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城文物资源保护的监控与测评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贺鹏飞[1](2021)在《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遗产是包括了工业建筑遗产等诸多类型遗产在内的遗产综合体,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目前城市更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对工业建筑遗产基础研究的深入,也逐渐开始探讨如何去保护这些遗留下来的城市工业文化特色。但由于我们国家对于这些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认知不全面,比较匮乏,导致近些年来,出现了一大批有着可供研究的工业建筑遗产被拆除、破坏的现象,在这些被破坏的工业建筑遗产中,建国初期的“156项目”便是这些工业建筑遗产的代表。这些工业项目是我国建国初期的工业支撑和基础,它所含有的一系列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如历史、科技和社会等需要我们去发现和认识。建国初期,西安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以其原有的工业基础成为了建国初期八大重点工业城市之一。随后,在一五计划期间,由苏联援建和国家重点建设的“156项目”在西安建厂的一共有17个,其中主要的行业代表有电力、机械和军工等三大产业,在之后的几十年,这些工厂的产品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工厂到目前或拆除或遗留下来的一些价值特色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和发现。本文以西安高压电瓷厂为例进行分析研究,为西安高压电瓷工业建筑遗产价值作出基础研究,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其价值等作出理论基础。本文对以西安高压电瓷厂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梳理了西安电工城工业建筑遗产的背景和规划特征、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的现状、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和评价体系的建构、高压电瓷厂的价值和保护研究等等。首先以高压电瓷厂为研究对象,多次对其进行现状调研和测绘,并就其建筑和厂区进行相关技术图纸的绘制,并分析总结其现状概况;其次,以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构成、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为基础研究对高压电瓷厂进行评价体系建构,然后结合西安高压电瓷工业建筑遗产的实际情况,在对比论证后选取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其价值评价方法,从而对高压电瓷厂的价值进行判断并总结是否有对其保护和再利用的可能性;最后,对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保护研究,通过梳理高压电瓷厂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保护体系和再利用的相关措施,提出对高压电瓷厂合理的保护和再利用建议,为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工业建筑遗产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赵煜辰[2](2021)在《基于风景话语评价理论的凤凰古城风景意象形象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全球范围内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顶层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创新不断加快、5G时代的全面普及,我们迎来了更加数字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新时代,大数据分析也为风景园林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浪潮。随着网络上关于风景资源的评论信息量增加并且规模逐渐庞大,仅靠简单人工的方法已经无法处理和分析网上的海量信息,而且许多机器学习算法也不能直接应用,所以我们需要新的体系来为用户快速整理和分析相关评论信息,由此,风景话语理论孕育而生。本研究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核心景区——凤凰古城(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风景话语理论,以携程旅游网、去哪儿网、蚂蜂窝上的大众点评作为研究的样本数据,共爬取9757条网络文本(评论6960条、游记2797篇)。利用Python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百度API——百度自然语言情感倾向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影响游客风景意象感知和形象认知的各种因素,重点分析游客对于文化遗产意象的感知与对古城的审美情绪特点。在此基础上,寻找提升大众文化遗产感知的方法和途径,并为景区相关部门提出一些规划设计建议。结果发现:大众对凤凰古城风景意象的感知内容十分集中,对物质文化遗产要素中的历史文物要素最为敏感。景点感知中,大众更关注文化景观遗产景点。在对古城的整体形象认知上,凤凰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是大众“推荐的”、“有特色的”、“古色古香”的“风景名胜”,大众在游览景区时侧重“感受文化”。结果证明大众对于凤凰古城的主体地位感知认同度较高,在反映古城文化遗产感知属性上,意象感知比形象认知更具代表性;凤凰古城作为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其历史底蕴非常丰厚,而凤凰古城的风景意象形象评价正是风景话语理论的进一步运用与发展,研究验证了风景话语评价理论适用于文化遗产旅游地感知分析,进而拓展了凤凰古城的风景资源评价体系、风景园林遗产的研究思路,也对凤凰古城后期的景区建设和管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郭强[3](2021)在《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3年以来,陕西省为解决城镇化进程落后、小城镇建设规模、设施简陋、缺乏特色等问题,相继启动了两镇建设活动,陕西省的小城镇建设进程自此开始大幅度推进。数年来,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在显着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引导各类资源向贫困地区转移,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带动了陕西省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此外,于2016年得到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认可,并将《陕西省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实践》印发推广全国各地。由此,本文选取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其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经验,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首先,本研究对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了分析,梳理出了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的目标体系,结合有关文化旅游名镇的理论研究以及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的现状情况,按照两个层面评价的不同特性,分别构建了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对现有小城镇评价方法的梳理与分析,选定了本次研究所采用的评价计算方法,分别是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加权评分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最后,以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为实践对象,从直接建设成效和综合发展成效两方面,展开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成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文化旅游名镇现阶段的建设发展成效展开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在现阶段的确取得了较高的成效,从直接建设成效评价结果分析,文化旅游名镇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备,在地方多元文化传承保护和城镇特色风貌塑造方面也有着较大的提升,但在文旅产业发展和宜居生态打造方面提升相对较少。从综合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分析,多数文化旅游名镇在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方面建设成效相对较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镇特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挖掘利用。但还有部分名镇在产业发展方面还较为滞后,文旅产业综合成效较差,城镇经济水平涨幅较低,还需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文旅产业发展效率。总的来说,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极大的推动了陕西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基本实现了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制定的建设发展目标要求,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分析,对名镇现阶段整体建设发展特征有了宏观把控,为十四五时期陕西省小城镇建设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许筱[4](2021)在《基于POE的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居民与游客双视角》文中认为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社会经济价值,需要我们去继承与保护,位于安徽淮南的寿县古城也不例外。寿县古城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城区格局保护完好,具有较高的保护与研究价值。然而,科学保护理念的缺乏、现代化建设、古城旅游业的发展为寿县古城原有特色风貌带来了冲击。寿县古城老旧的空间布局也决定了其开敞公共空间极少,居民日常活动空间不足,出现了城市历史遗产的公共空间化。寿县古城公共空间对于游客来说是体验古城历史文化的特色场所,对于居民来说是进行日常生活的休闲场所。如何同时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与游客的观赏需求,本文采用使用状况评价(POE)为主要研究方法,分别从外在表征与内在感受两个角度,探究居民与游客对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的使用状况评价,试图分析其成因,并以使用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总结出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的优化策略,以期在二者需求之间找到平衡。本文基于对寿县古城文化景观价值以及规划现状的分析,选取宾阳门、孔庙、报恩寺、博物馆作为寿县古城公共空间的代表进行研究。依据对样地的空间景观环境调研、使用者行为特征记录以及使用者构成的问卷调查,展开基于外在表征的使用状况评价,得出居民老龄化、游客游览兴趣低、古城内部空间布局混乱等结论。从空间环境、使用功能、社会文化三个层面,构建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满意度评价因素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古城整体以及各因子满意度,展开基于内在感受的使用状况评价,得出使用者忽视精神需求、重视物质功能、古城自然环境较差等结论。综合上述总结评价,找出古城现状存在的问题:使用主体之间的矛盾、使用者需求与空间环境之间的矛盾、“旧”与“新”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策略,从“人、空间、政策”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与改善措施,为相似处境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李爽[5](2020)在《基于GIS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以保定古城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及各专家学者的重视,保护工作不断完善,但是随着名城保护规划的逐步实施,规划与实施现状的矛盾日益凸显,目前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实施评估研究较少,缺乏定量的评估手段,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评估工作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而随着空间规划时代的到来,根据在城市规划中广泛应用GIS技术的经验,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实施中利用GIS技术开展更为长期的、动态的定量化评估,构建一套尽可能定量化的、全面的实施评估指标模型,对指导下一阶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及规划修编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实施评估的发展,以及GIS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分别从规划实施评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GIS技术的应用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总结;通过相关文献以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与整理,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出发,围绕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历史要素-历史地段-历史城区”的实施效果,提出具体的评估要素,进而划分24个评估指标,构建基于GIS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其次,以保定古城作为实例研究对象,利用GIS技术分析保定古城范围内名城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验证实施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同时对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下一阶段保护工作提供合理的建议。本文通过对保定古城范围内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发现保定名城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整体表现一般。其中在规划技术评价方面表现较好,但仍存在下层级风貌街巷保护详细规划覆盖不到位、规划不协调的问题;在实施效果方面表现一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缺乏修缮、街巷传统风貌延续性较差、超高建筑未得到整治、停车场地不足、人口容量严重超标等问题。最后文章针对保定古城规划实施出现的问题,提出关于深化规划编制内容、建立多主体动态监管机制的规划技术提升建议;提出建筑立面分级整治、更新地面铺装、优化城市家具等改善街巷传统风貌、提升历史地段景观的具体策略;提出优化古城交通组织,完善慢行交通系统,利用古城存量用地增补公共空间等古城功能优化策略等,促进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开展。本文希望能够对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丰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系统性提供有益的补充。但由于自身水平,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向远林[6](2020)在《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文中提出传统乡村聚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对象。陕西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典型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景观基因理论借鉴生物基因表达、遗传、变异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是解释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发展、演变的很好的理论与方法。因此,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具体特征,本研究以陕西11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应用景观基因理论的主要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从陕西省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文化生态区及单个聚落三大尺度,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机制及其修复进行全面、系统性研究。首先,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及景观基因研究进展,发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性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尚未深入探讨的研究领域,而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又体现出一定的景观基因变异趋势,因此,其变异机制及修复研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接着,在省域尺度(宏观尺度)下,研究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基本特征、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图谱构建等,作为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重要基础。首先梳理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总体环境,探讨其历史演变脉络及基本特征,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了它的总体格局。继而,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的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对其景观基因进行了识别、提取,分析了其景观基因基本特征和不同景观特质类型聚落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景观基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质形成与表达的总体机制;进一步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的图谱体系,并对其图谱进行了系统构建。之后利用图谱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和更新的总体机制,并分析了其遗传、变异的总体趋势。然后,在文化生态区尺度(中观尺度)下,系统研究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变异机制、变异性判定等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若干核心理论问题。首先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景观基因信息链进行了构建。然后,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进行文化生态区划,分析了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并进一步构建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总体变异机制,分析了其总体变异特征,并探讨了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操作流程。最后,进行单个聚落尺度(微观尺度)的研究。首先提出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然后以质性研究等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按照修复理论框架,以陕西四个典型变异聚落为例,探讨了如何对变异聚落进行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主要保护利用模式。本研究采用景观基因理论相关研究方法,在识别提取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并系统构建其景观基因组图谱基础上,对其形成与表达机制、遗传与更新总体机制、总体变异机制、景观基因信息链、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特征、变异机制等关键问题,对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进行了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并探讨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实践应用,为传统乡村聚落保护、振兴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本研究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开展相应研究,将景观基因研究从全国层面推向区域层面,并走向景观基因变异及修复研究的全新领域,对推动景观基因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张磊[7](2020)在《河北省保定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日益提高,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开始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建设一座历史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鲜明的文明城市的重要条件,因此对蕴含众多历史遗存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系统研究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对继承发扬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和地域场所精神,提升文化意识内涵,以及保护景观风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08年,国务院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正式启动。保定市于1986年成功入选我国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现拥有3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当前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保护规划工作虽然初见成效,但仍存在建筑保护更新不当、街区商业过度开发、绿化设施明显缺乏、规划管理实施粗放、研究技术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街区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内涵。因此,探究保定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的保护与提升策略,对传承传统文化内涵,保护古城风貌特色,焕发街区新生活力,提升城市精神品质和形象价值,以及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保定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研、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案例研究、比较分析、数理统计、归纳综合等研究方法,借助GIS技术,初步建立景观风貌信息数据库并进行信息处理、空间分析等系统研究。同时以社会统计学调查研究,结合心理情感评价实验,进行综合因子叠加分析研究。通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整合各类分析结果,研究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现状信息,发现当前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提升方法与建议,以期为今后河北省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相关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郝昊田[9](2020)在《西安明城区紧凑度与活力关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底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60%,按照全球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进入到了下半场。反思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与其独特的工业化进程有着紧密联系,更偏向通过规模与数量来实现土地经济维度的扩张;而如今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开始注重空间质量的提升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由此,城市空间存量更新的发展模式应转向对城市主体——人的重视上来。伴随着老城保护观念的转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空间既有紧凑状态的建设和开发研究,成为存量背景下探索老城对社会影响以及未来发展的新方向。紧凑度概念的引入打破了人们一贯对密集拥挤城市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困扰的偏见,从多元、丰富的城市要素维度解释空间对城市活力的积极影响。本文以古都西安最具代表性的空间——明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这片形态是岁月长河的叠加、结构是历史演变的交织、功能是不同时代和民族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都在这里呈现的空间,深入了解这里的空间紧凑度现状和活力状态,探究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本文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一、二两章,通过对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目的与意义的整理,依照紧凑度与活力的内涵与基础理论,构建紧凑度与活力在理论上的关联性;第二部分为论文第三、四章节,根据对西安明城区整体空间特征与空间活力现状特征进行调查,并提取影响因素;第三部分为论文第五、六章节,通过典型空间明确紧凑度的形态、功能和结构要素对空间活力的影响,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对紧凑度与活力关联性进行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分析,进而发现影响两者关联性的其他因素,最后根据存在问题提出笔者对于西安明城区在紧凑度层面提升城市活力的策略建议,并为后续的研究开展基础资料和研究思路。
黄厚渝[10](2020)在《微更新背景下泉州市金鱼巷使用后评价(POE)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地段作为古城区域中最具代表性、最具价值与内涵的重要片区,是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遗产。随着国家号召社会治理中心应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泉州市在“城市双修”古城更新保护的项目中采用了基于使用者角度出发的古城区更新模式——“微更新改造”,这对于泉州古城区的历史街区、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既是一次全新的机遇,亦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鉴于发达国家先进的理论体系与经验表明,使用后评价(POE)是基于使用者需求与心理对建成空间或环境进行进行的评估,是历史地段持续推进更新的必由之路,通过量化数据为基础,才能够保证持续不断的更新保护是更能够贴合该区域使用者的诉求。本研究论文基于微更新与使用后评价(POE)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概述出对微更新改造后的历史地段开展使用后评价(POE)应着重注意的要点,并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微更新后泉州市金鱼巷的使用后评价模型。并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研究泉州市金鱼巷前段在微更新后的整体运用、使用状况。并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回收的、可量化数据进行计算,对金鱼巷微更新后使用状况进行定级,结合相关实地调研与访谈总结出金鱼巷当前运营与发展的总体情况,及其存在的优点与不足。最后,本研究参考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针对实证研究所得出金鱼巷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号召社会治理中心应以社区为单位开展,从使用者对整体空间环境、商业活化、社区治理问题三方诉求出发,分别提出相对应的优化建议;其中主要包括:产权方面以公有产权建筑空间活化为触媒带动传统建筑更新、硬性规章制度的调整与柔化、循序渐进的商业布局规划、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社区共治模式等等。并强调历史街区、历史地段的开发应基于该地区使用者需求,尊重地方历史文化与传统民俗。以此为后续开展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有依据的参考与借鉴。
二、古城文物资源保护的监控与测评指标体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城文物资源保护的监控与测评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 |
1.1.1 我国城市高速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发展的现状 |
1.1.2 国内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和保护策略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的对象与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2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概况 |
2.1 西安电工城工业建筑概况 |
2.1.1 电工城产生背景 |
2.1.2 规划特征 |
2.1.3 各厂区工业建筑概况 |
2.2 西安高压电瓷厂现状分析 |
2.2.1 历史沿革 |
2.2.2 厂区整体分析 |
2.2.3 厂区建筑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构成和评价标准研究 |
3.1 价值与评价关系辨析 |
3.1.1 概念阐释 |
3.1.2 关系辨析 |
3.2 遗产价值构成研究 |
3.2.1 文化遗产价值构成 |
3.2.2 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构成 |
3.3 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标准 |
3.3.1 代表性 |
3.3.2 稀缺性 |
3.3.3 完整性 |
3.4 相关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4.1 相关价值指标体系 |
3.4.2 我国相关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及具体说明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建构 |
4.1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指标体系建构 |
4.1.1 指标体系建构原则及评价范围确定 |
4.1.2 指标体系目的及建构步骤 |
4.1.3 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及具体说明 |
4.1.4 指标体系建构 |
4.2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方法选择 |
4.2.1 评价方法分析 |
4.2.2 评价方法筛选及确定 |
4.3 建立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评价模型 |
4.3.1 模型建立思路及原则 |
4.3.2 指标权重确定 |
4.3.3 模糊综合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 |
5.1 西安高压电瓷厂主要建筑价值分析 |
5.1.1 历史价值 |
5.1.2 科技价值 |
5.1.3 艺术价值 |
5.1.4 社会价值 |
5.2 西安高压电瓷厂主要建筑体系测评 |
5.2.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2 西安高压电瓷厂主厂房车间及办公楼指标体系测评 |
5.2.3 西安高压电瓷厂主厂房车间及办公楼价值测评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策略 |
6.1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
6.1.1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保存现状 |
6.1.2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6.2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策略研究 |
6.2.1 保护对象的确定 |
6.2.2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保护体系 |
6.2.3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保护策略研究 |
6.2.4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再利用策略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表录 |
图录 |
附表 |
附表一: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表 |
附表二:西安电工城工业建筑遗产调研现状 |
(2)基于风景话语评价理论的凤凰古城风景意象形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风景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
1.3.2 风景意象研究进展 |
1.3.3 凤凰古城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4.1 问题的提出 |
1.4.2 研究思路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与步骤 |
1.6 技术研究路线 |
2 相关理论概述与研究方法 |
2.1 相关理论 |
2.1.1 风景话语理论 |
2.1.2 风景意象与形象 |
2.1.3 文化遗产 |
2.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2.2.1 Python语言——Scrapy爬虫框架 |
2.2.2 网络文本获取 |
2.2.3 数据筛选清洗 |
2.3 情感分析 |
2.3.1 百度自然语言处理-情感倾向分析 |
2.3.2 情感分析数据处理 |
2.4 分词与词性标注 |
2.4.1 中文分词 |
2.4.2 Jieba分词概述 |
2.4.3 词性标注 |
2.5 词频统计 |
2.6 认知网络分析 |
2.6.1 依存句法分析概述 |
2.6.2 认知网络分析 |
2.7 可视化处理 |
2.7.1 话语感知云图——话语云分析 |
2.7.2 热力地图——话语地图分析 |
2.7.3 认知网络图——话语网络分析 |
2.7.4 情感象限图——话语情感象限分析 |
3 凤凰古城风景意象与形象构成要素分析 |
3.1 凤凰古城区域概况 |
3.1.1 区域位置 |
3.1.2 历史沿革 |
3.2 文化遗产的类型及特征 |
3.2.1 物质文化遗产 |
3.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
3.2.3 文化景观遗产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情感倾向分析 |
4.1.1 总体情感倾向 |
4.1.2 美感度年记 |
4.2 词频统计结果 |
4.3 风景意象分析 |
4.3.1 风景要素感知 |
4.3.2 文化遗产要素热力值 |
4.3.3 景点感知 |
4.3.4 高热文化遗产景点热力值 |
4.3.5 风景意象地图 |
4.4 风景形象分析 |
4.4.1 古城整体形象话语云 |
4.4.2 风景形象认知网络 |
4.5 相关研究成果对比分析 |
4.5.1 本文研究成果小结 |
4.5.2 风景意象对比分析 |
4.5.3 风景形象对比分析 |
4.5.4 情感倾向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给予景区的相关建设建议 |
5.3 不足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有关文化旅游名镇的相关研究 |
1.2.2 有关小城镇评价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 |
1.3.1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概况 |
1.3.2 研究对象筛选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目标 |
2.1 研究对象概述 |
2.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梳理 |
2.2.1 目标要求分析 |
2.2.2 考核标准分析 |
2.2.3 奖惩机制分析 |
2.2.4 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 |
2.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解析 |
2.3.1 地域特色彰显要求多元文化传承 |
2.3.2 文旅产业发展要求旅游业态创新 |
2.3.3 居民生活品质要求经济快速增长 |
2.3.4 产业发展效率要求城镇设施完备 |
2.3.5 生态环境宜居要求人居环境优化 |
2.3.6 发展效率保障要求体制机制健全 |
2.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目标体系梳理 |
2.5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的思路与原则 |
3.1.1 评价机制 |
3.1.2 评价原则 |
3.1.3 评价思路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因子选取思路 |
3.2.2 建设发展四态两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3 打造特色富民小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评价模型构建 |
3.3.1 评价方法选取 |
3.3.2 层次分析法 |
3.3.3 多因素综合加权评分法 |
3.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3.5 评价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证 |
4.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处理 |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处理 |
4.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
4.2.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4.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2.3 综合加权评分计算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
4.3.1 构建评价因素集与评语集 |
4.3.2 确立评价指标权重 |
4.3.3 构建隶属度矩阵 |
4.3.4 多层级模糊综合评价 |
4.3.5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4.3.6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分析 |
4.4.1 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 |
4.4.2 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不足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调整政策扶持倾向,逐步发挥城镇示范带动效用 |
5.2.2 完善各项设施建设,强化提升城乡生活服务效能 |
5.2.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产业发展效益稳定提升 |
5.2.4 提升产业带动效能,引导城乡居民就业方式转变 |
5.2.5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保障城乡建设发展高质高效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表一:历年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相关政策文件 |
附表二: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汇总表 |
附表三: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汇总表 |
附表四: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处理表 |
附表五: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隶属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与实践项目 |
参加学术会议 |
致谢 |
(4)基于POE的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居民与游客双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寿县古城发展面临的问题 |
1.1.2 寿县古城公共空间建设引入POE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2.1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研究 |
1.2.2 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
1.2.3 使用后评价理论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POE体系的构建 |
2.1 寿县古城概况 |
2.1.1 寿县古城发展现状 |
2.1.2 寿县古城的特色景观价值 |
2.2 寿县古城空间现状以及未来规划 |
2.2.1 古城空间格局概况 |
2.2.2 寿县古城保护规划特征 |
2.3 POE理论的基础研究 |
2.3.1 POE的概念与意义 |
2.3.2 POE的特征与流程 |
2.3.3 POE的常用方法 |
2.4 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POE体系的构建 |
2.4.1 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POE研究的主要内容 |
2.4.2 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POE研究的维度 |
2.4.3 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POE研究样地的选择 |
2.4.4 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POE体系的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外在表征研究 |
3.1 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外在表征研究内容与方法 |
3.2 寿县古城公共空间环境特征 |
3.2.1 宾阳门空间环境特征 |
3.2.2 孔庙空间环境特征 |
3.2.3 报恩寺空间环境特征 |
3.2.4 博物馆空间环境特征 |
3.2.5 小结 |
3.3 寿县古城公共空间使用者构成与使用方式特征 |
3.3.1 宾阳门使用者构成与使用方式特征 |
3.3.2 孔庙使用者构成与使用方式特征 |
3.3.3 报恩寺使用者构成与使用方式特征 |
3.3.4 博物馆使用者构成与使用方式特征 |
3.3.5 小结 |
3.4 寿县古城公共空间使用者行为活动特征 |
3.4.1 宾阳门使用者行为活动特征 |
3.4.2 孔庙使用者行为活动特征 |
3.4.3 报恩寺使用者行为活动特征 |
3.4.4 博物馆使用者行为活动特征 |
3.4.5 小结 |
3.5 基于外在表征的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POE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内在感受研究 |
4.1 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满意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1 满意度指标的初步选择 |
4.1.2 满意度指标的二次筛选 |
4.1.3 评价因子重要程度分析 |
4.2 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满意度评价与分析 |
4.2.1 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4.2.2 古城整体满意度评价 |
4.2.3 样地综合对比分析 |
4.3 影响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分析 |
4.3.1 满意度评价因子相关性分析 |
4.3.2 满意度评价因子满意度与相关性综合分析 |
4.4 基于内在感受的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POE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POE的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优化策略 |
5.1 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使用状况(POE)评价 |
5.1.1 不同使用主体之间的矛盾 |
5.1.2 使用者需求与空间环境之间的矛盾 |
5.1.3 “旧”与“新”之间的矛盾 |
5.2 人——提高主体意识 |
5.2.1 塑造空间形态,引导使用者提高空间认可程度 |
5.2.2 塑造主体保护思想,引导使用者产生“主人翁”意识 |
5.2.3 强调景观主题,提高空间景观环境可识别性 |
5.3 空间——优化物质环境 |
5.3.1 提高空间舒适度 |
5.3.2 优化景观环境 |
5.3.3 改善交通环境 |
5.3.4 丰富各感官感受 |
5.4 政策——提升古城商业竞争力 |
5.4.1 精准定位,打造古城旅游品牌 |
5.4.2 串联周边,形成区域联动 |
5.4.3 开展地方文娱活动,丰富古城游览体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使用状况调查问卷(问卷 A) |
附录2 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筛选问卷(问卷 B) |
附录3 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 C)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基于GIS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以保定古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原因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历史文化名城 |
1.2.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1.2.3 规划实施评估 |
1.3 国内外研究及实践 |
1.3.1 规划实施评估相关研究 |
1.3.2 历史文化名城相关的规划评估研究 |
1.3.3 GIS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体系的建立 |
2.1 评估对象与范围 |
2.1.1 评估对象 |
2.1.2 评估范围 |
2.2 评估目标 |
2.3 评估方法的选取 |
2.3.1 GIS技术手段 |
2.3.2 层次分析法 |
2.4 评估体系的建立 |
2.4.1 规划技术评价 |
2.4.2 实施效果的评估 |
2.5 本章小结 |
3 构建基于GIS的实施评估指标模型 |
3.1 评估指标的选取 |
3.1.1 评估指标的选取原则 |
3.1.2 评估指标的确定 |
3.1.3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3.2 评估指标释义及评估标准 |
3.2.1 规划技术评价标准 |
3.2.2 历史要素评价标准 |
3.2.3 历史地段评估标准 |
3.2.4 历史城区评价标准 |
3.3 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3.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3.3.2 建立指标比较判断矩阵 |
3.3.3 计算指标权重系数 |
3.4 评估结果 |
3.4.1 综合评估结果的计算 |
3.4.2 评价结果分级 |
3.5 本章小结 |
4 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 |
4.1 保定历史文化名城概况 |
4.1.1 历史沿革 |
4.1.2 历史文化资源 |
4.2 保定市保护规划基本现状 |
4.2.1 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解读 |
4.2.2 规划编制评估 |
4.2.3 规划实施评估 |
4.3 实施效果评估 |
4.3.1 历史要素层级评估 |
4.3.2 历史地段层级评估 |
4.3.3 历史城区层级评估 |
4.4 评估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优化对策 |
5.1 规划技术评价的建议 |
5.1.1 明确价值导向,深化规划内容 |
5.1.2 完善监管机制,拓展参与主体 |
5.2 历史地段景观提升策略 |
5.2.1 修复建筑立面,提升空间品质 |
5.2.2 更新地面铺装,彰显街区特色 |
5.2.3 优化城市家具,加强特色体验 |
5.3 城区功能优化策略 |
5.3.1 激发古城潜力,优化交通组织 |
5.3.2 改造存量用地,增补绿色空间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专家打分表 |
附录B: 评估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
附录C: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满意度调查问卷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6)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的创新价值取向 |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主要研究方法 |
1.2.2 主要技术路线和基本框架 |
1.2.3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区域、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 |
1.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解析 |
2.1.1 聚落、传统聚落、传统乡村聚落、传统村落的概念及关系 |
2.1.2 文化景观与传统乡村聚落景观 |
2.1.3 景观基因、景观基因组、景观基因组图谱及其相互关系 |
2.1.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表达、遗传、变异 |
2.1.5 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概念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
2.3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景观基因理论体系下的主要研究基础 |
2.3.2 新文化地理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
2.3.3 乡村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
2.3.4 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历史演变与总体特征 |
3.1 陕西主要地理环境要素总体透视 |
3.1.1 自然地理的总体环境 |
3.1.2 人文历史发展的总体环境 |
3.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历史演变 |
3.2.1 远古的呼唤 |
3.2.2 早期的功能和形态 |
3.2.3 主要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
3.2.4 近现代以来的嬗变与特征 |
3.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总体特征 |
3.3.1 基本特征 |
3.3.2 时空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图谱构建 |
4.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特征分析 |
4.1.1 景观基因识别流程 |
4.1.2 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结果 |
4.1.3 景观基因的基本特征 |
4.1.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表达与控制机制 |
4.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 |
4.2.1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流程 |
4.2.2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结果及特征解析 |
4.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机制与总体变异趋势综合分析 |
4.3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 |
5.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提取 |
5.1.1 景观意象提取的作用与意义 |
5.1.2 景观意象的构成要件 |
5.1.3 景观意象提取 |
5.2 景观基因信息链及其对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基础作用 |
5.2.1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作用与意义 |
5.2.2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定义与层次结构 |
5.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构建 |
5.2.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性及其修复 |
5.3 文化生态区划及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
5.3.1 文化生态区划的方法、原则与作用 |
5.3.2 文化生态区划方案 |
5.3.3 各文化生态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 |
5.3.4 文化生态区划的影响机制 |
5.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总体变异机制与变异性判定 |
5.4.1 区域识别系统的建立 |
5.4.2 区域识别系统的地域总体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
5.4.3 总体变异机制与总体变异特征 |
5.4.4 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原则与操作流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典型变异聚落的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
6.1 理论框架与样例选取 |
6.1.1 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 |
6.1.2 典型变异聚落样例的选取 |
6.2 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
6.2.1 杨家沟村(景观基因信息链重建) |
6.2.2 漫川关社区(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2.3 老县城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2.4 高杰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3 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主要保护利用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河北省保定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范围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1.4.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1.5 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基础理论及典型案例研究 |
2.1 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
2.2 景观风貌的概念 |
2.3 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构成要素 |
2.3.1 物质遗存风貌 |
2.3.2 非物质遗存风貌 |
2.4 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案例研究 |
2.4.1 国外案例 |
2.4.2 国内案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北省保定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形成与发展研究 |
3.1 保定市地域环境研究 |
3.2 保定市历史文脉研究 |
3.3 保定古城建制沿革 |
3.4 保定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与发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北省保定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现状调查研究 |
4.1 河北省保定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现状调查 |
4.1.1 调研依据与范围 |
4.1.2 景观风貌信息数据库构建 |
4.2 调研结果与分析 |
4.2.1 街巷环境 |
4.2.2 建筑风貌 |
4.2.3 植被绿化 |
4.2.4 公共空间 |
4.2.5 景观设施 |
4.2.6 文化业态 |
4.3 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现存问题 |
4.3.1 建筑保护更新不当破坏历史氛围 |
4.3.2 街区过度商业开发造成视觉污染 |
4.3.3 规划管理实施粗放影响整体品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北省保定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问卷调查与心理评价研究 |
5.1 问卷调查 |
5.2 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心理评价 |
5.2.1 理论依据 |
5.2.2 样本设定 |
5.2.3 评价指标 |
5.2.4 选择对象与测评 |
5.2.5 数据分析与评价 |
5.3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河北省保定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研究成果 |
6.1 初步建立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信息数据库 |
6.2 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保护与提升策略 |
6.2.1 遵循保护提升原则 |
6.2.2 完善保护规划细节 |
6.2.3 增强保护管理机制 |
6.2.4 提出保护提升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发现历史文化街区现存问题 |
7.1.2 进行公众心理满意度评价 |
7.1.3 提出景观风貌保护提升策略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西安明城区紧凑度与活力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城市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城市形态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2 紧凑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3 城市活力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4 西安明城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城市空间紧凑度与活力关联性的理论框架 |
2.1 紧凑度的理论研究 |
2.1.1 “紧凑”的起源发展 |
2.1.2 紧凑度的概念内涵 |
2.1.3 紧凑度的空间要素和特征 |
2.1.4 紧凑度的测度方法 |
2.2 城市空间活力的理论研究 |
2.2.1 城市空间活力的基础理论 |
2.2.2 城市空间活力的概念辨析 |
2.2.3 城市空间活力的外在表征和影响要素 |
2.2.4 城市空间活力的评价方法 |
2.3 紧凑度与城市空间活力的关联性构建 |
2.3.1 影响城市空间活力的物质空间特征 |
2.3.2 城市主体需求视角下的关联性构建 |
2.4 空间紧凑度与城市空间活力关联性的研究维度 |
2.4.1 物质维度:空间数量是活力形成的载体 |
2.4.2 认知维度:空间类型是活力发生的效能 |
2.4.3 情感维度:空间特色是活力持续的要义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明城区空间紧凑度现状及特征研究 |
3.1 西安明城区空间的基底概况 |
3.1.1 历史沿革 |
3.1.2 空间肌理 |
3.1.3 密度概况 |
3.2 西安明城区空间紧凑度的要素现状 |
3.2.1 现状形态的梳理 |
3.2.2 现状功能的梳理 |
3.2.3 现状结构的梳理 |
3.2.4 西安明城区空间紧凑度的特征 |
3.3 西安明城区典型空间紧凑度的特征研究 |
3.3.1 典型空间的提取原则 |
3.3.2 典型空间紧凑度的测度方法 |
3.3.3 典型空间的现状调查 |
3.3.4 典型空间紧凑度的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明城区空间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
4.1 西安明城区空间的活力概况 |
4.1.1 西安明城区空间活力的外在表征 |
4.1.2 西安明城区空间活力的内在效能 |
4.1.3 影响西安明城区空间活力的形态因素 |
4.2 西安明城区典型空间的活力现状评价 |
4.2.1 典型空间的活力的评价方法 |
4.2.2 典型空间的现状调查 |
4.2.3 典型空间的活力的特征分析 |
4.3 典型空间的活力影响因素 |
4.3.1 非物质因素 |
4.3.2 物质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明城区紧凑度与空间活力关联关系分析 |
5.1 西安明城区典型空间内紧凑度对空间活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1 形态要素对空间活力的影响实证 |
5.1.2 功能要素对空间活力的影响实证 |
5.1.3 结构要素对空间活力的影响实证 |
5.2 关联性定性分析:紧凑度对空间活力的影响方式 |
5.2.1 物质维度:紧凑度数量阈值对空间活力的调控 |
5.2.2 认知维度:紧凑度类型分异对空间活力的调和 |
5.2.3 情感维度:紧凑度特色集聚对空间活力的提升 |
5.3 关联性定量分析:紧凑度对空间活力的影响程度 |
5.3.1 典型空间紧凑度与空间活力关联程度分析 |
5.3.2 典型空间紧凑度与空间活力相关性对比分析 |
5.4 影响西安明城区紧凑度与空间活力关联关系的因素 |
5.4.1 文化拟像的加持 |
5.4.2 经济下滑的限制 |
5.4.3 社会情感的干预 |
5.5 西安明城区空间紧凑度问题总结与优化建议 |
5.5.1 问题总结 |
5.5.2 优化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10)微更新背景下泉州市金鱼巷使用后评价(POE)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泉州城市双修规划推行 |
1.1.2 历史地段科学保护的重视性与急迫性 |
1.1.3 建筑与规划专业愈发重视使用者的情感体验 |
1.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使用后评价综述 |
2.1.1 使用后评价概念 |
2.1.2 使用后评价国外研究动态 |
2.1.3 使用后评价国内研究动态 |
2.1.4 历史地段与街区评价研究动态 |
2.1.5 小结 |
2.2 微更新理论综述 |
2.2.1 微更新概念与含义 |
2.2.2 微更新的原则与内容 |
2.2.3 微更新国内外研究动态 |
2.3 小结 |
第三章 .金鱼巷整体分析 |
3.1 金鱼巷概况 |
3.1.1 金鱼巷总体状况 |
3.1.2 金鱼巷社区建筑风貌 |
3.1.3 金鱼巷空间格局与肌理分析 |
3.1.4 金鱼巷人口现状 |
3.1.5 金鱼巷产业现状 |
3.2 金鱼巷历史沿革 |
3.2.1 金鱼巷名人故居 |
3.2.2 金鱼巷周边历史风貌 |
3.2.3 传统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
3.3 金鱼巷微更新调研分析 |
3.3.1 金鱼巷“空间微更新”项目背景 |
3.3.2 金鱼巷微更新前现状分析 |
3.3.3 金鱼巷微更新方案与成果分析 |
第四章 .微更新背景下金鱼巷使用后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
4.1 金鱼巷使用后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
4.1.1 评价体系模型构建的原则 |
4.1.2 评价体系模型构建思路与方法 |
4.1.3 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的具体应用 |
4.2 金鱼巷使用后评价体系构建具体步骤 |
4.2.1 金鱼巷使用后评价价值目标确定 |
4.2.2 金鱼巷使用后评价因子选择 |
4.2.3 评价体系因子说明 |
4.2.4 评价指标标准化与量化 |
4.3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4 使用后评价POE的使用与验证 |
4.4.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4.4.2 信度分析 |
4.4.3 效度检验 |
4.4.4 小结 |
4.5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微更新背景下金鱼巷使用后评价 |
4.5.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数学原理 |
4.5.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金鱼巷使用后评价的具体步骤 |
第五章 .基于金鱼巷使用后评价的结果分析与优化建议 |
5.1 金鱼巷使用后评价问卷与计算结果分析 |
5.1.1 评价因素方差检验 |
5.1.2 使用人群状况分析 |
5.1.3 评价因子相关性分析 |
5.1.4 评价因子分值分析 |
5.1.5 小结 |
5.2 微更新改造后金鱼巷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5.2.1 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难度大 |
5.2.2 基础建设与配套设施的不足与匮乏 |
5.2.3 传统历史文化没落 |
5.2.4 商业环境亟待改善 |
5.2.5 社区管理工作上的缺失 |
5.3 优化建议 |
5.3.1 传统建筑、空间环境与配套设施优化建议 |
5.3.2 商业环境优化建议 |
5.3.3 社区管理机制与组织培育优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性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新门社区、海清社区、涂们社区、水门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汇总 |
附录2 微更新背景下泉州金鱼巷使用后评价(POE)指标体系权重专家问卷 |
附录3 专家权重统计表 |
附录4 游客问卷 |
附录5 居民与商户问卷 |
附录6 :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过程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古城文物资源保护的监控与测评指标体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研究[D]. 贺鹏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风景话语评价理论的凤凰古城风景意象形象分析[D]. 赵煜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郭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POE的寿县古城公共空间景观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居民与游客双视角[D]. 许筱.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5]基于GIS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以保定古城为例[D]. 李爽.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6]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D]. 向远林. 西北大学, 2020(07)
- [7]河北省保定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研究[D]. 张磊.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西安明城区紧凑度与活力关联性研究[D]. 郝昊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微更新背景下泉州市金鱼巷使用后评价(POE)研究[D]. 黄厚渝. 华侨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