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网规划布局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唐韵[1](2021)在《基于交通容量下的控规单元土地开发强度优化探究 ——以行唐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土地使用与交通不协调是交通拥堵的根源,城市中高强度开发的现象随处可见,这将使道路交通面临重重压力,阻碍城乡的建设与发展。同时,随着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确立,其对控规的编制、管理以及道路交通规划的编制内容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土地开发强度”作为我国现阶段的控规中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和保障城乡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关键因素。但由于传统的控规中其指标的制定多依靠于现行技术标准的外推,作为土地规划管理的科学依据,其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基于此,本文综合城乡规划学、交通工程学以及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对土地开发强度优化的相关理论基础、实践案例等进行研究。同时,基于控规单元层面中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的互动关系,分析研究要素选取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推导出容积率与道路交通饱和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起交通容量控制下的控规单元土地开发强度优化模型,以期促进控规单元层面上的土地使用与交通一体化规划的有机衔接。同时,对相关指标优化及方案调整初步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此达到修正和优化土地开发强度指标的目的。最后,在基于行唐县主城区现行控规土地开发强度及道路交通分析的基础上,以石家庄市行唐县主城区现行控规编制为背景,选取第十单元为实例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该单元的道路交通规划方案和土地利用方案的基础数据,对前文所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然后,结合交通需求预测的“四阶段”法,运用VISUM软件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交通需求量预测分配和出行交通总量分配。最终对该单元的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路网规划方案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分析出其道路网负荷水平,并据此提出合理的土地利用优化调整方案,解决其现行控规中开发强度指标所存在的问题,加强控规在制定上的科学性,有利于实现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其也为行唐县主城区下版控规的编制与管理提供了科学性的指导依据和参考。在一定意义上,也为其他城市的土地开发强度指标优化策略提供了借鉴。
罗志勇[2](2020)在《论新加坡规划实践在云南滇中新区东盟产业城路网规划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实践证明,我国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践行的以苏联城市规划理论为基础的城市规划理论已经不能有效支持我国现阶段的城乡规划建设,已经不能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对城市的美好向往和追求,但是,源于西方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同样不能完全解决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特色风貌缺失、城市生态环境破坏、城市居民生活不宜居、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需要探索、研究不同的路径。新加坡作为一个既高密度建设又高宜居的城市,代表了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新加坡通过数十年的规划实践,提出了强调以人口规模为基础来在不同的尺度层面上研究和定位城市之间、城市自身以及城市内部各组成单元之间的关系,并采用相应的规划设计手法进行不同的用地规模、人口密度控制和个性塑造,并通过严格的规划实施把控,为世人打造了一座世界知名的“花园城市”。本文通过对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的研究,总结归纳了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的有益实践,并结合国内规划设计规定、规范,进行了相关标准的明确和修正,在云南滇中新区东盟产业城路网规划中进行了很好的利用和体现,建议提出了在我国山地新区路网规划的主要原则:一是城市必须有明确的规模等级;二是城市单元必须有相应的公共服务配套;三是城市综合交通必须重视公共交通和快速路系统的规划设计;四是城市道路系统必须有明确的等级结构;五是道路设计必须尊重自然地形;六是道路整体设计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为我国山地新区路网规划建设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及借鉴。
何梦漪[3](2020)在《“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模式研究 ——以北京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稀路网、宽马路”的道路组织方式以及大尺度的封闭住区建设暴露出的城市交通拥堵、城市空间分异、街道空间失活、资源配置不均等城市问题,已不再适合我国当前的城市建设。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文件提出“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方式”、“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区”等理念,这意味着密路网及开放性住区的建设是未来城市建设重要方向。而我国开放性住区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国并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同时还存在着居住安全、产权问题、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建设难点。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依然非常严峻,在我国特大城市中排第一,且北京存在着大量的单位大院和封闭住区,阻碍着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于开放性住区建设模式的探索尤为迫切。本文结合“密路网”和“开放性住区”的建设理念,从“密路网”的视角下分析“开放性住区”模式建设。从住区总体规划和居住街坊单元设计两个层面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对比分析法和多学科分析法,尝试总结出北京市开放性住区模式共性和具体的设计手法,探索“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模式设计策略,为北京市开放性住区的建设提供参考。首先,本文阐述了“密路网”和“开放性住区”的概念,界定了研究范围,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其次,对“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特征进行了研究和界定,与街区的关系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北京市住区模式发展研究,得出住区的发展模式是从开放-封闭-开放的过程,道路组织从密路网-疏路网-密路网的发展过程,以及当前建设开放性住区的必要性和趋势。从开放程度层面,归纳了三种类型的开放性住区,并且重点选取共五个开放性住区案例,从交通组织、住区管理、公共配套设施、公共景观空间、临街边界空间和街区单元布局这六个方面,对北京市开放性住区模式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及对比分析。最后,从住区总体规划和居住街坊单元设计两个层面,探索“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模式设计策略。在200m×150m区域内,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对居住街坊单元进行设计,构建街坊单元模型,提出街坊单元适宜尺度。并且从城市可持续发展、土地混合开发、攻克建设难点、满足多元主体需求和城市空间公共化,对未来开放性住区建设提出宏观策略。以期对开放性住区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吴巍[4](2020)在《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生活能耗关系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从空间扩张转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在城镇化高速发展导致生活能耗加剧的背景下,生活能耗形成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其与城市建成环境的关系已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热点。充分认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机理和规律特征,并积极发挥建成环境在降低居民生活能耗方面的作用,对于构建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既有关于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影响生活能耗的因素众多,既有研究考虑影响因素存在片面性;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途径、方向和程度结论模糊,建筑密度对住宅能耗的影响尚存在争议;缺乏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对建成环境各要素对生活能耗的影响程度排序;研究大多局限于欧美城市,主要关注的是低密度和扁平化程度较高的建成环境,我国城市建成环境特征与国外城市具有明显区别,国外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我国城市有待进一步验证。鉴于此,本文在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搭建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理论架构,基于计量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包含城市建成环境、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居民个人生活方式和节能态度变量在内的生活能耗分析模型。以宁波市为例,基于9个社区样本、598个住宅样本和22112个交通出行样本,依托入户调研获取的数据,首先,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从多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的关系,揭示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的影响机理,通过将量化分析结果向规律性特征转述,提出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存在的规律特征。其次,在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利用层次分析和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了建成环境各指标对生活能耗的影响程度。最后,基于量化分析结果,提出了有利于降低生活能耗的建成环境规划引导措施,通过将量化分析向规划响应的推导,实现量化结果的规划应用。本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的发现主要包括:第一,不同气候环境下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宁波市而言,建筑密度对住宅能耗呈显着正相关影响,容积率呈显着负相关影响;第二,与欧美国家城市相比,住宅是否有树阴遮挡和临近水系对能耗影响并不显着;第三,开发强度较大的单元式住宅能耗更容易受到室外热岛效应、太阳能辐射等微环境的影响;第四,道路交叉口密度虽然对通勤出行能耗呈显着负相关影响,但其对高能耗方式出行能耗呈显着正相关影响;第五,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对宁波市交通出行能耗影响程度相对较大,而道路交叉口密度对欧美国家城市交通出行能耗影响程度相对较大;第六,以通勤为目的的出行能耗更容易受到建成环境的影响;第七,开车等高能耗方式的出行能耗对建成环境的敏感性相对较高;第八,建成环境各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和与工作地点距离、住宅类型、建筑朝向、住宅面积、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服务设施可达性、道路交叉口密度、人口密度。研究认为,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的建成环境规划设计引导,应该以城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从优化室内外微环境的视角提出住宅建筑规划布局引导措施,从提高目的地可达性的视角提出土地混合利用引导措施,从促进低碳方式出行的视角提出道路设计引导措施。因此,研究聚焦住宅建筑规划布局、土地混合利用和道路设计三方面,针对宁波市规划设计规范中空白和相对滞后的内容,借助能耗模拟分析,逐步探讨了住宅相对节能的“户—单元—单栋建筑—空间布局”,通过比较不同的方案,分别探讨了社区层面、街区层面和建筑层面不同功能用地的混合比例与布局方式,通过递推演算的方法,从居住区和商业区路网密度与道路交叉口密度、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设计以及居住区交通微循环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于晓妹[5](2020)在《城市局部道路网的分类与规划指标研究》文中指出不同路网模式之间的运输效率、交通分配、交通可达性和土地利用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只有对道路网结构特征有着充分的认知,才能更好的应用各种路网模式。本文对不同城市区域的道路网参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道路网空间结构组成规律,探究典型道路网模式的结构特性,为道路网规划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概括如下:首先,通过对15个不同城市区域(郊区)局部道路网样本的统计分析,发现网络之间的几何布局和拓扑特征差异主要来自交叉路口的数量和类型、道路网的密度和等级结构、尽端路的比例、贯通性道路的数量和比例、连接性和深度值等规划设计指标。并初步将道路网模式分为方格网、矩形、树形和尽端路结构四种网络模式。之后,以上述四种局部路网模式为基础,分别建立基于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和基于GIS平台的交通可达性模型。通过量化分析比较,不同结构特征的路网模式呈现出具有差异性的空间特征:越接近“网状”结构,其路径的深度值、整合度、选择度、可理解度和交通可达性指标值分析越好;越接近“树状”结构,路径的深度值、选择度值以及交通可达性等分布差异比较大。影响这些差异的关键设计指标主要包括路网中主干性道路的分布、路网连通度、道路等级划分、贯通性道路比率、公交线路密度指数等。最后,通过对比与道路交通特性相关的各种指标因素,分析不同路网模式之间的差异,解读各种路网模式的交通特性,针对每种路网模式的缺点,提出优化设计方法,并运用实例验证其优化设计的结果。并依据城市道路网布局模式发展的影响因素,分别从“树性”和“网性”两大结构特征分析了典型路网模式所遵循的设计原则和合理的适用区域。
谢晓敏[6](2020)在《发达完善路网条件下基础设施类站段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由工务、供电、电务三个专业组成的基础设施类站段是铁路基础设施维修与养护的主要单位,是负责行车安全保障的重要部门。与现阶段相比,未来发达完善路网建成后,不但在路网规模、路网质量、列车开行密度等方面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为了保障行车安全,对于铁路基础设施维修养护工作提出的要求也会相应的更高。虽然自2003年以来,基础设施类站段的布局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范围的调整,各路局也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现有生产力布局仍然存在管理模式落后、布局不平衡、管理跨度差异大等问题。显然,已有的布局调整方法和经验对于当前铁路发展和改革尚且难以适应,其对于未来发达完善路网对基础设施检养修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势必也较难满足。因此,本文在总结我国基础设施类站段生产力布局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面向未来发达完善路网条件,结合铁路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从基础设施类站段的基本特征和现有布局情况出发,对其管理模式、布局方法、设置标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可归纳如下:(1)总结了国内外基础设施类站段布局的现状,通过分析德国、法国、日本等国该类站段的布局情况,在管理模式、设置标准等方面与我国的情况进行对比后,总结了可以借鉴的经验。(2)详细分析了2003年以来基础设施类站段经历的三次生产力布局大调整过程,总结出该类站段生产力布局的调整的特征、动因及影响因素,得出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进是该类站段生产力全面协调优化的主要动因之一的结论。在此结论的基础上,对国内现有基础设施类站段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利弊分析,并结合国外经验与国内现状提出了未来发达完善路网条件下该类站段适用的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3)对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考虑采用综合维修管理模式,设立综合维修段。为求解综合维修段的设段方案,从车间(工区)等基本生产作业单元入手,建立了可同时得到综合维修工区(车间)布局与大型维修机具配置方案的优化模型,结合模型特点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通过管理层级理论得到可行的综合维修段设段管理方案,并进一步利用基于灰色关联的TOPSIS方法比选得出最佳的设段方案。(4)对普速铁路仍采取分专业管理的模式,分专业设段,从段层面入手,建立基于“时间-成本”最优的多目标模型,采用基于Pareto最优解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解各专业段的合理管辖范围。进而利用数据包络方法中的CCR模型,对现有各专业段管理水平与工作量的匹配度进行评价分析,筛选出需要进行优化调整的站段。最后结合求得的合理管辖范围对需要优化的既有专业段进行调整。(5)在案例分析中,选取某铁路局A为对象,对其管内的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布局方案分别进行求解,计算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求解基础设施类站段布局方案,而且与现有方案相比有明显的改善,不仅验证了方法与模型的正确性,还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证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谷东升[7](2020)在《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需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我国中小城市数量众多,经济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大,对城镇化建设起着积极有效的推进作用。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适应中小城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客货运输需求,有必要对中小城市综合交通网进行合理布局规划。论文以中小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小城市特色和运输需求特点,对市域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基础分析综合交通网的构成,根据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适用性,给出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运输方式组合选择的建议。基于中小城市运输需求特点,总结合理选择需求节点、预测运输需求和综合交通网规模的方法,为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做好基础准备工作。(2)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方法提出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的原则及思路,设计融合节点重要度法、交通区位分析理论和数学模型法的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布局方法。采用节点重要度联合交通区位布局法对综合运输通道进行布局,形成综合交通网初步布局规划方案,再利用规划模型对初步布局方案进行优化,形成推荐方案。基于鲁棒性考虑通行能力随机波动情况下的综合交通网双层规划模型,以整个综合运输系统全局最优为目标,对初步布局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增强综合交通网应对突发事件及日常波动的能力。(3)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布局方案评价根据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评价指标确定原则,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的评价体系中融入综合交通网的抗毁性评价指标,以分析综合交通网抵抗风险的能力。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和价值分析法对布局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4)实证分析以吉林省的县级城市L市为例,将提出的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布局方法应用到L市综合交通网规划中。采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对布局规划方案进行评价,验证布局规划方法和方案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结合中小城市特点开展的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研究,将为中小城市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王文哲[8](2020)在《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指出市郊铁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路交通相比,具有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经济便捷的优势。修建市郊铁路可为大城市与周边卫星城之间的居民出行提供极大便利,缓解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建设市郊铁路已经成为大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合理的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可有效避免规划建设的盲目性,有利于市郊铁路运营效益的充分发挥。然而市郊铁路的发展建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也不完善。国内外关于线网规模和布局的现状研究都没有结合市郊铁路的发展特点,无法直接用于我国市郊铁路线网规划。为避免我国市郊铁路规划建设的盲目性,寻求合理的线网规模和布局方案,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市郊铁路的相关概念和国内外发展情况,分析了市郊铁路的技术特征和功能定位以及线网规模和布局的影响因素,对市郊铁路的特点以及与其他轨道交通方式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详细的分析,为后续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从线网规模与布局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现有线网规模和布局研究方法用于市郊铁路的不足之处,立足于市郊铁路自身特征和其线网规模与布局特征,提出本文对于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的方法思路。线网规模方面,在传统交通需求预测法的基础上,结合市郊铁路客流特点,将其划分为I类客流和Ⅱ类客流,分别采用不同方法预测,提高预测准确性。线网布局方面,根据市郊铁路线网布局特点,采用“先线路走向后中间节点”的布局思路,先根据客流建设条件筛选可建线路确定初始布局方案,再根据节点重要度法选取线路连接的节点确定最终方案。最后,以上海市市郊铁路为研究对象,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和模型,测算得到上海市未来年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并确定相应的布局方案。对最终的预测结果和布局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表明该结果更能体现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的发展特点,也更加符合上海市对市郊铁路的发展需求。研究结果可为上海市市郊铁路的线网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李辉[9](2020)在《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农村公路路段选型及网络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公路是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深入农村地区的毛细血管,连接着农村、城市、乡镇集贸市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矿产资源开发地等节点,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而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发展相对滞后,在路网布局优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尤为突出,制约着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路网布局的不合理,提出农村公路路网布局优化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结合农村公路的类型和功能,深入分析了农村公路的基本特征、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然后根据节点属性的差异性,进行节点梳理,形成若干种节点组合;继而针对节点组合的不同,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节点间的路段进行选型,路段选型结果为包含“概率最大”和“概率第二大”两类线型的候选集,选型内容包含路段技术等级与行政等级两方面;进而在进行路网优化时,以节点间路段选型的候选集为依据,即路段选型的结果要以候选集为基础,构建以“路网单位技术等级提升强度最大”和“路网技术等级与行政等级跳跃差值最小”为目标函数,设定“建设资金的取值”、“路段选型候选集占比率”及“建设里程的取值”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结合遗传算法将构成的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农村公路网为实例,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并结合上述优化模型,确定了该镇的农村公路路网布局优化方案。本文的研究过程为农村公路路网的布局优化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指导方法,保障农村公路的健康发展,并对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公路路网布局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意义。
王燕语[10](2020)在《东北城市居住区安全疏散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居住区作为城市功能中面积比例最大的组成部分,不仅是居民遮风避雨的休憩场所,还需要为生命和财产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但由于方法性指导的缺失和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我国早年的城市规划实践较少整体性地融入防灾减灾的设计措施,造成了居住区应对大型灾害威胁的空间结构缺陷、应灾管理机制不足和居民大规模逃生过程的安全隐患。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尝试用仿真模拟与量化研究的方法探索城市尺度的防灾减灾问题。但由于对该问题的长期忽视与数据收集的技术局限,当前针对城市居住区规划形式与人群疏散行为关联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城市居住区的空间结构不但决定着自身抵御灾害的能力,也在紧急情况下制约着居民的应急避难方式与行为模式。中国东北城市居住区建设在上世纪先后经历了殖民时期、重工业基地建设时期和城市化建设时期,形成了多元的规划形式。城市既有空间土地利用强度和人口集聚趋势的持续增强,对居住区的容灾与应急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本研究通过分析居住区空间形态特征和人群疏散行为特征,探索我国东北城市不同尺度的居住区规划形式与安全疏散之间的影响机制,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居住区规划设计、灾害救援和应急管理的优化策略。在理论基础研究中,梳理了东北城市的常见灾害类型与地域性应急特点,探讨了人群在紧急疏散场景中的行为心理和空间与疏散行为的内在关联,分析了居住区在城市尺度和街坊尺度的形态内涵以及东北城市居住区的空间特征,界定了居住区安全疏散流程和相关规划元素。从区域防灾规划、灾害救援水平和应急管理保障的角度强调了灾害应对能力对保障居住区安全疏散的重要性。根据居住区的空间要素及人群疏散行为动线,制定针对东北城市居住区的案例调研与疏散模拟实验方案,架构居住区安全疏散信息模型。结合抽样调研获得东北城市居住区在城市尺度和街坊尺度的典型形式,设定疏散模拟实验相关参数,为后续东北城市居住区疏散模拟实验及相关优化策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利用基于智能体模型的人群疏散仿真平台实现对居住区城市尺度典型形式的疏散模拟,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城市尺度以路网结构和街坊形态为变量,通过疏散时间和拥堵情况分析得到疏散全时程的潜在风险和踩踏高危区域,以及相应变量影响下道路、街坊、道路交叉口的疏散特征变化规律。提出了减小路网密度、拓展潜在拥堵道路;根据特定空间结构的人群疏散特征合理布局救援路径、分配应急物资;提取典型形式拥堵点区位分布及时间发展的关键数据,在薄弱地段及时做好人群分流和疏导措施的优化策略。为了降低居住区街坊尺度安全疏散风险,对该尺度典型形式进行人群疏散模拟,并根据疏散模拟结果和疏散场景信息获取保障居住区街坊尺度安全疏散的优化策略。街坊尺度以路网结构、街坊形态、出入口设置以及建筑布局为变量,得到相应规划元素对人群疏散特征的触发机制,疏散及拥堵时间的演变趋势以及拥堵范围的分布特征。提出了设置缓冲空间、提高出入口通行能力;根据人群疏散行为特性设定救援路径、预设救援设施;以及通过细化疏散信息、甄选拥堵形态,提高灾时紧急行动能力,深化街坊尺度除雪预案的优化策略。研究从城市和街坊两个尺度,提取了制约城市居住区空间安全疏散性能的规划元素,探索了居住区形态信息及其灾害学意义。从疏散耗时和拥堵情况两方面总结了居住区人群疏散的规律,拓展了居住区规划要素对安全疏散影响机制的探讨深度。同时将人群疏散特征与规划策略、灾害救援策略和应急管理策略有机结合,为提高居住区安全疏散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与技术解决方法,为我国东北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做出贡献。
二、路网规划布局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路网规划布局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交通容量下的控规单元土地开发强度优化探究 ——以行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土地使用与交通需求密切相关 |
1.1.2 国土空间规划对控规提出新要求 |
1.1.3 传统控规中土地使用与交通规划的关系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重点解决问题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
1.4.1 有关土地开发强度控制的研究 |
1.4.2 土地利用与交通关系研究综述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控规单元层面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关联度分析 |
2.1 控规与控规单元 |
2.1.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理解 |
2.1.2 单元层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
2.2 土地利用对交通的影响 |
2.2.1 土地用地性质对交通的影响 |
2.2.2 土地开发强度对交通的影响 |
2.3 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制约 |
2.3.1 交通设施承载力对土地开发强度的制约 |
2.3.2 交通运行状况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影响 |
2.4 控规单元层面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化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交通容量控制下的控规单元土地开发强度优化模型 |
3.1 研究思路及可行性 |
3.1.1 相关概念界定 |
3.1.2 可行性分析 |
3.2 模型建立的技术框架 |
3.3 交通容量与土地开发强度的协调优化模型 |
3.3.1 基于土地利用的交通需求预测 |
3.3.2 基于道路交通规划的路网承载力计算 |
3.3.3 道路交通饱和度评价:反映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关系程度 |
3.3.4 指标优化及方案调整建议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行唐县主城区现行控规土地开发强度及道路交通分析 |
4.1 行唐县主城区基本概况 |
4.1.1 区位特征 |
4.1.2 现状土地开发强度分析 |
4.1.3 现状道路交通分析 |
4.2 现行控规开发强度分析 |
4.2.1 现行控规规划编制背景 |
4.2.2 用地布局规划 |
4.2.3 技术管理规定确定的用地开发强度 |
4.3 现行控规道路交通分析 |
4.3.1 对外交通规划 |
4.3.2 道路系统规划 |
4.4 规划指标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
4.4.1 行唐县主城区现行控规指标的规划反思 |
4.4.2 规划调整思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行唐县主城区控规单元层面土地开发强度指标优化研究——以第十单元为例 |
5.1 行唐县主城区控规单元的划分介绍 |
5.2 控规第十单元基础数据分析 |
5.2.1 交通调查与分析 |
5.2.2 土地利用规划基础数据 |
5.2.3 道路交通规划基础数据 |
5.3 VISUM实现交通需求量预测分配 |
5.3.1 交通小区的划分 |
5.3.2 各交通小区的交通需求量 |
5.3.3 VISUM实现出行交通总量分配 |
5.4 控规单元道路交通供需容量平衡分析 |
5.5 土地开发强度指标优化及分析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2)论新加坡规划实践在云南滇中新区东盟产业城路网规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路网规划相关研究评述 |
1.2.2 国外路网规划相关研究评述 |
1.2.3 新加坡路网规划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路网规划主要理念及实践 |
2.1 西方城市路网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渊源 |
2.1.1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 |
2.1.2 马丘比丘宪章 |
2.1.3 新都市主义宪章 |
2.2 波特兰新城市主义路网规划主要理念及实践 |
2.2.1 波特兰新城市主义路网规划主要理念 |
2.2.2 波特兰新城市主义路网规划在中国的实践 |
2.3 我国城乡规划发展与演变 |
2.3.1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 |
2.3.2 其它相关规划理论 |
2.4 我国城市道路发展总体状况 |
2.5 我国交通拥堵状况、存在主要问题 |
2.5.1 国内交通拥堵现状 |
2.5.2 存在主要问题 |
2.6 我国路网规划主要规范 |
2.7 我国近期其它相关政策文件 |
2.7.1 城市道路布局 |
2.7.2 城市公共交通 |
2.8 国内外城市路网指标对比分析 |
2.9 我国关于“窄马路、密路网”的规划实践 |
2.9.1 “窄马路、密路网”在雄安启动区的规划实践 |
2.9.2 “窄马路、密路网”在昆明的规划实践 |
2.9.3 重庆道路网规划 |
2.10 研究综述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实践及简析 |
3.1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成绩 |
3.1.1 新加坡规划建设成绩 |
3.1.2 新加坡规划建设变迁 |
3.2 新加坡的规划实践 |
3.2.1 新加坡地形地貌 |
3.2.2 新加坡规划概况 |
3.2.3 新加坡规划背景 |
3.2.4 新加坡规划特点 |
3.3 新加坡规划实践简析 |
3.3.1 规划长远控制,科学有序分期实施 |
3.3.2 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明显,城市功能配套清晰 |
3.3.3 城市片区功能结构清晰,片区内部产城融合 |
3.3.4 重视生态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城区 |
3.4 科学综合交通规划 |
3.4.1 新加坡综合交通规划基本原则 |
3.4.2 新加坡路网规划特征 |
3.4.3 新加坡规划实践的道路设计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盟产业城路网规划 |
4.1 云南滇中新区东盟产业城概述 |
4.1.1 滇中新区基本情况 |
4.1.2 东盟产业城规划主要内容 |
4.2 东盟产业城规划的主要特征 |
4.2.1 国家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
4.2.2 复杂的山地自然地理环境 |
4.2.3 国际化规划设计理念 |
4.3 东盟产业城路网规划要点分析 |
4.3.1 东盟产业城片区定位 |
4.3.2 “新镇-小区-组团”分层次规划道路系统 |
4.3.3 路网形态 |
4.3.4 路网密度 |
4.3.5 步行系统 |
4.3.6 停车场设置 |
4.4 东盟产业城道路设计要点 |
4.4.1 道路平面 |
4.4.2 道路纵断面 |
4.4.3 道路横断面 |
4.4.4 道路交叉口处理 |
4.4.5 机动车开口 |
4.5 新加坡规划实践在东盟产业城路网规划编制编制中的修正完善 |
4.5.1 刘太格事务所规划成果转绘 |
4.5.2 多方参与,优化方案 |
4.5.3 路网规划修正主要内容 |
4.5.4 制定片区城市设计导则 |
4.5.5 规划法定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我国山地新区路网规划启示 |
5.1 山地新区道路网发展特性分析 |
5.1.1 路网规划具有山地与新区双重属性 |
5.1.2 道路系统设计受地形限制 |
5.1.3 景观要求较高 |
5.2 新加坡规划实践在我国山地新区路网规划中的适用性分析 |
5.2.1 是落实规划建设管理相关文件的有效途径 |
5.2.2 分层级的路网布局有利于减少交通拥堵 |
5.2.3 能建立符合山区城市特点的道路规划指标体系 |
5.2.4 以人为本的步行交通进一步得到重视 |
5.2.5 有效降低山地路网的建设成本 |
5.2.6 有利于彰显山地城市的先天的自然特色与城市形态 |
5.3 山地新区道路网实施保障 |
5.3.1 政策保障 |
5.3.2 机制保障 |
5.3.3 技术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1.1 东盟产业城路网规划原则总结 |
6.1.2 东盟产业城路网规划实施路径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片索引 |
(3)“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模式研究 ——以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政策导向 |
1.1.2 建设难点 |
1.1.3 城市发展 |
1.2 研究界定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范围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小结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特色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特色 |
1.6 本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特征研究 |
2.1 从“大街区、疏路网”到“小街区、密路网”住区发展 |
2.1.1 “大街区、疏路网”住区发展轨迹 |
2.1.2 “小街区、密路网”住区发展研究 |
2.2 “密路网”相关政策对住区规划的影响 |
2.2.1 街区尺度 |
2.2.2 基本管控单元 |
2.3 “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特征 |
2.3.1 边界开放 |
2.3.2 路网密集 |
2.3.3 功能混合 |
2.3.4 局部封闭 |
2.3.5 资源共享 |
2.3.6 融合发展 |
2.3.7 小结 |
2.4 “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内涵 |
2.4.1 住区与街区的关系 |
2.4.2 小街区与大街区的特征对比 |
第3章 北京市开放性住区模式发展研究 |
3.1 北京城市住区模式分类 |
3.1.1 胡同街坊式住区 |
3.1.2 周边街坊式住区 |
3.1.3 单位大院式住区 |
3.1.4 组团式居住小区 |
3.1.5 封闭式居住小区 |
3.1.6 街区型开放住区 |
3.2 开放性住区分类 |
3.2.1 大开放、组团封闭住区 |
3.2.2 大开放、居住单体封闭住区 |
3.2.3 局部开放性住区 |
3.3 我国开放性住区案例分析 |
3.3.1 香港黄埔花园住区——自上而下建设 |
3.3.2 广州六运小区——自下而上发展 |
3.3.3 深圳万科四季花城——从开放-封闭 |
3.3.4 小结 |
第4章 北京市开放性住区案例比较研究 |
4.1 研究案例的确定及概况 |
4.1.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4.1.2 研究对象概况 |
4.2 住区交通组织模式对比研究 |
4.2.1 住区路网结构特征 |
4.2.2 住区停车规划及管理 |
4.2.3 住区内道路安全措施 |
4.3 住区管理模式对比研究 |
4.3.1 住区管理方式 |
4.3.2 住区安全性 |
4.4 住区公共配套设施对比研究 |
4.4.1 住区公共配套设施类型及分布 |
4.4.2 住区公共配套设施开放程度 |
4.4.3 住区公共配套设施使用情况分析 |
4.5 住区公共景观空间对比研究 |
4.5.1 住区公共景观形式及布局 |
4.5.2 住区公共景观使用情况分析 |
4.6 住区临街边界空间对比研究 |
4.6.1 住区临街边界特征 |
4.6.2 住区临街边界空间使用情况分析 |
4.6.3 积极的启示 |
4.7 街区单元布局对比研究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模式设计策略 |
5.1 住区总体规划设计策略 |
5.1.1 住区道路组织规划设计策略 |
5.1.2 住区公共配套设施设计策略 |
5.1.3 住区公共景观空间设计策略 |
5.1.4 住区临街边界空间设计策略 |
5.1.5 小结 |
5.2 居住街坊单元设计策略 |
5.2.1 街坊适宜尺度 |
5.2.2 周边式建筑布局 |
5.2.3 院落空间设计 |
5.2.4 管理模式 |
5.3 居住街坊单元模型 |
5.3.1 确定基本模型及方法 |
5.3.2 单元模型示意图 |
5.3.3 单元组合模型示意图 |
5.3.4 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5.4.1 城市可持续发展 |
5.4.2 土地混合开发 |
5.4.3 攻克建设难点 |
5.4.4 满足多元主体需求 |
5.4.5 实现城市空间公共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生活能耗关系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高速发展和能源消耗加剧的城市矛盾 |
1.1.2 关注居民时空间行为的城市规划研究视角转型 |
1.1.3 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关系研究存在的不足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时间地理学:揭示个人行为与客观制约因素的关系 |
2.1.2 计量经济学:解释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实证关系 |
2.1.3 城市生态学:以可持续发展原则协调人与城市的关系 |
2.2 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居民生活能耗梳理 |
2.2.1 以人为本的时空间行为涵义及研究趋势 |
2.2.2 基于生活行为界定与辨析生活能耗的概念 |
2.2.3 生活行为诱发生活能耗的形成机理 |
2.2.4 客观和主观因素对生活能耗的影响 |
2.3 居民生活视角下建成环境辨识 |
2.3.1 围绕居民生活界定与辨析建成环境的概念 |
2.3.2 与居民生活联系密切的建成环境构成要素梳理 |
2.3.3 与生活能耗相关的建成环境各要素构成模式辨析 |
2.3.4 影响建成环境形成的多维度因素 |
2.4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 |
2.4.1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变量选取综述 |
2.4.2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数据获取综述 |
2.4.3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分析方法综述 |
2.5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基于时间地理学搭建理论架构 |
2.5.2 基于计量经济学构建分析模型 |
2.5.3 基于城市生态学评价建成环境并提出规划引导措施 |
2.5.4 明确变量选取视角为居民时空间行为 |
2.5.5 明确数据获取途径为入户调研和指标测度 |
2.5.6 将比较分析、统计分析、模拟分析有机结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研究设计 |
3.1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理论架构与思路框架 |
3.1.1 基于“环境—行为—能耗”三者逻辑关系的理论架构搭建 |
3.1.2 由比较分析向统计分析递进的思路框架确立 |
3.2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分析模型与变量 |
3.2.1 计量经济学下回归分析模型的构建 |
3.2.2 时空间行为下多维度变量的选取 |
3.2.3 由一般到特殊的回归分析模型表达与转化 |
3.2.4 基于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内生性的回归分析模型基本假设 |
3.3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样本选取 |
3.3.1 案例城市气候特征典型性和建成环境代表性分析 |
3.3.2 考虑类型多样、适于量化分析的社区样本选取 |
3.3.3 考虑类型全面、时空间分布均匀的住宅样本选取 |
3.3.4 考虑交通发生与吸引的出行样本选取 |
3.4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数据获取 |
3.4.1 基于入户调研获取住宅能耗及相关数据 |
3.4.2 基于入户调研和能源强度因子获取交通出行能耗及相关数据 |
3.4.3 基于指标测度和入户调研获取建成环境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的影响研究 |
4.1 与住宅能耗相关的建成环境各要素特征辨析 |
4.1.1 居住区空间布局形式 |
4.1.2 土地开发强度分布规律 |
4.1.3 住宅建筑类型、面积和高度 |
4.1.4 社区和居住小区层面道路朝向类别 |
4.1.5 开敞空间及地表覆盖物分布规律 |
4.2 多层面住宅能耗特征分析 |
4.3 建成环境各要素不同模式下住宅能耗差异性比较 |
4.4 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影响研究的变量数据转化与统计 |
4.4.1 住宅能耗数据转化与统计 |
4.4.2 影响住宅能耗的建成环境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
4.4.3 其他影响住宅能耗的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
4.5 建成环境对总体住宅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4.5.1 基于相关性分析预判总体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
4.5.2 基于回归模型解析建成环境对总体住宅能耗的影响 |
4.6 建成环境对不同类型住宅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4.6.1 不同类型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
4.6.2 不同类型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
4.6.3 建成环境对不同类型住宅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
4.7 建成环境对不同时期住宅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4.7.1 不同时期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
4.7.2 不同时期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
4.7.3 建成环境对不同时期住宅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
4.8 生活行为导向下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的影响解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能耗的影响研究 |
5.1 与交通出行能耗相关的建成环境各要素特征辨析 |
5.1.1 开发强度分布规律 |
5.1.2 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差异 |
5.1.3 教育、医疗、商业设施可达性分布规律及职住距离差异 |
5.1.4 路网密度分布规律及路网布局形式 |
5.1.5 公交站点邻近度分布规律 |
5.2 交通出行及能耗特征归纳 |
5.3 建成环境各要素不同模式下交通出行能耗差异性比较 |
5.4 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能耗影响研究的变量数据转化与统计 |
5.4.1 交通出行能耗数据转化与统计 |
5.4.2 影响交通出行能耗的建成环境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
5.4.3 其他影响交通出行能耗的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
5.5 建成环境对交通总出行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5.5.1 基于相关性分析预判交通总出行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
5.5.2 基于回归模型解析建成环境对交通总出行能耗的影响 |
5.6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目的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5.6.1 以通勤和非通勤出行为依据划分出行目的 |
5.6.2 不同出行目的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
5.6.3 不同出行目的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
5.6.4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目的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
5.7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方式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5.7.1 以交通工具使用为依据划分高能耗和低能耗出行方式 |
5.7.2 不同出行方式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
5.7.3 不同出行方式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
5.7.4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方式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
5.8 生活行为导向下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能耗的影响解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宁波市建成环境评价与规划引导 |
6.1 建成环境各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程度评价 |
6.1.1 影响生活能耗的建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2 建成环境各评价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权重计算 |
6.1.3 建成环境各评价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权重检验 |
6.2 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建成环境规划设计引导 |
6.2.1 基于优化室内外微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布局引导 |
6.2.2 基于提高目的地可达性的土地混合利用引导 |
6.2.3 基于促进低碳方式出行的道路设计引导 |
6.2.4 基于降低生活能耗的规划评估引导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宁波市住宅能耗入户调研问卷 |
附录B 宁波市交通出行能耗入户调研问卷 |
附录C 能耗取对数前后指定分布对比图 |
附录D 各类能耗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
附录E 各回归模型解释变量方差膨胀因子(VIF)一览 |
附录F 各样本社区建成环境评分表 |
附录G 住宅建筑能耗模拟参数设置信息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城市局部道路网的分类与规划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路网结构的研究 |
1.3.2 路网规划指标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路网结构内涵及特征分析 |
2.1 路网结构的定义 |
2.2 树状路网结构特征 |
2.2.1 树的结构特征 |
2.2.2 树状路网结构特征分析 |
2.3 网状路网结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网几何构型模式识别与类型划分 |
3.1 道路网几何形态类型归纳 |
3.2 路网结构指标选取 |
3.3 基于GIS的路网实证类型划分 |
3.3.1 研究区域与数据采集 |
3.3.2 形态指标分析 |
3.3.3 拓扑指标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结构特征的路网模式指标定量分析 |
4.1 基于空间句法的拓扑指标分析 |
4.1.1 空间句法理论概述 |
4.1.2 主要分析参数 |
4.1.3 不同路网模式拓扑结构的句法分析 |
4.2 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理论分析 |
4.2.1 GIS的核心技术 |
4.2.2 可达性的定义及评价标准 |
4.3 可达性模型构建及GIS可视化分析 |
4.3.1 交通可达性模型的构建 |
4.3.2 可视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路网模式的优化选择与适应性分析 |
5.1 路网模式比较 |
5.1.1 评价因子分析 |
5.1.2 统计分析与结论 |
5.2 路网模式优化 |
5.2.1 方格网结构 |
5.2.2 矩形结构 |
5.2.3 环形+尽端路结构 |
5.3 路网模式适应性分析 |
5.3.1 典型“树性”模式适应性分析 |
5.3.2 典型“网性”模式适应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6)发达完善路网条件下基础设施类站段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解决的问题 |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基础设施类站段布局演变历程与动因分析 |
2.1 铁路基础设施类站段布局演变历程 |
2.1.1 2003-2006布局调整 |
2.1.2 2007-2011布局调整 |
2.1.3 2012-至今布局调整 |
2.2 基础设施类站段布局调整的动因及影响因素 |
2.2.1 布局调整特征 |
2.2.2 布局影响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3 发达完善路网条件下基础设施类站段管理模式分析 |
3.1 发达完善路网概况 |
3.2 现有管理模式分析 |
3.2.1 分专业管理模式 |
3.2.2 综合维修管理模式 |
3.3 基础设施类站段管理模式对比 |
3.3.1 分专业管理与综合维修管理模式的SWOT分析 |
3.3.2 分专业管理与综合维修管理模式的利弊对比分析 |
3.4 未来基础设施类站段管理模式发展趋势与阶段 |
3.4.1 发展趋势 |
3.4.2 发展阶段 |
3.5 本章小结 |
4 发达完善路网条件下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段管理方案制定方法 |
4.1 三级管理结构有效性 |
4.2 工区(车间)设置与大型维修机械配置模型 |
4.2.1 模型构建 |
4.2.2 算法设计 |
4.3 综合维修段可行方案制定方法 |
4.4 综合维修段可行方案比选方法 |
4.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4.2 管理方案的比选 |
4.5 本章小结 |
5 发达完善路网条件下普速铁路各专业段调整方法 |
5.1 普速铁路各专业段合理管辖范围的确定方法 |
5.1.1 各专业段合理管辖范围求解模型 |
5.1.2 算法设计 |
5.2 各专业段管理水平与工作量适配度评价分析 |
5.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2 基于综合赋权CCR模型的适配度分析 |
5.3 设段方案调整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案例分析 |
6.1 案例选取 |
6.1.1 线路情况 |
6.1.2 设段情况 |
6.2 管理方案制定 |
6.2.1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段设段方案 |
6.2.2 普速铁路各专业段设段方案 |
6.2.3 各类站段设置标准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工作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1.4 论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基础 |
2.1 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运输方式组合选择 |
2.1.1 综合交通网的构成 |
2.1.2 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运输方式组合 |
2.2 综合运输需求预测 |
2.2.1 中小城市运输需求的特点 |
2.2.2 运输需求节点选择 |
2.2.3 运输量预测方法及程序 |
2.3 综合交通网规模预测 |
2.3.1 公路网总规模 |
2.3.2 铁路网规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方法设计 |
3.1 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原则及思路 |
3.1.1 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原则 |
3.1.2 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思路 |
3.2 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方法 |
3.2.1 综合运输通道布局规划方法 |
3.2.2 运输场站与枢纽布局规划 |
3.3 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方案优化方法 |
3.3.1 上层模型 |
3.3.2 下层模型 |
3.3.3 模型求解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方案评价 |
4.1 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布局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2 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方法 |
4.2.1 综合评价流程 |
4.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3 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及方案综合评价值确定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L市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 |
5.1 经济社会及交通发展现状 |
5.1.1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5.1.2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
5.2 运输需求及路网规模预测 |
5.2.1 运输需求预测 |
5.2.2 路网规模预测 |
5.3 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 |
5.3.1 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目标 |
5.3.2 交通区位分析及节点层次划分 |
5.3.3 综合运输通道布局规划 |
5.3.4 运输场站与枢纽布局规划 |
5.3.5 综合交通网布局方案优化 |
5.4 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方案综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8)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市郊铁路的相关特征研究 |
2.1 市郊铁路概念及国内外发展情况 |
2.1.1 市郊铁路概念 |
2.1.2 国外市郊铁路发展情况 |
2.1.3 国内市郊铁路发展情况 |
2.2 市郊铁路技术特征及功能定位 |
2.2.1 市郊铁路技术特征 |
2.2.2 市郊铁路功能定位 |
2.3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与布局影响因素 |
2.3.1 城市形态 |
2.3.2 城市经济发展 |
2.3.3 城市人口规模 |
2.3.4 城市交通需求 |
2.3.5 卫星城的发展规划 |
2.3.6 相关政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及布局传统方法研究 |
3.1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及布局关系分析 |
3.2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分析 |
3.2.1 线网规模特征 |
3.2.2 线网规模常用测算方法分析 |
3.2.3 线网规模测算方法合理性分析 |
3.3 市郊铁路线网布局分析 |
3.3.1 线网布局特征和原则 |
3.3.2 线网布局常用方法分析 |
3.3.3 线网布局常用方法总结 |
3.4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方法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与布局改进方法研究 |
4.1 基本思路 |
4.2 基于客流分类预测的市郊铁路线网规模测算方法 |
4.2.1 Ⅰ类客流预测 |
4.2.2 Ⅱ类客流预测 |
4.2.3 市郊铁路线网预测规模 |
4.3 基于客流条件的节点重要度布局方法 |
4.3.1 可建线路筛选——初始方案 |
4.3.2 线路节点筛选——具体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上海市市郊铁路线网规模与布局研究 |
5.1 上海市发展概况 |
5.2 上海市市郊铁路线网规模预测 |
5.2.1 Ⅰ类客流预测 |
5.2.2 Ⅱ客流预测 |
5.2.3 线网规模预测 |
5.3 上海市市郊铁路线网布局研究 |
5.3.1 可建线路筛选 |
5.3.2 线路节点筛选 |
5.4 市郊铁路线网规模与布局方案综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9)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农村公路路段选型及网络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1 国外现状概述 |
1.3.2 国内现状概述 |
1.4 研究思路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农村公的路网络特征及发展分析 |
2.1 农村公路的类型 |
2.2 农村公路的功能 |
2.3 农村公路网络基本特征 |
2.4 农村公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2.5 农村公路规划布局思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农村公路路段选型研究 |
3.1 研究思路 |
3.2 节点梳理 |
3.2.1 节点分类与分级 |
3.2.2 节点配对与筛选 |
3.3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路段选型 |
3.3.1 基本理论 |
3.3.2 样本采集 |
3.3.3 算法实现 |
3.4 候选集形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路段选型候选集的农村公路路网布局优化 |
4.1 优化原则 |
4.2 问题概述 |
4.3 目标函数 |
4.4 约束条件 |
4.4.1 建设资金约束 |
4.4.2 路段选型候选集占比率约束 |
4.4.3 建设里程约束 |
4.5 优化模型 |
4.6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 |
4.6.1 算法简介 |
4.6.2 算法求解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5.1 实例概述 |
5.2 路段选型研究 |
5.3 路网布局优化 |
5.4 路网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10)东北城市居住区安全疏散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空间防灾减灾的公共安全诉求 |
1.1.2 城市应急避难体系研究与建设需求 |
1.1.3 城市居住区安全疏散专项研究的缺失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居住区空间形态研究 |
1.2.2 疏散仿真研究 |
1.2.3 应急行为研究 |
1.2.4 居住区防灾机制研究 |
1.2.5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要素解析 |
2.1 东北城市灾害风险 |
2.1.1 东北城市灾害危险性 |
2.1.2 东北城市应灾隐患 |
2.1.3 城市灾害风险管控机制 |
2.2 安全疏散与应急行为理论 |
2.2.1 安全疏散判定 |
2.2.2 疏散行为心理 |
2.2.3 空间与疏散行为的关联 |
2.3 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与疏散影响要素 |
2.3.1 城市尺度空间结构 |
2.3.2 街坊尺度空间结构 |
2.3.3 居住区空间安全疏散流程 |
2.3.4 居住区空间安全疏散要素 |
2.3.5 东北城市居住区空间特点 |
2.4 城市安全疏散优化要点 |
2.4.1 防灾规划 |
2.4.2 灾害救援 |
2.4.3 应急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城市居住区安全疏散信息模型建构 |
3.1 安全疏散信息模型构成要素 |
3.1.1 概念解析与整体框架 |
3.1.2 城市尺度疏散信息 |
3.1.3 街坊尺度疏散信息 |
3.1.4 安全疏散决策信息 |
3.2 东北城市居住区空间数据采集 |
3.2.1 数据采集方法 |
3.2.2 城市尺度调研结果与模型建立 |
3.2.3 街坊尺度调研结果与模型建立 |
3.3 模拟平台与实验方案 |
3.3.1 Agent-based Model理论分析 |
3.3.2 Pathfinder软件介绍 |
3.3.3 模拟方案设定 |
3.3.4 模拟实验的局限性 |
3.4 相关参数设置 |
3.4.1 人口规模与分布设定 |
3.4.2 灾害类型及位置设定 |
3.4.3 寻路算法与移动规则 |
3.4.4 人体运动基本参数设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城市居住区城市尺度安全疏散模拟与优化策略 |
4.1 城市尺度数据处理流程与疏散时程分析 |
4.1.1 算例模型简化 |
4.1.2 城市尺度数据处理流程 |
4.1.3 城市尺度疏散时程分析 |
4.2 城市尺度典型形式疏散时间分析 |
4.2.1 路网结构对疏散时间的影响 |
4.2.2 街坊形态对疏散时间的影响 |
4.2.3 城市尺度疏散时间变化机制 |
4.3 城市尺度典型形式拥堵情况分析 |
4.3.1 路网结构对拥堵情况的影响 |
4.3.2 街坊形态对拥堵情况的影响 |
4.3.3 城市尺度拥堵情况变化机制 |
4.4 城市尺度安全疏散优化策略 |
4.4.1 城市尺度规划设计优化策略 |
4.4.2 城市尺度灾害救援优化策略 |
4.4.3 城市尺度应急管理优化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城市居住区街坊尺度安全疏散模拟与优化策略 |
5.1 街坊尺度数据处理流程与疏散时程分析 |
5.1.1 街坊尺度数据处理流程 |
5.1.2 街坊尺度疏散时程分析 |
5.2 街坊尺度典型形式疏散时间分析 |
5.2.1 路网结构对疏散时间的影响 |
5.2.2 街坊形态对疏散时间的影响 |
5.2.3 出入口设置对疏散时间的影响 |
5.2.4 建筑布局对疏散时间的影响 |
5.2.5 街坊尺度疏散时间变化机制 |
5.3 街坊尺度典型形式拥堵情况分析 |
5.3.1 路网结构对拥堵情况的影响 |
5.3.2 街坊形态对拥堵情况的影响 |
5.3.3 出入口设置对拥堵情况的影响 |
5.3.4 建筑布局对拥堵情况的影响 |
5.3.5 街坊尺度拥堵情况变化机制 |
5.4 街坊尺度安全疏散优化策略 |
5.4.1 街坊尺度规划设计优化策略 |
5.4.2 街坊尺度灾害救援优化策略 |
5.4.3 街坊尺度应急管理优化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路网规划布局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交通容量下的控规单元土地开发强度优化探究 ——以行唐县为例[D]. 唐韵.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论新加坡规划实践在云南滇中新区东盟产业城路网规划中的应用[D]. 罗志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模式研究 ——以北京为例[D]. 何梦漪.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生活能耗关系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D]. 吴巍. 天津大学, 2020(01)
- [5]城市局部道路网的分类与规划指标研究[D]. 于晓妹.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6]发达完善路网条件下基础设施类站段布局优化研究[D]. 谢晓敏.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中小城市市域综合交通网布局规划研究[D]. 谷东升. 吉林大学, 2020(08)
- [8]市郊铁路线网规模和布局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王文哲.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农村公路路段选型及网络优化研究[D]. 李辉.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10]东北城市居住区安全疏散优化策略研究[D]. 王燕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