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期留置导尿不引起膀胱挛缩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徐艳苹[1](2021)在《床旁超声对危重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后拔管及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对危重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后拔管及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长期导尿危重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常规夹闭尿管,每3小时开放尿管1次)和观察组(n=30,床旁超声评估膀胱容量,根据患者膀胱充盈量确定开放时间),观察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输尿管相关症状评分(USSQ评分)、并发症发生及尿管拔除重置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中的年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急性生理评分、慢性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USS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的36.66%(P<0.05);观察组自行排尿率80.00%高于对照组46.67%(P<0.05),两组患者的诱导排尿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床旁超声对危重患者长期留置导尿后拔管效果较好USSQ评分及APACHEⅡ评分表现出明显优势,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自行排尿能力。
孙小刚[2](2021)在《四种膀胱扩大术治疗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的主要病因为脊柱裂和骶尾部畸胎瘤,由于存在逼尿肌过度活动,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全,或膀胱逼尿肌与括约肌功能不协调,临床表现为失禁,排尿困难,尿潴留,尿滴沥,反复尿路感染,上尿路功能损害甚至肾衰竭等。排尿控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儿正常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无法正常上学和融入社会,肾功能损害可进展至肾功能衰竭,危及患儿生命。清洁间歇导尿和膀胱扩大的广泛应用极大降低了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死亡率。目前临床集中于对症治疗,主要的治疗目标是保护上尿路功能和改善尿失禁症状,包括行为习惯,排尿训练,清洁间歇导尿,口服抗胆碱能药物,膀胱内注射肉毒素,手术和心理辅导的综合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膀胱挛缩纤维化严重的患儿,膀胱扩大术仍是目前不可替代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保护上尿路功能,改善尿流动力学参数,缓解尿失禁,但是其围手术期和远期并发症较多。膀胱扩大手术指征主要为:低膀胱容量、低顺应性和逼尿肌过度活动导致的不安全的膀胱高压,上尿路功能进展性恶化,对口服药物和间歇导尿效果不佳的持续性尿失禁。胃肠道全层膀胱扩大是应用最多的术式,其所用材料弹性好,张力较低,长度足够,切除部分肠管对患儿营养吸收功能影响小,术后膀胱容量扩大显着,尿流动力学参数改善明显,尿失禁可基本缓解,但是术后并发症较多,包括菌尿,黏液尿,尿路感染,膀胱结石,癌变,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代谢异常,维生素B12缺乏等,尤其是黏液尿、尿路感染和膀胱结石,发生较频繁,对患儿和家属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为避免这些因肠道粘膜整合入膀胱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其他各种术式得到了尝试,主要改变步骤有保留膀胱粘膜完整,去除肠道粘膜保留浆肌层,利用肠管浆肌层覆盖膀胱粘膜等。文献报道应用较多的是内衬膀胱粘膜的胃肠道浆肌层膀胱扩大(SCLU)、膀胱自扩大(AA)和无内衬膀胱粘膜的胃肠道浆肌层膀胱扩大(SMBA),与胃肠道全层膀胱扩大(SC)相比,部分研究获得了良好结局,而且由于没有整合肠道粘膜,黏液尿、尿路感染和膀胱结石发生率较低,但是也有其他文献获得了负面结局。现在已有对SC、SCLU、AA和SMBA这四种术式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研究,但是针对不同患儿如何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以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远期并发症,目前尚有争议。这四种术式手术步骤有一定的重叠和区别,比如SC与SMBA的差别在于是否保留肠粘膜,SCLU与AA的差别在于是否应用胃肠道浆肌层覆盖,SMBA与SCLU的差别在于是否维持膀胱粘膜完整。但文献报道未见SCLU与AA,或SMBA与SCLU之间的相互比较,因此我们尚不能确定保留肠粘膜补片、胃肠道浆肌层覆盖膀胱粘膜和维持膀胱粘膜完整在膀胱扩大中的作用。目的:以SC为对照,评价SCLU、AA和SMBA三种术式的功能结局,探讨针对不同患儿如何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以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远期并发症;将SC与SMBA,SCLU与AA,SCLU与SMBA进行比较,分别研究保留肠粘膜补片、胃肠道浆肌层覆盖膀胱粘膜和维持膀胱粘膜的完整在膀胱扩大术后改善膀胱功能和降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8月-2018年12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完成的各种膀胱扩大术式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扩大术式将患儿分为SC、SCLU、AA和SMBA四组。分析比较各组手术前后尿流动力学参数、临床症状和术后并发症。尿流动力学参数主要为储尿期参数,包括最大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和充盈末逼尿肌压。临床症状观察指标为尿失禁,清洁间歇导尿次数和口服抗胆碱能药物比例。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复发性尿路感染、膀胱结石和扩大失败。以SC组为对照,比较各组手术前后尿流参数、临床症状和并发症发生率以评价扩大手术对膀胱功能的改善情况;将SC与SMBA手术前后尿流参数、临床症状和并发症比较以评价保留肠粘膜补片的作用,将SCLU与AA比较以评价胃肠道浆肌层覆盖膀胱粘膜的作用,将SCLU和SMBA比较以评价维持膀胱粘膜完整的作用。结果:1.以SC为对照,评价其他三种术式效果与并发症117例患儿行膀胱扩大手术,SC组46例,平均年龄10.6岁,随访时间36月,SCLU组37例,平均年龄7.5岁,随访时间60.8月,AA组13例,平均年龄4.8岁,随访时间36.4月,SMBA组21例,平均年龄7.6岁,随访时间29.7月。SC组应用乙状结肠补片的为3例,回肠补片的为43例;SCLU组应用乙状结肠浆肌层补片有11例,利用胃浆肌层补片1例,利用回肠浆肌层补片25例;SMBA应用乙状结肠浆肌层补片有10例,利用回肠浆肌层补片9例,利用胃浆肌层补片2例。术中伴随手术有膀胱出口手术、输尿管抗反流和可控性尿流改道。AA组手术时间最短,出血量最少,其他3种术式操作复杂程度相当,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明显差异。SC组术后膀胱容量较术前增加123%,顺应性、充盈末逼尿肌压和尿失禁也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SCLU和AA组术后膀胱容量也有改善,分别较术前增加45%和31%,但其改善程度均小于SC组,其中SCLU组术后膀胱容量为SC组的62%,AA组术后膀胱容量为SC组的46.9%(P<0.05)。SMBA组术后膀胱容量仅增加9.7%,为SC组的37.1%,较术前无明显改善(P>0.05)。SC组术后膀胱压力下降最明显,平均值降至接近20cm H2O,AA和SMBA组也有所下降(P<0.05),但不如SC组明显,而SCLU组下降不明显(P>0.05),需要口服抗胆碱能药物。结果证实,SC对膀胱尿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善在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三组。SC、SCLU、AA和SMBA术后尿失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每天需要清洁间歇导尿次数分别为5.6次,7.8次,8.2次和7.6次,需要口服抗胆碱能药物患儿比例分别为 17.4%,67.6%,76.9%和 81.0%。术后各组均未发现癌变情况。SC组术后远期并发症主要为复发性尿路感染和膀胱结石,发生率分别为8.7%和6.5%,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2%,无患儿出现膀胱扩大失败。SCLU、AA和SMBA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残存VUR和膀胱扩大失败,三组发生率分别为13.5%和21.6%,23.1%和23.1%,33.3%和28.6%,再次扩大均选择SC术式。SMBA组扩大失败的原因均为补片挛缩,术中见补片挛缩纤维化,6例患者均为回肠浆肌层补片扩大。2.将SC与SMBA,SCLU与AA,SCLU与SMBA进行比较,评价关键手术步骤的意义SMBA术后膀胱容量仅为SC组的37.1%,术后膀胱压力和顺应性也差于SC组。两组术后尿失禁的改善和口服抗胆碱能药物比例有明显差异(P<0.05)。SMBA术后无粘液尿发生,但是远期复发性尿路感染和扩大失败再次手术机率均高于SC组。SCLU和AA两组术前术后尿流参数差别不大,术后膀胱容量略高于AA组(P<0.05),但是SCLU术后随访时间较长。两组手术前后尿失禁和口服抗胆碱能药物比例无明显差别。SCLU与SMBA术前尿流参数无明显差别,术后SCLU组膀胱容量高于SMBA组(P<0.05)。两组手术前后尿失禁和口服抗胆碱能药物比例无明显差别。SMBA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SCLU组,但是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C在改善尿流动力学参数,缓解膀胱高压,保护上尿路功能和缓解尿失禁方面效果显着,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各组,但尿路感染和膀胱结石发生率较高。对于膀胱挛缩纤维化严重,容量较低,或存在肾功能损害的患儿,首选SC术式。2.SMBA和SCLU这两种术式对膀胱容量改善有限,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膀胱高压和低顺应性,少有肠粘液相关并发症,术后尿路感染和膀胱结石发生率低,潜在的癌变机率低,在膀胱容量大于预期容量75%的前提下可以选择这两种术式。3.AA手术方式相对简单,创伤小,可部分改善膀胱功能,不妨碍以后的手术,对于膀胱容量大于预期容量75%,年龄在5岁以下,尤其合并有Ⅲ度以上反流需要行输尿管再植的患儿,可考虑选择此术式。4.SMBA与SC的比较结果说明保留肠粘膜对补片的血供和弹性有重要意义,可预防补片挛缩;SCLU与AA的比较结果显示利用浆肌层补片覆盖膀胱粘膜对膀胱功能的改善不明显;SCLU与SMBA的比较结果显示保持膀胱粘膜完整对尿液刺激导致的浆肌层补片挛缩有保护作用。
高丽娟,吕晓倩[3](2021)在《导尿管拔除后重置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导尿管拔除后重置的原因、预防措施进行概述,提出针对导尿管重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为今后临床预防导尿管拔除后重置提供参考。
宋文静,王莹,窦琳[4](2019)在《超声下膀胱容量评估在危重患者留置尿管早期拔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对危重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后拔管及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8年10-12月入住ICU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患者留置尿管72 h后常规夹闭尿管,对照组日间每3小时开放尿管1次,夜间每4小时开放1次;观察组应用超声诊断仪于夹闭尿管后评估膀胱容量,当尿液接近300 ml时开放尿管,选择每例患者最短的膀胱充盈时间作为导尿管开放与夹闭间隔时间,夜间适当增加1 h。比较2组患者漏尿发生率、首次排尿时间、首次尿量、膀胱残余尿、尿管重置、自行排尿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漏尿发生率为7.14%(3/42),低于对照组25.58%(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1,P<0.05);膀胱残余尿量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6(8.50,37.00)ml,低于对照组的41(13.75,130.2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3,P<0.05);自行排尿率为57.15%(24/42),高于对照组34.88%(1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5);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诱导排尿率、尿管重置率分别为7.14%(3/42)、11.9%(5/42)、30.95%(13/42),与对照组9.30%(4/43)、16.28%(7/43)、48.84%(2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1、0.335、2.832,P>0.05);首次排尿时间为(144.66 ± 66.13)min,与对照组(179.55 ± 87.5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3,P>0.05)。结论 应用床旁超声对留置导尿管的危重患者进行膀胱容量评估有助于患者早期拔管,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陈国晓,张祥生,丁德刚,范志强,王山梅,张付华,张士龙,刘洁,郭应禄[5](2018)在《香味类香味菌尿路感染合并膀胱重度挛缩的诊治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香味类香味菌尿路感染合并膀胱重度挛缩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香味类香味菌尿路感染合并膀胱重度挛缩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男,38岁,因"尿频尿急肉眼血尿1个月余入院",行生化及免疫学检查、彩超、CT、膀胱镜、尿培养、活检组织病理检查、活检物镜检等检查,并给予对症治疗、膀胱水扩张、膀胱黏膜保护剂灌注、抗感染治疗等综合治疗,3个月后随访复查。结果:CT提示膀胱重度挛缩,膀胱壁显着增厚;经尿道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容量显着减小,膀胱黏膜弥漫呈"白石灰"样改变;显微镜微生物检查发现香味类香味菌活菌体,连续尿培养7次结果均提示:香味类香味菌,并多重耐药。给予综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膀胱容量接近正常,尿培养结果正常,CT及膀胱镜复查明显好转。结论:膀胱挛缩患者的病因复杂,明确诊断困难,尿培养、膀胱镜结合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率;香味类香味菌感染临床罕见,合并膀胱重度挛缩未见报道,综合治疗可能会收到满意疗效。
张元霞,王丽,韩保健,王占坤[6](2018)在《老年人留置膀胱造瘘管常见问题及家庭护理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因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所出现的常见问题及有效的家庭护理方法。方法对由于造瘘管引起常见问题的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患者43例进行分析, 并针对不同问题进行家庭护理指导, 评价其效果。结果通过使用自制造瘘管固定带、鼓励患者多饮水、挤压和旋转造瘘管、造瘘管保持一定的拉力等措施, 能够有效预防和处理这些常见问题的发生。进行正确的家庭护理指导以后, 患者发生感染、造瘘管脱落、造瘘管堵塞及漏尿次数均有明显减少, 更换造瘘管的间隔时间延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运用正确的家庭护理对策, 能够预防和减少老年患者因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而产生的一系列常见问题的发生, 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值得应用和推广。
郁秀梅,郭芳平[7](2017)在《老年患者长期留置尿管尿道口溢尿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长期留置尿管溢尿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36例留置尿管溢尿患者的原因及实施的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后,溢尿现象明显好转。只有1例患者插尿管后当日内仍有少量溢尿,第2日未再溢尿;2例患者插管后12 d开始少量溢尿。结论根据老年患者及长期留置尿管的特点,采取预防尿管堵塞,改变尿管型号、插管长度、气囊注水量、夹闭时间等方法,能明显降低或消除溢尿现象。
王健富,邱晓拂,杨国胜,吴家清,刘东[8](2017)在《经尿道直出绿激光膀胱壁网状内切开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挛缩膀胱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经尿道直出绿激光膀胱壁网状内切开治疗氯胺酮相关性挛缩膀胱与膀胱水扩张术进行对比研究,以评价此方法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008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32例,其中男23例,女9例,12例行经尿道直出绿激光膀胱壁网状内切开(观察组),20例行膀胱水扩张术(对照组)。在术后6周、1年分别采取O’Leary-Sant的问题评分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等的方法对挛缩膀胱治疗前后疗效进行比,观察其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膀胱容量较对照组患者膀胱容量明显扩大(P<0.05),观察组术后6周、1年O’Leary-San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直出绿激光膀胱壁网状内切开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可有效地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有效的增加膀胱容量,改善LUTS症状。
沈俊文,杜传军,白福鼎,王荣江[9](2016)在《TURP及HoLEP对合并膀胱逼尿肌活动过度的BPH手术效果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及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 LEP)对合并膀胱逼尿肌活动过度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效果。方法:入组患者均为BPH合并膀胱逼尿肌活动过度,51例采用TURP,58例采用Ho LEP,评估两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期及术后3、6个月的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PSA水平、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 L)评分无显着差异,但是膀胱有效容量TURP组[(315±59)ml]优于Ho LEP组[(287±76)ml](P<0.05)。术后评估两组患者储尿期症状均改善明显,TURP组IPSS评分中,储尿期评分从术前的(12.6±4.9)分降低到术后3个月的(7.5±3.9)分和术后6个月的(6.1±4.2)分;Ho LEP组储尿期评分从术前的(13.7±5.7)分降低到术后3个月的(7.9±4.2)分和术后6个月的(7.0±5.1)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均<0.01)。Ho LEP组术后留置导尿管天数[(2.7±0.8)d vs(5.1±1.2)d]、术后膀胱挛缩天数[(4.1±1.9)d vs(5.8±2.4)d]、术后住院天数[(4.4±1.8)d vs(5.9±2.5)d]、术后3个月患者最大尿流率的改善情况[Ho LEP组术前为(7.9±3.7)ml/s,术后3个月为(16.8±4.3)ml/s;TURP组术前为(8.6±3.2)ml/s,术后3个月为(14.6±4.3)ml/s]均优于TU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URP和Ho LEP均能改善膀胱功能和膀胱逼尿肌活动过度,在术后恢复期内,Ho LEP手术较有优势,但是在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两组手术改善排尿情况接近。
舒常兴[10](2016)在《前列腺摘除术病人的整体护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前列腺摘除术整体护理。方法选取31例前列腺摘除术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收治,分析围术期整体护理效果。结果引流不畅30例,均达到预期目标,膀胱冲洗通畅,停止冲洗后导尿管及造瘘管通畅,拔除导尿管后均能自解小便。体液量不足31例,病人血压、心率平稳,尿量均在正常范围。术后91%的病人能忍受疼痛。20例病人术后3d5d可正常排便,11例5d7d正常排便。由于对高龄病人胃肠道生理功能认识不足,护理目标不切实际。21例未发生感染,4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经及时治疗得到控制。一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而死亡。3例病人发生Ⅱ度褥疮,其余28例无皮肤破损。31例病人均能叙述自身疾病的有关知识。结论对前列腺摘除术患者加强整体护理,可保障手术成功实施,提高患者知识掌握能力。
二、长期留置导尿不引起膀胱挛缩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期留置导尿不引起膀胱挛缩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床旁超声对危重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后拔管及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
(1)APACHEⅡ评分: |
(2)USSQ各项评分包括: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的USSQ评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2.4 两组患者尿管拔除重置比较 |
3 讨论 |
(2)四种膀胱扩大术治疗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一 |
外文论文二 |
(5)香味类香味菌尿路感染合并膀胱重度挛缩的诊治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实验室检查 |
1.3 影像学检查 |
1.4 经尿道膀胱镜检查 |
1.5 实验室镜检 |
1.6 病理学资料 |
1.7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老年患者长期留置尿管尿道口溢尿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原因分析 |
2.1 尿管堵塞 |
2.2 尿管型号选择不当 |
2.3 导尿管插入长度不足 |
2.4 气囊注水量不当 |
2.5 夹闭尿管时间过长 |
2.6 膀胱痉挛 |
3 对策 |
3.1 减少感染机会,预防尿盐沉积 |
3.2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尿管 |
3.3 改变插入尿管长度 |
3.4 根据患者情况,增加注水量 |
3.5 缩短夹闭尿管时间 |
3.6 减少引起膀胱痉挛的外部因素 |
4 结果 |
5 讨论 |
(8)经尿道直出绿激光膀胱壁网状内切开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挛缩膀胱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主要监测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9)TURP及HoLEP对合并膀胱逼尿肌活动过度的BPH手术效果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排除标准 |
1.4 评估指标 |
1.5 尿动力学检查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长期留置导尿不引起膀胱挛缩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床旁超声对危重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后拔管及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 徐艳苹. 智慧健康, 2021(11)
- [2]四种膀胱扩大术治疗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D]. 孙小刚. 山东大学, 2021(12)
- [3]导尿管拔除后重置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J]. 高丽娟,吕晓倩.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01)
- [4]超声下膀胱容量评估在危重患者留置尿管早期拔管中的应用研究[J]. 宋文静,王莹,窦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30)
- [5]香味类香味菌尿路感染合并膀胱重度挛缩的诊治并文献复习[J]. 陈国晓,张祥生,丁德刚,范志强,王山梅,张付华,张士龙,刘洁,郭应禄.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8(06)
- [6]老年人留置膀胱造瘘管常见问题及家庭护理对策[J]. 张元霞,王丽,韩保健,王占坤.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04)
- [7]老年患者长期留置尿管尿道口溢尿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探讨[J]. 郁秀梅,郭芳平. 基层医学论坛, 2017(15)
- [8]经尿道直出绿激光膀胱壁网状内切开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挛缩膀胱中的作用[J]. 王健富,邱晓拂,杨国胜,吴家清,刘东. 现代医院, 2017(04)
- [9]TURP及HoLEP对合并膀胱逼尿肌活动过度的BPH手术效果的比较[J]. 沈俊文,杜传军,白福鼎,王荣江.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6(08)
- [10]前列腺摘除术病人的整体护理[J]. 舒常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