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柴油机发电成本的分析及降低成本的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李媛媛[1](2021)在《计及电动汽车的能源互联网多目标优化调度》文中研究说明能源互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形成的信息与能源融合的网络,是能源工业发展的一种新形式。针对化石能源储备有限以及环境污染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刻不容缓。能源互联网可以接纳可再生能源,在解决非可再生资源匮乏和环境危机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分布式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不确定性,其大规模渗透会对电网的电能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储能装置具有动态充/放电和削峰填谷的特点,能有效弥补新能源发电的不确定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移动分布式储能装置,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联合应用到电网中,对电网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改变了电能的产生、分配和消费方式,使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形式趋于多样化。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弃风和弃光率,通常需要对能源互联网进行调度,以实现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本文围绕计及电动汽车的能源互联网多目标优化调度问题,研究了如下内容:首先,在考虑功率平衡、分布式微电源功率限制、电动汽车数量限制等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建立计及电动汽车的能源互联网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模型中考虑的分布式微电源包括柴油发电机、储能电池、电动汽车、光伏电池和风力涡轮机。其次,由于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输出功率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导致能源互联网的稳定性受到较大影响。为此,需要在调度之前对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输出功率进行预测,这是将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大规模集成到电网中必然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对本文的计及电动汽车的能源互联网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求解之前,利用一种具有参数实时更新功能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 m Memory,LSTM)模型对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输出功率进行预测,在预测过程中通过Matlab仿真实验验证该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最后,基于双层规划原理,求解计及电动汽车的能源互联网多目标优化调度问题。上层优化以系统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将电动汽车与柴油机组、储能电池、风电、光电和基础负荷协调,在时域上对电动汽车充/放电时段进行优化,保存各时段电动汽车充/放电数量并传输给下层。下层优化基于IEEE-33节点配电网拓扑结构对各时段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载的位置进行空间调度。通过合理的分配各时段电动汽车负载到配电网的各个节点,使配电网的功率损耗最小。实验结果表明,对电动汽车充/放电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调度,既能提高能源互联网的经济性,又能提升能源互联网的安全运行水平。通过对计及电动汽车的能源互联网多目标优化调度的研究,能够为能源互联网环境下电力系统的经济、低碳和稳定运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向旺[2](2021)在《苏里格气田钻井新能源动力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随着大气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问题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将传统动力燃料用电或者天然气进行替代能够实现清洁生产,进而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本文以苏格里气田钻井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相应的认识:(1)对纯天然气动力系统改造方案、混合燃料改造方案、电代油改造方案的优劣进行了研究,之后结合苏格里气田钻井动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对三种不同的改造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选定电代油方案来对苏里格气田钻井的动力系统进行改造。(2)对苏里格气田电代油系统的改造情况进行具体化分析,并通过对钻机机械部分改造、高压电气部分改造、低压电气部分改造与分析对比,最终确定了苏格里气田区域钻井动力系统的具体改造方案,对其原有的驱动模型进行了改造,呈现出相对较优的节能减排效果。(3)对苏格里气田钻井动力设备进行电代油改造后的经济性与环保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对比利用看出,电代油改造后的动力系统符合钻井队施工现场要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为可观,经测算,如果使用电网电费用为443.23万元,可以节约成本239.1万元,成本控制幅度较大,因而在电网便利的条件下,钻井队实行电代油具有很好的推广实用价值。
黄桂聪[3](2021)在《基于ORC的船用柴油机低品位余热利用方案设计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排放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内燃机作为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应用最广泛的机械,消耗的化石燃料和燃料燃烧不充分排出的有害气体占了我国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的很大比重。因此,使用内燃机余热回收技术提高内燃机对燃料的利用率,是节约能源消耗和减少排放的重要手段。鉴于当前研究存在低温余热利用的领域的研究不够全面,缺乏余热回收装置的环境影响的评估,较少利用内燃机内部除排气外的其他余热源等问题,本文将以余热源温度低于300℃的大型二冲程船舶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开展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的研究。为了建立性能优异的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船舶柴油机内的余热能分布情况,探究了发动机内部各余热源的能流和(火用)流,并确定了排气的主要成分和酸露点温度,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其次,建立回收低温余热效果最佳的有机朗肯循环的数学模型,并采用热力性、经济性和环境性三种指标综合评价余热回收系统。通过对不同循环布局方式、不同循环工质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找出最合适的循环布局和工质。在确定了布局方式和循环工质后,使用灵敏度分析找出影响余热回收系统性能的主要参数,并使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在前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使用非共沸循环工质对的有机朗肯循环与其他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热源余热回收系统,并对系统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热源温度为260℃以下时使用高低压有机朗肯循环布局的性能最佳。使用纯工质时环戊烷为综合性能评分最高的工质,而使用混合工质时,碳酸二甲酯与R245fa的混合工质对为综合性能评分最佳的工质对。比起未使用余热回收系统的发动机,使用新型多热源余热回收系统的发动机的热效率在70%负荷下提高约4.2%。比起仅使用单一的高低压有机朗肯循环回收余热,新型多热源余热回收系统的净输出功增加了约8%,(火用)效率提高约5.7%,单位净功的环境影响率降低约5.8%。
孙亚坤[4](2021)在《多微网系统多目标优化调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日益扩大,急需探索一种有效的控制策略消除大规模电动汽车的无序充电对电网造成的影响。微网作为一种可以高效利用分布式发电并且能够有效承载电动汽车接入的组成形式,其通过灵活的调控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因此对于单微网以及多微网系统协调控制策略的研究成为了微网技术发展的重点内容。首先,本文针对电网侧和用户侧对电动汽车充电目标不同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分时电价机制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保证系统可以立即对任意时刻进入充电场的电动汽车进行调度。该策略在分时电价机制下,以满足用户充电需求为前提,选择负荷曲线方差最小以及充电费用最小作为优化目标,优化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和充电时段。并通过一个典型居民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其次,针对传统微网的两阶段控制策略无法适应未来微网中海量分布式电源及负荷的状态信息处理、夜间过高的风机出力会对电网调度造成压力以及蓄电池可能出现电量迅速耗尽而退出运行的问题,提出了微网的三阶段双层控制策略和蓄电池放电约束。本策略最大程度的实现了微网信息的就地处理,提高微网的自治性和信息的安全性,简化微网层与电网层间的交互数据提高通讯的可靠性,减轻电网层控制中心的数据处理压力。并以一个典型工业园区微网算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微网双层控制策略和蓄电池放电约束的有效性。最后,针对传统需求侧响应机制因个人用户群体的用电需求不统一导致应用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奖惩机制的多微网系统协调调度策略。上层优化目标为微网的综合运行成本(包括各微网与电网交易成本、与申报计划的偏差惩罚及交互功率调整补偿)和网损最低,下层优化目标为各微网运行成本最低。以一个含电动汽车的两微网系统为算例进行仿真,在多微网系统的有功网损、微网内各单元输出功率等方面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协调策略的有效性。
杨世忠[5](2021)在《Copula多能互补法应用于南海永兴岛居住区建筑供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地理条件限制,孤立岛屿地区能源供应困难,常规的大电网难以与这些区域连接,目前许多孤岛区域的能源供应主要依赖化石能源。这种能源供应方式不仅价格昂贵、不稳定、还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因此,为这些区域建立一个经济、稳定、有效的能源供应系统对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分布式能源系统及微电网等多能互补供能系统的不断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立多能互补系统是解决孤岛地区供能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南海永兴岛作为典型的孤立岛屿,其常年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为了给该地区居民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需要通过空调进行温度调节,这无疑产生了巨大的能源需求。此外,由于极端的气候和地理位置,传统的大电网难以向该地区提供能源,永兴岛目前主要依赖化石能源进行能源供给。由于化石能源运输成本昂贵以及不断增长的化石能源价格,该地区的供能系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本研究以南海永兴岛为研究区域,建立了适宜该地区住区建筑的多能互补系统。由于多能互补系统采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其相应的产能设备的功率输出也表现出间歇性及随机性等特点,无疑增加了供能系统的不稳定性。因此,本研究目的是对南海永兴岛住区建筑多能互补系统进行优化,得到供能稳定性和经济性好的功率输出计划配置方案。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永兴岛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和能源水平进行评估,确定了适宜于该地区的多能互补系统结构和设备组合形式。2.利用EnergyPlus软件对永兴岛某居民建筑进行能耗模拟;建立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对该地区的风能和太阳能数据进行预测。3.采用Copula随机规划方法和不确定粗糙区间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以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多能互补系统优化模型。通过设置两种约束违反概率水平,在4种可再生能源稀缺性水平下产生了24种能源供给情景。4.以当前系统各出力设备功率输出和单位发电成本作为输入数据,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不同情景下的系统功率输出计划配置方案。结果表明:(1)随着可再生能源水平的增高,该多能互补系统的总成本下降;与100%柴油发电机系统相比,在最优的供能情景下,系统中的柴油发电机发电量占比仅为2.3%,极大地减少了化石能源的使用。(2)随着可再生能源水平的增长,系统中由光伏组件产生的电量比例增加。在最优的功率输出计划配置方案中,光伏组件发电量占比达到了60%以上,表明该系统中利用太阳能发电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能。这为该地区建立可再能源供能系统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3)系统的稳定性和太阳能和风能的功率输出,尤其是与太阳能的功率输出有着密切关系,提高太阳能发电量可以增强系统供能稳定性。(4)详细的月发电计划配置方案,可以为系统运行策略提供参考。通过参考柴油发电机的功率输出情况,可以为该地区的能源供应提供预警,系统应当在柴油发电需求增加的月份提高化石能源的供应,以减少系统供能风险。
张鹏辉[6](2021)在《含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的微网系统经济调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双碳”行动计划的启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在未来电源结构中的比重必将不断扩大。而大规模风电和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对现有电网系统会造成较大的冲击;同时,随着我国电动汽车的大力推广和产业爆发式增长,未来充电需求和由此带来的用能需求也会不断攀升。大规模电动汽车无序接入对于电网而言是一个巨大挑战。本文基于上述两点考虑,结合光伏发电和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的不确定性,将可调节鲁棒优化调度算法应用于工作区微网系统。通过构建有效的电动汽车充放电策略,使其作为灵活的储能单元参与调度起到削峰填谷效用的最大化,从而推动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协同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如下四方面:一、根据微网的概念将其分为孤岛型微网和并网型微网,继而讨论多微网并网及实时优化问题。分布式电源作为微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阐述了其对微网系统的影响,总结了含电动汽车的微网系统及加氢站微网系统的调度策略。并就不确定性问题优化方法对比了随机优化、鲁棒优化和模糊优化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二、对文章模型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详细的推导。从Soyster的鲁棒优化理论到以Soyster方法为基础的Bertsimas的可调节鲁棒优化理论,再现了不确定变量的处理过程。鲁棒优化是不确定变量在全区间范围内波动,求解结果对于所有情况都保证有效。可调节鲁棒优化是灵活调整区间大小,降低模型的鲁棒性以改善经济性。三、提出光伏微网双层调度模型。上层以区间的形式分别对光伏出力和电动汽车充电行为建模,考虑功率平衡等实际约束,以最小化微网系统运维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为目标函数,得到鲁棒经济调度模型。通过对偶理论,将该含多变量的复杂优化问题转化为易求解的常规确定性问题。下层通过粒子群算法完成电动汽车总功率分配问题,展示每辆电动汽车的实时荷电状态。四、考虑电动汽车的V2G功能,电动汽车作为带有充放双重属性的储能单元参与调度。为了提高模型的通用性,提出分组策略,以组为单位对所有电动汽车进行管理。通过引入区间调节参数,调节光伏出力区间和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区间,来改变模型的鲁棒性。通过旋转备用约束被违反的概率量化模型的鲁棒性,以此来协调模型鲁棒性与经济性的关系,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
王一鸣[7](2021)在《含多微网的主动配电网分层协调优化调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如今随着“能源互联网”战略的提出,我国对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和利用愈加重视。随着各类新能源高渗透式的引入配电网,其出力特性的差异也使得配电网运行和控制变得更为复杂,而微电网作为各类分布式电源的有效整合单元,能够有效地提升电网对能源的利用率。同时,微网的接入也使得传统配电网的单向潮流控制模式已不再适用,配电网开始朝着双向潮流的主动配电网发生转变,这也给主动配电网经济而安全的运行带来新的难题。因此,针对含多微网的主动配电网协调优化方面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此开展了下述研究:首先,简述了主动配电网及微电网的发展现状,阐述了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调度以及配微网协调优化调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主动配电网及微电网的典型结构特点,并对微网内各种分布式电源的运行原理及出力特性进行了剖析,构建了其数学模型,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基础。其次,针对各类分布式电源接入主动配电网后所带来的网损及电能质量问题,建立了以配网有功损耗和电压偏移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电压越限为惩罚项的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考虑到风、光等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性对优化调度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提出采用场景分析法来加以克服,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以及K-means聚类法来模拟风、光出力,削弱了随机性影响的同时,减小了计算量。并提出一种考虑精英保留策略的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来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最后在修改后的IEEE-33节点系统中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后,针对多微网接入主动配电网后所带来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挑战,基于双层规划理论提出了一种同时兼顾主动配电网及多微电网共同利益的双层协调优化调度方案,以主动配电网和多微电网为主体建立上、下两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以主动配电网为研究对象,兼顾了经济性与安全性,以最小化配电网网损、综合运行成本和电压稳定性指数为优化目标;下层模型以多微网为研究对象,以最小化多微网综合运行成本为优化目标。针对双层优化问题多约束、非线性特点,提出了一种双层启发式算法闭环嵌套交替求解策略,分别采用ES-AGA和IPSO来求解上、下两层模型。最后在修改后的IEEE-33节点系统中进行了仿真分析,证明了该优化策略能够有效地提升主动配电网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杨世博[8](2021)在《计及分时电价的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网协调优化调度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电能需求量日益提升,随之而来的能源和环保问题也日益显现,有力地推动了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发展,这给电力系统带来了无限机遇和挑战。微网作为整合分布式电源的有效形式,集成、管理多种类型的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通过联络线友好融合,在承担着冷、热、电等综合能源供给任务的同时,与配电网形成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必然会对传统经济调度带来挑战。因此,本文将从通过在配电网中对需求响应技术的应用以及其与多能源型微网协调并行求解两方面出发,最大限度提升多主体利益,降低耦合系统运行成本。针对本课题研究的需求响应技术中的分时电价优化模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利用模糊聚类和负荷变化率指标实现对峰、平、谷时段准确划分,为峰谷分时电价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第二,通过基于Logistic函数模糊响应机理模拟用户面对不同电价差时的响应行为,在此基础上建立考虑负荷波动和用户满意度的分时电价优化模型。第三,通过具体算例验证了上述方案有利于引导配电网用户用电负荷合理转移,调整该系统的负荷需求,起到了削峰填谷的效果。针对含冷热电联供(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型微网的配电网协调优化调度问题,通过对上述价格型需求响应技术的引入,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级联分析法的并行求解模型。配电网和CCHP型微网作为不同利益主体,均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将联络线功率相对于不同主体分别等效为虚拟发电机和虚拟负荷,从而实现网络内部自治优化,不同网络间的协调控制。基于改进IEEE33节点的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网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所提的基于目标级联分析法的协调优化调度模型有利于多能互补和能源的综合利用,而且当需求响应技术中分时电价政策实施后,不仅优化了用户负荷调整方式,而且还使得系统总运行成本再次降低,验证了本文调度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另外,在计算精度、迭代收敛速度以及初值敏感度方面本文所提算法有着明显优势,再一次验证了目标级联分析算法对协调优化调度模型求解的适用性。
冯忠楠,文汀,林湘宁,徐诗鸿,李正天[9](2021)在《兼顾全局效益最优与利益分配公平的独立海岛群能量生产输运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远洋独立海岛群能量生产输运调度系统中政府主导、社会多投资主体的运行特殊性,分析传统孤立微网系统全局运行优化及电力市场机制的不足,提出一种兼顾全局效益最优与利益分配公平的能量综合最优调度策略,并建立日前市场统一出清、能量最优调度、剩余利润分配3大模块。在独立海岛群能量生产输运系统中引入电力市场机制,锁定多投资主体市场统一出清利润,保证各参与方的基准收益;同步构建独立海岛群能量全局生产输运模型实施全局最优调度;最后比对电力市场出清结果与全局最优调度结果,核算系统剩余利润,并基于Shapely值法对剩余利润进行公平合理分配。算例分析表明,所提能量综合最优生产输运策略能够充分挖掘海岛群社会总福祉,同时提高各能源参与方的经济收益,保障独立海岛群能量生产输运系统高效运行。
王杰[10](2021)在《含电动汽车和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协同调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面对现在各种化石燃料的使用,日益恶化的环境,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的发展,包括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建设,提倡使用新能源车。随着电动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电动汽车不再单纯只作为负载,也可作为一种备用的储能单元,当大量的电动汽车和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后,必然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影响。因此分析电动汽车对微电网经济运行的影响,研究电动汽车和微电网协同调度策略以及微电网公司的定价策略,在保证不影响电动汽车用户的同时,维持电网系统稳定经济运行。本文首先介绍含有电动汽车的微电网系统模型,分析微电网内各个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原理和出力特性,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分析电动汽车的车辆到电网技术、行驶特性和负荷特性,使用蒙特卡洛法建立电动汽车的无序充电负荷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其次,因分布式电源的输出调度是微电网运行阶段的主要任务。这一任务更关心的是电动汽车充放电对于并网微电网优化调度的影响,故提出在峰谷电价机制下,以微电网运行成本和环境保护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调度机制。采用自适应灰狼算法在无序和有序充放电两种模式下优化微电网分布式能源的出力情况,在保证微电网稳定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各个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出力情况,协调调度策略。最后考虑到如果只分析供电侧微电网的成本和利益问题,不考虑用户侧的充放电成本,就难以保证用户参与优化调度的积极性,所以提出由供电侧和用户侧共同来决定系统的优化调度模型,供需两侧通过Stackelberg博弈模型建立动态的联系,保证两个群体之间能量的交易,在整个博弈模型中,供电侧,即微电网公司选择其价格以最大化其收入,电动汽车用户在电池充放电的时间选择和相关成本之间进行优化权衡。并对均衡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进行证明,用算例验证了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优化调度策略的有效性。
二、柴油机发电成本的分析及降低成本的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油机发电成本的分析及降低成本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计及电动汽车的能源互联网多目标优化调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源互联网概念及特点 |
1.2.2 能源互联网优化调度研究现状 |
1.2.3 计及电动汽车的能源互联网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能源互联网系统分析与建模 |
2.1 引言 |
2.2 能源互联网基本结构图 |
2.3 分布式电源建模 |
2.3.1 风力发电建模 |
2.3.2 光伏发电建模 |
2.3.3 柴油发电机建模 |
2.3.4 储能电池建模 |
2.3.5 电动汽车充/放电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能源发电预测 |
3.1 引言 |
3.2 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预测研究现状 |
3.3 改进的LSTM预测模型 |
3.3.1 LSTM预测模型 |
3.3.2 参数实时更新的LSTM预测模型 |
3.4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目标优化调度 |
4.1 引言 |
4.2 分层优化调度模型 |
4.3 上层优化模型建立 |
4.3.1 电动汽车时间分布特征 |
4.3.2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
4.3.3 目标函数 |
4.3.4 约束条件 |
4.4 下层优化模型建立 |
4.4.1 电动汽车空间分布特征 |
4.4.2 最优潮流模型 |
4.4.3 目标函数 |
4.4.4 约束条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实验 |
5.1 引言 |
5.2 模型求解方法 |
5.2.1 Gurobi求解器 |
5.2.2 Bmibnb求解器 |
5.3 仿真系统搭建 |
5.4 上层模型仿真及分析 |
5.4.1 基础参数设置 |
5.4.2 优化结果分析 |
5.5 下层模型仿真及分析 |
5.5.1 基础参数设置 |
5.5.2 优化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苏里格气田钻井新能源动力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外降低钻井动力排放技术的研究动态 |
1.2.2 国内外气代油的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电代油技术的研究动态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能源动力系统方案概述 |
2.1 纯天然气机方案分析 |
2.1.1 液化天然气机方案概述 |
2.1.2 液化天然气机方案的优势 |
2.1.3 液化天然气机方案的劣势 |
2.2 混合燃料方案分析 |
2.2.1 混合燃料方案概述 |
2.2.2 混合燃料方案优势 |
2.2.3 混合燃料方案劣势 |
2.3 电代油方案分析 |
2.3.1 电代油方案概述 |
2.3.2 电代油方案的优势 |
2.3.3 电代油方案的劣势 |
2.4 苏格里油田钻机动力系统改造方案选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里格气田电代油动力系统改造 |
3.1 钻机机械部分改造方案 |
3.1.1 钻机原驱动方式 |
3.1.2 机械部分改造方案 |
3.2 钻机电气部分改造方案 |
3.2.1 低压电机方案 |
3.2.2 动力机组改造方案及特点 |
3.2.3 电动机加装偶合器 |
3.3 钻机高压电气部分改造方案 |
3.3.1 液态电阻软起方式 |
3.3.2 开关变压器软起方式 |
3.3.3 钻机高低压方案的比较 |
3.4 无功补偿部分 |
3.5 钻机网电停电应急响应流程制定 |
3.6 苏南区应用情况分析 |
3.6.1 苏南区架设的10kV专用线路情况 |
3.6.2 苏南区电代油技术的实施实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造效益分析 |
4.1 耗油和用电情况对比 |
4.1.1 电网成本 |
4.1.2 柴油发电机发电成本 |
4.1.3 柴油发电机发电与电网单位成本对比 |
4.1.4 成本对比 |
4.2 应用效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ORC的船用柴油机低品位余热利用方案设计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内燃机余热利用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有机朗肯循环研究现状 |
1.2.1 有机朗肯循环的布局选型 |
1.2.2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选择 |
1.2.3 有机朗肯循环的部件选型 |
1.2.4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的评价 |
1.3 本文的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二冲程船用柴油机的余热能分析 |
2.1 二冲程船用柴油机介绍 |
2.1.1 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
2.1.2 二冲程柴油机技术参数 |
2.2 船用柴油机余热能分析 |
2.2.1 余热能流分析 |
2.2.2 余热(火用)流分析 |
2.3 船用柴油机排气成分计算及分析 |
2.3.1 柴油机排气成分计算 |
2.3.2 柴油机排气的酸露点计算 |
2.3.3 影响排气酸露点的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模型建立 |
3.1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模型 |
3.1.1 基本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学模型 |
3.1.2 高低温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学模型 |
3.1.3 高低压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学模型 |
3.2 系统评价指标 |
3.2.1 热力性能评价 |
3.2.2 经济性能评价 |
3.2.3 环境性能评价 |
3.3 系统模型验证 |
3.4 不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性能比较 |
3.4.1 热力性 |
3.4.2 经济性 |
3.4.3 环境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回路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选择和优化设计 |
4.1 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分析 |
4.1.1 工质类型 |
4.1.2 工质选择标准 |
4.2 基于单工质的双回路有机朗肯系统的性能研究 |
4.2.1 工质在不同蒸发压力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2 工质在不同冷凝温度、热源温度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3 工质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对比 |
4.3 双回路有机朗肯系统的优化设计 |
4.3.1 系统运行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4.3.2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多目标优化 |
4.3.3 优化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船舶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性能提升的研究 |
5.1 多热源余热梯级利用系统的设计 |
5.1.1 海水淡化装置 |
5.1.2 连续回热型吸附式制冷系统 |
5.2 多热源余热梯级利用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
5.2.1 基于混合工质的双级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性能研究 |
5.2.2 连续回热型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性能研究 |
5.2.3 参数优化 |
5.3 多热源余热梯级利用系统的模拟结果分析 |
5.3.1 多热源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在船舶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性能分析 |
5.3.2 多热源余热梯级利用系统与其他余热系统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4)多微网系统多目标优化调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研究现状 |
1.3 微网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4 多微网系统协调调度策略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 章 多微网的控制架构及分布式电源数学模型 |
2.1 多微网系统控制架构 |
2.2 多微网系统协调调度策略 |
2.3 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负荷 |
2.4 微网内分布式电源 |
2.4.1 光伏发电系统 |
2.4.2 风力发电系统 |
2.4.3 柴油发电机 |
2.4.4 储能装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时电价机制下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研究 |
3.1 有序充电数学模型 |
3.1.1 多目标优化模型 |
3.1.2 约束条件 |
3.1.3 居民区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流程 |
3.2 模型的求解 |
3.2.1 粒子群算法 |
3.2.2 模型的求解过程 |
3.3 算例及仿真结果分析 |
3.3.1 参数设置 |
3.3.2 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网双层控制策略研究 |
4.1 微网分层控制策略研究 |
4.1.1 微网分层控制结构 |
4.1.2 微网分层控制策略 |
4.2 双层规划 |
4.3 上层规划模型 |
4.3.1 目标函数 |
4.3.2 约束条件 |
4.4 下层规划模型 |
4.4.1 目标函数 |
4.4.2 约束条件 |
4.5 算例及仿真结果分析 |
4.5.1 参数设置 |
4.5.2 仿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奖惩机制的多微网系统协调调度策略 |
5.1 上层规划模型 |
5.1.1 目标函数 |
5.1.2 约束条件 |
5.2 下层规划模型 |
5.2.1 目标函数 |
5.2.2 约束条件 |
5.3 多微网系统协调调度流程 |
5.4 算例及仿真结果分析 |
5.4.1 参数设置 |
5.4.2 仿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Copula多能互补法应用于南海永兴岛居住区建筑供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再生能源和用能需求预测 |
1.2.2 多能互补系统设备容量配置优化设计 |
1.2.3 多能互补系统经济性和稳定性优化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框架 |
2.研究方法 |
2.1 EnergyPlus软件 |
2.2 不确定性粗糙区间模糊线性规划 |
2.3 Copula多能互补法 |
2.4 本章小结 |
3.多能互补系统结构设计 |
3.1 风电机组设计 |
3.1.1 风电机组的最大功率点控制策略 |
3.1.2 风电机组功率输出模型 |
3.2 光伏组件设计 |
3.2.1 光伏组件最优倾角及最优阵列间距 |
3.2.2 光伏组件最大功率点控制策略 |
3.2.3 光伏组件输出模型 |
3.3 柴油发电机设计 |
3.4 储能电池组件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案例研究 |
4.1 研究区域 |
4.2 输入数据 |
4.2.1 单位系统费用 |
4.2.2 风能太阳能数据预测 |
4.2.3 能耗仿真预测 |
4.3 最优Copula函数选择 |
4.3.1 核密度估计 |
4.3.2 相关系数及最优Copula函数选择 |
4.3.3 Copula结果 |
4.4 Copula多能互补优化模型 |
4.4.1 目标函数 |
4.4.2 约束条件 |
4.5 本章小结 |
5.结果分析 |
5.1 最优功率配置方案 |
5.2 不确定性分析 |
5.3 系统费用 |
5.4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B.参加的科研项目 |
(6)含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的微网系统经济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微网概念与分类 |
1.3.2 多微网并网与实时调度优化问题研究 |
1.3.3 分布式电源对微网的影响研究 |
1.3.4 含电动汽车的微网系统及其演化研究 |
1.3.5 不确定性问题的优化方法研究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鲁棒优化理论概述 |
2.1 最优化问题分类 |
2.2 鲁棒优化模型 |
2.3 可调节鲁棒优化模型 |
2.3.1 可调节鲁棒优化理论内容 |
2.3.2 两种方法异同点对比 |
2.3.3 鲁棒性的量化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鲁棒优化理论在光伏微网系统中的应用 |
3.1 光伏微网系统介绍 |
3.1.1 光伏输出模型 |
3.1.2 电动汽车充电行为模型 |
3.2 光伏微网双层调度系统模型 |
3.2.1 上层(鲁棒优化)调度模型 |
3.2.2 下层(粒子群优化)实时调度模型 |
3.2.3 鲁棒性的量化标准 |
3.3 算例分析 |
3.3.1 问题描述 |
3.3.2 参数设置 |
3.3.3 实验流程 |
3.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调节鲁棒优化在光伏微网系统中的应用 |
4.1 含电动汽车V2G的光伏微网系统介绍 |
4.1.1 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及应用场景 |
4.1.2 电动汽车分组策略 |
4.2 不确定性变量模型 |
4.2.1 光伏输出模型 |
4.2.2 电动汽车充电及放电行为模型 |
4.3 含电动汽车V2G的光伏微网双层调度系统模型 |
4.3.1 上层(可调节鲁棒优化)调度模型 |
4.3.2 下层(粒子群优化)实时调度模型 |
4.3.3 鲁棒性量化的标准 |
4.4 案例研究 |
4.4.1 鲁棒优化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2 随机优化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3 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变化趋势分析 |
4.4.4 不确定变量对电网的影响分析 |
4.4.5 系统总成本变化趋势分析 |
4.4.6 系统鲁棒性变化趋势分析 |
4.4.7 电动汽车组实时荷电状态变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含多微网的主动配电网分层协调优化调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含多微网的主动配电网研究现状 |
1.2.1 主动配电网研究现状 |
1.2.2 微电网研究现状 |
1.2.3 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调度研究现状 |
1.2.4 主动配电网和微电网协调优化调度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主动配电网结构及组成单元数学模型 |
2.1 主动配电网典型结构及特点 |
2.2 微电网典型结构及特点 |
2.3 分布式电源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1 光伏发电数学模型 |
2.3.2 风力发电数学模型 |
2.3.3 柴油发电机数学模型 |
2.3.4 储能系统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场景分析法的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调度策略 |
3.1 场景分析法 |
3.1.1 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的场景生成法 |
3.1.2 基于K-means聚类的场景削减法 |
3.2 基于场景分析法的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 |
3.2.1 目标函数 |
3.2.2 约束条件 |
3.3 基于ES-AGA算法的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求解 |
3.4 仿真分析 |
3.4.1 算例介绍 |
3.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利益主体的主动配电网双层协调优化调度策略 |
4.1 配微双层协调优化调度策略 |
4.2 双层优化调度模型的建立 |
4.2.1 上层(配电网)优化模型 |
4.2.2 下层(微电网群)优化模型 |
4.3 调度模型双层求解策略 |
4.3.1 上层配网模型算法及求解流程 |
4.3.2 下层微网模型算法及求解流程 |
4.3.3 配微双层模型求解策略 |
4.4 仿真分析 |
4.4.1 算例介绍 |
4.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计及分时电价的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网协调优化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系统发展现状 |
1.2.2 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网协调优化调度研究现状 |
1.2.3 价格型需求响应研究与实施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配电网需求响应技术中的分时电价优化模型 |
2.1 引言 |
2.2 基于模糊聚类和负荷变化率的峰谷时段划分方法 |
2.2.1 基于模糊聚类的的峰谷时段划分研究 |
2.2.2 基于负荷变化率的峰谷时段划分校验 |
2.2.3 峰谷时段划分方案算例分析 |
2.3 基于Logistic函数模糊响应机理的分时电价协调优化模型 |
2.3.1 基于Logsitic函数的负荷转移率模型 |
2.3.2 分时电价协调优化模型 |
2.3.3 基于NSGA-II算法的分时电价协调优化模型求解 |
2.4 分时电价协调优化模型算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网集中式优化调度模型 |
3.1 引言 |
3.2 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系统概述 |
3.3 配电网发电设备数学模型 |
3.4 CCHP型微网结构与数学模型 |
3.4.1 分布式电源及辅助供能设备建模 |
3.4.2 风储联合系统模型 |
3.5 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网集中式优化模型构建 |
3.5.1 配电网层经济调度模型 |
3.5.2 CCHP型微网层经济调度模型 |
3.6 集中式求解模型算例分析 |
3.6.1 系统结构与基础数据 |
3.6.2 算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计及分时电价的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网双层优化调度 |
4.1 引言 |
4.2 基于目标级联分析法的双层求解模型 |
4.2.1 目标级联分析法基本概述 |
4.2.2 模型解耦原理 |
4.2.3 收敛判据与乘子更新原则 |
4.2.4 优化调度框架结构 |
4.3 目标级联分析算法运行性能分析 |
4.4 考虑分时电价前后系统运行场景比较分析 |
4.4.1 经济最优运行场景 |
4.4.2 夏季运行场景 |
4.4.3 冬季运行场景 |
4.4.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9)兼顾全局效益最优与利益分配公平的独立海岛群能量生产输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独立海岛群能量综合最优调度模式 |
1.1 基于电力市场的海岛群能量生产输运模式 |
1.2 兼顾全局效益最优的独立海岛群能量调度 |
2 独立海岛群能量全局最优生产输运 |
2.1 独立海岛群能量最优生产输运调度模型 |
2.2 基于辅助变量的非线性处理方法 |
2.3 剩余利润分配 |
3 算例分析 |
3.1 综合调度策略可行性分析 |
3.2 分利模型优越性验证 |
4 结论 |
(10)含电动汽车和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协同调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微电网的研究现状 |
1.2.2 含新能源和电动汽车接入的微电网研究现状 |
1.2.3 博弈论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含电动汽车的微电网模型 |
2.1 分布式电源的数学模型 |
2.1.1 风力发电单元 |
2.1.2 光伏发电单元 |
2.1.3 微型燃气轮机 |
2.1.4 柴油发电机 |
2.1.5 储能系统模型 |
2.2 电动汽车特性分析 |
2.2.1 电动汽车的V2G技术 |
2.2.2 电动汽车行驶特性 |
2.2.3 电动汽车无序充电负荷建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电动汽车的微电网运行优化调度模型 |
3.1 微电网的模型架构 |
3.2 含电动汽车的微电网经济稳定运行的调度模型 |
3.2.1 目标函数 |
3.2.2 约束条件 |
3.3 基于自适应灰狼算法的微电网优化调度策略 |
3.3.1 基本灰狼算法 |
3.3.2 自适应灰狼优化算法 |
3.4 仿真结果分析 |
3.4.1 相关实验数据 |
3.4.2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动态博弈的电动汽车与微电网的优化调度模型 |
4.1 系统模型 |
4.1.1 电动汽车用户用电成本模型 |
4.1.2 微电网公司收益模型 |
4.2 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协调调度策略 |
4.2.1 Stackelberg博弈模型简述 |
4.2.2 博弈模型的建立 |
4.2.3 Stackelberg博弈模型均衡解存在性及唯一性证明 |
4.2.4 博弈模型的实现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1 参数设置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四、柴油机发电成本的分析及降低成本的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计及电动汽车的能源互联网多目标优化调度[D]. 李媛媛. 安徽工程大学, 2021
- [2]苏里格气田钻井新能源动力系统研究[D]. 向旺.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基于ORC的船用柴油机低品位余热利用方案设计与优化研究[D]. 黄桂聪. 广西大学, 2021(12)
- [4]多微网系统多目标优化调度策略研究[D]. 孙亚坤.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5]Copula多能互补法应用于南海永兴岛居住区建筑供能研究[D]. 杨世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含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的微网系统经济调度研究[D]. 张鹏辉.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7]含多微网的主动配电网分层协调优化调度方法研究[D]. 王一鸣.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8]计及分时电价的含CCHP型微网的配电网协调优化调度研究[D]. 杨世博.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9]兼顾全局效益最优与利益分配公平的独立海岛群能量生产输运模式研究[J]. 冯忠楠,文汀,林湘宁,徐诗鸿,李正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1(17)
- [10]含电动汽车和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协同调度策略研究[D]. 王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