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带林业研究的带头人:郑海水(论文文献综述)
冯慧芳[1](2019)在《外源性氮磷添加及林分密度对大叶相思叶片分解和土壤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森林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对于树木养分回归土壤、维持林地的生产力至关重要。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 A.Cunn.)是一种速生树种,起源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于20世纪60年代引入我国,已成为我国南方主要的用材树种,通过其根系固氮功能而被广泛用于改良土壤。林分密度影响林地的光照、温度、湿度、凋落物持水量和土壤特性,而这些因子对凋落物的分解有重要影响。目前罕见不同密度林分影响叶片分解的报道。华南地区大气氮(N)沉降随着人类的活动而日趋严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热带亚热带红壤普遍缺磷(P),许多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广泛施用P肥而产生P富集,直接影响了森林凋落物的分解和土壤特性。然而,N沉降影响我国森林凋落物分解的报道多见温带森林,P富集对森林叶片分解的研究较少,尚未见到外源性N和P对不同密度森林绿叶和凋落叶分解影响的报道。本文以4种不同密度(1,667,2,500,4,444和10,000 trees hm-2)的大叶相思人工林的绿叶和凋落叶为研究对象,将绿叶和凋落叶装入网袋后置于4个密度林分的小样方,对小样方内的叶片网袋分别进行施N、P和N+P处理,并保留无添加养分的叶片网袋作为对照,每隔3个月取4种密度林分各种处理的凋落物网袋一次,分别称取凋落物残重以及测定凋落物的N、P和碳(C)含量,研究外源性N和P对绿叶和凋落叶分解速率的影响,并在试验结束时采集施N、P和N+P的土壤进行分析,可以为大叶相思林的养分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林分密度的绿叶和凋落叶分解特征均是初始分解较快,随后分解速率变慢。绿叶比凋落叶分解速度快。绿叶残重与C/N及N/P显着相关,凋落叶残重与C/N及C/P显着相关。(2)绿叶和凋落叶分解速度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显着加快。外源性N和N+P减缓了叶片分解,而外源性P促进了叶片分解。各密度林分残留绿叶的N浓度在前3个月内迅速增加,随后出现波动。凋落叶N浓度在前18个月趋于增加,随后下降。试验期间,残留绿叶的P浓度下降,残留凋落叶的P浓度在前3个月中下降,然后呈上升趋势。(3)各林分密度4个处理的绿叶N和P残留量在试验前3个月急剧减少后逐步下降,而试验期间的凋落叶N残留量逐步下降,P残留量大幅波动。试验12个月后,绿叶和凋落叶的N和P残留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4)施N和N+P均显着降低了土壤的p H值,施P显着提高了土壤p H。施P和N+P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施N显着提高了林分土壤的全N含量,施P后显着降低了林分土壤的全氮含量。施N和N+P处理均显着提高了林地土壤的碱解氮含量,施N显着降低了土壤的速效钾含量。(5)施P显着提高了4个密度林分的土壤微生物的平均孔颜色变化率(AWCD),而施N和N+P则相反。施N显着降低了4个密度林分的土壤微生物Mc Intosh指数、辛普森指数和大多数密度林分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施P显着提高了4个密度林分的土壤微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c Intosh指数和辛普森指数。(6)施N和N+P处理显着降低了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施P和N+P后显着降低了磷酸酶活性,施P显着提高了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显着影响大叶相思叶片的分解,元素化学计量比是凋落物分解率的重要决定因素。
刘丽[2](2018)在《氮磷添加对辣木苗期生长及元素吸收的影响》文中认为辣木(Moringa oleifera)是多年生速生乔木,具有广阔的研究及利用前景,而对辣木施肥管理技术的研究较为薄弱。本研究于2017年5-8月在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生态农场,以辣木(Moringa oleifera)‘PKM I’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设置氮(N0,N1,N2和N3,对应的施N量为0,0.6,1.8和3.6g/盆)、磷(P0,P1,P2和P3,对应的施P量为0,0.1,0.3和0.6 g/盆)各4种添加水平,共16种处理,其中N0P0为对照(CK)。分析了N、P添加对辣木苗期的生长发育、生物量分配、分枝格局、不同器官元素吸收特性和化学计量比、根系形态特征以及土壤pH和养分含量的影响,探讨辣木对N、P的需求特性和对不同施N量和施P量的响应特性,以筛选出最优的N、P施用的方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N0处理下,P3处理的辣木苗高和地径均明显高于P0、P1、P2处理;在P0处理下,N3处理的辣木的苗高和地径都明显低于N0、N1、N2处理;N处理增加了辣木叶、小枝、茎生物量,而P处理对辣木叶、小枝、茎生物量无显着影响;N和P添加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根生物量,且降低了根冠比。在N1、N2和N3处理下,P0处理的纤弱指数(SI)均显着高于其它3种处理,而P3处理的体积指数(BI)显着高于P0处理;在P处理相同下,各种N处理的SI之间无显着差异。(2)N添加可以促进辣木根长的生长,且在N2和N3处理下,P添加对根长度和比根长的增加有正效应;N3P3的辣木根长度和根表面积最大,均显着高于CK。在P处理相同的情况下,不同N处理之间的根体积差异不显着。(3)N、P添加对辣木器官碳(C)含量影响较小;随着N添加量的增加,根、茎、小枝和叶中N含量也逐渐增加;P添加显着促进根、茎、小枝和叶的P含量,且随着P肥施用量的增加,辣木根、茎、小枝和叶P含量也随之增加。单独施N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辣木不同组织的N/P比,单独施P降低了辣木组织的N/P比。(4)在N处理相同下,P添加对土壤pH值无显着影响;在P2处理下,N3处理的土壤pH值显着低于N0、N1、N2处理,且随着N添加量的增加,土壤pH呈下降趋势,表明施N量浓度过高引起土壤酸化;N、P添加对栽培基质有机质含量无显着影响,P添加显着增加土壤全P含量,而N添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全N含量,说明N、P添加能有效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5)通过模糊隶属函数法对辣木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得出,N3P3的平均数最大,即综合评价最好,其次是N2P3,再次是N2P2。这说明N3P3组合配施对辣木生长的促进效应最为明显。
夏祥友[3](2016)在《森林经营对东北林区主要森林类型蓄水保土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针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东北林区森林经营方式发生改变为研究背景,以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实施东北林区的典型森林类型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比研究了大小兴安岭主要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能力;长白山东部山地不同配置落叶松混交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和土壤可蚀性;大兴安岭不同经营措施条件下典型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运用层次分析法优化配置小流域水源涵养林的模式。首先对比分析大小兴安岭典型类型林分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1)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林冠层截留率较小兴安岭的主要森林类型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特别是草类兴安落叶松林表现出较强的林冠截留能力。5种类型灌木林的林冠截留率的平均值变化范围为11.99%~24.86%,其中,以榛子灌丛的林冠截留率最高,接近同区内乔木林的平均水平。(2)小兴安岭各林分枯落物层最大持水能力变化范围为25.66~136.82 t/hm2之间,有效持水能力的变化范围则在17.17~67.00 t/hm2之间,均表现为落叶松人工林最强,依次分别为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红松人工林、蒙古栎天然林、樟子松人工林和水曲柳天然林。大兴安岭各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率的变化范围在578.03%~747.22%之间,其中杜鹃白桦林的最大持水率最高,依次分别为草类落叶松林、杜鹃落叶松林、柞木落叶松林和蒙古栎天然林。(3)小兴安岭6种林分土壤有效持水量变化范围为267.30~438.56 1/hm2,水曲柳天然林土壤有效持水能力最好,大兴安岭不同林分土壤有效持水能力的变化范围仅为340.00~632.15 t/hm2,其中以杜鹃白桦林表现出相对较强的水源涵养功能。(4)对比大、小兴安岭16种乔灌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表明大兴安岭主要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能力最强,具体表现为在林冠层截留和枯落物蓄水能力上占明显优势;小兴安岭主要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主要体现在土壤层最大持水能力上占有优势;灌木林具有较强的水源涵养功能,表现为土壤层有效持水能力占明显优势。其次对帽儿山实验林场落叶松人工混交林的灌草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功能和土壤可蚀性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灌木层现存量变化范围为0.51~0.73t/hm2,草本层现存量变化在0.20~0.62t/hm2之间,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2.31~4.97t/hm2之间,均以落叶松黄菠萝混交林最大。(2)枯落物现存量范围在6.23~9.13t/hm2之间,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最大。4种林分最大持水量大小排序为: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53.50t/hm2)>落叶松黄菠萝混交林(47.82t/hm2)>落叶松纯林(45.02t/hm2)>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36.64t/hm2)。(3)土壤最大持水量范围在2927.74~3454.31t/hm2之间。有效持水量大小依次为:落叶松黄菠萝混交林(282.24t/hm2)>落叶松纯林(275.83t/hm2)>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219.05t/hm2)>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143.01t/hm2)。(4)通过土壤结构二维三系图可以得出,在表层土壤中(0-20cm),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较其他林分类型更加接近理想结构,主要是通过增加固相比例、减小液相比例实现向理想点的趋近。(5)0~10cm土层内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土粒的静水崩解速率最低(2%~4%)。4种林分土壤水稳性指数差异显着(P<0.05),范围在0.85~0.97之间,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最高(0.97),可蚀性最低。(6)0~20cm土壤范围内干筛团聚体以2~5mm粒级团聚体为主,PA0.25均值排序为: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91.64%)>落叶松纯林(91.08%)>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85.10%)>落叶松黄菠萝混交林(80.42%)。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能显着增加土壤水稳团聚体的PAo.25、降低团聚体破坏率(P<0.05)。(7)通过EPIC评价模型对4种林分土壤的可蚀性因子K值进行计算得出,K值范围在0.294~0.337之间,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可蚀性最低。从而总结出该经营条件下,涵养水源潜力最大的是落叶松纯林,持水能力最强的是落叶松黄菠萝混交林;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的可蚀性最低,抗侵蚀能力最强。对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抚育间伐经营措施条件下的白桦天然林、樟子松天然林和落叶松天然林的林分结构、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枯落物层储量及持水能力、土壤层物理性质及涵养水源能力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常规抚育间伐能促进林木胸径和树高的生长,白桦天然林间伐后白桦天然林密度降低50%,林分平均高增加0.4m,平均胸径增加1.5cm,林分蓄积量没有下降。过度间伐的落叶松天然林平均胸径和树高增加明显,林分蓄积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下降。(2)抚育间伐后,白桦天然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及Shannon-Wiener指数都有提高;落叶松天然林多次抚育间伐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及Shannon-Wiener指数明显下降,植物种类也相应减少。(3)抚育间伐对林分内部枯落物层的储量和分布产生影响,间伐后白桦天然林枯落物储量下降20%,樟子松天然林枯落物储量下降13.27%,落叶松天然林二次间伐导致枯落物储量下降明显。(4)林分枯落物组成对枯落物层持水能力贡献力不同,白桦天然林枯落物组成以落叶为主,未分解层白桦落叶最大持水量为枯枝最大持水量的2.58-3.65倍,半分解层为1.27-2.92倍。樟子松天然林和落叶松天然林枯落物组成主要由落叶为主,枯落物持水能力为落叶>树皮>枯枝>球果。(5)抚育间伐后能够对土壤物理性质起到改良的作用,对比间伐前后林分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土壤容重呈下降趋势,非毛管孔隙度增加明显。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小流域水源涵养林植被的空间配置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初步确定该流域水源涵养林植被类型优化配置结构为蒙古栎天然林占24.86%、杜鹃落叶松林占16.30%、柞木落叶松林占44.49、杜鹃白桦林占10.88、草类落叶松林占3.47。优化后试验流域整体水源涵养能力增加了13.56万t,与现状相比相对提高7.0%。数据证明优化调整后达到试验小流域水源涵养林最优空间配置结构。研究的结果不仅可以为东北林区森林经营森林蓄水固土能力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还可以为林业管理部门提供森林经营策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服务。
杜乐山[4](2014)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表型可塑性与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已成为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入侵植物之一。以15个地区采集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同质种植园相结合的实验方法,研究不同地理来源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干旱胁迫以及温度响应模式。结果发现,1)野外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组间方差分量明显高于组内。2)干旱条件下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指标和生物量明显下降,但根冠比的比例却显着提高,说明其通过改变生物量的分配来适应多样的环境;生理指标明显下降,可能是加拿大一枝黄花通过降低光合和其它生理作用,减少水分散失从而保证自身的存活。3)温度响应条件下,高温对相对保守的叶长和叶宽影响不大,显着改变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根冠比;温度对大部分生理指标影响显着,且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表型可塑性最大,可能是加拿大一枝黄花适应温度变化首先在生理指标体现出来。4)干旱胁迫和温度响应条件下,不同地理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和不同器官均表现出不同样式和不同程度的可塑性。5)不同地理来源加拿大一枝黄花干旱胁迫和温度响应模式与其地理距离无关,这可能是因为多点引入和多次引入使得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时间短,尚未形成与当地气候条件一致的适应性。本研究首次以不同地理种源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温度和水分的适应机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入侵生态学的理论体系,而且可以为入侵植物的防治提供基础参考,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
王利宝[5](2013)在《白杨优良无性系与栽培密度互作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4个具代表性的白杨优良无性系(S86、BT17、1316和B331)为材料,在河北威县和山东冠县两个地点采用蛛网式密度试验设计方法,开展白杨优良无性系与栽培密度互作效应研究,从无性系、栽培地点、种植密度以及林分年龄等多个层面,分析种植时间、栽培密度、栽培地点,以及互作效应对白杨无性系生长和产量效益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个白杨优良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和冠幅生长在种植年度间差异显着。S86和BT17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均高于四个无性系的平均值,B331和1316无性系低于平均值。种植年度对树高、胸径和材积影响较大,分别占总效应的69.1%、62.3%和82.5%,对冠幅生长影响较小。BT17和S86无性系生长快于B331和1316,BT17属前期速生型无性系,S86属中后期速生型无性系,而B331和1316生长速度随年度缓慢增大,属匀速型无性系。无性系×年度互作对各生长性状影响极显着,且随年龄增大互作效应愈加明显。S86和BT17树高受互作影响较大,B331和1316在年度间相对较为稳定。无性系×年度互作对性状的影响依次是冠幅>树高>材积>胸径。(2)4个白杨优良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和冠幅生长在两个地点间差异极显着。其中威县试验林的总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和冠幅分别比冠县高2.6m、2.47cm、1.19m和0.0272m3。4个无性系对种植地点差异的反应不同,无性系×种植地点互作对树高、胸径、材积和冠幅影响均极显着,S86和BT17受互作影响要大于B331和1316。在威县表现突出的BT17和S86在冠县没有显示出优势,表明S86和BT17对栽培环境的要求较B331和1316高,其中,BT17对栽培环境更为敏感。(3)4个白杨优良无性系生长对密度的反应存在差异。BT17和1316对密度较为敏感,高密度对生长的抑制作用较S86和B331明显。BT17和1316无性系对密度影响的响应快于B331,B331快于S86。冠幅生长对密度影响的响应早于树高,树高早于胸径和材积,不同性状受密度的影响程度不同,材积受密度的影响>胸径>树高。3a生后密度效应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高密度对四个无性系生长均存在抑制作用。1316在6a内尚未达到数量成熟期;BT17和S86在中高密度下5-6a可达到数量成熟;B331在高、中密度下的数量成熟期分别是4-5a、5-6a。无性系×密度互作对各生长指标影响均极显着,且随年龄增大互作效应愈加明显。无性系×地点×年度互作效应对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影响均不显着。无性系×密度×年度互作效应对树高、胸径生长影响不显着,对单株材积和冠幅生长影响极显着。(4)早期速生型白杨无性系BT17在优良栽培条件下以较高或较低密度种植,其生长、产量优势均比较突出,属短周期和长周期经营皆宜的优良无性系;中后期速生型白杨无性系S86以低于1482株.hm-2的密度种植生长、产量较大,且以1111-1389株.hm-2的密度种植优势最为突出,属短周期和长短期两用型优良无性系;匀速型白杨无性系1316和B331受栽培条件影响较小,是适合低密度种植、长周期经营的优良无性系。(5)蛛网式密度试验设计可节约占地,并可从林分外貌上看出密度作用的效果,实现密度作用的可视化,与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同样能够分析出无性系与栽培环境的互作效应,能有效反应出密度对无性系生长的作用规律,在研究林分密度时是值得被推广的一种密度试验设计方法。
田野[6](2013)在《甘肃省沙拐枣天然群体果实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拐枣是我国常见荒漠树种,在西北地区分布广阔,是西北各省重要的抗旱灌木树种。要对现有天然群体进行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必须首先弄清其种内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为种质资源保存和该树种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资料。根据甘肃省沙拐枣天然群体的资源分布和实地调查结果,在甘肃省分布区内选取了12个天然群体,通过调查数量性状,从形态学水平上对沙拐枣天然群体的果实长,果实宽,果实长宽比和果实千粒重等4个表型性状指标进行了研究,揭示甘肃省沙拐枣天然群体的表型分化程度,变异模式及地理变异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沙拐枣表型性状在群体间都存在极显着差异,在群体内都存在着极显着的差异。(2)沙拐枣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Vst)的变幅为:85.89412%~97.12865%,均值为91.18077%,群体内变异(8.81923%)小于群体间变异(91.18077%)。(3)群体内表型变异系数由大到小的排序为:GZ3>WW1>GZ2>JT1>ZY1>GZ1>ZY3>WW2>ZY2>JT2>JT3>WW3。12个群体的平均变异系数为0.217,表型性状的群体内变异趋势大体是JT1、GZ2、GZ3和WW1群体的群体内变异高于群体总的变异。(4)果实长,果实宽,果实长宽比和果实千粒重4个性状相对极差的排序为:果实长宽比(R′i=54.747)>果实长(R′i=53.937)>果实宽(R′i=43.608)>千粒重(R′i=36.527)。12个群体表型性状相对极差的均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为:ZY3>WW2>GZ3>GZ2>WW3>JT2>WW1>JT1>ZY1>GZ1>ZY2>JT3,这个排序与变异系数的排序不甚吻合,说明沙拐枣群体内变异的规律性较差。(5)4个表型性状间呈极显着相关,果实千粒重是沙拐枣较为关键和重要的表型性状,对表型性状的测定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个性状在沙拐枣早期对果实的选择应用时应视为重要的依据。(6)沙拐枣表型性状与经纬度呈显着负相关,有随着纬度的增加表型性状减小的趋势,随着经度的增加表型性状增大的趋势,得出沙拐枣表型变异呈现出以经纬度变异为主的梯度规律性。(7)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将沙拐枣12个群体划分为四个类群。
刘丹一[7](2013)在《初植密度对中国沙棘克隆生长的影响规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subsp sinensis)是优良的多用途树种,同时具有较强的耐旱(抗旱)能力;中国沙棘又是典型的克隆植物,克隆繁殖能力(俗称“串根萌蘖”)极强,拥有“独木成林”的潜力;因此在“三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用于人工造林。然而,中国沙棘人工林近年来出现了大片早衰或死亡的现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干旱胁迫。一方面,干旱胁迫源于降水稀少;另一方面,在确定初植密度时忽视了沙棘的克隆习性,造林后克隆繁殖会使种群密度和生产力超过“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造成土壤干化或土壤干层,最终威胁种群的稳定性或持久性。针对这一问题,在毛乌素沙地布设初植密度分别为2500株/hm2、4444株/hm2、100002株/hm、40000株/hm2的田间试验,在考虑中国沙棘克隆习性的前提下,分析初植密度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状况,研究初植密度对母株存活、植株生长、克隆繁殖及种群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从生物量投资与分配格局调节角度探讨初植密度作用规律的生态学机制。(1)土壤含水率随着初植密度的增大而下降,初植密度过大将导致土壤水分亏缺,土壤水分亏缺反过来影响母株存活、种群生长、克隆繁殖及种群稳定性。利于中持的适宜初植密度为44442株/hm100002国沙棘生长、繁殖及稳定性维株/hm,相应的土壤含水率为9.0%15.0%。当初植密度达到400002株/hm时土壤含水率降至6%,母株存活、种群生长、克隆繁殖受到明显抑制,种群稳定性下降。(2)母株存活率随着初植密度的增大先升后降,适宜母株存活的最佳初植密度为4444株/hm2;树高生长量随着初植密度的增大具有上升趋势,但不同初植密度之间差异不显着;地径及冠幅生长量与初植密度呈极显着负相关,即随着初植密度的增大而下降。当初植密度大于10000株/hm2时,树冠和地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究其原因,初植密度通过改变生长量增长率、速生期等参数调控生长过程。(3)克隆器官分枝强度、延伸能力及克隆繁殖能力(子株数量)与初植密度呈现二次抛物线关系,即这些克隆参数随着初植密度的增大先升后降。而且,克隆器官分枝强度、延伸能力、克隆繁殖能力之间具有协同效应,即存在彼长此长的现象。克隆器官分枝强度、延伸能力及克隆繁殖能力达到最大时,初植密度在15000株/hm220000株/hm2之间。(4)上述事实说明,利于种群生长、克隆繁殖的最适初植密度并不相同。在初植密度一定的情况下,种群通过生物量投资与分配格局调节在生长与繁殖之间做出权衡。其中,地上生物量分配随着初植密度的增大而下降,地径、冠幅生长量随之减小,这样有利于种群稳定性或持久性的维持;地下生物量分配随着初植密度的增大而上升,这样利于种群在初植密度较大的情况下获取更多的地下资源。但在地下生物量的再分配中,水平根的生物量分配随着初植密度的增大先升后降,故克隆繁殖能力在中等初植密度(15000株/hm220000株/hm2)时达到最大值。(5)生物量投资与分配调节不仅影响种群的生长与繁殖行为,其结果最终影响种群的稳定性或持久性。在初植密度4444株/hm2、100002株/hm时,个体生长级分布接近正态分布;随着密度的增大或减小,个体生长级分布逐步向两侧偏斜。同时,随着初植密度的增大,个体逐步向“细而高”的形态过渡。(6)种群生物量投资与分配调节通过影响种群和个体行为,最终影响种群(林分)生产力和郁闭成林速度。研究结果表明:种群及其存活构件(干、枝、叶、垂直根)生物量随着初植密度的增大呈双曲变化即先上升后趋于极值,这个变化规律符合产量恒值法则;死亡构件(枯枝)生物量随着初植密度的增大呈直线上升,即种群自疏强度随着初植密度的增大而上升。尽管如此,随着初植密度的增大,郁闭成林的速度随之提高。
高柱[8](2012)在《木棉产业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木棉纤维是天然纤维中最细、最轻、最保暖的材料,具有光洁、抗菌、轻柔等优良特性,已能进行2~40S气流纺、40~80S混纺纱线,满足中高端纺织产品需求。木棉科攀枝花、长果木棉、吉贝纤维产量高,在干热河谷地区生长表现良好,进行人工种植对恢复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整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对棉纺原材料的有益补充。我国对木棉栽培技术仅限于简单的引种和绿化种植,尚无规模化种植的先例,无集约化栽培技术可依。开展木棉栽培技术研究,可为木棉纤维人工林丰产规范栽培奠定理论基础,为干热河谷人工林营造技术提供技术借鉴。采用种子或枝条保存法对西南地区木棉分布区种质资源进行系统收集,将收集到的25个吉贝单株和34个攀枝花居群种子,在冷墩基地进行场圃发芽实验,将筛选出的优良单株采用无性繁殖技术扩繁,营造木棉人工林56hm2,开展了造林技术研究、密度试验及林分施肥实验,并连续3年进行了调查及测定工作。主要研究结果有:1.种质资源调查及变异:按照果实/种子性状聚类,吉贝分为4个区,攀枝花分为8个区,攀枝花在西南地区分布较吉贝纬度往北宽近2°、经度往西宽近1°。西双版纳州果实成熟最早,楚雄市、大理市、丽江市成熟最晚。果实长度可作为高产纤维品种选育指标,纤维产量西南方高于东北方,PBH1、BZX2、BBH1纤维产量最高。种子变异系数为10.45%~28.85%,不同居群种子存在丰富的变异,西南地区东北方种子较西南方圆而轻。不同居群种子发芽性状变异系数为53.20%~93.32%,种子越大,发芽率越高,出苗越整齐,种子重量对发芽率影响不显着,但比重越大苗期保存率越高。2.光合生理:木棉属典型阳性植物,吉贝光合能力强于攀枝花;叶片净光合速率受环境因子影响,空气相对湿度相关系数最高,但环境因子综合影响才显着。木棉存在午休现象,且不同午休时间影响的因素不同。3.无性繁殖:吉贝插穗生根可分为愈伤组织形成期(0-7d)、不定根形成期(7-14d)和不定根伸长期(14d以后)等3个阶段。激素种类和浓度、母树树龄、插穗长度、粗度、枝段部位是吉贝扦插生根的主要影响因子,切口、叶片数、海拔对生根的影响不显着。吉贝扦插以1.5~2.5cm粗1a生枝条为穗条,在中上部枝段截取20~30cm,采用150mg·L-1ABT1浸泡1h,生根率可达80%以上。试验较好生根基质配比为珍珠岩:泥炭=1:1、珍珠岩:泥炭:河沙=1:1:1、珍珠岩及河沙。SOD、POD、CAT酶是扦插过程中重要保护酶,起到有效清除自由基而降低逆境氧化胁迫作用。IAAO、PPO酶是扦插生根过程中重要关联酶,起到促进生根作用。通过嫁接木棉可当年开花,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影响不显着,绑扎技术是成活的关键因子之一。夏季嫁接成活率最高,秋季嫁接成活率最低,花枝对嫁接成活率影响不显着。吉贝嫁接成活率最高,且嫁接苗生长最快,不同木棉种间亲和性较高,可以互相作为砧木。4.栽培技术:苗期第3次施肥以后肥效差异明显,施肥苗高、地茎、干物质含量是对照的3.67、5.94和2.27倍,且叶片叶绿素CCI值、PSⅡ光能转化效率、气孔导度升高,以0.5g·-1株尿素+1.0g·-1-1株过磷酸钙+0.5g·株氯化钾和0.5g·-1株尿素+2.0g·-1株过磷酸钙+1.0g·-1株氯化钾组合肥效最好。造林成活率随保水剂用量(0~60g)增加呈“升高-下降”趋势,基肥使造林成活率下降6.92%,吉贝在干热河谷造林保水剂以20~40g、基肥以不施为宜。N肥对地茎和冠幅生长较好,P肥对树高生长较好,分枝数第1a K肥、第2a P肥好,1~2a生林可采用100g·-1株N+100g·-1株P+100g·-1株K或200g·-1株N+100g·-1株P+150g·-1株K肥料组合以及复合肥400g·-1株、尿素300g·-1株单施。攀枝花树高生长有2个高峰,地茎仅1个高峰;吉贝树高呈单峰曲线,地茎呈一直上升趋势;3a生林叶面积指数是2a生林的3.26倍,3a生林较2a生稳定。栽培密度与树高呈负相关,与地茎呈正相关,1~6a树高生长拟合方程为y=0.586x1.763、地茎为y=0.998x1.649。吉贝生长较快单株有PBH1、BBH1和LSH1。综上认为:木棉居群种子存在丰富变异,且变异与地理环境有关,但变异趋势不随地理连续或就近分布;适宜的激素种类和浓度、插条质量及扦插基质可实现优质扦插苗工厂化繁育;不同木棉种间具有较好亲和性,通过嫁接可以当年开花;选择合适的种源、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和密度,结合施肥技术及光合调控技术,可实现木棉纤维人工丰产栽培。
郑宇[9](2012)在《西洋杜鹃良种选育与园林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西洋杜鹃以其高度观赏性和商品性,已成为全国杜鹃园艺品种中品质最好、连续花期最长、杜鹃销售市场最大的品种之一。但西洋杜鹃生产及应用上目前存在栽培品种鉴别困难,仅依据形态特征的分类争议较大;耐热性差,夏季高温成为限制其在我国城市推广应用的关键因子;缺乏已知的外源抗热物质对西洋杜鹃耐热性诱导的研究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以目前在园林应用中常见的西洋杜鹃品种(系)为对象,在ISSR分子标记技术、高温胁迫对形态和耐热生化指标以及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CaCl2和水杨酸(SA)的耐热性诱导及西洋杜鹃园林应用现况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对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筛选和优化,确立了可用于西洋杜鹃ISSR分析的适宜扩增条件:20 μLPCR 反应体积中,含10ng 模板 DNA,0.25mmol·L-1dNTPs,2.0mmol·L-1Mg2+1.0UTaq DNA聚合酶,0.4μmo·L-1引物。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 94℃变性45 s,54.4 ℃退火45 s, 72 ℃延伸1.5 min,共40个循环后,72 ℃延伸7 min,4 ℃保存。利用该体系对11个西洋杜鹃品种(系)扩增结果表明,该体系可靠性好,得到的西洋杜鹃ISSR多态性带型占70%,且这些带型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2、采用ISSR标记对11个西洋杜鹃栽培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研究。用13条引物共扩增出12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06个。应用POP-GENE3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11个品种(系)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564个、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207, 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值为0.4742,多态性位点(PPB)百分率为85.48%,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利用6个标记所产生的8个多态位点绘制了这11个栽培品种(系)计算机化的ISSR指纹图谱,对这11个栽培品种(系)进行了区分,试验证实,ISSR标记用于西洋杜鹃品种鉴定确实可行。3、高温对“铁红”、“粉红”、“梅红”和“普红”四个西洋杜鹃品种(系)进行胁迫研究发现,形态指标上,两种温度胁迫4天均对供试植株造成严重伤害,但不同处理温度之间、不同品种(系)之间生长形态变化存在一定差异。43℃胁迫对植株造成的伤害的速度和程度要明显大于38℃;且38℃下“铁红”、“普红”、“梅红”有少量植株恢复生长,43℃条件下则无植株恢复生长。4、高温胁迫下“铁红”、“粉红”、“梅红”和“普红”四个西洋杜鹃品种(系)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氧自由基、叶绿素含量等耐热生化指标变化明显。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氧自由基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胁迫温度升高而增加;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相反;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在胁迫4天后与初始值相比并未出现显着差异,不适合应用于西洋杜鹃的耐热品种筛选;SOD活性是否能够作为良好的耐热性指标,取决于适合的胁迫温度。相对电导率、MDA、氧自由基及可溶性蛋白等指标均能较好地反应高温下西洋杜鹃耐热性变化。但不同品种(系)对某一具体指标的耐热性反应并不一定相同,同一品种(系)对不同指标的反应也不同。因此,用单一指标难以准确地反映各品种(系)耐热性的强弱。5、对7个单项指标的耐热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MDA和电导率三项指标的贡献率分别为61.6%、23. 2%和12. 1%,这3个指标的累积贡献率达96.8%,其余指标可忽略不计。以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热性综合评价结果,四个供试品种(系)耐热性由大到小为:“铁红” > “普红” > “梅红” > “粉红”,该结果与高温胁迫下形态指标观测结果较为一致。6、38℃和43℃胁迫下,“铁红”、“粉红”、“梅红”和“普红”四个品种(系)光合效率都降低,说明高温加重了光合作用光抑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胁迫温度升高和胁迫时间延长而呈加重趋势,这种随胁迫强度而抑制加强的现象在随后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检测也同样得到证实。气孔导度(C)随处理时间延长均显着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intCO2)随处理时间延长均显着升高;蒸腾速率E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则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以上结果说明,两种温度胁迫处理下,非气孔因素是导致西洋杜鹃叶片光合作用降低的主要因素。7、高温逆境同时对西洋杜鹃叶片的光合电子传递过程和光化学能转化的能力造成影响,胁迫条件下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 Ⅱ均显着降低。恢复实验中38℃组仅有少量植株存活,而43℃组无一存活,表明在38℃和43℃胁迫条件下所产生的光抑制,已导致PSⅡ结构在短期内受到了不可恢复的伤害或非可逆性失活。高温也使光化学猝灭qP及非光化学猝灭NPQ显着降低。该结果可能说明过高的温度导致PS Ⅱ反应中心的失活及PQ库相对水平的迅速降低,并最终使叶片失去耗散过剩激发能的能力,这种自保护适应能力的丧失,与西洋杜鹃不耐高温的生物学特性是一致的。8、500mg·L-1、1OOOmg·L-1、1000mg·L-1 及 2000mg·L-1 的 CaCl2溶液对高温胁迫下“普红”和“梅红”两个西洋杜鹃品种(系)的可溶性蛋白、MDA和电导率等三项耐热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1000mg·L-1对供试植株耐热性改善最佳。9、除了 200mg·L-1 组对“梅红”以外,50mg·L-1,100mg·L-1,150mg·L-1 的 SA 溶液对高温胁迫下“普红”和“梅红”两个西洋杜鹃品种(系)的可溶性蛋白、MDA和电导率等三项耐热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以50 mg·L-1为最佳浓度,浓度高于50 mgT1-则缓解作用减小。10、对广州、杭州、香港、漳平及福州等地的实地调查表明,西洋杜鹃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模式已从最初的盆栽发展为盆花、盆景、展览、露地栽植、营建专类杜鹃园等模式,其配置水平也日趋体现多样性和生态性。
王传华[10](2010)在《鄂东南马尾松林枫香林更替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产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和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林是本地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对于当地的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为干扰持续存在甚至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的经营管理是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而研究森林的演替趋势,分析重要生态因素对森林演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马尾松林、枫香林的群落结构及幼苗更新,用“空间代时间”法构建的枫香伐桩序列研究了枫香萌芽更新的规律;在室内采用控制实验,研究了5个主要乔木树种幼苗对光与氮变化的存活、形态、生理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响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马尾松林和枫香林的动态,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该地区的马尾松林中枫香为一个增长种群,马尾松种群为一个衰退种群;而枫香林中的枫香种群不能实现持续的实生更新。马尾松林的马尾松是一个年龄为25-30年的同生群,而枫香则为一个增长种群;马尾松和枫香呈“J”型加速增长;化香和合欢幼苗的高生长速率分别在大级别幼苗出现拐点。(2)枫香的萌芽更新对于枫香种群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地区的枫香种群由实生更新和萌芽更新的植株共同组成,枫香伐桩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其萌芽能够“强自疏”并最终形成1—2杆的萌代主、萌条生长速度远高于实生幼苗的特点,使枫香种群具有较强的萌芽更新能力。(3)枫香种子的非休眠特性、冬季低温及林下弱光环境是影响枫香实生更新的限制因子。马尾松林和枫香林下的凋落物和其它环境因子不影响枫香种子的存活和萌发。(4)N对5个主要树种的存活、生长及形态生理均没有显着影响,光对树种的存活、生长、形态及生理特征有显着影响;5个树种间的耐荫性具有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短柄袍(Quercus serrata var. brevipetiolata)>枫香>马尾松>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的位序。5个树种幼苗相对生长速率RGR (Relative growth rate)在各光强下的位序没有变化,因此不支持“RGR位序变化是群落物种共存机制之一”的假说;5个树种形态对光强的适应不符合“碳捕获速率最大化”假说,耐荫性较强的树种采用低光合低呼吸的策略实现弱光下的碳平衡,暗呼吸速率Rd-mass[Dark respiration rate (mass base)]可以较好地反映植物弱光下碳平衡的能力;植株非结构性碳NSC(Non-structural carbonhydrate)的浓度与物种存活正相关。
二、热带林业研究的带头人:郑海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带林业研究的带头人:郑海水(论文提纲范文)
(1)外源性氮磷添加及林分密度对大叶相思叶片分解和土壤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凋落物分解的研究进展 |
1.2 凋落物分解的过程 |
1.3 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 |
1.3.1 气候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 |
1.3.2 凋落物质量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
1.3.3 土壤生物对凋落物分解的作用 |
1.3.4 土壤理化性质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
1.3.5 外源性N和P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
1.3.6 绿叶分解 |
1.3.7 外源性N和P对土壤的影响 |
1.3.8 大叶相思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林分 |
2.3 试验材料 |
2.4 试验样品采集 |
2.5 林冠开度调查 |
2.6 叶片元素测定 |
2.7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
2.8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分析 |
2.9 土壤酶的测定 |
2.10 数据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林分密度对大叶相思叶片分解的影响 |
3.1.1 叶片残重 |
3.1.2 养分浓度 |
3.1.3 叶片分解和元素化学计量 |
3.1.4 小结 |
3.2 叶片质量与分解 |
3.2.1 叶片残重 |
3.2.2 养分浓度 |
3.2.3 养分残留量 |
3.2.4 小结 |
3.3 外源性N和P对叶片分解的影响 |
3.3.1 叶片残重 |
3.3.2 叶片N和P浓度 |
3.3.3 叶片的N和P残留量 |
3.3.4 叶片的N和P化学计量 |
3.3.5 小结 |
3.4 外源性N和P对土壤的影响 |
3.4.1 外源性N和P对森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4.1.1 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3.4.1.2 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3.4.1.3 对土壤全N的影响 |
3.4.1.4 对土壤全P的影响 |
3.4.1.5 对土壤全K的影响 |
3.4.1.6 对土壤碱解N的影响 |
3.4.1.7 对土壤有效P的影响 |
3.4.1.8 对土壤速效K的影响 |
3.4.2 外源性N和P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3.4.2.1 土壤微生物培养ECOBIOLOG板 AWCD值的变化 |
3.4.2.2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3.4.3 外源性N和P对森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4.3.1 土壤脲酶活性 |
3.4.3.2 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 |
3.4.3.3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
3.4.4 小结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密度对绿叶和凋落叶分解的影响 |
4.1.2 绿叶和凋落叶分解比较 |
4.1.3 叶元素的化学计量 |
4.1.4 凋落物分解模式 |
4.1.5 外源性N和P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
4.1.6 外源性N和P对土壤的影响 |
4.1.6.1 外源性氮磷对森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1.6.2 外源性氮磷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4.1.6.3 外源性氮磷对森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2 结论 |
4.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氮磷添加对辣木苗期生长及元素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氮磷添加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氮磷添加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氮磷添加的研究现状 |
1.3 辣木研究概况 |
1.3.1 辣木的研究进展 |
1.3.1.1 辣木的品种选育、营养和药用价值及开发利用研究 |
1.3.1.2 辣木的施肥效应研究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指标测定 |
2.4.1 苗高、地径和分枝格局的测定 |
2.4.2 生物量和根系形态的测定 |
2.4.3 植物不同器官元素含量的测定 |
2.4.4 土壤pH和养分含量的测定 |
2.5 综合指标计算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氮磷添加对辣木生长的影响 |
3.1.1 对苗高的影响 |
3.1.2 对地径的影响 |
3.1.3 综合形态指标分析 |
3.1.4 对分枝格局的影响 |
3.1.4.1 分枝率 |
3.1.4.2 分枝长度 |
3.2 氮磷添加对辣木生物量的影响 |
3.2.1 叶生物量 |
3.2.2 小枝生物量 |
3.2.3 茎生物量 |
3.2.4 根生物量 |
3.2.5 生物量分布 |
3.2.6 根冠比 |
3.3 氮磷添加对辣木根系形态的影响 |
3.3.1 根系长度 |
3.3.2 根表面积 |
3.3.3 根体积 |
3.3.4 比根长 |
3.3.5 比表面积 |
3.4 氮磷添加对不同器官元素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3.4.1 对叶元素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3.4.2 对小枝元素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3.4.3 对茎元素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3.4.4 对根元素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3.5 氮磷添加对土壤pH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
3.5.1 对土壤pH的影响 |
3.5.2 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5.3 氮磷添加下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
3.6 氮磷添加对辣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结果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氮磷添加对辣木生长和生物量分布的影响 |
4.1.2 氮磷添加对辣木根系形态的影响 |
4.1.3 氮磷添加对元素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4.1.4 氮磷添加对土壤pH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森林经营对东北林区主要森林类型蓄水保土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森林经营的研究 |
1.2.2 森林蓄水保土功能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地区概况 |
2.1 大兴安岭试验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土壤 |
2.1.4 气候 |
2.1.5 水文、水系 |
2.1.6 植物区系地理特征 |
2.1.7 群落结构特征 |
2.2 小兴安岭试验区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质地貌 |
2.2.3 土壤 |
2.2.4 水文特征 |
2.2.5 气候 |
2.2.6 植被特征 |
2.3 长白山东部山地试验区概况 |
2.3.1 地理位置 |
2.3.2 地貌特征 |
2.3.3 气候条件 |
2.3.4 土壤 |
2.3.5 植被特点 |
3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3.1 试验设计与技术路线 |
3.1.1 试验设计 |
3.1.2 技术路线 |
3.2 研究方法 |
3.2.1 植物多样性指标 |
3.2.2 林冠截留特征研究 |
3.2.3 灌木层持水能力测定 |
3.2.4 枯落物层持水能力研究 |
3.2.5 土壤层静态持水能力研究 |
3.2.6 土壤可蚀性测定 |
3.2.7 层次分析法 |
4 大小兴安岭主要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对比研究 |
4.1 试验地林分特征 |
4.2 林冠截留能力的对比研究 |
4.2.1 小兴安岭主要林分类型林冠层截留特征的差异 |
4.2.2 大兴安岭主要林分类型林冠层截留特征的差异 |
4.2.3 小兴安岭主要灌木林林冠层截留特征的差异 |
4.3 枯落物层持水能力的对比研究 |
4.3.1 小兴安岭主要林分类型枯落物持水能力比较 |
4.3.2 大兴安岭主要林分类型枯落物持水能力比较 |
4.3.3 小兴安岭主要灌木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比较 |
4.4 土壤层静态持水能力对比研究 |
4.4.1 小兴安岭主要林分土壤静态持水能力比较 |
4.4.2 大兴安岭主要林分土壤静态持水能力比较 |
4.4.3 小兴安岭主要灌木林土壤静态持水能力比较 |
4.5 林分水源涵养能力综合比较 |
4.6 小结 |
5 落叶松人工混交林配置对蓄水保土功能的影响 |
5.1 研究样地基本特征 |
5.2 林下植被持水能力的变化 |
5.3 枯落物水文特征 |
5.3.1 枯落物储量 |
5.3.2 枯落物持水能力和持水特性 |
5.3.3 枯落物持水过程 |
5.3.4 枯落物吸水速率 |
5.4 土壤物理性质及持水能力的变化 |
5.4.1 土壤容重 |
5.4.2 土壤孔隙度 |
5.4.3 土壤持水性能 |
5.5 林分综合持水能力的对比 |
5.6 土壤结构与可蚀性的变化 |
5.6.1 土壤三相 |
5.6.2 土壤粒级团聚体组成特征及变化 |
5.6.3 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垂直分布特征 |
5.6.4 土粒静水崩解过程及水稳性指数变化 |
5.6.5 土壤机械组成及可蚀性K值 |
5.7 小结 |
6 森林经营对大兴安岭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
6.1 样地基本特征 |
6.2 林分结构特征的变化 |
6.2.1 直径分布特征 |
6.2.2 树高分布特征 |
6.2.3 林分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
6.3 林分枯落物层持水能力的变化 |
6.3.1 林分枯落物储量特征 |
6.3.2 林分枯落物持水特征 |
6.4 土壤层持水能力的变化 |
6.5 小结 |
7 小流域水源涵养林优化配置研究 |
7.1 试验流域基本特征 |
7.2 小流域水源涵养林优化配置 |
7.2.1 层次分析结构模型的建立 |
7.2.2 判断矩阵的构建与检验 |
7.2.3 水源涵养林优化空间配置比例的确定 |
7.2.4 水源涵养功能优化效果 |
7.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表 |
(4)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表型可塑性与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生物入侵 |
1.2. 有关生物入侵的机制假说 |
1.3. 表型可塑性研究进展 |
1.3.1. 表型可塑性的定义 |
1.3.2. 外来入侵种表型可塑性的研究现状 |
1.3.3. 表型可塑性研究方法 |
1.3.4. 表型可塑性的适应性进化 |
1.4.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不同地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表型特征与环境相关性 |
2.1. 引言 |
2.2. 研究地概况 |
2.2.1. 调查样地的选择及伴生群落 |
2.2.2. 研究地的气候概况 |
2.3. 材料和方法 |
2.3.1. 样地及材料选取 |
2.3.2. 指标测定 |
2.3.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 |
2.4.1. 表型特征分析 |
2.4.2. 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2.4.3. 表型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2.4.4. 种群的表型变异与表型分化 |
2.5. 讨论 |
3. 不同地理来源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同质园实验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选取 |
3.2.2. 实验设计 |
3.2.3. 指标测定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形态特征 |
3.3.2. 生理特征 |
3.3.3. 生物量特征 |
3.3.4. 繁殖特征 |
3.4. 小结 |
4. 不同地理来源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干旱胁迫响应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选取 |
4.2.2. 实验设计 |
4.2.3. 指标测定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不同水分条件下的表型特征 |
4.3.2. 表型可塑性分析 |
4.3.3. 基于表型可塑性的聚类分析 |
4.4. 讨论 |
4.4.1. 表型特征的干旱胁迫响应 |
4.4.2. 适应干旱胁迫的表型可塑性机制 |
4.4.3. 表型可塑性与地理来源的关系 |
5. 不同地理来源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温度响应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选取 |
5.2.2. 实验设计 |
5.2.3. 指标测定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不同温度下的表型特征 |
5.3.2. 不同温度下表型特征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
5.3.3. 基于表型特征的聚类分析 |
5.3.4. 表型可塑性分析 |
5.3.5. 基于表型可塑性的主成分分析 |
5.3.6. 表型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
5.4. 讨论 |
5.4.1. 加拿大一枝黄花表型特征的温度响应 |
5.4.2. 加拿大一枝黄花适应温度的表型可塑性反应 |
5.4.3. 表型可塑性与纬度及地理来源的关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白杨优良无性系与栽培密度互作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遗传型与栽培环境互作效应研究进展 |
1.1. 林木遗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研究 |
1.1.1. 林木遗传型与地点互作效应研究 |
1.1.2. 林木遗传型与栽培措施互作效应研究 |
1.1.3. 杨树遗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研究 |
1.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内容 |
1.2.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2. 研究内容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地概况 |
2.2.1. 河北威县毛白杨良种繁育基地自然概况 |
2.2.2. 山东冠县苗圃基地自然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2.3.1. 试验设计 |
2.3.2. 试验林的建立及管理 |
2.3.3. 试验方法及测定指标 |
3. 白杨优良无性系年生长特性研究 |
3.1. 四个白杨优良无性系径阶分布特征 |
3.1.1. 四个白杨优良无性系胸径生长量分析 |
3.1.2. 四个白杨优良无性系树高生长量分析 |
3.1.3. 四个白杨优良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量分析 |
3.1.4. 四个白杨优良无性系冠幅生长量分析 |
3.2. 无性系效应、年龄效应及其交互效应分析 |
3.4. 讨论 |
4. 白杨优良无性系×种植地点互作效应研究 |
4.1. 地点间四个白杨优良无性系生长性状比较 |
4.2. 白杨优良无性系×地点互作效应分析 |
4.2.1. 无性系×地点互作对树高生长的影响 |
4.2.2. 无性系×地点互作对胸径生长的影响 |
4.2.3. 无性系×地点互作对单株材积、冠幅生长的影响 |
4.3. 白杨优良无性系×地点×年度互作效应分析 |
4.4. 白杨优良无性系稳定性评价 |
4.5. 讨论 |
5. 白杨优良无性系×栽培密度互作效应研究 |
5.1. 栽培密度对白杨优良无性系生长的影响 |
5.1.1. 密度对白杨优良无性系林木径阶分布的影响 |
5.1.2. 密度对白杨优良无性系林分数量成熟期的影响 |
5.1.3. 密度对白杨优良无性系遗传参数的影响 |
5.1.4. 白杨优良无性系生长与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
5.2. 白杨优良无性系×栽培密度互作对生长的影响 |
5.2.1. 栽培密度对白杨优良无性系树高生长的影响 |
5.2.2. 栽培密度对白杨优良无性系胸径生长的影响 |
5.2.3. 栽培密度对白杨优良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 |
5.2.4. 栽培密度对白杨优良无性系冠幅生长的影响 |
5.3. 白杨优良无性系×密度×地点互作效应分析 |
5.4. 白杨优良无性系×密度×年度互作效应分析 |
5.5. 密度、无性系及其互作对生长指标作用力的分析 |
5.6. 四个白杨优良无性系对高、低密度的响应分析 |
5.6.1. 四个白杨优良无性系胸径生长对密度的响应 |
5.6.2. 四个白杨优良无性系树高生长对密度的响应 |
5.7. 白杨优良无性系和栽培密度的合理配置 |
5.8. 讨论 |
6. 蛛网式密度试验设计方法的评价 |
6.1. 两种试验设计对分析交互效应的有效性比较 |
6.2. 栽培密度与试验设计互作效应分析 |
6.3. 白杨优良无性系对不同密度试验设计的响应分析 |
6.4. 两种试验设计对林木生长过程影响的评价 |
6.4.1. 白杨优良无性系生长与密度拟合方程的建立 |
6.4.2. 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对拟合方程的检验 |
6.5. 蛛网式密度试验林生长可视化研究 |
6.6. 讨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甘肃省沙拐枣天然群体果实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目录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遗传多样性 |
2.1.1 遗传多样性的涵义 |
2.1.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
2.1.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历史 |
2.1.4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2.2 林木形态学水平上的遗传变异 |
2.2.1 林木的变异 |
2.2.2 林木种内的形态变异 |
2.3 河西走廊概况 |
2.4 沙拐枣属植物表型多样性研究进展与问题 |
2.4.1 沙拐枣生物学特征 |
2.4.2 种子(果实)形态结构研究 |
2.4.3 沙拐枣属植物表型多样性研究进展 |
2.4.4 有关沙拐枣研究存在的问题 |
2.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6 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2.6.1 研究主要内容 |
2.6.2 技术路线 |
3 材料与方法 |
3.1 采样群体的确立及采样地的自然条件 |
3.2 实验材料的采集 |
3.3 表型性状调查与测定方法 |
3.3.1 表型性状调查 |
3.3.2 表型性状的测定方法 |
3.3.3 统计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沙拐枣群体间表型变异特征 |
4.2 沙拐枣天然群体间的表型分化及各形态特征变异来源 |
4.3 沙拐枣群体内果实变异特征 |
4.4 沙拐枣群体内果实性状的相对极差 |
4.5 沙拐枣果实表型性状间和采集点的地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 |
4.6 沙拐枣天然群体果实性状聚类分析 |
4.7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沙拐枣表型变异极其丰富 |
5.2 沙拐枣天然群体的表型变异以群体间的变异为主 |
5.3 沙拐枣较为关键和重要的表型性状 |
5.4 沙拐枣表型变异呈现出以经纬度变异为主的梯度规律性 |
5.5 沙拐枣 12 个天然群体可以划分为四个类群 |
5.6 影响沙拐枣表型变异的因子探讨 |
5.7 沙拐枣遗传改良前景 |
5.8 研究存在缺陷及下一步要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7)初植密度对中国沙棘克隆生长的影响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中国沙棘研究综述 |
1.2.1 中国沙棘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
1.2.2 沙棘的克隆生长及其生态学意义 |
1.2.3 沙棘克隆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1.2.4 沙棘初植密度的研究 |
1.3 初植密度研究综述 |
1.3.1 初植密度对林木存活及生长的影响 |
1.3.2 初植密度对生物量及生产力的影响 |
1.3.3 初植密度对种群基本特征的影响 |
1.3.4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对初植密度的制约作用 |
1.4 目的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试验设计及田间布设 |
3.2.1 试验设计 |
3.2.2 田间布设 |
3.3 调查测定 |
3.3.1 土壤含水率测定 |
3.3.2 生长测定 |
3.3.3 克隆参数测定 |
3.3.4 生物量测定 |
3.4 数据分析 |
3.4.1 数据筛选 |
3.4.2 生长过程拟合 |
3.4.3 中国沙棘地径(树高、冠幅)优劣势划分 |
3.4.4 地径(树高、冠幅)大小级划分和偏度、峰度值及变动系数的计算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初植密度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4.2 初植密度对存活及生长的影响 |
4.2.1 初植密度对母株存活及种群密度的影响 |
4.2.2 初植密度对中国沙棘生长量的影响 |
4.2.3 初植密度对生产力的影响 |
4.2.4 初植密度对中国沙棘生长过程的影响 |
4.3 初植密度对克隆繁殖能力的影响 |
4.3.1 初植密度对克隆器官生长的影响 |
4.3.2 初植密度对子株数量的影响 |
4.3.3 克隆器官生长与子株数量的关系 |
4.4 初植密度对生物量投资及分配格局的影响 |
4.4.1 初植密度对个体生物量投资格局的影响 |
4.4.2 初植密度对种群生物量投资的影响 |
4.4.3 初植密度对种群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 |
4.5 生物量投资及分配格局与生长及繁殖的关系 |
4.5.1 生物量投资与生长及繁殖的关系 |
4.5.2 生物量分配与生长及繁殖的关系 |
4.6 初植密度对种群结构特征的影响 |
4.6.1 初植密度对种群郁闭过程的影响 |
4.6.2 初植密度对种群数量结构的影响 |
4.6.3 初植密度对高径比、冠高比、冠径比的影响 |
4.6.4 初植密度对种群分化现象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木棉产业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种质资源调查及种子表型变异研究进展 |
1.2.1 木棉主要分布及生长习性 |
1.2.2 种子地理变异 |
1.3 扦插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
1.3.1 不定根的发生 |
1.3.2 扦插生根影响因素 |
1.3.3 扦插基质与生根 |
1.3.4 扦插生根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 |
1.4 嫁接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
1.4.1 嫁接方法及对生长的影响 |
1.4.2 砧穗组合筛选 |
1.5 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5.1 施肥技术 |
1.5.2 叶片光合生理研究 |
1.5.3 种植技术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木棉种质资源调查及表型变异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调查及测定 |
2.1.3 统计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木棉资源分布 |
2.2.2 地理单株果实性状变异 |
2.2.3 不同居群种子性状变异 |
2.2.4 种子萌发特性 |
2.2.5 木棉特征分布区区划 |
2.3 讨论 |
2.3.1 木棉地理分布特性 |
2.3.2 木棉种子形态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
2.3.3 种子性状特征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相关性 |
2.3.4 性状特征与区划 |
3 光合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Ⅰ概况 |
3.1.2 材料 |
3.1.3 方法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木棉叶片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 |
3.2.2 生态因子日变化 |
3.2.3 环境因子与净光合速率相关性 |
3.2.4 光合生理因子日变化 |
3.2.5 光合效率日变化 |
3.3 讨论 |
3.3.1 木棉光合能力差异 |
3.3.2 光合午休及其环境影响 |
3.3.3 木棉高温下的适应机制 |
4 木棉无性繁殖技术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Ⅱ概况 |
4.1.2 材料 |
4.1.3 扦插试验方法 |
4.1.4 嫁接试验方法 |
4.1.5 统计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不同因子对插穗生根的影响 |
4.2.2 插穗生根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 |
4.2.3 嫁接繁殖 |
4.3 讨论 |
4.3.1 木棉插穗生根阶段区划 |
4.3.2 木棉插穗生根的影响因子 |
4.3.3 插穗生根保护机制及酶活变化 |
4.3.4 影响嫁接繁殖成活的因子 |
4.3.5 木棉嫁接砧穗选配 |
4.3.6 不同嫁接苗生长效应 |
5 木棉栽培技术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Ⅲ概况 |
5.1.2 材料 |
5.1.3 施肥试验设计 |
5.1.4 造林设计及指标测定 |
5.1.5 统计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播种育苗施肥技术 |
5.2.2 栽培技术 |
5.2.3 幼林施肥技术 |
5.2.4 木棉幼林生长调查 |
5.2.5 种源试验 |
5.3 讨论 |
5.3.1 育苗施肥技术 |
5.3.2 造林技术 |
5.3.3 幼林施肥技术 |
5.3.4 木棉幼林生长 |
5.3.5 种源试验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指导教师简介 |
(9)西洋杜鹃良种选育与园林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西洋杜鹃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征 |
1.2 西洋杜鹃园林价值 |
1.2.1 西洋杜鹃的园林观赏价值 |
1.2.2 西洋杜鹃的文化内涵 |
1.3 分子标记在花卉研究中的应用 |
1.3.1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主要类型及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主要特点 |
1.3.2 分子标记在花卉研究中的应用简述 |
1.4 高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4.1 高温胁迫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影响 |
1.4.2 高温胁迫对植物耐热生化指标的影响 |
1.4.3 高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4.4 高温胁迫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
1.4.5 高温胁迫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 |
1.5 抗高温物质研究概况 |
1.5.1 外源Ca~(2+)对植物抗热性的影响 |
1.5.2 水杨酸对植物抗热性的影响 |
1.6 植物耐热性鉴定指标及方法 |
1.6.1 植物耐热性鉴定指标 |
1.6.2 植物耐热性鉴定与评价方法 |
1.7 西洋杜鹃国内外研究现状 |
1.7.1 分子标记在西洋杜鹃研究中的应用 |
1.7.2 西洋杜鹃耐热性研究进展 |
1.8 西洋杜鹃园林应用研究现状 |
1.9 本课题的科学问题、技术路线和研究意义 |
1.9.1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意义 |
1.9.2 研究内容 |
1.9.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西洋杜鹃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dNTPs浓度对ISSR扩增的影响 |
2.2.2 Mg~(2+)浓度对ISSR扩增的影响 |
2.2.3 Taq DNA聚合酶用量对ISSR扩增的影响 |
2.2.4 引物浓度对ISSR扩增的影响 |
2.2.5 模板DNA用量对ISSR扩增的影响 |
2.2.6 退火温度对ISSR扩增的影响 |
2.2.7 ISSR反应体系稳定性检测 |
2.3 讨论 |
第三章 西洋杜鹃栽培品种(系)的ISSR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样品材料 |
3.1.2 主要试验设备与试剂 |
3.1.3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引物筛选及扩增结果 |
3.2.2 西洋杜鹃ISSR多态性百分率 |
3.2.3 西洋杜鹃栽培品种(系)的ISSR指纹图谱 |
3.2.4 西洋杜鹃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5 西洋杜鹃基于聚类分析和遗传距离的品种鉴定 |
3.3 讨论 |
第四章 高温胁迫对西洋杜鹃形态和耐热生化指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高温胁迫对西洋杜鹃形态指标的影响 |
4.2.2 高温胁迫对西洋杜鹃耐热生化指标的影响 |
4.2.3 西洋杜鹃耐热性指标的筛选及耐热性综合评价 |
4.3 讨论 |
4.3.1 高温胁迫对西洋杜鹃形态指标的影响 |
4.3.2 高温胁迫对西洋杜鹃耐热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3 西洋杜鹃耐热性指标的筛选及耐热性综合评价 |
第五章 高温胁迫对西洋杜鹃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高温胁迫对西洋杜鹃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5.2.2 高温胁迫对西洋杜鹃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西洋杜鹃耐热性诱导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设计 |
6.1.2 外源Ca~(2+)浓度选择 |
6.1.3 外源SA浓度选择 |
6.1.4 耐热性指标的选定和测定方法 |
6.1.5 药物处理对西洋杜鹃耐热性影响的综合评价方法 |
6.2 实验数据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浓度CaCL_2溶液对西洋杜鹃耐热指标的影响 |
6.3.2 不同浓度CaCL_2溶液作用后耐热指标的综合隶属函数值 |
6.3.3 不同浓度SA溶液对西洋杜鹃耐热指标的影响 |
6.3.4 不同浓度SA溶液作用后耐热指标的综合隶属函数值 |
6.4 讨论 |
6.4.1 CaCL_2溶液对西洋杜鹃耐热指标的影响 |
6.4.2 SA溶液对西洋杜鹃耐热指标的影响 |
第七章 西洋杜鹃园林应用研究 |
7.1 西洋杜鹃园林应用调查研究方法 |
7.1.1 调査研究方法 |
7.1.2 研究内容 |
7.2 西洋杜鹃园林应用调查结果与分析 |
7.2.1 西洋杜鹃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被引用的文化内涵 |
7.2.2 西洋杜鹃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模式 |
7.3 西洋杜鹃园林应用研究结论与讨论 |
7.3.1 西洋杜鹃园艺品种不断增加 |
7.3.2 西洋杜鹃产品的园艺水平不断提升 |
7.3.3 西洋杜鹃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
7.3.4 西洋杜鹃的应用形式更加广泛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西洋杜鹃的ISSR分子标记 |
8.2 高温胁迫对西洋杜鹃形态和耐热生化指标的影响 |
8.3 高温胁迫对西洋杜鹃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8.4 CaCl_2和SA对西洋杜鹃的耐热性诱导 |
8.5 西洋杜鹃园林应用现况调查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鄂东南马尾松林枫香林更替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马尾松林、枫香林演替研究进展 |
1.2.1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演替研究进展 |
1.2.1.1 马尾松种群研究进展 |
1.2.1.2 马尾松林演替 |
1.2.2 枫香林演替研究进展 |
1.2.2.1 枫香生物学研究进展 |
1.2.2.2 枫香林演替研究进展 |
1.2.2.3 枫香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
1.3 亚热带次生林幼苗更新研究进展 |
1.3.1 种子寿命与幼苗更新 |
1.3.1.1 预测种子寿命的一般模型 |
1.3.1.2 影响土壤种子库大小的因素 |
1.3.2 光与N变化对幼苗生长、存活的影响 |
1.3.2.1 种子性状与幼苗存活 |
1.3.2.2 光对幼苗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
1.3.3 N对植物幼苗存活率的影响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思路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技术路线 |
3 枫香林、马尾松林群落结构及演替趋势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地概况 |
3.3 研究方法 |
3.3.1 群落结构调查 |
3.3.2 马尾松、枫香种群年龄结构调查 |
3.3.3 马尾松林主要乔木树种更新调查 |
3.3.4 数据分析 |
3.3.4.1 群落结构分析 |
3.3.4.2 优势种年龄结构分析 |
3.3.4.3 主要乔木树种更新特点 |
3.4 结果 |
3.4.1 马尾松林、枫香林的物种组成 |
3.4.2 枫香和马尾松种群的年龄结构 |
3.4.3 马尾松林次林层结构 |
3.4.4 马尾松林主要乔木树种实生更新特点 |
3.4.4.1 马尾松、枫香、化香、合欢的幼苗库 |
3.4.4.2 马尾松、枫香、化香、合欢幼苗的高生长 |
3.4.4.3 四种乔木树种实生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 |
3.5 讨论与结论 |
3.5.1 枫香林和马尾松林群落结构特点及其演替阶段 |
3.5.2 马尾松林主要乔木树种的更新特点 |
3.5.3 马尾松林和枫香林的演替趋势 |
4 枫香种群的更新特点及枫香林演替分析 |
4.1 枫香种群的天然更新方式与特征研究 |
4.1.1 引言 |
4.1.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4.1.2.1 研究地概况 |
4.1.2.2 研究方法 |
4.1.3 结果 |
4.1.3.1 枫香种群的更新方式 |
4.1.3.2 枫香苗和萌条的生长差异 |
4.1.3.3 枫香伐桩萌芽规律及萌条存活的时间动态 |
4.1.4 讨论与结论 |
4.1.4.1 枫香萌芽更新特点 |
4.1.4.2 伐桩萌条的"自疏" |
4.1.4.3 不同繁殖方式对枫香种群稳定性的生态学意义 |
4.2 枫香幼苗更新限制因子研究 |
4.2.1 引言 |
4.2.2 试验方法 |
4.2.2.1 研究地概况 |
4.2.2.2 试验设计与操作 |
4.2.3 结果 |
4.2.3.1 土壤湿度、温度和凋落物滤液对枫香种子寿命的影响 |
4.2.3.2 凋落物和种子埋藏对越冬过程中枫香种子存活率的影响 |
4.2.3.3 凋落物滤液对枫香种子的化感作用 |
4.2.3.4 PAR对枫香幼苗存活的影响 |
4.2.4. 讨论 |
4.2.4.1 枫香种子的非休眠特性对其天然更新和地理分布的影响 |
4.2.4.2 凋落物化感作用对种子萌发和储藏的影响 |
4.2.4.3 幼苗耐荫性对枫香幼苗建立影响 |
4.2.4.4 结论及对森林管理的启示 |
4.3 枫香种群的更新特点与枫香林的演替趋势 |
5 鄂东南丘陵区5种乔木树种幼苗对光强与氮变化的适应 |
5.1 引言 |
5.2 幼苗存活对光与N变化的响应 |
5.2.1 研究地概况 |
5.2.2 实验设计与操作 |
5.2.2.1 实验设计 |
5.2.2.2 幼苗处理 |
5.2.2.3 数据采集 |
5.2.3 数据分析 |
5.2.4 结果 |
5.3 幼苗生长对光与N的响应 |
5.3.1 实验方法 |
5.3.2 数据处理 |
5.3.3 结果 |
5.3.3.1 相对生长速率(RGR)对光及N变化的响应 |
5.3.2.2 RGR相对位序对光变化的响应 |
5.3.2.3 讨论 |
5.4 幼苗形态对光、N变化的适应 |
5.4.1 实验方法与数据分析 |
5.4.2 结果 |
5.4.2.1 物种、光与氮对SLA、生物量分配和LAR影响的ANOVA分析 |
5.4.2.2 SLA、LMR、SMR、RMR、LAR的种间差异 |
5.4.2.3 光对SLA、LMR、SMR、RMR、LAR的影响 |
5.4.2.4 N对RMR分配的影响 |
5.4.3 讨论 |
5.5 5种植物幼苗弱光下气体交换特点及碳平衡模拟 |
5.5.1 实验方法 |
5.5.2 数据分析 |
5.5.3 结果 |
5.5.3.1 光与氮对气体交换的影响 |
5.5.3.2 弱光下植株幼苗的碳平衡 |
5.5.4 讨论 |
5.6 幼苗非结构性碳含量与分配对光与N的变化的响应 |
5.6.1 前言 |
5.6.2 实验方法 |
5.6.3 数据分析 |
5.6.4 结果 |
5.6.4.1 NSC浓度对光与N的响应 |
5.6.4.2 NSC与物种存活 |
5.6.5 讨论 |
5.7 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作者简历 |
导师简介 |
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 |
投稿中的文章 |
致谢 |
四、热带林业研究的带头人:郑海水(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源性氮磷添加及林分密度对大叶相思叶片分解和土壤特性的影响[D]. 冯慧芳.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2]氮磷添加对辣木苗期生长及元素吸收的影响[D]. 刘丽.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3]森林经营对东北林区主要森林类型蓄水保土功能的影响[D]. 夏祥友.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4]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表型可塑性与适应性研究[D]. 杜乐山.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5]白杨优良无性系与栽培密度互作效应研究[D]. 王利宝.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6]甘肃省沙拐枣天然群体果实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D]. 田野.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5)
- [7]初植密度对中国沙棘克隆生长的影响规律[D]. 刘丹一. 西南林业大学, 2013(02)
- [8]木棉产业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D]. 高柱. 西南林业大学, 2012(05)
- [9]西洋杜鹃良种选育与园林应用研究[D]. 郑宇.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10]鄂东南马尾松林枫香林更替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D]. 王传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