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于重型击实试验方法中加水量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席丹妮[1](2021)在《“废弃黏土砖-红黏土”路基填料工程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新式高楼建筑平地而起,大量陈旧建筑拆除的同时产生的建筑垃圾中有近一半的废弃黏土砖。将废弃黏土砖应用到道路工程中,是一个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课题。公路工程实践中,红黏土作为一种特殊性土,具有较高的液限和塑限,不宜直接作为路基填料。因此,利用废弃黏土砖改良红黏土后的“废弃黏土砖-红黏土”混合料作为路基填料,研究其工程特性,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计算依据。本文以废弃黏土砖和红黏土进行不同比例掺配而成的混合料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颗粒分析试验、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弹模量变形、CBR承载力等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废弃黏土砖-红黏土”混合料的路基工程性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颗粒分析试验得到四种不同比例(质量比)的混合料级配曲线较缓,随着废弃黏土砖的比例增加,颗粒大小相差较大,废弃黏土砖骨料颗粒与颗粒之间存在着空隙,与红黏土混合后,颗粒间的空隙均被小颗粒填充,颗粒级配良好。(2)击实试验得到红黏土的最优含水率为24.6%,最大干密度为1.59g.cm-3。混合料比例在4:6时最大干密度最大为1.82g.cm-3,比例为2:8时最小为1.76g.cm-3;最优含水率在比例为2:8时为18.46%,5:5时最小为12.8%;混合料的干密度大于红黏土,含水率也在掺配废弃黏土砖后降低。(3)研究了混合料的回弹模量,比例为2:8时为36.7MPa,3:7时为44.9MPa,4:6时为64MPa,5:5时为80.3MPa。混合料的最优含水率和回弹模量成反比关系,回弹模量随着废弃黏土砖比例增加及最优含水率的下降而逐渐增大。混合料作为路基填料时,回弹模量越大,抵抗变形能力越强。(4)研究了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比例为2:8时为0.61MPa,3:7时为0.78MPa,4:6时为2.12MPa,5:5时为1.13MPa,在废弃黏土砖占比为40%时的干密度最大,颗粒之间咬合紧密,此时抗压强度最大。(5)通过百分表测混合料的膨胀量,发现在最优含水率条件下,当废弃黏土砖比例在30%和40%时混合料的膨胀量较小;一定比例的废弃黏土砖可以有效的使混合料的膨胀量降低;“废弃黏土砖-红黏土”混合料在最优含水率的条件下的CBR值在比例为2:8时为21.5%,3:7时为22.6%,4:6时为55.4%,5:5时为62.6%。混合料的CBR值随着废弃黏土砖的比例增加而增加。(6)通过研究发现,混合料的砖土配比在3:7和4:6时,其路基工程性能达到一个最佳状态,故废弃黏土砖的最佳掺配量为30%和40%。
李婕[2](2021)在《黄土状粉土击实能量传递规律及宏细观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尤其随着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崛起等战略政策的实施,城乡建设程度加速扩张,机场、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现代化基础工程规模迅速扩大。但是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拓展建设用地,综合考虑工程技术、建设成本等因素,充分利用地形开山造地、平沟建城势在必行。考虑到土质区域性及施工经济性的问题,我国中西部地区位于黄河中上游,填土工程中大部分取用黄土状土,但由于土地资源缺乏,工程性质极其复杂的黄土状粉土也被用作填料,其重塑过程及压实特性是影响其填土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工程中一般用压实度对填土工程质量进行评价,如何精准控制室内试验标准最大干密度是压实度计算的关键问题。因此,探究不同压实条件下黄土状土重塑过程中击实能的具体传递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评判土体的击实质量还能够较为直观的判断击实能量的有效利用率,避免能量浪费。本文以山西某填土场地的黄土状粉土为研究对象,以室内标准击实方法为基础,基于两种不同侧向约束条件开展了系列击实试验和土中应力测试试验,结合电化学阻抗谱、离散元数值模拟,从宏细观两方面对击实能在黄土状粉土中的传递规律做了系统分析,得到黄土状粉土由散状颗粒到形成稳定土骨架过程中击实能量的传递规律。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不同击实能及含水量条件下的击实试验,表明侧限条件的约束及击实方式(单点或多点)的变化对击实结果影响较大,相同击实能下,单点完全侧限条件下击实黄土状粉土的最大干密度要小于多点非完全侧限条件下击实土的最大干密度,且完全侧限条件下会形成围箍效应。不改变侧限条件情况下,含水量、击实能、铺土厚度等对黄土状粉土击实效果的影响与其对细粒土击实效果的影响一致。(2)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土中应力测试系统,对不同侧限条件下的击实过程进行土中应力测试,揭示了土体击实的动力固结过程。可近似等效为击实锤与土体之间的非完全弹性碰撞;此过程极其短暂,仅有几到十几毫秒,击实能以波的形式向土中传播,击实冲击力与土底压应力均体现为随击实作用时间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曲线。击实冲击力峰值及土底压应力峰值均随土骨架稳定程度增加而增大。当含水量超过最优含水量后由于水分无法排出,击实冲击传递过程中有效应力减小,土底压应力减小,因此为保证击实能的充分利用,对黄土状粉土进行压实时,应尽量保证其含水量处于其最优含水量附近,w=[wop,wop+2%)。(3)击实黄土状粉土的极限强度在不同含水量、围压下,表现出不同规律,且应力-应变关系类型随围压和含水量的变化有显着不同,一般由软化型向硬化型转变,存在临界围压和临界含水量。在相同击实能及含水量条件下,临界围压约为200 k Pa~300 k Pa,在相同击实能及围压下,临界含水量即为相应击实能下的最优含水量。(4)基于能量守恒定理,提出了土中“应力扩散传递比”的概念,进而对击实能在土中的击实效应机理进行了解释。研究表明,击实过程中土中“应力扩散传递比”随击实能的累积而不断提高,当击实能达到2000k J/m3之后,应力扩散传递比趋于稳定,达到0.9以上。进一步增加击实能,土体密度不再明显改变,表明土骨架达到稳定状态。因此,建议在实际工程中,黄土状粉土的最大经济击实能约为2000 k J/m3左右。(5)PFC2D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击实过程中,强力链由击实锤底部向土底发展,当竖向强力链完全形成时土体达到最密实状态,此时的击实能达到最大经济击实能。随着侧限约束的减弱(即筒径与锤径比的增大),侧限约束对土颗粒侧向位移的限制消减,围箍效应逐渐消除,击实效果提高。但是当筒径与锤径比达到4时,击实作用的侧向扩散达到极限,且总体击实效果减小。因此,在工程中要合理选择锤径与锤间距,建议锤间距为2~3倍的锤径,以达到最佳击实效果。
胡宏坤[3](2021)在《广西地区高液限土性能改良与路基分层填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广西荔玉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第四标段高液限土弃方改良为工程背景,研究符合路基填筑规范要求的高液限土改良方式。通过室内土工试验,确定弃方土的工程分类、隧道洞渣的力学性质以及不同改良方式试件的压实度和加州承载比(CBR)等指标。根据经济性和现场施工的特点,提出了适宜于广西荔玉高速公路高液限土改良的分层填筑施工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结合路基沉降稳定时间和施工进度确定了现场路基分层填筑施工参数。本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进行物理、化学方式改良高液限土的室内试验研究。室内土工试验表明弃方土属中等压缩性高液限黏土。高液限土的击实曲线与加州承载比(CBR)曲线峰值并不重合,两者峰值对应含水率相差5.89%,表明高液限土具有水稳定性。同时,在高含水率时,增加击实功并不能提高高液限土压实度。低掺量的隧道洞渣并不会对改良试件的加州承载比(CBR)产生影响。仅当洞渣掺量高于65%时,改良试件的CBR值会发生显着性改变。因此,随着隧道洞渣掺量的增加,改良试件的CBR值呈指数形式上升。采用生石灰进行化学改良时,高液限土会发生“团聚”现象,造成试件强度增长缓慢且不便于现场施工。(2)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分层填筑沉降规律。基于蠕变理论,对不同层填料分别采用粘塑性和弹塑性本构模型,分析了隧道洞渣层数、位置对路基填筑过程及工后长期沉降变形的影响。此外,由于高液限土具有较高的含水率,考虑了基于渗流作用对路基沉降的影响。根据路基施工进度以及沉降达到稳定的时间,确定现场施工分层厚度为隧道洞渣层0.5 m,高液限土层1.0 m。(3)提出分层填筑高液限土路基施工工艺参数与施工流程。根据路基压实度、孔隙率、弯沉值等指标,确定了不同分层路基施工参数和压实机具组合。基于现场试验路基沉降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路基沉降的模拟曲线以及现场断面监测点的监测数据的差异性。考虑渗流作用的蠕变沉降量高于仅考虑蠕变作用和现场监测路基沉降量,结果表明对于高液限土路基,考虑渗流作用的影响是必要的。改良后的高液限土的力学性质优良,可以满足6 m以下路基的填筑要求。
甘学超[4](2020)在《基于抗裂性能的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半刚性基层以板体性好、承载能力强、较好的经济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的承重层,目前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一般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为主。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实际公路工程项目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早期受到干燥收缩易产生干缩裂缝、通车后期受到温度应力的影响易形成温缩裂缝等。本文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裂性为目的,延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使用年限,减少后期路面维修成本。从级配细观骨架结构特征出发,建立离散元数值模型,研究不同级配的骨架结构效应并提出级配评价方法,优化级配组成,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补足水泥剂量使用过多而降低抗裂性的短板,同时通过不同成型方式、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等室内试验验证级配的可行性。最后结合实际工程铺筑试验段,采用本文推荐级配,并对比不同搅拌方式下的基层混合料摊铺效果。具体内容如下:(1)在级配优化方面,本文建立了三种典型级配的离散元模型,在不同宽度加载板的情况下,采用循环加载的方式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并监测追踪混合料内部接触应力、力链分布、应力传递图等监测项目,分析了加载过程中三种级配细观结构力学响应规律。提出了应力传递率、主骨架应力分布率等骨架结构优良性评价标准。结果表明:GK骨架空隙级配与GM骨架密实级配的骨架结构效应优于XF悬浮密实级配。(2)级配设计采用了粗细集料分开设计方法,粗集料分级掺配、细集料i法级配设计,确定了分级掺配振实试验所得ZD-1的级配组与其他13组不同掺配比的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组,并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对不同级配进行了骨架结构评价,推荐了四组级配JS-5、7、9、ZD-1可以作为具有优良骨架结构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使用。(3)在室内试验方面,通过不同击实方式试验、不同成型方式的混合料力学性能试验和收缩性能试验对比。试验表明:重型击实造成的颗粒级配变化比振动击实级配变化程度高,是振动击实破碎程度2.4倍;振动成型试件在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试验结果是静压成型的1.14倍、1.53倍;相比静压成型,振动成型干缩应变降低了8%,且在试验监测的前7d,采用振动成型方式的试件平均干缩系数降低18.5%,说明了振动成型方式在早期可以有效减少混合料的干燥收缩。(4)以不同水泥剂量、级配、龄期作为研究要素,通过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室内试验,综合分析了力学性能与收缩性能随着水泥剂量和龄期的增长变化规律。并采用抗裂性评价方法对不同级配组成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了设计级配在各个性能方面均优于规范级配。(5)依托实体工程修筑了试验段,对比振动搅拌与静力搅拌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用效果。通过现场取芯强度试验、水泥剂量检测以及裂缝观测等手段,得出振动搅拌技术优于静力搅拌技术,并验证了本文级配设计方法所得的相关结论。
来春景[5](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填方建设场地变形与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城镇发展受到地形和空间的限制,为了破解城市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短缺的制约瓶颈,大多城市通过对低丘缓坡、荒山沟壑等未利用地资源进行科学有序地开发,增加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削山头,填沟壑,平高差,建造人工小平原,将数条沟壑填平形成建设用地。填沟造地和削峁建塬后形成大面积、大厚度的人工填土层,由此产生的高填方建设场地沉降变形和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等一系列地质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兰州市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高填方工程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黄土的击实特性、压实黄土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和湿化特性。针对压实高填方黄土建设场地的沉降变形和高边坡的稳定问题,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研究。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获得的结论如下:1.以研究区填筑体的Q3黄土为研究对象,考虑含水率和击实功的耦合作用,采用击实试验研究了Q3黄土的全击实特性,构建了不同击实条件下的击实曲线模型,确定了全击实曲线的特征参数。采用直接剪切试验、三轴试验、固结压缩试验、渗透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水率和干密度条件下的压实黄土的强度特性、压缩变形特性、固结特性、次固结特性和渗透湿化特性。分析了压实黄土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应变软化和硬化的非线性特性,构建了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采用归一化的方法对压实黄土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分析,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的归一化方程。采用一维高压侧限压缩试验,分析了压实黄土的变形和时效特性,分别构建了压缩应变与竖向应力和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压实土层的次固结沉降计算方法。2.在研究离心模型试验相似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土体固结压缩过程和渗流过程中的相似比。以兰州Q3黄土为填筑材料,设计高填方沉降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考虑含水率、干密度和填筑高度对高填方体沉降变形的影响,对不同含水率、不同干密度、不同填筑高度的填筑体在超重力条件下的沉降变形和稳定时间进行分析,得到了压实黄土高填方填筑体沉降变形与填筑高度的关系曲线,及地基沉降变形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为黄土高填方沉降变形的计算与稳定时间的预测提供了方法。3.探讨了高填方原地基和填筑体沉降变形和长期沉降的计算方法,分析高填方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压实黄土高填方的自由场地和沟谷场地在形成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进行数值模拟。考虑原地基的不同处理方式,计算场地的沉降变形。考虑土体模量的应力相关性和非线性特性,采用土体硬化模型对填筑场地变形进行计算,并与理想弹塑性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考虑沟底宽度和侧岸坡度的影响,对高填方沟谷场地的沉降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沟谷效应对沉降变形的影响。4.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探讨了填料类别、填筑高度、坡比和斜坡地基等因素对高填方边坡稳定的影响,分析了坡体的变形特性和潜在滑移面的特点。考虑地下水渗流和坡前蓄水等条件,分析了水作用前后对高填方边坡坡体的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5.以兰州市低丘缓坡沟壑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项目为例,提出了压实黄土高填方工程中对原地基处理、填筑体设计和施工、填方边坡设计的质量控制措施。
张志伟[6](2020)在《道路用砖混类建筑垃圾再生材料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拆旧和改造工程越来越多,建筑垃圾也不断产生。与此同时,建设工程对砂石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由此造成的环境破坏以及资源短缺的问题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困扰。若将建筑垃圾回收并制备成再生材料,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节约建筑材料,降低工程成本,对增加经济效益以及各类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砖混类建筑垃圾的特点和道路工程对原材料的需求,本文通过试验研究的方式对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问题展开研究。研究不同的击实方法对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确定适合再生骨料的击实方法;研究胶材掺量和混凝土颗粒含量对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满足规范要求的配合比;研究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的抗冻性能;对无机混合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并结合胶凝材料水化作用分析了水化产物对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的性能影响;研究杂物含量和混凝土颗粒含量对再生骨料级配碎石的路用性能影响;最后,通过对试验数据统计处理,分析强度发展趋势并进行拟合,根据拟合方程建立模型,验证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强度预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轻型击实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无机混合料的密实度,能够保证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2)结合工程实际,水泥掺量4%、混凝土颗粒含量25%时,水稳类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能够满足各类路面底基层的要求;提高水泥掺量可获得更高的力学性能;石灰掺量6%、粉煤灰掺量14%、混凝土颗粒含量25%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能够满足各类路面底基层的要求;提高粉煤灰用量可获得更高的力学性能。(3)混凝土颗粒含量对混合料抗冻性能的影响明显;水泥掺量和石灰粉煤灰掺量对抗冻性能影响较小。(4)本文试验所有配合比的再生骨料级配碎石承载比CBR在175%-235%之间,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且提高混凝土颗粒含量可以有效提高CBR的数值。(5)建立了180d内龄期的强度函数模型用于预测无侧限抗压强度。
张传峰[7](2020)在《复杂水热环境下共玉高速冻土沼泽区路基变形及其防治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研究早在青藏铁路及公路建设过程中就逐步展开,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对于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及低等级公路路基的变形问题已经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及防治措施。但随着西部大开发不断深入,经济建设需求不断增加,在多年冻土区修建高速公路必将成为常态化。多年冻土造成路基冻胀融沉及变形的不稳定性与高速公路建设高标准之间的矛盾异常突出,尤其是复杂水热环境下冻土沼泽区路基变形的防治问题已经成为新的难题。而公路路基和铁路路基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不能照搬青藏铁路关于路基变形及防治的一些研究成果,需要研究出适用于高速公路多年冻土区的理论和防治措施。本文针对共玉高速公路冻土沼泽区复杂水热环境导致的路基变形问题,以“共玉高速公路冻土沼泽地段路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为依托,以共玉高速冻土沼泽区路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室内试验、变形监测和数值模拟等手段,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冻土沼泽区复杂水热环境成因研究。多年冻土区冻土沼泽形成时存在一种天然的水热平衡,这种水热平衡对保护多年冻土是有利的。然而高速公路的修建势必会破坏原来的水热平衡体系,进而形成新的更为复杂的水热环境。本文通过对共玉高速沿线冻土沼泽区的分布及其工程地质分区特征分析,同时结合气候、太阳辐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等影响水热环境的因素,进而更加深入地从复杂水文地质环境、复杂融区水热环境、复杂工程建设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复杂水热环境的成因。进而得出复杂水热环境成因主要是由于水、热、工程建设等综合因素所致,这种复杂的水热环境导致路基变形特征的独特性。2、冻土沼泽区路基变形特征研究。复杂的水热环境加剧了路基的冻胀融沉,对路基的稳定性具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准确研究水热环境对路基变形特征的影响,通过对既有G214及共玉高速路基病害调查,并结合各病害分布特征,深入分析复杂水热环境下共玉高速路基变形的影响因素、过程及类型特征。得出路基变形特征主要表现为路基沉陷、不均匀沉降、边坡失稳等,为了规避这种变形(病害)就需要对内在变形机理进行深入研究。3、冻土沼泽区路基变形机理研究。地基土和路基填料组成了新的路基结构,这种结构在构建新的水热平衡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冻融现象,而这种冻融现象又会产生大量的路基病害。根据在复杂水热环境下路基填料的颗粒分析试验、易溶盐试验、击实试验、毛细管水上升高度试验、渗透试验、冻胀特性试验、冻融循环试验;以及地基土的冻胀试验、颗粒分析试验、液塑限试验、融沉特性试验的基础上,从路基填料和地基土这两个微观方面深入分析了路基的冻融特性。同时,为了准确研究水热环境改变对路基地温场变化以及路基变形的影响,通过路基地温场及位移监测,采集公路建设各阶段路基地温场及变形监测值,深入分析复杂水热环境下监测断面的路基地温场和沉降变形的相关性。结合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并从力学角度深入分析了产生路基变形的水分迁移、温度场效应及冻融循环理论,进而总结出复杂水热环境下冻土沼泽区路基变形机理。为科学有效的采用变形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冻土沼泽区公路建设具有指导意义。4、冻土沼泽区路基变形防治措施研究。原G214线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路基病害,针对不同的路基病害也采用了很多防治措施,这些措施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解决水热平衡问题,人为快速地使路基和天然土体以及周边环境进行融合,构建新的平衡,进而减小水热交换对路基的破坏。目前常用单一的或简单的复合路基防治措施只能片面地解决复杂水热环境的某个方面,不能完全适应复杂水热环境的要求,故而需要研究出适应复杂水热环境的一套综合整治措施。本文结合复杂水热环境的成因、路基变形特征、路基变形机理等研究成果,提出7种防治措施,并详细分析这7种防治措施的特点以及可以解决的问题。再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这7种防治措施的效果,进而研究出一套适用于共玉高速冻土沼泽区的路基变形的防治措施。新提出的热棒+保温板+遮阳板+片石路基+砂垫层综合防治方案,更好地适应了共玉高速冻土沼泽区建设环境,既解决了路基热量问题又解决了路基排水问题,对于复杂水热环境下路基变形控制具有显着效应,能明显提升冻土沼泽区多年冻土上限,降低路基累积沉降量,解决了冻土沼泽区复杂水热环境问题。本措施成功应用于共玉高速路基变形防治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以上4个方面的研究,掌握了共玉高速冻土沼泽区复杂水热环境的成因,研究了复杂水热环境下路基的变形特征及变形机理,提出了新的综合防治措施。本研究成果对多年冻土沼泽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安全运营有较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社会和经济效益显着。
王彬[8](2020)在《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早强再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道路在改建和养护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废旧回收料,浪费大量的资源,如何实现旧路面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一直是国内外道路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另外在一些城市道路养护施工过程中,封闭交通的时间过长,会导致交通堵塞。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采用早强型冷再生技术,实现废物利用以及快速达到开放交通的目的。本文结合废旧回收料的特性对水泥基层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和早强型再生基层混合料施工特性进行了研究,开展了冷再生实体工程的实施与技术评价,分析了经济社会效益。首先,测试并分析不同废旧回收料掺量下的再生基层混合料的抗压强度,确定最佳目标配合比;其次,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回弹模量试验对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其抗裂和水稳定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来研究早强型再生基层混合料在不同温度范围下随放置时间增长其强度发展规律。最后,通过铺筑实体工程来观测冷再生混合料使用效果,进一步确定其施工工艺;与此同时,分析并对比了再生技术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效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掺配不同比例的破碎料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得出破碎料掺量为100%时级配良好,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推荐出再生基层混合料目标配合比为10~25mm碎石:5~15mm碎石:石粉=35:35:30,水泥剂量为3.5%,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分别为7.5%、2.110g/cm3。对冷再生材料的基本路用性能的适用性进行了简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冷再生材料的路用性能满足要求。掺8%、12%早强剂试件1d强度基本达到未掺量7d强度,由此可以得出采用早强型冷再生技术,可以提前一周开放交通;针对不同温度与时间下早强剂掺量的变化,通过试验得出:在夏季高温季节且运输时间大于2h的条件下早强剂掺量需控制在8%左右,为了保证混合料强度稳定性,在室温下早强剂掺量可适当提高。通过铺筑冷再生混合料实体工程表明:早强型冷再生混合料用于昆山机场路改扩建工程路面底基层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和使用效果。冷再生技术具有简化施工工艺、节约原材料、缩短工期、保护环境和提供有利的工作环境等优点。
李成龙[9](2020)在《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山区的特殊土,高液限土对工程施工带来很多不利影响。随着山区高速公路数量的不断增加,在路基修筑过程中越来越可能遇到高液限土导致的病害。此外,高液限土具有区域性,在不同地区其工程特性差异较大。因此,对高液限土进行研究和改良是有必要的,可以为相关地区路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广西荔玉高速公路工程沿线高液限土分布广泛,具有强度低、水稳定性差的特点。本文以此工程为研究背景,以沿线高液限土为研究对象,因地制宜开展了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的路用特性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试验地区高液限土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化学组成分析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研究其物理性质。通过击实试验、剪切试验、承载比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静回弹模量试验,对试验地区高液限土的力学性质进行研究。根据文献查阅和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方法:掺隧道洞渣改良。(2)在高液限土中掺不同比例的隧道洞渣,控制不同的压实度进行击实试验、直剪试验、承载比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干湿循环试验,对改良后高液限土相关的工程性质和水稳定性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最佳洞渣掺比。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土掺隧道洞渣比例为15%左右时,可使其各项性能达到相对最佳水平,且有一定的安全储备。(3)通过GeoStudio2018软件对掺15%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路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首先基于极限平衡法对路基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改良土路基的安全系数大于1,说明采用掺隧道洞渣改良后的路基边坡稳定性较好,满足规范要求。再基于摩尔—库伦准则与有效应力法联合分析的方法,对改良后高液限土路基的沉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路基变形主要在施工期和固结期,使用期间路基变形量较小;在使用期间改良土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较小,符合设计要求。(4)通过现场试验对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进行研究。通过试验段高液限土路基碾压工艺的研究,找到了合适的碾压次数,解决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难压实的问题;通过对试验路段断面的沉降观测,分析改良土路基沉降现状,进行沉降预测和指导后续施工。最后就高液限土路基边坡防护设计提出几点合适的建议。
付长江[10](2020)在《橡胶砂混合土路基模拟结构的力学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路基是道路结构的基础,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道路整体的稳定性,而决定路基优劣的主要因素是路基填料选择问题。橡胶砂混合土作为一种新型填筑材料,一方面可以提高风积沙路基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废旧轮胎的循环在利用问题,此外,橡胶砂是由橡胶颗粒和风积沙构成的复合土,其力学性能表现不同于传统纯砂,它的力学性能表现是由砂和橡胶共同决定的。橡胶砂混合土实际应用需要测定其性能表现,而室内常规成型方式和实际施工受力成型方式有所差异,导致室内试验结果直接应用到实际中会发生偏差,因此,需要对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修正以接近实际情况,为此本文在室内常规试验基础上,通过路基模拟结构试验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室内常规试验与实际的联系与差别。(1)通过对橡胶砂混合土进行颗粒筛分试验,重型击实试验等确定两者的基本属性,结果表明:风积沙与橡胶砂混合土同属不良级配,且混合土更属间断级配;得出低于2mm橡胶颗粒质量越高,越易引起含水率关系曲线不规律变化,并得出了橡胶掺量与混合土干密度值的经验公式。(2)通过对橡胶砂混合土进行直剪试验,承载比试验确定其室内力学性能表现,结果表明:橡胶直剪试验剪位移与剪应力呈应变硬化型,纯砂呈应变软性型,风积沙中掺入橡胶颗粒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风积沙、橡胶颗粒、混合土的抗剪强度;得出混合土的粘结力值随掺量增加而上升,内摩擦角值随掺量呈先增长后降低趋势,且在1号橡胶30%掺量取得最佳抗剪强度;得出混合土承载比随掺量增加而降低,但与纯砂相比混合土承载能力在高压力下具有一定优势,同时橡胶掺量为0%~40%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3)通过使用振动碾压成型对不同种类不同掺量下的橡胶砂混合土进行室内模拟结构以及通过取芯进行相关试验,结果得出:振动成型下的混合土直剪、CBR试验结果高于击实结果,且数值上两种不同成型方式具有一定线性关系,同时,振动成型下的CBR的5种掺量都能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橡胶砂分层摊铺能够提高一定的压实度值。
二、对于重型击实试验方法中加水量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于重型击实试验方法中加水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废弃黏土砖-红黏土”路基填料工程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问题 |
1.4.3 本文的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废弃黏土砖-红黏土”混合料的基本性能 |
2.1 路基及填料简介 |
2.2 试验材料的基本性能 |
2.2.1 废弃黏土砖的物理化学特征 |
2.2.1.1 物理性质 |
2.2.1.2 废弃黏土砖的矿物组成 |
2.2.1.3 废弃黏土砖的颗粒级配 |
2.2.2 红黏土的物理特性 |
2.3 “废弃黏土砖-红黏土”混合料的颗粒分布特征 |
2.3.1 试样制备 |
2.3.2 颗粒分析试验 |
2.3.2.1 试验仪器及工具 |
2.3.2.2 试验方法及步骤 |
2.3.3 试验结果 |
2.4 “废弃黏土砖-红黏土”混合料的微观结构 |
2.4.1 电镜扫描实验仪器简介 |
2.4.2 电镜扫描实验及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废弃黏土砖-红黏土”混合料的击实特性 |
3.1 试样制备 |
3.2 击实试验 |
3.2.1 试验仪器及工具 |
3.2.2 试验方法及步骤 |
3.2.3 试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弃黏土砖-红黏土”混合料的回弹模量变形特征 |
4.1 试样制备 |
4.2 回弹模量试验 |
4.2.1 试验仪器及工具 |
4.2.2 试验方法及步骤 |
4.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废弃黏土砖-红黏土”混合料的力学特性 |
5.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5.1.1 试样制备 |
5.1.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5.1.2.1 试验仪器及工具 |
5.1.2.2 试验方法及步骤 |
5.1.3 试验结果 |
5.2 CBR承载力 |
5.2.1 试样制备 |
5.2.2 CBR承载力试验 |
5.2.2.1 试验仪器及工具 |
5.2.2.2 试验方法及步骤 |
5.2.3 试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基本信息 |
本人参与项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黄土状粉土击实能量传递规律及宏细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状土的工程特性 |
1.2.2 黄土状填土的压实特性 |
1.2.3 压实黄土状土的力学特性 |
1.2.4 冲击能量在土中传递规律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研究构架 |
第2章 黄土状粉土的击实特性 |
2.1 引言 |
2.2 试验土料和试验方法 |
2.2.1 试验土料 |
2.2.2 黄土状粉土击实试验方法 |
2.3 击实试验结果 |
2.3.1 非完全侧限击实试验结果 |
2.3.2 完全侧限击实试验结果 |
2.3.3 击实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2.4 击实黄土状粉土的电化学测试 |
2.4.1 试验土料及试验方法 |
2.4.2 Nyquist图与Bode图 |
2.4.3 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电化学阻抗行为分析 |
2.4.4 EIS特性与击实曲线的相关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完全侧限击实过程的能量传递规律 |
3.1 引言 |
3.2 试验土料与试验方法 |
3.2.1 试验土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击实锤冲击力变化规律 |
3.3.1 冲击作用时间变化规律 |
3.3.2 击实锤冲击力变化规律 |
3.4 非完全侧限击实试验中土底应力 |
3.4.1 土底压应力作用时间 |
3.4.2 土底压应力变化规律 |
3.5 非完全侧限击实试验击实能量传递规律 |
3.5.1 击实锤与土体的非完全弹性碰撞 |
3.5.2 击实锤冲量变化 |
3.5.3 击实应力传递规律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完全侧限击实过程的能量传递规律 |
4.1 引言 |
4.2 试验土料与试验方法 |
4.2.1 试验土料 |
4.2.2 试验方法 |
4.3 击实锤冲击力 |
4.3.1 冲击作用时间变化规律 |
4.3.2 击实锤冲击力变化规律 |
4.4 完全侧限击实试验中土底压应力 |
4.4.1 土底压应力作用时间 |
4.4.2 土底压应力变化规律 |
4.5 完全侧限击实试验击实能量传递规律 |
4.5.1 击实锤冲量变化 |
4.5.2 击实应力传递规律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击实黄土状粉土的强度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3 击实黄土状粉土应力-应变曲线 |
5.4 击实黄土状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黄土状粉土击实过程宏细观机理分析 |
6.1 引言 |
6.2 颗粒流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6.2.1 颗粒流软件(PFC)简介 |
6.2.2 颗粒流软件(PFC)基础理论 |
6.3 颗粒流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6.3.1 土体宏观细观参数关系研究 |
6.3.2 数值模拟试样建立 |
6.4 颗粒流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6.5 黄土状粉土击实机理的宏细观分析 |
6.5.1 侧向约束对击实能量传递的影响 |
6.5.2 含水量对击实能量传递的影响 |
6.5.3 土层对击实能量传递的影响 |
6.5.4 击实次数对击实能量传递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7.3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太原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历届博士学位论文题目 |
(3)广西地区高液限土性能改良与路基分层填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液限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液限土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2 高液限土改良方法研究现状 |
1.2.3 高液限土水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4 高液限土路用性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路基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2.1 高液限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2.1.1 土的工程分类 |
2.1.2 高液限土的击实特性试验 |
2.1.3 高液限土的加州承载比(CBR)试验 |
2.1.4 高液限土的抗剪强度试验 |
2.1.5 高液限土的固结蠕变试验 |
2.1.6 高液限土的渗透特性试验 |
2.2 隧道洞渣的物理力学性质 |
2.2.1 隧道洞渣吸水率试验 |
2.2.2 隧道洞渣饱水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
2.2.3 隧道洞渣压碎值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3 不同改良方法对高液限土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
3.1 高液限土的改良方案设计 |
3.2 分层填筑方式高液限土的强度分析 |
3.3 混合填筑方式高液限土的强度分析 |
3.4 石灰改良高液限土强度分析 |
3.5 改良效果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固结与流变理论的分层路基沉降规律研究 |
4.1 土的固结与流变理论 |
4.2 数值模拟 |
4.2.1 有限差分原理 |
4.2.2 模型分析与选择 |
4.3 分层填筑路基沉降模拟分析 |
4.3.1 考虑自重作用的高液限土路基蠕变沉降分析 |
4.3.2 流固耦合作用下高液限土路基蠕变沉降分析 |
4.3.3 两种模拟方式沉降结果分析 |
4.4 分层填筑过程路基沉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液限土路基分层填筑现场试验 |
5.1 路基施工准备 |
5.2 路基分层填筑施工工艺 |
5.2.1 分层摊铺工艺 |
5.2.2 碾压施工工艺 |
5.3 分层填筑路基质量检查 |
5.3.1 分层填筑路基质量检查内容 |
5.3.2 路基沉降监测点布设与监测 |
5.4 分层填筑路基沉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项目及论文发表 |
(4)基于抗裂性能的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基于离散元的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细观结构稳定性评价 |
2.1 离散元原理 |
2.1.1 离散元基本原理 |
2.2 离散元在道路中的应用 |
2.3 离散元模型建立 |
2.3.1 离散元建模 |
2.3.2 离散元主要参数选择 |
2.4 骨架结构稳定性分析 |
2.4.1 变形循环加载对混合料内部力学响应变化规律 |
2.4.2 不同级配的应力传递图 |
2.4.3 不同级配的应力传递分析 |
2.4.4 不同级配的有效传递分布区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
3.1 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设计 |
3.1.1 级配理论 |
3.1.2 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分级掺配设计方法 |
3.2 骨架结构优良性比选 |
3.2.1 级配设计组的应力传递率与主骨架应力分布率比选 |
3.3 抗裂性稳定骨架结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设计 |
3.3.1 原材料 |
3.3.2 水泥剂量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振动成型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研究 |
4.1 振动成型原理 |
4.1.1 成型设备以及力学模型 |
4.1.2 振动成型参数确定 |
4.2 不同成型方式对混合料的影响 |
4.2.1 试验方案 |
4.2.2 不同击实方式的级配衰变规律 |
4.2.3 不同成型方式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的影响 |
4.3 不同成型方式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4.3.1 不同成型方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2 不同成型方式对收缩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研究 |
5.1 试验方法 |
5.1.1 试验方案 |
5.1.2 室内试验方法 |
5.2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力学特性研究 |
5.2.1 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研究 |
5.2.2 间接抗拉强度特性研究 |
5.2.3 抗压回弹模量特性研究 |
5.3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收缩性能研究 |
5.3.1 干缩试验 |
5.3.2 温缩试验 |
5.4 抗裂性评价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工程应用 |
6.1 振动搅拌技术原理及优势 |
6.1.1 振动搅拌原理 |
6.2 依托工程 |
6.2.1 试验段铺筑 |
6.2.2 基层配合比设计 |
6.2.3 施工质量关键控制点 |
6.3 试验段铺筑检验 |
6.3.1 摊铺效果 |
6.3.2 取芯情况 |
6.3.3 试验段裂缝情况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填方建设场地变形与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填方工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压实黄土工程性质的相关研究 |
1.2.2 高填方场地的沉降变形相关研究 |
1.2.3 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
1.2.4 填方工程沉降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的相关研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内压实黄土的工程特性研究 |
2.1 研究区环境地质条件 |
2.1.1 研究区的地形地貌 |
2.1.2 研究区的地层岩性特征 |
2.1.3 研究区的气象与水文条件 |
2.1.4 兰州第四系黄土的颗粒组成特征 |
2.2 黄土的压实特性 |
2.2.1 细粒土的压实机理 |
2.2.2 黄土填料压实的影响因素 |
2.2.3 土体标准击实曲线的特征分析 |
2.2.4 黄土的全击实曲线 |
2.3 压实黄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
2.3.1 压实黄土的直接剪切试验 |
2.3.2 压实黄土的三轴剪切试验 |
2.3.3 压实黄土应力-应变关系归一化特性 |
2.4 压实黄土的压缩固结变形特性 |
2.4.1 高应力下侧限压缩特性分析 |
2.4.2 压实黄土的固结压缩的时间效应分析 |
2.4.3 压实黄土的次固结变形特性分析 |
2.5 压实黄土的增湿变形特性 |
2.6 压实黄土的渗透特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离心模型试验 |
3.1 离心模型试验技术 |
3.1.1 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的发展现状 |
3.1.2 离心模型试验的相似性分析 |
3.2 黄土高填方沉降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 |
3.2.1 离心模型试验设备 |
3.2.2 高填方沉降变形离心模型试验设计 |
3.2.3 离心模型制作及参数 |
3.3 压实黄土填筑体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3.1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 |
3.3.2 离心模型试验中填筑体的沉降变形计算 |
3.3.3 压实黄土高填方填筑体沉降变形量与填筑高度的关系 |
3.4 压实黄土离心模型试验沉降变形的时效特性 |
3.4.1 离心模型试验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
3.4.2 离心模型试验中加载过程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
3.4.3 离心模型试验中稳定阶段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研究 |
4.1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控制 |
4.1.1 黄土高填方场地填筑过程与病害分析 |
4.1.2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的稳定标准 |
4.2 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计算 |
4.2.1 高填方场地原地基压缩沉降变形分析 |
4.2.2 高填方填筑体自身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 |
4.3 高填方自由场地沉降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
4.3.1 高填方自由场地沉降变形计算的有限元模型 |
4.3.2 压实黄土的固结压缩本构模型 |
4.3.3 高填方自由场地沉降变形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4.4 高填方沟谷场地沉降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研究 |
5.1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的特点 |
5.1.1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病害特征分析 |
5.1.2 影响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5.2 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
5.2.1 边坡稳定性传统计算方法 |
5.2.2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位移有限元法-强度折减法 |
5.3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计算 |
5.3.1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计算有限元模型 |
5.3.2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4 浸水条件下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 |
5.4.1 考虑地下水渗流的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5.4.2 考虑坡前蓄水条件下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兰州黄土高填方建设场地的工程实施 |
6.1 高填方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 |
6.2 研究区黄土高填方工程项目实施 |
6.2.1 黄土高填方底部天然地基的处理措施 |
6.2.2 黄土填筑体的质量控制措施 |
6.2.3 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控制措施 |
6.2.4 黄土高填方工程的防洪排水措施 |
6.3 研究区工程关键技术效果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编规程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做的科研项目 |
(6)道路用砖混类建筑垃圾再生材料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原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石灰 |
2.1.3 粉煤灰 |
2.1.4 再生粗骨料 |
2.1.5 再生细骨料 |
2.1.6 天然骨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材料性能 |
2.2.2 击实试验 |
2.2.3 力学性能以及抗冻性能试验 |
第3章 初步配合比及击实方法的确定 |
3.1 初步配合比确定 |
3.1.1 骨料级配 |
3.1.2 胶凝材料掺量 |
3.1.3 含水量确定 |
3.2 击实方法的确定 |
3.2.1 水泥稳定类无机混合料 |
3.2.2 二灰稳定类无机混合料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胶材掺量及混凝土颗粒含量对无机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 |
4.1 水泥掺量对无机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4.1.1 试验配合比 |
4.1.2 试验结果 |
4.1.3 结果分析 |
4.2 石灰粉煤灰掺量对无机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4.2.1 试验配比 |
4.2.2 试验结果 |
4.2.3 结果分析 |
4.3 混凝土颗粒含量对无机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4.3.1 试验配比 |
4.3.2 试验结果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机混合料抗冻性以及微观结构研究 |
5.1 无机混合料抗冻性试验 |
5.1.1 试验结果 |
5.1.2 结果分析 |
5.2 无机混合料微观结构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级配碎石路用性能研究 |
6.1 试验配比 |
6.2 试验结果 |
6.3 结果分析 |
6.3.1 击实试验 |
6.3.2 承载比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无机混合料的强度预测 |
7.1 曲线拟合 |
7.2 强度预测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复杂水热环境下共玉高速冻土沼泽区路基变形及其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冻土沼泽区复杂水热环境成因研究现状 |
1.2.2 冻土沼泽区路基冻融特性研究现状 |
1.2.3 冻土沼泽区路基结构研究现状 |
1.2.4 冻土沼泽区路基病害研究现状 |
1.2.5 冻土沼泽区路基病害防治措施研究现状 |
1.2.6 研究现状的不足与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共玉高速冻土沼泽区复杂水热环境成因 |
2.1 冻土沼泽区分布 |
2.2 冻土沼泽区工程地质分区 |
2.3 复杂水热环境影响因素 |
2.3.1 气候 |
2.3.2 太阳辐射 |
2.3.3 地形地貌 |
2.3.4 地层岩性 |
2.3.5 水文地质 |
2.4 复杂水热环境成因 |
2.4.1 复杂的水文地质环境 |
2.4.2 复杂的融区水热环境 |
2.4.3 复杂的工程建设环境 |
2.4.4 复杂水热环境成因综合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共玉高速冻土沼泽区路基变形特征 |
3.1 路基病害分布特征 |
3.1.1 原国道G214路基病害调查 |
3.1.2 共玉高速冻土沼泽区路基病害调查 |
3.1.3 共玉高速冻土沼泽区路基病害分布特征 |
3.2 路基变形影响因素 |
3.2.1 水热环境因素 |
3.2.2 工程建设因素 |
3.3 路基变形特征 |
3.3.1 路基变形过程 |
3.3.2 路基变形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玉高速冻土沼泽区路基变形机理 |
4.1 路基冻融特性试验 |
4.1.1 路基填料冻融特性试验 |
4.1.2 地基土冻融特性试验 |
4.1.3 试验结果分析 |
4.2 路基变形监测 |
4.2.1 监测断面选择原则 |
4.2.2 监测断面概况 |
4.2.3 路基地温场及变形监测系统 |
4.2.4 路基断面地温监测结果 |
4.2.5 路基断面变形监测结果 |
4.2.6 路基变形监测结果特征分析 |
4.3 路基变形机理 |
4.3.1 水分迁移 |
4.3.2 温度场效应 |
4.3.3 冻融循环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共玉高速冻土沼泽区路基变形防治措施研究 |
5.1 路基变形防治原则 |
5.2 路基变形常用防治措施适用性分析 |
5.2.1 单一防治措施 |
5.2.2 复合防治措施 |
5.3 路基变形综合防治措施数值模拟研究 |
5.3.1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
5.3.2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5.3.3 数值计算模型 |
5.3.4 边界条件设定 |
5.3.5 模型计算参数 |
5.3.6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3.7 不同防治方案效果对比 |
5.4 共玉高速冻土沼泽区路基病害防治实例 |
5.4.1 醉马滩冻土沼泽区 |
5.4.2 长石头山冻土沼泽区 |
5.4.3 巴颜喀拉山冻土沼泽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早强再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生水泥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2 再生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的加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2.1 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加工工艺 |
2.1.1 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加工工艺原则 |
2.1.2 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国内外的加工工艺流程 |
2.1.3 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国内外加工设备 |
2.1.4 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加工工艺选择 |
2.2 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质量控制 |
2.2.1 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质量控制指标 |
2.2.2 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质量检验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再生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与方案 |
3.1.1 原材料选定及检验 |
3.1.2 配合比设计流程 |
3.1.3 配合比设计方案 |
3.2 再生基层混合料试件成型方法选择 |
3.2.1 再生基层混合料成型方法 |
3.2.2 再生基层混合料成型方式选择 |
3.3 再生基层混合料强度测试 |
3.3.1 击实试验 |
3.3.2 试件成型 |
3.3.3 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再生基层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4.1 再生基层混合料力学性质研究 |
4.1.1 试验方法 |
4.1.2 试验方案与结果 |
4.2 再生基层混合料抗裂性能研究 |
4.3 再生基层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研究 |
4.3.1 再生基层材料水损害 |
4.3.2 再生基层混合料水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早强型基层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特性研究 |
5.1 早强型基层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2 早强型基层再生混合料强度特性 |
5.3 早强型基层再生混合料早强机理 |
5.4 早强型基层再生混合料施工特性研究 |
5.4.1 早强型基层再生混合料固化特性 |
5.4.2 早强型基层再生混合料施工时间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冷再生实体工程实施与技术评价 |
6.1 实体工程背景 |
6.2 试验路铺筑 |
6.3 施工配合比及施工过程 |
6.3.1 施工配合比 |
6.3.2 施工过程 |
6.4 实体工程技术评价 |
6.4.1 实体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
6.4.2 实体工程质量检测结果 |
6.4.3 实体工程使用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7.1 经济效益分析 |
7.2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液限土工程特性 |
1.2.2 高液限土改良处置方法 |
1.2.3 高液限土路基沉降和运营稳定性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目标 |
1.4 技术路线 |
2 荔玉高速公路高液限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2.1 高液限土的分类及规范对路基的要求 |
2.2 高液限土物理特性试验 |
2.2.1 颗粒分析试验 |
2.2.2 化学组成分析试验 |
2.2.3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3 高液限土力学特性试验 |
2.3.1 击实试验 |
2.3.2 剪切试验 |
2.3.3 承载比试验 |
2.3.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3.5 静回弹模量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液限土掺隧道洞渣改良技术研究 |
3.1 高液限土改良 |
3.1.1 改良材料选择 |
3.1.2 隧道洞渣特性 |
3.1.3 改良原理 |
3.1.4 试验方案 |
3.2 改良土工程特性研究 |
3.2.1 击实试验 |
3.2.2 剪切试验 |
3.2.3 承载比试验 |
3.2.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3 改良土水稳定性研究 |
3.3.1 吸水量和脱水量 |
3.3.2 膨胀率 |
3.4 本章小结 |
4 改良高液限土路基稳定性分析 |
4.1 Geo Sudio2018 软件介绍 |
4.2 常见的高液限土路基稳定性分析方法 |
4.2.1 高液限土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4.2.2 高液限土路基沉降分析方法 |
4.3 路基模拟方案 |
4.3.1 路基模型和边界条件 |
4.3.2 路基填筑加载过程 |
4.3.3 有限元参数的选取 |
4.4 改良高液限土路基边坡稳定性效果分析 |
4.5 改良高液限土路基路基沉降效果分析 |
4.5.1 路基填土内部土应力的变化情况 |
4.5.2 路基沉降量与时间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5 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研究 |
5.1 试验路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
5.1.1 施工准备工作 |
5.1.2 施工工艺流程 |
5.1.3 施工技术要求 |
5.2 试验路段碾压效果检测 |
5.2.1 压实度检测 |
5.2.2 回弹弯沉值检测 |
5.3 现场沉降观测 |
5.3.1 测试元件的埋设及观测 |
5.3.2 沉降观测数据及结果分析 |
5.4 高液限土路基边坡防护设计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和工程项目及成果 |
(10)橡胶砂混合土路基模拟结构的力学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能检测 |
2.1 橡胶砂混合土的基本性质 |
2.1.1 风积沙颗粒的基本物理性能检测 |
2.1.2 橡胶颗粒的基本物理性能检测 |
2.1.3 橡胶掺量掺入比例与混合土级配分析 |
2.2 橡胶砂混合土击实实验 |
2.2.1 击实试验 |
2.2.2 橡胶砂混合土的干密度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试验材料的力学特征 |
3.1 直接剪切试验 |
3.1.1 风积沙的直剪试验 |
3.1.2 橡胶颗粒的直剪试验 |
3.1.3 橡胶砂混合土的直接试验 |
3.2 土的承载比试验 |
3.2.1 单位压力与贯入量曲线分析 |
3.2.2 承载比试验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加速加载室内振动碾压成型路基研究 |
4.1 室内振动碾压成型基础试验 |
4.1.1 设备选用 |
4.1.2 风积沙振动压实成型与压实厚度分析 |
4.2 振动成型下的直接剪切试验 |
4.3 振动成型下的承载比试验 |
4.4 振动成型与击实成型对比分析 |
4.4.1 直剪试验对比分析 |
4.4.2 承载能力对比分析 |
4.5 振动压实下的橡胶砂混合土铺筑技术 |
4.5.1 橡胶颗粒与风积沙均匀混合后铺筑方法 |
4.5.2 橡胶颗粒与风积沙分层铺筑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对于重型击实试验方法中加水量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废弃黏土砖-红黏土”路基填料工程特性研究[D]. 席丹妮.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黄土状粉土击实能量传递规律及宏细观机理研究[D]. 李婕.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3]广西地区高液限土性能改良与路基分层填筑研究[D]. 胡宏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抗裂性能的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研究[D]. 甘学超. 南昌工程学院, 2020(06)
- [5]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填方建设场地变形与稳定性研究[D]. 来春景.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6]道路用砖混类建筑垃圾再生材料试验研究[D]. 张志伟.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7]复杂水热环境下共玉高速冻土沼泽区路基变形及其防治研究[D]. 张传峰.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早强再生技术研究[D]. 王彬. 长安大学, 2020(06)
- [9]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研究[D]. 李成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橡胶砂混合土路基模拟结构的力学响应研究[D]. 付长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