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审计理论结构要素及其构建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君[1](2021)在《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多模型决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趋势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爆发式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与应用,提出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多层面决策方法对于提高高等院校内部控制、优化高等院校办学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国高等院校经历了自由发展、加速发展和转型发展三个阶段,各大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取得显着成效,但也存在着明显差异,面临着高层认识不统一、管理流程不严谨、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内控制度、风险防范、监督评价和内控环境等深层次因素造成的,因此,迫切需要从深层角度来解决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各层面问题所带来的挑战。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涉及到学校主体、监督部门、校办企业,甚至是校外实体和个人等,对其进行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此,本文采用多种学科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涵盖系统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博弈论、统计学及控制论等多种学科原理,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范畴,提出了研究重点和难点,结合了多种模型和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到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风险、成本效益、监管模式、决策绩效及系统优化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夯实了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研究。具体而言,本文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决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将高等院校视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基于系统论视角,构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体系,提出了内部控制风险评价目标与指标层级结构,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了设计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评价,得出了样本高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情况,为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其次,采用关系矩阵方法对我国高校成本效益决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始终是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采用了博弈论中的关系矩阵方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决策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剖析了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效率和适度内部控制问题,在提出研究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主体和监督部门基于成本分担的关系矩阵和基于声誉价值的关系矩阵,并对高校主体和监督部门的关系情景进行了讨论。接着,采用粒子群算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监管决策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高等院校独立单元和分校区的监管涉及到路径优化问题,其内部控制监管模式是建立在安全监管中心巡视路径优化的基础上,基于此,本文构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监管模式的“集中—分散”巡视路径优化模型,引入了粒子群优化算法,选取并对比分析四种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安全监管中心巡视路径优化问题设计了编码系统,并进行了仿真求解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可动态调整的优化路径策略,以适应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监管模式的需要。然后,采用AHP-FCE模型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内部控制绩效是高等院校内容控制的重点问题和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案例高校内部控制系统的基本状况,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问题,界定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对象、问题和评价原则,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评价的思路框架、目标原则和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了AHP-FCE算法原理,构建了AHP-FCE评价模型,并采用了AHP-FCE模型对案例高等院校的内部控制绩效进行了实证评价,为高等院校提高内部控制绩效提供了参考。最后,以系统论为工具深入研究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优化决策问题。基于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运作体系,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的诊断方法,并对高等院校多方面问题进行了诊断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的原则和目标,借鉴国内外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理论演化和实践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角度,从单位和业务两个层面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以便夯实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研究基础,为解决我国高等院校深层次内部控制问题提供了优化策略。
韩慧[2](2020)在《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化解新时代主要矛盾和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方面都赋予了体育社会组织新的任务与使命。然而囿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尤其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现阶段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既不规范也不成熟,这必然导致其难以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评估是监管的重要抓手,做实做强评估工作对于提升体育社会组织监管水平、引导和规范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理论探索还较为滞后,难以为评估实践提供有效指导。为此,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成为一项重要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以系统论理论、评估相关理论、行动者-系统-动力学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体育社会组织为对象,围绕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这一主题,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德尔菲法等方法,对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第一,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工作起步较晚,在过去的实践当中,虽取得了评估意识有所提升、评估运行逐步常规化、评估效用逐渐显现等成效;但与此同时,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包括评估推进动力不足、评估约束薄弱、评估协调不畅、评估主体有待培育、评估指标体系有待完善、评估程序与方法有待改进等。以日本、英国、美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慈善事业起步较早,在体育社会组织监管与评估方面较早地进行了实践,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以评为重,将评估作为组织管理的核心环节;严格约束,构建全方位评估法律规范体系;多元协调,基于整体管理效应推动评估发展;因地制宜,评估主体的选择与本国国情相符;多维评价,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全方位考量。第二,评估实践发展亟待理论指导,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理论界对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研究是不够的,而且还存在一些误区。不少研究都只是将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当作一项技术性工作,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评估主体、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程序、评估方法等实施操作层面的完善,弱化了评估工作的复杂性。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必须在一套科学、系统、完整的工作机制下开展,否则评估只能是零散的一般评价活动,而不是一项系统的监管工作,评估的价值作用也难以真正实现。第三,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本文借助系统论基本理论,对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要素和结构进行了厘清。研究认为,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要素主要包括评估主体、评估客体、其他相关主体、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程序与方法、评估制度以及评估环境。同时基于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实践困境和发展目标考量,本文提出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主要由动力机制、运行机制、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这四方面结构内容组成。这四大机制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了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总体形态和特定功能。第四,对于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动力机制,行动者-系统-动力学理论提供了科学分析框架。通过ASD理论指导,解析了当前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建立的现实困境,并进一步提出了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的构造策略,即打造有为政府,强化评估的推动力;建立有效组织,激活评估的内驱力;吸纳社会公众,增强评估的助动力;加大政策支持,提升评估的牵引力;营造文化氛围,发挥环境的作用力。第五,对于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运行机制,在评估主体模式上,研究提出了体育社会组织政社合作评估模式优化的策略建议。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上,通过两轮专家德尔菲法完成了指标遴选和权重设置,最终确立了体育社团、体育社会服务机构和体育基金会三类体育社会组织的评估指标体系。在评估程序与方法构建环节,研究设计了七个评估步骤;同时选取了适用于本研究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程序的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第六,针对体育社会组织评估中可能会出现的“道德风险”行为,提出了相应的约束思路,并对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约束机制进行了构建,具体包括:完善评估监管法律规范,扎紧制度围栏;推动形成评估行业自律,提升监管质效;加强评估伦理道德建设,树立评估自觉;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实现阳光运行等。第七,通过对当前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存在的协调困境的分析,结合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启示,提出了整体性理论视角下评估协调机制的构建策略,那就是整合结构,建立整体管理框架;整合目标,锚定公共利益实现;整合理念,深化合作共赢意识;整合法规,增强协同制度保障;整合平台,推进信息交流共享。第八,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运作,最理想的效果是达成“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功能涌现。系统论揭示了整体效应、构材效应、协同效应和环境效应共同形成“整体功能涌现”。这决定了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运作必须遵循整体化、层级化、协同化、动态化的机理;采取整体着眼、统筹推进,部分着手、层层转化,依循规律、多维协同,常态实施、动态调整的方式;且需把握好一些关键要点,包括坚持系统思维、科学组织管理、优化外部环境、用好政策调控。
宋韶君[3](2020)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的高增长,与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绩效分不开。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特大型央企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然而与国有资产规模大幅增长形成对比的是,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相对不高、国有企业产业竞争力不足,从制度因素来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管理体制与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已不相容。在此背景下,以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把国有资本运营权利授权给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简称“两类公司”),重构国资监管、国资运营、国企经营分开的三层国资管理体系,除了有利于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更重要的是实现国有资本运营与国有企业经营各司其职,引导国资管理目标从“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导向,转向“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资本价值导向,为国有资本价值增长可持续创造有利制度条件。“管资本”导向下三层次国资管理体系重构,需要配套的绩效评价机制。聚焦国有资本价值,重构与国有企业不同的绩效评价体系,不仅能为国资监管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而且对引导国有资本价值管理、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已有相关研究,虽然不乏从“政企分开”、“两权分离”视角对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管资本”改革逻辑的解释,但针对“两类公司”绩效评价的研究,要么是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孤立研究国有资本增值绩效,要么把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因素,作为外在于资本增值目标函数的因素研究,由此导致国有资本增值目标体系与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逻辑的理论与现实“脱节”。本文所尝试的理论推进,就是使两者融合,把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因素分析,引入国有资本增值绩效目标体系,构建一个开放的、融合组织功能与系统目标的绩效分析框架。基于此,本文主要借鉴马克思资本理论及西方产权理论,结合对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逻辑的现实考察,构建了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下的绩效评价体系。从“两类公司”职能侧重来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注重产业培育,兼顾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等政策职能;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追求投资收益,市场化程度更高。为使研究更有针对性,本文具体选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重点阐述在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逻辑下,聚焦国有资本价值管理产权层,使国有资本增值绩效释放的实现机制,由此提出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和思路,指导指标体系构建。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至三章,通过文献回顾及理论分析,以马克思资本理论为源头,借鉴公有制理论,构建了国有资本增值的目标体系;引入西方产权理论,从理论层面论证了绩效评价动因、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及评价方法;为分析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是什么、如何评价”做理论铺垫。第二部分包括第四至五章,通过对“管资产”国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效率的现实考察,将“管资本”改革逻辑引入国有资本增值目标体系,从而论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职能,确立重构国有资本运营产权层绩效评价体系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构建了融合国资管理目标与国有资本产权运营职能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为绩效评价体系“如何构建”提供方法指导。第三部分包括第六至八章,依托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和思路,探索性筛选绩效评价指标,并对其中核心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指标有效性,得出研究结论,提出绩效评价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及政策建议,旨在探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如何评价”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管理体制下,由于独立行使产权职能的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主体缺位,依附于行政关系的国有产权管理和国有企业经营,与“国有资产账面价值保值增值”的绩效观念相互强化,使国有资本增值目标被异化为无限做大资产规模,导致资本增值潜力和企业创新活力被束缚。通过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构造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主体,把国有资本运营权利授权给“两类公司”,从而形成国有资产行政管理层、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国有企业产业经营层相互分权、相互制衡的三层次国资管理体系,为重塑国有资本增值的动力机制提供有利的制度安排,就是“两类公司”设立的改革逻辑。2.随着“管资产”转向“以管资本为主”的三层次国资管理体制重构,一方面,绩效评价目标及观念,应从关注国有资产账面价值,转向强调国有资本产权价值,实现国有保值增值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另一方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作为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定位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市场职能以及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等政策职能,相应地,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和逻辑与国有企业产业经营层应有所区别。着眼资本价值,构建与国有企业不同的绩效评价体系,实现绩效评价与国资管理目标的“激励相容”,成为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的现实需求。3.以国有资本增值为目标,聚焦国有资本产权运营职能,在绩效评价目标层,以资本价值统筹市场绩效和政策绩效子目标;在绩效评价标准层,以提升国有资本流动性(活力)、增值能力、防风险能力、布局优化能力、对社会资本带动力、对国计民生支持力“国有资本六力”为评价标准;在绩效评价指标层,以国有资本形态转换机制、经济增长新动能培育机制、国有股权减持市场化退出机制“三大机制”作为核心价值驱动指标选取依据;在指标权重和绩效标准值区分上,依据市场化程度、行政层级及资产规模、产融关系,构建不同分类视角下的“三维分类模型”,形成融合产权职能与国有资本增值目标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上,将“价值驱动指标”与“基础财务指标”相结合,实现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衔接,把反映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及国有资本价值变动趋势的指标纳入中长期评价体系。4.按照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和构建思路,结合绩效评价重点,选取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资产周转率,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作为核心评价指标。实证结果表明,三个指标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具有较好区分度和解释力。在数据层面,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与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资产周转率两个指标之间,具有较好互补性;国有资产周转率与国有资产资本化率之间,存在弱相关性,三大指标能较好刻画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目标的价值驱动逻辑。其中,国有资产周转率是描述国有资本流动性的结果指标,国有资产资本化率是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的驱动指标,有利于引导国有资本价值放大,是提高国有资产周转率的前提;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是描述国有资本潜在增值能力的预测性指标,有利于引导国有资本价值发现,以及对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培育。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1.选题的前沿性。现有文献缺乏把“国有资本”从“国有企业”的研究范畴中抽离出来,专门构建的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绩效评价体系。针对这一缺失,本文具体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构建了专门针对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的绩效评价体系,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白。2.研究视角及方法体系的创新。本文打破了孤立的从国有资本增值视角,或者从国资管理体制改革视角的绩效评价研究,以马克思资本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的产权视角、融合国有资本产权运营职能与国有资本增值目标、包含“国有资本六力评价标准”、指标权重及标准值区分的“三维分类模型”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深化了对国有资本价值管理的理论解释,为绩效评价实践提供了系统的方法论支持。3.核心绩效评价指标的创新。聚焦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而设计的“核心价值驱动指标”,特别是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等创新指标,突出体现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管资本”改革导向,能够较为准确反映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能力和增值能力,对指导绩效评价实践具有较强应用价值。
贾国斌[4](2020)在《基于现金流视角的Z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已经从曾经的“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2016年年底,让我国房地产行业为之一震的“房住不炒”概念在当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被提出的,让本就“热度不够”的房地产市场再次“降温”。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如何活下去成为了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而财务风险的发生是正是导致企业无法存活的重要因素。本文以Z地产公司为案例,通过对其进行初步的财务分析后发现,其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的指标都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存在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且其财务风险预警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此对Z地产公司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我国A股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现金流视角出发,选择相应的财务指标,结合使用因子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选择的财务指标进行处理,为Z地产公司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针对其在财务风险预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能够对其日后的财务风险管理形成一定的借鉴意义。
许彻[5](2020)在《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财务报表使用人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依赖性加大,第三方的审计工作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在分割国内市场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并取得良好的表现。然而,在各大会计师事务所快速成长的同时,审计质量控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近年来,A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典范,在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与帮助下,通过四次合并实现了经营规模快速扩大、经营收入不断增长,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名列前茅。在取得辉煌的发展成绩的同时,监管部门以及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处罚也随之而来。由此说明,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不容忽视,其内部建设依然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首先,本文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的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质量控制相关理论,从过程控制角度入手,将控制流程按照时间节点划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阶段,并分别进行现状分析及总结归纳。其次,利用灰色理论及网络分析(G-ANP)评价法设计审计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对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进行建模分析。通过对比与分析执业中心及40家分所的输出结果,本文得出A会计师事务所存在事前风险评估难以执行、分所事中控制水平较低、审计业务出现私有化现象、项目复核难以保持独立性、事后监督未落实等诸多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然后,从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三个方面对其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最后,针对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及建议。本文研究对于提高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A会计师事务所的良性发展和提高品级赢得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缓冲时间。
吴晓雪[6](2020)在《基于反熵增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优化研究 ——以心理资本为路径》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虽受国家的重点关注,但在大环境下,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包括企业内部控制系统问题。健全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的营运水平和经营活动效率,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管理措施,而内部控制评价则是内部控制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针对由于人的原因导致内部控制失效的现象,通过“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优化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引入心理资本评价指标,强化评价体系的归因精准度和管理指导性,进而达到完善内部控制系统的目的,减缓企业的熵增速度。文章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及评价相关领域的研究做了归纳,并总结了管理熵与内部控制的关联性研究。接着以企业内部控制为导向,阐释了管理熵和心理资本等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随后,文章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要素并参考相关标准,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共确定了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这些指标共同建立了系统、全面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各级指标的重要性打分,再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重要性评价矩阵的指标权重,然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隶属度模型,进行模糊计算得到最终评分。文章最后以M公司为例,首先概述了M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内部控制评价现状,再以构建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分析M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经过计算得出M公司的综合评分,根据评分找出M公司内部控制的薄弱点,针对薄弱指标提出M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优化建议,包括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心理资本的开发与运用、强化控制活动管理。文章能为企业更好地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及完善评价考核机制起到参考与借鉴作用,同时此研究开启了通过心理资本介入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研究路径。
傅晓宇[7](2020)在《基于价值链的WT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信息技术助推经济发展,企业管理发展为基于价值链的水平一体化模式,企业价值成为一切管理活动的核心,内部审计也相应地被赋予了完善治理、改善运营以增加组织价值的使命。我国内部审计在理论层面进入增值型阶段,但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依然停留在查错防弊等传统观念上,实践中缺乏具体操作指南,内部审计增值作用不明显。为了完善增值型内部审计理论、为监理服务业提供增值型内部审计操作指南,本文选取了建设监理行业的WT公司,调查其经营状况和内部审计状况,发现WT公司在管理和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塑WT公司内部审计,为WT公司和监理服务业提供参考。由于价值链能够全面反映公司价值流向,站在价值链角度开展内部审计能更高效地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目标,因此本文分析了WT公司的内部价值链,为WT公司构建了基于价值链的增值型内部审计框架。该框架从WT公司内部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明确了审计要素和实施方案,其中,审计要素包含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和审计技术要素,实施方案则分别以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生产环节、风险管理活动为例说明了WT公司价值链中的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和基础管理活动如何开展增值型内部。本文还为该框架的顺利实施提出了保障措施。通过该框架的实施,可以改进WT公司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流程运行,优化价值链,进而提高其运行效率和盈利能力,帮助公司实现价值增值的目标。
刘薇[8](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民生财政研究》文中指出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把财政提高到国家治理的基础性、保障性和制度性的高度上,说明国家通过财政资源的分配调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向好发展,对于当前破解发展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国在民生领域的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突出问题得到了缓解,但是“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等矛盾依然存在,当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017年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中》的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排行,中国发展指数排名为第90名,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最快但是排名较为靠后的国家。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民生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这一对矛盾,民生财政作为新的实践模式在财政领域出现了。当前学术界对民生财政的研究还处于初创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分析结构。本文在借鉴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对民生财政的基本概述进行分析,指出民生财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为改善和保障民生,加大财政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和环境保护五大民生领域的支出,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让全体人民都能共享发展成果的财政新框架。本文对古今中外的财政理论和民生思想中蕴含的民生财政思想进行了梳理,马克思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视角,通过对资产阶级财政的批判揭露了其剥削的本质,凸显了新时代构建民生财政在制度上的优越性;进而追溯我国传统历史中民生财政思想的源头,从诸子百家的“富民”思想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中都包含着民生财政的相关思想;西方经济学话语体系下虽然没有民生这一概念,但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公共产品理论,都主张政府要承担改善社会福利的责任,从而增加财政支出,为民生财政提供了相关理论借鉴。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民生财政的发展进程进行梳理,力求挖掘其内在逻辑,为完善新时代民生财政提供相关经验借鉴。民生财政虽然是在当下社会背景下提出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为改善民生,在财政领域提出的诸多举措实质上就是在践行民生财政的实践模式。民生财政经历了从“吃饭穿衣”型民生财政、“温饱-小康”型民生财政到“美好生活”型民生财政的发展进程,虽然不同时期的民生财政有着不同的构建方式,都是党和国家为解决民生问题在财政领域进行的探索,为完善新时代民生财政奠定了实践基础。当前我国民生财政还处于框架的构建和完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民生财政在财政总支出和GDP中占比较小,且民生资金配置不平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支出不平衡,民生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传统的发展理念导致民生财政占比较小,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影响民生财政发挥优势,体制方面的约束加剧了民生财政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完善新时代民生财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加大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支出,还要把共享发展理念嵌入到民生财政的框架构建中,实现财政在民生领域的共享;加强完善财政管理科制度,创新与民生需求相结合的预算编制、完善民生财政监督机制和支出绩效评价机制;推进相关体制改革,试图理清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权和事权,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从而扫清民生财政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史国梁[9](2019)在《基于供应商视角的僵尸企业溢出效应传导机制与控制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部分行业投资过度,带来过剩产能的同时削弱资源配置效率、阻碍经济发展。部分已被市场淘汰的企业依赖政府补贴和银行信贷的支援持续“吸血”,导致僵尸企业问题凸增。在关系复杂的供应链环境中,僵尸企业高负债、低盈利、高“吸血”及低周转的困境特征,通过供应链传递至其他上下游节点企业并产生溢出效应影响,导致其他节点企业长短期绩效的下滑。理论分析和实际经验表明,“牛鞭效应”和替代成本导致僵尸企业对供应商产生的溢出效应影响更显着。因此,深入研究僵尸企业溢出效应在供应链中的传导机制,构建基于供应商视角的僵尸企业溢出效应控制体系,有助于为供应链节点企业尤其是供应商企业剖析僵尸企业溢出效应对其造成的影响,从而基于自身实际状况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做到僵尸企业溢出效应的早防范和早控制。本文基于供应商视角研究僵尸企业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并构建控制体系的过程具体如下:(1)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僵尸企业、供应链溢出效应和供应链风险的控制体系相关文献,并对目前研究成果进行简单评述。(2)从僵尸企业溢出效应出发,利用归纳演绎的方法研究并剖析了供应链僵尸企业溢出效应的概念与基本原理,并从供应链僵尸企业溢出效应传导因子、传导载体和传导宿主三个关键要素出发,深入分析僵尸企业溢出效应在供应链内的传导机制。(3)基于供应链僵尸企业溢出效应控制体系的概念,结合僵尸企业溢出效应在供应链内传导的三个关键要素,构建供应链僵尸企业溢出效应的控制体系。(4)基于2005-2017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从供应商的视角科学选取评价指标,联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建立基于供应商视角的僵尸企业溢出效应传导结果的综合评价模型,评估与衡量僵尸企业溢出效应对供应商产生的影响。(5)为提前防范与控制僵尸企业对供应商产生的溢出效应影响,本文将综合评价模型与时间序列结合,构建了基于供应商视角的僵尸企业溢出效应预警体系,并提出8条防范措施。根据所构建的基于供应商视角的僵尸企业溢出效应控制体系,本文以国内XX电网公司为例具体阐释AHP-FCE评价模型的应用方法,根据计算原则确定下游僵尸企业客户对XX电网公司产生的溢出效应影响为较强度,而正常企业客户对其产生的溢出效应影响为较轻度。根据各层指标的计算结果,本文结合8条防范措施为XX电网公司提出供应链僵尸企业溢出效应防范与控制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为其他供应链节点企业尤其是供应商企业评价与控制供应链内的僵尸企业溢出效应影响提供方法借鉴,同时在处置僵尸企业的过程中,僵尸企业在供应链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同样应引起各方关注。
邱晟[10](2019)在《Y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鉴证服务行业蓬勃发展,但也伴随着宏观经济下行,服务和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间低价竞争等问题。在此背景下,Y会计师事务所也面临严峻的竞争形势,由于特殊普通合伙的企业性质以及日益扩大的业务经营范围,导致运营成本和用工成本越来越高,传统分散的管理服务模式下审计风险愈加难以控制等问题。因此,Y会计师事务所有必要改善现有分散的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竞争力。共享服务模式作为先进的管理模式,是众多大中型企业变革方向之一。Y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共享服务中心能够有效控制企业运营成本和总体审计风险,促进其向信息化、集约化、高效化转型。本文通过阅读和研究理论及文献,借鉴企业构建共享服务中心经验,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特征和业务特点出发,总结其构建共享服务中心的动因,目标和一般原则,适用范围和业务选择,确定了一般性、普遍性的方案和基本要求。本文以Y会计师事务所为研究对象,采用规范研究和访谈等方法,基于Y会计师事务所的现存问题,剖析了其优化思路和构建共享服务中心的可行性,明确指出共享服务模式有助于改善其现有管理模式,以达到降低运营成本、控制审计风险的目标。最后,为Y会计师事务所设计了具有行业特征、业务特征的共享服务中心设计方案,同时评估了其预期效果和困难。本文提出了以下研究结论:第一,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专业服务机构,构建共享服务中心是集约化管理的高层次形式,是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甚至是诸多大型专业服务机构未来发展和改善现有管理模式的可选优化方案;第二,将各网络所、业务组部分基础性程序和总体复核等审计环节,简单重复的财务报销等工作在共享服务中心进行有机整合,有助于控制运营成本和审计风险,提高执业质量和运营效率;第三,共享服务模式可以有效增强会计师事务所总部管理层对各网络所以及其他分支机构的控制,有助于总部管理层获取更加原始、真实的执业情况和财务信息,控制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风险,改进服务质量,提升其品牌享誉程度。
二、环境审计理论结构要素及其构建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审计理论结构要素及其构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多模型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
2.1.1 内部控制的内涵 |
2.1.2 COSO内部控制理论 |
2.1.3 内部控制的理论体系 |
2.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
2.2.1 基本范围 |
2.2.2 框架体系与概念模型 |
2.3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基础 |
2.3.1 系统论 |
2.3.2 PDCA循环理论 |
2.3.3 委托代理理论 |
2.3.4 控制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决策研究 |
3.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
3.1.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
3.1.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的评价目标 |
3.1.3 指标层级结构及确认 |
3.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体系分析 |
3.2.2 指标权重设计 |
3.3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
3.3.1 一级评价指标得分情况 |
3.3.2 二级评价指标得分情况 |
3.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实证分析 |
3.4.1 支持向理机原理 |
3.4.2 模型参数设计 |
3.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关系矩阵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决策研究 |
4.1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决策分析 |
4.1.1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效率分析 |
4.1.2 基于成本收益模型的高等院校适度的内部控制分析 |
4.2 基于关系矩阵构建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效益模型 |
4.2.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决策分析假设 |
4.2.2 高等院校主体和上级部门基于成本分担的关系矩阵 |
4.2.3 高等院校主体和上级部门基于声誉价值的关系矩阵 |
4.3 基于关系矩阵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收益情景分析 |
4.3.1 基于成本分解的情景假设 |
4.3.2 基于效益分解的情景假设 |
4.3.3 高等院校主体和上级部门关系的情景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监管模式决策研究 |
5.1 问题描述与数学建模 |
5.1.1 问题描述 |
5.1.2 基本假设 |
5.1.3 数学建模 |
5.2 监管模式决策算法体系 |
5.2.1 算法提出 |
5.2.2 总体框架 |
5.2.3 变体对比 |
5.3 监管模式决策实证分析 |
5.3.1 编码解码 |
5.3.2 算例设计 |
5.3.3 参数设置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AHP-FCE算法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决策研究 |
6.1 案例高校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概况 |
6.1.1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基本状况 |
6.1.2 高校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 |
6.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评价的问题与原则 |
6.2.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的评价问题 |
6.2.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的评价原则 |
6.3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评价决策的实证分析 |
6.3.1 AHP-FCE算法原理 |
6.3.2 AHP-FCE评价模型建立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系统论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决策研究 |
7.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问题诊断 |
7.1.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的诊断方法 |
7.1.2 高校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的诊断分析 |
7.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的原则与目标 |
7.2.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的原则 |
7.2.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的目标 |
7.3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单位层面的优化方案 |
7.3.1 数据采集 |
7.3.2 优化方案 |
7.4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业务层面的优化方案 |
7.4.1 数据采集 |
7.4.2 优化方案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单位层面指标、要点及评价操作细则 |
附录B 影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度问卷 |
附录C 影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现实度问卷 |
附录D 影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度问卷 |
附录E 影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现实度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是加强组织监督管理的现实需要 |
1.1.2 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是破解组织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 |
1.1.3 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是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客观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外体育社会组织研究 |
1.4.2 国内外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研究 |
1.4.3 综述小结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6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动因 |
2.1 核心概念 |
2.1.1 体育社会组织 |
2.1.2 评估 |
2.1.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 |
2.1.4 第三方评估 |
2.1.5 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理论 |
2.2.2 行动者-系统-动力学理论 |
2.2.3 评估相关理论 |
2.2.4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5 各理论的指导价值与启示 |
2.3 现实动因 |
2.3.1 机制在任何一项复杂工作中都起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 |
2.3.2 建立一套系统的工作机制是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开展的关键 |
2.3.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尚未建立阻碍了评估工作的有效推进 |
2.4 本章小结 |
3.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实践考察 |
3.1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开展现状透视 |
3.1.1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开展的历程回溯 |
3.1.2 上海市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开展现状调查 |
3.1.3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开展的成效与困境 |
3.2 发达国家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实践探究 |
3.2.1 发达国家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缘起 |
3.2.2 发达国家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实践 |
3.2.3 发达国家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4.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总体设计 |
4.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理论解析与构建思路 |
4.1.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概述 |
4.1.2 系统论与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解析 |
4.1.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构建思路 |
4.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要素的厘定 |
4.2.1 评估主体 |
4.2.2 评估客体 |
4.2.3 其他相关主体 |
4.2.4 评估指标体系 |
4.2.5 评估程序与方法 |
4.2.6 评估制度 |
4.2.7 评估环境 |
4.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结构的设定 |
4.3.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结构设定的逻辑依据 |
4.3.2 动力-运行-约束-协调“四位一体”评估机制结构的确立 |
4.3.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各子机制的辩证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动力机制 |
5.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解构 |
5.1.1 行动者-系统-动力学(ASD)——关注和研究系统变迁动力的理论框架 |
5.1.2 基于ASD理论的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解构 |
5.2 基于ASD理论的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的要素分析 |
5.2.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的行动者要素分析 |
5.2.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的制度要素分析 |
5.2.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的环境要素分析 |
5.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建立的现实困境 |
5.3.1 政府推动不力 |
5.3.2 组织内驱弱化 |
5.3.3 公众助动缺失 |
5.3.4 制度牵引乏力 |
5.3.5 环境作用式微 |
5.4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的建构策略 |
5.4.1 打造有为政府,强化评估的推动力 |
5.4.2 建立有效组织,激活评估的内驱力 |
5.4.3 吸纳社会公众,增强评估的助动力 |
5.4.4 加大政策支持,提升制度的牵引力 |
5.4.5 营造文化氛围,发挥环境的作用力 |
5.5 本章小结 |
6.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运行机制 |
6.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主体模式的优化 |
6.1.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主体及其模式辨析 |
6.1.2 不同主体模式的优劣势比较及适应性分析 |
6.1.3 体育社会组织政社合作评估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
6.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
6.2.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框架的设立 |
6.2.2 体育社团、体育社会服务机构、体育基金会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
6.2.3 实证检验:上海市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实践 |
6.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程序设计与方法选择 |
6.3.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程序的设计 |
6.3.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
6.4 本章小结 |
7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约束机制 |
7.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中的“道德风险”行为 |
7.1.1 权力寻租 |
7.1.2 弄虚作假 |
7.1.3 通融关照与开后门 |
7.1.4 努力程度低与随意化 |
7.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道德风险”行为的不良影响 |
7.2.1 扭曲折损评估功能 |
7.2.2 损害被评组织权益 |
7.2.3 引发评估信誉危机 |
7.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道德风险”行为约束的总体思路 |
7.3.1 “法治”与“德治”协同 |
7.3.2 “自律”与“他律”结合 |
7.3.3 “罚”与“赏”并举 |
7.4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约束机制的具体构建 |
7.4.1 完善评估监管法律规范,扎紧制度围栏 |
7.4.2 推动形成评估行业自律,提升监管质效 |
7.4.3 加强评估伦理道德建设,树立评估自觉 |
7.4.4 加快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实现阳光运行 |
7.5 本章小结 |
8.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协调机制 |
8.1 深度剖析: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协调困境的表现 |
8.1.1 “评”与“管”脱节 |
8.1.2 推诿与责任转嫁 |
8.1.3 政策执行壁垒 |
8.1.4 “信息孤岛”效应 |
8.2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碎片化:评估协调困境的内生根源 |
8.2.1 管理结构碎片化 |
8.2.2 目标理念碎片化 |
8.2.3 制度框架碎片化 |
8.2.4 管理平台碎片化 |
8.3 整体性治理: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协调机制建构的应然之道 |
8.3.1 整体性治理:针对“碎片化”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 |
8.3.2 整体性治理理论与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协调机制建构的学理默契 |
8.3.3 整体性治理理论对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协调机制建构的理论启示 |
8.4 整体性治理下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协调机制的建构 |
8.4.1 整合结构,建立整体管理框架 |
8.4.2 整合目标,锚定公共利益实现 |
8.4.3 整合理念,深化合作共赢意识 |
8.4.4 整合法规,增强协调制度保障 |
8.4.5 整合平台,推进信息充分共享 |
8.5 本章小结 |
9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运作 |
9.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运作的理想图景 |
9.1.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运作的理想图景:整体功能涌现 |
9.1.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整体功能涌现”的形成分析 |
9.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运作机理 |
9.2.1 整体化 |
9.2.2 层级化 |
9.2.3 协同化 |
9.2.4 动态化 |
9.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运作的方式 |
9.3.1 整体着眼,统筹推进 |
9.3.2 部分着手,层层转化 |
9.3.3 依循规律,多维协同 |
9.3.4 常态实施,动态调整 |
9.4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运作的要点 |
9.4.1 坚持系统思维 |
9.4.2 科学组织管理 |
9.4.3 优化外部环境 |
9.4.4 用好政策调控 |
9.5 本章小结 |
10.研究结论与不足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附件1:《上海市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现状》调查问卷 |
附件2: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第一轮专家评议表 |
附件3: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第二轮专家评议表 |
附件4: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第二轮专家咨询各项指标的得分与权重 |
附件5:评估指标体系实证检验调查问卷 |
附件6:学习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内涵及范畴界定 |
1.2.1 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及国有企业 |
1.2.2 国有资本运营与国有企业经营 |
1.2.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
1.2.4 绩效及绩效评价 |
1.3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设立 |
2.1.2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功能定位 |
2.1.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思路及核心指标选取 |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有投资公司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
2.2.2 产业基金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
2.2.3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
2.3 文献评述 |
2.3.1 已有研究的启示 |
2.3.2 已有研究的不足 |
2.3.3 本文研究方向 |
2.4 理论基础 |
2.4.1 马克思主义学派资本理论 |
2.4.2 所有制、公有制及产权理论 |
2.4.3 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 |
3 理论分析 |
3.1 资本运营及资本增值的理论分析 |
3.1.1 资本形态转换:从实物形态资产到价值形态资本 |
3.1.2 资本运营的收益是对产业利润的分割 |
3.1.3 资本加速增值主要依赖资产资本化的价值经营 |
3.2 国有资本运营的理论分析 |
3.2.1 国有资本成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存在形式 |
3.2.2 政府授权专业机构履行国有产权代表职能 |
3.2.3 着眼社会总资本结构而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
3.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
3.3.1 绩效评价动因: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与受托责任 |
3.3.2 绩效评价目标:国有资本价值增值可持续 |
3.3.3 绩效评价重点:国有资本价值管理和经营 |
3.3.4 绩效评价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职能及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现实需求 |
4.1 “管资产”国资管理体制现实问题及其运行效率考察 |
4.1.1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与产业经营职能混杂 |
4.1.2 国有企业依赖资本运营而盲目做大规模扩大产能 |
4.1.3 国有企业忽略产业经营导致创新能力被弱化 |
4.1.4 行政力量主导的国企合并导致国有资本布局不合理 |
4.2 国资管理体制转向“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逻辑 |
4.2.1 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缺位导致资本增值潜力被束缚 |
4.2.2 构造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主体而重塑资本增值动力机制 |
4.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职能定位 |
4.3.1 国有资本价值管理的市场职能 |
4.3.2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的政策职能 |
4.4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的现实需求 |
4.4.1 国资管理目标从关注资产规模转向资本价值 |
4.4.2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不适合“两类公司” |
4.4.3 聚焦资本价值重构国有产权层绩效评价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及思路 |
5.1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层次结构逻辑 |
5.1.1 绩效评价目标层的划分及其构建逻辑 |
5.1.2 绩效评价标准层的划分及其构建逻辑 |
5.1.3 核心评价指标选取依据及价值驱动逻辑 |
5.2 指标权重及标准值区间设定的三维分类模型 |
5.2.1 三维分类模型的设计思路 |
5.2.2 三维分类模型的维度划分及其内涵 |
5.2.3 三维分类模型量化分级标准探讨 |
5.3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5.3.1 价值驱动指标与基础财务指标结合 |
5.3.2 评价周期及中长期绩效评价重点 |
5.3.3 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衔接 |
5.4 本章小结 |
6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及实证分析 |
6.1 绩效评价指标的初步筛选 |
6.1.1 反映国有资本流动性的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
6.1.2 反映国有资本增值能力的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
6.1.3 反映国有资本防风险能力的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
6.1.4 其它政策绩效评价指标 |
6.2 核心评价指标的确立及实证分析 |
6.2.1 核心评价指标确立 |
6.2.2 国有资产资本化率的实证分析 |
6.2.3 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的实证分析 |
6.2.4 国有资产周转率的实证分析 |
6.3 实证结果比对分析及结论 |
6.3.1 核心评价指标实证结果比对分析 |
6.3.2 核心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 |
6.3.3 实证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配套措施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及绩效评价配套措施的完善 |
7.2.1 政策建议 |
7.2.2 绩效评价相关配套措施完善 |
7.3 研究展望 |
7.3.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
7.3.2 三维分类模型的指标权重与标准值区间设定 |
7.3.3 绩效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优化 |
7.3.4 “管资本”导向下分层分类的国有资本考核体系构建 |
附件1 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相关的政策脉络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基于现金流视角的Z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财务风险定义研究 |
1.3.2 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
1.3.3 加入现金流指标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
2.1 理论基础 |
2.1.1 财务风险预警理论 |
2.1.2 内部控制理论 |
2.1.3 风险价值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财务风险 |
2.2.2 财务风险预警 |
3 Z地产公司案例分析 |
3.1 Z地产公司的基本情况 |
3.1.1 发展历程 |
3.1.2 业务情况 |
3.2 Z地产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
3.2.1 筹资与投资风险分析 |
3.2.2 运营及盈利风险分析 |
3.3 Z地产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现状及问题 |
3.3.1 Z地产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现状 |
3.3.2 Z地产公司财务风险预警存在的问题 |
4 Z地产公司财务风险预警优化建议 |
4.1 完善财务风险信息收集系统 |
4.2 完善财务风险预警责任机制 |
4.3 采用基于现金流视角的多变量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
4.3.1 现金流量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盈利质量 |
4.3.2 现金流量更能代表企业的偿债能力 |
4.4 建立完备的风险对策库 |
5 基于现金流视角构建Z地产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
5.1 模型样本选择 |
5.2 模型现金流指标选择 |
5.2.1 偿债能力 |
5.2.2 盈利能力 |
5.2.3 发展能力 |
5.2.4 现金结构 |
5.3 Logistic模型构建 |
5.3.1 Logistic模型概述 |
5.3.2 相关性检验 |
5.3.3 因子分析法 |
5.3.4 Logistic回归结果 |
5.4 回代检验 |
5.5 Z地产公司预测效果检验 |
5.5.1 模型预测结果 |
5.5.2 各年预测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审计质量 |
2.1.2 内部控制 |
2.1.3 审计质量控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声誉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有效控制理论 |
3 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
3.1 A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3.1.1 组织框架 |
3.1.2 人员配置 |
3.1.3 经营现状 |
3.2 审计质量事前控制现状分析 |
3.2.1 业务承接模式及具体措施 |
3.2.2 审计计划设计要求及程序规范 |
3.3 审计质量事中控制现状分析 |
3.3.1 业务流程控制要求及执行情况 |
3.3.2 三级复核制度措施及执行情况 |
3.4 审计质量事后控制现状分析 |
3.4.1 底稿归档制度的落实情况 |
3.4.2 事后监督程序的执行情况 |
4 基于G-ANP评价法的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实证分析 |
4.1 设计原则 |
4.2 数据整理 |
4.3 基于G-ANP评价法的指标设计 |
4.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2 ANP模型设计 |
4.3.3 指标权重计算 |
4.4 基于G-ANP评价法的模型计算 |
4.4.1 模型运算 |
4.4.2 输出结果 |
4.5 评价结论 |
5 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审计质量事前控制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1 控制环境存在缺陷 |
5.1.2 风险评估程序难以执行 |
5.1.3 审计业务出现私有化现象 |
5.2 审计质量事中控制问题及原因分析 |
5.2.1 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 |
5.2.2 项目复核难以保持独立性 |
5.2.3 分所事中控制水平较低 |
5.3 审计质量事后控制问题及原因分析 |
5.3.1 事后监督制度未落实 |
5.3.2 应急管理制度缺失及原因分析 |
6 A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对策 |
6.1 事前控制阶段相关对策 |
6.1.1 改善事前审计环境 |
6.1.2 权衡客户优选与业务扩展的矛盾 |
6.1.3 建立客户分类管理机制 |
6.1.4 制定人员调配最优化方案 |
6.2 事中控制阶段相关对策 |
6.2.1 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过程监控 |
6.2.2 提高复核独立性 |
6.3 事后控制阶段相关对策 |
6.3.1 改进事后监控抽样方式 |
6.3.2 建立统一的事后评价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基于反熵增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优化研究 ——以心理资本为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路径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有关内部控制本质的研究 |
2.2 有关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 |
2.3 管理熵与内部控制关联性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4 评价模型设计 |
4.1 内控评价体系设计的逻辑基点 |
4.2 评价指标的筛选 |
4.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4 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5 评价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 |
5.1 公司基本情况 |
5.2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现状 |
5.3 M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应用 |
5.4 M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分析 |
5.5 M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改进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基于价值链的WT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价值链的概念及内容 |
2.1.1 价值链的概念 |
2.1.2 价值链的内容 |
2.2 增值型内部审计相关理论 |
2.2.1 增值型内部审计含义 |
2.2.2 增值型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区别 |
2.2.3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机制 |
第3章 WT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问题 |
3.1 WT公司简介 |
3.2 WT公司内部审计情况介绍 |
3.2.1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
3.2.2 内部审计制度 |
3.2.3 内部审计业务开展情况 |
3.3 WT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3.3.1 内部审计模式陈旧 |
3.3.2 内部审计趋于边缘化 |
3.3.3 内部审计脱离价值链 |
3.3.4 内部审计队伍建设落后 |
第4章 基于价值链构建WT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框架 |
4.1 WT公司实施基于价值链的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动因分析 |
4.1.1 两权分离 |
4.1.2 竞争与风险 |
4.1.3 职能强化 |
4.2 WT公司价值链分析 |
4.3 WT公司基于价值链的增值型内部审计框架构建原则及框架 |
4.3.1 构建原则 |
4.3.2 基于价值链的增值型内部审计框架 |
4.4 WT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要素 |
4.4.1 审计对象 |
4.4.2 审计内容 |
4.4.3 审计技术 |
4.5 基于价值链的WT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实施方案 |
4.5.1 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增值型内部审计实施方案 |
4.5.2 生产环节增值型内部审计实施方案 |
4.5.3 风险管理活动增值型内部审计实施方案 |
第5章 基于价值链的WT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价值链管理 |
5.2 强化风险管理 |
5.3 重视人才引进及培训 |
5.4 加强后续审计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中国成立以来民生财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民生财政的基本概述 |
2.1 民生财政的基本含义 |
2.1.1 民生 |
2.1.2 民生财政 |
2.1.3 民生财政与公共财政的关系 |
2.2 民生财政的基本特征 |
2.2.1 发展性 |
2.2.2 协调性 |
2.2.3 共享性 |
2.3 民生财政的实践指向 |
2.3.1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2.3.2 改善和保障民生水平 |
2.3.3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
第3章 民生财政的相关理论溯源 |
3.1 马克思关于民生财政的相关思想 |
3.1.1 对资本主义财政的批判之维 |
3.1.2 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构建之维 |
3.2 中国传统民生财政思想之源 |
3.2.1 富民思想中的民生财政意蕴 |
3.2.2 民生主义中财政取给于民的思想 |
3.3 民生财政的国外理论溯源 |
3.3.1 古典政治经济学政府职能决定财政支出的思想 |
3.3.2 福利经济学社会福利均等化的思想 |
3.3.3 公共产品理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思想 |
第4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生财政的发展进程 |
4.1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民生财政(1949 年—1978 年) |
4.1.1 “吃饭穿衣”型的民生财政 |
4.1.2 基本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 |
4.1.3 以计划统筹的方式构建民生财政 |
4.2 改革开放后到全面深化改革前的民生财政(1978年—2012年) |
4.2.1 “温饱—小康”型的民生财政 |
4.2.2 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
4.2.3 以体制改革的方式构建民生财政 |
4.3 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的民生财政(2012 年—至今) |
4.3.1 “美好生活”型的民生财政 |
4.3.2 全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
4.3.3 以共享发展的方式构建民生财政 |
第5章 民生财政存在的问题 |
5.1 民生财政占比不足 |
5.1.1 民生财政总量支出不足 |
5.1.2 民生财政各项支出不足 |
5.1.3 人均民生财政支出不足 |
5.2 民生财政资金配置不平衡 |
5.2.1 城乡间民生财政不平衡 |
5.2.2 区域间民生财政不平衡 |
5.2.3 中央和地方民生财政不平衡 |
5.3 民生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
5.3.1 民生财政资金使用规范性不够 |
5.3.2 民生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不高 |
第6章 民生财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6.1 传统发展理念制约民生财政的发展 |
6.1.1 “经济优先发展”导致民生财政占比较小 |
6.1.2 “区域优先发展”造成民生财政区域间发展失衡 |
6.2 财政管理制度缺乏民生财政的内容 |
6.2.1 预算编制结合民生需求不足 |
6.2.2 监督制度规范民生资金力度不够 |
6.2.3 绩效评价衡量民生财政实用效度不够准确 |
6.3 体制的局限性约束民生财政发挥优势 |
6.3.1 经济转轨导致民生领域政府职能错位 |
6.3.2 财政分权加重地方民生财政负担 |
6.3.3 城乡二元结构加剧城乡民生财政发展不平衡 |
第7章 完善新时代民生财政的实践路径 |
7.1 建立科学的民生财政支出结构 |
7.1.1 优化教育支出的三级结构 |
7.1.2 拓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覆盖面 |
7.1.3 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 |
7.1.4 规范保障性住房支出机制 |
7.1.5 发挥市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
7.2 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民生财政 |
7.2.1 全民共享促进民生财政均衡发展 |
7.2.2 全面共享指导民生财政平衡发展 |
7.2.3 共建共享推动民生和经济协调发展 |
7.2.4 渐进共享确保民生财政有序发展 |
7.3 加强以民生财政为内容的制度建设 |
7.3.1 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预算制度 |
7.3.2 健全规范的民生财政监督机制 |
7.3.3 完善科学的支出绩效评价机制 |
7.4 推进以民生共享为目标的体制改革 |
7.4.1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7.4.2 明确政府间财权和事权 |
7.4.3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供应商视角的僵尸企业溢出效应传导机制与控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僵尸企业文献综述 |
2.1.1 僵尸企业的识别方法 |
2.1.2 僵尸企业的退出路径 |
2.1.3 僵尸企业的负外部性影响 |
2.1.4 僵尸企业的内在成因 |
2.1.5 僵尸企业的预警体系 |
2.2 供应链溢出效应文献综述 |
2.2.1 企业绩效的供应链溢出效应 |
2.2.2 企业困境的供应链溢出效应 |
2.2.3 企业破产的供应链溢出效应 |
2.3 供应链风险的控制体系文献综述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供应链僵尸企业溢出效应传导机制与控制体系框架模型 |
3.1 供应链僵尸企业溢出效应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 |
3.1.1 供应链僵尸企业溢出效应传导的概念框架 |
3.1.2 供应链僵尸企业溢出效应传导因子 |
3.1.3 供应链僵尸企业溢出效应传导载体 |
3.1.4 供应链僵尸企业溢出效应传导宿主 |
3.1.5 供应链僵尸企业溢出效应传导机制 |
3.2 供应链僵尸企业溢出效应控制体系的理论分析 |
3.2.1 供应链僵尸企业溢出效应控制体系的概念 |
3.2.2 供应链僵尸企业溢出效应控制体系的框架模型 |
第4章 基于供应商视角的僵尸企业溢出效应综合评价 |
4.1 评价对象及方法 |
4.1.1 评价对象 |
4.1.2 评价方法 |
4.2 建立评价模型 |
4.3 确定评价指标 |
4.3.1 僵尸企业溢出效应传导因子评价指标 |
4.3.2 僵尸企业溢出效应传导载体评价指标 |
4.3.3 僵尸企业溢出效应传导宿主评价指标 |
4.4 指标初筛 |
4.5 基于供应商视角的僵尸企业溢出效应评价体系 |
4.6 基于AHP法计算指标权重 |
4.6.1 建立判断矩阵 |
4.6.2 一致性检验 |
4.6.3 建立因素集 |
4.7 运用FCE设定评语 |
4.8 联立AHP-FCE综合评判僵尸企业对供应商产生的溢出效应影响 |
第5章 基于供应商视角的僵尸企业溢出效应预警体系与应对策略 |
5.1 基于供应商视角的僵尸企业溢出效应预警体系 |
5.2 基于供应商视角的僵尸企业溢出效应防范措施 |
5.2.1 溢出效应传导因子层控制措施 |
5.2.2 溢出效应传导载体层控制措施 |
5.2.3 溢出效应传导宿主层控制措施 |
第6章 案例分析 |
6.1 公司简介 |
6.2 供应链僵尸企业溢出效应传导综合评价流程 |
6.2.1 计算指标权重 |
6.2.2 基于供应商视角的僵尸企业溢出效应传导结果的综合评判 |
6.3 具体应用 |
研究结论与研究启示 |
研究结论 |
研究启示 |
供应商企业层面 |
政府层面 |
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Y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贡献与不足 |
1.4.1 研究贡献 |
1.4.2 研究不足 |
2 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概述 |
2.1 共享服务中心概述 |
2.1.1 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和特征 |
2.1.2 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历程 |
2.2 会计师事务所构建共享服务中心的动因 |
2.2.1 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控制要求 |
2.2.2 会计师事务所转型的必然要求 |
2.2.3 会计师事务所成本控制要求 |
2.3 会计师事务所构建共享服务中心的目标和原则 |
2.3.1 构建共享服务中心的目标 |
2.3.2 构建共享服务中心的原则 |
2.4 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的适用范围与业务选择 |
2.4.1 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的适用范围 |
2.4.2 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选择 |
3 Y会计师事务所现有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Y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
3.2 Y会计师事务所现有管理模式 |
3.2.1 财务垂直化授权管理 |
3.2.2 各业务单元分散管理 |
3.3 Y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
3.3.1 人员和机构冗余,成本较高 |
3.3.2 总体审计业务风险难以管控 |
3.3.3 财务成本核算可靠性不足 |
3.3.4 服务满意度较低 |
4 Y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思路及方案 |
4.1 Y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
4.1.1 技术的可行性 |
4.1.2 业务流程优化的可行性 |
4.1.3 组织支持的可行性 |
4.1.4 成本效益的可行性 |
4.2 Y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思路和实施主体分析 |
4.2.1 Y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思路 |
4.2.2 Y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实施主体分析 |
4.3 Y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构建内容框架 |
4.3.1 Y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目标 |
4.3.2 Y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组织框架与人员配置 |
4.3.3 Y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信息系统构架 |
4.3.4 Y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构建进程 |
4.3.5 Y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选址分析 |
4.4 Y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共享服务流程再造 |
4.4.1 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流程再造 |
4.4.2 财务报销流程再造 |
4.4.3 人员招聘流程再造 |
5 Y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预期成效和困难 |
5.1 Y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预期成效 |
5.1.1 精简机构,提高运营效率 |
5.1.2 加强内控和风险管理,提升集中管控能力 |
5.1.3 规范核算,提升财务成本核算可靠性 |
5.1.4 提升服务满意度 |
5.2 Y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预期困难 |
5.2.1 组织架构重整带来的冲击 |
5.2.2 财务部门和人员面临转型 |
5.2.3 信息技术平台建设不到位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环境审计理论结构要素及其构建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多模型决策方法研究[D]. 王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研究[D]. 韩慧.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9)
- [3]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D]. 宋韶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4]基于现金流视角的Z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问题研究[D]. 贾国斌.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D]. 许彻.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反熵增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优化研究 ——以心理资本为路径[D]. 吴晓雪.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基于价值链的WT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D]. 傅晓宇.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8]新中国成立以来民生财政研究[D]. 刘薇. 吉林大学, 2019(02)
- [9]基于供应商视角的僵尸企业溢出效应传导机制与控制体系研究[D]. 史国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10]Y会计师事务所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D]. 邱晟.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2)
标签:内部控制论文; 绩效评价论文;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绩效指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