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云南警官学院组建后的工作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赵子夜[1](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指明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积淀出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在数千年的封建思想浸染下,传统的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文艺作品在其内容上均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暴力、愚昧、迷信、色情等诸多封建落后因素。这些封建落后的思想异质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中国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完全疏离的,必然要受到整饬与改造,使其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轨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随着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新的文艺机构团体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传统文艺改造运动逐渐拉开帷幕。期间,中国共产党相继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分别对传统文艺的体制、艺人、内容进行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彻底改造。虽然在改造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通过传统文艺的改造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了传统文艺的发展繁荣,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也进一步明晰了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清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坚定了“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文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党史学、艺术学、文学等知识,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背景、步骤、措施、作用、问题等进行综合研究,以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历史规律,为当下文艺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具体来看,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学者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及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同时对论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特定名词进行具体阐释。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该部分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列宁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三方面分别进行归纳分析,剖析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理论基础;随后对苏区时期和延安时期文艺改造的历史实践进行总结回溯,总结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实践经验;最后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改造的现实缘由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推进文艺现代转型、整饬伦理道德观念、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等等。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该部分主要对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为破旧立新,全面改造传统文艺所进行的铺垫工作进行系统地梳理与解构,包括对旧文艺机构的接管与改造、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与利用、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该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这一时期决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五五指示”及文艺整风运动这三个重要节点进行梳理分析,从宏观上描绘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路线。随后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的具体措施进行系统阐释解构,如从改革文艺管理体制、改革团体组织体制、改革团体管理体制三个层面对传统文艺体制进行彻底的变革;从思想改造、技能改造、形象改造三个层面实现传统艺人到文艺工作者的蜕变;最后从查禁反动有害的旧文艺、整理改造传统文艺和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三个方面实现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与利用。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该部分承接第四章,主要对“双百”方针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嬗变进行解构研究。其中,首先介绍“双百”方针的形成、出台,客观评价“双百”方针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影响。之后从传统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音乐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成果及经验。该部分首先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所取得的成果,并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借此进一步明确今后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七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反思。该部分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文艺改造中的教训进行深度反思,为当下及今后中国共产党文艺发展的路线政策提供借鉴参考。
夏璐[2](2018)在《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三十年艺术轨迹研究》文中指出音乐是生活里的阳光,人类社会活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让生命得以完美的当属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音乐在伴随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形成了人类普遍追求的美的价值和审美的观念,然而在具体的音乐活动中,特定的审美对象和特定的象征意义在个人、群体以及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里,具有不同的欣赏情趣。交响音乐来到中国并植根于云南,且与云南各民族的音乐融合共生,乃至成为当代云南人不可或缺的艺术生活的一部分,其审美价值的必然性是寓意于特殊艺术情趣的或然性之中的。本文通过追寻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历史踪迹,试图探索交响音乐在红土高原扎根的曲折道路,解读交响音乐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共生的必然现象。尽管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社会结构有不同的文化传统,音乐作为人类的共同艺术财富,仍然给予各族人民生活的阳光和美的享受,并为各族人民所热爱和追求,这就是音乐的普遍审美价值之所在。笔者整理的昆明交响乐团从初创、改革、重组到发展,伴随不同时期的时空环境,形成独特的文化艺术特质和独特的象征意义的审美价值。这种特质表现在交响乐创作、演出及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从音乐厅到校园,从大众娱乐到审美赏鉴,从西方经典到民族交响乐,红土高原奏响的交响乐不仅是听觉上的品尝和享受,更是通过音乐语言的传递透视云南音乐文化的历史,解读当下中国梦的民族复兴情怀。中国交响乐在中西文化对话的历史语境中形成,在社会变革的浪潮里获得发展,并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文化力量。透过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发展的历史,管中窥豹,可见云南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拓展的文化氛围以及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当然音乐艺术作为精神产品,在社会变革的大潮来临时,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样需要人民群众的接受,这就需要舞台化艺术的音乐走下神坛,为民众带去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艺术。精神文化的提升和云南本土音乐的现代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云南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它蕴含了改革开放30年云南文化走过的许多记忆,笔者试图从中理出一点有价值的东西。19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存在,也恰恰体现出她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日益满足精神幸福的一种价值体现。岁月风霜三十载,乐团已然进入了而立之年,应该在历史上对其做一个总结,而这正是笔者完成这个选题的价值所在。本文将以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前身1987年成立的昆明交响乐团到发展至今的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三十年历史沿革作为研究对象。以史料为依托,通过系统整理现存的文献资料,如节目单、演出记录、报刊资料、个案访谈等,从时间层面完成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历程概述,从音乐活动、演出的作品、音乐家等维度研究,探究如何在全球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打造属于云南本土交响音乐的文化品牌,揭示交响音乐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及其发展的艺术轨迹。
吴伟凡[3](2017)在《公开查缉毒品犯罪研究 ——以广东陆丰为例》文中认为公开查缉毒品犯罪作为缉毒侦查中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使用非常普遍。国内现行法律对公开查缉有所规定,但是不够明细具体。广东陆丰地区的毒品公开查缉工作较云南地区有一定的区别和代表性。本文以广东陆丰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公开查缉毒品作用和法律渊源的研究,解释公开查缉毒品犯罪的概念。通过对该地区涉毒相关数据和案例的分析,总结出陆丰地区毒品形势的发展与现状,分析公开查缉毒品中存在的实务性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许正[4](2017)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全世界在二战结束后出现了六十余年的“长期和平”。这种所谓的“和平”,是在美苏紧张对峙、核武器的发明及其技术的扩散以及全球军备水平大幅升级的背景下出现的。因此它不仅没有使得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变得重要性,相反却变的更为突出。表现在安全观念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没有整个人类的共同安全,单个国家的安全是较为脆弱和没有保证的。在实现安全的手段上,安全机制作为中观层次解决方案中最具影响的流派之一,得到了学界人士更多关注。根据相关理论,安全机制是指国家这一行为者在双边或多边军事关系上或在某个全球共同关注的特定安全问题领域上达成的相互遵守的协定与规则。安全机制的确立并不必然仰赖成员在制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一致,与之相反,它常常是在对立的政治世界中寻求对威胁和武力使用的约束与控制。而且安全机制中的大部分属于问题性质,目的是解决特定的安全议题,应对威胁整个人类安全的议题。自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结束以来,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安全机制“欧洲协调”应运而生,它所确立的谈判制度和协商精神,成为了之后各个安全机制所遵从的标准。无论是国际联盟、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欧洲安全合作会议还是上海合作组织这些安全机制,大体上都是在“欧洲协调”确立的原则上所构建的。尽管这些安全机制都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甚至其中某些安全机制早已解体,但是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对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都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湄公河次区域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的枢纽,西靠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一个地理相连数目高达六个的国家板块群,而且由于该地区战略地位重要且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成为了大国博弈的一个重点区域,从英法殖民时期至今以来便战乱不断,各个大国在不同时期的介入成为了威胁该地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衍生的大量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的地区的安全问题会不定期的爆发。尤其是在冷战时期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甚至被描述为“叛乱的地区”、“东方巴尔干”和“多米诺地区”。新建立的民族国家虚弱的社会和政治凝聚力,后殖民时期国家之间的领土纠纷,域内意识形态的一度两极化,跨国有组织犯罪、地区分离主义的猖獗以及抵御经济风险的薄弱,都表明了该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的特征。这些冲突不仅危及到某些国家政权的存亡,也对该地区的整体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安全机制的构成上,根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和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包括次区域各国领导人及部门首长定期会晤机制;安全决策和信息交流机制,其中应设置秘书处、成员国常驻代表机构、观察员机制和对话伙伴机制,以加强六国间安全信息的交流;维和机制,其中应包含各国总参谋长会晤机制、安全理事会以及一支必要的维和部队,由各国总参谋长和安全理事会来统一指挥维和部队,应对域内各种安全威胁;核不扩散机制,包括负责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裁军事务部们,还有提供技术支持的裁军研究所;警务合作机制,包括警察首长定期会晤机制、联合武装执法巡逻机制、统一逮捕令制度、犯罪情报交流机制和警务培训制度等;联合演习机制,次区域各国定期举行联合演习,以增强次区各国应对地区安全问题的协同行动能力,增加政治互信。根据以上安全机制的构成,次区域的安全机制的构建已经迫在眉睫。首先,泰国和柬埔寨、柬埔寨与老挝、泰国和缅甸依旧中国和越南之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跨国拐卖妇女儿童和毒品犯罪问题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冷战结束后又纷纷涌现出,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地区安全问题变得愈发的棘手。而且,次区域既有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如东盟地区论坛和东盟领土争端解决机制已逐渐沦为摆设,无论是在结构上或是效果上都远不足以应对区域内日益严重的各类安全问题。由于冷战时期分属不同阵营,次区域各国在冷战时期曾多次兵戎相见。泰国在冷战初期,追随美国在次区域的反共政策,武装干预了越南和老挝的民族解放战争。越南在冷战时期为实现称霸东南亚的企图,在苏联的支持下,曾武装侵占了柬埔寨并与中国和泰国在边境上爆发了冲突。尽管战争已经结束多年,但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战争留下的后遗症,次区域各国的政治互信依然不足。而且,由于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和战争频发,再加上统一后的新政府采取了错误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次区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低下,需要依赖国际援助才能维持国家正常运转。老挝、柬埔寨和缅甸至今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泰国和越南则是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越南在十年内连续遭遇两次经济危机;泰国军事政变频发,历届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经常夭折,缺乏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目前泰越两国的经济复苏仍未有明显起色。中国云南省作为与次区域各国对接的重要窗口,在中国国内各省的经济排名中常年处在倒数的位置,经济指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均严重滞后。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由于该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抑制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以及部分欧洲国家纷纷在该地区展开角逐,次区域部分国家被迫在各大国的竞争缝隙中,采取平衡外交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次区域各国政治互信的不足,经济的落后和域外大国的干预等因素对该地区安全机制的构建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应遵循以“先易后难”与“合作求安全”以及“以经济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理念,循序渐进的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首先,要加强次区域各国间的互信,建立互信机制,强化安全合作。根据现阶段次区域的安全形势,建立互信机制是完成构建安全机制的首要条件,实践的可行性相对更大。在“循序渐进”和“先易后难”的构建原则下,互信机制的构建需要搁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正确看待其它国家的发展道路。争取前期成功建立起沟通协商子机制、危机评估子机制与危机评判子机制,以加强在平时以及预防或处理潜在安全威胁的协调。在以上三个子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起次区域国家间的互信机制。其次,进一步深化次区域各国间的经贸合作,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进程。继续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的建设,首先,明确现阶段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不足。在政治、经济、人文方面继续推进经济走廊的建设。再次,拓宽融资渠道,吸纳更多的投资资金,为新阶段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此外,还有继续深化次区域国家的环境合作。在深入推进以上三个领域的基础上,将老挝作为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加以重点经营,推进“中老友好合作条约”的谈判与签署,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以此给次区域其它国家树立典范,在条件成熟时将相关模式向柬埔寨和泰国扩展,并最终覆盖到缅甸和越南。以“中路突破”带动两侧应该是中国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进行安全合作的一个较合适的选择。这些更为密切的经贸合作势必对地区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带动地区安全合作的开展和地区安全机制的建立。除此之外,还需要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其中包括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深化次区域国家间产能合作以及加强民间交流,发挥民间外交的特殊功能,为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提供建设性思路。
胡春军[5](2017)在《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职能研究 ——以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为例》文中指出在我国社区矫正体系中,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发挥基层基础作用,保障了社区矫正的顺利实施。科学确定和优化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职能,打牢我国社区矫正基础,对社区矫正下一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国内外研究现状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职能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职能界定和职能表现进行了分析。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创造了社区矫正“五华模式”,是云南省社区矫正工作的标杆。以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实践为例,对基本情况、主要做法、绩效分析进行研究,对成功和失败个案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法律依据不完善、涉及部门配合不到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矫正质量有待提升、信息化水平不高、社会认知度不高等问题,起到了从个案到一般的作用。结合问题,提出完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实现“有法可依”;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协调配合机制;加强社区矫正规范性,提高矫正质量;加强宣传,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信息化引领,形成监管新模式五条职能优化提升路径,促进社区矫正改革发展,构建平安中国。
张庆[6](2016)在《基于教育政策视角下云南省高校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措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教育与经济是一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经济的发展又反哺教育。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高校通过发挥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本研究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为切入点,以相关政策为依据,通过文献分析法对云南省21所本科层次高校和15所专科层次的高校,在为地方发展服务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本研究通过对云南省两种层次的高校为地方发展服务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发现两种层次的高校都在响应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基础上,大力发挥学校资源优势为促进云南省经济发展采取相应措施。其中,本科层次的高校为地方发展服务所采取的更多措施是:一、贫困帮扶,云南省地方高校为促进云南省经济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大力开展贫困帮扶工作。二、开展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领域高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所需的专门性人才。三、基层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基层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四、智库建设,高校将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与自身的学科特色和科研能力相结合,发挥智库提供咨询和决策的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专科层次高校为地方发展服务采取的措施是:一、贫困帮扶,专科院校利用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较强的优势,为当地脱贫致富提供人才优势。二、校企合作,专科层次的高校充分发挥自身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的优势,进行实践性较强的校企合作,为企业发展培养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企业又为高校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三、开展培训工作,高校利用自身实践性优势深入基层,为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和养殖种植等产业农业的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同样离不开地方本身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发展机遇;更离不开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最有力因素之一的高校。高校在依据政策的基础上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不断深化拓展扶贫、校企合作、基层培训以及智库建设等措施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闫德华[7](2015)在《缅甸政治转型以来的对外关系》文中提出2010年11月大选后缅甸发生了重大转型,国家内政外交大政方针整体上发生了变化,外交成为缅甸转型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大选后的缅甸新政府的外交非常活跃。国际社会对缅甸的转型也抱有期待,西方国家、缅甸周边国家、中国都积极与缅甸发展关系,期待与缅甸关系提升到新的层次以适应缅甸转型带来的诸多变化。缅甸的转型还在继续,缅甸的外交变化也在进行。本论文试图分析归纳2011年以来缅甸对外关系的一系列变化;与2011年前的缅甸外交结合,分析归纳缅甸外交的相关因素与问题;对2015年缅甸大选后的外交走势中的相关因素与问题进行分析。缅甸自独立以来长期奉行中立主义外交以期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国家发展的核心利益。缅甸中立主义外交有一些阶段性特征,如不结盟中立主义、闭关锁国的中立主义、平衡外交的中立主义等,但缅甸中立主义外交的核心是一贯存在的。中立主义外交将缅甸定位于地区事务中的重要国家,自主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自主地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新政府组建以来,缅甸外交转型开始了积极拓展国际活动空间的中立主义,积极、平衡、中立,成为缅甸外交的特征;缅甸希望以国家大政方针的转型带动外交活动空间的拓展,以积极、平衡的中立外交促进国家政治的稳健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重大跨越发展;促进缅甸国际形象和地位的提升。从缅甸外交的历史与2011年以来的现实来观察,缅甸外交有三个重要部分,即缅甸与西方国家的外交,与周边国家的外交,与中国的外交。每个部分在缅甸外交中的功能作用不同:与西方国家关系决定着缅甸所能够拓展的国际活动空间;与周边国家关系是缅甸外交的平台,在这一平台缅甸展示地区重要国家的形象发挥地区重要国家的作用,解决与周边国家的具体问题:与中国外交是缅甸外交的基本依托,在这一依托的基础上缅甸能够更好地发展与其他两个部分的外交。缅甸外交转型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全面、平衡、积极地促进三个部分的外交整体上有重大提升,包括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美国及其盟友与缅甸关系中自1988年以来最突出的是两个问题(“民主”与制裁)形成的一组矛盾,这一组矛盾在2011年以来有所缓和,西方国家与缅甸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并部分解除对缅甸的制裁。但这一组矛盾在2011年以来并没有得到解决,依然是横亘在美国及其盟友与缅甸关系间的根本性障碍。这一组矛盾的焦点是对缅甸政治转型的评判:缅甸认为缅甸已经实现并完成了政治转型和民主化,要求美国及其盟友完全解除对缅甸的制裁,积极、全面地与缅甸发展关系;而美国则认为缅甸的“民主化”还远为完成,以制裁保持对缅甸的压力。这一组矛盾的实质是两国对缅甸转型认识的差距,缅甸希望以转型促进与美国关系的正常化全面发展国家间正常化关系,而美国等则希望以缅甸的转型为契机推动缅甸政权发生变化、完全成为其战略布局中的棋子。围绕缅甸新的大选问题,美国与缅甸关系自2014年5月以来有所降温。周边国家印度、泰国和东盟组织在2011年以来与缅甸关系的发展有三方面的表现:一是政治上相互支持如东盟支持缅甸提前承担轮值主席国,二是经济合作深入推进如印度和泰国在缅甸的特区建设项目的推进,三是边境治理的加强如缅甸与泰国、印度在边境综合安全和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方面都有新的合作举措。周边国家与缅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有三个层面:一是印度、泰国等与缅甸民主派包括昂山素季保持联系,在缅甸“民主化”问题上,印度、泰国的态度虽然与美国有别但也积极关注缅甸的民主化问题;二是国际环境与局势的变化,如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国际金融等经济局势、美国的压力等都会对周边国家与缅甸发展关系产生影响;三是国内局势,如泰国政局2014年的变化就对两国关系造成了冲击。中国与缅甸在2011年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都积极巩固、提升相互关系以适应缅甸转型后的外交局势;在经济上两国重视推进重大项目的合作,中缅油气管道在2013年建成并试运营,但有的重大项目出现了波折如密松水电站等遭搁置、莱比塘铜矿项目一度停滞、互联互通的重大项目受挫;两国边境治理合作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军队间和执法部门间的合作得到加强。中国与缅甸关系的发展面临缅甸外交新格局、缅甸国内政治环境的压力与挑战,两国政府和执政党之间以增强沟通来保持相互关系的稳健发展。2011年以来缅甸外交发生了重大变化,缅甸外交出现了新的局面,但有一些重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缅甸的国家政治转型还在进行,缅甸的外交转型也还在进行,包括2015年大选对缅甸外交的影响。
佘军奇[8](2011)在《警务实战教学团队建设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公安院校教育改革步伐的深入,打造一支集教学、科研和实战服务于一体的警务实战教学团队已成为警务实战教学的紧迫任务。本文就警务实战教学团队建设的认识、存在问题和解决的途径进行探析,以期能够促进警务实战教学团队建设开创新的局面。
郝进仕[9](2010)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需要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各类型、各层次的高等学校不断提高水平和质量。新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十分迅速,竞争更加激烈,我国高等学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就要改善管理方式,树立战略意识,实施战略管理。战略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在高等学校推行战略管理具有十分明显的必要性。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学校面临着运行体制转换、竞争机制形成、财政危机凸显、发展环境变化等现实境况,要提高办学水平,增强竞争优势,就必须树立战略意识,推行战略管理。与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相比,高等学校战略管理有其特殊性。高等学校是一种学术组织,它不以盈利和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运用战略管理的目的在于增强对发展环境变化的预见性,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以确保自身学术使命的完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产生和发展与我国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宏观背景紧密相连。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新生力量,是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承载者。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自创建之初就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发展环境。从高等教育外部关系看,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科教兴国成为国家战略和基本国策,构建学习型社会成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奋斗目标,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成为国家战略。从高等教育的内部关系看,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重大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高等教育大众化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地方化进程明显加快,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建立并开始实施。面向未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中国的崛起需要高等教育担当时代使命;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机遇;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学龄人口数量的波动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复杂的战略环境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施战略管理的外部基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是其实施战略管理的内部基础。从其创建和运行的现状看,专科院校合并升格是创建基础,在办学层次上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并存,在管理体制上实施省市共建,在办学经费上以学费收入为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建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了大批人才,服务功能日渐凸显。同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还存在着办学定位不明晰、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收入结构不合理,负债发展是普遍现象等主要问题。这些发展现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制定发展战略,实施战略管理的基本依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根据明确目的、突出核心,适时而变、注重反馈,全员参与、全程管理的原则进行战略定位,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传统,着眼于建设应用型大学。根据这个定位,其战略重点在于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办学转型战略、服务地方战略、特色兴校战略、合作联盟战略和大学经营战略。为了保证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必须进行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战略调整四个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的整体,战略规划是基础,战略实施是关键,战略评估和战略调整是保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战略管理的路径选择要从单纯的制定发展战略规划走向战略管理,要做好战略规划,加强战略实施,开展战略评估,进行战略调整。
郭嫄[10](2007)在《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状况、类型及问题分析》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高等教育实行跨越式发展、实现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出现了一批新建本科院校。时至今日,这批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批新建本科院校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对其进行描述、研究和分析,但他们大多从某个微观的角度对新建本科院校进行探讨,或者办学实践者从自身的办学实践经验出发对某些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还没有把这批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一个整体对其分布、类型等做过宏观的、系统的分析。本论文是在对全国176所新建本科院校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首先,运用统计和比较研究方法对其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发展背景、在东中西部和不同层次城市的分布差异、升本方式等方面;其次,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新建本科院校进行了类型划分,探讨各种类型的分布差异及原因。再次,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及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由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还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科学定位、特色兴校是应对竞争的基本策略。
二、对云南警官学院组建后的工作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云南警官学院组建后的工作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 |
2.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 |
2.1.2 列宁的文艺理论 |
2.1.3 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 |
2.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实践经验 |
2.2.1 苏区时期的文艺改造 |
2.2.2 延安时期的文艺改造 |
2.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现实缘由 |
2.3.1 协调继承发展,推进文艺现代转型 |
2.3.2 培育文化认同,整饬伦理道德观念 |
2.3.3 建立人民主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 |
2.3.4 强化宣传机制,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 |
3.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及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
3.1.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的改造 |
3.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
3.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影响 |
3.2.1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 |
3.2.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影响 |
3.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3.3.1 中央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3.3.2 地方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 |
4.1 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 |
4.1.1 改造的基本方向: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
4.1.2 改造的根本方针:“五五”指示 |
4.1.3 改造的思想纠偏:文艺整风 |
4.2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体制的改造 |
4.2.1 改革文艺管理体制 |
4.2.2 改革团体组织体制 |
4.2.3 改革团体管理体制 |
4.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艺人的改造 |
4.3.1 思想改造 |
4.3.2 技能改造 |
4.3.3 形象改造 |
4.4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 |
4.4.1 查禁反动有害旧文艺 |
4.4.2 整理改造传统文艺 |
4.4.3 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
5.1 “双百方针”的提出 |
5.1.1 “双百”方针的提出 |
5.1.2 “双百”方针的影响 |
5.2 “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
5.2.1 改造传统文学的推进 |
5.2.2 改造传统戏剧的推进 |
5.2.3 改造传统美术的推进 |
5.2.4 改造传统音乐的推进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及经验 |
6.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 |
6.1.1 确立社会主义的文艺体制 |
6.1.2 推动传统文艺的繁荣发展 |
6.1.3 建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
6.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经验 |
6.2.1 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
6.2.2 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6.2.3 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
6.2.4 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启示 |
7.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 |
7.1.1 文艺改造教条化 |
7.1.2 文艺论争政治化 |
7.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启示 |
7.2.1 尊重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 |
7.2.2 正确处理政治与文艺的关系 |
7.2.3 坚持“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三十年艺术轨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与预期结果 |
(一)创新点 |
(二)预期结果 |
四、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交响乐本体知识概述 |
第一节 交响乐历史沿革 |
一、界定 |
二、交响音乐在欧洲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交响乐传入中国后的发展 |
一、交响乐在中国各历史时期发展的基本概述 |
二、交响乐在云南发展历程简述 |
第二章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前世”考察 |
第一节 孕育与诞生(1987 年) |
一、历史背景与文艺环境 |
二、昆明交响乐团的诞生 |
第二节 昆明交响乐团成立后大事件概录 |
第三节 昆明交响乐团成立的历史意义及社会影响 |
第三章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今生”考察 |
第一节 乐团合并的社会背景 |
一、席卷全国的文化体制改革 |
二、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成立 |
第二节 摸着石头过河——两团的磨合 |
一、制定规章制度 |
二、拉幕考核 |
三、引进来,走出去——艺术水准的提升 |
第四章 多元化艺术表现的拓展 |
第一节 西方音乐作品展演素描 |
一、西方音乐作品展演 |
二、音乐季的推行 |
第二节 推广本土作品的胆识 |
一、具有云南“表情”的交响乐 |
二、历届“云南新剧目展演”中取得的成就 |
第五章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艺术推广和社会影响 |
第一节 乐团的音乐活动 |
一、致力于公益性交响乐的普及 |
二、坚持商业化营运演出 |
三、乐团的宣传推广工作 |
第二节 乐团的社会影响 |
一、推动云南音乐表演和创作事业的发展 |
二、推动着所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
三、推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的发展与提升 |
四、推动着云南“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三篇田野日志 |
附录二: 与音乐为伴——纪念乐团前任团长李平昌 |
(3)公开查缉毒品犯罪研究 ——以广东陆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公开查缉毒品犯罪的概述 |
第一节 公开查缉毒品犯罪的概念 |
第二节 公开查缉的作用 |
(一)堵源截流 |
(二)震慑犯罪 |
(三)延伸打击 |
(四)获取证据 |
第三节 公开查缉毒品犯罪的法律渊源及评析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 |
第二章 陆丰地区公开查缉毒品犯罪的典型性及现状 |
第一节 陆丰地区毒品犯罪形势的发展 |
(一)陆丰地区涉毒重点整治前的毒情形势 |
(二)陆丰地区涉毒重点整治下的毒情形势 |
第二节 陆丰地区公开查缉毒品犯罪在全国公开查缉毒品犯罪领域的典型性 |
(一)地处国内最大的冰毒生产输出地 |
(二)地理形势之综合性 |
(三)勤务模式的优越性 |
第三节 陆丰地区公开查缉毒品犯罪的现状 |
(一)陆丰地区毒品犯罪人员、技术外移 |
(二)毒贩逃避查缉方法隐蔽多样 |
(三)外地赴陆丰购买冰毒市场依然存在 |
(四)流入陆丰地区制毒原料变化 |
第三章 陆丰地区折射出的公开查缉毒品犯罪所面临之困境 |
第一节 公开查缉毒品犯罪执法依据的缺失 |
(一)指引性规范的不足 |
(二)执法主体的限制 |
第二节 公开查缉毒品犯罪关卡作用的弱化 |
(一)公开查缉中技术含量低 |
(二)查缉活动亟待规范化 |
(三)高速公路贩运毒通道形成 |
第三节 公开查缉毒品犯罪打击效果受限 |
(一)人货分离,定罪受限 |
(二)幕后延伸打击受限 |
第四章 公开查缉毒品犯罪困境的破解 |
第一节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一)明确公开查缉的具体措施 |
(二)推进禁毒“双轨制”的落实 |
第二节 优化公开查缉毒品勤务模式 |
(一)建立技术与情报相结合的查缉模式 |
(二)制度化固定与流动查缉相结合的查缉模式 |
(三)提倡一般和重点查缉相结合的查缉模式 |
第三节 高等级公路查缉毒品的探析 |
(一)隐蔽日常检查 |
(二)指定汽车的检查 |
(三)公开日常检查 |
第四节 运输毒品罪的法律完善 |
(一)我国运输毒品罪的法律争议 |
(二)完善运输毒品罪的立法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国际安全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与发展 |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背景 |
(二)“欧洲协调”的形成 |
(三)大国对“欧洲协调”的基本认同 |
(四)“欧洲协调”遭遇的挑战及其解体 |
二、国际联盟的成立与发展 |
(一)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
(二)国际联盟的发展 |
(三)国际联盟安全机制解体的原因 |
三、联合国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
(一)联合国的建立 |
(二)联合国的作用和缺陷 |
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
(二)冷战时期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 |
(三)北约在后冷战时期的转型 |
五、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一)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
(二)华沙条约组织的发展 |
(三)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 |
六、“欧洲安全合作会议”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
(一)欧安会安全机制的形成及特征 |
(二)欧安会安全机制的作用 |
七、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
第二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与现状 |
一、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
二、二战时期远东重要战场 |
(一)二战时期日本南进政策的形成 |
(二)日本对缅甸的入侵 |
(三)中美英盟军反攻缅甸 |
三、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重要地区 |
(一)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
(二)越南战争 |
四、冷战结束后次区域安全问题凸显 |
(一)泰国南部地区分离主义运动 |
(二)毒品犯罪问题 |
(三)武器走私问题 |
(四)非法移民问题 |
(五)湄公河航运安全问题 |
(六)经济安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
第三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与构建的必要性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 |
(一)各国领导人和部门首长会晤机制 |
(二)安全信息和决策交流机制 |
(三)维和机制 |
(四)警务合作机制 |
(五)裁军与军控机制 |
(六)联合演习机制 |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无法解决 |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面临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加剧 |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既有的国际机制无力解决安全问题 |
第四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制约因素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间政治互信不足 |
(一)越南与柬埔寨 |
(二)泰国与越南 |
(三)老挝与泰国 |
(四)中国与越南 |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
(一)柬埔寨 |
(二)缅甸 |
(三)老挝 |
(四)泰国 |
(五)越南 |
(六)中国云南省 |
三、域外大国的影响 |
(一)美国 |
(二)日本 |
(三)俄罗斯 |
(四)欧盟 |
(五)澳大利亚 |
(六)印度 |
第五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 |
一、明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原则 |
(一)倡导“以合作求安全”的理念 |
(二)逐步稳妥的推进安全机制构建 |
(三)秉持“积极推动”的政策取向 |
二、加强次区域国家互信,强化安全合作 |
(一)构建次区域国家互信机制的可行性 |
(二)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前提 |
(三)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方法 |
(四)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阶段目标 |
三、深化经贸合作,发展经济,加大安全投入 |
(一)进一步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力度 |
(二)拓宽融资渠道,为新阶段经济合作提供拥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
(三)继续深化次区域环境安全合作 |
(四)重点经营中国与老挝的关系,借此加强与次区域其它国家的合作 |
四、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 |
(一)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 |
(二)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 |
(三)深化次区域产能合作 |
(四)加强民间交流,为次区域安全机制建设提供建设性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职能研究 ——以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由来及价值 |
1. 选题由来 |
2. 选题价值 |
(二) 现状综述及评析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现状评析 |
(三) 基本思路及方法 |
(四) 主要贡献及创新 |
一、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职能概况 |
(一) 核心概念及支撑性理论 |
1. 核心概念 |
2. 支撑性理论 |
(二)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职能界定 |
(三)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职能表现 |
1. 调查评估职能 |
2. 交付执行职能 |
3. 监督管理职能 |
4. 教育矫正职能 |
5. 考核奖惩职能 |
6. 解除终止职能 |
二、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社区矫正职能履行现状 |
(一) 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社区矫正职能履行的基本情况 |
(二) 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社区矫正职能履行的主要做法 |
1. 建立联动机制 |
2. 落实五项措施 |
3. 实施信息化管理 |
4. 开展走访排查工作 |
(三) 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社区矫正职能履行的主要成效 |
1. 构建了保障有力的工作机构 |
2. 探索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
3. 突出了教育和帮扶 |
4. 建立了专群结合的工作队伍 |
5. 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
(四) 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个案分析 |
1. 成功个案 |
2. 失败个案 |
三、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社区矫正职能履行存在问题 |
(一) 社区矫正法律依据不完善 |
(二) 社区矫正组织体系不健全 |
(三) 社区矫正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
(四) 社区矫正质量有待提升 |
(五) 社区矫正信息化水平不高 |
(六) 社区矫正社会认知度不高 |
四、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职能优化提升路径 |
(一) 完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实现“有法可依” |
1. 出台《社区矫正法》 |
2. 完善社区矫正配套法律制度 |
(二) 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协调配合机制 |
1. 建设社区矫正执法人员队伍 |
2. 建设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 |
3. 建设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 |
4. 强化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 |
(三) 加强社区矫正规范性,提高矫正质量 |
1. 规范交付执行程序 |
2. 规范监督管理措施 |
3. 规范教育矫正 |
4. 规范帮困扶助 |
5. 规范安置帮教衔接和合法权益保护 |
6. 规范解除矫正流程 |
7. 规范文书档案 |
(四) 加强宣传,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
(五) 信息化引领,形成社区矫正新模式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教育政策视角下云南省高校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1. 研究背景 |
2. 选题缘由 |
3.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意义和重点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重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1. 教育政策 |
2. 高校社会服务 |
3. 高等教育地方化 |
4. 地方高校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1. 哲学认识论 |
2. 社会发展理论 |
3. 人力资本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高校促进地方发展的政策以及背景目标对象 |
第一节 主要的政策 |
1. 政府扶贫政策 |
2. 校企合作政策 |
3. 基层人员培训政策 |
4. 智库建设 |
第二节 政策提出的背景 |
1. 国家背景 |
2. 政治背景 |
3. 经济背景 |
4. 文化背景 |
第三节 政策的对象和目标 |
1. 政策对象 |
2. 政策目标 |
第四章 不同层次高校服务地方的措施和结论分析 |
第一节 本科高校促进地方发展的措施 |
1. 贯彻落实政策开展贫困帮扶 |
2. 结合地方优势深化校企合作 |
3. 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开展各类培训 |
4. 地方发展的“智囊团” |
第二节 专科院校促进地方发展的措施 |
1. 实施教育、技术扶贫 |
2. 与地方企业开展双向促进合作 |
3. 为服务地方的各类人员开展培训 |
第三节 研究结论 |
1. 本科层次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结论 |
2. 专科层次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结论 |
3. 高校服务地方措施的经验分析 |
第五章 高校为地方发展服务的启示 |
第一节 高校服务与地方特色相结合 |
1. 发挥对外交往的区位优势 |
2. 发挥生物资源多样性的优势 |
3. 发挥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 |
4. 发挥风景名胜多姿多彩的优势 |
第二节 以地方发展带动区域、辐射全国 |
1. 发挥区位优势 |
2. 促进全国经济发展 |
附录 |
参考文献 |
(7)缅甸政治转型以来的对外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现实意义 |
三、理论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史学着述对缅甸外交的分析 |
二、对缅甸独立后到2010年大选前的对外关系的研究 |
三、2011年以来缅甸的对外关系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线路和方法 |
一、研究线路 |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主要观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缅甸政治转型及其外交变化 |
第一节 缅甸政治转型的进程及其外交目标 |
一、缅甸政治转型的进程 |
(一) 2010年是缅甸政治转型的标志性年代 |
(二) 2011年以来缅甸政治转型的重要进程 |
(三) 缅甸政治转型的性质 |
二、缅甸政治转型中的主要议题 |
(一) 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 |
(二) 民族平等、团结和国家政治统一 |
(三) 民生问题和经济发展目标 |
三、缅甸政治转型的外交目标 |
(一) 摆脱国际政治压力实现与西方关系正常化 |
(二) 解除经济制裁、封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三) 全面改善国际环境融入国际社会 |
第二节 缅甸2010年以前的外交政策 |
一、吴努时期缅甸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 |
(一) 吴努时期中立主义外交的内涵 |
(二) 吴努时期缅甸中立外交的实践及其特点 |
(三) 吴努时期缅甸中立外交的目标 |
二、奈温时期缅甸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 |
(一) 缅甸重申中立主义的外交政策 |
(二) 奈温时期缅甸中立外交的实践及其特点 |
(三) 奈温时期缅甸外交的目标 |
三、1988-2010年缅甸的外交政策 |
(一) 1988-2010年缅甸的外交政策 |
(二) 1988-2010年缅甸的外交关系 |
(三) 外交转型的努力 |
第三节 2011年以来缅甸的外交 |
一、2011年以来缅甸的外交成就 |
(一) 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
(二) 与周边国家关系继续加强 |
(三) 对外经济关系的深化与拓展 |
二、2011年以来缅甸外交及其政策的特点 |
(一) 2011年以来缅甸外交活动的特点 |
(二) “平衡”“自主”外交政策思维的新体现 |
(三) 内政转型与外交转型 |
三、缅甸外交政策的要素及其外交走势 |
(一) 外交决策者:军人的主导地位及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 |
(二) 国际格局与缅甸外交政策取向 |
(三) 外交议题及其发展走势 |
第二章 缅甸与美国及其盟友关系 |
第一节 缅甸政治转型前美国对缅甸政策和两国关系 |
一、1950-1962年间缅甸与美国关系 |
(一) 双方关系的主要特点 |
(二) 美国对缅甸关系的政策及其出发点 |
(三) 缅甸对美国关系的政策及其出发点 |
二、1962-1988年间缅甸与美国关系 |
(一) 双方关系的主要表现 |
(二) 美国对缅甸关系的政策及其出发点 |
(三) 缅甸对美国关系的政策及其出发点 |
三、1988-2010年间缅甸与美国关系 |
(一) 双方关系的主要阶段 |
(二) 两国关系的特点 |
(三) 美国对缅甸关系的政策及其出发点 |
(四) 缅甸对美国的政策 |
(五) 美国与缅甸关系的焦点 |
第二节 2011年以来美国对缅甸的关系和政策 |
一、缅甸与美国关系的发展变化 |
(一) 缅甸与美国关系的正常化 |
(二) 缅甸对美国政策 |
(三) 美国对缅甸政策 |
二、两国间的问题及发展走向 |
(一) 缅甸的“民主化”问题 |
(二) 美国的制裁等压力 |
(三) 围绕“民主”与制裁的失落感 |
三、美国亚太战略及对缅甸关系 |
(一) 美国亚太战略对缅甸美国关系的影响 |
(二) 中国印度因素对缅甸美国关系的影响 |
第三节 缅甸与美国盟友关系及其相互政策 |
一、缅甸与欧盟外交 |
(一) 1988-2010年缅甸与欧盟关系 |
(二) 2011年以来缅甸与欧盟关系 |
(三) 影响双边关系的主要因素 |
二、缅甸与日本关系 |
(一) 1988-2010年缅甸与日本关系 |
(二) 2011年以来缅甸与日本关系 |
(三) 影响缅甸与日本关系的因素 |
第三章 2011年以来缅甸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关系 |
第一节 缅甸与东盟关系 |
一、2010年以前缅甸与东盟的关系 |
(一) 1988年以前缅甸与东盟的关系 |
(二) 1988-1997年缅甸与东盟关系 |
(三) 1997-2010年缅甸与东盟关系 |
二、缅甸与东盟自2011年以来的关系 |
(一) 双边关系 |
(二) 多边关系 |
(三) 缅甸政治转型为缅甸与东盟关系释放出的活力 |
三、缅甸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前景 |
(一) 东盟发展与缅甸关系的核心要素 |
(二) 缅甸发展与东盟关系的政策取向 |
(三) 缅甸与东盟关系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2011年以来缅甸与泰国关系 |
一、2010年以前缅甸与泰国的关系 |
(一) 历史上缅甸与泰国关系 |
(二) 1948—1962年缅甸与泰国关系 |
(三) 1962—1988年缅甸与泰国关系 |
(四) 1988-2010年缅甸与泰国关系 |
二、2011年以来缅甸与泰国关系 |
(一) 政治关系的平稳发展 |
(二) 经贸合作的加强 |
(三) 缅甸政治转型对缅甸泰国关系的影响 |
三、缅甸与泰国关系的前景 |
(一) 地理相邻对缅甸泰国关系的影响 |
(二) 国家政治局势和政府(政权)变化 |
(三) 国际环境 |
第三节 2011年以来缅甸与印度关系 |
一、缅甸与印度关系的发展历程 |
(一) 缅甸印度历史上的长期交往 |
(二) 1948-1988缅甸与印度的关系 |
(三) 1988-2010年缅甸与印度的关系 |
二、2011年以来缅甸与印度的关系 |
(一) 2011年以来缅甸与印度政治安全关系的发展 |
(二) 2011年以来缅甸与印度经济关系的发展 |
(三) 2011年以来两国关系的特点 |
三、缅甸与印度关系的发展趋势 |
(一) 外交政策及其判断 |
(二) 地缘因素 |
(三) 国际环境 |
第四章 缅甸与中国关系 |
第一节 缅甸政治转型前与中国关系 |
一、独立后到1988年的双边关系 |
(一) 1950-1962年间的中缅关系 |
(二) 1962-1988年间的中缅关系 |
二、1988-2010年间缅甸与中国关系 |
(一) 缅甸与中国关系的发展 |
(二) 中国对缅甸关系的政策 |
(三) 缅甸对中国关系的重点及政策 |
三、中缅关系的历史遗产 |
(一) 形成了和平共处、相互友好、相互依托的关系 |
(二) 呈现出阶段性调整的特征 |
(三) 国家间关系的政治心理、民族心理 |
第二节 2011年以来缅甸与中国的关系 |
一、两国关系的发展特点 |
(一)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
(二) 互联互通与经济关系发展 |
(三) 多边机制中协调配合的新发展 |
二、2011年以来中缅关系的政策 |
(一) 政治关系的巩固与应变 |
(二) 合作领域及其重点 |
(三) 多边关系及多重变化 |
(四) 中国的期待与担忧 |
三、缅甸发展与中国关系的重点和政策 |
(一) 对中国的整体外交定位:战略依托 |
(二) 国内需求及其对中国的政策 |
(三) 国际活动的需求及其对中国的政策 |
第三节 中缅关系的前景 |
一、缅甸政治局势变化与中缅关系前景 |
(一) 缅甸现政权的政治走势及其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
(二) 民主派政治力量的活动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
(三) 缅甸政治中间力量的活动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
二、国际环境变化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
(一) 缅美关系与中缅双边关系 |
(二) 缅印关系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
(三) 日本在缅甸的经济外交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
三、重大问题的走势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
(一) 经济摩擦及常态化复杂化的可能性 |
(二) 边境治理中的问题与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警务实战教学团队建设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警务实战教学团队基本要素 |
1. 目标 (Purpose) |
2.人 (People) |
3. 团队的定位 (Place) |
4. 计划 (Plan) |
二、警务实战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
1. 警务实战行动特点决定警务实战教学训练必须加强团队建设 |
2. 教学训练质量的提高需要警务实战教师进行优势整合 |
3. 警务实战科研水平的提高需要师资力量的科学组合 |
4. 警察职业化教育必须有一支善于创新的警务实战教学团队为支撑 |
三、警务实战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 |
1. 起步晚、层次低, 处于初建时期 |
2. 团队定位难以适应公安教育发展的需要 |
3. 团队带头人综合素质不强, 团队缺乏协作合作精神 |
4. 团队发展缺乏计划, 活动缺乏规范 |
5. 重建设, 轻管理的领导思想影响团队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
四、加强警务实战教学团队建设的途径 |
1. 充分认识加强警务实战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
2. 明确团队的发展目标是提高基层公安机关的实战能力 |
3. 不断提高团队带头人的综合素质 |
4. 强化团队精神, 增强协作意识 |
5. 建立健全团队的考评机制 |
(9)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2 战略管理与高等院校的发展 |
2.1 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应用 |
2.2 高等院校推行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
2.3 高等院校战略管理的特殊性 |
2.4 高等院校实施战略管理的成功案例 |
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战略环境 |
3.1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
3.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时代背景 |
3.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4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现状 |
4.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创建及其运行 |
4.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成就 |
4.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 |
5.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战略定位 |
5.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战略重点 |
5.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战略举措 |
6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战略管理的路径选择 |
6.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战略规划 |
6.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战略实施 |
6.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战略评估 |
6.4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战略调整 |
7 研究结论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名单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10)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状况、类型及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状况分析 |
一、发展背景分析 |
二、分布差异分析 |
三、升本方式分析 |
第二章 新建本科院校的类型分析 |
一、按隶属关系或行政权限划分 |
二、按所有制或办学经费来源划分 |
三、按学科门类划分 |
四、按科研规模、学位层次或高等学校三大职能产出比例等划分 |
第三章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及问题分析 |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 |
二、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问题 |
三、几点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对云南警官学院组建后的工作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D]. 赵子夜. 吉林大学, 2021(01)
- [2]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三十年艺术轨迹研究[D]. 夏璐. 云南艺术学院, 2018(09)
- [3]公开查缉毒品犯罪研究 ——以广东陆丰为例[D]. 吴伟凡. 广东财经大学, 2017(04)
- [4]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D]. 许正. 苏州大学, 2017(04)
- [5]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职能研究 ——以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为例[D]. 胡春军. 云南大学, 2017(05)
- [6]基于教育政策视角下云南省高校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措施分析[D]. 张庆. 云南大学, 2016(02)
- [7]缅甸政治转型以来的对外关系[D]. 闫德华. 云南大学, 2015(09)
- [8]警务实战教学团队建设探析[J]. 佘军奇.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1(01)
- [9]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 郝进仕.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0)
- [10]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状况、类型及问题分析[D]. 郭嫄.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