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洋妈妈谈外国幼教(论文文献综述)
郑欣[1](2020)在《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与应变研究(1882-1909)》文中认为晚清以降,西方各国不断扩大对中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侵略。基督教作为西方宗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亦跟随着列强的坚船利炮传播至中华各地。由于来华基督教的迅速传播,以及传教士对中国人民生活的积极参与和干涉,中国各地教案与人民反洋教斗争此起彼伏。张之洞在晚清长期担任地方督抚,与近代来华基督教的接触可谓非常频繁,由此形成了自己的涉教思想与实践。通过分析张之洞地方督抚任上与基督教的交涉实践,本文将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的应变之策总结为:第一,协调保护各国官商民教。镇压会匪与反洋教运动;严禁匿名揭帖,打击谣言,捉拿造谣生事匪徒;保护商民教士的财产和人身安全。第二,审慎、持平地办理教案。查核案情,破除民教畛域之见,讯明严办民教交涉案件;秉公妥结教案,合理赔偿,理据兼备地拒绝外国领事和传教士、教民的无理索求;惩办保教不力的官员,严惩滋事民众;查阅教堂,筹办育婴,防止发生教案。第三,加强对基督教势力的合作与管理。一方面限制基督教传教士在华特权。禁止传教士借教案干涉中国内政,限制传教士在内地买地置业和设堂传教;拒绝传教士的无理要求。另一方面利用传教士的人脉和知识兴办洋务事业和举办新政。总而言之,张之洞对待基督教的思想认识以及应变政策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具有与时俱进、讲求实际的特点,发展趋势是由批判走向建设,忠君卫道的思想贯彻始终。透过张之洞涉教事务之思想与实践,不仅可以了解张之洞在不同时期应对基督教这一外来事物的思想与实践的转变与特点,而且可以对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个人形象与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不仅有助于理解代表的晚清上层人士、近代官绅面对外洋事物的思想转变和社会变革的心路历程,也可更好地认知张之洞与晚清政治、外交的关系。
庄细细[2](2020)在《近代中国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研究(1890-1949)》文中研究指明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是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物,同时也是妇女解放的一种实践方式。妇女解放运动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妇女“国民责任”,成为了她们从事慈善事业的动力。同时,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女性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使其初步具备从事慈善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公共空间的扩大为妇女团体开展慈善活动创建了有利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近代中国战乱频发和灾荒饥馑,具有善心的近代妇女积极结成团体从事慈善活动。众所周知,近代中国是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思想意识与社会环境也发生变化,这亦推动了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发展。维新变法至清末新政时期是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萌芽阶段,中国近代妇女在妇女解放思潮中觉醒,开展了有别于传统的妇女慈善活动。在慈善观念上,由传统的“福报”观念转为“女国民”责任;而在慈善组织上,由妇女个体慈善向妇女团体慈善转变;慈善方式上,从“捐款捐物”走向“筹款筹物”。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运动的高涨使得近代妇女团体的力量得到壮大,这一时期慈善活动开始多样化;在慈善救济理念上,由“养”转变到“教”;在慈善组织上,基督教妇女团体开始出现。到了抗战时期,受到民族精神的激发,妇女团体把慈善事业与民族救亡联系起来,慈善活动重心由筹款赈灾转向“民族救亡”。这一时期也是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鼎盛时期,各妇女团体在慈善活动中的合作关系更为密切。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妇女团结一致,开展全国性的慈善活动,而这时基督教妇女团体慈善活动也更加活跃。抗战结束后到新中国成立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近代妇女团体慈善事业的重心转向以经济复员为中心的战后救助,寡弃妇女成了重要救助对象,而举办廉价托儿所成了新的慈善内容。由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发展演进所知,近代中国妇女团体慈善活动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有赈济灾荒、抗敌后援、慈善教育、儿童保育和戒除烟瘾、法律援助等。透过其慈善活动的内容,亦可窥探出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特点。首先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特点进行探究,发现近代妇女团体更擅长通过娱乐活动为慈善事业筹款,更加关注儿童保育。其次,引入社会阶层理论对近代开展慈善活动的妇女团体进行研究,发现上层阶级妇女引领近代妇女慈善。最后,分析妇女的生理特质、性格特征与社会角色,指出近代妇女团体逐渐从辅助男性开展慈善活动的配角转变为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主体,逐渐撑起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半边天。同时,通过考察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内容与特点,亦可看出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她们开展的慈善活动宣扬了妇女解放思想,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战争中的募捐救济活动还为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一定贡献。当然,受到近代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亦有一定的局限性。
杨凯良[3](2020)在《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旧文明交替、时局动荡混乱的民国时期,大学校长作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引领者,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从何而来?本文结合运用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对作用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及相关因素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清末民初的时代环境及教育近代化的开展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场景。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的西风东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生发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催化剂。儒家文化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萌生的原生思想背景。所处具体地域文化场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高等教育性情和学术偏好,也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铺设了个人思维层面的基底。教育文化场景中:虽然民国着名大学校长国内的知识结构上存在共性,然而留德和留美学人群的不同教育文化场景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学校长所获取或感知的或显或隐的西方大学理念和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他们回国后主持大学奠定了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基础。社会任职场景中:编译馆或杂志社任职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炼化厂;在政府任职时期积累的人脉为他们日后执掌大学、保证大学正常运转提供了诸多方便;任职大学是最为关键的职业经历,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感知和体认,为他们提出颇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依据。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烘托下,高等教育思想呈现出衍生从属性、中西杂交性、理想性和前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场景的转换对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认识和发展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期间伴随着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的冲突与磨合,偶有可能发生政域场和学域场之间高等教育沟通思维的调适。对学术场景的聚焦研究发现:杜威一脉学术师承秉承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和实验主义的方法,然而其中国弟子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与杜威相比发生了异变;北大同人的学术网络聚合性强,交互性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同质性和细微分化。对大学实践场景考察发现:大学校长的人事变迁不一定会导致一所大学理念的断裂,职业场景变换却可能使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发生微调或转变。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理念相关核心文本的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思想内核的多元调和性与对立共生性。由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联结性和交叉性这几种特性,因此从工具论角度出发截取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片段或者场景进行“神话”预制式的研究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适切,亦可能遮蔽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此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并未上升到理论化层面。基于场景视角,论文总结了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点,以此为参照,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并尝试性提出了场景建设的路向。
赵冬霞[4](2019)在《幼者本位—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学角度,运用功能学、材料学、色彩学、接受美学、游戏学、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儿童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综合研究。文章重点厘清了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关键性问题,包括:(1)玩具生成的背景和基础;(2)玩具的生态和设计力量;(3)对今天玩具设计的启示。除绪论与结论外,本文以“儿童、理念、生态、设计、追寻”为逻辑指引,构建了研究内容的五个章节。第一章为“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重点分析玩具的消费群体——上海儿童及其时代境遇;第二章为“民国时期的‘幼者本位’理念及影响”,重点厘清民国时期玩具观念的转变;第三章为“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生态”,重点研究民国时期玩具设计的生态和多元力量;第四章为“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设计实践”,重点研究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设计实践;第五章为“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设计的省思”,重点分析了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在特定时空中生成、发展、繁荣、衰落的时代特征与设计启示。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从完美“成品”到完美“部品”。民国时期为儿童设计的玩具多是“起点含混、结果先决”的完美“成品”;今天的玩具更多是“起点清晰、结果多元”的完美“部品”。2.从“玩物丧志”到“寓教于乐”。民国时期的玩具观是建立在教育者立场上的,虽反对“玩物丧志”的玩具观,但仍强调对儿童玩乐的控制、引导和塑造,是有着明显而确定的影响目的的,不凸显“玩”本身的独立价值;今天的玩具观是基于受教育者的立场,重视探索和准备的过程而非结果的强求。3.从技术完善到人文补强。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质朴而清新,令人可轻易感受到自然气息和情感温度;今天的儿童玩具,正被高科技、智能化及数字化所包围,反衬出在质朴和温度方面的不足。吸收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设计的人文气息养分,有助于今天的设计力量、设计资源、设计要素的整合。4.从成长“标准”到成长“伴侣”。在过去,尽管儿童是玩具的消费者,但是玩具的服务目标实际是家长,家长通过选配玩具预见孩子的未来,玩具是父母教养孩子类型“标准”的体现;今天的父母不再期望也很难掌控孩子的未来,尤其无力“依靠玩具”精确掌控。他们更倾向于尊重孩子自己的情绪情感与个性发展,以养成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能力。其间,玩具的选择、伴随、更新及组合,无疑能不同程度地显现“成长伴侣”的作用,而这样的作用是父母不能代替的。5.从户外游戏到室内探秘。“户外”曾是上海儿童玩乐的基础场景,符合儿童向往自然、探索自然、融入自然的天性,有助于促进儿童的人际互动;今天的上海儿童虽有专属的游戏空间,但失去了同伴间相互嘻戏的机会,客观上变得越来越“宅”。反思、吸收民国时期上海儿童户外玩乐的经验对今天的玩具设计研发应有启示。
金新新[5](2018)在《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着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是构建中国近代新文化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在家庭教育方面卓有成效的思想者和实践者。他用博大深沉的父爱,以人(孩)为本,中西合璧,精心培养九个子女,创造出“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话。梁启超能创造出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其基本原因有二:一是以人为本和中西合璧为核心的家庭教育思想,二是以关爱、引导和尊重为主要特征的家庭教育实践。梁启超以子女们的全面发展作为施行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注意引导子女们对生活和学习的趣味,关注子女们的身心健康,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培养子女们做人的品格,提高子女们的知识水平,锻炼子女们理财持家的能力,等等。在家庭教育实践中,梁启超用平等亲切的态度与子女们交流,注重双方沟通的顺畅,尊重子女们的意愿。本文从关爱、引导和尊重三个层面详细考察梁启超为贯彻家庭教育思想而开展的实践,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入理解梁氏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取得的进步以及在后来的人生中取得的众多成就,也更全面深入理解梁氏子女如何成为趣味盎然、德才兼备、学贯中西的优秀人才,从而为当今的人们进行家庭教育提供借鉴。
马琳[6](2018)在《我国家长惩戒权的现代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南京虐童案之类的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教育话题的关注,也引起了对家长惩戒权的争论。本文通过对比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家长惩戒权,梳理家长惩戒权变革的大致过程,以此剖析此种变革背后的原因,并分析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改善现状提出建议。第一章简述家长惩戒权的概念。家长惩戒权指对晚辈负有教育义务的、与其有亲属关系的长辈,为矫正晚辈的观念或行为,对后者施加不利影响的权利。现代社会的家长惩戒权是子女本位、义务本位的。体罚是惩戒的一种,在实践中可能会与虐待、家庭暴力、故意伤害等行为杂糅在一起。第二章介绍传统社会的家长惩戒权。当时的家长惩戒权是家长本位、权力本位,因此其对象并不以未成年子女为限,行使方式也更加多样,且家长惩戒权除了有教育属性外还有司法属性。农耕经济下家庭的教育、经济、司法等职能以及家族主义的伦理道德为这种惩戒权提供了正当性基础。第三章介绍家长惩戒权的现代化过程及推动因素。清末修律以来,家长惩戒权逐渐由家长本位、权力本位变为子女本位、义务本位,并丧失了司法属性。这种现代化变革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生产力变革后家庭职能与国家职能的变迁。其二,国家主义、个人主义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对家族主义的冲击;其三,当代教育学和心理学对惩戒教育的限制。第四章介绍我国家长惩戒权的现状。由于家庭职能减弱而国家未能及时补位,现在我国还存在公共教育资源不足、对未成年人的矫正教育机制不完善、对家长的指导与激励不充分、对家长惩戒行为的规制不合理等问题。社会上大量不规范的教育机构也趁机兴起。要改善这一现状,就要相应地完善国家在这方面的的职能,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完善对未成年人的矫正教育机制,加大对家长的指导与激励,加强对社会相关机构的监管,并进一步明确家长惩戒权的范围、完善强制报告制度、丰富规制手段等,以合理规制家长惩戒权。
严石[7](2017)在《衡水市中职幼师专业儿童歌曲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010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普及学前教育。在今年两会的提案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代表更是提出《关于将学前三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提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学前教育博士生导师庞丽娟代表更是提出要建立《学前教育法》,使学前教育可以以法律的形式受到相应的保护。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具有不可限量的作用。笔者通过对衡水市部分较具影响力的幼儿园进行调查发现,儿童歌曲的使用几乎贯穿于幼儿园一日教学活动的始终,涉及的内容可以说包括了所有音乐学科的学习。除了儿童歌曲的演唱以外,还有歌曲伴奏的编排,舞蹈和律动的编排等方面,而当地的两所中职学校幼儿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又是这些幼儿园儿童歌曲教师的主要来源地,他们的综合素质较低,难以完成幼儿园教学的需要。本研究将通过调查两所学校的现状,找出问题并进行分析,最终研究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李雨铮[8](2016)在《水中蝎》文中提出1不祥的降雪。不同于暴风雪在北风中叫嚣,而仅仅是静静地坠落着,在无声中覆盖一切,并将一切变得更加寂静的大雪。让人好像能看清前方无尽的路,又全然不知身处何方。一脚深一脚浅地行走在路灯下,我在想,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一念头就根植在脑海。雪积得越深,就越感到被抽空似的恐惧。从漆黑天幕中降下的雪,让我想到十年前小学的冬游。僻静的巷子里躺着一具
张(韦华)[9](2013)在《五四一代女作家写作的自我想象》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以在1917-1927年间登上文坛并获得瞩目的女性作家及其创作,特别是陈衡哲、冰心、庐隐、冯沅君、凌叔华、苏雪林等人作为考察主体,通过她们的自我想象以及想象方式来探析女性写作的困境、阻力以及她们的想象对于当代女性主义的启发。在文本分析上,从女性生活的理想化理念、生活实践、女性视角三重维度出发,阐释女性的理想化理念、生活实践如何对女性视角产生影响并投射在文本的创作中。本文分为九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缘起、意义、角度与思路。第一章涉及五四一代女作家写作自我想象的书写背景。对于五四一代女作家来说,中国女性的历史与现状是她们言说的出发点;她们自身所具备的个性气质、家学渊源、教育经历以及建立于现代学缘关系的社团期刊的助力,构成了五四一代女作家书写的前提。第二章阐述了五四一代女性作家进行“自我想象”的参照对象。中国近现代男女先觉者们根据时代社会要求将未来女性想象投注在国民之母、女医生、学法中西的女学生、救亡图存的女英雌、具有健康性意识的女性身上,这些理想化理念成为五四一代女作家的想象参照。第三至第七章阐述五四一代女作家自我想象模式以及在文本中的形塑。第三章分析了在现代世界中仍然固守传统价值标准存活的女性形象,在新旧夹缝中挣扎存活的旧式少女、旧式太太以及社会底层劳动妇女“他者”的存在,但是她们也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身上发现了女性隐忍、坚毅、刚强却不麻木的精神新质,重新评估了自我与民众的关系。第四章论述了五四一代女作家对女学生身份想象。她们的理想模式是接受教育独立自主的现代女学生,启蒙普罗女性群众完成妇女解放,具有建设时代的社会责任感。然而前行的道路曲折漫长,部分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女学生依然成为封建传统道德的牺牲品;有的以爱情自由表达对传统的反叛,有的却陷入情与智的冲突;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她们转而投向母爱的庇护,书写了母爱的神话,在同性之爱中找寻精神同盟;在这过程中女性性意识逐渐觉醒。第五章分析五四一代女作家文本中的家庭女性谱系。具有现代意识的女学生走出校园,大部分走入了婚姻,将自我的个性与家庭责任调和,成为了新贤妻良母,拥有独立的人格,却仍在传统的性别秩序面前寻找心灵的自由。第六章论述五四一代女作家对于自我职业道路的想象。五四一代女作家在自我职业道路的追寻上,伏案笔耕的女作家是她们对于自我的定位,尽管事业与婚姻家庭不断发生矛盾,但是她们却在冲突中不断坚持自己的写作,因为写作对于她们来说意味着展现女性的困境、挣扎与努力。她们以自己的写作努力参与社会历史进程,在其中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第八章阐述了女作家们对于女性与时代政治、国家民族之关系的想象。在五四女作家庐隐作品中走向革命的女性形象身上,我们发现女性与时代政治的融合。但是大多数五四女作家们对于国家、民族、政治意识形态的霸权统识还是抱持着警惕的态度,在创作中表现个人化的创作倾向以及在虚拟的儿童世界想象中消弭性别写作的焦灼感。余论部分讨论了五四女性写作自我想象对于未来女性文学的影响与启发。在丁玲、谢冰莹、葛琴、杨沫、萧红、刘真、张爱玲、茹志鹃等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冯沅君、庐隐、凌叔华、陈衡哲等五四一代女作家的影响,她们在社会转型期的身份认同、自我想象以及面对困境的处理方式对于当代的女性写作是有所启发的。
张德忠[10](2013)在《异质的移植与内化: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师范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清末十年迄民国,在国势凌夷、外患日重的压力下,国人由因应变局的认知逐渐形成了明确的现代化意识,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教育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官方和民间都给予了关注。相应地,师范教育也为人所瞩目。清末新政时期将其自国外移植进来,民国时期接续前清进一步办理。最初的师范教育间接学习西方,以直接仿效日本为主,1922年后又主要仿行美国体制。其间,为适应中国的国情需要,师范教育自引进之日起即予以了内化(本土化),只是在程度上不同的时期有所差别。本文以北京城及其周边县域为对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梳理师范教育的演变脉络,钩沉其发展的细节,藉以窥豹一斑,呈现上述历史图景,并力求展现出北京地区师范教育的地域特色。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课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概述了前人在本课题及相关课题上的研究状况,陈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正文共计四章。第一章探讨北京地区师范教育诞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条件,认为它既是近代中国师范教育潮流的产物,也受到北京地域文化的影响。同时,为清楚地把握其来龙去脉、展现其演变的完整面貌,本章专列一节追溯了清末北京师范教育的概况。第二和三章纵向梳理了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师范教育的沿革演变。从中可知,在民国前期(1912-1928年)的十六年里,师范教育在北京地区不断调适、逐渐改进,一度出现发展的黄金期,并由仿行日本模式转向了美式体制。民国后期(1928-1949年)的二十一年间,最初曾再现一个黄金十年,但随着局势从相对稳定变为动荡,北京地区的师范教育也由蓬勃发展转为维持基本的运行。总之,纵观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七七事变”为界,此前整体上是呈上行走势的,出现过两个“黄金期”;此后则转成平行之势。在民国三十八年间,北京一直高举师范教育的旗帜,扞卫独立建置的师范教育体制,成为当时全国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第四章以专题形式横向考察了师校的师资建设和学生、师范人士的师范教育思想、师范生的实习、师范教育对北京社会所起的作用等情况,试图在微观层面刻画出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师范教育的风貌。基于前文的论述,结语部分进行了总结。
二、留洋妈妈谈外国幼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留洋妈妈谈外国幼教(论文提纲范文)
(1)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与应变研究(1882-190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与时间之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法战争前的张之洞与基督教 |
第一节 词臣学使时期对基督教的初步认识(1863—1881) |
第二节 巡抚晋省时期对基督教的进一步认识(1882—1884) |
第二章 两广总督张之洞与基督教(1884—1889) |
第一节 中法战争期间张之洞的防患之策 |
第二节 中法战争后张之洞的民教治理之策 |
第三章 张之洞总督湖广前后涉教实践与思想(1889—1907) |
第一节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张之洞与基督教之交涉 |
第二节 二十世纪初的张之洞与基督教之交涉 |
第三节 分析 |
第四章 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思想认识与应变方法评析 |
第一节 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态度与应变方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第二节 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态度与应变方法的两次转变 |
第三节 张之洞涉教事务之思想与实践的影响与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2)近代中国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研究(189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资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兴起、发展的背景 |
第一节 妇女运动的影响 |
第二节 公共空间的扩大 |
第三节 政治诉求的表达 |
第四节 灾荒饥馑的触动 |
第五节 战乱频仍的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维新变法至清末新政时期的妇女团体慈善活动 |
第二节 辛亥革命时期至民国前期的妇女团体慈善活动 |
第三节 抗日救亡时期的妇女团体慈善活动 |
第四节 抗战胜利以后的妇女团体慈善活动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内容 |
第一节 赈济灾荒 |
第二节 抗战后援 |
第三节 慈善教育 |
第四节 儿童保育 |
第五节 其他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特点 |
第一节 擅长欢娱慈善 |
第二节 关注儿童保育 |
第三节 精英女性的引领 |
第四节 从女性特质看其善举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评价 |
第一节 践行妇女思想解放 |
第二节 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
第三节 为战争胜利做出贡献 |
第四节 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局限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西方大学理念相关研究 |
1.2.2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个体高等教育思想相关研究 |
1.2.3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思想研究 |
1.2.4 大学校长个性特质、能力及社会角色相关研究 |
1.2.5 知识社会学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
1.2.6 已有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着名大学校长 |
1.3.2 高等教育思想 |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4.1 场景:本义及多元衍生义 |
1.4.2 分析框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场景 |
2.1 时代背景:清末民初国际国内政治社会演变 |
2.1.1 洋务运动与器物之变 |
2.1.2 变法运动与制度之替 |
2.1.3 革命运动和思想之立 |
2.2 因应时局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展开 |
2.2.1 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教育近代化 |
2.2.2 民国成立以来的教育近代化 |
2.2.3 近代教育及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对现代大学的呼唤 |
2.3 思想文化的鏖战: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取舍 |
2.3.1 中国儒家文化的式微和演变 |
2.3.2 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涌入 |
2.3.2.1 “进步”与“竞争”的人生趋向 |
2.3.2.2 “自由”与“民主”的价值理念 |
2.3.2.3 “科学”与“实用”的内容导向 |
2.3.2.4 “社会改良”与“社会改造”的政治诉求 |
2.3.3 思想文化环境:“无序的多元” |
2.4 时代和思潮影响下高等教育理想的型塑 |
2.4.1 树立教育/科学救国的信仰 |
2.4.2 树立创办现代一流大学的理念 |
2.5 高等教育思想孕育的基础场景分析 |
2.5.1 共时性:所处基础场景的特征 |
2.5.2 教育/学术救国:所处基础场景的主题和灵魂 |
3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分析 |
3.1 地域文化场景及其影响:以吴越文化为例 |
3.2 教育文化场景及其影响 |
3.2.1 教育文化场景所形成知识结构的共性 |
3.2.2 留学文化场景不同导致知识结构的差异 |
3.2.2.1 留德学人群:庞杂且多元的知识结构 |
3.2.2.2 留美学人群:术业有专攻的知识结构 |
3.2.3 不同留学文化场景下思维模式的差异 |
3.2.3.1 留德学人:思辨理性哲学传统的精神取向 |
3.2.3.2 留美学人:经验(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科学取向 |
3.2.4 教育文化场景的衍生:古希腊哲学思想及西方大学理念的灌溉 |
3.2.4.1 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涉猎 |
3.2.4.2 对于西方大学理念直接或间接的感知 |
3.3 社会组织任职场景分析 |
3.3.1 编译馆/杂志社历练:教育思想交流的炼化厂 |
3.3.2 政府部门任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
3.3.3 大学任职:一旦投入便报以赤诚 |
3.4 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作用下的高等教育思想特性 |
3.4.1 “硕学鸿儒”的学术特质与高等教育思想的衍生从属性 |
3.4.2 “学贯中西”的学术路径与高等教育思想的中西杂交性 |
3.4.3 “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
3.4.4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公共性和批判性 |
3.5 场景变换对高等教育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
3.5.1 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之冲突与磨合 |
3.5.2 借力政域场以成就学域场: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调适 |
3.6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关系分析 |
3.6.1 子场景之间的联结性 |
3.6.2 子场景之间的交叉性 |
4 学术场景的聚焦:学术师承和学术网络维度 |
4.1 学术谱系两维度解析 |
4.1.1 师承关系维度 |
4.1.2 学术网络维度 |
4.2 学术师承:以杜威一脉为例 |
4.2.1 治学方式:实验主义的方法 |
4.2.2 治学理念: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
4.2.3 杜威一脉师承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承继性和变异性 |
4.3 学术网络:以北大相关的大学校长为例 |
4.3.1 聚合性强的学术网络:师生之间的职业传承和学术交流 |
4.3.2 交互性佳的学术网络:大学校长平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
4.3.3 北大同人教育理念上的同质性和细微分化 |
4.4 学术谱系观照下高等教育思想的引入和植根 |
5 大学实践场景的轮换:北大校长和科学社成员的高等教育思想流变分析 |
5.1 大学校长更迭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以北大为例 |
5.1.1 蔡元培初掌北京大学时期: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实践 |
5.1.2 蔡退蒋进: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渐融合 |
5.1.3 蒋辞胡继:从关注单一大学发展到聚焦国家高等教育全局 |
5.2 大学校长的社团交往、职业流动与高等教育理念的维系与转向 |
5.2.1 缘起中国科学社:留美学生的科学教育梦想 |
5.2.2 初露峥嵘:科学教育思想的早期萌芽 |
5.2.3 职业沉浮间:科学教育观的维系或转向 |
5.2.3.1 任鸿隽:一以贯之的科学教育提倡者 |
5.2.3.2 竺可桢:从看重科学教育到科学人文教育并重 |
5.2.3.3 胡先骕:教育观的天平从科学向人文偏移 |
5.3 大学实践场景下高等教育思想的流变和延续 |
6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核及特点 |
6.1 大学理念文本梳理 |
6.1.1 关于大学的使命、功能、职能的认知演进 |
6.1.2 关于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的认知推进 |
6.1.3 关于具体大学理念的论述列举 |
6.2 大学教育理念内核:科学与人文的拉锯与对峙 |
6.2.1 古代社会人文教育的辉煌 |
6.2.2 民国时期科学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冲击和压制 |
6.2.3 群策群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眼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
6.3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多元共生性 |
6.3.1 大学理念:使命、理想和精神的多元调和 |
6.3.2 教育理念:理想追求与现实需要的对立共生 |
6.4 共价值性: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价值观场景特点 |
7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研究的再反思 |
7.1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社会时代影响和价值 |
7.1.1 对于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贡献 |
7.1.2 破除政教合一、争取教育独立和教育改造社会的尝试 |
7.1.3 为现今的大学发展和大学校长掌校做参考 |
7.1.3.1 大学校训的理念传承 |
7.1.3.2 大学校长毕业演说词的寄托 |
7.1.3.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挈领 |
7.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再反思 |
7.2.1 民国大学校长研究的“神话”预制 |
7.2.2 场景特质的呈现及“神话”的解构 |
7.2.2.1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
7.2.2.2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场景具有错综复杂性 |
7.2.3 “神话”的内伤: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基于场景分析的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 |
8.1.1 形成过程 |
8.1.2 影响因素 |
8.1.3 形成特点 |
8.2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 |
8.2.1 基础场景健全平稳却无法形成核心凝聚力 |
8.2.2 教育文化场景宏大规整且“亚教育文化场景”开始出现 |
8.2.3 社会任职场景中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面临着主客观挑战 |
8.3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场景建设的路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4)幼者本位—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 |
1.1 上海儿童的人口构成与社会分层 |
1.1.1 上海儿童的人口构成 |
1.1.2 上海儿童的社会分层 |
1.2 涉及儿童成长的多维关系 |
1.2.1 社会与儿童身份 |
1.2.2 政府与儿童权利 |
1.2.3 学者与儿童关怀 |
1.3 “儿童/玩具/游戏”的关系 |
1.3.1 游戏与儿童天性 |
1.3.2 器具与游戏场景 |
1.3.3 玩具与儿童恩物 |
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幼者本位”理念及影响 |
2.1 “幼者本位”理念的内涵与时代意义 |
2.1.1 “幼者本位”的思想内涵 |
2.1.2 “幼者本位”的时代意义 |
2.2 “幼者本位”对民国上海儿童的影响 |
2.2.1 儿童与养成保育 |
2.2.2 儿童与娱教空间 |
2.2.3 儿童与玩具读物 |
2.2.4 儿童与国货用品 |
2.3 “幼者本位”影响下的玩具观 |
2.3.1 从“消遣器具”到“育儿媒介” |
2.3.2 从“泥车瓦狗”到“益智教具” |
2.3.3 从“小技偏道”到“工业产品”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生态 |
3.1 玩具审查机制对上海玩具业的影响 |
3.1.1 关于玩具审查的机制 |
3.1.2 关于玩具审查的内容 |
3.1.3 关于玩具审查的影响 |
3.2 儿童玩具构成的背景 |
3.2.1 幼教理念的达成 |
3.2.2 商业逻辑的推动 |
3.2.3 时政影响的折射 |
3.2.4 亲子互动的需求 |
3.3 儿童玩具系统的构建 |
3.3.1 儿童成长的分期理论 |
3.3.2 儿童分期与玩具序列 |
3.3.3 儿童分期与玩具等级 |
3.4 儿童玩具的“伴随”属性 |
3.4.1 伴随儿童的身体发育 |
3.4.2 伴随儿童的心理养成 |
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设计实践 |
4.1 儿童玩具的材料种类与工艺 |
4.1.1 关于玩具材料种类 |
4.1.2 关于加工工艺 |
4.1.3 关于评价体系 |
4.2 玩具的仿制与自创 |
4.2.1 玩具的造型与设计 |
4.2.2 上海玩具与国外玩具比较 |
4.3 玩具工艺与结构的仿制与改造 |
4.3.1 动力型设计——国外“自动”玩具 |
4.3.2 制约型设计——赛璐珞玩具 |
4.3.3 集约型设计——马口铁玩具 |
4.4 从“西化”到“游戏”的玩具色彩渐进 |
4.4.1 “设色术”与玩具色彩设计 |
4.4.2 色料对玩具色彩设计的影响 |
4.4.3 上海本土的玩具色彩实践 |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设计的省思 |
5.1 西方工业背景下的本土设计力量 |
5.1.1 玩具设计标准的提出与实践 |
5.1.2 玩具设计师与同业公会的建立 |
5.2 民族主义背景下的本土设计生态 |
5.2.1 国货倡议下民族主义走向 |
5.2.2 复制、模仿、改制、自创等设计成长阶段 |
5.3 外侨标准参照下的本土设计走向 |
5.3.1 游戏空间与玩具互动 |
5.3.2 角色偶像与卡通玩具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5)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概念界定 |
(四) 研究思路及主要依据资料 |
一、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
(一) 社会历史背景 |
(二) 家庭环境 |
(三) 个人经历 |
二、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 |
(一) 趣味主义教育观 |
(二) 德育思想 |
(三) 智育思想 |
(四) 其他教育思想 |
三、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的实践 |
(一) 关注和陪伴子女,直白表达父爱 |
(二) 引导子女做人、做学问、理财持家 |
(三) 尊重子女们的兴趣爱好和意愿 |
四、梁启超家庭教育的效果 |
(一) 梁思成的成才和成就 |
(二) 其他子女的成才和成就 |
五、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评价 |
(一) 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意义 |
(二) 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家长惩戒权的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
二、本选题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家长惩戒权概述 |
第一节 家长惩戒权的定义 |
第二节 惩戒与体罚、虐待、家庭暴力、故意伤害辨析 |
第二章 传统社会家长惩戒权 |
第一节 传统社会家长惩戒权简述 |
一、家长惩戒权的权利主体 |
二、家长惩戒权的对象 |
三、家长惩戒权的行使方式 |
四、对家长惩戒权的限制 |
第二节 传统社会家长惩戒权的正当性基础 |
一、家庭职能 |
二、家族主义伦理道德 |
第三章 清末以来家长惩戒权的变革及其原因 |
第一节 清末修律对家长惩戒权的调适 |
一、修律过程 |
二、礼教派与法理派之争论 |
第二节 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家长惩戒权的调适 |
一、中华民国对清末修律成果的取舍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立法 |
第三节 家长惩戒权现代化的原因 |
一、国家与家庭职能的变迁 |
二、家族主义的衰落 |
三、当代教育学与心理学对惩戒教育的限制 |
第四章 我国家长惩戒权的当代处境及相关建议 |
第一节 家长惩戒权的舆论处境 |
第二节 家长惩戒权的现实环境 |
一、公共教育资源不足 |
二、矫正教育机制不完善 |
三、社会机构的补位存在漏洞 |
四、对家长的指导与激励不足 |
五、对家长惩戒行为的规制不合理 |
第三节 规范家长惩戒权的建议 |
一、加大公共教育资源投入 |
二、完善对未成年人的矫正教育机制 |
三、加大对家长的指导与激励 |
四、合理规制家长惩戒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衡水市中职幼师专业儿童歌曲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关于儿童歌曲 |
第一节 我国儿童歌曲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儿童歌曲的特点 |
一、儿童歌曲的体裁 |
二、儿童歌曲的旋律特点 |
三、儿童歌曲的歌词特点 |
第二章 衡水市中职幼师专业儿童歌曲教学现状 |
第一节 人才培养方案与儿童歌曲及相关课程的设置 |
一、人才培养方案 |
二、儿童歌曲及相关课程的设置 |
第二节 师生现状 |
一、学生现状 |
二、教师现状 |
第三节 学生教学实践、就业及实训室现状 |
一、学生教学实践现状 |
二、学生就业现状 |
三、教学实训室现状 |
第四节 教材使用及儿童歌曲教学现状 |
一、教材使用现状 |
二、儿童歌曲教学现状 |
第三章 衡水市中职幼师专业儿童歌曲教学相关内容调查与访谈分析 |
第一节 教师访谈分析 |
第二节 幼儿园园长访谈分析 |
第三节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第四章 衡水市中职幼师专业儿童歌曲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课程的整体设置不合理、忽视音乐基础学习 |
第二节 师资结构不合理、外聘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
第三节 教学思想陈旧、缺乏统一的教学纲领 |
第四节 教学实践形式单一、学生就业后难以尽快适应工作 |
第五节 实训室硬件条件不足,课外利用率较低 |
第六节 教材内容过于陈旧,且缺乏教学针对性 |
第五章 衡水市中职幼师专业儿童歌曲教学现状问题的改革策略 |
第一节 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安排 |
一、根据就业需要,增加新课程 |
二、抓住教学重点,调整教学时间 |
三、开设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
第二节 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强化教师队伍 |
一、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并到幼儿园进行深入教学 |
二、共享教学心得,建设教学资料库 |
三、调整师资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第三节 丰富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 |
第四节 改革教学方法与教材,加强儿童歌曲各学科相互渗透 |
一、教材的选择与校本教材的编写 |
二、加强各学科间的关联性 |
第五节 改善教学实践形式,增加学生教学实践机会 |
一、加强校外教学实践管理,提高实践效率 |
二、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更多的校外实训基地 |
三、在课堂上加入教学内容,并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教学 |
四、组织教学与技能比赛,锻炼学生表现能力 |
第六节 完善实训室建设,提高实训室利用率 |
一、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增加实训室种类和数量 |
二、完善实训室管理,提高实训室利用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学生问卷) |
后记 |
(9)五四一代女作家写作的自我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历史的驱动——五四女作家的书写背景 |
第一节 被书写的“历史”与“人”的发现 |
第二节 女性自我想象的书写可能 |
第二章 被建构的女性主体——自我想象的参照 |
第一节 国民之母 |
第二节 女医生角色的缘起 |
第三节 学法中西的女学生 |
第四节 救亡图存的女英雌 |
第五节 性的解放 |
第三章 传统女性现代生存的尴尬体认 |
第一节 被侮损的“精魂”:抛入现代的传统闺秀 |
第二节 消极的沉没:文化杂裹中的旧式女性 |
第三节 希望的寄寓:重塑“祥林嫂” |
第四章 “女学生”的身份想象 |
第一节 独立与自由下的现代女性价值 |
第二节 束缚与挣扎中的现代女性生命 |
第三节 回旋而追寻的现代女性选择 |
第四节 萌动且克制的现代女性体验 |
第五章 重返的娜拉:家庭女性谱系 |
第一节 个性与家庭的调和 |
第二节 困顿而“自由”的新式女性 |
第六章 从现实中突围:职业想象与女性独立 |
第一节 职业女性:未来方向与身份认同 |
第二节 书写的力量:女性写作的现实意义 |
第七章 在突围中求索:转折时期的女性书写 |
第一节 女性与民族、国家的同构性 |
第二节 异己的力量:女性与时代政治的裂缝 |
结余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异质的移植与内化: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师范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设想与方法 |
第一章 近代中国及北京师范教育的发轫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及北京师范教育的缘起 |
第二节 清末京师师范教育的起步 |
第二章 民国前期(1912-1928年)北京师范教育的变迁 |
第一节 民国前期北京地区的师范教育(上)——民初十年独立定向体制下的顺畅推进 |
第二节 民国前期北京地区的师范教育(下)——1922-1928年:开放多元体制下的困顿与前行 |
第三章 民国后期(1928-1949年)北京地区师范教育的变迁 |
第一节 1928-1937年的调整与稳步发展 |
第二节 1937-1945年日据时期的师范教育 |
第三节 1945-1949年:从光复走向新生 |
第四章 民国北京地区师范教育专题探析 |
第一节 师资和学生概况考察 |
第二节 师范人士及其思想 |
第三节 师范生的实习 |
第四节 服务北京社会的师范教育 |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留洋妈妈谈外国幼教(论文参考文献)
- [1]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与应变研究(1882-1909)[D]. 郑欣. 暨南大学, 2020(04)
- [2]近代中国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研究(1890-1949)[D]. 庄细细.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D]. 杨凯良. 浙江大学, 2020(04)
- [4]幼者本位—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研究[D]. 赵冬霞. 上海大学, 2019(02)
- [5]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 金新新.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6]我国家长惩戒权的现代化[D]. 马琳. 厦门大学, 2018(07)
- [7]衡水市中职幼师专业儿童歌曲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 严石. 贵州师范大学, 2017(06)
- [8]水中蝎[J]. 李雨铮. 海燕, 2016(09)
- [9]五四一代女作家写作的自我想象[D]. 张(韦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10]异质的移植与内化: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师范教育[D]. 张德忠. 首都师范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