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良式泪道探针及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欢,贺荣华,肖向建[1](2021)在《线锯式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手术对泪道探通失败患儿的效果及远期疗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线锯式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手术对泪道探通失败患儿的手术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97例(154眼)泪道探通失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48例(76眼)和观察组49例(78眼),对照组患儿采用泪道插管手术,观察组患儿采用线锯式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手术。对比两组患儿恢复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与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拔管时间和泪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等级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82.89%(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阻塞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线锯式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手术治疗泪道探通失败患儿能缩短恢复时间,疗效好,同时可减少并发症和再阻塞发生率。
刘元[2](2021)在《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慢性泪囊炎是中老年女性多见的眼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溢泪、溢脓症状,长期如此不仅影响患者容貌,还易导致各种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关键在于消除泪囊炎症,恢复泪道引流功能。传统的治疗方式是泪囊鼻腔吻合术,虽然疗效肯定,但由于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面部遗留瘢痕等缺点,大多数患者难以接受,而且基层医院开展困难。随着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也在迅速更新。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是将支架经鼻腔植入鼻泪管,以起到扩张阻塞部位、支撑鼻泪管及恢复泪道引流的作用。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不留瘢痕,且适合在各级医院开展。临床上使用的鼻泪管支架种类较多,如金属管、硅胶管、聚氨酯支架、硬膜外麻醉导管和各种自制的鼻泪管支架等,但临床疗效报道不一,术后支架脱位、再阻塞等并发症也常有发生。因此,使用一种能与人体生理结构相吻合且术后效果可靠的支架尤为重要。目的:对比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和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探讨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在慢性泪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设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比较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观察组)与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鼻泪管植管术(对照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植管成功率、植管耗时、术中疼痛程度、泪点损伤率等,观察术后3月疗效、眼表症状改善情况、拔管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1.临床疗效:入选总病例80例94眼。(1)术后1周:观察组治愈率91.7%(44/48),好转率8.3%(4/48),无效率0;对照组治愈率87.0%(40/46),好转率10.9%(5/46),无效率2.1%(1/46);两组疗效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Z=-0.765,P=0.445,P>0.05)。(2)术后1月:观察组治愈率87.5%(42/48),好转率10.4%(5/48),无效率2.1%(1/48);对照组治愈率69.6%(32/46),好转率21.7%(10/46),无效率8.7%(4/4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4,P=0.031,P<0.05)。(3)术后3月:观察组治愈率77.1%(37/48),好转率14.6%(7/48),无效率8.3%(4/48);对照组治愈率56.5%(26/46),好转率28.3%(13/46),无效率15.2%(7/4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57,P=0.040,P<0.05)。(4)观察组术后1周、1月、3月的疗效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H=4.734,P=0.091,P>0.05)。(5)对照组术后1周、1月、3月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844,P=0.004,P<0.05)。2.眼表症状改善情况:术前观察组(14.2±2.1分)与对照组(14.3±2.0分)的眼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0.222,P=0.824,P>0.05)。术后3月观察组(3.4±1.9分)与对照组(5.0±2.3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2,P=0.000,P<0.05)。3.植管成功率:观察组40例48眼和对照组40例46眼均成功植管,总植管成功率100%(94/94)。4.植管耗时:观察组的植管耗时中位数为12.0s,对照组的植管耗时中位数为15.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6,P=0.036,P<0.05)。5.术中疼痛程度: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疼痛程度中位数均为2.0cm,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Z=-0.165,P=0.869,P>0.05)。6.泪点损伤:观察组泪点损伤率为35.4%(17/48),对照组为45.7%(21/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c2=1.022,P=0.312,P>0.05)。7.拔管困难:观察组拔管困难发生率为10.4%(5/48),对照组为8.7%(4/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1.000,P>0.05)。其中,观察组断管发生率为6.3%(3/48),对照组为2.2%(1/46);两组断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617,P>0.05)。8.支架相关并发症:观察组支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6.7%(8/48),对照组为30.4%(14/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c2=2.484,P=0.115,P>0.05)。其中,观察组未出现支架移位或脱出的病例,对照组6眼术后鼻腔内硬膜外麻醉导管移位或脱出,发生率为13.0%(6/46);两组支架移位或脱出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012,P<0.05)。结论:1.与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相比,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更好,短期疗效更稳定。2.与V型硬膜外麻醉导管相比,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植管耗时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3.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可考虑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金琦[3](2021)在《不同可吸收吻合口填充材料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分别使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千创复)、纳吸棉、明胶海绵三种不同的可吸收材料用于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nasal 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中对泪囊鼻腔吻合口进行填充,观察其对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收治的72例(9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入选的患者均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泪道冲洗、CT泪道造影等,并进行鼻内镜鼻腔检查。按照吻合口填充材料类型分为三组。A组26例(32眼)使用千创复,B组22例(27眼)使用纳吸棉,C组24例(31眼)使用明胶海绵。三组患者均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三组患者术后舒适度、渗血情况、并发症(瘢痕增生、肉芽组织形成、吻合口粘连)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并通过观察患者溢泪、溢脓、吻合口上皮化、泪道冲洗情况,评估手术治愈率和有效率进行比较。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年龄、病程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舒适度、渗血情况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比较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以P<0.0167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与疗效的相关性采用RR相对危险度统计方法。结果:本研究共选用72例(90眼)患者,其中千创复组26例(32眼),纳吸棉组22例(27眼),明胶海绵组24例(31眼),三组术后均随访6月。1.一般情况比较: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舒适度、渗血量比较:A组和C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均较B组好(PAB=0.001,PBC=0.001),但是术后渗血情况均较B组严重(PAB=0.006,PBC=0.042)。A组与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AC=1.000)。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组瘢痕增生率与肉芽组织形成率均低于B组(P<0.05),余组间瘢痕增生率与肉芽组织形成率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吻合口粘连率均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吻合口粘连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疗效比较:A组有效率为96.88%,B组有效率为88.89%,C组有效率为93.55%,三组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愈率为90.63%,B组治愈率为55.56%,C组治愈率为87.10%,A组和C组治愈率均高于B组(P<0.05),但A组与C组之间治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并发症与疗效的相关性:瘢痕增生导致手术无效的可能性最大(RR=21.471,95%置信区间为2.679-172.057),肉芽组织形成导致手术未能完全治愈的可能性最大(RR=6.000,95%置信区间为2.727-13.202)。有肉芽组织形成与无肉芽组织形成相比,导致手术无效的相对危险度无统计学意义(RR=1.750,95%置信区间为0.345-8.870)。有吻合口粘连与无吻合口粘连相比,导致手术无效(RR=2.750,95%置信区间为0.595-12.707)和未能完全治愈(RR=1.604,95%置信区间为0.716-3.594)的相对危险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千创复是一种简便、舒适、高效的可吸收吻合口填充材料,在三种材料中综合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明胶海绵与千创复手术有效率和治愈率相当。在千创复不易获得时,可选择性使用明胶海绵。纳吸棉术后舒适度、并发症情况均较差,且治愈率较低,三者中不推荐使用。但当患者术后渗血风险较高时,首选纳吸棉。
逄作祥,于海斌[4](2021)在《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文中认为慢性泪囊炎是鼻泪管阻塞或狭窄等引起的常见泪道病,目前无有效的药物疗法,不同疗法目的均为使用器械解除梗阻,重建引流通道。本文复习文献资料,比较了当前临床上治疗慢性泪囊炎的7种方法,认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效果好,微创、美观,是治疗慢性泪囊炎高效安全的方法。泪道内窥镜可在直视下对狭窄部位进行疏通,结合泪道置管,也具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具体到某一位患者时,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性化处理。(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172-176)
姜红霞,李诚,刘建飞,马云霄,全贝子,孙文柯[5](2021)在《改良硅胶管泪道环形支撑内置缝线固定成形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经改良硅胶管泪道环形支撑内置缝线固定成形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减少泪小点撕裂并减轻眼部刺激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3例(83眼)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分别采用改良法与传统法治疗,2组均2~3个月后拔管。术后随访0.5~1年,对术后2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泪小点有无撕裂情况、眼部刺激症状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改良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76,P<0.05);改良组术后泪小点有无撕裂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29,P<0.05)。改良组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评分也较对照组显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63,P<0.05)。结论改良硅胶管泪道环形支撑内置缝线固定成形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术后临床治愈率高、泪小点撕裂并发症少、眼部刺激症状小,值得推广应用。
唐小娣,雷鹏,薛丽萍,林敏,吴艺[6](2020)在《改良泪道插管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复杂性难治性泪道阻塞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改良泪道插管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复杂性难治性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同时分析影响治愈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6例先天性复杂性难治性泪道阻塞患儿,共有患眼298眼,分析患儿的年龄、治疗方案对治愈率的影响情况。结果 206例患儿298只患眼中,共有265眼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好转31眼,无效2眼,总治愈率为88.93%。按照年龄差别分为6个月~1岁、1~2岁、2~3岁,> 3岁四组,四组患儿的治愈率分别是93.98%、90.63%、86.21%、72.41%。既往患先天性泪道阻塞行泪道探通术后失败患儿242眼,治愈227眼,治愈率为93.8%,既往患先天性泪道阻塞行单纯泪道插管术后失败患儿56眼,治愈41眼,治愈率为7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89,P <0.05)。术中有15只眼(5%)出现鼻腔出血,3只眼(1%)出现泪小点裂伤,5只眼(1.7%)出现硅胶管脱落,9只眼(3%)出现固定缝线松脱。结论改良泪道插管术对于儿童先天性复杂性难治性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肯定,但是疗效和患儿的年龄呈负相关,同时若患儿术前接受单纯泪道插管术失败后,其再次治疗的治愈率不及既往先天性泪道阻塞行泪道探通术后失败的患者。
刘园珍[7](2020)在《改良泪道探通术并留置探针治疗新生儿泪道阻塞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改良泪道探通术并留置探针治疗新生儿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896例新生儿泪道阻塞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35例)和改良组(561例)。对照组行单纯泪道探通术治疗,改良组行改良泪道探通术并留置探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患儿的一次探通治愈率为79.1%,对照组患儿的一次探通治愈率为64.8%;改良组患儿的一次探通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儿的二次探通治愈率为95.4%,对照组患儿的二次探通治愈率为90.1%;改良组患儿的二次探通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8.96%高于改良组的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泪道探通术并留置探针治疗新生儿泪道阻塞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袁菁,汪锐,陈婷[8](2020)在《单纯吻合前瓣的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单纯吻合前瓣的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03/2018-07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99例113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传统组(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46例52眼)与改良组(单纯吻合前瓣的改良术式,53例61眼),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不同时间吻合口周围肉芽组织形成率、鼻腔黏膜上皮化率、吻合口大小、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1a复发率。结果:改良组随访6mo疗效优于传统组(P<0.05),总治愈率高于传统组(75.0%vs 95.1%,P=0.002)。术后1、3、6mo改良组肉芽组织形成率(3.8%、5.7%、9.4%)均低于传统组(P<0.001);术后1mo改良组鼻黏膜上皮化率高于传统组(64.2%vs 39.1%,P<0.001);术后6mo改良组吻合口面积大于传统组(25.63±4.76 vs 11.34±3.52mm2,P<0.01);改良组术后出血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a复发率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单纯吻合前瓣的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治愈率高于传统术式,可促进鼻腔黏膜上皮化,维持吻合口宽敞,防止周围肉芽组织形成,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张文博[9](2020)在《不同类型置管方式在泪道阻塞疾病中的疗效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泪道置管方式在泪道阻塞疾病的疗效差异,并分析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行泪道置管治疗的96例123眼泪道阻塞患者病例资料,分为泪道顺行置管组67眼和逆行置管组56眼。顺行泪道置管组置入山东福瑞达医疗器械公司生产型号为LY-Fr2的U型硅胶泪道引流管(以下简称U管),逆行置管组置入由扬中美迪硅胶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产品型号为ND-09B(泪小管)型的类“Y”型泪道扩张引流管(以下简称B管)。拔管后随访3月-24月,观察患者功能预后(即患者主观症状)及解剖预后(即泪道冲洗结果),及不同阻塞部位两置管组功能预后及解剖预后,并利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比较其疗效差异。基于性别、年龄、病程、置管时间、辅助行微钻泪道成形术、黏液性分泌物等临床变量,对功能及解剖预后指标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长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U管组患者术后长期解剖有效率为86.57%,B管组患者术后长期解剖有效率为82.14%,两组间解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5,P=0.047);U管组患者术后长期功能有效率85.07%,B管组患者长期功能有效率82.14%,两组间功能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2,P=0.044)。U管组和B管组在单纯上泪道阻塞、单纯下泪道阻塞及全泪道阻塞中术后短期功能有效率、长期功能有效率比较,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间术后短期解剖有效率、长期解剖有效率进行比较,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影响疗效的潜在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病程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2.552,P=0.011)、性别、年龄、置管时间、泪道冲洗次数及辅助行微钻泪道成形术、伴有黏液性分泌物等因素对疗效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病程是影响长期解剖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4,OR=0.524,95%CI[0.336,0.817]),伴有黏液性分泌物是影响长期功能预后的独立因素(P=0.044,OR=0.222,95%CI[0.051,0.957])。【结论】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效果显着,顺行置管组(U管组)长期预后较逆行置管组(B管组)好。病程、黏液性分泌物是影响手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陈风月,娄宾[10](2018)在《改良泪点切开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治疗获得性泪点狭窄或粘连》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获得性泪点狭窄或粘连的疗效,探寻获得性泪点狭窄或粘连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获得性泪点狭窄或粘连患者52例72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36眼,采用改良式泪点切开联合硅胶管置入术;对照组25例36眼,采用硅胶管置入术,随访12mo,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脱管率为6%,对照组脱管率为8%,两组患者术后脱管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泪点撕裂。结论:改良泪点切开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有效率高,是治疗获得性泪点狭窄或粘连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二、改良式泪道探针及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良式泪道探针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线锯式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手术对泪道探通失败患儿的效果及远期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治疗前后效果对比 |
2.2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
2.4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
2.5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 |
3 讨论 |
(2)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随机分组 |
2 手术器械及材料 |
2.1 手术器材 |
2.2 主要药品及来源 |
3 术前准备 |
3.1 全身情况 |
3.2 鼻腔检查 |
3.3 泪道准备 |
3.4 术前沟通 |
4 手术方法 |
4.1 观察组手术步骤 |
4.2 对照组手术步骤 |
5 术后处理及随访 |
6 评价指标 |
6.1 主要观察指标及量化方法 |
6.2 次要观察指标及量化方法 |
7 统计学方法 |
三、结果 |
1 临床疗效 |
1.1 术后1 周治疗效果 |
1.2 术后1 月治疗效果 |
1.3 术后3 月治疗效果 |
1.4 观察组术后1 周、1 月、3 月疗效对比 |
1.5 对照组术后1 周、1 月、3 月疗效对比 |
2 眼表症状改善情况 |
3 其他临床观察指标 |
3.1 植管成功率 |
3.2 植管耗时 |
3.3 疼痛程度 |
3.4 泪点损伤发生率 |
3.5 拔管困难发生率 |
3.6 支架相关并发症 |
四、讨论 |
1 慢性泪囊炎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分析 |
2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 |
3 鼻泪管支架的应用现状分析 |
4 Teflon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5 两组手术的结果分析 |
5.1 T型 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安全性 |
5.2 T型 Teflon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分析 |
6 提高支架植入术疗效的改进措施 |
7 展望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不同可吸收吻合口填充材料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一般资料 |
2.2 设备和材料 |
2.2.1 实验设备 |
2.2.2 实验材料 |
2.3 方法 |
2.3.1 手术方法 |
2.3.2 术后处理 |
2.3.3 观察指标 |
2.3.4 疗效评估 |
2.3.5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术后舒适度、渗血情况比较 |
3.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3.4 术后疗效比较 |
3.5 并发症与疗效的相关性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的局限性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吻合口填充材料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改良硅胶管泪道环形支撑内置缝线固定成形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2.1 采用特殊手术材料: |
1.2.2 手术步骤: |
1.2.3 术后处理: |
1.2.4 疗效判定: |
1.2.5 眼部刺激症状评分标准: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2组患者术后泪小点有无撕裂情况比较: |
2.3 2组患者眼部刺激症状评分比较: |
3 讨论 |
(6)改良泪道插管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复杂性难治性泪道阻塞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判: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效果: |
2.2 年龄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 |
2.3 术前治疗手段因素和疗效相关性: |
2.4 手术并发症及相应处理: |
3 讨论 |
(7)改良泪道探通术并留置探针治疗新生儿泪道阻塞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8)单纯吻合前瓣的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对象和方法 |
1.1对象 |
1.2方法 |
1.2.1手术方法 |
1.2.2观察指标 |
1.2.3疗效评估 |
2结果 |
2.1两组随访6mo手术效果比较 |
2.2两组术后不同时间吻合口周围肉芽组织形成率及鼻黏膜上皮化率比较 |
2.3两组术后6mo时间吻合口大小比较 |
2.4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2.5两组随访1a复发率比较 |
3讨论 |
(9)不同类型置管方式在泪道阻塞疾病中的疗效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观察指标和判断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结果 |
2.2 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分析 |
2.3 手术并发症 |
3 讨论 |
3.1 流行病学分布 |
3.2 顺行泪道置管和逆行泪道置管的特点 |
3.3 治疗结果分析 |
3.4 手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4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泪道置管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改良泪点切开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治疗获得性泪点狭窄或粘连(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术前准备 |
1.2.2 手术方法 |
1.2.3 术后处理 |
1.2.4 观察指标 |
2 结果 |
2.1 两组术后疗效比较 |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
3 讨论 |
四、改良式泪道探针及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线锯式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手术对泪道探通失败患儿的效果及远期疗效[J]. 王欢,贺荣华,肖向建. 广东医学, 2021(09)
- [2]T型Teflon鼻泪管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D]. 刘元.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1)
- [3]不同可吸收吻合口填充材料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疗效观察[D]. 金琦. 南昌大学, 2021(01)
- [4]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J]. 逄作祥,于海斌. 国际眼科纵览, 2021(02)
- [5]改良硅胶管泪道环形支撑内置缝线固定成形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疗效观察[J]. 姜红霞,李诚,刘建飞,马云霄,全贝子,孙文柯. 宁夏医学杂志, 2021(04)
- [6]改良泪道插管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复杂性难治性泪道阻塞的临床研究[J]. 唐小娣,雷鹏,薛丽萍,林敏,吴艺. 临床医学, 2020(08)
- [7]改良泪道探通术并留置探针治疗新生儿泪道阻塞的效果观察[J]. 刘园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12)
- [8]单纯吻合前瓣的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J]. 袁菁,汪锐,陈婷. 国际眼科杂志, 2020(06)
- [9]不同类型置管方式在泪道阻塞疾病中的疗效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文博.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10]改良泪点切开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治疗获得性泪点狭窄或粘连[J]. 陈风月,娄宾. 国际眼科杂志,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