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崎新

矶崎新

一、矶崎新之COSI(论文文献综述)

张呈瀚[1](2021)在《动态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俗话说:“家是温馨的港湾”。这里应该代表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家人能够给予温暖,第二层是表达“家”像港湾一样是稳固的、安全的,这第二层意思很显然就是人们对“家”,即对建筑的认知。“稳固”、“安全”,这类词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人们对建筑的固有的认知,但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往往对“动”更情有独钟——现在的年轻人下班之后不再急急忙忙赶回家,而是拉上两三好友投入茫茫的城市夜生活;周末双休,总会有一家老小坐着房车去郊区看一看田野风光……人们对“动”的追求其实已经转化为了对“动”的需求,那么作为人们日常所处环境中的建筑,就迎来了其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即动态建筑。其实,动态建筑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年轻,即便是在强调建筑“实用、坚固、美观”的时代,动态建筑的设计理念就已经开始萌芽了。本文将从动态建筑理念的溯源开始,对动态建筑的分类、表现特征、设计原则、实现手段、设计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与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动态建筑理念溯源,通过划分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第一次工业革命至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期到工业4.0这四个时间段,根据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对动态建筑理念相关的应用与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从而了解了动态建筑理念发展的历史脉络。第三章为动态建筑的分类及其表现特征研究,主要归纳总结了不同学者对动态建筑的分类,并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动态建筑分类标准,同时根据动态建筑相关案例总结了动态建筑的一些基本的表现特征。第四章为动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及其实现手段研究,通过基本运动方式、运动速度、质量或重量、尺度与复杂性这四个方面对动态建筑的设计原则进行了界定,同时总结了涉及到机械运动问题的可动元素实现手段,为动态建筑设计设定了前提条件。第五章为动态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包括生成设计方案、提供设计支撑以及合理性验证,较为完整的阐述了动态建筑方案设计的方法流程。第六章为动态建筑方案设计研究,从场地条件、设计概念、建筑形态、变动方式以及应用技术全流程的进行动态建筑设计,为动态建筑研究提供了设计实践成果。第七章为结语,总结了前文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指出了论文研究的不足以及对动态建筑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大胆的展望。

王琳[2](2020)在《矶崎新建筑创作的平衡观解析》文中提出2019年3月,建筑界都在屏息以待的普利兹克建筑奖颁给了日本建筑师中的泰斗——矶崎新,虽然在此之前矶崎新的建筑成就早已耸壑凌霄,此次夺得普奖更加印证了他在建筑界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矶崎新建筑生涯横跨60多年,在这60年间,他致力于时代发展下多种建筑思想冲突矛盾的平衡,以建筑为载体整合时代发展下多种思想诉求,使他的建筑作品呈现出多元平衡的状态。本文从矶崎新建筑创作平衡观下的思想理念、建构手法、作品特征三个方面出发,通过文献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跨学科交叉法等,对矶崎新建筑创作的平衡观进行深入解读。首先以时代背景的转变为线索,分析矶崎新建筑创作平衡观下的思想理念。1945年日本两座城市遭受美国轰炸,大批难民流离失所,并涌入东京。为了容纳大批难民,仅满足居住与防灾要求的功能性建筑迅速扩张。上世纪50年代中期城市战后重建基本结束,这些功能性建筑成为建筑发展遗留问题,此时面临着建筑技术与艺术之间的矛盾。并且6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思想遭受质疑,后现代主义建筑渐渐兴起,引发装饰主义与功能主义之间的矛盾。70年代由于追逐西方工业化进程使得传统民族性受到打压,同时以西方文化分子对于东方文化的歪曲判断引发东西方文化交流之间的问题。90年代信息化社会的进入,信息技术全球化导致建筑走向趋同性发展,建筑发展面临着全球化与地域化之间的问题。在矶崎新的创作生涯中,由工业时代、后工业时候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时期矶崎新都以平衡为指导理念,采取不同的创作思想对建筑技术、文化与艺术进行调和。其次以矶崎新的思想为线索,分析矶崎新建筑创作平衡观下的创作手法。矶崎新通过功能性隐喻、零度空间中拱顶的技术性应用、笛卡尔网格组建碎片式符号以及感知器官的误导赋予建筑技术与艺术、秩序与多元之间的平衡。并且通过西方的形态元素来传达东方虚无空间、黑暗空间以及时间观念的哲学思想。最后通过数字化技术来表达传统建筑形式、汉字文化以及自然膜拜精神。最后通过对矶崎新作品案例的分析,总结矶崎新建筑创作平衡观下的作品特征。矶崎新的作品在表现技术性、几何的简约性和构图的雕塑性特征的同时,表现出多元性、情致化以及符号化的建筑特征。并且在西方元素的具象化特征、东方文化的意向性特征以外,东西方元素的交融还呈现出无时空性的特征。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矶崎新的作品在呈现出简约、动感的时代特征同时赋予建筑传统与自然的形态。论文的最后以时间为线索,对于矶崎新平衡观下的建筑思想、手法和特征进行全面总结。矶崎新基于时代问题以及建筑的艺术性、文化性多方面的思考使其60多年来,以平衡作为指导观念进行创作。矶崎新对于建筑创作的多方面考量和平衡,为建筑的发展提供更多可参考、学习的新思路,对我国建筑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宋天明,秦佳文,马雪梅[3](2020)在《在之间——矶崎新“间”的观念性创作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矶崎新作为现当代着名的建筑大师,他的建筑作品和思想对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创作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文章以日本传统文化"间"的概念为线索,从文化之"间"、风格之"间"、空间之"间"和观念之"间"四个方面分析矶崎新建筑思想和设计作品中"间"的观念性特征,总结出他以日本本土文化为底蕴,兼收并蓄,在探索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坚持自己的设计特色,以极具个性意识的设计表达和极富创造力的思想赋予建筑以朦胧的诗意,以动态反思的归零意识和饱含积极意义的废墟论探索未来建筑的方向。他的建筑和理论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状态,长时期影响着世界范围内建筑的发展。

汪盈[4](2019)在《矶崎新“城市的未来即废墟”理念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矶崎新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作为日本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他主张彻底废除一些与现代主义有关的资本主义教条,将建筑从现代主义教条的束缚中释放出来。

王少潇[5](2019)在《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问题。博物馆改扩建是旧建筑再利用研究系统下的一个分支,而衔接空间则是新旧关系矛盾的集中体现,也是博物馆改扩建过程中关乎成败的关键部分。虽目前国内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日益增多,但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本文试图以小见大,关注博物馆新旧关系中衔接空间这一具体对象,通过实例的收集与归纳,深入剖析其在新旧间的关联性,提炼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原则,进而探讨衔接空间具体的设计方法,建立可供参考的设计策略,以期能为国内同类型的改扩建项目提供行之有效的借鉴依据。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对应文章的第一章,基于对博物馆改扩建成因与发展的简要概括,提出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确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并介绍国内外博物馆改扩建相关的研究成果,制定合理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包括文章的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国内外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发展历程与具体表现,提炼相关设计原则。其中,第二章重点追寻衔接空间的演变轨迹,通过外部因素的描述和思想层面的探索解释衔接空间的成因、发展及其对新旧关系的影响。第三章则在衔接空间发展趋势中总结设计原则,归纳衔接空间与新旧建筑的组合方式,并整理衔接空间相关的设计要点,为其后的设计研究提供指导原则与设计思路。第三部分为文章第四章,主要通过大量国内外实例的深入剖析与归纳总结,探讨衔接空间基于空间模式、功能构成、形式美学三个层面的的设计方法。论文最后是针对前文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策略与未来发展趋势,意在为未来我国博物馆改扩建中,衔接空间关联新旧关系提供启示与参考。

孙俊桥,孙超[6](2013)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文脉传承》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已成为世界性热门新课题,不仅带动了国内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理念的提升,也彰显了工业遗产包涵的历史、技术、社会、艺术和经济等综合价值。作为一个城市历史文脉的见证,工业建筑遗产也蕴藏巨大的文脉价值内涵。文章提出结合城市文脉传承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策略,将对国内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和文脉传承发挥借鉴意义。

唐超[7](2012)在《价值与效益、形态与空间 ——建筑遗产再利用中的双重视域分析》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针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再利用问题展开研究。对于建筑遗产改造的研究,西方国家已经进行了两个多世纪的工作,而我国对此的研究还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并且一直是模仿西方改造手法进行创作研究。大部分研究均偏向于具体的改造手法方面,对于前期的策划分析,中国特色发展方面涉足得很少。本文通过对现今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状况、改造实践背景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整个改造项目总体的前期策划工作进行细致划分阐述,强调建筑遗产改造的重要性以及前期调研考察的必要性。指出改造时应该通过对不同建筑遗产保存现状、改造动机、价值取向的不同来确定每栋建筑具体的改造再利用的方式方法。对于具体的改造再利用方法,主要是突出建筑遗产改造再利用的主要矛盾表现——新与旧的关系。分别从建筑形式、空间功能、历史文脉三方面来阐述,在改造再利用过程中针对不同情况设计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段方法。并且通过研究生期间所参与的实际工程实践——大同煤气化总公司工业遗址保护与更新改造以及中国一拖集团厂区入口建筑更新改造概念设计两个项目来论述前面所提出的观点。最后,通观全局,对于我国建筑遗产改造现状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论述,提出今后发展的方向。

兰巍[8](2009)在《设计·技术·评估 ——近代银行建筑历史性保护研究》文中认为近代银行建筑的历史性保护既有与其它类型的历史性建筑相通的共性,也因其独有的本体特征和价值特征而呈现出特殊性,正确的保护方法是共性与特性、一般规律与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设计方法、修复技术和技术策略评估是近代银行建筑历史性保护的三个核心范畴,三者的相互关系是论证历史性保护一般规律的逻辑基础。保护模式和设计手法是近代银行建筑保护性设计方法的两个方面。“老并入新”、“新融于老”、“新老并置”和“新老隔离”等四个保护模式的适用条件及其利弊得失都是以最大程度地保存近代银行建筑的价值为出发点,应根据建筑的具体条件,从空间、形式、秩序和文脉等角度选择合适的设计手法。近代银行建筑有两个表象相反的基本类型:本体完好并具有较高价值的近代银行建筑以及残破性近代银行建筑。以原浙江兴业银行和石家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原址的保护性设计为中心的大量实例说明,近代银行建筑历史性保护的特殊性正是其价值构成特征的反映。修复技术策略评估是连接设计方法和修复技术的关键环节。本文将全程跟踪和主观评估等后评估方法引入天津原金城银行修复工程的全过程,验证了技术策略后评估对于总结我国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正反经验所具有的重大价值。无损检测、砖石、砂浆等修复技术应用规律的总结旨在说明,修复技术策略一般性评估是把握可逆度、干预度、安全度和满意度等指标以适应修复技术中多学科交叉渗透新格局的有效对策。

屈小羽[9](2007)在《理性分析下的新旧建筑空间关系营造——谈河北博物馆扩建中新旧连接部分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理性分析的新旧建筑空间关系营造对于旧建筑改扩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分析河北博物馆扩建中新旧连接部分的理性决策过程,探讨基于基地文脉环境和旧建筑历史背景的新旧空间关系的营造,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改扩建设计提供思考方法和设计手法上的经验。

屈小羽[10](2006)在《旧建筑改扩建中连接部分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旧建筑改扩建中的一个具体问题——连接部分的设计问题。在旧建筑改扩建中,如何处理新旧关系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对应到具体对象上,位于新旧之间矛盾最为集中之处的连接部分正是该问题的集中体现。事实上,连接部分和新旧关系是同一问题的表里两面。本文侧重于其表象——连接部分的设计,对新旧关系的讨论都是服务于对外在形态的研究的。本文以新旧关系中的三个层面——文脉关系、空间关系和构图关系为纲,通过实例展开对连接部分形态的成因和具体做法的分析,由此建立可供参考的连接部分设计方法,即基于理性的思考过程和空间关系控制的组合形方法,并对中国旧建筑改扩建连接部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2章和第3章,追寻连接部分形态背后的成因。其中第2章讨论了中西方旧建筑改扩建中连接部分的历史发展,通过时代和设计思想演变这一外部因素来解释其对新旧关系及其表象的影响,从思想的层面探寻连接部分的成因。第3章则按照设计决策的顺序从具体操作层面上探讨了连接部分的成因,分析了地段和旧建筑的客观影响和建筑师的主观作用。第二部分对应第4章,通过大量实例对连接部分表现新旧关系的手法进行具体分析,提供相应的设计手法的参考。第三部分是基于前两部分的分析,进行设计方法的讨论。通过对错综复杂的价值观和建筑多元发展趋势的分析,陈述建筑师应有的立场和设计方法。在论文最后是理论指导实践的部分,运用结论中的设计方法重新审视河北博物馆扩建中新旧连接部分的设计。

二、矶崎新之COSI(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矶崎新之COSI(论文提纲范文)

(1)动态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理论与实践研究
        1.3.2 国内理论与实践研究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动态建筑理念溯源
    2.1 十八世纪60 年代之前(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
        2.1.1 产生背景
        2.1.2 理念相关的应用与研究
    2.2 十八世纪 60 年代至二十世纪 40 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2.2.1 产生背景
        2.2.2 理念相关的应用与研究
    2.3 二十世纪40 年代至二十世纪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第三次工业革命)
        2.3.1 产生背景
        2.3.2 理念相关的应用与研究
    2.4 二十一世纪初期至今(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期与工业4.0)
        2.4.1 产生背景
        2.4.2 理念相关的应用与研究
    2.5 总结
第3章 动态建筑的分类及其表现特征研究
    3.1 动态建筑的分类
        3.1.1 按照建筑中各结构类型划分
        3.1.2 按照建筑空间和非空间变化划分
        3.1.3 按照建筑变化范围划分
        3.1.4 按照建筑变化复杂性划分
    3.2 动态建筑的表现特征
        3.2.1 形态可变性
        3.2.2 空间可塑性
        3.2.3 功能重置性
        3.2.4 需求响应性
        3.2.5 环境可调性
        3.2.6 技术可行性
第4章 动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及其实现手段研究
    4.1 动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4.1.1 基础运动方式
        4.1.2 运动速度
        4.1.3 质量或重量
        4.1.4 尺度与复杂性
    4.2 实现手段
        4.2.1 活动关节
        4.2.2 齿轮与传动器
        4.2.3 材料
        4.2.4 控制系统
        4.2.5 动力系统
第5章 动态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5.1 生成设计方案
    5.2 提供设计支撑
    5.3 合理性验证
第6章 动态建筑方案设计研究
    6.1 场地条件
        6.1.1 地理区位分析
        6.1.2 交通现状分析
        6.1.3 周边环境分析
        6.1.4 场地内现状分析
        6.1.5 总结
    6.2 设计概念
        6.2.1 背景分析
        6.2.2 目标愿景
        6.2.3 概念生成
    6.3 建筑形态
        6.3.1 形态意向
        6.3.2 功能与流线
        6.3.3 场地空间规划
    6.4 变动方式
        6.4.1 景观体验
        6.4.2 流线变化
        6.4.3 展览模式
        6.4.4 环境适应
    6.5 应用技术
        6.5.1 驱动方式
        6.5.2 固定方式
        6.5.3 控制方式
    6.6 总结
第7章 结语
    7.1 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竞赛成果

(2)矶崎新建筑创作的平衡观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领域与概念综述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阐述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阐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矶崎新的建筑创作历程综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相关概念解析
        1.4.2 论文研究内容
        1.4.3 论文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矶崎新建筑创作平衡观下的思想理念
    2.1 社会转型下的理念抉择
        2.1.1 技术导向下的艺术追求
        2.1.2 城市体制下的建筑解体
        2.1.3 时代语境下的历史片段
        2.1.4 统一机制下的多元整合
    2.2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渗透
        2.2.1 东方哲学思想的弥生
        2.2.2 日本“间”文化的输出
        2.2.3 西方古典形式的植入
    2.3 全球化与地域化的交流对话
        2.3.1 折射城市性格的现代建筑
        2.3.2 作为文化载体的时代建筑
        2.3.3 顺应自然形态的数字建筑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矶崎新建筑创作平衡观下的建构手法
    3.1 双重译码手法下的平衡
        3.1.1 图像转译下的功能性隐喻表达
        3.1.2 零度空间下的技术性拱顶演化
        3.1.3 网格控制下的几何与符号并置
        3.1.4 感知误导下的现实与幻境交替
    3.2 和魂洋形模式下的平衡
        3.2.1 工业形式下对和式空间的表达
        3.2.2 腔体形式下对阴翳空间的营造
        3.2.3 时间观念下对西方元素的仿拟
    3.3 传统与现代碰撞下的平衡
        3.3.1 宫墙列柱的抽象化提取
        3.3.2 汉字元素的图示化处理
        3.3.3 植物形态的数字化模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矶崎新建筑创作平衡观下的作品特征
    4.1 平衡多重时代理念的多样性特征
        4.1.1 规律性与多样性的共生
        4.1.2 情致化与秩序化的碰撞
        4.1.3 雕塑性与符号性的构图
    4.2 平衡东西方美学的兼容性特征
        4.2.1 西方美学的具象性特征
        4.2.2 东方哲学的意象性特征
        4.2.3 东西交融无时空性特征
    4.3 平衡地域与现代的多元性特征
        4.3.1 树形形态与流体动态的结合
        4.3.2 江南诗意与现代简约的交织
        4.3.3 传统形制与未来科技的辉映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矶崎新个人作品年表
附录2 矶崎新个人参展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在之间——矶崎新“间”的观念性创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文化之“间”
    1.1 多重文化
    1.2 多重身份
2 风格之“间”
    2.1 现代与后现代
    2.2 个性与共性
3 空间之“间”
    3.1 在之“间”
    3.2 模糊性与随意性
4 观念之“间”
    4.1 归零
    4.2 废墟
结语

(4)矶崎新“城市的未来即废墟”理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
二、矶崎新简介
三、矶崎新的“城市即废墟”理念
    (一)城市的未来即废墟
    (二)“未建成”主张
四、结语

(5)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博物馆改扩建的由来与发展
        1.1.2 博物馆改扩建的必然性
        1.1.3 衔接空间对于博物馆改扩建中新旧关系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1.4.1 博物馆
        1.4.2 改扩建
        1.4.3 衔接空间
        1.4.4 新旧关系
    1.5 博物馆改扩建的研究现状
        1.5.1 国外博物馆改扩建的相关研究
        1.5.2 国内博物馆改扩建的相关研究
        1.5.3 与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相关的设计理论研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发展历程
    2.1 国外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发展
        2.1.1 发展初期的限制与统一
        2.1.2 发展上升期的更新与对抗
        2.1.3 发展高潮期的复兴与重塑
        2.1.4 发展全盛期的普及与共生
    2.2 国内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发展
        2.2.1 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概述
        2.2.2 中国博物馆新旧衔接空间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2.3 小结
第三章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原则研究
    3.1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原则
        3.1.1 统一性原则
        3.1.2 过渡性原则
        3.1.3 公共性原则
        3.1.4 生态性原则
    3.2 博物馆改扩建新旧共存的组合方式
        3.2.1 新建筑对旧建筑的母题复制
        3.2.2 新建筑与旧建筑的渐变过渡
        3.2.3 新建筑对旧建筑的抽象联想
        3.2.4 新建筑与旧建筑的相异对比
        3.2.5 新建筑作为背景衬托旧建筑
    3.3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要点
        3.3.1 衔接空间对新旧文脉的理性回应
        3.3.2 衔接空间对公共空间的秩序重组
        3.3.3 衔接空间对目标功能的清晰定位
        3.3.4 衔接空间对形式美学要素的关联整合
    3.4 小结
第四章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方法研究
    4.1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空间方法研究
        4.1.1 衔接空间多元空间形态对新旧关系的引导
        4.1.2 衔接空间多层空间维度对新旧发展的推进
        4.1.3 衔接空间多样空间边界对城市文脉的应对
    4.2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功能构成研究
        4.2.1 衔接空间功能定位的切入条件
        4.2.2 衔接空间功能构成的分类及组织关系
        4.2.3 衔接空间功能属性
    4.3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形式美学研究
        4.3.1 比例确立主从关系
        4.3.2 尺度把控感知体验
        4.3.3 韵律延续视觉统一
        4.3.4 材质强化历史可读性
        4.3.5 色彩提升整体表现力
        4.3.6 细部装饰缓和形式差别
    4.4 小结
第五章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策略与发展趋势
    5.1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策略
        5.1.1 空间模式组织的设计策略
        5.1.2 功能构成分配的设计策略
        5.1.3 形式美学统一的设计策略
    5.2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5.2.1 空间设计的多维拓展
        5.2.2 功能构成的复合化发展
        5.2.3 形式美学要素的多元配合
        5.2.4 技术手段的多样利用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西方博物馆改扩建典型案例基本信息
    附录2 我国博物馆改扩建典型案例基本信息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文脉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成为世界性的新课题
    (一)国内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缘起
    (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提升
二、工业建筑遗产的综合价值解析
    (一)见证工业革命的历史价值
    (二)见证科学进步的技术价值
    (三)见证文明进步的社会价值
    (四)见证现代审美的艺术价值
    (五)不可低估的经济价值
三、工业建筑遗产重大文脉价值内涵
    (一)城市文脉体系的理论更新
        1.文脉涵义的深化
        2.文脉理论体系内容的全面化
    (二)工业建筑遗产的文脉内涵
四、文脉传承与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再利用
    (一)塑造工业遗产整体景观脉络
    (二)再生工业人文景观资源体系
    (三)新建筑延续工业建筑文脉特征
    (四)工业遗产保护促进城市文脉复兴
五、结语

(7)价值与效益、形态与空间 ——建筑遗产再利用中的双重视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定义
        1.3.1 历史建筑
        1.3.2 一般性历史建筑
        1.3.3 文物保护单位
        1.3.4 建筑遗产
        1.3.5 建筑物的生命周期
        1.3.6 适应性改造再利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1.5.1 理论基础——多维、多元、共生(MMC 理论)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整体框架
第二章 建筑遗产改造再利用前期策略研究
    2.1 建筑遗产改造再利用动机分析
        2.1.1 建筑物质与机能之间的矛盾
        2.1.2 建筑遗产发展滞后甚至停滞与城市高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2.2 建筑遗产改造再利用综合评估
        2.2.1 建筑遗产价值评估
        2.2.2 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2.2.3 改造再利用可行性评估
    2.3 小结——综合评价原则
第三章 新旧共生——建筑遗产改造再利用新旧关系研究
    3.1 新旧形式的融合与对比
        3.1.1 新旧形式的融合
        3.1.2 新旧形式的对比
    3.2 室内外空间的调整塑造
        3.2.1 旧同化新
        3.2.2 新异化旧
    3.3 历史文脉的传承或重塑
        3.3.1 文脉传承
        3.3.2 文脉重塑
    3.4 小结——新烘托旧、旧创造新
第四章 工程实践
    4.1 大同煤气化总公司工业遗址保护与更新改造
        4.1.1 现状分析
        4.1.2 价值评估及改造动机分析
        4.1.3 开发目标及模式定位
        4.1.4 直立炉厂房更新改造设计—一座承载工业文明的新生命体
        4.1.5 储气罐更新改造设计——以场所精神和空间特质引导功能
    4.2 中国一拖集团厂区入口建筑更新改造概念设计
        4.2.1 价值评估
        4.2.2 项目概况及改造动因
        4.2.3 综合评价及改造定位
        4.2.4 更新改造设计
    4.3 小结——理论联系实际
第五章 国内建筑遗产改造再利用政策观念反思
    5.1 政府宏观调控上的经济发展同遗产保护方面的矛盾
    5.2 创造特色城市与模仿大都市形态之间的矛盾
    5.3 国内专业领域方法论研究不足,设计水平落后
    5.4 理论研究过于学术化,缺乏与实践的结合
    5.5 对待建筑遗产态度上的两种极端误区
    5.6 对于遗产保护再利用成果评判标准的单调
    5.7 缺乏对国内特色建筑的具体案例研究
    5.8 政府法律法规颁布不足,改造举步维艰
    5.9 小结——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设计·技术·评估 ——近代银行建筑历史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状况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第二章 近代银行建筑历史性保护的模式与设计手法
    2.1 近代银行建筑的源流与特征
        2.1.1 近代银行建筑的源流
        2.1.2 近代银行建筑在我国的发展与演变
        2.1.3 近代银行建筑的特征分析
        2.1.4 近代银行建筑的价值评价理论
    2.2 近代银行建筑历史性保护模式的类型
        2.2.1 老并入新
        2.2.2 新融于老
        2.2.3 新老并置
        2.2.4 新老隔离
    2.3 近代银行建筑历史性保护设计手法解析
        2.3.1 空间的同化与异化
        2.3.2 形式的调和与对比
        2.3.3 秩序的延续与重构
        2.3.4 文脉的交互与消解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银行建筑特殊性历史保护研究—以天津原浙江兴业银行保护性设计为中心
    3.1 原浙江兴业银行概况
        3.1.1 历史沿革
        3.1.2 建筑艺术特色
        3.1.3 现存状况及恶化原因分析
        3.1.4 价值分析
    3.2 三轮设计方案的比较研究
        3.2.1 第一轮方案——整体平移
        3.2.2 第二轮方案—表皮拼贴
        3.2.3 第三轮方案—连接体分隔
    3.3 新老隔离模式下的连接体设计
        3.3.1 连接体设计思想的演变
        3.3.2 连接体设计手法解析
        3.3.3 原浙江兴业银行保护方案的连接体设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残破性近代银行建筑历史性保护研究——以石家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原址保护为中心
    4.1 残破性历史建筑的特性分析
        4.1.1 类型分析
        4.1.2 残破性相关价值分析
        4.1.3 设计原则分析
    4.2 残破性历史建筑设计方法述评
        4.2.1 第一类残破性历史建筑的设计方法
        4.2.2 第二类残破性历史建筑设计方法
        4.2.3 第三类残破性历史建筑设计方法
        4.2.4 第四类残破性历史建筑设计方法
    4.3 石家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原址保护性设计
        4.3.1 沿革与现状
        4.3.2 价值分析
        4.3.3 安全鉴定
        4.3.4 设计方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代银行建筑修复技术策略后评估研究——以天津原金城银行历史性修复为中心
    5.1 后评估理论概述
        5.1.1 技术策略后评估的定义
        5.1.2 后评估理论的发展趋势
        5.1.3 后评估的操作步骤
        5.1.4 后评估的应用方法
    5.2 天津原金城银行历史性修复的技术策略
        5.2.1 建筑概况与问题评估
        5.2.2 屋顶修复技术策略
        5.2.3 墙体修复技术策略
        5.2.4 门窗及附属部分的修复技术策略
    5.3 天津原金城银行修复技术策略建成后评估——以跟踪评估为例
        5.3.1 确定评估策略
        5.3.2 评估计划阶段
        5.3.3 评估实施阶段
        5.3.4 评估应用阶段
    5.4 天津原金城银行修复技术策略使用后评估——以室内环境主观评估为例
        5.4.1 主观评估方法的类型与技术结构
        5.4.2 主观评估的工具分析
        5.4.3 评估计划阶段
        5.4.4 熵权优化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银行建筑的修复技术及其一般性策略评估研究
    6.1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一般性策略评估
        6.1.1 红外热像技术(Infrared Thermography)
        6.1.2 数字化放射线透视(digital radioscopy)
        6.1.3 其它无损检测技术
    6.2 砖石修复技术及其一般性策略评估
        6.2.1 清洗技术
        6.2.2 加固技术
        6.2.3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ICCP)的应用-以伦敦Hoare 银行修复为例
    6.3 砂浆修复技术及其一般性策略评估
        6.3.1 准备策略
        6.3.2 施工策略
        6.3.3 聚酯强力重嵌砂浆的应用-以渥太华蒙特利尔银行总部修复为例
    6.4 陶砖修复技术及其一般性策略评估
        6.4.1 陶砖修复技术概述
        6.4.2 陶砖修复技术应用-以费城Land Title 大厦修复为例
        6.4.3 陶砖修复中砂浆涂层的应用评估
    6.5 铸铁修复技术及其一般性策略评估
        6.5.1 铸铁清洗技术
        6.5.2 铸铁养护技术
        6.5.3 铸铁修补与替换技术
    6.6 石膏修复技术及其一般性策略评估
        6.6.1 石膏恶化原因分析
        6.6.2 石膏修补与替换技术
        6.6.3 历史性石膏的新加固技术
    6.7 木窗修复技术及其一般性策略评估
        6.7.1 历史性木窗的价值分析
        6.7.2 替换用玻璃性能分析
    6.8 彩色玻璃修复技术及其一般性策略评估
        6.8.1 彩色玻璃恶化原因分析
        6.8.2 彩色玻璃修复技术
        6.8.3 哈佛大学纪念堂的彩色玻璃修复技术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理性分析下的新旧建筑空间关系营造——谈河北博物馆扩建中新旧连接部分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旧建筑改扩建中新旧空间关系的营造
2 理性分析的重要性
3 河北博物馆扩建中新旧连接部分的设计
    3.1 项目地段环境和旧建筑状况
    3.2 甲方意愿和建筑师的理念
    3.3 主导连接思想
    3.4 连接部分对新旧之间空间关系的表现(1)总体空间关系——来自地段的挑战
    3.5 空间关系的构图表现
    结语

(10)旧建筑改扩建中连接部分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1.1 旧建筑
        1.1.2 改扩建
        1.1.3 连接部分
        1.1.4 新旧关系
    1.2 研究背景
        1.2.1 旧建筑改扩建研究的由来和发展
        1.2.2 国外旧建筑改扩建的相关研究文献
        1.2.3 国内旧建筑改扩建的发展
        1.2.4 国内旧建筑改扩建的相关研究情况
    1.3 研究目的和篇章结构
    1.4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连接部分的历史发展
    2.1 西方建筑思潮影响下的新旧关系和连接部分的发展
        2.1.1 现代主义之前对新旧关系的认识
        2.1.2 现代主义之前连接部分的表现
        2.1.3 现代主义思潮对新旧关系的认识
        2.1.4 现代主义思潮中连接部分对新旧关系的表现
        2.1.5 现代主义之后多元思潮对新旧关系的认识及相应连接部分的表现
    2.2 国内连接部分设计的发展
        2.2.1 中国传统观念与改扩建中的连接部分
        2.2.2 近代以来建筑思想发展影响下的新旧关系和连接部分
    2.3 小结
第3章 连接部分的决策问题
    3.1 概述
    3.2 连接部分的基本模式
    3.3 连接部分对文脉关系的决策
        3.3.1 对重要的含义进行表达
        3.3.2 对不重要的含义进行表达
        3.3.3 对不重要的含义不予表达
    3.4 连接部分对空间关系的决策
        3.4.1 概述——从文脉关系到空间关系
        3.4.2 基于功能的决策
        3.4.3 基于未来空间发展的考虑的决策
        3.4.4 基于旧建筑空间秩序的决策
    3.5 连接部分对构图关系的决策
        3.5.1 构图关系的决策压力
        3.5.2 从空间关系到构图关系的决策
        3.5.3 来自于建筑师的影响因素
    3.6 小结
第4章 连接部分表现新旧关系的具体手法
    4.1 连接部分对文脉关系的表现手法
        4.1.1 对于历史意义的表现
        4.1.2 对历史状况的表现
        4.1.3 对主从等级的体现
        4.1.4 对改扩建过程逻辑的表达
    4.2 连接部分对空间关系的表现手法
        4.2.1 连接体对空间关系的表达
        4.2.2 空间转换带来的旧建筑构件功能的转换
    4.3 连接部分对构图关系的表现手法
        4.3.1 连接部分对体量的表现
        4.3.2 连接部分对立面元素的表现
        4.3.3 图底关系
    4.4 小结
第5章 对连接部分成功与否的思考
    5.1 讨论的背景——二元对立的价值观和多元化的趋势
        5.1.1 二元对立的价值观
        5.1.2 多元化的趋势——关于协调与对比
    5.2 大背景之下的设计态度
        5.2.1 建筑师在对立价值观下的立场
        5.2.2 对理性设计过程的重视
        5.2.3 对空间关系的重视
    5.3 国内连接部分设计的发展展望
第6章 理论联系实践——以河北博物馆为例
    6.1 连接部分决策的背景因素
        6.1.1 项目地段环境和旧建筑状况
        6.1.2 甲方意愿
        6.1.3 建筑师理念
    6.2 主导连接思想
    6.3 连接部分对新旧之间文脉关系的表现
    6.4 连接部分对新旧之间空间关系的表现
        6.4.1 总体空间关系——来自地段的挑战
        6.4.2 关于连接体的决策——应对挑战
        6.4.3 室外空间关系——解决方案的深入
    6.5 连接部分对新旧之间构图关系的表现
        6.5.1 从空间关系到构图关系的决策
        6.5.2 协调与对比
        6.5.3 其他构图关系
    6.6 小结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矶崎新之COSI(论文参考文献)

  • [1]动态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研究[D]. 张呈瀚.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2]矶崎新建筑创作的平衡观解析[D]. 王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3]在之间——矶崎新“间”的观念性创作思想研究[J]. 宋天明,秦佳文,马雪梅. 建筑与文化, 2020(10)
  • [4]矶崎新“城市的未来即废墟”理念探析[J]. 汪盈.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09)
  • [5]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设计研究[D]. 王少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文脉传承[J]. 孙俊桥,孙超.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7]价值与效益、形态与空间 ——建筑遗产再利用中的双重视域分析[D]. 唐超. 天津大学, 2012(07)
  • [8]设计·技术·评估 ——近代银行建筑历史性保护研究[D]. 兰巍. 天津大学, 2009(12)
  • [9]理性分析下的新旧建筑空间关系营造——谈河北博物馆扩建中新旧连接部分的设计[J]. 屈小羽. 华中建筑, 2007(05)
  • [10]旧建筑改扩建中连接部分的设计研究[D]. 屈小羽. 清华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矶崎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