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体内动态模型使用纤维消化​​和评估草料质量

通过体内动态模型使用纤维消化​​和评估草料质量

一、利用纤维消化和通过体内的动态模型评价饲草品质(论文文献综述)

张耀,赵菁菁,陈鑫珠,黄小云,黄秀声,黄勤楼,庄益芬[1](2021)在《百香果果皮和果藤在山羊瘤胃降解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采用瘤胃尼龙袋法,探究百香果果皮和果藤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降解特性。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福清山羊,测定百香果果皮和果藤DM、NDF和ADF不同时间点(4、8、16、24、36、48及72 h)的瘤胃降解率,并计算出降解参数及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百香果果皮和果藤在瘤胃内的降解趋势相似,随着时间的延长,降解率逐渐升高。果皮和果藤在瘤胃72 h的DM、NDF和ADF的降解率分别为66.28%和72.99%、59.76%和56.89%、63.12%和48.19%,其中果皮72 h ADF降解率显着高于果藤(P<0.05);果皮和果藤DM、NDF和ADF的有效降解率分别为51.61%和56.00%、46.19%和44.78%、50.22%和37.79%,无显着差异;降解参数方面,果皮DM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c)比果藤提高了50%(P<0.05),快速降解部分(a)显着(P<0.05)低于果藤;果皮NDF的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c)较果藤显着提高(P<0.05),慢速降解部分(b)显着(P<0.05)低于果藤;ADF降解方面,果皮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c)较果藤显着提高(P<0.05),慢速降解部分(b)较果藤显着(P<0.05)降低了19.9%。研究表明,百香果果皮和百香果藤具有较高的瘤胃降解率,是一类优质的非常规粗饲料原料。

冯雷雨[2](2021)在《构树、苜蓿和燕麦营养价值的综合评定》文中研究表明

陈丽尧[3](2021)在《不同RFI滩羊生长性能、粪便菌群和粪便差异代谢物研究》文中指出

郭安民[4](2021)在《大豆油体-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乳液的性质及在蛋黄酱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乃慧[5](2021)在《热处理对驼乳理化性质及体外消化特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孙如男[6](2021)在《南极磷虾肽-锌螯合物的制备、结构表征与生物利用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极磷虾是重要的极地渔业资源和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动物蛋白资源库。目前南极磷虾陆基深加工以生产南极磷虾油为主,而加工副产物脱脂南极磷虾粉尚未合理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有待加强。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营养作用与人类生长发育过程密切相关。与常规补锌剂相比,肽-锌螯合物以螯合物形式直接被消化吸收,能够更好地抵抗肠道环境和共存物竞争带来的影响,提高锌的生物利用度。本文首先以脱脂南极磷虾粉为原料,建立了南极磷虾金属螯合物蛋白肽基料(AKP)的最佳制备工艺;其次优化制备了南极磷虾肽-锌螯合物(AKP-Zn),并利用仪器分析技术解析了螯合物的结合位点、组成和结构特征;最后通过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系统评价了AKP-Zn螯合物的促锌吸收效果,将为南极磷虾蛋白的利用及新型补锌剂的开发奠定基础。以水解度为主要评价指标,Zeta电位为辅助评价指标,在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五种蛋白酶中,筛选出制备南极磷虾金属螯合物蛋白肽基料的最佳酶制剂;在酶的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以水解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最佳酶解时间、加酶量和料液比等工艺参数;对获得的产物AKP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水解度和Zeta电位,制备AKP的最适宜蛋白酶为胰蛋白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75 h、加酶量2.50%、料液比1:3,优化条件下脱脂南极磷虾粉蛋白水解度为14.16±0.43%;AKP的Zeta电位为-29.83±0.66 m V,分子量<3000 Da的蛋白肽占比为90.27±0.05%,AKP中Glu、Asp、Lys等具有金属离子结合能力的氨基酸总量为总氨基酸含量的31.91±0.45%,表明AKP是一种可用于制备金属螯合物的良好蛋白肽基料。以螯合物中的锌含量为评价指标,以AKP为原料,优化了AKP-Zn螯合物制备的反应pH、温度、时间以及AKP与Zn SO4·7H2O质量比,并对AKP-Zn螯合物的结合位点、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了解析。结果显示:AKP-Zn螯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为pH 6、60°C、10 min、AKP与Zn SO4·7H2O质量比1:2,在优化条件下,获得的AKP-Zn螯合物中的锌含量为115.70±2.25 mg/g;AKP-Zn螯合物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出现酰胺键I带、II带、IV带和羧基的特征吸收峰波长和强度变化,证明锌与AKP的羧基氧和氨基氮原子发生螯合;螯合反应后,AKP-Zn螯合物的粒径分布移动至3460.33±146.36 nm,Zeta电位增至-10.20±0.72 m V,分子量>1000 Da的部分占比上升至58.11±0.54%,Glu、Asp、His、Lys和Arg的总量增至50.30±0.33%;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显示,AKP-Zn螯合物表面呈粗糙疏松状,且锌元素含量明显增加。以上结果表明:与AKP相比,AKP-Zn螯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发生明显变化,锌离子与AKP成功螯合形成AKP-Zn螯合物。另外,AKP-Zn螯合物在不同pH条件下均呈现良好的稳定性,在pH 8时,锌保留率仍能保持60.39±1.36%,稳定性显着优于硫酸锌与葡萄糖酸锌。研究证明,在优化的制备工艺条件下,锌离子与AKP间发生了有效的螯合反应,制备获得的AKP-Zn螯合物具备良好的酸碱稳定性。通过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体内24 h消化吸收实验与14 d短期灌胃实验,对比研究了AKP-Zn螯合物与硫酸锌、葡萄糖酸锌、甘氨酸锌等补锌剂在体外消化稳定性和体内锌吸收效果两方面的差异。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结果显示:在模拟胃部消化条件下,AKP-Zn螯合物的稳定性与其他补锌剂无明显差异;而在模拟肠道消化条件下,AKP-Zn螯合物的锌保留率能够保持41.65±1.56%,明显高于硫酸锌与葡萄糖酸锌,证明AKP-Zn螯合物在肠道消化条件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另外,在模拟胃消化条件下,AKP-Zn螯合物的特征红外吸收峰减弱甚至消失,而在模拟肠道消化条件下,特征吸收峰重新产生,表明经胃肠消化后,锌离子最终以螯合物形式存在。体内24 h消化吸收实验结果显示:灌胃SD大鼠AKP-Zn螯合物后,血浆锌浓度在2 h出现峰值,而后逐渐降低,至24 h时基本恢复至初始水平;AKP-Zn螯合物的生物利用度略高于硫酸锌和葡萄糖酸锌。14 d短期灌胃实验结果显示:正常饮食SD大鼠经灌胃相同锌剂量的不同补锌剂14 d后,各实验组大鼠体重、脏器系数和血浆锌浓度无显着性差异,但AKP-Zn螯合物组大鼠骨骼、肝脏、肾脏、脾脏等器官中锌含量均略高于其他各补锌剂组,提示AKP-Zn螯合物有提高锌元素生物利用度的作用。本部分研究结果证明了AKP-Zn螯合物具有良好的消化稳定性,能够以金属螯合物形式吸收,并达到略优于葡萄糖酸锌等补锌剂的吸收利用效果。研究结果可为AKP-Zn螯合物作为膳食补锌剂进行应用提供科学支持。

玉梅[7](2021)在《不同季节荒漠草原放牧绵羊矿物质营养盈亏平衡研究》文中认为为更好的评估荒漠草原放牧绵羊的矿物质营养水平,对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土壤-牧草-放牧绵羊的矿物质进行分析。通过采取现场调查、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测定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地区嫩草期(6月)、生长期(9月)和枯草期(11月)土壤—牧草—放牧绵羊血液中的矿物质(常量元素:钠、钾、钙、磷、镁和微量元素:铁、铜、锰、锌、硒、钼、钴)的含量,分析不同季节矿物质盈亏,并对土壤和牧草矿物质含量与血液矿物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借助采食量模型预测放牧羊三期的矿物质营养摄入量,利用代谢试验采集放牧羊三期粪和尿,测定从粪和尿中的排出矿物质量,计算放牧羊体内矿物质沉积量。系统的研究不同季节放牧羊矿物质营养的盈缺状况,评定出放牧绵羊矿物质营养限制因子。结果表明:试验一荒漠草原不同季节土壤-牧草-放牧羊血液中矿物质含量及转化规律1.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土壤:三期均缺镁、铁、锌、钴;在嫩草期缺铜、锰、硒;在生长期缺锰;在枯草期缺硒;土壤中钙、磷、钠、钾、钼在正常范围内。2.牧草:三期牧草中缺钠;铁、锰含量高于正常水平;生长期:磷、锌低于正常水平;枯草期:磷、铜、锌、硒低于正常水平。牧草中钙、钾、镁、钼、钴满足绵羊营养需要量;3.绵羊血清:钙、钠、锌、镁含量在三期均低于正常范围;钾、铁、锰含量高于正常水平;血清铜、硒和钴含量处于正常水平下限,处于临界范围之内。血清磷含量枯草期低于正常水平。血清中钾、钼处于正常值范围。5.矿物质元素在土壤和放牧绵羊血液之间仅在生长期的时候硒和钴元素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在牧草和放牧绵羊血液之间仅在嫩草期的时候磷(P<0.05)、镁(P<0.01)和钼(P<0.05)元素存在显着相关性。由于土壤和牧草与放牧羊血液之间多数元素没有显着的相关性,因此单单用土壤或者牧草分析来评价放牧羊的营养状况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通过对土壤、牧草、放牧绵羊血液的矿物元素综合分析发现,该地区放牧绵羊存在处于缺钠、镁、锌以及季节性缺磷(枯草期);铁和锰过量的同时临界缺铜、钴和硒的营养状态。试验二荒漠草原放牧羊矿物质盈亏分析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绵羊体内:钠在三期试验中是负沉积,日摄入钠含量在枯草期低于绵羊需要量;钾、铜、钼在枯草期出现负沉积,钾的日摄入量在枯草期低于绵羊日需要量,铜和钼满足绵羊需要量;钙和锌在三期均为正沉积,日摄入钙含量均能满足绵羊需要量,但日摄入锌含量均低于需要量;磷和镁在生长期和枯草期出现了负沉积,磷的日摄入量在三期均低于需要量,镁的日采食量高于需要量,可能是某些营养物质影响了镁的吸收;铁、锰、钴在嫩草期和枯草期出现负沉积,铁和锰的日摄入量均高于需要量。结合该地区不同季节土壤、牧草、放牧绵羊血液以及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沉积量综合分析得出: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地区处于缺钠、镁、锌和季节性缺磷(枯草期),高铁、高锰状况,同时临界缺铜、钴和硒的营养状态。因此,磷、钠、锌、硒为该地区放牧羊的第一限制性因素,铜、钴、镁元素为第二限制因素。

姜翠霞[8](2021)在《西北主要中药材对泌乳牦牛和犊牛营养及生理代谢的影响》文中提出随着青藏高原畜牧业的发展,牦牛养殖数量不断增加,冬春补饲等半集约化养殖模式逐渐兴起,以应对青藏高原地区冬春季节牧草资源匮乏问题。青藏高原放牧泌乳牦牛长期存在繁殖率低、营养不足、体况低下的问题。早期断乳是犊牛管理中的一种有效措施,研究发现牦牛犊3~4月龄断乳不但能提高母牦牛发情率,而且可促进犊牛生长。但断乳犊牦牛存在免疫力低、断乳应激等问题,如管理不善会增加犊牦牛患病率和死亡率。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不仅能够起到保健治疗的功效,而且能够实现绿色健康养殖,是目前畜牧业着力研究开发的方向。中药黄芪、党参、当归和甘草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道地中药材,具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抗氧化、促生长、抑制病原菌等功效。本论文采用黄芪粉和当归粉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泌乳牦牛以及利用四种中药浸提液(黄芪、党参、当归和甘草)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早期断乳牦牛犊,研究饲喂功效,为中药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幼畜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第一部分黄芪当归粉对泌乳牦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乳品质的影响实验选取体重、年龄、产犊时间基本一致的泌乳期健康牦牛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中药组归牧后补饲350 g黄芪当归粉(2.5:1),对照组不添加中药,实验期为68天。实验结果表明:中药组牦牛血清中肌酐(CREA)、丙二醛(MDA)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以及白介素-2(IL-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生长激素(GH)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牦牛乳中脂肪、蛋白、乳糖、尿素氮、乳铁蛋白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体细胞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本实验结果表明,泌乳牦牛饲喂中药黄芪当归粉,能显着提高其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并起到改善乳品质的功效。第二部分中药浸提液饲喂早期断乳犊牛的研究实验选取同一群、遗传背景相似、3~4月龄断乳犊牦牛25头,随机分为5组(CK组、当归组、党参组、甘草组、黄芪组),每组5头,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中药浸提液,添加量均为80 m L·kg-1DMI,实验期共75天,包括预饲期15天,正饲期60天。实验获得如下结果:(1)对生长性能的影响:实验末期四种中药浸提液饲喂组之间以及与对照组之间犊牛体重没有显着差异(P>0.05)。实验期间补饲党参浸提液组犊牛平均日增重(ADG)最高;而补饲黄芪浸提液组犊牛ADG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对瘤胃发酵和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四种中药浸提液饲喂组犊牛瘤胃丙酸、异丁酸和异戊酸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末期当归、党参和黄芪浸提液饲喂组犊牛瘤胃氨态氮浓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对犊牛瘤胃菌群影响结果表明当归浸提液饲喂组瘤胃细菌多样性显着提高(P<0.05),当归和甘草浸提液饲喂组瘤胃拟杆菌门丰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厚壁菌门丰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党参浸提液显着提高了犊牛瘤胃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P>0.05);而黄芪浸提液显着提高了螺旋菌门(Spirochaetes)丰(P<0.05)。四种中药浸提液均降低了瘤胃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的丰度(P<0.05)。(3)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四种中药浸提液饲喂提高了犊牦牛血清葡萄糖(GLU)、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水平,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FAA)水平(P<0.05)。甘草和黄芪浸提液饲喂降低了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P<0.05)。分析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水平,饲喂四种中药浸提液均表现出显着的抗氧化功效。(4)血清代谢组学结果:四种中药浸提液对犊牦牛血清代谢物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甘草组和黄芪组影响最为显着(P<0.05)。当归浸提液下调甘油磷脂代谢,四种浸提液均上调了氨基酸合成代谢。综上所述,泌乳牦牛饲喂中药黄芪当归粉能够显着提高牦牛营养代谢水平、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并改善乳品质。当归、党参、甘草和黄芪四种中药浸提液饲喂早期断乳犊牛,表现出调控瘤胃发酵和微生物组成的功效、提高抗氧化能力、调节犊牛机体蛋白质、脂肪代谢,黄芪和党参浸提液表现出促生长的功效。

郭鹏辉[9](2020)在《高寒牧区藏绵羊消化代谢与肠道甲烷排放特征》文中研究表明藏羊是青藏高原优良畜种之一,是维持青藏高原环境-草地-家畜-人居系统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目前存栏量超过5000万只。然而,由于低温、缺氧和高海拔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国内外对藏羊在不同管理方式下的消化代谢,尤其是肠道甲烷排放特征等研究尚不够深入和系统。为此,研究了自由放牧、零牧(将新鲜天然牧草刈割后直接饲喂家畜,可防止家畜放牧过度践踏草地,减少家畜行走等能量消耗)、放牧+补饲、舍饲等管理方式下的藏羊消化代谢、肠道甲烷排放的季节特征及其生产性能。主要结果如下:(1)自由放牧下藏绵羊消化代谢及其季节动态暖季高寒草甸自由放牧藏羊的单位代谢体重采食量(DMI/LW0.75)和粗蛋白采食量(CPI)分别为冷季的3.5倍和7.9倍。暖季高寒草甸自由放牧藏羊对高寒草甸牧草的表观干物质消化率(DMD)、有机物消化率(OMD)、粗蛋白消化率(CPD)、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NDFD)、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ADFD)、消化能(DE)、代谢能(ME)分别比冷季高15%、19%、6%、18%、14%、39%和34%。(2)零牧和燕麦干草舍饲对藏绵羊消化代谢和肠道甲烷排放的影响暖季,零牧藏绵羊的DMI/LW0.75和CPI分别比100%燕麦草舍饲藏羊低4%和5%,DMD、DE、ME以及氮沉积分别比100%燕麦干草舍饲藏羊低11%、15%、16%、26%(P<0.05),肠道CH4排放量、甲烷能(CH4-E)分别比100%燕麦干草舍饲藏羊高11%和5%;年际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冷季,50%燕麦干草舍饲藏羊采食量、消化代谢水平及氮沉积显着高于零牧和100%燕麦干草舍饲(P<0.05),其DMD可达64%;50%燕麦干草舍饲显着降低藏羊的肠道CH4排放量,零牧、100%燕麦干草舍饲和50%燕麦干草舍饲三种管理方式下,藏羊的肠道CH4排放量分别为23.89 g/d/head、18.62 g/d/head和17.82 g/d/head。零牧藏绵羊暖季的DMI/LW0.75和CPI分别为冷季的1.2倍和1.4倍,DMD、DE、ME以及氮沉积分别高于冷季17%、23%、17%、38%(P<0.05);暖季零牧藏羊的肠道CH4排放量、甲烷能(CH4-E)分别低于冷季的44%和50%。三种管理模式下,藏绵羊的采食量、能量利用效率、氮代谢水平及肠道甲烷排放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年际和季节的交互作用对零牧藏绵羊的采食量和消化代谢及肠道甲烷的排放量影响极显着(P<0.001)。(3)补饲燕麦对藏绵羊屠宰性能及羊肉品质的影响燕麦草舍饲对藏绵羊的体尺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但50%燕麦干草舍饲显着提高藏羊的屠宰率和胴体重、蛋白质和灰分含量,降低脂肪含量(P<0.05),其屠宰率和胴体重由高到低依次均为50%燕麦干草舍饲(47.64±2.06%,47.64%)>100%燕麦草舍饲(45.98±3.65%,45.98%)>零牧(44.87±2.81%,44.87%)。管理方式对眼肌面积、GR值以及花油、羊肉的嫩度、熟肉率以及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等指标的影响不显着。(4)高寒牧区牧草能量代谢与及放牧藏羊肠道甲烷排放预测模型以高寒草甸牧草的营养成分及其消化率为自变量,构建了牧草消化能(DE)、代谢能(ME)以及藏绵羊肠道甲烷排放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高寒草甸DE和ME分别与藏绵羊的干物质消化率(DMD)、有机质消化率(OMD)、消化有机质消化率(DOMD)和总能消化率(GED)呈显着正相关(P<0.01),其中DMD是预测DE含量的最佳解释变量(R2=0.806),GED是预测ME含量的最佳解释变量(R2=0.916),以DE作为主要解释变量建立的预测ME含量的模型,其R2均大于0.9,MPE(平均预测误差)均小于0.015。放牧藏绵羊CH4排放量的最佳预测因子为干物质采食量(DMI)(R2=0.780,SE=2.17),利用DMI或DMI结合牧草应养成成分(DM,OM,NDF,ADF,GE,Ash,N,WSC,EE)建立的线性预测方程(P<0.01),其R2值均大于0.8,能够较好的预测放牧藏绵羊的CH4排放量,为青藏高原放牧家畜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估算和排放清单的制定提供依据。综上所述,暖季藏羊的消化代谢和能氮利用效率显着高于冷季,肠道甲烷排放量则与此相反。本研究通过家畜试验确立的放牧、零牧和补饲藏绵羊的肠道甲烷排因子,填补了IPCC关于相关生态区域和家畜种类的肠道甲烷排放因子的空白,可为准确评估和制订青藏高原地区放牧家畜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优化牧场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刘晶[10](2019)在《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氮素利用率及生产性能和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筛选出光合性能强和氮素利用率高、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高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并确定其在甘肃省的栽培条件和适应性。本研究以6个小黑麦种质(C17、C19、C22、C24、C31、石大1号)为试材,于2016-2017年利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GGE双标图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小黑麦种质的光合性能和氮素利用及分配,并研究了光合性能强、氮素利用率高、生产性能最佳种质的栽培条件及适应性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6个参试小黑麦种质中新品系C31和C19的光合性能较优。随生育时期推移,小黑麦光合性能相关指标(除气孔限制值外)先增加后减少,但最高值所处的生育时期各异;随着生育时期推移,气孔限制值先减少后增加,抽穗期最低。出苗后54 d参试小黑麦种质的叶面积指数最大,叶面积指数与干草产量、枝条数显着正相关,粗蛋白含量极显着正相关,消化率显着负相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综合评价表明,有机物积累和小黑麦感病性对光合性能有显着影响。2.分蘖期-开花期小黑麦根系、茎秆、叶片的全氮含量逐渐降低,根系、茎秆、叶片干物质产量和氮素产量逐渐增加;分蘖期-孕穗期不同器官氮素分配比例为叶片>茎秆>根系,抽穗期-开花期的分配比例为叶片>茎秆>花序>根系。参试的6个小黑麦种质中,C31和C19的氮利用率较高。孕穗期对饲草型小黑麦氮素产量和氮素分配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小黑麦种质的氮利用效率,再次是开花期根系氮素产量高低。3.(1)C31的干草产量(15514.92 kg·hm-2)显着高于其他种质,C24的干草产量(11270.50 kg·hm-2)显着低于其他处理;石大1号的株高(152 cm)显着高于其他种质,C31的枝条数(745.42万枝·hm-2)最高,除了与C17(681.25万枝·hm-2)无显着性差异外,显着高于其他种质;通过参试小黑麦种质营养品质比较可知,C24的CP含量(12.36%)显着高于其他种质,C24的NDF(55.38%)含量最低,与C22之间无显着差异,显着低于其他种质。C24的ADF(36.20%)含量最低,显着低于C17、C19。C24的DMD含量(63.08%)显着高于其他种质(2)小黑麦品系C31在甘肃省合作试验点(兰州大学高寒草甸与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和兰州试验点(甘肃农业大学牧草试验地)均适合,但在合作试验点表现更佳;C17适合于合作点,C19适合于兰州点,石大1号和C22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值较低,不适合在兰州点和合作点生长。4.筛选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C31最适合的栽培条件,本研究利用3因素(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降雨量)5水平的中心复合试验响应面设计法,研究了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降雨量对饲草型小黑麦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构建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C31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三元二次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降雨量对饲草型小黑麦的草产量与营养品质均有显着影响(P<0.05),降雨量×氮肥施用量交互作用对小黑麦干草产量有显着影响(P<0.05),降雨量×种植密度交互作用对小黑麦干草的营养品质有显着影响(P<0.05)。(2)三元二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降雨量与小黑麦草产量和营养品质间的回归模型高度显着(P<0.01)。(3)小黑麦新品系C31适合在生长季降雨量为318 mm-325 mm的合作地区生长。(4)生长季降雨量为322.07 mm时,小黑麦新品系C31的干草产量最高,营养品质最佳。在此降雨量下,氮肥施用量为289.17 kg N·hm-2,种植密度为579.40万基本苗·hm-2,模型预测小黑麦干草产量为16732.50 kg·hm-2,干草营养品质的最大值为0.71。本研究将为评价小黑麦种质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表现及适宜种植区域提供简便有效的分析手段。5.为筛选甘肃省不同地区适宜种植的小黑麦品种(系)和甘肃省最适宜种植小黑麦的试验点,本试验以4个小黑麦种质(新品系P2,新品系P4,石大1号小黑麦品种,中饲1048小黑麦品种)为材料,于2014—2015年研究了上述种质在甘肃省不同试验点(临洮,玛曲,夏河,合作,肃南县马蹄乡和肃南县康乐乡)开花期的干草产量、营养价值(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以及干物质消化率,其中临洮点有灌溉条件,其他试点无灌溉条件,为雨养区。利用方差分析、隶属函数法和GGE(基因型和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双标图法,对测定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参试的4个小黑麦种质中,品系P2的干草产量最高(12831.74 kg·hm-2),营养评价值最高(0.67),在临洮点和玛曲点具有广阔推广利用前景;品系P4的干草产量较高(10764.78 kg·hm-2),营养评价值较高(0.5);石大1号和中饲1048由于营养评价值低或干草产量低,在甘肃省6个试验点表现均不理想,不适合种植。(2)6个试点中,临洮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14127.92 kg·hm-2)较高(位居第2),营养评价值(0.51)最高;玛曲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14072.19 kg·hm-2)较高(位居第3),营养综合评价值(0.50)较高(位居第2),肃南马蹄乡小黑麦的干草产量(14230.00kg·hm-2)最高(位居第1),营养综合评价值(0.47)较差(位居第4),其他3个试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均较差;综合6个试验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和营养评价值,临洮和玛曲为种植小黑麦最理想的区域。研究将为评价小黑麦种质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表现及适宜种植区域提供了简便有效的分析手段,可以为小黑麦种质鉴定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二、利用纤维消化和通过体内的动态模型评价饲草品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纤维消化和通过体内的动态模型评价饲草品质(论文提纲范文)

(1)百香果果皮和果藤在山羊瘤胃降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原料
    1.2 日粮组成与饲养管理
    1.3 试验设计
    1.4 样品测定
    1.5 指标计算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原料营养成分
    2.2 干物质瘤胃降解率及降解参数
    2.3 中性洗涤纤维瘤胃降解率及降解参数
    2.4 酸性洗涤纤维瘤胃降解率及降解参数
3 讨论
4 结论

(6)南极磷虾肽-锌螯合物的制备、结构表征与生物利用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南极磷虾金属螯合物蛋白肽基料的制备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最适蛋白酶的筛选
        2.2 酶解液中水解度的测定
        2.3 Zeta电位的测定
        2.4 单因素试验
        2.5 响应面试验
        2.5 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2.6 氨基酸组成的分析
    结果
        1 最适蛋白酶的筛选
        2 单因素试验
        3 响应面试验
        3.1 响应面试验结果
        3.2 最佳实验方案验证
        4 AKP的理化性质分析
        4.1 Zeta电位
        4.2 分子量分布
        4.3 氨基酸组成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南极磷虾肽-锌螯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南极磷虾肽-锌螯合物的制备
        2.2 锌含量的测定
        2.3 AKP-Zn螯合物的结构表征与组成分析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2.3.2 粒径和Zeta电位分析
        2.3.3 分子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分析
        2.3.4 形态学分析
        2.3.5 元素组成分析
        2.3.6 不同pH条件下AKP-Zn螯合物的稳定性分析
    结果
        1 AKP-Zn螯合物制备条件的优化
        2 AKP-Zn螯合物的结构和组成特征
        2.1 FTIR
        2.2 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
        2.3 分子量分布
        2.4 氨基酸组成
        2.5 形态学
        2.6 表面元素组成
        2.7 不同pH条件下AKP-Zn螯合物的稳定性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南极磷虾肽-锌螯合物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
        2.1.1 AKP-Zn螯合物的稳定性分析
        2.1.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2 动物实验
        2.2.1 体内24h消化吸收实验
        2.2.2 14d短期灌胃实验
        2.2.3 锌含量测定
        2.2.3.1 血浆锌含量测定
        2.2.3.2 股骨中锌含量测定
        2.2.3.3 脏器中锌含量测定
    结果
        1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分析
        1.1 不同形态锌的稳定性分析
        1.2 FTIR
        2 动物实验
        2.1 体内24h消化吸收实验
        2.2 14d短期灌胃实验
        2.2.1 体重与脏器系数
        2.2.2 血浆锌含量
        2.2.3 股骨锌含量
        2.2.4 脏器锌含量
    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不同季节荒漠草原放牧绵羊矿物质营养盈亏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影响土壤-牧草-畜体生态体系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因素
        1.1.1 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
        1.1.2 牧草中的矿物质元素
        1.1.3 影响放牧家畜矿物元素营养因素
    1.2 矿物质在土壤-牧草-畜体生态体系中的流动
    1.3 放牧羊采食量的研究进展
    1.4 放牧家畜矿物质元素补饲研究进展
2 研究目的及意义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研究主要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试验研究部分
    3.1 试验一:荒漠草原不同季节土壤-牧草-放牧羊血液中矿物质含量及转化规律研究
        3.1.1 自然地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材料与方法
        3.1.4 结果与分析
        3.1.5 讨论
        3.1.6 小结
    3.2 试验二:荒漠草原放牧羊矿物质盈亏分析
        3.2.1 试验设计
        3.2.2 材料与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2.4 讨论
        3.2.5 小结
4 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4.1 总体讨论
    4.2 总体结论
    4.3 创新点
    4.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西北主要中药材对泌乳牦牛和犊牛营养及生理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牦牛产业发展现状
    1.2 中药饲料添加剂应用的需求背景
        1.2.1 中药饲料添加剂发展现状
        1.2.2 当归饲料添加剂研究进展
        1.2.3 党参饲料添加剂研究进展
        1.2.4 甘草饲料添加剂研究进展
        1.2.5 黄芪饲料添加剂研究进展
    1.3 母牦牛的管理
    1.4 犊牦牛的管理
第二章 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黄芪当归粉对泌乳牦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乳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时间与地点
        3.1.2 实验设计
        3.1.3 实验饲粮及中药
        3.1.4 样品采集
        3.1.5 样品检测
        3.1.6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血清生化指标
        3.2.2 血清免疫指标
        3.2.3 血清生长激素和抗氧化指标
        3.2.4 乳营养成分和免疫指标
    3.3 讨论
        3.3.1 黄芪当归粉对泌乳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2 黄芪当归粉对泌乳牦牛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3.3.3 黄芪当归粉对泌乳牦牛血清生长激素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3.4 黄芪当归粉对泌乳牦牛乳成分和乳免疫指标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中药(当归、党参、甘草、黄芪)浸提液饲喂早期断奶牦牛犊研究
    4.1 实验一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4.1.1 材料和方法
        4.1.2 结果
        4.1.3 讨论
        4.1.4 小结(包括成本核算)
    4.2 实验二对犊牛瘤胃发酵和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4.2.1 材料和方法
        4.2.2 结果
        4.2.3 讨论
        4.2.4 小结
    4.3 实验三对犊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实验四犊牛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4.4.1 材料和方法
        4.4.2 结果
        4.4.3 讨论
        4.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瘤胃液及肠道内容物 VFA 测定方法

(9)高寒牧区藏绵羊消化代谢与肠道甲烷排放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符号及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文献综述
        2.1 高寒草甸放牧家畜消化代谢及牧草营养价值评定
        2.2 温室气体甲烷的产生与排放
        2.3 反刍动物肠道甲烷排放的测定方法
        2.4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排放量的计算与预测
        2.5 反刍动物肠道CH4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4.1 主要研究内容
        4.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高寒牧区自由放牧藏绵羊消化代谢及其甲烷排放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样品采集
        2.2.4 放牧藏绵羊肠道甲烷排放量测定
        2.2.5 样品分析
        2.2.6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自由放牧藏绵羊各分析指标的年际和季节变化动态差异性分析
        2.3.2 自由放牧藏绵羊采食与消化代谢特征
        2.3.3 自由放牧藏绵羊氮代谢特征
        2.3.4 自由放牧藏绵羊能量代谢特征
        2.3.5 自由放牧藏绵羊肠道甲烷排放特征
        2.3.6 自由放牧藏绵羊肠道甲烷排放量预测
        2.3.7 自由放牧藏绵羊消化代谢与肠道甲烷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高寒牧区零牧藏绵羊消化代谢与甲烷排放特征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
        3.2.4 样品分析
        3.2.5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零牧藏绵羊各指标的年份与季节变化动态差异性分析
        3.3.2 零牧藏绵羊采食与消化代谢特征
        3.3.3 零牧藏绵羊氮代谢特征
        3.3.4 零牧藏绵羊能量代谢特征
        3.3.5 零牧藏绵羊甲烷排放特征
        3.3.6 高寒草甸牧草DE和ME含量预测方程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冷季补饲藏绵羊的消化代谢及其屠宰性能特征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采集
        4.2.4 样品分析
        4.2.5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冷季补饲对藏绵羊不同观测指标的影响
        4.3.2 冷季补饲对藏绵羊屠宰前体尺的影响
        4.3.3 冷季补饲对藏绵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4.3.4 冷季补饲对藏绵羊羊肉品质的影响
        4.3.5 冷季补饲对藏绵羊羊肉中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氮素利用率及生产性能和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光合性能
        2.1.1 叶面积指数
        2.1.2 光合生理指标
        2.2 氮素利用和分配
        2.2.1 氮效率指标
        2.2.2 氮效率的决定因素
        2.3 小黑麦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研究
        2.4 小黑麦的栽培技术研究
        2.5 小黑麦的适应性研究
    3 研究内容
        3.1 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研究
        3.2 饲草型小黑麦的氮素利用和分配
        3.3 基于响应面设计的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栽培条件优化筛选
        3.4 饲草型小黑麦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研究
        3.5 基于隶属函数法和GGE双标图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适应性评价
    4 研究目标
    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光合性能
        2.1.1 小黑麦种质间光合性能的差异
        2.1.2 不同生育时期间小黑麦光合性能的差异
        2.1.3 小黑麦种质×生育时期交互作用间光合性能的差异
        2.2 小黑麦开花期叶面积指数与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关系
        2.3 小黑麦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时期的确定
        2.4 光照和温度对小黑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5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综合分析
        2.5.1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第1 主成分
        2.5.2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第2 主成分
        2.6 基于光合性能的饲草型小黑麦综合评价
    3 讨论
        3.1 光合性能差异分析
        3.2 光合性能指标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3.3 小黑麦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时期的确定
        3.4 光照和温度对小黑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5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综合分析
        3.6 基于光合性能饲草型小黑麦综合评价
    4 结论
第三章 饲草型小黑麦的氮素利用和分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 数据计算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含量
        2.1.1 小黑麦种质间不同器官平均氮含量的差异
        2.1.2 生育时期间小黑麦不同器官平均氮含量的差异
        2.1.3 小黑麦种质×生育时期交互作用间小黑麦不同器官氮含量差异
        2.2 氮素产量
        2.2.1 小黑麦种质间不同器官平均氮素产量的差异
        2.2.2 生育时期间小黑麦不同器官平均氮素产量的差异
        2.2.3 小黑麦种质×生育时期交互作用间氮素产量差异
        2.3 不同生育时期饲草型小黑麦种质氮素分配的规律
        2.4 饲草型小黑麦氮素分配综合分析
        2.4.1 饲草型小黑麦开花期氮素产量主要影响因素
        2.4.2 饲草型小黑麦主成分分析
        2.5 基于氮利用效率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分类
        2.5.1 小黑麦种质间的差异
        2.5.2 聚类分析
    3 讨论
        3.1 氮含量的差异分析
        3.2 氮素产量的差异分析
        3.3 不同生育时期饲草型小黑麦种质氮素产量分配的规律
        3.4 饲草型小黑麦氮素分配主要影响因素
        3.4.1 饲草型小黑麦开花期氮素产量主要影响因素
        3.4.2 饲草型小黑麦氮素分配主要影响因素
        3.5 基于氮利用效率饲草型小黑麦种质分类
    4 结论
第四章 饲草型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括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产性能相关指标
        2.1.1 试验点间小黑麦干草产量、株高和枝条数的差异
        2.1.2 小黑麦种质间小黑麦干草产量、株高和枝条数的差异
        2.1.3 试验点×种质交互作用间小黑麦干草产量、株高和枝条数的差异
        2.2 小黑麦营养品质相关指标
        2.2.1 试验点间小黑麦营养品质的差异
        2.2.2 小黑麦种质间营养品质的差异
        2.2.3 试验点×小黑麦种质交互作用间营养品质指标的差异
        2.3 小黑麦种质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2.3.1 建立标准品种和供试种质的各项性状
        2.3.2 数据标准化处理
        2.3.3 关联系数、关联度和权重
    3 讨论
        3.1 不同试验点间小黑麦种质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差异分析
        3.2 小黑麦种质间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差异分析
        3.3 小黑麦种质和试验点交互作用间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差异分析
        3.4 小黑麦种质的综合评价
    4 结论
第五章 饲草型小黑种质的栽培条件优化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及方法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草产量
        2.2 营养品质
        2.3 回归方程的建立与分析
        2.4 小黑麦新品系适应性分析
        2.4.1 全局范围内小黑麦新品系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最优条件的筛选
        2.4.2 局部范围内小黑麦新品系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最优条件的筛选
        2.5 小黑麦新品系适应性验证
    3 讨论
        3.1 降雨量对小黑麦干草产量与品质影响
        3.2 氮肥施用量对小黑麦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影响
        3.3 种植密度对小黑麦干草产量与品质影响
    4 结论
第六章 基于隶属函数法和GGE双标图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适应性评价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 小黑麦种质和试验点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草产量
        2.1.1 单因素间小黑麦干草产量的差异
        2.1.2 试点×种质作用间小黑麦干草产量的差异
        2.2 营养品质
        2.2.1 单因素间小黑麦营养品质的差异
        2.2.2 试点×种质交互作用间小黑麦营养品质指标的差异
        2.3 综合评价
        2.4 小黑麦种质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平均表现及稳定性
        2.4.1 干草产量的平均表现和稳定性
        2.4.2 营养品质的平均表现和稳定性
        2.5 小黑麦种质最佳种植区域的筛选
        2.5.1 干草产量
        2.5.2 营养品质
        2.6 小黑麦种质与环境的优选
    3 讨论
        3.1 高产优质小黑麦种质的筛选
        3.2 小黑麦种植区域的筛选
    4 结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1 研究总结
        1.1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研究
        1.2 小黑麦氮素利用和分配
        1.3 基于响应面设计的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栽培条件优化筛选
        1.4 饲草型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研究
        1.5 基于隶属函数法和GGE双标图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适应性评价
        1.6 整体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四、利用纤维消化和通过体内的动态模型评价饲草品质(论文参考文献)

  • [1]百香果果皮和果藤在山羊瘤胃降解特性研究[J]. 张耀,赵菁菁,陈鑫珠,黄小云,黄秀声,黄勤楼,庄益芬. 畜牧与兽医, 2021(07)
  • [2]构树、苜蓿和燕麦营养价值的综合评定[D]. 冯雷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不同RFI滩羊生长性能、粪便菌群和粪便差异代谢物研究[D]. 陈丽尧. 宁夏大学, 2021
  • [4]大豆油体-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乳液的性质及在蛋黄酱中的应用研究[D]. 郭安民.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5]热处理对驼乳理化性质及体外消化特征的影响[D]. 王乃慧.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6]南极磷虾肽-锌螯合物的制备、结构表征与生物利用度研究[D]. 孙如男. 青岛大学, 2021
  • [7]不同季节荒漠草原放牧绵羊矿物质营养盈亏平衡研究[D]. 玉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8]西北主要中药材对泌乳牦牛和犊牛营养及生理代谢的影响[D]. 姜翠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9]高寒牧区藏绵羊消化代谢与肠道甲烷排放特征[D]. 郭鹏辉. 兰州大学, 2020
  • [10]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氮素利用率及生产性能和适应性研究[D]. 刘晶.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通过体内动态模型使用纤维消化​​和评估草料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