较强的科研意义和应用价值。

王涛[7](2019)在《数字电视1550nm全光网传输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规划设计一种数字电视1550nm全光网传输系统方案,并从性能指标、投资、安全运维管理三方面讨论了方案的优劣性。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阐述了数字电视信号必要的系统指标计算,并论证了全光网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刘旭[8](2018)在《广播电视传输系统载噪比和信噪比指标监测》文中指出本文在简介载噪比和信噪比概念基础上,进一步叙述载噪比与信噪比的内在关系,噪声干扰对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节目信号质量的影响,以及载噪比和信噪比技术指标的监测方法。本文将对从事广播电视监测及相关技术人员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叶建华,朱军兵,陈龙,林挺逵[9](2018)在《用公式计算EDFA载噪比指标可行性初探》文中认为为了促使EDFA光放大器载噪比(C/N)OA计算公式实用化,推导给出其便捷计算式为(C/N)OA=56.3+Pi-F,并对该计算公式的可行性作过粗浅探索,初步认为输入光功率Pi在-3至+5 d Bm范围内,可直接用这个公式计算;输入光功率在-3至-8 d Bm时,载噪比计算值偏低1至2 d B,需作修正;输入光功率高于+5 d Bm以后,载噪比指标增量极微,可以忽略。

布利蓉[10](2017)在《有线电视基础网络下行通道故障排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要从对HFC网络[1]的认识、网络故障分类、网络故障查找及常见故障等多角度入手,介绍基于HFC网络基础上的网络下行通道故障排除。

二、有线电视系统载噪比的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线电视系统载噪比的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1 前端的组成和维护
2 干线网的组成和维护
    2.1 平衡输出法
    2.2 倾斜输出法
3 用户终端分配网的组成和维护
4 新时代广电网络的发展方向

(2)秦皇岛广电双向光纤网络改造设计与干线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有线电视光纤网的发展现状
        1.1.1 国外有线电视光纤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1.2 国内有线电视光纤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2 秦皇岛广电网络的现状和组成
        1.2.1 秦皇岛广电系统现状
        1.2.2 秦皇岛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秦皇岛广电双向网络光缆系统分析
    2.1 光纤传输技术的原理及光纤选择
        2.1.1 光纤传输技术的原理
        2.1.2 广电光传输网络的光纤选择
    2.2 秦皇岛广电网络光缆系统分析
        2.2.1 双向网络光缆级别的划分
        2.2.2 秦皇岛广电光缆网络的结构特点
        2.2.3 广电主要业务对干线光缆的需求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秦皇岛广电市区及农村干线规划与设计
    3.1 秦皇岛广电市区干线网络的规划设计
        3.1.1 市区干线网络结构优化调整的主要原因
        3.1.2 市区干线光缆规划方案设计及实施
    3.2 秦皇岛广电农村网络双向改造设计
        3.2.1 秦皇岛广电农村网络发展现状
        3.2.2 三村双向网络改造方案设计及分析
        3.2.3 滤马庄村双向网改造设计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秦皇岛广电网络上行平台设计
    4.1 上行平台的设计思路
    4.2 分中心机房的上行射频分配监测系统
    4.3 分中心上行射频混合系统
    4.4 分中心CMTS下行信号接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秦皇岛广电双向光纤网络干线故障分析
    5.1 秦皇岛广电网络面临的问题
    5.2 上行通道干扰及解决方案
        5.2.1 上行通道噪声干扰的来源
        5.2.2 回传噪声的抑制
        5.2.3 通过CMTS设备查找噪声
    5.3 主干线光缆网络的维护
        5.3.1 光缆故障的产生原因
        5.3.2 光缆故障的排查及处理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地面站系统G/T值测试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间接法测量G/T值
2 载噪比法测量G/T值
3 射电源法测量G/T值
4 比较法测量G/T值
5 G/T值测量方法的比较
6 结束语

(4)便携式无线广播信号覆盖监测系统的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方法
    1.5 本文工作
        1.5.1 研究内容
        1.5.2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无线广播信号监测系统相关技术综述
    2.1 无线广播信号接收技术
    2.2 无线广播信号场强
        2.2.1 场强的定义
        2.2.2 无线广播信号场强测量的种类
        2.2.3 场强的测量方法
        2.2.4 无线广播信号场强测量准确度的要求
        2.2.5 场强与信号强度的关系
    2.3 无线广播信号的信噪比
        2.3.1 信噪比
        2.3.2 无线广播信号播出运行状态监测
    2.4 无线广播信号监测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线广播信号监测系统设计与分析
    3.1 总体架构设计
    3.2 前置接收设备设计
        3.2.1 FM天线设计分析
        3.2.2 接收处理模块设计分析
        3.2.3 处理器模块设计分析
        3.2.4 手机APP设计分析
    3.3 后台管理系统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线广播信号监测系统开发与实现
    4.1 前置接收设备
        4.1.1 FM接收模块开发
        4.1.2 处理器模块开发
        4.1.3 电源与USB模块开发
        4.1.4 音频编解码模块开发
        4.1.5 电路板设计
    4.2 软件系统设计开发
        4.2.1 采集终端设计开发
        4.2.2 手机APP应用程序设计开发
        4.2.3 UDP通信软件设计开发
        4.2.4 管理呈现系统软件设计开发
        4.2.5 数据库设计开发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线广播信号监测系统测试与应用
    5.1 测试
        5.1.1 测试过程
        5.1.2 测试结果
    5.2 前置接收设备技术指标
    5.3 便携式广播信号覆盖监测系统的优点
    5.4 便携式广播信号覆盖监测系统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与总结
    6.2 未来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管理呈现系统程序
附录二: 图索引
Appendix to the thesis(2)
附录三:表索引
Appendix to the thesis(3)

(5)有线电视光纤网络常见故障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线电视光纤网络的优势
二、排查有线电视光纤网络故障的必要性
三、有线电视光纤网络故障分析
    (一)有线电视光缆线路故障
    (二)有线电视光纤网络发射设备故障
    (三)有线电视光纤网络光接收设备故障
    (四)系统信号故障
    (五)外来干扰
四、需要掌握的基本故障的排查方法

(6)RFoG双向光纤接入系统的应用研究与关键设备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1.1.2 全球固定宽带接入业务的发展
        1.1.3 国内固定宽带接入业务的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线电视网络由单向发展到双向
        1.2.2 Cable Modem双向网结构
        1.2.3 RFoG双向光纤接入网的发展及应用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3.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1.3.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相关技术及分析
    2.1 DOCSIS技术标准
        2.1.1 DOCSIS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
        2.1.2 DOCSIS3.0 技术标准
    2.2 RFOG双向光纤接入网
    2.3 RFOG双向光工作站
    2.4 光差拍干扰OBI
    2.5 传统RFOG双向光纤接入网应用现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设计
    3.1 需求分析
        3.1.1 故障信息采集
        3.1.2 故障原因分析和需求
    3.2 传输结构设计
        3.2.1 反向回传光链路设计
        3.2.2 FTTB传输架构设计
        3.2.3 FTTH传输架构设计
    3.3 双向光工作站设计
        3.3.1 FTTB型双向光工作站性能指标
        3.3.2 FTTB型双向光工作站开发设计
        3.3.3 FTTH型双向光工作站性能指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方案及关键设备的功能参数测试
    4.1 FTTB型光工作站回传关键指标测试
    4.2 FTTB反向传输结构性能参数测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性能指标对比
    5.1 采用新RFOG设计方案进行现网升级改造
    5.2 升级后系统指标测试
    5.3 指标测试及对比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数字电视1550nm全光网传输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技术方案选择
    1.性能指标分析
    2.投资分析
    3.安全性、运维管理
2传输系统设计和指标分析
    2.1系统设计
    2.2指标分析
3系统创新及应用范围
    3.1系统创新
        1.1550nm全光网技术
        2.降低有源器件使用率
    3.2应用范围
4结束语

(8)广播电视传输系统载噪比和信噪比指标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载噪比与信噪比
2载噪比与信噪比的内在关系
    2.1中波、短波调幅广播的信噪比低于载噪比
    2.2调频广播的信噪比高于载噪比
    2.3地面模拟电视广播的信噪比低于载噪比
    2.4有线模拟电视广播的信噪比低于载噪比
    2.5卫星模拟电视信噪比大于载噪比
        2.5.1视频信杂比
        2.5.2电视伴音信号信噪比
        2.5.3载噪比
3载噪比和信噪比监测
    3.1客观测量
        3.1.1信噪比与载噪比测量
        3.1.2播出运行状态监测
    3.2主观评价
        3.2.1广播节目信号声音质量主观评价
        1.广播节目信号噪声电平监听
        2.主观评价节目信号质量等级
        3.2.2图像质量主观评价
        1.噪波与干扰对图像质量影响
        2.主观评价电视图像质量等级
4结束语

(9)用公式计算EDFA载噪比指标可行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EDFA光放大器载噪比 (C/N) OA便捷计算式的推导
2 几个非常数参数对EDFA光放大器载噪比指标值的影响
3 用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算式 (3) 的适用范围和修正值
    3.1 用计算公式计算数据及绘制底图
    3.2 实验室构建的光链路指标测试和计算
        3.2.1 接入0 km光纤时的测试方法和数据
        3.2.2 接入10 km光纤后的测试方法和数据
    3.3 绘制比较图1、图2
4 分析测试结果
5 问题讨论

(10)有线电视基础网络下行通道故障排除(论文提纲范文)

1 HFC有线电视网及其特点
2有线电视网络故障分类
    2.1 HFC系统噪声[3]
    2.2 HFC系统连续频点噪声
    2.3相位噪声
        2.3.1机械触点接触不良论述
        2.3.1.1机械触点接触不良的4个分类
        2.3.1.2不同机械触点接触不良在检修工作中所体现出的规律
        2.3.1.3机械触点接触不良造成的危害
        2.3.1.4机械触点接触不良形成的持续性干扰主要影响的频率范围
        2.3.2相位抖动
    2.4饱和增益干扰
        2.4.1光发射器激光器失真的原因
        2.4.2削波失真的特点
    2.5信号交流声干扰
        2.5.1交流声干扰
        2.5.2交流声干扰产生的4个原因
        2.5.3“滚道”移动的原因
        2.5.4常见两条水平干扰的成因
        2.5.4.1画面上出现两条细而窄的水平条纹。这是由于系统放大器及用户家中用电设备在公共地线中存在着接触电阻和电感, 有电流通过时, 将呈一定的阻抗, 产生交变电压降。其引发的故障有两种形式:
        2.5.4.2图像上出现两条粗而浓的滚道, 且伴随着图像水平下部扭曲 (即又滚又扭) 。应该重点检查电源电压, 稳压滤波电路。
        2.5.5信号交流声干扰出现后的4种处理方法
        2.5.6信号交流声干扰的防范措施
        2.5.6.1限制电缆干线供电的总电流。因为干线放大器的功率一般是恒定的, 供给放大器的电压高, 所需电流就小;相反, 供电电压低, 电流大。随着干放级联数的增加, 末级放大器内馈供电电压将逐渐下降, 使通过第一级放大器的总电流过大, 过大的电流经过电源插入器会引起铁氧体线圈磁饱和, 同时, 过大电流如超过干线放大器的允许值, 则系统会出现交流声干扰。
        2.5.6.2做好系统地线网
3有线电视网络故障查找、常见/其他故障及排除方法
    3.1有线电视网络故障查找
        3.1.1正常情况下系统某一信道的QAM测量及频谱
        3.1.2系统某一信道受到同频干扰的QAM测量及频谱
        3.1.3有源设备故障开关电源干扰的QAM测量及频谱
        3.1.3.1开关电源故障对有源设备产生干扰的QAM测量及频谱
        3.1.3.2有源设备开关电源干扰QAM测量数据特征分析
        3.1.3.3故障开关电源干扰的预防措施
        3.1.4阻抗不匹配某一信道的QAM测量及频谱
        3.1.5激光器不同偏流设置下光接收的QAM测量
    3.2线电视网络常见链路故障/其他故障及排除逻辑方法
        3.2.1有线电视常见链路故障及排除逻辑方法 (见图39)
        3.2.2有线电视其他故障及排除方法
        3.2.2.1电视机图像比例不对
        3.2.2.2电视机屏幕四周有一条黑线
        3.2.2.3电视机色彩偏色
        3.2.2.4图像黑白
        3.2.2.5机顶盒漏电
        3.2.2.6交流声
        3.2.2.7外界通讯设备对数字电视信号频率干扰
4结论

四、有线电视系统载噪比的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维护[J]. 邱海彬. 西部广播电视, 2021(04)
  • [2]秦皇岛广电双向光纤网络改造设计与干线故障分析[D]. 顾跃. 燕山大学, 2020(01)
  • [3]地面站系统G/T值测试方法综述[J]. 秦顺友.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0(06)
  • [4]便携式无线广播信号覆盖监测系统的实现研究[D]. 林志义. 安徽大学, 2019(02)
  • [5]有线电视光纤网络常见故障解析[J]. 曾祥旺.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08)
  • [6]RFoG双向光纤接入系统的应用研究与关键设备的开发[D]. 王拴祥.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7]数字电视1550nm全光网传输系统设计[J]. 王涛.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9(01)
  • [8]广播电视传输系统载噪比和信噪比指标监测[J]. 刘旭.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8(06)
  • [9]用公式计算EDFA载噪比指标可行性初探[J]. 叶建华,朱军兵,陈龙,林挺逵. 中国有线电视, 2018(01)
  • [10]有线电视基础网络下行通道故障排除[J]. 布利蓉. 中国有线电视, 2017(12)

标签:;  ;  ;  ;  ;  

CATV系统中载噪比的测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