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经济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对策

黄土高原经济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对策

一、黄土高原经济植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孙培哲[1](2021)在《基于乡村旅游背景下的水库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西下庄水库湿地景观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湿地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为众多动物的生存提供了栖息地,也是人类生命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发源地。我国是世界上湿地面积位列第四的国家,湿地种类丰富,数量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湿地生态环境遇到了湿地面积缩减、湿地生态作用衰减等问题。于此同时,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与乡村旅游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水库型湿地以水库为基础,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然而当今水库的建设中存在“重水利、轻景观”的问题,对水库建设大多单纯停留在其水利生产功能的层面,对其景观资源的价值不够重视。在研究水库型湿地景观特征及其类型,分析国内外水库型湿地景观案例的基础上,针对山西下庄水库湿地及其周边景观资源,运用生态旅游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反规划设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美学理论,分析下庄水库周边景观现状,挖掘景观资源,研究景观与水库型湿地产业之间的关系,最终,科学地将下庄水库周边景观资源与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相结合,使其成为当地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重要动力。经过对下庄水库湿地景观设计与提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系统研究了水库型湿地的相关理论及其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出黄土高原水库型湿地景观的设计策略如下:(1)水位变化下的水库型湿地可采用阶梯式挡土墙种植台、亲水廊桥、水生植物群落三者结合的方法设计驳岸。(2)水库型湿地的植被生态修复首先要保证水源、土壤、空气不受污染,植物种类选择因地区气候而异,推荐选择的植物有荷花、茭白、菖蒲、旱伞草、茨菰、芦苇、白茅等。(3)在规划设计中,水库型湿地景区周边距离0.5公里内的村落,可进行观光旅游、康养健身、农耕体验等方面的开发;距离湿地0.5公里至2.5公里的村落,可进行发展餐饮娱乐、旅居住宿产业的开发;距离水库型湿地2.5公里到5公里的村落可利用其基础设施补充水库湿地景区的不足,如医疗、消防、服务等,还可设置特色农产品批发销售网点,和景区的线上推广中心。(4)水库湿地周边的梯田大地景观在营造中可加入“人”与“人的活动”,赋予梯田景观生命力,共同塑造出更生动优美的梯田耕作画面。(5)水库型湿地景区的文化景观建设应从提炼代表性文化元素符号入手,将其合理融入到园区道路、广场、铺装、标识指示牌等处,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氛围。(2)通过对下庄水库湿地设计实践研究,下庄水库湿地景区划分为管理服务区、湿地公园区、湿地保育区、森林景观区、梯田景观区,能够满足景区综合服务管理、游人聚集疏散、湿地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森林康养健身、餐饮娱乐、农事体验旅游的功能。运用研究得出的设计策略和设计原则对场地内的道路结构、湿地公园、弹性景观、梯田与大地景观进行规划设计。

索南邓登[2](2020)在《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藏医药学及其产业强劲发展,有限的藏药材资源以惊人的速度被消耗,越来越多的藏药材面临濒临灭绝的严峻现状。开展野生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的濒危状况研究并进行系统管理,是藏医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论文以野生濒危藏药材掌裂兰植物为典型案例,沿着―致危因素识别-濒危资源评价-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路径,采用文献梳理、理论研究、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掌裂兰植物致危因素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了濒危藏药生态适宜平衡模型,以此为基础,构建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影响濒危藏药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路径模型。论文主要工作包括:第一,针对藏药资源的自然致危因素和适宜性问题,对青藏高原区域内掌裂兰分布点和样地进行生境特征、植物区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种间关系等调查。研究发现,掌裂兰具有种群规模小、个体数量少、地理分布狭窄,喜潮湿环境,抗寒旱能力弱等特征。提取掌裂兰分布区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发现青海省内掌裂兰适宜区总面积达30 700km2,其中河南县、泽库县、久治县和班玛县为主要适宜地,面积约为12 454 km2。构建了生态适宜面积平衡模型,为中藏药产业发展和规划种植奠定了基础,对藏药资源调查和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手段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二,针对掌裂兰致危性的人为因素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全面分析青海、西藏、甘肃等地主要医疗机构资源的需求状况,提出保护意识淡薄、过度采挖、过度放牧、草地鼠害和旅游等活动为主要的致危因素。第三,依据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从濒危性、遗传多样性、植物价值、管理利用等方面,构建了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准则层指标、18个评价指标层和14个评价因素层。最后,基于致危自然及人为因素识别、评价体系、系统管理的过程对可持续利用能力提升的研究假设,通过353份调查问卷,使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关键因素和作用路径,提出应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加强濒危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生境调查,开展适宜种植区和规范化人工种植,建立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濒危藏药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与市场监管。以政府为治理主体,对致危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是解决濒危藏药资源危机的路径。本文针对构建濒危藏药资源综合治理体系,提升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治理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杨建辉[3](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林琳[4](2018)在《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文中认为广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指出我国“不平衡”发展问题在地区间和城乡间表现最为明显。粤西是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因此在当代背景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广泛的代表性。粤西地理位置不利、交通不便;村落的优势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了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和社会组织的衰落;欠发达的经济发展也是粤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乡村景观也相对缺乏特色,导致旅游业发展较差。同时,在转型背景的影响下,根植于过去地方生态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正在走向趋同与异化。由于对传统聚落空间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建设性大破坏”日益严重,传统聚落的整体“空调效应”削弱,曾经统一而丰富的聚落空间形态转向机械和单调,居住景观倾向于城市化而丧失了乡村特征,缺乏交往活动场所导致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及界面单一化,这些都说明了乡村聚落整体空间结构的当代发展已经脱离了生产生活实际。此外,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改善人居环境缺乏具体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指导,如何在当代转型背景下实现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以及背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迫切而严峻的问题。由于当代转型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提升存在着技术缺失,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旨在改善粤西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普通乡村环境。本研究对村落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理解,结合当代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在于理解聚落空间本身演变的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尤其与地方自然生态及人文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特征,探讨乡村聚落空间因地制宜的决策,从宏观到微观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乡村聚落既有格局、建筑及周边乡土景观的优化,是在既有空间格局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强调与聚落空间相关的多因素协调与统一。通过对系统方法的梳理,力图协调“传承”与“变革”之间的关系,注重环境提升方法策略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整体性,并实现乡村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和充分发展。论文的研究从对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特征分析入手,证明聚落空间营造特征反映了其背后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地理气候特征。然后总结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策略。通过对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的分析,明确乡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交通方式的改进是影响当代聚落空间形态转变的三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粤西地区区域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目前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构成的合理性、乡村对传统性的存留、乡村对现代性的勾连以及乡村外部支援力的增强是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进一步研究推导出基于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的合理性。接下来以建筑学科的人居环境研究为主线,基于传统的可持续经验转化,本研究将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分解为宏观区域聚落系统、中观聚落整体尺度、微观建筑单体尺度三个层级,结合大量案例与规划实践进行分析,对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提升理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对环境提升的方法和策略从个案提升至一般规律。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空间秩序与使用功能的统一,传统民居及乡村景观符合当时当地的需求,其真正价值在于蕴含于营造智慧中的通用理念和原则,对于聚落空间的设计以全局角度来进行考虑,才能保证整个乡村聚落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聚落的各项功能圆满完成。当代乡村地域价值传承的关键,应当是继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这与当代强调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兼容的。传统聚落在营建、使用甚至消亡的过程中,通过综合的安排组织,使之具备低能耗、宜居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生态适应性机制;从生活出发,了解核心需求、面对现实状况、挖掘市场动力,给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宽容公平的环境,为村民提供足够自由的选择,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文化适应性机制。对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任何因循创新和功能更迭,都应当嵌入和适应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的环境体系。鉴于当前经济社会背景已经开始从大规模物质建设逐渐转向综合社会治理,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具体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鼓励城乡各方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聚落空间的优化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措施,通过导向和示范项目引导带动,保持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最终通过改善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促进粤西地区经济、生态、文化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方松林[5](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郭伟[6](2014)在《沙棘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以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为例》文中提出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拥有25004000万年的悠久历史,生长在盐碱瘠薄的环境中,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特性,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利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等,沙棘品种的开发利用给食品、医疗、科研等方面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沙棘除了具有广泛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外,天然沙棘植物资源的观赏也对旅游开发建设起到促进的作用。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全面开展对沙棘的研发和开发利用,1995年和1999年分别由中国、俄罗斯、加拿大、瑞典等多个国家,建立了国际沙棘协调委员会和国际沙棘协会,国际之间的互助与交流如日方升。在沙棘饮料研发方面,已生产出沙棘果汁、沙棘油、沙棘茶、沙棘酒等多个品种,这些品种在市场上占据较好的势头,随着沙棘系列产品的不断开发与发展,国际市场之间的的合作日益活跃,沙棘“热”已逐渐沸腾起来。沙棘的开发利用建设呈现出潜力大、发展好的趋势。乌什县天然的沙棘植物资源,经相关科研人员的提炼和配方,已酿制成了沙棘食品、果汁、沙棘酒等产品。医学研究证明,沙棘具有具有伤口愈合、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肿瘤,以及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经常饮沙棘果汁、沙棘茶沙棘酒等对人体有很大的益处。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访问、文献查阅和案例研究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对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天然沙棘林资源的地理分布、资源现状、资源保护、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开发前景、开发对策等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发现其主要问题在于人们对野生沙棘资源的保护思想认识不够、开发利用的综合性缺乏、沙棘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明显、沙棘产业化运作单一、沙棘林景观对外旅游以及天然沙棘林植被的生态环境不够完善。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有针对地提出沙棘开发利用对策,为乌什县沙棘产业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刘洁[7](2014)在《黄河壶口地质遗迹特征及瀑布形成演化研究》文中提出黄河壶口瀑布和十里龙槽景观独特,是世界级地质遗迹,具有国际对比和区域对比地质意义。对壶口瀑布地质遗迹的成因和演化进行科学研究,是地质公园的核心科学问题,对促进河流地貌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河壶口地质遗迹的科学研究考虑区域自然景观的整体性、地质遗迹景观的完整性,将黄河两岸行政管理的人为分割统一起来,揭示黄河壶口区域地质遗迹景观特征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前人研究集中在壶口瀑布的旅游景观特征、旅游资源或地质遗迹评价及开发与保护、旅游管理与发展等方面,对壶口瀑布的溯源侵蚀速度进行测算,对瀑布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定性分析。但是大多采用传统方法,对壶口瀑布成因与演化过程的定量分析不足,对具有自然景观完整性的地质遗迹缺乏整体性研究。本研究做出以下成果:(1)在分析黄河壶口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研究了黄河壶口地质遗迹景观的类型、特征,并进行价值评价。壶口瀑布、十里龙槽为世界级的地质遗迹景观。(2)分别从颜色、形态季节变化、落差变化、侵蚀动能变化4个方面分析了黄河壶口瀑布的景观特征。(3)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及十里龙槽的形成有4方面条件:水平岩层软硬相间的岩性条件,节理发育的构造条件,携沙流水侵蚀作用和冰凌作用。(4)揭示壶口瀑布的成因机制,测算壶口瀑布溯源侵蚀速率:通过对地形图及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处理,确定壶口瀑布在不同时期所在的具体位置,2004~2010年,壶口瀑布的空间位移量为9.24m,6年间的年位移量为1.42m/a。比较三期数据变化情况,1972~2004年间瀑布平均年位移量较大(2.01m/a),而2004~2010年间瀑布平均年位移量较小(1.42m/a),分析年位移量减小情况可能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所致近年降水量偏少,故水力冲刷侵蚀作用减弱;另一种原因是,因跨年份时间间隔较小,在此期间瀑布后壁及周围河床基岩整体节理崩塌现象发生较少,故未显现出大规模后退位移。(5)揭示了壶口瀑布自形成以来4000年间的溯源侵蚀速率变化规律——水量逐渐变小,溯源侵蚀速度逐渐变慢。(6)壶口瀑布已成为世界上溯源侵蚀最大、后退最快的瀑布。目前壶口瀑布正处于青壮年期,今后将会形成缓坡,气势大减,并最终消亡。

张军辉[8](2013)在《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野生药材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分布的非人工种植、圈养或养殖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本文中,药材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药(草药)和民族药。我国药材资源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诞生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医学名着。不仅中药资源源远流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壮医药等。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其中许多着名的地道中药材在全国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药材需求量大,乱砍滥伐、盗猎现象严重,资源生境破坏,群众保护药材资源意识薄弱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的药材资源呈现出减少和枯竭的态势,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医药资源迫在眉睫。保护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有利于保持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维持自身民族特色;有利于发展中药和民族医药产业、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利于再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及法律保护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在立法、执法、守法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基础,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在界定野生药材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分类、历史沿革及重要性。结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中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第二章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角度介绍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实证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文山自治州的调研,分析该地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第四章对涉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国际条约及有关国家的做法进行介绍,提出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第五章就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建议;第六章是结语。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全面梳理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资源保护及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在梳理国内和西部民族地区药材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比较研究国际有关条约、国外有关立法和体制在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差异,为西部地区完善立法提供借鉴;专题调研,选取一个省区内某个典型地区进行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调研,分析其有益经验及需要改进之处。本文力图实现的创新之处:一是选题的创新,论文首次从法学角度出发研究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问题。二是研究范围的创新,首次全面关注西部12省区市的野生药材资源及保护状况。本文结合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全面介绍了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分布及保护状况。在中药资源外,本文还关注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对其历史沿革、药材资源以及与中药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论文以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基础,在关注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守法等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在立法中,提出要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对全部野生药材资源和各个管理环节进行规范;要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立法权,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要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发挥非正式制度的支撑作用。在执法层面,建议实行保护管理部门垂直管理,引入环境非强制行政行为。在守法层面,建议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探索环境公益诉讼,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

赵如浪[9](2011)在《黄土高原春玉米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环境与生物学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旱作农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传统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翻动次数过多,致使耕地质量下降、生产成本增加,并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通过改变耕作模式来改变农田生态环境,降低农业生产导致的水土流失,提高旱地农业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强旱地农田土壤对外界不良环境侵蚀影响的抵抗力,探索黄土高原地区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为黄土高原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建立以及选择合理的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2006-2010年通过大田连续定位试验,在了解了农机和杂草防除等整套农艺操作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础上,设置了保护性耕作(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和传统耕作(CT)3种生产上易于操作的耕作模式,通过研究不同耕作模式对春玉米生长发育时期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养分动态效应、土壤物理特性变化、土壤微环境特性以及农田生物学效应变化情况,探讨黄土高原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农田土壤环境和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5年的连续定位试验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提高了黄土高原干旱阶段春玉米农田(播前、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0-200cm土壤含水量,春玉米全生育时期土壤储水量明显高于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和传统耕作处理,土壤储水量较传统耕作高出43.66-96.71mm。(2)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显着降低了春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乳熟期土壤容重,下降幅度最高达10%以上。不同土层深度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温度变化均为单峰曲线,每日土壤温度最高值均出现在14:00-16:00。与传统耕作相比,春玉米播后地面以下5cm和10cm,保护性耕作处理日平均温度分别高出7.02℃和14.7℃,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地面以下5cm,传统耕作处理土壤温度较保护性耕作高出5.3℃和2.6℃,乳熟期保护性耕作0-25cm土壤日平均温度较传统耕作高出2.09℃。保护性耕作处理下0-30 cm土壤深度团聚体的组成和分布显着优于传统耕作处理,免耕+秸秆还田处理下,0-10、10-20和20-30 cm土层,粒径>0.25 mm与粒径>2 mm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百分含量最高,保护性耕作处理与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处理和传统耕作处理间差异显着(P<0.05),保护性耕作能显着提高土壤团聚体MWD值。(3)保护性耕作对春玉米全生育时期耕层(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显着高于传统耕作,增加幅度在14.81%-38.37%之间;保护性耕作提高了春玉米大喇叭口期0-40cm深度土壤速效磷含量,较传统耕作处理增幅高达90.94%,春玉米收获后0-20cm保护性耕作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显着高于其它两个处理,较传统耕作增加了10.27%;保护性耕作显着提高了春玉米乳熟期土壤速效钾含量,而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处理在春玉米播前、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收获后0-20cm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传统耕作增加明显;保护性耕作增加了春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乳熟期和收获后0-20cm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幅在11.05%-24.05%间。(4)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处理均具有提高农田土壤酶活性的作用,其中,春玉米全生育时期0-20cm保护性耕作土壤脲酶活性显着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和传统耕作处理;保护性耕作技术显着增加了玉米拔节期和乳熟期0-20cm土壤蔗糖酶活性;保护性耕作提高了春玉米播前、拔节期、乳熟期和收获后0-20cm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且处理间差异达(P<0.05)水平;保护性耕作处理下农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明显,播前至乳熟期均较传统耕作显着;且能显着提高春玉米大喇叭口期和乳熟期20-40cm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保护性耕作处理下春玉米播前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表层0-5cm含量最高,较传统耕作处理高出54.92%;保护性耕作收获后0-5cm和5-10cm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较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和传统耕作最高增幅分别达20.99%和51.80%。春玉米播前0-5cm和5-10cm,保护性耕作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较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和传统耕作高,收获后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与播前相比,收获后各土层各处理分增幅均在20%以上,最高减幅达40.15%。(5)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处理下春玉米在各关键生育时期次生根条数、株高、茎粗、穗位叶面积值和农田生物量积累均较多,保护性耕作+植保防治处理下春玉米各生育时期均以保护性耕作处理下的BJG处理最高。耕作模式和植保防护措施对春玉米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构成指标影响较大,BJG和CC处理与BO、CO穗长差异达(P<0.01)极显着水平,保护性耕作下各处理间穗粒数和千粒重间差达异极显着水平。保护性耕作增产明显,平均春玉米单株和大田产量增产幅度均高达25.31%,BJG处理下春玉米单株和大田产量较BO和CO增产幅度分别达36.17%和41.48%。

郝文芳[10](2010)在《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恢复演替的生态学过程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研究撂荒地恢复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及生态位演变,结合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动态的变化,分析撂荒地恢复演替的规律及土壤质量对植被恢复的响应,探索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而分析植被恢复的机理。主要结论如下:①撂荒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动态特征在整个演替阶段,植物群落以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s)为主,其次为单子叶植物(Monocotyledons),再次为裸子植物(Gymnosperm)和蕨类植物(Pteridophyte)。研究区大类群结构相对简单,植物类群相对少。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的物种在研究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大。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hurica)、长芒草(Stipa bungeana)、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贯穿演替的始终,它们在群落演替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群落的稳定性有重要的价值。撂荒演替优势种更替出现反复,群落的演替有趋同效应。物种的生活型是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半灌木和小灌木占据一定的比例,灌木和乔木占比例很少。生活型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繁殖对策上,1-2年生的草本植物,其生活史对策以r-对策为主,多年生草本、半灌木和灌木,生活史对策上倾向于k-对策。群落的数量特征随着演替时间的延长呈现增加的趋势,生物量随着撂荒时间的延长呈现减少的趋势。地下生物量主要集中在0-60cm土层,100cm以下为零。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根系生物量逐渐减少。群落丰富度随撂荒时间的延长变化幅度较小;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表明撂荒演替使物种相对集中,撂荒演替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增加;撂荒初期群落的优势度较大,随着植被恢复演替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在撂荒演替过程中,群落中物种分布均匀,优势种的地位不突出;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撂荒时间的延长,群落的稳定性呈现增加的趋势;群落的Peilou均匀度指数表明前期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群落的多样性逐渐增大,并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后期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在演替过程中,虽然前期和后期的时间相隔较长,群落的微生境被隔离了,但是群落中物种被隔离的程度却不很明显。②撂荒地土壤性质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在垂直剖面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土壤含水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立地间土壤含水量从大到小的趋势是: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土壤含水量的月变化受诸多因素的限制,没有统一的规律。土壤含水量的年际动态趋势表明,撂荒演替没有使土壤含水量恢复。本研究中土壤含水量的年际间、月变化、立地间以及土层间的变化规律不尽一致,但是总的趋势是撂荒演替过程中,土壤水分的恢复效果不甚明显。撂荒演替使得土壤的容重变小。土壤养分的变化主要集中在表层,深层变化微弱,上层养分含量大于下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碳含量在撂荒初期的群落里比较高,随着弃耕时间的延长其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各样地土壤养分的绝对增加量比较少。随着撂荒地演替时间的延长,土壤微生物碳、微生物氮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氮与全氮之比、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土壤代谢熵随着撂荒时间的延长呈现增大的趋势。在撂荒演替过程中,土壤尿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呈现跳跃式的变化。土壤微生物碳与有机碳之比的动态变化趋势表明:晚期土壤质量和前期相比有所退化,但并不是无限制的退化下去,而是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同时随着演替时间的延长,土壤微生物总数有趋于稳定的趋势。③撂荒演替的方向群落的数量特征、群落结构的动态分析表明:随着撂荒时间的延长,群落逐渐得到恢复。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大部分微生物学指标随着演替的进行,呈现增加的趋势。结合群落结构动态趋势、土壤性质等方面,初步总结出黄土丘陵区弃耕演替为进展演替。④撂荒演替植被恢复的机理大部分样地中生态位最宽的物种是优势种或者亚优势种,这些优势种在控制群落性质和环境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他们对资源环境利用较为充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各主要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尤其是优势种和亚优势种间重叠较多,这种重叠使得物种之间相互竞争,在竞争中为取得更多资源,群落必然朝着有利于资源利用的方向发展,导致了物种生态位的分化,这是弃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相互替代的主要驱动力,也是植被演替的生态学机理所在。植物群落演替过程,是植物群落与土壤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土壤性质影响优势种的拓殖和更替,植被的恢复又促进土壤的发展。在这个协同进展演替过程中,土壤性质的各指标所起的作用不同,土壤全氮、有机质、土壤呼吸量和碱性磷酸酶是影响撂荒地演替的关键因子,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土壤呼吸熵对植被恢复的作用也较强,这些指标是衡量土壤性质的主要指标。植物群落的演替是对其初始状态的异化过程,不但体现在种类组成和结构的改变上,也体现在环境的改变上,植物演替过程,是物种对土壤肥力不断适应和改造及不同物种在不同肥力梯度下相互竞争和替代的过程,土壤肥力是植物演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二、黄土高原经济植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高原经济植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乡村旅游背景下的水库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西下庄水库湿地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1.1.2 下庄水库丰富的湿地资源
        1.1.3 下庄水库湿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旅游
        2.1.2 湿地
        2.1.3 水库型湿地
        2.1.4 湿地景观
        2.1.5 水库型湿地景观
        2.1.6 弹性景观
    2.2 基础理论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反规划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生态旅游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2.3.2 水库型湿地景观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日本黑部水库
        3.1.1 项目概况
        3.1.2 景观设计分析
        3.1.3 借鉴意义
    3.2 胡佛大坝
        3.2.1 项目概况
        3.2.2 景观设计分析
        3.2.3 借鉴意义
    3.3 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
        3.3.1 项目概况
        3.3.2 景观设计分析
        3.3.3 借鉴意义
    3.4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3.4.1 项目概况
        3.4.2 景观设计分析
        3.4.3 借鉴意义
第四章 水库型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分析
    4.1 水库型湿地景观的特点
    4.2 水库型湿地景观提升设计策略
        4.2.1 水库型湿地景观与梯田大地景观结合的策略
        4.2.2 水库型湿地景观应对水位变化的策略
        4.2.3 水库型湿地景观植被生态修复的策略
        4.2.4 水库型湿地景观与周边村落结合的设计策略
        4.2.5 水库型湿地景观结合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4.2.6 水库型湿地景观与文化景观结合的策略
    4.3 水库型湿地景观提升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4.3.1 生态原则
        4.3.2 以人为本原则
        4.3.3 美学原则
        4.3.4 统筹原则
        4.3.5 经济原则
        4.3.6 安全原则
    4.4 水库型湿地景观设计负面清单
第五章 山西省隰县下庄水库型湿地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5.1 项目概况
        5.1.1 地理区位
        5.1.2 地形地貌
        5.1.3 气候水文条件
        5.1.4 植物资源
        5.1.5 经济人口
        5.1.6 水利工程历史
        5.1.7 文化旅游资源
    5.2 优劣势分析
        5.2.1 优势
        5.2.2 劣势
    5.3 下庄水库设计规划
        5.3.1 设计目标
        5.3.2 设计定位
    5.4 总体规划方案
        5.4.1 功能分区
        5.4.2 景观结构
        5.4.3 道路规划
        5.4.4 主要节点
        5.4.5 公共设施
        5.4.6 植物配植
    5.5 专项设计
        5.5.2 文化景观设计
        5.5.3 大地景观设计
        5.5.4 水位变化下的弹性景观设计
        5.5.5 公共设施设计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创新点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
        2.1.2 公共自然资源理论
        2.1.3 中药资源生态学理论
        2.1.4 风险管理过程研究
        2.1.5 计划行为概念及相关理论
        2.1.6 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分析
    2.2 研究综述
        2.2.1 中藏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2.2.2 濒危藏药资源灭绝风险等级
        2.2.3 濒危藏药资源管理现状
        2.2.4 濒危藏药资源立法与保护现状
第3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自然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3.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及濒危现状
        3.1.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
        3.1.2 濒危藏药掌裂兰研究现状
    3.2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3.2.1 濒危藏药植物区系分析
        3.2.2 濒危藏药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3.2.3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3.3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态适宜性区划分析
        3.3.1 濒危藏药掌裂兰适宜区
        3.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3.4 小结
    3.4 掌裂兰植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特征分析
        3.4.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分布区
        3.4.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4.3 结果与分析
        3.4.4 小结
    3.5 生境对掌裂兰致危因子分析
        3.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5.2 结果与分析
        3.5.3 小结
    3.6 气候、土壤与对掌裂兰适宜性分析
        3.6.1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论
        3.6.2 构建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模型
        3.6.3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模型问题分析
        3.6.4 结果与分析
        3.6.5 小结
第4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人为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4.1 开发利用对掌裂兰的致危因素分析
        4.1.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利用状况
        4.1.2 收录国家、省部级法规标准情况
        4.1.3 收录藏医药典籍情况
        4.1.4 濒危藏药掌裂兰的市场流通情况
    4.2 濒危藏药资源危机产生的人为因素分析
        4.2.1 濒危藏药资源保护行为认知分析
        4.2.2 长期过度采挖造成药用植物生境破坏
        4.2.3 长期过度放牧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生境退化
        4.2.4 草地鼠害对濒危藏药适生生境的破坏
        4.2.5 旅游活动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
    4.3 小结
第5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5.1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5.1.1 指标体系
        5.1.2 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
        5.1.3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4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价值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5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评价指标
        5.1.6 管理利用因素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7 评测说明
    5.2 权重分配及计算
        5.2.1 权重分配
        5.2.2 权重确定及计算
    5.3 综合评价结果
        5.3.1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系数评价结果
        5.3.2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系数评价结果
        5.3.3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系数评价结果
        5.3.4 野生濒危藏药管理利用系数评价结果
        5.3.5 各项准则层得分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路径分析
    6.1 路径假设和概念模型
        6.1.1 路径假设
        6.1.2 概念模型
    6.2 问卷设计和样本初测
        6.2.1 问卷设计
        6.2.2 样本数据预测
    6.3 正式问卷数据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2 信效度检验
        6.3.3 实证分析
        6.3.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6.4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优化路径
        6.4.1 利用动态监测系统,彻查濒危藏药资源量
        6.4.2 开展濒危藏药资源替代品研究
        6.4.3 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
        6.4.4 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
        6.4.5 公众参与濒危藏药资源保护
        6.4.6 加强立法,更新开发利用观念
        6.4.7 建立濒危藏药生态采集模式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达省份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需要指引
        1.1.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面临抉择
        1.1.3 建设性大破坏背景下需要乡村适宜发展的途径
        1.1.4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特殊性
    1.2 研究对象、尺度及视角选择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尺度
        1.2.3 研究视角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总结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基础调查研究概况
        1.6.1 主要研究地域范围
        1.6.2 聚落样本选择原则
        1.6.3 聚落样本调查概况
        1.6.4 其他资料来源
第二章 粤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2.1 聚落形成的背景
        2.1.1 自然背景
        2.1.2 社会背景
    2.2 乡村聚落整体空间形态构成
        2.2.1 聚落选址分布及外环境特征
        2.2.2 村域环境要素构成
        2.2.3 聚落空间肌理构成
    2.3 以渐进演化形成的乡村聚落地域化特征
        2.3.1 民系与聚落
        2.3.2 聚落空间特征与社会组织
    2.4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的可持续理念
        2.4.1 适应气候融合环境
        2.4.2 强调功能整体统筹
        2.4.3 就地取材节约能源
        2.4.4 兼容并蓄开放多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环境问题认知与解读
    3.1 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及阶段特征
        3.1.1 自然经济时期(1949 年以前)
        3.1.2 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时期(1949-1978)
        3.1.3 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时期(1978-1993)
        3.1.4 农村经济放缓及调整期(1993-2003)
        3.1.5 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2003 至今)
        3.1.6 阶段总结
    3.2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当代主要因素
        3.2.1 经济结构的变迁
        3.2.2 生活模式的转变
        3.2.3 交通组织的完善
    3.4 粤西区域现实问题
        3.4.1 地理位置无优势、交通不太便利
        3.4.2 经济发展缓慢、资金有限
        3.4.3 地处边缘,民系错综复杂,弱势文化遗存面临丧失
        3.4.4 乡村景观相对缺乏特色、旅游性弱
    3.5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整体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
        3.5.1 乡村既有资源
        3.5.2 乡村传统性的存留及自觉再造
        3.5.3 乡村与现代性的勾连及融合
        3.5.4 乡村外部支援力度的增强
    3.6 解决思路:基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粤西区域城乡系统的整体提升
    4.1 区域城乡整体发展演进模式分析
        4.1.1 “城——镇——村”的区域聚落系统历史溯源
        4.1.2 村镇聚合——自下而上推进城乡转型
        4.1.3 城镇辐射——自上而下推进城乡转型
        4.1.4 城中村——乡村性在城市的延续
    4.2 从极化到扁平化——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新趋势
    4.3 城镇化背景下聚落空心化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4.4 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4.4.1 梳理村镇空间体系,明确乡村合理定位
        4.4.2 确保对乡村资源的良性利用
        4.4.3 探索多样性的乡村发展路径
    4.5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目标
        4.5.1 综合发展治理
        4.5.2 保持“山水—田园—村落”的地域化生态格局
        4.5.3 以农村居民点社区为核心,恢复社区活力
    4.6 实现多重目标的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整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的环境提升
    5.1 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结构特征解读
        5.1.1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同质化特征
        5.1.2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异质化倾向
    5.2 聚落形态结构转变模式分类分析
        5.2.1 突变式模式
        5.2.2 多核心分散扩张式模式
        5.2.3 衰退式模式
        5.2.4 异址新旧村独立并行式模式
        5.2.5 模式总结与对比
    5.3 聚落尺度下的量化模拟分析
        5.3.1 量化分析工具介绍
        5.3.2 聚落组成模式的气候适应性
        5.3.3 聚落整体形态比较
        5.3.4 新旧组团形态对比
        5.3.5 量化模拟分析总结
    5.4 聚落空间特征分析与优化策略
        5.4.1 演化过程:传统自组织动态过程转向他组织规划模式
        5.4.2 聚落空间组织逻辑:逐渐失去对传统格局的遵循
        5.4.3 优化策略
    5.5 聚落空间环境提升模式
        5.5.1 聚落改建模式
        5.5.2 聚落扩展模式
        5.5.3 聚落重建模式
    5.6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
        5.6.1 传统街巷空间结构及功能
        5.6.2 当代街巷空间环境提升面临的问题
        5.6.3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5.7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
        5.7.1 村域边界结构及功能
        5.7.2 当代村域边界空间环境面临的问题
        5.7.3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环境提升
    6.1 居住建筑的原型、现型与转型
        6.1.1 宅院的基本原型——三间两廊
        6.1.2 传统民居模块组合平面拓展模式
        6.1.3 当代民居增殖与异化模式
        6.1.4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6.2 乡村聚落其他功能类型建筑
        6.2.1 公共建筑
        6.2.2 防御建筑
        6.2.3 生产建筑
    6.3 各类建筑的存续
    6.4 乡村建筑风貌特征
        6.4.1 建造材料特征
        6.4.2 装饰细节特征
    6.5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候适应性量化分析
        6.5.1 屋顶日照强度模拟
        6.5.2 外墙遮阳效果模拟
    6.6 建筑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6.6.1 主要原则
        6.6.2 传统建筑修缮及更新改造实践
        6.6.3 村镇公共建筑新建
        6.6.4 当代住宅建筑改造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空间环境提升路径措施总结
    7.1 乡村地域性的消解
    7.2 乡村地域价值再认识
        7.2.1 绝对价值:先天的原生态价值
        7.2.2 相对价值:当代城镇体系中的交互性价值
    7.2 乡村地域价值的当代传承
        7.2.1 关键:传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
        7.2.2 传统聚落生态价值传承
        7.2.3 传统聚落文化价值传承
    7.3 功能与空间整合的实施路径
        7.3.1 功能与空间秩序
        7.3.2 区域宏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3.3 聚落中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3.4 聚落微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4 乡村聚落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7.4.1 促进基于新乡村共同体社区的形成
        7.4.2 分阶段实施,以点带面促进聚落整体提升
        7.4.3 过程保留弹性、动态完善
    7.5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结论
    研究的创新点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致谢

(5)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2.2 人居环境理论
        2.2.1 人居环境释义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2.2.4 区域人居环境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循环经济理论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4 本章小结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4.2.1 先秦时期
        4.2.2 秦汉时期
        4.2.3 隋唐时期
        4.2.4 明清时期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4.3.5 水土流失严重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4.3.7 基础设施不全
        4.3.8 思想观念滞后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4.4 本章小结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5.1 自然环境要素
        5.1.1 地质地貌要素
        5.1.2 气候水文要素
        5.1.3 植被要素
        5.1.4 土壤要素
    5.2 经济技术要素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5.3 产业结构要素
        5.3.1 生态农业产业
        5.3.2 生态工业产业
        5.3.3 生态旅游产业
    5.4 社会文化要素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5.4.2 民俗风俗习惯
        5.4.3 庭院文化影响
    5.5 制度政策要素
        5.5.1 组织保障
        5.5.2 制度支撑
        5.5.3 体制保障
        5.5.4 公众参与
    5.6 本章小结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6.1 营建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以人为本原则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6.2 营建对策
        6.2.1 宏观层面
        6.2.2 中观层面
        6.2.3 微观层面
    6.3 本章小结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8.5.1 观念性参与
        8.5.2 组织性参与
        8.5.3 法规性参与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8.8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结论一
        9.1.2 结论二
        9.1.3 结论三
        9.1.4 结论四
        9.1.5 结论五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9.2.1 建议一
        9.2.2 建议二
        9.2.3 建议三
        9.2.4 建议四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6)沙棘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以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植物资源概述
    1.3 沙棘植物资源概述
    1.4 国内外沙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2章 乌什县天然沙棘林概况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天然沙棘林植物资源现状
    2.3 沙棘的繁殖方法及栽培管理技术
第3章 沙棘植物资源的保护
    3.1 保护的意义
    3.2 保护的措施
第4章 沙棘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4.1 沙棘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价值
    4.2 沙棘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3 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前景
    4.4 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第5章 结论和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黄河壶口地质遗迹特征及瀑布形成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瀑布研究进展
        1.2.1 黄河壶口瀑布研究进展
        1.2.2 壶口瀑布研究内容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本章小结
第2章 黄河壶口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与地理位置
        2.1.1 研究区范围的界定
        2.1.2 地理位置与交通
    2.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1 区域地质概况
        2.2.2 地貌
        2.2.3 河流水系
        2.2.4 气候
        2.2.5 植被
        2.2.6 动植物
        2.2.7 自然灾害
        2.2.8 旅游资源概况
    2.3 研究区经济发展概况
        2.3.1 山西省吉县经济发展概况
        2.3.2 陕西省宜川县经济发展概况
    本章小结
第3章 黄河壶口地质遗迹特征
    3.1 黄河壶口地区地质遗迹景观类型
        3.1.1 地层剖面大类
        3.1.2 地质构造大类
        3.1.3 地貌景观大类
        3.1.4 水体景观大类
        3.1.5 古生物大类
    3.2 黄河壶口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评价
        3.2.1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
        3.2.2 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等级评价
    3.3 壶口瀑布景观特征
        3.3.1 壶口瀑布颜色特征
        3.3.2 壶口瀑布形态季节变化特征
        3.3.3 壶口瀑布落差变化特征
        3.3.4 壶口瀑布侵蚀动能变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河壶口瀑布成因分析
    4.1 黄河壶口瀑布与十里龙槽形成的条件
        4.1.1 水平岩层
        4.1.2 岩性条件
        4.1.3 构造条件
        4.1.4 流水侵蚀作用
        4.1.5 冰凌作用
    4.2 壶口瀑布溯源侵蚀速率研究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2.3 研究结果
    本章小结
第5章 黄河壶口瀑布的演化
    5.1 壶口瀑布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
        5.1.1 地层
        5.1.2 区域地质构造
        5.1.3 区域地质发展史
    5.2 新构造运动对壶口瀑布景观的影响
        5.2.1 新构造运动与黄土地貌
        5.2.2 新构造运动与河流侵蚀基准面高度变化
    5.3 壶口瀑布的发育及演化分析
        5.3.1 壶口瀑布与鄂尔多斯地块的关系
        5.3.2 壶口瀑布与黄河的形成演化
        5.3.3 壶口瀑布与晋陕峡谷的形成演化
        5.3.4 壶口瀑布与孟门山的变迁
        5.3.5 壶口瀑布与黄土高原的形成演化
    5.4 壶口瀑布地貌演化过程
    本章小结
第6章 世界瀑布景观地质对比研究
    6.1 世界上着名瀑布
    6.2 瀑布研究地质对比
        6.2.1 发育的地质背景比较
        6.2.2 发育的岩性差异比较
        6.2.3 流量和流速的差异比较
        6.2.4 侵蚀过程和发育过程比较
        6.2.5 瀑布溯源侵蚀速度差异比较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7.2 存在问题
    7.3 进一步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概况
    第一节 野生药材资源概述
        1.1.1 野生药材资源的界定
        1.1.2 野生药材资源的特点
        1.1.3 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
        1.1.4 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沿革
        1.1.5 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1.2.1 中药资源普查及野生药材资源状况概述
        1.2.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分布
        1.2.3 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状况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现状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现状
        2.1.1 国家层面关于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2.1.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现状
        2.1.3 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2.1.4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执法现状
        2.2.1 执法依据欠完善
        2.2.2 执法部门权限划分不明确
        2.2.3 环保部门执法能力不足
        2.2.4 执法体制外制约因素较多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守法现状
        2.3.1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现状
        2.3.2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实证研究
    第一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现状
        3.1.1 文山州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3.1.2 文山州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
    第二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措施
        3.2.1 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3.2.2 促进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与执法
        3.2.3 探索实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
        3.2.4 多方筹措自然保护区管护资金
        3.2.5 开展野生药材资源产业科研攻关
        3.2.6 提高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第三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3.1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专门立法缺失
        3.3.2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职责交叉
        3.3.3 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比较突出
        3.3.4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困难较多
    第四节 文山州新一轮中药资源普查开展情况
第四章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借鉴
    第一节 国际条约中有关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规定
        4.1.1 生物多样性公约
        4.1.2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
        4.1.3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4.1.4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4.1.5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第二节 部分国家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措施
        4.2.1 美国
        4.2.2 欧盟
        4.2.3 澳大利亚
        4.2.4 印度
    第三节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
        4.3.1 详细阐述立法指导思想
        4.3.2 明确规定执行机构及其职责
        4.3.3 及时更新法律规定
        4.3.4 积极推进公众参与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完善
    第一节 健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5.1.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相关立法
        5.1.2 提高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质量
        5.1.3 突出自治立法特色
        5.1.4 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5.1.5 定期进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领域法律法规的清理
    第二节 强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法规的执法效果
        5.2.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的执法依据
        5.2.2 理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5.2.3 加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执法能力建设
        5.2.4 协调野生药材资源执法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第三节 促进公众守法及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参与
        5.3.1 加强宣传教育
        5.3.2 完善规章制度
        5.3.3 发展环保非政府组织
        5.3.4 探索环境公益诉讼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黄土高原春玉米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环境与生物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保护性耕作技术概述
        1.1.1 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内容
        1.1.2 国外保护性耕作研究概况
        1.1.3 国内保护性耕作研究概况
    1.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2.1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的影响
        1.2.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1.2.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肥力效应的影响
        1.2.4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环境特性的影响
        1.2.5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蓄水保墒效果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2.1.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2.2.2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储水量动态变化
    2.3 小结
第三章 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物理特性变化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概况
        3.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3.1.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3.1.4 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容重变化
        3.2.2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温度日变化
        3.2.3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团粒结构变化
    3.3 小结
第四章 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养分效应动态变化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区概况
        4.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4.1.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4.1.4 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4.2.2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4.2.3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动态变化
        4.2.4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4.3 小结
第五章 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量变化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区概况
        5.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5.1.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5.1.4 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研究
        5.2.2 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量动态变化研究
    5.3 小结
第六章 保护性耕作农田生物学效应变化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区概况
        6.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6.1.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6.1.4 分析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保护性耕作对玉米植株形态和生物学性状影响
        6.2.3 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1 不同耕作模式对春玉米田土壤蓄水保墒效果的影响
        7.1.2 不同耕作模式对春玉米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7.1.3 不同耕作模式对春玉米田土壤养分效应的影响
        7.1.4 不同耕作模式对春玉米田土壤微环境特性的影响
        7.1.5 保护性耕作对春玉米田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恢复演替的生态学过程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演替研究的发展史
        1.2.2 生态演替与植被恢复
        1.2.3 恢复生态学及其研究进展
        1.2.4 演替的理论与机制学说
        1.2.5 演替理论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应用
        1.2.6 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
        1.2.7 土壤性质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1.2.8 弃耕演替的恢复机理
    1.3 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撂荒地恢复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组成的变化
        2.1.2 撂荒地恢复演替过程中群落种类组成的时空演变
        2.1.3 撂荒地恢复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2.1.4 撂荒地恢复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的生态位演变
        2.1.5 撂荒地恢复演替过程中的土壤性质对植被自然恢复的响应
        2.1.6 撂荒演替与环境因子关系分析及其植被演替机理
    2.2 研究区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样地的选择及其群落调查
        2.3.2 土壤样品的采集
        2.3.3 测定方法
    2.4 数据分析与计算方法
        2.4.1 数据分析的软件
        2.4.2 群落的结构组成及其种类组成
        2.4.3 群落的多样性分析
        2.4.4 种群的生态位
    2.5 研究目标
        2.5.1 分析黄土丘陵区撂荒地恢复演替的生态学过程
        2.5.2 阐明黄土丘陵区撂荒地恢复演替的机理
第三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恢复演替群落的结构组成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的大类群组成
        3.2.2 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科的组成及其科的动态变化
        3.2.3 撂荒演替阶段群落中属和种的变化组成
        3.2.4 弃耕地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活型结构与生活史对策
        3.2.5 弃耕地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外貌季相
    3.3 本章讨论和结论
第四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群落种类组成的时空演变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群落演替过程优势种和亚优势种的更替与群落组成
        4.2.2 撂荒演替过程中几种主要乡土植物重要值的动态分析
        4.2.3 群落多度的变化
        4.2.4 群落盖度的变化
        4.2.5 物种频度的变化与群落的稳定性
        4.2.6 群落演替中物种高度的空间演变
        4.2.7 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量的变化
    4.3 本章讨论和结论
第五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群落演替多样性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群落的Patrick 丰富度指数
        5.2.2 群落的Simpson 多样性指数
        5.2.3 群落的Simpson 优势度指数
        5.2.4 群落的Shannon-Wiener 指数
        5.2.5 群落的Peilou 均匀度指数
        5.2.6 Whittaker 多样性指数
        5.2.7 Sorensenson 相似性系数
    5.3 本章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恢复演替的生态位演变
    6.1 引言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撂荒演替过程中种群的生态宽度分析
        6.2.2 撂荒演替过程中种群的生态重叠分析
    6.3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时空演变
    7.1 引言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安塞县2004 年至2007 年的月降雨量和年降雨量
        7.2.2 撂荒演替过程中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变化规律
        7.2.3 不同立地对撂荒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7.2.4 撂荒演替过程中土壤含水量的月变化
        7.2.5 撂荒演替过程中土壤含水量的年际动态规律
        7.2.6 撂荒演替过程中土壤容重随时间的动态规律
    7.3 本章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土壤化学性质的时空演变
    8.1 引言
    8.2 结果与分析
        8.2.1 阳坡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8.2.2 半阳坡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8.2.3 阴坡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8.2.4 半阴坡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8.2.5 峁顶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8.2.6 整个时间序列动态过程中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8.3 本章小结和讨论
第九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土壤微生物学性质的时空响应
    9.1 引言
    9.2 结果与分析
        9.2.1 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量时空分布的影响
        9.2.2 撂荒地土壤微生物碳/微生物氮的时空变化
        9.2.3 土壤微生物碳/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
        9.2.4 撂荒地土壤微生物氮/全氮的动态特征
        9.2.5 撂荒地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及其代谢商的时空动态
        9.2.6 撂荒地土壤酶对植被恢复的的时空响应
        9.2.7 土壤微生物区系随植被恢复的动态变化
    9.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撂荒演替过程中植被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10.1 引言
    10.2 结果与分析
        10.2.1 环境因子对撂荒演替的影响
        10.2.2 土壤物理性质对撂荒演替的影响
        10.2.3 土壤化学性质对撂荒演替的影响
        10.2.4 土壤微生物对对撂荒演替的影响
    10.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十一章 结论
    11.1 撂荒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
    11.2 撂荒地土壤性质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11.3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的方向
    11.4 植被演替与环境因子关系
    11.5 撂荒演替植被恢复的机理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样地所涉及的植物种类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黄土高原经济植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乡村旅游背景下的水库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西下庄水库湿地景观设计为例[D]. 孙培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D]. 索南邓登. 天津大学, 2020(01)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D]. 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5]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6]沙棘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以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为例[D]. 郭伟.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5)
  • [7]黄河壶口地质遗迹特征及瀑布形成演化研究[D]. 刘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4)
  • [8]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D]. 张军辉.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9]黄土高原春玉米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环境与生物学效应研究[D]. 赵如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10]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恢复演替的生态学过程及机理研究[D]. 郝文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黄土高原经济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