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手术应用探讨

妇科手术应用探讨

一、妇科外治法运用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陶子玥[1](2021)在《龚廷贤温阳重灸思想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本文从了解龚廷贤生平及学术思想渊源出发,深挖温阳法内涵及其历史发展,重点研究龚廷贤对温阳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及临床应用特点,提炼温阳法的核心理念,探讨重灸的更深层含义,并结合医案将龚廷贤温阳重灸思想指导于现代妇科临床实践中,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妇科疾病的治疗思路及用药特点奠定文献学基础及临床疗效的判定。方法:本文通过系统梳理文献中关于温阳法的研究成果,挖掘各医家对温阳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特点,重点整理龚廷贤《古今医鉴》、《种杏仙方》、《万病回春》、《寿世保元》、《鲁府禁方》、《云林神彀》、《济世全书》等古文献中关于温阳思想的内容记载,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文章的脉络结构。在对温阳法历史沿革的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将各医家对温阳法的具体治法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对龚廷贤着作中温阳思想的提炼,探究其对温阳思想的见解以及在临床应用中的治法特点。结果:通过对相关古文献及期刊论文的梳理,揭示了温阳法对寒伤于五脏的病机要理,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念。龚廷贤的温阳思想主要包括:善于运用内外合治散阴寒,尤其重视灸法,提倡药食应同源,独善脐疗祛寒凝;倡导生活中对伤阳行为应避之有时。导师付志红教授根据妇科疾病发病机理,将龚廷贤的温阳重灸思想巧妙地运用于治疗妇科疾患,临床疗效显着。结论:1.温阳法是一脉相承又不断发展的基本治法,研究其溯源与发展对文献研究学、临床辩证施治有很高价值和重大指导意义。2.龚廷贤温阳重灸思想特点鲜明,对现代治疗妇科疾病非常具有指导意义,为今后临证施方提供一条新思路。3.深度挖掘其温阳思想是对旴江医学的继承和发展,对研究旴江医学有着深刻意义。

甘文平[2](2021)在《《妇人大全良方》外治方药的文献计量与内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妇人大全良方》中药物外治法的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归纳《妇人大全良方》中外治方药的用药特点,深入探讨其药物外治法的学术思想和成就,使其诊疗经验和理论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深入阅读原着,全面搜集原着中关于药物外治法的相关条文,对其中的方药进行整理。利用Excel 2016表格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方剂中的药物频次、高频药物分类、性味归经、常用组合、药物剂型、给药方式、适应症等情况进行统计。并使用文献计量研究和文献内容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妇人大全良方》药物外治法的用药特点、外治思想和学术成就。并将其内容与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着作进行比较,以更加清晰地梳理《妇人大全良方》对历代医家的继承关系和对后世医家的影响。结果:在与药物外治法相关的140个条文中,共有外治方138首,方剂组成简单,以单方、小方为主。总用药频次为353次,涉及药物180味,各药物使用频次均较低。使用频次在3次以上的药物有34味占18.89%;使用频次为2次的药物32种,占17.78%;使用频次为1次的药物有114种,占63.33%。在性味归经方面,药性以温性和寒性为主,五味以辛味为主,苦味、甘味次之,归经以脾经、肝经、胃经为主。再进一步分析,得到9个常用组合,分别为雄黄-藜芦、朱砂-雄黄、川芎-当归、朱砂-藜芦、细辛-皂荚、雄黄-白矾、吴茱萸-花椒、吴茱萸-蛇床子、朱砂-雄黄-藜芦。全书共涉及散剂、汤剂、栓剂、糊剂、膏剂等十余种外治剂型,主要的给药方式为经官窍给药、经皮肤给药和经穴位给药,灵活运用多种基质及辅助器具。其适应症远超出妇产科学的范畴,还涉及到了内、外、五官科等内容。将《妇人大全良方》中的外治法内容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本草纲目》《理瀹骈文》对比,在理法方药上存在前后继承关系。结论:陈氏广泛搜集历代医疗着作,并结合自家数代人的行医经验,整理并保存了大量南宋之前的外治方药及文献理论。陈氏继承了前人外治法的基本思想及部分方药,同时又对后世医家产生了影响。其外治方药及外治思想可为中医外治法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值得深入研究。

徐嘉新[3](2021)在《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盆腔炎性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方案》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在复杂真实的医疗环境下,总结我科盆腔炎性疾病住院患者的一般情况、辅助检查、诊疗经过及预后,客观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梳理出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案,为盆腔炎性疾病规范化治疗提供临床证据。研究方法:根据真实世界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逐一查阅2005年10月-2021年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住院的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的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姓名、年龄、婚育史、既往史、病程长短、中医证型),主诉及妇科检查情况(包括发热、下腹压痛、反跳痛、异常阴道分泌物、子宫压痛、宫颈举摆痛、附件增厚及压痛情况、是否触及包块),辅助检查(包括妇科B超、血常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住院期间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治愈、疾病进展、中转手术、遗留包块),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录入Microsoft Excel,应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各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我科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梳理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案。研究结果:1.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1)年龄分布:最小17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为40.01±10.11岁。(2)病程最短4小时,最长30天,平均病程(5.89±5.23)天。(3)生殖道感染情况:303例患者中,有187例患者阴道感染,占61.72%,且均为单纯性感染,其中线索细胞阳性者112例(59.89%),解脲支原体阳性者35例(18.72%),念珠菌阳性者32例(17.11%),滴虫阳性者6例(3.21%),沙眼衣原体阳性者2例(1.07%)。(4)中医证型以湿热蕴结证多见(45.54%),其次为湿毒壅盛证(24.75%),热毒炽盛证(17.16%),瘀热内结证(12.54%)。(5)疾病类型:腹痛128例(42.24%),腹痛+发热31例(10.23%),腹痛+发热+包块144例(47.52%)。(6)不同疾病类型中医证型分布:腹痛组中湿热蕴结证98例(76.6%),瘀热内结证30例(23.4%)。腹痛+发热组中热毒炽盛证5例(16.1%),湿毒壅盛证15例(48.4%),湿热蕴结证9例(29.0%),瘀热内结证2例(6.5%)。腹痛+发热+包块组中热毒炽盛证47例(32.6%),湿毒壅盛证60例(41.7%),湿热蕴结证31例(21.5%),瘀热内结证6例(4.2%)。2.治疗方案303例患者中采用中西医治疗方案的有297例(98.02%),我院西医治疗主要以抗菌药物为主,根据抗生素应用指南及患者病情程度酌情给药。中医治疗遵循辨证论治原则,采用中药口服、中医外治或二者联合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3.中西医治疗方案在不同疾病类型中的临床疗效(1)腹痛组:三种治疗方案治愈率均为100%。抗生素+中药口服+中医外治法患者腹痛消失时间(4.79±1.19d)显着小于抗生素+中药口服和抗生素+中医外治法(14.50±0.71d、8.47±2.53d),抗生素+中医外治法患者腹痛消失时间显着小于抗生素+中药口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腹痛+发热组:三种治疗方案治愈率均为100%。抗生素+中药口服+中医外治法患者的腹痛消失时间(4.89±1.76d)、CRP复常时间(3.85±2.94d)、PCT复常时间(3.81±1.89d)均小于抗生素+中医外治法(9.67±2.52d、8.00±5.57d、6.33±0.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腹痛+发热+包块组:三种治疗方案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66.67%、57.69%、59.09%,疾病转归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抗生素+中药口服+中医外治法患者腹痛消失时间(7.56±1.85d)、体温复常时间(3.26±1.36d)、WBC复常时间(6.57±2.08d)、PCT复常时间(4.92±3.76d)均小于抗生素+中药口服(14.50±0.71d、7.00±1.41d、12.00±2.83d、12.00±2.83d)和抗生素+中医外治法(10.53±3.80d、4.80±1.72d、8.33±2.92d、8.13±5.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中药外治组在腹痛消失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均小于抗生素+中药口服组,两组在WBC复常时间、PCT复常时间无统计学差异。(4)所有中西医治疗患者总体分析:三种治疗方案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80.0%、76.09%、81.71%,疾病转归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抗生素+中药口服+中医外治法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5.64±2.00d)、体温复常时间(3.13±1.22d)、WBC复常时间(5.79±2.42d)、CRP复常时间(5.68±3.20d)、PCT复常时间(4.03±3.76d)均小于抗生素+中药口服(14.50±0.58d、7.00±1.41d、12.00±2.83d、8.50±2.12d、12.00±2.83d)和抗生素+中医外治法(9.46±3.21d、4.44±1.72d、7.89±2.95d、8.28±4.01d、7.83±4.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中医外治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体温复常时间、WBC复常时间均小于抗生素+中药口服组,两组在CRP复常时间、PCT复常时间无统计学差异。4.抗生素+中药口服+中医外治法在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中疗效对比(1)腹痛组和腹痛+发热组治愈率(均为100%)显着高于腹痛+发热+包块组(59.1%),中转手术率、遗留包块率(均为0%)显着低于腹痛+发热+包块组(分别为26.4%、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腹痛组、腹痛+发热组患者的腹痛消失时间(4.79±1.19d、4.89±1.76d)均显着小于腹痛+发热+包块组(7.56±1.85d)。腹痛+发热组患者体温复常时间(2.81±0.68d)、WBC复常时间(3.93±2.16d)、CRP复常时间(3.85±2.94d)、PCT复常时间(3.81±1.89d)均小于腹痛+发热+包块组(3.26±1.36d、6.57±2.08d、6.45±3.00d、4.92±3.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采用抗生素+中药口服+中医外治法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疗效对比(1)腹痛组:两种中医证型的患者治愈率均为100%,疾病转归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湿热蕴结证患者腹痛消失时间(4.56±1.10d)小于瘀热内结证患者(5.08±1.29d)(P<0.05)。(2)腹痛+发热组:四种中医证型的患者治愈率均为100%,在疾病转归情况、腹痛消失时间(6.60±0.89d、4.92±1.88d、4.00±1.41d、4.00±1.41d)、体温复常时间(2.60±0.55d、2.75±0.62d、3.00±0.93d、3.00±0.00d)、WBC复常时间(5.80±1.10d、3.92±1.78d、3.00±1.83d、3.00±0.00d)、CRP复常时间(5.20±3.03d、3.67±2.93d、3.63±1.11d、3.53±1.51d)、PCT复常时间(4.60±2.88d、2.91±1.58d、2.32±1.37d、2.82±1.00d)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3)腹痛+发热+包块组:,热毒炽盛证(44.7%)的中转手术率与湿毒壅盛证(22.0%)、湿热蕴结证(12.0%)无统计学差异,但显着高于瘀热内结证(0%)(P=0.005)。热毒炽盛证(5.3%)、湿毒壅盛证(17.0%)、湿热蕴结证(12.0%)的遗留包块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均低于瘀热内结证(66.7%)(P>0.05)。热毒炽盛证患者腹痛消失时间(8.74±1.41d)、体温复常时间(4.21±1.62d)均大于湿毒壅盛证(分别为7.36±1.63d、2.92±1.08d)、湿热蕴结证(6.84±2.03d、2.89±0.99d)和瘀热内结证(6.00±1.41d、2.00±0.00d)(P<0.05)。(4)三种疾病类型患者中医证型总体分析:湿热蕴结证患者治愈率(94.8%)显着高于热毒炽盛证(55.8%)和湿毒壅盛证(69.8%)(P<0.05),湿热蕴结证与瘀热内结证(87.9%)无统计学差异。湿热蕴结证中转手术率(2.6%)和瘀热内结证(0%)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均显着低于热毒炽盛证(39.5%)(P<0.05)。热毒炽盛证患者腹痛消失时间(8.29±1.57d)显着大于湿毒壅盛证(6.57±2.05d)、湿热蕴结证(5.11±2.69d)和瘀热内结证(4.75±2.06d)(P<0.05)。湿毒壅盛证显着大于湿热蕴结和瘀热内结证(P<0.05),湿热蕴结和瘀热内结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热毒炽盛证患者体温复常时间(3.87±1.60d)大于瘀热内结证(2.50±0.58d),热毒炽盛证、湿热蕴结证、湿毒壅盛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湿热蕴结证、湿毒壅盛证、瘀热内结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热毒炽盛证患者PCT复常时间(6.21±3.78d)显着大于湿毒壅盛证(3.03±3.71d)和湿热蕴结证(3.52±2.12d)(P<0.05),热毒炽盛证与瘀热内结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湿毒壅盛证、湿热蕴结证、瘀热内结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1.PID发病人群以育龄期女性为主,多急性起病,频繁的宫腔操作、多育多产、阴道感染是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故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房劳过度,加强健康宣教,减少性传播疾病的发生。2.本研究PID患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抗生素的基础上根据辨证论治将中药口服和中医外治联合应用,对单纯腹痛和腹痛伴发热患者疗效显着,治愈率均可达100%,对于形成盆腔包块的患者治愈率可达59.1%。抗生素联合中药口服和中医外治能有效改善PID患者的临床症状,WBC、CRP、PCT等炎性指标恢复正常用时短,且对腹痛伴发热及盆腔包块患者中转手术率仅为26.4%。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做到及时发现症状、早期诊断并采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同时减少PID后遗症的发生。3.PID的常见中医证型包括热毒炽盛证、湿毒壅盛证、湿热蕴结证、瘀热内结证四型,疾病初期以湿热蕴结证多见。随着疾病进展,出现发热,伴或不伴炎性指标升高的患者以湿毒壅盛证居多,若病情持续进展,热势较高,伴炎性指标升高,或形成盆腔包块者多以湿毒壅盛证和热毒炽盛证为主。4.本研究中抗生素联合中药口服和中医外治法治疗湿热蕴结证和瘀热内结证疗效显着,且在疾病转归、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等方面均优于热毒炽盛证和湿毒壅盛证。

崔彬[4](2021)在《阴挺的古代文献及方剂药物组成规律、针灸取穴治疗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的疾病,虽非致命,但往往极度影响患者工作生活质量,常见症状包括自觉阴道膨出或感觉有东西掉出阴道以及压力性尿失禁、便秘以及性功能障碍等相关压迫性症状。本病为中医理论中的“阴挺”,又名阴菌、阴脱、茄子疾等。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妇女对自我健康的重视程度加深,POP的发病及就诊率均呈上升趋势。西医治疗该疾病,一线选择为保守治疗,具体包括子宫托、盆底肌肉锻炼、生活方式干预等,无效则采用手术治疗。中医药治疗本病对轻、中度患者来说费用低、损伤小、安全性可靠。因古代妇女多劳多产,故古代文献中包含了治疗本病的宝贵经验,值得挖掘与整理。本课题旨在挖掘古代文献中治疗本病的方剂及针灸疗法,从而研究古代医家治疗本病的学术思想、遣方用药及取穴刺灸规律,探讨古代中医对本病的治疗特色。目的:研究古代医家治疗阴挺的辨证论治思想、用药及取穴规律,挖掘药物配伍、药物组合以及针灸取穴特点,总结处方在立法和组成上的规律以及针灸疗法在取穴和刺灸法上的经验,探讨古代医家治疗该病的学术思想特色。方法:本研究借助《中华医典》平台,通过关键词检索,收集古代医家对该病的论述,并收集治疗该病的内服方剂124首、外用方剂109首、针灸数据215条,对每首方剂及每条针灸数据进行药物、外治方法、穴位、刺灸法抽取,建立数据库,借助统计学软件(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通过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对药物及穴位进行统计归纳。结果:1.“阴挺”一名首见于晋代,且早在《华佗神方》一书中即对该病单独列出章节进行论述,古代医家对该病的发病原因、伴随症状认识全面,与现代医学认知基本吻合,同时古代医家对该病的证治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认为该病的主要证型包括脾肾气虚、肝气郁滞以及湿热下注,并指出了其治疗原则、治疗方药以及摄生准则;2.通过对内服方药的统计分析可知,古代医家在治疗阴挺时以使用补益药、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为主,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味包括当归、甘草、人参、白术、黄芪、白芍,其处方往往用药精简,药精力专,谨守病机,标本兼顾,顾护生理,补益为先。同时通过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了 4个聚类方:(1)生地、熟地、酒、丹皮、生姜、柴胡、栀子、茯苓;(2)白芍、川芎;(3)当归、甘草;(4)白术、人参、黄芪、升麻、陈皮;3.通过对外治方药的统计分析可知,古代医家在治疗阴挺时以使用攻毒杀虫止痒药、清热药、补益药、收涩药为主,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味包括白矾、蛇床子、五倍子、荆芥、冰片、枳壳,外治方法多样,以药物外洗、药物外敷、阴道纳药法为主,其处方往往选药广泛,治法便捷,注意清热疗疮,扶正固本。同时通过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了 4个聚类方:(1)川芎、当归、甘草、藜芦、冰片、芒硝、石灰;(2)荆芥、枳壳;(3)白矾、五倍子;(4)蛇床子;4.针灸治疗方面,古代医家在采用针灸疗法治疗阴挺时,多选取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腧穴,侧重使用特定穴,偏好使用艾灸法,注意滋肾疏肝、调补冲任以及振奋阳气,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包括照海、曲泉、上(?)、大敦、水泉穴。结论:我国古代医家对阴挺一病的发生发展、症状表现认识全面,并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详实论述了该病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内治方面,古代医家治疗阴挺时,遣方用药不离“正虚”与“湿热”两个病机,处方时以选用具有益气、养血功效的药物为主,同时兼顾清热与利湿。外治方面,古代医家认为阴挺为湿热邪气聚结于局部,认为阴挺与皮肤外科疾病相类似,故治疗以选用攻毒杀虫止痒药与清热药为主,佐以补益药与收涩药,外治法方剂中往往精华与糟粕并举。针灸方面,古代医家治疗阴挺时,以滋肾疏肝、调补冲任为主要思想,多选用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腧穴,重视五输穴、交会穴的选用,偏好使用艾灸法。

李蕊[5](2020)在《针刺配合隔药脐灸联合雌激素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肾阴亏虚证患者给予针刺配合隔药脐灸联合雌激素疗法,研究针刺配合隔药脐灸改善薄型子宫内膜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理,为改善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肾阴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结局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析60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肾阴亏虚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两组,其中行针刺配合隔药脐灸联合雌激素疗法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行单纯雌激素治疗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肾阴亏虚证证候评分及相关指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分型、子宫内膜的血流指数(blood flow index,FI)、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Ⅵ)、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 blood flow index,VFI)以及子宫动脉血流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HCG日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结果:1.观察组治疗后肾阴亏虚证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后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血流VI、FI、VF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治疗后HCG日子宫动脉血流RI、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子宫内膜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治疗后HCG日血清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观察组治疗后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与血清E2水平有关,针刺配合隔药脐灸能改善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肾阴亏虚证候,针刺配合隔药脐灸联合雌激素疗法能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提高临床妊娠率,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子宫内膜及子宫动脉血流状态有关。

鲁周南[6](2020)在《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文中认为产后出血为产褥期发生的异常阴道出血性疾病,影响产后恢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产妇的生命。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普及、二胎政策开放,产妇生活环境、个人生活观念、生活习性也发生了改变,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出血在中医古籍中以“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崩”“产后下血不止”等病名呈现,内容丰富,有深厚的文献积累。如何从中医的角度认识产后出血,发掘中医临床治疗优势?首先离不开对其源流以及学术思想的梳理总结;此外,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高效获取产后出血专科知识,亦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确定产后出血病名的中医内涵与外延,以朝代为序,研究纳入文献的病名演变、病因病机、诊断以及理法方药的流变脉络。第二部分针对导师团队研究提出的古籍、医家、知识“三维一体”获取思路,笔者采取专家访谈方法对“三维一体”进行专家意见征集,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论证并确定了各知识要素层级,使其更符合中医古籍知识的特性并具有可操作性。论文最后以产后出血文献为例,对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知识基于不同获取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古籍阅读选择建议,对中医古籍知识的学习利用提出方法学借鉴。先秦至秦汉时期,产后病统称为“乳余疾”,出现产后疾病之萌芽。《黄帝内经》首次记载产后疾病“乳子病热”,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望诊、问诊、切诊综合进行妇人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开创了产孕奇经理论之先河。《金匮要略》根据产后亡血伤津的生理特点,将产后常见疾病归纳为痉病、郁冒、大便难。魏晋南北朝时期,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首次系统提出从产妇脉象的表里、寒热、大小、缓急进行预后预判,奠定了产科脉诊的基础。该时期文献至少记载了近20余种用于产后疾病治疗的药物。此期尚无“产后出血”的专篇记载,但在实践方法上却形成“产后出血”专病诊断及治疗的萌芽,该时期,产后出血疾病相关记载多以某方适应症形式提出。隋唐时期,《经效产宝》《诸病源候论》开始对产后出血相关病名有相对集中论述。《诸病源候论》记载恶露不尽、血崩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虚损、瘀血。《备急千金要方》第一次提出恶露不尽与产后时间密切相关,且强调腹痛与恶寒两大伴随症状,明确了恶露不绝部分内涵,具有开创性意义。该时期产后出血相关治疗方剂数量较前丰富,共计30余首,有论有方,但未见专篇论述。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病名数量较前明显增加。此时期记载产后恶露不绝病因有虚损、瘀血、寒邪互结。产后血崩病因病机较前增加饮食不节、情志、药物因素。《妇科秘兰全书》能够较好的反映妇科产后出血诊疗思路。提出以产后7日为节点,结合腹痛情况辨虚实用药,记载成方当归建中汤、独圣散、泽兰汤、瑞莲散4首。并顺从产前、临产、产后生理状态加以调护,及时纠正产妇气血运行异常状态,预防产后出血。《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提出崩漏一定程度上是产后恶露不尽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的临床表现,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郑氏女科提倡产后应大补气血。推出产后出血四物汤通治方,形成以四物汤为主要治疗思路与手段的完整治疗方案。梳理金元大家张元素、李东垣、罗天益、刘河间等着作,整理出产后辨治思路三条。产后需扶持荣卫,调养血气;属邪气实者需攻之;产后宜大补气血为先。并整理产后处方用药30余条。该时期产后出血文献得到长足发展,疾病概念已内含“审因论治”理念;将产后出血引入急症观念,纳入到急症治疗体系中,能够清晰地根据缓急予以分化治疗;此时期着作开始出现明显学派特色,学术思想承前启后。明代,产后出血进一步发展到以出血量、势进行区分。命名呈多样化,命名称谓中明确其危重症的含义。此阶段发展了恶露不绝、血崩冲任、脏腑病因病机学说,并从病因病机层面认识到胎前、临产、产后调护的失当与产后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学术思想主要继承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体系与朱丹溪“产后大补气血”说。创新主要表现在张景岳的辨证思维与体质辨识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赵献可从阴阳真假辨治血证思路的创新、薛己的产后出血脏腑辨证理论创新。明代产后出血常用成方为四物汤与生化汤及加减体系。产后用药禁忌较前人增加活血破气药物,如三棱、莪术、红花、苏木、牛膝等14种;清热药物黄芩、黄连、栀子、黄柏4种;慎用方剂为大承气汤、五苓散,丰富了产后出血用药禁忌内涵。清代《妇科冰鉴》首次较为准确的概括产后恶露不绝定义,认为恶露超过七天,日久不断,为恶露不绝。较前增加了“产后一月恶露重来”“产后崩淋带下”病名。恶露不绝、血崩较前代增加了冲任瘀血以及虚实夹杂病因病机。脏腑理论方面,补充产后气血、营卫概念以及肝疏泄无度、肾闭藏无权病因病机。《胎产新书》完整地提出了饮食、情志、房事损伤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病因病机。清代古籍,针对出血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瘀血理论之创新;气、血、水、火的理论创新;奇经学说在产后的创新应用;中西医结合运用于临床的创新及大量原创新方出现。四物汤与生化汤辨治产后出血的体系进一步丰富发展,生化汤发展至清代,已经成为产科常用方,也是产后出血常选方剂之一。第二部分主要着重于对中医知识获取方法与思维的研究。基于本次产后出血文献研究,首先提炼出“医家个人经验”“官方医学教育”两种常见的知识获取方法;同时,对导师团队提出的“三维一体”获取方法进行了专家访谈论证研究。为有序快速获取古籍知识,寻求中医知识获取普适性的方法,导师团队参考人脑获取知识的思维模式,针对计算机对古籍知识的获取特点,提出“三维一体”数据模型。基于知识元、知识体概念,笔者设计出针对方法学专家、临床专家、文献专家深度访谈的问卷,对“三维一体”知识体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权重关系以及三个知识体所包含的23个知识元在知识体构成中的角色与重要性等进行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通过深入研究,系统地对“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进行了全面补充与完善;与此同时,整理元数据赋权及知识推送专家深度访谈意见,为数据模型建立提供专家意见基础。深度访谈意见包含模型中知识体、知识元的权重建议;关于不同历史时间与不同学科古籍在数据模型中的时间、空间建议;用户意见量化建议等。“以史为鉴,知往鉴来”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重要目的。如何将古代医家丰富的治疗经验与当今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中医产科临床提供理论思维与治疗依据,寻求中医妇产科的进一步发展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论文最后结合本次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综合三种不同途径的知识获取方法,整理出4种产后出血知识获取临床思维路径与69种推荐书目,为产后出血古籍知识获取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郭玉辉[7](2020)在《膈下逐瘀汤加味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味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做出客观评价,使其在临床应用与推广更具科学性。方法(1)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气滞血瘀型PD患者共76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研究组给予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对照组予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治疗。治疗时间均从月经来潮前7天开始,10天为一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3)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痛经症状积分、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及月经来潮48小时内血清PGF2α含量为疗效观察指标。(4)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自身对比和组间对比,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客观评价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P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本研究共完成72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每组各36例。(2)经统计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的痛经症状积分、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及血清PGF2α含量等资料均具有可比性。(3)近期疗效: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病情程度、痛经症状积分、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及血清PGF2α含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对本病治疗均有效果,但研究组比对照组改善程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用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PD的研究组近期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更明显。(4)总体疗效:从痛经症状综合疗效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达94.44%,比对照组80.56%的总有效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中医证候综合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67%,同样也比对照组77.78%的总有效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PD的研究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的对照组。(5)远期疗效:经统计分析,研究组随访时与治疗后的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随访时与治疗后的V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之下,用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PD的研究组远期疗效比对照组更明显。(6)两组患者在研究中均无副反应,比较安全。结论(1)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联合耳穴埋豆能够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PD患者的病情程度、临床症状、中医证候情况及月经来潮48小时内血清PGF2α含量,并且其疗效优于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者。(2)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PD患者时,其在改善近期症状及维持远期疗效上的效果均优于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者。(3)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联合耳穴埋豆治疗的疗效确切,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广泛用于气滞血瘀型PD的治疗。

赵珊[8](2020)在《芳香疗法结合雷火灸对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芳香疗法结合雷火灸对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治疗效果、焦虑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更好地应用推广芳香疗法结合雷火灸的护理操作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妇科门诊治疗的70例气滞血瘀证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过程中脱落2例,最终纳入68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在干预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医证候量化评分标准、体征评分标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中文版健康状况调查表(Short Form 36-item Health Survey,SF-36)对患者进行基线评估。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灌肠外治法,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芳香疗法结合雷火灸外治法干预,在干预结束一个月后再次采用中医证候量化评分、体征评分、SAS评分及SF-36评分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73.53%,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78,P=0.123>0.05)。2.两组患者中医证候量化评分比较:干预后两组中医证候量表总分及各项证候评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中医证候进行组间比较,总分、下腹胀痛或刺痛、腰骶胀痛、胸胁胀痛、神疲乏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行经腹痛加重、月经不调、带下量多、性交痛得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体征评分比较:干预后两组体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体征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得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SAS焦虑评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SAS焦虑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SAS焦虑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SF-36健康状况调查表评分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评分比较,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精力状况、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2个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评分比较,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状况、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个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比较显示,除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总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维度外,观察组其他4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本研究下,芳香疗法结合雷火灸能够减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下腹胀痛或刺痛及腰骶胀痛等临床主证,对胸胁胀痛、神疲乏力等次证具有较好疗效。2.在本研究下,芳香疗法结合雷火灸对改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焦虑情绪有积极的意义,能够减轻患者不良情绪。3.在本研究下,芳香疗法结合雷火灸能够提高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躯体疼痛维度、精力状况维度、情感职能维度、精神健康维度的改善作用明显,但是对其他维度影响不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讨论。

李小兰[9](2020)在《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从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维度出发,系统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提及病种,编制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探究其高发病种,并剖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最终结论,有望提高侗族防病抗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和健康政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作为本文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以网络文献挖掘和手动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全面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从中严格筛选与本研究相关度高的资料。2.统计和归纳法运用扎根理论将收集的文献资料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进行3级编码,最终找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结论。3.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结果得出重要结论。结果1.侗族传统命名法具有本土性、古朴性、历史性等特征,侗医常按照11种疾病命名方法对传统病种进行分类。传统命名法病种以外的为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其含有部分中医学和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2.采用临床医学学科分类准则,将侗族传统命名法病种与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按照内科(400个、326个)、外科(199个、66个)、妇产科(91个、101个)、儿科(260个、34个)、皮肤性病科(92个、29个)、五官科(90个、73个)、男科(15个、6个)等七大类别进行分类。两种命名法相同的高发病种共5个,不同的高发病种共12个。因目前掌握资料有限,尚有167种传统病种无法准确分类。3.经分析得知,侗医两种命名法疾病谱具有差异性。侗族传统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儿科、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呼吸系统、五官科,主流医学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儿科、五官科、妇科、泌尿系统、皮肤科。由上可知,侗族传统命名法疾病谱中的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在主流医学命名法疾病谱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科,其余七大疾病谱虽然相同,但其排序却大相径庭。结论1.从疾病命名方式可看出侗医两种疾病命名法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侗族传统命名法带有鲜明的侗族文化色彩,值得深入研究。深挖两种疾病命名法可知,其具有互相嵌入、相互补充等融合现象。传统命名法虽已形成自己的疾病分类方式,但疾病分类系统尚未形成统一标准。2.在侗医两大命名法病种中,外伤、心脑血管系统、妇科、消化系统中某些疾病始终都处于高频发病状态。疾病谱上升较为明显的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下降较为明显的有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3.通过深入分析侗族疾病谱规律背后原因,得出影响侗族患病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条件、侗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个人健康意识、自然环境等五大方面。这些因素可为后续研究者探究相关病种提供一定的思路。基于本文探究的疾病谱背后规律,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科研人员、个人健康防控等方面出发,得出疾病谱的变化规律对贵州公共卫生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马留璐[10](2020)在《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关客观指标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参菊洗剂熏洗外用联合克霉唑栓纳阴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克霉唑栓纳阴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停药3天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临床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阴道清洁度分级、乳酸杆菌定量以及治疗后真菌学转阴情况、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疗效,并评估停药1月后的复发率。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本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57例患者完成了临床观察,两组实际完成率分别为93.3%、96.7%。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VVC临床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阴道清洁度分级、乳酸杆菌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VC临床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VVC临床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临床评分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效果更佳。4.阴道清洁度分级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清洁度转为Ⅰ、Ⅱ度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转为Ⅰ、Ⅱ度者(89.3%)高于对照组(65.5%)。5.乳酸杆菌定量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乳酸杆菌定量转为中少量和大量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转为中少量和大量者(85.7%)高于对照组(62.1%)。6.真菌学转阴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真菌学检测均为阳性,两组患者治疗后真菌学转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有效率为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停药1月复发情况比较:停药1月复发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停药1月复发率(11.1%)显着低于对照组(34.6%)。结论:1.运用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能有效降低患者VV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显着。2.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可改善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阴道清洁度及阴道乳酸菌定量,有利于阴道微生态平衡。3.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预防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效果优于单一克霉唑栓用药。4.参菊洗剂药物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致病菌生长、减轻炎症效应有关。

二、妇科外治法运用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妇科外治法运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龚廷贤温阳重灸思想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龚廷贤生平考略
    1.1 旴江医学重要代表人物
    1.2 龚廷贤生平
    1.3 龚廷贤温阳学术思想渊源
        1.3.1 源于经典,崇尚经方
        1.3.2 环境背景对其温阳思想的影响
2 温阳法概述及溯源与发展
    2.1 温阳法概述
        2.1.1 阳气的内涵
        2.1.2 阳主阴从论
        2.1.3 温阳法内涵
    2.2 温阳法溯源
    2.3 温阳法后世传承
3 龚廷贤温阳思想特点
    3.1 龚廷贤着作及主要思想特点
        3.1.1 内外合治散阴寒
        3.1.2 药食同源通阳郁
        3.1.3 独善脐疗祛寒凝
        3.1.4 阳虚阴走,温则是宜
        3.1.5 中寒伤阳,避之有时
    3.2 龚廷贤重灸的含义
        3.2.1 重用灸法,治病广泛
        3.2.2 量化灸法,气至有效
4 龚廷贤温阳重灸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4.1 女子乃禀坤之质,宜以温居
    4.2 治以温阳助阴,养血调经
    4.3 善用温药,固守阳气
    4.4 施以重灸,宜灸必效
5 基于温阳重灸思想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5.1 付志红教授论治妇科疾病中与温阳重灸法有关的学术思想
    5.2 病案举隅
总结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2)《妇人大全良方》外治方药的文献计量与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主要研究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中药名称的规范化处理
        1.4 建立数据库与数据统计
    2 外治方药的统计结果
        2.1 全书外治方药概况
        2.2 全书外治药物使用情况
        2.3 外治方药的剂型
        2.4 外治方药的给药方式
        2.5 外治方药的其他情况
    3 讨论
        3.1 用药特点
        3.2 外治法思想
        3.3 学术成就
        3.4 与历代药物外治法的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妇人大全良方》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3)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盆腔炎性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方法
        2.2 观察内容及方法
        2.3 疗效评定标准
    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结果
    1 临床特点
        1.1 年龄分布情况
        1.2 病程分布情况
        1.3 孕产次情况
        1.4 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
        1.5 中医证型分布
        1.6 疾病类型
        1.7 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2 治疗方案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3.1 腹痛组
        3.2 腹痛+发热组
        3.3 腹痛+发热+包块组
        3.4 三组患者疾病转归情况总体分析
        3.5 三组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复常时间总体分析
    4 抗生素+中药口服+中医外治法在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中疗效对比
        4.1 患者疾病转归情况
        4.2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复常情况
    5 采用抗生素+中药口服+中医外治法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疗效对比
        5.1 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5.2 腹痛组
        5.3 腹痛+发热组
        5.4 腹痛+发热+包块组
        5.5 三组疾病类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疾病转归情况总体分析
        5.6 三组疾病类型治愈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复常情况总体分析
讨论
    1 盆腔炎性疾病概况
    2 真实世界研究
    3 患者临床特点
    4 PID的治疗方案
        4.1 西医治疗
        4.2 中医治疗
        4.3 不同中医证型疗效对比
    5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证候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阴挺的古代文献及方剂药物组成规律、针灸取穴治疗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西医对盆腔器官脱垂的研究现状
        1 发病机制
        2 临床表现
        3 诊断
        4 治疗
        5 小结
    第二节 中医对盆腔器官脱垂的研究现状
        1 病因病机
        2 治疗
        3 小结
前言
研究
    第一节 中医古籍中阴挺的历史沿革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第二节 阴挺的内服方药证治规律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阴挺的外治方药证治规律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第四节 阴挺的针灸取穴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语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针刺配合隔药脐灸联合雌激素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三) 病例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一) 用药与分组
        (二) 实验步骤
        (三) 观察指标
        (四) 统计分析
        (五) 技术路线图
    三、一般资料
        (一) 两组患者年龄(岁)分布情况比较
        (二) 两组患者治疗前肾阴亏虚证证候评分(分)情况比较
        (三) 两组患者治疗前HCG日子宫内膜厚度(mm)比较
        (四) 两组患者治疗前子宫内膜分型比较
        (五) 两组患者治疗前子宫内膜血流VI、FI、VFI比较
        (六) 两组患者治疗前子宫动脉血流PI、RI比较
        (七) 两组患者治疗前HCG日血清E_2(pg/mL)水平比较
    四、实验结果
        (一) 两组患者治疗后肾阴亏虚证证候评分(分)比较
        (二) 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mm)比较
        (三) 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分型比较
        (四) 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血流VI、FI、VFI比较
        (五) 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PI、RI比较
        (六) 两组患者治疗后HCG日血清E_2(pg/mL)水平比较
        (七)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妊娠率(%)比较
        (八) 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血流VI相关性分析
        (九) 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血流FI相关性分析
        (十) 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血流VFI相关性分析
        (十一) 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动脉血流PI相关性分析
        (十二) 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动脉血流RI相关性分析
        (十三) 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与HCG日血清E_2相关性分析
第二部分 讨论
    一、薄型子宫内膜的病因病机
        (一) 脾肾亏虚
        (二) 气血两虚
        (三) 气滞血瘀
        (四) 痰湿内阻
    二、薄型子宫内膜西医发病机制
        (一) 雌激素受体
        (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三) 基质金属蛋白酶
        (四) 子宫内膜及卵巢血流灌注
    三、薄型子宫内膜的诊断标准
        (一) 薄型子宫内膜常见诊断标准
        (二) 薄型子宫内膜诊断的争议
    四、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措施
        (一) 中医药治疗
        (二) 西医治疗
    五、针刺配合隔药脐灸分析
        (一) 隔药脐灸
        (二) 针刺
    六、结果分析
        (一) 两组患者肾阴亏虚证候评分情况
        (二)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血清E_2水平及临床妊娠率情况
        (三)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血流、子宫动脉血流相关性情况
第三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外治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辨证论治研究
    2 方药研究
        2.1 生化汤临床研究
        2.2 专家经验方研究
    3 针灸外治法研究
    4 名老中医治验
前言
第一部分 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古籍选择原则
        1.2 产后出血中医概念范围界定
        1.3 古籍选择结果
    2 先秦至秦汉时期对产后疾病的早期认识
        2.1 早期病名之萌芽
        2.2 产孕诊断思想之发端
        2.3 创奇经为产孕生理病理之先河
        2.4 产孕疾病早期治疗方法
        2.5 小结
    3 魏晋南北朝开创产后出血论述之先河
        3.1 病名认识的积累
        3.2 产后诊断的早期探索
        3.3 产后出血治疗的开端
        3.4 小结
    4 隋唐时期产后出血论述积累期
        4.1 病名积累与发展
        4.2 病因病机的探索
        4.3 产后出血治疗的积累
        4.4 产后调护观念的萌芽
        4.5 小结
    5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初步形成
        5.1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5.2 病名逐步完善
        5.3 病因病机理论逐渐丰富
        5.4 产科调护的逐步积累
        5.5 产后出血治疗的发展
        5.6 小结
    6 明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发展时期
        6.1 明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6.2 病名沿革
        6.3 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
        6.4 产科调护的理论进步
        6.5 诊断理论的发展
        6.6 治疗理论系统基本形成
        6.7 小结
    7 清时期产后出血理论成熟时期
        7.1 清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7.2 清代产后出血病名
        7.3 病因病机逐步丰富完善
        7.4 产后出血诊断发展
        7.5 产后出血治疗理论的完善
        7.6 调护理论的发展
        7.7 小结
第二部分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方案研究
    1 现有古籍文献知识获取
        1.1 医家个人经验
        1.2 以官方教育、考试制度为准的知识获取
    2 研究方法
        2.1 归纳法
        2.2 元数据研究方法
        2.2.1 元数据概念
        2.2.2 元数据制定原则
        2.2.3 元数据模板组成
        2.3 专家访谈法
        2.3.1 访谈对象
        2.3.2 访谈方法
        2.3.3 访谈资料的整理、存档
        2.3.4 访谈提纲
        2.4 名中医推荐法
    3 研究结果
        3.1 元数据研究结果
        3.2 深度专家访谈结果
        3.2.1 选择古籍经验
        3.2.2 选择医家经验
        3.2.3 中西医病名统一经验
        3.3 妇科名中医阅读经验研究结果
        3.4 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示范性研究结果
        3.5 产后出血相关书目推荐
    4 结论
讨论
    产后出血文献给予临床的启示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对学习与教学的启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产后出血相关古籍内容提要

(7)膈下逐瘀汤加味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疗效判定
    4.质量控制方法
    5.统计学处理
    6.研究结果及分析
讨论
    1.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3.本病治疗现状
    4.本病中医证型选择依据
    5.导师对本病的认识与分析
    6.膈下逐瘀汤加味的方药分析
    7.耳穴埋豆的作用机理及选穴分析
    8.疗效分析
结论
存在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表 1.痛经症状积分
    附表 2. 证候评分表
附录2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芳香疗法结合雷火灸对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现代医学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研究
    1.2 祖国医学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研究
    1.3 雷火灸治疗
    1.4 芳香疗法治疗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工具
    2.4 统计分析
    2.5 研究质量控制
    2.6 伦理原则
    2.7 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脱落情况
    3.2 干预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3.3 干预后两组各项评分比较
    3.4 干预前后两组各项评分比较
4 讨论
    4.1 一般资料分析
    4.2 芳香疗法联和雷火灸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4.3 芳香疗法联和雷火灸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4.4 芳香疗法结合雷火灸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4.5 芳香疗法结合雷火灸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5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5.1 研究的局限性
    5.2 研究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9)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侗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第一节 专着类
    第二节 学术论文类
    第三节 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病种概述
第二章 侗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研究
    第一节 传统命名法病种
        一、传统命名法病种命名理据
        二、传统命名法病种汇总
        三、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方法
        四、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
    第二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
        一、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方向
        二、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汇总
        三、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分类
    第三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与传统命名法病种的比较
        一、命名文化背景的不同
        二、命名思维方式的不同
        三、相同的疾病命名内涵
        四、相同的疾病命名特点
    第四节 特殊病种
第三章 侗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第一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第二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写说明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第三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呈现的规律
        二、侗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
        三、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规律的宏观病因学分析
        四、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利用挖掘
第四章 侗族传统高发病种研究
    第一节 蛇叹肿毒
        一、蛇叹肿毒概述
        二、蛇叹肿毒的治疗方法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蛇咬伤的比较
        四、蛇叹肿毒危险因素
    第二节 小儿疳积
        一、小儿疳积概述
        二、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小儿疳积的比较
        四、小儿疳积现状
        五、小儿疳积危险因素
    第三节 肚腹痛
        一、肚腹痛概述
        二、肚腹痛的治疗方法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肚腹痛的比较
        四、肚腹痛治疗研究现状
        五、肚腹痛危险因素
    第四节 心头痛
        一、心头痛概述
        二、心头痛治疗方法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心头痛的比较
        四、心头痛治疗研究现状
        五、心头痛危险因素
    第五节 月家红崩山
        一、月家红崩山概述
        二、月家红崩山治疗方法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月家红崩山的比较
        四、月家红崩山治疗现状
        五、月家红崩山危险因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
    四、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与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1.6 研究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类型
        2.2 分组方法
        2.3 干预措施
        2.4 指标检测
        2.5 疗效评定
        2.6 记录不良反应并制定相关应对方案
        2.7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纳入情况
        3.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3.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VVC临床评分比较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 临床评分比较
        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临床评分差值比较
        3.7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
        3.10 两组患者治疗前阴道清洁度比较
        3.1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清洁度比较
        3.1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清洁度转为Ⅰ、Ⅱ度比较
        3.13 两组患者治疗前乳酸杆菌定量比较
        3.1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酸杆菌定量比较
        3.1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酸杆菌定量转为中少量和大量比较
        3.16 两组患者真菌学转阴比较
        3.17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18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19 两组患者停药1 月复发情况比较
讨论与分析
    1 临床所用治疗药品解读剖析
        1.1 参菊洗剂
        1.2 克霉唑栓药物机理分析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临床疗效分析
        2.2 中医症候疗效分析
        2.3 乳酸菌定量及阴道清洁度疗效分析
        2.4 VVC评分比较分析
        2.5 真菌学转阴情况分析
        2.6 两组患者停药1月复发情况比较
        2.7 参菊洗剂治疗VVC的疗效机理分析
        2.8 安全性分析
    3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3.2 展望
        3.3 存在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病例观察表
    附录二 :评分表
    附录三 :妇科联检报告单
    附录四 :不良反应记录及安全评价表
综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调查
        1.2 病原体与发病机制
        1.3 传播途径及诱发因素
        1.4 VVC的西医治疗方法
    2 中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2.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中医概述
        2.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因病机
        2.3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辨证论治
        2.4 中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与成果

四、妇科外治法运用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龚廷贤温阳重灸思想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D]. 陶子玥.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妇人大全良方》外治方药的文献计量与内容研究[D]. 甘文平.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3]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盆腔炎性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方案[D]. 徐嘉新.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阴挺的古代文献及方剂药物组成规律、针灸取穴治疗规律的研究[D]. 崔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针刺配合隔药脐灸联合雌激素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临床研究[D]. 李蕊.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D]. 鲁周南.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7]膈下逐瘀汤加味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D]. 郭玉辉.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8]芳香疗法结合雷火灸对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应用研究[D]. 赵珊.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李小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
  • [10]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D]. 马留璐.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妇科手术应用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