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阳市绕城高速公路两翼绿化设计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蒋意眉[1](2021)在《基于植物PM2.5削减作用的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植物配置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发展及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雾霾天气发生频率愈来愈高,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迫在眉睫。PM2.5作为雾霾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导致雾霾天气产生的“罪魁祸首”。2018年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西安市位列倒数第九,为应对PM2.5污染,西安市采取了限行、增绿等措施,2019年退出全国后20位,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但颗粒物依然是首要污染物。道路绿带滞尘率显着高于其他城市绿地类型,西安市绕城高速公路绿带宽40-60米,形成近百公里的环状绿廊。西安市绕城高速公路起到疏导过境交通及缓解城市内部交通拥堵的作用,因此发挥绕城绿带宽度大及延伸性强的优势,对缓解道路交通污染、提升空气质量极具现实意义。通过收集西安市绕城高速公路车速变化数据,选取潮汐段绿带作为研究对象,选择4个典型植物配置样地与1个对照样地。实地监测PM2.5、气象因子实时数据,借助Excel、SPSS25分析四季各样地PM2.5浓度变化规律及气象因子、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对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基于绿带的PM2.5削减作用,优化绕城绿带植物配置方案,利用ENVI-met模拟优化方案及现状方案,验证优化方案PM2.5削减效果,归纳西安市绕城高速公路绿带植物配置设计要点并进行实践。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PM2.5浓度变化规律。PM2.5浓度上午高于下午、日变化峰值出现在上下班高峰期、谷值在午后;春、秋、冬季PM2.5浓度日变化趋势呈现“L”型,夏季日变化波动起伏,出现多组峰值、谷值,冬季PM2.5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季。(2)气象因子与PM2.5浓度相关性。春、秋、冬三季PM2.5浓度与风速、温度呈显着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着正相关;夏季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较弱。(3)植物配置设计。实测分析与模拟验证结果表明,提高常绿树种占比、选用滞留PM2.5能力良好的树种、注重植物空间层次营造等方式可提升绕城绿带导入、滞留、削减PM2.5的能力。总结西安市绕城绿带设计原则及要点,进行设计实践。基于植物PM2.5削减作用,对西安市绕城高速公路绿带植物配置设计提供指导,对绕城绿带空气质量改善作用的发挥具有实际意义。
邓紫微[2](2020)在《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武陵山片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交接处,受各自省域发展核心区域的辐射较弱、分工协作度不高、利益兼顾不够。该区域曾是我国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具有省际交界区域面积广阔、多民族交融广泛的特点,大多数地区也是革命老区。开展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城镇扩展的模拟与优化研究,对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能力,促进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协同、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论文立足武陵山片区以及怀化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运用ENVI5.1软件进行遥感图像处理、Arc GIS10.5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MATLAB9.5软件进行经济数据分析,循序“理论基础研究——问题提出——联系特征、影响因素和机制分析——时空动态模拟验证——策略优化”的思路,对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讨论三个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一:怀化为什么是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核心问题二:怀化城镇扩展的联系特征、影响因素、扩展机制是什么?时空动态变化格局如何发展?核心问题三:怀化如何成为武陵山片区核心增长极引领区域联动发展?本文围绕三个核心问题,一共设置八章,除去第一章理论基础研究和最后一章结论与展望,通过五个部分对上述三个核心问题进行了具体实证研究探讨。第一部分: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是本文的第二章,着重回答第一个核心问题。主要通过分析武陵山片区相关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选取21个社会经济指标(2008-2018年)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武陵山片区怀化、铜仁、黔江、张家界、恩施、吉首1等六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结果显示2018年综合实力得分依次为怀化(2.15)、恩施(0.92)、铜仁(0.88)、湘西州(0.8)、张家界(0.62)、黔江(0.27);运用断裂点模型和修正引力模型,分别以六个城市为中心计算其经济影响范围的断裂点和联系强度,结果显示怀化与其它五个城市之间的断裂点都超过了城市间的中心点,2008-2018年怀化与湘西州(351)、铜仁(266)经济联系强度均值最高,与张家界(37)、恩施(36)、黔江(10)经济联系强度较低。综合来看,怀化在城市体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经济辐射能力和经济联系强度上均处于武陵山片区的优势水平,具备发展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据此,选取怀化作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第二部分:怀化的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是本文的第三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通过整理1949-2018年的怀化城市建成区数据,对怀化中心城区不同时期的城镇格局演变进行脉络梳理和特征分析,可知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经历了缓慢发育期(1949-1969年,0.54km2-1.79km2)、快速发展期(1970-1975年,达到7km2)、稳步扩展期(1976-1999年,达到18 km2)、迅猛扩张期(2000-2018年,达到64km2),中心城区规模扩张表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特征。最后,选取常住人口、GDP等8个指标建立怀化市内部城镇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综合测评怀化13个县市区的发展质量,通过断裂点模型分析中心城区的辐射范围,通过修正引力模型分析中心城区(鹤城区)和市域其它12个县市区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怀化鹤城区与其它12个县市区联系相对较紧密,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做大城市规模。为探究怀化市城镇扩展影响因素、扩展机制以及未来城镇扩展方向打下实证基础。第三部分:怀化城镇扩展影响因素与机制分析。是本文的第四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从一般城镇扩展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入手,以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怀化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与探讨,深入研究怀化市的城镇扩展模式与发展机理。怀化的城镇空间扩展遵从普适的城镇空间扩展规律,然而由于所处区位的特殊性、政策导向及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怀化市城镇化扩展主要受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行政边界效应因素的深刻影响,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是深刻影响怀化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并呈现以下人地关系特征:(1)怀化市中心城区以及市辖县市区的城镇建成区布局明显受到河流流向以及山脉分布的影响,但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怀化市城镇扩展不断突破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得以沿铁路和公路干线枝状延伸,并进一步增强与武陵山片区城镇之间的联系。(2)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集聚,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建设极大地促进城镇郊区土地的开发利用,国家战略与各级政策的支持、城市规划的合理引导都不断重塑和优化怀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一核两轴五级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体系。(3)民族融合打破了武陵山片区原有的多民族分散聚居的格局,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让人口在区域内迁移,城镇空间不断向城镇外缘延伸,城镇边界不断向周边区域扩展。怀化市以其领先的城市综合实力成为人口迁移聚集地,形成区域增长极,又通过扩散效应辐射带动周边更广大地区的空间发展。(4)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等因素,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最终都表现出常住人口变化和城镇用地变化之间的相关联系。第四部分: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是本文的第五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首先,确定采用城镇用地规模和常住人口规模两个核心指标表征中心城市的城镇扩展。利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模拟预测出怀化2020、2025、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503.28万、516.76万、530.6万;运用ESTARFM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模型融合Landsat与MODIS数据,得到时间序列的Landsat8融合数据,结合地形地貌、交通路网、河流水文、社会经济等驱动因子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提取怀化市2000、2005、2010、2015年的覆被类型信息。然后,构建顾及3种转换规则、5类元胞状态(城镇用地、林地、耕地、水体、未利用地)转换特征情况下的元胞自动机(Weight-CA)模型对怀化市域城镇空间扩展进行模拟,研究显示:(1)提取的覆被类型精度达分别到了91.55%、89.29%、84.73%、90.16%,该遥感数据解译方法提高了数据精度,为本文奠定了较好的研究基础。(2)2000-2015年期间怀化市域主要城镇用地集中在包括鹤城区(中心城区)、芷江县、中方县、洪江市、洪江区等五个县市区在内的市域中部地区。(3)模拟分析得出怀化市2010年和2015年城镇用地规模分别为15660 hm2、18595 hm2,与统计年鉴值相比精度达到了89.98%和89.60%。(4)对怀化市2020、2025、2030年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模拟,得出19618hm2、25332hm2和31105hm2的结果。最后通过图像分析出怀化市域的城镇用地扩展主要呈“十字形”分布和沿河分布的轨迹特征,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主要是呈现“据点型”-“散点组团型”-“团城型”-“枝状放射型”-“T字形”的发展过程。从实证研究角度论证了怀化的常住人口规模和城镇用地规模使其具备发展成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的实力。第五部分: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分析。是本文的第六章和第七章,着重回答第三个核心问题。主要探讨怀化想要建设成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必须解决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等限制性因素,实施怀化主体增长极和非均衡化发展战略,提出在城镇空间、城乡融合、产业布局、交通通道功能、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优化创新策略。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成渝城市群、大西南和粤港澳大湾区,走开放型发展道路。武陵山片区内12个城市共同建立“武陵山片区合作示范区”协调管理机构,制定区域合作原则、目标、路径。怀化具备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的实力,武陵山片区要以怀化为中心,不断推动重点领域合作,实现怀化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怀化积极带动铜仁、湘西州、黔江、恩施、张家界联动发展,实现六个中心城市空间协同发展。怀化充分对接铜仁、湘西州组团式发展,形成武陵山片区“铁三角”核心发展区域;以怀化“米”字形铁路为骨架,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为脉络,充分对接重庆、贵阳、柳州、长沙、郴州、恩施等城市,形成武陵山片区“六边形”发展腹地区域,最终实现点线面网格化发展。
曲向东[3](2020)在《有机更新视角下沈阳市大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改造设计》文中提出城市中的具有高度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悠久的市民生活区域,沉积着厚重的城市历史人文风貌。随着人们城市生活的不断深入和社会高速运行带来的现代化、便利化、多元开放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快速发展与变迁,城市原有的面貌在慢慢的消失。历史文化街区是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体现,历史留给城市的珍贵的遗产。然而,当人们真正认识到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和魅力时,却发现现在的历史文化街区已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历史文化街区,它的面貌已被现代文明所磨砺,它的内在功能已被现代生活所忽视。历史文化街区复兴是如此的急迫,寻找失落的文化,创造过去的活力,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最常见的方式是保护历史建筑,合理设置街区功能以满足居民的需求,而忽视街区的景观元素。本次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改造研究从城市有机更新的角度把握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布局、结构,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保护和更新历史文化街区,增加营造文化氛围的理念,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结构进行分析和改造,以达到对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的最大保护和最科学合理的更新。本文从历史文化街区研究、城市调查和系统分析等方面收集、整理和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案例,并注重保护和延续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特色,结合有机更新视角下沈阳市大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改造设计,从建筑、街道、庭院、公共空间四个内容入手,合理生动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社区绿地景观质量,丰富居民所需的基础设施,提出有机更新视角下沈阳市大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改造设计思路和方法。
于晓航[4](2020)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景观设计研究 ——以大礼路沿线带状公园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单一功能不再适应城市的扩张和发展,城市人口的快速聚集和建设用地日渐局促对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视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口,通过多元整合来建立紧凑、多样、绿色、安全、高效、多功能的混合城市空间是广大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所共同面临的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交通基础设施景观的相关定义,厘清了相关基础理论和发展脉络,并对交通基础设施景观的尺度、构成要素、基本特征和价值评价方面进行了理论概述,之后总结了交通基础设施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和策略。此外,本文按照类别对实际建成的交通基础设施景观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出对应类别的景观设计思路,最后阐述了交通基础设施景观结合慢行系统、海绵城市、无障碍设计、地域景观、植物景观理念进行设计时的要点与侧重。设计部分从场地条件出发,基于以上研究作为指导,以“畅跑绿廊”为主题进行大礼路沿线带状公园设计。
王吉臣[5](2020)在《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的城市规划与治理时期的到来,作为谋划城市未来发展的基础性空间安排,行政区划与国家的各项建设紧密相关联,尤其是国家建立初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阶段,往往会引发行政区划的深度重塑。行政区划作为一项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对于城市的空间拓展、资源分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中,同一管辖范围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行政管辖调整的诉求。探究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演变的过程,有助于理解两者的内在关联与运行机制。扬州,拥有2500年历史,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建国后行政区划调整较为频繁的城市,具备案例的典型性。目前,针对扬州的规划历史研究多集中在古代阶段,尤其是其盛时期的建筑、园林、历史景观环境等,而随着京杭运河的停运,扬州城市地位的衰落,关于解放后扬州城市发展历程的研究偏少,且缺乏从宏观视角对城市整体空间结构时空演变相关研究。因此,本文拟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探究扬州建国后的城市发展历程,阐释城市空间演变的政策动力。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交代了目前在行政区划与新中国规划历史有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以行政区划为脉络以及研究方法中的创新点,以新中国建立后的扬州城市空间为主体对象,解读各时期城市空间布局的特色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相互作用规律研究的内容进行初步论述。第二部分为新中国建立后,与本文研究对象有关的地和县一级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历史。在本部分以时间轴为顺序,对地、县两个层级的行政区划制度的发展做了相关研究。对影响不同制度形成的时代背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相关探讨。最后,将区划调整的路径与其产生影响做了对应性的分类讨论。第三部分为对扬州从拥有民主政权开始的行政区划建置的演变,做了相关研究,以时间轴为顺序,分别从地、县区两个层级进行了相关的史实研究还原与论述。借助Arcgis平台,采用从前、中、后多个时间节点互相推导的方法,对史志资料上对扬州行政区划记录不全的资料进行弥补,还原了不同代表时期的扬州行政区划的安排,并绘制了具有现代地理坐标信息的行政区划图纸。第四部分为对新中国建立后扬州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空间格局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研究了行政区划与城市用地空间拓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居住与商业服务用地布局几个方面阐释两者直接的互动影响。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之后的扬州城市空间与行政区划各自的发展规律,总结了行政区划的调整是城市空间拓张在行政区域划分上的重塑反映,而行政区划的调整也是适应、优化、引导、调节城市空间拓张的政策手段。同时,也对研究中的不足做出了反思,以期在未来的相关研究中能够加以改进。
花卉[6](2020)在《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哈尔滨市综合公园可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的一部分,是城市居民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城市公园的数量和布置合理性是一个城市生态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载体。城市综合公园作为功能完善的公园绿地,对增强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缓解城市生活节奏快而造成的压力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传统的城市绿地评价仅从城市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等指标去衡量公园是否达标,但这种方式忽略了城市居民到达公园的行进成本和费用,不能直观反映居民到达公园绿地的便捷性和公园分布的合理性。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对城市公园可达性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和整理,选定综合公园可达性为研究切入点,并选定网络分析法为哈尔滨市综合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的主要研究方法。其次,通过实际现场勘察和走访哈尔滨城市综合公园,对哈尔滨市综合公园绿地的现状布局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搜集公园分布、居住区用地、道路分级、车行速度等相关数据的整理,借助GIS的Arc Catalog建立个人数据库,并运用GIS平台的Arc map中的网络分析功能对哈尔滨市综合公园的布局和不同交通方式下的可达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到不同交通出行方式下城市综合公园的可达性范围。根据分析结果所得:哈尔滨市综合公园可达性较好的地区集中在松花江南侧的老城区,一定时间间隔内的可达范围相对均匀;可达性差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城市边缘地带,综合公园数量与服务对象供需关系在空间上不平衡,导致城市南北两端为主要服务盲区,东西两侧为次要服务盲区;快速路等高级道路的建设虽然提高了机动车的可达性但严重影响了非机动车出行的慢行方式可达性。针对哈尔滨市综合公园现存的综合公园数量少且分布不均匀,公园附近道路等级和设施用地单一等问题,从构建综合公园整体格局、未来公园选址建议和完善道路网络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和优化建议。
曹雷[7](2020)在《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区域城镇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空间表达,区域城镇体系研究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与热点研究之一。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区域内人口、产业、科学技术、资金等各种经济要素集聚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区域城镇体系中城镇的经济发展来实现,因此,区域内一个城镇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对影响到城镇体系内其他城镇,导致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发展变化,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是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的重要内容和空间体现,因此,对于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规律,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理论与实践政策支撑,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受到人口迁移、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区域交通运输体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快速交通是交通运输体系中区别于传统交通的新型运输方式,它已成长为区域城镇之间主要的联系方式。由于快速交通改变了传统交通方式影响下城镇体系内城镇之间的联通方式和作用强度,促进城镇人口规模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城镇空间形态和城镇联系方向改变,带动区域城镇体系不断演变,因此,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演化之间形成以快速交通带动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函数”关系,通过快速交通发展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方向和趋势,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快速交通对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突显,区域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不断演变,反映出区域城镇体系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趋缓,经济增长动力缺乏、转型困难,经济发展下滑趋势明显。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然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困局仍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依然存在,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仍旧发展缓慢。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发展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迅速,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等快速交通方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快速交通为东北地区城镇体系向城镇组群演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与实践路径。本文以吉林省城镇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快速交通的视角对城镇体系的演变进行研究,构建快速交通背景下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分析框架,剖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特征及效应,提出区域城镇体系调控和优化的路径和引导政策,旨在丰富区域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协调优化发展的研究理论与实践,为吉林省调控区域城镇体系发展方向增添新的视角和思路,为吉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提供参考,也为国内其他区域城镇体系的调控与优化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与辨析、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相关理论概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快速交通影响下城镇体系演变理论框架构建。该部分涵盖第一章至第三章,其中,第一章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背景、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框架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在界定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内涵基础上,分析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相关基础理论,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第三章探讨快速交通发展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为后文研究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做理论准备。第二部分为实证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时序分析,快速交通影响下的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可达性分析,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演变做实证分析,以及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格局研究,快速交通调控和引导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调控路径和优化引导政策。该部分涵盖第四章至第八章,其中,第四章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历程和城镇体系演变历程,并重点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及变化特征。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通过城镇首位率、位序-规模法则计算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时序变化,对比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时序变化,探讨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产生的效应;通过区位熵、纳尔逊城市职能指数计算城镇体系职能强度变化,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快速交通与城镇职能演变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与效应;通过改进后的城市空间引力模型计算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的空间作用强度,分析演变特征和影响效应。第六章研究快速交通影响下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归纳总结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发展的背景与目标、快速交通作用下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最后根据变化趋势提出吉林省城镇体系快速交通调控的主要路径。第七章为本文的对策建议部分,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并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从快速交通超前发展政策、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政策、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政策、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政策四个方面提出快速交通作用下吉林省城镇体系优化的引导政策。第八章是总结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指出研究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如下核心观点:第一,快速交通通过经济体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变化这一核心作用机制,进而引导城镇的经济要素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第二,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对人口、产业等经济要素的吸引关系密切,而这种吸引力与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空间分布直接相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形成的核心是城镇体系中不同城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而这种专业化分工的形成与区域快速交通发达所导致的运输成本的下降直接相关;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快速交通的布局方式而导致的城镇之间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直接相关。第三,区域快速交通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推动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增长极、由相连接城镇组成的城镇群和城镇轴带,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围绕快速交通影响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开展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体系上可能具有创新性,具体体现如下: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快速交通的视角,以交通运输理论和城镇体系演变理论为指导,探讨和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机制、规律和效应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揭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第二、在研究内容上,论文对快速交通布局前后的吉林省城镇时空可达性分布规律、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结构的演变进行研究。首先,快速交通带动吉林省城镇体系时空可达性的改变,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其次,通过客货周转量换算、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加权赋值,构建吉林省各地级市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时间序列,提出使用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作为快速交通的评价指标。最后,以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为指标,分别研究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进行研究。第三、在研究体系上,论文首先从理论上系统梳理并阐述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之后构建基于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理论框架,并以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的影响为例,对吉林省快速交通布局以来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化进行研究;根据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背景和目标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优化布局的政策建议。
张智瑞[8](2020)在《基于人文关怀的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方法 ——以兰州南服务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在社会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内容,已有相关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但对其设计理论的研究仍处于探索实践和发展阶段。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建筑行业正在向着人性化、生态化的方向高速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逐渐在细节中渗入了一些“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如何设计出人性化、高品质、结合当地人文特色的服务区,以满足当今社会多层次、多元化的交通服务需求,已经成为了高速公服务区建筑设计研究的必然趋势。本文立足于人文关怀视角,首先对国内外人文关怀设计理念以及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对其归纳总结。进而调查研究了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现状,详细分析了其服务区建筑困境的根本原因。再而引入人文关怀建筑设计理念,对高速公路服务区人文关怀建筑设计方法的构建进行思考,总结出“解析心理维度的服务区建筑功能组成”、“强调真实感受的服务区总体布局”、“尊重人文历史的服务区整体风貌”、“符合人体工学的服务设施”、“注重再生资源利用的建筑技术”五个方面的设计方法。最后在兰州南服务区建设项目中对高速公路服务区人文关怀建筑设计方法进行实践,并对兰州南服务区建筑设计进行评价,以此验证了所提出的建筑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可操作性。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西北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的理论体系发挥一定参考作用,使高速公路服务区更好的应对由基础服务向多元化模式转型的趋势,更好地实现其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并为甘肃省同类型服务区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张梦露[9](2020)在《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以当今世界形势为基础,以人类发展为重心,从战略谋划到细节把控,他对中国发展之路的深远考虑,贯穿国内外各行业领域。他在十八、十九两次全代会报告中相继做出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方针。这一系列重要理论和论述对中国城市的飞速发展产生了颇为积极的作用。国内外政界、媒体界和学术界人士也因此爆发了对习近平思想理论研究的新风潮,就习近平所提出新理论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其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与研究。当前,国外学者针对习近平的研究集中于国际关系和政治领域,国内学者则多集中于治国理政、从严治党、脱贫解困等领域,常常忽略了在其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指导下城市建设的伟大进步,缺乏对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论述的系统性、全面性、前瞻性的分析总结,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按照“建设成就回顾、相关论述研究、规划建设方法论、规划建设实践分析”的技术路线,通过文献研究、综合归纳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的论述为研究对象,以其在视察和会议中发表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基础,将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体系总结为,在辩证、系统、战略、法制、底线、精准、创新七大方法论指导下,以重视城市规划地位为出发点,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重心,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为创新动力的中国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体系。通过详细阐述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论述内容,以及从中总结出的习近平规划建设七大方法论,结合习近平的指导实践论证了其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特别是针对武汉疫情突发事件,专章节对习总书记城乡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城市规划理念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进行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丰富与完善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的理论体系,总结归纳其论述的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为今后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更有成效的规划指导体系与全新的思维方式。
鱼晓惠[10](2020)在《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生态环境恶化使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挑战,探索兼顾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的绿色发展道路,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秦巴山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类型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中国内陆地区生态系统安全的坚实基础。但是,伴随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和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展,人居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区域中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商洛,尽管人均生态足迹尚处于生态盈余状况,但城市发展中资源能源消耗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环境污染逼近临界,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效益增长不匹配,城市物质空间拓展与功能空间产生矛盾,这一系列问题都聚焦于城市空间的建设发展。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解析城市空间的系统、要素与所在的生态、产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探求这一生态敏感区城市的绿色发展目标,并构建稳定、持续、动态趋向绿色发展目标的城市空间模式成为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依据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下城市空间模式为核心构建研究框架。结合陕南秦岭地区城市空间建设的存在问题,以商洛城市空间为主体研究对象,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发展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关联等内容,进行推导和确定,确立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以此目标为导向,分析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等视角,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组织原则,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宏观尺度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多元模式,着重在于地区的生态空间与产业经济要素的循环运行,在城市集群区域的尺度下,建立系统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流强度的提升,增进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使城市集群区域的空间联系逐渐紧密,一体化程度持续加强。中观尺度商洛城区空间复合流动模式,建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山水格局的城市“绿色支撑基底”,保障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基本生态格局,进行交通-土地复合化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以基质连通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流动空间效应,促进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形成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互相协调。微观尺度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紧凑宜居模式,围绕“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相互结合,与城市经济系统产生互动,通过自然要素的生态调节、资源利用与物质循环的紧凑节能、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实现生活空间中的节能降耗和物质循环。在此基础上,建构多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组织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基于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商洛城市面临空间拓展导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山地川道地形制约下城市空间发展的受限性,城市建设用地带状蔓延的危害性,城市土地粗放扩张的低效性等问题。其次,基于城市空间价值维度和主体维度的分析,对当前绿色发展目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对商洛城市空间要素与绿色发展要素进行提取,剖析二者的协同关系,确立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模式的目标体系。对商洛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与定位分析,通过生态网络分析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的特征,审视城市物质空间节点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结构的关系,揭示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状特征,为绿色发展导向的城市空间模式提供基础条件研判与发展规律认知。第三,针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由地理空间单元系统、人居环境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格局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由自然生态基底、交通-土地复合基面与产业及基础设施基质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由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构建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第四,通过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关联特性,对城市功能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从空间层级组织、空间格局组织、功能空间组织、时空阶段组织四个方面提出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的层级性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构成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体系;依据发展的绿色程度需求,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差异性的绿色人居空间格局,依据“协调-发展-持续”三个目标阶段,构建空间模式的时序性。研究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通过对传统人居空间单元模式和人类聚居的层级单元模式分析,提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基础构成,并阐述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解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并依据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构建原则,整合各个层级空间模式,建立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综上所述,研究通过对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探讨,为生态资本地区城市空间绿色发展提供思路。目前以城乡规划学科为本体的绿色发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确立城市空间的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建构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建立绿色发展理念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做进一步的探索,并提供更多的依据。
二、沈阳市绕城高速公路两翼绿化设计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沈阳市绕城高速公路两翼绿化设计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植物PM2.5削减作用的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植物配置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空气质量现状 |
1.1.2 国家层面举措 |
1.1.3 市域层面举措 |
1.2 选题来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影响PM_(2.5)浓度变化的因素研究 |
1.4.2 植物滞留PM_(2.5)机制研究 |
1.4.3 PM_(2.5)测定方法研究 |
1.4.4 PM_(2.5)模拟方法研究 |
1.4.5 综合评述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点 |
1.5.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界定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路/道路绿带相关概念 |
2.1.2 大气颗粒物 |
2.1.3 植物配置 |
2.2 相关理论 |
2.2.1 植物滞留PM_(2.5)机理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植物空间营造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实测样地选取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区区位 |
3.1.2 自然环境基本情况 |
3.1.3 西安市绕城高速公路绿带调研 |
3.2 实测样地选取与监测点布设 |
3.2.1 实测样地选取 |
3.2.2 实测样地概况 |
3.2.3 监测点布设 |
3.3 监测指标选取及测定 |
3.3.1 监测指标选取 |
3.3.2 实验仪器 |
3.3.3 实测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测样地绿带PM_(2.5)削减作用分析 |
4.1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绿带PM_(2.5)浓度时间变化规律 |
4.1.1 PM_(2.5)浓度日变化规律 |
4.1.2 PM_(2.5)浓度季节变化规律 |
4.1.3 PM_(2.5)浓度时间变化规律总结 |
4.2 植物配置模式对PM_(2.5)浓度变化影响分析 |
4.3 气象因子与PM_(2.5)浓度变化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测样地绿带标准段植物配置优化方案及模拟 |
5.1 标准段绿带植物配置优化方案 |
5.1.1 标准段概况 |
5.1.2 标准段绿带植物配置优化方案 |
5.2 ENVI-met模型基本介绍及操作流程 |
5.3 ENVI-met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
5.3.1 ENVI-met模型建立 |
5.3.2 ENVI-met参数设置 |
5.4 标准段植物配置设计模拟结果验证与分析 |
5.4.1 模拟结果验证 |
5.4.2 优化模拟结果分析 |
5.5 优化策略 |
5.5.1 发挥植物个体的PM_(2.5)削减能力 |
5.5.2 发挥植物群落的PM_(2.5)削减能力 |
5.5.3 生态效益优先,兼顾景观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市绕城高速公路绿带植物配置设计 |
6.1 设计原则 |
6.1.1 生态性原则 |
6.1.2 地域性原则 |
6.1.3 经济性原则 |
6.2 设计要点 |
6.2.1 树种选择 |
6.2.2 植物配置 |
6.3 西安市绕城高速公路绿带植物配置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武陵山片区扶贫需要区域中心城市支撑 |
1.1.2 国家战略需要区域中心城市落实 |
1.1.3 “两山”理论需要区域中心城市实践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武陵山片区 |
1.3.2 中心城市 |
1.3.3 城镇扩展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中心城市研究动态 |
1.4.2 城镇扩展研究动态 |
1.4.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 |
2.1 武陵山片区基础概况 |
2.1.1 区域条件 |
2.1.2 自然条件 |
2.1.3 经济社会条件 |
2.2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城镇联系特征分析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综合质量测度 |
2.2.4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
2.2.5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
2.3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怀化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 |
3.1 怀化的发展条件与基础概况 |
3.1.1 区位条件 |
3.1.2 自然条件 |
3.1.3 历史文化 |
3.1.4 经济社会条件 |
3.2 怀化建市的城镇格局演变分析 |
3.2.1 历史沿革 |
3.2.2 中心城区城镇发展历程 |
3.3 怀化各县市区的综合实力评价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数据来源 |
3.3.3 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分析 |
3.3.4 结果分析 |
3.4 怀化中心城区的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
3.5 怀化中心城区与其它县市区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怀化城镇扩展因素与机制分析 |
4.1 城镇扩展影响因素 |
4.1.1 地理环境因素 |
4.1.2 交通基础因素 |
4.1.3 经济发展因素 |
4.1.4 城市规划因素 |
4.1.5 行政边界效应因素 |
4.1.6 社会文化因素 |
4.2 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分析 |
4.2.1 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 |
4.2.2 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 |
4.2.3 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5 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 |
5.1 表征区域中心城市扩展的核心指标选取 |
5.1.1 常住人口规模 |
5.1.2 城镇用地规模 |
5.2 基于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的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模拟分析 |
5.2.1 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概况 |
5.2.2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选取 |
5.2.3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应用 |
5.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怀化市城镇扩展模拟 |
5.3.1 城镇扩展模拟所需数据 |
5.3.2 Weight-CA模型构建 |
5.3.3 Weight-CA模型模拟精度验证 |
5.3.4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 |
6.1 限制性因素分析 |
6.1.1 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 |
6.1.2 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 |
6.1.3 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 |
6.1.4 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 |
6.1.5 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 |
6.2 发展战略和定位分析 |
6.2.1 发展战略 |
6.2.2 发展定位 |
6.3 城镇空间格局优化 |
6.3.1 一核:怀化核心增长极--鹤中洪芷城镇群 |
6.3.2 两带:怀黔工业廊带和焦柳铁路经济带 |
6.3.3 三圈:北部增长圈、南部增长圈、西部增长圈 |
6.3.4 多节点 |
6.3.5 城乡融合发展 |
6.4 产业发展布局优化 |
6.4.1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
6.4.2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6.4.3 促进现代农业提升 |
6.4.4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 |
6.4.5 园区产城融合促进城镇资源集聚 |
6.5 交通通道功能优化 |
6.5.1 优化提升铁路网 |
6.5.2 优化提升公路网 |
6.5.3 优化提升航空网络 |
6.5.4 优化提升内河水运网 |
6.5.5 高标准提升交通枢纽 |
6.5.6 构建大数据综合交通信息系统 |
6.6 生态立市机制创新 |
6.6.1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
6.6.2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
6.6.3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
6.6.4 健全城乡环境治理制度 |
6.7 本章小结 |
7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协同跨越发展策略 |
7.1 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对接国家战略 |
7.1.1 对接成渝城市群 |
7.1.2 对接大西南 |
7.1.3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
7.2 怀化对武陵山片区辐射带动策略 |
7.2.1 建立武陵山片区协作发展机制 |
7.2.2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 |
7.2.3 实现空间协同网格化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有机更新视角下沈阳市大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改造设计基础理论 |
2.1 历史文化街区景观 |
2.2 “有机更新”理论 |
2.2.1 “有机更新”理论 |
2.2.2 “有机更新”原则 |
2.2.3 “有机更新”方法 |
2.2.4 “有机更新”对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改造的意义 |
第三章 国内外优秀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案例分析 |
3.1 国外优秀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案例分析 |
3.1.1 爱尔兰都柏林坦普尔吧街区 |
3.1.2 英国伯明翰Soho House历史街区 |
3.2 国内优秀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案例分析 |
3.2.1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 |
3.2.2 成都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 |
第四章 有机更新视角下沈阳市大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改造设计 |
4.1 设计依据 |
4.1.1 法律法规 |
4.1.2 标准规范 |
4.1.3 相关规划 |
4.2 项目概况 |
4.2.1 用地条件 |
4.2.2 项目背景 |
4.2.3 项目区位 |
4.2.4 街区现状 |
4.2.5 区域交通 |
4.2.6 历史沿革 |
4.2.7 气候条件 |
4.2.8 土壤条件 |
4.2.9 历史古迹 |
4.2.10 自然资源 |
4.2.11 城市印象 |
4.3 前期分析 |
4.3.1 区域内交通分析 |
4.3.2 竖向、排水分析 |
4.3.3 日照分析 |
4.3.4 植被现状 |
4.3.5 周边环境分析 |
4.3.6 基地景观特质 |
4.3.7 客源市场分析 |
4.3.8 客户群体分析 |
4.3.9 客户活动行为分析 |
4.3.10 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 |
4.3.11 SWOT分析 |
4.4 总体概念 |
4.4.1 项目思考 |
4.4.2 设计目标 |
4.4.3 设计原则 |
4.4.4 设计理念 |
4.4.5 设计定位 |
4.4.6 设计愿景 |
4.4.7 灵感来源 |
4.4.8 元素提取 |
4.4.9 主题诠释 |
4.4.10 方案构思 |
4.5 总体设计 |
4.5.1 总体景观改造设计 |
4.5.2 慈恩苑鸟瞰图 |
4.5.3 慈恩苑剖面设计 |
4.5.4 功能分区 |
4.5.5 空间结构 |
4.5.6 空间布局 |
4.5.7 景观结构 |
4.5.8 道路交通设计 |
4.5.9 地下空间系统 |
4.5.10 竖向设计 |
4.5.11 防灾避难规划 |
4.5.1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4.5.13 节庆活动策划 |
4.5.14 保护规划 |
4.5.14.1 街区保护 |
4.5.14.2 植物养护管理 |
4.5.14.3 雨水的利用 |
4.5.15 历史文化游览线路 |
第五章 分区节点设计 |
5.1 悟之堂设计 |
5.2 悟之广场设计 |
5.3 随缘广场景观设计 |
5.4 莲花广场景观设计 |
5.5 景宜园、景宜广场景观设计 |
5.6 清斋园景观设计 |
5.7 心园、般若广场设计 |
5.8 服务中心、历史文化展示馆、茶吧、茶园景观设计 |
5.9 空园景观设计 |
5.10 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 |
第六章 专项设计 |
6.1 景观公共设施及景观构筑物设计 |
6.2 导示系统设计 |
6.3 照明灯具意向 |
6.4 铺装材料意向 |
6.5 植物配置意向 |
第七章 结论 |
7.1 总结 |
7.2 思考与展望 |
7.2.1 思考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4)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景观设计研究 ——以大礼路沿线带状公园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气候变化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
1.1.2 快速城镇化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新挑战 |
1.1.3 单一功能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
1.1.4 城市建设对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需求 |
1.1.5 城市建设需要人文生态观作为引导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相关基础理论及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基础设施 |
2.1.2 交通基础设施 |
2.1.3 绿色基础设施 |
2.1.4 景观基础设施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景观基础设施 |
2.3.2 景观都市主义的概念 |
2.4 交通基础设施景观相关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 |
2.4.1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历程 |
2.4.2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引发的问题 |
2.4.3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 |
3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景观理论概述 |
3.1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景观的三种尺度 |
3.1.1 城市的尺度 |
3.1.2 机动车的尺度 |
3.1.3 行人的尺度 |
3.2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景观的构成要素 |
3.2.1 空间要素 |
3.2.2 行为要素 |
3.2.3 文化要素 |
3.3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景观的特性 |
3.3.1 景观空间的延展性 |
3.3.2 动态景观与静态景观的一致性 |
3.3.3 连接与割裂的二元对立性 |
3.3.4 空间认知和文化认同 |
3.4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景观的评价 |
3.4.1 场所价值 |
3.4.2 连接价值 |
3.4.3 环境价值 |
3.4.4 文化价值 |
4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景观规划原则和总体策略 |
4.1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4.1.1 多种功能承载性 |
4.1.2 空间系统连续性 |
4.1.3 时间动态适应性 |
4.1.4 社会公共公益性 |
4.1.5 自然生态联系性 |
4.2 三种层面的交通基础设施景观策略建构 |
4.2.1 宏观层面 |
4.2.2 中观层面 |
4.2.3 微观层面 |
4.3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景观的设计策略 |
4.3.1 设计具有复合功能的交通基础设施景观 |
4.3.2 设计具有弹性适应性的交通基础设施景观 |
4.3.3 设计具有自然联系性的交通基础设施景观 |
4.3.4 通过景观艺术手法重塑交通基础设施景观 |
5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景观的主要类型和案例研究 |
5.1 城市道路景观基础设施 |
5.1.1 景观结合高速公路 |
5.1.2 景观结合城市道路 |
5.2 城市交通空间景观基础设施 |
5.2.1 景观结合废弃交通空间(铁路废弃地) |
5.2.2 .景观结合交通附属空间(高架桥下部空间) |
5.2.3 景观结合城市隧道上盖 |
5.2.4 景观结合交通枢纽 |
5.3 城市停车空间景观基础设施 |
5.3.1 景观结合地面停车空间 |
5.3.2 景观结合立体停车空间 |
5.4 本章小结 |
6 交通基础设施景观与其它理念相结合 |
6.1 交通基础设施景观结合慢行系统设计 |
6.1.1 慢行交通系统 |
6.1.2 慢行交通系统景观 |
6.2 交通基础设施景观结合海绵城市理念 |
6.2.1 海绵城市道路系统 |
6.2.2 景观要素的海绵化设计 |
6.3 交通基础设施景观结合无障碍设计 |
6.3.1 交通基础设施景观中无障碍设计的总体定位 |
6.3.2 交通基础设施景观中无障碍设计的原则和创新表现 |
6.4 交通基础设施景观结合地域文化 |
6.4.1 景观基础设施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
6.4.2 景观基础设施中地域文化的应用原则 |
6.5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景观中的植物景观 |
6.5.1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景观植物配置原则 |
6.6 本章小结 |
7 新航城大礼路沿线带状公园设计 |
7.1 项目背景 |
7.1.1 项目区位 |
7.1.2 文化背景 |
7.1.3 上位规划 |
7.1.4 场地分析 |
7.2 愿景定位 |
7.2.1 设计主题 |
7.2.2 设计愿景 |
7.2.3 设计目标 |
7.2.4 设计依据 |
7.3 设计原则与策略 |
7.3.1 设计原则 |
7.3.2 设计策略 |
7.4 总体方案 |
7.4.1 景观结构 |
7.4.2 功能分区与节点 |
7.4.3 植物景观段落分析 |
7.4.4 视线分析 |
7.5 专项设计 |
7.5.1 道路交通设计 |
7.5.2 铺装设计 |
7.5.3 竖向及雨洪 |
7.5.4 轨道交通附属建筑景观化设计 |
7.5.5 种植设计 |
7.5.6 配套公共设施设计 |
7.6 分区及节点设计 |
7.6.1 商务休闲区 |
7.6.2 交通换乘区 |
7.6.3 自然感知区 |
7.6.4 全龄乐活区 |
7.6.5 综合运动区 |
7.7 用地平衡表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
(5)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1.7 研究对象 |
2 建国后的行政区划演变及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关系 |
2.1 地级行政区划建制的演变格局 |
2.2 县级行政区划建置的演变格局 |
2.3 行政区划与城市规划的作用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建国后扬州的行政区划建置演变研究 |
3.1 专区与地区时期的建置演变研究 |
3.2 地级市时期的建置演变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行政区划演变对城市格局的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城市化与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格局的演变 |
4.2 基础设施与行政区划演变的相互关系 |
4.3 生态环境与景观绿地格局的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哈尔滨市综合公园可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进入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
1.1.2 城市人民进入新休闲时期的需要 |
1.1.3 城市综合公园使用有效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路线 |
2 城市综合公园可达性相关基础概述 |
2.1 城市公园相关基础概述 |
2.1.1 城市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
2.1.2 城市公园概念 |
2.1.3 城市公园绿地分类 |
2.2 可达性相关基础概述 |
2.2.1 可达性概念 |
2.2.2 可达性的本质特征 |
2.2.3 可达性的影响因素 |
2.2.4 可达性的研究方法 |
2.3 网络分析法相关基础概述 |
2.3.1 网络分析法概念 |
2.3.2 网络分析结构模型 |
2.3.3 网络的性质 |
2.4 本章小结 |
3 哈尔滨市综合公园可达性分析 |
3.1 哈尔滨市概况 |
3.1.1 地理概况 |
3.1.2 行政划分 |
3.1.3 道路交通状况 |
3.1.4 人口现状 |
3.1.5 园林绿地建设情况 |
3.1.6 现有公园绿地概况 |
3.1.7 研究对象选择 |
3.2 哈尔滨市空间可达性数据库构建 |
3.2.1 数据、指标采集 |
3.2.2 空间数据信息库构建 |
3.3 哈尔滨市综合公园空间可达性分析 |
3.3.1 步行可达性分析 |
3.3.2 自行车可达性分析 |
3.3.3 公共交通可达性分析 |
3.3.4 机动车可达性分析 |
3.4 哈尔滨市综合公园整体可达性评价 |
3.4.1 道路交通有利有弊 |
3.4.2 用地供需关系失衡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可达性哈尔滨市综合公园绿地优化策略 |
4.1 城市综合公园优化目标和原则 |
4.1.1 优化目标 |
4.1.2 优化原则 |
4.2 城市综合公园建设整体格局 |
4.2.1 城市综合公园建设思路 |
4.2.2 结合居住用地类型合理布置 |
4.2.3 提高公共设施的功能混合布置 |
4.3 新建城市综合公园布局 |
4.3.1 近期城市综合公园布局 |
4.3.2 近期新建公园与现有公园的联系 |
4.3.3 远期城市综合公园布局 |
4.4 城市道路局部网络结构优化 |
4.4.1 完善城市道路结构 |
4.4.2 优化非机动车慢行系统 |
4.4.3 推进公共交通体系发展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逻辑框架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研究内容的逻辑框架 |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二、实践对策的提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研究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及其辨析 |
一、快速交通 |
二、城镇体系演变 |
三、研究的视角辨析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交通运输经济效应理论 |
二、城镇体系结构理论 |
三、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一、快速交通发展的影响因素 |
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 |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路径 |
第二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 |
一、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要素运输成本的变化机制 |
二、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经济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
三、快速交通与区域城镇规模收益递增的制衡机制 |
四、快速交通推动城市的自我强化机制 |
第三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 |
一、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阶段划分 |
二、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过程分析 |
第四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效应 |
一、快速交通促进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 |
二、快速交通枢纽引导新型城镇经济区形成 |
三、快速交通引导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优化 |
四、快速交通促进城镇空间体系变化 |
五、快速交通加快城镇群的形成与发展 |
六、快速交通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的经济增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快速交通的发展与城镇体系演变时序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自然地理区位 |
二、经济地理区位 |
第二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演变 |
一、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分析 |
二、吉林省快速交通演变特征分析 |
第三节 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演变特征分析 |
一、城镇化进程发展动力不足 |
二、城镇体系发育空间不均衡 |
三、城镇体系单极化特征显着 |
第四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 |
一、快速交通初步发展与城市规模增长阶段 |
二、快速交通扩张与城市极化发展阶段 |
三、快速交通发展与城镇“点轴化”发展阶段 |
四、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的网络化发展阶段 |
第五节 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可达性的影响 |
一、可达性的测度 |
二、快速交通评价指标的确定 |
三、可达性的可视化表达及其空间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分析 |
一、交通成为城镇人口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
二、快速交通与城镇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
三、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的过程分析 |
四、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影响的测度 |
五、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等级体系效应分析 |
第二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演变分析 |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二、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的测度 |
三、快速交通与城市职能强度的关联度测算与分析 |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职能体系效应分析 |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二、快速交通发展对城市空间引力的测度 |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体系效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问题 |
一、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作用程度较弱 |
二、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演变进程缓慢 |
三、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之间的空间不适应性 |
第二节 快速交通驱动城镇体系演变的背景与目标 |
一、快速交通规模增长与发展目标 |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
三、未来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目标 |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分析 |
一、中部地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发展 |
二、快速交通城镇发展轴带的培育 |
三、城镇经济区的构建和重组 |
第四节 城镇体系调控的主要路径 |
一、“长吉图”空间一体化整合发展 |
二、中部城市群空间整合与优化 |
三、“长吉”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升级 |
四、哈长-珲乌城镇轴带发展的拓展 |
五、城镇组团空间的集聚与扩散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引导对策 |
第一节 快速交通促进城镇体系优化典型案例分析 |
一、英国中部城市群的功能扩张 |
二、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圈的发展 |
三、美国芝加哥地区大都市区的形成发展 |
四、中国珠江三角洲城镇空间扩容 |
五、中国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的综合发展 |
六、国内外发展案例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
第二节 加速快速交通超前发展布局 |
一、规划建设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 |
二、促进北部和南部高速公路建设 |
三、打通西部地区双嫩高速公路 |
四、规划东南部地区高速铁路 |
第三节 加强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 |
一、实现省域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互动” |
二、促进市域快速交通节点空间的城镇重点建设 |
三、强化快速交通与城镇轴带空间的生态建设 |
第四节 推动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 |
一、完善省域城镇空间统筹管理体制 |
二、统一编制的区域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
三、强调区域城镇空间整体建设与协调发展 |
第五节 促进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 |
一、构建与城镇群发展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
二、构建与城镇空间布局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8)基于人文关怀的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方法 ——以兰州南服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外人文关怀建筑设计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外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现状分析 |
2.1 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概况 |
2.1.1 甘肃高速公路交通建设情况 |
2.1.2 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 |
2.2 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现状存在的问题 |
2.2.1 社会经济层面 |
2.2.2 人文精神层面 |
2.2.3 技术水平层面 |
2.3 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现状问题根源分析 |
2.3.1 时代背景 |
2.3.2 理念根源 |
2.3.3 制度性根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人文关怀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理念 |
3.1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的特点 |
3.1.1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的意义 |
3.1.2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的内容 |
3.1.3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
3.2 人文关怀的建筑设计理念的引入 |
3.2.1 人文关怀设计的理念 |
3.2.2 人文关怀设计的优点 |
3.2.3 人文关怀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3.3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人文关怀的构建 |
3.3.1 高速公路服务区人文关怀建筑设计理念的概念 |
3.3.2 高速公路服务区人文关怀建筑设计理念的要素 |
3.3.3 高速公路服务区人文关怀建筑设计理念的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文关怀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方法 |
4.1 解析心理维度的服务区建筑功能组成 |
4.1.1 服务区的基本功能 |
4.1.2 服务区的外延功能 |
4.2 强调真实感受的服务区总体布局 |
4.2.1 区域环境 |
4.2.2 功能分区与交通流线 |
4.2.3 绿化环境设计 |
4.3 尊重人文历史的服务区整体风貌 |
4.3.1 文化与风貌 |
4.3.2 形式的表达 |
4.4 符合人体工学的服务设施 |
4.4.1 无障碍环境设计 |
4.4.2 人性化服务设施设计 |
4.5 注重再生资源利用的建筑技术 |
4.5.1 太阳能技术利用 |
4.5.2 水资源循环利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兰州南服务区建筑设计的实践 |
5.1 兰州南服务区设计现状分析 |
5.1.1 兰州南服务区工程概述 |
5.1.2 周边建筑风貌与文化解读 |
5.2 兰州南服务区人文关怀建筑设计原则 |
5.2.1 人性化原则 |
5.2.2 舒适性原则 |
5.2.3 协调性原则 |
5.3 兰州南服务区人文关怀建筑设计的内容 |
5.3.1 服务区功能组成 |
5.3.2 服务区总体布局设计 |
5.3.3 服务区整体风貌 |
5.3.4 服务设施设计 |
5.3.5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
5.4 兰州南服务区建筑设计评价 |
第6章 结论 |
6.1 基本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6.2.1 研究的创新点 |
6.2.2 研究的局限性 |
6.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B 兰州南服务区图纸 |
(9)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时代背景 |
1.1.2 研究重要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论文的重点与难点 |
1.4.1 重点 |
1.4.2 难点 |
2 十八大以来中国城市建设的伟大成就 |
2.1 新区建设 |
2.1.1 雄安新区建设 |
2.1.2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
2.2 区域发展 |
2.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
2.2.2 长江经济带发展 |
2.3 城乡协同发展 |
2.3.1 生态文明建设 |
2.3.2 乡村文化建设 |
2.4 基础建设 |
2.4.1 高速公路、铁路建设 |
2.4.2 大兴国际机场建设 |
2.4.3 港珠澳大桥建设 |
2.5 总结 |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 |
3.1 重视科学规划 |
3.1.1 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 |
3.1.2 因地制宜把握规划方向 |
3.1.3 用人民群众满意程度衡量规划效果 |
3.1.4 立法保障规划权威性,规划连续性保护人民利益 |
3.2 推行新型城镇化 |
3.2.1 以人为核心,用科教文卫软硬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 |
3.2.2 宜居城市建设从居民生活各方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生活品质 |
3.2.3 保护城市文化,从古迹保护开始,传承历史文化,推动“乡愁”建设,构建文化强国 |
3.2.4 城乡通过资源互补、工农互惠实现一体化发展 |
3.2.5 城市以优质资源吸引人才,实施开放的人才政策,推动创新发展 |
3.3 做好空间规划顶层设计 |
3.3.1 以大城市为节点,支撑区域协同发展 |
3.3.2 搞好资源衔接,一张蓝图实现城市建设多规合一 |
3.4 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减少对自然干扰加以保护的同时,依托自然发展,发掘本地生态特色 |
3.4.1 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重视生态先行的建设原则 |
3.4.2 以法治维护生态保护实施,切实提升生态环境 |
3.4.3 重视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3.4.4 制定生态规划保障制度,把握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逾越 |
3.4.5 把握生态文明核心原则,依托自然发展城市 |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方法论 |
4.1 辩证思维 |
4.1.1 从两面性出发寻求生态与发展的平衡 |
4.1.2 抓主要矛盾,城市规划要具体措施和全面战略并进 |
4.1.3 发展的看待问题,建立长远规划 |
4.2 系统思维 |
4.2.1 从全局出发,规划整体效果 |
4.2.2 顶层设计与任务分解并行 |
4.2.3 均衡进度,重视衔接,避免各自为政的“浪费” |
4.3 战略思维 |
4.3.1 从战略性理念出发,科学规划 |
4.3.2 从大局出发,把握局部 |
4.3.3 不求短期功利,心怀长远 |
4.4 法制思维 |
4.4.1 用法律方法解决和推进城市规划工作 |
4.4.2 用法律权威杜绝规划过程中的腐败 |
4.5 底线思维 |
4.5.1 从坏处准备,往最好处争取的最低价值标准 |
4.5.2 不可触碰和侵犯的最低接受程度 |
4.6 精准思维 |
4.6.1 具体解决规划中的问题,不能以原则回应具体 |
4.6.2 从具体问题出发,推动解决系列矛盾 |
4.7 创新思维 |
4.7.1 肯定创新在规划中的巨大作用,带领城市开创新局面 |
4.7.2 鼓励创新氛围,规划过程中注重分配教育,科研,新型企业 |
本章小结 |
5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实践 |
5.1 习近平思想指导下雄安新区的战略成功 |
5.1.1 国家大事,雄安新区规划地位空前 |
5.1.2 科学部署,习近平规划建设理念完整呈现 |
5.1.3 千年大计,习近平思想指导下的战略成功 |
5.1.4 总结 |
5.2 习近平思想指导下大国战“疫”的阶段成功 |
5.2.1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方法论指导下疫灾防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
5.2.2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对防疫工作的积极作用 |
5.2.3 疫灾防治看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高瞻远瞩 |
5.2.4 总结 |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6.4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重要讲话 |
附录B 习近平视察城市建设伟人的足迹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 |
1.1.2 秦巴山地区的生态战略意义 |
1.1.3 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
1.1.4 城市空间建设缺乏对绿色发展目标的深入关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
1.3.2 绿色城市相关研究进展 |
1.3.3 空间模式相关研究进展 |
1.3.4 秦巴山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
1.3.5 国内外研究趋势与述评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1 研究相关的科学基础 |
2.1.1 系统论基础 |
2.1.2 生态学基础 |
2.1.3 生态经济学原理 |
2.2 绿色发展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的缘起 |
2.2.2 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 |
2.3 绿色发展的建设实践 |
2.3.1 欧洲国家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3.2 日本的生态城镇群及循环型社会建设 |
2.3.3 中国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3.4 绿色发展建设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
2.4 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 |
2.5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
2.5.1 基本概念解析 |
2.5.2 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
2.5.3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
2.5.4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3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
3.1 陕南地区人居环境特征 |
3.1.1 地理位置居于秦巴山地区核心地段 |
3.1.2 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 |
3.1.3 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
3.2 商洛城市环境状况 |
3.2.1 商洛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
3.2.2 商洛城市产业经济具有转型潜力 |
3.2.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
3.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
3.3.1 1990-2015年商洛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 |
3.3.2 商洛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
3.4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 |
3.4.1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及空间效能 |
3.4.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
3.4.3 论文研究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4.1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价值取向 |
4.1.1 “绿色增长”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 |
4.1.2 空间环境效能导向的城市生态安全 |
4.2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
4.2.1 现有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
4.2.2 现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
4.2.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
4.3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
4.3.1 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
4.3.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状况评价 |
4.3.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4.3.4 基于定量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
4.4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位分析 |
4.4.1 空间句法分析法 |
4.4.2 商洛城市重点功能用地空间的定位分析 |
4.4.3 基于定位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
4.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 |
4.5.1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的前提条件 |
4.5.2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模型构建 |
4.5.3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评价 |
4.5.4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生态关系分析 |
4.5.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
4.6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总结 |
4.6.1 “绿色协调度”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均衡性 |
4.6.2 “绿色发展度”的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建设集约性 |
4.6.3 “绿色持续度”的物质循环再利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共享性 |
4.7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空间模式 |
4.8 本章小结 |
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
5.1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1.1 垂直分异明显的地理空间系统 |
5.1.2 沿水系与交通趋向分布的人居环境系统 |
5.1.3 典型的“弱单核”要素流与区域经济系统 |
5.1.4 “基质-廊道-斑块”楔形环拥的景观生态格局 |
5.1.5 “水平+垂直”维度的绿色发展区域空间结构 |
5.2 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2.1 自然生态空间——城区空间结构基底 |
5.2.2 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方式——城区空间结构基面 |
5.2.3 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城区空间结构基质 |
5.2.4 “基底-基面-基质”的绿色发展城区空间结构 |
5.3 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3.1 “微气候-水系统-居住用地资源”构成的本底要素 |
5.3.2 “生态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化”的功能协同要素 |
5.3.3 “节能降耗-物质循环”的绿色发展住区空间结构 |
5.4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
5.4.1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成 |
5.4.2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研究 |
5.4.3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织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
6.1 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
6.1.1 传统的城市空间模式 |
6.1.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与空间模式 |
6.1.3 “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性原则 |
6.1.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差异性原则 |
6.1.5 “自然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的整体性原则 |
6.1.6 “协调-发展-持续”的时序性原则 |
6.1.7 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体系构建 |
6.2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一体多元空间模式 |
6.2.1 自然生态空间的一体有序 |
6.2.2 产业经济空间的一体循环 |
6.2.3 “水平+垂直”维度的自然生态空间与产业空间立体融合 |
6.2.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类型的城乡空间一体多元 |
6.3 商洛城区复合流动空间模式 |
6.3.1 自然空间结构的生态互动 |
6.3.2 经济空间结构的复合连通 |
6.3.3 社会空间结构的包容稳定 |
6.3.4 “功能联结-交错弹性”的城区空间复合流动 |
6.4 商洛城市住区紧凑宜居空间模式 |
6.4.1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的理论基础 |
6.4.2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构成与特征 |
6.4.3 1 5.0hm2规模的商洛城市住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
6.4.4 自然要素维持的生态调节 |
6.4.5 资源利用与经济循环的紧凑节能 |
6.4.6 “邻里-基层”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 |
6.4.7 代谢共生的住区空间紧凑宜居 |
6.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 |
6.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启示 |
6.6.1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哲学内涵 |
6.6.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的组织机制 |
6.6.3 生态资本地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适宜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
7.1.2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7.1.3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 |
7.1.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
7.1.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
7.2 论文创新点 |
7.2.1 通过“绿色协调度”、“绿色发展度”、“绿色持续度”内涵的量化指标建立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
7.2.2 依据绿色发展程度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人居空间格局 |
7.2.3 商洛城市15hm2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四、沈阳市绕城高速公路两翼绿化设计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植物PM2.5削减作用的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植物配置优化研究[D]. 蒋意眉. 长安大学, 2021
- [2]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D]. 邓紫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有机更新视角下沈阳市大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改造设计[D]. 曲向东.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景观设计研究 ——以大礼路沿线带状公园设计为例[D]. 于晓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5]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D]. 王吉臣.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哈尔滨市综合公园可达性研究[D]. 花卉.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D]. 曹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基于人文关怀的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方法 ——以兰州南服务区为例[D]. 张智瑞.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9]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D]. 张梦露.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10]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D]. 鱼晓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