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女生铅球成绩的教学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程文豪[1](2021)在《弹力带组合练习对优化前掷实心球技术学习效果的教学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文楠[2](2021)在《小学生弹力带活力操的创编及对其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国家也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大力要求普及体育活动,推广课内外体育锻炼及丰富校园内的体育活动形式和内容。弹力带活力操主要是根据弹力带的特点,再结合基本的技术动作,将弹力带抗阻训练与有氧运动相结合的锻炼方式运用到体育课堂中,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本文以小学生弹力带活力操的创编及对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玉桃园分校五年级一班和二班作为实验对象,分别设置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小学生弹力带活力操进行创编分析,并将其应用于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中,得出小学生身体素质实验前、实验后的数据,用Spss20对实验前、实验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旨在研究弹力带活力操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干预影响。此研究为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指出身体素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本论文是依据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训练方法理论、健美操理论与方法、心理学基础,以安全性、循序渐进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为原则为小学生创编的一套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力操。2.通过12周弹力带活力操的运动干预对实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有较好的提高效果,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耐力素质、力量素质(包括上肢力量、核心力量和下肢力量)和柔韧素质这三项身体素质指标有非常显着性的差异,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都有一定的提高但提高的效果没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五年级男生的耐力素质、男生的下肢力量素质有显着性的提高,对学生的速度素质、女生的耐力素质、上肢力量素质、核心力量素质、女生的下肢力量素质、男生的柔韧素质以及灵敏素质都有轻微的提高,提高的程度没有显着性差异。女生的柔韧素质没有显着性变化。3.通过12周弹力带活力操的运动干预后,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素质得到了提高,并掌握了弹力带力量练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4.通过12周的弹力带活力操干预之后,由实验结果可知弹力带活力操所设计的内容对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更显着,说明弹力带活力操的内容设计是有科学依据性,同时根据实验组学生和学校教师对弹力带活力操内容设计的反馈和评价,得到他(她)们的一致好评,进一步说明本人所设计的弹力带活力操引入到小学体育课堂当中是可行的。
王凤东[3](2021)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成绩与项目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考体育测试被列为中考考试项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它不仅仅是考试成绩的象征,同时也从侧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对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以及运动技能的掌握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督促作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学生体质下降的状况。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个盟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兴安盟、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实施中考体育测试考试以来,各盟、市对中考体育考试方案、形式、制度等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中考体育测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中考体育测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为优化、完善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考试方案和项目设置,更好的发挥中考体育考试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水平、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与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积极引导中考体育与学生自主锻炼相结合。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百度引擎、访谈对内蒙古十二个盟市的中考体育考试方案、考试模式和项目设置等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采用数理统计法对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8-2020年中考体育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对各盟、市中考体育考试模式、考试内容、项目组合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对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八所中学2018-2020年中考体育成绩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找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测试存在的弊端,并提出可供参考的合理化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考试模式一直以单一的现场测试为主,考试模式科学、合理性不足,并未采取平时考核与现场测试相结合的考试模式。2.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项目的设置均采用固定项目必考的形式,缺乏兴趣性,且考试项目并未全方位考核学生的身体素质,缺少耐力类和技能类考试项目。3.科学、合理的对中考体育项目进行重新组合,将耐力性、球类等技能项目列入测试范围。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可参考内蒙古其他盟、市的考试内容、考试模式和项目组合形式,取长补短、优势互补。4.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成绩男生身体力量、速度素质水平逐年升高,女生身体力量、速度素质则不断下降,考试项目标准应进行调整。5.各学校领导要正确看待体育课并高度重视中考体育入学考试,落实好体育课的教学大纲和目标,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把重心转移到不断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和学生身体素质上来,避免走入应试教育的误区。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建议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采取必考加选考加过程性评价的考试模式,明确必考项目和扩大选考项目范围,通过科学、合理设置必考项目和选考项目的分值比例进一步达到全面、有效考核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2.建议将每学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和体育课成绩作为中考体育总成绩综合考察的一部分,这样不仅能保证平时考核的实效性,而且还能相对节约中考体育测试成本。3.建议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将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测试项目作为硬性规定纳入必考项目范围,不断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心肺功能水平。4.由于受本人理论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限制,本研究还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未对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中考体育项目满意度调查,未对现场测试和和过程性评价的考试模式进行科学、合理性论证。
周维[4](2020)在《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发展变化及学生参与研究》文中提出高校田径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学校体育工作效果展示的重要窗口,也是传播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媒介,每年至少一次的田径运动会成为高校体育工作的必须环节。高校田径运动会曾经是高校师生的一个欢乐盛会,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不知什么时候,就发生了蜕变。广州大学城建立已经十多年了,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对广州大学城部分高校田径运动会的发展变化和学生参与情况进行研究,整体把握变化特征和学生参与现状,探寻田径运动会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改革措施,可以为广东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市大学城的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八所高校师生进行调查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广州大学城8所高校开展田径运动会的基本情况;广州大学城8所高校田径运动会的发展变化;广州大学城8所高校的田径运动学生参与情况的调查。结论如下:(1)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主办情况:田径运动会举办时间主要在秋季,周五和双休日;一半高校把学生田径运动会和教职工趣味运动会一起主办;比赛项目设置传统,集体项目、耐力和投掷项目少,缺乏新意;实际的参赛人数不多。(2)发展变化:学校重视程度从高到低依次学院、学校、教师和学生;学生荣誉感降低,师生联系少,领导事多,学院压力大是主要原因。闭幕式氛围和仪式变化明显减弱,开幕式规模很大,但各方积极性没有很好调动,典礼形式单调,互动不足;学生裁判员增加明显,志愿者或后勤人员变化不大,学生观众减少最为明显,运动员实力差距大;不愿意参加的学生不断增多。学院组织不力,学生集体荣誉感降低或受其他因素影响是根本原因。比赛项目减少、学生喜爱项目主要是跳跃类、短跑和接力项目。运动成绩差异显着,比赛时间安排紧凑,兼项安排有冲突;比赛氛围不浓,学生宣传少,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拼搏精神减弱。(3)广州大学城各高校田径运动会学生参与:学生分为运动员、裁判、志愿者与后勤人员、观众、完全不参加学生。运动员表现出积极、努力拼搏,裁判大部分是体育部(学院)派遣,志愿者和后勤人员积极性高,少数学生当观众,大部分同学根本不参与。运动会缺乏真正吸引学生的兴趣点,比赛氛围不浓厚,运动员身体素质不好,运动技术一般较差,运动成绩差,与学习成绩、加分无关等因素是学生不参与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学生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意志不坚定,集体意识逐渐单薄,班级的凝聚力降低,奉献意识淡化,强调自己的切身利益,不愿意参加到田径运动会。应对运动会变化,激励学生参与的对策:(1)提高学校对田径运动会的重视程度,纳入学生体育课加分;(2)调整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和赛程安排,合并教师趣味运动会;(3)加强线上、线下宣传,利用明星运动员的明星效应,提高田径运动会的学生参与率;(4)进行田径运动会的多方面发展等。
陈烨[5](2020)在《上海市部分随班就读初中生体育课程个别化设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对上海市部分随班就读初中生的体育课程个别化设置进行研究,设计出更符合特殊学生的体育课程,适应随班就读初中生的个别差异性,不仅能够为各学校的体育课程个别化设置提供参考和借鉴,还对随班就读的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得出结论:1随班就读初中生男生多于女生,以14-17岁之间为主,处于八年级(初二)的比例最高,智力障碍和肢体掌握学生居多,多为轻度障碍。2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初中体育课程标准进行体育课程的个别化设置,并以以人为本、科学性、针对性、灵活性等原则开展体育课程个别化设置的实施。3个别化体育课程设置均提高了随班就读初中生的运动技术、身体健康、性格、社会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其中多数随班就读学生掌握了2-3个运动技术,身体素质测试成绩也有所提高,不过相比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普通学生,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性格上随班就读初中生呈现出从内向型向外向型变化的现象,随班就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生存能力均有所提高,但提高并不明显。
李兆旭[6](2020)在《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在社会生活中兼具“小众”与“大众”性质——以体育为业的人才固然是少数,但每个人都可以让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都与体育人才的主导和参与密不可分。体育学校培养的人才,既是体育行业的基础,又是大众体育的引领者,这就让体育学校具备沟通多种研究视角的可能性。体育学校的经营管理和教学工作,是体育学科和体育行业发展状况的典型样本;体育学校与政府、民众的关系,又反映着民国时期体育文化的特质、发展路径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状况。为进一步梳理有关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史实,展现中国体育行业的专业化、近代化进程,并更准确地评价中国近代体育学校的历史地位及历史作用,本论文分五章、两部分研究了民国时期的体育学校。第一部分由第一、二、三章组成,分别从起源、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机制三方面入手,呈现近代体育学校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中国人自主兴办的体育学校和西方人在华培养体育人才的工作,是体育学校在中国的两大起源。两者均认同体育兼具锻炼身体和塑造精神的意义,因此都迫切希望大量培养体育教师。两类体育学校在竞争中,共同塑造了以自然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培养体育教师为首要目标,理论学科与运动训练相结合,融入中国传统体育元素的体育专业教育模式。体育学校日后遇到的诸多问题,也在起步阶段初露端倪。第二章分别探讨了公立体育学校和私立体育学校的经营管理状况。1929年前,公立体育学校的发展相对迟缓,而私立体育学校深受五四时期民族主义和平民教育思潮的影响,成为培养体育人才的主要力量。从1929年起,南京国民政府的体育政策日益积极,辐射全国的公立体育学校系统初现雏形。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加强了对私立体育学校的约束,私立体育学校被纳入体育师资训练系统。但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私立体育学校大受打击,公立体育学校成为体育学校的主体。第三章探究了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以训练体育师资为宗旨和首要目标,培养文化素质全面,体育理论扎实,运动技能优秀,实务能力突出的体育人才,是体育学校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此,体育学校在招生、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毕业就业各环节,探索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并采取了多种手段,希望将人才培养机制的效能最大化,但效果并不理想。体育学校的产生、经营和教学活动,既体现了近代体育学的学科建设成果,也反映了民国时期体育事业总体孱弱的现实。第二部分由第四、五章组成,探究近代体育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并从体育视角分析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轨迹。其中,第四章探讨了体育学校中的武术教学,认为武术成为近代体育的重要项目,既是以西方体育学科衡量和改造中国传统体育的结果,也是在民族主义话语下与西方对抗的实践。在“西方近代体育化”和“民族化”的双重追求下,专业学校武术成为了一门自成体系的,技术和理论兼备的“学问”,但是,仅凭近代专业学校武术,尚难以充分完成传承、发展武术的重任。第五章延续了过往学者关于体育对女性的身体改造,以及体育与妇女解放关系的探讨,认为近代女子体育专业教育一方面以“体育救国”的追求打破和否定了传统意义上“柔弱无力”的文雅,另一方面又定义了健康柔美的“文雅”,两者表现形式截然不同,但内核一脉相承,都认为女子应阴柔委婉,女性应弱于男性。性别刻板印象的推翻与重建,既刺激和保护了女子体育的初步发展,客观上在体育行业内创造了女子专属的空间。又严重限制了女体育从业者的从业方向和上升空间。民族主义在体育专业教育中的支配地位,似乎与自然体育思想的主流地位相悖;实质是民族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对立统一。因为自然体育提升身体素质的目标仍然与“体育救国”相一致,其引入的近代竞技体育项目,不仅为传统体育的改造提供了样板,甚至也成为了证明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的重要方式。因此,自然体育思想虽然在价值观上与“体育救国”存在差异,但仍能与“体育救国”并行不悖。
杨帆[7](2020)在《“讲练展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跨栏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师[2018]13号)提出,要强化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要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必须从发展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着手。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培养体育师资的摇篮,其发展与改革将直接影响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为强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各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纷纷被提出,构成了多种教学模式,“讲练展评”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讲”是指(1)教师讲知识点、原理、重点、难点。(2)学生知识整合后的讲解技能;“练”是指(1)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和强化。(2)学生的技术学习与纠错能力;“展”是指(1)教师的示范技能。(2)学生表演、比赛和教学等展示能力;“评”是指(1)教师在课堂上营造的多元评价氛围。(2)学生能够发现并评价同伴的“讲练展评”及创新的能力。“讲练展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技术融合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使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胜任体育教师岗位的要求。通过运用“讲练展评”教学模式对湖北师范大学2019级体育教育专业的一班18人和二班18人进行了为期4周,16学时的教学实验,旨在激发学生对跨栏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提升学生的运动参与度,提高学生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包括讲解能力、纠错能力、示范能力、评价能力),从而推广该模式在田径教学乃至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跨栏学习兴趣程度无明显差异,而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讲练展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跨栏学习兴趣有积极影响。结合传统教学优势,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强调要学生进行“讲练展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自信心得分上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学生的自信心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学生在不断地“讲练展评”的练习中,对各项技术越来越熟练,越熟练各项表现就会越好,自信心随之增长。(3)实验组的技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实验组学生在进行练习时,能掌握起跑至第一栏、栏间跑、跨栏步、跑跨结合等技术的原理及重难点,在讲解与评价同伴时,进一步将技术动作内化于心,在纠错与示范时,即将技术动作外化于行,使跨栏技评成绩得到了提高。(4)实验后,两组学生在“讲解能力”,“纠错能力”,“示范能力”和“评价能力”四项教学能力得分成绩上差异性显着,实验组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讲练展评”教学模式的理念与目标重点落在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讲练展评”四方面教学能力上,其教学程序的结构与步骤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学各环节中对学生积极正向的引导,始于“引导讲解”,止于“互评反思”,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讲练展评”的练习,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在组织与实施过程应当牢牢把握住“课前试讲,小组练习,展示点拨,评价反思”环节,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的发展,也提高了学生的纠正错误,合理示范,总结归纳与评价方面的能力。
郑文迪[8](2020)在《广东省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的考生考训现状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各界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日益上升,体育高考是我国为高等院校从普通高中选拔体育后备力量而分设的高考制度,一直受到广大体育学子的高度重视。2019年广东教育考试院对广东省体育高考进行项目改革,将“原地双手前掷实心球”替换为“原地推铅球”,这一改革在后续数年间必定会对广东体育高考考生的考试、训练带来一定考验。本研究试图对广东省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的考生考训现状进行探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针对提出优化路径建议,以帮助广东体育高考考生提高“原地推铅球”考试的成绩水平,全面发展铅球专项素质,为广东地区学校与教练的“原地推铅球”训练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综合分析法,以参加2019年广东省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考试的考生训练考试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广东省体育高考实行“原地推铅球”项目改革后,广东地区的学校体育高考训练队能做出一定的训练计划调整,但考生的考试成绩水平整体表现不佳,考生在考试中受到负面干扰的现象十分普遍。2、大量广东体育高考考生的铅球项目基础较薄弱,在“原地推铅球”训练中偏重身体练习,铅球理论认知、实考适应等专项能力素质未得到兼顾发展。3、广东考生在“原地推铅球”训练中的伤病发生水平较高,大量考生的运动防护意识与防护习惯存在不足。4、广东地区学校体育高考训练队教练的铅球专项教学素质水平参差,铅球训练教学技能的交流与再学习意识不高。5、广东地区较多学校在考生“原地推铅球”训练器械设施、营养补给、医疗配备等方面的后勤保障工作管理有欠缺。6、广东地区体育高考考生家长对考生训练与考试信息的获取普遍处于被动状态,家庭的协助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谭隽雯[9](2020)在《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初中跳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体育教学现在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向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原本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学生对运动技能学习的需求和教学的需要。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如何解决学生主动性差甚至反感运动,学生对体育学习有怎样的新需要,怎样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带来新的、持续的动机激发,运用新的相关教学方法与练习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激发和保持,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等等一系列问题始终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的等待探究的。本研究根据体育教学实践,以跨越式跳高为教材,ARCS动机模式作为理论指导,将根据ARCS动机设计理论设计的策略运用到跳高教学之中,探究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不同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情境下的效果,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否产生新的效果。在吸收传统教学模式原有教学研究的诸多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依据ARCS动机模式理论,结合中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应用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和调整教学计划及使用的设计策略,并通过教学实验检验对其在跳高教学中的动机激励效果和学习成绩促进效果。探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效果基于该动机模式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影响,以期在中学生田径教学实践中产生积极效果提供促进发展的新思路。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相关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在学习动机方面,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跳高教学的应用中与传统教学对比,总体水平上P值<0.01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相关性、自信心、满足感三个范畴P值<0.01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注意力范畴P值<0.05具有显着性差异。2.通过试验后对比两种教学的跳高高度成绩和技术成绩,两项成绩P值<0.05具有显着性差异,设计模式具有更好的对学习效果的提高。3.通过研究分析发现,ARCS动机设计模式更有效的将学生学习动机的积极影响反映到了学习成绩的增长上,改善了学习情绪,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培养了积极的学习态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认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相关性、自信心范畴产生了明显的促进效果。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两个教学模式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了激励与保持效果,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方面更具有稳定性和普适性,但在教学与学习动机的效果上看,ARCS动机设计模式对由学习兴趣到学习成绩的转化效果更好。
余浩浩[10](2020)在《单侧肢体力量训练对八年级学生实心球成绩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在八年级实心球教学中引入单侧肢体力量训练,探究能否在提高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提高实心球成绩,对比这三种不同的运动训练方案对八年级学生实心球运动成绩和专项身体素质的影响,寻找可以有效促进中学生实心球成绩的力量训练手段,为单侧肢体力量训练应用于中学生力量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丰富实心球教学的训练手段。研究方法:以孝感市W中学八年级三个班129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三组:单侧肢体力量训练组、双侧肢体力量训练组、单侧+双侧混合组。经过12周的实验后,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前后测的指标变化,利用单因素方差对三个训练组的组间差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经过8周的实验干预后,可以发现单侧肢体力量训练组的实心球成绩前后差值与双侧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单侧训练组提升幅度更大(2)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三个组的下肢爆发力均有显着性提升(P<0.05),单侧组男生优于双侧组,组间差值不显着;单侧组女生优于双侧组女生,组间差值显着(P<0.05)。(3)单侧训练组和混合组可以显着提升学生的八级腹桥指标,双侧组提升不显着。(4)三种训练都可以显着提升学生的上肢力量,组间差值不显着。研究结论:(1)单侧肢体力量训练可以在小负荷或者无负荷的前提下增强青少年的下肢爆发力训练效果,提高身体的核心稳定性,通过促进专项素质来提高学生的实心球成绩。(2)单侧下肢力量训练效果优于单侧上肢力量训练效果。(3)单侧肢体力量训练对于男生的实心球成绩提升具有更显着的效果。
二、提高女生铅球成绩的教学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女生铅球成绩的教学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2)小学生弹力带活力操的创编及对其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质健康的现状 |
1.1.2 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期 |
1.1.3 弹力带练习的优越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2 小学生弹力带活力操的创编 |
1.4.3 弹力带概述 |
1.4.4 身体素质的相关研究和现状 |
1.4.5 小结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实验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3 实验设计 |
2.3.1 实验目的 |
2.3.2 实验对象的选取 |
2.3.3 实验时间和地点 |
2.3.4 实验指标的选取 |
2.3.5 实验控制因素 |
2.3.6 实验中两组上课安排 |
2.3.7 实验负荷安排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动作分析 |
3.2 实验前实验组、对照组身体基本情况研究与分析 |
3.2.1 实验前两组学生的身体形态情况分析 |
3.2.2 实验前两组学生的身体机能指标的分析 |
3.2.3 实验前两组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成绩结果与分析 |
3.3 实验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3.1 实验组实验前后五年级学生50m跑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3.2 实验组实验前后五年级学生1min跳绳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3.3 实验组实验前后五年级学生掷实心球测试结果对比与分析 |
3.3.4 实验组实验前后五年级学生1min仰卧起坐测试结果对比与分析 |
3.3.5 实验组实验前后五年级学生立定跳远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3.6 实验组实验前后五年级学生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3.7 实验组实验前后五年级学生十字象限跳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4 对照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4.1 对照组实验前后五年级学生50m跑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4.2 对照组实验前后五年级学生1min跳绳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4.3 对照组实验前后五年级学生掷实心球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4.4 对照组实验前后五年级学生1min仰卧起坐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4.5 对照组实验前后五年级学生立定跳远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4.6 对照组实验前后五年级学生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4.7 对照组实验前后五年级学生十字象限跳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5 实验后两组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5.1 实验后两组五年级学生50m跑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5.2 实验后两组五年级学生1min跳绳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5.3 实验后两组五年级学生掷实心球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5.4 实验后两组五年级学生1min仰卧起坐绳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5.5 实验后两组五年级学生立定跳远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5.6 实验后两组五年级学生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5.7 实验后两组五年级学生十字象限跳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6 弹力带活力操对五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影响的分析与讨论 |
3.6.1 弹力带活力操对五年级学生50m跑影响的分析与讨论 |
3.6.2 弹力带活力操对五年级学生1min跳绳影响的分析与讨论 |
3.6.3 弹力带活力操对五年级学生掷实心球影响的分析与讨论 |
3.6.4 弹力带活力操对五年级学生1min仰卧起坐影响的分析与讨论 |
3.6.5 弹力带活力操对五年级学生立定跳远影响的分析与讨论 |
3.6.6 弹力带活力操对五年级学生坐位体前屈影响的分析与讨论 |
3.6.7 弹力带活力操对五年级学生十字象限跳影响的分析与讨论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专家访谈提纲 |
附件二 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 |
附件三 效度专家评价表 |
附件四 身体形态指标和身体素质指标筛查问卷 |
附件五 对照组和实验组基本部分上课内容 |
附件六 实验部分照片 |
(3)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成绩与项目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中考体育发展的必要性 |
1.1.2 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实现终身体育发展的必要性 |
1.1.3 乌兰察布市中考体育改革发展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中考体育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中考体育 |
2.1.2 项目设置 |
2.2 国外相关研究 |
2.3 国内相关研究 |
2.3.1 中考体育考试项目设置和改革的研究 |
2.3.2 中考体育成绩与评价体系分析研究 |
2.3.3 中考体育实施与考试项目策略研究 |
2.4 中考体育相关科学论证和理论分析研究 |
2.4.1 中考体育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的分析 |
2.4.2 中考体育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结合的分析 |
2.4.3 中考体育与项群训练理论相结合的分析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测试项目的现状分析 |
4.1.1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测试项目简要回顾 |
4.1.2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项目、时间、分值和考试模式整理 |
4.1.3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以体能类项目为主,缺少技能类项目 |
4.2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与内蒙古各盟、市中考体育项目对比分析 |
4.2.1 内蒙古各盟、市中考体育项目情况与体育考试模式 |
4.2.2 内蒙古各盟、市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组合形式 |
4.2.3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与内蒙古各盟、市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对比分析 |
4.3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8-2020 年中考体育成绩分析研究 |
4.3.1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考试成绩分析简介 |
4.3.2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成绩样本学校和样本量的抽取 |
4.4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8-2020 年中考体育考试成绩分析 |
4.4.1 2018-2020 年中考体育男生立定跳远成绩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2018-2020 年中考体育女生立定跳远成绩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3 2018-2020 年中考体育男生掷实心球成绩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4 2018-2020 年中考体育女生掷实心球成绩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5 2018-2020 年中考体育男生100 米跑成绩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6 2018-2020 年中考体育女生100 米跑成绩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8-2020 年中考体育测试成绩综合趋势分析 |
4.5.1 2018-2020 年男、女生立定跳远成绩趋势分析 |
4.5.2 2018-2020 年男、女生掷实心球成绩趋势分析 |
4.5.3 2018-2020 年男、女生100 米跑成绩趋势分析 |
4.6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8-2020 年中考体育测试成绩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
4.6.1 2018-2020 年男生立定跳远成绩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
4.6.2 2018-2020 年女生立定跳远成绩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
4.6.3 2018-2020 年男生掷实心球成绩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
4.6.4 2018-2020 年女生掷实心球成绩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
4.6.5 2018-2020 年男生100 米跑成绩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
4.6.6 2018-2020 年女生100 米跑成绩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
4.7 分析与讨论 |
4.7.1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测试项目固定不变,始终以规定考试项目必考的考试模式为主 |
4.7.2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单一,只有体能类项目,缺少耐力性和球类等技能性项目 |
4.7.3 2018-2020 年内蒙古其他盟市中考体育测试必考项目均有男生1000米,女生800 米测试 |
4.7.4 2018-2020 年中考体育男生身体力量、速度素质呈上升趋势,女生身体力量、速度素质略有下降趋势 |
4.7.5 各学校之间中考体育成绩具有显着性差异,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
4.7.6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方案需要进进一步优化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专家访谈提纲 |
致谢 |
(4)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发展变化及学生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我国高校田径运动会的发展面临困境 |
1.1.1.1 学生参加人数少 |
1.1.1.2 比赛项目传统单一、难度大、参与性小 |
1.1.1.3 集体性与娱乐性不强 |
1.1.2 田径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
1.1.2.1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 |
1.1.2.2 促进高校体育改革,拓展高校体育功能 |
1.2 研究目的 |
1.2.1 分析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的发展变化 |
1.2.2 探寻广州大学城田径运动会学生参与状况 |
1.2.3 为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改革提出参考意见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高校田径运动会开展现状的研究 |
2.1.2 高校田径运动会学生参与现状的研究 |
2.1.3 高校田径运动会改革创新方面的研究 |
2.1.4 高校田径运动会与现代技术结合方面的研究 |
2.1.5 关于高校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的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的基本情况 |
4.1.1 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举办时间和天数 |
4.1.2 广州大学城8所高校田径运动会的举办形式 |
4.1.3 广州大学城田径运动会比赛参加人数调查 |
4.1.4 广州大学城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设置调查 |
4.2 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的变化 |
4.2.1 田径运动会重视程度的变化 |
4.2.1.1 田径运动会重视程度的具体变化 |
4.2.1.2 田径运动会重视程度的减弱表现 |
4.2.1.3 田径运动会重视程度的减弱的原因分布 |
4.2.1.4 改善田径运动会重视程度减弱的措施分布 |
4.2.2 田径运动会主要仪式变化 |
4.2.2.1 田径运动会主要仪式的具体变化 |
4.2.2.2 田径运动会主要仪式的减弱表现 |
4.2.2.3 田径运动会主要仪式减弱的原因分布 |
4.2.2.4 改善田径运动会主要仪式减弱的措施分布 |
4.2.3 田径运动会参与人数变化 |
4.2.3.1 参加田径运动会人数的具体变化 |
4.2.3.2 参加田径运动会人数减少的表现 |
4.2.3.3 参加田径运动会人数减少的原因 |
4.2.3.4 改善田径运动会人数减少的措施 |
4.2.4 田径运动会比赛情况变化 |
4.2.4.1 田径运动会比赛情况的具体变化 |
4.2.4.2 田径运动会比赛情况减弱的表现 |
4.2.4.3 田径运动会比赛情况减弱的原因 |
4.2.4.4 改善田径运动会比赛情况减弱的措施 |
4.2.5 田径运动会精神文化的具体变化 |
4.2.5.1 田径运动会精神文化变化的具体表现 |
4.2.5.2 田径运动会精神文化变化减弱表现 |
4.2.5.3 田径运动会精神文化变化减弱的原因 |
4.2.5.4 改善田径运动会精神文化变化措施 |
4.2.6 田径运动会主要变化 |
4.2.7 学生对运动会竞技项目喜爱程度 |
4.2.7.1 学生对竞赛的热爱程度 |
4.2.7.2 学生对田赛的热爱程度 |
4.2.7.3 学生对全能项目的热爱程度 |
4.2.7.4 学生对集体项目的热爱程度 |
4.2.8 学生参加意愿 |
4.3 广州大学城田径运动会的学生参与 |
4.3.1 田径运动会的学生运动员 |
4.3.1.1 学生运动员参赛动机 |
4.3.1.2 学生运动员参赛存在的问题 |
4.3.1.3 学生运动员参赛的优化措施 |
4.3.2 田径运动会学生裁判员 |
4.3.2.1 学生裁判员参与动机 |
4.3.2.2 学生裁判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
4.3.2.3 学生裁判员工作优化措施 |
4.3.3 田径运动会学生志愿者或后勤人员 |
4.3.3.1 学生志愿者或后勤人员的参与动机 |
4.3.3.2 学生志愿者或后勤人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
4.3.3.3 学生志愿者或后勤人员工作的优化措施 |
4.3.4 田径运动会学生观众 |
4.3.4.1 学生观众的参与动机 |
4.3.4.2 学生观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
4.3.4.3 学生观众参与的优化措施 |
4.3.5 没有参加田径运动会的学生 |
4.3.5.1 学生不参与田径运动会学生的主要原因 |
4.3.5.2 提高学生参与田径运动会的优化措施 |
4.4 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1 田径运动会的举办时间紧凑、与特定节假日冲突 |
4.4.2 参与田径运动会的学生人数少 |
4.4.3 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传统、枯燥 |
4.4.4 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对田径运动会的重视程度降低 |
4.4.5 开幕式和闭幕式对学生的吸引力小 |
4.4.6 学生参加田径运动会容易受身边同学影响 |
4.4.7 传统的田径运动会遭到现代新型娱乐的冲击严重 |
4.4.8 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体育拼搏精神明显下降 |
4.4.9 缺乏吸引学生参与的集体运动项目 |
4.4.10 多校区却在一个校区举办 |
第五章 改善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开展现状的对策 |
5.1 提高学校对田径运动会的重视程度 |
5.1.1 学校领导加大对田径运动会的支持力度 |
5.1.2 适当增加对运动会的资金投入 |
5.1.3 鼓励各学院老师参与运动会 |
5.1.4 将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连接 |
5.2 调整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和赛程安排 |
5.2.1 提高现有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的创新性和丰富性 |
5.2.2 丰富开幕式和闭幕式内容和形式 |
5.2.3 合理安排田径运动会的开展天数和时间段 |
5.2.4 灵活设置参赛名额 |
5.2.5 实行田径运动会转型 |
5.2.6 完善田径运动会的志愿者与后勤服务系统 |
5.3 提高田径运动会的学生参与率 |
5.3.1 鼓励学生参与到田径运动会的编排、策划及裁判队伍中 |
5.3.2 实行多样的奖励机制 |
5.3.3 开通线上和线下学生意见和建议反馈通道 |
5.3.4 加大学生集体精神和拼搏精神教育 |
5.3.5 加大明星效应宣传 |
5.4 进行田径运动会的多方面发展 |
5.4.1 田径运动会与商业赞助结合 |
5.4.2 进行不同院校间的合办,同台竞争 |
5.4.3 为优秀的运动员提供更大展示舞台 |
5.4.4 提前查阅天气,场地状况,设置突发事件预备方案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1.1 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主办情况 |
6.1.2 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发展变化 |
6.1.3 广州大学城各高校田径运动会学生参与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专家效度检验问卷 |
附件二:教师问卷 |
附件三:学生问卷 |
致谢 |
附件 |
(5)上海市部分随班就读初中生体育课程个别化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
1.1.2 随班就读学生的课程现状 |
1.1.3 课程个别化设置是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重要途径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随班就读概念的界定 |
1.4.2 相关个别化课程设置概念的界定 |
1.4.3 初中体育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
1.4.4 随班就读初中体育课程个别化设置的相关研究 |
1.4.5 文献总结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测试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随班就读初中生基本情况 |
3.1.1 随班就读初中生性别 |
3.1.2 随班就读初中生年龄 |
3.1.3 随班就读初中生年级 |
3.1.4 随班就读初中生障碍情况 |
3.2 随班就读初中生体育课程个别化设置 |
3.2.1 体育课程目标设置 |
3.2.2 体育课程课时设置 |
3.2.3 体育课程内容设置 |
3.2.4 体育课程评价设置 |
3.2.5 个别化体育课程实施 |
3.3 个别化体育课程对随班就读初中生的影响 |
3.3.1 随班就读初中生运动技术的变化 |
3.3.2 随班就读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变化 |
3.3.3 随班就读初中生性格的变化 |
3.3.4 随班就读初中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变化 |
3.3.5 随班就读初中生生存能力的变化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附录 B 淡路向性检查卡 |
附录 C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
附录 D 访谈提纲 |
致谢 |
(6)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一) 近代中国体育史研究 |
(二) 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史研究 |
三、研究简介 |
(一) 主要概念界定及研究目标 |
(二) 基本史料和研究方法 |
(三)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起源 |
一、中国人自办体育学校:以中国体操学校为中心 |
(一) 自办体育学校的动机 |
(二) 中国体操学校、中国女子体操学校的办学实践 |
二、外国人在华兴办体育学校:以基督教青年会为中心 |
(一) 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在华体育人才的动机 |
(二) 青年会体育干事训练班的兴衰 |
(三) 青年会体育干事训练班的训练方式 |
(四) 青年会体育干事训练班与中国体育事业 |
四、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经营管理 |
一、私立体育学校 |
(一) 五四时期的“私立体育学校热” |
(二) 经营私立体育学校的困难 |
(三) 私立体育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以办学资质争议为中心 |
二、公立体育学校 |
(一) 1903~1929年:公立体育学校的缺位 |
(二) 1929~1937年:起步与初步发展 |
(三) 1937~1945年:整理与扩张 |
(四) 1945~1949年:不正常的“常态” |
三、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 |
一、招生制度 |
(一) 普通招生:体育学校选材标准分析 |
(二) 保送招生:学校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互动 |
二、课程体系 |
(一) 体育学课程 |
(二) 其它课程 |
三、课外活动 |
(一) 运动技能的展示和检验 |
(二) 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的拓展 |
四、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保障措施与实际成效 |
(一) 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措施 |
(二) 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 |
五、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中的传统体育教学:以专业学校武术为中心 |
一、专业学校武术的兴盛及其发展动力 |
(一) 专业学校武术的兴盛 |
(二) 专业学校武术的发展动力:中小学全面推广学校武术 |
二、专业学校武术的建构 |
(一) 对西方近代体育学的顺应 |
(二) 建设“中国式体育学”的尝试 |
三、专业学校武术的成效和局限 |
四、小结 |
第五章 民国体育学校中的女子体育专业教育 |
一、女子体育专业教育的出现与发展 |
(一) 近代精英阶层对女子体育的提倡 |
(二) 女性自觉投入体育事业 |
二、女子体育专业教育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
(一) 与男性平分秋色的运动健将 |
(二) “健康而温柔”的新女性美 |
三、女子体育专业的就业情况 |
(一) 女性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
(二) 女性体育从业者受到的束缚 |
四、小结 |
结语:多重视角下的体育史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民国体育学校简称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7)“讲练展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跨栏教学中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模式的概念界定 |
1.3.2 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实验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讲练展评”教学模式概述 |
3.1 “讲练展评”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3.1.1 认知学习理论 |
3.1.2 建构主义理论 |
3.1.3 人本主义理论 |
3.1.4 系统控制理论 |
3.2 “讲练展评”教学模式的内涵 |
3.3 “讲练展评”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
3.3.1 课前试讲 |
3.3.2 复习旧知 |
3.3.3 探索新知 |
3.3.4 小组练习 |
3.3.5 展示点拨 |
3.3.6 评价反思 |
3.4 “讲练展评”教学模式的评价内容及指标 |
4.“讲练展评”教学模式实验的组织与实施 |
4.1 教学准备工作 |
4.1.1 实验时间与地点 |
4.1.2 实验对象的确定 |
4.1.3 教学环境 |
4.2 “讲练展评”教学模式的实施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实验实施 |
4.3 “讲练展评”教学模式的实施案例 |
5.“讲练展评”教学模式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前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5.1.1 实验前两组学生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的差异分析 |
5.1.2 实验前两组学生对跨栏的兴趣和自信心的差异分析 |
5.2 实验后测结果对比分析 |
5.2.1 实验前、后两组学生专项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5.2.2 实验后两组学生跨栏教学能力对比分析 |
5.2.3 实验后两组学生教学综合成绩对比分析 |
5.2.4 实验后两组学生跨栏技评和跨栏达标成绩对比分析 |
5.2.5 实验后两组学生的跨栏的兴趣和自信心对比分析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广东省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的考生考训现状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考试的相关研究 |
2.2 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考生训练的相关研究 |
2.3 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考生管理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调查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综合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广东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项目的考生考试情况 |
4.1.1 广东省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项目考试的设置研究 |
4.1.2 广东省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考试成绩概况 |
4.1.3 广东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的考生考试成绩与训练水平对比 |
4.1.4 广东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考试中的考生影响因素调查 |
4.2 广东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项目的考生基本情况 |
4.2.1 广东考生参加体育高考的动因情况 |
4.2.2 广东考生的铅球基础素质情况 |
4.3 广东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项目的考生训练情况 |
4.3.1 考生的系统训练年限 |
4.3.2 考生的“原地推铅球”专门性力量训练进行情况 |
4.3.3 考生的“原地推铅球”专项认知教育进行情况 |
4.3.4 考生的“原地推铅球”实考适应能力训练进行情况 |
4.3.5 考生对“原地推铅球”训练的负荷感受情况 |
4.3.6 考生“原地推铅球”训练的运动损伤情况 |
4.3.7 考生的“原地推铅球”专项准备与整理活动进行情况 |
4.3.8 考生对“原地推铅球”专项训练后的营养补给情况 |
4.4 广东省体育高考考生“原地推铅球”训练的影响因素 |
4.4.1 教练的“原地推铅球”专项教学素质情况 |
4.4.2 学校对“原地推铅球”训练的相关管理情况 |
4.4.3 家长对考生“原地推铅球”训练的态度与认知 |
4.5 广东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考生现状的优化路径对策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2019广东省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考生情况调查表(考生卷) |
附录B 2019广东省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考生情况调查表(教练卷) |
附件C 问卷效度检验表 |
附件D 专家访谈稿 |
个人简历 |
(9)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初中跳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贯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
1.1.2 推进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为教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
1.1.3 扩充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体育教育领域的实验经验 |
1.1.4 促进体育教学理念的发展革新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实验研究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ARCS动机模式应用理论基础与跳高教学的激励策略设计 |
3.1.1 跳高教学注意力策略设计 |
3.1.2 跳高教学相关性策略设计 |
3.1.3 跳高教学自信心策略设计 |
3.1.4 跳高教学满足感策略设计 |
3.2 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初中跳高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
3.2.1 跳高教学目标 |
3.2.2 基于跳高教学的ARCS动机理论跳高教学动机设计过程 |
3.2.3 跳高教学计划 |
3.2.4 跳高教学内容 |
3.2.5 跳高教学程序 |
3.3 实验前实验班、对照班的学习动机、跳高成绩、基本素质结果分析 |
3.3.1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习动机水平分析 |
3.3.2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跳高成绩结果分析 |
3.3.3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结果分析 |
3.4 实验后对照班、实验班的学习动机、跳高成绩、基本素质结果分析 |
3.4.1 实验后对照班、实验班的学习动机结果分析 |
3.4.2 实验后实验班、对照班的跳高成绩结果分析 |
3.4.3 实验后实验班、对照班的基本素质结果分析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2.1 本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
4.2.2 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在教学中的运用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附录G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单侧肢体力量训练对八年级学生实心球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当前的实心球教学对于专项身体素质重视程度不高 |
二、单侧肢体力量训练符合青少年力量训练的要求 |
三、单侧肢体力量训练契合实心球项目的技术特点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单侧肢体力量训练 |
二、双侧肢体力量训练 |
三、实心球 |
第二节 单侧肢体训练的相关研究 |
一、单侧肢体力量训练生理机制的相关研究 |
二、单侧肢体力量训练在国内的应用研究 |
三、单侧肢体训练在国外的应用研究 |
第三节 实心球项目的相关研究 |
一、实心球项目专项技术特征 |
二、实心球成绩与专项素质的相关性研究 |
第四节 技术线路与研究假设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专家访谈法 |
三、实验法 |
四、数理统计法 |
五、逻辑分析法 |
第三节 实验设计 |
一、实验对象 |
二、实验时间与地点 |
三、实验测试指标 |
四、实验控制 |
五、实验流程图 |
六、预实验 |
七、实验内容安排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第一节 实验前三组学生实心球成绩与专项素质测试结果 |
一、实验前三组学生实心球成绩测试结果 |
二、实验前三组学生实心球专项素质测试结果 |
第二节 实验前后三组学生实心球专项素质指标的变化 |
一、立定跳远指标的变化 |
二、30m跑指标变化情况 |
三、八级腹桥指标变化情况 |
四、握力指标变化情况 |
第三节 实验前后三组学生实心球运动成绩变化 |
一、男生实心球指标变化 |
二、女生实心球指标变化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三种训练对中学生实心球专项身体素质干预效果的分析 |
一、三组受试者干预前后立定跳远成绩的对比分析 |
二、三组受试者干预前后30m跑成绩的对比分析 |
三、三组受试者干预前后八级腹桥测试的对比分析 |
四、三组受试者干预前后握力指标的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三种训练对中学生实心球成绩干预效果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B 专家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提高女生铅球成绩的教学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弹力带组合练习对优化前掷实心球技术学习效果的教学实验研究[D]. 程文豪. 武汉体育学院, 2021
- [2]小学生弹力带活力操的创编及对其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文楠.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9)
- [3]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中考体育成绩与项目的分析研究[D]. 王凤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广州大学城高校田径运动会发展变化及学生参与研究[D]. 周维.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上海市部分随班就读初中生体育课程个别化设置研究[D]. 陈烨.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6]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研究[D]. 李兆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7]“讲练展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跨栏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 杨帆.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8]广东省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的考生考训现状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D]. 郑文迪.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9]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初中跳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谭隽雯.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10]单侧肢体力量训练对八年级学生实心球成绩的影响研究[D]. 余浩浩.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