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满族文化研究百年(下)(论文文献综述)
万炳林[1](2020)在《黑龙江满族民俗建筑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省作为满族发源地之一,在距今4000年前满族的先民肃慎人就在这个地域建造房屋来生活,他们长期生活在这个区域,形成了满族文化雏形,也为后来满族传统的特色民居及室内布局、装饰艺术奠定了基础。黑龙江省的满族传统文化是省内重要的民族历史文化。满族作为除汉族以外的第二大民族,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更是在建筑文化方面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满族的建筑,不但有雄伟盛大的雕琢精美的宫廷建筑和寺院、道观、皇陵等庞大的建筑群,也有遍布在各省、各地域乡村间的民间建筑,如民居、府邸、书塾等等。满族的传统民居因受地理因素和居民生活环境、生活习俗、满族的民俗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造就了其特有的民族建筑特色,从满族人的选址,建造布局,内部空间形式等方面都可看出在这些客观条件下难得可贵的创造力。这些满族建筑充分的展示了满族的文化和民俗风情,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本文以黑龙江省满族民居特色建筑构件和建筑装饰细部为切入点,以满族民居建筑为载体,对装饰细部及风格进行探讨。首先对黑龙江地区满族民居的现状作调查及整理,并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对民居建筑的特色建筑构件进行了表述,概括其特点,之后分析了形成的其装饰风格、图形的式样及寓意等,从多方面分析了满族文化和满族人生活习俗等对建筑本身及内部空间陈设等方面造成的影响。接着通过结合设计艺术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概念,系统地概括出满族民居各个细部构建的装饰风格的特点,然后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图片实例进行分类说明,总结出满族民居的装饰风格特点和民居的设计与表现手法。最后,结合当今黑龙江各地域的满族民居现状提出现今对满族特色建筑的几种传承方式,通过这些传承方式方法起到对满族建筑文化的一种保护作用。
冯孟辉[2](2020)在《清代前中期军队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前中期,即公元1644年至公元1840年,军事活动中仍以冷兵器作战为主。为了增强军队战斗力,清代军队中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军事体育训练活动,这些军事训练活动发展至现代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研究提供重要史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历史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文献法、归纳法、演绎法、内容分析法对记述清代历史的书籍、有关清代军事体育活动文物和遗迹等史料的收集、整理、归类、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梳理清代前中期军队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内容,分析其特点,探究其历史价值。清代前中期军队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主要分为竞技类、对抗类和群体协同类。竞技类有马术、射箭和冰嬉。马术运动以实战需要为基础,衍生出走马、跳马和驯马等多种项目,因激烈性与观赏性受到将士喜爱;射箭不仅是重要的军事技能,也被视为民族文化的特征,成为清代皇帝极力推崇的运动项目;冰上运动以冰嬉为主,统治者将冰嬉视为“国俗”,不仅有体育功能也有政治功能。对抗类有摔跤和武术,摔跤与武术均为短兵相接时重要的作战技能,因观赏性较高也成为宴会庆典活动的表演项目,军队武术与民间武术的相互交流也推进了武术活动的发展。群体协同类项目主要为水上活动、阵法操练和云梯。水上活动与阵法操练一样,不仅具有体育功能、也是军事训练中协同性训练的重要途径,与围猎活动一样成为军队训练不可或缺的内容;为了培养士兵的架云梯攻城能力,清代军队将赛威呼运动与云梯演习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士兵训练内容,也促进了满族传统体育项目赛威呼的发展与传播。清代前中期军队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特征主要以军事技能为主,借鉴具有军事训练功用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形式;体育活动内容根据军事作战任务的需要进行不断的演化、创新和删减;军队的体育活动通过频繁的军事活动进行传播,丰富了军队体育活动内容;大规模协同性体育活动是军队训练的基础,其中以狩猎和阵法演练为主;以骑射和冰嬉为代表,根据满族文化特征将其作为实现民族凝聚与认同的重要载体。清代前中期军队中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价值主要为显着的增强军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及丰富将士的考核内容,同时也满足了统治者对本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
王海霞[3](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邹英哲[4](2019)在《《叶赫那拉氏家族史研究》(节选)俄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中国和俄罗斯在各个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被译成俄语,向俄罗斯展示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其中不乏一些介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历史的书籍。《叶赫那拉氏家族史研究》是一本极具民族特色的书籍,该书成书于2005年,由吉林师范大学薛柏成教授撰写,是一部全面地阐述叶赫那拉氏家族历史的专着。叶赫及其家族的历史,是清入关史和满族形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书之前,一直没有介绍这段历史的专着。本实践报告就是以《叶赫那拉氏家族史研究》的俄译为实践案例。中俄两国存在文化差异,本书中词汇层面的文化差异就体现在文化特色词上,句子层面的文化差异则体现在古文上。因此该书中频繁出现的文化特色词与古文是翻译过程中的难点所在。对于文化特色词的翻译,笔者运用音译、意译、替换等方法;对于古文的翻译,则是在功能对等的理论指导下采用语序调整、语句的增减和语义阐释等技巧。通过这次笔译实践,总结在翻译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于此思考对应的改进方法,提高翻译能力,力求为今后的翻译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本实践报告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对翻译任务进行介绍,主要包括文本翻译的意义、《叶赫那拉氏家族史研究》的内容概括和文本特点;第二章是译前准备,包括翻译时间的安排、翻译的理论准备、翻译工具的使用和常用语表的编制;第三章是结合具体案例,对词汇层面上文化特色词的翻译方法进行分析,对句子层面上古文的翻译技巧进行总结;第四章是翻译实践的反思,总结在此次翻译实践中笔者的收获,以及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法。
张凌霄[5](2019)在《断裂的“国语” ——清帝国晚期的语言政治研究(1821-1911)》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如何看待清帝国早期的历史,已与此前有了很大的不同:清朝不再被简单地认为是一个依靠汉人精英支持,借助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宗教等进行统治的王朝或者是阻碍中国文明进步、造成中国全面衰败的元凶——广袤的疆域、多元的族群以及复杂而有效的早期现代(early modern)统治技术,使得清代历史呈现出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又面临众多挑战的画面。但是如何看待19世纪以降特别是1840年以后的清帝国,仍然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例如关于清帝国的“国语”(gurunigisun)——满语,长期以来都将其看作是处于一个不断衰落并最终丧失“国语”地位的历史过程。本文所要考察的,正是1821—1911年间作为“国语”、“国书”的满语、满文在帝国晚期的政治地位,借此观察两种“国语”(满语和汉语)观念和实际上在帝国晚期政治中的关系以及隐藏于背后的身份认同、权力博弈。本文认为,从道光至宣统时期,作为大清国(daicing gurun)而“国语”的满语以及“国书”满文,在政治层面上实际从未丧失自己的尊贵地位。无论是清朝皇帝还是八旗官员,始终都将维护帝国“国语”视为自己的职责之一。满语的“国语”地位,不但体现于清代周密的制度当中,亦表现于复杂多变的帝国政治现实之中。对内而言,当皇帝和旗员拥有强烈的“国语”意识之时,满语、满文自然而然地被广泛地运用于帝国行政。首先是在教育层面,统治者与各地方官员都非常重视和支持满语教育,尽管因为时局动荡、战火纷飞,某些地区旗人的满语教育受到重大冲击,但直至帝国覆灭,满语教育在八旗社会中都延续下来,甚至在最后十余年有某种程度的复兴和发展。其次在政务处理方面,今天遗留的许多满文奏折、咨文、上谕等,都显示了这一时期满文在帝国政治中的参与程度,而笔帖式这一官僚群体的活动,则像我们明白无误地展示了“国语”整个清帝国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对外而言,作为“国语”、“国书”的满语、满文,不但被国内的官僚系统所坚持使用,也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清帝国以外众多国家的接受和认可。在理藩院、礼部处理的传统交涉国以及海洋领域国家之中,虽然像朝鲜这样的国家在帝国晚期与清朝交往时,对满文的依赖度大大降低,但是在订立外交条约、公文往来、刺探情报、笼络他国等众多场合中,满语、满文仍然充分发挥着“国语”、“国书”。此刻,清帝国的语言统治策略在对内与对外两个方面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那么清末、民国以来有关清朝“国语”的衰亡论又该如何解释?透过“国粹”这一视角,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群体——旗人、改良主义者和激进的革命党,在对“国语”的不同认知中,实际反映地是他们在当时对“国”的边界和定义的差别。正是这种巨大的差别,导致清帝国灭亡后,掌握了舆论和话语权的知识分子透过种种手段,编织了完全脱离历史的关于清帝国“国语”早已衰落的叙事,以此来消解帝国的意识形态和历史记忆。最终,两种“国语”间的历史关联彻底断裂,被摧毁的不仅是作为“国语”的满语,也包括其背后历经上百年确立起来的合璧式语言统治策略。自此,中国在近代开始以一种人为制造的“民族国家”的面貌,逐步实现其“现代转型”。
张晓菲[6](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满族文化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对“吉祥满族”公众号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多渠道,给大众传播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微信作为社交平台的新兴产品,在短时间内迅猛发展,成为人们日常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平台,微信公众号也成为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平台。满族作为我国第二大少数民族,且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统治阶级,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满族创造了大量宝贵的文化,然而现实中满族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汉化的进程正在逐渐衰退。现实环境不断警醒着我们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以及微信公众号的快速发展,为单一的文化传播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吉祥满族”公众号是依托中国最大的满族门户网站,吉祥满族网,建立起来的微信公众号,因此选其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由于“吉祥满族网”的发展态势,“吉祥满族”公众号从建立初就有一定的用户基础,是现在满族文化传播公众号中较有影响的文化类微信公众号。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以及内容分析法。借鉴拉斯韦尔5W模式对公众号内容、营销策略、传播效果以及公众号的作用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媒介选择等相关理论,为公众号的发展趋势提供相应建议。研究得出:“吉祥满族”公众号在内容上,采用多种表现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所推送文章间的联系,努力建立用户民族情感共通性;在运营策略上,加强线上线下联系的同时将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加强用户的身份认同感;在运营效果上,“吉祥满族”公众号对满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发挥了积极意义,对人们了解满族文化,传承满族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吉祥满族”公众号的运营现状,同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建议和发展策略分析,以期在今后能有更好的发展。
岳媛媛[7](2018)在《民族学视野下《红楼梦》与满族习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楼梦》是满汉习俗文化珠联璧合的产物。《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的推进,都由习俗作铺垫。本文从梳理《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入手,以民族学的视野,运用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满族的生活习俗、政治生活事象、社会生活文化等三方面,分析了《红楼梦》作品表现出的独特地满族社会生活事象与民族文化习俗。最后,从民族学的意义上,给与满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交流一定的关注,对发展和弘扬满族文化做了一点思索。满族的生活习俗集中反映了满族的物质文明。《红楼梦》中的满族服饰文化,涉及毛皮制品、箭袖、发式等;饮食文化,有喜食野味、面食饽饽、乳茶、豆制品等;建筑文化,主要有影壁、耳房、火炕、箭道。在满族政治生活中,圈地运动与旗庄经济是维持满族贵族经济特权的一种物质生产方式;内务府与军机处,是清朝特有的机构;清代皇商是为清政府经营商业的特殊商人;选秀制度是满族旗人特有的婚姻方式,是八旗制度的一部分,对旗人生活影响深远。满族社会生活文化中,骑射文化,是满族保持民族竞争力与八旗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满族语言,独特而生动,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满族教育,坚持国语骑射与向汉族儒家文化学习,提升满族文化水平;满族重视社会礼仪,有严格的礼仪规矩;萨满教是满族传统的宗教,具有强化满族血缘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作用;育婴堂,揭开清代社会慈善机构的冰山一角;满族女子,家庭地位较高,是《红楼梦》推崇女性的原因。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表述,层层递进,运用民族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揭示《红楼梦》中隐含的满族传统习俗,探索满汉民俗文化融合的路径,以求达到弘扬满族优秀的民族文化,促进满汉民族文化交流的研究目的。
李丹丹[8](2018)在《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毫无疑问,《红楼梦》是一部大书,200多年,卷帙浩繁的各类研究,已经成功的推动“红学”以学科之名跻身20世纪三大显学行列。本论题采用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试图建立一种跨学科的超越红学内、外部研究的新理论范式,本论题首先将《红楼梦》视为特定历史语境中各种社会文化因素、性别意识、思想价值流通、交汇、融合、辩论的张力场,在这个张力场中,家族意识与虚构话语共生,父权规范与性别反抗并举,对伦理秩序的眷恋和反抗共在,儒家正统意识与异己边缘话语交错,价值认同危机与救赎意识并存,使文本呈现出各种文化结构因子与不同思想价值取向之间的交错扭结和相互牵制。概括地说,在这个文本构成的张力场中,一边是来自社会现实语境固化的规范性力量,一边是曹雪芹试图拒绝、对抗并完成救赎的本真性力量。这两种力量具体呈现为男性/女儿、现实/理想、污浊/真纯、礼/情(欲)、儒/道、虚无/存在等方面的对抗,小说一方面展开了这种反抗,但更重要的是呈现了这些力量之间的争斗、拉锯与妥协。这反映了曹雪芹在各种价值规范之间的挣扎和徘徊,而此正是其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故而,本论题选择“身份认同”的视角切入,一方面是纵向的贯穿,试图用“身份认同”统领上述各个话题,使之在“身份”的问题上呈现一定的统一性;另一方面是横向的追问,旨在具体考察曹雪芹如何体感上述互相矛盾的重重“意义”/“价值”?如何在各种相互冲突的力量中确定自我的“身份”和“立场”?并继续追问为何《红楼梦》能够容纳多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又为何能同时并存于精细繁复的叙述之中?其对于繁复多样的叙事策略的调用,是否源自于他对各种身份价值选择的犹疑和徘徊?同时,小说文本显现出来的多重复调特征(包括美学与价值)是否也正来自于曹雪芹在各种身份立场之间保持的张力?本论题正文除绪论外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从学界关于“何为红学、红学为何”的论争和红学当前纷繁复杂的学术场域现状出发,清理不同论争话语背后的理论立场和思维模式,具体阐释“身份认同”问题如何卷入红学的语境、作者、文本与意义阐释之综合研究中,进而提出并阐释在红学中启用新方法论(文化诗学的研究范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阐释。第一章: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重点考察曹雪芹满汉的双重身份(既是贵族世家又是包衣仆人)和曹家在清代政治上的独特恩宠/失宠的兴衰经历,如何构成曹雪芹创伤心理的来源和书写的动机。另外,家族史实在文本中的进入,如何造成了《红楼梦》研究中独特的文学、历史(自传说)分殊对立的研究立场?从小说虚构理论的视角来看,自传说为何不能成立?又该如何认识《红楼梦》作为小说虚构的本质?虚构叙事的技巧是如何将具有自传性的经验转化为普遍性的经验?从自传说向自传性小说的生成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第二章:从性别身份的视角来考察曹雪芹如何调用各种性别配置和符号来安排和展示清代的性别规则。在《红楼梦》中,性别不仅仅是一种区分生物性男女的简单范畴,而是作为一种文化想象的符号,一种展示性别特权的方式,一种“纯洁”美学的修辞,一种对伦理秩序的颠覆力量,以及一种对明清“情欲”叙事传统的承接方式而存在。本章也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具体清理《红楼梦》对性别话语以及性别认同的复杂呈现。一方面展示微妙的性别配置如何成为作者型塑小说文本结构、主题内容和情欲复杂的诸多技巧之一?另一方面也考察小说中所用的多重性别符码同伦理秩序的建构/颠覆之间有何复杂关联?第三章:从思想价值认同方面,也即是将《红楼梦》放置在清中叶儒、佛、道文化的发展脉络中,一方面清理儒学发展至理学,原本具有思想活力的儒家文化如何陷入僵化的危机,曹雪芹对待儒家的矛盾态度,是否形象的反映了清初儒学内部从程朱理学开始的内在性裂变?另一方面清理儒学的制度化与皇权的高涨造成了士人怎样的心理创伤?学而优必须仕,但当入仕无途时,士人该如何选择?《红楼梦》如何反应了其在儒道佛各家思想认同之间的矛盾和徘徊?隐入佛道为何不能?与此同时,回到小说文本中,具体考察“补天石被弃”的神话如何隐喻了贾宝玉成长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失败,在抛“母”入“父”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双重背叛(一是对母性代表的混沌天然性灵的背叛,一是对父系代表的“象征秩序”的背叛)。进而考察因这种背叛产生的自我忏悔、矛盾、犹疑、痛苦能否与中国精神思想演变史中“士”阶层(知识分子)的身份困惑进行连接?而贾宝玉在文化取向上选择的女儿纯洁论或者说审美诗意,如何被文本赋予“形而上”的意味?这是否能够成为一种新的思想救赎的尝试?第四章:将身份认同上升至“终极关怀”的层面,分别从叙述策略、乌托邦叙事动机几个层面,来探讨《红楼梦》对人的存在终极价值的思考和追索。一方面,借助叙事学分析小说的神话结构、谶纬模式铺叙出的“宿命论”如何与小说主体、人物角色的自主意识构成叙事张力?另一方面,通过将《红楼梦》放置在中国精神史的流变中,去考察《红楼梦》提出了怎样的终极价值认同难题,其对大观园乌托邦式的设计能否成为在价值虚无中确定价值的一种尝试?最后,借助昆德拉对小说存在意义的解读,认为《红楼梦》在终极价值认同上的贡献,即是以回忆书写本身完成对自我、读者创伤的疗治,完成对荒诞虚无的对抗,完成对诗性价值的肯定。
韩丽霞,李忠伟[9](2018)在《21世纪以来满族古代作家文学宏观研究的新变》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满族古代作家文学宏观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出现了一些新变,对满族文学研究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一是对满族文学发展史、成就与趋势的总结与预测;二是对满族文学的民族特征与民族精神的研究;三是对满、蒙、汉民族文学之间互动、交融、影响的研究;四是对满族作家文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的研究;五是对满族文学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张密丹[10](2017)在《满族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从大量的满族文化的研究成果来看,现在的满族文化研究大多以现象化的研究方法为主,对于理论体系的建构模式还较少涉及。本文旨在通过对满族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分析满族文化的研究方法。
二、满族文化研究百年(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满族文化研究百年(下)(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满族民俗建筑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状况分析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地调研法 |
(三)对比分析法 |
五、研究背景与相关概念 |
(一)满族建筑发展概况 |
(二)黑龙江满族建筑的发展沿革 |
注释 |
第二章 满族传统建筑形制在黑龙江的传承现状 |
一、满族传统建筑形式的延续 |
(一)建筑选址特征的延续 |
(二)建筑整体布局的延续 |
二、满族传统建筑形制的延续 |
(一)“撮落”的沿用 |
(二)万字炕式样的发展 |
(三)“跨海”外置烟囱延用 |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黑龙江满族民宅的构造特点 |
一、黑龙江满族民宅的的外部构造特点 |
(一)厚重且保温的外墙 |
(二)硬山式屋顶与漫圆弧顶 |
(三)院门与房门的多样性 |
(四)个性化的窗户 |
(五)融入宗教文化的索伦杆 |
(六)多功能的苞米楼 |
(七)渊源深远的影壁 |
二、“一”字平面布局 |
三、特色陈设构造 |
(一)多用途的炕琴 |
(二)多效炕箱 |
(三)活动炕桌 |
(四)吊置摇车 |
(五)仪式专用的祖宗板 |
(六)高置额林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黑龙江满族民俗建筑细部的装饰风格 |
一、满族建筑浮雕装饰式样 |
(一)影壁装饰中的张力曲线风格 |
(二)建筑装饰中的规则曲线风格 |
(三)极化概括风格 |
二、几何形装饰风格 |
(一)几何型装饰形态 |
(二)直线组合形装饰风格 |
(三)复合式装饰风格 |
三、表现性的装饰风格 |
(一)剪纸在满族装饰中的运用 |
(二)刺绣在满族陈设中的多元化风格 |
(三)瓷板画中呈现的表现性风格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黑龙江满族建筑现状和传承价值 |
一、满族建筑特征的当代延续状态 |
二、满族文化对满族民居的影响 |
(一)满族文化对满族民居选址的影响 |
(二)满族文化对满族民居布局的影响 |
(三)满族文化对满族民居建筑构件的影响 |
三、满族民俗建筑传统在当代的继承方式 |
(一)完全继承方式 |
(二)相对继承方式 |
(三)意向继承方式 |
四、黑龙江满族传统建筑发展的薄弱环节及传承价值 |
(一)满族建筑发展的不足之处 |
(二)相关建筑传承的价值 |
五、满族传统建筑式样延续发展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清代前中期军队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 |
1.2.1 梳理清代前中期军队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内容 |
1.2.2 分析清代前中期军队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特点 |
1.2.3 探究清代前中期军队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价值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2 文献综述 |
2.2.1 清代体育研究综述 |
2.2.2 古代军事体育研究综述 |
2.2.3 满族体育史研究综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历史分析法 |
3.2.3 归纳法与演绎法 |
3.2.4 内容分析法 |
4 清代前中期军队情况概述 |
5 清代前中期军队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研究 |
5.1 清代前中期军队中竞技类活动项目 |
5.1.1 马术活动以实战需要为基础,内容丰富具有观赏价值 |
5.1.2 射箭训练根据民族文化特点,充分发挥竞技娱乐功能 |
5.1.3 根据冰嬉活动的政治功能,赋予冰嬉“国俗”称号 |
5.2 清代前中期军队中对抗类活动项目 |
5.2.1 建立完备的培养体系,促进摔跤军事与表演功能共同发展 |
5.2.2 积极地笼络武术人才,间接推动民间武术进步 |
5.3 清代前中期军队中群体协同类活动项目 |
5.3.1 水上活动以驾船为主,根据地域条件开展 |
5.3.2 阵法操练内容丰富,主要训练将士协同能力 |
5.3.3 根据战事需要开展云梯活动,充分借鉴满族活动“赛威呼” |
6 清代前中期军队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特征 |
6.1 以军事技能发展为主导,广泛采用满族传统体育活动 |
6.2 以作战实际需要为导向,充分利用地域体育活动资源 |
6.3 以八旗驻防征战为契机,有效促进满族体育文化传播 |
6.4 以群体协同训练为基础,积极丰富士兵体育活动内容 |
6.5 以满族体育活动为载体,极力宣扬统治阶层政治话语 |
7 清代前中期军队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价值 |
7.1 民族文化与军事训练相结合,有效增强了凝聚力与战斗力 |
7.2 众多民族传统体育相互整合,极大丰富了将士考评的内容 |
7.3 民族文化标志附于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了体育的政治功能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1-16、图19-36) |
(3)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
六、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
一、体裁类型 |
二、题材类型 |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
一、唱词韵式特点 |
二、唱词韵律个性 |
三、语言演唱特色 |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
一、学校教育传承 |
二、激活民俗传承 |
三、传统歌唱延续 |
四、媒体化新视界 |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
结论 |
一、研究之结论 |
二、传承之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
附录三 图目录 |
附录四 图表目录 |
附录五 谱例目录 |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
后记 |
附图 |
(4)《叶赫那拉氏家族史研究》(节选)俄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文本内容简介 |
1.2 文本特点分析 |
1.3 文本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2.1 翻译时间安排 |
2.2 翻译理论准备 |
2.2.1 功能对等理论的内涵 |
2.2.2 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实践的要求 |
2.3 翻译工具使用 |
2.4 翻译常用语表编制 |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文化特色词的翻译方法 |
3.1.1 音译法 |
3.1.2 意译法 |
3.1.3 替换法 |
3.2 古文的翻译技巧 |
3.2.1 语序调整 |
3.2.2 词语增加 |
3.2.3 词语删减 |
3.2.4 语义阐释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收获与不足 |
4.1 翻译实践中的收获 |
4.1.1 译前准备的重要性 |
4.1.2 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
4.1.3 审阅校对的重要性 |
4.2 翻译实践中的不足 |
4.2.1 翻译速度有待提高 |
4.2.2 翻译准确率有待提升 |
4.2.3 翻译表达方式有待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节选) |
原文 |
译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断裂的“国语” ——清帝国晚期的语言政治研究(1821-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转写格式说明 |
清朝皇帝、年号及在位时间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 学术回顾 |
(三) 研究主题 |
(四) 文献介绍 |
第一章 清帝国早期的“国语”、“国书” |
(一) “国语”、“国书”的创制与发展 |
(二) 清代“国语”、王朝政治与帝国治理 |
(三) 比较视野下清帝国前期的语言统治策略 |
小结 |
第二章 帝国晚期的统治与“国语”、“国书” |
(一) “清语骑射,我朝根本” |
(二) “国语”、“国书”与帝国统治 |
(三) “国语”、“国书”的兴亡与帝国命运 |
小结 |
第三章 帝国晚期的中外交往与“国语”、“国书” |
(一) 清代早期中外交往中的“国语”、“国书”简介 |
(二) 理藩院与礼部的传统交涉国 |
(三) 海洋领域国家 |
小结 |
第四章 两种“国语”的嬗变与帝国记忆的重构 |
(一) 新“国语”与切音字运动 |
(二) “国语”与“国粹” |
(三)断裂的“国语 |
小结 |
结语: 语言、权力与现代转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新媒体环境下满族文化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对“吉祥满族”公众号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创新点、重点、难点 |
1.4 研究理论基础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6 研究设计 |
2 满族的文化背景与传播的媒体环境 |
2.1 满族文化的形成 |
2.2 满族文化的传播平台 |
2.3 满族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环境 |
2.4 微信公众号对满族文化传播的促进 |
3 “吉祥满族”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 |
3.1 “吉祥满族”微信公众号概述 |
3.2 “吉祥满族”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分析 |
3.3 “吉祥满族”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分析 |
4 “吉祥满族”公众号致力文化传承 |
4.1 满族文化公众号传播现状 |
4.2 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播环境 |
4.3 丰富满族文化传播平台 |
5 “吉祥满族”微信公众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吉祥满族”微信公众号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吉祥满族”微信公众号存在问题的原因 |
6 “吉祥满族”微信公众号发展策略研究 |
6.1 完善公众号建设 |
6.2 加强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联系 |
6.3 线上线下结合,加强特色 |
6.4 品牌联合,文创出新 |
7 结论与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民族学视野下《红楼梦》与满族习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及文献简述 |
三、研究方法及范围 |
第一章 《红楼梦》的创作背景 |
一、清代文字狱对《红楼梦》创作的影响 |
二、民族学视野下的《红楼梦》研究 |
第二章 《红楼梦》反映满族的生活习俗 |
一、满族服饰文化 |
二、满族饮食文化 |
三、满族建筑文化 |
第三章 《红楼梦》表现的满族政治生活事象 |
一、军机处制度 |
二、内务府与营缮郎 |
三、圈地运动与旗庄经济 |
四、清代皇商与选秀制度 |
五、清代捐纳与世袭制度 |
第四章 《红楼梦》描绘的满族社会生活文化 |
一、骑射文化 |
二、语言习俗 |
三、旗人生活 |
四、满族教育 |
五、社会礼仪 |
六、萨满教 |
七、育婴堂 |
八、满族女子 |
第五章 《红楼梦》研究的民族学意义 |
一、《红楼梦》彰显满汉文化交流 |
二、《红楼梦》弘扬民族文化 |
(1) 保护满族传统文化 |
(2) 促进民族学文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红学——一个聚讼纷纭的学科场域 |
第一节 走向文化诗学的阐释 |
第二节 对“文献、文本、文化”融合路径的可能性探索 |
第三节 学界研究现状分析和论文研究思路 |
一、有关红学方法论的现状分析与文献综述 |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
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化身份的弥散——“身份”与作为一个叙述文本的生产 |
第一节 双重身份与小说文本的历史性 |
一、文化归属上的旗人身份与贵族世家的形成 |
二、贵族的“世家”意识与《红楼梦》的美学品味 |
三、包衣身份与抄家带来的心理创伤 |
第二节 文本与历史的互动——旗人生计与小说的再叙述 |
一、贾府的经济收入与清代经济体制 |
二、贾府的经济支出与危机凸显 |
三、旗人生计问题之艰与贾府之衰败 |
第三节 虚构与真实——作为一部小说的《红楼梦》 |
一、究竟何为“虚构”?文学的虚构如何可能? |
二、梦的立意与小说的写法:《红楼梦》的虚构策略之一 |
三、真、假辩证法与小说的写作策略:《红楼梦》的虚构策略之二 |
四、文学虚构的本质与必要 |
第四节 从史学范畴的“自传说”到小说领域的“自传性小说” |
一、自传?还是自传性小说? |
二、从自传到自传性小说如何可能? |
三、自我、经验与文学的重构——自传性文学的发生机制 |
四、叙述分层:叙事学理论对自传性小说的支持 |
第二章 性别认同的安排——性别规则与叙事形式 |
第一节 方法与背景 |
一、《红楼梦》性别研究的方法 |
二、历史语境中的女性话语 |
第二节 性别·美学·修辞——《红楼梦》安排与展示清代性别的方式 |
一、性别空间的流动:从闺房到大观园 |
二、有“个性”的领地——建筑样式、房屋分配、摆设与布景 |
三、作为“纯洁”象征的艺术——用“诗词”驱逐男性 |
四、“大观园图”作为“玷污”的入口:当大观园“入画”时 |
第三节 性别·情/礼·秩序——情/礼兼备与对伦理/道德秩序的审视 |
一、贾府秩序的建构——礼法的悖论性与情/理的流转 |
二、皇权与省亲别墅——大观园的政治结构与秩序 |
三、“情/礼”兼备——皇家行宫与女儿乐园的相互流转 |
四、母权与花园闺阁——女儿国的内在形式与法度 |
五、大观园礼法秩序的必要与“情/礼”兼备的尝试 |
第四节 权力流动与性别倒置——裙钗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
一、地陷东南/贾府末世、女娲补天/裙钗治家的同构关系 |
二、流血不止(疾病)与家族血脉的渐枯——秦可卿、王熙凤的齐家症候 |
三、从女儿乐园到货利田庄——大观园性质的改变与探春的改革 |
四、女儿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
第五节 性别·欲望·叙事——《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与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 |
一、从《金瓶梅》到才子佳人小说的书写轨迹——明末清初小说从欲到情的主题转换 |
二、从《风月宝鉴》到《红楼梦》——去欲化的表现策略与书写困境 |
三、救赎与毁灭——对情之二重性力量的再思考 |
四、礼、欲夹攻中的情的双重困境 |
五、“礼”的重建与困境的解决 |
第三章 精神思想角色认同的失落——《红楼梦》对儒、道危机的阐释 |
第一节 儒的困境与曹雪芹文化认同危机的生产 |
一、政统、道统的合谋与文人的普遍性失语 |
二、皇权的高涨与文人的进退难题 |
三、《红楼梦》提出的思想难题 |
四、读书何为?——当儒学进入权力中心 |
五、进入仕途么?——贾雨村的启示 |
第二节 “归隐”是否可行?——文人能否脱离社会角色的扮演? |
一、中国文人儒道互补的超稳定心理结构 |
二、《红楼梦》对佛、道的反思和批判 |
三、走向审美和诗意:《红楼梦》的家园意识与乡愁 |
四、情与悟的辩证与启示 |
第三节 进入“象征秩序”——贾宝玉的自我认同危机 |
一、从“女娲弃石”到进入“象征秩序”的心路历程 |
二、“爱”和“温柔”的名义:逃离象征秩序的双重艰难 |
三、叛离的痛苦与对真实存在的发现 |
第四节 “女儿”——能否成为文化危机的救赎? |
一、“女性气质”作为形而上(道德纯洁、政治干净)的象征 |
二、宝玉的女儿崇拜与对女性生命形态的限缩 |
三、宝玉偏至的人生视角与对女儿气质的偏至选择 |
四、终将长大的“女儿”与终将逝去的“诗情” |
第四章 存在与虚无——终极关怀的认同延宕 |
第一节 叙述分层、叙述主体的意图转移与价值多元的表达 |
一、叙事套盒与《警世阴阳梦》、《姑妄言》 |
二、叙述分层的出现与《红楼梦》价值意义的多元性 |
三、叙述责任的转移与《红楼梦》亦真亦假虚构叙事效果的形成:从超超叙述层的“作者自云”——超叙述层的石头、空空道人、曹雪芹 |
四、叙述跨层与价值多元的辩难:从超叙述层的一僧一道到主叙述层的红尘众生 |
第二节 时间·宿命感·主体性 |
一、时间与小说叙述艺术 |
二、命、力与《红楼梦》的叙述张力 |
三、前五回情节安排中体现出的命与力 |
四、林黛玉的命/力挣扎与生命诗意美感的诞生 |
五、贾宝玉的抗争意识与死亡美学 |
第三节 乌托邦冲动——桃花源、后花园、大观园的“存在”方式和意义探寻 |
一、政治乌托邦的隐喻——桃花源的出现 |
二、情欲世界的开启——后花园的象征谱系 |
三、本真存在的叩问——大观园的乌托邦意涵 |
四、“自然”:作为乌托邦批判现实的力量 |
五、再解读:敞开“终极存在”中的乌托邦力量 |
第四节 意义追寻与人的存生本质——《红楼梦》作为精神史的线索 |
一、刘小枫的价值追问——意义追寻为何是人的存在本质? |
二、《红楼梦》精神史索隐——面对历史(世界)之恶,诗人何为? |
三、“赤子之心”的讨论与宝玉“出家”的再解读 |
第五节 对抗虚无与重建自我的方式——《红楼梦》的回忆书写 |
一、回忆:生命的形式与美学的形式 |
二、回忆书写的心理治疗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21世纪以来满族古代作家文学宏观研究的新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满族文学发展史、成就与趋势的总结与预测 |
二、对满族文学的民族特征与民族精神的研究 |
三、对满、蒙、汉民族文学之间互动、交融、影响的研究 |
四、对满族作家文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的研究 |
五、对满族文学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10)满族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满族文化的研究成果 |
(一) 满族文化整体研究 |
(二) 满族文化专题研究 |
(三) 满族文化本体研究 |
二、满族文化研究的瓶颈 |
(一) 研究停留在表面现象 |
(二) 研究学科单一 |
三、满族文化的研究思路 |
(一) 日常生活的结构图式 |
(二) 开拓性的新思路 |
(三) 深远的现实意义 |
四、结语 |
四、满族文化研究百年(下)(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满族民俗建筑现状研究[D]. 万炳林.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2]清代前中期军队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研究[D]. 冯孟辉.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3]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叶赫那拉氏家族史研究》(节选)俄译实践报告[D]. 邹英哲. 吉林师范大学, 2019(06)
- [5]断裂的“国语” ——清帝国晚期的语言政治研究(1821-1911)[D]. 张凌霄. 山东大学, 2019(09)
- [6]新媒体环境下满族文化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对“吉祥满族”公众号的分析[D]. 张晓菲.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民族学视野下《红楼梦》与满族习俗研究[D]. 岳媛媛. 天津师范大学, 2018(01)
- [8]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D]. 李丹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9]21世纪以来满族古代作家文学宏观研究的新变[J]. 韩丽霞,李忠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0]满族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张密丹.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