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洋参中生理活性物质研究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王莹,刘伟[1](2021)在《人参、西洋参非药用部位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人参、西洋参是五加科的2种重要药用植物,其传统的药用部位——根,已经被广泛应用多年。大量研究表明,人参和西洋参非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与传统入药部位相似,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功能。实现人参和西洋参全植株的高效利用,对于二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非药用部位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药用植物的综合开发树立良好典范。文章通过对人参、西洋参非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以及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结合课题组工作实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提出实现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整体思路和展望,为人参、西洋参全植株高效利用和产品的深度开发提供一定理论借鉴与参考。
吕世鑫[2](2021)在《产β-葡萄糖苷酶的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其在人参皂苷C-K转化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是五加科多年生药材,具有补足元气,护肝益肾的功效,还具备抗炎,镇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西洋参外形与人参类似,都是以其根部入药。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皂苷是主要活性成分,其中稀有人参皂苷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将西洋参中含量丰富的人参皂苷Rb1转化为药用价值更高的稀有人参皂苷成为研究的热点方向。微生物转化人参皂苷是通过微生物分泌的β-葡萄糖苷酶水解皂苷元侧链上的糖基,主要作用于人参皂苷二醇型的C-3和C-20位点和人参皂苷三醇型的C-6和C-20位点。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筛选能将人参二醇型的常量人参皂苷Rb1转化成稀有皂苷Compund K(C-K)的微生物,并分析其转化路径及转化条件,为生产高附加值的西洋参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使用的土壤样品来自威海文登区的西洋参种植园中采集的西洋参根际土壤,通过微生物筛选和皂苷转化实验筛选能转化人参皂苷Rb1的菌株;提取菌株的DNA后,对菌株进行16s r 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构建系统进化树;之后对菌株转化皂苷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各个条件最佳转化区间,再通过响应面实验,确定最佳转化条件。研究结果如下:1、从土壤中筛选出分离出26种菌株,其中有13种菌株可以分泌β-葡萄糖苷酶。其中S’4和S’6两种菌株可以将人参皂苷Rb1转化为稀有皂苷C-K。2、通过菌株16s r DNA与NCBI数据库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S’4菌株为Dyella jiangningensis SBZ3-12;S’6菌株为Cohnella thermotolerans CCUG47242。3、通过皂苷转化单因素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确定S’4和S’6两种菌株在37℃转化效率最佳,菌株S’4最优转化p H区间为5~6,菌株S’6最优转化p H区间为6~7;菌株S’4最优菌液浓度区间为1×109 CFU/m L~1.5×109 CFU/m L,菌株S’6最优菌液浓度区间为6×108CFU/m L~9×108CFU/m L;菌株S’4和S’6最优转化时间区间为6~8天。4、通过响应面实验得到的回归方程确定,菌株S’4最佳转化条件:转化温度37℃,菌种浓度为1.5×109CFU/m L,p H为5.6,时间为8天,皂苷C-K理论转化率69.1%,皂苷C-K实际转化率为66.25%。菌株S’6最优转化条件:转化温度37℃,菌种浓度为9.0×108CFU/m L,p H为6.4,时间为7.5天,理论皂苷C-K转化率82.3%,实际皂苷C-K转化率为78.36%。5、通过薄层层析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确定菌株S’4和S’6的转化路径均为Rb1→Rd→F2→CK。本研究得到的两株具有转化能力的菌株,能较为高效地将人生皂苷Rb1转化为皂苷C-K,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为皂苷C-K工业化生产提供了较为可行的方法理论依据。
司雨[3](2021)在《国内外西洋参营养成分及功能因子的研究》文中指出西洋参系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又称花旗参,主产于加拿大魁北克、美国威斯康辛、中国吉林和山东等地。西洋参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疲劳等药理作用。由于对国内外不同产地不同参龄的西洋参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的不够充分,为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本论文综合运用UV、HPLC-UV、HPLC-ELSD、UPLC-Q/TOF-MS等多种手段对国内外不同产地不同参龄的西洋参中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对国内主产地西洋参进行全成分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一、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1、西洋参中氨基酸的含量测定首次应用HPLC-ELSD法对国内外23个产地,2个不同参龄的西洋参中24种氨基酸进行含量测定。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为3年<4年,且水解后氨基酸种类各产地均为24种。对相同参龄进行分析,中国威海、清原产地的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大致高于其他产地;中国北京、威海产地的酸性氨基酸含量大致高于其他产地;美国产地的碱性氨基酸含量大致高于其他产地。2、西洋参中蛋白质的含量测定采用UV法对西洋参中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蛋白质含量为3年<4年。对相同参龄进行分析,中国绥化、集安产地西洋参的蛋白质含量大致高于其他产地。3、西洋参中糖类的含量测定采用UV法对西洋参中总糖、还原糖、多糖及糖醛酸进行含量测定,采用HPLC-UV法对单糖进行含量测定。总糖、多糖、糖醛酸的含量为3年<4年。对相同参龄进行分析,中国清原产地的总糖含量大致高于其他产地;加拿大、中国北京产地的多糖含量大致高于其他产地;加拿大、中国抚松产地的还原糖含量大致高于其他产地;加拿大、中国江源产地的糖醛酸含量大致高于其他产地。4、西洋参中维生素的含量测定采用HPLC-UV法对西洋参中10种维生素进行含量测定。维生素总含量为3年>4年。对相同参龄进行比较,中国江源、新宾和加拿大的维生素总含量高于其他产地。5、西洋参中甾醇的含量测定采用UV法对西洋参中总甾醇进行含量测定,采用HPLC-UV法对西洋参中3种单体甾醇进行含量测定。单体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麦角甾醇含量均为3年<4年,总甾醇含量与参龄无明显规律。对相同参龄进行分析,中国抚松、美国产地的总甾醇含量大致高于其他产地。单体甾醇含量为β-谷甾醇>豆甾醇>麦角甾醇。二、国内主产地西洋参全成分分析及代谢组学的研究1、吉林省和山东省西洋参的全成分分析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UNIFI天然产物解析平台,全面鉴定分析了国内主产地(吉林省和山东省)西洋参80%甲醇提取物的小分子化学成分,通过与对照品保留时间和分子量进行比较及与文献报道的精确分子量和特征性MS碎片进行比对,初步鉴定出111个共有化合物,包括89个三萜类皂苷,10个有机酸和有机酸酯,4个氨基酸,3个甾醇和1个木质素等。三萜类皂苷为西洋参中主要成分。表明吉林省和山东省西洋参中富含植物化学物质,并具有相似的结构类型。2、吉林省和山东省西洋参的代谢组学分析就各成分的含量而言,吉林省和山东省西洋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PCA、OPLS-DA多元统计分析,首次开展了吉林省西洋参和山东省西洋参的非靶标代谢组学研究。共发现19种潜在的化学标志物。人参皂苷Rg1、Re和伪人参皂苷F11是吉林省西洋参的特征性标志物,而人参皂苷Rg3和人参皂苷Rh2则可作为山东省西洋参的特征性标志物。综上,本研究将为阐明国内外不同产地西洋参的化学组成以及差异提供理论依据,为西洋参的品质评价及扩大其药用范围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
钱佳奇[4](2021)在《西洋参对供镁水平的生理响应》文中研究指明镁(Mg)为植物生长必需元素之一,也是叶绿素的重要组分。镁具有促进多种酶的活化、提高植物抗逆性、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等生理功能,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生产实践中,可以通过施用镁肥补充作物对镁的需求。西洋参(Panax quenquifolium L.)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部入药,具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力、清热解毒、滋阴补肾和口齿生津的功效,被医药及保健行业广泛应用。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成功引种后,经过40多年的栽培实践,栽培技术逐渐成熟,目前,吉林、辽宁和山东已成为我国西洋参的主要产地。西洋参生长的最适土壤p H范围为5.5~6.5,酸性土壤存在缺镁风险,在生产实践中,镁肥的使用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因此,本研究以水培试验(精准控制)结合室内盆栽试验(相对精准控制)的方式,解析供镁水平对西洋参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为西洋参镁素营养诊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水培,精准控制营养液中镁浓度进行调控,揭示了西洋参表型和光合生理响应规律,明确了适宜镁浓度(2~4 mmol·L-1)有利于西洋参生长并促进光合作用。当Mg2+浓度低于2mmol·L-1时,西洋参幼苗叶片的光合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会显着降低,从而降低光合效率,当镁浓度高于4 mmol·L-1时,镁浓度升高对西洋参幼苗光合参数的影响小于缺镁时的影响;在缺镁M0及高镁M16较M2胞间CO2浓度显着升高,而净光合速率显着降低,说明缺镁及高镁导致光合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光合机构活性降低的非气孔因素引起的,而不是气孔因素。2.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及相关性分析显示适量添加外源镁可促进西洋参对氮、磷、锰、锌、铜的吸收,但过量施加外源镁会抑制钾、钙元素的吸收及对有机质的利用。施入外源镁,可显着提升土壤中交换性镁含量及全镁含量;适量施用外源镁,根区土壤中的氮、磷、锰、锌、铜的含量随供镁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因此可推断,适量增施外源镁,可促进西洋参对土壤中氮、磷、锰、锌、铜等元素的吸收;过量施用外源镁,会抑制西洋参对土壤中钾、钙元素的吸收及对有机质的利用。3.外源镁影响西洋参对其他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和分配。西洋参的地上部与地下部的营养生理中存在镁-钙拮抗、镁-钾拮抗和镁-锰拮抗现象;氮、磷、钾、钙、铜、锌对于西洋参为生物富集元素(生物吸收系数>1.0);镁、铁、锰元素对于西洋参为生物贫瘠元素(生物吸收系数<1.0)。在低用量时(Mg1~Mg3)可促进西洋参对磷、钙、锌、铜的吸收利用(生物吸收系数升高);但过量施用外源镁会导致西洋参的营养生理过程受阻,对元素的吸收能力以及向地上部输送能力均会降低;适量施用外源镁,可促进西洋参对磷、锌、铜的吸收利用。4.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表明土壤中交换性镁和p H是西洋参品质形成的监视因子,其中施镁量在50~150 mg/kg有助于西洋参皂苷积累。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分结果为:Mg4(2.57)>Mg2(1.00)>Mg3(0.60)>Mg1(0.00)>Mg7(-0.77)>CK(-0.82)>Mg6(-0.92)>Mg5(-1.66),因此可以得出:本次试验中,种植前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为143.34 mg/kg,纯镁的施用量为50~150 mg/kg时品质较好,在施用量为150 mg/kg,综合评分最高,品质最好;PLS-PM分析表明除土壤中交换性镁外,土壤p H也是影响西洋参品质的重要因子。综上所述,土壤中交换性镁和p H可以作为西洋参品质形成的监视因子。科学施用镁肥不仅可以促进西洋参生长、增强光合作用,同时有助于西洋参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分配,促进西洋参皂苷的积累。
贾琦琦,石韶琦,李宁阳,乔旭光,单成钢[5](2020)在《西洋参多糖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洋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皂苷和多糖,西洋参多糖具有降血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功能作用。目前对西洋参的加工利用多以提取皂苷为主,导致皂苷提取后的西洋参残渣中的大量多糖被浪费。本文总结了西洋参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功能作用,为提高西洋参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推动西洋参多糖在保健食品和医药化学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高云鹏[6](2020)在《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分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是集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于一身的优良树种,但成熟的紫荆种子具有明显的休眠习性,这给其播种育苗生产带来了一定困难。本研究以紫荆种子为材料,对休眠解除过程中,种子贮藏物质、内源抑制物、植物激素及呼吸途径关键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再结合双末端测序(Paired-End)和无标记分级蛋白定量技术(Label-free)对紫荆种子进行转绿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系统分析紫荆种子休眠解除的分子调控机制,发掘关键基因和蛋白,初步阐述紫荆种子休眠解除的调控网络,以期丰富种子休眠和萌发的理论知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层积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随层积时间的延长先略微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淀粉酶活性逐渐增强,淀粉和脂肪的含量逐渐下降。结果说明,在层积过程中,种子内的大分子贮藏物质不断降解,转化为可供胚的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能利用的可溶性物质,为种子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2、在层积过程中,G6PDH、MDH活性随层积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GPI活性随层积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因此EMP途径活化程度的降低及TCA途径和PPP途径的增强,最终促使紫荆种子休眠解除。3、通过对低温层积0 d、15 d、30 d、45 d和60 d紫荆种子种皮和胚乳浸提液抑制物活性的测定,分析层积过程中,内源抑制物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休眠(层积0 d)紫荆种子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均对白菜籽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使其发芽率降为17.3%、37.2%,显着低于对照组(91.3%),表明紫荆种子的种皮和胚乳中均存在生物活性较强的抑制物。经GC-MS分析,紫荆种子胚乳和种皮中主要为酸、酯、酚、醇类物质。结合半抑制浓度(IC50)和GC-MS/HPLC定量分析,发现种皮中的邻苯三酚,随层积时间的延长其含量逐渐下降,并在种子萌发时,其含量降至IC50以下,因此,邻苯三酚是紫荆种子的内源抑制物。4、在层积过程中,紫荆种子中ABA的含量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而GA、IAA和JA的含量却在逐渐增加;GA/ABA、IAA/ABA JA/ABA和(GA+IAA)/ABA比值均逐渐增大。这些结果说明,ABA抑制紫荆种子的休眠解除与萌发,而GA、IAA、JA与ABA具有拮抗作用,促进种子休眠解除与萌发。5、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seq TM 2000平台,对休眠(层积0 d)和解除休眠(层积45 d)紫荆种子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209,359个大于200 bp的转录本和166,087个Unigenes。通过比较转录组学研究,共鉴定到54,970个差异表达基因(表达量变化倍数大于2),其中38,316个表达显着上调,16,654个表达显着下调。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紫荆种子休眠解除主要与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通路中赤霉素生物合成基因(GA20ox3)、赤霉素受体基因(GID、EDLLA)、ABA生物合成基因(NCED6)和ABA分解代谢基因(CYP701)及IAA生物合成基因(AUX1)、IAA受体基因(TIR1)等差异基因的显着变化相关;与能量代谢通路中关键酶(G6PDH、MDH、GPI)等差异表达基因的显着变化相关。6、应用Label-free蛋白组技术对休眠(层积0 d)和解除休眠(层积45 d)紫荆种子进行蛋白组测序,共获得1,031个差异表达蛋白(表达量变化倍数大于2),其中779个表达显着上调,252个表达显着下调。对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富集在剪接体、核糖体、淀粉和蔗糖代谢、内质网中的蛋白过程、糖酵解/糖异生、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等代谢途径中。7、本研究对紫荆种子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关联上的DEPs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紫荆种子休眠解除主要与苯丙素生物合成、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谷氨酸、丙氨酸和天冬氨酸代谢、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氧化磷酸化、丙酮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维生素B6代谢、半乳糖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糖酵解/糖异生、柠檬酸循环(TCA循环)、磷酸戊糖途径和硫代葡萄糖苷生物合成等差异基因的显着变化相关。
林美妤,刘青萍,廖颖妍,郑霞辉,胡晒平[7](2019)在《西洋参血清指纹图谱及其抗疲劳谱效关系初步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灌胃给药西洋参后大鼠血清指纹图谱与抗疲劳间的谱效关系,以探讨西洋参抗疲劳的物质基础。方法利用UPLC-Q-TOF-MS建立给药后大鼠血清指纹图谱,并通过大鼠游泳时间、肝糖原含量、血尿素氮(BUN)含量和血清乳酸(LA)含量观察西洋参的抗疲劳作用,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对西洋参入血成分指纹峰与抗疲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从西洋参血清指纹图谱中筛选出8个入血成分,通过PLSR分析发现人参皂苷Re、Rb1、Rb2与抗疲劳呈显着正相关性。结论人参皂苷Re、Rb1、Rb2为西洋参抗疲劳的潜在生理活性物质。
张廉高[8](2017)在《三七、西洋参皂苷的分离提取工艺研究及丰产皂苷Rg1、Rb1的结构修饰》文中指出三七(Panax notoginseng),别名金不换、田七、参三七、人参三七。是我国的传统珍贵药材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同样作为五加科植物,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之功效,原产于美国、加拿大。现代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认为人参属的植物其最主要的生理活性表现在三帖皂苷上。且三七具有抗肿瘤、抗炎、调节神经系统、调节心脑血管系统、调节血液系统等生理活性作用。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进行研究。一、首先对三七、西洋参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主要包括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概述,另外还对三七总皂苷、西洋参皂苷及单体人参皂苷Rg1、Rb1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了综述。二、在现代皂苷的分离提纯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性采用加酶水提法对三七、西洋参进行了总皂苷的分离。并运用LC/MS测定三七、西洋参中主要人参皂苷的含量。采用硅胶柱色谱一步分离法从提取的三七总皂苷中纯化出丰产人参皂苷Rg1、Rbi1三、对分离出的人参皂苷Rg1、Rb1进行结构修饰,以获得生理活性更强的结构衍生物。先将皂苷上的羟基进行乙酰化保护,再对皂苷支链上的双键进行选择性的结构修饰,引入醛基、羧基、卤素、甲磺酰基等取代基,最后进行脱保护,得出16种人参皂苷Rg1和Rb1衍生物。经1H-NMR、13C-NMR、EI-MS等光谱技术分析以及与文献数据比较,确认了其化学结构。四、将得到的16种皂苷衍生物进行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这16种化合物均不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而这16种化合物的抗HCV病毒的生物活性仍在检测当中。
杨慧萍,魏文灵[9](2016)在《西洋参固体发酵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西洋参的起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固态发酵的研究。
黄潇[10](2015)在《西洋参功能成分提取与保健饮料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西洋参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其中以皂苷、多糖等含量居多等。提取活性物质多糖和皂苷制成功能性饮料有很高的价值。本研究主要是以西洋参为主要材料,探索并优化西洋参多糖和皂苷的提取工艺,再添加辅料制成西洋参功能性饮料,研究最佳配方及工艺参数。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从西洋参中提取西洋参多糖采用了超声波的方法,对西洋参多糖的得率产生影响的因素有:提取级数、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做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得到最佳提取条件:液料比为30:1,超声波功率为60w,提取级数为3次,提取时间为20min,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得率为12.34%。2.超声波法提取西洋参多糖与传统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西洋参多糖得率为11.06%,把超声波法提取多糖的得率与传统回流提取法的多糖得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西洋参多糖的得率比传统回流提取法提高了11.57%。实验后对得率百分数进行反正弦转化,然后做了差异显着性分析,得到超声波法与传统法的提取率差异极显着。提取时间从6h减少到1.5h,提取效率相应升高。3.提取西洋参皂苷使用了超高压技术,首先选择最优的提取溶剂,确定最佳溶剂是乙醇,然后做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西洋参皂苷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提取西洋参皂苷的最适合的提取条件:所使用浸提溶剂的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的压力为200MPa,溶剂比原料为50∶1,保压的时间为3 min。4.本实验选择了微波提取法、热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这四种方法提取西洋参皂苷,并对皂苷的得率进行比较,最后再与超高压法提取的西洋参皂苷的提取得率比较。最终结果得出:最节省时间的方法是超高压提取法,采用这种方式提取所用的时间是常规热回流提取时间的0.6%,而且提取得率也是最高的。在上面所选择的五种提取方法中,其中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提取法提取得到的皂苷的得率最低,原因可能是因为CO2在超临界状态下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不太适合目标物的提取。5.对西洋参功能性饮料的研制进行研究,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图,配制出清香的西洋参功能饮料。在功能型饮料的感官评价方面,蔗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和稀释倍数这三个因素是对其影响较大的因素,所以本实验选择这三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随机选择身边的人对西洋参饮料的色泽、气味、口感、状态进行评分,并制定评分标准,以此来选择出最优的生产工艺参数是:西洋参皂苷稀释倍数是10倍,蔗糖的添加量为10%,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15%。以此条件生产的西洋参功能饮料是清亮透明,淡黄色,有西洋参特有的香气。
二、西洋参中生理活性物质研究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洋参中生理活性物质研究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人参、西洋参非药用部位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参、西洋参非药用部位 |
1.1 花蕾 |
1.2 果实 |
1.3 茎叶 |
2 化学成分 |
2.1 人参皂苷类 |
2.2 黄酮类 |
2.3 挥发油类 |
2.4 多糖类 |
2.5 氨基酸及衍生物类 |
2.6 无机元素 |
2.7 甾类 |
2.8 其他成分 |
3 药理作用 |
3.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3.2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
3.3 抗肿瘤 |
3.4 降血糖 |
3.5 抗衰老 |
3.6 保护肝脏 |
3.7 保护肾脏 |
3.8 其他药理作用 |
4 开发利用 |
4.1 茶饮 |
4.2 化妆品 |
4.3 临床应用及产业化 |
5 展 望 |
(2)产β-葡萄糖苷酶的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其在人参皂苷C-K转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西洋参简介 |
1.1.1 西洋参的化学成分 |
1.2 人参皂苷的结构与分类 |
1.2.1 原人参二醇型人参皂苷 |
1.2.2 原人参三醇型人参皂苷 |
1.2.3 齐敦果烷型人参皂苷 |
1.3 人参皂苷的生理活性 |
1.3.1 对于免疫系统的作用 |
1.3.2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
1.3.3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
1.3.4 对新陈代谢系统的作用 |
1.3.5 对癌症的抑制作用 |
1.4 人参皂苷转化方法 |
1.4.1 加热法 |
1.4.2 酸水解法 |
1.4.3 碱水解法 |
1.4.4 酶水解法 |
1.4.5 微生物转化法 |
1.5 人参皂苷检测方法 |
1.5.1 薄层层析法 |
1.5.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5.3 核磁共振法 |
1.6 β-葡萄糖苷酶 |
1.6.1 β-葡萄糖苷酶的催化反应机制 |
1.6.2 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 |
1.6.2.1 分光光度法 |
1.6.2.2 荧光法 |
1.6.2.3 电化学法 |
1.6.3 糖苷酶在人参皂苷中的应用 |
1.7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7.1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7.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转化人参皂苷Rb1菌株的筛选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的筛选 |
2.2.2 菌株的初筛 |
2.2.2.1 R_2A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
2.2.2.2 涂布土壤稀释液 |
2.2.3 菌株分离纯化 |
2.2.4 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的筛选 |
2.2.5 筛选转化人参皂苷Rb的_1菌株 |
2.2.6 人参皂苷Rb_1转化效果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菌株的初筛结果 |
2.3.2 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的筛选结果 |
2.3.3 具有转化人参皂苷Rb_1能力菌株的筛选结果 |
2.4 小结与讨论 |
3 转化人参皂苷Rb1菌株的分类鉴定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株DNA的提取 |
3.2.2 菌株基因组DNA的PCR扩增 |
3.2.2.1 PCR扩增体系 |
3.2.2.2 PCR扩增条件 |
3.2.3 PCR扩增产物的分析 |
3.2.4 菌株16s rDNA的测序及序列比对 |
3.3 实验结果 |
3.3.1 菌株的测序结果 |
3.3.2 菌株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3.4 小结与讨论 |
4 响应面法优化转化皂苷Rb1为C-K的反应条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菌种的活化培养 |
4.2.2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
4.2.3 粗酶液的制备 |
4.2.4 粗酶液酶活检测 |
4.2.4.1 pNP标准曲线的建立 |
4.2.4.2 酶活检测 |
4.2.5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人参皂苷方法的建立 |
4.2.5.1 人参皂苷C-K标准曲线的建立 |
4.2.6 单因素实验 |
4.2.6.1 反应温度对转化人参皂苷Rb1的影响 |
4.2.6.2 反应pH对转化人参皂苷Rb1的影响 |
4.2.6.3 反应菌液浓度对转化人参皂苷Rb1的影响 |
4.2.6.4 反应时间对转化人参皂苷Rb1的影响 |
4.2.7 响应面实验 |
4.2.7.1 Box-Behnken设计 |
4.2.7.2 响应面实验步骤 |
4.2.8 皂苷转化产物分析及转化率 |
4.2.8.1 皂苷转化产物分析 |
4.2.8.2 皂苷转化率测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
4.3.2 pNP浓度与吸光度值标准曲线的绘制 |
4.3.3 菌株酶活检测结果 |
4.3.4 人参皂苷C-K标准曲线 |
4.3.5 单因素实验结果 |
4.3.5.1 反应温度对转化人参皂苷Rb1的影响 |
4.3.5.2 反应pH对转化人参皂苷Rb1的影响 |
4.3.5.3 反应菌液浓度对转化人参皂苷Rb1的影响 |
4.3.5.4 反应时间对转化人参皂苷Rb1的影响 |
4.3.6 菌株S’4响应面实验结果 |
4.3.7 菌株S’6响应面实验结果 |
4.4 小结与讨论 |
5 菌株转化人参皂苷Rb1为C-K路径的探究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菌种的活化培养 |
5.2.2 转化皂苷路径的分析 |
5.2.2.1 菌株S’4转化皂苷路径的分析 |
5.2.2.2 菌株S’6转化皂苷路径的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人参皂苷标准品的HPLC图 |
5.3.2 菌株S’4转化皂苷路径的确定 |
5.3.3 菌株S’6转化路径的确定 |
5.4 小结与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国内外西洋参营养成分及功能因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植物特性与资源分布 |
1.2 化学成分 |
1.2.1 氨基酸类 |
1.2.2 蛋白质类 |
1.2.3 糖类 |
1.2.4 维生素类 |
1.2.5 甾醇类 |
1.2.6 皂苷类 |
1.3 药理作用 |
1.3.1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1.3.2 抗疲劳作用 |
1.3.3 改善胆固醇代谢及脂代谢 |
1.3.4 改善心血管疾病 |
1.3.5 抗动脉硬化作用 |
1.3.6 降低血糖 |
1.4 立题依据 |
1.5 本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西洋参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
2.1 西洋参氨基酸的含量与分析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实验结果 |
2.1.4 讨论与结论 |
2.2 西洋参蛋白质的含量与分析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 |
2.2.4 讨论与结论 |
2.3 西洋参糖类的含量与分析 |
2.3.1 西洋参总糖 |
2.3.2 西洋参多糖 |
2.3.3 西洋参还原糖 |
2.3.4 西洋参糖醛酸 |
2.3.5 西洋参单糖 |
2.4 西洋参维生素的含量与分析 |
2.4.1 实验材料 |
2.4.2 实验方法 |
2.4.3 实验结果 |
2.4.4 讨论与结论 |
2.5 西洋参甾醇的含量与分析 |
2.5.1 实验材料 |
2.5.2 实验方法 |
2.5.3 实验结果 |
2.5.4 讨论与结论 |
第3章 国内主产地西洋参全成分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色谱条件 |
3.2.2 质谱条件 |
3.2.3 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2.4 全成分分析 |
3.2.5 代谢组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西洋参组分的全成分分析 |
3.3.2 吉林省和山东省西洋参的代谢组学分析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西洋参对供镁水平的生理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镁在植物中的作用 |
1.2.1 镁的生理功能 |
1.2.2 镁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
1.2.3 镁影响作物对其他元素的吸收利用 |
1.3 土壤中的镁 |
1.3.1 土壤中镁的含量 |
1.3.2 土壤中镁的形态 |
1.3.3 土壤中镁的有效性 |
1.4 西洋参营养元素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测量指标及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生长的影响 |
2.2.2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各部位镁元素含量的影响 |
2.2.3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4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2.2.5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光合参数的影响 |
2.2.6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根区土壤养分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根区土壤中镁元素含量的影响 |
3.2.2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根区土壤酸碱度与有机质的影响 |
3.2.3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根区土壤中植物所需大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3.2.4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根区土壤中植物所需中、微量元素的影响 |
3.2.5 土壤因子中速效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植株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表型指标的影响 |
4.2.2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植株地上部营养元素的影响 |
4.2.3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植株地下部营养元素的影响 |
4.2.4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营养元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皂苷含量的影响 |
5.2.2 基于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供镁水平下西洋参的品质评价 |
5.2.3 西洋参品质与各因子间的相关性研究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西洋参多糖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洋参多糖提取 |
1.1 水提醇沉法 |
1.2 复合酶法 |
1.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1.4 微波辅助提取法 |
2 西洋参多糖的纯化 |
2.1 西洋参粗多糖的除杂 |
2.2 西洋参多糖的纯化方法 |
3 西洋参多糖的结构鉴定 |
4 西洋参多糖的活性及功能 |
4.1 免疫调节 |
4.2 降血糖 |
4.3 抗肿瘤 |
4.4 抗辐射 |
4.5 其他功能 |
5 展望 |
(6)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种子休眠的类型 |
1.2 种子休眠的原因 |
1.2.1 种皮引起的休眠 |
1.2.2 胚休眠 |
1.2.3 内源抑制物的存在 |
1.2.4 综合性休眠 |
1.3 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进展 |
1.3.1 呼吸途径调控学说 |
1.3.2 激素调控学说 |
1.3.3 能量调控学说 |
1.3.4 光敏素学说 |
1.3.5 基因调控学说 |
1.4 转录组测序在种子休眠解除中的应用 |
1.5 蛋白组学在种子休眠解除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1 紫荆的研究进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生理生化的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紫荆种子低温层积处理 |
2.1.3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贮藏物质的变化 |
2.1.4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呼吸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贮藏物质的变化 |
2.2.2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呼吸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2.3 讨论 |
2.3.1 紫荆种子中贮藏物质与休眠的关系 |
2.3.2 紫荆种子中淀粉酶活性与休眠的关系 |
2.3.3 紫荆种子中呼吸关键酶活性与休眠的关系 |
第三章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内源抑制物的鉴定及定量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紫荆种子低温层积处理 |
3.1.3 紫荆种子发芽率测定 |
3.1.4 紫荆种子不同部位抑制物的提取 |
3.1.5 紫荆种子不同部位抑制物生物活性测定 |
3.1.6 紫荆种子不同部位内源抑制物的GC-MS定性鉴定 |
3.1.7 发芽抑制物的半抑制浓度(IC_(50))测定 |
3.1.8 标准曲线制备 |
3.1.9 休眠解除中紫荆种子内源抑制物含量的变化 |
3.1.10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休眠解除过程中紫荆种子发芽率的变化 |
3.2.2 紫荆种子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白菜籽发芽的影响 |
3.2.3 紫荆种子不同部位内源抑制物的GC-MS定性鉴定 |
3.2.4 内源抑制物半抑制浓度(IC_(50)) |
3.2.5 紫荆种子内源抑制物标准品回归方程线性拟合 |
3.2.6 休眠解除过程中紫荆种子内源抑制物含量的动态变化 |
3.3 讨论 |
3.3.1 内源抑制物与紫荆种子休眠的关系 |
3.3.2 紫荆种子中内源抑制物存在的部位 |
3.3.3 紫荆种子中内源抑制物的种类 |
第四章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紫荆种子低温层积处理 |
4.1.3 内源激素的提取 |
4.1.4 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激素含量的变化 |
4.2.2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激素含量比值的变化 |
4.3 讨论 |
4.3.1 ABA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4.3.2 GA含量的变化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4.3.3 IAA与种子休眠解除的关系 |
4.3.4 JA与种子休眠的关系 |
4.3.5 休眠解除过程中各激素含量比值的变化 |
第五章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转录组学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仪器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紫荆种子样品的准备 |
5.2.2 样品总RNA提取 |
5.2.3 样品总RNA检测 |
5.2.4 文库构建 |
5.2.5 文库质控 |
5.2.6 上机测序 |
5.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紫荆种子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
5.3.2 紫荆种子转录组测序 |
5.3.3 Unigene的功能注释 |
5.3.4 Unigene的 GO富集 |
5.3.5 Unigene的 KOG富集 |
5.3.6 Unigene的 KEGG富集 |
5.3.7 SSR分析 |
5.3.8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5.3.9 RNA-seq整体质量评估 |
5.3.10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5.3.11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及筛选 |
5.3.12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5.3.13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5.3.14 差异基因筛选 |
5.4 讨论 |
5.4.1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转录组文库的构建 |
5.4.2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转录组的变化 |
第六章 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蛋白组学分析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2.1 样品准备 |
6.2.2 紫荆种子蛋白组提取和肽段酶解 |
6.2.3 液相串联质谱分析 |
6.2.4 蛋白质鉴定和定量分析 |
6.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6.2.6 转录组与蛋白组学联合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质谱鉴定的基本结果 |
6.3.2 样品中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 |
6.3.3 差异表达蛋白的GO分析 |
6.3.4 差异表达蛋白的KEGG通路注释 |
6.3.5 转录组和蛋白组学的联合分析 |
6.4 讨论 |
6.4.1 Label free蛋白组学鉴定结果 |
6.4.2 休眠和解除休眠紫荆种子间差异表达蛋白的分析 |
6.4.3 休眠和解除休眠紫荆种子转录-蛋白联合分析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本文研究不足及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7)西洋参血清指纹图谱及其抗疲劳谱效关系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动物 |
2 方法 |
2.1 检测条件 |
2.1.1 色谱条件 |
2.1.2 质谱条件 |
2.2 动物实验 |
2.2.1 血清药物化学实验 |
2.2.2 大鼠抗疲劳实验 |
2.2.3 统计学方法 |
2.3 样品处理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血清指纹图谱和主要吸收入血成分鉴定 |
3.2 抗疲劳实验 |
3.3 PLSR分析 |
4 讨论 |
(8)三七、西洋参皂苷的分离提取工艺研究及丰产皂苷Rg1、Rb1的结构修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三七、西洋参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 |
1.1.1 三七及其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1.1.2 西洋参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 |
1.2 三七、西洋参的药理研究概况 |
1.2.1 三七的药理作用研究 |
1.2.2 西洋参的药理作用研究 |
1.3 三七、西洋参皂苷及人参皂苷Rg_1、Rb_1的分离提取工艺概况 |
1.3.1 三七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概况 |
1.3.2 西洋参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概况 |
1.3.3 人参皂苷Rg_1、Rb_1的分离提纯 |
1.4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章 三七、西洋参皂苷的提取及人参皂苷Rb_1、Rg_1的分离纯化 |
2.1 三七总皂苷水提法条件优化 |
2.1.1 提取液的制备 |
2.1.2 D101大孔树脂吸附纯化 |
2.1.3 D941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 |
2.1.4 三七总皂苷提取优化 |
2.2 西洋参总皂苷的提取方法研究 |
2.2.1 提取液的制备 |
2.2.2 D101大孔树脂吸附纯化 |
2.2.3 D941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 |
2.3 LC/MS法测定三七、西洋参皂苷中各单体皂苷的含量 |
2.3.1 试剂与仪器 |
2.3.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3.3 色谱条件 |
2.3.4 单体皂苷的定量(标准曲线方程) |
2.3.5 三七、西洋参皂苷含量的确定 |
2.4 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g_1、Rb_1的分离提取 |
2.4.1 实验方案的确立 |
2.4.2 实验方法 |
2.4.3 TLC检测样品纯度 |
2.4.4 实验结果 |
第三章 人参皂苷Rg_1、Rb_1的结构修饰及活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人参皂苷Rg_1的结构修饰 |
3.2.1 合成路线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人参皂苷Rb_1的结构修饰 |
3.4 实验部分 |
3.4.1 试剂与仪器 |
3.4.2 人参皂苷Rg_1的结构修饰实验 |
3.4.3 人参皂苷Rb_1的结构修饰 |
3.5 人参皂苷Rb_1、Rg_1的结构衍生物的活性检测 |
3.5.1 检测原理与方法 |
3.5.2 测试数据谱图 |
3.5.3 测试结果 |
3.6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展望 |
第五章 部分目标化合物谱图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西洋参固体发酵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西洋参的起源 |
2 化学成分 |
3 药理作用[4] |
4 临床应用 |
5 西洋参固体发酵的研究 |
6 结论 |
(10)西洋参功能成分提取与保健饮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西洋参简介 |
1.1.1 西洋参的成分 |
1.1.2 西洋参功效 |
1.2 多糖 |
1.2.1 多糖的简介 |
1.2.2 多糖的生物活性 |
1.2.3 西洋参多糖的提取 |
1.3 皂苷 |
1.3.1 皂苷的简介 |
1.3.2 皂苷的生物活性 |
1.3.3 皂苷的提取 |
1.4 保健饮料 |
1.4.1 保健饮料的分类 |
1.4.2 功能性保健饮料的发展现状 |
1.4.3 保健饮料的发展前景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西洋参多糖的提取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1 材料 |
2.1.2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西洋参多糖提取方法 |
2.2.2 多糖得率的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液料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2.3.2 提取时间对西洋参多糖得率的影响 |
2.3.3 提取次数对西洋参多糖得率的影响 |
2.3.4 超声波功率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2.3.5 正交试验结果 |
2.3.6 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洋参皂苷提取及工艺优化 |
3.1 序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材料 |
3.2.2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超高压提取工艺方法 |
3.3.2 样品的预处理 |
3.3.3 提取西洋参皂苷的方法 |
3.3.4 测定方法 |
3.3.5 正交试验水平设计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提取溶剂的影响 |
3.4.2 溶剂浓度的影响 |
3.4.3 提取压力的影响 |
3.4.4 溶剂与原料比的影响 |
3.4.5 提取时间的影响 |
3.4.6 超高压处理的正交试验 |
3.4.7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洋参保健饮料的生产工艺 |
4.1 序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1 材料 |
4.2.2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皂苷的提取 |
4.3.2 生产工艺流程图 |
4.3.3 操作要点 |
4.3.4 主原料用量 |
4.3.5 各指标及评分标准 |
4.3.6 正交试验设计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稀释倍数单因素实验 |
4.4.2 蔗糖添加量单因素实验 |
4.4.3 柠檬酸添加量单因素实验 |
4.4.4 正交试验结果 |
4.4.5 验证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西洋参中生理活性物质研究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参、西洋参非药用部位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J]. 李伟,王莹,刘伟.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21(04)
- [2]产β-葡萄糖苷酶的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其在人参皂苷C-K转化中的应用[D]. 吕世鑫. 烟台大学, 2021(12)
- [3]国内外西洋参营养成分及功能因子的研究[D]. 司雨. 吉林大学, 2021(01)
- [4]西洋参对供镁水平的生理响应[D]. 钱佳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5]西洋参多糖的研究进展[J]. 贾琦琦,石韶琦,李宁阳,乔旭光,单成钢. 中国果菜, 2020(10)
- [6]紫荆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分子机理研究[D]. 高云鹏.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西洋参血清指纹图谱及其抗疲劳谱效关系初步观察[J]. 林美妤,刘青萍,廖颖妍,郑霞辉,胡晒平. 中南药学, 2019(07)
- [8]三七、西洋参皂苷的分离提取工艺研究及丰产皂苷Rg1、Rb1的结构修饰[D]. 张廉高. 云南大学, 2017(08)
- [9]西洋参固体发酵工艺的研究[J]. 杨慧萍,魏文灵.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72)
- [10]西洋参功能成分提取与保健饮料的研制[D]. 黄潇. 齐鲁工业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