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霉菌X5对活性艳蓝KN-R脱色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晴宇[1](2019)在《菌丝球培养条件优化及其生物载体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时下热点的水处理技术中,生物强化技术因在处理难降解有机物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而备受关注。生物强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微生物载体材料影响着运行成本和对污水处理的强化效果。当前主流的载体材料多为化工制品,不具备生物活性而无法与生化系统完全契合,因此,研发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高效、后续处置简单的生物载体意义非凡。近年来,生物质载体如竹丝、秸秆等均被较多从业者关注,其中,由丝状真菌在特定流态下形成的菌丝球以具有一定的强度、较大的比表面积、适于细菌固着和生长的表面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其作为新型生物载体的可行性和技术优势已被证实。本研究基于不同的丝状真菌菌株,对菌丝球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采用生物絮凝剂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菌丝球作为微生物载体的负载性能。本实验以实验室新筛选保藏的黑曲霉菌、桔青霉菌、米根霉菌各一株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三种真菌在形成菌丝球过程中的最优培养基配方和运行条件。研究发现,黑曲霉菌、桔青霉菌、米根霉菌三种真菌均在以葡萄糖为碳源、氯化铵为氮源的条件下生长最快,培养基中葡萄糖和氯化铵的添加量分别为10g/L和1g/L。培养过程中摇床转速和孢子接种量均会影响菌丝球的生长。当摇床转速为160r/min时,黑曲霉菌、桔青霉菌、米根霉菌均达最快生长状态,每150m L培养基中可以得到菌丝球干重分别为110.3mg、118.2mg、83.8mg。孢子接种量同样影响菌丝球产量,以2×108cfu的孢子浓度接种时,三种菌都在接种0.8m L孢子悬液时菌丝球产量达最佳。通过最优条件下菌丝球生长曲线发现,三种菌丝球经过48h后可达稳定状态。将培养成熟的黑曲霉菌丝球和桔青霉菌丝球在F2生物絮凝剂中浸泡,提高菌丝球表面胞外聚合物的含量,以期改善菌丝球的表面附着性能,增强菌丝球对微生物的负载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经生物絮凝剂改性的两种菌丝球表面结合型胞外聚合物中多糖和蛋白质的量均大幅提升,且菌丝球的沉降性能得到改善。由于桔青霉菌丝球自身结构相对松散,沉降性能差,在较强水力冲击条件下无法保持原有形态,故不适宜作为载体材料使用。将改性后的黑曲霉菌丝球负载活性污泥,表征负载前后菌丝球的特性,并通过烧杯实验和运行序批式间歇反应器两种方式考察负载污泥菌丝球对实际生活污水的处理效能。结果显示,负载污泥的菌丝球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良好,水中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82%,氨氮去除率达89%以上。由于菌丝球负载污泥过程中部分功能菌的缺失以及运行过程中缺氧时间不足,系统对总氮的去除率低,这一问题有待于后续研究进一步探讨解决。
臧苗苗[2](2016)在《嗜吡啶红球菌GF3共代谢降解蒽醌化合物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蒽醌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工业染料废水中,其结构稳定,具有生物毒性等特点加剧了废水处理的难度。生物处理法因其操作简便、处理费用低和环境友好等优势而被广泛采用。本文对实验室新筛选出的嗜吡啶红球菌GF3共代谢降解蒽醌化合物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液相-质谱联用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了四种蒽醌化合物的降解终产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菌株GF3降解四种蒽醌化合物的可能途径,从而为菌株GF3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了1-氨基蒽醌-2-磺酸(ASA-2)共代谢生物脱色特性。结果表明,共代谢基质中蛋白胨对ASA-2生物脱色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多种氨基酸可加速ASA-2的生物脱色过程,其中L-亮氨酸促进效果最好。以L-亮氨酸为共代谢基质,ASA-2生物脱色的最适环境条件为pH 7.5~8.5、30℃和150~200 r/min.最适条件下,菌株GF3能够完全脱色20~500 mg/LASA-2,脱色动力学符合典型的底物抑制模型。并且在ASA-2脱色过程中,菌株GF3能够耐受30 g/L的NaCl、2 g/L的NaNO3和3 g/L Na2SO4。以琥珀酸钠为共代谢基质时,菌株GF3不仅能够使ASA-2脱色,还能进行好氧反硝化脱氮,反应最适条件为C/N=15, pH7.5,30℃,200r/min。最适条件下,44 h内ASA-2脱色率可达95.5%,同时总氮去除率88.2%以上。反应过程中,有低浓度的亚硝态氮积累并能完全去除。硝态氮最终转化为氮气,未检测到N20。以L-亮氨酸为共代谢基质,分析了菌株GF3降解ASA-2及其它蒽醌化合物(溴氨酸、蒽醌-2-磺酸钠和蒽醌-2-羧酸)的过程。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质谱联用仪和傅里叶红外等分析手段对上述四种蒽醌化合物降解终产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蒽醌化合物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最适条件下,菌株GF3可使107.6 mg/L的ASA-2在30h内脱色率达95.4%以上,TOC去除率为61.9%。紫外-可见波谱分析显示,当ASA-2脱色体系由红色褪成无色时,ASA-2的特征吸收峰完全消失,并在340 nm产生了新的特征吸收峰。ASA-2降解终产物鉴定为3-氨基-4-磺酸基邻苯二甲酸,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邻苯二酚可能被2,3-双加氧酶降解,最终矿化为CO2。菌株GF3还能够降解100mg/L的溴氨酸、蒽醌-2-磺酸钠和蒽醌-2-羧酸,降解率分别达到90.1%、98.9%和94.3%以上。伴随降解完成,底物原有特征吸收峰逐渐消失,且溴氨酸在351 nin和265 nm处产生了新的特征吸收峰。菌株GF3降解四种蒽醌化合物的途径为蒽醌环裂解生成了与原分子结构相对应的邻苯二甲酸类化合物和邻苯二酚,邻苯二酚可被进一步矿化。
梁波,徐金球,关杰,郭耀广,苏瑞景[3](2015)在《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生物法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从印染废水的水质、新旧排放标准的对比、生物法的改进及强化(包括微生物研究、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开发、工艺流程的改进)、生物法研究领域的新探索(包括生物法与其他处理方法的联用、产电微生物的应用)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生物法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生物法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生物法的深度研究及生物法与其他方法的联用探索格外重要。
关小凡[4](2014)在《Sphingomonas xenophaga QYY和Rhodococcus pyridinivorans GF3降解蒽醌类化合物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针对目前已知细菌降解蒽醌类化合物种类有限,速度慢,并且降解产物易自氧化的问题,本文在研究外加营养物质对鞘氨醇单胞菌QYY降解蒽醌类化合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基础上,筛选出了一株能够降解多种蒽醌类化合物的菌株GF3。并研究了新筛选嗜吡啶红球菌GF3的生长特性,降解1-氨基蒽醌-2-磺酸的途径及其降解其他蒽醌类化合物的特性。外加营养物质可加速菌株QYY脱色1-氨基蒽醌-2-磺酸和1-氨基-4-溴蒽醌-2-磺酸。其中,混合营养物质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可明显促进两者的生物脱色;碳源葡萄糖、果糖、蔗糖均能促进这两种蒽醌类化合物的脱色,其中葡萄糖促进作用最强,两种蒽醌类化合物的脱色率分别增长了76.7%和50.8%;外加硝酸铵、尿素以及维生素对这两个蒽醌类化合物的生物脱色没有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L-亮氨酸、L-谷氨酸、L-脯氨酸、L-丙氨酸、L-天冬氨酸和L-苯丙氨酸均可加速1-氨基蒽醌-2-磺酸和1-氨基-4-溴蒽醌-2-磺酸的生物脱色,其中L-脯氨酸促进效果最好,使这两种蒽醌类化合物的脱色率增加了79.9%和67.3%。采用超声破碎细胞和超速离心技术,提取1-氨基蒽醌-2-磺酸和1-氨基-4-溴蒽醌-2-磺酸脱色酶,并研究了外加营养物质L-脯氨酸与脱色酶活性的关系。确定了菌株QYY中1-氨基蒽醌-2-磺酸和1-氨基-4-溴蒽醌-2-磺酸脱色酶位于细胞膜上并证明L-脯氨酸可代替NADH直接参与此酶脱色这两种蒽醌类化合物的过程。新筛选出一株能够降解多种蒽醌类化合物的菌株GF3。其与Rhodococcus pyridinivorans的模式菌株NR025033和KF38149的序列同源性高达100%,16S rDNA全序列登录GenBank,序列号为KF953541。研究了菌株GF3生长及降解1-氨基蒽醌-2-磺酸的基本特性,并分析了蒽醌环的裂解过程。菌株GF3的最适生长与降解条件为:pH=7.0,温度30℃,转速为150r/min。外加碳源酵母提取物可大幅度促进菌株GF3生长及1-氨基蒽醌-2-磺酸的降解;外加氮源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1-氨基蒽醌-2-磺酸脱色,其中尿素和硝酸铵促进效果最为明显,脱色率分别增长了49.1%和47.1%;微量元素中仅有FeC13可加速1-氨基蒽醌-2-磺酸脱色,脱色率仅增加了7.4%。菌株GF3不仅能降解1-氨基蒽醌-2-磺酸,还可以降解1-氨基-4-溴蒽醌-2-磺酸、蒽醌-2-磺酸和蒽醌-2-羧酸,但不能降解蒽醌-2,6-二磺酸。此外1-氨基蒽醌-2-磺酸在菌株GF3作用下,总有机碳的去除率达到60.6%,蒽醌环结构断裂。采用HPLC-MS分析推测1-氨基蒽醌-2-磺酸脱色产物中可能含有2-氨基-3-羧基苯磺酸或2-氨基-4-羧基苯磺酸。
夏强,任立,周妍,刘智峰[5](2012)在《脱色絮凝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综述了用于废水脱色的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复合絮凝剂的脱色机理、利用情况、近期研究及前景。表明当前脱色絮凝剂正朝着无毒、高效、价廉、复合等方向发展。
丁虹[6](2012)在《啤酒酵母菌对染料废水的生物吸附脱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考察啤酒酵母菌生物吸附偶氮类染料活性艳红K-2G和蒽醌类染料活性艳蓝KN-R的能力,对初始pH的值、吸附剂啤酒酵母菌用量、染料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以及NaCl浓度等条件对生物吸附的影响进行了批量试验。结果表明,初始pH值是影响酒酵母菌生物吸附的最重要因素,活性艳红和活性艳蓝的最佳pH值分别为2.0和1.5。平衡吸附量随活性艳红和活性艳蓝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吸附剂浓度和NaCl浓度的增加而减少。无论是活性艳红还是活性艳蓝,在其它因素固定时,吸附量随时间在1h内增加较快,当时间延长至4h后而趋于平稳,达到吸附平衡,活性艳红吸附量为24.86mg·L-1;活性艳蓝吸附量为48.83mg·L-1。活性艳红在其它因素固定时,吸附量随吸附温度的升高呈阶梯状升高,在23-27℃时达到最高并趋于平稳,而后呈阶梯状下降,但吸附量的变化并不大,所以采用酵母菌吸附活性艳红染料在常温下即可。活性艳蓝在其它因素固定时,吸附量随吸附温度的升高呈阶梯状升高和下降,但不像活性艳红那样有一段平稳期,而是有一个最大吸附点,即25℃时具有最大的吸附量49.20mg·L-1,故25℃为最佳吸附温度。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得出啤酒酵母菌上的化学官能团(如氨基、羧基和羟基等)是吸附活性艳红K-2G和活性艳蓝KN-R的活性位置。活性艳红在50-150mg·L-1低浓度范围内符合Freundlich(相关系数0.9859)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相关系数0.9980);活性艳蓝在50-400mg·L-1浓度范围内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相关系数0.9818)。活性艳红和活性艳蓝在50-150mg·L-1浓度范围内均不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均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内部扩散模型的研究表明啤酒酵母菌对活性艳红和活性艳蓝的吸附均存在边界层扩散、内部扩散和动力学阻力。啤酒酵母菌吸附活性艳红和活性艳蓝过程在六个测试温度下均表现为自发。两种染料的吸附过程均为放热过程,升温不利于吸附。两种染料的吸附过程均为熵减过程,吸附过程有序性增加。研究表明,啤酒酵母菌可以作为一种低成本的生物吸附剂来去除偶氮染料活性艳红K-2G和蒽醌染料活性艳蓝KN-R及类似染料。
孙亮[7](2010)在《高铁酸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染料工业的迅速发展,染料的品种和数量日益增加,染料废水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也日益加大。其中偶氮染料和蒽醌染料是构成工业用染料的最大一部分,这类染料的废水具有色度深、毒性大、难降解等特点。传统的吸附法、絮凝法以及生物氧化技术通常很难达到完全净化的目的。而高铁酸钾作为一种集氧化、絮凝、杀菌、除臭为一体的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高铁酸钾降解偶氮染料及蒽醌染料废水进行了研究,不仅拓宽了高铁酸钾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而且对于印染废水的处理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具有典型偶氮染料结构的活性红2BF及具有典型蒽醌染料结构的活性艳蓝KN-R的水溶液为模拟染料废水,采用高铁酸钾氧化法对它们进行降解。通过染料废水的脱色率、COD去除率、TOC去除率以及染料处理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所反映的结构变化,系统研究了高铁酸钾对偶氮染料废水及蒽醌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以及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高铁酸钾的投加量、染料溶液的初始pH值、反应时间、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对染料的降解效果有较大影响。在活性红2BF初始质量浓度100mg/L,pH值4.0,高铁酸钾投加量1.0g/L,反应时间20min的最佳条件下,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9.8%和71.3%。在活性艳蓝KN-R初始质量浓度20mg/L,pH值4.0,高铁酸钾投加量1.0g/L,反应时间10min的最佳条件下,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9.5%和76.8%。本文还探讨了高铁酸钾与活性艳蓝KN-R反应的动力学方程。高铁酸钾氧化活性艳蓝KN-R的反应为1.18级反应,表观动力学方程为:V=0.1259X0.297Y0.878。
陈瑶,梁红昌,吴晓玉[8](2008)在《微生物对蒽醌类染料废水脱色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蒽醌类染料已经成为目前比较重要的一种染料,但其成分复杂,有毒性,给废水处理带来一定难度。阐述了对蒽醌类染料具有脱色作用的细菌和真菌的种类与脱色机理,以及这些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吕红[9](2008)在《蒽醌染料中间体对偶氮染料脱色的促进作用及其好氧降解》文中提出本论文旨在研究鞘氨醇单胞菌QYY(Shingomonas xenophaga QYY,编号为CGMCC 1172)对蒽醌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2-磺酸的好氧降解特性,分析蒽醌环裂解过程;并拓展底物范围,研究菌株QYY对偶氮染料的厌氧脱色特性,分析脱色产物。在此基础上,研究溴氨酸和1-氨基蒽醌-2-磺酸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对偶氮染料脱色的加速作用,初步探索其作用机理。研究菌株QYY在无机盐培养基中对1-氨基蒽醌-2-磺酸脱色的基本特性,并分析蒽醌环裂解过程。菌株QYY生长及对1-氨基蒽醌-2-磺酸脱色的较佳条件是:pH7.0,温度30℃,转速100-150 r·min-1。在较佳条件下,菌株QYY能够在120h内将3.3 mM 1-氨基蒽醌-2-磺酸脱色98%。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液相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鉴定了1-氨基蒽醌-2-磺酸的脱色产物。主要的脱色产物为2-(2′-羟基-3′-氨基-4′-磺酸基-苯甲酰)-苯甲酸,2-(2′-氨基-3′-磺酸基-6′-羟基-苯甲酰)-苯甲酸,邻苯二甲酸和2-氨基-3-羟基-苯磺酸。由此推测了1-氨基蒽醌-2-磺酸的脱色途径。根据前两个脱色产物,认为蒽醌环裂解反应属于Baeyer-Villiger型反应。采用超声破碎细胞,提取1-氨基蒽醌-2-磺酸脱色酶,并研究其脱色活性。结果表明,1-氨基蒽醌2-磺酸脱色酶为诱导酶。粗酶酶促反应需要辅酶NADH,较佳pH为7.5,较佳温度为50℃。但此粗酶非常不稳定,在4℃下保藏24h后其活性消失。5mM甲吡酮能够明显抑制其脱色活性。因此推测1-氨基蒽醌-2-磺酸的主要脱色酶可能是以NADH为辅酶的加氧酶。菌株QYY不仅能够在好氧条件下使1-氨基蒽醌-2-磺酸有效降解,而且能够在厌氧条件下使多种偶氮染料脱色。以酸性大红3R为底物,优化其脱色的较佳条件是:葡萄糖4g·L-1,初始pH8.0,温度30℃。利用液相色谱-质谱,鉴定酸性大红3R脱色后产物为4-氨基萘磺酸和7-羟基-8-氨基-1,3二磺酸萘。四种结构相似的磺酸化偶氮染料脱色速率比较如下:V酸性红B>V酸性大红GR>V酸性大红3R>V酸性苋菜红。可见偶氮染料分子结构中磺酸基团数量和位置影响其脱色。偶氮染料的浓度也影响其脱色速率。以酸性红B为例,当酸性红B的浓度低于1mM时,其脱色速率随着染料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但当酸性红B的浓度高于1mM时,其脱色初速度受到了明显抑制。在厌氧条件下,1-氨基蒽醌-2-磺酸和溴氨酸能够作为氧化还原介体,提高酸性大红3R的脱色速率。当溴氨酸和1-氨基蒽醌-2-磺酸的浓度达到0.4mM时,酸性大红3R(0.2mM)的脱色速率分别比不加介体时提高2.9倍和4.9倍。可见,1-氨基蒽醌-2-磺酸比溴氨酸更有效。此外,1-氨基蒽醌-2-磺酸能够提高菌株QYY对不同磺酸化偶氮染料的还原速率,并能够加速大肠杆菌JM109和未经驯化的活性污泥对磺酸化偶氮染料的脱色。表明其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具有普遍应用性。在厌氧-好氧条件下,1-氨基蒽醌-2-磺酸和溴氨酸能够使菌株QYY将连续补加5次的酸性大红3R厌氧脱色;并通过补加乙酸钠、调节pH值,实现菌株QYY将每次培养液中的1-氨基蒽醌-2-磺酸和溴氨酸在24h内好氧降解。对水溶性蒽醌化合物提高菌株QYY还原磺酸化偶氮染料速率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于菌株QYY,AQS是蒽醌化合物中最合适的醌介体。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了AQS还原峰。并通过对偶氮染料酸性红B的脱色反应,证实了AQS介导的磺酸化偶氮染料的还原分为两步,其中AQS还原过程为限速步骤。通过超速离心,分析了菌株QYY中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AQS还原酶特性。初步判定细胞膜上以吡咯喹啉醌(PQQ)为辅基的D-葡萄糖脱氢酶可能通过AQS的还原,从而将偶氮染料还原。通过非变性凝胶电泳,确定细胞质内存在以FMN为辅酶的偶氮还原酶和以FMN为辅酶的AOS还原酶各为一种。
朱虹[10](2007)在《菌丝球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直接投加菌体虽然简单易行,但是所投加的特效菌体容易流失,或被其他微生物吞噬。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可以将游离的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使其高度密集并保持活性,使废水处理系统高效、稳定地运行。菌丝球是发酵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微生物颗粒,它生物活性良好、沉降速度快、易于固液分离,能够较好地用于重金属废水和印染废的处理。然而,废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混合体系,复杂的水质成分、不同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诱变作用等因素使纯种的单一菌丝球难以形成。因此,以单一菌丝球为载体,采用混合菌种自固定化技术,建立混合菌群组成的微生态环境,使各种固定化微生物协同发挥作用,必将成为废水处理领域研究的重点。在确定了菌丝球最适培养基的基础上,研究了单一菌丝球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混合菌丝球的形成方式和影响因素,同时,进行了混合菌丝球净化效能的初步研究。优化曲霉Y3形成菌丝球的培养基,分别选择蔗糖、氯化铵为最适碳源和氮源,Mg2+和Fe2+为菌丝球生长的重要微量元素。探明了单一菌丝球最佳成球条件和形成过程。接种孢子浓度为104个/mL,培养基初始pH为4~6,在37℃、160rpm摇床上培养4d,形成的曲霉Y3菌丝球各方面性能最佳。单一菌丝球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孢子晶核发芽长出菌丝;菌丝延伸生长,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菌丝球;菌丝继续生长,培养条件恶化,菌丝球自溶。研究了混合菌丝球的形成方式,实验证明,以自絮凝法和吸附法两种方式均可以培养出混合菌丝球。曲霉孢子和细菌共同培养形成混合菌丝球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细菌参与孢子的凝聚,与孢子共同形成饱和晶核;饱和晶核中的细菌生长繁殖、孢子萌发长出菌丝;在水流剪切力的作用下,菌丝边延伸生长边围绕晶核进行缠绕,将细菌不断包裹其中和使其附着在菌丝上;混合菌丝球形成,并进一步生长。在吸附法形成混合菌丝球的实验中,苯胺降解菌菌悬液初始pH6.0~7.0,摇床转速为140rpm,在25~35℃下,球径为1.2~1.8mm的单一菌丝球对苯胺降解菌吸附固定效果好。曲霉Y3与苯胺降解菌形成的混合菌丝球具备一定的净化效能,对苯胺的去除率高达82.45%。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固定化后的微生物在菌丝上粘附牢固、生长良好,为生物质载体技术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青霉菌X5对活性艳蓝KN-R脱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霉菌X5对活性艳蓝KN-R脱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菌丝球培养条件优化及其生物载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 |
1.2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1.2.1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发展 |
1.2.2 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的分类 |
1.2.3 常用微生物固定化载体优缺点 |
1.3 菌丝球的培养及应用现状 |
1.3.1 菌丝球的形成机理 |
1.3.2 菌丝球培养的影响因素 |
1.3.3 菌丝球生物载体的特性 |
1.3.4 菌丝球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实验菌株 |
2.2 分析测定方法 |
2.2.1 干重测定 |
2.2.2 颗粒数计算 |
2.2.3 堆积体积计算 |
2.2.4 显微摄影 |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摄影分析 |
2.2.6 菌丝球表面胞外聚合物的提取及测定方法 |
2.2.7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 |
2.2.8 三维荧光光谱测定 |
2.2.9 水质分析方法 |
2.3 实验方法 |
2.3.1 孢子悬液制作 |
2.3.2 菌丝球浸泡絮凝剂表面改性 |
2.3.3 菌丝球负载活性污泥 |
2.3.4 活性污泥负载及处理污水的运行方式 |
第3章 菌丝球培养条件优化 |
3.1 引言 |
3.2 菌丝球培养基配方优化 |
3.2.1 菌株对碳源变化的响应及碳源优选 |
3.2.2 菌株对氮源变化的响应及氮源优选 |
3.3 不同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 |
3.3.1 孢子接种量对菌丝球培养的影响 |
3.3.2 剪切力对菌丝球培养的影响 |
3.4 菌丝球生长曲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絮凝剂改性菌丝球的性能 |
4.1 引言 |
4.2 改性菌丝球特性表征 |
4.2.1 干重及沉降速度测定 |
4.2.2 显微摄影 |
4.2.3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4.3 菌丝球表面EPS含量变化 |
4.3.1 黑曲霉菌EPS中多糖和蛋白变化 |
4.3.2 桔青霉菌胞外聚合物中多糖和蛋白变化 |
4.3.3 三维荧光光谱表征 |
4.3.4 傅里叶红外(FTIR)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菌丝球负载活性污泥及其污水处理效能 |
5.1 引言 |
5.2 菌丝球负载污泥前后的变化 |
5.2.1 菌丝球负载污泥后形态变化 |
5.2.2 负载前后干重及沉降速度变化 |
5.3 负载前后菌丝球脱色效能研究 |
5.3.1 菌丝球对多种低浓度染料脱色效能 |
5.3.2 菌丝球对多种高浓度染料脱色效能 |
5.4 负载污泥菌丝球处理生活污水的效能 |
5.4.1 搅拌条件下负载污泥菌丝球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能 |
5.4.2 SBR反应器中负载污泥菌丝球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能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2)嗜吡啶红球菌GF3共代谢降解蒽醌化合物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蒽醌化合物废水基本特性 |
1.1.1 蒽醌化合物的特性与应用 |
1.1.2 蒽醌化合物废水特点与危害 |
1.2 蒽醌化合物废水处理方法 |
1.2.1 蒽醌化合物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
1.2.2 蒽醌化合物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
1.3 嗜吡啶红球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1-氨基蒽醌-2-磺酸(ASA-2)生物脱色特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外加营养物质的影响 |
2.2.2 环境因素的影响 |
2.2.3 ASA-2初始浓度的影响 |
2.2.4 不同盐类的影响 |
2.2.5 反硝化条件下ASA-2脱色实验 |
2.3 本章小结 |
3 ASA-2及其他蒽醌化合物降解途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菌株降解底物广谱性实验 |
3.2.2 ASA-2降解产物分析 |
3.2.3 ASA-2降解途径推测 |
3.2.4 溴氨酸降解产物分析 |
3.2.5 蒽醌-2-磺酸钠降解产物分析 |
3.2.6 蒽醌-2-羧酸降解产物分析 |
3.2.7 四种蒽醌化合物降解途径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印染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
1.1 印染废水的水质 |
1.2 排放标准 |
2 生物法的改进与强化 |
2.1 微生物研究 |
2.1.1 藻类 |
2.1.2 细菌 |
2.1.3 白腐真菌 |
2.2 生物固定化技术 |
2.3 工艺流程的改进 |
3 生物法研究领域的新探索 |
3.1 生物法与其他处理方法的联用 |
3.2 产电微生物的应用 |
4 结语 |
(4)Sphingomonas xenophaga QYY和Rhodococcus pyridinivorans GF3降解蒽醌类化合物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蒽醌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1.1 蒽醌类化合物废水的的危害 |
1.2 蒽醌类化合物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1 蒽醌类化合物废水的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 |
1.2.2 蒽醌类化合物废水的生物处理研究现状 |
1.2.3 蒽醌类染料中间体的生物处理研究现状 |
1.3 外加营养物质加速生物处理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前期工作的概述 |
1.4.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外加营养物质强化鞘氨醇单细胞QYY脱色蒽醌类化合物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外加酵母提取物和蛋白胨对蒽醌类化合物生物脱色的影响 |
2.2.2 外加碳、氮源和维生素对蒽醌类化合物脱色的影响 |
2.2.3 外加氨基酸对蒽醌类化合物生物脱色的影响 |
2.2.4 蒽醌类化合物脱色酶的定位及特性 |
2.3 小结 |
3 嗜吡啶红球菌GF3筛选鉴定及其降解蒽醌类化合物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嗜吡啶红球菌GF3的分离与鉴定 |
3.2.2 嗜吡啶红球菌GF3的培养条件优化 |
3.2.3 嗜吡啶红球菌GF3降解蒽醌类化合物的能力 |
3.2.4 嗜吡啶红球菌GF3对1-氨基蒽醌-2-磺酸降解机理的研究 |
3.3 小结 |
4 结论和建议 |
4.1 结论 |
4.2 本论文创新之处 |
4.3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脱色絮凝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无机絮凝剂 |
2 有机絮凝剂 |
3 微生物絮凝剂 |
4 复合絮凝剂 |
(6)啤酒酵母菌对染料废水的生物吸附脱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染料废水处理的现状 |
1.3 生物法处理染料废水技术 |
1.4 酵母菌处理染料废水技术的应用现状 |
1.4.1 酵母用于生物吸附的形式 |
1.4.2 酵母菌的吸附性能 |
1.4.3 细胞外富集/沉淀 |
1.4.4 细胞表面吸附/沉淀 |
1.4.5 不同吸附条件对酵母菌吸附性能的影响 |
1.4.6 活性艳红和活性艳蓝染料废水的处理现状 |
1.4.7 啤酒酵母对染料的吸附性能 |
第2章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 仪器 |
2.2 实验材料 |
2.3 染料性质 |
2.3.1 活性艳红 K2G |
2.3.2 活性艳蓝 KNR |
第3章 实验设计 |
3.1 实验方法 |
3.2 条件实验 |
3.2.1 起始酸度对吸附的影响 |
3.2.2 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3.2.3 酵母菌质量浓度的对吸附的影响 |
3.2.4 吸附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3.2.5 吸附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3.2.6 盐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4.1 起始酸度对吸附的影响 |
4.2 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4.3 酵母菌质量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4.4 吸附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4.5 吸附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4.6 盐度对吸附的影响 |
4.7 吸附剂啤酒酵母菌与其他吸附剂对活性艳红和活性艳蓝染料的吸附效果比较 |
4.8 红外图光谱分析 |
4.8.1 纯啤酒酵母红外图 |
4.8.2 活性艳红红外图 |
4.8.3 纯啤酒酵母吸附活性艳红后的红外图 |
4.8.4 活性艳蓝红外图 |
4.8.5 纯啤酒酵母吸附活性艳蓝后红外图 |
4.9 吸附等温线 |
4.9.1 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 |
4.9.2 兰缪尔(Langmuir)吸附等温式 |
4.10 动力学分析 |
4.10.1 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
4.10.2 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
4.10.3 内部扩散模型 |
4.11 热力学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高铁酸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染料分类 |
1.2 偶氮染料废水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
1.2.1 偶氮染料废水的特点 |
1.2.2 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方法 |
1.2.2.1 物理法 |
1.2.2.2 化学法 |
1.2.2.3 生物法 |
1.3 蒽醌类染料废水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
1.3.1 蒽醌类染料废水的特点 |
1.3.2 蒽醌类染料废水处理方法 |
1.4 高铁酸钾的性质及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
1.4.1 高铁酸钾的性质 |
1.4.2 高铁酸钾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
1.5 水处理剂高铁酸钾的特点 |
1.6 高铁酸钾的应用前景 |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7.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7.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铁酸钾降解活性红 2BF 的研究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反应体系降解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 |
2.2.1 定量分析 |
2.2.2 定性分析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高铁酸钾投加量对活性红 2BF 降解效果的影响 |
2.3.3 反应时间对活性红 2BF 降解效果的影响 |
2.3.4 溶液初始 pH 值对活性红 2BF 降解效果的影响 |
2.3.5 高铁酸钾降解活性红 2BF 的 TOC 分析 |
2.3.6 高铁酸钾降解活性红 2BF 的紫外光谱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标准工作曲线 |
2.4.2 高铁酸钾投加量对活性红 2BF 降解效果的影响 |
2.4.3 反应时间对活性红 2BF 降解效果的影响 |
2.4.4 溶液初始 pH 值对活性红 2BF 降解效果的影响 |
2.4.5 高铁酸钾降解活性红 2BF 的 TOC 分析 |
2.4.6 高铁酸钾降解活性红 2BF 的紫外光谱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铁酸钾降解活性艳蓝 KN-R 的研究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反应体系降解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 |
3.2.1 定量分析 |
3.2.2 定性分析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2 溶液初始 pH 值对活性艳蓝 KN-R 降解效果的影响 |
3.3.3 反应时间对活性艳蓝 KN-R 降解效果的影响 |
3.3.4 活性艳蓝 KN-R 初始质量浓度对活性艳蓝 KN-R 脱色率的影响 |
3.3.5 高铁酸钾投加量对活性艳蓝 KN-R 降解效果的影响 |
3.3.6 高铁酸钾降解活性艳蓝 KN-R 的紫外光谱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标准工作曲线 |
3.4.2 溶液初始 pH 值对活性艳蓝 KN-R 降解效果的影响 |
3.4.3 反应时间对活性艳蓝 KN-R 降解效果的影响 |
3.4.4 活性艳蓝 KN-R 初始质量浓度对活性艳蓝 KN-R 脱色率的影响 |
3.4.5 高铁酸钾投加量对活性艳蓝 KN-R 降解效果的影响 |
3.4.6 高铁酸钾降解活性艳蓝 KN-R 的紫外光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铁酸钾氧化降解活性艳蓝 KN-R 的表观动力学研究 |
4.1 表观动力学研究的方法 |
4.2 某一时刻活性艳蓝 KN-R 浓度的测定 |
4.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3.1 实验试剂 |
4.3.2 实验仪器 |
4.4 实验方法 |
4.4.1 不同初始浓度活性艳蓝 KN-R 反应后其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
4.4.2 活性艳蓝 KN-R 与不同初始浓度高铁酸钾反应后其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不同初始浓度活性艳蓝 KN-R 反应后其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
4.5.2 活性艳蓝 KN-R 与不同初始浓度高铁酸钾反应后其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微生物对蒽醌类染料废水脱色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脱色细菌 |
1.1 种类 |
1.2 细菌脱色机制 |
2 脱色真菌 |
2.1 种类 |
2.2 真菌脱色机制 |
2.2.1 真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 |
2.2.2 真菌对染料的降解脱色。 |
3 基因工程菌的脱色 |
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9)蒽醌染料中间体对偶氮染料脱色的促进作用及其好氧降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蒽醌染料和偶氮染料的生物处理研究进展 |
1.1 染料废水的基本特性 |
1.1.1 染料的分类 |
1.1.2 染料废水的特点 |
1.2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1 染料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
1.2.2 染料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
1.3 蒽醌染料及中间体的生物处理研究现状 |
1.3.1 蒽醌染料的生物处理研究现状 |
1.3.2 蒽醌染料中间体的生物处理研究现状 |
1.4 偶氮染料的生物处理研究现状 |
1.4.1 具有偶氮染料脱色能力的微生物 |
1.4.2 微生物处理偶氮染料的影响因素 |
1.4.3 有氧条件下微生物使偶氮染料脱色的机理 |
1.4.4 微生物厌氧还原偶氮染料的机理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前期工作的概述 |
1.5.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鞘氨醇单胞菌对1-氨基蒽醌-2-磺酸脱色的特性及机理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菌株QYY生长与脱色条件的确定 |
2.2.2 1-氨基蒽醌-2-磺酸脱色过程中紫外-可见波谱变化 |
2.2.3 1-氨基蒽醌-2-磺酸脱色过程中总有机碳变化 |
2.2.4 1-氨基蒽醌-2-磺酸脱色产物的鉴定 |
2.2.5 1-氨基蒽醌-2-磺酸的脱色途径 |
2.2.6 1-氨基蒽醌-2-磺酸脱色酶的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3 鞘氨醇单胞菌对偶氮染料的脱色特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菌株QYY的好氧生长阶段对酸性大红3R脱色的影响 |
3.2.2 酸性大红3R脱色条件的优化 |
3.2.3 酸性大红3R的脱色途径 |
3.2.4 菌株QYY对其它偶氮染料的脱色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4 蒽醌染料中间体促进磺酸化偶氮染料脱色的特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蒽醌染料中间体促进菌株QYY对磺酸化偶氮染料脱色的特性 |
4.2.2 蒽醌染料中间体促进其它微生物对磺酸化偶氮染料脱色的特性 |
4.2.3 酸性大红3R的厌氧脱色和蒽醌染料中间体的好氧降解 |
4.3 本章小结 |
5 蒽醌化合物促进磺酸化偶氮染料脱色机理初探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最适醌介体的确定 |
5.2.2 醌化合物介导的磺酸化偶氮染料还原的限速步骤 |
5.2.3 菌株QYY细胞膜上的醌还原酶特性 |
5.2.4 菌株QYY细胞质中醌还原酶特性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摘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菌丝球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菌丝球研究现状 |
1.3.2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
1.4 课题的提出,研究内容及目的和意义 |
1.4.1 课题的提出,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微生物方法 |
2.2.2 物理和化学方法 |
第3章 菌丝球的培养基优化 |
3.1 碳源的选择 |
3.2 氮源的选择 |
3.3 其它微量元素的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一菌丝球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4.1 单一菌丝球的生长规律 |
4.1.1 单一菌丝球形成过程研究 |
4.1.2 单一菌丝球形成机理探讨 |
4.1.3 单一菌丝球生长曲线测定 |
4.2 单一菌丝球形成的影响因素 |
4.2.1 接种孢子浓度对单一菌丝球形成的影响 |
4.2.2 初始pH对单一菌丝球形成的影响 |
4.2.3 温度对单一菌丝球形成的影响 |
4.2.4 摇床转速对单一菌丝球形成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合菌丝球的形成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
5.1 自絮凝法形成混合菌丝球 |
5.1.1 自絮凝法形成混合菌丝球的过程 |
5.1.2 接菌量和接种时间对自絮凝法形成混合菌丝球的影响 |
5.1.3 混合菌丝球形成过程总结 |
5.2 吸附法形成混合菌丝球 |
5.2.1 初始pH对吸附法形成混合菌丝球的影响 |
5.2.2 温度对吸附法形成混合菌丝球的影响 |
5.2.3 摇床转速对吸附法形成混合菌丝球的影响 |
5.2.4 单一菌丝球大小对吸附法形成混合菌丝球的影响 |
5.3 混合菌丝球净化效能初探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青霉菌X5对活性艳蓝KN-R脱色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菌丝球培养条件优化及其生物载体特性研究[D]. 张晴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2]嗜吡啶红球菌GF3共代谢降解蒽醌化合物特性研究[D]. 臧苗苗.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3]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J]. 梁波,徐金球,关杰,郭耀广,苏瑞景. 化工环保, 2015(03)
- [4]Sphingomonas xenophaga QYY和Rhodococcus pyridinivorans GF3降解蒽醌类化合物特性研究[D]. 关小凡.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5]脱色絮凝剂的研究进展[J]. 夏强,任立,周妍,刘智峰. 天津化工, 2012(06)
- [6]啤酒酵母菌对染料废水的生物吸附脱色研究[D]. 丁虹. 北京工业大学, 2012(S2)
- [7]高铁酸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D]. 孙亮. 大连工业大学, 2010(04)
- [8]微生物对蒽醌类染料废水脱色的研究进展[J]. 陈瑶,梁红昌,吴晓玉.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8)
- [9]蒽醌染料中间体对偶氮染料脱色的促进作用及其好氧降解[D]. 吕红.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8)
- [10]菌丝球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朱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