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显[1](2021)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文中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伟大实践中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在概念上系统集成、在话语上自成一体、在逻辑上有机衔接。本文以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为理论旨趣,尝试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三大板块,即法治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观点。其中,法治的基本原理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内核,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观点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要素。这种"三基本"的理论模型亦可作为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一种新的学术范式。
周颜玲[2](2019)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识形态一直是国内外学界、政界的敏感话题,也是新时代的哲学主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实践和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融合,使其成为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向来强调“以文载道”“以文化成”的意识形态要素,承载着信仰塑造的基本功能,而且包含丰富的治国理政、立德化民的智慧,能够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滋养和丰富支撑。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为研究视域,科学把握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以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效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今时代需要着重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研究方法,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为视域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全文共分导论、结束语和五章,着重分析和论证了以下观点:为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体系化发展和大众化表达,实现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需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新视角定义,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新角度阐释。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界定,借鉴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综合了学者们的范围式、分层次定义,从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社会发展要素推动、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细化和微观化诠释,实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定义层面党性与人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并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界定为理论层面的完善和创新、实践层面的现实建构和作用发挥两个方面。综合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归纳,从宏观叙事与具体阐释两个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界定,并在具体阐释层面将其基本精神归纳为治国理政之道、社会运行之道、为人处世之道三个方面。基于以上定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新视角的说明。在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层面,从生成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民族文化土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由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濡化而来,二者互动共生;从内容角度看,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是立足唯物史观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而成的文化成果。在社会发展要素推动层面,“大同小康”思想、“以德治国”传统、“民为邦本”思想、“天人合一”思维、“修齐治平”理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治国理念和价值精髓,都已被中国共产党所继承并弘扬,成为推动我国“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文化支撑。在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蕴含着推进现代人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宝贵智慧,为个体理想信念的树立、现代人格的自我提升和行为养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新中国成立以来,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经历了不同的发展与建设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且一直源源不断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丰富滋养和有益支撑。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自成型以后,一直决定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基本方向和传承模式。按照意识形态建设的不同时期,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语义场分为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曲折化探索(1949-1978)、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1978-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2至今)三个阶段,厘清了不同历史阶段中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阶段性特征和传承模式,并从指导思想、社会措施、个体引导三个层面梳理出传承中华文化价值精髓坚守基本方向、契合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传统文化发展、吸纳民族精神基因提升公民综合素质三条基本经验,为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借鉴。经济全球化使得信息、资金、技术的流动更加便捷,也使得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日益频繁,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些挑战和机遇也会反映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之中。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家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提供了最好的时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正当其时;另一方面,面临西方虚假普世理念对理想信仰的遮蔽、全球化文化浪潮对传统家国文化的侵蚀、市场逻辑对伦理本位的挤压等生存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暴露出脱离时代发展的现实短板,其现实境遇令人堪忧。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准确识别这些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统领传统文化资源,更好地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当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仍存在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片面化、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水平不高、现代理想人格塑造尚未成型等问题。在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方面,由于未能严丝合缝对接当代文化需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价值的阐发仍存在“言必称”“择其一二”等片面之说;在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方面,主要是未能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作用,对其的活化性利用仍然处于浅层,存在功利化应用现象,其实践应用效果也有待提高;在现代理想人格塑造方面,由于中华传统人格思想对于人的现代化理想人格建设还不具备全面的激励因素,因而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理想型人格建设仍不成体系,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现代转化。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主要几点,可归纳为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核心理念阐发不足弱化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整体合力尚未形成减缓了传统文化的全面传承等三个方面。基于以上问题,要结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模式,使其在新的时代返本开新,更具有时代性和感召力。在当前中西文化与意识形态都处于相互冲突与交融的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再是主流意识形态,而是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资源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及各种社会文化领域有所助益。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继续弘扬和传承,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意识形态视域来反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境遇,力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具有返本开新之效,有效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指导思想而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承。就基本思路而言,要厘清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功能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聚一切有效力量,完善传承传播体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具体举措而言,要通过思想引领提高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加强教育引导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并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体社会化的有益观念,在提升公民基本素养、推进现代人格生成、规范个体行为中推动社会的良性化发展。
刘惠惠[3](2019)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地梳理和回顾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型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引领民族复兴中承担与肩负的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前进的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清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的经验总结。本文针对新时代我国的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分为六个部分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广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新时代”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及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文化建设的功能诠释,包括它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规范人的行为的巨大作用、具有凝聚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分析了新时代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即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保证。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建设的相关思想和党的十八大之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文化建设思想。其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建设思想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文化是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能动反作用;文化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文化建设思想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胡锦涛的文化建设思想。第三部分,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国际形势变化与国内深化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国际形势变化包括: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文化作用日益凸显、国家间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突出、西方国家扩张渗透形式手段更加多样。国内深化改革表现在:人民对文化的需求日益高涨、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加强文化建设是实现“两个百年”的必然要求。第四部分,详细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涉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和推进对外宣传工作这四个方面。第五部分,论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效。这些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显着成效,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显着提升。第六部分,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包括要遵循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以人民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以开放为取向的基本原则,要坚定文化自信、要夯实队伍建设、要处理好文化建设中的相关关系。
郑元凯[4](2019)在《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居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发挥着主导功能。大学生正处于个人道德水平发展与价值观生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公正价值取向逐渐成为道德判断的主要方面。当前,在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下,公正观缺失与行为失范等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时有发生,成为社会的问题聚焦。然而,大部分高校并未对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给予足够重视,既缺少理论层面的深入探究,也缺乏实践层面的深度探索。面对这样的现实困境,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理论指导,科学借鉴中西方公正思想的精华部分,构建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正观价值体系,提出了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路径,以此回应大学生道德成长过程中的现实困惑,消解社会转型与文化激荡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困境。对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进行系统性研究,应坚持学理性、政治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原则,沿着理论溯源、现状审视、归因分析与实践探索这条逻辑主线层层深入。在理论溯源方面,文章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及其中国化创新实践与中西方经典公正思想,从伦理准则、制度标准与道德规范三重维度阐述公正的多重意蕴;在现状审视方面,文章对省内部分高校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公正认知、公正情感、公正意识、公正行为与公正感受五个维度直击大学生公正观的现实状况,聚焦大学生公正观的偏差与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现实困境;在归因分析方面,文章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高校内部环境以及学生成长环境三个层面的全面审视,深入洞察引发大学生公正观消极表现的问题起源与现实逻辑;在实践探索方面,文章依托价值观引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厘定了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基本原则、目标引导、内容选择与主体职能。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是一项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系统工程,应当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以及学校教育、社会教化、家庭教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围绕深化公正认知、培养公正情感与公正意识、养成公正行为、改进公正评价四个目标有序推进;在公正观教育的核心内容选择上,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指导,将公正伦理观与社会活动领域的公正观与之有机结合,还必须依托我国具体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正本质进行阐述。在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主体之中,高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依托课程、组织、文化、网络、实践、心理等育人平台,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公正观教育的实效性;政府应当发挥制度保障作用,为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提供政策支撑;家庭应当发挥亲缘优势,积极转变教养方式、端正家风,凝练家训,为大学生公正观生成持续注入养料。
陈传林[5](2004)在《论“以德治国”战略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德治国思想是党中央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大的治国战略思想。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的两个角度 ,对以德治国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进行探讨。认为 ,坚持并贯彻“以德治国”战略思想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标志 ;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 ;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培养国家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有效途径
梁斌[6](2004)在《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论析》文中研究说明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在我国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治国方略。本文通过对以德治国思想提出依据的探究,对以德治国思想深刻内涵和基本内容的解读,对以德治国思想特点的分析和对以德治国思想重大意义的揭示,试图对这一思想做出比较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以期对贯彻落实这一思想有所裨益。江泽民同志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本着实来求是科学态度,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加以批判地继承,同时更着眼于现实,以极大的理论创新勇气,把以德治国提升到治国方略的高度。以德治国思想意蕴深刻、内容丰富,它强调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密切结合,而不是单纯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与传统德治有着本质区别。同时强调以德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重在以德建党,关键是以德治官,基础则是以德育民。这一思想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体现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反映出极大的创新精神。把以德治国做为一项治国方略,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它必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治理的理论,给政治学,法学和伦理学等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也必将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现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张瑞霞[7](2003)在《论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方略》文中提出文章分析了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方略的历史背景,阐述了“以德治国”的创新内容和伟大现实意义。
陈传林,陈亨泰[8](2003)在《关于“以德治国”战略思想基本概念的辨析》文中研究表明以德治国思想是党中央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大的治国战略思想。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以德治国”战略思想的基本概念进行辨析 :阐述了以德治国战略思想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 ;分析了以德治国战略思想是古今中外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德治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 ;揭示了“以德治国”战略思想的外延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陈亨泰,陈传林,沈雪明[9](2003)在《实施“以德治国”战略思想必须注重政治道德建设》文中提出“以德治国”思想是党中央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大的治国战略思想。本文认为 ,实施“以德治国”战略思想关键在于抓好政治道德建设。文章从以德治党 ,从严治党 ;以德治政 ,从严治政 ;以及以德治官 ,从严治官三大方面对实施“以德治国”战略思想必须注重政治道德建设论题进行探讨
陈承红[10](2003)在《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文中研究说明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新的治国方略,这一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是对我们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是对邓小平理论关于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提炼和升华。
二、谈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治的基本原理 |
(一)法治概念论 |
1.法治的语义和意义 |
第一,法律之治。 |
第二,良法善治。 |
第三,和谐秩序。 |
第四,文明表征。 |
2.“法治”与“法制” |
3.法治与人治 |
(二)法治关系论 |
1.法治和政治的关系 |
2.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
3.法治和民主的关系 |
(三)法治发展论 |
1.法治发展以现代化为目标 |
2.法治发展以文化传承、文明互鉴为规律 |
3.法治发展以变法革新为动力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论 |
(一)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
(三)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
(四)构建以人民为中心、以公正为生命线的社会主义法治核心价值体系 |
(五)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六)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
(七)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1.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
2.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
3.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
4.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
5.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
(九)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 |
(十)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 |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观点 |
(一)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 |
(三)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加强宪法实施 |
(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 |
(五)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六)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建设法治军队 |
(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构建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权运行体制机制 |
(八)建设法治社会,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九)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
(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法治经济建设 |
(十一)完善科技法治,规范科技伦理 |
(十二)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
(十三)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
(十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
(十五)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
(十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
结 语 |
(2)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点与努力方向 |
第一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问题 |
一、相关概念 |
(一) 意识形态及其建设 |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传承弘扬 |
(三)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关系 |
(一) 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层面: 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的提炼交融 |
(二) 社会发展要素推动层面: 综合国力、五位一体的因素驱动 |
(三) 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层面: 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 |
(一)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曲折化探索(1949-1978)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1978-2012) |
(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2至今)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经验 |
(一) 指导思想层面:传承中华文化价值精髓坚守基本方向 |
(二) 社会措施层面:契合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传统文化发展 |
(三) 个体引导层面: 吸纳民族精神基因提升公民综合素质 |
第三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和挑战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建设的崭新机遇 |
(一)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传承要求 |
(二) 现代化建设成就奠定了坚实的传承基础 |
(三) 国家地位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建设的现实挑战 |
(一) 西方价值观对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遮蔽 |
(二) 全球化文化浪潮对传统文化生存空间的挤压 |
(三) 市场逻辑对“伦理本位”思想的冲击 |
第四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和成因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弘扬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 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片面化 |
(二) 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水平不高 |
(三) 现代理想人格塑造尚未成型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弘扬存在问题的现实原因 |
(一) 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 |
(二) 核心理念阐发不足弱化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
(三) 整体合力尚未形成减缓了传统文化的全面传承 |
第五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和举措 |
一、指导思想层面: 顶层设计和发展方向的精准谋划 |
(一) 根本原则: 坚持导向加强引领推进发展 |
(二) 价值塑造: 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 |
(三) 传播推广: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承 |
二、基本思路层面: 攻坚目标与重点措施的谋求落实 |
(一)基本目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二)功能指向: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 |
(三) 主体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聚一切群众力量 |
(四) 载体建设:完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体系 |
三、具体举措层面: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教育引导 |
(一) 思想引领:“表”“里”兼顾提高认知认同 |
(二) 教育引导:“显”“隐”共进助力传播传承 |
(三) 素质提升:“质”“格”并行促进自觉自省 |
(四) 行为养成:“情”“行”并重推动身体力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动态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价 |
三、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概念 |
1.1 “新时代”的内涵 |
1.2 “文化”的内涵 |
1.2.1 广义的“文化” |
1.2.2 狭义的“文化” |
1.3 文化的作用 |
1.3.1 文化是推动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 |
1.3.2 文化具有规范人的行为的重大作用 |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及作用 |
1.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
1.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作用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来源 |
2.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思想 |
2.1.1 文化是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2.1.2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能动反作用 |
2.1.3 文化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2.2 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 |
2.2.1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肥沃土壤 |
2.2.2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理论指导 |
2.2.3 以“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立场 |
2.2.4 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方针 |
2.2.5 以批判性地兼收并蓄为主要态度 |
2.3 邓小平的文化建设思想 |
2.3.1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核心 |
2.3.2 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基本方针 |
2.3.3 以“三个面向”为教育事业指明方向 |
2.3.4 以培育“四有”新人为根本落脚点 |
2.4 江泽民的文化建设思想 |
2.4.1 将文化建设与政党建设结合起来 |
2.4.2 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
2.4.3 发挥先进文化对人的引导作用 |
2.4.4 将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基本方略 |
2.5 胡锦涛的文化建设思想 |
2.5.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2.5.2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
2.5.3 加强思想宣传,牢牢掌握舆论主动权 |
2.5.4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
2.5.5 强调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第三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背景 |
3.1 加强文化建设的国际背景 |
3.1.1 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作用日益彰显 |
3.1.2 国家间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突出 |
3.1.3 西方国家扩张渗透形式手段更多样 |
3.2 加强文化建设的国内背景 |
3.2.1 人民对文化的需求日益高涨 |
3.2.2 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 |
3.2.3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必然要求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4.1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
4.1.1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 |
4.1.2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4.1.3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
4.1.4 加强网络监管工作营造网络晴朗空间 |
4.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2.1 融入国民教育的全部过程 |
4.2.2 抓好深入细致的宣传活动 |
4.2.3 开展生动具体的实践活动 |
4.2.4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
4.2.5 发挥法治的规范保障作用 |
4.2.6 要发挥重要节庆日的作用 |
4.3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
4.3.1 处理好人民和文艺的辩证关系 |
4.3.2 将创作优秀作品作为中间环节 |
4.3.3 把弘扬中国精神作为文艺灵魂 |
4.4 积极推进对外宣传工作 |
4.4.1 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 |
4.4.2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 |
4.4.3 加强和完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
4.4.4 依靠各类优秀人才来扩展人脉 |
4.4.5 增长新型媒体力量的参与程度 |
第五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得到丰富发展 |
5.1.1 深化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 |
5.1.2 文化自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
5.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 |
5.2 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 |
5.2.1 全党全国人民在思想上更团结统一 |
5.2.2 意识形态工作在各领域实现全覆盖 |
5.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 |
5.3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显着成效 |
5.3.1 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到发展的全过程 |
5.3.2 文化事业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
5.3.3 文化产业规模和实力都不断发展壮大 |
5.4 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显着提升 |
5.4.1 对外文化工作的内涵不断丰富与深化 |
5.4.2 对外文化交流内容更加丰富并不断拓展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 |
6.1 文化建设要遵循基本原则 |
6.1.1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6.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6.1.3 坚持以创新为引领 |
6.1.4 坚持以开放为动力 |
6.2 文化建设要坚定文化自信 |
6.2.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6.2.2 传承中国革命文化 |
6.2.3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6.3 文化建设要夯实队伍建设 |
6.3.1 健全文化人才选用激励机制 |
6.3.2 培养高层次高素质文化人才 |
6.3.3 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6.3.4 强化后备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6.4 文化建设要处理各种关系 |
6.4.1 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
6.4.2 协调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关系 |
6.4.3 协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1 学术论文 |
1.2 主持课题 |
1.3 参与课题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公正观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我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公正思想 |
一、以规范君主执政理念为中心的公正思想 |
二、以构建良好社会制度为中心的公正思想 |
三、以实现个人高尚品德为中心的公正思想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正思想 |
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
二、对资本主义形式公正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立论依据 |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公正的价值旨归 |
四、公正的社会制度是共产主义的题中之义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
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正的不懈追求 |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公正的生动实践 |
三、新时代历史方位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正的创新解读 |
第四节 国外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公正思想 |
一、亚里士多德的“应得”公正论 |
二、罗尔斯的制度公正论 |
三、现代社群主义者的“共同体”公正论 |
四、阿马蒂亚·森的具体公正论 |
第二章 公正与公正观的应有之义 |
第一节 公正的多重意蕴 |
一、公正是一定社会形态下具有正当性的伦理准则 |
二、公正是评价社会制度的基本依据 |
三、公正是个人美德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公正观的内涵与呈现 |
一、公正观的内涵 |
二、公正观的表现形式 |
第三节 开展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
一、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 |
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 |
三、大学生公正观教育能够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体系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现状审视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卷设计思路与基本结构 |
二、调查对象选取及其基本特征 |
三、调查的统计方法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调查的数据统计 |
一、大学生公正认知调查结果统计 |
二、大学生公正情感调查结果统计 |
三、大学生公正意识调查结果统计 |
四、大学生公正行为调查结果统计 |
五、大学生公正感受调查结果统计 |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的积极表现 |
一、大学生公正认知水平总体稳定 |
二、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正义感 |
三、大部分大学生针对社会公正问题的立场端正 |
四、大部分大学生公正行为表现积极向上 |
第四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的问题聚焦 |
一、部分大学生对公正的认知有所偏差 |
二、部分大学生公正观受到逐利意识的影响 |
三、部分大学生的公正意识与公正行为存在情境差异 |
四、部分大学生维护社会公正的行为缺乏理性 |
五、部分大学生对当前社会公正状况的评价较为偏激 |
六、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公正态度冷漠 |
第四章 引发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主要诱因 |
第一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经济因素 |
一、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
二、经济主体行为失范 |
三、社会逐利意识增强 |
第二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政治因素 |
一、官员违法违纪现象偶有发生 |
二、司法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
三、公民政治参与度略显不足 |
第三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社会环境因素 |
一、生存压力攀升引致心态失衡 |
二、社会阶层固化形成身份差异 |
三、舆论引导失当激化非理性行为 |
第四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文化因素 |
一、传统文化窠臼残存 |
二、错误社会思潮侵袭 |
三、劣质文化产品供给 |
第五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高校教育因素 |
一、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定位不清 |
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主体不明 |
三、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内容陈旧、方法单一 |
四、高校自身公正环境缺场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 |
第六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个体因素 |
一、对网络高度依赖致使大学生缺乏理性思考 |
二、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导致大学生欠缺奋斗精神 |
三、家庭环境缺乏公正理念影响大学生公正观初始养成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原则与目标 |
第一节 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原则解析 |
一、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
二、坚持理论传授与实践感悟相统一 |
三、坚持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统一 |
四、坚持学校教育、社会教化、家庭教养相统一 |
第二节 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目标导引 |
一、端正公正认知 |
二、培育公正情感与公正意识 |
三、养成公正行为 |
四、改进公正感受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公正观 |
一、把握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
二、正确理解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
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公正观 |
第二节 道德指引:公正伦理观 |
一、平等观教育 |
二、义利观教育 |
三、“应得”观教育 |
第三节 国情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正之维 |
一、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公正所向 |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下对社会公正的理论创新 |
第四节 现实延伸:具体场域下的公正观 |
一、经济公正观教育 |
二、政治公正观教育 |
三、法治公正观教育 |
四、网络公正观教育 |
第七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实践指向 |
第一节 搭建大学生公正教育的主要渠道 |
一、夯实认知基础,建设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课程体系 |
二、强化情感认同,推动公正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教育之中 |
三、紧贴生活场域,打造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网络阵地 |
四、倡导知行合一,丰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实践感悟 |
五、平复失调心态,加强大学生消极公正观的心理调试 |
第二节 丰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方式方法 |
一、以知识讲授巩固公正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
二、以思想灌输提升公正观教育的话语公信 |
三、以隐性教育推动公正观教育的资源整合 |
四、以情境构建强化公正观教育的情感体验 |
第三节 强化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文化附着 |
一、打造具有公正价值导向的文化载体 |
二、开展具有“仪式感”的主题文化活动 |
三、树立公道正派的先进典型 |
第四节 优化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社会环境 |
一、营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
二、营造共享共创的民生环境 |
三、营造良法善治的法治环境 |
四、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环境 |
第五节 增强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家庭熏陶 |
一、转变基本教养方式 |
二、树立良好家风家训 |
三、提升父母教育能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论“以德治国”战略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并贯彻“以德治国”战略思想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
(一) 以德治国战略思想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
(二) 以德治国战略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
二、坚持并贯彻“以德治国”战略思想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标志 |
(一) 以德治国战略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
(二) 以德治国战略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三、坚持并贯彻“以德治国”战略思想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 |
(一) 以德治国战略思想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 |
(二) 以德治国战略思想是维护社会主义国家安定稳定的根本保证 |
四坚持并贯彻以德治国战略思想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培养国家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有效途径 |
(一) 以德治国战略思想促进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
(二) 以德治国战略思想有助于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和“四有”人才的培养 |
(6)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 录 |
前 言 |
一、 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提出的依据 |
(一) 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
(二) 以德治国思想根植于中华民族丰厚的民族土壤 |
(三) 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是对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治国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 |
(四) 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立足于现实的实践需要 |
二、 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的涵义和内容 |
(一) 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的深刻内涵 |
(二) 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三、 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的特点 |
(一) 时代性 |
(二) 辩证性 |
(三) 创新性 |
四、 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一) 以德治国,有助于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增强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凝聚力 |
(二) 以德治国有助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三) 以德治国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改善党风和社会风气,有效抑制腐败现象 |
(四) 以德治国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
(五) 以德治国有助于实现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结 论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8)关于“以德治国”战略思想基本概念的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德治国”战略思想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 |
1.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善治国家的普遍规律 |
2.“以德治国”是法制国家治国的应有之义 |
3.“以德治国”战略思想是我党三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
二、“以德治国”战略思想是古今中外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德治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 |
1.以德治国思想是根植于我国古代传统德治思想 |
2.以德治国思想与历史上“人治”或“贤人政治”思想的本质区别 |
3.以德治国思想也是对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治国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 |
三、“以德治国”战略思想的外延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
1.以德治国思想的外延与内涵 |
2.以德治国思想的构成要素 |
(9)实施“以德治国”战略思想必须注重政治道德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德治国必须以德治党, 从严治党 |
1.以德治党, 从严治党是我党作为执政党领导党地位所决定的 |
2.以德治党, 从严治党是当前我党反腐倡廉的客观需要 |
3.以德治党, 从严治党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
二、以德治国必须以德治政, 从严治政 |
1.以德治政, 从严治政具有客观必然性 |
2.以德治政和从严治政的基本要求 |
三、以德治国必须以德治官, 从严治官 |
1.以德治官与从严治官要求官员要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 |
2.以德治官与从严治官必须注重官员道德教育 |
3.以德治官与从严治官必须有官德建设体制和机制作保证 |
四、谈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J]. 张文显.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1(01)
- [2]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D]. 周颜玲. 山东大学, 2019(02)
-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D]. 刘惠惠. 山西大学, 2019(02)
- [4]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研究[D]. 郑元凯.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论“以德治国”战略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J]. 陈传林.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 [6]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论析[D]. 梁斌. 东北师范大学, 2004(04)
- [7]论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方略[J]. 张瑞霞.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03)
- [8]关于“以德治国”战略思想基本概念的辨析[J]. 陈传林,陈亨泰.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 [9]实施“以德治国”战略思想必须注重政治道德建设[J]. 陈亨泰,陈传林,沈雪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 [10]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J]. 陈承红.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3(01)