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犍为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杜润帮[1](2021)在《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以川渝稻区为例》文中提出水稻是川渝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方式为单季中稻。除成都平原外,均以山地稻田为主,其地形、气候极为复杂,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较重,稻田肥料流失较为普遍。旱育(秧)、直播、免耕、机栽秧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轻型栽培技术在川渝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发生较大变化。部分病虫有加重发生的趋势。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水稻纹枯病Thanatcphorus cucumcris(Frank)Donk、稻瘟病pyricutaria oryzae Cav等发生面积扩大、爆发频度较高。由于农药化肥施用不合理,甚至滥用导致水稻病虫草害抗药性增强、稻田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本研究基于昆虫种群生态学原理与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调查了水稻栽培方式的改变对应的水稻害虫种群数量变化,采用灯光诱捕、田间调查、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大田试验示范等方法,以探索水稻农药化肥减量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优化水稻病虫草害农药化肥减量综合治理和在川渝稻区全面推广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川渝稻区种植方式改变对越冬代螟虫发生数量的影响分析了四川省5个重点测报区县2010-2019年间插秧方式的改变、稻田种养方式的变化以及历年二化螟越冬及冬后一代、二代发生数量。在此基础上结合2019年川渝稻区15个区县不同免耕类型田二化螟发生情况及螟虫种群组成,分析水稻不同栽培模式对川渝稻区螟虫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稻区各区县传统手工插秧面积逐年减少,机插秧逐年上升,稻渔、稻鸭立体种养稻田逐年增加。二化螟越冬虫量及一代、二代二化螟虫量与插秧方式及稻田种养(鸭、渔)面积逐年增加有关。以传统手工插秧且常年面积不变,则二化螟冬前、冬后、一代、二代虫量逐年上升,以机插秧及稻田种养(鸭、渔)面积逐年增加的稻区,冬前、冬后、一代、二代二化螟虫量呈平稳或下降趋势,虫量逐年减少。四川稻区整体比重庆稻区二化螟越冬数量多,水稻螟虫越冬以二化螟为主,占比88.36%,大螟占比10.14%,三化螟占比1.40%;几种免耕+稻草还田类型田二化螟越冬数量分别为直播田>传统种收>冬闲田>机械种收>稻渔共育>稻鸭共育,特色类型田“再生稻>冬种榨菜”。插秧方式的变化及稻田种养面积的增加对二化螟越冬数量减少具有协同效用,对大螟数量上升有正反馈作用,不同免耕类型田二化螟越冬数量不同,水稻机械种收及稻渔(鸭)共育的免耕类型田二化螟越冬数量量相对较少。2.明确了重庆稻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习性2018-2019年灯下诱虫情况和田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重庆稻区主要虫害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2018-2019年秀山县灯下始见期均为4月中下旬,年均迁入峰次为2-3次。白背飞虱和褐飞虱4月下旬灯下有零散虫源逐步迁入,5月下旬-7月下旬持续迁入重庆稻区。稻纵卷叶螟6月下旬-8月上旬持续迁入,但2019年较2018迁入高峰早7-10d;白背飞虱虫量爆发期分别在6月上旬、下旬,7月上旬和下旬。2108年较2019年灯下高峰期白背飞虱推迟20d,褐飞虱推迟13d,田间系统调查白背飞虱持续峰期缩短20d,褐飞虱持续峰期基本一致,但2018年褐飞虱整体呈高爆发趋势。稻纵卷叶螟灯下诱捕与大田赶蛾时间基本一致,2018年较2019年灯下始见期晚22d,灯下诱捕持续时间缩短15d。二化螟灯下诱捕时间两年基本相同,但2019年仍偏早。爆发虫量与迁入、繁殖和气候因素有关;重庆4-7月积雨是导致7月下旬虫量爆发的关键因素。4-7月累计雨期、雨量是导致2019年整体较2018年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早、且虫源多的主要原因。2018年4-7月下雨天数较2019年少9天。3.提出以重庆稻区“两迁害虫”通道为界限的水稻病虫轻发生区和重发生区重庆地区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导致病虫害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渝东南、渝南稻区的秀山、涪陵、南川等区5县分别处于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等“两迁害虫”迁入重庆稻区的“武陵山通道”和“大娄山通道”,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程度和危害较重。重庆稻区其他区县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程度和为害较轻。根据田间发生情况,提出以秀山、南川、涪陵等渝南、渝东南为病虫害重发生区,江津、万州、开州等渝西、渝东北为病虫害轻发生区。4.形成了重庆稻区农药化肥减量综合防治技术方案通过两年的稻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方案,明确重庆水稻病虫重发生区“稻鸭(生物农药)除草+秧苗施药+生物农药+助剂激健+高效低毒低残留复配农药+4次统防统治”的防控方案;重庆水稻病虫轻发生区以二化螟性诱剂+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1-2次统防统治+生物化学农药复配的防治方案。综合形成技物结合的“种、肥、药、机、技”一体化药肥双减增效的综合技术模式。5.化肥、农药减量综合试验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核心实验区结果表明:2019年秀山、涪陵、南川、江津、万州、开州6个病虫害防治区县农药减量为8%-53.08%;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90%以上,亩产增收5.78-158.18元。2020年秀山县、南川区、綦江区、江津区、万州区、合川区、垫江县、涪陵区8个农药化肥核心示范区县,农药减量31.99%-80.37%,肥料减量14.29%-52.39%情况下,水稻增产7.37%-19.39%。肥药减量从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施药方式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优于施肥方式,减量施肥施药对病虫害控制在重发生区明显,轻发生区不明显。肥料核心实验区以增产不增肥、减肥不减产,水稻病虫绿色防控降低农药用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李艺文[2](2020)在《犍为县七一自然教育基地交互性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研学旅行已经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大热点,并掀起了全国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的浪潮。当前研学基地的建设大多停留在物质建设层面,并没有突出研学基地特色,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研学主题性的景观空间,忽视了研学者与环境的联系。研学基地的景观设计也大多是按照以往的想法与经验,以建造者的审美和需求去设计,对研学基地景观设计中的体验、互动、情感等重要因素欠缺考虑。本文以研学旅行的需求出发,以犍为县七一自然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探索出一条富有教育趣味性、互动参与性的研学基地交互性景观设计之路。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分析总结国内外研学旅行及交互性景观设计相关研究现状,并对研学旅行、自然研学基地、交互性景观设计相关概念和环境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理论进行解读,为七一自然教育基地交互性景观设计方法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以科普教育、励志拓展、自然观赏三方面研学内容和行为交互、知觉交互、情感交互三种人与景观的交互形式构建景观体系,即教育科普交互性景观、励志拓展交互性景观、自然观赏交互性景观,并提出与其相对应的设计方法。然后将设计体系和其设计方法应用到犍为县七一自然教育基地的景观设计中,主要分三方面:一是根据自然知识、文化知识的内容结合行为、知觉、情感三元交互的设计形式打造科普教育交互性景观;二是以行为交互为主,知觉、情感交互为辅的励志拓展交互性景观;三是以研究区的山体、水体、林地及田园景观为元素的自然观赏交互性景观。本文的创新在于将交互性设计理念引入自然研学基地的景观设计研究中,并构建出景观体系和具体的设计方法,将研学需求、交互设计和景观设计进行跨学科结合,同时为犍为县七一自然研学基地的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洪流[3](2020)在《基于PSR模型的乐山市生态系统健康动态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系统健康是指某一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即生态系统在时间上具有维持自身功能结构稳定、抵抗胁迫压力及自我调节的能力。随着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以空前的强度和规模影响着生态环境,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环境问题逐渐加剧,同时人类社会也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正在成为国内外生态研究的一个热点。对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不仅丰富了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同时对探索区域和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乐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四川省重要的旅游城市,是成都经济区南部的中心城市,是成渝城市群的重要港口城市和交通节点。乐山市地处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过渡性地带,气候及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复杂的地形条件造就丰富的自然资源。选择乐山市作为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首先对乐山市生态系统的构成现状及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以县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评价模型,选取压力、状态、响应3个指标层级14个指标构建了乐山市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结合GIS与RS技术,分析了乐山市2009年、2013年及2017年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变化过程。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乐山市生态系统用地结构以林地为主,占区域总面积的64.83%,其次为耕地,占区域总面积的25.44%,草地、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1.79%、2.79%、5.04%、0.12%。(2)2009-2017年,乐山市生态系统中非建设用地向建设用地转移面积共计53.62 km2,占区域用地转移总量的74.86%。2009-2014年生态系统内部变化程度相比2013-2017年更加强烈。(3)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中,状态指标层权重最大,为0.3976,其次为响应指标层(0.3719),最后为压力指标层(0.2305)。(4)在空间尺度,乐山市各区县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大致呈区域西南方向向东北方向递减的趋势,金口河区、峨边县、马边县等区县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在区域内较高,井研县、夹江县、五通桥区等区县生态健康水平在区域内较低。(5)在时间尺度,乐山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逐年改善,各区县生态健康水平在2009-2017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沙湾区提升程度最为显着。
曹文亚[4](2020)在《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标志,是伴随工业发展,农业逐渐非农化、农村人口集聚变为城市人口的自然历史过程。资源环境则是提供给人类最基本资源物质和生存环境的有机载体。二者作为人地系统中的重要组分,城镇化的推进对自然系统的扰动与资源环境承受的压力密切相关。近年来,一系列环境问题暴露出人地关系发展中的不协调发展。四川省作为中国人口、资源和经济大省,探明四川省县域尺度的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各省份中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从土地利用视角出发,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战略部署,探索四川省县域内城镇化水平和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通过二者空间耦合路径判断其是否满足主体功能区划的功能定位,对四川省今后城镇化的推进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四川省县域内城镇化水平和资源环境压力的空间耦合趋势,本文以四川省183个区(市)县为研究样本,基于2005、2010、2015年四川省县域内社会经济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利用ArcGIS、GeoDa、EViews、SPSS等技术软件平台,通过构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生态足迹和碳足迹模型,测算出四川省县域内城镇化水平和综合资源环境压力水平,采用空间耦合探索性分析探索出二者之间的空间耦合特征并基于3个时间节点内其空间耦合演化路径进行分区,最后再采用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探索出二者在空间计量上的关系,并针对未来各县协调城镇化和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矛盾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城镇化水平整体稳步提升,空间集聚特征日趋显着。四川省各县(市、区)在2005、2010、2015年3个研究时间段内,城镇化水平逐次提升,其中2005-2010年四川省县域内城镇化水平呈现出“低水平-高速度”发展,2010-2015年间四川省城镇化水平整体呈现“较高水平-较低速度”发展,第二时间段城镇化水平发展速度略低于第一个时间段。从空间维度来说,不同等级城镇化水平的区县分布集中效应逐渐显现,圈层结构、团面结构逐渐显着,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高等城镇化水平的区(市、县)多集中分布于成都平原、川南安宁河流域以及川东北地区,多划分在城镇开发区内,低城镇化水平的县(市、区)多分布于川西高原及川中部地区,多位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内。(2)资源环境压力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但呈现缓慢上升态势。从四川省层面来说,2005年四川省整体呈现出较低资源环境压力水平特征。2010年四川省压力整体表现为以低压力水平为主,但资源环境压力较2005年略微提升。2015年四川省低压力水平的县(市、区)占比43.72%,高资源环境压力水平的县(市、区)占比12.57%,较2005年提升8.2%。两个时间段内,资源环境压力均呈低速提升状态。空间分布上,高资源环境压力县(市、区)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以东区域,且呈现出团状扩张趋势,集聚效应显着。高资源环境压力县(市、区)主要分布在城镇开发区和部分农产品主产区;低资源环境压力的县(市、区)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川南地区和川北丘陵地区。(3)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压力空间耦合路径演化分区可分为6种类型。其中城镇开发区内6种演化分区类型同时存在,高水平高压力持续区Ⅰ的县(市、区)共21个,高水平高压力持续区Ⅱ的县(市、区)共25个,高水平低压力协调区Ⅰ的县(市、区)共13个,高水平低压力协调区Ⅱ的县(市、区)共9个,低水平高压力预警区的县(市、区)共7个,低水平低压力徘徊区的县(市、区)共16个;农产品主产区内共有5种分区类型,其中高水平高压力持续区Ⅱ共有5个,高水平低压力协调区Ⅰ共有4个,高水平低压力协调区Ⅱ共有4个,低水平高压力预警区的县(市、区)共有1个,低水平低压力徘徊区共有21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内共有4种分区类型,其中高水平高压力持续区Ⅱ共有2个,高水平低压力协调区Ⅰ共有4个县(市、区),高水平低压力协调区Ⅱ共有4个,低水平低压力徘徊区47个。(4)政策建议。四川省应继续打造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共同发展的局面,全省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将“三线一单”贯穿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对于城镇开发区,应实现新型城镇化的转型,分流大型工业企业,注重人民生活环境的提升,引领其他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对于农产品主产区,应稳步推进城镇化,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产品之路,保障全省农产品供应和粮食安全。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应秉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原则,为长江大保护战略的实施迈出关键一步。
余婷[5](2020)在《乐山市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农业结构转型以及新农村建设,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正面临诸多问题,对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影响,同时也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使农村经济陷入发展困境。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因此,生态环境保护是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道路。近几年来,环境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治理农村生活垃圾,优化人居环境也成为了国家和政府所重视的问题,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切实解决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打造温馨舒适的农村人居环境,构建“美丽乡村”成为推动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使命和任务。本文通过对犍为县各相关部门的走访调研,着重分析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机制,探索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策。全文总共有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从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深入研究我国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尤其是生活垃圾处理对农村发展带来的影响与价值;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阐述;第三部分是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危害及处理模式;第四部分是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研究;第五部分是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成效;第六部分具体分析了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不足,分别从明确岗位职责、加强组织引导、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监察制度、制定奖惩制度等方面展开研究,重点剖析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办法与措施;第七部分是主要结论。
伍运春[6](2019)在《成渝城市群空间集聚效应、溢出效应和协同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16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旨在通过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引领西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关系到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关系到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还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对中国西部整体发展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新经济地理学将空间要素纳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后,地理空间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研究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经济增长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探究了2007—2016年成渝城市群内139个县域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再利用耦合度模型测算空间集聚效应、溢出效应与成渝城市群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度,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第一,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成渝城市群人均GDP的Moran’s I显着大于0,local Moran’s I也显着大于0,说明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空间正相关性显着,集聚现象突出。第二,选择Segal模型,对成渝城市群区域全局性空间集聚效应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全局空间集聚效应值为0.328062,成渝城市群内各县域城市整体上具有显着的正的集聚效应,集聚效应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显着。然后进行地理加权回归,测度局部范围内的集聚效应值,并将局部的集聚效应值可视化在地图上,从局部空间集聚效应的可视化图上发现集聚效应的空间分布规律:高集聚效应值主要分布在成都核心区域和重庆核心区域,成都市核心区域聚集效应值一直维持较高态势,区域范围没有向外扩张,反而有所缩小,重庆核心区域集聚效应值也一直维持较高的态势,区域范围还有所扩展,带动周边区域的集聚效应值提高。第三,选择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对成渝城市群区域整体的空间溢出效应值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内各县域城市整体空间溢出效应值为0.169301,溢出效应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显着;再进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成渝城市群区域的局部空间溢出效应值进行测度,将局部空间溢出效应值可视化在地图上,从局部空间效应的可视化图上得到溢出效应值的空间分布规律:高溢出效应值主要分布在成都市核心区域和重庆市核心区域,溢出效应随着与重庆市和成都市的距离增大而慢慢阶梯式递减。第四,利用耦合度模型测算局部空间集聚效应值、局部溢出效应值与成渝城市群内各个城市的人均GDP之间的耦合度。结果表明,2007-2016年成渝城市群区域整体耦合度在0.2890到0.4196之间,相对较低,区域协同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重庆市核心区域的耦合度要略高于成都市核心区域的耦合度,表明重庆市的协同发展要略好于成都。最后,总结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根据比较优势定位各城市的主要功能与产业布局,建立成都、重庆两市协调机构,推动各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避免成都﹑重庆两大核心增长极的恶性竞争;在成都与重庆之间重点培育发展两到三个副中心城市;优化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计划,充分发挥成都、重庆两地人力资源富集的优势,提高科技与创新对高质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冯戎[7](2019)在《成都平原乡村休闲养老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老龄化形势严峻,城市养老资源有限,供需结构矛盾突出。与此同时,乡村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其养老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并成为缓解城市养老压力的突破口。本文聚焦老龄化问题严重、乡村资源禀赋优渥、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成都平原,通过对老年人非结构访谈及乡村休闲养老意愿度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调研,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及经典案例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层层递进,总结出了成都平原乡村休闲养老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成都平原发展乡村休闲养老的可行性研究。通过概述成都市老龄化程度及养老机构的分布特点,结合调研走访主要养老机构建设现状,指出养老机构的数量及质量无法满足当前城市养老需求。相应的,从乡村自然景观资源、农业景观资源、文化景观资源分析成都平原乡村养老价值,进一步结合问卷分析成都市老年人乡村休闲养老意愿,最终总结出成都平原发展乡村休闲养老可行且意义重大。(2)成都平原乡村休闲养老园区景观综合评价研究。笔者将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组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景观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文献整理、删除、合并、确定37个预选指标,制成专家灰类调查表,构造白化函数分别计算其决策向量,保留重要程度高的16个指标,将其归类确定4个准则层,构建成都平原乡村休闲养老园区景观综合评价模型。(3)成都平原乡村休闲养老园区发展现状研究。首先分析成都平原乡村休闲养老园区整体依托乡村核心资源集群分布、西控区域优势显着,其发展呈现规模轻量化、客源本土化、功能全龄化、医养结合、多元复合的特点,通过横向对比归纳为农家院落型、颐养度假型、田园体验型以及复合园区型,选取每种类型中的典型案例郫都区天佑养老服务中心、温江区泰康之家·蜀园、崇州天府怡园、大邑崇孝颐养中心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笔者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的景观综合评价模型对案例层层剖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景观综合评价。(4)成都平原乡村休闲养老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基于景观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以适老化为核心、乡村自然资源为本底、连接度为支撑、乡村景观展示为特色补充的四大设计原则;进而推导出在相地选址、功能配置、总图布局、道路步行系统及景观专项设计五个方面的设计策略。
刘捷[8](2019)在《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区域集聚现象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收缩”现象及其在中国的特征,是近年来城市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国内学界对收缩城市的研究聚焦于城镇化中后期地区(东北地区、珠三角地区等)。也有研究发现,以“川渝黔连绵区”、“浙西南—闽西连绵区”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存在以“空心村”、“空心镇”等由人口迁移引发的局部收缩现象。然而,在欠发达的连绵地区中,空间战略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内,仍然存在显着的城市收缩现象,已有的研究对此尚缺乏准确的描述和判断。以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描述该区域内伴随城镇化进程中收缩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结构特征。选取成渝城市群141个区(市)县为研究样本,分析近十年(2008-2017)的常住人口数据,测度该区域的人口收缩程度,描绘其空间格局。研究发现:(1)根据官方人口统计数据,在近十年成渝城市群常住人口普遍增长,但人口外流趋势依旧显着的背景下,有30个区(市)县可以明确被诊断出现城市收缩现象,占总样本数量的21.1%。30个收缩城市共累计流失人口约106.11万人,人口流失规模最大的县(眉山市仁寿县)达13.58万人,人口流失规模最小的县(乐山市五通桥区)达0.06万人,人口流失规模中位数为2.4万人;(2)收缩城市平均人口增长率为-6.3%,其中人口流失最严重的区县人口增长率为-10.55%,相比较而言,城市群内其余未收缩地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8.1%;(3)输入各样本收缩指数进行全域空间自相关(Moran I)以及局部空间自相关(LISA)分析测度,根据Moran I指数以及LISA聚类特征结果,均显示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并非离散或随机分布,而是呈明显的空间聚集;(4)考察收缩城市在空间分布上的区域集聚特征,最为显着的收缩区域集中在川南地区,有15个区县集中连片收缩;成徳资交界地区出现了5个区县的集聚收缩地区;渝东北地区出现了4个区县集中连片收缩;川渝黔交界地区出现了3个区县集中连片收缩现象。(5)根据《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的空间结构,判断收缩区域的区位类型,可划分为:城市群边缘收缩型、都市圈内部收缩型、城市带外围收缩型、城镇密集区中部收缩型、成渝发展主轴中部收缩型共五种类型。研究进一步发现,与上述收缩城市的区域性集聚相伴生的,是该区域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级别,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空间、人口与经济表征。基于此,构建“区域要素流动格局—收缩区域驱动因素”形成机制框架,对收缩城市集聚现象的形成机制判断如下:(1)从城市群资源要素流动角度,资源要素流动对空间的“关联”、“集聚”作用机制对收缩城市的区域集聚具有直接影响;(2)要素流动格局特征与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设施四个方面的驱动因素具有重要关联性;(3)要素流动作用机制与驱动要素的关系中,“关联”机制与“设施因素”、“生态因素”直接相关,“集聚”机制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直接相关;(4)聚焦至集聚收缩区域,其驱动因素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城市行政级别、产业布局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区域自然资源环境等因素紧密相关;(5)各集聚收缩区域的主要驱动因素各有不同,收到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收缩的程度也不同。川南地区城市收到上述绝大多数因素的叠加影响,出现了最为严重的集聚收缩现象;(6)区域发展规划政策影响下的区域空间结构,对于城市收缩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影响,在区域内的核心发展地区外围及城市群边缘存在明显的收缩现象即是例证。相反地,在区域发展规划确定的城市带和培育的城镇密集区内仍存在集聚收缩区域,这与节点城市支撑空间结构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表明区域发展规划对此应有及时判断和应对。
牟欣园[9](2019)在《四川旅游城市政务微信中城市形象传播研究》文中认为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微信的一项重要功能,其交互性、实时性、高黏度成为地方政府宣传本地区事务,构建城市形象的主要平台之一。城市政务微信一方面服务于本地市民、公开政务、反馈意见,另一方面通过对外传递的信息来宣扬城市特色,其高品质的传播内容有益于构建城市形象,凸显城市文化,有效提升城市竞争力并为其吸引更多的投资机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综合考察四川省地市级政务微信组织特点的基础上,选取“乐山发布”为代表的地方政务微信公众号为样本,以城市形象中的CIS理论作为研究支撑点,利用内容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对政务微信公众号进行研究,试图建立起以CIS理论为基础的政务微信传播效果评估体系,总结其发布特点、现状。本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绪论部分的内容:选定本文研究对象,在阐明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探究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整理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阐述本研究相关理论,为研究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说明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政务微信、城市形象以及城市形象传播等重要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针对研究对象——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乐山发布”政务微信公众号平台所发布的政务微信内容,进行研究设计,即界定研究对象、提出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做出研究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并进行论证。其次,进行量化分析的处理工作,即样本搜集、类目构建、编码表制作、样本录入、数据统计与分析、信度检验。随后,对“乐山发布”政务微信账号基本特征予以分析。第四部分,根据搜集录入的样本数据,以城市形象CIS理论为基础框架,对研究假设进行论证,从政务微信基本信息层面、城市形象理念识别层面、城市形象行为识别层面、城市形象视觉识别层面四个方面,分析四川旅游城市政务微信中的城市形象传播特点。第五部分,借鉴当前研究对象政务微信的城市形象传播经验,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旅游城市政务微信城市形象传播策略。如政务微信层面:提升政务服务,构建融媒体平台;构建媒体联盟,打造微传播矩阵;紧贴时代前沿,描绘美丽城市;培养微信编辑,增强原创能力。城市理念识别层面:明确城市形象发展宗旨;理清城市形象发展定位。城市行为识别层面:宣传智能政务平台,打造智慧政府形象;强调文旅融合,坚持绿色发展;挖掘市民闪光点,塑造多元化市民形象;强调城市活动,突出本地特色。城市视觉识别层面:宣传旅游公共服务,展示旅游城市风情;注重旅游信息传播规划,形成独有的旅游品牌;围绕城市景观,建设城市形象等。
吴雨[10](2019)在《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民国虽只有38年的历史,但却是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转型期。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无年不疫,频繁的疫灾冲击着当时疲敝的社会,在传染病的肆虐下,社会正在慢慢发生着变化。本文着眼于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的疫灾流行状况,结合其区域的特殊性分析致灾因子,并探讨疫灾影响下社会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在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方面,时间上,民国38年间,云贵川三省几乎年年有疫,四川省的疫灾频度达到了 100%。十年疫灾指数居高不下,疫灾广度在波动中上升,波及范围在1942年达到最大,疫灾县数呈现出显着的“双峰”状态,民国后期的疫灾程度明显重于前期。空间上,疫灾多发县沿四川盆地边缘呈半环状分布,疫灾重心虽在民国前中后期有一定的迁移,但均位于四川省内。霍乱、天花、伤寒、疟疾和鼠疫是本区的主要高发传染病,高发地除霍乱位于贵州省,鼠疫位于云南省外,其余都分布于四川省,四川省是本区的疫灾热点区域。疫灾爆发流行是自然和社会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方面,云贵川地区整体海拔偏高,疫灾流行与海拔高程之间在0.01显着性水平下呈微弱负相关(r=-0.152),整体上海拔越高,疫灾频度越低,高发县集中在海拔500-2000米的相对平坦地带。年均温与疫灾年数成弱正相关(r=0.118),气温较高的情况下越容易有疫灾的流行,年均降水量虽没有通过相关性检验,但在耦合图中发现,年降水量在800-1200mm之间的地势低平区是高发县的集中地。河流作为当时主要的饮用水来源,通过缓冲区分析发现,距离河流越近,疫灾发生频率越高。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与地震一样对疫灾具有一定的诱发机制,自然疫源地也影响着疫灾的分布,是滇西南鼠疫高发的主要原因;社会因素方面,云贵川地区山地较多,人口密集,交通便利,交往频繁的相对平坦区是疫病高发的热点区,战争除对本地疾病爆发造成影响外,病菌还会随军队和难民的迁移而扩大影响范围,少数民族聚居区特有的风俗,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疫灾的流行。云贵川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业在抗战爆发后,因国民政府首都内迁,成为抗战大后方而得到快速发展。在短时间内,纷纷建立起了公共卫生行政、服务和防疫体系。快速的“畸形”发展使得各卫生机构几乎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思想上公共卫生意识渐开,政府受中央的支持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社会有识之士以科学的方法宣传防疫思想,普通民众在科学防疫观念的影响下,形成了禳灾解疫的风俗习惯。虽有这一段快速的发展期,其公共卫生水平与沿海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且这一繁荣景象在抗战胜利后,各方面支撑力量的回迁,卫生事业又陷入了濒于停滞的状态。
二、犍为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犍为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以川渝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水稻生产现状 |
2.水稻主要害虫生物生态学特征 |
2.1 水稻螟虫 |
2.1.1 水稻螟虫生物学及生态学习性 |
2.1.2 耕作栽培制度与螟虫演变关系 |
2.2 水稻两迁害虫 |
2.2.1 稻飞虱类 |
2.2.2 稻纵卷叶螟 |
2.3 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 |
3.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
3.1 水稻化肥农药减量 |
3.2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
3.2.1 物理防治 |
3.2.2 化学防治 |
3.2.3 生物防治 |
3.2.4 应用生态工程控制水稻病虫害 |
引言 |
1.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2.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二章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对川渝稻区二化螟越冬种群数量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
1.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
1.1.2 虫情资料 |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
1.2.1 调查内容 |
1.2.2 调查方法 |
1.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 四川稻区部分区县历年水稻插秧方式与稻田种养方式变化分析 |
2.2 四川稻区部分区县历年二化螟越冬数量与分析 |
2.3 插秧方式及稻田种养方式与二化螟越冬代相关分析 |
2.4 重庆市螟虫越冬种类及分布 |
2.5 水稻不同类型田二化螟越冬虫源分析 |
3.小结和讨论 |
第三章 重庆秀山县水稻主要虫害发生规律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方法 |
1.1.1 稻飞虱田间系统调查 |
1.1.2 稻纵卷叶螟田间赶蛾调查 |
1.1.3 水稻螟虫田间光诱调查 |
1.2 虫情资料与气象资料 |
1.3 调查时间 |
1.4 调查地点 |
1.5 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稻飞虱发生情况分析 |
2.1.1 稻飞虱灯下发生动态分析 |
2.1.2 稻飞虱田间系统调查分析 |
2.1.3 稻飞虱发生规律分析 |
2.2 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分析 |
2.3 二化螟灯下诱捕数量分析 |
2.4 气候条件与水稻迁飞害虫发生动态分析 |
3.小结和讨论 |
第四章 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应用 |
1.材料与方法 |
1.1 示范地设计方法 |
1.2 病虫害调查区域及方法 |
1.2.1 二化螟调查方法 |
1.2.2 稻飞虱调查方法 |
1.2.3 稻纵卷叶螟调查方法 |
1.2.4 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调查方法 |
1.2.5 农药减量效果 |
1.2.6 增益效果 |
2.结果与分析 |
2.1 示范区用药结果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期 |
2.2 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及防治效果 |
2.2.1 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重发生区县发生程度及防治效果 |
2.2.2 对水稻病虫害轻发生区县防治效果 |
2.3 减量用药的减药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
3.小结和讨论 |
第五章 不同肥药双减组合对水稻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地点 |
1.2 试验规划 |
1.3 试验材料 |
1.4 试验方法 |
1.4.1 试验设计 |
1.4.2 水肥管理 |
1.4.3 产量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施肥情况比较 |
2.2 施药情况比较 |
2.3 病虫害发生情况比较 |
2.4 水稻主要经济性状及增产效果 |
3.小结和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犍为县七一自然教育基地交互性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学旅行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大热点 |
1.1.2 研学基地的建设是研学旅行大力发展的基础 |
1.1.3 交互性景观是七一自然教育基地特色空间塑造的关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1.3.4 研究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研学旅行研究综述 |
1.4.2 交互性景观研究综述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及实例研究 |
2.1 相关基本概念 |
2.1.1 研学旅行 |
2.1.2 自然研学基地 |
2.1.3 交互性景观设计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环境知觉理论 |
2.2.2 环境行为学 |
2.2.3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
2.2.4 教育心理学 |
2.2.5 介入美学 |
2.3 相关实例研究 |
2.3.1 自然研学基地实例研究 |
2.3.2 研学基地景观实例研究 |
2.3.3 教育类交互式景观实例研究 |
第3章 自然研学交互性景观体系构建及设计方法 |
3.1 自然研学交互性景观体系构建原则 |
3.1.1 以人为本原则 |
3.1.2 参与互动性原则 |
3.1.3 教育趣味性原则 |
3.1.4 安全性原则 |
3.2 自然研学基地交互性景观设计的体系构建 |
3.2.1 科普教育交互性景观 |
3.2.2 励志拓展交互性景观 |
3.2.3 自然观赏交互性景观 |
3.3 自然研学交互性景观设计方法 |
3.3.1 科普教育交互性景观设计方法 |
3.3.2 励志拓展交互性景观设计方法 |
3.3.3 自然观赏交互性景观设计方法 |
第4章 七一自然教育基地概况与现状分析 |
4.1 七一自然教育基地概括 |
4.2 自然地理区位概况 |
4.2.1 区位分析 |
4.2.2 自然条件分析 |
4.3 现状分析 |
4.3.1 自然资源现状分析 |
4.3.2 人文资源现状分析 |
4.3.3 产业现状分析 |
4.4 七一自然教育基地SWOT分析 |
4.4.1 优势 |
4.4.2 劣势 |
4.4.3 机遇 |
4.4.4 挑战 |
第5章 七一自然教育基地交互性景观设计实践 |
5.1 七一自然教育基地设计思路及总体设计 |
5.1.1 设计思路 |
5.1.2 总体布局 |
5.2 科普教育交互性景观设计 |
5.2.1 自然教育交互性景观 |
5.2.2 文化教育交互性景观 |
5.3 励志拓展交互性景观设计 |
5.3.1 体能拓展交互性景观 |
5.3.2 智慧拓展交互性景观 |
5.4 自然观赏交互性景观设计 |
5.4.1 田园观赏交互性景观 |
5.4.2 林地观赏交互性景观 |
5.4.3 山体观赏交互性景观 |
5.4.4 水体观赏交互性景观 |
5.5 其他景观专项交互性设计 |
5.5.1 铺装的行为交互设计 |
5.5.2 照明的知觉交互设计 |
5.5.3 导视系统的多元交互设计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基于PSR模型的乐山市生态系统健康动态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流程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地形地貌 |
2.1.3 植被土壤 |
2.1.4 自然资源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人口状况 |
2.2.3 经济发展 |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预处理 |
3.2 主要研究方法 |
3.2.1 PSR模型 |
3.2.2 熵权法 |
3.2.3 SLOPE趋势分析 |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构成现状及变化分析 |
4.1 生态系统构成现状 |
4.2 生态系统变化 |
第五章 生态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
5.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5.3 指标体系构建及计算 |
5.3.1 压力指标 |
5.3.2 状态指标 |
5.3.3 响应指标 |
5.4 指标权重 |
第六章 评价结果与分析 |
6.1 生态系统的构成现状及变化分析 |
6.2 生态系统健康压力评价 |
6.3 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评价 |
6.4 生态系统健康响应评价 |
6.5 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论文不足与进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评述 |
1.3 相关理论基础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相关理论基础 |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1.3 可能创新点 |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主体功能区划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4 城镇化水平测算及时空差异分析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G1_反熵权法确立指标权重 |
4.1.3 指标体系构建 |
4.2 四川省县域内城镇化水平测算结果 |
4.3 四川省县域内城镇化水平时空演变分析 |
4.3.1 城镇化水平时序演变分析 |
4.3.2 城镇化水平空间演变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资源环境压力评价与时空差异分析 |
5.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生态足迹压力的测算 |
5.1.1 生态足迹理论相关指标 |
5.1.2 传统生态足迹的改进 |
5.1.3 生态足迹测算结果分析 |
5.1.4 生态承载力测算结果分析 |
5.1.5 四川省县域内生态足迹压力特征分析 |
5.2 基于碳足迹模型的碳足迹压力测算 |
5.2.1 碳足迹压力测算理论基础 |
5.2.2 碳足迹测算结果分析 |
5.2.3 四川省县域内碳足迹压力特征分析 |
5.3 四川省县域内资源环境压力时空演变 |
5.3.1 资源环境压力测算 |
5.3.2 资源环境压力时序变化 |
5.3.3 资源环境压力空间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四川省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空间耦合及分区研究 |
6.1 城镇化水平和资源环境压力空间耦合趋势特征 |
6.2 基于象限法的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耦合分区 |
6.3 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
6.4 城镇化推进及资源环境压力管控建议 |
6.4.1 城镇开发区发展建议 |
6.4.2 农产品主产区发展建议 |
6.4.3 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建议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四川省2005 年产量因子核算表 |
附录 Ⅱ 四川省2010 年产量因子核算表 |
附录 Ⅲ 四川省2015 年产量因子核算表 |
附录 Ⅳ 四川省2005、2010、2015 年生态足迹测算表 |
附录 Ⅴ 四川省2005、2010、2015 年生态承载力测算表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5)乐山市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阐述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农村生态环境 |
2.1.2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
2.1.3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人居环境理论 |
2.2.2 生态系统理论 |
2.2.3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理论体系 |
2.3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 |
3.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危害及其处理模式 |
3.1 犍为县基本情况 |
3.2 农村生活垃圾基本现状及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
3.2.1 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状况 |
3.2.2 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
3.3 生活垃圾污染造成的危害 |
3.3.1 造成水资源的严重破坏 |
3.3.2 威胁农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
3.3.3 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 |
3.4 农村生活垃圾一般处理模式及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
3.4.1 农村生活垃圾的一般处理模式 |
3.4.2 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
4.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研究 |
4.1 在运行机制上,强化“三个保障” |
4.2 在运行方式上,突出“四个转变” |
4.3 在运行管理上,坚持“五个统一” |
4.4 犍为县农村垃圾净化实施工程 |
4.4.1 实施农村垃圾前端分类减量 |
4.4.2 完善垃圾收集保洁体系建设 |
4.4.3 全面实施垃圾压缩转运 |
4.4.4 实施垃圾集中处理 |
4.4.5 开展农村存量垃圾治理 |
4.4.6 调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年度预算标准 |
4.4.7 调整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经费预算标准 |
5.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成效 |
5.1 建立了主要领导推动、严格责任落实的强有力推进机制 |
5.2 形成了既有村民参与、又有市场运作的高效运行机制 |
5.3 探索了财政资金主导、村民适当缴费的合理经费分担机制 |
5.4 明确了源头分类减量、相对集中处理的成熟治理模式 |
6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不足及对策建议 |
6.1 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不足 |
6.1.1 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
6.1.2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
6.1.3 保障机制不到位 |
6.1.4 资金保障不到位 |
6.2 推进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对策建议 |
6.2.1 进一步提高对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思想认识 |
6.2.2 进一步加强对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
6.2.3 进一步明确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任务分工 |
6.2.4 进一步加大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 |
6.2.5 进一步强化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督查监管 |
6.2.6 进一步严格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考核奖惩 |
7.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1 犍为县农村垃圾净化工程考评细则 |
附件 2 农村垃圾净化工程项目明细表 |
附件 3:村组垃圾收集池建设示意图 |
作者简历 |
(6)成渝城市群空间集聚效应、溢出效应和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定量分析法 |
第五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经济理论 |
一、经济增长理论 |
二、不平衡增长理论 |
三、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集聚效应研究综述 |
二、国内外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
三、协同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三章 成渝城市群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研究 |
第一节 成渝城市群区域经济空间分析 |
一、成渝城市群县域城市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 |
二、成渝城市群县域城市经济全局的空间相关分析 |
三、成渝城市群县域城市经济局部的空间相关分析 |
第二节 空间集聚效应测度 |
一、模型设定 |
二、数据来源 |
三、空间集聚效应测度 |
第三节 空间溢出效应测度 |
一、模型选择 |
二、空间溢出效应测度 |
第四章 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 |
第一节 集聚效应、溢出效应和协同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成渝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测度 |
一、协调发展的耦合度模型 |
二、成渝城市群耦合度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7)成都平原乡村休闲养老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老龄化国情严峻与城市养老资源短缺 |
1.1.2 积极的老年人口结构与全新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
1.1.3 乡村养老价值突显与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
1.1.4 养老产业政策与乡村振兴政策的双向加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相关概念 |
1.3.3 研究对象 |
1.3.4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实践 |
1.4.1 国外相关研究及实践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及实践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成都平原发展乡村休闲养老的可行性研究 |
2.1 成都市老龄问题概述 |
2.1.1 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 |
2.1.2 养老产业发展追赶国家目标 |
2.2 成都市域养老机构发展现状 |
2.2.1 市域总体分布状况 |
2.2.2 各区(县)分布特点 |
2.3 成都平原乡村养老价值概述 |
2.3.1 乡村自然景观资源: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
2.3.2 乡村农业景观资源: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 |
2.3.3 乡村文化景观资源:华夏名城,列备五都 |
2.4 成都平原乡村休闲养老意愿研究 |
2.4.1 调研设计与实施 |
2.4.2 调研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成都平原乡村休闲养老园区发展现状 |
3.1 整体分布 |
3.1.1 依托乡村核心资源集群分布 |
3.1.2 西控区域优势显着 |
3.2 发展特点 |
3.2.1 规模轻量化:有利于保护乡村的自然肌理 |
3.2.2 客源本土化:有利于老年人融入乡土社会 |
3.2.3 功能全龄化:有利于园区吸引当地村民 |
3.2.4 医养结合:反哺乡村医疗水平 |
3.2.5 多元复合:创造乡村就业机会 |
3.3 分类及主要特征 |
3.3.1 分类 |
3.3.2 农家院落型 |
3.3.3 颐养度假型 |
3.3.4 田园体验型 |
3.3.5 复合园区型 |
3.4 本章小结 |
4 成都平原乡村休闲养老园区景观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方法选取 |
4.2 评价指标选择 |
4.2.1 评价指标初选 |
4.2.2 灰色统计法筛选 |
4.3 评价体系构建 |
4.4 评价指标权重 |
4.4.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2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成都平原乡村休闲养老区实例调研及评价 |
5.1 实例调研 |
5.1.1 农家院落型实例——郫都区天佑养老服务中心 |
5.1.2 颐养度假型实例——温江区泰康之家·蜀园 |
5.1.3 田园体验型实例——崇州天府怡园 |
5.1.4 复合园区型实例——大邑崇孝颐养中心 |
5.1.5 调研小结 |
5.2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的景观综合评价 |
5.2.1 指标评分 |
5.2.2 评价结果 |
5.2.3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成都平原乡村休闲养老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6.1 规划设计原则 |
6.1.1 以适老化为核心:强调乡村景观的实用性与安全性 |
6.1.2 以乡村自然资源为本底: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 |
6.1.3 以连接度为支撑:实现乡村的便利性和与易达性 |
6.1.4 以乡村景观展示为特色补充:葆有景观的可识别性 |
6.2 相地选址 |
6.2.1 强调乡村核心资源 |
6.2.2 注重乡村基础设施 |
6.3 功能配置 |
6.3.1 根据乡村类型,差异化配置功能 |
6.3.2 根据老人需求,丰富空间层级 |
6.3.3 根据乡村人流变化,适应渐进需求 |
6.4 总图布局 |
6.4.1 契合现状地形,嵌入乡村特有肌理 |
6.4.2 疏导视线通廊,尽收乡村自然风光 |
6.4.3 界定“园”与“村”的领域范围 |
6.4.4 利用乡村共享空间,促进多代际互动 |
6.5 道路步行系统 |
6.5.1 加强对外联系,融入乡土社会 |
6.5.2 沉浸于乡村步行体验 |
6.5.3 设置慢行跑道,畅享乡村运动 |
6.6 景观专项设计策略 |
6.6.1 休憩设施适老化策略 |
6.6.2 标识系统适老化策略 |
6.6.3 卫生设施适老化策略 |
6.6.4 照明系统适老化策略 |
6.6.5 植物配置适老化策略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成都平原乡村旅游养老意愿调查 |
附录2 成都平原乡村休闲养老园区景观综合评价指标预选表 |
附录3 成都平原乡村休闲养老园区景观综合评价调查表 |
附录4 成都平原乡村休闲养老园区景观综合评价评测 |
作者简历 |
(8)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区域集聚现象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收缩”现象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另一面 |
1.1.2 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 |
1.1.3 成渝城市群是中国城镇化重要载体,其收缩问题具有特殊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收缩城市 |
1.3.2 形成机制 |
1.3.3 成渝城市群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贡献 |
1.4.3 技术路线 |
1.4.4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
2.1.2 差异化城市理论 |
2.1.3 适应循环理论 |
2.1.4 人口流动理论 |
2.2 定义与界定 |
2.2.1 城市收缩的定义 |
2.2.2 城市收缩的界定 |
2.3 收缩区域的识别 |
2.4 收缩区域的空间特征 |
2.5 形成机制 |
2.6 评价与模拟 |
2.7 策略与措施 |
2.8 研究评述 |
第3章 成渝城市群收缩地区分布测度识别 |
3.1 成渝城市群概况 |
3.1.1 成渝地区发展沿革简述 |
3.1.2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解读 |
3.2 测度方法厘整 |
3.2.1 测度要素 |
3.2.2 测度体系 |
3.3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分布格局 |
3.3.1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3.3.2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3.3.3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测度 |
3.4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区域集聚区域识别与区位类型划分 |
3.4.1 收缩城市集聚区域识别 |
3.4.2 收缩城市区位类型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形成机制分析 |
4.1 形成机制框架构建 |
4.1.1 城市群要素流动特征分析 |
4.1.2 收缩集聚区域驱动要素识别 |
4.1.3 形成机制构建方法 |
4.2 成渝城市群资源要素流动格局演变分析 |
4.2.1 关联网络格局演变 |
4.2.2 流向特征格局演变 |
4.2.3 小结 |
4.3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驱动要素分析 |
4.3.1 宏观区域层面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
4.3.2 生态因素对收缩城市形成的作用影响 |
4.3.3 经济因素对收缩城市形成的作用影响 |
4.3.4 社会因素对收缩城市形成的作用影响 |
4.3.5 设施因素对收缩城市形成的作用影响 |
4.4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集聚区域驱动要素回归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收缩地区的调查分析—以乐山市为例 |
5.1 乐山市概况与收缩格局 |
5.1.1 乐山市概况 |
5.1.2 乐山市收缩格局 |
5.2 乐山市收缩地区空间表象 |
5.2.1 城市空地问题 |
5.2.2 建筑闲置问题 |
5.2.3 相关社会问题 |
5.2.4 小结 |
5.3 乐山市收缩机制分析 |
5.3.1 劳动力人口外流 |
5.3.2 发展条件弱势 |
5.3.3 产业转型阵痛 |
5.3.4 小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章 参考文献 |
第8章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四川旅游城市政务微信中城市形象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政务微信的研究 |
1.3.2 关于旅游城市政务微信的研究 |
1.3.3 关于城市形象传播的研究 |
1.3.4 政务微信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
1.3.5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理论基础 |
1.4.1 城市CIS理论 |
1.4.2 议程设置理论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1.5.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5.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 |
2.1 政务微信 |
2.1.1 政务微信的概念 |
2.1.2 政务微信的特征 |
2.2 城市形象 |
2.3 城市形象传播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0 研究设计 |
3.0.1 研究对象 |
3.0.2 研究问题 |
3.0.3 研究方法 |
3.0.4 研究路径 |
3.1 编码 |
3.1.1 定义 |
3.1.2 编码标准 |
3.1.3 操作性定义 |
3.2 信度检验 |
3.3 账号基本特性 |
3.3.1 头像设置 |
3.3.2 功能介绍 |
3.3.3 菜单栏 |
第4章 四川旅游城市政务微信城市形象传播实践分析 |
4.1 政务微信基本信息特征分析 |
4.1.1 内容表现形式:以“文字+图片”的形式为主 |
4.1.2 文章信息来源:以转载为主 |
4.1.3 影响力分析:账号活跃度较强,用户黏性高 |
4.1.4 标题栏目划分:突出乐山旅游的城市形象 |
4.2 城市形象理念识别特点 |
4.2.1 宗旨:坚持绿色发展 |
4.2.2 定位:基于城市发展特点定位 |
4.3 城市形象行为识别特点 |
4.3.1 政府形象:建设服务型政府 |
4.3.2 企业形象:着重描绘“特色产业+旅游” |
4.3.3 市民形象:凸显市民“工匠精神” |
4.3.4 城市活动:体现传统文化活动 |
4.4 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特点 |
4.4.1 城市风情:注重城市交通出行 |
4.4.2 旅游营销:强调旅游广告宣传 |
4.4.3 城市景观:山水风景最为突出 |
4.4.4 影像识别类型:人物、动画类型最多 |
第5章 旅游城市政务微信城市形象传播策略 |
5.1 政务微信与城市形象传播 |
5.1.1 提升政务服务,构建融媒体平台 |
5.1.2 构建媒体联盟,打造微传播矩阵 |
5.1.3 紧贴时代前沿,描绘美丽城市 |
5.1.4 培养微信编辑,增强原创能力 |
5.2 城市理念与城市形象传播 |
5.2.1 明确城市形象发展宗旨 |
5.2.2 理清城市形象发展定位 |
5.3 城市行为与城市形象传播 |
5.3.1 推进信息公开,打造智慧政府形象 |
5.3.2 坚持绿色发展,强调文旅融合 |
5.3.3 挖掘市民闪光点,塑造多元化市民形象 |
5.3.4 强调城市活动,突出本地特色 |
5.4 城市视觉与城市形象传播 |
5.4.1 宣传旅游公共服务,展示旅游城市风情 |
5.4.2 注重旅游信息传播策划,形成独有的旅游品牌 |
5.4.3 围绕城市景观,建设城市形象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的区域概况 |
2.1 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形 |
2.1.2 气候 |
2.1.3 河流 |
2.2 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与交通 |
2.2.2 政权与战争 |
2.2.3 政区与沿革 |
3 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疫灾流行的时空分布 |
3.1 数据来源及相关概念 |
3.1.1 数据来源 |
3.1.2 相关概念 |
3.2 疫灾流行的时间分布 |
3.2.1 季节变化 |
3.2.2 年际变化 |
3.2.3 长期趋势 |
3.3 疫灾流行的空间差异 |
3.3.1 疫灾总体空间分布 |
3.3.2 单个疫种空间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4 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疫灾流行的影响因素 |
4.1 自然环境因素 |
4.1.1 地形 |
4.1.2 河流 |
4.1.3 气候 |
4.1.4 自然灾害 |
4.1.5 自然疫源地 |
4.2 社会环境因素 |
4.2.1 人口 |
4.2.2 交通 |
4.2.3 战乱 |
4.2.4 风俗 |
4.3 自然与社会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 |
5.1 公共卫生行政体系 |
5.1.1 卫生行政机构 |
5.1.2 卫生行政制度 |
5.2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
5.2.1 公立卫生部门 |
5.2.2 私立医疗机构 |
5.3 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
5.3.1 设立防疫机构 |
5.3.2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 |
5.4 本章小结 |
6 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疫灾影响下的公共卫生意识变迁 |
6.1 政府防疫制度的完善 |
6.1.1 专门的防疫制度 |
6.1.2 卫生经费的增加 |
6.1.3 清洁卫生法规 |
6.1.4 交通防疫法规 |
6.1.5 学校卫生法规 |
6.2 社会精英防疫思想的变迁 |
6.2.1 防控传染源的思想 |
6.2.2 防控传播途径的思想 |
6.2.3 防控易感人群的思想 |
6.3 普通民众防疫观念的变迁 |
6.3.1 迷信防疫习俗 |
6.3.2 节日防疫习俗 |
6.3.3 相沿成俗的防疫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犍为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以川渝稻区为例[D]. 杜润帮. 西南大学, 2021(01)
- [2]犍为县七一自然教育基地交互性景观设计研究[D]. 李艺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基于PSR模型的乐山市生态系统健康动态评价[D]. 洪流.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曹文亚.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乐山市犍为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余婷. 四川农业大学, 2020(06)
- [6]成渝城市群空间集聚效应、溢出效应和协同发展研究[D]. 伍运春.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1)
- [7]成都平原乡村休闲养老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冯戎.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8]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区域集聚现象及形成机制研究[D]. 刘捷.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9]四川旅游城市政务微信中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 牟欣园.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10]民国时期云贵川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D]. 吴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重庆区县论文; 农业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