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花八藤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赵华[1](2014)在《清热利湿活血法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湿热瘀阻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试验对象,评价清热利湿活血法联合来氟米特对于治疗活动期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寻求有效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方法:将60例湿热瘀阻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试验组使用清热利湿活血中药联合来氟米特,对照组使用来氟米特,观察期限为3个月,观察两组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指标、中医证候疗效指标、实验室指标、安全性指标等。结果:中医证候总体改善率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控显率为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控显率为3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ACR20疗效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血沉、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疼痛VAS评分、DAS28评分、GH、HAQ等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替代指标消耗量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安全性指标的异常,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轻微胃脘部胀满感,试验组1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2例出现轻微胃脘部胀满感,两组安全性无差异。结论:相对于单用来氟米特,来氟米特联合清热利湿活血法对于湿热瘀阻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着,且安全可靠。
许蕾,解思涛,谭磊,郭文韬,于海跃,李国君[2](2014)在《中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疾病〔1〕。RA发病率全球为0.5%1%,我国为0.32%0.36%,有近千万RA患者〔2〕。因诊断与治疗的不当,本病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是危及生命。RA典型的症状为周围性、对称性的多关节炎,病情和病程在临床表现上有个体差异。1现代医学对RA认识、治疗的现状和新进展1.1现代医学对RA病因病理发病机制的研究
姜楠,孟涌生[3](2013)在《藤类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症状作用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该病常呈反复发作而处于活动期,对该期的治疗关系到疾病的预后和转归。历代医家治疗该期患者常选用藤类药。笔者通过对藤类药物在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症状表现的作用特点,探讨藤类药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上的应用。
刘淑清[4](2012)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概况》文中提出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分期治疗、内外合治及其他疗法阐述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中医药研究概况。指出今后中医治疗RA的研究层面越来越广泛、深入并注意临床研究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可重复性,使其应用更广泛,效果更明显。
索秋实[5](2011)在《蚁黄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过蚁黄散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专家门诊采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蚁黄散,对照组服用金乌骨通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痛、肿胀、晨僵等症状体征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两组都能降低ESR、CRP实验室指标。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蚁黄散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缓解肿胀的作用。2、蚁黄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能显着降低关节指数,很好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3、蚁黄散治疗能显着降低其炎症指标。4、蚁黄散治疗活动期能有效改善证候,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
张永泉[6](2010)在《中医病证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湿热阻络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中医辨病、辨证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案进行疗效观察和评价。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队列实验研究,将68例类风湿关节炎湿热阻络证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各34例,观察12周,采用公认的疗效评价标准ACR-20和生活质量评价标准HAQ(健康评估问卷)进行疗效观察和评价。结果:1.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均可以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屈伸不利、晨僵、中医症候评分等6项评分(P<0.05),中药治疗组对关节发热、口渴、汗出、小便黄、大便干、中医症候评分等6项改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及总有效率改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2.两组间达到ACR20标准者及总有效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3.HAQ、DAS一28等两项评分比较,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药治疗组对患者疼痛评估、患者对病情评价、医生对病情评价等三项,改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4.关节功能评价、X线分期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中药治疗组对中医症候疗效及总有效率优于西药对照组,但按照ACR20标准评定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
沈伟[7](2010)在《清热除湿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清热除湿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寻求有效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方法:按照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OVID平台上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CCTR)、美国医学文摘数据库(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并进行手工补充检索。收集清热除湿中药联合西药与单用西药相比较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2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个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均为C级。Meta-分析显示:在改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综合疗效、关节疼痛或压痛、关节肿胀、晨僵、双手握力、HAQ、ESR、CRP、RF、IgG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清热除湿中药联合西药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在改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活动障碍、15m步行时间、IgA、IgM等方面,清热除湿中药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疗效相似。结论:清热除湿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较单纯西药治疗更有优势。但由于纳入的临床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并存在多种局限性,以及本研究自身的不足,故现有证据强度不够。尚需进行高质量、能被广泛认同的临床试验予以证实。
石雪蓉[8](2010)在《中医药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侵蚀性关节炎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药治疗R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近年RA的病因病机研究以风寒湿三气夹杂理论为基础,多从痰瘀互结、热毒瘀结的角度或者脏腑气血虚损方面进行。治疗上除了使用经典专方外,侧重于中药单体或提取物运用的研究,并提倡综合治疗。虽然中医药在诊治类风湿关节炎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研究和治疗的系统化及规范化方面尚需进一步的加强。
石英杰[9](2009)在《清热活血方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其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滑膜增生和多种炎症细胞的浸润,最终导致软骨与骨的破坏,甚至可造成心、肺、肾等多系统损害。活动期RA关节破坏最为严重,因此现代越来越多的医家重视活动期RA的研究。目前,西医治疗RA主要以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为主。近年来,生物制剂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如TNF的拮抗剂、CTLA-4Ig、CD20单抗、IL-6单抗等,在关节破坏之前应用可以有效阻止关节破坏,虽然生物制剂控制活动期RA效果优于DMARDs,但目前生物制剂价格昂贵,在临床上普及应用仍需较长时间。探索中医药治疗活动期RA,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符合我国现在医疗现状。因此,在我院风湿免疫科积累的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结合目前临床RA发病规律,针对活动期RA以湿热瘀阻证多见的特点,拟定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主要治则的中药复方,在前期临床观察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临床研究观察期多在1-3个月,尚缺乏长期疗效观察,为进一步评价清热活血中药治疗活动期RA的中远期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拟开展本临床研究。本研究采用随机、队列试验研究,将78例辨证属湿热瘀阻证的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9例和中药加甲氨蝶呤组39例,与甲氨蝶呤组25例进行队列研究,经过6个月的观察,评价患者疾病疗效、疾病活动度改善、生活质量改善、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及安全性等,研究结论如下:1按ACR标准评价三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达到ACR20、ACR50、ACR70的改善率,中西药组疗效优于中药组,西药组相对较差。2疾病活动度的改善,由活动期转为非活动期的改善率,中药组和中西药组均优于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组间无差异,说明中药或是中药联合西药对于改善疾病活动性方面效果较单纯应用西药好。3在疗效性指标的改善方面,对于关节压痛数和肿胀数的改善、患者对疼痛评价VAS评分,三组自身前后比较疗效肯定,但组间比较,中药组和中西药组疗效更显着,起效较西药组更快。中西药组能更早起效控制患者关节疼痛,而治疗中远期疗效方面,中西药组和中药组间无明显差异,但两组均优于西药组。4患者对疲乏评价VAS评分,中药组与中西药组组内自身前后比较疗效显着,而组间比较无差异,起效时间均在治疗3个月后,起效较慢。5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三组组内自身前后比较,疗效显着,而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且三组起效均在治疗第3个月之后,起效较慢。6医师对患者病情评估VAS评分和患者对病情评估的VAS评分,三组均有确切疗效,中西药组在治疗早期疗效优于中药组,说明中西药组在早期起效较中药组快,而两组均较西药组起效更快些,疗效更佳。7在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方面,中药组和中西药组对与ESR的改善效果较好,而西药组治疗前后无显着性差异;对于CRP的改善,中西药组疗效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且起效最快。三组对于RF的改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提高。8对于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方面,根据不良反应发生率看,中药组较中西药组更为安全。因长期服用甲氨蝶呤对于肝肾功能和造血系统均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应用清热活血方药治疗活动期RA更为安全有效。
吴晓东[10](2009)在《痛舒胶囊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痛舒胶囊联合小剂量的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活动期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及其毒副反应,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相关因素及功能分级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给予痛舒胶囊和小剂量甲氨喋呤治疗,痛舒胶囊每次4粒,日三次口服。并每周口服甲氨蝶呤(MTX)7.5mg一次,配合叶酸片每周5mg(服MTX24小时后服用)治疗。对照组给于每周一次口服甲氨蝶呤(MTX)10mg,配合叶酸片10mg(服MTX24小时后服用)治疗。一个月为一疗程,三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1治疗组有效2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24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0%。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0.01<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痛、肿胀、功能、晨僵等症状体征积分及Ritchie关节指数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P<0.01;P<0.05),在改变程度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两组都能降低ESR、RF、CRP等实验室指标(p<0.05:P<0.01),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组药物的副作用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1痛舒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2痛舒胶囊与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能显着降低Ritchie关节指数,很好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3痛舒胶囊与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治疗RA能显着降低其炎症指标及类风湿因子;4该方法治疗RA既能减少MTX用量,减轻MTX所导致的副作用,又能提高疗效;5痛舒胶囊和小剂量MTX治疗RA活动期能有效改善证候,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二、八花八藤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八花八藤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清热利湿活血法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病例来源 |
三、诊断标准 |
(一)西医诊断标准 |
(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四、病例选择标准 |
(一)纳入标准 |
(二)排除标准 |
(三)剔除标准 |
(四)脱落标准 |
五、试验方法 |
(一)分组方法 |
(二)治疗方案 |
(三)观察指标与方法 |
(四)疗效评价标准 |
六、统计学分析 |
七、研究结果 |
(一)治疗前数据统计分析 |
(二)治疗后数据统计分析 |
(三)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一、祖国医学对活动期 RA 的论述 |
二、RA 的微观辨证 |
(一)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 CCP 抗体) |
(二)血沉(ESR) |
(三)类风湿因子(RF) |
(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
(五)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sCKR) |
(六)IgG、IgA |
三、湿热瘀在 RA 中的重要性 |
(一)湿热瘀阻为活动期 RA 的病机关键 |
(二)湿热瘀是引起骨破坏的重要病理因素 |
(三)湿热瘀毒内伏是 RA 缠绵难愈的关键 |
四、活动期 RA 的治则治法探讨 |
(一)以清热解毒、利湿通络为基本治法 |
(二)注重活血化瘀 |
(三)顾护脾胃 |
(四)寒温并用 |
(五)缓急止痛 |
五、组方分析 |
(一)方从法出,法依证立 |
(二)组方用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2)中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医学对RA认识、治疗的现状和新进展 |
2中医学对RA的认识和新进展 |
(3)藤类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症状作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RA活动期机理 |
2 RA活动期常选用的藤类药 |
3 藤类药单味药研究 |
4 藤类药临床应用治疗RA体会 |
5 结语 |
(4)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治疗 |
3 专方专药 |
4 分期治疗 |
5 内外合治 |
6 其他治法 |
(5)蚁黄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祖国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 |
临床研究 |
1. 资料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4. 研究方法 |
5. 观察指标及临床评价标准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中医病证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湿热阻络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一) 随机、对照方法 |
(二) 第三者评价 |
(三) 观察指标 |
三、研究对象 |
(一) 病例选择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病例纳入标准 |
(四) 病例排除标准 |
(五) 病例剔除标准 |
(六) 脱落病例 |
(七) 治疗方法 |
(八) 疗效评价标准 |
(九) 数据统计 |
四、实验结果分析 |
(一) 一般资料 |
(二) 治疗前临床资料比较 |
(三) 治疗后临床资料比较 |
讨论 |
一、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一) 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及机理研究 |
(二)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
二、活动期评定 |
(一) 疾病临床活动度评价 |
(二) 活动期相关因素 |
(三) 现代中医学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三、病证结合探讨 |
(一) 中医学对辨病辨证的认识 |
(二) 对类风湿关节炎中病证结合的认识 |
(三) 炎症是病证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切入子点 |
四、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一) 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湿热阻络证认识 |
(二) 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湿热阻络证的病因病机认识 |
(三) 治法治则探讨 |
(四) 方药分析 |
五、证型及疗效分析 |
(一) 证型资料分析 |
(二) 临床疗效、安全性评价 |
六、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1 |
参考文献 |
综述 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着作 |
详细摘要 |
(7)清热除湿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设计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资料检索 |
5 方法学质量评价 |
6 数据提取 |
7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检索结果 |
2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
3 研究质量评价 |
4 统计分析结果 |
5 敏感性分析 |
6 发表偏倚 |
讨论 |
1 证据强度分析 |
2 疗效分析 |
3 安全性评价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单个研究资料提取表 |
在校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中医药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辨证分型 |
2 中医药治疗 |
2.1 专方加减治疗 |
2.2 单味药治疗 |
2.2.1 雷公藤 |
2.2.2 毛青藤 |
2.2.3 白芍 |
2.2.4 其他药物 |
2.3 综合治疗 |
3 展望 |
(9)清热活血方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古籍文献研究 |
综述二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现代研究进展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随机化方法 |
3 诊断方法 |
4 病例纳入标准 |
5 病例排除标准 |
6 病例脱落标准 |
研究方法 |
1 试验设计 |
2 分组方法 |
3 治疗方案 |
4 评价时间点的选择 |
5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
6 疗效评定标准 |
7 安全性观测 |
8 数据管理 |
9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基线比较 |
2 疾病疗效 |
3 疾病活动度改善情况 |
4 疗效性指标改善情况 |
5 不良反应 |
6 依从性分析 |
讨论 |
1 清热活血方治疗活动期RA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2 湿热瘀阻证与RA发病关系密切 |
3 湿热瘀阻是活动期RA的病机关键 |
4 针对RA湿热瘀阻证的治疗 |
5 临床研究用药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10)痛舒胶囊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祖国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诊断标准 |
3.病例选择标准 |
4.研究方法 |
5.观察指标及临床评分标准 |
6.统计结果及分析 |
7.两组安全性比较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四、八花八藤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清热利湿活血法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 赵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3)
- [2]中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 许蕾,解思涛,谭磊,郭文韬,于海跃,李国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05)
- [3]藤类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症状作用探讨[J]. 姜楠,孟涌生. 河南中医, 2013(01)
- [4]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概况[J]. 刘淑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5)
- [5]蚁黄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 索秋实.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04)
- [6]中医病证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湿热阻络证的临床研究[D]. 张永泉.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2)
- [7]清热除湿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系统评价[D]. 沈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2)
- [8]中医药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现状[J]. 石雪蓉.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0(01)
- [9]清热活血方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研究[D]. 石英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11)
- [10]痛舒胶囊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吴晓东.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