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陕西国有企业经营者市场保障和监督机制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芳[1](2020)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既要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指导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这一基本国策。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以GDP为主要导向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中国近年来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亟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随着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路径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地球资源的加速枯竭,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诟病,世界各国对绿色产业发展逐渐加以重视,理论界与实业界也广泛关注,把绿色产业发展视为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新路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如何稳步推进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相结合,以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优化及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动因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研究,以及选取国内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发展过程中经历波折的光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视角分析提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有效路径,科技创新是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现实路径;进一步分析了三个路径在实践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从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提出相关制度创新建议。全文的结构框架,除去主要研究结论之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其次,着重对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绿色产业的国内外的不同内涵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再次,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写作的结构框架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综述。本章主要对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对近年来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在发展路径上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首先,分析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发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不可持续;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主要运用产业组织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从环境、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本章还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风力发电以及其它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绿色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四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首先,从产业组织演化视角对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破析,并探讨了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其次,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第五章主要对国外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本章将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分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的在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分析这些发达国家绿色产业得以成功发展在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有效举措;其次,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主要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对比研究。本章选取了两个发展径不同的案例来验证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汽车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国有资本的全产业链支持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不断发展壮大;另一个是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发展路径过于依靠政策补贴,发展战略混乱,技术创新不足,最终不但没有使得光伏产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反而在短时间造成产能过剩,致使整个行业停滞不前,甚至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也濒临倒闭。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本章剖析了绿色产业发展中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问题。首先,对中国绿色产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带动作用明显,而规模效应不明显;其次,实证分析了影响绿色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验证了理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述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路径,促进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发展绿色产业现实路径。第八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理论和现实视角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在实践中遇到了的障碍和困难;其次,对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遭遇的实践障碍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并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九章主要是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为了有效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首先,从产权角度,论述了绿色资源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相关制度创新问题;其次,系统地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激励机制创新问题,主要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税收等方面进行激励制度创新;最后,本章还探讨了绿色产业发展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关系,主要从绿色文化、绿色社会责任和非政府绿色组织建设等角度探讨非正式制度创新问题。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孙贵林[2](2020)在《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民主思想,既是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理论指南,也是因应世情、国情与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还是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进行深刻反思的最终产物。研究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入和拓展邓小平理论研究、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1923年6月旅法勤工俭学到积极投身于革命武装斗争,是酝酿萌发阶段;二是1952年7月调往中央以后从支持将经济建设提到重要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到关注分配问题、主张根据劳动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资的高低、贯彻平等和自由原则,是积极探索阶段;三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支持农村开展的生产责任制改革到要求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打破单一所有制结构以及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是初步形成阶段;四是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强调“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到1992年春南巡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以及确立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价值目标,是成熟完善阶段。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主要表现为:其一,经济民主的制度保障是所有制、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等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民主的实现方式和最重要标志,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促进的经济成果的公平分配是经济民主的价值体现和基本目标。其二,经济民主的基本任务是经济管理民主化。经济民主要求人民在经济活动中拥有独立的经济自主地位,享有自主的经济管理权和经济利益权。“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民主集中制”、“责、权、利相统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既注重推进宏观经济的民主管理,处理好党政关系、上下关系、政企关系、政社关系,又注重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使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其三,经济民主的关键环节是经济决策民主化。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要从民主制定、民主执行、民主检验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全面推进经济决策民主化。即在经济决策制定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必要条件,群众路线是基本方法,民主集中制是重要保证;在经济决策执行过程中,“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是动力之源,“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是必然选择,“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重要原则;在经济决策检验过程中,“实践”是唯一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具体标准。其四,经济民主的实践成效是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即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转变、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转变、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转变。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表现为: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物质前提是发展生产力,价值诉求是人民自主,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表现为:经济与民主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其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努力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积极推动经济管理、经济决策的民主化进程,积极推动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不断向纵深推进。
吕洁[3](2017)在《系统论思维路径: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的监督机制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理论的提出,世界范围内的“经理革命”帷幕被拉开。现代公司的经营管理权逐渐从所有者手中转移至经营管理者手中。经营管理者为从事公司经营与管理的人。执行董事、经理等人员负责公司的业务执行,是最重要的经营管理者,在公司中承担着创造公司价值的核心作用,处于资源协调与配置的关键地位。经营管理者在公司治理中拥有越来越大的权利,然而随着社会及公司分工的不断细化,在我国市场化程度尚不高的转轨时期,经营管理权不断集中与扩张的过程中,所有者的决策权被架空,存在着经营管理者的产生缺乏市场化、投资决策盲目、薪酬考核失真、在职消费严重、贪腐案件频发等问题,公司权力配置演变存在强烈的内在紧张,经营管理者权力滥用、监督机制失灵日益成为公司治理的一个顽疾。因此,亟需加强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的监督。构建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无疑是解决公司治理低效、经营管理者权力滥用等问题的关键所在。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问题,我国存在诸多现实困境,我国的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双重监督模式与制度移植的初衷产生了巨大偏差,内外部监督机制失效。究其原因,既有我国对经营管理者的概念、范围、职权、责任的立法缺陷原因,又有行政监督的干预思维、机构监督的单一思维等思维原因,也有传统公司治理理论对复杂性和对整体性认识的缺憾。传统理论及思维模式已无法适应人类历史发展中所遇到的复杂性问题,而需要以一种更多元、多维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理解世界。系统论的出现为传统法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成为应对世界复杂性挑战的新工具,也成为法学研究方法与思维的一种新趋势。本文也尝试以系统论这一新的视角和方法考察公司治理监督机制,寻找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问题的新进路。用系统论的思维重新审视公司经营管理者的监督问题,看到监督问题的多面性、立体性,从而让我们更好地面对复杂性的挑战,在整体、变化、关联中把握监督的本质。本文将通过对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的适应力、系统的层次性、系统的自组织三大特性以及对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运行等维度,将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问题置于公司治理系统以及公司外部大环境中,并提出监督问题的具体对策。从逻辑思路上,本文先从观察现象出发,从现象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导言),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按照先破后立的顺序,进行对传统理论和思维模式的“破”(第一章),再提出引进新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明确系统论这一“立”的方向和必要性,并进一步论证对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论的理论框架(第二章至第六章),即监督系统的三大特性、静态结构与动态运行。第二章至第六章的展开又遵循着“系统论的原理及体现——系统论在公司监督机制中的具体应用——对于监督问题的具体对策”这一逻辑思路。最后是本文的结语,是研究结论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提出在多元化时代下,系统科学将成为社会高度复杂化环境下,观察公司法、公司治理与复杂社会关系的新思维和新方法,也将成为新时代下公司法与公司治理研究的一个新趋势。除了导言与结语外,本文主体部分共有六章。第一章是“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论的必要选择”。该章提出现代公司治理中,经营管理者职权不断扩张,对其的监督问题不断凸显。在对公司监督机制追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监督失灵的背后,存在着立法对经营管理者概念及范围不明确、职权规定缺乏限制、责任机制不完善等缺陷。我们首先试图从传统理论中寻找解决的方法。然而,传统的委托代理、信托等公司治理理论以及古老的分权制约的法学理论并未能够完全解决问题,在面对复杂的现代公司治理环境时,存在诸多困境。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在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基础之上的,其起源是在股权极其分散、社会分工极其细化的英美法系国家,公司治理的基础为股东是公司真正的所有人。而我国大量的国有企业存在着从全民到政府再至企业的双重委托代理,造成虚化的股东与多级授权,给经营管理者职权的扩张带来了现实的便利。同时,我国缺乏英美法国家基于私有财产诚信托付的文化,英美国家信托理论中关于经营管理者的信托义务在我国公司立法“忠实、勤勉”的规范中也无法得到充分、完整的体现。分权制约理论是经典的限权理论,被先哲们从政治国家引入公司法律制度。我国公司法虽也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三会机制,并移植了英美法系国家的独立董事制度与大陆法系国家的监事会制度,形成了二元制的双重监督模式,但依然未能摆脱监督失灵的困境。面对这一难题,我们反思,这些传统理论均是根基于各国特定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化价值等土壤中。我国对公司监督法律制度移植时,缺乏对制度背后的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整体性认识。在监督思维上,也囿于对公司及经营管理者行政监督的干预思维、机构监督的单一思维和结果导向的静态思维,造成公司监督制度和架构徒具形式,经营管理者权力滥用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亟需寻找一条能够对公司经营管理者进行有效监督的新的研究进路。在法学思维由二元思维转向复杂多元思维的演变趋势下,法学研究方法也出现了一条由规范主义、实用主义法学转向法哲学与科学哲学的进路。系统论是一门应对世界复杂性与整体性的科学,在研究公司治理监督问题时将研究对象置于公司所生存的复杂和整体环境中进行考察,由此,系统论便成为本文研究的新进路、新尝试。第二章是“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层次性”。层次性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面对复杂系统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认识方法。公司作为人类社会发明的一种重要而复杂的组织形态,同样也存在着层次性的结构特征与由此产生的等级秩序。系统的多维度的层次性在公司治理领域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系统功能的层次性主要表现在公司的内外部复杂关系中。在内部,对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与公司其他功能系统,如选聘系统、决策系统、激励系统、规制系统等内部治理机制既存在着竞争关系,又存在着协同关系。在外部,该系统又与资本市场、产权市场、产品市场与经理人市场等外部市场相互影响与作用。系统结构的层次性主要表现在公司结构的等级秩序中,最典型的应用即为我国日益普遍的公司新型组织形态——企业集团。企业集团的治理在实践中表现为企业集团与成员企业之间、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企业集团内,母子公司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常导致各子公司之间的冲突以及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背离,产生子公司独立法人人格的形骸化、子公司董事忠实与诚信义务的背离、母公司过度干预子公司经营管理、母子公司监督机制失效、子公司三会及制衡作用被架空、母公司经营管理者的权力缺乏监督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受制于我国目前公司法对企业集团主体的立法空白与法人资格否认的立法缺陷,而且受国企改革下经营管理者重扩张、轻监督的理念影响,反映了我国立法在恪守有限责任与公司法人资格的独立实体法的同时,缺乏对解决新型公司组织形态现实问题的灵活性。系统的层次性特征对于解决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现实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在构建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系统时,必须重视系统功能的层次性以及结构的层次性,不仅在公司组织体的内部与外部运作中,实现内部功能互补与外部功能保障,而且尤其需要在企业集团中构建层次性的监督系统。此外,在立法规范与人格否认等制度的司法适用上,亦需对日趋复杂的新型公司主体,如企业集团等组织形态予以完善和应对。第三章是“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适应力”。适应力是系统的第二大重要特性。一个完整的系统中,能够确保系统各项技能和谐运行的最重要原因便是系统具有适应力,它可使系统按照周围环境的变化来调整,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优化自身功能,使系统更复杂,更先进。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也面临着公司治理环境乃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与体制的影响,形成监督系统或监督模式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对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的适应力是决定系统能否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它要求系统具备四种能力:动态变化能力、学习优化能力、修复调节能力与类型化区分能力。在对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两种不同监督模式的考察中,可以发现各国的监督模式都是对一国特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环境适应的产物。我国三角结构治理模式下的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双重监督模式失灵的原因也正是监督系统不适应我国公司治理土壤的结果。在公司类型化的治理中,对经营管理者监督系统的适应力体现在不同性质公司的监督模式的差异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由于所有权的不同,监督模式的适应力也各具特色。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国资委进行了从分散监管、统一监管到分层监管的监管方式的转变,以及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到管资本的监管范围的转变。非国有企业也进行着混合所有制改革下,股权结构完善、员工持股、加强独立董事职能等监督措施的探索。系统的适应力特征对于解决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现实问题同样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建议:(1)培育市场化改革的监督系统外部环境;(2)关注监督系统移植中的本土差异;(3)重视公司监督系统的类型化特征,根据不同公司的组织形式和不同性质进行差异化构建;(4)促进公司立法规范的价值转变,在公司立法规范上实现由强制性规范为主到以任意性规范为主的转变,以提高监督系统对复杂公司环境的适应力。第四章是“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自组织”。自组织是系统的第三大重要特性。该章以系统自组织理论为基础,并将自组织的耗散结构理论运用至对公司经管理者的监督机制中。系统的自组织耗散结构是系统保持不断发展与演进的重要方式。在系统的耗散结构理论中,系统的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作用性以及随机涨落性成为自组织系统形成的前提条件。在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系统中,这一自组织耗散结构依然存在于公司治理环境中,为我们用新的方法和标准考量传统的公司治理监督机制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章论证了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系统符合系统耗散结构理论的四个要件,第一,公司外在环境的开放性使监督系统保持着一定的开放性;第二,公司经营管理者与股东、债权人、员工等主体的冲突与摩擦使系统各要素之间保持公司资源、信息等的交换,确保了系统的远离平衡性;第三,公司经营管理者面临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及监管机关的复杂关系,使系统处于综合、复杂的非线性作用中;第四,公司制度及监督机制的演化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符合系统的随机涨落性条件。因此,对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符合耗散结构的要件。本章提出了构建符合耗散结构的公司监督系统的对策。首先,在全球视野中构建开放的监督系统,将微观的监督治理机制与宏观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相联系,与世界范围内的监管机构改革、董事会结构改革等改革趋势相吻合。其次,在混合所有制的结构改革中,完善公司股权结构,实现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资源与权力的协调和制衡。再次,以公司产权多元化构建有活力的监督系统,通过完善中小股东的董事推荐权、完善累计投票、网络投票等决议机制,激活中小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监督的活力。最后,在发展中尊重监督系统的演化规律,制定符合不同发展时期的公司的制度需求,以市场化为导向,在资源配置与监督方式上,由以政府公权为主导逐渐走向政府公权与市场私权融合配置,由单一政府监管逐渐走向多元化主体相互制衡。第五章是“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静态结构”。本章将从系统的静态结构角度论证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系统的结构包含三大方面,分别为系统的目标、系统的要素以及系统的连接。系统的目标是系统所要达到的预定目的,往往决定一个系统运行的方向。系统的要素是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是系统功能的最基本承载主体。系统的连接是系统目标与系统要素的结合点,是系统实现微观与宏观相统一、部分与整体相关联的最重要因素。任何系统均由要素、连接与目标三个部分构成。这三个部分内部相互关联,共同作用形成系统。第一,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的系统目标是多层次的,监督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通过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这一直接目标而实现增强公司竞争力的总目标。第二,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的系统包含三大要素:监督主体、监督客体与监督内容。监督主体是承担着监督职责的组织或人,包含内部监督主体与外部监督主体。内部监督主要为股东、独立董事以及监事会的专职监督、职工代表大会、党委纪委组织监督等。外部监督主要包含外部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监督、企业产权市场监督、职业经理人市场监督、诉讼监督等。监督客体是公司经营管理者,包含执行董事、经理层、高级管理人员等负责经营管理的人。监督内容指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的监督范围,包含对经营管理者选聘、解除、授权、权力行使范围的监督。第三,在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系统中,还存在一个监督系统的连接,这个连接的载体即体现在法律最基本的权利与义务上,即监督主体的职权与监督客体的责任。此外,监督主体的权利与监督客体的责任这两种连接还具有多元性与复杂性的特征,如信息披露制度、薪酬制度、董事会规模等要素对监督系统的连接,是公司制度对各方权力配置博弈和对民主、效率平衡的产物。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系统的完善,必须根基于系统的基本结构进行:(1)增强监督系统目标的层次性,在总目标下协调各直接目标或小目标的关系,进而达成增强公司竞争力的总目标;(2)明确不同监督主体的针对性,对独立董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监事会、职工代表大会等主体的监督职能进行区分,发挥各自的监督特长;(3)增加对经营管理者的职权限制,完善公司的授权、代表权及代理权等制度;(4)增强经营管理者的法律责任,对责任类型、问责标准等予以完善。第六章是“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动态运行”。本章从系统的动态运行角度,将公司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置于时间的动态维度,通过系统运行的两种表现方式——增强回路与调节回路,分析不同监督模式的作用。增强回路是系统回路中的一种基本类型,是一种正反馈的运动方式,是自我强化的。在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中,股权激励、信息披露等制度都体现为增强回路。以系统论的视角对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时,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增强回路的作用,利用独立董事或监事会监督、股权激励监督等增强回路的运行,给经营管理者持续、稳定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每一个增强回路运行所需的信息、能量的传递和交换,如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为系统提供持续运作的动力。调节回路是系统回路中的另一种基本类型,是一种负反馈的运动方式,在系统中起到修正或抑制的作用。在监督系统中,董事会议事机制等程序是一个典型的应用。调节回路原理也提供了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的借鉴:(1)在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系统中,部分治理机制包含内在多种力量的相互制约,这些调节回路较多体现在监督的程序机制中,需要加强对程序机制的保障;(2)调节回路的自我修正、自我纠偏作用的实现还需要一套反应机制,需要加强司法诉讼等反应机制实现纠纷解决,为监督系统调节回路提供保障。此外,监督系统并非在单一的环境下运行,增强回路与调解回路往往是相互连接的,一个系统内兼具增强回路与调解回路两种运行形态。在内部监督中,董事会监督与监事会监督不仅可以通过信息披露制度、股东诉讼制度等增强回路相互连接,而且还通过董事会及监事会等决议机制的调节回路相互连接。研究增强回路与调节回路的连接及对系统的影响,将对我们理解及发现监督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提供一种新的思路。通过在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制度双重监督的增强回路中引进股东会评价的调节回路,本章将尝试从系统的动态运行角度,对我国双重监督模式失效问题进行破解。
徐纯[4](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李林科[5](2017)在《石油石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受到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重视。石油石化行业作为能源行业,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关系到人民的衣食住行多个方面,而其整个产业链又具有高污染的特性,石油石化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向公众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增强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首先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概述,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角度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梳理目前国内外现有的比较权威的披露指南及标准,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进行文献研究综述;然后从沪深两市上市石油石化企业中筛选出40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样本石油石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确定石油石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并依据分析结果总结了目前石油石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构建一套适用于石油石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对指标体系进行总体设计,从行业特殊性出发明确了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依据并完成指标体系内容界定;从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对社区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政府的责任六个方面建立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赋值;最后对石油石化企业实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提出政策建议。本文针对石油石化企业的特殊性,建立了一套量化的指标体系,希望能为石油石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封雪韵[6](2014)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生态旅游业作为能够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低碳产业,在当前资源和环境受到巨大威胁的形势下,日益受到各国政界、学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重视。我国作为世界五大林业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因此,探索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厘清其作用机制对我国森林生态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加速推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早日实现而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论文首先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把握。然后基于生态系统视角构建了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的概念模型。本论文认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实践工作参与群体及其相互关系和所依托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此外,本论文还在研究中借鉴了生态位理论,认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实践参与主体作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中的单元,具备着各自不同的开发位,且开发系统的开发效果会因为参与主体开发位相对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体现。然后,本论文从游客满意度的角度构建了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从资源因素、主体因素、市场因素以及宏观因素的角度探索了能够影响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的各方面因素。进而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构建了由以各开发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际表现为形式的景点开发现状和以游客满意度为表现形式的景点开发现状等两方面构成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的影响机制模型,并基于河北省境内森林生态旅游景点的实地调研数据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的影响机制模型进行了经验验证:结果显示主体因素对于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显着,以下依次是市场因素、资源因素和宏观因素;此外还应关注游客体验、游客期望的中介作用以及直接开发者的调节作用。最后,本论文根据经验研究的结论就优化河北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杨朝晖[7](2013)在《深圳市散居少数民族管理方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少数民族人口开始大量涌入城市,寻求全新的生活机遇,本文将他们称之为“城市散居少数民族”。城市散居少数民族群体既是城市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在语言、饮食、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特殊要求的群体,因此,如何开展城市散居少数民族管理工作成为城市政府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以深圳市散居少数民族管理方式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访谈、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提出了深圳市散居少数民族管理的“三阶段”观点,并对散居少数民族管理的“深圳模式”进行了概括。在与国内外少数民族管理的多种方式进行比较后,以少数人权利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视角,尝试构建了城市散居少数民族的公共治理模式框架,并将其与“深圳模式”加以对比,提出了改进深圳市散居少数民族管理的思路和建议。本文首先通过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开展深入访谈,积累了一定的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运用扎根方法从收集的数据之中逐条编码,从逐渐涌现出来的“深圳市散居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和融入程度”这个范畴入手,先后对“深圳市散居少数民族管理的利益相关者”、“深圳市少数民族管理方式演变”等概念或范畴进行深入研究,并将深圳市在少数民族管理方面的历程划分为从放任不管到由政府单方面主导,再到初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合作治理方式三个阶段。在运用扎根方法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在少数民族管理中存在的现象,如政府部门的“柔性管理”、聘请少数民族流出地官员来深参与管理的“来源地外援管理”、部分少数民族人员的“普通问题民族化”现象等。在与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后,认为深圳市正在形成以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为基础的治理方式,而这一治理方式对于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将其概括为“深圳模式”,即“政府主导,市场、社会参与的合作治理”模式。在进入理论构建之前,为使本文研究更具有普遍意义,作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几个典型国家以及国内几个地方的少数民族管理方式进行了论述和对比分析。在理论构建阶段,本文通过反复比较扎根方法前期的实质性编码内容,寻找核心范畴之间的内在关联,最终选择从少数人权利理论和治理理论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城市散居少数民族治理模式框架,即“以法制为根本,通过政府主导、市场保障、社会搭桥的合作治理方式保障城市散居少数民族权益”的模式框架,并从价值理念、体制框架、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论述。具体来说,在这一模式框架中,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是其最根本的出发点,城市政府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则是其推动力,市场机制的成熟、社会力量的壮大,为其提供合作的基础。最后,本文运用构建的公共治理模式框架,对“深圳模式”进行了检视,在分析其主要问题之后,尝试对深圳的散居少数民族管理方式提出了改进思路和建议。
张务伟[8](2011)在《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如何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始终是经济建设的基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直是非均衡的。这种非均衡的资源配置,不但影响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绩效,而且影响了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如何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均衡,提高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绩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公平和正义,成为当前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依据非均衡理论,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博弈论、计量模型分析等方法,分阶段研究了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特征、原因、机制、绩效,并预测了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演进趋势,最后,提出促进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形成的特征主要包括:国家对城乡劳动力资源采取不同的配置方式;城乡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不匹配;城乡劳动力工资存在差距;实行城乡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是不稳定的。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形成的原因: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遗存和后续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城镇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排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劳动力结构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转换不同步,也是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原因。通过两人对称博弈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可以发现,劳动力转移成功的示范作用,带回来的信息及他们的介绍对没有转移的劳动力作出转移决策会产生重要影响。家庭劳动力供给行为是基于家庭利益最大化作出的理性选择。非国有单位的资源配置行为主要是通过非国有单位与基层政府的博弈过程,使非国有单位遵守劳动力市场制度。国有单位资源配置行为主要是通过国家(包括地方政府)与国有单位的“委托—代理”来实现的。政府的劳动力资源配置行为就是在城镇和农村双方争夺就业岗位所得利益一定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冲突成本;在城镇和农村双方冲突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城镇和农村双方争夺就业岗位而得到的利益。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形成阶段的资源配置效率比城乡劳动力非市场均衡阶段要高,表现为农业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农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公平性来看,在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形成阶段社会补偿与城乡劳动力非市场阶段相比要少得多。在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发展阶段,城乡劳动力资源原则上采取相同的配置方式;城乡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城乡劳动力工资虽然存在差距,但是开始“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别依然较大;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程度仍在扩大。城乡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的主要体现在城乡劳动力供求数量和价格方面,受资料所限,本研究分别以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程度和城乡劳动力的收入作替代。研究表明,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程度产生影响的各因素按影响力大小排列前五位的是:是否有技术特长、是否接受过职业培训、劳动者年龄、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劳动者家庭身份。对农村劳动力收入影响最大的(前五位)微观因素分别是:务工时间、受教育年限、就业地点类型、性别和是否有技术特长。对城镇劳动力收入影响最大的(前五位)微观因素分别是:受教育年限、性别、就业地点类型、就业区域和务工时间。城乡劳动力收入微观影响因素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是否有技术特长、务工时间、婚姻状况、就业行业等方面。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还分别通过人力资本因素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提高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向人力资本的改善程度,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程度、增加农村劳动力收入和就业稳定性;就业状况影响因子存在内在关联性。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发展阶段的资源配置效率要高于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形成阶段,表现为农业富余劳动力继续向城镇和农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了劳动力生产率。从公平性来看,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发展阶段也较形成阶段公平,表现为农村劳动力和农村组织,城镇劳动力和用人单位都能获得合理收益,并且社会补偿也比市场非均衡形成阶段要少得多。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收敛阶段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的幅度超过农业产值比重下降的幅度;农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大;农业劳动力不再大规模地向非农业单向流动,而是变为双向的或多向的流动;城乡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总体上开始出现收敛;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制度因素已经取消;城乡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并不是收入差距,而可能是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别。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收敛的原因是农业劳动力比重减少幅度开始超过了农业产值比重减少的幅度;农业劳动力价格和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价格差距开始缩小;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基本形成;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更大程度上是由城乡劳动者素质及其它的非制度性因素造成的。在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收敛阶段。劳动力是“经济人”的属性进一步得到确认;用人单位的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公共服务。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收敛阶段的资源配置效率要高于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发展阶段,其公平性也比发展阶段更高。从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演进趋势来看,在今后一、二十年内,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还将继续扩大。从预测的结果看,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要到2040年前后才可能出现收敛;到2070年前后才可能实现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均衡。促进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城乡平等的劳动力市场制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程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汪满健[9](2011)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运行的不断深化,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民营企业通过买壳、借壳上市或者直接发行等方式成为证券市场的一员,民营上市公司也逐渐成为证券市场上一类日益引人注目的主体。同时,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公司治理被广泛地定义为一套控制体系,这套体系的目的在于帮助公司和其他组织有效地实施管理、管治和引导经济资源。公司治理包括企业内的治理机制,如董事会、管理报酬和大股东控制等,还包括企业外的强制性的治理机制,如法律管制制度和市场规训等。外部治理机制是公司控制的间接工具,内部治理机制则是公司控制的直接工具。管理失败通常源于有问题的内部治理机制,因此,公司绩效的改善最终有赖于内部治理机制的改进。公司内部治理也正因此受到重视。特别是随着美国安然、世通以及近期国美等一系列丑闻和事件的爆发,公司内部治理开始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和探讨的焦点。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核心内容之一的公司治理在中国从改革开放之后一直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同时公司治理也成了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上市公司因其涉及更多的利益相关者而更加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但国内现有的研究仍停留在把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其公司治理问题,未深入剖析每个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和模式。本论文明确选择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区别于众多研究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论文。本论文深入研究了公司内部治理包含的双层含义,指出传统观点中认为公司内部治理就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狭隘性,明确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性。采用学术研究中最常见的比较分析法研究了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差异,理清了公司内部治理中各个要素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检验模型对各个治理要素与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绩效进行深入研究。
林钢[10](2010)在《“新型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体制改进研究 ——以中石油和宁波港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调节社会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新型国有企业”①是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国有经济组织形式,以多元化产权制度和市场导向的管理模式为特征。虽然“新国企”拥有优秀的企业经营团队和良好的组织结构,而且政府监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来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管,但是由于委托代理问题始终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和利益相关者不协调等各种因素,我国并未真正建立起对“新国企”经营者科学而有效的监管体系与机制,由此导致企业经营效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及经营者过度在职消费和贪污腐败行为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采用案例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中石油和宁波港案例的描述,介绍了中石油和宁波港的行业背景、人力资源状况、企业监管模式和经营者监管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中石油和宁波港经营者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然后本文阐述了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的理论基础,包括公司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现代产权理论、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接着,本文介绍了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的演变,由此基础上阐述了“新国企”的产生、定义、特征及分类,并进一步阐述了“新国企”经营者监管的现状分析,包括经营者外部监管、经营者内部监管和现存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新加坡五个国家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体制进行分析,表明了他国经验对我国“新国企”经营者监管的借鉴与启示。在监管体制方面,提出了七点改进思路,分别为:对国有资产实行法制化、合同化管理,推进股权结构的合理化;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监管组织体系,实现监管主体相互协调;完善委托代理关系,建立健全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监管制衡控制;建立规制大股东控制的制度环境,控制权力滥用;强化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加强经营者职业道德建设,增强信托责任。西方发达国家常见的国有企业监管模式是:法律监管模式、专门部门监管模式、双重委员会监管模式、审计监管模式、计划合同监管模式和分类监管模式。我国现行的监管模式是国资委—国有控股公司—国有企业的监管模式,比较单一。通过对发达国家国有企业监管模式的研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了依据分类监管模式对我国“新国企”经营者监管模式进行优化设计的意见。
二、建立陕西国有企业经营者市场保障和监督机制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陕西国有企业经营者市场保障和监督机制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1.2.1 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界定 |
1.2.2 绿色产业的内涵界定 |
1.2.3 绿色产业的特征 |
1.2.4 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及绿色产业的关系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循环经济理论 |
2.1.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1.5 产业创新理论 |
2.1.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2.1.7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 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文献综述 |
2.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趋势研究 |
2.2.2 发展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
2.2.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评价研究 |
2.2.4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
2.2.5 绿色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相关性的研究 |
第3章 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与现状 |
3.1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1.1 传统产业发展依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 |
3.1.2 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依赖性 |
3.1.3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 |
3.2.1 环境和资源约束迫使发展绿色产业 |
3.2.2 生产要素供给充分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
3.2.3 人类文明发展和绿色消费需求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 |
3.2.4 国家竞争力提升需要发展绿色产业 |
3.3 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
3.3.1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
3.3.2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第4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 |
4.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 |
4.1.1 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组织的视角 |
4.1.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
4.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 |
4.2.1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现状 |
4.2.2 当前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展望 |
第5章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路径选择启示 |
5.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1.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1.2 美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2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2.1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2.2 法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3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3.1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3.2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4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我国绿色产业路径选择的启示 |
第6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比较研究 |
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案例分析 |
6.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
6.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路径优势分析 |
6.2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的案例分析 |
6.2.1 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2.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
6.2.3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历程的路径劣势分析 |
6.3 案例比较与启示 |
第7章 中国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研究 |
7.1 我国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
7.1.1 模型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
7.1.2 实证结果分析 |
7.2 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2.1 理论假设 |
7.2.2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
7.2.3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
7.2.4 假设检验 |
7.2.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
7.3.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
7.3.2 科技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根本路径 |
7.3.3 国有资本是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
第8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分析 |
8.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 |
8.1.1 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2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3 国有资本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2 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实践障碍的制度分析 |
8.2.1 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2 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制度创新必要性 |
第9章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9.1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产权制度创新 |
9.1.1 绿色产业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 |
9.1.2 绿色技术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
9.1.3 绿色产业产权交易的制度创新 |
9.2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1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2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投融资激励机制创新 |
9.2.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绿色税收制度创新 |
9.3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
9.3.1 绿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2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3 非政府绿色组织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2 相关概念解析 |
0.3 研究现状分析 |
0.3.1 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
0.3.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章 体系生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形成背景和过程 |
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背景 |
1.1.1 时代背景:世情、国情与党情出现新变化 |
1.1.2 历史镜鉴: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的深刻反思 |
1.1.3 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
1.1.4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经济民主思想 |
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 |
1.2.1 酝酿萌发阶段 |
1.2.2 积极探索阶段 |
1.2.3 初步形成阶段 |
1.2.4 成熟完善阶段 |
第2章 制度保障: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民主 |
2.1 所有制与经济民主 |
2.1.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 |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民主内涵 |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民主 |
2.2.1 经济主体的基本含义 |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 |
2.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民主内涵 |
2.3 分配制度与经济民主 |
2.3.1 重新确立物质利益原则 |
2.3.2 对按劳分配原则的拨乱反正 |
2.3.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经济民主内涵 |
第3章 基本任务:经济管理民主化 |
3.1 经济管理民主化的提出 |
3.2 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 |
3.2.1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原则 |
3.2.2 “民主集中制”原则 |
3.2.3 “权、责、利相统一”原则 |
3.2.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
3.2.5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原则 |
3.3 宏观经济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
3.3.1 给政府分权:处理好党政关系 |
3.3.2 给地方分权:处理好上下关系 |
3.3.3 给企业分权:处理好政企关系 |
3.3.4 给集体经济组织分权:处理好政社关系 |
3.4 企业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
3.4.1 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
3.4.2 让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 |
第4章 关键环节:经济决策民主化 |
4.1 经济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
4.1.1 经济决策在党和政府决策中的地位 |
4.1.2 经济决策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4.1.3 经济决策的重要作用 |
4.2 经济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4.3 经济决策民主制定 |
4.3.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决策制定的必要条件 |
4.3.2 群众路线:经济决策制定的基本方法 |
4.3.3 民主集中制:经济决策制定的重要保证 |
4.4 经济决策民主执行 |
4.4.1 “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经济决策执行的动力之源 |
4.4.2 “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经济决策执行的必然选择 |
4.4.3 “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经济决策执行的重要原则 |
4.5 经济决策民主检验 |
4.5.1 “实践”:经济决策检验的唯一标准 |
4.5.2 “三个有利于”:经济决策检验的具体标准 |
第5章 实践成效: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 |
5.1 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的变迁 |
5.1.1 计划体制时期行政调控下的生产 |
5.1.2 改革开放后生产向自主经营的转变 |
5.2 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的变迁 |
5.2.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拨下的交换 |
5.2.2 改革开放后交换向市场配置的转变 |
5.3 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变迁 |
5.3.1 计划体制时期平均主义下的分配 |
5.3.2 改革开放后分配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转变 |
5.4 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的变迁 |
5.4.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节下的消费 |
5.4.2 改革开放后消费向适度可持续的转变 |
第6章 理论解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和特点 |
6.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 |
6.1.1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 |
6.1.2 中国共产党:经济民主的领导核心 |
6.1.3 发展生产力:经济民主的物质前提 |
6.1.4 人民自主:经济民主的价值诉求 |
6.1.5 人的全面发展:经济民主的终极目标 |
6.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 |
6.2.1 坚持经济与民主的统一 |
6.2.2 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
6.2.3 坚持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 |
6.2.4 坚持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 |
6.2.5 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
6.2.6 坚持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 |
第7章 现实观照: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理论价值 |
7.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7.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 |
7.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实践价值 |
7.2.1 进一步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 |
7.2.2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管理民主化进程 |
7.2.3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决策民主化进程 |
7.2.4 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系统论思维路径: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的监督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论文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系统论研究的必要性 |
引言 |
第一节 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现实问题 |
一、公司经营管理者的治理现状 |
二、我国公司监督机制的问题 |
第二节 监督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经营管理者概念及范围不明确 |
二、经营管理者职权规定缺乏限制 |
三、经营管理者责任机制不完善 |
第三节 监督问题传统研究路径的困境 |
一、传统公司治理理论缺陷 |
二、传统实践监管思维障碍 |
第四节 监督问题研究的新路径:系统论 |
一、系统论的特征与属性:由一则寓言引发 |
二、系统论的演变与基本范畴 |
三、法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系统论 |
第二章 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层次性 |
引言 |
第一节 监督系统层次性之原理及体现 |
一、监督系统的功能的层次性:系统的竞争与协同关系 |
二、监督系统的结构的层次性:公司结构的等级秩序 |
第二节 监督系统层次性之具体应用:以企业集团中的监督为例 |
一、企业集团的结构等级秩序之体现 |
二、企业集团监督的层次性问题:次优化与中央控制 |
三、企业集团监督的立法现状及理论评析 |
第三节 监督系统层次性之问题应对 |
一、在竞争与协同中实现系统功能互补 |
二、促进外部系统对监督系统的功能保障 |
三、构建企业集团的层次性监督系统 |
四、加强立法对公司主体的层次性规定 |
五、完善“揭开公司面纱”的立法规定及司法适用 |
第三章 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适应力 |
引言 |
第一节 监督系统适应力之原理及体现 |
一、监督系统适应力原理:系统复杂性之要求 |
二、监督系统适应力之体现 |
第二节 监督系统适应力之类型化分析 |
一、一般公司类型的监督系统的适应力分析 |
二、不同性质公司的监督模式的适应力分析 |
第三节 监督系统适应力之培育对策 |
一、关注监督系统移植中的本土差异 |
二、培育市场化改革的系统外部环境 |
三、促进公司立法规范的价值转变 |
四、重视公司监督系统的类型化构建 |
第四章 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自组织 |
引言 |
第一节 监督系统的自组织耗散结构 |
一、系统自组织耗散结构理论基本原理 |
二、耗散结构中的“熵”与公司监督效果 |
第二节 监督系统的自组织耗散结构之形成 |
一、监督系统的开放性:公司外在环境的开放性 |
二、监督系统的远离平衡性:公司治理要素摩擦及缓和 |
三、监督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性:系统内外关系的复杂性 |
四、监督系统的随机涨落性:系统的动态变化 |
第三节 监督系统自组织之构成对策 |
一、在全球视野中构建开放的监督系统 |
二、在结构改革中应对监督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 |
三、以产权多元化构建有活力的监督系统 |
四、在发展中尊重监督系统的演化规律 |
第五章 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静态结构 |
引言 |
第一节 监督系统之目标 |
一、系统的总目标:增强公司竞争力 |
二、系统的直接目标: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 |
第二节 监督系统之要素 |
一、监督系统要素之一:监督主体 |
二、监督系统要素之二:监督客体 |
三、监督系统要素之三:监督内容 |
第三节 监督系统之连接 |
一、监督系统的连接方式:职权与责任 |
二、监督系统的连接特性:多元性与复杂性 |
第四节 监督系统静态结构之完善 |
一、增强监督系统目标的层次性 |
二、明确不同监督主体的针对性 |
三、增加对经营管理者职权限制 |
四、完善经营管理者的法律责任 |
第六章 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的系统动态运行 |
引言 |
第一节 监督系统之增强回路 |
一、系统的增强回路之原理及体现 |
二、监督系统增强回路之具体应用:董事会结构 |
三、监督系统增强回路之构建 |
第二节 监督系统之调节回路 |
一、系统的调节回路之原理及体现 |
二、监督系统调节回路之具体应用:董事会议事机制 |
三、监督系统调节回路之构建 |
第三节 监督系统多个回路之连接 |
一、系统多个回路连接之原理及体现 |
二、多个增强回路的连接:双重监督模式与信息披露的共同监督 |
三、增强回路与调节回路的连接:我国双重监督模式失效的系统论破解 |
结语:多元时代下走向系统科学的公司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监督评价指标问卷调查表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4)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免疫系统理论 |
三、国家良治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五、理论评述 |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理论评述 |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
二、国家审计功能 |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
一、审计组织方式 |
二、审计实施方式 |
三、审计评价方式 |
四、审计结论作出 |
五、审计报告方式 |
六、审计成果运用 |
七、审计人员管理 |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一、效度检验 |
二、信度检验 |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词频分析 |
二、关键词分析 |
三、语义网分析 |
四、聚类分析 |
五、情感分析 |
六、主题分析 |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石油石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
第2章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理论分析 |
2.1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标准 |
2.5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3章 石油石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石油石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状况统计分析 |
3.1.1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模式 |
3.1.2 样本选择 |
3.1.3 样本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范围确定 |
3.1.4 样本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情况分析 |
3.1.5 分析结论 |
3.2 石油石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3.3 石油石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石油石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指标体系构建总体设计 |
4.1 石油石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特殊性 |
4.2 石油石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3 石油石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4 石油石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 |
第5章 石油石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技术方法 |
5.2 指标的构建 |
5.2.1 经济责任 |
5.2.2 环境责任 |
5.2.3 对员工的责任 |
5.2.4 对社区的责任 |
5.2.5 对消费者的责任 |
5.2.6 对政府的责任 |
5.2.7 指标汇总 |
5.3 指标权重的设置与计算 |
5.3.1 指标赋权方法 |
5.3.2 指标重要性的问卷调查 |
5.3.3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赋值 |
第6章 石油石化企业实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指标体系的建议 |
6.1 政府加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法制建设 |
6.2 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审验机制和反馈机制 |
6.3 实施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机制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1.1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
1.1.1.2 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要求 |
1.1.1.3 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要求 |
1.1.1.4 改善粗放开发模式的要求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思路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1.1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 |
1.3.1.2 理论研究与实际验证相结合 |
1.3.1.3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1.1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研究 |
1.4.1.2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概念模型 |
1.4.1.3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1.4.1.4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评价模型 |
1.4.1.5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的作用机制研究 |
1.4.1.6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
1.4.2 主要创新点 |
1.4.2.1 构建了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概念模型 |
1.4.2.2 分析了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的开发效果会因为参与群体开发位的相对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 |
1.4.2.3 构建了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的影响机制模型 |
1.4.2.4 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的影响机制模型进行了经验验证,研究结果支持了大部分研究假设的成立 |
第二章 文献研究综述 |
2.1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内涵 |
2.1.1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
2.1.1.1 森林生态旅游概念界定 |
2.1.1.2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 |
2.1.2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质量 |
2.2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
2.2.1 旅游资源开发的内涵研究 |
2.2.2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与模式 |
2.2.2.1 开发原则 |
2.2.2.2 开发模式 |
2.2.3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
2.2.3.1 开发条件评价 |
2.2.3.2 开发现状评价 |
2.2.3.3 开发潜力评价 |
2.3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评价 |
2.3.1 游客满意度相关研究 |
2.3.1.1 游客满意度理论基础 |
2.3.1.2 游客满意度概念研究 |
2.3.1.3 游客满意度研究进展 |
2.3.2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益评价研究 |
2.3.2.1 经济效益评价 |
2.3.2.2 社会效益评价 |
2.3.2.3 生态环境效益评价 |
2.4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4.1 旅游资源开发影响因素构成 |
2.4.2 旅游资源开发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2.4.3 旅游资源开发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生态系统视角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模型构建 |
3.1 理论基础 |
3.1.1 生态系统相关理论 |
3.1.1.1 生态系统理论 |
3.1.1.2 生态位理论 |
3.1.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1.2 生态系统视角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研究的适用分析 |
3.1.2.1 两系统具有重叠之处 |
3.1.2.2 开发系统具备生态系统属性 |
3.1.3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的概念界定 |
3.2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
3.2.1 构成要素 |
3.2.1.1 开发环境 |
3.2.1.2 开发实践参与群体 |
3.2.2 要素间相互关系 |
3.2.2.1 同群落要素间的竞争关系 |
3.2.2.2 不同群落要素间的合作关系 |
3.3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模型研究 |
3.3.1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模型构建 |
3.3.1.1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特点 |
3.3.1.2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模型提出 |
3.3.1.3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功能分析 |
3.3.2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模型的生态位分析 |
3.3.2.1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位的内涵 |
3.3.2.2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位的特点 |
3.3.2.3 基于开发位变动视角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发展研究 |
3.3.3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模型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3.3.3.1 利益相关者构成分析 |
3.3.3.2 利益相关者角色定位分析 |
3.3.3.3 利益相关者成本利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评价指标的建立 |
4.1 森林生态旅游游客满意度评价理论模型 |
4.1.1 理论探讨 |
4.1.2 模型构建 |
4.2 森林生态旅游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森林生态旅游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
4.3 森林生态旅游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 |
4.3.1 问卷结构设计 |
4.3.2 问卷题项说明 |
4.3.3 问卷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初选 |
5.1.1 文献回顾 |
5.1.2 专家访谈 |
5.1.2.1 访谈目的明确 |
5.1.2.2 访谈提纲设定 |
5.1.2.3 访谈对象甄选 |
5.1.2.4 访谈内容提取 |
5.1.3 因素初选 |
5.1.3.1 文献梳理 |
5.1.3.2 访谈归纳 |
5.1.3.3 影响因素初选 |
5.2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
5.2.1 问卷结构设计 |
5.2.2 问卷题项编制 |
5.2.2.1 基本情况题项 |
5.2.2.2 影响因素题项 |
5.2.3 具体问卷确定 |
5.2.4 调查对象确定 |
5.2.5 问卷发放与回收 |
5.3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问卷测量 |
5.3.1 数据分析方法 |
5.3.2 项目分析 |
5.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4 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 |
5.3.4.1 影响因素各题项的重要性程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检验 |
5.3.4.2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答卷者在不同条款重要性的评分是否存在差异 |
5.4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确定 |
5.5 指标解释及分析 |
5.5.1 资源因素 |
5.5.2 主体因素 |
5.5.3 市场因素 |
5.5.4 宏观因素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的作用机制 |
6.1 模型构建 |
6.1.1 模型构建思路 |
6.1.2 模型构建过程 |
6.2 研究假设 |
6.2.1 游客感知价值 |
6.2.2 游客体验 |
6.2.3 游客期望 |
6.2.4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
6.2.4.1 宏观因素 |
6.2.4.2 资源因素 |
6.2.4.3 主体因素 |
6.2.4.4 市场因素 |
6.3 模型验证 |
6.3.1 数据收集及初步分析 |
6.3.1.1 数据收集 |
6.3.1.2 数据初步分析 |
6.3.2 模型验证思路 |
6.3.3 模型验证方法 |
6.3.3.1 回归分析方法 |
6.3.3.2 中介作用检验方法 |
6.3.3.3 调节作用检验方法 |
6.3.4 模型验证过程 |
6.3.4.1 模型影响作用验证 |
6.3.4.2 模型中介作用验证 |
6.3.4.3 直接开发者对资源因素和游客体验关系的调节作用验证 |
6.3.4.4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影响因素的作用力程度 |
6.4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归纳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优化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
7.1 加强政府的各项支持力度 |
7.1.1 政策支持力度 |
7.1.2 资金扶持力度 |
7.1.3 规划调控力度 |
7.1.4 法律保障力度 |
7.2 完善部门的管理制度体系 |
7.3 加强景点的市场重视程度 |
7.3.1 丰富供给组合 |
7.3.2 明确自身定位 |
7.3.3 升级道路交通 |
7.3.4 重视品牌宣传 |
7.4 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
7.4.1 开发商控制过度开发 |
7.4.2 投资者重视环保投资 |
7.4.3 旅游服务企业提升服务质量 |
7.5 提升游客的生态保护理念 |
7.6 提高居民的开发参与水平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的结论 |
8.2 本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
8.2.1 本研究的不足 |
8.2.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深圳市散居少数民族管理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关键概念的界定 |
1.2.3 研究问题 |
1.2.4.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文技术路线与研究过程 |
1.5 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
第二章 深圳市散居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和融入程度研究 |
2.1 深圳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
2.2 深圳市散居少数民族相对于汉族的特殊性 |
2.2.1 宗教信仰的特殊性 |
2.2.2 饮食习惯方面的特殊性 |
2.2.3 其它生活习惯的特殊性 |
2.3 深圳市散居少数民族的城市生活融入程度 |
2.3.1 参与市场活动及就业的情况 |
2.3.2 参与民族活动的情况 |
2.3.3 子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情况 |
2.3.4 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情况 |
2.3.5 城市市民对少数民族的认同情况 |
2.3.6 对法律法规的了解情况 |
2.3.7 少数民族抱团现象 |
2.3.8 普通问题民族化现象 |
2.4 深圳市散居少数民族在融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2.5 小结 |
第三章 深圳市散居少数民族管理方式演变的研究 |
3.1 早期的放任阶段 |
3.2 由政府部门单一主导的时期 |
3.2.1 政府部门的介入 |
3.2.2 政府管理乏力 |
3.3 新的方式: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治理的探索阶段 |
3.3.1 政府定位的调整 |
3.3.2 市场作用的发挥 |
3.3.3 社会力量的参与 |
第四章 深圳市散居少数民族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研究 |
4.1 政府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 |
4.1.1 人大的角色和作用 |
4.1.2 政协的角色和作用 |
4.1.3 党委的角色和作用 |
4.1.4 政府的角色和作用 |
4.1.5 专职民族工作部门的角色和作用 |
4.1.6 相关职能部门的角色与作用 |
4.1.7 民族地区驻深圳市的办事处 |
4.2 社会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关系 |
4.2.1 深圳市民族团结发展促进会 |
4.2.2 深圳市伊斯兰教协会 |
4.2.3 社工服务机构 |
4.2.4 居民自治组织 |
4.2.5 其他社会组织 |
4.3 市场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 |
4.3.1 普通企业 |
4.3.2 民族特色企业 |
4.3.3 个体经营市场 |
第五章 对深圳模式的概括 |
5.1 价值理念 |
5.2 体制框架 |
5.3 运行机制 |
5.4 小结 |
第六章 国内外少数民族管理方式的比较与启示 |
6.1 国外少数民族管理方式和启示 |
6.1.1 美国的少数民族管理方式 |
6.1.2 加拿大的少数民族管理方式 |
6.1.3 前苏联的少数民族管理方式 |
6.1.4 世界不同国家民族管理方式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6.2 国内其他省、市较为典型的少数民族管理方式和启示 |
6.2.1 上海的做法:固基础、抓重点、促互动的网络化管理方式 |
6.2.2 北京的做法:以点带面,创建民族街区 |
6.2.3 武汉的做法:以服务为中心,创新体制机制 |
6.2.4 广东的做法:建立、健全城市民族工作的长效机制 |
6.2.5 关于各管理方式特征的分析 |
第七章 少数人权利和治理视角下的散居少数民族治理模式 |
7.1 少数人权利理论与散居少数民族管理 |
7.1.1 少数人权利理论的观点 |
7.1.2 少数人权利理论对散居少数民族管理的适用性探讨 |
7.1.3 对少数人权利保障途径的要求:法律途径与组织途径 |
7.2 治理理论与散居少数民族管理 |
7.2.1 治理理论的观点 |
7.2.2 治理理论对城市散居少数民族管理的意义 |
7.3 基于理论的模式构建:城市散居少数民族的合作网络治理 |
7.3.1 价值理念的构建 |
7.3.2 体制框架的构建 |
7.3.3 运行机制的构建 |
第八章 对深圳模式的完善 |
8.1 深圳模式的不足 |
8.1.1 法制建设滞后与执法不严并存 |
8.1.2 市场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
8.1.3 少数民族利益表达与沟通渠道不畅 |
8.1.4 小结 |
8.2 深圳市所具备的条件 |
8.2.1 法制环境较为完备 |
8.2.2 政府运作相对规范 |
8.2.3 社会组织逐步壮大 |
8.2.4 居民自治发展迅速 |
8.2.5 市场机制日趋成熟 |
8.3 深圳模式的完善:法制约束下的合作治理 |
8.3.1 夯实法制基础:推动修法立法进程,强化全社会法制意识 |
8.3.2 完善政府管理:改善机构设置,加强跨界协调 |
8.3.3 做大社会组织:整合资源构建社区民族服务平台 |
8.3.4 强化市场引导:让少数民族按市场规则发展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的部分编码 |
附录 2 访谈对象清单和访谈提纲 |
附录 3 访谈记录及编码节选 |
附录 4 基本情况表 |
附录 5 受访者提供的有关资料清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
引言 1.1 |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
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 1.3 |
论文的内容体系 1.4 |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
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研究综述 2.1 |
均衡理论 2.2 |
非均衡理论 2.3 |
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理论 2.4 |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研究 3 |
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式 3.1 |
劳动力、劳动力资源与劳动力资源配置 3.2 |
劳动力市场均衡与非均衡 3.3 |
城乡劳动力市场均衡和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 3.4 |
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研究范式 3.5 |
小结 4 |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形成 4.1 |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形成阶段的特征 4.2 |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形成的原因 4.3 |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形成阶段的机制 4.4 |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形成阶段劳动力市场的绩效 4.5 |
小结 5 |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发展 5.1 |
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发展阶段的特征 5.2 |
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原因 5.3 |
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机制 5.4 |
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的绩效 5.5 |
小结 6 |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演进趋势 6.1 |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收敛之展望 6.2 |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演进趋势 6.3 |
小结 7 |
促进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均衡发展的主要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绩 |
(9)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动机与研究背景 |
1.1.1 选题动机 |
1.1.2 研究背景 |
1.2 公司内部治理界定 |
1.2.1 公司内部治理的双层架构分析 |
1.2.2 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传统误区 |
1.3 组织结构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二章 公司治理理论文献综述 |
2.1 公司治理概念及其内涵演变历程 |
2.1.1 公司治理概念的提出 |
2.1.2 公司治理概念的界定 |
2.1.3 公司治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
2.1.4 健全公司治理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2.2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
2.2.1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股权结构研究 |
2.2.2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董事会研究 |
2.3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研究 |
2.3.1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中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
2.3.2 公司信息披露机制 |
第三章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界定 |
3.2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 |
3.3 中国民营公司上市的两种方式 |
3.3.1 直接上市 |
3.3.2 间接上市(买壳上市) |
3.4 中国民营企业上市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
3.4.1 中国民营企业上市的发展阶段 |
3.4.2 中国民营企业上市的主要特征 |
3.5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 |
3.5.1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共性问题 |
3.5.2 民营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4.1 委托--代理关系下对经理的制衡 |
4.2 股权结构下的大股东治理 |
4.2.1 大股东的治理功能:管理监督 |
4.2.2 大股东控制的代理问题 |
4.2.3 优化大股东治理的建议 |
4.3 独立董事价值研究 |
4.3.1 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 |
4.3.2 独立董事与独立董事制度 |
4.3.3 独立董事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
4.4 案例分析:国美控制权之争(大股东、董事会、管理层争夺控制权案例) |
4.4.1 事件介绍 |
4.4.2 委托-代理关系下对国美事件的分析 |
4.4.3 事件对中国上市民企公司治理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
5.1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
5.1.1 公司内部治理的决策机制 |
5.1.2 公司内部治理的监督机制 |
5.1.3 公司内部治理的激励机制 |
5.2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治理机制的有效整合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绩效 |
6.1 股东利益冲突与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 |
6.1.1 样本选取 |
6.1.2 主要变量定义 |
6.1.3 实证分析 |
6.1.4 多元回归的分析 |
6.2 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 |
6.3 激励合约和关系性合约的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之比较 |
7.1 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模式分析 |
7.1.1 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模式 |
7.1.2 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模式的特征 |
7.2 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模式分析 |
7.2.1 中国民营企业上市前内部治理模式分析 |
7.2.2 中国民营公司上市后内部治理分析 |
7.3 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模式比较分析 |
7.4 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绩效比较分析 |
7.5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优化研究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本文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8.1 本文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10)“新型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体制改进研究 ——以中石油和宁波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问题提出:基于中石油经营者监管现状 |
1.2.1 公司简介与行业背景 |
1.2.2 中石油人力资源状况 |
1.2.3 中石油经营者监管存在的问题 |
1.2.4 中石油经营者监管现状分析与评价 |
1.2.5 宁波港公司简介与行业背景 |
1.2.6 宁波港人力资源状况 |
1.2.7 宁波港经营者监管存在的问题 |
1.2.8 宁波港经营者监管现状分析与评价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理论的研究综述 |
2.1 公司治理理论 |
2.2 委托代理理论 |
2.3 现代产权理论 |
2.4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 |
2.5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 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演变与现状 |
3.1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的演变 |
3.1.1 放权让利阶段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 |
3.1.2 承包责任制阶段国有企业经济中监管 |
3.1.3 现代企业制度阶段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 |
3.2 "新国企"的产生、定义、特征及分类 |
3.2.1 "新国企"的产生 |
3.2.2 "新国企"的定义 |
3.2.3 "新国企"的特征 |
3.2.4 "新国企"的分类 |
3.3 "新国企"经营者监管的现状分析 |
3.3.1 "新国企"经营者的外部监管 |
3.3.2 "新国企"经营者的内部监管 |
3.3.3 "新国企"经营者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4 "新国企"经营者监管体制改进 |
4.1 借鉴与启示:其他国家国有企业监管体制分析 |
4.1.1 美国国有企业监管体制 |
4.1.2 法国国有企业监管体制 |
4.1.3 德国国有企业监管体制 |
4.1.4 日本国有企业监管体制 |
4.1.5 新加坡国有企业监管体制 |
4.1.6 他国经验对我国"新国企"监管体制的借鉴与启示 |
4.2 "新国企"经营者监管体制改进思路 |
4.2.1 对国有资产实行法制化、合同化管理,推进股权结构的合理化 |
4.2.2 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监管组织体系,实现监管主体相互协调 |
4.2.3 完善委托代理关系,建立健全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
4.2.4 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监管制衡控制 |
4.2.5 建立规制大股东控制的制度环境,控制权力滥用 |
4.2.6 强化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资本市场监管 |
4.2.7 加强经营者职业道德建设,增强信托责任 |
4.3 基于中石油和宁波港经营者的监管体制的评价 |
5 "新国企"经营者监管模式优化 |
5.1 发达国家监管国有企业的五种模式 |
5.2 我国国有企业监管模式 |
5.2.1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5.2.2 国有控股公司 |
5.2.3 国有企业 |
5.3 "新国企"经营者监管模式的优化设计 |
5.3.1 经济目标型"新国企"经营者监管模式及优化设计 |
5.3.2 社会目标型"新国企"经营者监管模式及优化设计 |
5.3.3 混合目标型"新国企"经营者监管模式及优化设计 |
5.4 基于中石油和宁波港经营者监管模式的评价 |
6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建立陕西国有企业经营者市场保障和监督机制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芳. 吉林大学, 2020(03)
- [2]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D]. 孙贵林. 湘潭大学, 2020(12)
- [3]系统论思维路径: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的监督机制分析[D]. 吕洁. 华东政法大学, 2017(07)
- [4]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5]石油石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指标体系研究[D]. 李林科.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6]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 封雪韵. 河北工业大学, 2014(07)
- [7]深圳市散居少数民族管理方式研究[D]. 杨朝晖. 兰州大学, 2013(06)
- [8]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研究[D]. 张务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9]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研究[D]. 汪满健. 复旦大学, 2011(12)
- [10]“新型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体制改进研究 ——以中石油和宁波港为例[D]. 林钢.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