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北方地区鼻咽癌患者EB病毒LMP1基因缺失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爽[1](2021)在《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的鼻咽癌相关EB病毒变异亚型及预后模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广泛感染人类,引发多种疾病包括恶性肿瘤,其中与鼻咽癌发病密切相关——在约98%的鼻咽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可以检测到EBV的核酸。目前,已有多种EBV毒株的基因序列发表,不同肿瘤来源的EBV毒株携带不同的基因变异。EBV的变异可能在其致瘤过程中发挥作用,从而影响特定类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然而,对与鼻咽癌相关的EBV基因变异尚缺乏系统性研究。鼻咽癌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转移性的恶性肿瘤,目前,TNM分期系统是鼻咽癌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的主要依据。然而,该系统对于评估鼻咽癌预后的价值有限,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目的:这一博士学位课题的研究工作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目的有二,①发现、鉴定与鼻咽癌相关的EBV基因变异,解析不同EBV亚型与鼻咽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初步揭示鼻咽癌相关EBV基因变异的生物学功能。②筛选、构建鼻咽癌预后分子模型。方法:本项研究共纳入两组鼻咽癌患者;第一组67个病例,主要参加转录组测序及相关分析;第二组32个病例,主要参加EBV基因变异的验证分析。此两组鼻咽癌病例互为独立样本。针对第一组67例鼻咽癌患者的肿瘤和癌旁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中发现鼻咽癌相关EBV的基因变异。采用RNA原位杂交技术BaseScope联合免疫组化共染色的方法,在第二组32例鼻咽癌组织样本中对测序发现的EBV基因变异进行验证。将上述在鼻咽癌中发现、鉴定的EBV变异位点,与公共数据中非鼻咽癌来源的EBV序列进行聚类分析;从中找出鼻咽癌相关的EBV亚型,并分析不同病毒亚型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另外,采用常规细胞分子生物学方法,建立稳定表达上述EBV变异基因的鼻咽癌细胞株,通过体外实验探索鼻咽癌相关EBV变异基因的基本生物学功能。构建鼻咽癌预后分子模型的工作,从第一组参加转录组测序的67例鼻咽癌患者之中选择随访信息完善的60例入组,分为“复发转移组”和“非复发转移组”两组。通过对测序数据的分析,采用随机森林和极限梯度提升的机器学习方法,筛选出宿主的与鼻咽癌预后相关的特征基因。基于这一组特征基因,进一步采用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构建鼻咽癌预后模型。继而采用GSEA和相关性分析,评价该模型的医学生物学功能。结果:①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入组的鼻咽癌组织中存在EBV基因变异。其中,EBER2和LMP2基因具有最高的变异频率,分别在65/66和64/66例鼻咽癌组织中被检测到。②采用BaseScope和免疫组化共染技术,在独立样本32个鼻咽癌病例中以单细胞原位的方式验证了测序检出的EBER2的变异;并且证明携带病毒变异的细胞为肿瘤(上皮)细胞,而不是肿瘤组织中的浸润免疫细胞,由此明确了 EBV变异活跃转录的组织细胞来源。③根据EBER2的变异位点,将测序获得的EBV序列与已发表的EBV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可将EBV分为两种亚型:EB-1和EB-2。其中,根据EBER2 7123位点,可进一步将EB-2细分为A>T和A>G两种亚型。EB-1基因型EBV显着富集于鼻咽癌(卡方检验,p<0.0001);而EB-2亚型富集于中国北方鼻咽癌患者,且与肿瘤T分期相关(卡方检验,p<0.05)。生存分析显示,相较于EB-1亚型和EB-2-A>G,感染EB-2-A>T亚型EBV的患者预后最差(Log-rank,p=0.026)。④结合宿主mRNA表达谱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和富集分析发现,EB-1和EB-2亚型参与影响宿主细胞不同的生物学过程。其中,EB-1亚型主要激活“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而 EB-2 亚型则主要激活“MYC targets v1”等。⑤针对另一个发生高频率变异的病毒基因LMP2变异的体外实验分析发现,相较于对照组,变异的LMP2B有显着促进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抑制凋亡的作用。构建鼻咽癌预后分子模型的工作,对于转录组测序数据重点关注宿主的基因表达。⑥采用机器学习方法筛选出“复发转移组”和“非复发转移组”之间的特征基因,共 13 个:CES4A、GIMAP1.GIMAP5、GLB1L、LGR5、LOC730098、MLF1、MTHFD1L、MYLPF、NUP160、SIRPB1、TCN2、TMEM265、U2AF1L5。⑦基于这些特征基因构建Cox风险比例模型,得到一个4-mRNA signature,包括U2AF1L5、TMEM265、GLB1L和MLF1基因。根据这一模型计算每个患者的风险评分,并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⑧Kapan-Meier生存曲线和ROC曲线分析显示,这一预后模型能较好地评估鼻咽癌患者的预后,高风险组患者预后显着差于低风险组(Log-Rank,总生存:p=0.00126,无病生存:p=0.000059)。这一 4-mRNA signature在评估患者总生存以及无病生存的效果(AUC分别为0.893和0.86,)优于T分期(AUC为0.619和0.538)及N分期(AUC:0.582和0.622)。⑨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风险评分是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总生存,HR=14.501,p=0.012,无病生存:HR=13.752,p<0.001)。⑩GSEA 富集分析发现 4-mRNA signature 与细胞增殖和宿主免疫应答密切相关。结论:鼻咽癌组织中存在EBV基因变异。其中EBER2和LMP2基因具有最高的变异频率。鼻咽癌组织内发生基因变异的EBV存在于肿瘤细胞而非浸润免疫细胞中。根据EBER2的变异模式,可将EBV分为两种亚型:EB-1和EB-2;它们与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相关,并可能与宿主发生不同的相互作用。通过对转录组数据的分析挖掘,构建了包含4个基因的4-mRNA signature模型,可用于鼻咽癌预后评估。
蔡曌[2](2021)在《1、DNA拷贝数异常改变作为膀胱癌预后判断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2、EB病毒相关上皮性恶性肿瘤中病毒miRNA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说明这一博士学位课题由相对独立的两部分研究工作构成。第一章DNA拷贝数异常改变作为膀胱癌预后判断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膀胱癌的高复发率为患者带来了长期的身体和经济负担。目前对于膀胱癌的诊断已有多种基于不同技术平台的生物标志物,然而,对于患者复发风险的评估和预测还较少有相关标志物的报道。尽管在膀胱癌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基因组序列的改变,但目前对于膀胱癌肿瘤预后风险评估还尚未有获得广泛认可的生物标志物可供临床使用。本项研究旨在膀胱癌组织和尿液中探索与膀胱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评估其在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对65例膀胱癌肿瘤组织DNA进行了基于芯片的比较基因组杂交实验,发现并通过real-time PCR验证了在膀胱癌组织中高频出现的5个高频拷贝数变异的基因CEP63、FOSL2、GHR、PAQR6、ZFAND3。本项研究对候选的5个拷贝数高频变异的基因在219例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初治的膀胱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肿瘤组织样本和123例初治膀胱癌患者术前尿沉渣脱落细胞样本中的拷贝数变异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为分析候选拷贝数变异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中对所有入组患者均开展了术后随访,获得其无瘤生存期。研究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风险比例回归、Logestic线性回归分析候选拷贝数变异与患者肿瘤复发风险的关系,并分别对非肌层浸润性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构建了预后预测模型。为提高在尿液中检测拷贝数变异的准确性,研究中采用了高灵敏的3D数字PCR技术,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曲线)比较了 real-time PCR 与 3D 数字PCR在尿沉渣脱落细胞中对拷贝数变异基因的检测效能,建立了尿样本中膀胱癌的诊断模型。在5个候选拷贝数变异的基因中,CEP63(p<0.01)、FOSL2(p<0.01)、PAQR6(p<0.01)在219例肿瘤组织中相比于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中的基因拷贝数显着增加。CEP63(p<0.01)和FOSL2(p<0.01)的拷贝数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肿瘤组织中显着高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肿瘤组织。CEP63(p<0.01)和FOSL2(p=0.047)的拷贝数在高级别肿瘤中显着高于低级别肿瘤。在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肿瘤组织中CEP63的拷贝数显着增加(p<0.01)。研究中对所有病例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18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1个月。所有入组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为48.3%;10年无瘤生存率为22.7%。基于219例肿瘤组织中CEP63、FOSL2、PAQR6的拷贝数变异,分别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发现CEP63和FOSL2的拷贝数增加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FOSL2和PAQR6的拷贝数增加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基于CEP63、FOSL2的拷贝数变异构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肿瘤复发预测模型计算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PI),预测模型为PI=1.5095×CEP63+1.47123×FOSL2,结果显示,预后指数高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肿瘤复发风险是预后指数低的患者的3.434倍(p=0.0003)。基于FOSL2和PAQR6拷贝数变异,构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肿瘤复发预测模型计算预后指数,预测模型为PI=2.0440×FOSL2+2.2079×PAQR6,结果显示预后指数高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发生肿瘤复发的风险是预后指数低的患者的5.443倍(p=0.0001)。对于基于传统危险分层中的高风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预后指数高的患者无瘤生存期更短(p=0.00056)。在膀胱癌患者尿沉渣脱落细胞中CEP63(p=0.036)与FOSL2(p<0.01)的拷贝数相比于正常对照尿沉渣脱落细胞样本显着增加。应用3D数字PCR检测,发现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尿沉渣脱落细胞样本中CEP63(p<0.01)与FOSL2(p=0.046)的拷贝数显着高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样本,CEP63的拷贝数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患者中显着增加(p=0.042)。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尿沉渣脱落细胞中CEP63的拷贝数增加(p<0.01)或FOSL2的拷贝数增加(p=0.018)预示着更大的肿瘤复发风险。基于尿样本中CEP63、FOSL2的拷贝数变异在训练集(n=41)中构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2个月内发生肿瘤复发的预测模型并在验证集(n=41)中进行验证,预测模型为PIL=-2.679+2.083×CEP63+1.827×FOSL2,结果显示,预后指数高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2个月内发生肿瘤复发的风险是预后指数低的患者的6.612倍(p=0.00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3D数字PCR检测尿沉渣脱落细胞样本中CEP63和FOSL2拷贝数变异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和0.803,灵敏度分别为0.750和0.65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86和0.708。而real-time PCR检测CEP63和FOSL2拷贝数变异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1和0.685,灵敏度分别为0.475和0.42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644和0.646。进一步基于3D数字PCR联合尿样本中CEP63与 FOSL2 的拷贝数变异构建膀胱癌患者诊断型:L=-1.817+2.267×CEP63+2.695×FOSL2,该模型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858,灵敏度为85.0%,阴性预测值为83.8%。本项研究发现CEP63、FOSL2、PAQR6在膀胱癌中拷贝数增加,前两者与膀胱癌肿瘤的分期和病理分级显着相关。CEP63、FOSL2的拷贝数变异能够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肿瘤复发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FOSL2、PAQR6的拷贝数变异可应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肿瘤复发的预测。在膀胱癌患者尿样本中CEP63、FOSL2的拷贝数显着增加,并与肿瘤分期相关。尿样本中CEP63和FOSL2拷贝数增加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年内发生肿瘤复发风险更高。研究中应用的3D数字PCR相比于real-time PCR检测效能更高,基于3D数字PCR的尿样本诊断模型能够较好的区分膀胱癌与正常人,为未来膀胱癌尿液检测提供了新途径。第二章EB病毒相关上皮性恶性肿瘤中病毒miRNA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意义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属于疱疹病毒科γ亚科,是双链DNA病毒。EB病毒是人类普遍且长期感染的病毒。在世界人口中大约有95%存在终生的无症状感染。EB病毒参与了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形成,包括Burkitt’s淋巴瘤、鼻咽癌、霍奇金氏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胃癌等。EB病毒的发现距今已有50余年,但病毒的致癌机制目前仍然尚未清楚。miRNA是基因表达转录后调控的重要因子,在多种复杂的细胞生物学进程,例如细胞发育和分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某些特定miRNA的负调控作用能够引起多种器官的癌变发生。EB病毒是第一个发现的能够编码miRNA的病毒,已有研究发现部分EB病毒编码的miRNA能够调控宿主基因的表达。但对于其他EB病毒编码的miRNA在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目前还尚未完全了解。本项研究旨在通过miRNA表达谱芯片和转录组测序分析,构建EB病毒相关上皮性恶性肿瘤即EB病毒相关胃癌和鼻咽癌中病毒miRNA的表达谱,分析病毒miRNA在宿主细胞中对宿主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进而探索病毒miRNA对宿主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以及在癌变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EB病毒相关胃癌在亚洲胃癌患者中约占6%,需要通过EBER原位杂交检测证实肿瘤组织中存在EB病毒的感染,由于EBER原位杂交尚未作为胃癌患者的常规病理检测项目,受到样本收集难度的限制,以及RNA较容易降解的特性,目前国内还尚未有基于EB病毒相关胃癌新鲜组织的转录组测序分析研究。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对8例EB病毒相关胃癌新鲜冻存组织、2株EB病毒相关胃癌细胞系SNU719、YCCEL1和2株EB病毒阴性胃癌细胞系AGS、HGC27进行了miRNA表达谱芯片和转录组测序分析宿主基因、宿主miRNA和EB病毒miRNA的表达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联合公共数据库中38例EB病毒相关胃癌的基因表达数据,探索EB病毒miRNA与宿主miRNA以及宿主基因的关系。为验证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对筛选出的病毒miRNA进行体外细胞功能实验,探索其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以及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为了解筛选出的在EB病毒相关胃癌中能够显着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病毒miRNA在另一种EB病毒相关上皮性恶性肿瘤即鼻咽癌中的作用。我们对33例鼻咽癌新鲜冻存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通过体外细胞功能实验探索候选病毒miRNA在鼻咽癌细胞中对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以及细胞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在本项研究中,我们通过对miRNA表达谱芯片和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获得了 EB病毒相关胃癌中病毒miRNA的表达谱,筛选出在肿瘤组织和EB病毒相关胃癌细胞系中均高表达的4个病毒miRNA。对其进行靶基因预测,我们发现在EB病毒相关胃癌中高表达的4个病毒miRNA靶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迁移、细胞周期调控、细胞间信号转导和DNA复制等重要生物学功能上。而对于肿瘤组织和EB病毒相关胃癌细胞系中宿主miRNA的差异表达分析水平的分析发现,4个宿主miRNA在肿瘤组织与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与EB病毒miRNA的表达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9。进一步分析这4个宿主miRNA与EB病毒miRNA的序列,发现 EB 病毒 miRNA miR-BARTl-3p 与宿主 miRNA hsa-miR-29a-3p 具有相同的5’端种子区序列;而miR-BART7-3p则与宿主miRNA hsa-miR-154-3p具有相同的5’端种子区序列。由此推测上述病毒miRNA与宿主miRNA的调控功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进一步探索“EB病毒miRNA-宿主miRNA”关系对中的病毒miRNA与宿主miRNA是否协同作用共同参与调控细胞生物学功能。首先联合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中转录组数据和 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表达谱芯片数据,以及本项研究中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共计46例EB病毒相关胃癌中肿瘤与癌旁组织的差异宿主基因,结合在EB病毒相关胃癌相比于EB病毒阴性胃癌细胞中差异的宿主基因,以此对“EB病毒miRNA-宿主miRNA”关系对中的病毒miRNA与宿主miRNA的交集靶基因进行筛选,结果显示,在EB病毒相关胃癌肿瘤组织中差异表达,并与EB病毒感染相关的宿主靶基因,其信号通路主要富集于涉及细胞生长、迁移、分化等重要功能的2个信号通路。说明候选的病毒miRNA可能与其相关的宿主miRNA共同参与到对细胞生长、迁移等重要功能的调控中。进一步的体外细胞功能实验也表明了miR-BART1-3p和miR-BART7-3p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对细胞的生长起负向调控作用。此外,在另一种EB病毒相关上皮性恶性肿瘤,鼻咽癌中,我们也构建了 EB病毒miRNA的表达谱,与EB病毒相关胃癌不同的是,miR-BART1-3p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水平较低而miR-BART7-3p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水平也仅处于中等。但通过体外细胞功能实验,我们发现miR-BART7-3p在鼻咽癌细胞中,仍具有对细胞增殖和迁移功能的抑制作用。在上述研究中,我们构建了 EB病毒相关胃癌和鼻咽癌中病毒miRNA的表达谱。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具有相同种子区序列的病毒和宿主miRNA,两者共同参与了涉及细胞增殖、迁移、分化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信号通路调控。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了病毒miRNA对于胃癌和鼻咽癌细胞在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本项研究对病毒miRNA miR-BART1-3p和miR-BART7-3p在胃癌细胞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索,发现了miR-BART7-3p在两种EB病毒相关恶性肿瘤中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从新的视角提供了 EB病毒影响肿瘤进展的可能机制,有助于促进对于上皮性恶性肿瘤中EB病毒感染在癌变中作用的理解。
李红玉[3](2021)在《HLA-DPB1和EB病毒gp42蛋白的结合方式与新疆地区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为了探索EB病毒与新疆地区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的相关性,了解新疆地区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现状,在已筛选出新疆地区人群与霍奇金淋巴瘤相关HLA-DPB1分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新疆地区健康人群HLA-DPB1亚型与霍奇金淋巴瘤HLA-DPB1亚型与EB病毒gp42的的结合方式、结合力的大小及差异。研究方法:1)我们使用慢病毒感染的方式,对T1细胞进行HLA-DPB1亚型的慢病毒感染,构建HLA-DPB1重组载体;2)使用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标记gp42蛋白,探索不同浓度下,gp42蛋白与HLA-DPB1重组载体的结合效率,获取最佳的gp42蛋白的结合浓度;3)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LA-DP+gp42+双阳性细胞,计算HLA-DPB1亚型与gp42蛋白亲和力大小及差异;4)我们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式模拟gp42蛋白和HLA-DPB1亚型的结合,获取两者的结合方式、结合形态及所形成复合物的基本属性;5)回顾性分析在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1日期间初次就诊于新疆肿瘤医院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05例,收集该患者的临床特征,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理组织学检测,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EB病毒感染者与非EB病毒感染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学特征的差异;6)分别选取EB病毒阳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5例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患者10例,检测两组患者的CD3、CD4、CD8、PD1、PDL-1、HLA-DPB1、LMP1、CD30等分子的表达,对比免疫功能及表达产物的差异。研究结果:1)T1细胞进行慢病毒感染的最佳条件是选择B2助感染液、MOI=100、感染时间为72小时,在此基础上成功构建LV-DPB1-H组和LV-DPB1-HL组质粒载体;2)探索出gp42蛋白的最佳结合浓度,即gp42蛋白在80μg浓度时,HLA-DPB1与gp42的结合效率最高;3)HLA-DPB1的B链与gp42的A链通过氢键结合形成一个复合物,该复合物属亲水类蛋白,Resolution为3.25;4)LV-DPB1-HL组的HLA-DP+gp42+的双阳性率明显高与LV-DPB1-H组(29.467±2.108vs 15.867±0.9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收集了105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07<0.1)、年龄(P=0.000<0.1),Ann Arbor分期(P=0.088<0.1)、病理分型(P=0.000<0.1)是影响EB病毒阳性预后的因素;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影响EB病毒阳性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0<0.05,HR:1.026,95%CI:1.014~1.042);6)通过对15例EB病毒阳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及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表达产物分析,EB病毒阳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LMP1、CD30、PDL1的表达量均高于EB病毒阳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提示LMP1、CD30、PDL1与EB病毒阳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发病机制存在相关性;与对照组相比,CD4+T细胞在病例组中的表达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8+T细胞在病例组中的表达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LA-DPB1的表达量在病例组vs对照组的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EB病毒的gp42蛋白可以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PB1在细胞表面相结合,在gp42蛋白的浓度达到80μg时,两个蛋白可以达到较高的结合效率,共同结合后可以在细胞内作用,导致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发生改变,共同参与到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过程中。在EB病毒阳性霍奇金淋巴瘤组中,性别、部位、EBV-DNA复制、Ann Arbor分期、病理组织分型、初始治疗方案与EB病毒感染患者的预后无相关性,但年龄、血液EB病毒检测是影响EB病毒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且EB病毒感染后,霍奇金淋巴瘤的免疫功能及免疫产物较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均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也许可以通过降低gp42浓度,即降低EB病毒的感染率来降低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另一方面,根据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断裂氢键、阻止亲水性结合等方式阻止疾病的发生,这些数据可能为后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方式及疫苗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于洋[4](2020)在《青岛市恶性血液病患者EB病毒RPMS1基因序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对山东省青岛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淋巴瘤患者外周血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阳性标本中RPMS1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旨在了解青岛市EBV阳性恶性血液病病人EBV编码基因RPMS1的变异特征,并探讨RPMS1基因变异与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淋巴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山东省青岛市恶性血液病病人891例和健康成人93例做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技术检测白血病、MDS、淋巴瘤病人外周血和健康成人咽漱液中EBV Bam HⅠ-W片段以筛选EBV阳性标本;EBV阳性标本进一步采用巢式PCR和DNA测序技术,检测EBV阳性恶性血液病病人外周血和健康成人咽漱液中RPMS1基因序列,根据其特征性突变和系统进化树对基因变异进行分类,并与同一地区健康人群咽漱液中RPMS1变异类型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1)从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和健康人咽漱液标本中检出EBV阳性标本共391例,其中白血病标本中检出137例(30.3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标本中检出56例(32.56%),淋巴瘤标本中检出114例(42.54%),健康人咽漱液标本中检出84例(90.32%)。(2)391例EBV阳性标本均完成测序分析,共发现5种RPMS1亚型,即RPMS1-A、RPMS1-B2、RPMS1-C、RPMS1-E和RPMS1-F。(3)RPMS1-A型为主要亚型,在281例EBV阳性标本中检测到,RPMS1-A型的基因序列除个别散在的突变外,基本与标准株B95-8序列一致。RPMS1-A型在健康人咽漱液标本中的比率显着高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P<0.05),但健康人咽漱液标本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RPMS1基因型的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RPMS1-A亚型在不同恶性血液病之间分布差异无显着性(P>0.05)。(4)RPMS1-B2亚型以P50L突变为特征,在健康人咽漱液标本的比率显着高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P<0.05)。但健康人咽漱液标本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RPMS1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着性(P>0.05)。RPMS1-B2亚型在不同恶性血液病之间的分布无显着差异(P>0.05)。(5)RPMS1-C以D51N突变为特征。RPMS1-C型在健康人咽漱液标本的比率显着低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P<0.05),与其他5种恶性血液病无明显差异(P>0.05)。RPMS1-C亚型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比率显着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P<0.05),且RPMS1-C亚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比率显着高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P>0.05)。(6)RPMS1-E亚型分为RPMS1-E1和RPMS1-E2,分别以S65N突变和T85R突变为特征。RPMS1-E亚型在健康人咽漱液标本的比率显着低于慢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P<0.05),与其他4种恶性血液病无明显差异。RPMS1-E亚型在慢性白血病的比率显着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P<0.05)。(7)RPMS1-F亚型又分为RPMS1-F1和RPMS1-F2,分别以S98G突变和S101I突变为特征。其中RPMS1-F1亚型在健康人咽漱液标本中的比率显着低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0.05),与其他5种恶性血液病无明显差异(P>0.05)。而RPMS1-F2在健康人咽漱液标本的比率显着低于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P<0.05),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无明显差异(P>0.05)。RPMS1-F2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比率显着低于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P<0.05),在霍奇金淋巴瘤的比率显着高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非霍奇金淋巴瘤(P<0.05)。结论(1)序列除个别散在突变外与标准株B95-8序列基本一致的RPMS1-A型是青岛地区EBV的主要亚型。(2)RPMS1-B2亚型和RPMS1-C亚型分别表现为P50L突变和D51N突变,其中RPMS1-C可能与MDS的发生有关。(3)RPMS1-E型最少,以S65N突变和T85R突变为特征,该亚型可能与慢性白血病的发生有关。(4)RPMS1-F基因型以S98G突变和S101I突变为特征,可能与霍奇金淋巴瘤的高危险性有关。
孙乐[5](2020)在《LMP1在鼻咽癌的增殖、转移及放疗敏感性中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鼻咽癌(NPC)是一种来源于鼻咽上皮的恶性肿瘤,按其发病率排在常见癌症的第24位,70%的鼻咽癌新发病例均出现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尤其是我国南方,如中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香港地区为鼻咽癌的高发区,男性的发病率一般是高于女性的2-3倍,40-50岁为高发的年龄段。由于患者鼻咽部的恶性肿瘤位置较隐匿,导致其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约70%的患者在被确诊时己是Ⅲ期或Ⅳ期。此外,鼻咽癌大部分患者属于低分化或未完全分化的鳞状上皮细胞癌,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在鼻咽部以外出现远处肿瘤转移。NCCN指南推荐同步放化疗和辅助放化疗或诱导化疗后同步放化疗作为治疗手段。据统计几乎98%的NPC与EBV密切相关,其中EBV的潜伏膜蛋白1(LMP1)在控制和促进鼻咽癌的发生、发展的细胞分化过程中己经被证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能通过鼻咽癌细胞内多种信号直接传导细胞通路,如TRAFs&NF-κB、PI3K-A kt/PK B、MAPK、转运蛋白PRA1等,调节和控制鼻咽癌细胞的正常增殖、生长、迁移、分化、免疫与细胞凋亡,从而控制癌变细胞的发生和发展。对于LMP1的鼻咽癌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miR-155在体外能够促进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但对于鼻咽癌细胞放疗的影响尚不清楚;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最近被发现在人鼻咽癌组织中过表达,而且其表达的高低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有关,且关于促进HMGB1的机制以及促进的HMGB1在NPC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此外,循环肿瘤细胞(CTC)及EBVDNA和RNA作为鼻咽癌的一个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也不断的被重视起来,但这几种标志物与鼻咽癌的转移关系还没有研究。目的: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EBV LMP1及其相关因子miR-155、HMGB1在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分析EBV的DNA和RNA、CTC在鼻咽癌转移诊断中的作用,寻找基因治疗和判断鼻咽癌预后的分子靶标。我们首先设计和构建了 LMP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的鼻咽癌稳定细胞系,并评估LMP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通过检测LMP1转染的鼻咽癌细胞中miR-155的表达及miR-55基因抑制对鼻咽癌细胞放疗的敏感性,评估miR-155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体外放疗的影响,探讨miR-155与LMP1的相关性。通过检测人鼻咽癌标本及EBV感染的鼻咽癌细胞中HMGB1,评估LMP1对HMGB1的促进作用及HMGB1在体外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浆中的EBV DNA和RNA(LMP1、LMP2、BART和EBER1)水平,评估患者外周血液循环CTC细胞中EBVDNA、RNA与CTC和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1)构建重组LMP1表达载体,并对CNE-2细胞进行转染,之后以实时定量PCR法、蛋白印迹观察转染率及LMP1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对pEGFP-LMP1转染CNE-2鼻咽癌细胞进行克隆,CCK8检测细胞活性,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蛋白印迹法对HMGB1和P65蛋白进行表达定量分析;之后采用qPCR测定LMP1过表达的CNE-2细胞中miR-155的转录水平;用miR-155 mimic转染CNE-2和HONE1细胞,并进行细胞侵袭实验判断miR-155对于鼻咽癌侵袭的影响;使用RNeasy Mini试剂盒从CNE-2细胞中分离并提取细胞总mRNA,使用mirVanaTMmiRNA分离试剂盒提取CNE-2细胞中的miRNA;CCK8检测miR-155模拟转染CNE-2细胞后的增殖情况,及使用miR-155抑制剂后的细胞增殖情况;测定miR-155抑制后的正常CNE-2细胞或CNE-2(LMP1)细胞在放疗下的存活率。(2)遵循知情原则,对84例鼻咽癌患者进行活检,血清学检查52例为EBV阳性,32例为EBV阴性,并记录了这些患者放疗或化疗前完整的临床资料。检测这些标本的HMGB1表达以及其与LMP1 DNA水平的关系。之后评估感染EBV的CNE-2细胞从细胞核向细胞质的转移和释放HMGB1的情况,测定HMGB1对CNE-2细胞的增殖影响,以及RAGE特异性siRNA转染对HMGB1在CNE-2细胞增殖中的作用。(3)遵循知情原则,收集250名鼻咽癌患者资料,其中伴有转移者136例,不伴有转移者114例,治疗前取外周静脉血,进行CTC计数,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浆LMP1、LMP2、BART和EBER1水平,评估DNA/RNA和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1)pEGFP-LMP1质粒转染CNE-2细胞后14天时,重组载体转染的LMP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EGFP-LMP1真核载体构建成功;CCK8检测显示LMP1过表达的CNE-2细胞的增殖活性比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差异;细胞划痕实验中,LMP1过表达的CNE-2细胞在12h、24h时间点均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细胞侵袭实验中,LMP1过表达的CNE-2细胞穿过胶膜的细胞数在12h、24h明显多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LMP1过表达CNE-2细胞组HMGB1和P65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058;P=0.02;比较miR-155在CNE-2与HONE1之间的转录水平,发现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LMP1过表达CNE-2细胞中miR-155的转录水平是CNE-2的4.5倍,P<0.001。采用miR-155 mimic转染CNE-2和HONE1细胞,miR-155转录水平分别增加11.22和11.63倍。细胞侵袭实验中,miR-155 mimic转染CNE-2和HONE1细胞,24h后染色计数穿越基质膜的细胞数明显高于转染对照组的细胞越膜数量,统计学有显着差异,P<0.001。通过CCK-8检测,miR-155模拟转染可显着促进CNE-2细胞增殖,P<0.05。与miR-Con细胞相比,转染miR-155抑制剂显着降低了 CNE-2细胞中miR-155的水平P<0.05;P<0.01,细胞增殖也显着下降,P<0.05。在0或4.0Gy辐射处理后,转染miR-155抑制剂后,CNE-2(LMP1)细胞与转染miR-Con的细胞相比,形成的菌落更少,P<0.01。在转染了miR-155抑制剂的CNE-2(LMP1))细胞中比在转染了 miR-Con细胞中更显着,P<0.01。无论是否暴露于4.0Gy辐射,miR-155敲低对CNE-2(Con)细胞的集落数量减少不显着,P>0.05。(2)EBV阳性组的HMGB1蛋白水平也显着高于EBV阴性组(P<0.001)。HMGB1 mRNA水平与52个EBV阳性人样本中LMP1 DNA水平显着相关,R2=0.5640,P<0.0001。感染EBV的CNE-2细胞的上清液中的HMGB1在感染后12小时至48小时内也有显着的升高(P<0.05、P<0.01或P<0.001),大于0.5 mg/mL HMGB1的处理促进CNE-2细胞增殖(0.5、1、3 mg/mL HMGB1的P<0.05或P<0.01),且有剂量依赖性(P<0.05)。这种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也具有时间依赖性(治疗后36或48小时,P<0.05或P<0.01)。在60 nM转染siRNA-RAGE后,HMGB1促进CNE-2细胞的增殖被显着抑制(36 或 48 h 后,P<0.05 或P<0.01)。(3)转移组的平均CTC数值为显着高于非转移组,P<0.0001。转移性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和RNA水平明显高于非转移性鼻咽癌患者。CTC、LMP1 DNA、BART或EBER1相对水平与肿瘤分期和结节分期均有显着相关性(R2>0.25,无论是肿瘤期还是淋巴结期,四种生物标志物)。结论:(1)pEGFP-LMP1的重组质粒能够有效地转染CNE-2细胞,并在CNE-2细胞中稳定表达。EBV LMP1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促进鼻咽癌增殖、侵袭和迁徙可能通过激活HMGB1/NF-kb信号途径完成。miR-155与EBV阳性鼻咽癌相关,其上调与LMP1相关,而miR-155在在体外可以促进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抑制miR-155可以使得鼻咽癌细胞对放疗更加敏感。(2)在体内或体外鼻咽癌组织中HMGB1均显着增高,HMGB1与鼻咽癌的恶性状态相关,EBV感染导致的LMP1高表达通过HMGB1/RAGE信号促进在鼻咽癌细胞体外增殖。(3)转移的鼻咽癌患者血中CTC、EBVDNA和RNA水平均明显升高。LMP1 DNA和EBER1 RNA与鼻咽癌转移具有相关性。
郑小辉[6](2020)在《鼻咽部EB病毒核酸标志物检测在鼻咽癌分子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高侵袭性、高转移性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广泛流行。临床上鼻咽癌的早诊早治成为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的关键突破口。寻找和建立简单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应用于高发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已有充分的研究表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在鼻咽癌的发病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鼻咽刷取样结合EB病毒核酸标志物检测可能会为高发区鼻咽癌的诊断和筛查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我们开展该项研究的目的主要有:(1)探讨鼻咽刷取样结合EBV DNA检测对中国华南区高发的鼻咽癌是否具有较好的诊断应用价值。(2)明确鼻咽刷样本中EBV的产生来源,以确定是否是肿瘤细胞来源反应鼻咽癌的发生,为鼻咽部EB病毒核酸标志物的发掘和利用提供清晰的理论基础。(3)发掘适用于辅助鼻咽癌诊断的核酸标志物,尤其适用于在高发现场不依赖临床医生和医疗设备的盲刷取样条件下的标志物,以利于在高发现场人群筛查中的应用。方法:本项研究以鼻咽癌作为研究疾病模型,通过与地处中国华南地区鼻咽癌高发区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人员合作开展进行,便于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病例资源。(1)首先招募了129例的鼻咽癌患者,116例的对照受试者,58例接受治疗后的复查患者(训练集人群),对每例受试者通过已建立的鼻咽刷取样体系刷取鼻咽部样本,对鼻咽刷样本中EBV DNA load进行q-PCR检测,对配对血液样本中的EBV VCA-IgA抗体滴度和EBV DNA load分别进行免疫酶法和q-PCR定量检测,评估鼻咽刷EBV DNA load的诊断价值。(2)进一步对上述训练集人群刷取的鼻咽刷样本,同时提取了样本中的总DNA和RNA,对获得鼻咽刷样本中的EBV DNA进行了比较PCR实验,即同时检测EBV基因组中EBNA1基因的99bp和213bp的片段,以判断DNA是否是凋亡裂解的DNA片段;对获得的RNA中EBV转录的六个潜伏期基因(包括EBER1,BART,LMP1,LMP2A,EBNA1和EBNA2),五个裂解期基因(包括立早期ZEBRA和RTA,早期基因PK和TK以及晚期基因VCA-p18)以及转录的四个Bart miRNAs(mir-bart1-5p,mir-bart5,mir-bart16,mir-bart17-5p)的转录表达进行了q-PCR检测,与EBV DNA load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与49例活检组织(包括36例鼻咽癌和13例黏膜炎症)中这11个EBV mRNA和4个miRNA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研究;对鼻咽刷样本中EBV DNA C-promoter区甲基化状态,包括甲基化程度(methylated degree)和甲基化类型(methylated type)进行了甲基化特异的PCR检测,通过这些实验的开展明确EBV的产生来源,以确定鼻咽刷EBV是否是鼻咽癌来源。(3)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相关性分析等分析方法确定截断值(Cut off value,COV),评价了训练集样本中检测的EBV miRNA,EBV methylated degree,EBV methylated type等多个其它核酸标志物单个及联合应用于鼻咽癌诊断的诊断准确性,并在另一包含424例样本的独立验证集人群(215例鼻咽癌患者和209例非鼻咽癌受试者)中进行验证。此外,又对38例鼻咽癌患者和48例对照受试者平行进行了不依赖内镜引导的取样,获得了配对的盲刷条件下的鼻咽刷样本,评价了这些核酸标志物在盲刷下应用于诊断的价值。结果:(1)对鼻咽刷样本中EBV DNA load的检测显示在鼻咽癌组,所有的鼻咽刷样本中都显示阳性结果并且EBV DNA load显着升高(平均值为46360 copies/ng DNA,表达范围为40–1395000 copies/ng DNA)。在非鼻咽癌的对照组和现场人群对照组,EBV DNA load阳性率和拷贝数值分别为70.6%(平均值28 copies/ng DNA,表达范围0158 copies/ng DNA)和87.8%(平均值50 copies/ng DNA,表达范围0469copies/ng DNA),治疗之后,阳性率为63.8%(平均值27 copies/ng DNA,表达范围0417 copies/ng DNA)。通过ROC曲线确定截断值,鼻咽刷样本中EBV DNA load的检测应用于鼻咽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达到了96%和97%,平行试验显示诊断效果优于EB病毒血清VCA-IgA抗体(敏感度89%,特异度77%)和血浆EBV DNA load(敏感度为76%,特异度为87%)的检测。与11例病人(约为8.5%)需要多次活检不同的是,这11例病例在接受首次刷检时,EBV DNA load都高于设定的截断值,有效弥补传统指标的不足。(2)对EBV DNA进行比较PCR的结果显示,104例鼻咽癌患者鼻咽刷样本中,只在12例样本中检测到EBNA1基因99bp短片段数量的显着增多,提示只有少量样本中有明显的EBV DNA的降解;对EBV六个潜伏期和五个裂解期基因的转录检测结果显示在鼻咽癌鼻咽刷样本中EBV RNA转录是典型的II型EBV潜伏感染,即高表达EBER1,BART,LMP1,LMP2A和EBNA1基因,而不表达EBNA2,同时也检测到一定频率(从31.4%到93%)的裂解期基因的表达,这与鼻咽活检组织表达情况类似,提示鼻咽刷样本标志物能反应鼻咽部鼻咽癌的生长情况。在对照组鼻咽刷样本中,主要在49.3%的样本中检测到少量的EBER1基因的表达,但同时也在0%到15.5%的样本中检测到少量的几个裂解期基因的表达。相关性分析显示无论是在鼻咽癌组还是对照组,潜伏期和裂解期基因的表达频率都与EBV DNA load具有显着的相关性,但EBV DNA load与EBV转录产物EBER1表达的相关性只在鼻咽癌患者中观察到,而在对照组两者不存在显着相关。对EBV miRNAs的检测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EBV DNA C-promoter区甲基化检测结果显示在鼻咽癌组,鼻咽刷样本中EBV DNA C-promoter区主要是以methylated type为主,methylated degree较高,而在对照组鼻咽刷样本中则以non-methylated type为主,methylated degree较低,结果提示鼻咽癌患者鼻咽刷样本中EBV DNA load主要来自感染EBV的肿瘤细胞贡献,而在对照组鼻咽刷样本中主要来自游离EBV的贡献。(3)基于EBV DNA load,EBV DNA methylated degree,EBV DNA methylated type和EBV miRNA在鼻咽癌和对照组中表达的显着不同,进一步分析显示EBV mir-bart1-5p(敏感度93.94%,特异度100%),EBV DNA methylated degree(敏感度95.2%,特异度94.7%)和EBV DNA methylated type(敏感度100%,特异度81.6%)应用于鼻咽癌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EBV mir-bart-1-5p的诊断价值在另一包含424例样本的独立人群中得到了验证,对于鼻咽癌诊断的敏感度为93.5%,特异度为100%。基于EBV DNA methylated type在鼻咽癌和对照组的性质不同,即在鼻咽癌患者中,EBV DNA C-promoter区域主要呈现甲基化的状态,即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EBV DNA的数量(定义为A类EBV DNA)多于非甲基化DNA的数量(定义为B类EBV DNA),即A/B>1。而在对照组中,EBV DNA C-promoter区主要呈现非甲基化的状态,即发生甲基化EBV DNA的数量(A类EBV DNA)少于非甲基化DNA的数量(B类EBV DNA),即A/B<1。这为鼻咽刷刷检发展到不依赖于临床的盲刷取样提供了可能,我们的结果显示在盲刷的取样条件下,由于取样部位失去了电子鼻咽镜的引导,取样的精度降低,这导致鼻咽刷样本中的EBV DNA load(敏感度由95.2%下降到55.3%)和EBV DNA methylated degree(敏感度由95.2%下降到57.9%)等定量指标的诊断敏感度会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但获取的总EBV DNA中A/B是大于或小于1的特性是基本不变的(敏感度由100%变为89.5%)。结论:鼻咽部EB病毒核酸标志物,包括EBV DNA load,EBV miRNA,EBV methylated degree,EBV methylated type作为高效的分子标志物,应用于鼻咽癌诊断具有较好准确性;通过对鼻咽刷样本中EBV多个潜伏和裂解期基因转录表达谱的研究,以及对EBV miRNA和EBV DNA C-promoter区甲基化的研究,间接和直接两方面充分表明鼻咽癌患者鼻咽刷样本中的EBV DNA主要来自潜伏感染EBV的肿瘤细胞,反应了鼻咽部鼻咽癌的生长情况,而对照组鼻咽刷样本中的EBV DNA主要来自裂解释放的游离EBV颗粒;基于鼻咽刷样本中EBV DNA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产生途径的不同及所引起的EBV DNA C-promoter区甲基化性质的不同,我们提出检测methylated type这一适用于盲刷取样的定性标志物,突破了鼻咽刷刷检在现场广泛开展应用的瓶颈。通过开展的这三方面的研究,为中国鼻咽癌高发区的鼻咽癌诊断和筛查提供了新思路,对于完善鼻咽癌的病因理论具有重要价值。
吴沛德[7](2020)在《鼻咽解毒颗粒干预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及抑制CNE2裸鼠移植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临床研究鼻咽解毒颗粒对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的干预作用;实验研究鼻咽解毒颗粒对鼻咽癌细胞CNE2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临床研究:以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山市中医院门诊、体检、住院首次发现EB病毒抗体阳性者642例作为研究对象,鼻咽解毒颗粒组口服鼻咽解毒颗粒或相应的中药汤剂,抗体阳性期间累计每年服用1月及以上,抗体阴性期间无需服药;未用中药干预组未口服鼻咽解毒颗粒或相应的中药汤剂,只是定期观察。对两组患者追踪观察5年及以上,观察指标包括患鼻咽癌情况、血清EB病毒抗体变化情况等,分析未用中药干预的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率及经鼻咽解毒颗粒干预后的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率。实验研究:鼻咽癌CNE2细胞接种于18只5周龄裸鼠右侧腋窝下部建立人鼻咽癌细胞CNE2裸鼠移植瘤模型,待瘤体积为80mm3—150mm3之间开始分组并用药,随机分成鼻咽解毒颗粒组、顺铂组和阴性对照组,定期测量移植瘤的长径和短径,按公式计算瘤体积;定期称取裸鼠的体重;所有裸鼠均在最后一批裸鼠给药完21天,颈椎脱臼处死,解剖裸鼠,剥取瘤块称重,按公式计算抑瘤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瘤体组织Ki67表达水平。用TUNEL法检测瘤体组织调亡情况。结果:EB病毒感染者经5年及以上观察,未用中药干预的男性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率为4.82%,女性为3.95%,经比较未用中药干预的男女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率无显着性差异(P=0.814>0.05)。未用中药干预下,年龄20-29岁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率为4.26%,30-39岁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率为4.67%,40-49岁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率为6.98%,50-59岁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率为5.66%,60岁以上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率为1.33%,经比较,未用中药干预的不同年龄段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率无显着性差异(Kruskal-Wallis χ2=3.096,P=0.542>0.05)。未用中药干预的EB病毒抗体持续阳性的患者鼻咽癌变率为11.29%,EB病毒抗体阳性反复的患者鼻咽癌变率为5.88%,EB病毒抗体阳性转阴的患者鼻咽癌变率为2.60%,经比较未用中药干预的EB病毒不同感染状态的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率有显着性差异(Kruskal-Wallis X2=7.519,P=0.023<0.05)。总体未用中药干预组鼻咽癌变率为4.54%,经鼻咽解毒颗粒干预后鼻咽癌变率为1.12%,两组鼻咽癌变率有显着性差异(P=0.035<0.05)。动物实验显示:移植瘤成功后,经鼻咽解毒中药治疗,并以生理盐水及抗癌药顺铂作为对照,鼻咽解毒颗粒组、顺铂组、阴性对照组瘤重分别为0.28±0.08g、0.21±0.10g、0.40±0.10g,鼻咽解毒颗粒组瘤重显着小于阴性对照组瘤重(P<0.05);顺铂组瘤重显着小于阴性对照组瘤重(P<0.01);鼻咽解毒颗粒组与顺铂组瘤重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鼻咽解毒颗粒组、顺铂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0.69%、47.25%。鼻咽解毒颗粒可抑制鼻咽癌移植瘤生长。增殖指标Ki67在鼻咽解毒颗粒组、顺铂组、阴性对照组中的表达分别为162.99±46.62、68.18±22.49、217.42±85.15,三组增殖指标Ki67统计显示有显着性差异(Welch=15.559,P=0.002<0.01),两两比较显示鼻咽解毒颗粒组比阴性对照组增殖降低,但无显着性差异(P=0.473>0.05)。TUNEL检测凋亡细胞数在鼻咽解毒颗粒组、顺铂组、阴性对照组中的表达分别为105.47±28.63、280.56±48.44、94.47±17.37,三组凋亡细胞数统计显示有显着性差异(Welch=30.086,P=0.000<0.01),两两比较显示鼻咽解毒颗粒组比阴性对照组调亡增加,但无显着性差异(P=0.844>0.05)。结论:1.EB病毒感染者存在一定的鼻咽癌变风险,癌变率为4.54%,癌变与EB病毒持续感染有关。2.鼻咽解毒颗粒对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可明显降低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率,可为鼻咽癌的一级预防提供服务。3.动物实验证实,鼻咽解毒颗粒可抑制鼻咽癌移植瘤生长。
高国英[8](2020)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临床特征和疗效转归的探讨》文中提出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为一类少见的、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密切相关且形态学类似于未分化鼻咽癌的肺部恶性肿瘤。截止到目前,世界范围内报道的病例数仅约1200例。目前对该类疾病认识不多,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肺部肿瘤分类曾将其归为大细胞肺癌范畴,而在2015版中将其重新归类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未分类癌;目前多项病例报道也提出该类疾病在临床上易误诊为低分化鳞癌。原发性肺LELC治疗主要以多学科综合治疗为主,早期患者以外科手术切除治疗为主,晚期患者以放化疗为主。化疗方案主要按照NSCLC化疗方案即以铂剂为基础联合第三代化疗药物的治疗,但优选化疗方案尚无共识。最近有研究报道肺LELC的驱动基因突变率较其他类型NSCLC低,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率仅0-9.1%,且个案报道提示靶向治疗效果不佳;而对于抗血管治疗方面尚无文献报道;近年新兴的免疫治疗在肺LELC中治疗疗效也不明确,目前有小样本临床回顾性研究报道肺LELC中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较其他类型NSCLC更高,且有多篇个案报道中肺LELC患者使用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PD-L1抑制剂疗效较好,今后这可能成为肺LELC治疗中新的选择。因此,肺LELC仍存在许多未知值得深入探讨。目的1.分析肺LEL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疾病认识;2.探讨晚期肺LELC患者一线优选姑息性化疗方案;3.探索肺LELC预后相关因素以改善其生存预后。方法本研究收集2013年1月1日到2019年5月31日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肺LELC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274例,收集本组患者临床数据及随访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年龄、性别、吸烟状态、首发症状)、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分子生物学表达(包括EGFR,ALK,ROS1,KRAS,PD-L1)、治疗方法及生存指标包括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并通过卡方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分析PD-L1表达与各临床特点间关系;比较晚期和不可手术期患者一线化疗不同方案组间的临床疗效及生存预后差异;运用Kaplan Meier和Log-Rank方法及COX回归模型探索各临床指标与生存预后间的关系。结果1.274例原发性肺LELC患者中来自我国南方地区占99.6%,尤以广东地区多见(90.2%);患者中位年龄55岁(24-89岁),小于60岁患者占64.6%,男女比1:1.2,且多为非吸烟者(75.5%)。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伴或不伴咳痰(63.5%)或体检发现肺部病灶(25.2%)等。影像学上肿瘤中位直径4.6cm(0.5-11.4cm),肿瘤直径多≥3.5cm(69.3%)。晚期患者以中央型肺癌多见(53.2%vs.46.8%,P<0.0001),早期以周围型肺癌为主(70.3%vs.29.7%,P<0.0001),且中央型肺癌直径较周围型肺癌更大(5.2cm vs.4.0cm,P<0.001)。2.274例患者EB病毒编码小核RNA(EBV encoded small RNA,EBER)均表达阳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率仅4.7%,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突变率1.5%,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c-ros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Proto-oncogene-1 tyrosine kinase,ROS1)和BRAF均为野生型。34例(70.8%/48)患者的肿瘤细胞PD-L1表达阳性,其中22例(45.8%/48)呈现高表达(≥50%);39例(81.3%/48)患者的肿瘤间质淋巴细胞PD-L1表达阳性,其中仅2例(4.2%/48)呈现高表达(≥50%)。PD-L1表达阳性患者中,肿瘤以周围型肺癌的患者多见(64.7%vs.35.3%,P=0.006),PD-L1高表达(≥50%)患者的肿瘤间质淋巴细胞中PD-L1表达也多表达阳性(95.5%vs.4.5%,P=0.042)。3.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17.3月(1.1-94.7个月),所有患者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7%,95%。早期患者1年和2年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率分别为91%和83%;而晚期和不可手术期患者的中位PFS为12.5月,0.5年、1年及2年PFS率分别为73%、49%和20%。95例晚期患者一线使用姑息性化疗方案包括吉西他滨联合铂剂(GP,n=39)、紫杉醇联合铂剂(TP,n=32)及培美曲塞联合铂剂(AP,n=24)。三组患者总体客观缓解率(Object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32.6%和64.2%,其中GP组的DCR较TP及AP组高(87.2%vs.81.3%vs.45.8%,P=0.001),而三组间OR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1%vs.34.4%vs.16.7%,P=0.130)。GP组的中位PFS较TP组及AP组长(13.9月vs.11.0月vs.8.2月,P=0.020)。4.在早期和可手术期患者中,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侵犯淋巴结越少(P=0.013)、TNM分期越早(P<0.001)、辅助化疗周期≥4程(P=0.029)及未接受新辅助治疗(P<0.001)与更长的DFS有关,而多因素分析中肿瘤分期(P<0.001)、辅助化疗周期≥4程(P<0.001)、是否接受新辅助治疗(P<0.001)为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在晚期和不可手术分期患者中,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发生远处转移(P=0.049)、体力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P=0.043)、一线治疗方案(P=0.020)、联合放疗(P=0.004)与PFS有关,而多因素分析中仅联合放疗(P=0.014)为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1.肺LELC是NSCLC中的特殊亚型,有明显的地域和人种差别,与EBV密切相关,多见于年轻非吸烟的亚洲患者,临床特点无明显特异性。2.肺LELC中常见驱动基因突变率低,但PD-L1表达较其他类型NSCLC更高。3.肺LELC患者中早期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晚期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为主,一线化疗方案优选吉西他滨联合铂剂。4.肺LELC患者预后较好,肿瘤分期、辅助化疗的周期、是否接受新辅助治疗为早期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一线联合放疗为晚期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
陈英[9](2020)在《HIV-1感染者和艾滋病相关淋巴瘤(ARL)EB病毒感染特点和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探究我国东部地区HIV-1感染者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流行株特点和AIDS相关性淋巴瘤(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related lymphoma,ARL)中EBV编码的micro RNAs表达特点与临床意义,为临床HIV-1感染者和ARL等EBV相关疾病提供病毒学方面的依据。对象和方法:1、收集我院住院的186例HIV-1感染者与52例非HIV-1感染者唾液和血液,通过荧光定量PCR,对血液中的病毒载量进行检测;根据EBV核抗原-3C(EBV nuclear antigen-3C,EBNA-3C)区域多态性对EB病毒分型;对EB病毒跨膜潜伏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羧基末端(carboxy terminus,C-ter)基因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国际上的流行株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两组间的差异。2、收集35例EBV感染的ARL患者和20例EBV感染的HIV感染者血浆,提取RNA,通过定制的EBV micro RNA定量芯片,筛查两组间差异表达的EBV micro RNAs,用q RT-PCR进行扩大样本验证并进行靶基因预测分析。结果:第一部分1、HIV-1感染者中EBV以1型为主,2型有更高病载。不同亚型的EBV病毒载量水平存在差别(P值<0.0001)。2型比1型(P值=0.001,<0.05)和1、2混合型(P值=0.006,<0.05)病载量高。2、EBV病毒载量水平在HIV与非HIV感染者对照组间分布存在差别。病毒载量水平在低中(10~102拷贝/μl)、中高(102~103拷贝/μl)水平时,患者病例数分布存在差别,P值分别为<0.0001和0.01。3、HIV与非HIV感染者EBV LMP-1变体均以China1变体为主,但LMP-1C-ter变体类型的分布、30bp缺失(30bp deletion,del30)、33bp重复序列(33bp tandem repeats,rep33)热点突变的发生率两组间存在差别,P值均<0.0001。HIV感染者发生del30缺失的核酸位置不同,而非HIV感染者只在同一核酸位置(168295-168266)发生缺失;HIV感染者rep33高拷贝次数的发生率比非HIV感染者的高。第二部分1、5例ARL患者与8例HIV感染未并发淋巴瘤患者EBV mi RNAs差异表达筛选结果为ebv-mi R-BART2-5p、ebv-mi R-BART8-3p、ebv-mi R-BART15、ebv-mi R-BART19-5p、ebv-mi R-BART9-5p,相对差异表达倍数为219.69、92.67、36.56、14.16、-1.99。2、q RT-PCR扩大样本验证35例ARL患者5条EBV mi RNAs筛选结果与ebv-mi R-BART6-3p,与20例非淋巴瘤的HIV感染者相比,6条EBV mi RNAs差异表达与筛选结果一致。ebv-mi R-BART2-5p、ebv-mi R-BART8-3p、ebv-mi R-BART15、ebv-mi R-BART19-5p、bv-mi R-BART6-3p 5条EBV mi RNAs相对表达上调,mi R-BART9-5p相对表达下调。3、ebv-mi R-BART8-3p、ebv-mi R-BART19-5p与ebv-mi R-BART9-5p在血浆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与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和淋巴瘤B症状发生情况存在正相关,P值分别为0.03,0.01,0.04。与IPI评分对ARL预后评估效果相比,6条EBV mi RNAs作为ARL预后评估的生物标记物更优。预测到一些靶基因以及对应的20条信号通路如IκB/NF-κB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等通路可能与ARL发病有关。结论:1、在我国东部地区,HIV感染者EBV病毒存在较高的活动性病毒复制;EBV感染以1型为主,EBV 2型感染者有更高的EBV病毒载量;LMP-1变体均以China1变体为主,与非HIV感染者比较,LMP-1 C-ter变体类型的分布、del30、rep33热点突变的发生率存在差别。2、ARL患者ebv-mi R-BART2-5p、ebv-mi R-BART8-3p、ebv-mi R-BART15、ebv-mi R-BART19-5p、ebv-mi R-BART9-5p、ebv-mi R-BART6-3p 6条EBV mi RNAs存在较高的差异表达;其中ebv-mi R-BART8-3p、ebv-mi R-BART19-5p、ebv-mi R-BART9-5p与ARL患者临床特征(IPI评分、ECOG评分和淋巴瘤B症状)密切相关,可以作为ARL预后评估的生物标记物;其致病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ARL肿瘤信号通路。
王海语[10](2019)在《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EB病毒编码基因变异亚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和背景: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重要的DNA肿瘤病毒,与鼻咽癌、胃癌和淋巴瘤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学者对EBV感染与白血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EBV独特的表达模式是B细胞特殊分化窗口的标志,可导致慢性白血病;也有研究发现EBV感染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相关。然而,关于EBV在血液肿瘤中的潜在作用目前仍不清楚。我们以往曾对山东地区鼻咽癌、胃癌、淋巴瘤以及健康人群中多个EBV编码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但尚不清楚EBV编码基因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变异情况及其生物学意义。本研究检测了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病人中EBV 1/2分型、F/f分型、EBV编码小RNA(EBV-encoded small RNAs,EBERs)基因和膜潜伏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基因多态性,探讨其与血液肿瘤的关系。方法:选取青岛地区白血病病人313例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人99例作为研究对象,取病人外周血标本4 m L,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抗凝,1200 r/min离心10 min,吸取中间白细胞层,采用蛋白酶K消化法和酚氯仿法提取细胞DNA。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分析EBV 1/2分型,采用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分析可区分F/f变异,PCR结合DNA测序检测分析EBERs基因和LMP1基因多态性。应用DNAStar软件对EBER和LMP1基因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对比分析,与EBV标准株B95-8序列比较,根据其特征性改变对变异进行分类。结果:(1)白血病、MDS患者和健康人群1型EBV的检出率分别为73.8%(59/80)、88.2%(30/34)和78.9%(45/57);2型EBV检出率分别为8.7%(7/80)、8.8%(3/34)和17.6%(10/57),1+2型EBV检出率分别为17.5%(14/80)、3%(1/34)和3.5%(2/57);(2)F型EBV在白血病、MDS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8.8%(82/83)、93.3%(28/30)和94.2%(98/104),f型EBV在白血病、MDS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2%(1/83)、6.7%(2/30)和5.8%(6/104);白血病、MDS患者和健康人群中1/2分型、F/f分型的分布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白血病、MDS和健康人群中EBERs的主要基因型为EB-6m型,其检出率分别为73.2%(30/41)、83.3%(10/12)和96.7%(89/92),白血病、MDS与同一地区健康人群之间EBERs基因变异类型的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白血病、MDS和健康人群中LMP1的主要亚型为China 1、XhoⅠ(-)和del-LMP1;(5)China 1亚型在白血病、MDS和健康人群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0%(28/40)、90%(9/10)和69.8%(30/43),白血病、MDS与健康人群之间LMP1基因变异类型的分布亦无显着性差异(P>0.05);XhoⅠ(-)变异在白血病、MDS和健康人群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5%(30/40)、90%(9/10)和74.4%(32/43),差异无显着性(P>0.05);del-LMP1变异在白血病、MDS和健康人群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7.5%(31/40)、90%(9/10)和69.8%(30/43),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青岛地区白血病和MDS的EBV基因型以1型和F型为主;(2)EBERs基因EB-6m亚型是白血病和MDS患者中最常见的类型;(3)白血病和MDS中LMP1的主要亚型为China 1、XhoⅠ(-)和del-LMP1,3种变异型在白血病、MDS和以往健康人群中的分布无显着性差异,提示携带3种变异型EBV毒株可能与白血病和MDS的发生无关。
二、我国北方地区鼻咽癌患者EB病毒LMP1基因缺失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北方地区鼻咽癌患者EB病毒LMP1基因缺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的鼻咽癌相关EB病毒变异亚型及预后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语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与鼻咽癌相关的EBV基因变异及其医学生物学功能 |
第一节 导论 |
1.EBV概述 |
1.1 EBV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
1.2 EBV潜伏感染 |
1.3 EBV潜伏基因 |
2 鼻咽癌概述 |
3.鼻咽癌中EBV基因的变异 |
4.本项研究的目的和基本策略 |
第二节 结果 |
1.纳入转录组测序分析的鼻咽癌病例入组及其基本特征 |
2.入组样品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3.鼻咽癌组织中EBV基因变异的分析 |
3.1 鼻咽癌组织中EBER2和LMP2携带高频变异 |
3.2 EBER2变异与鼻咽癌 |
4.鼻咽癌中EBER2变异亚型及其临床意义 |
4.1 EBER2亚型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
4.2 EBER2亚型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
5.EBER变异在鼻咽癌独立样本中的实验验证 |
5.1 在EBV阳性细胞中验证EBER的变异 |
5.2 在鼻咽癌组织中验证EBER的变异 |
5.3 独立样本验证中EBER2亚型分布及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
6.EBER2亚型对应宿主基因的表达分析 |
7.鼻咽癌组织中LMP2B的变异位点 |
8.LMP2B-C666和LMP2B-Raji在鼻咽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 |
8.1 稳定表达外源性LMP2B-C666和LMP2B-Raji的鼻咽癌细胞的构建 |
8.2 LMP2B-C666和LMP2B-Raji对鼻咽癌细胞表型的影响 |
8.3 LMP2B-C666的蛋白稳定性 |
9.LMP2B变异与EBER2亚型的关联 |
第三节 讨论 |
1.临床相关研究的质量控制 |
2.以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EBV基因变异 |
3.EBER2的变异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
4.EBER变异的独立样本验证与细胞定位 |
5.LMP2B在鼻咽癌中的生物学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鼻咽癌预后评估模型的建立 |
第一节 导论 |
1.鼻咽癌概述 |
2.与鼻咽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 |
3.免疫微环境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 |
3.1 鼻咽癌与免疫治疗 |
3.2 浸润免疫细胞与鼻咽癌预后 |
4.本项研究的目的和基本策略 |
第二节 结果 |
1.鼻咽癌“复发转移组”和“非复发转移组”的特征性基因表达谱 |
1.1 入组的鼻咽癌病例及其临床信息 |
1.2 转录组测序数据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
1.3 机器学习方法筛选两组鼻咽癌病例肿瘤组织的特征基因 |
1.4 两组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mRNA |
2.筛选出的13个特征基因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 |
2.1 13个特征基因与鼻咽癌患者无进展生存的关系 |
2.2 13个特征基因与鼻咽癌患者总生存的关系 |
3.鼻咽癌预后模型的建立 |
3.1 13个特征基因分别对于鼻咽癌预后的影响 |
3.2 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
3.3 4-gene signature预后预测能力的评估 |
3.4 基于4-gene signature的风险评分与其预后能力的关联 |
3.5 基于4-gene signature的风险评分是否为预后的独立因素 |
4.4-gene signature的生物学功能 |
5.肿瘤免疫浸润和鼻咽癌预后的关系 |
5.1 本组鼻咽癌病例肿瘤组织中浸润免疫细胞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 |
5.2 GEO数据中浸润免疫细胞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 |
6.4-mRNA signature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关系 |
第三节 讨论 |
1.筛选与鼻咽癌预后相关的基因 |
2.干扰素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3.鼻咽癌4-gene signature预后评估模型及其生物学功能 |
4.免疫微环境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实验材料 |
1.鼻咽癌病例及其组织样品 |
2.细胞系 |
3.菌株和质粒载体 |
4.抗体 |
5.主要试剂与耗材 |
6.细胞培养的器皿 |
7.常用试剂的配制 |
8.主要仪器 |
9.主要分析软件及网站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1.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
2.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
3.生物学信息分析 |
4.统计学方法 |
参考文献 |
基金资助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1、DNA拷贝数异常改变作为膀胱癌预后判断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2、EB病毒相关上皮性恶性肿瘤中病毒miRNA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英语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DNA拷贝数异常改变作为膀胱癌预后判断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
导论 |
1. 膀胱癌概述 |
2. 基因拷贝数变异的生物学意义 |
3. 基因拷贝数变异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
4. 膀胱癌中的基因拷贝数异常 |
5. 问题与展望 |
6. 本项研究的目的和基本策略 |
结果 |
第一节 本研究入组病例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
1. 膀胱癌肿瘤组织病例 |
1.1 膀胱癌肿瘤组织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 |
1.2 膀胱癌肿瘤组织病例随访情况 |
2. 膀胱癌尿样本 |
2.1 膀胱癌尿样本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 |
2.2 膀胱癌尿样本病例随访情况 |
第二节 膀胱癌组织中DNA拷贝数异常改变辅助膀胱癌预后判断 |
1. DNA拷贝数异常与临床病理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1.1 膀胱癌肿瘤组织中的DNA拷贝数异常 |
1.2 膀胱癌肿瘤组织中DNA拷贝数异常与临床病理风险因素的关系 |
2. DNA拷贝数异常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2.1 DNA拷贝数异常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相关性 |
2.2 DNA拷贝数异常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相关性 |
3. 基于临床病理风险因素与DNA拷贝数异常的预后预测模型 |
3.1 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影响膀胱癌患者无瘤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
3.2 基于膀胱癌独立预后因素构建预后预测模型 |
3.2.1 构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预测模型 |
3.2.2 构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预测模型 |
3.2.3 高风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预测 |
第三节 基于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膀胱癌术前尿脱落细胞中DNA拷贝数异常改变辅助膀胱癌预后判断 |
1. 膀胱癌患者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临床病理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1.1 膀胱癌患者术前尿样本中的DNA拷贝数异常改变 |
1.2 术前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临床病理风险因素的关系 |
2. 膀胱癌患者术前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2.1 术前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预后的关系 |
2.2 术前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短期肿瘤复发的相关性 |
2.3 构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短期肿瘤复发预测模型 |
第四节 基于3D数字PCR方法检测膀胱癌术前尿脱落细胞中DNA拷贝数异常改变辅助膀胱癌预后判断 |
1. 膀胱癌患者术前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临床病理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1.1 膀胱癌患者术前尿样本中的DNA拷贝数异常改变 |
1.2 术前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临床病理风险因素的关系 |
2. 3D数字PCR与real-time PCR对尿液中拷贝数变异分子的检测效能比较 |
2.1 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比较两者检测效能 |
2.2 构建基于3D数字PCR的术前尿样本诊断模型 |
3. 膀胱癌患者术前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3.1 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相关性 |
3.2 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相关性 |
讨论 |
1. 膀胱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研究的策略 |
2. 组织中膀胱癌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 |
3. 尿液中膀胱癌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 |
4. 3D数字PCR在膀胱癌患者尿液检测中的应用 |
5. CEP63、FOSL2及PAQR6的异常改变与肿瘤的关系 |
6. 本项研究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材料与方法 |
一、研究病例和实验材料 |
1. 膀胱癌患者及其生物学样品 |
2. 生物样品收集、制备和鉴定所需试剂 |
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 3D数字PCR |
5. 引物序列 |
6. 主要仪器和设备 |
7. 主要分析软件 |
二、实验方法 |
1. 尿沉渣DNA提取 |
2.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 扩增产物质量检测 |
4. 引物扩增标准曲线 |
5. 3D数字PCR |
6.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EB病毒相关上皮性恶性肿瘤中病毒miRNA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意义 |
导论 |
1. EB病毒概述 |
2. EB病毒相关的上皮性恶性肿瘤 |
3. EB病毒编码基因及其变异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
4. EB病毒编码的小RNA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
5. 本项研究的目的和策略 |
结果 |
第一节 EB病毒编码的mi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医学生物学意义 |
一、研究入组病例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
二、EB病毒相关胃癌中病毒及宿主miRNA的表达 |
1. EB病毒相关胃癌中病毒miRNA的表达谱 |
1.1 miRNA芯片质量控制 |
1.2 EB病毒相关胃癌肿瘤组织中病毒miRNA的表达谱 |
1.3 EB病毒相关胃癌细胞系中病毒miRNA的表达谱 |
1.4 EB病毒相关胃癌中高表达的病毒miRNA |
1.5 探索EB病毒相关胃癌中高表达病毒miRNA的靶基因及其功能 |
2. EB病毒相关胃癌中宿主miRNA的表达 |
2.1 EB病毒相关胃癌组织中宿主mi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
2.2 EB病毒相关胃癌细胞系中宿主mi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
2.3 EB病毒相关胃癌中与病毒有关的宿主miRNA |
3. EB病毒编码的miRNA与宿主miRNA的相关性分析 |
3.1 探索EB编码的miRNA与宿主细胞miRNA表达的相关性 |
3.2 探索与EB病毒miRNA与相关宿主miRNA结构的相关性 |
3.3 探索与EB病毒相关的宿主miRNA的靶基因及其功能 |
三、EB病毒相关胃癌中病毒miRNA对宿主基因表达的影响 |
1. EB病毒相关胃癌中差异表达的宿主基因 |
1.1 转录组测序EB病毒相关胃癌组织中宿主基因的差异表达 |
1.2 公共数据库中EB病毒相关胃癌组织中宿主基因的差异表达 |
1.3 EB病毒相关胃癌与EB病毒阴性胃癌中宿主基因的差异表达 |
2. 差异表达的宿主基因与病毒miRNA的相关性 |
2.1 从差异表达的宿主基因中筛选病毒与宿主miRNA的共同靶基因 |
2.2 病毒与宿主miRNA共同靶基因KEGG信号通路富集 |
四、EB病毒相关胃癌中病毒miRNA的功能研究 |
1. 瞬时转染后细胞中miR-BART1-3p和miR-BART7-3p的表达变化 |
2. EB病毒miRNA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2.1 miR-BART1-3p及miR-BART7-3p过表达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2.2 miR-BART1-3p及miR-BART7-3p敲降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3. EB病毒miRNA对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
3.1 miR-BART1-3p及miR-BART7-3p过表达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3.2 miR-BART1-3p及miR-BART7-3p敲降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4. EB病毒miRNA对胃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4.1 miR-BART1-3p及miR-BART7-3p过表达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4.2 miR-BART1-3p及miR-BART7-3p敲降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第二节 EB病毒编码的miRNA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医学生物学意义 |
一、研究入组病例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
二、鼻咽癌中EB病毒miRNA的表达 |
三、鼻咽癌中EB病毒miR-BART7-3p的功能研究 |
1. 瞬时转染后细胞中miR-BART7-3p的表达变化 |
2. miR-BART7-3p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2.1 miR-BART7-3p过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2.2 miR-BART7-3p敲降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3. miR-BART7-3p对鼻咽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
3.1 miR-BART7-3p过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
3.2 miR-BART7-3p敲降对鼻咽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
4. miR-BART7-3p对鼻咽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4.1 miR-BART7-3p过表达对鼻咽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4.2 miR-BART7-3p敲降对鼻咽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讨论 |
1. 临床相关研究质量控制 |
2. EB病毒相关胃癌中病毒miRNA的研究 |
3. 本项研究中病毒miRNA在EB病毒相关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4. 鼻咽癌中病毒miRNA的研究 |
5. 本项研究中病毒miRNA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本章小结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1. EB病毒相关胃癌患者及其生物学样品 |
2. 鼻咽癌相关患者及其生物学样品 |
3. 临床样品收集、制备和鉴定所需试剂 |
4. 主要试剂盒 |
5. 实时定量荧光PCR试剂 |
6. 细胞培养和miRNA转染 |
7. 常用试剂配制 |
8. 细胞培养用主要器皿 |
9. 主要仪器 |
10. 主要分析软件 |
二、实验方法 |
1.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 |
2. 芯片数据读取 |
3. 芯片数据预处理和标准化 |
4. 第二代测序 |
5. miRNA实时定量荧光PCR |
6. 总RNA样品的提取、制备及质量鉴定 |
7. 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
参考文献 |
基金资助 |
致谢 |
(3)HLA-DPB1和EB病毒gp42蛋白的结合方式与新疆地区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疆地区EB病毒阳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状况分析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临床资料的收集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HLA-DPB1与EB病毒gp42 蛋白的结合方式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1.3 主要仪器 |
1.4 实验方法与步骤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新疆地区EB病毒阳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免疫分子检测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实验试剂与耗材 |
1.3 主要实验方法与步骤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EB病毒与霍奇金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4)青岛市恶性血液病患者EB病毒RPMS1基因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仪器、试剂和耗材 |
1.1 主要仪器 |
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
1.3 常用试剂配制 |
2 细胞系的选择 |
3 细胞处理 |
3.1 实验前准备 |
3.2 细胞复苏 |
3.3 细胞传代 |
4 研究对象 |
4.1 核酸提取 |
4.2 EBV阳性标本的筛选 |
6 PCR扩增 |
7 测序分析 |
8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EBV阳性标本的鉴定与临床分析 |
1.1 白血病、MDS、淋巴瘤病人和健康成人EBV检出情况 |
1.2 EBV感染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 RPMS1基因的序列变异 |
3 系统进化树分析 |
4 RPMS1变异类型在不同疾病中的分布 |
5 RPMS1基因型在恶性血液病和健康人群中的分布 |
6 RPMS1各亚型在不同恶性血液病之间的分布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5)LMP1在鼻咽癌的增殖、转移及放疗敏感性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鼻咽癌的研究进展 |
1.1.1 前言 |
1.1.2 鼻咽癌的病理 |
1.1.3 鼻咽癌的危险因素及病因 |
1.1.4 症状和诊断 |
1.1.5 治疗 |
1.1.6 总结及展望 |
1.2 EB病毒LMP1 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
1.2.1 前言 |
1.2.2 EB病毒LMP1 简介 |
1.2.3 LMP1 的结构特点 |
1.2.4 LMP1 在上皮细胞中的作用 |
1.2.5 LMP1 在相关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情况 |
1.2.6 针均LMP1 的潜在治疗策略 |
1.2.7 结论 |
第2章 实验研究:LMP1 对鼻咽癌增殖、转移及放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
2.1 LMP1 诱导MIR-155 在鼻咽癌中的机制研究 |
2.1.1 前言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结果 |
2.1.4 讨论 |
2.1.5 小结 |
2.2 EBV感染上调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促进人鼻咽癌细胞增殖 |
2.2.1 前言 |
2.2.2 材料和方法 |
2.2.3 结果 |
2.2.4 讨论 |
2.2.5 小结 |
2.3 血浆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LMP1和EBER1 与循环肿瘤细胞及鼻咽癌转移的关系 |
2.3.1 前言 |
2.3.2 材料和方法 |
2.3.3 结果 |
2.3.4 讨论 |
2.3.5 总结 |
第3章 结论 |
3.1 结论 |
3.2 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鼻咽部EB病毒核酸标志物检测在鼻咽癌分子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鼻咽部EBV DNA load的检测及其作为鼻咽癌诊断标志物的准确性评价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鼻咽部EBV的产生来源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鼻咽部EB病毒其它核酸标志物的诊断价值评价及在盲刷取样下分子标志物的发掘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7)鼻咽解毒颗粒干预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及抑制CNE2裸鼠移植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EB病毒与鼻咽癌 |
1.1.1 EB病毒结构及潜伏期基因表达 |
1.1.2 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发生机制研究 |
1.1.3 EB病毒的血清学检测 |
1.1.4 西药拮抗EB病毒,预防鼻咽癌发生 |
1.2 中医癌变机理及中医对鼻咽癌的研究 |
1.2.1 癌基因理论与中医癌变机理 |
1.2.2 鼻咽癌高危人群及鼻咽癌变过程的体质调查 |
1.2.3 中医药防治鼻咽癌相关研究 |
1.3 鼻咽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构建 |
1.3.1 鼻咽癌动物模型分型及特点研究 |
1.3.2 鼻咽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成瘤相关影响因素 |
1.4 KI67与鼻咽癌的相关性研究 |
1.5 TUNEL技术检测肿瘤细胞调亡的原理 |
第二章 未用中药干预的EB病毒感染者的临床调查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资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不同性别的未用中药干预的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情况 |
2.2.2 不同年龄段的未用中药干预的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情况 |
2.2.3 不同感染状态的未用中药干预的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情况 |
第三章 鼻咽解毒颗粒对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的影响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资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第四章 鼻咽解毒颗粒对鼻咽癌CNE2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
4.1 鼻咽解毒颗粒对CNE2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的影响 |
4.1.1 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结果 |
4.2 鼻咽解毒颗粒对CNE2裸鼠移植瘤组织细胞增殖与调亡的影响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结果 |
第五章 讨论 |
5.1 鼻咽解毒颗粒组成及方解 |
5.2 探讨鼻咽解毒颗粒对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的影响 |
5.2.1 不同性别的未用中药干预的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情况 |
5.2.2 不同年龄段的未用中药干预的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情况 |
5.2.3 不同感染状态的未用中药干预的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情况 |
5.2.4 鼻咽解毒颗粒对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的影响 |
5.3 探讨鼻咽解毒颗粒对CNE2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
5.3.1 鼻咽解毒颗粒对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的影响 |
5.3.2 鼻咽解毒颗粒对移植瘤组织细胞增殖及调亡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政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8)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临床特征和疗效转归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现状 |
1.2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入选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收集 |
2.2.2 基因检测方法和PD-L1表达检测 |
2.2.3 疗效评估 |
2.2.4 随访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原发性肺LELC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 |
3.1.1 原发性肺LELC患者临床特点 |
3.1.2 原发性肺LELC患者影像学特点 |
3.2 原发性肺LELC患者的病理学特点 |
3.2.1 原发性肺LELC患者组织学特点 |
3.2.2 原发性肺LELC患者免疫组化和ERER特点 |
3.2.3 原发性肺LELC的基因突变情况 |
3.2.4 原发性肺LELC的 PD-L1 表达情况 |
3.3 原发性肺LELC患者的治疗方案和疗效分析 |
3.3.1 原发性肺LELC患者的治疗方案 |
3.3.2 原发性肺LELC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
3.4 原发性肺LELC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 |
第四章 讨论 |
4.1 原发性肺LELC患者流行病学与临床影像学特点 |
4.2 原发性肺LELC患者病理学特征 |
4.3 原发性肺LELC患者的治疗方案和临床疗效 |
4.4 原发性肺LELC患者的预后和相关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HIV-1感染者和艾滋病相关淋巴瘤(ARL)EB病毒感染特点和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简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我国东部地区HIV-1 感染者EBV感染流行株特点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EBV病毒载量水平在HIV与对照组间分布存在差别 |
2.2 HIV-1 感染者中EBV以1 型为主,2 型有更高病载 |
2.3 HIV-1 感染者的EBV LMP-1 基因与对照组不同热点突变的发生率存在差别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AIDS相关性淋巴瘤(ARL)EBV编码的microRNAs表达特点和临床意义探讨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ARL患者中EBV mi RNAs差异表达 |
2.2 ARL患者中差异表达的EBV miRNAs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 |
2.3 ARL患者中差异表达的EBV miRNAs靶基因预测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HIV感染者EBV相关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和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
(10)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EB病毒编码基因变异亚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仪器、试剂和耗材 |
1.1 主要仪器 |
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
1.3 常用试剂配制 |
2 细胞系的选择 |
3 细胞处理 |
3.1 首次传代前细胞的复苏 |
3.2 细胞传代 |
4 研究对象 |
4.1 核酸提取 |
4.2 EBV阳性标本筛选 |
5 1/2 分型、F/f分型检测 |
5.1 PCR扩增 |
5.2 RFLP分析 |
6 EBV潜伏期基因序列多态性检测 |
6.1 引物设计 |
6.2 EBERs、LMP1 基因扩增 |
6.3 测序分析 |
7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2.1 EBV感染与白血病和MDS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1.1 白血病和MDS病人EBV检出情况 |
2.1.2 EBV感染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2 1/2 分型及F/f分型结果 |
2.2.1 1/2 分型结果 |
2.2.2 F/f分型结果 |
2.3 EBER基因序列多态性 |
2.3.1 EBER序列变异类型 |
2.3.2 EBER变异类型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 |
2.4 LMP1 基因序列多态性 |
2.4.1 LMP1 序列变异类型 |
2.4.1.1 B95-8 亚型 |
2.4.1.2 China1 亚型 |
2.4.1.3 China2 亚型 |
2.4.1.4 Med-亚型 |
2.4.2 LMP1 亚型在3 组人群中的分布 |
2.4.3 XhoⅠ(-)变异及del-LMP1 变异 |
2.4.4 LMP1 C末端重复序列变异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EB病毒编码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四、我国北方地区鼻咽癌患者EB病毒LMP1基因缺失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的鼻咽癌相关EB病毒变异亚型及预后模型的研究[D]. 赵爽.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2]1、DNA拷贝数异常改变作为膀胱癌预后判断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2、EB病毒相关上皮性恶性肿瘤中病毒miRNA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意义[D]. 蔡曌.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3]HLA-DPB1和EB病毒gp42蛋白的结合方式与新疆地区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 李红玉.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4]青岛市恶性血液病患者EB病毒RPMS1基因序列分析[D]. 于洋. 青岛大学, 2020(01)
- [5]LMP1在鼻咽癌的增殖、转移及放疗敏感性中的机制研究[D]. 孙乐. 吉林大学, 2020(08)
- [6]鼻咽部EB病毒核酸标志物检测在鼻咽癌分子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郑小辉.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7]鼻咽解毒颗粒干预EB病毒感染者鼻咽癌变及抑制CNE2裸鼠移植瘤研究[D]. 吴沛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临床特征和疗效转归的探讨[D]. 高国英.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9]HIV-1感染者和艾滋病相关淋巴瘤(ARL)EB病毒感染特点和临床意义[D]. 陈英. 浙江大学, 2020(02)
- [10]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EB病毒编码基因变异亚型分析[D]. 王海语. 青岛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