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卵磷脂的系统研发

大豆卵磷脂的系统研发

一、大豆磷脂的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林志灯[1](2021)在《磷脂对中华绒螯蟹脂代谢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磷脂是一类含磷酸基团的极性脂,例如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和磷脂酰胆碱(PC)。大量研究表明,饲料磷脂是各种水生动物的必需营养素,对它们的存活、生长、抗逆性、脂代谢以及卵巢的发育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磷脂重要的生理功能在甲壳动物中还未被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经济物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研究对象,利用组织学、营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较为系统地探究了饲料磷脂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抗氧化能力和脂代谢的影响以及对成蟹(雌蟹)脂代谢和卵黄发生的影响。首先,本研究使用3种具有代表性的磷脂源(大豆磷脂、蛋黄磷脂和磷虾油)探究了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和成蟹(雌蟹)的影响,为幼蟹和成蟹(雌蟹)筛选合适的磷脂源的同时,探讨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不同生长阶段影响的差异性。基于3种磷脂源在中华绒螯蟹幼蟹阶段降脂的共性,进一步设计试验探究饲料磷脂是否可以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高脂饲料的利用,同时使用大豆源磷脂酰胆碱(PC)纯品作为磷脂的代表对磷脂降脂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另外,本研究也对磷脂重塑反应进行了研究,探究其在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沉积中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不仅为磷脂在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而且也丰富了甲壳动物磷脂营养学的研究内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体成分、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体组成、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试验共设计了7组等氮(35%)等脂(8%)的饲料,包括1组对照组饲料(不添加磷脂)和6组试验组饲料(分别添加1%或3%水平的大豆磷脂、蛋黄磷脂或磷虾油),饲喂中华绒螯蟹幼蟹(0.26±0.01 g)8周。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磷脂显着提高了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其中添加3%的磷虾油具有最好的促生长效果。磷脂添加组幼蟹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着增加,而丙二醛(MDA)的含量显着减少。与磷脂缺乏组相比,全蟹总脂的含量以及肝胰腺中总脂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在磷脂添加组显着降低。另外,在所有处理中,3%磷虾油添加组肝胰腺中总脂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最低。肝胰腺脂肪酸的组成与饲料中脂肪酸的组成密切相关,尤其是C18:2n-6、C20:5n-3和C22:6n-3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饲料磷脂显着下调了脂肪合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肪酸去饱和酶9(Δ9 fad)和脂肪酸延长酶6(elovl6))和氧化(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和肉碱乙酰转移酶(caat))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上调了脂肪转运(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tp))相关基因的表达。本试验表明,磷虾油是一种较为优质的磷脂源,饲料中添加3%水平的磷虾油可更好地改善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性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以及促进脂肪的利用。2.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抗氧化能力、脂代谢和卵黄发生的影响本试验共制备了4组等蛋(40%)等脂(11.5%)的试验饲料,包括1组对照组饲料(不添加磷脂)和3组试验组饲料(添加2.5%磷虾油、蛋黄磷脂和大豆磷脂)。试验周期为10周,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的初始重为:95.23±4.43g。饲料磷脂均提高了肝胰腺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同时也降低了肝胰腺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在这3种磷脂源中,磷虾油的抗氧化作用更为强大,这可能与磷虾油含有一定量的虾青素和较多的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有关。饲料中添加大豆磷脂、蛋黄磷脂和磷虾油均能促进总脂、极性脂以及中性脂在肝胰腺和卵巢中的积累。但相比之下,磷虾油促进脂类积累的效果更优于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这与磷虾油更易上调肝胰腺中脂肪吸收和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卵巢中脂肪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从而促进了更多的脂类在肝胰腺和卵巢中的积累。因磷虾油含有较高比例的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因此磷虾油显着地促进了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在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肝胰腺、卵巢和肌肉中的沉积,这不仅可为卵巢的发育提供更多的能量和必需脂肪酸,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可食用部位(卵巢、肝胰腺和肌肉)的营养价值。另外,相比于磷脂缺乏组,磷脂添加组具有更高的性腺指数(GSI),其中磷虾油组的性腺指数(GSI)显着高于大豆磷脂组,蛋黄磷脂组介于两者之间。结合血清中17β-雌二醇(E2)和孕酮(PROG)的含量、卵巢和肝胰腺中卵黄蛋白原(Vg)基因的表达水平、卵巢中卵黄蛋白原受体(Vgr)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组织中胆固醇的含量,我们推测饲料磷脂通过促进胆固醇向类固醇激素(17β-雌二醇(E2)和孕酮(PROG))的转化,进而加速卵巢和肝胰腺中卵黄蛋白原(Vg)的合成。肝胰腺中合成的卵黄蛋白原(Vg)与类固醇激素发生结合后经由血淋巴系统转运,随后被卵母细胞上的卵黄蛋白原受体(Vgr)识别被卵母细胞吸收并入卵黄,最终促进卵黄的发生。另外,与磷脂缺乏组相比,饲料磷脂添加组具有更高的性腺指数(GSI)。但由于磷虾油更易促进胆固醇向类固醇激素(17β-雌二醇(E2)和孕酮(PROG))的转化,进而加速卵黄蛋白原(Vg)的合成,从而导致磷虾油组的性腺指数(GSI)高于大豆磷脂组和蛋黄磷脂组。上述试验结果表明,磷虾油是一种较好的磷脂源,建议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饲料中添加2.5%水平的磷虾油。3.磷脂对摄食高脂饲料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本研究前期的试验结果发现,当饲料脂肪水平为8%时,饲料中添加大豆磷脂、蛋黄磷脂和磷虾油均可显着降低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和全蟹总脂的含量,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脂肪的利用,提高其生长性能。然而,关于饲料磷脂是否能够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高脂饲料的利用,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试验以生产中常用的大豆磷脂为代表,研究大豆磷脂对摄食高脂饲料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两个脂肪水平(13%和8%)和两个磷脂水平(5%和1%)一共制备了4组等蛋(40%)的试验饲料饲喂中华绒螯蟹幼蟹(0.53±0.01 g)8周,分别为:LL-LP组(8%脂肪和1%磷脂)、LL-HP组(8%脂肪和5%磷脂)、HL-LP组(13%脂肪和1%磷脂)和HL-HP组(13%脂肪和5%磷脂)。与HL-LP组相比,幼蟹的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和终末体重(FBW)在HL-HP组显着增加。饲料中添加5%水平的磷脂有效地逆转了HL-LP饲料诱导的幼蟹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表明饲料磷脂可以降低高脂饲料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另外,饲料中5%水平的大豆磷脂显着抑制了高脂饲料诱导的全蟹和肝胰腺总脂含量的增加。结合肝胰腺中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血清和肝胰腺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的结果,我们推测饲料磷脂抑制过多的脂肪在肝胰腺中的积累是通过促进脂肪的氧化和输出以及抑制脂肪的吸收和合成实现的。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5%水平的大豆磷脂可通过优化脂肪的代谢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高脂饲料的利用,从而提高其生长性能。此外,5%水平的大豆磷脂还可降低高脂饲料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改善中华绒螯蟹幼蟹的健康状态。4.饲料不同磷脂酰胆碱(PC)水平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本研究前期的试验结果发现,饲料中添加大豆磷脂、蛋黄磷脂和磷虾油均可抑制脂类在中华绒螯蟹幼蟹中的积累,但其降脂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在磷脂的各种组分中,磷脂酰胆碱(PC)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且是最重要的促生长成分。因此,本试验以大豆源的磷脂酰胆碱(PC)纯品作为磷脂的代表探究其不同水平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脂代谢影响。试验具体的目的是使用高纯度磷脂酰胆碱(PC)确定中华绒螯蟹幼蟹磷脂精确的需求量,同时探究磷脂降脂的分子机制。本试验共制备了6组等氮(35%)等脂(9%)的饲料饲喂中华绒螯蟹幼蟹(0.52±0.01 g)8周。饲料中共添加了6个不同的磷脂酰胆碱(PC)水平分别为:0%、1.5%、3%、4.5%、6%和7.5%。测得饲料中实际添加的磷脂酰胆碱(PC)水平分别为:0%、1.36%、2.76%、4.34%、5.74%和7.10%。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相比,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的饲料系数(FCR)显着降低,而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显着增加。饲料磷脂酰胆碱(PC)显着提高了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了脂质过氧化。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全蟹的总脂含量显着低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磷脂酰胆碱(PC)显着促进了粗蛋白质在全蟹中的积累。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肝胰腺总脂的含量也显着降低,而肌肉总脂的含量与肝胰腺总脂的含量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另外,饲料中适量的磷脂酰胆碱(PC)有利于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特别是C20:5n-3和C22:6n-3)在肌肉和肝胰腺中的积累。饲料磷脂酰胆碱(PC)显着抑制了肝胰腺中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脂肪酸延长酶6(elovl6)),同时上调了肝胰腺中脂肪吸收(甘油三酯水解酶(tgl)、脂蛋白脂酶(lpl)、脂肪酸转运蛋白6(fatp6)和脂肪酸转运蛋白9(fabp9))、氧化(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肉碱棕榈酰转移酶-2(cpt-2)、乙酰辅酶A氧化酶(aco)和肉碱乙酰转移酶(caat))和转运(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tp))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这些结果表明饲料磷脂酰胆碱(PC)降脂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脂肪的合成以及促进脂肪的氧化和转运实现的。另外,根据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的结果,折线回归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幼蟹最适的磷脂酰胆碱(PC)需求量在2.89%~2.95%之间。5.不同脂肪源条件下磷脂酰胆碱(PC)缺乏和添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肪酸组成以及磷脂重塑反应的影响本研究前期的试验结果发现,饲料磷脂可促进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在肌肉和肝胰腺中的积累,暗示着不同脂肪源(不同脂肪酸)与磷脂间可能存在联系。因此,本试验以磷脂酰胆碱(PC)作为磷脂的代表,研究在不同脂肪源条件下磷脂酰胆碱(PC)缺乏和添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肪酸组成以及磷脂重塑反应的影响。研究的具体目的:(1)为中华绒螯蟹幼蟹筛选合适的脂肪源;(2)研究脂肪源与磷脂酰胆碱(PC)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以及二者交互作用与磷脂重塑反应之间的关系。本试验采用2个磷脂酰胆碱(PC)水平和4种不同脂肪源共制备了8组等蛋(35%)等脂(9%)的试验饲料饲喂中华绒螯蟹幼蟹(4.19±0.01 g)8周。在相同的脂肪源条件下,3%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显着高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在3%磷脂酰胆碱(PC)水平条件下,与其它的脂肪源添加组相比,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在鱼油添加组显着增加。饲料脂肪源和磷脂酰胆碱(PC)水平对全蟹总脂含量的影响显着。饲料脂肪源和磷脂酰胆碱(PC)水平对肝胰腺总抗氧化酶(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也有显着性影响。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的脂肪酸组成反映了饲料的脂肪酸组成。肝胰腺和肌肉中C18:1n-9、C18:2n-6、C18:3n-3、C20:5n-3、C22:6n-3、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水平以及n-6/n-3脂肪酸的比值受饲料脂肪源的影响显着。另外,饲料脂肪源以及饲料脂肪源与磷脂酰胆碱(PC)水平的交互作用对肝胰腺磷脂酰胆碱(PC)中C18:3n-3、C20:4n-6、C20:5n-3和C22:6n-3的水平有显着性的影响。在相同的脂肪源条件下,3%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肝胰腺中磷脂酶A2(PLA2)的含量显着高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P<0.05)。当饲料脂肪源为鱼油或紫苏籽油时,3%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肝胰腺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PCAT)的含量显着高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P<0.05)。综上所述,在各种脂肪源中,富含C18:3n-3的紫苏籽油和富含C20:5n-3、C22:6n-3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鱼油可能更容易激活磷脂酶A2(PLA2)和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LPCAT)加速磷脂重塑反应的发生,从而促进C22:6n-3,C20:5n-3和C18:3n-3等脂肪酸在肝胰腺磷脂酰胆碱(PC)中的积累。另外,在3%磷脂酰胆碱(PC)水平条件下,磷脂酰胆碱(PC)可能通过发挥其抗氧化的作用避免鱼油和紫苏籽油中的脂肪酸发生氧化,同时与鱼油和紫苏籽油中的脂肪酸通过磷脂重塑反应形成重要生理功能的磷脂,从而使得鱼油和紫苏籽油发挥更好的促生长作用。综上所述,在各种磷脂源中,磷虾油是中华绒螯蟹幼蟹和成蟹(雌蟹)较为优质的磷脂源。饲料中添加5%水平的磷脂可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高脂饲料的利用。根据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的结果,折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幼蟹最适的磷脂酰胆碱(PC)需求量在2.89%~2.95%之间。饲料磷脂酰胆碱(PC)降脂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脂肪的合成和促进脂肪的氧化和转运实现的。另外,在各种脂肪源中,富含C18:3n-3的紫苏籽油和富含C20:5n-3、C22:6n-3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鱼油可能更容易激活磷脂酶A2(PLA2)和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LPCAT)加速磷脂重塑反应的发生,从而促进C22:6n-3,C20:5n-3和C18:3n-3等脂肪酸在肝胰腺磷脂酰胆碱(PC)中的积累。

康晶晶[2](2020)在《大豆甾醇糖脂的分离、组成分析及应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甾醇糖脂(Phytosterol glycolipids,简称PG)是一类膜结合的甾醇分子衍生物,主要由甾醇糖苷(Sterol glycosides,简称SG)和酰基甾醇糖苷(Acyl sterol glycosides,简称ASG)等成分组成,具有降胆固醇、增免疫、促凝血、肝脏靶向、镇痛、抗疟疾和降血糖等功效。工业级大豆粉末磷脂中含5%-10%PG,是制备PG的重要原料。研究大豆PG的分离、分子组成和应用特性,不仅利于PG产品开发,还利于医药磷脂的生产工艺。本课题以工业级大豆粉末磷脂为原料,优化了大豆PG的吸附分离条件,分析了大豆PG的分子组成,阐明了大豆PG分离的动力学和机理,研究了PG对脂质体性质的影响,探讨了PG与磷脂酰胆碱协同作用对神经细胞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以磷脂回收率(Y1)、ASG回收率(Y2)、SG回收率(Y3)和PG纯度(Y4)等为因变量指标,优化了大豆PG分离条件,得到工艺参数为:硅胶用量3.0:1,吸附温度36oC,磷脂浓度50 mg/mL,此时大豆PG分离效率最优,磷脂回收率、ASG回收率、SG回收率和PG纯度分别为78.36%±4.11%、97.21%±3.48%、94.60%±2.91%和59.99%±2.76%。PG产品经柱色谱分离,得到纯化的ASG组分和SG组分,得率依次为35.20%和15.09%,纯度达85.17%±1.83%和81.60%±2.24%;经脂肪酸和甾醇组成测定,ASG酰基主要由亚油酸(44.78%±2.23%)、棕榈酸(27.77%±0.82%)、硬脂酸(5.52%±0.21%)和油酸(5.27%±0.32%)等组成,PG甾醇主要为β-谷甾醇(49%-57%)、β-豆甾醇(18%-20%)和β-菜油甾醇(24%-29%)等;UPLC-MS检测发现,ASG主要包含亚油酰甾醇糖苷(53.37%)、棕榈酰甾醇糖苷(20.05%)和亚麻酰甾醇糖苷(5.83%)等成分,SG则由谷甾醇糖苷、菜油甾醇糖苷和豆甾醇糖苷构成。研究硅胶分离大豆PG的吸附行为及机理得出:伪一级和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分别对硅胶吸附ASG和SG过程(309 K)具有较好的拟合性,拟合度R2为0.9807和0.9548;随吸附温度增加,硅胶吸附ASG由多分子层吸附(299 K)转变为单分子层吸附,最大理论吸附量由18.5332 mg/g(299 K)降至14.5138 mg/g(319 K),热力学参数△G、△H和△S为负值,硅胶吸附ASG的行为是自发的焓驱动过程;299-319 K下硅胶吸附SG为单分子层吸附,最大理论吸附量随升温增加了2.0822 mg/g,△G<0、0<△H<25KJ/mol和0<△S<0.1 KJ/(mol*K),硅胶吸附SG的过程为熵驱动的自发反应。考察PG对纯PC脂质体性质的影响发现:纯PC脂质体平均粒径为200 nm左右,ASG利于脂质体水化,可降低脂质体的粒径和浊度,但SG作用效果相反;PG能有效降低脂质体贮藏期(10oC,33 d)的粒径变化,脂质体贮藏稳定性增加;与同剂量胆固醇脂质体相比,PG脂质体TBARS变化率更低,展现出更优的抗过氧化能力;当脂质体中的SG添加量低于20%,脂质体扭曲构象下降,纵向有序性增加。表征PG脂质体的应用性质发现:脂质体包埋卡铂后,PG和胆固醇可降低脂质体的卡铂渗漏,改善脂质体的包封稳定性,其改善作用为SG最强、ASG和胆固醇次之;SG脂质体的卡铂渗漏符合骨架向介质扩散行为,脂质体与溶剂间的卡铂浓度差是其渗漏的源动力。以HepG2为细胞模型,考察PG脂质体的细胞安全性,结果发现,PG脂质体易富集于HepG2细胞中,600μg/mL PG脂质体对HepG2细胞活力无显着影响,展现出较高的细胞安全性;ASG和SG脂质体包埋后的卡铂抗癌活性更佳,IC50分别为其游离态的69.86%和62.13%。为了杜绝PG脂质体输液给药的安全隐患,以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为作用对象,研究PG与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简称PC)协同作用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SH-SY5Y细胞经50μg/mL ASG和25μg/mL SG体外培养48 h后,细胞活力下降显着,分别为空白组的63.74%±2.29%和67.85%±3.51%,PC可缓解PG的作用效果,当ASG和SG与PC分别按比例1/8和1/12协同作用时,PG促神经细胞凋亡效果降至最低,协同组的细胞生态特征趋于空白组;与PG组比,ASG-PC协同组的细胞活力和MMP分别增加了29.72%和30.18%,SG-PC协同组的细胞活力和MMP也分别增加了29.06%和27.15%,但ASG-PC和SG-PC组的细胞凋亡率却分别下降了14.71%和13.56%,另外,协同组中磷酸化AKT表达增加,LY294002却可阻断协同组AKT磷酸化,PI3K/AKT可能是PC与PG协同作用介导神经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

杨国强[3](2020)在《亚麻酸磷脂的酶法制备、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磷脂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来源广泛,自身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生理功能。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预防与治疗疾病等功效。本研究以三种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催化富含亚麻酸的牡丹籽油和大豆磷脂,使其发生酯交换反应制备亚麻酸磷脂。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酶法合成亚麻酸磷脂工艺优化。比较了三种常用的商品化脂肪酶(Novozyme 435、Lipozyme TLIM和Lipozyme RMIM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催化效果,并分别进行了传统酶法和超声波-酶法试验的对比试验,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摩尔比,酶添加量等因素进行了考察,得到最佳酯交换反应工艺:三种酶的反应温度分别为55℃,50℃,50℃,底物比1:4,酶添加量10%,反应时间16h催化酯交换反应亚麻酸合成率的分别为28.5%,24.5%,22.7%,超声波辅助-酶法在最优条件下得到亚麻酸合成率分别为24.6%,26.5%,31.7%。(2)利用气相色谱(GC)、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仪器对亚麻酸磷脂的结构进行分析,采用流变仪与质构仪对PC与LNA-PC的性质进行研究。通过气相色谱法计算出亚麻酸合成率。红外光谱分析得到酯基的吸收峰范围内有位置的变化与吸收峰的消失,X-射线衍射中在7.8°,20.4°附近处的特征峰强度显着消失与降低,差示扫描量热中亚麻酸磷脂随着亚麻酸含量的增加,其熔融峰温度由132.4℃逐渐升高,亚麻酸磷脂与大豆磷脂相比在应变、频率、温度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都有不同趋势的变化情况,在质构方面大豆磷脂的硬度、粘性、弹性同亚麻酸磷脂相比有明显的变化。(3)考察PC与LNA-PC对DPPH,ABTS+,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影响,以及进行各个样品对大豆油的烘箱加速氧化试验,得到不同样品在不同氧化时间下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总氧化值,并建立了样品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总氧化值与氧化时间之间的抗氧化动力学方程。研究发现,随着亚麻酸含量的升高,亚麻酸磷脂分别对DPPH,ABTS+,羟自由基清除率最大分别达到64.8%,69.4%,90.7%,在氧化时间达到48h后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总氧化值随亚麻酸含量的增加,其亚麻酸磷脂同空白组相比,分别对大豆油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总氧化值的降低效果分别达到了25.9%,10.3%,62.1%,大豆油氢过氧化物的速率常数降低到0.0187。

郑璐侠[4](2020)在《提取类生化药物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取类生化药物是一类来源于生物体,经分离、提取、纯化制得的药物,在临床上多年来应用广泛,在近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亦发挥了有效作用。由于这类药物存在生物多样性和组成不确定性,部分已上市多年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完全确切,使得制订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成为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实现对上市药品科学监督的迫切需求。本研究隶属国家药典委员会十三五规划的组成部分,选择尿激酶、胰酶、磷脂、琥珀酰明胶4个特点各异的有代表性品种作为切入点,涵盖提取类生化药物的3大类型和2种主要剂型,采用包括色谱、酶动力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现代分析新技术,针对这类药物国内外法定标准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涉及纯度、溶出度、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热原、种属鉴定、病毒检测、效价测定、组成分析等多个具有生化特色的关键质控项目。经过系统的研究,开发了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相关方法学验证。将研究应用于上述品种的质量评价,首次发现了一些潜在的质量问题。基于课题研究成果制订的脂肪酸组成、甾醇组成、聚合酶链式反应、单核细胞活化反应测定法4个新方法已获得药典会认可,首次收入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制订的相关品种的国家质量标准,正在上报药典会的过程中。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创新性地形成提取类生化药物的质量评价策略和基本的技术通用要求,从战略高度上总结归纳出其质量控制要点,提出应结合具体品种的特性和剂型特点,采用组合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并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为我国和国际上此类药物的质量研究提供解决思路和指导。品种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创新性工作。(1)尿激酶首次采用分子排阻色谱和毛细管电泳两种技术分别建立了测定尿激酶原料分子组分比的方法,并发现原料中含有少量高分子量杂质,需加以控制。首次将离子交换层析技术应用于提取类生化药物的分析,建立了去除注射用尿激酶中的人血白蛋白辅料干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在国际上率先解决了制剂标准中无法控制分子组分比的难题。同时,建立了生色底物法测定尿激酶原料及制剂效价的方法。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发现部分尿激酶原料和制剂产品的分子组分比不符合规定;部分企业不同批次间差异较大,工艺一致性差;个别企业存在原料和制剂分子组分比测定结果差异较大的不合理现象,有采用不合格原料投料的可能性。(2)胰酶基于本品效价高低不一的现状,首次将自身对照法应用于提取类生化药物的分析,创新性地建立了以胰蛋白酶效价为测定指标的溶出度检查方法。将绝对效价修订为相对效价,解决了绝对效价法因牛胆盐试剂来源不同而导致的测定结果差异大的问题。建立了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胰酶原料进行种属鉴定和猪细小病毒核酸检测,可用于从源头对该品种进行质量控制。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发现各企业样品的溶出速率与进口参照制剂间一致性差,效价水平高低不一,国产样品总不合格率高达57%,临床有效性存疑。各家企业原料中均检出猪细小病毒核酸,生产企业未能严格执行新版生化药品GMP的要求。(3)磷脂以蛋黄卵磷脂、大豆磷脂、蛋黄磷脂酰胆碱和大豆磷脂酰胆碱4种应用范围最广的磷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同时测定8种磷脂组分含量的方法和采用三氟化硼甲酯化-气相色谱技术同时测定20种脂肪酸组成的方法,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不皂化物后经衍生化处理-气相色谱技术同时测定9种甾醇的方法。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发现不同种类、来源的磷脂具有各自特征的磷脂、脂肪酸和甾醇组成,以这3类组成作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类结果与样品的种类和来源关系显着,可作为区分不同性质和来源磷脂的特征指标,并首次提出对蛋黄卵磷脂、大豆磷脂进行分型管理的理念。(4)琥珀酰明胶建立了采用分子排阻色谱与多角度光散射联用技术测定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绝对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直接方法。以细胞系法为基础,首次建立了HL60/IL-6的单核细胞活化反应测定法用于该品种的热原检测,为国际上首次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提取类生化药物的热原检测。

李韶峰[5](2019)在《脂肪酶催化制备功能性微藻磷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溶血磷脂对于解决与膜相关的化学和生物化学问题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溶血磷脂在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炎症、繁殖、血管新生、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和神经系统调节。人体摄入n-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预防和治疗慢性炎症、肥胖、糖尿病和癌症。此外,研究还表明,富含n-3 PUFAs的溶血磷脂能够防止血管功能紊乱和单核细胞粘附等功能。当前,制备溶血磷脂的方法有化学法和酶催化法。与化学法相比,酶催化法具有高选择性和特异性、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等优点。因此,酶催化制备溶血磷脂是研究油脂改性的一个热门方向。酶催化制备溶血磷脂的方法包括水解反应和/或醇解反应。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磷脂产品主要来源于大豆和蛋黄。与前两者相比,海洋微藻如微拟球藻具有生长速度快,油脂含量高和EPA含量丰富等优点。因此,本论文使用脂肪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以微拟球藻磷脂为底物,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为工业化生产溶血磷脂和结构磷脂提供理论基础。具体内容如下:1.以4种商用脂肪酶(Lipozyme TL IM、Novozym 435、Lipozyme RM IM和CAL-A)作为催化剂进行筛选,探讨以微藻磷脂为原料制备溶血磷脂的影响因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Lipozyme TL IM为最佳催化剂,最适工艺条件为:磷酸盐缓冲液与磷脂体积质量比2:0.1(v/w),酶量8%(基于磷脂量),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14 h,磷酸盐缓冲液pH7,在该条件下水解程度达到最大值42.4%。2.以脂肪酶Lipozyme TL IM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探讨脂肪酶催化磷脂水解与醇解的差异性,并得到醇解最佳工艺条件:醇油质量比3:1,含水量10%(基于底物总量),酶量22%(基于磷脂量),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8 h,在此条件下,醇解率达到75.1%,醇解效果明显高于水解效果。3.脂肪酶催化醇解制备溶血磷脂及n-3多不饱和脂肪酸回收,通过酶的筛选,得出脂肪酶Novozym 435的催化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探究固定化酶与液体酶对催化醇解效率的影响,以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和液体脂肪酶CAL-B为催化剂,确定各自的最佳工艺条件。固态脂肪酶Novozym 435:醇油质量比9:1,含水量2%(基于底物总量),酶量15%(基于磷脂量),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2 h,在此条件下,醇解率达到98.3%,n-3PUFAs回收率达到83.3%。液体脂肪酶CAL-B:醇油比1:0.1(乙醇与磷脂的体积质量比,v/w),含水量0%(基于底物总量),酶量1.2%(基于磷脂量),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2 h,在此条件下,醇解率达到74.2%,n-3PUFAs回收率达到92.8%。4.以4种商用脂肪酶(Lipozyme TL IM、Novozym 435、Lipozyme RM IM和CAL-A)作为生物催化剂,以微藻磷脂和辛酸为底物,通过酸解反应制备富含辛酸的结构磷脂。结果表明:Lipozyme TL IM的催化效果最好。Lipozyme TL IM催化生成富含辛酸结构脂的最适反应条件为:酶载量为10%,辛酸与磷脂的摩尔比为6:1,反应温度50℃,含水量10%,反应时间24 h,在此体系下,辛酸嵌合率为31.6%。

高建静[6](2019)在《烷基糖苷衍生物/Ag-TiO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研究》文中提出加脂剂是制革过程中用量较大的皮革化学品之一。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产品需求的增加,植物油基加脂剂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其中,大豆磷脂加脂剂具有较强的耐电解质能力,能与革纤维中的铬结合,加脂坯革柔软、丰满,具有一定的填充性和防水性。但该加脂剂中含有大量不饱和键和游离脂肪酸,易发霉,进而导致加脂坯革发霉。基于上述原因,本课题以大豆磷脂为原料,首先对其进行结构设计及改性,获得可与胶原形成多点结合的大豆磷脂加脂剂;进而将具有防霉特性的有机烷基糖苷衍生物、无机纳米材料引入大豆磷脂加脂剂体系中,获得纳米复合加脂剂,并将其应用于山羊皮鞋面革的加脂工艺中,发挥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两者的协同防霉作用,赋予坯革良好的防霉性。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以大豆磷脂为原料,采用多重改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大豆磷脂分别进行端氨基改性、氧化改性和亚硫酸化改性,制备大豆磷脂加脂剂。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合成条件的影响。FT-IR、TEM和DLS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改性产物;随着大豆磷脂加脂剂用量的增加,加脂剂乳液胶束发生自组装,形成不同形貌的聚集体;当其用量为8%时,大豆磷脂加脂剂形成粒径约为170 nm的均匀球形胶束,有利于其在胶原纤维中的渗透和分散。乳液稳定性结果表明:大豆磷脂加脂剂具有良好的耐电解质稳定性和乳化性。应用结果表明:当大豆磷脂加脂剂用量为8%时,加脂坯革的柔软度和物理机械性能即与用量12%的市售同类加脂剂加脂坯革相近。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大豆磷脂加脂剂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Zeta电位、紫外-可见光谱及二维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大豆磷脂加脂剂与坯革胶原纤维形成了以离子键、配位键和氢键为主的多点结合。(2)以烷基糖苷(APG)为原料,合成系列烷基糖苷硫酸酯盐(APGS)和烷基糖苷磺基琥珀酸酯盐(APGSS)两类烷基糖苷改性衍生物。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合成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APGS或APGSS中烷基链越长,衍生物的防霉性越好,C12-14烷基糖苷硫酸酯盐(APGS1214)与C12-14烷基糖苷磺基琥珀酸酯盐(APGSS1214)的防霉性较优;碳链长度相同时,APGSS的防霉性优于APGS的防霉性。将APGS1214与APGSS1214引入大豆磷脂加脂剂体系中,制得的APGS1214/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和APGSS1214/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均具有良好的稀释稳定性和耐电解质稳定性,乳液粒径较小且均一。应用结果表明:APGSS1214/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加脂坯革的综合性能较优,当APGSS1214用量为6%时,复合加脂剂加脂坯革的柔软度为8.85 mm,抗张强度为21.36MPa,断裂伸长率为74.4%,撕裂强度为48.9 N/mm,且对黑曲霉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抑菌圈为1.2 mm。因而,优选6%APGSS1214/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作为后续章节研究的烷基糖苷衍生物(APGD)/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3)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具有防霉性能的锐钛矿型纳米TiO2,考察了钛酸丁酯浓度与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纳米TiO2形貌、尺寸、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钛酸丁酯与乙二醇摩尔比为0.90:50,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8 h,钛酸丁酯与丙酮质量比为1:100时,获得直径为5080 nm的球形锐钛矿型纳米TiO2。采用APGSS1214改性TiO2,并将其引入到优选的APGD/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体系中,制得的APGD/TiO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具有良好的乳液稳定性和防霉性。随着改性纳米TiO2用量的增加,纳米复合加脂剂对霉菌的抑制作用增强。应用结果表明:改性纳米TiO2引入后,加脂坯革的柔软度基本保持不变;当纳米TiO2的用量为6%时,纳米复合加脂剂加脂坯革的抗张强度为25.3 MPa,断裂伸长率为98.9%,撕裂强度为77.0 N/mm,且其对黄曲霉和黑曲霉的抑菌圈分别为3.0 mm和11.5 mm。(4)为进一步提高纳米复合加脂剂加脂坯革的防霉性能,在改性纳米TiO2表面沉积Ag,系统考察了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对纳米Ag形貌、尺寸、紫外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gNO3与NaBH4摩尔比为1:3,反应时间为120 min,纳米Ag-TiO2复合粒子的光催化性能较好。通过共混法将纳米Ag-TiO2复合粒子引入到APGD/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体系中,制得乳液稳定性良好的APGD/Ag-TiO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DLS结果表明:APGD/Ag-TiO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乳液粒径均高于APGD/TiO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纳米Ag负载量对纳米复合加脂剂乳液粒径影响不明显。防霉结果表明:随着纳米Ag负载量的增加,纳米复合加脂剂对霉菌的抑制作用增强;当Ag负载量为2.5%时,纳米复合加脂剂对黄曲霉和黑曲霉的抑菌圈增加至11.5 mm和20.2 mm。应用结果表明:纳米Ag的引入对加脂坯革的柔软度影响不显着,但对加脂坯革的物理机械性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当Ag的负载量为2.5%时,纳米复合加脂剂加脂坯革对黄曲霉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较好,其抑菌圈大小分别为21.4 mm和21.5 mm。(5)探究了纳米复合加脂剂在胶原纤维中的渗透分散机理以及其与胶原纤维的结合机制。通过对加脂剂乳液进行TEM、DLS及稳定性表征,研究了APGD/Ag-TiO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乳液形貌、粒径、乳化性能对其渗透性的影响。通过对加脂坯革进行SEM和EDS表征,研究了加脂坯革纤维的松散程度以及纳米粒子在胶原纤维中的分布情况对纳米复合加脂剂分散性的影响。获得APGD/Ag-TiO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在胶原纤维中的渗透分散机理:纳米复合加脂的球形胶束结构从毛孔和纤维间隙向坯革内部渗透,均匀分散在胶原纤维之间,进而沉积在胶原纤维表面,形成不连续复合油膜。采用Zeta电位、紫外-可见光表征、二维红外光谱和分子动力学,探究了APGD/Ag-TiO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与胶原纤维之间的界面作用。结果表明:纳米复合加脂剂与胶原纤维之间形成多点结合,其中主要以化学键为主,其次是氢键,然后是范德华力、静电作用等。大豆磷脂与胶原纤维之间以离子键、配位键和氢键结合为主;烷基糖苷衍生物与胶原纤维之间以离子键和氢键结合为主;纳米TiO2与胶原纤维之间以氢键结合为主;纳米Ag与胶原纤维之间以范德华力作用为主。

郑巧[7](2019)在《二芥酰磷脂酰胆碱的质量研究》文中提出二芥酸磷脂酰胆碱是一种人工合成磷脂,是布比卡因脂质体和丙泊酚脂质体制剂中一种重要的药用辅料,且在制剂组分中用量占比最高。合成磷脂是通过化学改性或全合成得到的磷脂,与天然磷脂相比性质更加稳定,是制备脂质体制剂的关键辅料。在胆固醇的辅助下,选择不同的合成磷脂,可以满足不同药物成分的要求,从而成功制备出脂质体。磷脂的纯度和杂质含量对脂质体制剂的稳定性以及药效、药物安全性十分重要。因此,合成磷脂的质量研究在脂质体质量及工艺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二芥酰磷脂酰胆碱目前未收载于任何数据库中,对其系统性的质量研究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基于此,本研究参考同类辅料药典收录标准和各项技术指导原则,首次对自制的二芥酸磷脂酰胆碱开展了系统的质量研究,开发了二芥酸磷脂酰胆碱主要成分和杂质的分析方法,并制定了二酰磷脂酰胆碱质量标准,为二酰磷脂酰胆碱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本文通过外观、引湿性试验、溶解度试验,考察了二芥酰磷脂酰胆碱的性状特点;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多种鉴定手段进行了化学结构的确证。其次,建立了合成二芥酰磷脂酰胆碱的主要原料芥酸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根据二芥酰磷脂酰胆碱的结构特征与合成工艺特点,其原料芥酸中含有潜在的微量其他脂肪酸杂质(如油酸等),此类脂肪酸也可参与甘油磷酸胆碱的工艺反应,生成对应的脂肪酸磷脂酰胆碱,作为二芥酸磷脂酰胆碱的类似物,较难在薄层色谱中加以区分。因此本研究中首次增加了对脂肪酸纯度(C22:1)的考察,采用间接检测的方法,将芥酸从产品分子中水解后酯化,经有机相萃取后,采用气相色谱直接进样检测,并进行方法学研究与验证,该检测项目的增加可应用于同类合成磷脂的质量研究中,能进一步提高对合成磷脂的质量控制。再次,建立了二芥酰磷脂酰胆碱有关物质和溶剂残留的检测方法。二芥酰磷脂酰胆碱及其主要杂质亦无紫外特征吸收,且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灵敏度差、线性范围窄,因此对于二芥酰磷脂酰胆碱的杂质控制难以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或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故采用薄层色谱法,硫酸铜磷酸溶液喷淋后加热显色,可见光检测,并对该步骤进行方法学验证,从而建立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同样参考多批次产品的检测数据和ICH Q3C指导原则所列溶剂安全限度,针对工艺中使用到的溶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丙酮,采用气相色谱顶空进样法检测了溶剂的残留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的专属性、重复性、线性和准确度均符合要求。最后,建立了二芥酰磷脂酰胆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使用的检测器为-通用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对方法学进行了验证,包括专属性、线性、精密度等。并根据二芥酰磷脂酰胆碱作为注射剂辅料的要求,添加了致热物质检查,即建立了内毒素检查方法,且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可以用于企业内部快速检查内毒素。

刘佳莹[8](2019)在《牡丹籽粕磷脂提取纯化工艺与二氢槲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牡丹籽油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的食用木本植物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理活性。2011年,牡丹油通过国家新资源食品认证,人们对牡丹油的关注日益增多,但是对榨油副产品牡丹籽粕研究较少,牡丹籽粕中含有丰富的磷脂、蛋白质、膳食纤维、多糖等,合理利用这些组分对提高牡丹籽综合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牡丹籽的研究及利用现状,以山东菏泽牡丹籽榨油后的籽粕为原料,提取纯化牡丹磷脂,磷脂为两亲性分子,二氢槲皮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其透过生物膜能力较差,生物利用低,将两亲性的磷脂与二氢槲皮素复合,可以提高二氢槲皮素的透膜性,控制其释放。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牡丹籽经过压榨去油得到籽粕,测定脂肪、水分、灰分、总膳食纤维、蛋白质、粗多糖和磷的含量分别为6.6%、1.56%、4%、4.64%、35.97%、6.6%和1.35%,根据磷的含量换算出磷脂的含量为33.87%。此外,牡丹籽粕中微量元素等其他化学成分,共占 6.76%。2.正己烷低温脱除牡丹籽粕残余油脂后,采用超声-微波法提取牡丹籽粕中的磷脂,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牡丹籽粕磷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0%,微波时间180s,微波功率为800w,料液比为1:6,提取4次,超声功率固定为50W。此工艺条件下磷脂提取率为78.38%,乙醇提取液浓缩干燥得到牡丹浓缩磷脂,其中磷脂含量为 84.02%。3.牡丹浓缩磷脂超声分散于丙酮中,通过丙酮不溶物法精制纯化牡丹磷脂,纯化条件为:牡丹浓缩磷脂与丙酮的料液比为1:8,超声时间60min,超声温度45℃,超声5次,低温烘干得到牡丹磷脂,磷脂得率为78.03%,磷脂的含量为97.17%。正己烷不溶物为0.18%,水分含量0.73%,符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纯化后牡丹磷脂中含有23种脂肪酸。4.将二氢槲皮素与牡丹磷脂溶于乙醇,上清液真空旋干,制备得到牡丹磷脂二氢槲皮素复合物,单因素法优化复合物制备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0℃,二氢槲皮素与磷脂的比例为1:2,二氢槲皮素的质量浓度为10g/L,反应时间为2h。最终二氢槲皮素的复合率为96%。将复合物进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检测,二氢槲皮素磷脂复合物的红外光谱结构和晶体结构和熔点峰基本与牡丹磷脂一致,说明二氢槲皮素与磷脂复合效果良好。对二氢槲皮素磷脂复合物进行体外溶出实验,其释放速度及累计释放率明显低于二氢槲皮素原药,复合物具有一定的缓释效应。牡丹磷脂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食品,其营养价值很高,且磷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磷脂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的侧重点是对牡丹磷脂的开发利用,其中二氢槲皮素与牡丹磷脂的复合物更是一大创新点,为牡丹磷脂的工业化生产以及其在药物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喜全[9](2018)在《美西替康纳米脂质体的新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纳米载药系统通过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可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脂质体是由脂质双分子层组成,内部为水相的闭合囊泡,既能包裹亲脂性药物,也能包裹亲水性药物,并能防止药物的降解。脂质体技术可以作为药物载体来控制药物的释放,提高药物靶向性,以减少药物毒性和副作用,提高药物疗效。目前,脂质体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纳米载药系统之一,多个脂质体药物已被批准用于肿瘤及其它适应症的治疗。脂质体技术为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递送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已经成为临床抗肿瘤治疗的重要途径。作为传统抗肿瘤药物,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对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白血病及肝癌均有治疗作用。喜树碱最早是从喜树中分离得到的拓扑异构酶Ⅰ(Topo Ⅰ)抑制剂,伊立替康(CPT-11)是已上市喜树碱类药物的典型代表,从结构及作用机制而言,CPT-11为喜树碱衍生物SN-38(7-乙基-10-羟基-喜树碱)的前药。CPT-11在水中会水解生成SN-38,SN-38可以直接与Topo Ⅰ作用,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但是喜树碱及其衍生物仍然存在溶解度差,稳定性弱,选择性不强等缺陷,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因此仍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和空间。设计新型的喜树碱衍生物并与纳米载药系统技术相结合,研究纳米脂质体药物,以获得溶解度更好、作用时间更长、药效更优、毒副作用更低的新型喜树碱类脂质体药物,将为推动未来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为了获得脂溶性更优的喜树碱类衍生物,采用分子拼接和前药策略,设计得到了2个系列的喜树碱衍生物:将活性成份喜树碱(或SN-38)与长链脂肪酸修饰的水溶性维生素E相连,并对链接基团、水溶性维生素E的空间构型、脂肪酸长度等进行了研究讨论。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7c(TQ-B3203)具有理想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能力,其对多种肿瘤细胞的ⅠC50值均达到纳摩尔级别,优于已上市的同类药物CPT-11。TQ-B3203将作为一个候选化合物进行临床前实验研究。接着根据TQ-B3203的结构特点确定其合成路线,优化了路线中各步反应的工艺参数,最终获得了一条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可稳定生产的TQB3203中试合成工艺。同时对制备得到的TQ-B3203中含量大于0.1%的杂质进行了研究,利用HPLC、UV、MS和NMR等多种检测手段,最终确定了7个杂质的结构并追溯分析了其来源。TQ-B3203的合成工艺和杂质研究为TQ-B3203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也为后续的临床前研究打下了基础。通过对TQ-B3203常规注射用粉末与专用溶媒使用时的毒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普通制剂毒性较大,从而进一步明确将TQ-B3203研制为安全性更高、作用效果更好的脂质体制剂的目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实验,确定了处方工艺中的膜材种类、药脂比、有机溶剂种类及用量、冻干保护剂种类及用量等关键参数。其中,粒径研究目标的筛选,是通过不同粒径TQ-B3203脂质体在体内分布、药效、毒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为依据的。结果表明,在相同情况下,脂质体的粒径越小,肿瘤靶向性越强,作用时间越长,其抗肿瘤效果更强,毒性更低。最终获得了TQ-B3203脂质体(MXN-003)的制备处方为:TQ-B3203:EPC:HSPC:蔗糖=1:15:5:30;粒径大小为:200nm随后系统研究了MXN-003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以及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研究发现,MXN-003与喜树碱一致,均作用于Topo Ⅰ,可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上调凋亡相关蛋白c-PARP和c-Capase-3的表达;可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下调G2/M期相关蛋白CDC2和Cyclin B1的表达;并可呈浓度依赖性的上调DNA双链断裂的标志物蛋白γ-H2AX的表达。上述试验结果表明,MXN-003可诱导细胞的DNA发生损伤,从而引起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体内外抗肿瘤研究表明,MXN-003具有优良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对多种肿瘤的抑制效果均明显优于已上市药物CPT-11;效果与SN-38、紫杉醇(Taxol)相当;当与5-FU联合用药时,能提高5-FU的药效。最后对MXN-003的毒性进行了深入探究,研究结果表明:MXN-003脂质体的毒性相较于TQ-B3203有明显的降低,MXN-003除了高剂量条件下会有少量动物死亡,中等及小量条件只是出现了面部潮红,呕吐等现象,没有明显变化。骨髓细胞情况显示,当低剂量给药时,MXN-003对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系统均无明显影响。只是中、高剂量给药时,对骨髓细胞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并且这些损伤在停药后,会逐渐恢复正常。综上,本论文将喜树碱衍生物及纳米载药系统脂质体相结合,研究出一种新型脂质体药物:TQ-B3203脂质体,该纳米药物不但有效地解决了喜树碱衍生物溶解性和稳定性方面的缺陷,而且在增强药物疗效的同时还明显降低了其毒副作用,因此具有显着的临床优势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王文倩[10](2018)在《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的制备及功能特性比较》文中指出本文基于对草鱼、鲢鱼、小龙虾三种淡水鱼虾来源各部位脂质进行系统性分析,通过工艺优化利用乙醇从其加工副产物中提取制备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并检测了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的乳化特性和抗氧化特性,并与常见的商品大豆卵磷脂作比较。首先利用Bligh-Dyer法提取三种淡水鱼虾来源各部位总脂,利用硅胶柱层析分析比较各部位总脂中中性脂、糖脂和磷脂的含量,利用薄层层析(TLC)分析比较三种淡水鱼虾各部位磷脂种类的分布、组成及含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三种淡水鱼虾来源各部位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并与总脂、中性脂和糖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草鱼内脏总脂质最丰富,鱼背总脂中磷脂含量最高,但其他部位总脂中磷脂的含量与鱼背差距不大。鲢鱼内脏和鱼头中的总脂质最丰富,鱼背总脂中磷脂含量较多,与草鱼一致,但总体磷脂含量较草鱼各部位低。小龙虾头胸部总脂以中性脂为主,但仍含有一定量的磷脂(16%),虾螯、虾尾壳和虾尾肉总脂中磷脂含量皆高达60%以上。三种淡水鱼虾各部位磷脂皆以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和鞘磷脂(SM)为主。三种淡水鱼虾各部位磷脂脂肪酸皆以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主,三种淡水鱼虾脂质中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碳四烯酸(ARA)在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主要倾向于结合在磷脂分子上。其次,以提取磷脂纯度为指标结合磷脂产物提取率,利用乙醇法从三种淡水鱼虾副产物中提取磷脂。乙醇法提取冷冻干燥草鱼头粉中磷脂的最优方案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8,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4.5h,在该工艺条件下,磷脂纯度为83.24%,磷脂产物提取率为3.03%。乙醇法提取冷冻干燥鲢鱼头粉中磷脂的最优方案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10,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3h,在该工艺条件下,磷脂纯度为74.45%,磷脂产物提取率为3.35%。乙醇法提取冷冻干燥小龙虾头胸部粉中磷脂的最优方案为:乙醇浓度90%,料液比1:4,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3h,在该工艺条件下,磷脂纯度为为69.46%,磷脂产物提取率为5.17%。最后分析了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的乳化特性和抗氧化特性,并与商品大豆卵磷脂进行了对比。常温下,无离子环境中,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增加的幅度较大豆卵磷脂要缓慢。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不同种类的磷脂乳化能力都逐渐减小,且CaCl2对不同种类磷脂乳化能力的影响大于NaCl。总体来看,小龙虾头胸部磷脂的乳化稳定性强于草鱼头磷脂、鲢鱼头磷脂以及大豆卵磷脂。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在中性及低温条件下乳化能力较好,而随着p H和温度的升高,草鱼头磷脂、鲢鱼头磷脂和大豆卵磷脂乳化能力降低,而小龙虾头胸部磷脂的乳化能力不受影响。总体来看,小龙虾头胸部磷脂的乳化稳定性强于草鱼头磷脂、鲢鱼头磷脂以及大豆卵磷脂。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鲢鱼头磷脂的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和还原力都较其他3种磷脂好;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都具有一定的抗油脂氧化能力,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不同种类磷脂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增加,当添加磷脂浓度为0.05%时,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的抗氧化能力稍低于大豆卵磷脂,当添加浓度为0.1%时,鲢鱼头磷脂的抗氧化能力高于大豆卵磷脂,当添加浓度≥0.2%时,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的抗氧化能力皆高于大豆卵磷脂。整体来看,当添加磷脂浓度≥0.1%时,鲢鱼头磷脂的抗氧化能力显着高于其他3种磷脂。

二、大豆磷脂的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磷脂的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磷脂对中华绒螯蟹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磷脂的概述
        1 磷脂的定义和分类
        2 磷脂的来源
        3 磷脂在水生动物中的代谢
        4 磷脂在水生动物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第二节 磷脂对动物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1 磷脂对哺乳动物脂代谢的影响
        2 磷脂对水生动物脂代谢的影响
    第三节 磷脂对甲壳动物卵巢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体成分、抗氧化能力和脂代谢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试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抗氧化能力、脂代谢和卵黄发生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磷脂对摄食高脂饲料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脂代谢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五章 饲料不同磷脂酰胆碱水平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脂代谢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六章 不同脂肪源条件下磷脂酰胆碱缺乏和添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肪酸组成以及磷脂重塑反应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教育简历及博士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大豆甾醇糖脂的分离、组成分析及应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甾醇糖脂概述
        1.1.1 甾醇糖脂简介
        1.1.2 植物甾醇糖脂的分布及生物合成
        1.1.3 植物甾醇糖脂与生物应激的关系
    1.2 植物甾醇糖脂的生理功能
        1.2.1 降胆固醇
        1.2.2 调脂降糖
        1.2.3 提高免疫力
        1.2.4 药物靶向
        1.2.5 促凝血活性
        1.2.6 杀菌镇痛
        1.2.7 抗癌
        1.2.8 其它
    1.3 植物甾醇糖脂的研究现状
        1.3.1 甾醇糖脂提取分离现状
        1.3.2 甾醇糖脂的检测分析现状
        1.3.3 甾醇糖脂的生物安全性-
        1.3.4 甾醇糖脂的应用研究
    1.4 立题依据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硅胶吸附法分离大豆甾醇糖脂的条件优化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大豆磷脂中甾醇糖脂的吸附分离
        2.3.2 大豆甾醇糖脂的含量测定
        2.3.3 单因素实验
        2.3.4 因变量筛选
        2.3.5 优化实验
        2.3.6 数据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大豆甾醇糖脂的测定
        2.4.2 因变量筛选
        2.4.3 单因素分析
        2.4.4 优化实验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豆甾醇糖脂的纯化及组成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大豆甾醇糖脂的制备
        3.3.2 大豆甾醇糖脂的分离纯化
        3.3.3 大豆甾醇糖脂组成的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大豆甾醇糖脂的分离纯化
        3.4.2 大豆甾醇糖脂组分的纯度测定
        3.4.3 大豆甾醇糖脂组成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硅胶对大豆甾醇糖脂吸附行为及机理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大豆甾醇糖脂的测定
        4.3.2 吸附动力学实验
        4.3.3 动力学模型拟合
        4.3.4 等温吸附实验
        4.3.5 单分子层吸附等温模型拟合
        4.3.6 多分子层吸附等温模型拟合
        4.3.7 吸附热力学参数计算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甾醇糖脂吸附的动力学分析
        4.4.2 甾醇糖脂等温吸附模型的研究
        4.4.3 热力学参数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豆甾醇糖脂脂质体性质的表征
    5.1 前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脂质体的制备
        5.3.2 粒径的测定
        5.3.3 浊度的测定
        5.3.4 微观形态观察
        5.3.5 分子有序性的测定
        5.3.6 抗过氧化能力的测定
        5.3.7 细胞安全性的测定
        5.3.8 细胞摄入行为的测定
        5.3.9 卡铂包封率的计算
        5.3.10 脂质体的卡铂渗漏率测定
        5.3.11 卡铂活性的测定
        5.3.12 细胞培养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甾醇糖脂脂质体的基本指标
        5.4.2 甾醇糖脂脂质体的稳定性
        5.4.3 脂质分子的碳链有序性
        5.4.4 甾醇糖脂脂质体的细胞安全性和细胞摄取情况
        5.4.5 甾醇糖脂脂质体应用性质的表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甾醇糖脂与磷脂酰胆碱协同作用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6.1 前言
    6.2 材料与设备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细胞培养
        6.3.2 细胞活力的测定
        6.3.3 细胞凋亡率的测定
        6.3.4 线粒体膜电位的测定
        6.3.5 Western blot实验
        6.3.6 图像分析与数据统计
    6.4 结果与讨论
        6.4.1 甾醇糖脂对神经细胞SH-SY5Y活力的影响
        6.4.2 甾醇糖脂与磷脂酰胆碱协同作用对SH-SY5Y细胞活力的影响
        6.4.3 甾醇糖脂与磷脂酰胆碱协同作用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6.4.4 甾醇糖脂与磷脂酰胆碱协同作用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6.4.5 甾醇糖脂与磷脂酰胆碱协同作用对Caspase-3 表达的影响
        6.4.6 甾醇糖脂与磷脂酰胆碱协同作用对AKT磷酸化的影响
        6.4.7 LY294002对甾醇糖脂与磷脂酰胆碱协同作用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亚麻酸磷脂的酶法制备、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磷脂
        1.1.1 磷脂的简介
        1.1.2 功能性磷脂的概述与发展
        1.1.3 磷脂的改性方法
        1.1.4 磷脂的营养价值与应用方面
        1.1.5 磷脂的组成成分分析方法
    1.2 牡丹籽油
        1.2.1 牡丹籽油的概况
        1.2.2 牡丹籽油的组成及功能
    1.3 功能性磷脂
        1.3.1 功能性磷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功能性磷脂的酶法合成
    1.4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酶法催化牡丹籽油与大豆磷脂酯交换反应合成亚麻酸磷脂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大豆磷脂与牡丹籽油的酯交换反应条件优化
        2.3.2 产物磷脂脂肪酸组成与分析
        2.3.3 酶法合成亚麻酸磷脂合成率
        2.3.4 超声波辅助酶法合成亚麻酸磷脂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反应温度对亚麻酸磷脂合成率的影响
        2.4.2 反应时间对亚麻酸磷脂合成率的影响
        2.4.3 酶添加量对亚麻酸磷脂合成率的影响
        2.4.4 底物摩尔比对亚麻酸磷脂合成率的影响
        2.4.5 超声波酶法酯交换反应下的亚麻酸磷脂
        2.4.6 亚麻酸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第三章 亚麻酸磷脂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3.2.2 主要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3.3.2 X-射线衍射测定方法
        3.3.3 差式扫描量热仪测定方法
        3.3.4 流变特性的测定方法
        3.3.5 质构特性的测定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分子间化学键变化分析
        3.4.2 晶型结构特征的分析
        3.4.3 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
        3.4.4 流变特性的分析
        3.4.5 质构特性的分析
第四章 探究亚麻酸磷脂的抗氧化活性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抗氧化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4.3.2 烘箱加速氧化实验
        4.3.3 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总氧化值的测定
        4.3.4 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总氧化值与氧化时间之间的关系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抗氧化自由基能力的分析
        4.4.2 样品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总氧化值与氧化时间之间的关系分析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成果

(4)提取类生化药物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提取类生化药物的特点
    1.2 提取类生化药物的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3 提取类生化药物的质量标准现状与存在问题
    1.4 本课题的立项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尿激酶与注射用尿激酶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与应用
    2.1 前言
        2.1.1 临床用途
        2.1.2 生产工艺
        2.1.3 原料的质量标准现状和存在问题
        2.1.4 制剂的质量标准现状和存在问题
    2.2 尿激酶分子组分比研究
        2.2.1 仪器与试药
        2.2.2 分子排阻色谱法研究
        2.2.3 毛细管电泳法研究
        2.2.4 三种测定尿激酶分子组分比的方法比较
        2.2.5 结论
    2.3 注射用尿激酶分子组分比研究
        2.3.1 仪器与试药
        2.3.2 实验方法
        2.3.3 结果与讨论
        2.3.4 结论
    2.4 尿激酶与注射用尿激酶的效价测定研究
        2.4.1 仪器与试药
        2.4.2 实验方法
        2.4.3 结果与讨论
        2.4.4 结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胰酶肠溶片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与应用
    3.1 前言
        3.1.1 临床用途
        3.1.2 生产工艺
        3.1.3 制剂的质量标准现状和存在问题
    3.2 溶出度研究
        3.2.1 仪器与试药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与讨论
        3.2.4 结论
    3.3 胰脂肪酶效价测定研究
        3.3.1 仪器与试药
        3.3.2 实验方法
        3.3.3 结果与讨论
        3.3.4 结论
    3.4 种属鉴定和病毒检测研究
        3.4.1 仪器与试药
        3.4.2 种属鉴定
        3.4.3 猪细小病毒检测
        3.4.4 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磷脂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与应用
    4.1 前言
        4.1.1 磷脂的结构组成
        4.1.2 磷脂的功能和用途
        4.1.3 磷脂的质量标准现状和存在问题
    4.2 磷脂组成研究
        4.2.1 仪器与试药
        4.2.2 实验方法
        4.2.3 结果与讨论
        4.2.4 结论
    4.3 脂肪酸组成研究
        4.3.1 仪器与试药
        4.3.2 实验方法
        4.3.3 结果与讨论
        4.3.4 结论
    4.4 甾醇组成研究
        4.4.1 仪器与试药
        4.4.2 实验方法
        4.4.3 结果与讨论
        4.4.4 结论
    4.5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4.5.1 聚类分析
        4.5.2 主成分分析
        4.5.3 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与应用
    5.1 前言
        5.1.1 临床用途
        5.1.2 生产工艺
        5.1.3 制剂的质量标准现状和存在问题
    5.2 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研究
        5.2.1 仪器与试药
        5.2.2 实验方法
        5.2.3 结果与讨论
        5.2.4 结论
    5.3 热原检测研究
        5.3.1 仪器与试药
        5.3.2 实验方法
        5.3.3 结果与讨论
        5.3.4 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取类生化药物的质量评价策略与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6.1 前言
    6.2 提取类生化药物的质量评价策略
    6.3 提取类生化药物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创新性分析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申请
致谢

(5)脂肪酶催化制备功能性微藻磷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微藻
        1.1 微藻概述
        1.2 微藻的活性成分
        1.3 微藻的应用
        1.3.1 医药领域方面的应用
        1.3.2 生物能源方面的应用
        1.3.3 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
    2 磷脂
        2.1 磷脂的结构与种类
        2.2 磷脂的生理功能
        2.3 磷脂的应用
        2.4 磷脂改性及研究进展
        2.4.1 磷脂改性的方法
        2.4.2 磷脂改性的研究进展
        2.5 功能性磷脂
        2.5.1 功能性磷脂的研究进展
    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第一章 脂肪酶水解反应催化制备溶血磷脂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方法
        1.3.1 微拟球藻藻油的提取
        1.3.2 微拟球藻磷脂的获取
        1.3.3 十七酸甲酯标曲的绘制
        1.3.4 酶催化水解反应
        1.3.5 薄层层析分析水解产物
        1.3.6 产物的甲酯化
        1.3.7 气相分析水解产物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2.1 微拟球藻磷脂的脂肪酸组成
        2.2 脂肪酶的筛选
        2.3 酶量对催化水解效果的影响
        2.4 底物比对催化水解效果的影响
        2.5 反应温度对催化水解效果的影响
        2.6 反应时间对催化水解效果的影响
        2.7 反应pH对催化水解效果的影响
    第三节 结论
第二章 Lipozyme TL IM醇解反应催化制备溶血磷脂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方法
        1.3.1 十七酸甲酯标曲的绘制
        1.3.2 Lipozyme TL IM催化微拟球藻磷脂醇解制备溶血磷脂的方法
        1.3.3 气相色谱分析脂肪酸乙酯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2.1 酶载量对Lipozyme TL IM催化醇解制备溶血磷脂的影响
        2.2 含水量对Lipozyme TL IM催化醇解制备溶血磷脂的影响
        2.3 醇油比对Lipozyme TL IM催化醇解制备溶血磷脂的影响
        2.4 反应温度对Lipozyme TL IM催化醇解制备溶血磷脂的影响
        2.5 反应时间对Lipozyme TL IM催化醇解制备溶血磷脂的影响
    第三节 结论
第三章 固态和液态脂肪酶醇解反应催化制备溶血磷脂及回收n-3多不饱和脂肪酸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第二节 实验方法
        2.1 微拟球藻藻油的提取
        2.2 微拟球藻磷脂的提取
        2.3 脂肪酶催化醇解工艺参数优化
        2.4 反应产物分析
        2.5 气相色谱检测条件
        2.6 醇解率及n-3多不饱和脂肪酸回收率的测定
        2.6.1 十七酸甲酯标曲的绘制
        2.6.2 醇解率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回收率的测定
        2.7 数据分析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3.1 醇解反应和n-3PUFAs回收率中脂肪酶的筛选
        3.2 酶量对醇解率及n-3PUFAs回收率的影响
        3.3 含水量对醇解率及n-3PUFAs回收率的影响
        3.4 醇油比对醇解率及n-3PUFAs回收率的影响
        3.5 反应温度对醇解率及n-3PUFAs回收率的影响
        3.6 反应时间对醇解率及n-3PUFAs回收率的影响
    第四节 结论
第四章 脂肪酶酸解反应催化制备功能性磷脂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第二节 实验方法
        2.1 微拟球藻藻油的提取
        2.2 微拟球藻磷脂的获取
        2.3 酶催化酸解微拟球藻磷脂
        2.4 硅胶板分离结构脂和游离脂肪酸
        2.5 酸解产物的甲酯化及GC测定辛酸嵌合率
        2.6 辛酸嵌合率的计算
        2.7 数据分析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3.1 筛选制备富含辛酸结构脂的脂肪酶
        3.2 反应温度对Lipozyme RM IM催化磷脂酸解反应的影响
        3.3 含水量对Lipozyme RM IM催化磷脂酸解反应的影响
        3.4 酶量对Lipozyme RM IM催化磷脂酸解反应的影响
        3.5 底物摩尔比对Lipozyme RM IM催化磷脂酸解反应的影响
        3.6 催化时间对Lipozyme RM IM催化磷脂酸解反应的影响
    第四节 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今后工作与设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科研任务
    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6)烷基糖苷衍生物/Ag-TiO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前言
    1.2 烷基糖苷的研究进展
        1.2.1 烷基糖苷简介
        1.2.2 烷基糖苷的合成
        1.2.3 烷基糖苷的应用
    1.3 纳米TiO_2的研究进展
        1.3.1 纳米TiO_2的基本特性
        1.3.2 纳米TiO_2的制备
        1.3.3 纳米TiO_2光催化防霉机理
        1.3.4 纳米TiO_2的改性
    1.4 大豆磷脂加脂剂的研究进展
        1.4.1 大豆磷脂的组成与结构
        1.4.2 大豆磷脂的改性
        1.4.3 改性大豆磷脂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
    1.5 课题的提出
2 大豆磷脂加脂剂的制备与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大豆磷脂加脂剂的制备
        2.2.4 大豆磷脂的理化性能检测
        2.2.5 大豆磷脂加脂剂的性能检测
        2.2.6 大豆磷脂加脂剂的应用
        2.2.7 大豆磷脂加脂剂加脂坯革的性能检测
        2.2.8 大豆磷脂加脂剂加脂后废液的生物降解性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大豆磷脂的理化性能表征结果
        2.3.2 大豆磷脂端氨基改性反应工艺优化结果
        2.3.3 大豆磷脂的氧化反应工艺优化结果
        2.3.4 大豆磷脂的亚硫酸化反应工艺优化结果
        2.3.5 大豆磷脂加脂剂的红外光谱表征结果
        2.3.6 大豆磷脂加脂剂的聚集行为
        2.3.7 大豆磷脂加脂剂的基本参数
        2.3.8 大豆磷脂加脂剂加脂坯革的柔软度
        2.3.9 大豆磷脂加脂剂加脂坯革的增厚率
        2.3.10 大豆磷脂加脂剂加脂坯革的物理机械性能
        2.3.11 大豆磷脂加脂剂在皮中渗透分散作用机制
        2.3.12 大豆磷脂加脂剂与胶原纤维的结合机制
        2.3.13 大豆磷脂加脂剂加脂后废液的生物降解性
    2.4 小结
3 烷基糖苷衍生物/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的制备与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2.3 烷基糖苷硫酸酯盐的制备
        3.2.4 烷基糖苷磺基琥珀酸酯盐的制备
        3.2.5 烷基糖苷衍生物/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的制备
        3.2.6 烷基糖苷衍生物的表征及性能检测
        3.2.7 烷基糖苷衍生物/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的表征及性能检测
        3.2.8 烷基糖苷衍生物/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的应用工艺
        3.2.9 烷基糖苷衍生物/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加脂坯革的性能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烷基糖苷硫酸酯盐的合成工艺优化结果
        3.3.2 烷基糖苷硫酸酯盐的红外光谱表征结果
        3.3.3 烷基糖苷硫酸酯盐的表面性能
        3.3.4 烷基糖苷硫酸酯盐的防霉性能
        3.3.5 烷基糖苷磺基琥珀酸酯盐的合成工艺优化
        3.3.6 烷基糖苷磺基琥珀酸酯盐的红外光谱表征结果
        3.3.7 烷基糖苷磺基琥珀酸酯盐的表面性能
        3.3.8 烷基糖苷磺基琥珀酸酯盐的防霉性能
        3.3.9 烷基糖苷衍生物/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的表征结果
        3.3.10 烷基糖苷衍生物/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的乳液性能
        3.3.11 烷基糖苷衍生物/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对加脂坯革应用性能的影响
        3.3.12 烷基糖苷衍生物/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加脂坯革的防霉性能
    3.4 小结
4 烷基糖苷衍生物/TiO_2/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的制备与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2.3 纳米TiO_2的制备
        4.2.4 改性纳米TiO_2的制备
        4.2.5 烷基糖苷衍生物(APGD)/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制备
        4.2.6 APGD/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表征及性能检测
        4.2.7 APGD/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应用工艺
        4.2.8 APGD/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加脂坯革的性能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纳米TiO_2的制备工艺优化结果
        4.3.2 改性纳米TiO_2的表征结果
        4.3.3 APGD/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表征结果
        4.3.4 APGD/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乳液性能
        4.3.5 APGD/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防霉性能
        4.3.6 APGD/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加脂坯革的应用性能
        4.3.7 APGD/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加脂坯革的防霉性能
    4.4 小结
5 烷基糖苷衍生物/Ag-TiO_2/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的制备与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试剂
        5.2.2 主要仪器
        5.2.3 纳米Ag的制备
        5.2.4 纳米Ag-TiO_2的制备
        5.2.5 APGD/Ag-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制备
        5.2.6 APGD/Ag-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表征及性能检测
        5.2.7 APGD/Ag-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应用工艺
        5.2.8 APGD/Ag-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加脂坯革的性能检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纳米Ag的制备工艺优化结果
        5.3.2 纳米Ag-TiO_2的表征结果
        5.3.3 APGD/Ag-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表征结果
        5.3.4 APGD/Ag-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乳液性能
        5.3.5 APGD/Ag-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防霉性能
        5.3.6 APGD/Ag-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加脂坯革的应用性能
        5.3.7 APGD/Ag-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加脂坯革的防霉性能
    5.4 小结
6 烷基糖苷衍生物/Ag-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加脂作用机理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加脂剂的表征
        6.2.2 加脂坯革的表征
        6.2.3 分子动力学模拟
    6.3 结果与讨论
        6.3.1 APGD/Ag-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表征结果
        6.3.2 APGD/Ag-TiO_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乳液性能
        6.3.3 APGD/Ag-TiO_2/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加脂坯革的SEM及 EDS表征结果
        6.3.4 APGD/Ag-TiO_2/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在坯革中的渗透分散行为
        6.3.5 大豆磷脂加脂剂与胶原纤维的结合机制
        6.3.6 APGD与胶原纤维的结合机制
        6.3.7 纳米TiO_2与胶原纤维的结合机制
        6.3.8 纳米Ag与胶原纤维的结合机制
        6.3.9 APGD/Ag-TiO_2/大豆磷脂复合加脂剂与胶原纤维的结合机制
    6.4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主要创新点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二芥酰磷脂酰胆碱的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脂质体
        1.1.1 脂质体的发展
        1.1.2 脂质体膜材——磷脂
        1.1.3 已上市的脂质体
    1.2 药用辅料——磷脂
        1.2.1 磷脂药用辅料的发展
        1.2.2 磷脂的来源
        1.2.3 磷脂的物理化学性质
    1.3 磷脂类辅料的质量标准研究
        1.3.1 磷脂类辅料国内外质量标准研究现状
        1.3.2 磷脂类辅料的质量标准控制要点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特性鉴定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引湿性实验
        2.2.3 溶解度
        2.2.4 表征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性状
        2.3.2 引湿性试验
        2.3.3 溶解度
        2.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3.5 红外吸收光谱
        2.3.6 核磁共振谱图
        2.3.7 质谱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杂质研究及脂肪酸纯度测定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2 有关物质检查
        3.2.3 残留溶剂检查
        3.2.4 脂肪酸纯度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有关物质方法开发
        3.3.2 有关物质检查检出限试验
        3.3.3 有关物质检查
        3.3.4 残留溶剂方法开发及方法学验证
        3.3.5 脂肪酸纯度(C22:1)检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量测定及内毒素检查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含量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色谱条件的选择
        4.3.2 含量测定的线性关系
        4.3.3 重复性试验
        4.3.4 回收率试验
        4.3.5 稳定性试验
        4.3.6 供试品含量测定
        4.3.7 细菌内毒素方法开发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1.1 质量标准
        5.1.2 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
        5.1.3 本论文工作创新点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牡丹籽粕磷脂提取纯化工艺与二氢槲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牡丹简介
        1.1.1 牡丹简述
        1.1.2 牡丹药用价值
        1.1.3 牡丹籽简述
    1.2 磷脂研究现状
        1.2.1 磷脂的来源
        1.2.2 磷脂的理化特性
        1.2.3 磷脂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1.2.4 磷脂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1.2.5 磷脂提取方法
        1.2.6 磷脂纯化技术
    1.3 二氢槲皮素磷脂复合物
        1.3.1 二氢槲皮素
        1.3.2 磷脂复合物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图
2 牡丹籽粕成分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配制溶液
    2.3 实验步骤
        2.3.1 实验原材料的预处理
        2.3.2 牡丹籽粕脂肪含量测定
        2.3.3 牡丹籽粕水分的测定
        2.3.4 牡丹籽粕灰分的测定
        2.3.5 牡丹籽粕膳食纤维的测定
        2.3.6 牡丹籽粕蛋白质的测定
        2.3.7 牡丹籽粕粗多糖的测定方法
        2.3.8 牡丹籽粕中磷的测定方法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1 牡丹籽粕中脂肪含量的计算与结果
        2.4.2 牡丹籽粕中水分含量的计算与结果
        2.4.3 牡丹籽粕中灰分含量的计算与结果
        2.4.4 牡丹籽粕中膳食纤维含量的计算与结果
        2.4.5 牡丹籽粕中蛋白质含量的计算与结果
        2.4.6 牡丹籽粕中粗多糖含量的计算与结果
        2.4.7 牡丹籽粕中磷含量的计算与结果
    2.5 本章小结
3 牡丹籽粕磷脂提取工艺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牡丹磷脂提取工艺流程与条件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乙醇浓度对磷脂含量及提取率的影响
        3.4.2 提取时间对磷脂含量和提取率的影响
        3.4.3 微波功率对磷脂含量和提取率的影响
        3.4.4 料液比对磷脂含量和提取率的影响
        3.4.5 提取次数对磷脂含量和提取率的影响
    3.5 响应面法优化牡丹磷脂的提取工艺
        3.5.1 响应面分析因素水平的选取
        3.5.2 响应面分析试验设计
        3.5.3 多元二次响应面二次模型的方差分析表
        3.5.4 响应面二次模型与3D模型的分析
        3.5.5 最优条件与验证
    3.6 本章小结
4 牡丹磷脂的纯化与理化指标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部分
        4.3.1 牡丹磷脂纯化工艺
        4.3.2 牡丹磷脂脂肪酸种类检测
        4.3.3 牡丹磷脂质量指标检测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料液比对磷脂含量及得率的影响
        4.4.2 超声时间对磷脂含量及得率的影响
        4.4.3 超声温度对磷脂含量及得率的影响
        4.4.4 提取次数对磷脂含量及得率的影响
        4.4.5 GC-MS检测结果与分析
        4.4.6 质量指标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二氢槲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试剂
    5.3 二氢槲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与理化性质表征
        5.3.1 二氢槲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5.3.2 二氢槲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优化
        5.3.3 二氢槲皮素磷脂复合物的理化性质表征
    5.4 二氢槲皮素磷脂复合物体外溶出实验
        5.4.1 色谱条件
        5.4.2 二氢槲皮素磷脂复合物的溶出率测定
    5.5 结果与分析
        5.5.1 二氢槲皮素磷脂复合物制备优化结果
        5.5.2 二氢槲皮素磷脂复合物理化性质表征结果
        5.5.3 HPLC分析二氢槲皮素磷脂复合物溶出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9)美西替康纳米脂质体的新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药物及其研究进展
        1.1.1 现有纳米药物的种类
        1.1.2 脂质体
        1.1.3 脂质体的分类
        1.1.4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1.1.5 脂质体药物的临床优势
        1.1.6 已上市脂质体药物介绍
    1.2 喜树碱药物及其研究进展
        1.2.1 喜树碱
        1.2.2 喜树碱类衍生物
        1.2.3 喜树碱衍生物的构效关系
        1.2.4 喜树碱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喜树碱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2.1 前言
    2.2 新型喜树碱衍生物的设计
    2.3 .喜树碱衍生物的合成
        2.3.1 合成路线
        2.3.2 合成步骤
    2.4 药理活性研究
        2.4.1 化合物胶束乳状液的制备
        2.4.2 化合物抗细胞增殖活性测试
        2.4.3 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2.5 本章小结
    2.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TQ-B3203 合成工艺及杂质研究
    3.1 前言
    3.2 TQ-B3203 合成工艺研究
        3.2.1 TQ-B3203 合成路线的确定
        3.2.2 合成工艺优化
        3.2.3 TQ-B3203 中试合成工艺
        3.2.4 结果与讨论
    3.3 TQ-B3203 杂质的研究
        3.3.1 杂质研究的意义
        3.3.2 色谱条件与样品信息
        3.3.3 杂质的高效液相色谱研究
        3.3.4 杂质的结构确定
        3.3.5 杂质来源分析
        3.3.6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TQ-B3203 脂质体的处方研究
    4.1 前言
    4.2 试验方法及结果
        4.2.1 给药剂型及给药途径的确定
        4.2.2 TQ-B3203 溶解性考察
        4.2.3 TQ-B3203 普通注射剂毒性研究
        4.2.4 TQ-B3203 脂质体的处方研究
        4.2.5 TQ-B3203 脂质体的工艺研究
        4.2.6 研究确定的脂质体最终处方工艺
    4.3 脂质体体内药效初步研究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TQ-B3203 脂质体的药效学研究
    5.1 前言
    5.2 MXN-003 体外抗肿瘤增殖活性研究
        5.2.1 试剂和仪器
        5.2.1.1 主要试剂
        5.2.1.2 仪器
        5.2.1.3 受试物及阳性对照
        5.2.1.4 实验用人肿瘤细胞株
        5.2.2 实验内容
        5.2.2.1 细胞培养和接种
        5.2.2.2 给药
        5.2.2.3 药液配制
        5.2.2.4 磺酰罗丹明B法(SRB法)
        5.2.2.5 结果处理
        5.2.3 实验结果
        5.2.4 小结
    5.3 MXN-003 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5.3.1 试剂和仪器
        5.3.1.1 主要试剂
        5.3.1.2 仪器
        5.3.1.3 受试物、溶媒及阳性对照
        5.3.1.4 实验用人肿瘤细胞株
        5.3.2 实验内容
        5.3.2.1 人肿瘤细胞的接种
        5.3.2.2 给药
        5.3.2.3 药液配制
        5.3.2.4 样品处理和检测
        5.3.2.5 结果处理
        5.3.3 实验结果
        5.3.3.1 MXN-003 对结肠癌HCT-116 细胞周期的影响
        5.3.3.2 MXN-003 对结肠癌HCT-116 细胞凋亡的影响
        5.3.3.3 MXN-003对Topo I活性的影响
        5.3.3.4 MXN-003 诱导γ-H2AX水平的上调
        5.3.4 .小结
    5.4 MXN-003 对裸小鼠移植瘤的作用研究
        5.4.1 仪器与试剂
        5.4.1.1 仪器
        5.4.1.2 试剂
        5.4.1.3 受试物和对照品
        5.4.1.4 药液配制
        5.4.1.5 试验系统
        5.4.2 实验方法
        5.4.2.1 人结肠癌Colo205 裸小鼠肿瘤模型建立
        5.4.2.2 人结肠癌SW620 裸小鼠肿瘤模型建立
        5.4.2.3 人结肠癌HCT-116 裸小鼠肿瘤模型建立
        5.4.2.4 人前列腺癌PC3 裸小鼠移植瘤模型建立
        5.4.2.5 人肺癌NCI-H460 裸小鼠肿瘤模型建立
        5.4.2.6 动物分组及给药安排
        5.4.2.7 数据测定和统计
        5.4.2.8 数据处理
        5.4.3 实验结果
        5.4.3.1 MXN-003 对人结肠癌Colo205 裸小鼠移植瘤的作用研究
        5.4.3.2 MXN-003 对人结肠癌SW620 裸小鼠移植瘤的作用研究
        5.4.3.3 MXN-003 对人结肠癌HCT-116 裸小鼠移植瘤的作用研究
        5.4.3.4 MXN-003 对人前列腺癌PC3 裸小鼠移植瘤的作用研究
        5.4.3.5 MXN-003 对人肺癌NCI-H460 裸小鼠移植瘤的作用研究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5.6 参考文献
第六章 TQ-B3203 脂质体的毒性研究
    6.1 前言
    6.2 MXN-003 脂质体的毒性研究
        6.2.1 仪器与试剂
        6.2.1.1 受试物
        6.2.1.2 动物种类及来源
        6.2.1.3 剂量
        6.2.1.4 给药途径
        6.2.1.5 数据的统计
        6.2.2 实验内容
        6.2.2.1 MXN-003 静脉注射对ICR小鼠的单次给药毒性试验方法
        6.2.2.2 MXN-003 静脉注射对SD大鼠的单次给药毒性试验方法
        6.2.2.3 MXN-003 静脉注射对Beagle犬的单次给药毒性试验方法
        6.2.2.4 MXN-003 静脉注射对SD大鼠4 周的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方法
        6.2.2.5 MXN-003 静脉注射对Beagle犬4 周的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方法
        6.2.3 实验结果
        6.2.3.1 MXN-003 静脉注射对ICR小鼠的单次给药毒性试验结果
        6.2.3.2 MXN-003 静脉注射对SD大鼠的单次给药毒性试验结果
        6.2.3.3 MXN-003 静脉注射对Beagle犬的单次给药毒性试验结果
        6.2.3.4 MXN-003 静脉注射对SD大鼠4 周的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结果
        6.2.3.5 MXN-003 静脉注射对Beagle犬4 周的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结果
    6.3 本章小结
    6.4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思考与展望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期刊论文
    专利申请
    批件及证书
附录

(10)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的制备及功能特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缩写说明
1 绪论
    1.1 磷脂结构特性
    1.2 磷脂的理化性质
    1.3 磷脂生理活性
    1.4 磷脂来源
    1.5 磷脂抗氧化特性
        1.5.1 磷脂抗氧化剂的活性及其活性位点
        1.5.2 大豆卵磷脂抗氧化性在植物油稳定性方面的研究
        1.5.3 磷脂抗氧化性在动物油稳定性方面的研究
    1.6 磷脂乳化特性
        1.6.1 磷脂乳化原理
        1.6.2 磷脂乳化剂类型
        1.6.3 磷脂作乳化剂的乳化稳定性
    1.7 磷脂提取方法
    1.8 草鱼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
    1.9 鲢鱼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
    1.10 小龙虾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三种淡水鱼虾来源各部位磷脂分布及组成特征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试剂
    2.3 仪器与设备
    2.4 试验方法
        2.4.1 三种淡水鱼虾来源脂质提取和组成分析
        2.4.2 三种淡水鱼虾来源各部位磷脂组成分析
        2.4.3 三种淡水鱼虾来源各部位脂质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2.4.4 数据分析
    2.5 结果分析
        2.5.1 三种淡水鱼虾来源各部位总脂质提取
        2.5.2 三种淡水鱼虾来源各部位脂质组成分析
        2.5.3 三种淡水鱼虾来源各部位磷脂组成分析
        2.5.4 三种淡水鱼虾来源各部位磷脂脂肪酸组成对比分析
    2.6 小结
3 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的提取工艺优化
    3.1 前言
    3.2 材料与试剂
    3.3 仪器与设备
    3.4 试验方法
        3.4.1 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提取工艺流程
        3.4.2 磷脂产物提取率和磷脂纯度的测定
        3.4.3 乙醇浓度对磷脂提取的影响
        3.4.4 料液比对磷脂提取的影响
        3.4.5 提取温度对磷脂提取的影响
        3.4.6 提取时间对磷脂提取的影响
        3.4.7 正交试验设计
        3.4.8 最优提取条件下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产物薄层色谱分析
        3.4.9 最优提取条件下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产物脂肪酸组成分析
        3.4.10 数据分析
    3.5 结果分析
        3.5.1 乙醇浓度对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提取的影响
        3.5.2 料液比对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提取的影响
        3.5.3 提取温度对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提取的影响
        3.5.4 提取时间对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提取的影响
        3.5.5 正交结果
        3.5.6 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提取的最佳工艺验证结果
        3.5.7 最优条件下提取的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薄层分析结果
        3.5.8 最优条件下提取的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脂肪酸结果
    3.6 小结
4 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功能特性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试剂
    4.3 仪器与设备
    4.4 试验方法
        4.4.1 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乳化性能的测定
        4.4.2 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抗氧化性能的测定
    4.5 结果与分析
        4.5.1 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乳化性能的测定结果
        4.5.2 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
    4.6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大豆磷脂的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磷脂对中华绒螯蟹脂代谢影响的研究[D]. 林志灯.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大豆甾醇糖脂的分离、组成分析及应用特性研究[D]. 康晶晶. 江南大学, 2020(01)
  • [3]亚麻酸磷脂的酶法制备、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性研究[D]. 杨国强.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4]提取类生化药物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及其应用[D]. 郑璐侠.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2020(05)
  • [5]脂肪酶催化制备功能性微藻磷脂的研究[D]. 李韶峰.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0)
  • [6]烷基糖苷衍生物/Ag-TiO2/大豆磷脂纳米复合加脂剂的研究[D]. 高建静.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8)
  • [7]二芥酰磷脂酰胆碱的质量研究[D]. 郑巧. 东南大学, 2019(07)
  • [8]牡丹籽粕磷脂提取纯化工艺与二氢槲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D]. 刘佳莹.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9]美西替康纳米脂质体的新药研究[D]. 张喜全. 东南大学, 2018(03)
  • [10]三种淡水鱼虾来源磷脂的制备及功能特性比较[D]. 王文倩. 武汉轻工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大豆卵磷脂的系统研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