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规模和盈利能力将同步增长

正面:规模和盈利能力将同步增长

一、正方:规模与盈利将同步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耿文娟[1](2020)在《金融资产配置对非金融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进行了金融资产配置,其配置动机和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金融资产配置关乎企业资产结构和资源利用,因而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企业配置金融资产能够盘活资金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未来实体投资的资金短缺问题,发挥“蓄水池效应”,有望提升投资效率;另一方面,企业资金用于金融资产配置就不能用于实业投资,即配置金融资产也具有投资“挤出效应”,造成非效率投资。因而,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投资效率产生的影响并不确定,到底会产生正效应还是负效应以及源自何种作用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委托代理理论、现金持有理论、权衡理论和融资约束理论等理论分析,提出了研究假设,从金融资产配置与否、配置数量及期限类型刻画其配置状况,通过构建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以2007-2018年中国沪深A股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揭示了金融资产配置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具体作用机制,且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检验发现,金融资产配置与否的企业之间的投资效率存在显着差异,与未配置金融资产的企业相比,配置金融资产的企业投资效率显着提升;第二,利用门限回归模型明确了门限效应的存在,得到金融资产配置水平存在单一门限值(3.97%)的结论,对门限左侧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低的企业来说,金融资产配置数量对投资效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对门限右侧金融资产配置水平高的企业来说,金融资产配置数量对投资效率则具有显着的阻碍作用;第三,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从资产期限分析,发现金融资产配置对投资效率存在“有限流动性蓄水池”作用机制,金融资产配置过多且流动性不足将导致其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反转;从融资约束分析,发现金融资产配置对投资效率具有“现金替代效应”的作用机制,在融资约束严重时表现出对投资不足更显着的缓解作用,而在融资约束程度较轻时表现出对过度投资更显着的抑制作用。上述研究结果在理论上扩展了权衡理论、现金持有理论的应用范围,深化了金融资产配置与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揭示了金融资产配置影响投资效率的作用机制,也扩充了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在实践上有利于我国企业在金融化的浪潮下更好的把握金融资产配置与否、配置数量与配置期限,为合理利用金融资产提升非金融企业投资效率提供经验证据。

谢鹏[2](2019)在《土地财政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迅速扩大。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亟需通过协调发展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直接关系到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享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学术界进行专题研究。虽然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及其引致的一系列问题已备受关注,但系统研究土地财政对居民收入分配和收入不平等影响的文献尚不多见。本文运用多种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方法,就土地财政发展模式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主要试图回答3个问题:一是土地财政发展模式下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是什么?二是土地财政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是土地财政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在全面检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视角提出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对土地财政、地方政府行为和居民收入分配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并进行理论分析。在土地财政模式下,按照行为的连续性,地方政府主要有3种代表性行为:土地征收、“以地引资”、“以地生财”。土地征收主要影响居民收入与财富以及收入差距与财富差距,“以地引资”主要影响城镇职工工资和工资差距,“以地生财”主要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福利经济学定理等视角,分析上述地方政府行为对居民收入分配各方面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其次,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财政和收入分配有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试图找出中央政府的政策脉络和意图。同时,结合政策分析,对近年来土地财政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统计描述,发现本世纪以来土地财政收入在波动中快速增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呈快速扩大态势,从而得到土地财政可能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直观印象。再者,就土地财政模式下的各种地方政府行为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主要分为4个部分:(1)“以地引资”如何影响了城镇职工工资?“以地引资”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协议出让等非市场化方式压低工业用地价格,吸引国内外投资,推动GDP增长以及在此基础上扩大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税基的行为。由于“以地引资”人为压低了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势必对各种生产要素回报产生影响。本文运用2003-2013年284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将2007年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政策视为外源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就该政策冲击对城镇职工工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政策平均提高了城镇职工工资1108.554元,安慰剂检验和用中国土地市场网数据再检验的结果均表明该结论具有较高的稳健性。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土地出让市场化背景下的融资效应、资源配置效应以及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是导致城镇职工工资提高的重要机制。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政策对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的增收效应大于民营企业。由于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政策是对“以地引资”行为的明显遏制,反推可知“以地引资”明显降低了城镇职工工资。(2)土地征收对居民收入与财富的影响。利用2010-2016年CFPS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研究了土地征收对被征地农户家庭收入和财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征收导致被征地农户家庭财富比未被征地农户平均增加2.608万元,但对农户的家庭收入产生明显的减收效应,减收幅度为0.322万元,该结果的稳健性通过采用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和安慰剂检验得到了验证。机制分析表明其原因在于:土地征收使被征地农户房产现值和现金存款分别增加1.656万、0.44万元,从而增加了家庭财富;但土地征收诱发被征地农户劳动时间减少20.68%,从而使其工资薪金收入下降,集中反映为家庭收入的减少。土地征收直接给被征地农户带来财富增加,本身是致富机遇,但如果放任其劳动时间持续下降,从可持续生计的角度而言,有可能会陷入贫困陷阱。进一步讨论发现,土地征收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都产生明显的扩大作用,对财富差距的影响大于对收入差距的影响。(3)“以地生财”如何影响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以地生财”是指地方政府通过招拍挂的市场化方式出让商住用地,并在供地面积上实行“饥饿供地”,推动房价与地价的螺旋式上升,从中获取土地出让金和契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等房地产类税收的行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越来越大。而“以地生财”作为一种收入分配机制,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可能产生影响。利用1999-2015年全国31个省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行为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行为总体上有利于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以地生财”行为推高了城市房价,而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两面性,一方面通过财富效应和信贷效应使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城镇职工工资,带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以地生财”行为导致财政支出偏向,不利于最大程度发挥财政再分配职能。必须看到的是,“以地生财”行为带来的城镇职工工资提高,并不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是企业生产成本和居民生活成本提高倒逼的结果。这类因扭曲政策导致的工资上涨,将提高企业成本,减少企业利润,城市对低技术工人的有效需求将减少,且弱势群体的结构性失业将增多。(4)“以地生财”如何影响了城乡收入差距?在进行理论分析和中介效应讨论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5年全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在考虑“以地生财”行为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行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行为显着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且对其他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显着的扩大作用,采用工具变量法,将土地供应的地理限制和中长期贷款利率的交乘项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再检验,发现研究结论具有高度稳健性;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在“以地生财”的发展模式下,“人地失调”的城镇化、“去工业化”效应和扭曲的公共品供给结构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以地生财”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各区域存在显着异质性。最后,在以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土地财政既有正向收入分配效应,又存在负向收入分配效应,并且以负向效应为主。土地财政虽然有利于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但对被征地农户家庭收入、农村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城镇职工工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负向分配效应明显。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完善财政体制和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推进土地出让市场化改革。上级部门加强纪律监察和执法督查,对价格过低的工业用地出让项目进行重点监控;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财政转移性支出,强化审计和监察职能,严格控制向企业变向补贴工业用地出让成本的行为。二是优化农地非农化的利益分配格局。应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创新、优化征地补偿方案,使农户即能得到合理补偿,又能受到勤劳致富的制度激励;密切持续跟踪被征地农户的经济行为,关注征地对农户精神面貌、心理状态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长期影响。三是去除“以地生财”的制度土壤。优化中央、地方财政关系,合理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财产税体系,规范转移支付体系,改革GDP至上的政绩考核体制。四是完善土地管理政策稳定房价。增加东部地区土地供应,提高中西部地区土地利用效率。五是纠正土地财政发展模式中的城市偏向。放宽户籍限制,以民生为导向完善土地财政支出管理,推进“人地协调”的城镇化进程。

苏珊珊[3](2019)在《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动因、格局及规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谷物进口贸易迅猛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谷物进口市场。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大肆盛行,贸易战等贸易摩擦升级导致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国际市场交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已与粮食安全密不可分,成为成功实现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特征和演变趋势、探究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阐释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作用、揭示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格局趋向、评价现行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关税配额及国营贸易管理制度,对深化认识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发展规律、有效利用国际谷物市场资源、切实推动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升中国粮食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管理贸易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归纳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经济计量分析等方法为研究工具,以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贸易发展特征、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贸易影响因素作用及阶段性变迁、贸易格局趋向以及贸易管理措施的福利效应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言,包括第一章。围绕中国谷物市场对外开放过程中谷物进口贸易变化特征、趋势,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系统梳理和评价国内外谷物进口贸易文献的基础上,说明深入研究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影响因素、格局趋向和核心管理政策,是具有科学价值的重要领域。根据本文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设计本文技术线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并归纳和提炼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理论分析,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运用规范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界定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内涵、分类方法及典型特征;以中国谷物进口贸易为研究对象,将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发展过程中的变迁规律与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以及管理贸易理论相结合,在运用理论解析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贸易发展特征→贸易动因(比较优势测算、影响因素识别)→贸易格局趋向(时序格局趋向、商品结构格局趋向、地理结构格局趋向)→贸易政策(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的研究逻辑关系。第三部分为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实证分析,涉及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第四章,运用Dynamic NRCA Index模型和1992-2015年度中国主要进口谷物贸易总额数据,从商品、国别和稳定性视角对主要谷物进口品种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第五章,构建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框架,运用Three-way引力模型和1992-2015年宏观经济数据,就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发展过程中的贸易引力因素、贸易阻力因素的影响效应及其阶段性变迁进行分析。第六章,构建改进的Static LA-AIDs、Dynamic LA-AIDs模型并运用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月度高频数据,探究“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自主要进口来源国各谷物品种的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效应以及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格局趋向。第七章,构建古诺市场均衡下的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关税等值模型,测算小麦、大米和玉米部门进口贸易管理政策的福利效应。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小麦进口贸易和大米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远高于玉米、高粱进口贸易和大麦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大米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远高于其它谷物产品;小麦进口贸易和大米的进口贸易可能呈现逐渐收缩趋势、而玉米、高粱和大麦的进口贸易可能呈现逐渐扩张趋势。中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间小麦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与美国间玉米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差距正在逐步扩大;与东盟间大米进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差距正在逐步扩大。中国谷物及主要谷物品种的稳定性较弱。(2)主要进口来源国和中国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阶段以及汇率是影响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重要贸易引力变量。主要进口来源国和中国的经济规模对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影响强度在1992-2000年间达到峰值;对中国小麦和大米进口贸易的影响作用随时间变化逐渐衰退;对玉米、大麦和高粱进口贸易的影响作用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强。地理距离、是否存在共同边界、进口来源国物流效率、APEC、WTO、“一带一路”开放战略以及FTA是影响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重要贸易阻力变量。通过对1992-2001年、2002-2008年、2009-2016年间Three-way引力模型回归结果的阶段性比较分析,发现随着新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的涌现,APEC和WTO等传统多边自由贸易安排对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的影响强度逐渐衰减,2009年后进口来源国的物流效率、“一带一路”开放战略(B&R)以及自由贸易区(FTA)等贸易便利化措施和新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成为影响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发展的关键性制度变量。(3)短期内小麦和大米等口粮进口贸易规模将保持平稳,但长期进口贸易规模可能收缩,且占谷物总体市场份额比重可能进一步下降;玉米、大麦以及高粱等饲料用粮进口贸易规模短期内将进一步快速攀升,但长期将呈现趋稳的发展态势。“一带一路”开放战略推动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地理结构转型,小麦进口市场地理分布重心可能将由加拿大和美国转向澳大利亚,大米进口市场地理分布维持不变,玉米进口市场地理分布重心可能出现美国、东盟、俄罗斯地区三大中心;大麦进口市场地理分布重心可能将从加拿大转移至欧盟地区。(4)中国主要谷物部门存在的关税配额(TRQs)和国营贸易(STEs)管理政策的确产生贸易扭曲,且由于与行政式配额分配模式相结合,造成了国内市场的局部分割和进口贸易的部分垄断,加剧贸易扭曲程度。当STEs追求不同经营目标且不同的TRQs分配额度导致三个谷物部门的关税等值存在较大差异,产生的福利扭曲不同:当STEs追求生产者剩余时,小麦部门最高、玉米部门居中、大米部门最低。当STEs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时,三个谷物部门的关税等值最小,且生产者剩余损失、消费者剩余增加。当STEs消费者剩余最大化时,三个谷物部门的关税等值均为负值,且生产者剩余损失、消费者剩余增加。以上述分析结论为基础,本文基于粮食安全视角提出与周边主要出口国签署谷物进口长期协议、构建全方位立体式谷物进口贸易运输体系;提升主要谷物品种的生产效率、合理保护劣势谷物产业;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区域内国家间谷物贸易便利化和粮食安全合作;深化谷物进口国营贸易企业市场化改革、降低贸易管制产生福利扭曲的政策建议。

刘娟[4](2016)在《基于互联网+的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探索 ——以Z银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各类产品创新不断,十部委联合出台监管指导意见。不仅传统金融行业大大加强对互联网工具的应用,各类互联网企业、生产性企业、甚至房地产中介都纷纷加入互联网金融领域,提供金融服务。面对互联网+的金融新业态,本文主要明确了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区别,指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其核心在于风险管控。本文分析了传统的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积极探索转型互联网金融之路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使然。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值得鼓励和发展。本文通过对两者在产品创新、渠道、监管等方面的对比,重点分析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精准把握企业需求及资信情况,真正开启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的风险管理的新模式,安全的实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资金融通功能。面临三期叠加以及金融新业态的情况下,拒绝转型的银行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以Z银行为例,分析其基本情况、业务现状及盈利模式,并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Z银行的转型优势及潜在问题,指出Z银行互联网转型之路的成功产品模式以供借鉴,并且指出Z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尚有很大转型空间。同时,结合各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借鉴美国资本一号(Capital One)、波兰直销银行(mBANK)等发展社区银行、直销银行、差异化等国际经验,揭示了互联网+对于传统银行业的深度变革,提出传统银行业向互联网金融转型的策略建议,即通过从服务上、业务上、产品上、平台上、风控上、结构上的总体设计来探讨如何做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从根本上解决风险管控问题,采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新型风险管理模式,提前预知客户需求,管理其信用和违约情况。同时,结合转型过程中与网络借贷(P2P)等业务合作遇到的问题,提出转型绝不是单兵推进,需要完善相应监管配套体系。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新的风险管理模式探索:客户真实交易数据大数据分析筛选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授信(方式:贷款或投资),这种新的风控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可借鉴性、可推广性,可供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提供选择。论文的结论部分作者给出了银行业传统业务迈向互联网金融之路的策略建议,并对未来转型目标的实现寄予了期望。与此同时,就作者研究水平的局限性以及不足做了简要说明,并期望更多专业人士后续能深耕传统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之路的策略,大量抽象归纳这些银行的实践行为,寻找和探索传统银行业互联网金融转型统一的动态模式,建设相应学术理论的系统研究体系,以期为银行业的互联网金融进程进一步深化提供指导方向。

岳婷婷[5](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王文翌[6](2013)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R&D绩效研究 ——基于市场估值的视角》文中认为技术创新是指将技术进步在市场上商业化以获取利润,或者应用于生产过程以提高效率的行为。技术进步是技术创新的源头,但不可或缺的是必须由企业将技术进步引入经济领域,才能够不同程度地对经济、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制造业企业是绝大多数技术创新的实施主体,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股市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在其中交易的上市公司则是我国企业当中的佼佼者。本文延续创新研究的传统,将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行为定义为R&D投入,试图测算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R&D绩效,并从产业组织、演化经济、行为金融和创新地理等视角研究制造业上市公司R&D绩效的制约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创新活动的特质(高风险性、收益跨期性、严重信息不对称性)使得如何衡量企业R&D绩效成为创新经济学实证研究的一个难题。本文采用由Griliches(1981)开创的资产-价值方程来测算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R&D绩效,就作者目前所见的文献来看,国内尚无类似研究。在资产-价值方程中,企业价值由证券市场对企业所有权凭证的交易而确定,另一方面,企业被看作是一系列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组合,因R&D投入而得到的无形资产也是其中一种。因此可以根据特征价格(hedonic price)方程估计出企业知识资产相对于有形资产的隐含价格,即本文所界定的R&D绩效,这反映了投资者对知识资产将会给公司带来的利润折现后的估值。作者还通过合理计算股权分置前后的企业价值,并引入半年期动量指标来控制投资者情绪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尝试改进Griliches的资产-价值模型。随后,本文从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行业生命周期、地理集聚四个方面,研究其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R&D绩效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R&D投入将提高企业价值。在控制了投资者情绪、研发投入能力、公司本身的债务风险、市场对成功公司可能的高估值以及与R&D投资无关的长期获利能力之后,R&D绩效均为正且显着。即资本市场认同R&D投入将增加企业的知识存量,加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获取超额利润,最终提升企业价值。虽然制造业上市公司R&D的相对价值高于其有形资产,但与国际相比处于较低水平。(2)源于对经典的熊彼特猜想的实证检验,选择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这两个角度。结果发现在样本覆盖的2003-2011年间,R&D绩效与上市公司规模显着相关,但并不是单调递增关系,而是随公司规模上下波动,大致呈倒U型。这体现了熊彼特提出的“企业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创新”,与熊彼特的反对者提出的“小企业有利于创新”这两方观点的融合。但R&D绩效与上市公司所在的行业市场结构之间不存在一致且稳健的关系。(3)引入行业生命周期是从产业演化的视角来看待企业创新。采用增长率产业分类法,并结合行业与历次技术革命之间的关系,本文将样本公司所处的制造业二级行业大致分为成长型、成熟型和衰退型。这三类行业R&D强度依次下降,成长型行业最高,其次是成熟型行业,最低的是衰退型行业。从R&D绩效来看,同样是成长型行业的R&D绩效最高,成熟型行业稍低,衰退型行业最低,说明按照产业演化视角对不同行业所属生命周期的分类确实反映了不同类型行业之间的现有技术水平与技术进步潜力差异。(4)通过计算上市公司经济活动和创新活动的集聚度,描述了上市公司产业和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与集聚情况,发现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分布极不均匀,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省份;创新活动的分布与其相似,而且更加集中。随后估算上市公司的专业化知识溢出,分析随地理距离衰减的知识溢出对上市公司市值及R&D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同区域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的知识溢出将提升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地理邻近的同行业上市公司R&D绩效较高,而且这一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区域内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知识溢出。但多种常用的距离衰减模型与不随距离衰减的差别并不明显。这一系列发现拓展了从知识溢出角度对公司集聚的认识。

孔娜娜[7](2012)在《行动者、关系与过程: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性转换》文中研究说明社会科学研究以专业的方式来了解社会和描述社会,它既要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解释问题产生的原因,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路径。本文是基于社区调查所发现的基层社会问题而引发的思考。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面临四大问题:一是部门垄断与条块分割及其所带来的行政效率低下;二是基层社会原子化、社会内部凝聚力下降,社会成员个人理性增强而公共意识淡薄;三是政府行动多、社会行动少、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断裂、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离散化;四是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差距过大、农民流入城市却不能融入城市。上述问题既是我国基层社会结构变迁中的问题,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转型中的问题,从关系层面分析涉及四组关系的讨论:国家内部、社会内部、国家与社会、城市与农村。经验事实证明上述问题不是独立而是相互联系存在的。在研究方法上,笔者使用整体主义方法论,将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研究和社会调查提出两个研究假设:行动者—关系结构和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论。全文以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为切入点,以分析和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按照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过程为逻辑顺序,来展开研究。部门分割到部门协作,政府内部关系转换。论文以政府职能社区化为逻辑起点,以城市管理和社会保障为个案,在纵向到底而横向分割体制下,国家是由多个行动主体所构成,各行动主体按照自身偏好采取自主行动,在行政协调机制缺乏或行政协调不力的情况下,出现部门垄断、条块冲突、街道办事处行政扩展、社区居委会被行政套牢。没有基层行政体制的改革,就没有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优化。以流程再造和资源整合为路径的基层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政府部门走出“囚徒困境”的经验。居民组织化与社会再组织,社会内部关系转换。传统社区的瓦解是一种全球性现象,是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的产物。传统社区的瓦解并不意味着人类不需要共同体而是意味着人类需要建立新的共同体。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冲突更多表现为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冲突,而中国的社区冲突却更多表现为“低组织化”或“无组织化”、“低制度化”或“无制度化”冲突,这根源于中国“公共理性构成性缺失”,社会内部被分解为散落的个人或群体,这与西方国家社会内部由不同社会组织所构成不同。国内经验表明,基层社会再组织需要从地域性共同体转向组织性共同体,社区生活共同体是通过发展社区自治组织来建构的,基层社会内部凝聚力的增强,也是通过发展社区自治组织来实现的。基层社会再组织,将催生出以社区居委会为中心的多主体社区治理机制。合作行动,政府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转换。发达国家社区建设之所以走上国家引导下的社会行动,其经验是这些国家采用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组织参与、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合作的政策工具。长沙市开福区、武汉市江汉区,政府通过购买服务、项目补贴、项目奖励等方式,促进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为促进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合作、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的衔接提供了经验。从分治到一体,城乡关系的转换。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改变农民与市民的二元身份以形成统一的国民待遇,这既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建设的需要,国家确保公民权利、塑造国民统一性,使全体公民归属于、认同于国家。推进城乡融合需要以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转化为基本途径,同时,推进城乡融合也需要国家与社会、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农民与市民的合作,建立包容性社区、包容性城市直至包容性社会。上述四大关系转换的出现是人们对基层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和不断追寻最佳治理模型的产物。基层社会治理的转换不是单一的关系转换,而是结构性的转换,既有关系的变革,也有行动者角色变迁和治理过程更替,而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更替需要途经政府职能社区化、政府部门协作化、居民组织化、政府与社会合作化、城乡社区治理一体化五个阶段。

杨枚[8](2011)在《基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大股东侵害度研究》文中认为在集中型所有权结构下,引发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已成为公司治理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由于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控股股东有动机和能力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来攫取比中小股东更多的仅属于控股股东的私有收益。研究控制性股东的侵占行为,及其与股权结构、公司财务状况的关系,对于现阶段完善我国公司治理制度、合理优化配置公司治理结构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合理度量控制权私有收益将有助于了解大股东侵害行为的严重程度,但是沿袭旧有的理论思想无法合理解释控制权私有收益悖论现象。因此,理论界有学者细分了控制权私有收益,承认了私有收益在一定范围内的合理性,从而合理解释了这一问题。本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后,基于新的框架对大股东侵害度进行了度量并对影响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首先选取2005-2007年A股市场50宗控制权转移事件为样本,采用公司可持续增长水平指标将样本数据分为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组和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组。其中,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组的私有收益水平是对大股东的合理补偿,是中小股东可以容忍并接受的。而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组的私有收益中包含了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即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通过计算,我们得出在我国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度约为27%的结论。而后,本文选取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净资产收益率、财务杠杆,现金和短期投资这六个因素来分析其对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大,大股东对公司中小股东利益有侵害程度增大的趋势。财务杠杆与私有收益水平关系显着,这意味着在我国企业过高的资产负债率是诱发控股股东进一步掠夺的重要动因。公司规模、股东制衡度与溢价水平之间均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中,控制权私有收益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而减少。股东制衡度与私有收益水平的联系比较密切,其他股东占有的股权比例越高,则对第一大控股股东的约束性越强。而净资产收益率,现金与短期投资同私有收益水平的关系不显着。可见,要减少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度,除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法律行政等多种制度全方位结合出击外还应深化股权分置改革,发展多种投资主体,加强股东制衡度;建立健全债务约束机制,使得债务融资的治理作用充分发挥,同时还应借力于舆论和媒体,进行宣传和监督。

孙雨葭[9](2011)在《中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及炉具产业的产业链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炉具产业目前初具雏形,未来将经历产业整合的阶段。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及炉具产业的产业链进行梳理,并结合实地的企业调研数据及经验,从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内部结构三方面对产业链整合方向进行分析,最终预测该产业的发展趋势,期望能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理论支持、为企业进入该行业提供决策依据,帮助产业尽快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质的飞跃。

古旻[10](2010)在《中国“双轨制”利率传导机制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率传导机制是反映货币政策如何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引起其他经济变量,如消费、投资的变化,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机理与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创新的加快,货币供应量指标的界定、统计和监测越发困难,而且货币供应量与国民收入、价格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断弱化,因此许多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转向了以利率为主导的货币政策框架,利率渠道成为这些国家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从我国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传导机制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在这样的国内外大环境下,对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理论及效应开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首先对利率传导机制的有关理论和主要发达国家利率传导机制的运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建国以来我国的利率政策调控历程进行了回顾。从主要发达国家的利率传导机制看,都是由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引导基准利率发生变化,再由基准利率引导整个利率体系发生变化,进而对投资、消费等行为发生影响,由此实现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从我国的利率调控方式来看,既有中央银行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直接调控方式,也有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影响市场基准利率的间接调控方式,利率传导机制呈现“双轨制”特征。其次,由于利率传导机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因此本文对利率市场化的主要理论进行了综述,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进行了梳理,并对我国现行的利率体系及其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目前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票据市场等的利率已基本实现了市场化,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还在逐步推进,因此目前我国的利率体系呈现出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局面,由此增大了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复杂性。第三,由于从主要发达国家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践看,基准利率在利率传导机制中的作用突出,因此本文对我国基准利率传导效应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完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基准利率变动可以影响信贷市场利率,由此实现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但在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双轨并行的情况下,由于货币政策操作只能对货币需求曲线上有限的区域产生影响,因此利率传导机制在多数情况下是无效的。为了对理论研究的结果进行论证,本文进一步对基准利率的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实证研究结果看,目前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对主要市场基准利率具有较显着的引导作用,但基准利率对其他利率的传导效应并不显着,这与理论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此外,本文以票据市场为例,对基准利率通过票据市场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显示,当中央银行以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时,其货币政策意图可以通过票据市场传导到实体经济中。第四,针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特殊情况,本文构建了一个VEC系统,将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纳入其中,并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实证研究方法,分别对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作用于投资、消费、总产出和物价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的传导效应都不显着,且存在一些和理论相悖的情况,如市场利率上调会推动消费增长加快、管制利率上调会推动物价水平走高等。研究同时表明,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的传导效应存在一定差异:从利率调整的作用时效看,在利率调整后较短时间内,管制利率的传导效应大于市场利率,但从较长时间看,市场利率的传导效应大于管制利率;从影响利率调整的因素看,物价水平的变化会导致中央银行对管制利率的调整,因此我国央行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调整在某种程度上遵循的是“通胀目标制”,但同时,投资、消费、总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变化都不会导致我国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反映出目前我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目标仍是调整市场的流动性而不是市场利率。第五,在前面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影响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传导效应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影响我国利率传导机制传导效应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利率管制的影响、微观经济主体利率敏感度低的影响、商业银行逐利经营行为的影响、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的影响等几方面。最后,本文基于前述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一是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二是不断提高实体经济对利率的敏感性;三是加快发展金融市场;四是提高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独立性。

二、正方:规模与盈利将同步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方:规模与盈利将同步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资产配置对非金融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委托代理理论
    2.2 现金持有理论
    2.3 权衡理论
    2.4 融资约束理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1.1 金融资产配置与否与投资效率的关系
        3.1.2 金融资产配置数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
    3.2 变量选取与度量
        3.2.1 金融资产配置的度量
        3.2.2 投资效率的度量
    3.3 实证模型设计
        3.3.1 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设计
        3.3.2 门限回归模型设定
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非金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现状分析
    4.3 投资效率度量模型结果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相关性分析
        4.3.3 回归结果分析
        4.3.4 投资效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4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结果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Logit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4.4.3 样本匹配及效果分析
        4.4.4 匹配结果处理效应检验
        4.4.5 稳健性检验
    4.5 门限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4.5.1 门限值估计与检验
        4.5.2 门限回归模型参数分析
        4.5.3 稳健性检验
5 金融资产配置门限效应的作用机制分析
    5.1 研究假设
        5.1.1 长、短期金融资产与投资效率
        5.1.2 金融资产、融资约束与投资效率
    5.2 实证模型设计
        5.2.1 融资约束度量
        5.2.2 验证作用机制的模型设计
    5.3 作用机制的检验与分析
        5.3.1 融资约束指数模型
        5.3.2 作用机制模型的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土地财政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目标与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土地财政
        二、地方政府行为
        三、居民收入
        四、居民收入分配
    第二节 相关理论分析
        一、地租与土地国有化理论
        二、公共选择理论
        三、委托——代理理论
        四、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五、福利经济学理论
    第三节 土地财政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机制分析
        一、“以地引资”对城镇职工工资的影响机制
        二、土地征收对居民收入与财富的影响机制
        三、“以地生财”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
        四、“以地生财”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
第二章 土地财政、收入分配的制度安排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土地财政相关制度
        一、需求层面:分税制改革和政绩考核制度
        二、供给层面:土地、房产制度的变革
    第二节 土地财政的规模和变动趋势
        一、土地征收和土地供应面积
        二、土地财政收入
    第三节 收入分配政策
        一、打破平均主义,恢复按劳分配(1978-1984)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建立多元分配格局(1987-2006)
        三、注重追求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2007 年至今)
        四、对收入分配政策的评价
    第四节 收入分配状况和变动趋势
        一、居民总体收入差距
        二、城乡收入差距
        三、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四、城镇职工工资差距
        五、农村内部收入差距
第三章 “以地引资”与城镇职工工资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变量和数据
    第二节 实证结果
        一、基本结果
        二、机制检验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一、安慰剂检验结果
        二、GMM方法估计结果
    第四节 异质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地征收对居民收入与财富的影响
    第一节 数据、模型和方法
    第二节 计量结果
        一、双重差分(DID)回归结果
        二、安慰剂检验结果
        三、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方法检验结果
        四、机制检验结果
    第三节 土地征收对居民收入与财富差距的贡献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地生财”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第一节 实证模型、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一、实证模型与变量设定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以地生财”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基准回归
        二、“以地生财”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渠道分析
    第三节 内生性问题处理
    第四节 异质性和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地生财”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三、内生性的处理
    第二节 实证结果
    第三节 “以地生财”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中介机制检验
        一、土地财政背景下“人地失调”城镇化的中介效应检验
        二、公共品供给扭曲的中介效应检验
        三、“去工业化”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四节 土地财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空间关系检验
        一、模型设定
        二、空间计量回归结果
    第五节 异质性与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全文总结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深入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
        二、完善农地非农化的利益分配格局
        三、去除“以地生财”的制度化土壤
        四、完善土地管理政策稳定房价
        五、纠正土地财政发展模式中的城市偏向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动因、格局及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谷物贸易比较优势
        1.3.2 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
        1.3.3 谷物进口需求
        1.3.4 谷物进口贸易管理制度
        1.3.5 谷物进口贸易与粮食安全关系
        1.3.6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研究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谷物
        2.1.2 谷物进口贸易
        2.1.3 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2.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2.4 管理贸易理论
    2.3 理论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特征分析
    3.1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规模特征
        3.1.1 中国谷物进口总额
        3.1.2 中国谷物进口总量
        3.1.3 中国谷物进口品种结构
    3.2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来源地特征
        3.2.1 中国谷物进口来源地分布
        3.2.2 中国谷物进口来源地集中度测算
        3.2.3 中国谷物进口价格与主要来源地价格相关性分析
    3.3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管理特征
        3.3.1 进口关税管理特征
        3.3.2 核心非关税壁垒管理特征
        3.3.3 国内支持管理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分析
    4.1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测算方法
        4.1.1 NRCA INDEX说明
        4.1.2 中国谷物比较优势的动态NRCA INDEX构建
        4.1.3 数据样本选择说明
    4.2 比较优势NRCA INDEX的跨商品比较分析
        4.2.1 小麦与玉米、大麦和高粱的比较分析
        4.2.2 小麦与大米的比较分析
        4.2.3 大麦与玉米、高粱的比较分析
        4.2.4 玉米与高粱的比较分析
    4.3 比较优势NRCA INDEX的跨国别比较分析
        4.3.1 中国与加拿大
        4.3.2 中国与美国
        4.3.3 中国与澳大利亚
        4.3.4 中国与东盟
        4.3.5 中国与欧盟
    4.4 比较优势NRCA INDEX的稳定性分析
        4.4.1 NRCA index稳定性讨论
        4.4.2 单位根检验的平稳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5.1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识别
        5.1.1 贸易引力因素
        5.1.2 贸易阻力因素
    5.2 THREE-WAY引力模型(THREE-WAY GRAVITY MODEL)
        5.2.1 引力模型发展历程及其缺陷
        5.2.2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Three-way引力模型构建
    5.3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说明
        5.3.1 数据来源说明
        5.3.2 零值贸易量(Zero trade)的处理
        5.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THREE-WAY引力模型结果分析
        5.4.1 单位根检验
        5.4.2 贸易引力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5.4.3 贸易阻力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格局趋向分析
    6.1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格局趋向的理论分析
    6.2 改进的LA-AIDS模型
        6.2.1 LA-AIDS模型的基本形式
        6.2.2 对模型的静态改进
        6.2.3 对模型的动态改进
    6.3 数据来源、处理及检验
        6.3.1 数据来源和处理
        6.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3 平稳性检验
        6.3.4 协整检验
    6.4 改进的LA-AIDS模型结果分析
        6.4.1 参数回归结果
        6.4.2 时序格局趋向分析
        6.4.3 商品结构格局趋向分析
        6.4.4 地理结构格局趋向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福利效应评估
    7.1 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发展历程简述
    7.2 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福利效应评价理论模型
        7.2.1 模型的理论基础
        7.2.2 无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存在情形下的理论模型
        7.2.3 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存在情形下的理论模型
    7.3 模型参数估计
        7.3.1 需求函数和反成本函数的参数估计
        7.3.2 数据来源
        7.3.3 参数估计结果
    7.4 关税等值和福利效应计算
        7.4.1 关税等值计算
        7.4.2 福利效应评价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特征
        8.1.2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比较优势
        8.1.3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影响因素
        8.1.4 中国谷物进口贸易格局趋向
        8.1.5 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制度福利效应评估
    8.2 政策建议
        8.2.1 稳定谷物进口贸易渠道
        8.2.2 提升国内谷物产业比较优势
        8.2.3 深化“一带一路”及自贸区战略的开放作用
        8.2.4 推动谷物部门国营贸易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互联网+的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探索 ——以Z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理论和文献综述
        一、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
        二、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
        一、研究内容和目的
        二、研究方法和结构
        三、研究创新性
第二章 我国银行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比较优势
    第一节 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互联网化的情况
    第二节 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情况
        一、传统商业银行布局互联网+的情况
        二、民营银行互联网+的情况
    第三节 传统银行业向互联网金融转型是趋势
        一、概念和主体优势
        二、参与形式和产品创新优势
        三、风险管理和渠道优势
        四、金融监管有待完善
        五、相互关系和未来发展
    第四节 传统银行业互联网金融之路的大挑战
第三章 Z银行的经营现状和业务模式及互联网金融启示
    第一节 Z银行的经营现状及面临挑战
        一、Z银行公司简介
        二、Z银行经营现状
        三、Z银行面临挑战
    第二节 Z银行的业务模式及潜在问题
        一、主要业务运营数据及问题
        二、业务风险管理及存在问题
        三、业务情况SWOT综合分析
    第三节 Z银行的行业地位及互联网金融启示
        一、Z银行全资产经营战略下的行业地位迅速提升
        二、Z银行全资产经营战略下的盈利模式尚存问题
        三、Z银行全资产经营战略下的互联网金融转型启示
    第四节 Z银行互联网金融转型的综合概述
第四章 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基于互联网+的业务转型策略建议
    第一节 传统商业银行基于互联网+的挑战和机遇
        一、基于互联网+的银行业的现状特征
        二、基于互联网+的传统银行主要挑战
        三、基于互联网+的传统银行主要机遇
    第二节 国外商业银行互联网化转型的成功经验
        一、互联网平台类
        二、直销银行类
        三、银行服务商
        四、综合借鉴意义
    第三节 我国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策略建议
        一、服务上:我们不只是银行-小微客户需求体验至上的金融服务方案
        二、业务上:实行跨界合作-与互联网企业和第三方展开合作
        三、产品上:推进产品创新-开发互联网资管类投行业务产品
        四、平台上:探索互联网平台类业务,构建多方位合作渠道
        五、风控上:推动企业级数据库建设,推进大数据全方位应用
        六、结构上:推动银行垂直总分结构改革,实行扁平化管理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基于互联网+的业务转型监管配套
    第一节 明确监管责任并借鉴国际经验
        一、明确监管责任,落实监管细则
        二、借鉴国际经验,加强行业自律
    第二节 健全法律法规,推进征信体系建设
        一、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有序发展
        二、强化第三方征信,完善征信体系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
        二、互联网转型的建议
    第二节 后续展望
        一、研究中的限制与不足
        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一、选派过程
        二、留学实践
        三、历史影响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一、留学性质
        二、经费财源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一、研习科系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三、地域分布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一、规模
        二、内部构成
        三、毕业去向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一、语言关
        二、生活关
        三、学业关
        四、社交关
        五、情感关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结论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R&D绩效研究 ——基于市场估值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1.5 本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和实证模型
    2.1 引言
    2.2 企业规模、市场结构与创新
    2.3 行业生命周期与创新
    2.4 地理集聚与创新:从知识溢出的角度
    2.5 基于市场估值的R&D绩效
第3章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R&D绩效
    3.1 实证模型
    3.2 样本来源和数据搜集
    3.3 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的基本情况
    3.4 实证分析与结论
第4章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企业规模、市场结构与R&D绩效
    4.1 企业规模与R&D绩效
    4.2 市场结构与R&D绩效
    4.3 结论
第5章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行业生命周期与R&D绩效
    5.1 对行业所属生命周期归类
    5.2 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的行业间分布
    5.3 行业生命周期与R&D绩效
    5.4 结论
第6章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地理集聚与R&D绩效——基于知识溢出的视角
    6.1 知识溢出的估算
    6.2 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地理集聚:描述性统计
    6.3 知识溢出与上市公司企业价值
    6.4 知识溢出与上市公司R&D绩效
    6.5 结论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政府法规对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研发费用的要求
附录B: 股权分置下的市值计算
附录C: 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结果
附录D: 各行业2003-2011年市场集中度排名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行动者、关系与过程: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性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四) 研究方法和研究特色
    (五) 研究不足
    (六) 研究经历
一、从部门分割到部门协作:基层治理行政机制的再造
    (一) 部门分割:基层行政效能低下的逻辑表现
        1. 城市管理
        2. 社会保障
        3. 部门分割的表现特征
    (二) 扩张与失范: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被行政套牢
        1. 街道办事处的扩张
        2. 社区居委会的角色冲突和困境
    (三) 行政体制改革:层级差异性规律与层级悖论
    (四) 强化或撤销:街道办事处的“去”与“留”
        1. 争论:行政化还是社会化
        2. 全国各地街道体制改革实践探索
    (五) 再造与整合:破解部门协作困境的制度安排
        1. 流程与业务流程再造
        2. 组织结构:从科层化到扁平化、水平化
        3. 工作人员:从简单任务到“多面手”
        4. 资源整合:信息、财政、设施的配套支撑
二、居民组织化与社会再组织
    (一) 路径选择:非营利组织创造新的城市社会共同体
        1. 城市化过程是传统社会共同体消失或瓦解的过程
        2. 城市文明化需要新的社区共同体
    (二) 中国问题:社会碎片化与社区冲突
        1. 社会碎片化:单位解体与市场穿透
        2. 社区冲突:个体理性膨胀与公共理性缺失
    (三) 中国出路:发展社区自治组织
        1. 趋势:地域性共同体转向组织性共同体
        2. 根基:发展社区自治组织
    (四) 从共同体到结合体:以社区居委会为中心(纽带)的多主体治理结构
        1. 组织间冲突与社会整合
        2. 创建结合体:社区居委会的角色定位
三、合作行动: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转换
    (一) 理论视角
        1.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志愿失灵
        2. 比较优势和社会分工
    (二) 国际经验:国家与社会的伙伴关系
        1. 普适性经验和路径选择
        2. 可供参考的实际做法:美国和英国的社区行动
    (三) 中国未来: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衔接
        1. 现实表现:政府行动多、而社会行动少
        2. 未来走向: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衔接
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基层社会的生长与发展
    (一) 项目制:社区管理社会化的开福做法
        1. 新制度安排的缘起
        2. 组织实施
        3. 政府培育社会
    (二) 公办民营:社区绿化供给新机制——以武汉市江汉区满春街“都市田园协会”为分析对象
        1. 区域位置和建筑空间制约:一个无绿地的街道
        2. 集体行动:“都市田园协会”
        3. 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各得其所”的利益多赢格局
    (三) 民办公助——老旧城区社区自助性物业服务机制
        1. 自助性服务组织的成立及运作
        2. 社区自助物业服务产生的绩效
五、从分治到一体:城乡关系的变革
    (一) 从分治到一体:历史追溯和现实表达
        1. 城乡分割:历史追溯
        2. 城乡一体:现实表达与政策信号
    (二) 农村社区建设: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
        1. 社会公平与国家行动
        2. 社区服务体系延伸:社会整合与认同重塑
        3. 效率选择:实施单元与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4. 集体供给与国家财政
    (三) 引入与兼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逻辑
        1. 理论依据和分析视角
        2. 不适应:失地农民与城市生活方式的冲突
        3. 政府责任:引入资源与制度变迁
        4. 城市精英代替乡村精英:一种新的社会资源引入
        5. 社区民间组织:社区重建和制度内化的支持系统
    (四) 认同与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融入
        1. 农民工内部群体分化和代际更替
        2. 身份障碍和认同危机
        3. 政策松动与社区融入
        4. 社区融入内容、方法与技巧
六、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基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大股东侵害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特色与拟创新之处
第2章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2.1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定义
    2.2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公司层面
        2.2.2 产业层面
        2.2.3 法律制度层面
第3章 大股东侵害度计算
    3.1 问题分析
        3.1.1 划分控制权私有收益
        3.1.2 控制权私有收益对公司价值影响
        3.1.3 公司可持续发展水平
    3.2 可持续增长模型
    3.3 私有收益的度量
    3.4 研究设计
        3.4.1 样本数据的选择及描述
        3.4.2 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
        3.4.3 控制权私有收益计算
第4章 影响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的因素
    4.1 提出假设
    4.2 回归模型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中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及炉具产业的产业链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2 产业发展现状与障碍分析
    2.1 产业内容
        2.1.1 产业产品主体
        2.1.2 产业市场主体
    2.2 产业现状
        2.2.1 产业规模
        2.2.2 盈利水平
        2.2.3 产业集群区域分布
    2.3 产业发展障碍
        2.3.1 成型机技术不成熟
        2.3.2 成型机来料适应能力差
        2.3.3 成型机售价过高
        2.3.4 燃炉技术不成熟
        2.3.5 未建立行业标准
        2.3.6 原料的收集和储运存在困难
3 产业链梳理
    3.1 企业经营业务链条透视
        3.1.1 北京老万公司
        3.1.2 河南德润公司
        3.1.3 河北光磊公司
    3.2 产业链梳理
        3.2.1 产业形成脉络
        3.2.2 多元化战略
        3.2.3 多元化战略下的初期产业链整合
        3.2.4 初期整合后产业链上的企业关系
4 产业链整合分析
    4.1 产业链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法律环境
        4.1.2 经济环境
        4.1.3 社会文化环境
        4.1.4 技术环境
    4.2 产业链行业环境整合分析
        4.2.1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4.2.2 行业竞争格局整合分析
    4.3 产业链内部整合分析
        4.3.1 价值链整合分析
        4.3.2 核心企业业务整合分析
        4.3.3 节点企业业务整合分析
5 产业链整合结果
    5.1 产业完成了初期整合,形成了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新的产业链网
    5.2 产业处于幼稚期,但将急速扩张,同业竞争将加剧
    5.3 燃料生产地将向销售终端转移
    5.4 中期来看,燃料生产将转向外包,实现专门化
    5.5 远期来看,核心企业将占据产业链高端环节,炉具和成型设备的组装可能实现外包
6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中国“双轨制”利率传导机制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在利率传导机制方面的研究情况
        1.2.2 国内在利率传导机制方面的研究情况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2 利率传导机制的理论与实践
    2.1 利率传导机制的理论回顾
        2.1.1 魏克赛尔的利率政策理论
        2.1.2 凯恩斯的利率传导机制理论
        2.1.3 希克斯和汉森的利率传导理论
        2.1.4 托宾的利率传导理论
        2.1.5 泰勒规则及其模型拓展
    2.2 部分发达国家的利率传导机制实践
        2.2.1 美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践
        2.2.2 欧元区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践
        2.2.3 英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践
        2.2.4 日本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践
        2.2.5 发达国家利率传导机制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2.3 我国利率政策的实践
        2.3.1 改革开放以前的利率政策(1949-1979 年)
        2.3.2 改革开放以后的利率政策(1979-1996 年)
        2.3.3 走向市场化的利率政策(1996 年至今)
        2.3.4 我国利率调控的主要特点
3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及现行的利率体系
    3.1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
        3.1.1 金融抑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
        3.1.2 金融约束理论
    3.2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3.2.1 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市场化
        3.2.2 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的市场化
        3.2.3 票据市场利率的市场化
        3.2.4 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3.3 我国现行的利率体系及特点
        3.3.1 我国现行的利率体系
        3.3.2 现行利率体系的主要特点
4 利率“双轨制”下基准利率传导效应研究
    4.1 基准利率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
        4.1.1 利率市场化下基准利率传导机制分析
        4.1.2 利率双轨制下基准利率传导机制分析
    4.2 我国基准利率传导效应的实证分析
        4.2.1 基准利率的选择
        4.2.2 货币政策操作对基准利率的引导效应
        4.2.3 基准利率变动对利率体系的影响
        4.2.4 基准利率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以票据市场为例
    4.3 本章小结
5 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传导效应的比较研究
    5.1 我国的“双轨制”利率传导机制
    5.2 实证研究方法
        5.2.1 向量自回归模型
        5.2.2 向量自回归模型最佳滞后阶数的确定
        5.2.3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5.2.4 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5.3 实证研究过程
        5.3.1 变量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5.3.2 平稳性检验
        5.3.3 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作用于投资的传导效应比较研究
        5.3.4 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作用于消费的传导效应比较研究
        5.3.5 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作用于总产出和物价的传导效应比较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制约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因素分析
    6.1 利率管制依然存在
    6.2 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反映不敏感
        6.2.1 企业投资对利率变化不敏感
        6.2.2 居民消费和储蓄对利率变化不敏感
    6.3 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影响了利率传导机制作用的发挥
    6.4 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
        6.4.1 金融市场的融资功能有待提高
        6.4.2 各类市场发展不均衡
        6.4.3 市场分割现象仍较突出
        6.4.4 市场参与主体结构不够合理
7 结论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正方:规模与盈利将同步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资产配置对非金融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D]. 耿文娟.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2]土地财政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D]. 谢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3]中国谷物进口贸易动因、格局及规制研究[D]. 苏珊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4]基于互联网+的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探索 ——以Z银行为例[D]. 刘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6(02)
  • [5]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6]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R&D绩效研究 ——基于市场估值的视角[D]. 王文翌. 南京大学, 2013(05)
  • [7]行动者、关系与过程: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性转换[D]. 孔娜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8]基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大股东侵害度研究[D]. 杨枚. 安徽大学, 2011(04)
  • [9]中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及炉具产业的产业链整合研究[D]. 孙雨葭.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10]中国“双轨制”利率传导机制及效应研究[D]. 古旻. 重庆大学, 2010(07)
正面:规模和盈利能力将同步增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